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育(汇总16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念青松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育(汇总16篇)

感恩是一种美德,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他人的付出和帮助。感恩的总结应该有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他人持续秉持善良的价值观。接下来是一些感恩的实例,通过这些案例能够更好地理解感恩的重要性和作用。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篇一

教育叙事是在特定社会教育文化语境中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以故事形式来表现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系列性教育事件的行为过程或言语成品。本文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三年级教育叙事,仅供参考。

1、在三年级第二单元《除法》的复习课上,、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2、教师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的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是很重要的,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尤其是对学困生,要降低难度,放大优点,使他们有成功学习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习惯,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3、采取一对一捆绑式,让优秀生辅导学习困难生。

84÷4 78÷6 96÷8

我先出示第一组习题,让学生观察这两道算式,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被除数一样。

生:上面一题后面的2和2乘起来就是下面的4。

生:2加2等于4

……

教师追问:请你猜一下,两道题目的得数会怎样?

生齐答:一样。

师:究竟是不是呢?我们怎么验证一下?

生齐答:计算出得数。

学生计算出两题得数后比较,发现商是一样的。

再出示第二组题目,让学生观察,猜一猜两题的得数会怎样?并说说你是怎样猜到的? 生:我猜两题的得数是一样的,因为二三得六。

生:我猜得数也是一样的,因为6可以分成2和3。

追问:6可以分成2和3?

生更正:不是,是2乘3等于6。

追问:就因为2乘3等于6,所以两题的得数相同吗?

生:还有被除数都是78。

学生进行计算,发现两题得数相同。

小结:原来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积。(同时指着算式,用手势表示。)

最后出示第三组题目,学生观察。

提问:这两道题目有什么联系?

生:得数相同。

生:被除数相同。

生:2乘4等于8,所以96除以了2再除以4就是96除以了8。

生:我是想口诀的,二四得八。

追问:你现在准备算几题?

生:算一题就可以了,另一题得数一样的。

学生计算,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学生通过三组题目的观察比较,已经能够掌握这一规律,这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能力,我出了一道题目考考大家。

师:你会计算96÷12吗?

学生小声议论:怎么是两位数了,还没有教了。

突然,有一学生立即举手,迫不及待地说出:“我会算,把他分成两个数连除。”其他学生经过这一点拨,纷纷点头,表示会算。我马上要求大家在草稿纸上写一写。然后进行交流。出现的方法有:

96÷2÷6、96÷3÷4、96÷6÷2、96÷4÷3

肯定学生的方法后,再次追问:还有吗?

学生思考。

生:还可以拆分成3个数,96÷2÷2÷3

师:这样对不对呢?我们怎样来检查?

生:把后面的数乘起来,二二得四,三四十二。

总结:我们借助刚才发现的规律,解决了我们还没有学过的内容,看来大家又多了一项新的本领了,数学是非常神奇的一门学科。

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学中就应该有相应的教学公式。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以“传授”思维过程和结论为主,而应讲究思维方法的探索、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发展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胜心,发展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增强其创新和实践能力。

师道酬爱。一直相信上天是会偏爱勤奋的人们,多付出的努力是会有收获的。而对于教育,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发扬勤劳的园丁精神,辛勤地劳作,悉心地付出,相信教育是会有所获的。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句话一直激励我。“把辛勤的耕作当做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依然心平气和的继续耕种”。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教育教学的效果。如在学生学习《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力求以教材为蓝本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开发,让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思考当因数中间有0时如何计算,将学习自主权留给了学生,从而使教学过程不再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皆可对教材教案等一切文本进行不同的诠释与解读,进行不断地界定和再界定,从而还教学过程多元变通、动态生成的本来面目。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全课以故事《数字0云游记》为主线,安排了0和数学王国中的+、-符号相遇,复习了旧知的同时自然引入0与乘号的知识,并引入神舟5号6号以及科技馆的生活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又以秋天果园花果飘香的情境为练习载体,一系列的活动游戏再次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又一新台阶。就是这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又如在笔算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课,这是我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补充的一节练习课,但在教学中迸发了许多精彩的片断,让我为之欢之雀跃,孩子们的回答总是让我感叹,特别在2班的课堂上总能让我感动无比的感动和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就如孩子们的多个发现,我有意识的点拔,孩子们却给我一个更广宽的视界。好样的孩子们,总能给人无限的动力!

再如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跟孩子做了一个突发性的“游戏”。原因是课堂上,两男生搞的恶作剧。他们俩趁我转身在黑板写字时站起来,一次眼神的提醒后还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为了不过于影响孩子的学习,我只有让他们起来,“你们是想跟大家做游戏吧,要不这样再来一次,不过这次游戏规则改变一下,刚才是我转黑板你们站,现在是我转过来面向你们站。好吗?”两学生没想到我顺理成章地满足他们,片刻感到意外之后,却发现这样的游戏变成了他们站得长坐下时间短,一点都不好玩了!课末的这几分钟,没想到个别学生的捣蛋行为变成了一段愉快的小插曲,及时对孩子进行了教育,也愉悦了课堂的气氛。

不过,我明白孩子有时的犯事只是为了得到别人更多的关注和爱。孩子出现的问题,其实也是警醒自己,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修炼自己的过程,所以我努力地向孩子提出更多正能量的教育。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它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正确方法,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生活中有数学,存在着数学思想,把生活和数学有效地联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

一、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特意制作了一张个人信息资料,为了加深大家对我的了解,请看小黑板。

向老师个人资料

性别: 男 身高: 1.65米 体重: 58.5千克

兴趣爱好:上网、听歌、打羽毛球(每次至少1.5小时)

生2:都是小数

生1:超市里

生2:商场里商品的标价„„

师:看来小数真是无处不在啊!对于小数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小数是怎么来的?

