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模板8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文轩最新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模板8篇)

征文既是自我展示的机会,也是与他人交流、对话和辩论的平台,需要平衡个人特点与社会需求。写作完成后,要进行反复修改和润色,确保语言通顺和语法正确。让我们一同阅读一些征文中的闪光之作,感受其中的智慧和情感。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一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2、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欲速则不达。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解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

3、学生谈对题目的理解。

二、学法引路

1、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欲速则不达》是一篇古文的译文。文章虽然短小,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那就是题目所概括的:欲速则不达。请同学们回忆学习《井底之蛙》一文的情形,想想用什么方法能比较快的理解古文文意?(生谈自己的经验。)

2、教师出示“金钥匙”内容。

三、熟读课文

1、请学生选自己适用的方法自读《欲速则不达》的古文和译文。要求: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指名分读古文和译文,师生共同正音。

3、请同学领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同桌互读古文和译文。

4、师生合作读古文和译文。

5、生质疑自学有困难的字词含意,师生共同解疑。

6、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大意。

7、师生共同分析齐景公的“欲速”表现。

四、探究明理

1、学生思考并回答:齐景公能很快赶回都城吗?为什么?

2、教师创设情境:“如果你是齐景公身边的侍从,当看到齐景公嫌马跑得不努力,自己下车步行时,你打算怎样说服他回到马车上去?”

3、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并推选发言人。帮发言人补充,完善发言内容。

4、各小组发言人汇报,师生随即评价。

5、师生共同解决解题时还遗留的问题。

6、请学生结合课题用一句话说说读文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1、教师板书:快与慢。请学生结合本课再谈理解。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生活中“欲速则不达”的事。教师也可补充实例。

六、布置作业

1、将《欲速则不达》与《效率专家爸爸》对比阅读,总结自己的体会。

2、继续积累与时间有关的名言警句。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驿、丞、婴、焚、缰、驭”。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用心体会齐景公求“速”时的动作、语言,理解课文资料,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透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教学重点:

用心体会齐景公求“速”时的动作、语言,理解课文资料,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了解“欲速则不达”的故事经过,探究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到达目的。

教学过程:

一、组织讨论,引出课题并解题。

1、由单元主题组织讨论导入。

2、师出示: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dd《论语》并简单理解。

3、引出课题并解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根据学生实际状况纠正读音。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三、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一)了解齐景公为什么急。

1.请学生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谈晏婴与齐景公的关系。

2.抓住“晏婴危在旦夕,恐怕难以见上最后一面”这个句子,体会当时状况的紧急。

(二)体会齐景公怎样焦急。

1.抓住齐景公的动作“霍地站起”,体会他当时情绪,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

2.体会“十分焦急”。

透过句子比较,使学生体会齐景公十分焦急的情绪,引领学生读出着急、命令的语气。

3.体会“心急如焚”。

(1)抓出“夺”等词语,体会齐景公心急如焚。

(2)景公亲自驾车真的比驺子快吗

(3)你怎样看待他“弃车而跑”的行为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三)景公能尽快赶回都城吗

1.拓展资料:

2.齐景公真的不明白徒步走比驾车慢吗那他怎样会选取了这样的方法呢

(2)小结揭示欲速则不达的含义。

(3)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课题。

(4)结合生活实际谈事例,加深认识。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三

1、技能目标: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2、认知目标: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欲速则不达。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探究故事中蕴涵的与时间有关的深刻道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欲速则不达”的理解。

1课时。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

2、请学生根据题目提问题和猜一猜文章的意思。教师随即梳理问题,并相机出示: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3、学生谈对题目的理解。

1、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欲速则不达》是一篇古文的译文。文章虽然短小,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那就是题目所概括的:欲速则不达。请同学们回忆学习《井底之蛙》一文的情形,想想用什么方法能比较快的理解古文文意?(生谈自己的经验。)

2、教师出示“金钥匙”内容。

1、请学生选自己适用的方法自读《欲速则不达》的古文和译文。要求: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指名分读古文和译文,师生共同正音。

3、请同学领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同桌互读古文和译文。

4、师生合作读古文和译文。

5、生质疑自学有困难的`字词含意,师生共同解疑。

6、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大意。

7、师生共同分析齐景公的“欲速”表现。

1、学生思考并回答:齐景公能很快赶回都城吗?为什么?

