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

时间:2023-11-13 作者:雁落霞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

小学教案是指教师为小学生授课事先准备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小学教案范文,供教师们参考借鉴。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一

(1)知道固氮微生物的种类和生物固氮过程。

(2)识记生物固氮的意义。

(3)了解生物固氮在自然界氮循环中的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固氮微生物的种类;

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氮元素。在活细胞内,氮是所有氨基酸、核酸(dna和rna)及其他许多重要分子的主要成分,大部分生物不能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氮,仅能利用氮的某种形式的化合物。形成这些化合物的过程统称为“固氮”,这时氮与其他元素结合,被“固定”在含氮的化合物中。某些豆科植物含氮元素较丰富,氮素如何获得?(根瘤中的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固定”供给植物。)。

如果小麦、水稻也能固氮,将给人类带来哪些方面的好处?

每年,大气中被固定下来的氮,大都是由微生物“固定”的,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成为生物体内所需要的含氮有机物。

什么是生物固氮?哪些生物可完成生物固氮?生物固氮如何完成?

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分子态氮还原为氨的过。

1.什么是共生固氮微生物?以根瘤菌为例研究:

(1)了解根瘤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点、某些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且具一定专一性的关系以及根瘤菌的代谢类型。

(2)根瘤的形成及作用。

(3)共生固氮微生物概念。

2.什么是自生固氮微生物?

(1)自生固氮菌的形态特点。

(2)实例:圆褐固氮菌。

介绍其生活环境,分析其代谢类型,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提出问题:为什么固氮微生物可在常温常压下完成“固氮”有关反应?(酶的作用)固氮酶:由固氮基因编码控制。固氮过程简介。

2.练习题:(略)。

氮元素是生命所必需的。分子态氮在大气中的含量很丰富,约占79%(v/v),但绝大多数生物无法直接利用。只有当游离氮被“固定”成为含氮化合物后,才能被这些生物吸收利用,氮成为活细胞的一部分并进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氮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概念和特点)。

氮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涉及一系列相当复杂的.过程,这些过程大多是由微生物调节的。

1.大气中的氮气可通过三条途径被“固定”。

2.生物群落中的氮素传递是以有机氮形式通过生物的同化作用实现的。

3.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如尿素等)、残落物中的有机氮是通过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及硝化作用转变成为植物再度利用的形式。

4.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土壤中的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并且进一步还原成分子态氮,分子态氨则返回到大气中。

1.比较分析工业固氮与生物固氮过程。

区别:工业固氮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对大气产生严重污染;生物固氮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完成,对大气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分析原因:氮气分子中的氮—氮三键是很强的,要将此三键拆开并转化为氨,需要相当大的能量。因此,化学固氮必须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使h2与n2反应。工业固氮需高温(500℃)和高压(20000—30000kpa)条件,而生物固氮在固氮酶作用下消耗生物自身能量,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大大节约了能源,对环境无污染。

3.据科学家估算,每年生物固氮的总量占地球上固氮总量的90%左右。可见,生物固氮在地球的氮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意义。

1.20世纪初以来,全球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氮素化肥的施用量不断增加。农作物依赖于施用氮素化肥所获得的增产实际上是以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在现代化农业中,生物固氮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增强土壤肥力的作用。

2.土壤获得氮素消耗和补充的途径。

3.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拌种、绿肥。

4.人类自从发现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结瘤固氮现象以来,对生物固氮研究己有一百多年之久,我国对生物的共生固氮现象也进行了长达六十余年的探索性研究。围绕着培育新的固氮植物,通过生物技术改造固氮微生物和现有的农作物,使新的固氮菌与新的农作物更容易形成共生固氮关系。可以肯定,生物固氮工程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扩大生物间共生固氮范围和将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转移到非豆科植物中的研究已呈现出希望之光。随着生物固氮研究地不断深入,将逐步实现禾本科农作物与固氮微生物共生结瘤固氮的美好愿望。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二

设计意图:

刀具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刀具又有一定的危险性,大人都害怕让幼儿触碰它。但是,幼儿是现实生活中的个体,他们经常会接触到这些工具,特别是大班孩子马上要进入小学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用到刀,因此让幼儿正确、安全使用刀具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选择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刀类工具的基本特征,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用途。

2、掌握水果刀、裁纸刀、刨刀的安全、正确的使用方法,明白若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

3、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过使用裁纸刀、水果刀、刨刀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观察刀具的基本特征,了解其用途。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工具,你们认识它们吗?