生2:我想知道小数的加减法该怎么算?„„

师:看来同学们对小数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数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小数)

二、小数的产生

生2:1.41米

师:我和这两位同学的身高都是1米多,那你们能用整数表示我们的身高是多少米吗?注意单位是米。

生:165厘米

师:注意单位是米

师:能用整数表示是多少米吗?

生:不能,因为它比1米多,又不足2米。

师:是的,我们的身高都在1米和2米之间。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通过测量和计算往往得不到一个整数的结果,除了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表示外,又想到了用小数表示,这样小数就产生了。(接着板书课题:小数的产生)

教师以和学生谈话交朋友为题,出示个人信息,学生从信息中发现表示教师身高、体重等,这些数都是小数。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课后布置作业到生活中找5-10种小数并记下来。由此想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这一数学基本理念除了老师明白,怎样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这就要求我们去充分地挖掘课堂教学资源。有这样一句话“我看见了,但可能忘记了;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知识”,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

所以,老师在数学课上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生活与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在具体的场景中,使学生学会综合并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课堂生活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这是“活”化课程资源的效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只是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质疑。

一次数学课上,我留了几道数学题,其中有一道是找规律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道题做得相当差,有些学习不错的同学也没有做出来。课下我进行了自我反思,并就此问题做了全面调查,发现有些同学遇到此类问题觉得束手无策,有的同学静下心来能解较易发现规律的题目,但在考试中一旦紧张有时会觉得发蒙。因此,有的同学向我提出,解这类题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

其实,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他们想知道这类问题中所隐藏的某种秘密。但我不想就这么直接告诉他们现成的答案。为了抓住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让同学们搜集曾做过的,或没有做过的相关习题,因为有些同学想难为一下老师或其他同学,所以刻意查询了许多资料找了许多他们认为的难题,我也调整了我的教学计划,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并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开始上课了,一组同学首先提问,其他组同学不甘示弱,绞尽脑汁,相互争论着,最终解答出来,他们脸上漏出了成功的喜悦。并且有的同学直接向我提问,虽然我是有备而来,但还是故弄玄虚,作出努力探索的样子,有些同学还真为我着急了。其实我想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怎样入手,为什么这样想。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也完成了提出的问题,并对同学的帮助表示感谢,而他们此时的笑容是非常自豪的,准确点儿应该说是非常得意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可以帮助老师了。

接下来,我来个顺水推舟,让同学观察数字规律题与图形规律题,得到的规律式有什么特点,很快他们得出了结论,这个结论非常准确,这是我所没有料到的。此时,我从心里佩服他们,给了他们最真切的鼓励:你们真了不起!之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

通过这次教学经历,我真正意识到学生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叙事——

你能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有余数的除法》这个内容在三年级的整个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臵,虽然多次教学,但心里还是没有什么把握上好,可是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吃惊。

生1:有8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2个。

生2:有8个苹果,每组分4个,可以分给2个组成。

学生很愿意把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一个个都想板演。这个复习看着简单,其实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他们喜欢这样,因为这样会让他们有成功的喜悦。同时我要教学的基础是学生要会列除法竖式,而这一个环节正好可以了解一下。

随后,我规定,8表示8根小棒,用来搭正方形,怎么解释?学生争先恐后,个个都想回答。看学生来劲时我马上问:9根小棒能搭几个正方形?学生动手操作。

师:这个过程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一下吗?

学生动手写。

我老师收集学生信息,大致有这样几种:

2×4+1=9 (1)

9-1÷4=2 (2)

9÷4=2+1 (3)

9÷4=2……1 (4)

当学生列出这么多式子时,我真得十分佩服孩子们的能干!

师:这4个算式你们最想说一说哪一个?

生1:老师,我觉得(3)号不对的。

师:噢,哪不对了,你能说仔细一下吗?

生1:等号后面1+2=3而前面9÷4不是等于3的。

众生开始点头表示同意了。

师:看来大都数学生都同意这一位同学的说法了,那我们来听一听原来的小主人他是怎么想的。

生:后面的1是多出来的1根小棒,我就在后面+1了。现在我觉得不对了。

师:噢,那你觉得要怎么改正啊?

生:把+号改成多。

师:同意哇?

众生一起回答:同意

教师把加号擦了,改成一个“多”

师:那现在和(4)我们来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啊?

生1:(4)号的把多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了。

师:那你们喜欢哪一种?

众生:第4种。

师:那……这个符号后面的1表示什么啊?

生1:就是多出来的1根小棒。

生2:后面的1是余下的,所以可以写成2个多1个。

生3:因为1根不能再搭正方形了,是多出来的数,所以写在后面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1表示什么了,那你能解释一下(1)和(2)两个式子吗?, 由于有了对1的认识,对于上面两个式子学生理解就快多了。

师:刚才同学们用了好多式子来表示了我们搭小棒的过程,上面4个式子你最喜欢哪一个? 众生说:第4个。

生1:叫“剩数”写在商的后面。

生2:叫“多出来的数”也是写在商的后面。

生3:叫“余数”,写在商的后面,和商用横线分开。

生4:叫“多余数”。

众生:叫“余数”最好。

生5:我看书知道总商和余数之间要加“……”

师:生5的写法是我们约定的方法,我们以后就要这样写,也就是和我们上面第4种方法一样,读作:9除以4等于2余1,“1”我们就叫做余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余数的除法”我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读两次。

