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汇总13篇)

时间:2023-10-17 作者:MJ笔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汇总13篇)

一分钟的时间可以非常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钟。一分钟内列举出你希望在总结中强调的关键点。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一分钟的放松可以让我们重新充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分钟舒缓音乐,希望能够带给你片刻的宁静。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一

(大小,高矮,长短,胖瘦,粗细。)

二、新授

1、小朋友,你们在家愿不愿意帮助妈妈收拾家务?我们的好朋友小明他帮助妈妈把家务收拾好后,把妈妈、爸爸、自己的衣服分类放好,说“妈妈的衣服真多啊”,你能告诉老师,小明是怎么知道妈妈的衣服多?(出示课件图片)

2、学生自由发言(因为我看到妈妈的衣服叠的最厚了。)

3、看到老师的图片,你还能比较什么?(妈妈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短,比小明的衣服长,所以小明的衣服最短;还能比较花瓶,观赏的装饰品,古董马,妈妈小明的身高。)

4、同学们观察的真细致。闭上眼睛,跟老师旅游轻松一下!看!出示课件,我们到哪儿了啊?(花果山)你能在这儿比较什么?(学生尽情发挥,数,猴子,比较多少)接着去旅游出示课件我们又来到哪儿了啊?(海边)我们能比较什么啊?(学生自由说)

5、我们旅游到了这么多的地方,能不能从我们生活中进行比较呢?把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告诉大家你比较的是什么。(矿泉水瓶,汽车,球,铅笔,纸。)看看我们教室里能比较什么?生活中我们还能比较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老师随机鼓励肯定其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6、游戏《小组找家》出示课件让学生比较完书的厚和书的'多少之后,分组,听老师口令找家。

7、游戏〈男女找家〉出示课件,轻重的比较,然后男生女生分组找家。

9、动手涂一涂。出示课件,看到大数受不了了,为什么?(我们小朋友可不要象他这样,要爱护树木)下面把你认为是大树的涂上深绿色,小树涂上浅绿色,动手涂一涂,比一比谁涂的又快又好,老师就奖励他一个大拇哥。学生动手老师巡视。

二、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会了比较,以后在生活中就可以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下面我们就到大自然中看一看还能比较什么?男女排队走出教室。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二

?比较》是上一节课《分类》的延续,是小朋友在帮妈妈整理完衣服后,与妈妈一起放衣服的情景,通过妈妈和小朋友的谈话提出比较厚薄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研究问题比较事物的方法。这节课在设计上能吸引学生,上课实际效果中学生能主动积极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但游戏的运用还可以设计的更吸引孩子又能把本节课的知识让孩子在玩中掌握。环节的设计也注意了对教材的知识的比较和补充,还渗透了保护环境的教育。但是环节的巧妙并不能代表课堂的成功。在真正上课时,没有想象中的预期效果。首先在备学生中准备的不充分,对学生的回答老师没有很巧妙的回答,需要进一步提高调空能力和语言艺术。其次在出现知识性的问题应该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急噪和不允许学生发言的现象。教具和课件应该做的更加精美一点。充分发挥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情景教学,使数学更加生活化情景化。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三

2、(课件逐个点击这些物体的面)师小结:教室里视力表、国旗、黑板的面、粉笔盒的侧面、讲台的侧面、课桌面、电灯开关的面都是长方形的。广播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其实,何止是教室里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无处不在。那么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ppt板书课题))研究它们的特征。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四

谈话:大家仔细看看,你能把这些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么?谁愿意来分分?这组数不是整数,它们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做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认识小数)

二、探究新知

(一)读小数

师:小数点在小数中就读作“点”,你会读小刀的标价么?(指名学生读,多叫几个)

师:这个小数与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么?

生:这个小数小数点的后面只有一个数字,而其他的都有两个。

师: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的叫一位小数,有两个数字的叫两位小数。

师:刚才我们念了一位小数,那么大家会念这些两位小数么?

(先让学生自己试试,再有老师总结读小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可按照整数的读法读,而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师:再请几个同学试着读读。(如有读错的加以纠正)

(二)写小数。

师:小数我们已经会读了,那么它该怎么写呢?写小数与读小数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以书的价格为例老师一边说写法一边在黑板上示范)

师:学会了么?好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写一写其他几样文具的价格。(生自由练写,师巡视)

(三)巩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师:刚刚的转化学会了么?我们在来练练怎么样?请把书翻到88页,中间有张表格,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表中食品的标价,然后完成这张表格,填写它们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填完后指名同学回答。)

(四)寻找生活中的小数。

师:你还在哪里找到过小数呢?

