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珍珠鸟教学随笔(实用7篇)

时间:2023-10-08 作者:影墨最新珍珠鸟教学随笔(实用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珍珠鸟教学随笔篇一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方式。

1、唤醒学生内心的爱的情感,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思考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2、文章中融注喜爱之情的描写笔法和蕴涵的深刻哲理

导入并了解文章大意

一 回忆:作者养的珍珠鸟前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开始:怕人 最后:趴在肩上)

板书:怕人

肩上睡着

二 明晰我和珍珠鸟亲近的过程

师:看来“我”真得很了不起,居然让这样一种“害怕人”的鸟,趴在肩头睡着了,那“我”是怎么做的呢?默读课文,画出文中交代“我”的举动的语句,并思考“我”和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生:默读课文(6分钟)

师:“我”为珍珠鸟做了些什么?能让它最后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生:讨论回答

怕 人

挂在、蒙盖——轻松自在

少 扒 开——伸出、瞅

不 掀 开——探出脑袋

不 管 它——-不飞出去

谈到8段出示:

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

(说明什么?)小鸟肯定感受到了主人对它的宠爱,它才会这样淘气,甚至是有点肆无忌惮。

不伤害、微笑——-喝茶、蹦来蹦去

不动声色、抚——-啄笔尖、手指

(每个环节学生谈看法,读)

如果作者用相反的方法去对待小鸟,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师:小鸟就是这样越来越亲近我,信赖我,以至于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三 朗读14自然段,想象一下你脑中的画面是什么样?

师: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你脑海中的画面什么样?

师:多美的画面,能把这么美的画面读给大家听吗?)

四 水到渠成领会文章主旨

师:真棒,相信每个人都被陶醉了,此时作者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是——(学生说完再出示最后一句话)

师:此时你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受吗?

珍珠鸟教学随笔篇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为目标,继续培养快速默读课文的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教给学生自主都市的方法,让孩子们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真正收到“合作”的效果。

《花鸟》节选《篮宝宝》,学生准备:有关人鸟相依的文章。

教参第110—112页。

1课时

二、明确阅读要求 指导学生明确“阅读提示”的要求。 自读“阅读提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画出珍珠鸟在作者呵护与照顾下发生变化的语句。说说你对“信赖,往往创在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三、自读自语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小组交流

按“阅读提示”自读本文后,在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珍珠鸟在作者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的变化。

四、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讨论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教师指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美好的境界指人鸟相依、和谐亲密的情境。小珍珠鸟的理解与尊重。开始“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但因作者的呵护、理解与尊重,使这种鸟对人产生信赖,出现了人鸟相近相亲的美好境界。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五、随文阅读,交流阅读体会。(附《蓝宝宝》)

蓝宝宝

蓝宝宝是一只灰翼蓝身的小鹦鹉,每次出笼,它一定振翅疾飞,在屋里回翔一圈,然后栖在我肩头或腕际,最温驯的时候,它会憩在人手背,低下头来,用小喙亲吻人的手指,讨人欢喜。有时它更会从嘴里吐出一粒“雀栗”来,邀你共享,据说这是它表示友谊的亲切举动,但你尽可放心,它不会强人所难,不一会儿,它又径自啄回去了。有时它也会轻咬你的手指,并露出它可笑的舌头。兴奋起来,它还会不断地向你磕头,颈毛松开,瞳仁缩小,嘴里更是呢呢喃南,不知所云。

小鸟依人,也会缠人,过分亲狎之后,也有烦恼的。你吃苹果,它便分来奇袭,与人争食。你特别削一小片喂它,它只浅尝两三口,仍纵回你的口边,宁要和你分享大块。你看报,它便来嚼食纸边,吃得津津有味。你写字呢,它便停在纸上,研究你写些什么,甚至以为笔尖来回挥动是在逗它玩乐,便来追咬你的笔尖。要赶它回笼,可不容易。如果它玩得还未尽兴,则无论你如何好言相劝或大声威胁,逗不能使它俯首归心。最后只有关灯一招,在黑暗里它是不敢飞的。于是你伸手捧起,毛茸茸软温温的团,小心脏抵着你的手猛跳,吱吱的抗议声中,你已经把它置回笼中。

珍珠鸟教学随笔篇三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描写珍珠鸟的外貌及语言的句子,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课文内容,明白小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过程,体会小珍珠鸟的心理变化过程。

(2)认真阅读课文,学会揣摩句子蕴含的深刻含义,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上下文,感受作者热爱生活领悟生活的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雏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体会作者是如何爱护鸟儿的。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学习作者热爱生活,感悟生活的品质。