……它们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处?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这些刀都有锋利的刀刃,它们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如:切水果蔬菜、裁纸、刨瓜果皮等。

二、讨论如何安全、正确地使用刀具。

1、交流生活中使用刀具不当造成伤害的体会。

……你在生活中使用过哪些刀?它有没有对你造成伤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刀具给自己造成的伤害,让幼儿明确不正确使用刀具会给我们带来危险)。

2、讨论正确使用刀具的方法。

……这些刀具使用不当会伤害我们,那我们应该怎样使用才安全呢?

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讨论裁纸刀、水果刀、刨刀安全、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师小结:裁纸刀、水果刀、刨刀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眼睛要看着刀、手离刀刃远一点、刀刃和刀尖不要对着自己和别人、用完后及时收好。

三、操作使用刀具。

幼儿自主选择,分成刨刀、水果刀、裁纸刀三组操作使用刀具。教师指导并及时抓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安全与不安全的使用方法。

四、巩固安全使用刀具的方法,强化安全意识。

观察抓拍的照片,引导幼儿评价操作方法的安全、正确与否。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使用的这些刀具中,它们都有着锋利的刀刃,使用不当也给我们带来伤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刀具,以后在使用它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三

1、说出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小组讨论,说明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区别,提高分析对比能力。

3、体会生物多样性,提高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重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区分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一)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之前已经学习了两栖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又有哪些代表生物呢?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代表生物有青蛙、蟾蜍、蝾螈等)。

播放各种爬行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并提问:两栖动物虽然能在陆地上生活,但仍然没有脱离水环境的限制,那么图中的这些动物是否和两栖动物一样呢?带着问题,引出新课。

(二)新课教学。

1、蜥蜴的特征。

播放蜥蜴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蜥蜴的活动有哪些特点?

教师注意引导观察顺序,师生共同总结。

(蜥蜴的头部后面有颈,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的转动;蜥蜴的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

教师继续提问:这些特点对于它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拿出准备好的蛇皮让学生亲自感受。

(头部灵活、爬行速度快更容易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角质化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2、蜥蜴的生殖。

让学生亲自观察蜥蜴卵模型,并拨开卵壳,观察视频,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蜥蜴在体内受精,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卵壳很坚硬,可以保护内部结构,同时也可以防止水分散失。

继续追问:它与青蛙的生殖有什么不同呢?让学生对比进行有效区分。

(青蛙在水中受精,并将卵产在水中,幼体在水中生活;而蜥蜴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卵外还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使卵能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蜥,真正的`适应了陆地生活。)。

教师补充蜥蜴能在陆地上生活还有肺的作用,要比青蛙的肺更发达,能满足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将青蛙和蜥蜴的区别通过表格对比的形式进行总结,小组代表进行展示。

3、爬行动物的特征。

教师分发多种爬行动物的资料卡(龟、鳖、蛇、鳄等),请学生仔细阅读,并同桌两人共同总结出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师总结补充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三)巩固提高。

教师呈现几种动物,让学生判断是否为爬行动物。

(四)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作业:思考人类与爬行动物的关系。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四

1、师抛硬币生猜结果:哪面朝上?(1元字样正面,另一面看作反面。)。

2、你想试一试吗?在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进行抛硬币的活动。

3、活动总结导入:硬币朝上的一面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可能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探究体验。

1、一定是黄球、不可能是黄球。

(1)摸球比赛。比赛规则:分男、女生组来举行一次摸球比赛,谁摸到黄球的次数多,谁就获胜。(男生瓶内全是黄球,女生瓶内全是白球)比赛开始。

(2)一定是黄球。

a、师:(疑惑地)怎么男生每次都能摸到黄球?你有什么想法吗?打开瓶观察。

b、追问:全是黄球,那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是?一定吗?(师板书:一定)。

(3)不可能是黄球。

a、师:那女生怎么一次黄球也没摸到?你有什么想法?师打开瓶观察。

b、师追问:没有黄球,那我去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是?可能是黄球吗?(不可能是黄球,因为里面没有黄球)(师板书:不可能)。

2、可能是黄球。

a、师:比赛结束了,男生队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女生队你们服气吗?

b、你认为怎样才公平呢?生自由说一说。

c、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派一个小组装球,进行一场公平的比赛。

d、师:通过刚才摸球,你认为我们能摸到黄球吗?(能)一定能摸到黄球吗?(不一定)也就是说我们摸到的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板书:可能)。

