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

时间:2023-11-10 作者:GZ才子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

在编写小学教案时,教师应该注重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和资源。小学教案的范例中包含了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有助于教师全面理解教案编写的过程和要求。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一

2、探索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4、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二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的有效方法。在第一环节中,教师就创设了“可比克”情景,要求商标纸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如何求一个曲面的面积?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愿望。再有就是练习的设计,也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解决生活中求圆柱侧面积的问题(如,压路机前轮压过的.路面的面积大小;油漆圆柱状的柱子需要多少油漆?……)。

2、重视学习过程的实践性。

创建“生活课堂”,就要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本节课的第二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情形,在实践中推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同时,情感上得到满足。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创建“生活课堂”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的平台,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个性得以发展。

3、重视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当学生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后,先后设计了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已知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及已知半径和高求侧面积的梯度练习,使学生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在巩固阶段,我又设计了判断、填表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处处从生活入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1.课前的导入,可以不用教具,用和学生一样的“可比克”,和学生更加贴近。

2.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让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圆柱的关系时,可让学生充分思考,在这里我让学生很明显可以感受到教师的暗示,让他们要注意研究的方向。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教师要有长远的培养计划。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三

1、圆柱底面周长是20厘米,高是10厘米。

2、圆柱底面直径径是6厘米,高是3分米。

3、圆柱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10厘米。

二、选择题:

1、甲乙两人分别用一张长12。56厘米、宽9。42厘米的长方形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卷成一个圆柱体,(接头处不重合),那么卷成的圆柱体1。

a高一定相等。

b侧面积一定相等。

c侧面积和高都相等。

d侧面积和高都不相等。

2、把一个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a。6。28b。12。56c。18。84d。25。12。

3、冬天护林工人给圆柱形的树干的下端涂防蛀涂料,那么粉刷树干的面积是指()。

a。底面积b。侧面积c。表面积d。体积。

三、综合练习。

2、是一个圆柱形状的'蛋糕盒,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12厘米。

(1)做这样一个蛋糕盒需要多少硬纸板?

四、拓展练习:

思考:如果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的?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四

《圆柱的表面积》是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教材上看,教材先安排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认识,然后圆柱的侧面和展开图的比较,认识到圆柱的侧面,就是它的长方形。还要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思考圆柱的表面积,就是由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圆的面积。通过侧面展开图的操作,学生了解了圆柱的侧面积相当于长方形面积。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一个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表面积,要先求侧面积,再求圆的面积。这也就突出了重点。难点就是理解表面积的计算后,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键是通过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概括思维能力、分析综合等数学能力。

二、教学程序。

为了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实验导课;沟通知识、探索新知;应用求表面积、解决问题;巩固练习、逐步深化。

1、复习旧知、实验导课。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问题:

a、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b、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通过上节课认识了圆柱,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与圆柱有关系吗?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2、沟通知识、探索新知。

(1)理解表面积的含义。

a、学生通过看展开图后,知道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得到的。b、学生通过看展开图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让同学们找出它们的对应关系后,然后同学们自己动手计算圆柱的侧面积。c、分析圆柱的表面积又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同学们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通过课件侧面展开图,找出这个图中长方形的长和宽、圆柱底面积是如何求的。让同学们自己讨论计算结果。

3、应用求表面积、解决问题。

出示例3,让同学们找出这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水桶是无盖,说明什么?如果这个水桶展开,会有哪几个部分?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

4、巩固练习、逐步深化。

做41页“做一做”1、2题。

5、完成作业、强化新知。

练习十第2、3、4、5题。

三、说教法。

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主要通过实验法、练习法、启发谈话法、课件来完成教学目的。

1、课堂首先通过启发谈话导入新课,解答例题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练习法。

2、通过侧面展开图的实验,使学生发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一个长方形,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也就算出来了。

3、教学例题,都让同学们自己讨论、分析、解答。

四、说学法。

实验操作,每个同学通过自己动手做侧面展开图分析圆柱的表面积,直观感受到圆柱的侧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的关系,为下一步计算表面积,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由直观演示,让同学自己动手计算圆柱的侧面积,然后联系到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分几进行。

2、通过实验直观了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五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26页“练习与应用”第7~11题、“探索与实践”12~14题、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步掌握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复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这节课继续复习这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表面积、体积计算知识的实际应用。(板书课题)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表面积、体积的汁算方法,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复习体积计算。

1、复习公式。

2、做复习第7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

三、知识应用复习。

我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做练习四第8题。

引导学生把新知与旧知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比较。

2、做练习四第9题。

结合画图演示水流的速度就是圆柱的高,每分钟的高在每秒的基础上乘以60。

3、做练习四第10题。

提问:用这堆沙子去填长方体的沙坑哪一个量是相等的?(体积)接着学生计算。

4、做练习四第11题。

出示题目:

