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

时间:2023-10-26 作者:笔砚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

教学计划的编写要综合考虑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篇一

4、体会作者宽广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2、体会作者宽广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理解、评价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主张和道德观念。

二课时。

一、导入

坐落在江苏吴县的范氏山庄,正殿中范仲淹塑像上方的匾上写有四个大字:济世良相。范仲淹入则为相,出则为将,曾带兵守边,是一位将相全才。然而他的战功、政绩并不为一般人所熟悉,而他留给后人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激励后人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努力为人民为国家作出贡献,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二、作者及滕子京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文正是他死后封给他的谥号。

在朝廷做官时,多次上书议论国政,要求改革时弊,任副宰相时曾针对当时的政治时弊,提出了十条改革意见,主张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吏治,推选法制,减轻徭役等,并先后颁布了具体的方案。但不久,推行受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而失败,不幸被贬到邓州做太守。《岳阳楼记》就是他在邓州任上应好友滕子京的邀请而写。

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榜的进士,两人的友谊也从此开始。滕子京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由于范的推荐,滕在泾州做知守,再在庆州做知守,在庆州任上被人诬告擅自动用官钱16万贯,终于被贬岳州,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担心他惹出祸来,便借作文之机,写出自己的理想,以规劝好友。

三、诵读

1、自由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分组按要求诵读:

诵读叙述写作缘由的段落(第1段,标志性句子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诵读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第2段,衔远山气象万千;标志性句子: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指代什么?)

诵读描写阴雨天气时洞庭湖景象的句子(若夫淫雨霏霏虎啸猿啼)

诵读描写天晴时洞庭湖景象的句子(至若春和景明此乐何极)

诵读描写由阴雨天引发的情绪句子(登斯楼也)

诵读抒写天晴时喜悦心情的句子(登斯楼也)

诵读议论抒怀段(标志性词语:嗟夫)

3、齐读全文。

四、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五、课堂练习

1、各种形式的诵读。

2、在教师指导下整理重点词、句:

通假字:具通俱,都的意思;属通嘱,嘱咐的意思。

虚词:然则、若夫、至若、或、是

句式:吾谁与归?(倒装句,宾语前置)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倒装名,定语后置)

成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气象万千、心旷神怡

揣摩文章思路

一、揣摩写作意图

结合有关资料,再次明确本文的写作意图。

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来规劝好友滕子京,希望滕子京能和自己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无论居庙堂还是处江湖都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揣摩构思特点

基于以上写作意图,文章采用起笔于记,落脚于理,融说理于记事、状物、抒情之中的思路,不露痕迹地达到了规劝的目的。

三、探究思考

第一段的叙述交待了什么内容?属详写还是略写?

(写作缘由,包括时间、滕的遭遇与政绩、重修盛况、由于不是重点,写得异常简洁,如写滕子京的政绩就只用了八个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第二段写洞庭湖壮观的景象,哪两个词能表现这层意思?具体写景的句子是哪些?

(胜景、大观;衔远山气象万千)

前人之述备矣怎样理解?与第一段哪里照应?

(与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照应)补充孟浩然、李白、杜甫的诗句。

(用设问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过渡,引出了第三、四段,其中异字可以作为理解本文的切入点)

(三段由淫雨霏霏天气状况下萧条凄凉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之悲;四段由春和景明天气状况下明媚怡人的景色道出迁客骚人的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之喜;两段都是先写景,后抒情。)

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什么?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地方是什么?

(二者指因阴而悲和因晴而喜这两种心情。而古仁人则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正面说法是什么?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退指什么?

(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这一句是对上面的总结,并自然而然引出了问题然则何时而乐耶?)

(古仁人,由微斯人,吾谁与归?可以看出作者同意古仁人的观点,作者以此作结是希望滕子京能做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四、整理思路,帮助背诵(见板书)

五、课堂小结

本文是作者应好友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以简练的语言,郑重地叙说了事情的本末,准确地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景,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意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寄寓了作者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篇二

《岳阳楼记》是一篇传统名篇,是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它是一篇散文,语言优美形象而富有音乐美,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以"记"为名,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教学本文利于培养学生的励志胸怀,伟大情操。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这篇文章较浅易。他们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并懂得一定的朗读技巧,我教学本文是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分析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我准备用播放四大名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分组讨论,互问互答的方式来解决本文的教学重点,以朗读品味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具体步骤如下:。

1.名楼图片欣赏:用四大名楼导入课题,重点欣赏岳阳楼的胜景。(多媒体播放图片)。

2.名人激情朗读:播放声音图象文件,示范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合作讨论:抓重点字词句理解含义,领会文章大意。

4.共同探究:根据个人理解,展开互问互答活动,强化对文章思路的分析。

5.师生归纳小结:教师作总结性归纳,强化文章重难点。

6.延伸拓展: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拓展思维。

1.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2.背诵课文。

1.指导学生朗读,提高诵读能力,追求朗读的最高境界——品味意境,读出情感。

2.领会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3.品味、鉴赏本文的立意美、意境美、语言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深刻理解本文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及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激发学生胸怀天下,以利民为己任,以强我中华为宗旨,积极进取,大胆开拓,做一个有胸怀有伟大情操的人。

