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克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7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笔砚神奇的克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7篇)

经典作品激发了许多艺术家和创作者的灵感,成为他们创作的重要参考和借鉴。经典名著中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可以触动我们的内心世界,引发共鸣。经典作品给人以情感共鸣,下面是一些备受推崇的经典作品。

神奇的克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一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这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全文围绕“神奇”一词向读者介绍了克隆的含义、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及克隆技术的庄诱人前景。文中举例丰富,采用巧妙、有趣的语言材料说明克隆的神奇,因此,在教学中,可抓住课文的介绍顺序、语言材料、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及克隆的神奇、意义及发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随课文学习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多音字“率”及理解字义,辨析形近字“薯、署、暑、著”。

3、了解克隆的含义,通过朗读初步体会克隆的神奇,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理解“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

朗读——感悟——拓展

通过品读具体语言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步体会克隆的神奇,产生科学求知欲望。

解克隆的含义,通过朗读初步体会克隆的神奇,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理解“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

通过品读具体语言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步体会克隆的神奇,产生科学求知欲望。

1、出示课题,指导写好“隆”字,注意“生”字上面有一横。齐读课题。

2、学生质疑课题。

1、提出朗读要求。

2、学生读文。

3、检查:多音字“率”及理解字义,辨析形近字“薯、署、暑、著”。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克隆的?

5、解决问题,理清课文脉络,归纳段落大意。

1、问题导入:什么叫克隆?快速默读1-4自然段后说说。

2、学生回答。

3、过渡:课文又是怎样一层层的向我们介绍克隆的含义的呢?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5、指读第二自然段,了解“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板书:有性与无性繁殖

7、读第四自然段,了解什么是低等生物及其如何克隆。板书:单细胞

8、小结。

朗读课文及查阅克隆技术相关资料。

神奇的克隆

以孙悟空为例

有性与无性繁殖

克隆的含义植物的压条、嫁接

单细胞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课《神奇的克隆》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短文。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全文共九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文章内容浅显,脉络清楚,我们可以在学生在学习生字词之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说明性文章的一般特点和说明方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与能力)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知识与能力)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知识与能力),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学习生字词——反复阅读——感知内容——理解说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隆”,提醒学生重视“生”上的“一”。问:什么是克隆?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回答。

2、不用读全文,你们从课题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

3、再板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板书课题时随文识字,指导学生读懂课题: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并质疑提高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讨论课文内容及条理。

3、交流:

(1)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义理解,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

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点讲了那就几个问题?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5、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学生边默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问: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3、老师归纳说明方法:

(1)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把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这段内容告诉我们什么?(概括段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紧扣说明方法,通过自读了解克隆的定义,理解“举例子”、“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7.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隆:无性繁殖

(1-2)

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神奇

(3-5)

神奇的克隆技术诱人的`前景

(6-9)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

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板书克隆。

1、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能回答什么是克隆的句子来。(克隆底下板书:无性繁殖

2、交流,指导理解说明方法

3、教师捣乱语序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1、指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引导找出重点(柳树枝条插进),(马铃薯。仙人掌切块)

2、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3、植物克隆还有什么方式?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4、这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5、许多植物繁殖本领很强,会用很多方式。出示课件资料

6、出示练习要求:仿话练习

。1.请大家自由读着两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感受怎样?

2、交流

3、指导感情朗读

4、出示课件资料,了解更多动物克隆情况

2、交流

3、随机分段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4、、教师引读

5、出示减负练习说话

克隆技术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科技成果:它可以——可以——可以——

可以——可以————

五)学习第九自然段:

1、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补充克隆新成果资料

3、如果你是克隆专家,你最想克隆什么?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植物

无性繁殖低等生物

高等动物

神奇的克隆

培育

造福人类挽救

培植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神奇的克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二

评析与修改

教学

目标

基础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克隆技术的一般常识。

发展

目标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难点

预测

引导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助学预案

交流有关克隆的报导。

教学

活动

教学内容

评析与修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

导入

一、复习。

讲述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回忆上堂课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1、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听写生词。

师生互动

讨论后,教者归纳说明方法。a、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根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b、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2、学习第二段。

归纳说明方法。

相互交流。

自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同座相互讨论:这一段从哪几个方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归类:a、分类别。分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类来介绍。b、举例子。植物的克隆就举了柳树、马铃薯、仙人掌等为例。

3、学习第三段。

(2)讨论后形成下列板书:a、总说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b、可以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品质优良的家畜。c、可以挽救濒危物种,培植人体“配件”。d、概括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

(3)这一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来说明问题,显得条理清楚。

四、回顾全文,归纳总结。你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克隆之谜》重点介绍了关于克隆技术方面的知识,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等。)

板书

设计

无性繁殖

克隆之谜

造福人类

作业

设计

1、说说克隆这项技术奇妙在哪里,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2、关于克隆“可以造福于人类”,你还了解哪些?