结合题目和图形理解长方体纸箱的长、宽、高与每个圆柱体饮料罐相相关数据的关系。接下来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要注意后进生的辅导)。

5、做练习四第12题。

可以先举例说明,再概括。

6、做练习四第13题。

提问:要求圆柱体饮料罐的容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要注意从它的里面测量)。

通过计算再与商标纸上标出的容积比一比,你发现什么?加强学生把数学与生活有效结合起来。

7、做练习四第14题。

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再交流。

8、评价与反思:结合3个方面让学生自主评价。

9、让学生了解“你知道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知识?

五、课堂作业基础训练。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六

(1)教师说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让学生利用圆柱体模型展开图进行比较、区别,从而使学生清楚: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而侧面积是指圆柱侧面的面积;表面积包含着侧面积。

4.教学例2。

(1)投影片出示例题2、圆柱的几何图形和表面积的展图。

(2)指同学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让学生观察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并小组议论:让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再按顺序说出求表面积的具体过程。具体计算由学生完成。

(4)指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并把计算结果填在书上。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检查学生的计算结果和计量单位是否正确。

做完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有关的计算公式。

(5)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指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他在练习本上做,然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讲解题方法。

5.教学例3。

(1)出示例3,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教师提示:解答这道题应注意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这道题是求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实际上是求这个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题里告诉我们的“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计算时就是用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3)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检查学生的计算结果。如果发现计算结果是1800平方厘米的让该生上黑板上做。

(4)订正,让板演的学生讲解题的思路和计算结果取近似值的方法。

(5)教师说明: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制作水桶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数多一些,这样才能保证原材料够用。那么保留整百平方厘米时,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也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所以这题的计算结果应是1900平方厘米。

(6)“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七

1、使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根据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圆柱形物体、学具、多媒体课件。

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

1、用你们手上的a4纸做一个尽量大的圆柱?(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的圆柱,另一种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的圆柱。)。

2、这两个圆柱谁的侧面积谁大?为什么?

3、复习: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刚才的环节中,用现成的练习纸,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做一个圆柱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比、评”中唤起对圆柱侧面积知识的回忆。

1、我们把做好的圆柱加上两个底面后,这时候圆柱的表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

2、你们觉得这两个圆柱谁的表面积大?为什么?

生:因为两个圆柱的侧面积一样大,只要看他们的底面积谁大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就大。

3、刚才我们是从直观的比较知道了谁的表面积大,如果要知道大多少,那怎么办呢?

生:计算的方法。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板书)。

4、那现在你们就算算这两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

生:(不知所措)没有数字怎么算啊?

师:哦!那你们想知道哪些数字呢?知道了这些数字后你打算怎么计算?

生1:我想知道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

生2:我想知道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

生3:我想知道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

师:老师现在告诉你的数字是这张纸的长是31.4厘米。宽是18.84厘米。那你们会算吗?怎样算,如果独立思考有困难的话可以小组讨论来共同完成。

5、汇报展示:

情况一:半径:31.4÷3.14÷2=5(cm)。

底面积:3.14×5×5=78.5(平方厘米)。

侧面积:31.4×18.84=591.576(平方厘米)。

表面积:591.576+78.5×2=748.576(平方厘米)。

情况二:半径:18.84÷3.14÷2=3(cm)。

底面积:3.14×3×3=28.26(平方厘米)。

侧面积:31.4×18.84=591.576(平方厘米)。

表面积:591.576+28.26×2=648.096(平方厘米)。

师:通过我们计算验证了我们刚才的判断是正确的。

接下来我们打开书翻到33页自学例2,从这个例题中你学到什么?

生:分三步来算,先算侧面积再算底面积然后把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加起来。

生2:这样做挺麻烦的有没有更简单一点的方法呢?

6、好!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补充第二种方法)。

教具的演示: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然后把圆柱体的两个底面通过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问: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圆柱体的哪一部分?(底面周长,也就是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是圆柱体底面半径)。

所以圆柱体表面积=长方形面积=底面周长×(高+半径)。

用字母表示:s=c×(h+r)。

我们用这个方法来验证一下我们的例2看是不是比原来简单?

