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

时间:2023-10-30 作者:影墨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

教学计划的设计应该结合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既要具备科学性又要具备可操作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有所帮助。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篇一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1页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优惠的购物策略。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策略”

1、同学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在第二次赛马中获胜靠的是什么?(生答)。

2、揭示课题:

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商业中,商家为了卖出更多的商品,挣更多的钱,常常推出各种优惠条件。作为消费者,在购物时,面对不同的优惠条件,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店进行购物呢?怎样购物最省钱是顾客购物时要考虑的问题,想出省钱的购物方案就是顾客购物时的策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策略。(课件出示)。

二、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师:通过以上购买饮料的这个例子,你能得出怎样的购物策略?(生分组讨论)。

16及商家的优惠策略。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购物策略。

三、研究其他的购物策略。

1、师:在日常生活中购物时,我们不仅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优惠不知如何选择,有时也会因为物品不同容量的包装而不知如何选择。如: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而同一种牛奶往往会有不同的包装。我们在购牛奶时,选择哪种包装的'牛奶合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2、请看屏幕,从图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认为哪种包装的牛奶便宜呢?

3、了解了这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1)要买1升酸牛奶,有多少种买法?怎样买合算?

有一人,要买带骨的肉,他来到卖肉的地方,看到上面写着“骨头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他对卖肉的人说:“我要买带肉的骨头,多少钱一千克?”卖肉的人想,骨头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加起来就是15元一千克,于是就说:“15元一千克。”如果你是买肉的人,你会同意吗?为什么?(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小结: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篇二

-->

这是我参加这次教学艺术展示周后的思考。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节公开课后的思考。

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领悟其音乐美。

3.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理解作者情感。

最后归纳:

声韵和谐:运用对偶句,韵律优美。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篇三

1、使学生经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的过程,体会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能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实施解题活动。

2、使学生经历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经历通过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经历从变化中寻求不变的过程,灵活确定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整理信息的?(列表整理)当条件比较多时,我们可以根据问题选择条件列表整理。

我们在分析数量关系时,可以怎么想呢?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找到基本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

那么在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反思)。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揭示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有个水库管理员遇到了一个问题,咱们帮帮他,好吗?)。

一座水库某天从7:00起开始放水。水库管理员每2小时观测一次水位下降情况,下面是他的观测记录。(他列表整理了数据)。

时间。

9:00。

11:00。

13:00。

15:00。

与7:00比水位下降/cm。

12。

24。

36。

48。

1、(1)这张表格该怎么理解呢?

a.我们先来看时间这一栏,你发现了什么?

每次观测的时间都间隔2小时。

b.再看这一行,你是怎么理解的?谁来说一说?

与7:00比,到9:00下降12cm,到11:00下降24cm,到13:00下降36cm,到15:00下降48cm。

7:00—9:00,2小时下降12cm,9:00—11:00,2小时下降12cm,11:00—13:00,2小时下降12cm,13:00—15:00,2小时下降12cm。

水库的水位每2小时下降12厘米。

根据每2小时下降12厘米,我们可以算出什么?

每小时下降多少厘米?

每小时下降多少厘米,就表示每小时下降的速度。速度是不变的。

(3)照这样的速度,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多少小时?

“照这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就是让我们照什么样的速度?

(题目中的“照这样的速度”,就是要求我们按照每2小时下降12厘米的速度计算。)。

请一位同学把我们从表格中找出的这个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再读一遍。

2、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理解题意,明白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想呢?我们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还可以有其他的想法。

把你的想法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指名交流。(预设学生的想法)。

(1)从条件想起,根据每2小时下降12厘米,可以先算出每小时下降多少厘米;

(3)根据每2小时下降12厘米,通过列表找出答案;

(4)根据120厘米是12厘米的10倍,想到所需要的时间是2小时的10倍。

3、(1)根据刚才我们所想的解题思路,把你的方法写下来。(写在作业纸上)。

(2)指名展示自己的方法,列式计算时,说一说每一步计算表示什么?

a.12÷2=6厘米b.120÷12=10。

120÷6=20小时2×10=20小时。

c.

时间。

15:00。

17:00。

19:00。

21:00。

23:00。

1:00。

3:00。

与7:00比水位下降/cm。

48。

60。

72。

84。

96。

108。

120。

7:00—15:00是经过了8个小时,2小时2小时地增加。到3:00一共要放水20小时。

(1)学生说检验的方法:把问题的答案20小时变成已知条件,带到原来的题目中去算一算。

也就是这样变一变:水库的水位每2小时下降12厘米,照这样的速度,经过20小时?

谁来补充一下问题?(经过20小时,水位一共下降了多少厘米?)。

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请把算式写在检验的方框里。

12÷2=6厘米20×6=120厘米。

我们算出的120厘米正好是题目中原来的条件,那就说明我们原来解决的问题算出的答案20小时就是正确的。

学生一起口答,教师板书:一共要放水20小时。

(2)把问题变成条件,代入原来的题目中去算一算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检验,这是检验的一般方法。其实还有检验的方法。这个问题有2种不同的解法,我们在检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解题,如果两种不同方法的答案相同,也能检验出你所算的答案是正确的。这种检验方法适用于有不同解法的实际问题。(多种方法相互检验)。

让学生在作业纸上试做,交流解法(你是怎么想的)。

a.12÷2=6厘米b.16÷2=8。

16×6=96厘米12×8=96厘米。

答:经过16小时水位一共下降96厘米。

6、请同学们回顾我们刚才的解题过程,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1)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抓住水位每小时下降的速度是不变的,这是解题的关键。

