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汇总12篇)

时间:2023-10-14 作者:笔尘2023年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汇总12篇)

学习计划是达成学习目标的有力工具,我们应该认真制定和执行。接下来是一些常见的规划计划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制定自己的规划计划提供一些参考。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篇一

第四单元有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有的讲对植物有趣的观察和发现,鲜花什么时间开放;有的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实验,蜜蜂有哪些奇特的飞行本能;有的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却玩出了大名堂;有的讲怎样巧妙地找到骆驼。在观察中要细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观察,在玩中发现,才能取得既有快乐又有收获的效果。本组课文,学生以课文为载体,说说写写,增强写生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1、会认31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正确读写要求掌握的生字。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2、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学会写观察日记。

1.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13.《花钟》2课时

14.《蜜蜂》3课时

15.《玩出了名堂》3课时

16.《找骆驼》2课时

语文园地四3课时

总计13课时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篇二

乡下的风是和煦的,总是吹得人心旷神怡。往柴草房那边看,夏日里成熟的冬瓜南瓜,一个个静默着不做声。正好开在田野边的野花,倒是活泼斑斓极了,摇着摆着,无论如何都是笑着的,那样的灿烂。不论谁见了都会开心起来,相比那十多个多个静默中的瓜,这路边野花是要孩子气些。

花和瓜的背后竟是一副好美的水彩画:湛蓝的天幕上只稍上了几丝轻云,轻云的底下是四五棵野柚子树,绿蓬蓬的,柚子树的旁边是一个不方不圆的小塘子,人们常在那儿洗菜,洗衣服。劳作之余聊聊家常。塘口住有许多人家,有的老房子红砖青瓦,有的新房子红瓦白墙,这一切不禁让我回想起冬日里的乡下:灰蒙蒙的天,冷着每个地方,柚子是结了的,绿衬橙黄,塘子却是一片死寂,没有人在这里聊天,都在家里暖和着了。野花早已不复存在,代替它的是满地的枯黄。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篇三

一天的游玩又在赤日炎炎中结束了,最属高兴的应该是乘轮船了,缓缓行驶在湖面上,看船波荡漾,凉风习习,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乘轮船的情景。七八月份这两个月应该是荷花正艳,莲蓬丰收的季节,原本以为可以看到像宣传册上那么美丽的荷花,但是确实败兴,大片大片的荷花的荷叶和荷花全被摘了,不是游客摘的,也不是别人,正式当地的农民,连花骨朵都没有了,摘下来干嘛,卖!五个花骨朵为一串卖五块钱,或者三个花骨朵加两个莲蓬为一串卖五块钱!我想问你们于心何忍?你们不是在摘花,而是在毁自己的资源,毁大自然的恩赐。再说说设施,平心而论,景区的设施还不错,特别是在游船码头,都设置了无障碍通道,这原本给残疾人带来方便的设施,却被正常人占用着,我很好奇的问了其中一个游客,为什么?他说这里走起来不累,但愿在有残疾人的时候,我们可以走自己的路,给他们留条路!好了,感谢我的好朋友,阿武先生,很热心,很讲义气,为友谊喝一声彩!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篇四

1、我能默写《望天门山》。作者是(唐)代诗人 (李白) ,诗中描绘了巍巍的(天门山)、滔滔的 (长江) 、还有(作者对天门山的喜爱之情),真是太壮观了!

2、《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诗人(苏轼)写的,写的是西湖 (晴天) 和(雨中)的美景。诗中,他把西湖比作(西施),说西湖像她一样“(淡妆浓抹总相宜)。”所以西湖也叫西子湖,我能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

3、《望天门山》的后两句的意思是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驰来。《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前两句的意思是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

4、解释下列词语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奇:奇特 西子:西施 欲:想要

5、 组词。

将 ( )( ) 划( )( ) 参( )( )

舍 ( )( ) 爪( )( ) 应( )( )

6、风景( )( )物产( )( )五( ) 十( )

成群( )( )瑰丽( )( ) 千( ) 百( )

光彩( )( )璀璨( )( )

7、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有(深蓝的),(淡青的),

(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 (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 ,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这句话主要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 ,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写了(海水)、(海底)、(海滩)和(海岛)的景物。

9、请默写出几条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22课后资料袋 )