反思

重组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神奇的克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三

主备人

仇中玲

所在学校

工人子弟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

7、神奇的克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克隆的知识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顺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通用设计

设计意图

解读、修改

第一课时

一、分步揭示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一)、板书克隆。

师:什么叫克隆?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二)、用彩色粉笔在“克隆”二字前加上“神奇的”三字,问:不用读全文,你们能不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谈克隆的神奇)

(三)、查字典理解“神奇”(稀奇而神秘)

(四)、克隆,神奇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认真阅读课文来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解说明顺序。

(一)、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毫毛例如马铃薯收获家畜饲养微生物效率

(二)、查字典、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1、多音字:家畜效率

2除“微生物”外,均由学生自学理解。

(三)、自读课文,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小结:

1、孙悟空快速克隆自己。

2、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3、植物的克隆。

4、低等生物的克隆。

5、高等生物的克隆。

6、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7、克隆技术与其它科技成果结合。

8、克隆技术的其它应用。

9、克隆技术正在展示诱人前景。

(四)、练习归纳要点,理解课文说明顺序。

1、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的重点讲了哪几个问题?

(1)、什么叫克隆。(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繁衍后代)

(2)、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第二段—第三至五自然段: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和高等动物的克隆)

(3)、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他的诱人前景。(第三段:第六至九自然段)

(五)、学生讨论后,教者归纳:本文中心突出,专门介绍有关克隆的知识。条理性强,先解释什么叫克隆,然后分类介绍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的克隆现象,最后讲神奇的克隆具有诱人的前景。

三、作业。

(一)、朗读课文。

(二)、习字册生字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听写生词。

(二)、师述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回忆上堂课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

(一)、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相互交流。

3讨论后,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1)、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根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二)、学习第二段。

1自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同座相互讨论:这一段从哪几个方

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

2开展讨论。

3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1)、分类别。分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类来介绍。

(2)、举例子。植物的克隆就举了柳树、马铃薯、仙人掌等为例。

(三)、学习第三段。

2讨论后形成下列板书:

(1)、总说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2)、可以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品质优良的家畜。

(3)、可以挽救濒危物种,培植人体“配件”。

(4)、概括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

3这一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来说明问题,显得条理清楚。

三、回顾全文,归纳总结。

(一)、《神奇的克隆》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采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神奇的克隆》重点介绍了关于克隆技术方面的知识,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等。)

(二)、你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四、练习。

(一)、说说克隆这项技术神奇在哪里,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二)、关于克隆“可以造福于人类”,你还了解哪些?

(将课外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一些知识卡片。)

板书设计

7、神奇的克隆

克隆是什么? 神话

克隆的作用造福人类

科学小品文本身对学生来说就充满了诱惑,了解了克隆一词的含义后,直接到文本中寻找答案。

理清文本的脉络,学习说明文的条理性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结合课文,适时的灌输相关知识点,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再次回顾文本,复习说明方法,巩固知识点。

在学生对克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克隆充满好奇时,让他们搜集了解相关内容。

教后反思

神奇的克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四

主备人

仇中玲

所在学校

工人子弟

单  元

第二单元

课  题

7、神奇的克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

1、 搜集有关克隆的知识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顺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通用设计

设计意图

解读、修改

第一课时

一、分步揭示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一)、板书克隆。

师:什么叫克隆?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二)、用彩色粉笔在“克隆”二字前加上“神奇的”三字,问:不用读全文,你们能不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谈克隆的神奇)

(三)、查字典理解“神奇”(稀奇而神秘)

(四)、克隆,神奇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认真阅读课文来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解说明顺序。

(一)、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毫毛 例如 马铃薯 收获 家畜 饲养 微生物 效率

(二)、查字典、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1、多音字:家畜 效率

2除“微生物”外,均由学生自学理解。

(三)、自读课文,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小结:

1、孙悟空快速克隆自己。

2、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3、植物的克隆。

4、低等生物的克隆。

5、高等生物的克隆。

6、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7、克隆技术与其它科技成果结合。

8、克隆技术的其它应用。

9、克隆技术正在展示诱人前景。

(四)、练习归纳要点,理解课文说明顺序。

1、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的重点讲了哪几个问题?