余数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而这节课上学生在自己动手搭小棒的基础上,主动得自己去建立“余数”的概念,我想通过这样的理解学生的印象应该是深刻的。孩子们在这堂课中表现出的数学的探研精神,让我也为之惊讶和感动。在数学学习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概念或问题,老师不应该扫清孩子们学习中所有的“障碍”,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该多为孩子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有意识的少说一些,将时间将课堂留给孩子,让孩子多发言多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篇二

1、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除法》的复习课上,、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2、教师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的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是很重要的,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尤其是对学困生,要降低难度,放大优点,使他们有成功学习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习惯,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3、采取一对一捆绑式,让优秀生辅导学习困难生。

4、对尖子生,教师要选好发展题,每天一练,日积月累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对后进生要宽容对待,利用空余时间给他们补课,让他们当天作业当天完成。有这样三组习题:

84÷2÷2 78÷3÷2 96÷2÷4

84÷4 78÷6 96÷8

我先出示第一组习题,让学生观察这两道算式,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被除数一样。

生:上面一题后面的2和2乘起来就是下面的4。

生:2加2等于4

……

教师追问:请你猜一下,两道题目的得数会怎样?

生齐答:一样。

师:究竟是不是呢?我们怎么验证一下?

生齐答:计算出得数。

学生计算出两题得数后比较,发现商是一样的。

再出示第二组题目,让学生观察,猜一猜两题的得数会怎样?并说说你是怎样猜到的?

生:我猜两题的得数是一样的,因为二三得六。

生:我猜得数也是一样的,因为6可以分成2和3。

追问:6可以分成2和3?

生更正:不是,是2乘3等于6。

追问:就因为2乘3等于6,所以两题的得数相同吗?

生:还有被除数都是78。

学生进行计算,发现两题得数相同。

小结:原来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积。(同时指着算式,用手势表示。)

最后出示第三组题目,学生观察。

提问:这两道题目有什么联系?

生:得数相同。

生:被除数相同。

生:2乘4等于8,所以96除以了2再除以4就是96除以了8。

生:我是想口诀的,二四得八。

追问:你现在准备算几题?

生:算一题就可以了,另一题得数一样的。

学生计算,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学生通过三组题目的观察比较,已经能够掌握这一规律,这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能力,我出了一道题目考考大家。

师:你会计算96÷12吗?

学生小声议论:怎么是两位数了,还没有教了。

突然,有一学生立即举手,迫不及待地说出:“我会算,把他分成两个数连除。”其他学生经过这一点拨,纷纷点头,表示会算。我马上要求大家在草稿纸上写一写。然后进行交流。出现的方法有:

96÷2÷6、96÷3÷4、96÷6÷2、96÷4÷3

肯定学生的方法后,再次追问:还有吗?

学生思考。

生:还可以拆分成3个数,96÷2÷2÷3

师:这样对不对呢?我们怎样来检查?

生:把后面的数乘起来,二二得四,三四十二。

总结:我们借助刚才发现的规律,解决了我们还没有学过的内容,看来大家又多了一项新的本领了,数学是非常神奇的一门学科。

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学中就应该有相应的教学公式。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以“传授”思维过程和结论为主,而应讲究思维方法的探索、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发展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胜心,发展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增强其创新和实践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篇三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学会了估算,有了估算意识,运用估算知识,能够解决很多不用算出准确结果的问题。

估算教学在小学三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很常见,由于学生年龄小的原因,很多不会采用合适的方法来估算。很多老师在教学时也很头疼,不知道到底该如何进行估算教学。因为估算是要与实际情境结合的,你不可能把每一种的实际情境都给学生呈现出来。

在人教版的老教材中普遍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教学估算。但在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中,略做了改动。在教学加法估算时,加入了大估和小估,即在估算时,为了便于判断估算所得的和与原来两个数的和的大小关系,两个加数要么都同时看大,要么都同时看小,具体是同时看大,还是同时看小还得看具体的情境中提供的数。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初步有了近似数的概念,都是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在教学教材的例题时,我先复习了近似数的有关知识,然后出示例题的情境:两个年级各有223个和239个人,同时去看电影,让学生估一估,441个座位够不够。在这个环节中给学生教学两个加数同时估小(即223看成220,239看成230),便于判断最后的结果比223加239的和要小,如果一个看大,一个看小,最后不好比较结果的大小。上完新课之后,紧接着是课后的做一做,把两个加数(169和196)同时看大,这和学生采用四舍五入方法的结果一致。

等到晚上做家庭作业时,就有好几个家长打电话询问估算的方法。等到第二天作业收回来一看,学生已经分不清什么时候大估小估,什么时候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估算,全部要么同时大估,要么同时小估,252可以看成250,259也可以看成250,等于与之前所学的四舍五入求近似数完全脱离关系。我只得又强调什么时候四舍五入估算,什么时候大估或小估。

其实我认为没有必要让老师这样头疼,如果教材把其中的239改为234、233、231等数,学生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也能看出是把原来的两个加数看小了,也能比较出估算结果与原来两数之和的大小关系。毕竟学生学习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在以后四五年级中还要运用。这里的大估与五年级数学小数中的“进一法”,小估与小数的“去尾法”,都属同一方法求近似数。在五年级教学“进一法”和“去尾法”,学生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而在三年级教学大估和小估,学生却分不清了。究其原因还是小学生年龄小,理解力达不到。

估算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

估算教学,没有最头疼,只有更头疼。让我如何去教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篇四

今年我担任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在这一学期中我特别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我想只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够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地做作业并且认真地检查,他们的数学成绩一定会很棒的。