(2)有多种方法时,我们要灵活选择,多种方法可以互相检验。

三、练习。

带着我们的收获和体会,我们试着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练一练1。

(1)用表格整理条件和问题。

(2)列式解答。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找到不变量:每本笔记本价格不变)。

2、练一练2。

(1)理解题意。

(2)列式解答。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找到不变量:每本字典的厚度不变)。

机动题目:

3、练习九第4题。

(1)理解题意。

(2)列式解答。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找到不变量:每瓶果汁的容量不变)。

(4)检验一下,看做对了没有。我们可以进行口头检验。

4、练习九第5题。

四、总结。

说说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和体会。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篇四

1、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能对信息进行分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小棒、答题纸、扑克牌、课件。

一.情境导入。

谈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画图,列表)。

引入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谈话:看,这是什么?(扑克牌)老师抽去大王和小王之后,你们知道一副扑克牌有几种不同的花色吗?(四种)老师从中任意抽出一张,猜一猜有可能是什么?一共有几种情况?(四种)是哪四种呢?你能一个一个的给大家列举出来吗?(草花,黑桃,红心,方块)。

刚才同学们将这些花色一个一个列举了出来了,我们称作——一一列举(板书)。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经常需要用到。这不,我们村的王大叔就碰到了一件事:……(课件出示例1)。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情景创设,呈现问题。

出示例1及其场景图,自主读题。

师:从条件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围成一个长方形。生2:周长22厘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周长22厘米”你还能知道什么?

生:长方形的一长一宽是11厘米。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课件:22÷2=11厘米)。

师:要想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就需要先把符合要求的长和宽一一列举出来,再计算出面积进行比较。

2、尝试操作,寻找方法。

师:大家愿不愿意帮帮王大叔啊?请把你认为可行的方案写在表格里。如果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再填写。

(学生填写)。

3、小组比较,优化策略。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整理的拿到前面和大家一起交流?(选择一位无序整理一位有序整理)。

师:这两位同学通过一一列举都得到5种围法,比较一下,你更欣赏谁的整理?理由是什么?(板书:有条理、有顺序)有条理、有顺序的一一列举有什么优点?(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生调整表格。

师:你建议王大叔选择哪种围法?为什么?

4、观察结果,发现规律。

师:观察表格,比较这些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你还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回答:在()情况下,长和宽(),面积越大。(课件)。

师:瞧,有序地一一列举不仅帮王大叔解决了问题,我们从中还能获得其他的规律呢。

三.检测完善。

1、完成“练一练”第1题。(读题,小组讨论)。

交流:下面哪些时刻也会发出铃声?你是怎样确定的?

说明:我们可以根据条件中每隔40分钟发出铃声的规律,继续一一列举到16:00,就能知道哪些时刻也是会发出铃声的。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阅读习题,说说要怎样选择怎样搭配?

交流:你是怎样解决的,一共有多少搭配?说说列举的顺序。

师:进入“智慧屋”,你敢挑战吗?

3、练习十七第1题。

你能列举出所有算式吗?(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提醒学生一句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所以一共可以写出9道。

4、练习十七第2题。

生读题,理解题意。

生独立完成表格,汇报。

5、练习十七第3题。

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想想有几种情况?(可以贴一张、两张、三张、四张)遇到这种复杂问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先分类,再一一列举。)。

生独立完成,再汇报。

6、练习十七第6题。

师:“投中两次”是什么意思?有几种不同的情况?请在练习纸上自己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列举的?

共同校对。按照顺序列举,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环数?

(交流时明确:8+8=16,10+6=16,算同一种环数。)。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运用“一一列举”这一策略解决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文档为doc格式。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篇五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理念不仅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还充分体现在我们数学课的练习设计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将教学过程变为引发学生练的过程,每堂数学课的教学任务都是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来实现的,所以,数学课堂有效的练习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练习设计呢?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一、设计“趣味性”练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习质量提高的关键。那么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尽可能地选择生动活泼的习题,让学生感到数学魅力无穷。设计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之内在力量,设计游戏、故事等,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产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这时学生即便遇到困难,也会去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练习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如,学生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后,我设计了“小动物请客”的故事情景:新春佳节到了,小猴、小兔、小羊、小熊想邀请一年级的小朋友到他们家做客,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张请柬(每张请柬上都有一道算式),同学们可兴奋了。可打开请柬一看,却不知道自己该去哪一家做客。教师稍加点拨:请柬上算式的得数与哪一个动物的门牌号相同,小朋友就到哪一个动物家去做客。可是,同学们随后发现,小兔、小羊、小猴家都有很多客人,可小熊家却冷冷清清,怎么会这样呢?通过了解才知道,小熊计算学得不好,请柬上的算式写错了。此时,教师只要顺水推舟:小熊把请柬写错了,他将度过一个孤独的春节,同学们,你们说怎么办?助人是孩子的天性,看着小熊这么孤单,孩子们的心软了。他们说:“我们帮他写请柬。”那么,可以写哪些请柬呢,学生议论纷纷并付诸行动,各种算式应运而生。

二、设计开放性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上都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有很大的缺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时间一久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求异思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和成功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如,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1.3+3+3+3=()×()。

2.2+2+2++6+6=()×()。

练习1是封闭式的,答案唯一,练习2是开放性的,答案是:3×6或2×9.在改写练习2的过程中学生已经从模仿(相同加数的改写)走向了创新(把不是相同加数转化成相同加数后再改写)。通过这道题的练习,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人人都有收获。