3、超级竞猜:出示挂图,学生抢答。(课本105页例1)。

三、拓展应用。

1、师:在我们生活中同样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这些表示可能性的词语来表述。

2、完成例2。

(1)出示挂图,小组讨论。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评价,你想说哪一幅图的内容就说哪一幅。

3、你还能用这些词来说说生活里的事吗?先和同桌交流,然后组织汇报、评价。

4、游戏:在三叠卡片中各选一张,按排列顺序组成一句话,说一说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

5、作业:在书上完成108页第1、2题。

四、总结全课。

1、师: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2、小结:生活里可能性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可能会发生,有些事情不可能会发生。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找一找生活中的可能性。

可能性学习设计。

共5课时总第55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可能性”举例子说明。

2。、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可能性”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出示例3,观察、猜测。

(1)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四红一蓝)。

(2)如果请一位同学来摸一个球,你们猜猜他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3)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

2、实践验证。

(1)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实践结果。

(2)汇总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几组摸到红,几组摸到了蓝色。

(3)从小组汇报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4)小结:摸到红色多,摸到蓝色的少,因为盒中球红多蓝少。

3、活动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1)小组成员轮流摸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2)活动汇报、小结。

(3)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两点:一、每次摸出的结果是红色还是蓝色,这是随机的,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变化。二、但摸的次数多了以后,在统计上就呈现某种共同的规律性,就是摸出蓝的次数比红多。

4、小组实验结果比较。

(1)比较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展示多组实验结果,虽然数据不一致,但呈现的规律是相同的。

三、实践应用。

1、完成p106“做一做”

(1)学生可以用数份数的方法来看三种颜色所占的区域大小。

(2)利用分数的知识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颜色占整个圆面的几分之几,为以后学习可能性的精确值做铺垫(因为概率与这些分数相等)。

2、生独立完成p109第4、5题,然后集体讲解交流。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可能性学习设计。

共5课时总第56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

2、谈话导入,揭示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教学例4。

(1)出示盒内球(一绿四蓝七红)。

(2)猜一猜,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

(3)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实践结果。

(4)汇总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几组摸到红色,几组摸到了蓝色,几组摸到了绿色?

(5)从小组汇报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6)师生齐小结。

2、教学例5。

(1)每小组一个封口不透明袋子,内装红、黄小球几个。(学生不知数量、颜色)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2)活动汇报、小结。

(3)袋子里的红球多还是黄球多?为什么这样猜?小组内说一说。

(4)总数量有10个球,你估计有几个红,几个黄?

(5)开袋子验证。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p107“做一做”,集体汇报交流。

2、生分小组完成p109第6题。

(1)学生说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猜测实验后结果?

(2)实践、记录、统计。

(3)小组讨论: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什么?

(4)小结: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3、生独立完成p109第7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可能性练习设计。

共5课时总第57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巩固本单元知识。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修饰文字字号、字体、字颜色等格式的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在掌握文字美化的基础上能够使文字颜色搭配合理、大小搭配适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重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2、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3、继续培养学生“先选定,后操作“的操作规范。

教学重点:

1、文字字体、字号的设置方法;字号的表示方法及大小比较。

2、文字颜色的设置方法。

教学难点:

1、对文字进行合理的美化。

2、各种文字格式的搭配。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文字的选定操作。运行word,打开上节课的文档“倡议书”。

2、教师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字的选定方法,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各种文字选定的方法,并总结:

选定——行文字。

选定——段文字。

选择几个字。

3、学生活动:打开文档“倡议书”,按要求操作,教师跟堂观察。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屏幕广播:倡议书修饰前后的对比。

2、教师提问:大家认为哪一筱样式比较好?为什么好?

3、学生活动:观察、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学生发表观察结果。

4、教师概括:第二个倡议书进行了文字的修饰,使得倡议书文字醒目、重点突出。

5、引入新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修饰倡议书文字。

三、讲授新课。

1、设置标题格式。

(1)提出任务:首先我们看标题文字,修饰后的倡议书标题显得突出,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主要是国为对它进行了字体和字号的设置。

(2)教师演示一:选定标题文字,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字体]右边的下拉按钮,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字体。

(2)学生活动:观察教师演示。

(3)教师强调:操作之前一定要先选定需要修饰的文字,即“先选定,后操作”。

(4)学生活动:打开自己的倡议书,对标题进行字体设置。

(5)教师提问:大家直接运行word,并输入几个汉字,看看此进是什么字体?