丛昊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上课不听课,虽然看他上课不说话老老实实的坐在那,但他却在下面偷偷的玩东西或开小差,这也是他成绩一直搞不好的原因.在开学的前几次的考试中都考得很不理想,最差的一次考了70多分。在和他妈妈的交谈中得知丛昊对速算有很大的兴趣而且学得特别的好.我想他既然速算学得好,那么现在数学也应该得心应手的.我感觉他其实挺聪明的,考的不好一方面是由于他上课不认真另一方面是由于考试做题不认真没有检查的习惯.我想把这些毛病改了他的成绩一定会提高的.于是在一天上过数学课,我把它叫到办公室,摸着他的头轻轻地跟他说:“丛昊,其实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你其实是有能力考到100分的,你想不想考100分?”他点点头,我接着说:“那老师告诉你一个方法,你想不想听?”他又点点头,我说:“好好听课,上课争取多回答问题就可以了。现在老师给你来一个小约定,从现在开始只要你上课回答对3个问题老师就奖励给你一个小星星,好么?”他说好。第二天,在我每次提问题时,他都把手举起来然后又放下去接着又悄悄地举起来但举的很低,从他的表现我知道他很想表现他自己但又缺乏自信。整节课下来他只回答对了2个问题,快下课的时候我当着全班的同学的面表扬他,说他今天上课又很大的进步希望他继续努力,并奖励给他一颗星星,他当时很开心。下课后我跟他说:“虽然今天你没有回答3次问题,但老师看到了你的努力,希望下次你能够大胆举手,争取老师的每一个问题你都能回答。”他点点头,在接下来的数学课堂上,他总是尽量的去回答问题,上课听课也认真了很多。在一次考试前,我跟他说:“这一段时间,你表现得很棒,明天就要考试了,只要你认真地听老师读题,认真地用心做题认真地检查,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考好的!”第二天,我发现他能够安静的听题、做题了,分数也有很大的进步考了96分。

看到他的进步我感到非常的开心,我想他只要坚持下去,他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篇五

(转载)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它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又用于实践。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正确方法,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生活中有数学,存在着数学思想,把生活和数学有效地联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

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特意制作了一张个人信息资料,为了加深大家对我的了解,请看大屏幕(实物投影事先做好的表格)

张老师个人资料

性别:男身高:1.61米体重:62.5千克

兴趣爱好:上网、听歌、打羽毛球(每次至少0.5小时)

师:看清楚了吗?在这些表示我身高、体重、时间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1:都有小数点

生2:都是小数

生1:超市里

生2:商场里商品的标价……

生2:我想知道小数的加减法该怎么算?……

师:看来同学们对小数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小数(板书课题:小数)

二、小数的产生

师:通过测量张老师的身高是1.61米,你测量过你的身高是多少米吗?

生1:1.3米

生2:1.42米

师:我和这两位同学的身高都是1米多,那你们能用整数表示我们的身高是多少米吗?注意单位是米。

生:161厘米

师:注意单位是米

生:(窃窃私语)

师:能用整数表示是多少米吗?

生:不能,因为它比1米多,又不足2米。

师:是的.,我们的身高都在1米和2米之间。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通过测量和计算往往得不到一个整数的结果,除了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分数表示外,又想到了用小数表示,这样小数就产生了。(接着板书课题:小数的产生)

教师以和学生谈话交朋友为题,出示个人信息,学生从信息中发现表示教师身高、体重…….的这些数都是小数。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由此想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这一数学基本理念除了老师明白,怎样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这就要求我们去充分地挖掘课堂教学资源。有这样的一句话“我看见了,但可能忘记了;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知识”,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所以,老师在数学课上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生活与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在具体的场景中,使学生学会综合并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也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课堂生活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这就是“活”化课程资源的效果。让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只是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质疑……。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篇六

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王

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三

五角一趟 ——一元二次(推算法)

集体钓鱼 ——公垂线

协议离婚 ——约分

大家发表意见(数学名词)——商

彼此盘问(数学名词)——互质

五角钱(数学名词)——半圆

两羊打架 ——对顶角

完全合算 ——绝对值

勤点钞票 ——常数(通假法)

周而复始 (数学名词)———循环小数.

考试不作弊 (数学名词)——真分数

五四三二一( 数学名词)——倒数

一元钱. (数学名词)——百分数

两边清点 谜底:分数

有情人终成眷属 谜底:同心圆

合法开支 谜底:有理数

打得鸳鸯各一方 谜底:公分母

1.会意法

(1)诊断以后。(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开方。

(2)两牛打架。(打一几何名词)

谜底:对顶角。

(3)考试作弊。(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假分数。

2.象形法

通过比喻、夸张、巧借将谜面刻划成简练的图画或象形扣合谜底。例如:

(1)并肩前进。(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平行。

(2)擦去三角形的一边。(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余角。

3.谐音法

这种方法的谜底是用谐音字代替,以扣合谜面含义。例如:

(1)从严判刑。(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加法。(谜面意即“加罚”,“罚”与“法”谐音)

(2)剃头。(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除法。(“法”与“发”谐音)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篇七

今天是我舅公家的儿子俞勇舅舅结婚的大喜日子,我妈妈带我去海鸥大厦吃喜酒。我心里乐开了花。

一大早,妈妈就在家说:“我们今天要去理发店洗头做头发,还要洗车,都很费时间,要抓紧时间。”我想:“怎么样才能节省时间呢?”我动脑筋一想,有了,洗车不是就在理发店对面的街上吗,我们可以先把车开到店里,然后把车交给店里的人后,我们去洗头,洗完头再来提车。这样两件事情同时进行,时间不是就可以节省了吗?我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妈妈,结果,我们真的节省了时间。