2、教师创设情境:“如果你是齐景公身边的侍从,当看到齐景公嫌马跑得不努力,自己下车步行时,你打算怎样说服他回到马车上去?”

3、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并推选发言人。帮发言人补充,完善发言内容。

4、各小组发言人汇报,师生随即评价。

5、师生共同解决解题时还遗留的问题。

6、请学生结合课题用一句话说说读文的感受。

1、教师板书:快与慢。请学生结合本课再谈理解。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生活中“欲速则不达”的事。教师也可补充实例。

1、将《欲速则不达》与《效率专家爸爸》对比阅读,总结自己的体会。

2、继续积累与时间有关的名言警句。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借助资料,通过齐景公的动作、语言,体会齐景公对晏婴的情深义重。

3、质疑问难、品词析句。通过齐景公的言行,设身处地体会他的心理活动。探究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不信任外部条件,只靠自己,反而想快却达不到目的。

4、朗读古文,感悟古文的凝练,读出古文的韵味。

课前活动:播放《欲速则不达》动画。孔子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关于“欲速则不达”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这节课中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课文是——《欲速则不达》。学生齐说课题。

2、教师板书课题。

3、课题什么意思呢?(想要快,却达不到目的。)

4、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1、请同学们先自己朗读课文,注意读书时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把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出来。

2、同学们读的都很认真。这里有几个生词老师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出示:“驿使”、“驺子”、“驭马”。指名领读。从这几个词中你发现了什么?(“驿”“驺”“驭”都带有“马”字旁)意思上呢?指名解释这几个词的意思。“缰”与 “僵”、“疆”比较,组词。

3、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根据学生提问,整理问题并板书:为什么着急?能赶回去?)

(1)齐景公为什么这么着急?(因为丞相晏婴病重,危在旦夕)危在旦夕什么意思?如果学生补充资料,评价:你不但从课文中找到了根据,还借助资料找到了依据。

(2)齐景公不能赶回去见晏婴最后一面。有依据吗?评价:你根据事情的经过做出了判断,这是你的推测。事实呢?老师查到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

1、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同学们有没有产生新的问题呢?(为什么晏婴病重齐景公这么着急?)

生补充资料

老师课前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出示晏婴图片。喏!这就是晏婴。

(课件引入资料:晏婴是齐国的三朝宰相,辅政长达四十年。他全心全意辅佐着齐景公,使齐国达到“兴盛”,却过着清贫的生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臣。)想想,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晏子使楚》一文里凭着聪明才智回击楚国人、捍卫国格的晏子就是他。

从中可以看出什么?(齐景公对晏婴情深义重)

2、从哪儿能够看出来?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2)第三自然段

对比句子:快快准备好车良马,让驺子韩枢为我驾马,火速回去!

准备车马,驾马,火速回去。

指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在这两句话中有两个“嫌”字。“嫌”什么意思?第一次嫌什么?第二次嫌什么?同学们,此时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会嫌驺子驾车慢、马不努力向前呢?因为齐景公心急如焚。“心急如焚”什么意思?我们联系上文看看,导致他心急如焚的原因是什么?景公的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可是他觉得驺子和马也和他的心情一样吗?所以他不信任驺子和马,最后弃车徒步跑开了。他放弃的是什么?(正确的方法)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着急的时候?结果怎样?原因是什么呢?

刚才同学们解释了课题,欲速则不达就是想要快,却达不到目的。学习完了课文,谁再来谈谈对这个课题的理解?(齐景公因为对晏婴的感情情深义重,所以心急如焚,导致他不信任外部条件,没有选择正确的方法,所以导致想快却适得其反,最终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

1、学完了课文之后,你从中收获了什么?在这个短短小的故事中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2、刚才我们学习了这个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故事,想不想看看原文?