(6)学生活动:输入汉字,查看字体。

(7)教师小结:在不做任何字体设置的情况下,文字的.字体为“宋体”,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默认”,也就是汉字的默认的字全是“宋体”,英文默认字体,大家按同样的方法可能得知是“timesnewroman”。

(8)教师讲解:我们仔细观察[格式]工具栏上的按钮,当鼠标指针移动到上面时,下面会出现按钮的名称,表明这个按钮是用来设置字号的,它的操作方法和字体的设置是一样的,大家自己试一下。

(9)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提示,设置标题字体、字号和颜色。

(10)教师巡视:点评,提出不足之处。

2、设置正文格式。

(1)提出任务:标题需要设置字号较大些,正文则相比较标题要小一些。

(2)学生活动:自主实践,设置正文。

(3)讲解演示二:介绍字体颜色设置时,字的颜色不能过于浅,以免影响观看。

(4)学生活动:观察演示过程,领会操作技巧。

3、设置结尾格式。

(1)讲解演示三:相同的格式设置,还可以用“格式刷“帮助快速设置。

(2)学生活动:观察演示过程,领会操作技巧。

(3)学生练习:设置倡议书结尾部分格式。

三、小结、练习。

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试一试”部分练习。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六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水上交通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让学生学会水上救人的本领,成为一名有用的公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今水上交通发展突飞猛进,不管是运输、出行,还是旅游观光,都需要乘船,甚至是划船。在水上交通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水上安全》。

二、乘船安全。

1、讲解乘船的意外伤害事故,引起学生的重视。

2、了解乘船的安全知识。

乘船要做到二要三不要:

(1)二要。

一要乘坐证件齐全的船只。

二要乘船时听从指挥。

(2)三不要。

不要乘坐超载的船只;不要在船上嬉戏打闹;不要冒险乘船。

三、划船安全。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出游时可能会去划船赏景,那划船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1、出示插图,学生看图理解。

2、小黑板出示划船安全细则:

(1)不要在雨天、风大浪急时划船。

(2)不要在船上站立和打闹。

(3)不要集中坐在船上的一侧。

四、怎样抢救船上落水人。

1、如果乘船过程中遇到事故不幸溺水,应学会现场急救知识。

(1)把船浆或结实的绳子递给落水人。

(2)把救生圈、木板等能够浮的物体扔给落水人。

(3)大声呼救,请求别人救助。

2、模拟练习,让学生真实地去感受遇难和被救的感觉。

五、教师小结。

水上安全不容忽视,让我们紧记今天所学的知识,成为文明交通人。

第二部分体育活动安全。

第一课时体育活动的性质。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体育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原则性。

2、明白体育活动要做到合理安全。

二、活动过程:

(一)体育活动的科学性。

参加体育活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这样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兴奋性,反应速度加快,协调能力加强,有助于完成各种动作,有效地防止肌肉、韧带和肌腱受伤。

(二)体育活动的合理性。

体育活动要做到合理性,就是指要注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a要根据参加体育活动人的年龄大小、性别、体制强弱来指定体育活动的活动量。b要根据不同的季节组织、参加不同的体育活动。

c要考虑当地环境,选择适当的体育项目。

(三)体育活动的原则性。

a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运动量从小到大。

b全面锻炼:运动要多样化,使身体的各部分都能得到锻炼。

c运动量适度:运动量是指在运动的过程中,完成动作的数量、质量、时间、强度和密度等。

三、活动小结:

我们在活动时必须注意活动的科学性和活动的安全性。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七

1、认识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

2、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用分数表示。

教学重难点:。

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

教学准备。

主体图挂图,老师、学生收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必然的、不可能的、不确定的),硬币。

教学过程。

一、信息交流。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并对其可能性做出说明。

师出示收集的事件,共同讨论。

2、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不确定的事件,我们现在一起来研究它们的可能性大小。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主体图,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观察主体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在击鼓传花中,谁得到花的可能性大?掷硬币呢?

生:击鼓传花时花落到每个人的手里的可能性相等,抛一枚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也是相等的。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等可能性事件?生举例…..

2、抛硬币试验。

(1)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抛100次)。

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

(2)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观察。

(3)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

试验者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

德o摩根409220482044。

蒲丰404020481992。

费勒1000049795021。

皮尔逊24000111988。

罗曼若夫斯基806403969940941。

观察发现,当实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

3、师生小结:。

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八

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2、提前准备用于课堂教学的细菌、真菌、病毒等的图片和录像资料。

2课时。

微生物及其种类、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殖特点。

探究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引入:食用的蘑菇是植物吗?食物的腐败与哪种生物有关?引起非典型肺炎(sars)的病原体是生物吗?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指出教材中p53图18-2中的第三个图是电镜下看到的冠状病毒。xx年春季在我国广东、北京及世界许多地区流行的非典型肺炎(sars),其病原体就是冠状病毒的变种(世界卫生组织xx年4月确定)。此处可结合预防“非典”,稍做展开。

问题串:

问题1:什么是微生物?