汇报: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比原来的方法简单。(说一说认为简单的原因)。

那么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出示课题),你们学会了吗?(会)那老师也得做几题验证一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

本环节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出:不同条件下用不同方法可以解决相同的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用多种途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多媒体出示题目。

第一关(填空)。

沿圆柱体的高剪开,侧面展开后会得到一个()形,长是圆柱的(),宽是圆柱的(),因此圆柱的侧面积=()×()。

第二关。

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底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第三关(用你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面各题)。

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它的高是15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2、汇报结果,给予评价。

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了以上几个层次的练习题。整个习题,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而且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自主探究,体验学习乐趣。

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打破了“例题――习题”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探究的舞台(也就是提出贯穿整节课的一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冲突层层深入,思维碰撞时时激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学习乐趣。

2、合作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在相互的交流中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共同归纳出计算圆柱表面积常用的三种形式,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八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柱形纸筒、笔筒等。

教学过程:

师:(拿着圆柱模型)昨天我们认识了圆柱,谁来说说圆柱有哪些特征?(学生回答略)。

师:拿出圆柱形状的罐头,辨析:外面的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什么?学生(圆柱的侧面积)。好,今天我们首先来探讨圆柱的侧面积。(板书:圆柱的侧面积)。

师:想一想如何计算包在外面的商标纸的面积?

生: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所以商标纸包在外面也是曲面,必须要把它拿下来。

师:说的对呀,那么怎么把商标纸拿下来,拿下来后和圆柱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拿出你们带来的圆柱形物体,动手操作去探究,去发现。

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沿着圆柱的高剪开的,剪开后就是一个长方形,-----。

(还没有等他说完,另一个学生就抢着说)。

生2:我们是斜着剪的,剪开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我再问:还有不同的剪法吗?

生3:我没有剪,就是沿着罐头的接头撕开的,展开后也是一个长方形。

生4:我这个圆柱的商标纸有点紧,我撕得有点破,不太像长方形。

生5:简单,用我们上学期学的转化法就行了。接着他说了方法:就是再把那两种沿着高对折,剪开重新拼成长方形。

我照着他说的做演示,并且大声表扬他说:“同学们,这并不简单,转化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会用它,就会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啦!”

师:那么,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把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可以得到一个什么形?

师:这时,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生: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得到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生:老师,平行四边形也能推导出来,不需要变成长方形!让他来说说看,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圆柱的高,也能推出来。我们给他以热烈的掌声,为他的精彩发言而喝彩!

生6:老师,刚才我没有用剪刀剪开,也没有撕,我也能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接着他边做边说:我这个商标纸有点松,我直接拖下来压平,这时也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2就是圆柱的侧面积,也就是底面周长的一半×高×2,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真不错,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有自己的亲身体验,有自己的独特发现,同时我们从不同的途径得到了一个共同的结论,真棒!下面如果用s表示侧面积,c表示底面周长,h表示高。你能写出圆柱体侧面积的公式吗?(板书:s=ch)。

基本练习(求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底面半径是3.2分米,高是5分米。

3、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25厘米。

师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师:我们掌握了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表面积怎样计算呢?

请大家把上节课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援助的表面由那几个部分组成?

生: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5.教学例4。

课件出示例4的题目。

1教师: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3教师: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应该先求什么?·后求什么?

使学生明白:要先求圆柱侧面积和底面积,后求表面积。

4介绍进一法。

四、学以致用,灵活运用。

师:从例4可以看出来数学来源于生活,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几道生活中常出现的问题。

提高练习:

师: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分析好求的是哪一部分的面积?在选择解答方法。

设计制作一个笔筒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怎样确定笔筒的大小?

五、师小结:下课铃响起,老师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能够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制作出的笔筒送给你最喜爱的人。

六、板书设计: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  c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步的几何知识概念,空间想象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从生活实践中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教学的重、难点是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学设计意图:对于《圆柱的表面积》的教学,以往我都是在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的教学中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公式,然后在第二课时《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操作,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再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侧面积公式,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加深巩固,课堂的教学设计以练笔的形式进行教学,但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容易把求表面积中所应用到的公式混淆在一起,而且这种教学手段学生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局限了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我再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如何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基本技能,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新问题,构建新的知识,这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灵魂。

教学反思:

我首先解决的是“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再进而启发学生想到“如何把商标纸拿下来”,学生自然就想到“用剪或其他方法”,探究的方向准确后,我则放手让学生去发挥,去操作,留给学生大量的思维空间。学生在活动中,会随着操作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发现,个性化的精彩随之绽放!中国有句古话就是:给你点颜色,你就开染坊!我觉得确实是的,我们的学生就是这样:你给他一个探究的空间,他就会回馈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还你以一幅精彩的画面!“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只有为学生的思维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让学生“如鱼得水”,让学生的精彩得以释放,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让学生的智慧充分展示,让我们的课堂永远充满生命和活力!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九

教学内容:

第24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能判断一个物体或立体图形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并提高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完了“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今天开始复习圆柱和圆锥。(板书课题)通过复习,一方面,要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熟悉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掌握圆柱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包括容积)的汁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特征。

1、说出物体名称。

出示一些圆柱和圆锥的物体和模型,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形体。

2、复习特征。

(1)同时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图形。

指名学生说出各图的名称。(板书:圆柱、圆锥)。

(2)提问:谁能拿出圆柱和圆锥,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在图中板书)圆锥的高怎样测量,试着量一量你手里圆锥的高。

(3)提问:哪位同学来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哪位同学来说说圆锥有什么特征?

