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优秀20篇)

时间:2023-10-17 作者:QJ墨客2023年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优秀20篇)

社会在不断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和总结一下。在这次交流中,我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方面的经验和技巧。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常用的写作模式和技巧。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一

1、在前两个环节设计中利用多媒体展现的照片和图片,确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了本课的难点。而且,这次的课件是我自己制作的,这对我而言是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一大提高。使我感受到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美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多媒体将图形、图像、文本、视频、声音等,经过处理后再生动地表现出来。它的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使往日呆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本课的层次性很清晰。特别是能通过分析范画,使学生在观察、分析中了解到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解决本课的重点。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本次的教学评价不到位。特别是最后的总结性评价简单、仓促。课后反思使我认识到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4、通过这次教学,还使我看到在平时“学生如何合作?”训练不到位。在课堂中,出现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和制作,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和制作,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甚至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要从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和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入手,养成合作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二

审美是美术教育的主题,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大纲之中,可以说是每课必用。审美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学生自已对美术作品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认知过程的欣赏后加以评述,从建立审美意识到形成审美认识,最后成为审美表现,我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突显审美性

“欣赏”不单指观赏美术作品时心情愉悦,更深入的意思应该是通晓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在的含义。需要指出的是,美术欣赏不能在孤立隔离的状态下进行,而必须在一种互动和交流的情境里进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

美术欣赏不能只以教师或书中搬来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去统筹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而应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参与评价。当然学生的个人审美观不一定都是健康的,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

二、找准评述点

“评述”是指对作品的特点、质量、意义的全面评价。这就是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应该给予的评价是全方位、立体、综合式的,包括作品形式语言的特点,作品隐含的意义。但与以往相区别的仍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探究学习,“欣赏”是“评述”的基础,“评述”一定要为“欣赏”服务,这可以理解为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通过教师“演讲”来照本宣科。

三、体现自主性

教师一味讲到底,学生漠然不知所措是欣赏课中经常遭遇到尴尬的局面。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群体,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贯穿课堂当中,以学生的兴趣为着手点,全方位组织课堂教学的设计。

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

如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在出示欣赏作品后,把观察的时间给几分钟学生,然后让学生尝表述下对作品的初步感觉;接着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刻观察作品,从色调、韵美,思想等方面给学生加上作品的情绪。必要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价,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既发扬了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四、彰显创新能力

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因此,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努力地传播美术文化,而且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对社会生产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应该鼓励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鼓励学生对他人的美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画,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照了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才是有效的。

一、 教学方法:

1.有关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任何一种美术教材的讲授和掌握,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好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或者以学生为主导或者师生的活动为主导,要视一定的教学情景来定。

2.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美术教学中,按部就班教学方法效果不尽人意。需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积累经验。在不变中寻找变化。

二、小学美术欣赏课:

1.欣赏课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提倡又一次为其搭建了跳跃平台。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取决于高素质的人才,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施之于全面的教育,包括艺术教育。高中美术欣赏课作为必修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采用直观感受和理性分析结合的方法对美术作品作分析和评价,去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完善学生的知识修养为目的。

《小学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三

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的作用下,小学国画教学还是以临摹范画或教师画一笔学生练习一笔的现象,一节课下来,全班完成了同一幅画,教师、学生家长在评价作品时是与教师范画是否相近为标准,摹本都是教师创造出来或选择来的东西,不必说,自然是成人化、模式化的内容,硬让儿童跨越几十年的年龄界线,去适应成人眼睛里的世界,孩子怎么可能接受?结果不外乎两种,好的结果是少数痴迷于美术的孩子学“进去了”,成了“小大人”,先天不足地、过早地、人为地让孩子进入到一个莫明其妙的专业美术圈子里,成为美术教育的牺牲品;不好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孩子认为美术太难学,索性与美术绝缘。他们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与天生的美术表现潜能以及由此引导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被扼杀。故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国画教学中,受到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我的国画教学中,就抛弃传统的方法,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我发现,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创作欲,更能让学生快乐地学好中国画。

一、 在探索中学中国画

在小学美术课正式教授中国画以前,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中国画。因此,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和形式对学生来说都十分新奇。孩子很容易对新奇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孩子在兴趣中探索、学习正是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首先我让学生观看一系列国画大师的水墨画艺术作品,它特有的绘画效果令同学们十分惊奇。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产生这些特殊效果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使用的纸张比较特殊、绘画的工具比较特殊和绘画的颜料比较特殊这三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正是他们对国画这一前所未接触的艺术感兴趣的关键所在。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们针对归纳的这几个问题,又进一步思考,提出了动手试一试的想法。同学们通过设计,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比如,为找到宣纸的特殊性,同学们试着往宣纸上滴水、滴墨、滴颜料。通过动手做,用心观察,同学们马上发现了宣纸有良好的吸水性和渗化性。为了验证这些设想,同学们分小组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产生了一幅幅颇有创意的现代派中国画。

用探索的方式学习中国画,使同学们能真正了解中国画这一门古老而又

年轻的艺术,并真正做到在兴趣中学习艺术,感受艺术。

二、 在故事中学习中国画

古代中国画欣赏在国画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代中国画作

品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和社会审美意识,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中国画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美术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此,用故事这一通俗易懂的方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在《中国画欣赏》课上,我让学生事先分组去搜集感兴趣的画家、作品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中,同学们分别用自己组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等下了课还继续找讲故事的同学问个明白。这种请学生找故事、讲故事、问故事的中国画欣赏课,真正使课堂活了起来。在故事中,同学们为画家的伟大思想所感动,为作品的巧妙构思而赞叹。比如,在说到宋徽宗赵佶的故事时,我又补充了北宋画院考试的故事:据记载,有一次画院考试出题“深山藏古寺”,在故事讲到这里时,学生纷纷猜测该如何构图,甚至有的同学当时就拿起铅笔画起草图来了。我最后把故事讲完,夺魁者画的是:云遮雾绕的深山前有一条小溪,溪边一个和尚在挑水。很多同学听完故事都说:我怎么没想到呢?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中国画,能学得更有趣,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更认真,更加自觉的去学。

三、深入生活,扩展学生表现面

相当数量的儿童国画班,也施行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模式,有的更以前辈画家成名作品为范画,此现象已引起众多美术界有识之士的忧虑。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中的某一事物,如鞋、自行车、花瓶、田野的树等静物外,还可以表现生活中的某一场景,如卧室的一角、我的窗前等,也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愉快的星期末、乘凉晚会等等。