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问题2:微生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微生物种类繁多,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上至10000m的高空,深至11000m的海底,都有微生物存在。土壤里有微生物生活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动植物体表和体内的各种条件适宜微生物生活,也是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此外,科学家们在营养贫乏的岩石、矿山、荒漠都发现了微生物的踪迹。

问题3:微生物有哪些种类?

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藻、以及酵母菌、单细胞藻类等;少数微生物是多细胞生物,如各种霉菌和大型真菌等,此外,还有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问题4:我们的身边是否有微生物?

〖学生活动〗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微生物个体微小,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如果制作一种培养基,为微生物生活提供需要的营养物质,微生物在培养基上会迅速繁殖和生长,并形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群落。根据这个原理,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着微生物。

【问题】。

组内围绕“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的主题,进行充分讨论后提出一个进行探究的问题:。

【作出假设】。

我们组对这个问题所作的假设是:。

【材料器具】。

根据我们组的实验假设,需要的实验材料是:;

需要的实验器具是:。

【方法步骤】。

我们组实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是:

【实验预期与结果】。

我们组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我们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

我们组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的结论是:。

【思考】。

1.本组的实验结果与假设的预期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全班交流了各组得出的实验结论后,你对身边微生物的分布状况有哪些新的认识?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九

《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教读课文。第三单元向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这里面有景美、情美、语言美。学习这个单元,要求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积累语言,品味情感,学会写景方法。

这篇文章是写景抒情散文的精品,学习本文可以受到美的享受,提高审美情趣,从听、说、读、写语文素养的培养来看,是一个最经典的载体。把它放在单元的第一课,非常恰当。对后面的几篇课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 表现力的语言。

普遍性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正是由少年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时期,她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正是有待形成时 期。

我校特点

1、学生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部分学生学生自觉性不强。

3、学生渴望被重视。

4、学生的 自身素质有待养成。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从我校具体学情出发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1.了 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把握作者情感。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全力以赴, 激情参与,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享受成长的快乐。

学习重点: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一)预习案设计意图:

1、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充分预习文本知识。

2、通过“整体感知”和“预习自测”检验学生预习程度,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本课的把握度,及时调整教学中的侧重点。

可能出现的问题:

1、“整体感知”中三个问题是考查学生的 概括与分析能力,设计的难度适中,适合各层级学生回答。

2、预习自测是基于教材基础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编写难度较低的题目,主要是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 预习。但教师要把学生易错的共性问题要在课堂上再次强调,引起学生注意。

(二)探究案设计意图:

1.赏析文中语句,感受本文的语言特色。

2.梯度性问题设置,让每个等级的学生都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

可能出现的问题:

1、探究一中第2小题太阳城菲律宾官方的网站,c层学生赏析时会比较困难,所以教师要做适当引导。

2、探究二中需注意第4小题,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每幅春景图特点及写景方法的掌握情况太阳城菲律宾官方的网站,赏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做恰当的引导与规范。

3、探究三难度很大,b、c层学生接受起来会有困难,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

(三)训练案设计意 图:

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要在课堂得到体现和训练太阳城菲律宾官方的网站,这也是知识掌握和运用的过程。

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6题对于b、c层学生来说稍有困难,需教师启发点拨。

(四)检测案设计意图:

检测案的题目是巩固每课时乃至每单元学习成果的保障。所以该案的设立是为了课 下巩固和深化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太阳城菲律宾官方的网站,并进行拓展与迁移。

可能出现的 问题:

对比阅读对于b、c层学生难度稍大,需要教师适时培训学科小组长,让其对b、c层同学进行培训,以解决课下的困难。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十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教学。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现在有些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1、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少部分学生学习生物的动机来自于力求全面发展,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来自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秀的教师不只在于他的知识占有量多少,而更重要是否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乐学、会学。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如阅读、讨论、探究、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并努力做到多种方法的最优结合,才能有效地在教学中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倡导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并要求在新课程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材中也设计了大量的有关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内容。要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得到发展,就应摒弃过去那种由教师代替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尽量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为学生创设一种适于探究的情景或氛围,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的.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不是学生要学的全部内容,也就是教师要用教材教,避免教材教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媒体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和隐性资源,这也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3、重视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堂上教师利用激励性语言,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提高学习效率常用的方法。生物教师任重而道远。