本课主要有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法2.创设情境法3.自主学习法4.讲授法

此外、辅助使用了多媒体演示法、谈话法等等。

ppt课件

(一)、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它娇小、可爱,就是特别怕人。看,(屏幕珍珠鸟图)板书课题16*珍珠鸟。同学们喜欢吗?好,请同学们用充满喜欢的声音齐读课题。大家悦耳的声音,传递给老师这样一个信息:同学们都是富有爱心,心地善良的孩子,对小鸟一定怀有深深的喜爱之情,那想不想听听珍珠鸟的叫声?(播放附有珍珠鸟叫声和珍珠鸟简介的图片。)

(2)学生介绍作者。(师出示课件)这篇文章的作者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画家。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象是一幅美丽的画。

(3)学习自读提示

作者曾经养过鸟,他和鸟之间是怎样相处的呢?我们一起来走进这篇课文。

师:课前大家生字词都预习好了吗?

师:我来检查一下。

课件出示生字词

垂蔓

葱茏

瞅瞅

雏儿

画框

嚓嚓

嗒嗒

细腻

眼睑

眸子

咂咂嘴

流泻

找三四位同学读,同学们评价一下这几位同学读的怎么样?

大家是不是都想来读一下?齐读

注:雏儿是小儿幼儿的意思,这是一个儿化音,要在音节末尾音上附加卷舌动作。

课下请同学们写写记记这些词语,好吗?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我认为应该用情来读,用一种喜爱的感情来读。

师:是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文章如果有了情感,就有了灵魂。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要设想自己是文中的人物,由文入情,就会达到与与作者神气相通,心心相应的境界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你最想了解的内容?或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用你最喜爱的语气来读一读。

生自由择读

师:好,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接力赛读,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能读出播音员的水平。

(师播放轻音乐,学生生进行接力赛读。)

师:谁能用最简洁的话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我喂养了一对珍珠鸟,他们有了雏儿,这只珍珠鸟由害怕我到亲近我的过程。

(三)、自由朗读课文,研读体会重点句子。

勾画出其中你最喜欢的句子,美美的读一读。并用“我喜欢是因为”的句式来说一句话

(生读书勾画)

(1)第13自然段,文中的作者为小鸟营造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家,“小家伙”“竟然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人与鸟的彼此的信赖已经达到了一种何等的境界啊!多么让人羡慕啊!

(2)第8自然段,“起先……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这段用了“飞”、“落”、“站”、“啄”、“撞”、“逃”这些动词写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调皮的特点。并且这一段连用了三个“一会儿”这样的排比句。

(3)第7自然段,写小珍珠鸟外形很漂亮,长得又胖乎乎的,显得很可爱。

胖乎乎的,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这里的比喻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5)同学换下角色用小珍珠鸟的语气来读第10自然段?

渐渐我胆子大了,就落在主人的书桌上。我先是离他较远,见他不来伤害我,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他的杯子上喝茶,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他的反应。他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我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他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7)我喜欢第四段里的这句“却是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是因为写得很好看!

(8)第10自然段,因为这一段让我觉得作者对小珍珠鸟的细心照顾得到了回报,小珍珠鸟的可爱也给作者带来了享受。这一段的小珍珠鸟特别既可爱又淘气!

作者正是从小珍珠鸟的外形、动作、神态来展示它的可爱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

(四)、研读文本悟情明理,质疑。

投影仪展示:

2、小鸟为什么不怕我了呢?你能以小鸟的口吻对作者说一句话吗?

3、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规范要求:

(1)四人小组选择同一个问题;

(2)小组成员独立学习;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提常规要求:大声发言是对自己的展示,用心聆听是对别人的尊重。

3.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点拨指导。

4.交流体验:

(提常规要求:大声发言是对自己的展示,用心聆听是对别人的尊重。)

点拨重点:

问题一:“我”是怎样逐渐得到大鸟的信赖的?

脉络:

“我”在窗前的吊兰下给大鸟安了个丛林一样的家。它们便从中传出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并伸出鲜红的小嘴。

“我”不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给予它们空间和尊重,它们便安心地生儿育女了。小鸟飞出笼子了,它们起初还有些担心,总是“生气地叫一声”。后来见“我”不伤害雏儿,便到天色入暮才呼唤孩子。最后,完全信赖“我”了。

问题二:“我”是怎样逐渐得到雏儿的信赖的?