(1)、什么叫克隆。(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繁衍后代)

(2)、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第二段—第三至五自然段: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和高等动物的克隆)

(3)、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他的诱人前景。(第三段:第六至九自然段)

(五)、学生讨论后,教者归纳:本文中心突出,专门介绍有关克隆的知识。条理性强,先解释什么叫克隆,然后分类介绍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的克隆现象,最后讲神奇的克隆具有诱人的前景。

三、作业。

(一)、朗读课文。

(二)、习字册生字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听写生词。

(二)、师述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回忆上堂课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

(一)、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相互交流。

3讨论后,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1)、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根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二)、学习第二段。

1自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同座相互讨论:这一段从哪几个方

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

2开展讨论。

3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1)、分类别。分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类来介绍。

(2)、举例子。植物的克隆就举了柳树、马铃薯、仙人掌等为例。

(三)、学习第三段。

2讨论后形成下列板书:

(1)、总说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2)、可以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品质优良的家畜。

(3)、可以挽救濒危物种,培植人体“配件”。

(4)、概括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

3这一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来说明问题,显得条理清楚。

三、回顾全文,归纳总结。

(一)、《神奇的克隆》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采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神奇的克隆》重点介绍了关于克隆技术方面的知识,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等。)

(二)、你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四、练习。

(一)、说说克隆这项技术神奇在哪里,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二)、关于克隆“可以造福于人类”,你还了解哪些?

(将课外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一些知识卡片。)

板书设计

7、神奇的克隆

克隆是什么?    神话

克隆的作用      造福人类

科学小品文本身对学生来说就充满了诱惑,了解了克隆一词的含义后,直接到文本中寻找答案。

理清文本的脉络,学习说明文的条理性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结合课文,适时的灌输相关知识点,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再次回顾文本,复习说明方法,巩固知识点。

在学生对克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克隆充满好奇时,让他们搜集了解相关内容。

教后反思

神奇的克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五

1.认识生字,理解词句,读通顺课文。

2.初步了解克隆知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3.初步了解说明文中心突出、科学性强、条理清楚的特点,了解一般的说明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书“克隆”,请同学们快速读一二自然段,说说什么是克隆?

再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及条理。

3.交流:

(1)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意理解,说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指名说说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指名说说自然界中有哪些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指名说说哪些个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是科普文章,介绍了克隆的一般知识,说明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指名说说:

本文中心是?

说明的顺序是?

5.朗读全文。

三、作业

《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什么是克隆?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二、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读。

2.指名说说什么是克隆?

出示: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师指出:这是“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一般句型:“……就是……”

指名说一句。

三、学习第二段。

1.小组合作阅读。

课文从哪几方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

2.交流。

指名说说。

(1)从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个方面来介绍。

(2)归纳说明方法:

分类别:分几个类别来说明。

四、学习第三段。

1.小组合作阅读。

朗读后分析讨论课文是以怎样的结构形式来写克隆技术的诱人前景的?

2.交流归纳。

先总说: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再分说:可以……可以……

最后概括: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

总——分——总

五、总结全文。

1.集体朗读全文。

2.指名交流:

课文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六、作业

1.《补充习题》

2.课外收集一二个克隆的事例。

板书:

7.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隆——无性繁殖——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神奇

造福人类——培育、挽救、培植

神奇的克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六

教时2课时日期09年3月一、教学目标:

1、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能结合文章内容,正确地说出克隆技术“神奇”在哪里。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克隆技术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畅想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感情。

二、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说起“克隆”,这可是个近十多年来出现的新名词,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也就是“无性繁殖”。课文《神奇的克隆》就是一篇介绍这方面知识的科普说明文。课文开头以《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能快速地“复制”自己为例,形象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克隆,接着科学地给克隆下定义,然后从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高等生物的克隆三个方面来介绍,最后介绍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于人类的。