四、用“玩”来训练绘画的技法

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于去画,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如:画“瓶花”利用破墨的方式进行教学,先用浓墨(或色)画各种不同的线描的画,然后用淡墨或水(色),点在画的中间,利用水的张力,以及宣纸的特征,使画产生了漂亮的肌理效果,由于水份的多少或时间的长短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学生对这种效果,表现得非常兴奋,而且胆子也大,在这个玩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水份的多少对画面产生的效果的作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很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余地。这也是我们中、小学生校的美术教育的要求,不是惯常的“抓两头,带中间”的所谓“正态分布”式的教育,而是让每个受教育的学生都能获得“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或“跳一跳,吃苹果”的润泽和成长的完善化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中水墨画的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美术学习的外延与生活是相融的,生活就是美术学习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把课堂当作生活的缩影,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为美术教学注入鲜活的社会生活的时代气息,让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美术课堂才会充满新鲜生命的活力。

一、走进生活,激发兴趣

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是创造美的前提。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针对孩子们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孩子们用双眼认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一切。如在教学二年级的《胡萝卜》时,我带着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菜园里,仔细观察胡萝卜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 让学生尽情地观赏,大胆地去描绘。在教学《小树快快长》时,我利用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带着学生观察了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树,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树的结构主要由树干和树冠两大部分组成,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树皮,知道了有的树皮表面光滑,有的树皮表面粗糙。通过细心的观察,学生还发现树叶的颜色丰富多彩,树的外形形状各异,可以概括为近似的半圆形、三角形、扇形、椭圆形。通过细致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用纸做自己喜欢的树时,就游刃有余了。学生们渐渐地形成了正确的观察方法,学会了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发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为学生的创造奠定了基础,使学生美之有形,美之有物。

二、创设生活情境,燃烧兴趣

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植物、童话比较感兴趣,有效地情景创设,不仅使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开始创作,也使学生们在头脑中生成生活中的具体形象,为学生大胆造型,积极表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可爱的小金鱼》一课时,我就充分地利用多媒体在网上下载了许多小金鱼的生活画面,孩子们一边看,一边想,一边说,看着孩子们兴趣盎然,我顺势发话:“你们喜欢小金鱼吗?”“喜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我紧追不放:“那就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笔把它画下来吧,看谁画得好!”孩子们一个个低着头画得可认真了。教学《我爱我家》一课时,让学生说说家给自己的感觉,这种充满幸福、温暖的家是谁给你的?一系列生活化的情境创设,使教学内容紧紧地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鲜活的生活为学生的绘画内容注入了源头活水。学生们乐于参与美术活动创作,表现的兴趣更浓厚了。学生们去生活中体验了美,表现了美,更培养了学生用美术的的基本技能,学会了表现美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美化生活,延伸兴趣

挂在自己的房间,美化着自己的`生活;或是在节日里作为礼物送给亲人和朋友。就这样把学生从课内引向生活,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丰富了课外知识,让学生真正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日常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只有真正学好美术,才能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有助于学生体会美术的价值与意义。 总之,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开发,有效地去利用好美术的生活资源,让美术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就在生活中,到生活中也能学到美术,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持久的兴趣,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综合素养。希望美术教育的真正课堂活跃在生活中,在广阔的天地里,让孩子们充满艺术情调地去品味生活的美、创造生活的美。

《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五

本课的教学的目的是通过通欣赏图片、照片了解窗子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及形状。学生根据想象,运用不同的绘画制作方法表现窗外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设计的兴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鼓励学生运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窗外的景色。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启发学生想象表现窗外的景色。

针对本课的目的'、重点、难点和学生个性特点,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过程。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出示学校和所上班级的窗景照片,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

2、讲授新课,激发想象,享受创造。

首先让学生通过班级的窗景照片了解窗子的结构。再请学生谈除了常见窗子的样式,你还见过哪些样式的窗子。课件出示窗子的样式,开拓学生的视野。接着启发学生想象,创造景色。我请学生谈透过窗子经常能看到的景色。再通过欣赏课件出示景色图片“四季的变幻、日夜的更替”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想象透过窗子想看到的景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最后学习制作方法。通过分析范画,引导学生分析运用的表现方法有a、绘画b、剪贴。明确作品中运用不同方法采用的技巧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3、作品展示体验成功

4、拓展延伸,审美提高。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六

传统美术教学大部分均是以教材为教学轴心,以课堂为教学阵地,以学生为教学对象,无法还原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学。

学生富有创造性想法、灵感正是在这种轴心中被埋没了。

现实的教学,要求教师不能一切对照教材,而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当作自己的参考书,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来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来挖掘学生内在的艺术潜能,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不要好心做成坏事。

一、利用教材,创造使用

(1)教材与重大赛事结合。

众所周知,随着国力的强大,众多顶级赛事来到了中国,这是学生们所喜欢的,从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

例如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九册《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这一课时,我就结合了f1中国站世界锦标赛,要求学生观看比赛,了解赛车结构,然后用废弃物制造自己喜欢的车。

(2)教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

单纯的平面观看,或者模型的观察都很抽象,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在教学《校园里的.花》一课时,我就先让学生了解花的相关知识,而后带领学生参观“花展”,回来以后再进行创作。

学习《有趣的鞋》时,则让学生在集市或者商城里认真去观察鞋的种类、样式、颜色等特点,并和自己设计的鞋进行比较。

可以说这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地把审美与思想教育融合了在一起,使学生的审美观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改变教材,调动积极性。

课改要求我们教师要更大胆、更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在教学《运动场上》一课后,我就结合我们“小学田径运动会”让学生画出你认为比赛中最好的片段,可以是比赛开幕式的场面、运动员比赛时的情景,也可以是班级拉拉队的场面等。

学生从中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育,更多的提高。

这样的教学,这样的处理教材,看似“乱”,学生没学到什么,但是却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其中也不乏灵感与火花。

二、不拘泥教材中的预设,创新使用

(1)改变预设,让教学更经常。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教师在课前只能按自己的经验来预测学生的反应,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

课堂上学生对某个问题兴趣盎然,争论不休,不能按教学计划往下进行等。

因此,教师在课前应广泛收集材料,精心设计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而且要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有多个方案,以便应付各种各样的教学意外。