三、复习计算。

1、练习与应用第1题。

出示表格,说明要求,让学生计算,填在表格里。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填表。

2、练习与应用第2题。

提问:压路机前轮是什么形状的?前轮滚动一周所形成的面的大小相当于前轮的哪一部分面积?接下来学生独立完成。

3、练习与应用第3题。

引导思考:水桶底部的铁箍大约长15.7分米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求做这个水桶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分米就是圆柱水桶的哪些面的面积之和。这个水桶能盛120升水吗?要拿什么和120升比较?学生自主完成。

4、练习与应用第4题。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要求得数保留整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5~6题。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十

1.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初步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充分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相关知识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底面周长2.5米,高0.6米。

(2)底面直径4厘米,高10厘米。

(3)底面半径1.5分米,高8分米。

(1)长方体的长为4厘米,宽为7厘米,高为9厘米。

(2)正方体的棱长为6分米。

3讨论说说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甲: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长方体、正方体的六个面的面积的总和。

学生乙: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只要计算长方体相互对立的3个面的面积,3个面的面积相加再乘以2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棱长乘以棱长再乘以6。

二新课导入。

1教师:以前我们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表面积的求法,那么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圆柱的表面积又是如何计算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和探索这个问题。(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2学生讨论:你认为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哪一部分?它由几个面组成?

(1)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反馈小节: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的总和,圆柱的表面积由一个侧面机和两个底面组成。(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两个底面积=圆柱的表面积)。

4教师进行圆柱模型表面展开演示。

(1)学生说说展开的侧面是什么图形。

学生:圆柱展开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

(2)学生说说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长方体的长(或宽)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宽(或长)等于圆柱的高。

(3)圆柱的侧面积是怎样计算的?抽生回答进行复习整理。(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3)圆柱的底面积怎么计算?(复习底面积的计算方法)。

5说说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圆柱体?哪些表面是完整的,哪些表面是不完整的?

学生举例:完整的圆柱有两个底面,不完整的圆柱只有一个底面(如水桶)或者根本就没有底面(如烟囱)。

教师:所以我们每个同学在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要特别认真,要特别注意这个圆柱到底有几个底面。

三新课教学。

1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4.5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课件演示)。

2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反馈评价:

(1)侧面积:2×2×3.14=56.52(平方分米)。

(2)底面积:3.14×2×2=12.56(平方分米)。

(3)表面积:56.52+12.56=81.64(平方分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81.64平方分米。

4学生质疑。

5教师强调答题过程的清楚完整和计算的正确。

6教学小节: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一般要分成几步来计算呀?

四反馈练习:试一试。

1学生尝试练习:要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50厘米,底面直径为3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2学生交流练习结果(注意计算结果的要求)。

3教师评议。

教师:在实际运用中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计算使用材料的用量时为确保使用材料的充足通常都使用进一法,计算结果如果使用四舍五入法也许会出现使用材料不足的现象。

五拓展练习。

1教师发给学生教具,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测量。

2学生自行计算所需的材料。

3计算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的答案为什么会有不同?哪里出现偏差了?

学生甲:可能是数据的测量不准确。

学生乙:可能是计算出现错误。

教师:在实际运用中如果数据测量不准确或者计算出现错误,或许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这种损失也许是不可估量的,但事实上它又是很容易避免的。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六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单位:厘米)(略)。

(1)底面周长是21.52厘米,高2.5分米。

(2)底面半径0.6米,高2米。

(3)底面直径10分米,高80厘米。

3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盒,底面直径是16厘米,高是1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厘米?