5.回归中心: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引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板书:美好的境界)

6、揭示作者的心声。

信赖是一种接纳,是一种包容。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胸襟。有了它,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相互信赖!有了信赖,我们的生活中定会多出许多美丽而温情得故事。我想这就是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心声。

名家引路:出示冰心奶奶的话,学生感悟。

(大屏幕示:冰心的话:“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的好散文。头起得‘头’起得‘带劲’,这‘劲’中有无限的喜乐;‘收’得有‘味’,这‘味’中有深澈的哲理。”)

出示冯骥才的话,学生感悟。

(作者冯骥才的话:“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娇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

过渡:在课文中,作者的那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都浓缩成了一句话,就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7、拓展练笔:

其实美好的境界不仅存在于人与鸟之间,更存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想想生活中那些信赖创造的美好,用“信赖是……”的句式,写写你的一点体会、一点感受、一点启示。

反馈:指名分享,教师随机将同学的内容打上屏幕。然后同学齐读自己的练笔。

补充几则相关的材料,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人与自然要和平共处。

(1)1928年3月,纽约繁忙的百老汇沃尔克大街上,一只名叫“小黑人”的母猫阻塞了交通,因为它有5只小猫需要救护。警察詹姆斯·卡德莫尔拦住了过往的汽车和行人,让“小黑人”把5只小猫一一叼过了马路。当时没有一个人、一辆车因为这而诅咒。有人拍下了这一动人的情景,题名为《为小猫让路》。

(2)辽宁省宽甸县军民村有一位叫黄丽杰的妇女,五年前(1999年)她用准备买蔬菜种子和大棚薄膜的300块钱救下了一只差点成为人口中食的受伤的大雁。她和丈夫精心治好大雁的伤,大雁不愿离开他们,就呆在了他们家里。他们给它取了个名――雁宝(自己的儿子叫忠宝),还买来大白鹅和它做伴。从此雁宝成了他们家庭的正式成员,并且和那六只大白鹅日久生情,生下了许多小雁。黄丽杰一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雁专业户。

(3)北京有一位老太太,她收养了100只流浪猫,从此这些猫咪有了温暖的家,不c再风餐露宿;老太太也因为有了这些猫咪做伴而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生活充实而愉快。

总结:他们都是富有爱心的人,他们都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从而谱写了一曲曲人和动物的赞歌。传为一段佳话,成为一段美谈。

珍珠鸟教学随笔篇四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感悟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相互尊重的境界。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观看刚才这个动画片,从头到尾始终出现的是什么?(小鸟)

你想说什么?

1、出示图片,提问:(1)你发现了什么?(培养观察能力、想象力)

2、出示课题:珍珠鸟

整体感知

1、听录音,通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文中每个字的读音。

(2)运用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文中不懂的词句。

(3)反复朗读,读后想想:你发现了什么?(可互相讨论)

2、自学反馈。

(1)齐读课文。

(2)填空:读了课文之后,我发现了珍珠鸟(怕人胆子变大信赖人)。

活动范围的变化:笼里屋里桌面我身上;

落脚点的变化:柜顶、书架、灯绳窗框书桌、稿纸我肩头。

深入感悟

1、找出珍珠鸟的变化(哦,你是怎么发现的?同学们,下面请把你们的发现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好吗?)自由快速默读课文。

(1)笼里: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2)屋里:即便开着窗子,它也决不飞出去。

(3)书桌上:蹦到我的杯子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友好地啄两下我的笔尖。

(4)我身上:扒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轻抬一下肩,它没醒。

2、体会珍珠鸟的变化是因为我的呵护与照料。(哦,可我还是不明白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举动呢?谁来告诉大家?)

(1)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2)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

(3)我不管它

(4)我不去伤害它

(5)我只是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6)我不动声色地写

(7)我没有用手去抓它,而只是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

3、体会感悟:

(1)你从这些行为态度中看出了(我对珍珠鸟非常的爱护和尊重)。

(2)再联系珍珠鸟的变化你们又能发现(正是由于我对它的爱护和尊重,所以它才会对我如此的亲近和信赖)。

4、品读感悟:

(1)分两组同学,一组读我的表现,另一组读鸟的表现。

(2)读了之后,同学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吗?