三、设计“操作性”练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有这样一条格言:“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可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活动又是儿童的`天性,所以,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转变方式,把机械单调的练习转变为学生喜欢的有声有色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交流,从而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常会出现以下题目:“把三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这种类型的应用题。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可让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就不那么简单了。像这种情况我就安排学生操作,用三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代替三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动手拼一拼,用眼看一看,拿笔算一算,得到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再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求出问题所要的答案。这样一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简单的“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也积累了学生的活动经验。因此,练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的“书面练习”和“口头练习”等形式上,还要重视学生练习的操作性。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发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让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篇六

《搭石》这篇课文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写的`是乡村质朴的事物,用的是乡村般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村民们质朴纯洁的美好心灵。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碑老人过搭石等画面的描述,表明搭石的作用不仅在于供人们在溪面上行走,它还联系着故乡的小路,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1、借助拼音,认识谴、惰、绰等7个生字,读准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溪水猛涨、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在朗读和评价过程中品位拖鞋绾裤、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协调有序等词,并感受看得见的具体的美。

1、(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从这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是呀,一块一块平整方正的石头摆在小溪就是搭石。

齐读课题。

2、课文中有一句话具体地描述了什么是搭石,

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3、现在你会介绍搭石了吗?

1、自由读读课文。出示要求: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你喜欢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2、交流反馈,出示词语,

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那如果没有这些搭石,家乡的人们都怎么过小溪的呢?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出示: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重点理解脱鞋绾裤)。

1、摆搭石那么有讲究,走搭石就更有讲究了,你知道走搭石要注意什么吗?

出示: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2、自主交流。

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理解:协调有序)。

(1)生读句子,正音。

(2)给人画一般的美感,那你从哪里体会到美了呢?还能从哪里体会到画面美呢?

(3)指导朗读:

师: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走出了画面美,那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留到下节课来学习。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著乡村的生活气息。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一种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在文本中和谐共生。这篇课文一开始设计的时候我是让学生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来让学生找出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和遇到老人走搭石。来体悟,最后试教下来感觉面面俱到但都是蜻蜓点水,所以最后还是扎扎实实,在第一课时就上掉一行人走搭石的美。

通过这次上课,各位前辈的指导我也明白了很多教语文的方法,如:以读为基本手段,促进理解、促进感悟,习得语感。读是学习语言最基本的方法,在课堂上要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读,把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来,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进去,这一出一进,就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途径,就是学生发展语言的方法,就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手段。

所以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我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

如在教学一行人走搭石这块内容时,我主要是指导学生朗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各种层次的读,让学生体会蕴涵的情景。指导朗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后面的紧跟上,踏踏的声音,像轻快地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一句时我将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点击成红色引导学生读一读,说说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相机学习生字绰,课件出示字典的三种解释,学生联系上下文知道应该是姿态柔美,然后让学生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通过画面让学生如临其境地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师生合作着读一读,真切体验协调有序。

学生通过品读、感受,在头脑中就形成了一幅一行人走搭石是那么协调有序的美。

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词句教学时,我不光引导学生了解意思,还提示理解方法,如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功综合训练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美是永恒的主题,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篇七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列举的策略,会用这种策略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培养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条理性、有序性,体会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多媒体课件;飞镖2支;镖盘一只。

学生:小棒;表格。

一、谈话导入:

小结、揭题:

像这样,把每次发车的时刻一个一个的列出来,这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今天,我们就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探究策略:

(一)、教学例1。

1、解决:“可以怎样围?”

(2)能用小棒摆出来吗?1根小棒代表1米,请大家动手试一试。

(3)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围的?

(4)教师问:有跟他不一样的围法吗?

2、解决:“有多少不同的围法?”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那王大叔的羊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呢?能写出来吗?(课件出示表格)。

3、展示学生表格。

(1)展示重复的8种的表格,问:长8宽1,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你们同意他的答案吗?说说你们的理由。

(2)再展示有顺序的4种,说:看看这张表格对吗?

(3)展示没有顺序的表格并比较:

这张表格呢?两张表格你们认为哪一张更好一些?为什么?

教师评价:对,按顺序填表才会显得有条理。

(4)展示有重复和遗漏的表格:

老师这里有张表格,大家看看,有什么意见?

(5)小结:

切换到电脑:教师小结同时课件演示:刚才我们在填表的时候,把不同的围法一个一个排列出来,从而解决了问题,运用的就是“一一列举”的策略(板书:“一一列举”)。

(6)集体订正。

(7)观察面积和长、宽的关系,发现规律。

你们认为王大叔会选哪一种?

比较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你们发现了什么?

看看长和宽的和,你们有什么发现?

小结:看来有顺序的一一列举,还能帮助我们发现隐藏的数学规律。

(二)、教学例二。

(2)最少买1只羊,最多买3只羊,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

(3)你准备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列举时你打算先考虑买几只羊的情况?

(4)展示学生作业,教师给予评价。

过渡:刚才同学们一一列举的过程还可以用表格来表示:(出示表格)教师演示并讲解。

(5)小结:通过列表格我们能很快看出是否有重复、有遗漏,这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整理方法。

三、练习拓展。

刚才同学们表现很出色,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个游戏,好不好?

出示:游戏的规则是投中2次。(教师板书)。

第一次投中,问:有没有投中?多少环?同学们猜一猜:第2次可能投中几环?我们看看,他究竟投中几环。(再投)。

看看,一共得了多少环?

还有谁想投?

(2)现在,如果再请一位同学投,投中2次,可能会得多少环?能把所有的答案列举出来吗?请同学们用加法算式在纸上写出来。

展示学生作业问:你是按什么顺序列举的?