各个教学环节也要根据学生的反应、课堂的变化灵活调整,这样,一旦在课堂上遇到“意外”,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教师要尽量少打断学生的探索活动,在设计这类活动时,不要把整个活动安排为若干个小环节,使一个整体支离破碎。

我们宁愿少安排一些活动,而有所侧重地做透、做细某些探索发现环节,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地去探索。

如在教学《十二生肖》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剪纸的技能,最初我设计了一步一步根据已有小羊的图案纹样,如何用刀、用剪子,完成一幅剪纸作品。

这样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机械的操作活动,并且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后来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研讨后改为先讲讲小羊的故事,了解小羊的性格、外形特征,再观察范作,得出图案可以设计成各种几何形,花、草、小动物等,并尝试用刀、剪子进行创作。

这样,学生能举一反三地设计制作出其他新颖美观的剪纸作品。

因此,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深入、更有效。

(2)给学生展示舞台,让课堂更亮丽。

确定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倡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创设有利于激发情感生成的学习环境,通过小组合作,通过思考、讨论、对话、争辩等活动让情感生成“自然天成”。

记得一位名家说过,如果提供机会,学生的活动就会显示多种可能性。

例如“六一”儿童节这天上午的美术课《我们班级的标志》,我一进课堂学生便要求给他们布置教室。

因为下午要进行班级文艺表演,我当然欣然答应。

同学们都动起来了,有的在板画,有的在拉花,有的在吹气球,有的在挂气球,有的在“指挥”――他们都那么投入,那么快活,那么融洽,而我在板书大大的“六一”快乐,然后同学再填色,填成一个个快乐的“会说话的小人儿”。

我们正进行着一节愉快的艺术实践课。

我相信在这样似乎有些“乱”的课堂,同学们一定能感受到美术的实用与快乐,感觉到同学之间的和睦融洽的感情。

我还用相机记录下了这和谐愉快的一道亮丽景观。

三、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地位

教师应该是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握不好自己的角色地位,好心办成坏事。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精美的邮票》一课时,教师展示的完美范作和精致的媒体画面,固然本意是好的,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拒绝了朴素的本真,压抑了学生不着边际的想象和艺术的原始冲动。

这些完美的不恰当(包括不恰当的时机和地点)出现,让学生失去了大胆尝试艺术表达的机会,失去了呈现艺术原创思维的机会,失去了在艺术实践中出错并由此积累宝贵经验的机会……这些“失去”,让我们想见,只有当学生的学习赋予了个人意义的自主建构,才能真正勃发创作的灵感,激扬个性的情愫。

我们同样可以预见:当学生在展开联想之后,进行了造型表现的尝试,并由此出现了一些手法幼稚但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时,此时教师再出示优秀的、学生容易受到启发的欣赏作品,并给予技法方面的指导,学生一定收获甚丰,教学效果也会水到渠成。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七

美术探究性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学所期望获得的学习结果,也就是学业行为目标。美术学科着力于教学生如何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美术是眼、手、脑密切配合的智力活动,要将感知到的具体事物通过认真观察加深印象,反复比较,找出基本特征,运用线条、形状、体积、色彩等表现出来。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记忆、比较来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通过分析、概括、取舍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想像、幻想、虚构来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据此,我们确立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美术课探究性教学的目标为:通过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环境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通过探究性教学,使小学生能够感受探究的乐趣,初步具有探究的意识,特别是对美的探究的向往。

美术探究性教学的访点

探究性教学强调通过综合的探究性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生活中的美,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1.活动性。美术课首要的就是要强调并突出美术的活动性。“以活动促发展”是探究性美术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切入点。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感受到审美情感上的愉悦,喜欢美术活动,觉得轻松自如;在美术活动中,学生思维活跃,不仅其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得到自由的发挥,而且其思维的创造性也得到了有效的展现与培养;在做中学,学中做,强化美术活动的教、学、做合一。

2.自主性。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应有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学生对于美术活动的具体设计、实施乃至评价等,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自主性,有利于他们创造性地支配和调节美术课的开展。由于美术活动的开放性、选择性、自主性,学生思维活跃,可采用的活动方式灵活多样,易于学生自由创造,完成自身审美素质的发展与超越。

3.内容的灵活性。开展探究性美术教学的方式按人体的功能可分为感触觉体验,视觉学习体验,动手实践体验,思维想像体验,情感审美体验;按认知客体内容可分为对物体材料性能、特征的体验,对双基知识的认知过程体验,对作品塑造的体验;按探究式美术教学的类型可分为触摸感觉体验,视听情景体验,活动参与体验,实践创造体验,情感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评价交流体验,审美体验等等。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

&nb

[1] [2] [3]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八

目前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为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我开展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活动,现就调查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本次调查选择了三至六年级60名学生和20名数学教师(教龄以上和以下各20名)做了全面细致的了解。调查主要以问卷的形式展开,教师的调查涉及基本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方法与策略、教材与资源、评价、课程实施的反思、以及职业需求等7个方面的内容。学生的调查内容涉及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等。从统计结果很明显地暴露了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调查问卷内容分析

说明:本次 发放“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共20份,其中包括20年教龄以上10人,20年教龄以下10人。以下是对本问卷重点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1、学生对数学的预习,你的要求是怎样的

选项内容 必须经常预习 有时要求预习 不要求预习 其他
人    数 2 12 6  
所占比例 10% 60% 30%  

对“预习”有要求的占调查总数的70%,说明教师们对学生的数学预习工作是比较重视的,这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课堂,能够更好地充当学习小主人的角色。选“不要求预习与其他”项的占调查总数的30%,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担心学生预习后在上课时会缺乏新鲜感;另一种是学生是低年级的,缺乏预习的能力。

2、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是如何选择的?

选项内容 经常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的学习内容 偶尔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的学习内容 基本不为学生提供拓展的数学学习内容 其他
人    数 18 2    
所占比例 90% 10%    

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是要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课堂上适时地关注学生的思维状况,让学生们“跳一跳能摘到果子”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应该做的,而且是可以做到的,并要力争把它做得更好。调查显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90%的教师均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拓展学习内容,说明大部分教师已有了关注不同学生发展差异的意识及行为。但也不难发现“偶尔提供拓展数学学习内容”的还占到总人数的10%,这说明我们的数学教师在这方面尚需进一步努力。当然“拓展的内容”不在于知识的高深,而在于“活”即要关注知识的丰富、形式的多样及学生的思维深度。

3、你在教学中是如何使用教材的?