晚上,妈妈笑嘻嘻的对我说:“你今天动脑筋了,那你想想,平时我们还有什么时候可以用这个办法来节省时间?”“早上起床,可以一边微波炉里转早饭,一边刷牙洗脸;还有奶奶锅子里煮菜时,可以先把用过的碗收拾掉等。”我结合自己看到的事情,回答妈妈。“歆歆,妈妈告诉你,这个办法叫做统筹方法,就是让几件事情在可以的情况下一起进行来节省时间,而且这是一种数学方法。”

今天我真高兴,知道了什么是统筹方法,并节约了时间,希望自己以后学好数学,运用到生活中,让生活变得轻松又自在。

今天,妈妈说要为我准备明天早餐的食物,于是,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面包房。

来到柜台前,妈妈买了一包切片面包。一包面包共有八片,一包面包的价格是16元。这时,妈妈想考考我,问道:“彤彤,请你计算一下,每片面包的价格是多少元?”天哪!这么简单,16÷8不就行了嘛!我心想。于是,我果断地回答:“每片两元。”妈妈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每次早餐需要吃三片面包,那么能吃几天?”我想了想:8÷3=2余2。然后回答道:“能吃2天还剩2片。”营业员阿姨看着我说:“聪明的孩子。”我瞬时脸红了。妈妈对营业员笑着说:“三年级了,早会了。”

瞧,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提高我的数学成绩。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篇八

1、认知目标: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并会分析、解答简单的两步应用题;

2、能力目标:学会用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意目标: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步应用题结构的把握以及数量关系的分析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二、游戏激趣、明白结构

师生共同领会: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要有:条件、问题和数量关系。

三、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国庆节就要到了,我们来做些花布置教室吧!出示黄花25朵,紫花18朵,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并解答。

如果添上“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讨论:这一题中知道些什么,求的是什么;用你们小组最喜欢的方式把题意表示出来。[手势、图形、线段];请你们互相说一说,题中哪句话最能表示出问题和条件的联系;学生尝试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四、尝试创造、加深理解

小组协作、师生合作,改变题中的第三个条件即“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你们能编出怎样的应用题,请试试看;学生汇报创造的成果。

五、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完成课后“做一做”;同桌合作互相分析其中一道题。

六、阅读课本、学会发现

请你们阅读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新发现。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篇九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2、导入新课。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篇十

暑假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回了老家。老家的小吃特别多,也特别好吃。每当我想起老家的小吃就禁不住直流口水。

当天晚上妈妈就带我去买小吃了。我们先买了2碗油茶,每碗1块钱;接着又去买面皮,每碗3元,我们买了2碗;然后又买了20个小煎包,每个0.2元;最后还买了10块油炸豆腐,每块也是0.2元。

香呀。闻着就让人直流口水,我真想抓一个塞进嘴里,可妈妈不允许,说这样吃不卫生。我就一手拎着小煎包一手拎着油炸豆腐乐颠颠地跟妈妈一起往回走。

爸爸老远就看到我们买了一大堆好吃的回来,笑着问:“买这么多,花了多少钱呀?”妈妈转过头对我说:“花了多少钱,你给爸爸汇报一下。”我大声说:“油茶2元,面皮6元,小煎包4元,油炸豆腐2元。一共花了14元。汇报完毕。”爸爸妈妈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么多就14元,老家的小吃真的好吃又便宜。要是你到我们老家来,一定别忘了尝一尝哦。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篇十一

数学谜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学得数学知识,提高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大家数学谜语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1、马路没弯(猜一数学名词)直径

2、舌头(猜一计数单位)千

3、苏东坡踏翠(猜一数学家)苏步青

4、诊断之后,大夫动笔(猜一数学运算)开方

5、7÷2(猜一成语)不三不四

6、两牛相斗(猜一数学概念)对顶角

7、修路不能坑坑洼洼(猜一数学名词)平行

8、员(猜一数学名词)圆心

9、灭火(猜一中国数字)一

10、春雨洒故园(猜一数学家)陈景润

11、爷爷参加百米赛跑(猜一数学家)祖冲之

12、数学老师的教鞭(打一数学名词)指数

13、八分之七(猜一成语)七上八下

14、1、2、5、6、7…(猜一成语)丢三落四

15、二四六八十(猜一成语)无独有偶

16、1%(猜一成语)百里挑一

17、100-1(猜一字)白

18、一加一(猜一字)王

19、3.4(猜一成语)不三不四

20、555,555,555(猜一成语)三五成群

21、再见了!妈妈(猜一数学名词)分母

22、5、4、3、2、1(猜一数学名词)倒数

23、五角钱(猜一数学名词)半圆

24、客运章程(打一数学名词)乘法

25、不带零头(打一数学名词)整除

26、走遍天下都不怕。(猜一数学名词)有理数

27、大甩卖:新鲜苹果一角一斤。(猜一数学名词)绝对值

28、夏周之间(猜一数学名词)商

29、考试作弊(猜一数学名词)假分数

30、插去三角形的'一边(猜一数学名词)余角

31、垂钓(猜一数学符号)等于(鱼)

32、待命冲锋(打一数学名词)等号

33、虚心(猜一数字)七

34、其中(猜一数字)二

35、一来就千(猜一数字)十

36、数字虽小,却在百万之上(猜一数字)一

37、ab制演员(打一数学名词)互为补角

38、泰山中无人无水(猜一数字)三

39、荆轲刺秦王(打一数学名词)展开图

40、招收演员(打一数学名词)补角

41、你盼着我,我盼着你(打一数学名词)相等

42、登上最高峰(打一数学名词)顶点

4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打一数学名词)循环节

44、3,4,5,6,7,8,9(打一成语)缺衣少食(缺一少十)