(3)教师:现在如果游戏规则是:只投两次(板书)。

老师觉得这4种不错(课件出示:藕粉荷叶茶莲藕汁大闸蟹)看看,是什么?

如果今天来的客人老师请你推荐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有多少种不同的推荐方法?

交流:同学们,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推荐的?

我相信我们会场上的客人老师一定会根据同学们的推荐,去选择自己满意的特产。

四、小结:

五、作业:

练习十一1-3。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篇八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策略的体验和理解。

分了五个环节。

第一部分是导入,先出示一个条件,让学生初步体验只有一个条件无法求出问题,接着提供两个条件,让学生选择一个能解决问题的条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只有两个相关联的条件才能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是教学例题,感悟策略。出示例题后重点让学生理解“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从两个角度提炼出了数量关系,然后说解题思路,主要讲清楚根据哪两个条件求出什么,再根据哪两个条件什么。完成填表和列式后沟通了两者的关系,最后总结得出解决问题时我们紧紧抓住条件在思考。揭示课题。

第三环节是变式沟通,形成策略。通过两个变式的教学,让学生加深对策略的感知。接着安排了皮球那道题目,学生对条件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安排了一个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四个题目结束后,安排了回顾反思,这一环节是新教材比较强调的,让学生在回顾反思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经验。

第四环节是练习巩固,运用策略。选取了想想做做第一题的第一小题,让学生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再解答,最后在分析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第三个小窍门。紧接着请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第5题。第5题的设计主要考虑到一是学生对游戏比较感兴趣,二是国际象棋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三是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四是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第五环节是课堂总结,交流收获。回顾学习了什么内容,以及解决问题时是怎样一步步分析的。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篇九

摘要: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通过分析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四个学习领域中蕴含的体育健康知识内容,认为体育与健康实践教学中要合理渗透体育健康知识进行教学,室内教学要创新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策略,通过合理学习评价来强化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篇十

胡小丰(四川省宣汉县黄金镇夏家村小学636157)。

创新教学策略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为目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可见“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的一个核心素质,必须从小培养,打好基础。小学语文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的看法。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如在教学《初冬》时在大雾蒙蒙的清早带领学生出去观察雾中、雾后的美景,使学生对课文里的语句“象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太阳射出光芒来”等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充满浓厚趣味性的同时,也自然地、感性地融入学生对本课思想内容的更深一层感悟,使文章中心得到升华,从而理解并背诵课文就易如反掌。

二、培养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学习。

“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摒弃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对课文中狼和小羊的对话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灰狼的凶恶、蛮横无理和小羊的温顺。这样学生通过以上的.实践操作,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自己动手做过才能真正的理解。”该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的对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产生种种联想和想象,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三、指导学生设疑、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时,在揭示寓意培养发散思维时,就可以指着画面问:“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当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兔子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接着请一个同学上来当年轻的种田人,让他的“邻居”上来教育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众人纷纷相劝,共同教育“年轻的种田人”的情景,这就形成了师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场面。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在争辩过程中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如我在《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我听后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经过争论,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通过教师引导,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精神。

五、注重情境的开放性,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由于情境教学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创新思维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思维过程,它善于大量地、广泛地吸收外界各种信息,在与外界各种信息的交换和反馈中,不断吸收新东西,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整合自己的思维成果。在教学中,我注重情境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创新余地。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学生了解了“仙桃石”、“猴子观海”等奇石的样子及课文的介绍方法后,可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略写的其它奇石的名称,展开想象,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它们的形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要鼓励学生提出新设想,并且对自己的设想和主张阐述理由,作出验证。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相信通过实施创新教学策略,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会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也必将迎来语文教学的又一个艳阳天。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文学人才。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篇十一

“策略”最早见于军事领域,后应用于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一般讲,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在此意义上,教学策略同义于教学方法。但从广义上讲,教学策略不仅用来表示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使用的手段或方法,而且还用来指教学活动的序列计划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技巧、艺术。它的内涵较为广泛。教学方法这一概念就侧重在指教学过程的横向结构,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材等教学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组合方式,它的实质就是具体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

教学策略包含多个方面的含义,包括目标的设立、媒体的选择、方法的确立、活动的组织、反馈的方法、成绩的评定等等。所以,从系统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

1.目的性和适用性。

目的性是指教学策略对于实现教学目的的适合与有效程度;适用性是指教学策略对于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过程及其规律的契合与适宜程度。随着教学改革,新的教学活动产生了新的教学策略。例如小学识字教学就有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部件识字等多种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适用程度取决于其反映教学过程规律的程度,取决于它遵循正确的教学原则要求的程度。

2.共性化与个性化。

教学策略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教学的共性。教学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环境都会影响教学策略的选择。所以,我们难以发现完全一模一样的教学实践过程。每个教师都能在学习、借鉴、加工、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所处环境,发展和创造出带有鲜明个性化色彩的教学策略。例如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就是在借鉴外语情境教学的同时,结合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以及自己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思想,吸收中国占典文论中“境界”学说进行的创造性的改造、加工,从而形成的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策略。

3.稳定性与灵活性。

教学策略一旦制定,即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学的多变因素需要教学策略的不断调节来适应其变化,以求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4.思想性与技巧性。

教学策略首先是在一定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转化为方式、程序、手段等具体行为来体现的。所以说,教学观念是教学策略的前提和方向,而教学技巧是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保证和“推进器”。只有教学技巧的设计没有教学理念的指导,教学就会迷失方向,只有教学理念的支撑没有教学技巧的配合,教学就会剩下空洞的躯干,成为一具“僵尸”。