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从而疏通文意,并从写作特点上把握文章的思路。

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领会警句在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领会警句在文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砺志情怀。

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篇三

《岳阳楼记》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入选的课文除最后一课是五首古诗外,其余四课均足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又因情而生发议论,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痴情。其人格魅力,千古传唱。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两个。

(1):了解作者范仲淹及写作背景,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

(2):理解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激发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是一篇散文,以“记”为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作特色应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另外本文语言内涵深刻,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领会文章中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志趣应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八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基础,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读懂课文。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但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本文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第一课时初步感知,自读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结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临洞庭,遥望君山,建筑雄伟,气势磅礴.可鸟瞰洞庭湖,岳阳楼始建于唐朝,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其间又几经扩建,规模宏阔,气势壮观,以岳阳楼为题材的优美诗文美不胜收,范仲淹自己也说:“前人之述备也。”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后,岳阳楼声名益著,与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楚地三大名楼,成为游览胜地。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

黄鹤楼(湖北)鹳雀楼(山西)滕王阁(江西)登鹳鹊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堪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勤爱民,有政声,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1015年(皇佑三年)以户部侍郎知青州27岁中进士,1052年病逝于赴颍州途中。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死后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他是北宋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4.文体简介: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一般地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地写出来,都可以叫做“记”。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小石潭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它可以全是叙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以全是写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还可以兼有叙事、写景、状物、议论等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虽有不同,但目的都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思和抱负,或阐述对某些问题的观点。“记”在写法上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作者不直接说,或基本不表露自己的观点或感情状态,而是寓情理于事、景、物的描述之中,例如《桃花源记》。另一类是由事、景、物的描述中,自然发生出情理,而常以“卒[卒:完]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属于第二类。

提示写作背景:

滕子京函请范仲淹作记,特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并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

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榜进士,两人交谊颇厚。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他到岳州后,“愤郁颇见辞色”,别人庆贺岳阳楼将落成,他却回答说:“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可见他的情绪极为低落。

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

教师提示:

第一段以叙为主,应读得舒缓、庄重;

第二段写洞庭湖景色的文字,应读得雄浑。“前人之述备矣”,语调平缓,“然则”一句引出新意境,语调升高。“得无异乎”应读出疑问语气,学生揣摩:

第三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以下写景文字,应读出愁苦凄楚的情味来。第四段“至若”引出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应读得高亢、嘹亮,节奏明快而有力。第五段以“嗟夫”开启,带来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三句疑问句,语调应上扬,“噫”一句,应读出悲凉慷慨,一往情深的意味。

文中刻画了哪两类人?两者有何“异”?你属于哪种人?

迁客骚人。

古仁人。

出示今人图片:

郭德纲和郭麒麟。

鹰爸何烈胜和多多。

点评:丁肇中就这么说过:“考试能拿第一名并不代表一切,因为考试是解决别人解决了的问题。我所认识的20世纪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拿诺贝尔奖的,几乎没有在学校考第一名的,考最后一名的倒有几位。但这些人都能挑一个题目,根据客观情况,认定这是自己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为了这个,其余的东西都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

让我们重回经典,再次感受范仲淹高尚的气节,齐读《岳阳楼记》。

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篇四

2、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4、背诵全文教学。

重点: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背诵课文。

难点:1.学习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2.抓住本文骈散结合的写法。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合理停顿,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达到顺畅地背诵全文的目的。.

本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文中除了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重要的句子需要翻译理解外,还要学习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因此学习中把重点放在文言知识的掌握上,难点放在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上。

2课时。

封建时代许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穷则独善其身,大则兼济天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们为官时积极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水,独善其身。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特别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成为天下人的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而范仲淹自己也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鹊起。

(一)研读第1段。教师范读课文,从情感上抓住学生。

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要的词句。

词:越明年、谪、守、增、制、属、作文。

句子: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思考与讨论。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滕子京虽被贬岳州,却积极从政,政绩斐然。“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既是为了称赞好友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寄情与民的高尚情怀,也是为了勉励他像“古仁人”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也是为了自勉勉人。

(二)教读第2段。先指定学生朗读朗读,然后学生合作解决重要的词句。

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词:夫、胜状、晖、备、然则、极、骚人、得无异乎。

句子: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思考与讨论。

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

(l)找出本段概括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

明确(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重点句子的赏析。

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长江流经洞庭湖,用“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衔”、“吞”字连用,化静为动,使描写的景物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2)这一节的写景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

大声朗读这两段,在熟练的基础上背诵。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熟悉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范仲淹。

作记的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洞庭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岳阳楼的景致宏大而又气象万千。它的早晚景致有什么不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又有何不同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1、重点词句翻译。

2、检查1、2两段的背诵。

1.指明同学朗读第3段课文,讨论解决重要的字词及句子翻译。

2.学生齐读第3段。

3.讲析第3、指明同学朗读第3段课文,讨论解决重要的字词及句子翻译。

4.学生齐读第3段。4段。

重要的词语:霪雨、霏霏、开、排、樯、楫、;薄、冥冥、景、一、集、芷、汀、而或、

重要的句子: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这一段描写了洞庭湖景色阴晴的变化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不同的心情。这段内容紧扣上段概述的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来写:

先写了霪雨霏霏中洞庭湖上萧条凄凉的景象,很自然地引出了迁客骚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悲苦的情感。表现了迁客骚人“物悲则己悲”的思想感情,照应上文“异”字的一个方面。

其次,描写洞庭湖春和景明时的明媚景象,很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此时的喜悦之情。这一段主要表现迁客骚人“物喜则己喜”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又一方面。

(2).作者写迁客骚人们或悲或喜的情感有什么作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文章的第五段。

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

词:尝、求、古仁人、心、或、为、以、是、进、退、然则、先、后、微。

句子: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一段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教读应着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明确:(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他们“以物喜,以己悲”而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4、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

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忧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忧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5、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土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表明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总结:今天学完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知道封建士大夫们尚且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胸怀天下,以天下事为己任,努力成才,勇担责任,为国家的富强作出贡献。

1、继续背诵课文,要会默写。

2、完成《同步导学》本课练习“学后巩固强化”部分。

范仲淹。

迁客骚人:霪雨霏霏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悲。

春和景明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

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进亦忧。

不以己悲退亦忧。

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篇五

合作学习)

1温习上堂课内容—-作家知识、一二段段意、课下注释词语解释。

2读三四段,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意。

【课堂学习】

1复习提问

(1)提问学生关于范仲淹的知识

(2)文章一二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3)解释词语

谪守越明年百废具兴增其旧制属予作文

胜状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大观迁客骚人得无异乎

2导入

同学们已经说了,文章第二段,简单写了洞庭湖美景,然后转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那么,这览物之情到底如何呢?下面就来继续学习。

3学习过程(精讲内容)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译文,一人一句。注意下列词语。

淫雨霏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催

薄暮冥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3)概括此段内容:

描绘洞庭湖天气的恶劣,淫雨、阴风、浊浪是主景,进而写迁客骚人之悲。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

(5)指名译文,一人一句。注意下列词语。

(6)概括此段内容:

描绘洞庭湖阳关灿烂及月下的美妙景色,进而写迁客骚人之喜。

(7)从内容、写法、表达方式、句式及修辞等角度分析这两段-----

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共同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结论见板书设计

4练习

解释词语

淫雨霏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催

薄暮冥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5反馈练习

从内容、写法、表达方式、句式及修辞等角度解析这两段?

6知识总结

我们主要学习了三四段的内容,多个角度进行了学习,希望同学们要认真理解,课下努力消化。

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篇六

1.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领会全文大意,并从写作特点上把握全书的思路。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警句的作用。

3.领会文中骈散结合的句法。

(二)能力训练点首先抓住朗读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注意字音正确,停顿合理,注意语调高低抑扬,把握记诵的思路,以达到顺畅地背诵全文的目的。在反复诵读中,要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细细品味语言文字的美感。

(三)德育渗透点深刻体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四)美育渗透点全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结构艺术及古仁人高尚的人格魅力。

《岳阳楼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古代散文佳作。学习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录像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

正确理解难词、难句,可以通过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来完成。语言文字的美感,宜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警句的深刻内涵,宜在教师适当补充背景知识下理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应该如何评价,是学习的一个疑点,宜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作者所处的特定社会阶段,进行正确地分析。

2课时。

录音机、影碟机。

1.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自学文章,理解难词、难句,领会文意。

2.学生结合听范读,看碟片和自由诵读,一边领略岳阳楼美景,一边感受本文语句错落有致,富于音乐美的特点。

3.教师设计讨论题,在边读边议中领会文章主旨及作品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写作动机。

2.感受本文语言美的特点。

3.理解1、2节文意。

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今江苏吴县)人,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仁宗时,曾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他主张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但这些改革多少触犯了大官僚地主的利益,以致推行不久便告失败,他也被贬官外放。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是唐代张说(yue4)建的。《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贬居邓州(今河南邓县一带)时,应好友滕子京的请求写一篇散文。其时,滕子京重修是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悚(曲)篆额(用篆字书写匾额),一时传为“四绝”。岳阳楼记》先略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一事,交代作记缘由,然后着力描写“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览物之情。(或“喜”或“悲”),由此直接过渡到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表达了不向旧势力妥协的决心,并以此来勉励友人,警策自己。

1.导人新课,放“岳阳楼胜景”录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指导朗读。听录音,要求注意字音、停顿和语调的高低抑扬。

3.教师强调读骈句的一般规律,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本文语句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极富音乐美的特点。

完成课后练习二。在复习骈句知识之后,强调读骈句的规律。

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篇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尝试背诵课文。

2、识记文言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3、能找出过渡性的词句,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1、朗读、背诵。

2、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一、检查预习。

多媒体出示词句练习。

a.解释词义:

(1)乃重修岳阳楼。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予观夫巴陵胜状。

(4)此则后阳楼之大观也。

(5)前人之述备矣。

(6)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7)若夫霪雨霏霏。

(8)薄暮冥冥。

(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10)至若春和景明。

(11)而或长烟一空。

(12)宠辱偕忘。

(13)或异二者之为。

(14)是进亦忧,退亦忧。

b.翻译: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微斯人,吾谁与归?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精心导入。

1、以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课文。

2、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解难答疑。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预习感受。

3、学生质疑,小组讨论后,教师点拨明确。

4、学生自由朗读刚才自己有疑难的语句,进一步疏通句意。

四、研读分析。

本文做到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请同学们找出对应的语段或语句。

2、第一节的“谪守”与第二节的哪个词对应?他们被“谪”后的心情会怎样?