3、出示原文,自读。读了古文,你有什么感觉?老师来读读,好吗?配乐。

4、刚才我们先学习了译文,再来读古文。这是一种学习古文的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来看一看。(出示课件)谁来读读?根据金钥匙的提示,自己读读试试。

5、指名读。

6、这篇古文仅用了74个字,表达了我们现代文180多个字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古文的语言之凝练,朗读之韵味,正是古文的魅力所在。在我们的小学课本和课外读物中有许多古文,希望同学们能够多读、多诵!

7、延伸: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五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理解“驿使、危在旦夕、心急如焚…”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理解古文的内容。

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的含义。

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的深刻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文,感悟其蕴含的深刻含义——欲速则不达

三、教学课件准备:

模块一:晏婴的简要资料

模块二:一组词语

模块三:文本中“快快准备…”一句话

模块四:后续故事资料

模块五:填空练习

模块六:故事的古文

四、教学过程:

(一)聊人物,导入课文

1、聊人物,拉近学生跟文本的距离

b、播放课件模块一。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晏婴和景公之间关系非同一般,为后文学生学习景公为何这样急,以致于乱了分寸埋下了情感的基础)

c、晏婴聪明过人,有勇有谋,他成了景公的左膀右臂。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发生在晏子和景公之间的小故事, 叫《欲速则不达》(板书:欲速则不达)生齐读课题。

2、解课题,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a、指名说“速”是什么意思?“达”是什么意思?

b、本来速度快应该早点到达啊,可是为什么“速”的结果却是“不达”呢?学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了。

(二)交流预习情况

播放课件模块二:开火车读词语

(三)品读课文,了解故事蕴含的含义

1、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提出问题:读了课文你觉得景公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景公)

景公为何这样急?(随机板书:急)

a 、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划一划,写一写

b 、同位,前后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c、指名说

d、 抓住“飞奔”“危在旦夕”词语理解,体会情况万分危急(板书:危在旦夕)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六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2、透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欲速则不达。

教学重点:

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教学难点:

探究故事中蕴涵的与时间有关的深刻道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欲速则不达”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解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

3、学生谈对题目的理解。

二、学法引路

1、教师小结:这天我们学习的《欲速则不达》是一篇古文的译文。文章虽然短小,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那就是题目所概括的:欲速则不达。请同学们回忆学习《井底之蛙》一文的情形,想想用什么方法能比较快的理解古文文意?(生谈自己的经验。)

2、教师出示“金钥匙”资料。

三、熟读课文

1、请学生选自己适用的方法自读《欲速则不达》的古文和译文。要求: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指名分读古文和译文,师生共同正音。

3、请同学领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同桌互读古文和译文。

4、师生合作读古文和译文。

5、生质疑自学有困难的字词含意,师生共同解疑。

6、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大意。

7、师生共同分析齐景公的“欲速”表现。

四、探究明理

1、学生思考并回答:齐景公能很快赶回都城吗?为什么?

2、教师创设情境:“如果你是齐景公身边的侍从,当看到齐景公嫌马跑得不努力,自己下车步行时,你打算怎样说服他回到马车上去?”

3、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并推选发言人。帮发言人补充,完善发言资料。

4、各小组发言人汇报,师生随即评价。

5、师生共同解决解题时还遗留的问题。

6、请学生结合课题用一句话说说读文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1、教师板书:快与慢。请学生结合本课再谈理解。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明白的生活中“欲速则不达”的事。教师也可补充实例。

六、布置作业

1、将《欲速则不达》与《效率专家爸爸》比较阅读,总结自己的体会。

2、继续积累与时间有关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欲速则不达

急速

过于性急,反而不能到达目的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七

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十一单元的主题课文。这是一篇古文的译文。文章虽然短小,却蕴藏着深刻的道理,那就是题目所概括的:欲速则不达。即:过于性急反而达不到目的。通过本文的教学,应使学生悟出这个道理。

1、正确认读本课的七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欲速则不达”、“危在旦夕”、“心急如焚”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4、能够联系课文,速读相关的文言文。

1、体会齐景公焦急的心情,进一步体会齐景公与晏婴之间的深厚感情。

2、弄清“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1、生字卡片。

2、有关课文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学习新课以前,老师有个问题想问你们:战国时候,我国分为哪七个诸侯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齐国的一个小故事。(板书课题:欲速则不达)

2、指名起来读题目,并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和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读课文,纠正字音。

3、检查生字和词语的掌握情况。

4、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小故事?