选项内容 只作为一个平台经常注入其他内容 根据教材编写思路和实际整和教材 完全按教材上的例题和练习教学 其他
人    数 5 15    
所占比例 25% 75%    

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要做到读懂、读通、读透这三个层面。所谓“读懂”即要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教材中有哪些基本的知识点,对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所谓“读通”即教师要了解教材中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什么;所谓“读透”即教师要融会贯通地灵活处理教材,根据现实对教材进行重组。调查显示:有75%的教师能根据教材编写思路和实际整和教材,这部分教师认为:当前的新教材已充分体现出“新、实、活”的特点,但毕竟新教材不能充分兼顾到所有地区的现实状况,为此应当对教材进行适当重组,这样才能让所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更喜欢数学,以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思想。

4、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您最希望得到下面的哪项支持和帮助?

选项内容 提供教学配套材料 提供新课教

学设计范例

教研人员的听课指导 组织经常性的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
人    数 5 4 2 9
所占比例 25% 20% 10% 45%

有50% 的教师选择了“提供新课程教学设计范例”以及 “提供教学配套材料(如教学挂图、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等)”,说明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特别需要媒体的辅助,而新教材的配套资源还不够充分,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45%的教师选择“组织经常性的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在新课程深入推进的今天,教师们已关注到课堂教学深层性的东西:课堂教学情境该如何创设,什么样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教师们通过参加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可以适时地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困惑,这是一线教师们迫切需求的。

二、学生调查问卷内容分析。

说明:本次调查,我们从我校抽取了60名学生,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各30名,(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学生的比例为2:3)从学生的问卷中也可以反映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的.一些心态及希望。

(一)情况分析。

1、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选项内容    浓厚兴趣 有兴趣 一般
人    数 45 11       4
所占比例 75% 18.4% 6.6%

2、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

选项内容 听老师讲解 与同伴讨论交流 其它
人    数      35 21  4
所占比例 58.3% 35% 6.6%

3、对于家庭作业的布置

选项内容  愿意老师统一布置 分层布置 自己布置
人    数 45 7       8
所占比例 75% 11.6% 13.3%

4、课堂表现

选项内容   敢于大胆的质疑问题 有时敢 其它
人    数 39 23       8
所占比例 65% 38.3% 13.3%

(二)思考:

1、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教学

经过低年级的学习训练,中年级小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常规,初步学到一点学习方法。这个阶段就要逐渐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成分。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知识面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因此,不论是训练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还是训练从一般到个别的运用能力、迁移能力,都还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不过教师主导作用的特点要有些变化,教师在讲、读、示范各方面都要略少于低年级,要适当增加提问及其难度;要适当增加学生独立学习的因素,但这种独立学习仍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也可称半独立学习;要适当增加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2、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教学

高年级小学生要以学生的独立学习为主。所谓独立学习,并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而是在教师的稍加帮助下,学生对学习内容就能自行理解。这个阶段的学生初步具备了独立学习的条件,如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了一般的学习常规及初步的学习方法,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发展,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认识过程中通过教师稍加帮助主要靠自己去完成是完全可能的。

在这个阶段,教师主导作用的特点和中年级又有所不同。不仅表现在教师直接教的分量上、时间上的减少,而且要求教师启发、提问的深度上要加强,提高思维训练的难度;学生的独立学习,不完全在于增加自学的时间、分量,而且要求能独立思考,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举一反三。

总之,在整个小学教学中,教与学在向着“教是为了不教”转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认识能力的日益提高上。从形式上看教师的活动是越来越少,学生的活动是越来越多;从实质上看,学生始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始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只是主导作用的特点有所不同,主导的方式有所变化而已。

三、在小学数学施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调查显示,有60%的教师选择了学校“提供教学配套材料(如教学挂图、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等)”,说明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特别需要媒体的辅助,新教材课堂资源不够充分,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2、教材的编排上,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但有的图画内容多,里面提供的数学信息也很多,在接受新的知识时,受思维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很难选择相应的有效信息,往往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而影响了正常教学。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看图,选择有效信息。

3、教师们普遍感到对当前的新教材内容、编排意图及体系难以理解;因新教材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求较高,预设的是一种理想的班级状态,在施教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课时任务难以完成,中下学生接受困难,再加上目前班级人数过多,难以兼顾,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授起课来很费力。

4、学生学习数学的非智力因素有待加强:尤其是农村小学,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完成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不够及时。学生学业状况参差不齐,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中后进生比例偏高,且转化困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要提优又要补差,教师们感到操作起来有难度。

四、建议

1、要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评价存在的一大问题是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多数学校仅以学生的书面测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致使教师的一切工作围绕着考试内容转,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拓展教师发展空间。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一支业务精良的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进行轮训,使教师在业务知识、教育理论、教学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同时还要加强教材培训的深度与广度。没有对教材的正确理解,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就无从谈起。要改变只热心于就课论课的课堂教学观摩,改变只热衷于对教学方法的研讨而忽视了对教材的研究等现象,教研工作要回归到对教材的钻研和学习上,加强对教材的辅导工作,规定任何教师在教学任何一个教学内容之前必须接受全册教材辅导和单元教材辅导,没经辅导的内容,不允许上课。通过教材通研使教师了解全册教材的体系,把握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前后的联系,知道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建议。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已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和一定成效,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还有许多认识需要梳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探索和完善,作为教育的行动者、思考者,应不断地思考,大胆的实践,精心演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努力去追寻充满诗意的课堂,尽情地享受她的快乐和美丽,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稳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九

“有效教学”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有效教学。关于有效教学,仁智互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的学者认为,凡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有的学者则认为,让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发展良好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检验是否“有效教学”,当然是再正确不过的了,但这是最终标准。如果我们从课堂教学的“呈现形式”来看,则有以下观点。

一、抓精心备课,落实语文教学有效性 认真组织语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实行“个人自备、集体议课、专人整理、上课听课、反思修改”的备课方案,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一)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考虑,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

(二)突出教学资源的开发。首先是教材资源。抓住教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其次是生活资源。紧扣教材与生活的联系,/xdth/jxfs/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学生带进生活之中;第三是网络资源。搜集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并精选一部分,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三)注重教学问题的生成。在备课中考虑问题的生成,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每一位学生。真心做到了“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

(四)精心设计训练。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作业练习,在“新”、“趣”、“实”上功夫。