4一个圆柱铁桶(没盖),高是5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做一个这样的铁桶,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十一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柱的表面积》,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介绍我的构思和见解。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和地位:

《圆柱的表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个内容,是在学生五年级学习了长正方体表面积面的旋转,了解了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和认识了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后,安排的一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运用迁移规律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加以应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好这部分内容,为下节探究圆柱体积降低难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进入中学学习其它几个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因此它具有很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2.学情分析:

为了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情,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进行调研,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圆柱体是有一定认识的,70%的学生知道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哪,但是全班只有10%的学生会求圆柱表面积,而且这些孩子都是在外面上过奥数的。由此可见,学生对圆柱的表面积了解的比较少,存在一定的困难。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情我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1.经历圆柱展开与卷成等活动,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圆柱表面及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向学生渗透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

4.教学重点:能应用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难点:探究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6.教具准备:每组一套学具(包括能组成圆柱体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多个圆及其他图形)。

二、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所以教给学生会做一道题不如教会他解题的方法,交给他解题的方法不如交给他数学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根据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教给学生掌握:合作学习法,练习法,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概括、讨论、归纳、演算、交流等多种活动,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计算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正在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积极主动探索、根据学生实情,我主要选用实验法、讨论法、以手动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直观演示等方式为主,再加上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间的互相补充,评价等方式为辅,完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程。

为有效的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在本节课中,我共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受。

(二)探求新知,动手操作。

(三)拓展提高,巩固应用。

(四)归纳总结,回顾整理,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初步感受。

平面图形的面积学生已经会求了,而圆柱的侧面积是个“曲面”,怎么样才能求出这个“曲面”的面积就成了圆柱表面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于是让圆柱的侧面“由曲变直”,使新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统一起来就成了一个关键性问题。

上课伊始,我发给每组学生一份材料袋,并让他们四人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制作一个圆柱。

这样一来,把学生理解上的难点“由曲变直”,转化为“由直变曲”。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由直变曲”会容易的多。通过他们自己制作圆柱,直观了解曲面和平面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兴趣,开始尝试,兴趣有了,自主探究的欲望自然也就强烈了。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也是重点、难点所在,我主要通过三个层次来完成,使学生在小组探究的活动中,归纳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第一层次:小组探究,自主发现。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想到用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卷起来做成圆柱的侧面,然后选择两个合适的园作为两个底,但对于学生能否想到利用平行四边形做侧面,学生的认识可能仍不清楚。因此,在小组探究时,我会到小组中巡视了解学生制作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启发引导,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学生不仅对圆柱体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也提高了合作、探究的能力及观察、概括能力。

第二层次:小组汇报、总结归纳。

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分组汇报讨论结果,共分三种情况:

分别选择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作为圆柱体侧面把它卷成圆筒,再选正好能和圆筒对上的同样大小的两个圆。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从感官上加深对表面积的认识,为总结圆柱表面积公式打下基础。

最后,我直接提出问题:你会求它的侧面积吗?你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这里还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很有可能无从下手去思考,我及时点拨学生引导他们发现长方形的长和宽与用它卷成的圆柱形纸筒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这样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动脑思考,不仅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能够找到这两者的内在关系,学生汇报时,由课件配合,让学生从视觉上进一步感受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如果展开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是圆柱的高。如果展开的是正方形正方形旳一个边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另一个边长就是圆柱的高。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就是底面周长×高。这一教学过程学生亲自参与新知的形成,真正理解公式的内涵,感受到重新创造数学的乐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本环节,我旨在让学生的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励学生合作交流,操作时间,自主探究。并渗透转换的数学思想。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学生的亲历探究实践中得到了突破。

第三层次:及时巩固,内化知识。

在教学重点难点基本突破后,让学生根据材料中给出的信息,计算本组制作的圆柱体表面积,然后全班交流。因为学生利用的材料不同,因此涉及到的信息比较全面,侧面展开图有长方形,有正方形,还有平行四边形。这样就使学生巩固了对圆柱体表面积的理解。

1、基础练习,完成课后1、2题,习题设计体现层次性、典型性、探究性,突出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3、在计算中总结规律并感受学习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第三环节: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根据以上内容,我准备在实践练习中安排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组已知底面半径、直径、周长和高求侧面积、表面积的对比习题,加深学生对圆柱表面积的理解,提高求表面积的技能。

一道求烟囱圆柱体表面积的习题。学生进行练习后,追问:为什么只求侧面积就可以了?

求一个用塑料薄膜覆盖的蔬菜大棚表面积的习题,追问:为什么求完全面圆柱体表面积之后还要除以2。是学生养成灵活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的习惯,培养实际应用的能力。

最后安排的是一个拓展提,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求帽子的表面积。这个表面积是由一个水桶型的圆柱体和一个环形的表面积组成的。把圆柱体表面积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环形面积及组合图形的知识糅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四环节:回顾整理,总结收获。

在一节课即将结束时,我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的过程,学习时运用数学的思想,使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中不仅有知识上的积累,还能在学习方法上有多收获,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价值。

最后说板书。

为了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新知进一步记忆和理解,板书如下:既有化曲为直,转化的数学思想的渗透,又有圆柱表面积公式这一新知的形成过程。并用不同色彩粉笔标出易错点,引起学生注意。板书设计提纲,抓住重点词和核心句,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清晰易记。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十二

目标。

1、知道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推导并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重点。

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     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知识链接:

1、用公式表示出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

2、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都是(      ),它们的面积(       )。

3、长方形的面积=        。

长方体的表面积=                。

正方体的表面积=         。

知识超市:

操作:(一)试一试,怎样可以得到圆柱形的侧面展开图?