45、大同小异(打一数学名词)近似

46、过了就不回来了(打一几何)射线或直线

47、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三

48、1+1=(猜一数字)田

49、从一数到十(打一数学名词)正数

50、二斗(打一成语)偷工减料

51、鼎足势成魏蜀吴(打一数学名词)三角形

52、不用再说(猜数学名词一)已知

53、搬来数一数(猜数学名词一)运算

54、隔河相答(猜数学名词一)对应

55、同室操戈(打一数学名词)内角

56、兵对兵,将对将(打一数学名词)同位角

57、十八斤(猜数学名词一)分析

58、司药(猜数学名词一)配方

59、请人做事(猜数学名词一)求作

60、查帐(猜数学名词一)对数

61、大家的样子(猜数学名词一)公式

62、听候下令(打一数学名词)等号

63、协议离婚(打一数学名词)约分

64、扳手腕;(打一数学名词)比例

65、左顾右盼;(打一数学名词)移项

66、北(猜数学名词一)反比

67、剑穿楚霸王。(猜数学名词一)通项

68、十百千(打一成语)万无一失

69、x=只-吾(打一工业用语)成品

70、34的倒数(打一成语)颠三倒四

71、磨拳擦掌(打一数学名词)等角

72、团体赛(打一数学名词)公共角

73、=100×100×100(打一成语)千方百计

74、待命(猜数学名词一)等差

75、大同小异;(打一数学名词)近似

76、祖父错了(猜数学名词一)公差

77、成绩是多少?(打一数学名词)分数

78、医生提笔(猜数学名词一)开方

79、一笔债务(猜数学名词一)负数

80、海峡两岸盼统一(打一数学名词)同心圆

81、并驾齐驱(猜数学名词一)平行

82、哨声响了(打一数学名词)集合

83、爷爷当先锋(猜数学家名)祖冲之

84、九寸加一寸(打一成语)得寸进尺

85、主动争取(猜数学名词一)不等号

86、断纱接头(打一数学名词)延长线

87、老人拄拐杖(猜数学名词一)垂直

88、入座(猜数学名词一)进位

89、废律(猜数学名词一)除法

90、从严判(猜数学名词一)加法

91、从轻判(猜数学名词一)减法

92、风筝跑了(猜数学名词一)线段(断)

93、天平(猜数学名词一)对称

94、0000(打一成语)万无一失

95、下完围棋(猜数学名词一)分子

96、我先走了(猜数学名词一)不等

97、健全法制(打一数学名词)圆规

98、五角钱(猜数学名词一)半圆

99、两牛打架(猜数学名词一)对顶角

100、1∶1(打一成语)不相上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篇十二

毫米的认识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情景图(课件),照片,蜡笔,尺子等。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2)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小结:当测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3、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学生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

(2)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生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手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又长了什么本领?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篇十三

1、结合具体的活动,学会推算出日期。

2、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算能力。

通过实际情景学会根据条件推算日期。

掌握倒推和跨月的日期推算方法。

一、 结合生活,引入新课。

1、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生日。

2、猜老师的生日

你想知道老师的生日吗?谁来猜一猜?

逐步给出提示,如:

(1)第二季度。

(2)这个月是大月。

(3)是这个月的第12天。

二、 创设情境,探究推理。

1、一看,猜一猜,说一说。(独立思考)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情境,收集数学信息。)

2、说一说,解决简单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两个简单的推理过程。(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出一些模仿练习,如:一年的倒数第5天是哪一天?)引导学生讨论:淘气的生日是哪一天呢?你你自己的看法。

3、议一议。

师巡视、提示、纠错 。重点关注没有想到解决问题的学生。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思考。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完成书上p72上的填一填。

2、读一读。

引导学生读你知道吗?你想到了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篇十四

教科书第108~109页的第3~6题.练习二十六的第5~9题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比较容易的三步式题.

1.做第108页的第3题.

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5题.

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订正时对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找出原因并改正.

1.做第108页的第4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然后让学生改变题目的问题,口头改编成一道两步应用题.

2.做第108页的第5题.

然后,让学生改变第三个条件口头编成不同的两步应用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改编,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学生口头改编的应用题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如:

(2)……总数多38吨……

(3)……存的玉米是小麦和大豆的总数的2倍.……

(4)……存的小麦和大豆的总数比存的玉米多38吨.……

(5)……存的小麦和大豆的总数比存的玉米少38吨.……

3.做第109页的第6题.

练习二十六的第7~9题.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第21*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篇十五

谜题:二三四五六七八(打一成语)

谜底:缺衣(一)少食(十)

谜题: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谜底:王

谜题: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谜底:三

谜题:羊打架(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对顶角

谜题:三十分(数学名词)

谜底:三角

谜题:再见吧,妈妈(数学名词)

谜底:分母

谜题:大同小异(数学名词)

谜底:近似值

谜题:1、2、3、4、5(成语)

谜底:屈指可数

谜题:1000×10=10000(成语)

谜底:成千上万

谜题:周而复始(数学名词)

谜底:循环小数

谜题:考试不作弊(数学名词)

谜底:真分数

谜题:五四三二一(数学名词)

谜底:倒数

谜题:一元钱(数学名词)

谜底:百分数

谜题:考试成绩(猜两个数学名词)

谜底:分数,几何

谜题:道路没弯儿(数学名词)

谜底:直经

谜题:风筝跑了(数学名词)

谜底:线段

谜题:最高峰(数学名词)

谜底:顶点

谜题:入坐(数学名词)

谜底:进位

谜题:齐头并进(数学名词)

谜底:平行

谜题:废律(数学名词)

谜底:除法

谜题:大家发表意见(数学名词)

