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设计一等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通用12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HT书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设计一等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通用12篇)

教学过程是指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活动、导引学生进行学习、完成教学目标的整个过程。在这里,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一年级教案的成功案例,供大家参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设计一等奖篇一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2、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3、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4、子规:即杜鹃鸟。

5、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6、五溪:指沅溪、武溪、西溪、巫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参考答案:据上句中,“五溪”在今湖南省西部,可知,这里“夜郎”即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

4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参考答案: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5.本诗的.作者是朝的大诗人。

参考答案:唐李白

6.“杨花”和“子规”历来被诗人借用寄托之感、之意。“过五溪”点出了。

参考答案:漂泊离愁漂泊过的地点

7.这首诗中蕴含了作者情感。

参考答案: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8.这首诗很能打动人心,得益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选择一个角度,联系诗歌内容略作分析。

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客观事物,让它同样具有情感。

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同时,还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富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即出自他手。

b.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官的不幸遭遇后,写诗从远道寄给他,传递同情和关切之情。

c.本诗前两句着力写景,后两句侧重抒情,情景交融是本诗的一大特色。

d.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寄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于无知无情的明月,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使月人格化。

10、“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明月虽可寄托,长风虽然迅疾,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长风一路快跑,不作片刻的停留,以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边。

参考答案:寄:寄托,托付。与:给。

——“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1)明月是圆的,让人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果月圆人不圆,就会引起望月人的情思。

(2)明月升起时,天地之间是宁静的,明月的光辉是柔和的,人们在夜的宁静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起无限的遐思。

(3)明月升起,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

(4)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了亲情友情的纯洁。

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再也没有什么比一轮明月更能让人产生思乡,怀旧,念远之情。

12、“杨花落尽子规啼”写了哪些事物?有什么作用?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杨花和子规的啼鸣

作用:(1)点明时令: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这句话中,含有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设计一等奖篇二

1.杨花,子规(如果答“扬花纷纷”“子规悲鸣”类的答案只可得1分。

2.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感情。(答到一点得1分,答到两点或两点以上可得2分)

3.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深地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4.明月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明月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

5. 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6. 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设计一等奖篇三

李白(字、号、年代、小李杜)

李白及其他作家的送别作品

体裁:七跃送别诗

人物、事件、距离

1.初读课文(自读、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找出压韵的'字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到的景色(杨花、子规)

3.景物的特点

杨花: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象之一

子规:啼叫声哀鸣(不如归去)

4.眼见飘坠的柳絮,耳闻子规哀鸣,本已撩人愁思,却又传来好友被贬的消息。(事件)

5小结:此景暗含了友人漂泊远方的羁旅之苦。

6.友人远去,诗人的情感何以寄托?(我寄愁心与明月)

7.再读课文,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与同情。

如: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假设你是月亮,到了龙标。你将会对月亮说些什么。

收集相关名句,进一步体会思想感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设计一等奖篇四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重点:熟读、背诵

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一)标题解说

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青年时曾漫游全国各地,后应诏入京,三年后离开,长期游历,安史之乱时,因参加王璘幕府,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晚年漂泊。李白思想教复杂,总有报国之志,但一生遭遇坎坷曲折。他是继屈原之后的最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本诗是李白听到王昌龄遭贬远调时写给他的,表达了对他的同情。

2、写作背景: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友人。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2、学生齐读,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

(四)合作学习:

1、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2、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3、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发言再简单讲解诗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景物描写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泣血悲啼之鸟子规,渲染一种哀愁气氛,融情于景,既有漂泊之感,又有离别之恨。“杨花落尽”正是春天季节,诗人没有选取明媚春光,而是用杨花描写此时景物,可见独具匠心。“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凉,道路之遥远、艰难,诗人虽无悲痛之语,悲痛之意自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此句为抒情:抒发了对好友的不幸遭遇担心与关怀之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随好友到龙标。诗人驰骋丰富的想象,用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作信史,代转自己的一片情意。如此寄愁心与明月常相随,不仅表现牵挂友人命运之心无时不在,而且有此情此心明月可以做证的意味,感情真挚,脍炙人口。

(五)名句欣赏: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简要赏析。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六)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本诗,并搜集整理与月有关的诗句。

(七)板书设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代诗人

我————月————君

(寄)(随)

愁心相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设计一等奖篇五

1.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2.通过自己的合理想像体会诗歌的深邃意境。

3.用口头语言描绘想像的画面,营造意境。

一课时

《迢迢牵牛星》

一.导入

二.文学常识介绍

1.古体诗,不受严格的格律限制

2.内容大多写士子失意彷徨的苦闷,夫妻间的'离愁别绪。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二读课文

要求:勾勒画面,复述情节

3.情节描述

要求:抓住人物、环境、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

四.赏析诗歌

1.牛郎织女两个人物,主要写织女。

2.织女的活动(织而无丝)

3.为何无丝,又为何织?(思念亲人;排解内心苦闷)

4.对比《天上的街市》中天河“浅浅”“不甚宽广”,本文“清”“浅”却“相去复几许”。

《天上的街市》解放牛郎织女为写对光明、自由、幸福的追求与憧憬;

《迢迢牵牛星》写夫妻间的离恨与相思。

5.三读课文,对比《天上的街市》《迢迢牵牛星》的情感

6.课文如何更好体会情感(叠字,并标出)

7.重读叠字,四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

本文以织女为中心展开想像,请据此想像牛郎怎样思念妻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设计一等奖篇六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2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设计一等奖篇七

8.(1)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2分)

(2)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2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赏析本诗的后两句。

5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6.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设计一等奖篇八

古诗简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句于景中见情,次句便直叙其事。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教学目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能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4.通过品悟、诵读,了解内容,体会古诗描述的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读题,介绍背景,解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2.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