二、课堂上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备课是战略问题,授课是战术问题,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堂上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重点、难点与一般知识的关系

课堂上要突出重点,在时间安排上,分清主次,把重点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对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致的知识内容,要下功夫,在课堂上花比较大的精力解决。要突出重点,带动一般,不要孤立地讲授重点。重点知识和一般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课堂上要集中精力抓好重点知识的教学,同时又不能忽视一般知识的教学。对一般知识内容少讲,花精力少些,使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又理解一般知识。

2、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1] [2] 下一页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十

摘 要:美术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 美术课程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但是, 现在小学美术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其难以实现现阶段新课程改革对学校美术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该文分析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提出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以实现小学美术的实效性, 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美术; 教学有效;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 美术同音乐、体育一样, 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 在部分家长眼中, 这只是一门“副科”。但是, 在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中, 美术与其他学科一样, 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对处于重要发展时期的小学生来说, 更为关键。所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小学教学应该更加重视美术课堂的发展, 真正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 部分学生家长对美术教学存在误解, 他们认为美术只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 如果学生对美术学习感兴趣, 其只要在假期时间通过一些兴趣班学习美术即可。部分学生缺乏对美术个性化的见解与看法, 难以进行独立的美术创作, 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寻找各种途径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美术课堂的高效性, 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美术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

1. 寻找多元化的学习途径

美术学习属于文化学习的范围, 教师应利用多种学习途径和方式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美术从教学内容上可以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在各领域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创新绘画和手工制作形式以开展教学和评价, 使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

首先是美术感受的多元化。人天生拥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神经, 教师如果在美术课堂上能让学生在色、香、味的感觉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那么美术课将成为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程, 美术课堂也将是高效的课堂。

如, 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我爱吃的水果》《切开的水果》《吃瓜果的人》等一系列的课程中,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触摸以及品尝不同品种的水果,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 鼓励学生对水果展开联想与组合。在这样的多元化感受中学习, 学生对美术课堂必然充满期待, 其创作的作品也会充满想象与激情。

其次是美术评价的多元化。有教育专家谈到:“今后的美术课, 将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地与学生共享学习空间;未来的美术课中, 教师的角色会有很大的变化, 每个人都将同时是教师和学生。”这表明美术课业的评价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评价, 更多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2. 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在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后, 美术教学已不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传授, 教师要想高效地开展美术课堂教学, 就必须使美术与其他学科产生联系。只有多学科的知识渗透, 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造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 在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烽火岁月》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将美术有效地融入历史、语文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教学, 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有关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及其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对战争与和平的想法, 再通过油画作品《淮海大战》, 让学生感受人民解放军的威武勇猛和雷霆万钧的战争场面, 并使其从中体验解放战争的强大力量, 让学生在充满爱国热情的情况下分析画面构图与动感。在六年级下册《会跳舞的鸟》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利用音乐舞台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制作外形生动、活动自如的提线小鸟玩具, 并开展作品展示与表演等交流活动。让学生玩起来, 美术课才能真正“动”起来。在美术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结合各种节日、学校活动, 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在学习美术时的自信心。

3. 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 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能够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此, 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角色, 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 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平淡的美术课堂教学变为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盛宴, 让美术学习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 使学习美术成为学生的习惯。美术创作的过程是充满美感的一次心灵的旅行, 学生只有亲身感受到内心的充实与丰收的愉悦, 才会更加热爱美术学习。

4. 结语

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促进小学教学的多元化发展。画家卢延光说过, 他的启蒙教师并没有告诉他用什么技法作画, 而是培养他哲学、文学、史学等方面的文化修养, 这对他日后的艺术之路影响很大, 受益匪浅。所以, 美术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 还要多涉及音乐、历史、文学、生物、哲学等领域。这样才能实现美术教学的多元化学习途径, 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真正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 保障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忠.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美术教育研究, (10) .

[2]崔莹艳.浅析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美术教育研究, 2017 (6) .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十一

新《美术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它包含着趣味性、审美性、人文性……等特征。传统美术教育最大的弊端是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特别是少年儿童身心特征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强行接受,他们会觉得无味、无趣。为此,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由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转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目前,“为画而学”的教育观已经越来越受到美术教育者的非议。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我们对学生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我们更多地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是现代青少年教育的基本特点。经过半年的新课标下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觉得美术教材的内容广博,课程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而学习时间短暂,美术课堂教育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对生活体验。为此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堂教学的关键。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我认为应注意两个过程,首先兴趣的培养,其次是能力的升华。

1.联系生活、注重实践

联系生活,注重实践,利用地方特有的资源来组织教学,是美术教学的有效方法,通过对生活的体验和自我创作描写生活,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充满自信,而这一切都是学习的强大动力。课本中的部分内容让学生(如乡村的麦秆、黏土、谷类、果壳、竹木,卵石等,城市里的易拉罐、各种包装盒、装饰材料的边角料等等。)设计、制作。(如制作木偶或面具、利用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相应的服装、道具、进行表演等;)剪纸、刺绣、蜡染等教学内容,让学生调查身边擅长此类民间美术的艺人。运用物理、数学知识创作有创意的文体造型或运用于室内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之中等等,都源于生活,可以使美术教学出奇制胜、别开生面。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并且能给学生创造学习美术的浓厚气氛,使其在自觉、主动和热情中学习。同时也为实现美术教学的新课程标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关注模仿、注重随意

由绘画练习中观察的目的则是非常清晰的,要看清楚是什么图形、怎样的形象。而引起学生观察的最好方式是在绘画过程中自己的表演和加工,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学会观察。同时,学生观察的主要兴趣集中在变化的内容上,因而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具体形象表现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运用游戏、寓教于乐

贪玩是少年儿童的天性,美术课堂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少年儿童的天性,是培养审美情趣的最有效的方法。美术课堂教育教学中的美术活动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游戏”。它比一般的游戏内容更丰富,规则更宽松,过程更复杂,结局更多变化。它要求“玩者”眼、脑、手并用,充分运用各种知识,充分展示各种能力,充分挖掘各种潜能。我想我们教师是“游戏”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应该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充分启迪“玩者”的心智,发散“玩者”的思维。在低年级美术课堂教育教学中引入游戏性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最自主的'美术活动。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过:“孩子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各具特点,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孩子们的潜能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美术教学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最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多种方法中,游戏性教学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减轻负担、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4.灵活使用教材、有效使用资源