谜底:商

谜题:彼此盘问(数学名词)

谜底:互质

谜题:五角钱(数学名词)

谜底:半圆

谜题:七天七夜(数学名词)

谜底:周长

谜题:看谁力量大(数学名词)

谜底:比例(力)

谜题:人民的力量(数学名词)

谜底:无限

谜题:一直不来(猜数学名词)

谜底:恒等

谜题:不用再说(猜数学名词)

谜底:已知

谜题:搬来数一数(猜数学名词)

谜底:运算

谜题:隔河相答(猜数学名词)

谜底:对应

谜题:再算一遍(猜数学名词)

谜底:复数

谜题:招收演员(猜数学名词)

谜底:补角

谜题:十八斤(猜数学名词)

谜底:分析

谜题:司药(猜数学名词)

谜底:配方

谜题:请人做事(猜数学名词)

谜底:求作

谜题:查帐(猜数学名词)

谜底:对数

谜题:大家的样子(猜数学名词)

谜底:公式

谜题:小小的房子(猜数学名词)

谜底:区间

谜题:千刀万割(猜数学名词)

谜底:分式

谜题:大家发表意见(猜数学名词)

谜底:讨论

谜题:从后面算起(猜数学名词)

谜底:倒数

谜题:北(猜数学名词)

谜底:反比

谜题:剑穿楚霸王(猜数学名词)

谜底:通项

谜题:算信件(猜数学名词)

谜底:函数

谜题:登楼计步(猜数学名词)

谜底:级数

谜题:逐优录取(猜数学名词)

谜底:0.618法

谜题:计算转动杆(猜数学名词)

谜底:数轴

谜题:不准确(猜数学名词)

谜底:误差

谜题:五分钱(猜数学名词)

谜底:五分钱

谜题:待命(猜数学名词)

谜底:等差

谜题:小本生意(猜数学名词)

谜底:微商

谜题:祖父错了(猜数学名词)

谜底:公差

谜题:72小时(打一字)

谜底:晶

谜题:八分之七(打一成语)

谜底:七上八下

关于老鼠的谜语

谜面:尖嘴尖牙齿,留着小胡子,贼头又贼脑,夜里干坏事。(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嘴尖尾巴长,偷油又偷粮,白天洞里躲,夜晚出来忙。(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我家住在里塘弯,前门后门统不关,豺狼狮豹全不怕,只怕小虎下了山。(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眼睛不大,细长尾马,以偷为生,谁见谁打。(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嘴尖尖,尾巴长,我到南园去偷粮,家里抛下儿和女,不知回乡不回乡。(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土壁土门墙,子子孙孙做小偷,出门碰到白胡子老头,呜乎呀呜乎。(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有墓无墓头,子孙代代做贼头,遇见花公子,吓得屎尿流。(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砌墙土堆,里面卧个老灰,老灰穿皮袄,两眼赛胡椒。(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眼睛圆溜溜,贼头又贼脑,一头钻进洞,猫叫不出来。(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小东西智商高,从小会打洞,白天藏在窝,夜间来活动。(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篇十六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画、涂、拼等活动,体会“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4、体验数学活动充满创造与探索,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的计算方法。

帮助学生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把1化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课件:一个西瓜被分成了8块,弟弟吃了两块,从圆中分出两个西瓜到弟弟的头像,再分出一个西瓜到姐姐的头像上。

师:这里的2/8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分数的?

(2/8表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两份,就用2/8来表示)最好不说“取”

(1/8表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就用1/8来表示)

师:那根据刚才的画面内容,你能提出哪些与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呢?

(剩下的西瓜是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姐姐和弟弟一共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姐姐和弟弟谁吃的多?多多少?)用纸蒙住,学生说一个,取一个。

师:咱们同学真会提问题,这节课咱们就先来研究吃西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ppt,板书课题:吃西瓜)

师:先来看看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ppt展示)你会列算式吗?

(2/8+1/8,板书)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呢?

(是要把姐姐吃的和弟弟吃的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师:请你观察这两个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加数的分母都是8)

师:对,我们就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叫做同分母分数(板书)今天咱们就先来研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师:那你能试着说说这个算式等于多少吗?

生:````````````````````

师:那看来大家的意见都等于3/8,那这个结果究竟对不对呢?我们想个办法,你能用图形来说明2/8加1/8到底等于多少呢?老师给同桌两人提供了一张被平均分成8份的圆纸片,同桌进行角色分工,一个当弟弟,一个当姐姐,用斜线涂一涂被你吃掉的那一部分,涂完后,根据你们涂的这张纸片和你的同桌说说2/8+1 /8到底等于多少。开始吧。

生活动并交流

谁愿意拿着你的作品到前面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假设:请两组来说

师:你们是怎么得到3/8的呢?

生:我们是数出来的

师:你能给大家数数看吗?

生数

师:那你数的这一份是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生:1/8

师:那两块呢?

生:2个1/8

师:我们再数数看一共有几个1/8呢?

生:3个1/8

师:那用一句话来总结你们的过程,那就是:2个1/8加1个1/8就是3个1/8就是3/8。

师:哪一组再拿着你们的作品说说3个1/8是怎么来的?

师:说的真好,同桌再说说3个1/8是怎么来的?

师:全班一起来说说

课件边展示请学生边叙述过程

师:那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刚才的过程(电脑演示)

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是弟弟吃的2个1/8,1份是姐姐吃的1个1/8,合起来就是3个1/8,也就是3/8)

师:结果就是3/8,(板书)

师:解决了问题我们一起来做答(板书)

师:这个问题解决了,现在老师考考你,你能算算2/7+4/7=?