(二)教学策略的四个基本因素。

1.指导思想。

不同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教学理念的指导,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灌输式和启发式等教学策略就基于不同的指导思想。

[1][2]。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篇十二

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学生要想真正学好物理,必须深入到学习中去,把握物理问题的实质。同时,物理课所学的内容和生活中的实际联系紧密,多数学生有学习物理的热情,这就为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情境是指能够对学生这个学习的主题发挥作用,并且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完整的教学情境应该是由教学的具体环境、教学内容、师生情绪、情感等所构成的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情境应该是“情”和“境”的完整融合,可以发挥与真实情境相类似的环境想类似的作用。实践证明,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物理,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在具体的物理教学活动过程中情境所起的作用,可以把情境教学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动机为目的,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一般用于一堂课的开始或活动的开始,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设施、手段,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如在讲“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先调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经调查,很多学生喜欢激烈的赛车运动,而汽车的100km加速时间是反映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赛车运动的胜负能起到重要作用。学生对此有比较高的兴趣。在进行物体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教学时,可以先播放激烈的赛车运动的精彩画面、汽车的加速启动视频,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从而顺利地进入到本节课的教学情境中来。

另一类教学情境的目的是学生能有一个贴近于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既可以是由教师主导的并提供资源的学习情境,也可以是由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真实的教学情境往往创设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效果良好,学生可以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其他办法,如在讲述机械波的时候,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在课前观察水面上的波纹振动情况,并且观察水面上的树叶是否会随着波的传播而在波的传播方向上“随波逐流”等。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制造类似于足球赛场观众的“人浪”,并且让学生观察“人浪”中每个人运动的情况,这样就创设了一种学习机械波的学习情境。又如在讲述直线运动的汽车追及问题,很难采用真实教学情境,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让行走速度不同的学生来代表运动情况不同的汽车,调整好初始距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运动来模拟真实教学情境,从而给学生创设一个能够亲身参与的教学情境。

物理课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自主探究无疑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由教师提供给学生资源,布置给学生任务,由学生自主探究进入学习情境。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看似教师的任务比较轻松,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首先学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操作的学习任务,避免出现学生任务不明确、任务难度大而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等问题。另外,在教学资源的准备上,既要考虑满足教学的效果的需要,又要考虑学校实际情况。

在物理课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物理是内容结构严谨的学科,要求创设拥有丰富资源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中应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合作能力方面,物理实验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教师应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优势和学生对实验非常有兴趣的心理,精心筛选和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演示实验,在演示过程中创设情境,学得知识。同时,在物理教学中,许多基本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论证,重点的巩固往往要通过实验来完成。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利于认知过程的物理境界。设计一些有悬念的实验,这将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学习任务与情境教学必须相互融合。

学习任务与情境不能处于分离或勉强合成的状态,学习情境要能够以自然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为学习任务服务。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时,要首先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是什么,然后围绕怎样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创设情境。如在学习万有引力与航天内容时,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这时我们就可以从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我们国家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来创设教学情境,这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得到了充分契合。

3.教师应经常给学生以反馈和鼓励,使学生尽力而为。

小的、经常性的鼓励比大的、但极少的奖励更有诱因价值,会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得到奖励的可能。教师应把奖励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努力上,而不放在学生的能力上,尽量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奖励,但是又不能使学生感到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奖励。

4.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具有真实性。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该时刻保持教学的严谨性,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要尽量使创设的情境接近自然或尽量接近真实,使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通过突破问题情境来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某些难以创设的真实情境,则可以用现代技术创设逼真的间接情境。但要注意不能滥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一定要做到真实可靠。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迁移生活中的现实情境。如在“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我给学生带来了吉他、小提琴、小鼓、笛子等乐器让他们演奏,用手去感受乐器的振动。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而且有真实的体验,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感受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差别,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能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在这样真实的环境下,伴随着一个又一个新奇的学生可以亲自参与的真实可感的有趣的物理情境,他们整堂课都会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但是声音的传播不能离开传播介质,如果要想创设宇航员在太空这样一个真空环境中声音不能传播的问题,想用真实教学情境就不可能了,但是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有关视频资料来引导学生对问题分析,同样能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教学效果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因而,情境设计的方法必须针对本堂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于每一堂课,教师都应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课而用,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获得知识,从而达到创设最佳的物理教学情境,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总之,在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引入情境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除了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外,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引导学生轻松、深入学习物理,一定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河南省平顶山市理工学校)。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篇十三

教学策略设计的基本原则较多,但就新语文课程与传统语文课程比较,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学生体验出发。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几段文字:“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这些课程的基本理念可以聚焦为――“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实现这―理念,我们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走向“主人”――体验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习化社会观确信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正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整个方面(“完人”、“全人”观)。在学习化的社会中,教学活动的重心在于“学习”,而非传统意义的“接受”,人不再是纯粹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客体,而是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不再是教学过程中被动、消极的收纳者,学生的能动性使他们能够在新语文课程营造的足够宽广的空间中“自由”地翱翔。可以表现为:允许学生不迷信“权威”,质疑问难,畅所欲言,允许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写他们自己的文章,给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等等。

2.走向“生活”――体验的情境。“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的束缚,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课堂,没有融合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成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学生由此也失去了体验的情境和乐趣。“大语文”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指出:“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表现在:以课堂为起点实现语文中的生活化(例如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感悟、模拟生活进行语文实践等)、以课外为续点实现生活中的语文化(例如日常生活“语文化”――在看报、看电视、听广播、阅读产品说明等活动中学用语文,校园生活“浯文化”――在办文学社、出黑板报、演讲比赛、读书节等活动中学用语文,社会生活“语文化”――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等活动中学用语文)。