教师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跟要灵活的对教材中一些多余的或深浅度不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删减,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见解结合进来。当然这要根据教师的能力而定,对此应慎重对待。应采取以下方法:一是采用教具 ,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边辅导、边评价的分段教学法,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利用,如美术教具除了笔、墨、纸、石膏教具等必备之外,还可采用以下形式——电教手段的运用,多使用幻灯、录像等。它形式新颖,清楚直观,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有着其他教具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下载了大量的美术教学视频,有素描、色彩、国画等等,在教学的实践中,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享受高水准的美术教育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十二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这学期,无论是三年级或是四年级,技能训练比较多,如布贴画、纸塑动物、剪纸、橡皮泥等,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如《纸塑动物》,小动物是小朋友最喜欢,废纸又是同学们最多的,再加上旧棉絮,用这些东西扎成所塑造的基本型,然后用废纸片一条一条地粘贴出小动物,最后进行彩绘美化。既轻又美观。同时,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技能业务学习外,还经常去图书馆学习美术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王老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十三

摘 要:美术课堂要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创作激情,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情境教育

小学美术教师应当顺应学生的爱美需求,驾驭好课堂,多利用媒体资源,实施好美术课堂教学。

一、欣赏优秀作品

教学中,小学生通常是凭借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对作品的感受总是领略不够,未能仔细琢磨。

这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所见所想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价。

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

如,城市的学生从小见到的就是整洁的街道、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高楼大厦,感受不到农村的田野风光。

又如,绘画作品中农村的瓦房、泥泞的小路、菜园的栅栏、有序的草垛、堋乱的石头、柴堆等,也是一种美丽。

二、兴趣爱好的培养

对学生兴起爱好的培养,除了欣赏作品以外,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范本,要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能让学生佩服自己,喜爱自己,让学生加深对教师作品的感受,课堂上最好要有教师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参照。

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描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不会很深。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课堂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加深记忆。

此外,多让学生欣赏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起爱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

引导学生能理解和接受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

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情境教育

随着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的要求,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愉快教育、情境教育和谐教育的改革不断进行,给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

美术课堂重视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的培养,也重视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学生渴望美的享受、美的冲击,更渴望去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

在教学中,多创设情境,给学生创造一片美丽的天空,激起他们一次又一次美的遐想,让学生把所思所想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教师想要的结果。

总之,美术课堂要多让学生欣赏优秀作品,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勇于实践,敢于临摹,注重交流,开阔眼界,打牢基础,先临摹后写生,激起学生的创作激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十四

本学期由于学校实际工作需要,我承当了四年级、二年级两个班的美术教育教学此文转自工作。现对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此文转自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十五

通过认真听取四位教师的授课,受益匪浅。四位老师的课都很精彩、生动。各自有着独特的教学风格。

于洁老师的《画夜景》,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画夜景》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这节课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那快乐的、充满童真、童趣的,不受制约的想象会像火山一样喷涌不止。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了解美妙的灯火使我们的生活变的绚丽多彩,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使学生了解颜色有深浅的变化,而深浅颜色会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学习表现夜色的几种基本方法,能运用明亮色和暗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美妙的夜色,进而创作出大胆、生动的画面来。

本堂课用回忆想象的方法,进行颜色对比,让学生了解颜色的深浅是对比出来的。用两种方法来表现色彩的对比,用砂纸和油水分离法,认识色彩,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的理解,生活中的灯光让二年级的学生感受到了对黑夜的美。让学生体会到了画画用黑色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使画面的色彩更强烈。整节课于老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通过注重了对过程的理解,让学生知道为什么。练习中能利用学案,学生学得扎实,师生互动较好,学生作品丰富多彩,对知识掌握牢固,练习适中,课堂效果好。

崔斌老师的《威武的盾牌》是人美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第六册中的第六课。盾牌是一种古老的战争武器,它最初的功能是用来防御敌人的攻击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从这一课中,我们很明显地感受到编者的这个意图。教材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从美术角度来阐述的,告诉我们盾牌除了具有防御功能以外,还可以通过盾牌上的动物头图案设计使盾牌增强威武感,给敌人造成心理上的恐惧感,从而削弱敌人的战斗力。本课主要是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段来表现动物头图案的威武感。最重要的是通过盾牌这一渠道,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让学生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它的独特作用,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

在导入部分崔老师通过创设动态教学启动情景,播放战争场面的录像片,力求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氛,通过直观感知,给学生一个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感受古代人民的勇敢和智慧,引导师生共同进入良好的参与状态,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角色。

然后通过学生介绍关于搜集到盾牌的资料,了解盾牌的古今发展史,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较是提高观察力的有效方法。通过欣赏动物的头像,请学生分析威武的表现方法,老师创设悬念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并以“悬”牵住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比较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认真地分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突破了本课重难点。

然后在欣赏丰富的学生作品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全面开放,思考能力更广更宽,并从中吸取到了新的美术营养,崔老师的角色就是只点燃鞭炮的小火引,让串串鞭炮爆发出去。通过有序的分工及合作,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了团队精神。

在作品的展评部分,让各组学生上台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可以通过学生的介绍,在普通的作品中,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同时,也能使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最后崔老师播放具有战争气氛的音乐,学生手持盾牌,以有力的步伐走向敌人,轮换感受战争气氛。这堂课上完,从学生的作业反映出了他们较强的合作能力与动手制作能力,而且也体现出了他们强烈的创新精神。

陈方凌老师的《我的书包》一课当中没有带领学生分析书中的作品而是直接分析学生自己的书包,从贴近学生身边的物品开始非常贴切学生们的生活,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课上陈老师在小组中选取出三个最有特点的书包放到讲台前面来。它们的外形不同、色彩搭配有所不同、个别功能也不一样。正因为这些书包设计的非常出色,投资者才愿意投资把它们生产出来。

每个小组领回自己组推选出的书包,回到小组当中去进行研究,研究后每个小组进行简单的汇报。让学生来分析书包的不同,在同学们介绍的时候陈老师不断的肯定和指导他们的汇报。并在关键时刻给与指导和讲解。在学生思想逐步打开的时候,陈老师出示了多种书包的造型,引导学生通过图片中的设计思路,并询问他们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欣赏并感受到在设计中,要考虑到书包的美观性、实用性、合理性、可行性和书包的空间形式、造型色彩和气氛营造等。通过这堂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所展现出来的作业可真是异常的精彩。