说说为什么等于6/7呢?(2个1/7加4个1/7等于6个1/7)阐述算理

学生口答

师:这么能干啊?你们是怎么算的,怎么会这么快呢?

(分母不变,把分子加在一起就可以了)

师:哦~是这样的吗?我们再来看看,分母不变,分子加在一起。(板书)

师:说的真好,那谁来归纳总结一下,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到底该怎么计算呢?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板书

板书计算过程。

师:注意加号,等号,分数线要对齐,这样才好看。

师:知道了怎么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我们再来解决一道问题?

师:一张长方形纸,做小旗用取3/5,做纸花用去2/5,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请你自己的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师:3/5+2/5=5/5

师:有不同的结果吗?

生:也等于1

师:为什么呢?

(因为5/5的意思也就是整体1)

师:为什么用减法呢?

(求一个数比另外一个数多多少,应该用减法)

师:那再请你观察这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也是同分母分数)

师:那我们今天还要研究同分母分数的减法(板书)

请一生板演。

请生说自己的想法。

师:跟黑板上一样的同学请举手,那我们再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ppt)请一生说

师:谁再把刚才的过程说一说

(2个1/8减去1个1/8还剩1个1/8,就是1/8)

师:2/8-1/8你会算了,那4/7-2/7你会算吗?

师出题学生口答

师:那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该怎么计算呢?

(分母不变,分子相减)板书

总结

全班说。

师:那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一共吃了这块西瓜的3/8,这时候小熊说了:我们不要吃了,也给妈妈留点啊?,小熊真是个孝顺的孩子,那这个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呢?(ppt)

你会列算式吗?同样,迅速把你的算式列在本子上,在小组内说说你想法。

师:你是怎样列的算式?

(8/8-3/8=5/8,板书)

师:8/8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这个西瓜。

师: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1-3/8)

师:那这个1是什么意思?

师:那么也就是说这个整体你也可以用“1”来表示。(划等号)

师:那8/8-3/8你会算吗?

板书结果5/8

师:我们再来看看整个思考的过程

(1就是8个1/8,先把1划成8/8,8个1/8去掉3个1/8,还剩5个1/8就是5/8)

做答

师:那如果这道题不是1-3/8而是1-4/7又是多少呢?

师:那为什么这里把1划成7/7而没有象刚才一样划成8/8或者是6/6呢?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算式跟前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师:那象这种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我们该怎样计算呢?

师:那么也就是说要把1划成跟减数分母相同的一个分子分母都一样的分数来计算。这样其实就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的减法。

师:其实如果孩子们计算熟练了,中间的步骤可以省略不写。

五、练习

a.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口算题,看算式直接写得数,(打开书完成)

选其中一道题请学生说想法

注意:3/4-3/4(用图解释)

b. 师:这是一条线段图,认真观察,现在发生了什么?(ppt线段被平均分成了10份)

接着又怎么样了?(闪现红色部分,红色部分是这段的3/10,闪现兰色部分,兰色部分是这段的4/10)

求的是什么?(闪现“?”,算一算一共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呢?)

生:在本子上列算式解决,并口答。

师:接下来看下一个线段图,

师:那你会列算式吗?

8/9-2/9=6/9

c. 再来看一个线段图,请生解释。列算式解决

同学们,吃西瓜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事情,但是我们却从中学会了很多知识,也发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同学们真是好样的,看来只要我们用一双充满智慧的,善于发现的研究去细心观察生活,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犯错检讨书 适用于所有犯错的检讨书(优秀12篇)

    用我们的品质与服务,打造您的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宣传语需要与公司的品牌形象相匹配,体现出公司的个性和风格。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成功企业的宣传语,感受它们的

    2023年七颗钻石第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8篇)

    一分钟足够我们给朋友发一条消息。一分钟的时间里,如何有效地放松和恢复精力?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一分钟内可以放松身心的方法,让你呼吸放松。七颗钻石第课时教学

    考而不死是为神读后感 不死的苹果树随笔(汇总12篇)

    就职是人们进入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或公司时所进行的一种仪式,它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和发展机会。每个人都会经历就职这个过程,因此了解如何做好就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在就职

    最新新年元旦的好句子有哪些(通用8篇)

    奋斗是一种勇气和毅力,它让我们敢于追逐自己的目标。奋斗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奋斗的经典案例,希望能够给大

    好玩的轮子教案中班(大全8篇)

    在编写安全教案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受众需求,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游戏互动、模拟演练等教学方法。教案模板是教师教学的有力工具,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教案模板案例,供大家参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点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计划(优秀17篇)

    请示处理如何在请示中提出自己的困惑和希望得到的解答?在请示的过程中,我们收集了一些请示专家的心得和经验,分享给大家。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点篇一一、指导思想:人们称

    最新小学六年级匆匆教学反思(大全13篇)

    经典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们具有普适的价值与意义。阅读经典要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以获取更多的心灵共鸣。这些经典作品总结是文学评论家、学者们对作品深入研究的结晶,为

    执行力的短句 描述执行力的句子(大全8篇)

    人生就像一次冒险,我们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避免冲突和矛盾,建立良好的人脉?如果你对人生总结感兴趣,可以参考以下的范文,或许

    2023年珠宝实训报告总结 珠宝专业实习报告(汇总8篇)

    通过实践报告的写作,我们能够更好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以下范文涵盖了各个学科和领域的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珠宝实训报告总结篇一

    最新劳动节活动策划书参考(优质8篇)

    欢迎词可以以感谢、祝贺、期待等方式开头,通过简短的话语来表达对来宾的欢迎。欢迎词要从听众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的需求和期待,以便更好地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希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