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图是(       ),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它的(    ),圆柱的高就是它的(     )。

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实际就是计算(              )。

(1)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6m,高是0.7m,求它的侧面积。

(2)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5cm,高是10cm,求它的侧面积。

操作(二)有两底的圆柱展开后呈什么形状?

圆柱是由(         )和(         )三部分组成的。

圆柱的表面积包括(            )和(           )。

(3)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我会用: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想:求做这样一顶厨师帽需用多少面料,实际上就是求这顶圆柱形厨师帽的(        ),厨师帽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列式计算:。

达标检测: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十三

《圆柱的表面积》是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教材上看,教材先安排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认识,然后圆柱的侧面和展开图的比较,认识到圆柱的侧面,就是它的长方形。还要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思考圆柱的表面积,就是由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圆的面积。通过侧面展开图的操作,学生了解了圆柱的侧面积相当于长方形面积。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一个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表面积,要先求侧面积,再求圆的面积。这也就突出了重点。难点就是理解表面积的计算后,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键是通过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概括思维能力、分析综合等数学能力。

二、教学程序。

为了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让学生积。

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实验导课;沟通知识、探索新知;应用求表面积、解决问题;巩固练习、逐步深化。

1、复习旧知、实验导课。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问题:

a、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b、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通过上节课认识了圆柱,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与圆柱有关系吗?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2、沟通知识、探索新知。

(1)理解表面积的含义。

(2)动手操作寻找计算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

a、学生通过看展开图后,知道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得到的。b、学生通过看展开图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让同学们找出它们的对应关系后,然后同学们自己动手计算圆柱的侧面积。c、分析圆柱的表面积又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同学们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通过课件侧面展开图,找出这个图中长方形的长和宽、圆柱底面积是如何求的。让同学们自己讨论计算结果。

3、应用求表面积、解决问题。

出示例3,让同学们找出这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具体分析。

水桶是无盖,说明什么?如果这个水桶展开,会有哪几个部分?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

4、巩固练习、逐步深化。

做41页“做一做”1、2题。

5、完成作业、强化新知。

练习十第2、3、4、5题。

三、说教法。

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主要通过实验法、练习法、

启发谈话法、课件来完成教学目的。

1、课堂首先通过启发谈话导入新课,解答例题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练习法。

2、通过侧面展开图的实验,使学生发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一个长方形,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也就算出来了。

3、教学例题,都让同学们自己讨论、分析、解答。

四、说学法。

实验操作,每个同学通过自己动手做侧面展开图分析圆柱的表面积,直观感受到圆柱的侧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的关系,为下一步计算表面积,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由直观演示,让同学自己动手计算圆柱的侧面积,然后联系到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分几进行。

2、通过实验直观了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十四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取近似值的进一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师准备一个圆柱模型(表面要有可揭下各个部分的一层纸);学生准备一个圆柱体。

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1.复习圆柱的特征。提问:圆柱有什么特征?

2.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口头列式):

(1)底面周长4.2厘米,高2厘米。

(2)底面直径3厘米,高4厘米。

(3)底面半径1厘米,高3.5厘米。

3.提问:圆柱的一个底面面积怎样计算?

4.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那么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呢?这节课就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1.认识表面积计算方法。

(1) 请同学们拿出圆柱来看一看,想一想圆柱的表而包括哪几个部分,然后告诉大家。指名学生拿出圆柞,边指边说明它的表面包括哪几个部分。

(2)教师演示。

出示教具,说明把表面全部展开,看一看得到什么图形,和大家说的对不对。揭下圆柱表面的纸,贴在黑板上,再与圆柱对比说明各个部分,明确圆柱表面包括一个侧面和两个相等的圆。

(3)得出公式。

2.教学例2。

出示例2,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分哪几步来算?你们会做吗?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具体含义,是怎样算的。

3.组织练习。

做练一练第1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说这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指出: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注意题里的条件,正确列出算式计算。

4.教学例3。

出示例3,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实际是求什么?这里求表面积与例2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只要用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追问为什么只加一个底面积。强调不用四舍五入法及其理由,说明用进一法,并让学生说明结果的近似值,板书订正。

5.组织练习。

(1)下面的数用进一法保留整数,各是多少?(口答)

162.3 29.4 3.8 42.6

(2)做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前两步各求什么,怎样算的。(老师板书算式)提问:第三步要怎样算,为什么只加一个底面积。