听了朱晓艳老师的《橙色的画》一课,朱老师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积极,使我受益匪浅,我有以下几点深刻的感受:

1、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教学时,首先抓住学生的视线,让学生对美术学习充满浓浓的兴趣与好奇心,更自然地融入课堂,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

在《橙色的画》一课教学中,朱老师首先用一个小实验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与观看欲望。实验很简单:把红色的颜料和黄色的颜料混合起来涂。学生目不转睛,兴趣浓厚。从实验中很快便发现颜色产生了变化,并观察到由于加入红色的量的不同,颜色还有了深浅的变化。一个小小的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就感受到了颜色的变化,水到渠成地接受了“橙色”这个概念。

2、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力

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进行调色实验,只有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通过他们感兴趣的世界,带领他们逐步感受到身边的美。

学生认识了橙色后,如果让学生直接说出对橙色的感受,他们是没有任何情感来源的。对橙色的感受最多停留在明亮上面。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用不同的色彩进行比较欣赏,朱老师现场进行了现场示范(油画棒在棕色卡纸上的风景画),出示以橙色为主的儿童画,使他们一下子感到了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美丽的橙色东西和场景就在自己的周围,感受多亲切啊!这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便很快能说出自己对橙色的感受:喜悦、温馨、欢快、明亮等等。

学生的这些体会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己的所思所感。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3、采用合适的开放式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在教学评价时肯定了学生的创作,发现了每件作品的闪光点,学生们在课堂上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体验感受到了橙色的魅力。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十六

本节课是为学生学习色彩基础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而设置的。在学习色彩画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认识色彩的对比,用强烈的对比色来表现生活,是小学生学习色彩画需要解决的问题,孩子们喜爱用对比强烈的颜色来画画,有时画的好,有时画的不好。通过了解色彩的对比和欣赏和分析对比色,理性了解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效果,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去认知色彩,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对比中的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对色彩热爱的情感,提高绘画兴趣。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旧知识中的冷暖色摆色环游戏导入激发兴趣,从视觉感知到理性感悟对比的表现力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对比色的表现力,师生互动,学习新知。因此我觉得目标的设定还不全面,应该改为: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掌握对比技巧。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色彩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

这样的目标可能比起原来就更为完善了。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十七

本课的教学的目的是通过通欣赏图片、照片了解窗子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及形状。学生根据想象,运用不同的绘画制作方法表现窗外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设计的兴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鼓励学生运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窗外的景色。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启发学生想象表现窗外的景色。

针对本课的目的、重点、难点和学生个性特点,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过程。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出示学校和所上班级的窗景照片,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

2、讲授新课,激发想象,享受创造。

首先让学生通过班级的窗景照片了解窗子的结构。再请学生谈除了常见窗子的样式,你还见过哪些样式的窗子。课件出示窗子的样式,开拓学生的视野。接着启发学生想象,创造景色。我请学生谈透过窗子经常能看到的景色。再通过欣赏课件出示景色图片“四季的变幻、日夜的更替”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想象透过窗子想看到的景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最后学习制作方法。通过分析范画,引导学生分析运用的表现方法有a、绘画b、剪贴。明确作品中运用不同方法采用的技巧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3、作品展示,体验成功。

4、拓展延伸,审美提高。

教学反思:

1、在前两个环节设计中利用多媒体展现的照片和图片,确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了本课的难点。而且,这次的课件是我自己制作的,这对我而言是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一大提高。使我感受到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美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多媒体将图形、图像、文本、视频、声音等,经过处理后再生动地表现出来。它的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使往日呆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本课的层次性很清晰。特别是能通过分析范画,使学生在观察、分析中了解到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解决本课的重点。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本次的教学评价不到位。特别是最后的总结性评价简单、仓促。课后反思使我认识到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4、通过这次教学,还使我看到在平时“学生如何合作?”训练不到位。在课堂中,出现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和制作,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和制作,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甚至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要从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和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入手,养成合作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十八

正确地进行少儿绘画的辅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说,一张画就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是孩子们面对这个世界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方式。如果要让这块神土开出鲜艳的花朵,就要走好绘画创作的三步曲。

儿童画稚拙、纯真、妙趣横生,这正是大师们所追求和向往的。毕加索说:“学会像一个六岁的孩子一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可见儿童画蕴含着鲜活的艺术生命。

作为教师,要懂得儿童画的宝贵之处,善于挖掘孩子们的艺术天份,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大胆的表现欲望,使其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

1、自信是创作的动力

美术课上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些学生,当我要求他完成作业时,有的学生问我可不可以画书上的,有些学生干脆问都不问就照着书画;有的学生坐着不动或将作业纸翻来覆去,就是不见他画画;还有些学生则原封不动照抄师的范作,面对这些学生我们常说他们懒,不爱动脑筋。其实,这只是表面的而不是实质的。

学生为什么会养成以上这种习惯呢?学生为什么不肯动脑筋呢?关键在于缺乏自信心。他们之所以照书、模仿老师,是因为他们害怕,怕自己画的不好,不能得到老师的肯定,甚至遭到同学们的耻笑。哪一个孩子不想表现自己,展示自我,这是孩子的天性。

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会使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因此,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常对班上的同学说:老师喜欢小朋友自己画的画;老师最爱看小朋友自己设计的了;老师觉得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最了不起。

或者可以给孩子们一些奖励,如巡视辅导时对有独特想法的作业进行表扬、在批改的等级上加个小红星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次我听到了令我激动而振奋的话。一个孩子对旁边正准备照书画的孩子说:照书不好。极简明而平常的话,但这至少是孩子自信的良好开端。

2、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明确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绘画创作,首要的是选择题材。因为学生上创作课,最困难的是不知画什么,很容易使创作一般化、概念化。为此,首先要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并且强调说明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因为,成功的美术作品,都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理解和评价,是作者理想和愿望的表现。要启发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无论风景、静物、人物,一盘水果、几棵蔬菜;只要是美的、动人的,都可以入画,这也可以激发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积极性。

2、注重创作构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完成一幅作品,艺术构思是中心环节。在构思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把在生活中搜集到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整理、提炼,力求构思完美。

学生选择的题材大多都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对祖国的歌颂和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如反映校园生活的题材,就要仔细品味教材中同龄人的作品,满怀热情地去表现自己的生活,从事感人的艺术创作。