“谪守”与“迁客”对应。

3、第二节中有一个过渡句,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迁客”之“情”的描写,请找出来,读一读。

过渡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异”,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有不同呢?

“物”“异”而“情”“异”:阴冷险恶——悲;春光明媚——喜。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以“天下”为“忧”,以“天下”为“乐”。

6、作者把“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作比,其用意是什么?

既是自勉,更是劝慰友人。

“观夫——然则——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者矣——嗟夫——然则——噫”这些标志性词语的运用,使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教师小结:全文先以叙事带出写景,然后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由情抒议,点明全文主旨。做到了情、景、议的高度融合。

板书(多媒体显示)。

迁客骚人谪古仁人。

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篇八

1.能抓住关键的词句,借助想象和联想来理解文意。

2.能理解文章的主题,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岳阳楼所承载的精神内涵。

3.能通过朗读感受全文的浩然之气。

理解岳阳楼所承载的精神内涵。

学生要熟悉本文,扫清文言词语的障碍。

宋代《过庭录》记载: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滕子京给范仲淹的信(摘录):

“古今诸公于篇咏外,率无文字称记。所谓岳阳楼者,徒见夫屹然而踞,岈然而贞,轩然而竦,伛然而顾,曾不异人具肢体而精神未见也。”

出示本课的探究内容——范仲淹长岳阳楼之精神。

探究第1步:范仲淹认为,岳阳楼重建后,“大观”有无明显变化?(3分钟)要求: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有关语句并准备作口头回答。

推理并小结:新岳阳楼雄风依旧,但精神依然难见。精神是思想层面的东西,只有人才这精神。新岳阳楼的内在精神,来往的登楼者以及重建岳阳楼的人,他们的内在精神是关键。

作者先从岳阳楼登楼者来研究。

探究第2步:(思考3分钟,小组交流4分钟,全班交流8分钟,共15分钟)。

迁客骚人看到。

(填两三句文中的原句)的景,就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

的情景,因此产生了。

的情感。

要求:

先独立思考。阅读文章第3、4两段,先在文中用曲线画出自己感兴趣的某些写景的句子,然后按照探究第2步的要求思考横线上的内容。

接着在小组交流并完善自己的思考,准备在全班交流。

小结:

迁客骚人遭遇挫折,意志消沉,情绪消极,这种颓废能长流与天地之间么?

探究第3步:范仲淹的偶像是谁?他为什么把他们作偶像?(3分钟)。

要求:用红线画出有关语句进行分析,准备全班交流。

偶像具有的品德:不求功名利禄,具有豁达的胸怀;始终忧国忧民,怀抱远大的政治抱负。

关于偶像的遐思(5分钟)。

这样的古仁人在范仲淹之前的历史长河中有没有呢?

假如这样的古仁人登上岳阳楼,他们会使岳阳楼显现精神吗?

要求:举一个历史人物,根据他的事迹或诗文来谈。

小结:岳阳楼雄伟壮观,远眺洞庭,豁达是它的内在精神;它在洞庭湖边顶天立地,那么为民而忧,为国而忧,这种为民为国顶天立地就是它的内在精神啊。登楼的人位卑未敢忘忧国,重新修建此楼的人,为国为民,为人所称诵,岳阳楼的浩然之气将万古长青啊!

关于偶像的追问(3分钟)。

“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个问题是抛给谁思考的?表达了范仲淹怎样的愿望?

要求:根据课堂所学,作合理的猜测。

附注: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题岳阳楼(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篇九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尝试背诵课文。

2、识记文言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3、能找出过渡性的词句,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1、朗读、背诵。

2、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一、检查预习。

多媒体出示词句练习。

a、解释词义:

(1)乃重修岳阳楼。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予观夫巴陵胜状。

(4)此则后阳楼之大观也。

(5)前人之述备矣。

(6)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7)若夫霪雨霏霏。

(8)薄暮冥冥。

(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10)至若春和景明。

(11)而或长烟一空。

(12)宠辱偕忘。

(13)或异二者之为。

(14)是进亦忧,退亦忧。

b、翻译: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微斯人,吾谁与归?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精心导入。

1、以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课文。

2、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解难答疑。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预习感受。

3、学生质疑,小组讨论后,教师点拨明确。

4、学生自由朗读刚才自己有疑难的语句,进一步疏通句意。

四、研读分析。

本文做到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请同学们找出对应的语段或语句。

2、第一节的“谪守”与第二节的哪个词对应?他们被“谪”后的心情会怎样?

[明确]“谪守”与“迁客”对应。

3、第二节中有一个过渡句,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迁客”之“情”的描写,请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过渡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异”,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有不同呢?