( )。 ( )。 ( ) 。 ( ) 。

10、 形近字组词。

捡( ) 蓝( ) 状( ) 孤( )

拣( ) 篮( ) 壮( ) 狐( )

欣( ) 懒( ) 才( ) 刮( )

砍( ) 嫩( ) 材( ) 乱( )

12、春天,树木 ( )新的枝条,( )嫩绿的叶子。夏天,树木( ) 葱 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 )严严实实,( )了人们的视线,( )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 ( )乳白色的浓雾里。

13、课文按照( )的顺序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春天的画面里,有( );夏天的画面里,有 ( );秋天的画面里,我们看到 ( );冬天的画面里,我们看到 ( )。

我最喜欢( )天,因为 ( )。

15、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成语。

应该有的都有了,一切齐备。(应有尽有)

物品质量好且便宜。(物美价廉)

全世界都知道。(举世闻名)

吃到很多好东西。(大饱口福)

全世界各地。(五洲四海)

晚上。(夜幕降临)

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琳琅满目)

19、默写关于祖国河山的诗句:(详见语文园地六读读背背)

( ) ( )。( )。

20、我们的祖国有迷人的风景: 、 ; 、

我们的祖国有富饶的物产: 、 ; 、 、 、

(详见语文园地六宽带网)

22、晴 请 清 青 情 蜻

天( )了,( )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真美啊!两只 ( )蜓正在商量着保护草坪的事( )。它们写了一个公约:( )大家不要在( )的草坪走来走去。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篇五

在我的家乡黄甲,有一座吊桥,吊桥名不虚传,“吊”:它是由几根粗大的绳索吊着的;“桥”:它就是桥嘛!

一个早晨,天蒙蒙亮,东方涨起一片红霞,红霞如火,把一傍的云朵也烧着了。真是美丽壮观啊!

太阳高升上空,放出万道光芒。

桥一边是田野,早起的农民背着锄头,挑起篮子,迈着豪壮的步子从我身边走过,只见他来到了自己的田,干起农活来。

天越来越亮,人越来越多的从桥上走过,一边大声和别人讲话,一边开朗的笑,好一快乐的气氛啊!

桥另一边是一片草地,不知为什么,当一只小虫“叽”“叽”的吆喝一声,顿时,林子里鸟叫虫鸣。

又过了一会,整条街热闹了起来,“咔”“咔”的炒菜声,“哒”“哒”的牛皮鞋声……

啊!桥边之景,多美丽呀!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篇六

1、练习区别形近字和语文环境中去辨别近义词,修改病句,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2、学生积累关于仁爱之心的名人名言。

3、通过读《饺子的来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受到爱心教育。

4、鼓励学生走进社会,通过访问、写作等实践活动,能用爱心与人相处。

1、提高学生区别形近字、近义词、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2、通过阅读名人名言和“知识窗”的内容。积累语言,扩展知识。

1课时

日期:

一、学习“练”

1、区别形近字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学生按组讲述,怎样从字形的特点上去更好地区分字形字义。

(3)从前单元的生字中,再找出几组形近字。

2、照例字填空

不(折)不(扣)

不()不()不()不()

3、认识修改符号

(1)读一读,认识四种修改符号。

(2)记住四种修改符号的名称和表示方法。

(3)扩展练习,有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我是诚实懂礼貌的一个孩子。

李强的家里五口人。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练读名人名言。

2、小组内交流对这几句名人名言的.理解。

3、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仁爱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

4、课上背一句名人名言。

三、学习“知识窗”

1、学生独立阅读《饺子的来历》。

2、用自己的话讲出故事。

3、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饺子来历的其他传说。

四、总结

板书:语文七色光三

“练”

1、选字填空组词语

2、照例字填空

3、认识修改符号

(1)改正(2)删除(3)增补(4)对调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篇七

吃过饭后我坐在妈妈的电瓶车上,路旁的树叶在空中打着转飘飘悠悠地落下来,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上班的、买早点的人们都纷纷走出家门,街道旁不时飘出诱人的包子香气,那些爷爷奶奶们打着招呼,一边说一边笑。

离学校越来越近了,道路也越来越挤,汽车、摩托车、电瓶车排成长长的一队,汽车的喇叭声在“嘀嘀”的叫着,仿佛在说:“快点,快点,要迟到了!”一位骑着电瓶车的阿姨眉头紧锁,看来她非常焦急。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篇八

一、复习巩固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回忆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二、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探险队员师怎样用冰取火的,从而感受探险队员的智慧。顽强的品质与不放弃的精神。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出示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1、南极的天气怎样?