启发导入:齐景公为什么要急着赶回都城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三、精读课文,体会齐景公的焦急之情,进而感受齐景公与晏婴之间的深厚感情。

(一)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2、通过学生交流,多媒体出示课文一二自然段。

3、指名读。

4、交流:齐景公急着往回赶的原因是什么?

(理解并板书:危在旦夕)

5、讨论: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写出齐景公急着往回赶的原因?

(另一名驿使飞马而至,理解“飞马而至”)

(1、指名读;2、再指名读;3、齐读。)

7、小结:晏婴病重,齐景公是这么着急,齐国有那么多大臣,他们病了,齐景公也会这么着急吗?(生答)你了解晏婴吗?(生谈)

是的,晏婴的雄才大略曾经为齐国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使齐国一度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势力最强的国家,作为三朝丞相的晏婴对于齐国是举足轻重的。没有了晏婴,齐国可能随时被别的国家吞灭;他的离去,对齐国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齐景公对晏婴是情深义重的。现在晏婴危在旦夕,齐景公怎能不着急?!他是怎样做的呢?请你一边读一边从课文中划出齐景公齐景公着急的句子。

(二)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1、边读边划:从哪些句子看出齐景公很着急?

2、交流,并同时出示有关课文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3、体会:读这些句子,你体会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

(板书并理解:心急如焚。)(理解“霍地”、“高声”“让驺子韩枢为我驾车驭马”、“夺过”、“亲自”等)

4、指导朗读,带着体会读出心急如焚的感受。

(景公心情越来越急,方法是一个接一个地变化,目的只是想快点赶回都城。)

6、指导朗读:带着这种体会,读出齐景公的着急之情。

(1、一生读后评价;2、再指一生读;3、齐读)

五、拓展延伸:

1、思考:齐景公现在这样做能很快地回到都城吗?为什么?

2、小结:齐景公是心急之下,乱了方寸。看来,做事情越是心急,事情越是办不好,这真是“欲速则不达”啊!(板书划上箭头)

3、齐景公怎样做就能很快地回到都城了呢?(生谈)

4、小结:是啊,不管事情多急,先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再采取合理的方法,这样才会很快达到目的。

六、整体感知课文,复习巩固。

1、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了齐景公听说晏婴危在旦夕后心急如焚的表现,,请大家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再来体会齐景公的心急如焚。

2、学习古文。

师:《欲速则不达》这个小故事原文是一篇古文。请大家对照课文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要划出来。

3、出示多媒体课件带拼音的古文。

(1、教师读;2、指名学生读;3、学生自由读;4、齐读)

七、布置作业:

课后把这段古文读熟,并且再找一些古文来读一读。

17、《欲速则不达》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着重设计了三个环节。一个是导入环节,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和学过的两篇课文,谈一谈对“快”与“慢”的认识和理解,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头头是道,各有各的见解,理由也很充分,课堂气氛热烈异常,然后通过老师的小结引导,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二是在探究道理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欲速则不达”,我除了让他们结合实际谈外,还用表格的形式补充了几个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道理的基础上能够合理利用时间,也以此来巩固单元所要完成的.教学目的。这也是本课的一个亮点,学生不仅发表了看法,也充分说明了自己的理由,因为设计教学时,我结合了前两篇课文,所以使得单元教学紧密相联。三是拓展延伸,培养能力环节。第一项训练是在课上我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对景公的做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明理由,通过此项训练,学生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课题,而且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第二项训练,给学生拓展了学习空间,让学生亲自走进当时的情境中去说服景公回到马车上,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边演边说,课堂气氛活跃,掀起了阵阵高潮。