[明确]“物”“异”而“情”“异”:阴冷险恶——悲;春光明媚——喜。

[明确]“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以“天下”为“忧”,以“天下”为“乐”。

6、作者把“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作比,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既是自勉,更是劝慰友人。

[明确]“观夫——然则——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者矣——嗟夫——然则——噫”这些标志性词语的运用,使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教师小结:全文先以叙事带出写景,然后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由情抒议,点明全文主旨。做到了情、景、议的高度融合。

板书(多媒体显示)。

迁客骚人谪古仁人。

以“阴”悲,以“晴”喜“览物之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即景抒情)(由情入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进一步体会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五、尝试背诵全文。

1、教师指导背诵:

a、全文结构:叙事——写景——即景生情——议论抒怀。

b、抓住关键词句:

2、学生尝试背诵。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岳阳楼记》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赏析,去探究,比如还有文中的对偶句,凝练优美的四字句等等,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常读常新。阅读这样的文章,会旷达我们的心胸,照亮我们的灵魂。

七、布置作业:

1、熟练地背诵全文。

2、仿照课文3、4两段,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即景抒情的文章(可以尝试用文言文创作)。

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篇十

1、疏通文句,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熟读、背诵全文。

3、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疏通全文,熟读、背诵全文。

难点了解借景抒情、卒章显志的写法,感受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范仲淹。

(请你查找有关资料。)。

2、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谪守浩浩汤汤属予霪雨日星隐耀樯倾楫摧忧谗畏讥岸芷汀兰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解释下列词语。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朝晖夕阴:骚人:山岳潜形:。

樯倾楫摧:长烟一空:静影沉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录音,思考:本文叙述何事?描绘怎样的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梳理文章结构。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疏通字词,弄懂文意。

予观夫巴陵胜状南极潇湘()。

观极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感极而悲者矣()。

而或长烟一空()而或长烟一空()政通人和()。

或一通。

或异二者之为()一碧万顷()北通巫峡()。

政通人和()浊浪排空()。

和空。

至若春和景明()而或长烟一空()。

2、小组交流,翻译课文。

3、赏析。

四课堂小结。

第2课时。

一温故知新。

1、默写字词。

2、小组朗读、背诵课文。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思考。

(小组讨论交流)。

2、品味。

3、阅读第3、4段。

4、想一想。

(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比较迁客骚人与古仁人的区别。)。

5、拓展思维。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篇十一

教学三维目标:

1、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3、感受杜甫孤苦漂泊,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诗歌,学会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解读诗歌内容。

2、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情导入:

(多媒体展示)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归鸟、落木、长江。

意境:沉郁悲凉(萧瑟凄凉),雄浑开阔。

情感:长年漂泊,老病孤愁,时世艰难,忧国伤时。

我们在学习《登高》的时候,先抓住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画面并沉浸其中,获得审美感受,进而分析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就用这个方法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登岳阳楼》,看看这首诗又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板书课题)。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是我们的第二单元的单元提示,也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知。

(一)、学生齐读诗歌,注意把握诗歌节奏。

(二)、知人论世,背景补充。

学习诗歌,我们要多诵读,也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相信同学们对杜甫都非常了解,大家能一起来说说你知道的杜甫吗?(学生: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影响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所以被称为“诗史”,因任过左拾遗和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称杜拾遗和杜工部,因居住地又称他为杜少陵、杜草堂,与李白合称“李杜”,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诗作很多,约1500首诗歌被保存下来。)。

(三)初知意象。

学生再读诗歌(自由诵读,读出声音)。

思考: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根据学生回答内容板书)。

重点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日月——辽阔雄伟、空阔博大(感受)。

孤舟——孤独漂泊(漂泊)。

再读诗歌(沉浸其中,读出气势)。

三、

合作探究,分析鉴赏。

(一)置身诗境。

参考: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过渡)我们通过抓住诗歌意象,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这就是“置身诗境”接下来需要我们通过这些意象和自己的感受,分析景和情的关系,进而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缘景明情”。

(二)缘景明情。

1、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用了什么手法?你感受到作者登楼时怎样的感情呢?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比较: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翰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意境:博大壮阔)。

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坼、浮)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可与“列”“映”比较)。

“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这两句写景,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

(对洞庭湖的礼赞,对个人身世飘零的感叹、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4、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不是)从哪句可以看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兵荒马乱,着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再加上自己晚年漂泊不定、老病孤舟,无人赏识,怎能不“涕泗”横流啊。

但即便自己再崎岖坎坷,怀才不遇,但仍然把国家危难,百姓困苦放在心头,这样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学学习,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更应该学会感恩,立志高远,做一个有担当的有志青年,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5、再读诗歌(读出作者复杂的感情),力求当堂背诵。

四、方法。

总结。

课堂小结。

(一)、从意象、意境、情感上总结全诗。

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日月、孤舟。

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忧。

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从而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这一堂课,我们进一步熟悉了赏析诗歌的重要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只要同学们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时,重视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体会诗歌所再现的意境,并抓住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进行赏析,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陶醉在中国古典诗歌所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之中。(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五、作业布置:1、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自学并背诵杜甫的诗歌《旅夜书怀》。

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篇十二

1、能抓住关键的词句,借助想象和联想来理解文意。

2、能理解文章的主题,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岳阳楼所承载的精神内涵。

3、能通过朗读感受全文的浩然之气。

理解岳阳楼所承载的精神内涵。

学生要熟悉本文,扫清文言词语的障碍。

宋代《过庭录》记载: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滕子京给范仲淹的信(摘录):

“古今诸公于篇咏外,率无文字称记。所谓岳阳楼者,徒见夫屹然而踞,岈然而贞,轩然而竦,伛然而顾,曾不异人具肢体而精神未见也。”

结合这两段材料,我们发现滕子京要求范仲淹通过写《岳阳楼记》而写出什么来?