3.走向“活动”――体验的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地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价活动效果。可以表现在阅读实践类活动(例如阅读报刊搜集资料、阅读名篇摘录佳句、阅读心得交流、举办“读书报告会”、背诵古涛文比赛等)、口语交际类活动(例如短新闻发布会、热门话题讨论会、故事会、专题辩论会、即兴对话表演、生活见闻交流等)、听说训练类活动(例如听故事后复述、听广播后想像作文、听录音辨别正误、听记比赛等)、书面表达类活动(例如班级日记接力、故事接龙、写观察日记、小小编辑部、红领巾信箱、采写广播稿等)、游戏表演类活动(例如编演课本剧、语文游艺宫、会话表演等)、书法绘画类活动(例如办手抄报、参观书法展、参加写字比赛、为课文绘插图、根据文意作画、制作小书签等)、社会实践类活动(例如参观调查、没计广告词、写贴春联等)。

4.走向“感悟”――体验的境界。

[1][2][3][4]。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篇十四

趵突泉美丽多姿,瑰丽无比。为了让学生亲自领略这一独特的景观,教学开始,我让学生边看电视录像边听配乐朗读。那一幅幅流动的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饱览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充分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做了铺垫。

二、理解词句,感受美。

课文字字句句渗透着美,融注着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美词佳句,仔细品读,深入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意境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让学生画出有关描写大泉的词句,细细品读。如引导学生品读“一溪活水、清浅、鲜洁、昼夜不挺、翻滚、呆呆、活泼、神秘”等词句,理解趵突泉那活泼的动态景观,由此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指导品析句子,如“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是作者在看到大泉喷涌的姿态时运用的联想。启发学生通过课文中“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层热气”等词句的学习、讨论,理解大泉的神奇、优美动人的姿态。再指导学生朗读欣赏这些语句,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2.“池边还有小泉呢:”。这时,我便指导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有关语句,来体会小泉的.多多姿多态,每一种都是那样的优美有趣,那样的活泼可爱。最后一句总的讲“这比那大泉还更有趣”,小泉的美丽,从而让学生更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启发想象,创造美。

如让学生归纳泉水从小泉眼冒出的不同姿态,然后在本子上画出这些不同的景观。在孩子们创造性的描绘中,小泉的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就会展示在他们的面前。最后一段的二、三、四、五句,用“有的……有的……有的……”这种排比句式具体描写了小泉的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每一种都是那样的优美有趣,那样的活泼可爱。在学生充分感知小泉的多姿多态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读,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使其绘出更美、更奇的小泉。在兴趣浓浓的气氛中,学生动手画出了“好几串小碎珠一起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真是千姿百态。孩子们神奇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鸦儿小学苏民。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篇十五

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步步为营,不断地为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数列的学习来说,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树立信心,将抽象的数列变为具体,教师在讲授有关数列知识时,可以结合生活的实践,让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有趣,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数学知识。在进行教学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讲述有关数列的小故事,比如,国际象棋发明人在棋盘上放麦粒的故事等,由此,就可以引发学生对于数列的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数列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多数都喜欢听故事,玩游戏,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新颖的课堂讲授方法,而小故事、小游戏的方式形象富有感染力,易吸引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二、恰当设置疑问,深入探讨。

你能在一分钟内求出从1到100的所有自然数之和吗?这是数学家高斯的老师对高斯提出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要想真正让学生走进数列,就要讲究一定的教学方法,恰当的设置疑问就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设置疑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通过讨论求出“从1到100的所有自然数之和”,从而得出数列的求和公式,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地引导着学生前进,也能够轻松地构建愉快的'课堂,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积极踊跃的学习,要想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多设置疑问,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留出自由探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会形成。

三、促进小组合作,优势互补。

教师要因材施教,可以将学生的特长进行总结,把学生进行分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强弱、兴趣爱好进行分组,这样一来,方便了学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教师可以任命一位综合实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小组组长要有足够的责任心,由小组长带着学生共同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对于数列的学习,有时候可以借助小组的力量进行难题的解答,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组,这样,避免了遇到难题时一个人解答不出来而心生挫败感,从而对于数列的学习失去兴趣。小组组长要根据每个组员的优势分配任务,对于组长来说,我们要挑选能力强的学生,也可以适当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能力,担负起组长的责任,这样一来,和学生交流方便,既帮助较差的学生,又减轻了老师的压力。

四、从教材出发,打牢基础。

高中数学中数列的学习虽然让教师和学生为之头疼,但只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就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在学习的这一条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学生要想真正的学牢知识,理解知识,灵活的运用数列来解决问题,那么,打好基础是最为关键的。要想让学生打好基础,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整理数学笔记,将经典的练习题记录下来,将重要的公式记录下来,学生可以通过经典的例题寻找其他题目的解决方法,就拿数列求和来说,所涉及的几种方法都有固定的模式,学生要想自己独立的解决数题目,就必须把教师所讲的几种方法记录下来。其次,教师应要求学生背会基本的公式,公式是解决数列问题的基础。教师可以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检查,直到熟练为止。

五、加强师生交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学好数学的前提是学生和教师之间要做好充分的交流,只有良好的师生交流,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师生之间的交流要以信任为基础,促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对于教师来说,不能摆架子,平时要做到对学生足够的关心。尤其是对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数列教学中多举一些教学例子,让学生观察归纳公式与各项的结构关系,熟练掌握知识。只有师生间的关系融洽了,才能为学生营造气氛轻松的课堂,对于这样的教学气氛来说,教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这样一来,教学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对于高中数学数列的教学中,还存在着种种困难,本文所讲述的教学方案也不甚全面,但是,我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学生对于数列的学习和应用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贺育斌。高中数列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篇十六