4、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1)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制定合理的实验计划。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教学中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教学的结果如何将势必会影响到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效果,影响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广大生物教师而言,在学校生物实验室从无到有建成之后,教师就有义务,有必要利用好生物实验室为生物教学服务,通过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生物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每学期之初,认真研究教材,科学的制定好学期生物实验计划,避免平时生物实验教学的随意性。教师作为生物实验活动的调控者,指导者,其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课前自己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

(2)情境化教学法,提高教学时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从学生身边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产实际出发或从学生关心的事情做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就有很多生物学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从而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讲“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让学生考虑植物体内的某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等能否用同样的原理提取?能否找到无毒性的溶液分离提取这些色素,用于食品加工?这样,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课堂,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有很多生物学问题,从而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3)教师要运用“语言的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复习“心脏的结构”时,要求学生把前一节课画的心脏结构简图拿出来,结果好几位学生紧张地在抽屉里乱翻,我很生气,因这是特意布置要夹在书里放好的,这节课还要用这张图学习“血液循环”,本想批评一顿,转而一想,批评只能使学生更紧张,更想不起放在哪,于事无补,不如幽他一默。“可能有几位同学忘了把自己的心放在哪儿?别急,慢慢找!不然,这节课就上不了了。以后可别这么粗心大意,连“心”也忘了带了!”在同学一片善意的笑声中,我又说“把‘心’带来的同学先复习一下心脏的结构。”让学生把心收了回来。用比喻加强记忆,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形象性因素,把教材中所涉及的生物形态、习性和生活环境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描绘,恰如其分的比喻,恰到好处的姿态和富有感染力的神情讲授出来,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窥其貌的感觉,从而引发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的关切。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使他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由于初中生物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更应选择优化的教学方法,使初中生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一

3.通过本课的学习,逐步提高我们自身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要求:阅读教材划出自认为重点的句子。

2.在我们的校园里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2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也可以借助。

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

3.生物是由构成的。

要求:指出那些是生物并说明存活的理由。

(一)水面上有一只母鸭领着一群小鸭。水中有游鱼、水草、小虾,草地上还有野兔、蛇,腐烂的老鼠上面有苍蝇等昆虫飞舞。另外,草地上还有大大小小的蘑菇、含羞草和花朵。

(二)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三)你能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了吗?

生物的生活需要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生物能和生物还具有其它特征:如。

1.。

2.。

1.下列现象中,属于生长和繁殖的是-------()。

a蘑菇从小到大b人手被刺后缩回。

c植物落叶d人体排汗。

a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生长和繁殖d能进行光合作用。

3.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有一类生物例外,它是()。

a含羞草b狮子c蘑菇d病毒。

4.下列那一特征不是所有生物都有的()。

a能进行呼吸b需要营养物质。

c能生长繁殖d能进行。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十二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暇: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发生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

四、巩固识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

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第二课时。

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3、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

理解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自己休会“怪石嶙峋”的意思。

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二、山和水相遇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2)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休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自己的体验。

三、指导背诵。

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四、抄写句子。

注意分号的用法。

很清楚。指导分号的书写。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三

师:你见过小鸡的生长过程吗?你见过一个小小的婴儿会长大吗?你见过蝴蝶是怎样变化来的吗?你知道一粒种子是怎样长成植物的吗?这些都是小小的生命,生命是美妙的,生命是生物所特有的,让我们尊重生命,了解生命,珍爱生命吧!(板书课题)

1、观察记录周围的生物。

(1)师:要了解生命,首先要观察周围的生物,就要制定观察计划。

(2)学生制定观察计划,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3)汇报观察计划,教师提出观察要求。

(4)学生开始观察周围的生物,并进行记录。

(5)小组在全班汇报观察记录情况,汇报共发现了多少种生物。

(6)交流观察到的生物,选择两种生物向全班同学介绍它们的特征和生活环境。

(8)阅读科学在线,了解科学家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标准。

(9)检查观察过程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是不是正确。

(10)师:判断38页图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11)小组交流自己的分类结果和理由。

2、认识更多的生物。

师:利用课下时间,通过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实地考察来认识更多的生物,收集有关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变化的资料并记录下来。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十四

一、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

孩子及其父母的所有的相似的地方。

2.能对家人和自己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出合理解释。

3.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会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4.知道人、动物、植物的许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

5.体会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遗传的神奇与奇妙。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的所有的相似的地方。

2.知道人、动物、植物的许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

三、教学准备:

图片、照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导入×××你长得像谁?你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遗传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生物的遗传现象。

2.观察并比较图片中三个孩子与父母的相似点。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让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各他们自的父母。

你怎么找出的,依据是什么?