出示本课的探究内容——范仲淹长岳阳楼之精神。

探究第1步:范仲淹认为,岳阳楼重建后,“大观”有无明显变化?(3分钟)。

要求: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有关语句并准备作口头回答。

推理并小结:新岳阳楼雄风依旧,但精神依然难见。精神是思想层面的东西,只有人才这精神。新岳阳楼的内在精神,来往的登楼者以及重建岳阳楼的人,他们的内在精神是关键。

作者先从岳阳楼登楼者来研究。

探究第2步:(思考3分钟,小组交流4分钟,全班交流8分钟,共15分钟)。

迁客骚人看到。

(填两三句文中的原句)的景,就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

的情景,因此产生了。

的情感。

要求:

先独立思考。阅读文章第。

3、4两段,先在文中用曲线画出自己感兴趣的某些写景的句子,然后按照探究第2步的要求思考横线上的内容。

接着在小组交流并完善自己的思考,准备在全班交流。

小结:

迁客骚人遭遇挫折,意志消沉,情绪消极,这种颓废能长流与天地之间么?

探究第3步:范仲淹的偶像是谁?他为什么把他们作偶像?(3分钟)。

要求:用红线画出有关语句进行分析,准备全班交流。

偶像具有的品德:不求功名利禄,具有豁达的胸怀;始终忧国忧民,怀抱远大的政治抱负。

关于偶像的遐思(5分钟)。

这样的古仁人在范仲淹之前的历史长河中有没有呢?

假如这样的古仁人登上岳阳楼,他们会使岳阳楼显现精神吗?

要求:举一个历史人物,根据他的事迹或诗文来谈。

小结:岳阳楼雄伟壮观,远眺洞庭,豁达是它的内在精神;它在洞庭湖边顶天立地,那么为民而忧,为国而忧,这种为民为国顶天立地就是它的内在精神啊。登楼的人位卑未敢忘忧国,重新修建此楼的人,为国为民,为人所称诵,岳阳楼的浩然之气将万古长青啊!

关于偶像的追问(3分钟)。

“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个问题是抛给谁思考的?表达了范仲淹怎样的愿望?

要求:根据课堂所学,作合理的猜测。

附注: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题岳阳楼(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篇十三

句子: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思考与讨论。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滕子京虽被贬岳州,却积极从政,政绩斐然。“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既是为了称赞好友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寄情与民的高尚情怀,也是为了勉励他像“古仁人”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也是为了自勉勉人。

(二)教读第2段。先指定学生朗读朗读,然后学生合作解决重要的词句。

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词:夫、胜状、晖、备、然则、极、骚人、得无异乎。

句子: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思考与讨论。

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

(l)找出本段概括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

明确(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重点句子的赏析。

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衔”、“吞”字连用,化静为动,使描写的景物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2)这一节的写景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

大声朗读这两段,在熟练的基础上背诵。

四、总结: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五、作业设计:熟悉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篇十四

同学们已经说了,文章第二段,简单写了洞庭湖美景,然后转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那么,这览物之情到底如何呢?下面就来继续学习。

3学习过程(精讲内容)。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译文,一人一句。注意下列词语。

淫雨霏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催。

薄暮冥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3)概括此段内容:

描绘洞庭湖天气的恶劣,淫雨、阴风、浊浪是主景,进而写迁客骚人之悲。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

(5)指名译文,一人一句。注意下列词语。

(6)概括此段内容:

描绘洞庭湖阳关灿烂及月下的美妙景色,进而写迁客骚人之喜。

(7)从内容、写法、表达方式、句式及修辞等角度分析这两段-----。

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共同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结论见板书设计。

4练习。

解释词语。

淫雨霏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催。

薄暮冥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5反馈练习。

从内容、写法、表达方式、句式及修辞等角度解析这两段?

6知识总结。

我们主要学习了三四段的内容,多个角度进行了学习,希望同学们要认真理解,课下努力消化。

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篇十五

1、教学导入

师:当我们读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时,我们为张养浩关心民间疾苦之心所感动,这似乎代表的是所有读书人的心声。所以当我们再次诵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我们心中涌起的是一种神圣的责任感。让我们共同走进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2、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世称“范文正公”。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仕(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3、朗读训练

自由朗读--------听范读-----------齐读。

提示:注意语言的停顿、字音的正确、情感的变化。

4、文意疏通

师:同学们以小组讨论课文前两段的大意。

(小组讨论,请同学说大意。)

明确:谪、作(写)、政通人和、具、属、浩浩汤汤、大观、然则、迁客、骚人。这些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应特别注意。(具体可参照课下注释)

小结:修建岳阳楼的背景、滕子京的政绩: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写作此文的原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总领第二段的句子: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从空间表现盛景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从时间表现盛景的句子: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课后训练