教学策略设计的基本原则较多,但就新语文课程与传统语文课程比较,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学生体验出发。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几段文字:“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这些课程的基本理念可以聚焦为――“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实现这―理念,我们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走向“主人”――体验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习化社会观确信教育正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整个方面(“完人”、“全人”观)。在学习化的社会中,教学活动的重心在于“学习”,而非传统意义的“接受”,人不再是纯粹的教育客体,而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不再是教学过程中被动、消极的收纳者,学生的能动性使他们能够在新语文课程营造的足够宽广的空间中“自由”地翱翔。可以表现为:允许学生不迷信“权威”,质疑问难,畅所欲言,允许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写他们自己的文章,给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等等。

2.走向“生活”――体验的情境。“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的束缚,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课堂,没有融合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成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学生由此也失去了体验的情境和乐趣。“大语文”教育观指出:“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表现在:以课堂为起点实现语文中的生活化(例如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感悟、模拟生活进行语文实践等)、以课外为续点实现生活中的语文化(例如日常生活“语文化”――在看报、看电视、听广播、阅读产品说明等活动中学用语文,校园生活“浯文化”――在办文学社、出黑板报、演讲比赛、读书节等活动中学用语文,社会生活“语文化”――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等活动中学用语文)。

3.走向“活动”――体验的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地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价活动效果。可以表现在阅读实践类活动(例如阅读报刊搜集资料、阅读名篇摘录佳句、阅读心得交流、举办“读书报告会”、背诵古涛文比赛等)、口语交际类活动(例如短新闻发布会、热门话题讨论会、故事会、专题辩论会、即兴对话表演、生活见闻交流等)、听说训练类活动(例如听故事后复述、听广播后想像作文、听录音辨别正误、听记比赛等)、书面表达类活动(例如班级日记接力、故事接龙、写观察日记、小小编辑部、红领巾信箱、采写广播稿等)、游戏表演类活动(例如编演课本剧、语文游艺宫、会话表演等)、书法绘画类活动(例如办手抄报、参观书法展、参加写字比赛、为课文绘插图、根据文意作画、制作小书签等)、社会实践类活动(例如参观调查、没计广告词、写贴春联等)。

4.走向“感悟”――体验的境界。《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汉语言“意合”的特点决定了汉语的学习不宜依赖分析,而应重积累和感悟。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情境体味、联系生活经历体验、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引导学生把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联系起来、把听说读写联系起来、把学习语文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在广泛的联系中达到融会贯通,自悟自得,并日渐提高学生的悟性,培养学生的灵性。可以表现在:引导学生悟“文”(例如鼓励学生议论、对课文有多元理解、用个性化语言发表意见等)、引导学生悟“法”(例如推敲用词的准确、改变句式体会遣词造句的灵活性、调整句子之间的联系体会连句成段的多样性、比较归纳发现不同内容而用相同语言表达的形式等)、引导学生悟“情”(例如让学生感受语文内容中的自然环境美、人文景观美、社会生活美、人物形象美以及语文形式中的词韵美、对称美、意境美、整体美等)以及引导学生悟“新”。

体验学习即置身于一定的情境(真实的生活情境、模拟情境)之中,经历之、感受之、考察之,最终认识之、掌握之。也就是在一定情境下的行动,看似仅获得直接的知识经验,但因为它同时伴随着需要的满足、心理的平衡、悟性的获得等种种内在的精神活动,因此可以说是个体整个身心过程的全面激活。

例如一年级就可采用以下步骤让学生体验“写话”的乐趣:

(1)结合课文练习说话,让学生先说后写;

(2)循序渐进练习仿写;

(3)联系实际生活,寻找写作内容;

(4)五分钟“每日一评”与个别面批;

(5)编辑“微型日记选”等。

现在语文新教材和传统教材相比体现了以下特色:从偏重语言忽视形象,从字的形音义人手,字词句篇地逐层分析,转向强调形象的感染和学生独特的体验;从偏重浅白的时文,转向注重文言名篇;从偏重课文的例子作用,转向注重阅读数量;从偏重分析转向强凋感悟;从偏重理解转向注重背诵积累;选材从狭窄转向丰富多样;从偏重写实到鼓励想像;从偏重单一理解转向强调多元化和儿童视角;从偏重语言应用的技术性训练,转向强调精神理念的提升。以上转变较多地反映在语文的“体验性”中。

(二)以问题为中心。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几段文字:“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这些课程的评价建议可以聚焦为――“以问题为中心”。要实现这一思想,我们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学生深入地读书、深入地理解课文是从问题开始的,创设有趣有效的问题情境,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探究性和思考性。教师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问题边探索答案,有时问在前、读在后,有时读在前、问在后,有时变换角度问读,让学生循疑而读,依读而进。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体现在善于将课文转化为问题(例如在课题处设疑、在矛盾处设疑、在重复处设疑、在结尾处设疑等),二是创设条件或提供材料,让学生主动探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为句号,并能产生新的问号。