2、学生实际:本篇课文学生应该很感兴趣。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应是“什么是克隆?克隆技术的神奇表现在哪里?”原先这课的课题还是《克隆之谜》,现在改成了《神奇的克隆》。我想这不会是一个随便的变动,以找出体现克隆技术“神奇”的句段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引领学生去读课文,将会很有效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带领学生品读他们找出来的重点句段,特别是要反复品味其中最能表现克隆技术“神奇”的字词。克隆技术到底“奇妙”在哪里呢?作为语文课文,当然不是从“纯技术”这一角度来探讨,而是用美妙的文字来诠释这个“奇妙”。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克隆技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喜欢看哪些动画片呀?(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引出《西游记》),你们喜欢《西游记》中哪些人物?(自由发言),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他有哪些本事?孙悟空可真神了,一根毫毛就变出了许多小孙悟空来。这是多么神奇有趣啊!这个神话引发了人类复制自身的幻想,孙悟空能复制自身的本领,就是现代科技领域研究的“克隆”(板书“克隆”)。

2、克隆技术到底是怎样的技术?真的像神话中描绘的那么“神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教师板书课题:神奇的克隆)

3、从课题看,“神奇”是什么意思呀?(非常奇妙)那么克隆技术到底奇妙在哪里?认真阅读课文之后,我们应该能够找到答案。

学生介绍学生理解课题初读课文

通文解词 1、教师提出自觉要求:自由轻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教师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新词:

例如:马铃薯嫁接细菌饲养效率诱人

a、指读正音b、理解部分词语c、用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或几名话。

按要求自读指名读学生评价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以奇妙的情节——孙大圣“拨毛变猴子”,由此引出了克隆技术的概念。(第1-2自然段)

2、哪些动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领呀?(第3-4自然段)

3、大自然中许多植物和单细胞微生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而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克隆技术诞生的高等动物-多利(第5自然段)

4、课文哪些地方向我们介绍克隆技术的诱人前景呢?(第6-9

学生分段,理思路交流自然段大意

自然段)

5、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

教师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不但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而且还能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克隆技术。其实,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能利用一些植物的先天克隆本领来扩大他们的种植面,如古人在诗中写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无心插入柳条,它能长成一个新生命,而如今,人类终于找到了后天克隆高等动物的路径,并由此开始了一次生命科学的革命。

作业1、练习册1、2、3

2、继续收集有关克隆技术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回忆交流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3、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剪下、插进、一株株、活泼可爱”、“切成、种进、许多、新鲜”等一系列词语)

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意义。

2、教师引读

学习第九自然段:

想克隆———”为起句,发挥想象说一说。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小组交流大组交流课堂作业练习册4、5

家庭作业小练笔:《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板书设计

7、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隆——无性繁殖——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神奇

造福人类——培育、拯救、培植

神奇的克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七

这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全文围绕“神奇”一词向读者介绍了克隆的含义、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及克隆技术的庄诱人前景。文中举例丰富,采用巧妙、有趣的语言材料说明克隆的神奇,因此,在教学中,可抓住课文的介绍顺序、语言材料、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及克隆的神奇、意义及发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随课文学习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多音字“率”及理解字义,辨析形近字“薯、署、暑、著”。

3、了解克隆的含义,通过朗读初步体会克隆的`神奇,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理解“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

朗读——感悟——拓展

通过品读具体语言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步体会克隆的神奇,产生科学求知欲望。

解克隆的含义,通过朗读初步体会克隆的神奇,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理解“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

通过品读具体语言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步体会克隆的神奇,产生科学求知欲望。

1、出示课题,指导写好“隆”字,注意“生”字上面有一横。齐读课题。

2、学生质疑课题。

1、提出朗读要求。

2、学生读文。

3、检查:多音字“率”及理解字义,辨析形近字“薯、署、暑、著”。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克隆的?

5、解决问题,理清课文脉络,归纳段落大意。

1、问题导入:什么叫克隆?快速默读1-4自然段后说说。

2、学生回答。

3、过渡:课文又是怎样一层层的向我们介绍克隆的含义的呢?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5、指读第二自然段,了解“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板书:有性与无性繁殖

7、读第四自然段,了解什么是低等生物及其如何克隆。板书:单细胞

8、小结。

朗读课文及查阅克隆技术相关资料。

神奇的克隆

以孙悟空为例

有性与无性繁殖

克隆的含义 植物的压条、嫁接

单细胞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