反复朗读此文,感受文章的情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积累重要文言词语

2、理解文中“心忧天下”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积累重要文言词语

三、教学难点

五、教学过程

1、文意疏通

师:让我们齐读第3、4自然段,领略一下岳阳楼的风光。(朗读)

同桌共同欣赏画面,用大意法讲述出来。

明确:重点掌握若夫、淫雨、国(国都)、忧谗畏讥、萧然(萧条的样子)、锦鳞、或、一、郁郁青青、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把(握)、的含义。(参见课下注释)

引导要点: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段为例: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耀”“潜行”“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第4段的特点与第3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体会。)

引导要点:这两个抒情句是文章思路发展的中心环节:前句迁客骚人登楼而悲,后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喜,联系上文看,是为了落实“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联系下文看,是以迁客骚人随物而变的心情,衬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出“先忧后乐”一段正论。如果把两个抒情句删去,文章思路中断,也破坏了文章的内在联系。

2、探究

师:作者在具体的描绘了景色后,用了一大段的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让我们来齐读体味古人之心。(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发言:你最欣赏哪句话,说明原因。小组交流。

提示: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同时又体现作者的旷达胸襟。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1)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2)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

(3)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

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表明自己的志向,委婉含蓄。

优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6篇)篇十六

一、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霪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先天下之忧百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理解句意。

“得无异乎?”(反问句)。

“吾谁与归?”(变序句)。

“则有……者矣。”(长定语句)。

“其必曰……乎。”(表示揣测语气的陈述句)。

三、了解“对偶”的特点及作用。

四、理解本文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作特点。

五、学习我国古代进步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

一、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体会文章的特点,并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二、倡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

3课时。

一、导入新课。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都作为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它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这是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必须认真思考的。

关于岳阳楼和作者,请先看本文的题注。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方面也相当有成就。

下面是《宋史》里关于范仲淹的简略介绍(节引,字句略有改动),对我们理解《岳阳楼记》的思想内容很有帮助,请同学们先读一读(挂在小黑板):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仕(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指定语文学习好的学生读讲。)。

思考:

1、范仲淹少年时为什么发愤苦读?

2、范仲淹论政事奋不顾身,力主改革,勤政爱民,他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二、指导自学。

1、读懂文句: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

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见“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2、思考:

(3)本文的中心句(文眼)在哪里?

三、课外作业。

1、把小黑板上关于范仲淹的资料抄在练习本上。

2、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教读第1—4段)。

一、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根据上一课布置的思考题提问。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在答得完整,目的只在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便有的放矢地教学。)。

二、研习新课。

教读第1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

越明年—课本注解为“到了第二年”(即庆历五年),而据《岳州府志》载《宗谅求记书》,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在庆历六年,所以这句中的“越”还是按它的本来意义作“过”讲为妥,“越明年”就是“过了第二年”,即进入了第三年讲(庆历六年)。

谪——封建社会官吏的降职或远调,也指把有罪的人遣戍远方,如“发闾左適(同“谪”)戍渔阳九百人”。

属——同“嘱”,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点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2、思考与讨论。

引导要点:从这个“谪”字看,滕子京正是一位如下文所说的“迁客骚人”,作者一开头就点明滕的处境,其实暗暗包含对老朋友的劝勉:你虽然身处逆境,但希望不要像一般的迁客骚人那样为个人的遭遇而悲叹,应该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这样写也暗寓与老朋友同处逆境、自勉勉人之意。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是很深的。《岳阳楼记》所以传诵千古,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不是泛泛的记事写景之作,百是一篇有所寄托,立意高远的好文章。

教读第2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夫——本文中几个“夫”都念(观夫、若夫、嗟夫)前两个“夫”有指示作用,相当于“那”;“嗟夫”,感叹声,亦作“嗟乎”。

然则——顺接连词。注意不要跟转折连词“然而”搞混。“然则”在这句中有承上连下的作用:(既然)洞庭湖是这样(气象万千),它北通巫峡,南到潇湘,降职外调的官吏和忧然失志的诗人大多会合在这里,那么他们看到这景色后产生的感情,能不因景色的变化而不同吗?《教学参考书》把这句中的“然则”译为“然而”,不符合上下句间因果相承的关系,值得商榷。

骚人——课本注解: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也称诗人为骚人。但在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两者不能对换,如本文“迁客骚人”若换成“迁客诗人”就不恰当。因为《离骚》的作者屈原是一个遭到贬逐的诗人,所以“骚人”比“诗人”有时还多一层“恍然失志”的意思,本文中“骚人”与“迁客”相配比较合适。

得无异乎——“得无”本是一个表示测度的语气副词(如“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但本句中“得”“无”是两个词,相当于现在说的“能不”。以诘问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2、思考与讨论。

引导要点:

作者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衔”“吞”字连用,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势,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极有声势。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与“广”近义,但作者用“横”而不用“广”,因“横”字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朝晖夕阴”的“晖”换成“晴”字,义通顺,但作者用“晖”而不用“晴”字,因为“晖”字具体,容易使读者联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2)本节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明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引导要点: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下两段分别写洞庭湖上“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的景象伏线。“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既承接上文写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两段文字,其中“情”“异”,是关键词,是全篇抒情、议论的基础。行文前顾后盼,文理绵密。