2.让学生提出问题走“出”教材。爱因斯坦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质疑问题,二是发展问题。前者是就学习中的某一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属商榷型、完善型的学习活动;后者是依据自己对某一问题、现象或材料的观察、分析、综合,经类比、推广、概括或抽象,从而提出有价值的、尚需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属创造型的学习研究活动。语文教学中,既要教学生敢质疑,又要教学生会质疑(例如教会学生在难点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无疑处求疑或易错处求疑,教会学生提出疏通性问题、深究性问题、鉴赏性问题或评价性问题,教会学生以“是什么”为形式的直问、以“为什么”为形式的深问、以“怎么是”为形式的曲问或以比较形式出现的品问等)、既要让学生能质疑,又要教学生会解疑(例如学生相互解疑、学生自己解疑等)。

现在一些专家指出: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提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从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这些见解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关注学习方式的设计。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几段文字:“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这些课程的基本理念可以聚焦为――“关注学习方式的设计”。

本次课程改革确立了一种新的学习观:学习方式是人的'个性的独特表现。因此,语文学科应为学生的“探究”、“发现”、“研究”创造空间。综合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学习主题利用一切时空,甚至是超时空的学习资源,整合一切力量,进行有选择的学习研究和整体建构,从而获取知识、丰富知识,形成能力,养成良好品德,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至少具有以下特征:

1.自主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多给学生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多给学生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多给学生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展,多给学生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知识,获取知识,张扬个性,形成风格。

2.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式。探究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中心,以探究为核心,以过程为重心,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探究方法(例如观察联想、读书感悟、思辨探索、操作演示、实验推理等),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探究知识的奥妙。例如以问题为导引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一般可分为四个过程:第一步,发现问题;第二步,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商定值得探究的主要问题;第三步,组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第四步,回顾反思,并提出要继续探究的问题。

3.合作性学习。

合作性学习是综合性学习中应强调的组织形式。合作性学习不仅能活跃学习气氛,而且能建立多向的信息交流网,信息共享,智力互补。一般来说,合作性学习的有效进行需要达到五个基本的要求:一是积极互动。学生必须认识到要对自己以及学习伙伴的学习负责;二是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必须有机会相互陈述各自正在学习的内容和结果;三是个人担负责任。每个学生必须对掌握教师布置的任务承担责任;四是掌握社交技能。每个学生必须尊重组员,合作解决矛盾,并能同其他组交流;五是小组合作加工。

4.开放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资源是全息的、开放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是突破教材为本,引导多渠道积累,提倡组块学习。例如学一课去读多篇,学一点去带一个面,掌握一个词去拓展一大串等;二是突破课堂为中心,倡导多方面尝试,提倡课外学习。例如倡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后写日记、随笔,结合节日进行语言训练,结合社会热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以及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学生“泡”图书馆等;三是突破学科界限,鼓励多角度求知,提倡跨领域学习。首先要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各科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链,其次要立足语文学科,引导学生多角度体验。与其他学科结合,可以扩大语文学习资源,拓宽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实践领域,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提高学习效率,开阔视野。

5.创新性学习。

[1][2]下一页。

学生的思维自由地飞翔,不断地进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使发散性思维、跳跃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

综合性学习包括以课题探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实际应用为基本形式的设计性学习活动、以社会考察为基本形式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以社会参与为基本形式的实践性学习活动。综合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一般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建立“课业网络”,即形成学习资源库,供学习者自由利用;第二,整理“学习包”,要求学习者围绕学习主题,选择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的“文件袋”;第三,进行学习实践,学习者根据相关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不仅能激活和深化原有知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获得实践的能力与经验,得到特殊的情感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信息时代为学习者提供了众多资源;第二,它可促进学习者可持续发展。培养了学习者收集、处理、创造性地利用信息和沟通信息的能力;第三,它打破了狭隘的学校概念,让学生从书本、教室中走出来,投身与社会、生活中运用知识并进一步学习知识,加快成长。

上一页[1][2]。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案例17篇)篇十七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八中学)。

摘要: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数列的教学是教师的一大难题,从学生角度出发,数列也是较难理解的板块,因此,数列的教学往往不够理想。在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数学的教学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对于数列的教学更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就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党员医务人员工作计划(案例19篇)

    医务工作是充满挑战性的工作,但也是充满成就感的工作。以下是一些医务总结的精彩片段,希望能够激发您的写作灵感。2、完成社区居民花名册填写,掌握参保人数,为开展农民

    实用两个捍卫研讨心得体会(模板17篇)

    总结心得是我们提高自我认知、发现问题和进步的必要手段之一。小编整理了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参考。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两个关于捍

    精选服务外包申请书(案例19篇)

    服务月是为了回馈社区居民的支持和信任,同时也是为了增进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小编精选了一些服务月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

    精选鲁班文化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轨迹的回顾和反思,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下面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鲁班文化源于中国古代

    实用公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范文(20篇)

    有效的应急预案需要包括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流程、人员和物资调度等内容,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迅速响应和决策。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参考一些相关的案例和经验,以下是一些应

    优秀山地转让合同协议书(模板24篇)

    转让合同的目的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保障交易的安全和合法性。请注意,以下范文仅供参考,具体起草时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转让方:受让方:甲方在榕江县乐里乡乐

    优质学习康复学习心得体会(模板14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经验与感悟的总结与反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例,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康复学习是指通过科

    优秀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大全(21篇)

    演讲的目的通常是向观众传递信息、分享经验、讲解观点或者鼓舞士气。以下是一些来自优秀演讲者的演讲稿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作演讲稿时有所启发。同志们:3000万元增加

    专业银行与企业合作方案(汇总18篇)

    银行根据业务性质的不同,分为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银行等多种类型。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热门银行产品。_与影院为了更好

    最热护理案件心得体会(模板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反思和总结的重要方式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启示和灵感,引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