这节课学习子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些什么?指出:求圆柱表面积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题里的实际情况,弄清什么时候要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什么时候要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什么时候只要求侧面积,然后计算结果。另外,在求需要材料取近似数时,一般要用进一法。

课堂作业:练习一第5~7题。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十五

大家好,我是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柱的表面积》。秉持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阐述。

首先我来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学生初次接触圆柱这个几何体,要求学生认识掌握圆柱的特征,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学习以长方形和圆的面积为基础,又为后面学习一些其它几何体作了铺垫。

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老师充分的了解学生。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该年龄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特点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使学生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依据前面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对圆柱体侧面计算的积探索,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创新意识。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结合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为:

难点:圆柱体侧面积公式的推导。

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并遵循着“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本节课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

我用多媒体直观展示一盒可比克薯片,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形纸筒外包装,并顺势提问学生,做这样的圆柱体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利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事物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引出本节课题。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前后四人分为一组,每组发放一个与屏幕上大小一样的圆柱形纸筒和一把剪刀。

先让学生思考怎样求圆柱体侧面积?然后引导学生把圆柱形纸筒沿着高剪开,看看变成什么图形。提醒学生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我进行巡视,并予以指导。学生汇报交流。并让大家都举起自己的小成果展示给大家看。然后用多媒体演示圆柱转化成长方形和两个底面的过程。

接着让学生思考,剪开后的各部分图形与圆柱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赞扬,并完善: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而且又一次用到了“转化”。

让学生尝试着写出侧面积怎样算?他们会比较容易的写出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也就是圆的周长乘高。

我紧接着再问学生,圆柱的表面积能求出来了吗?让学生先在练习本上写,然后请同学分享。并归纳: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及我的一系列追问,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成功掌握了本节重点。

为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设置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首先,基本练习。计算手中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同位之间,做的慢的要给做的快的捶捶背。

其次,加强练习。用多媒体展示一道应用题,让学生做一做。

最后,拓展提升题。

让学生谈收获,我及时评价,共同完善。

然后,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让学生把今天的收获带回家,分享给父母,并与父母一起尝试着制作一个圆柱体,被计算出其表面积。通过学生与父母一起动手,一方面巩固今天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家长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圆柱的侧面积=圆的周长×高。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十六

大家好,我是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柱的表面积》。秉持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阐述。

首先我来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学生初次接触圆柱这个几何体,要求学生认识掌握圆柱的特征,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学习以长方形和圆的面积为基础,又为后面学习一些其它几何体作了铺垫。

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老师充分的了解学生。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该年龄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特点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使学生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依据前面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对圆柱体侧面计算的积探索,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创新意识。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结合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为:

难点:圆柱体侧面积公式的推导。

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并遵循着“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本节课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我用多媒体直观展示一盒可比克薯片,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形纸筒外包装,并顺势提问学生,做这样的圆柱体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利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事物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引出本节课题。

(二)本着“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理念,带领学生进入启发诱导,探索新知环节。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前后四人分为一组,每组发放一个与屏幕上大小一样的圆柱形纸筒和一把剪刀。

先让学生思考怎样求圆柱体侧面积?然后引导学生把圆柱形纸筒沿着高剪开,看看变成什么图形。提醒学生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我进行巡视,并予以指导。学生汇报交流。并让大家都举起自己的小成果展示给大家看。然后用多媒体演示圆柱转化成长方形和两个底面的过程。

接着让学生思考,剪开后的各部分图形与圆柱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赞扬,并完善: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而且又一次用到了“转化”。

让学生尝试着写出侧面积怎样算?他们会比较容易的写出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也就是圆的周长乘高。

我紧接着再问学生,圆柱的表面积能求出来了吗?让学生先在练习本上写,然后请同学分享。并归纳: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及我的一系列追问,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成功掌握了本节重点。

(三)巩固练习。

为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设置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首先,基本练习。计算手中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同位之间,做的慢的要给做的快的捶捶背。

其次,加强练习。用多媒体展示一道应用题,让学生做一做。

最后,拓展提升题。

(四)小结。

让学生谈收获,我及时评价,共同完善。

然后,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让学生把今天的收获带回家,分享给父母,并与父母一起尝试着制作一个圆柱体,被计算出其表面积。通过学生与父母一起动手,一方面巩固今天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家长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五)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圆的周长×高。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十七

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不会把曲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或是有的同学已经知道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但不能结合实验操作清晰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学生对动手操作较感兴趣,通过探索操作活动,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2、探索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4、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圆柱体纸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谁来说一下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2、不错,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圆柱,出示圆柱,观察大屏幕,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