教师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1、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本节课,教师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活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如:导入新课时,教师就提出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快好”还是“慢好”?引发学生自主争论,使学生在读课文之初,就有问题要思,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文即将结束时,教师注意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给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及表达的机会,使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课文,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满足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还注重知识的拓展延伸,运用表格式的练习,把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联系到一起,使得单元教学紧密相联。

3、注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体验、感知的时候,教师为学生创设个人思考、自由表达的空间,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谈自己所想,说自己所感,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他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八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理解“驿使、危在旦夕、心急如焚…”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理解古文的内容。

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的含义。

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的深刻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文,感悟其蕴含的深刻含义——欲速则不达

三、教学课件准备:

模块一:晏婴的简要资料

模块二:一组词语

模块三:文本中“快快准备…”一句话

模块四:后续故事资料

模块五:填空练习

模块六:故事的古文

四、教学过程:

(一)聊人物,导入课文

1、聊人物,拉近学生跟文本的距离

b、播放课件模块一。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晏婴和景公之间关系非同一般,为后文学生学习景公为何这样急,以致于乱了分寸埋下了情感的基础)

c、晏婴聪明过人,有勇有谋,他成了景公的左膀右臂。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发生在晏子和景公之间的小故事,叫《欲速则不达》(板书:欲速则不达)生齐读课题。

2、解课题,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a、指名说“速”是什么意思?“达”是什么意思?

b、本来速度快应该早点到达啊,可是为什么“速”的结果却是“不达”呢?学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了。

(二)交流预习情况

播放课件模块二:开火车读词语

(三)品读课文,了解故事蕴含的含义

1、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提出问题:读了课文你觉得景公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景公)

景公为何这样急?(随机板书:急)

a、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划一划,写一写

b、同位,前后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c、指名说

d、抓住“飞奔”“危在旦夕”词语理解,体会情况万分危急(板书:危在旦夕)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商铺开工大吉的句子 开工大吉的句子(精选16篇)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每一个人都应以身作则。如何促进民族团结,需要从加强民族交流、交流文化艺术等方面入手。民族团结的成功案例与宝贵经验商铺开工大

    中华经典好诗词(精选8篇)

    通过总结人生的起伏和起落,我们可以更加明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编写一份有关人生总结的文章,需要注意哪些关键要素?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人

    最新七夕祝福语长句 的七夕祝福语摘录(实用17篇)

    决议起着明确方向、推动发展的作用,它是行动的起点。决议的内容应该包括问题的背景和现状、目标和解决方案、实施计划和时间表等要素。这里有一些成功企业家的决议案例,让

    2023年初一上语文 初一第一堂语文课心得体会(汇总15篇)

    初一上语文篇一初一第一堂语文课,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份难忘的回忆。这是我们迈入中学的第一步,这是我们开启语文学习之门的第一课。这节课让我们重新审视语文学科,更加深入

    记帐员年终总结 财务记账员年终个人工作总结(模板8篇)

    通过知识点总结,我们可以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和规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知识点总结篇章,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思路和参考。记帐员年终总结篇一进入信用社以来

    2023年学校学年工作计划(大全8篇)

    农村农业工作计划是对农村地区农业发展的一种规划安排和有序指导。以下是一些人事管理的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学校学年工作计划篇一近年来,我校办学条

    2023年暑假开学句子免费 暑假开学句子(汇总8篇)

    决议是一种通过讨论和投票达成共识的方式,能够实现集体智慧和民主决策。决议的实施需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下面是一些建议和建议,帮

    因怀孕辞职的申请书 怀孕辞职申请书(通用20篇)

    奖学金申请书应该突出个人的创新思维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以及对学术界的贡献和影响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申请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因怀孕辞职的申请书篇一尊

    2023年鼓励人的名句有哪些(精选8篇)

    环保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也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培养良好的生态习惯和垃圾分类意识是每个人参与环保的基础。以下是一些具有创意和独特观点的环

    最新军训结营致辞(优秀8篇)

    总结范文的撰写需要充分了解所总结的内容,同时需要运用恰当的逻辑和语言表达清晰明确的观点。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和规范,避免出现语病和排版错误。小编为大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