升学仔细观察他们相象的地方并交流。

开始找同学家人的活动。通过把同学的照片与其家人的照片与其家人的照片进行比较,找出身体特征的相似处。

揭示:子女和父母之间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3.观察植物动物、植物的照片,找出生物体亲代和后代的相似特征。

学生观察图片或交流的资料,从而探究动物植物的遗传特征。

小结遗传先行是生物体共有的特征。

4.交流有关遗传的谚语和俗语。

学生交流收集的遗传的谚语和俗语,加深学生对遗传现象的认识。

5.依据遗传规律推测小猫爸爸的样子。

学生推测并说明理由。

6.巩固

今天我们学习内容是,遗传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一个物体的个体产生同一物种的后代,每一物种的个体都继承上代的各种基本特征。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十五

1、知道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2、尝试将动植物按食物链进行排序。

3、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幼儿操作材料:食物链操作底板三张,麦苗、小羊、老鹰图片。

1、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图片,进行分类。(动物类、植物类)。

(1)观察动植物图片,认识动植物。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些是动物,哪些是植物吗?认真想想它们的名字。

(2)将动植物进行分类。

2、知道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1)思考、了解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教师:动物平时吃什么来生存?

(2)了解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海藻的食物链。

教师:大鱼生存要吃什么?小鱼呢?

(3)观察食物链操作底板,观察微课出示的三组底板,幼儿自己的操作材料拿出将动物图片按照自己所想的贴在相应的底板中。

教师引导幼儿,待幼儿完成后揭示三组食物链的排序。

4、引导幼儿指导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提问:如果生活中没有食肉动物会怎样?(吃草的动物越来越多,导致土地没有了草,慢慢的土地就变成了沙漠,人也无法生存。)激发幼儿思考,食肉动物缺失后带来的后果。

引导幼儿想到食物链上的每一种动物和植物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保护食物链的`完整,保护生态平衡。

5、科学活动《大鱼吃小鱼》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大胆挑战了科学领域,选择了幼儿喜欢动物相关的课程,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对于动物喜欢吃什么,是怎样生活、活动的,幼儿非常有兴趣,又通过操作底板,让幼儿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思。

本次活动就是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从动物入手,帮助幼儿整理已有经验,让幼儿在主动探究、经历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快乐。

本次活动的优点:活动内容幼儿有兴趣,环节层层递进,教师思路清晰,语言精练,声音童趣,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在每次提问后教师都会稍作停顿,让幼儿有时间思考、操作。体现了孩子的主体性。

1、动植物分类到讨论大鱼吃小鱼中间衔接还不够自然。

2、在讲到环保方面,没有给幼儿时间进行如何保护环境的讨论和思考。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十六

师:你见过小鸡的生长过程吗?你见过一个小小的婴儿会长大吗?你见过蝴蝶是怎样变化来的吗?你知道一粒种子是怎样长成植物的吗?这些都是小小的生命,生命是美妙的,生命是生物所特有的,让我们尊重生命,了解生命,珍爱生命吧!(板书课题)。

1、观察记录周围的生物。

(1)师:要了解生命,首先要观察周围的生物,就要制定观察计划。

(2)学生制定观察计划,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3)汇报观察计划,教师提出观察要求。

(4)学生开始观察周围的生物,并进行记录。

(5)小组在全班汇报观察记录情况,汇报共发现了多少种生物。

(6)交流观察到的生物,选择两种生物向全班同学介绍它们的特征和生活环境。

(8)阅读科学在线,了解科学家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标准。

(9)检查观察过程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是不是正确。

(10)师:判断38页图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11)小组交流自己的分类结果和理由。

2、认识更多的生物。

师:利用课下时间,通过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实地考察来认识更多的生物,收集有关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变化的资料并记录下来。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七

1、概述人体免疫的概念和作用。

2、举例说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描述计划免疫,列举计划免疫的实例,认同计划免疫的意义。。

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计划免疫的意义。

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的概念。

教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个性展示。

2、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哪两大部分?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4、什么是抗体?什么是抗原?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1)为什么患过水痘的人能抵抗水痘病毒的再次侵袭?

(2)患过水痘的同学对腮腺炎有同样的.抵抗力吗?