3、现在我们如果来做一个这样的盒子,你会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柱的表面积”这个问题。

1、初步感知。

总结:圆柱所有面面积的总和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动手摸一摸,感受表面积。圆柱表面积包含哪几个部分?(两个底面面积+侧面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4)圆柱的底面积很容易求出,但侧面是一个曲面,它的面积怎么求?你有什么想法?想象一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怎么样的图形?你有什么想法。

2、侧面积。

(1)小组合作:

请各个小组沿高把它的侧面展开,研究一下这个问题,验证你的猜想。

(2)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演示。

(4)推导圆柱侧面积公式。

3、表面积。

(1)总结表面积公式。

圆柱的表面积=上底面积+下底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侧面积。

(2)共同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要制作这个盒子至少需要多少平分米的包装纸?

侧面积:2×3.14×10×30=1884(cm2),底面积:102×3.14=314(cm2),表面积:314×2+1884=2512(cm2)。

1、现在我们自己尝试来算一算这两个圆柱的表面积。

过渡语: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有关圆柱表面积的问题,请同学们看屏幕,要解决下列问题,需要求圆柱体哪几部分的面积。

5、如果一段圆柱形的木头,截成两截,它的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呢?

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请记住同学们善意的提醒,这节课就上到这!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表面积=s侧=c×h=2πrhs表=2πrh+2πr2。

底面积×2=2πr2。

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专业18篇)篇十八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想象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在操作中经历“圆柱侧面积”的探索过程,体会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有关量之间的关系,获得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不会把曲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或是有的同学已经知道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但不能结合实验操作清晰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学生对动手操作较感兴趣,通过探索操作活动,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2、探索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4、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圆柱体纸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谁来说一下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2、不错,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圆柱,出示圆柱,观察大屏幕,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

3、现在我们如果来做一个这样的盒子,你会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柱的表面积”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总结:圆柱所有面面积的总和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动手摸一摸,感受表面积。圆柱表面积包含哪几个部分?(两个底面面积+侧面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4)圆柱的底面积很容易求出,但侧面是一个曲面,它的面积怎么求?你有什么想法?想象一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怎么样的图形?你有什么想法。

2、侧面积。

(1)小组合作:

请各个小组沿高把它的侧面展开,研究一下这个问题,验证你的猜想。

(2)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演示。

(4)推导圆柱侧面积公式。

3、表面积。

(1)总结表面积公式。

圆柱的表面积=上底面积+下底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侧面积。

(2)共同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要制作这个盒子至少需要多少平分米的包装纸?

侧面积:2×3.14×10×30=1884(cm2),底面积:102×3.14=314(cm2),表面积:314×2+1884=2512(cm2)。

三、巩固练习。

1、现在我们自己尝试来算一算这两个圆柱的表面积。

过渡语: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有关圆柱表面积的问题,请同学们看屏幕,要解决下列问题,需要求圆柱体哪几部分的面积。

5、如果一段圆柱形的木头,截成两截,它的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呢?

四、总结收获。

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请记住同学们善意的提醒,这节课就上到这!

五、板书设计。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表面积=s侧=c×h=2πrhs表=2πrh+2πr2。

底面积×2=2πr2。

相关范文推荐

    招生心得体会体会(专业21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和概括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验,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规划。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

    食品厂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提升学习效率。小编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这次暑假,我有幸去了一家食

    广播体操开幕式主持词(优秀19篇)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活动,期待与各位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时刻。今天的活动将有精彩的表演和丰富的节目安排,希望大家能够度过一个愉快而难忘的时光。女:亲爱的同学们:合:

    公司分红权转让协议书(汇总20篇)

    转让是指将某种权益、财产或职责从一个人或组织转移给另一个人或组织。转让可以是一种商业策略,以下是一些成功转让的经验分享。转让方:___(甲方)受让方:___(丙

    申请广播申请书(通用12篇)

    最重要的是,更多申请书应该是真实、坦诚的,准确地反映你的个人品质和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申请书样本,供大家参考学习。:。我是来自12届xx系xx专业的

    高一物理期末工作总结范文(16篇)

    一个好的月工作总结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方向。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优秀的月工作总结,以供大家借鉴和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

    销售入职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8篇)

    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思考、理解和成长的一种自我反省和总结。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迷茫,不妨阅读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和灵感。销售是商业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

    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心得(精选14篇)

    在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都会积累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领悟,这些都可以作为心得体会的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

    弘扬宪法精神的心得体会(通用20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分析问题的根源,进而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公共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版(专业23篇)

    生产可以分为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生产等不同领域。通过与其他企业的经验交流和学习,以下是我们生产团队的总结和心得。根据某某办20xx号文件和政府建管部门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