2、探险队在南极洲遇到了什么困难?

3、火有什么作用?

4、一名年轻的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其结果如何?

四、细读课文讨论交流:

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南极的天气怎样?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得?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探险队在南极洲遇到了什么困难?

3、齐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火的重要性,火有什么作用?

4、当大家绝望的时候,年轻的队员是怎么做的?

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

结合“语文天地”中的“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试着用别的词语替换”。 他举着“冰透镜”,向着太阳,让太阳光穿过“冰透镜”,形成焦点,射在一团干燥蓬松的火绒上。一分钟,两分钟„„火绒冒出一缕淡淡的青烟。又过了一会儿,火绒上出现了一个红点,接着便燃烧起来了。

在读这一句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交流,总结: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文中的句号与感叹号。

自读,抽读,赛读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体会探险队员的聪明才智与顽强的意志品质。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写本课的生字。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篇九

从学校正门走入,偏西北处,远远的可以望见一片小竹林,竹林后有一座亭,名为德馨亭。

正值朦胧细雨,走入竹林,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有木香,混着清风送来的花香,使人心旷神怡。

亭子不大,约为3乘3的面积,开口向正东,每日早迎着朝阳三面分别指向正西,正南,正北,壁内设三木椅,中间置一石桌。亭柱约两米,亭檐由四根柱子向中心拱起,并向亭外延伸。亭梁连接着四根柱子,梁上设竹屏。

一条石板路从庭前铺过,外加小石子做装饰,穿过庭前,连接了环校路和主席台。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篇十

一、看课件,激趣导入

师:相传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交换赵王手里的一块美玉。这块美玉就是和氏璧。那么,这个绝世珍宝是怎样被人发现的呢?这里边蕴含着一个凄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和氏献璧》吧!板书课题齐读。

二、学习课文:

过渡:那第一次献璧的情形是怎样的?

1、学习第一次献璧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想想卞和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献璧的?(高兴、信心,满心欢喜)指导朗读。

卞和满心欢喜地去献璧,结果却被鉴定为(这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

师:此时的卞和,心情又是怎样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急切)请你用急切的心情来读一读卞和说的话。(指名读,男女生读) 师:卞和的急切解释顶撞了厉王,厉王大怒,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脚。失去了左脚的卞和,心情是怎样的?(失望、伤心、难受)为什么? 过渡:虽然失去了左脚的卞和伤心、失望、难受,但是他没有改变献璧的决心。

2、学习第二次献璧。

师:于是在武王登上王位后他又去献璧,玉匠又是怎么说的?谁来读一读。

(出示:玉匠不屑地说:“这不过是块普通的石头。”)

师:“不屑”是什么意思?谁能带着不屑的语气再读读这句话? 师:就是玉匠这不屑的一句话让卞和失去了右脚。

师:失去了双脚的卞和,(生接读:捧着那块石头泪流满面)

他想:(生接读:这无价之宝难道真的要永远被埋没吗?)

3、学习第三次献璧。

师:请你默读课文5、6、7自然段,思考:第三次献璧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句子: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

指名读这句话,找出表示卞和动作的词。

师:请你做一做“捧”的动作。将“捧”换成“拿”可以吗?为什么?师: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该怎么读呢?请你来读一读。

师:哪个呢?(痛哭)“痛哭”说明卞和哭得怎样?(哭得十分伤心、伤心到了极点)那哪些词句表现了他伤心到了极点?(一连、直、三天三夜)

师:是啊,他是多么地伤心啊!直哭得(生接读: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那你能不能试着读一读这个句子呢?(指名读句子) 过渡:读到这,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卞和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吧。 课件出示: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师:谁会读这个句子?(指名读,齐读)你能告诉我这一句话的意思吗?没关系,老师给一点提示,你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谁找到了?(生读)这是卞和说的话。

课件出示: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

师:现在你知道卞和悲伤的原因了吗?(生答)那坚贞之士指的是谁呢?(卞和)