(3)人体的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的组成及作用是什么。

练习达标1、凡是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

a病原体b病毒c抗原d病菌。

2、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红细胞b淋巴细胞c吞噬细胞d血小板。

3、烧伤病人常用自身皮肤进行植皮治疗,不植入外来皮肤是因为。

a、神经血管不易接通b、外来皮肤相当于抗原。

c、外来皮肤含菌量大d、会产生免疫反应。

4、将他人的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一般不宜成活,这种免疫属于免疫。从现代免疫的概念看,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拓展提升根据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研究牲口炭疽病的实验,回答:

(1)实验中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这一现象属于免疫,其原理是。

(2)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的是毒性较弱的炭疽病病原体,它进入羊体作为起作用,使体内产生的具有免疫力的物质,其化学成分是。

(3)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作业设计a、什么是计划免疫?

b、你打过预防针吗?举三个例子。

c、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哪两大部分?

最新小学生生物教案范文(18篇)篇十八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对化石及化石挂图的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我国出土的化石的事例及其研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结合生物进化历程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爱护动植物的教育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化石所证明的四个结论。

第1课时。

1.由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1:学生阅读课本53页资料分析1。

教师归纳总结:说明生物是在不断地进化的,生物进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3.案例分析2学生观察分析始祖鸟的一些形态特点。

学生讨论得出:始祖鸟具羽毛、有翅、有牙齿、翅尖有趾爪、具有脊椎骨的长尾这些特点。讨论在这些特点中哪些是鸟的特点?哪些不是?是哪一类生物的特点?象分析马的变化一样来分析归纳出始祖鸟是处在爬行类和鸟类之间的过度类型是鸟类和爬行类的共同祖先。说明现代生物间有亲缘关系。

4.案例分析3出示若干恐龙化石挂图。

(1)介绍我国许多地方发现了不少恐龙化石和恐龙蛋的化石。指出恐龙属于古代的爬行动物,科学家对恐龙化石研究得出恐龙生活在大约1亿至2亿年前,遍布海、陆、空,陆地上有的恐龙体形巨大。

(2)教师放事先录好的恐龙在地球上生活时间的自我介绍磁带。

(3)学生讨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接下去教师放恐龙灭绝原因的磁带(恐龙的自我介绍)。

5.案例分析4:比较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

6.讨论:

(1)上述资料中,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问题时各采用了什么方法?

(2)上述资料中,科学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3)根据上述资料,你能队生物进化的历程作出怎样的推测。

7.教师小结本节主要内容。

第2课时。

1.复习提问:结合原始地球景观挂图,利用特定的语音、语调来讲述原始.生命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3.分小组参与拼图竞赛,比一比哪一小组配合得好,能迅速而准确地把进化树重新拼合起来。教师组织学生自评、互评。

4.引导学生完成技能训练:评价证据和假说。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风险管理与保险心得(通用15篇)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对自己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欢迎指正和补充。作为安全生产一线管理

    最新幼儿教师个人年度工作计划中班(模板16篇)

    教师工作计划是教师在每个学期开始时制定的一份计划,用于指导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些教师工作计划的实际应用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这学期本班幼儿共有2

    优质辩论赛的活动总结报告范文(22篇)

    总结范文是在整理学习和工作生活等经验的基础上,对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客观评价和总结的一种文体。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在总结写作

    最新新中式装修心得(案例14篇)

    装修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功能性、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平衡,可以创造更好的居住体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装修范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灵感和参考。第一段:引言(120字)。

    最热生产管理总结报告简单(案例23篇)

    生产是指人类通过劳动将自然资源转化为有用的产品或提供有用的服务的活动。下面是一些生产企业的成功之道和经验总结,供大家学习借鉴。就我厂而言,20xx年,是极不平常

    最优河南省抗洪心得(通用14篇)

    河南地处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中心,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名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河南旅游攻略,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抗洪灾是一项紧迫且艰巨的任

    2023年心理课的教案(模板19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的文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教案模板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二、活动目的:1、知道五月的第

    实用警察徒弟心得体会范文(21篇)

    心得体会是思考和总结的结果,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继续往后翻阅,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独特的心得体会,或许能给你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回想起以往在饭店

    最热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汇报(通用19篇)

    汇报工作时,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数据和案例,客观地记录下工作过程和结果。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典型的工作汇报错误和失误,同时也提供了改进和避免这些错误的

    优秀培训学校个人工作总结及计划(汇总21篇)

    培训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培训活动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培训工作总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是很重要的。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