(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

(2)学生练读,互评。

(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精读课文理解古诗

分组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与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可动笔记一记,以便在班上交流解决。

4.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叫,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5.回读全诗,感受意境。

拓展延伸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远眺孤舟,写的是远景。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写的是近景。同样写送行,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可见一斑。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设计一等奖篇九

教学目标:

1、积累“落尽、子规、愁心”等文言词汇。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6、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法学法:

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欣赏品味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

2、自主:题解,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

整体翻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此诗。

2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

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

3、读诗品诗

指导朗读诗歌

4、感悟诗意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风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5、品诗欣赏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雄溪、樠溪、酉溪、舷、辰溪之总称,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

6、总结

杨花:漂泊无定

写景:离愁别绪

子规:不如归去

明月:陪伴友人、抒情、关怀、思念

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探究

1在诗中找出与怀化有关的内容。

答:龙标、五溪、夜郎。

2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4本诗主题是什么?

答: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同情、关切、安慰之情。

第二课时

课堂同步练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设计一等奖篇十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希望能够帮到您!

1.了解诗体知识:古体诗和近体诗

2.诗歌写景的目的:寓情于景,为抒情铺垫

3.杨花、明月、子规三意象

4.诗人的形象

导语: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诗歌是唐代文学艺术的代表形式。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期。唐代诗人众多,仅传下姓名的诗人就有2300多,仅《全唐诗》中收入的唐诗就有48900多首,一个人每天背一首,得用130多年。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诉说悲欢离合,歌唱远大理想,揭露社会阴暗,赞美大好河山,总之,唐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诗,领略一下唐诗那醉人的风采。

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体诗(格律:诗、词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把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最初都是唐朝人的说法,古体诗因产生年代早,相对于唐朝人已经是古代的诗体了;格律诗在唐朝时是刚刚成熟的,相对于唐朝人来说是“新近”产生的,所以唐朝人称它为“近体诗”。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 近体诗

形成年代 唐代之前 唐代

格律要求 较少限制 限制严格

形式分类 古诗,古风 律诗,绝句

举例 登幽州台歌 送杜少府(律);闻王昌龄(绝)

三、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自号清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1.标题:

闻:听说

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

寄:寄托,托付

2.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杨花,子规的啼鸣(不是子规)。

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4.写景的目的: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景是为抒情铺垫(准备)。

5.第一句是写景,第二句是叙事。“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闻道:听说。表现了作者的惊惜之情:友人已经走了,而且已走了很远,而且是受了贬谪而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设计一等奖篇十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诗篇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读过了这两句诗,我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上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君”字一作“风”。这里所谓“夜郎”并不是指汉代的夜郎国,而是指隋代的夜郎县,其地当在今湖南辰溪一带(见《舆地纪胜》卷七十一);而龙标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说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内容的.,值得细细玩味。那么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王昌龄贬官前为江宁丞,去龙标是由江宁溯江而上的(见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借明月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诗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现过。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汤惠休《怨诗行》:“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在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中也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但拿它们和李白这两句诗相比,李诗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前代诗人还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联想到异地的亲友或进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那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设计一等奖篇十二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选自《李太白全集》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

2、背景

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作者闻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表示慰问。

3、词义:

左迁:降职。 杨花:柳絮。 子规:杜鹃鸟。 五溪:五条溪水名。

4、译文

5、主题:

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事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6、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先写景后叙事,写景时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凄厉的子规,渲染了一种悲伤的氛围。“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表达了自己满怀愁绪的心情,有飘零之感,又有离别之恨。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此句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化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感伤自己过去的遭遇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7、艺术手法: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朋友的真切关怀,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或随狂风,或随明月,飞向远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高中物理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模板8篇)

    教师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教学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下面是一些优秀的知识点总结范文,大家可以参考其中的写作思路和方式

    2023年高三教师会议教师发言 高三教师会议复盘讲话稿(优秀6篇)

    致辞致谢是一种传递情感的方式,可以让人感受到您的真诚和善意。在致辞致谢中,我们应该注意句子的篇章结构和语言风格的运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致辞范文,供大家参考

    最新项目管理培训班感想(通用13篇)

    标语的成功与否有赖于文字的准确性、简洁性和富有表现力。怎样写一个引人注目的标语?通过欣赏这些标语,不仅能够得到创作灵感,还能够提升对广告营销的理解和认知。项目管

    经典哲理语录短句 简洁的人生的经典哲理语录条(模板7篇)

    总结应该突出问题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引用、引述或参考其他人的观点,但需要注明来源和出处。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总结范文,

    2023年祝福语教师节祝福语英语(优质10篇)

    梦想是人们内心深处火热的渴望,饱含了对成功和幸福的追求。实现梦想需要有专注和毅力,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实现梦想的具体行动和策略

    最新往届生求职自荐信(模板15篇)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创建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消除各民族之间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民族团结是实现我们共同繁荣发展的关键,以

    最新伤心的短句子说说心情短语(大全13篇)

    答谢词可以是对于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是对于重要的帮助或者礼物的感激之词。答谢词的语气应该表达出自己诚挚的感激之情,让对方知道自己是真心感谢他们的付出。下面是一些

    新年祝福短信条(模板10篇)

    所谓开场白,是指在演讲、表演或交流活动中,用于引起听众兴趣并进入话题的一句话。大家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我们要讨论这个话题...引言新年祝福短信条篇一亲爱的,新年好

    2023年日常生活中幽默的句子 幽默的社会经典生活句子说说心情短语(精选8篇)

    条据书信的格式通常包括日期、称呼、内容、附件等基本要素。不断学习和实践是提高条据书信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

    高老头心得体会(汇总14篇)

    教学反思是一种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的行为。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教师们如何通过反思来解决教学难题和提高教学质量。高老头心得体会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