生1:自动铅笔上标有0.5毫米的字样。

生2:饮料上也有。

生3:书的背面有标价,也是小数。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好仔细呀。老师也找了几个,大家瞧瞧:人体正常体温可达37.5摄氏度,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三、巩固练习

8.64元=8()6()4()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么?

五、布置作业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五

1.小黑板出示

168÷830×20xx×1050×80

2.完成复习的第1题

提问:13×30,你是怎么口算的?

80×30,你又是怎么口算的?

二、估算

在黑板上写上算式。

23×58

师:如果要估算这个算式,你可以怎么进行口算?

完成复习的第3题

要让学生说明是怎么估算的,把多少看作几十,然后口算出积即可。

三、笔算

小黑板出示:

43×2125×2356×7863×80

并要求第一二小题进行验算。

集体反馈时,要注意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特别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书写格式。

要注意强调,乘法的验算方法,可以调换两个乘法的位置即可。

四、填表找规律

完成复习的第3题

集体讨论,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通过引导与板书,让学生初步发展,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也跟着扩大几倍。

五、解决问题。

通过条件与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感觉到图中的3个书架是个多余的条件,并没有用的。

六、课堂作业。

复习第2、4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品味本文优美的词句。

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淳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欣赏、品读本文优美词句,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槐乡“花美、人更美”,从而获得美的体验。

教学过程: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七

1.分梨。

提问:把12个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可用几表示?(板书3)

2.分绳子。

提问: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长?可用几表示?(板书2)

3.分铅笔。

提问:把3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几枝?可用几表示?(板书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八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初步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演示、个体操作、集体交流、比较分析概括等,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及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把操作、思维和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手、脑、口结合的能力。

情感目标:创设学生操作与探究学习的最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学习科学的情感。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九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

生:“日历”。

师:为什么呢?谁来解释一下?

生:“因为日历每天都要撕去一张纸到了年底只剩下日历皮了”。

生:“日历有三百多页纸,每过一天就要脱衣服一件。”

师出示“一本日历”观察。

师:“日历上都记载着什么?”

生:“年、月、日”

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2、观察20xx年历,你想了解到什么知识?

生: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个月?

生: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生: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生:四月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3、师:应该先研究哪个问题?

生:一个月有多少天

师:为什么?

生:知道了一个月有多少天,就可以求出一年有多少天。

生:用一个月的天数乘上12就会知道一年有多少天了。

师:观察我们已备好的年历卡,然后把每个月的天数填写在已备好的表里。(课件出示表格,学生填写自己的表格)

4、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一组交流发现规律,指名发言。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十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对班级的学生状况做简单的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二、复习目标:

(一)、基础知识方面:

1、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准确认读374个生字,正确默写248个,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3、掌握本册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会规范地书写,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

4、查字典,会运用部首、音序、数笔画查字法熟练地查字。

5、辨别同音字、形近字,进一步提高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6、掌握本期所学词语,理解词义,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

7、进一步掌握部分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掌握已学的成语;了解和认识一些常用的格言。

8、进一步掌握学过的标点符号及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

(二)、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三)、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

3、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下一页更多精彩“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总结”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十一

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十二

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1)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男孩不想让妹妹为自己紧张、担心,所以抽血时,男孩很安静,并微笑着,安慰邻床上的妹妹。)

(2)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立刻停止”“一动不动”“颤抖”从这些词中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

指名朗读

(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医生没有想到一个十岁的孩子以为输血就会死,但为了救自己的妹妹他却下定死亡的决心。他被男孩的这种做法打动了。)

a、理解“震撼”的意思。

b、结合课文体会“震撼”的意思。

c、指导朗读。

当男孩从医生嘴中得知自己不会死,还能活到100岁时,他又是怎样的呢?

(4)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50年!”

a、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

b、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联系说话的语气理解)

c、出示插图,看图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观察男孩的表情)

d、同桌互读这段话,互评。

e、指名读。

f、齐读。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十三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文章主题;

2、学习形神兼备的状物手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三、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理解文章主题

形神兼备地状物

一、导语

古往今来,“垂杨”“腊梅”之类的植物历来是文人墨客的笔下宠物,但现代作家郭沫若却对石榴情有独钟,而且还赋予了石榴“夏天的心脏”的美誉。石榴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本节课我们来一睹石榴的风采。

二、导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感悟作者对石榴的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按照“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理清文章层次。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读文章2——6段,思考问题:

1、作者从石榴的哪些方面表现石榴树的“最可爱”?

2、通过什么方法突出了石榴枝叶的特征?

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石榴的花朵?

4、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方法写石榴的果实?

(三)精读课文,拓展能力

通过学习石榴的敢于同骄阳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你有什么启发和感受,写一写并说一说。

三、板书设计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