师:孩子们,你们认为,这句话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伤心)请你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引读:是啊,事实被扭曲,是比砍去双脚更令人痛心的事啊!卞和悲伤地说:(生读)

师引读:忠贞被诬蔑,受到侮辱和残害,内心的痛苦无人诉说,卞和无比悲怆地回答:(生读)

师引读:双脚被砍,内心早已被割碎,心痛不已的卞和,泣不成声地回答:(生读)

师:(课件出示)文王听到了回报,便叫玉匠整治那块石头。经过仔细打磨,玉匠把一块温润澄净的美玉呈献上来,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于是,文王下令将这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命名为“和氏璧”。

三、 总结、升华。

师:卞和冒着生命危险三次献璧,他的故事确实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赞扬卞和这种可贵的精神吗?(永不放弃、坚持不懈、忠心耿耿、坚贞)

师:卞和献出的仅仅是一块玉吗?还有什么?(忠贞)这也是人最宝贵的品质啊!

课件出示:

卞和献出的不只是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他献出是更是自己的_______。

四、拓展延伸

师:学到这儿,课文中的那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有话想对他说吗? 指名同学说一说。

五、作业布置:

1、收集带有“玉”的成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2、同学间互相推荐有关和氏璧的故事读一读。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篇十一

在我们家的旁边有一座小公园,它非常美丽!

只要走进公园,就能让人感到一丝凉意。公园里微风拂面,树枝摇来摇去,树叶沙沙作响,好象在欢迎进来的人们。公园的湖水清澈见底,小鱼儿在湖里欢畅地嬉戏着。公园里的草坪绿油油的,小草中间开放着许多五彩缤纷的野花,芬芳扑鼻,真让人陶醉。

夏日炎炎,整个苍穹好像一个炽热的铁锅,可在公园里却感受不到这种酷热,人们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乘凉,还有的在嬉戏……公园也是健身的好地方,里面的健身器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有跑步机,划船器等等。它们都有一个使命:让人们身体健康。

夜幕降临,公园里立刻灯光闪烁,绚丽多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整座公园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随着深夜的降临,公园才渐渐安静下来,希望明天又是一个美好难忘的一天。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篇十二

1.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2.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并配上自己创作的自画像。

3.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图文结合抓住主要特点向大家介绍自己。

4.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1、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2、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课件范例

2课时

课时目标:读例文,明确目标

一、展示自画像。

1、同学们看了杜小虎的自画像后,都跃跃欲试,回家去画了自己的自画像,今天都带来了吧!

2、老师随即选择几幅,让大家猜一猜。

3、请同学们选出画的最像的一幅,讨论:这幅画的哪些地方最像?

4、请这幅画的作者介绍:怎样画的?(抓住了长相、衣着、神态、姿态等方面特点。)

小结:要画得像,就得找准人的特点。画画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

二、学习例文

1、读例文,说说文章写了什么?

2、再读文章,把文章中主人翁的特点找出来并画出来。

3、分析人物有哪些特点?

姓名:杜小虎年龄:9岁

体重:20千克身材:身高1.2米,瘦而结实

表情:笑眯眯穿戴:蓝色衣服

爱好:喜欢打乒乓球,喜欢读书。

找重点:

(1)要点:身材、长相、表情、穿戴、爱好

(2)顺序:从身材、长相、表情、穿戴到爱好从头到脚从整体到部分

4、教师小结:写人要抓住每个人的特点来写

(1)我的十分钟

1、请同座位互相对自画像提意见,说说对方的特点。

2、按一定顺序说一说《我的自画像》。

四、师生交流:

1、有没有觉得难写的地方?

2、重点交流写一个人的外貌应该怎样写?

(要抓住一个人的特点,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五、品读范文

课时目标:修改习作。

一、学生写草稿

1、教师巡视,拿一篇习作读一读,大家猜一猜

2、师生共同“评评看”,肯定,表扬优点,指出缺点

(2)我的十分钟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的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三、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满意的.作品读给同桌听,征求别人的意见。

四、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五、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六、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板书设计

我的自画像

要点:身材、长相、表情、穿戴、爱好

顺序:从身材、长相、表情、穿戴到爱好

从头到脚从整体到部分

智慧空间:

附范文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