教读第3、4段,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重点理解的句子。

“则有……者矣”是一长定语句。“者”指代“览物之情”。以第3段末句为例,从“去国怀乡”到“感极而悲”都是“者”的定语。第4段末句的结构相同。这两句可分别译为“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忧虑谗言,惧怕讥讽,满眼凄凉,感伤到极点而悲痛的心情了。”“……就会产生一种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誉和屈辱一齐忘记,端着酒杯面对和风,充满了喜悦的心情了。”

景——形声字,“日”形“京”声。“景”的本是“日光”。

锦鳞——鳞,指鱼,是借代(部分代整体),加上“锦”字的修饰,令人想见碧波清浅之中日光下彻、彩鳞闪烁的美丽景象。

浮光跃金——这句写月夜有风时湖面上的景色。“浮”和“跃”两个动词分别作名词“光”和“金”的定语,构成两个偏正短语。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造成了一种动态美。

静影沉璧——这句写月夜无风时湖面上的景色。语法结构、修辞方法跟上句相同,不过它写的是静态美: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跟上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把——动词,持,握。“把”作介词是后起的用法(把门关上),或用在比较接近口语的诗词中(欲把西湖比西子)。

其喜洋洋——洋洋,众多或盛大貌,这里形容喜的样子。朗读时“喜”字后要稍顿一下。这句可译为:那喜悦真是达到了极点。

2、思考与讨论。

(1)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是喜气洋洋。写景取得这样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细读这两段写景的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引导要点: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段为例: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耀”“潜行”“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第4段的特点与第3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体会。)(2)第3、4段除了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个相同点外,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引导要点:这两个抒情句是文章思路发展的中心环节:前句迁客骚人登楼而悲,后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喜,联系上文看,是为了落实“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联系下文看,是以迁客骚人随物而变的心情,衬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出“先忧后乐”一段正论。如果把两个抒情句删去,文章思路中断,也破坏了文章的内在联系。

三、布置作业。完成“朗读·背诵”一、二。

(教读第5段,总结)。

一、检查作业。

二、研习新课。

教读第5段。

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先天下……乎”——这是一个略带测度语气的肯定句。

注意:“其”在这里是代词,不是表示推测的副词。这一句是作者代古仁人回答。“然则何时而乐耶?”用“……乎”这样测度的语气,显得委婉而得体。2、思考与讨论。

这一段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教读应着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可层层启发,设问:

(1)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概况,记了登楼所见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生的不同的“情”。作为一篇“记”,写了这些也够了,但作者的本意却不在写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聋发聩的讨论来。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从这里开始看作者是怎样逐步深入地阐发他的思想的。请想一想: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提出: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3)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4)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联系第一课时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提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从他力主革除弊政、做官勤政爱民的行为看,确实不是徒托空言。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本来就不为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悲喜,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决不改变,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三、朗读全文。要求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领会本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以及具有音乐感的语言特色。

四、总结性练习。

2、下面译文中有几处译得不正确,找出来并加以改正。(古仁人)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退处民间又为君主担忧,真是进朝做官也担忧,退处民间也担忧。然而他们什么时候才乐呢?他们必定会说“忧在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吧。

4、本文有两种对偶句,一种是两句相对,如“北通巫峡”对“南极潇湘”;一种是本句自对,如“迁客”对“骚人”。试从文章中各找出几组对偶句来,并说明它们是怎样构成对偶的。

五、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附:“总结性练习”参考答案。

1、(略)。

2、有两处译得不正确:

(1)“是进亦忧”把“是”译成“真是”不对。“是”是代词,相当于“这”,可译为“这(真是)……”。

(2)“然则”误译为“然而”,应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3、第3、4段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略)。

相关范文推荐

    最优初中生家长的心得体会(汇总13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为您提供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例,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最新铁路客运服务心得体会(案例13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宝贵的经验,通过总结这些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对自身经验和感悟的总结和归纳。在写心得体会时,可

    最热盾构机机械实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继续往后翻阅,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独特的心得体会,或许能给你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机械拆装实训转眼就结束

    最新参观航展心得(通用13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一段时间内的成长和发展变成文字,为自己的进步留下记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近年来,随着我国

    最热组织生活个人体会(案例13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学习的资源,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希望大家在阅读这些范例的同时,能够保持批判性思维,不拘泥于固定的模

    最热科研党员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14篇)

    党员心得体会是党员在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道路上的感受和感悟。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党员心得体会,我们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范文供大家参考。第一段: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精选项目计划书大纲(案例15篇)

    通过编写计划书,我们可以更好地沟通和协作,提高团队的整体效能。接下来是一些学生优秀的毕业设计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科研和学习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优质文创产品营销策划方案(模板20篇)

    策划方案是一种有条理、有计划地组织行动的方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希望这些策划方案范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策划的原理和方法。国庆红礼乐翻天10月

    热门一季度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大全(15篇)

    通过报告的写作,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有需要的话,大家也可以通过模仿这些范文的写作风格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xx党委:2022年第一季度,受

    专业燃气安全工作总结(模板14篇)

    通过安全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这些安全工作总结范文不仅包含了问题和不足,还提供了解决方案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