再如,处理北京奥运会的题材,就要启发他们从运动、和平、幸福的角度来立意,用寓意、象征等艺术语言进行构思、构图,使学生掌握从题材到主题、从生活到艺术、从内容到形式这一创作规律,对自己所选择的题材反复推敲,不断探索。

对于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不断进步的思维过程。尽管他们的表现技巧还欠娴熟,但是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靠艰苦的艺术实践去表现生活的优良品质。

3、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生活中处处有美,艺术家就是善于从生活中不捕捉美。而孩子们不是艺术家,他们如同一头刚刚学习捕食的小狮子,还必须在母狮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捕获的方法,掌握捕获的时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开发,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欣赏和评价能力,从生活中捕捉美,从而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印象深刻的事》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由地表现,我告诉学生什么都可以画,只要是给你留下较深印象的事。我满以为学生会兴高采烈地画自己想画的,可让我愕然的是很多学生不知道从何下笔,相互询问,画什么呢?在我看来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可画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可是他们为什么不知道画什么呢?因为思路太广了,他们还缺乏一定的整理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引导他们从生活的点滴发现有趣、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路人的作用,领着学生奔向创作之途。作为学生美术创作的启蒙者,我们要用真诚的心去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他们艺术创作的火花,使他们在人生的行程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这三步曲,不仅全面了解了儿童的绘画水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创造的乐趣,才会乐于创造并勇于创造。只有这样,才能扩展儿童的创造思维,为孩子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初步的基础。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心得精选篇2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十九

每一条街巷,每一栋老屋,每一座桥梁,每一尺驳岸,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和关丽的传说。《老房子》一课,着重引导学生从观察老房子的外形特点,了解老房子的昨天和今天,让学生能真正触模城市的文脉,品味城市的精神,并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某种特殊的气氛,产生相应的情绪,并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本课的立意所在。

用写生或记忆画的形式将拦房子在现在画面,是记录学生直接体验的一种美术活动。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本地区的`老房子的特征,还要对各国、各民族的老房子的建筑有所知晓。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篇二十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也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改革课堂旧式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同时,还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因此必须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这不仅要求我们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使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而且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值得去去研究与探索的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与实践,我做个了小结了,总结了教学中的可行性方式特征如下:

可以采用的开放命题形式.

命题创作首先必须限定一个题目,然后围绕题进行美术创作.难度太大或脱离生活的命题往往会使学生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适当改变传统的由教材,教师命题的方法,把命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出"母题",再由学生出"子题":如书中"可爱的猫咪"一课,我就采用了以自编的"猫咪找家"的童话故事入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想象故事情节后自由拟题,于是作业时"我和小狗一起玩","妈妈再见","猫咪迷路了"等等,一大批各具情趣的命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很好的激发了他们创新的欲望.

又如"印印画画"一课教学时,学生在自由出题时更是如鱼得水,"大海中的轮船","我的小汽车""美丽的花朵"等别有情趣的命题跃然眼前;作品通过印——贴——画的形式多样,独具创意.

可以才用开放的题材形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教学时,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现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

例如在部分设计制作课单元,我就激发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兴趣的做起,如把学习的数字卡片和生活中的人,事,物结合起来做成"数字变变变","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变以下,重新设计并画出来".这些形式比起过去美术课本里的纹样设计,二方连续设计等有趣的多.在制作新年贺卡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刮色,涂蜡,撒盐,吹色,压印等技法,是学生在变化莫测的游戏中,达到兴奋点.

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月生活想结合的能力.

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程序

大胆突破从低—中—高年级的年级界限,采用有序,无序的教与学有机结合,互补共存.例如在二年级就可以大胆引导学生观察透视和空间现象,培养他们的空间知觉感;可以灵活结合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光与色彩的关系,色彩的情感与冷暖等;引导学生尝试大胆用水粉颜料表现变化的笔触和变化的色彩.举例教低年级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感到要用一般的抽象的讲话,孩子们是很难接受的于是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空杯子内,再拿三个空杯子,一齐放在讲台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杯子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杯子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学生边拍手边喊出声来.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形式较为新颖,孩子们象看魔术一样看老师演示,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红色+黄色=色,红色+蓝色=色,蓝色+黄色=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调色方法.

可以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

李吉林老师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早安微信句子正能量 微信早安句子(实用14篇)

    环保宣传是推动环保行动的重要手段。环保宣传语还可以通过幽默风趣的方式来吸引人们,让环保变得有趣而不枯燥。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共同呵护地球家园。早安微信句子正能量

    2023年建筑工人劳动合同备案流程(汇总8篇)

    运输合同是货物运输过程中确保双方权益的基本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保密协议案例,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合作有所启发。建筑工人劳动合同备案流程篇一用人单位(甲方)名

    植树节宣传 植树节宣传句子(优质8篇)

    欢迎词需要考虑到来宾的身份、职业特点和场合的特殊性。让我们一同努力,使得这次欢迎仪式成为难忘的回忆。小编特意从各个领域中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欢迎词范文,希望能

    2023年教师三八妇女节演讲题目(精选8篇)

    用加油稿来鼓励他人,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感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教师三八妇女节演讲题目篇一下面是小

    最新赞美祖国的朗诵诗歌短句(精选8篇)

    发言稿是向听众阐述观点、发表意见或宣传推广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激发听众的兴趣。发言稿的主体部分应该围绕主题展开,采用逻辑清晰,结构紧凑的方式进

    2023年儿童节校长致辞稿(通用11篇)

    辩论能够加深对各种问题和话题的认识和理解,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见识。辩论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和自然流畅的表达能力,为此,提前进行思维导图和提纲是必要的。以下是一些

    最新教师自我介绍初中生(实用8篇)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XX的奥秘/影响/发展趋势吧。作为一篇文章的起点,开场白需要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开场白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最新国旗下演讲责任(优质8篇)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不同节目类型下的优秀播音稿写作风格。国旗下演讲责任篇一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

    儿童摄影店做活动套路 儿童摄影店的活动方案(模板8篇)

    这个秋天的味道是运动会,带上你的激情和动力,一起创造奇迹。在编写宣传语时,我们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喜好。要想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运动会,一个好的宣传语是必不可

    诊所年度总结和自我评价 教师年度总结和自我评价(优质18篇)

    通过知识点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如果你正打算写一篇考试总结,可以阅读以下范文,了解一些写作的技巧和要点。诊所年度总结和自我评价篇一随着学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