(3)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品读这句话。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结合生活实际。

(1)总体品读、感悟

珍珠鸟教学随笔篇五

1、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爱的颂歌。

2、领悟“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哲理。

3、学习课文中细腻的语言描写。

体悟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提高对课文的感知、感悟能力。

1课时。

一、情绪调动:

(课前给学生放周华健的《朋友》曲子)

老师今天能来到这里和大家共同上这一节课感到很高兴,刚才老师送给大家一件礼物——周华健的《朋友》,虽然老师与同学们并不相识,但我相信通过这一节课一定会架起我们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我也非常愿意和同学们成为心心相通的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既然愿意那老师给同学们提一点要求,你们能做到吗?(能)这个要求很简单,就是你们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能做到吗?(能)

二、导入新课:

1、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

(法国小女孩蒂皮与动物为伴及昆明市民同红嘴鸥嬉戏的图片)

2、看完图片后让学生说他(她)最想跟大家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一般都能回答到人与动物、自然的和谐相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表达同一主题的文章——冯骥才的《珍珠鸟》(展示课题)

三、检查预习:

1、幻灯片展示字词,指名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巩固。

四、初步欣赏:

播放课文朗诵。(中央电视台10频道“子午书简”,任志宏朗诵)

五、小小分析家:

1、(听完录音后)你喜欢这篇课文吗?能否说一下理由?

(让学生自由谈,旨在引出本文的主要内容“人鸟和谐”)

2、一开始就“人鸟和谐”吗?

(旨在引出珍珠鸟对人态度的变化)

3、有什么变化?

害怕——渐渐胆大——开始亲近——完全信赖

4、是什么原因成就了这种变化?

(让学生讨论后回答,此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方面是为了引出本文的主旨,即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以及他们二者之间的相互信赖;其二是让学生欣赏学习表达小鸟可爱、作者喜爱感情的描写。中间穿插对重点段落的朗读)

4、板书总结课文主题。

珍珠鸟

爱美好的境界信赖

感情基础主题

“我”

六、小小演讲家:

1、“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学习了《珍珠鸟》之后,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跟大家说?请你吧它写出来,然后讲给大家听。

(给学生5分钟准备时间,然后让5—6名学生上讲台演讲)

2、老师演讲自己的读后感。

(此时,课堂进入高潮)

七、布置作业

大家课下再找两例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想处的事例。

《珍珠鸟》教后记

《珍珠鸟》这篇课文是一篇反映人鸟和谐主题的文章,其中融入了作者对小动物的情感,学生喜欢这样的文章,乐于学这样的文章。

在教学中,首先以优美的课文配乐朗诵开始,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当中,欣赏完后,学生确实被课文所吸引,然后展开对课文内容及主旨的讨论,就非常自然了,进行的非常顺利。

最后设计的“小小演讲家”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好个非常精彩的演讲,把课堂带入了高潮。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得到了情感熏陶,引起对现实社会中不尊重甚至伤害动物、破坏大自然现象的强烈不满,而且也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演讲能力。

在这一教学设计中的“小小分析家”这一环节是相对比较开放的一环,也是老师比较难以引导、难以控制的环节,若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对课文分析不够深入的情况,这也是我在讲授这节课过程中感觉有点遗憾的地方,希望再有机会讲这一课时能做的更好。

珍珠鸟教学随笔篇六

1.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体会“我”在营造人与鸟的信赖关系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鸟儿由“怕人”到“信赖人”的过程。

2.唤醒学生内心的爱,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学习作者对珍珠鸟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细腻、人性化的描写,体会作者在描写中融注的喜爱之情,学写状物的文章。

重点:唤醒学生内心的爱,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1.准备好录音材料。

2.制作幻灯片。设计思路

优美、精彩、富有哲理的语言,学生在人情人境的赏读中,受到美的熏陶,领悟人生的道理。

然后拓展思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从保护环境、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等角度,让学生的观念和情操得到升华。最后进行仿写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欣赏与鸟有关的诗句。(出示幻灯片。) ,

(1)“二月春晖晖,双燕理毛衣。街衣弄藿蘼,拂叶隐芳菲。或在堂前戏,多从幕上飞……”

(《燕燕于飞》江总)

(2)“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三绝句》杜甫)

2.导人

诗人笔下的小鸟(燕子、鸬鹚。),活像自家顽皮的儿童,犹如须臾不离的朋友,人鸟之间是多么和谐、多么信任啊!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的生活平添了多少情趣。当代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吧。

(由古代诗人美妙的诗篇、传神的诗句,引出对散文《珍珠鸟》的学习,不但能激起学生学习新篇的兴趣,而且也暗示了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基调。同时也告诉学生:热爱人生、热爱自然、爱护动物、善待生命,是诗人、作家、人类的共同的情感。这个开头可以说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投影。)

(1)标自然段序号,画出疑难或要探讨的问题。

(2)根据自读思考题,读文章,做旁批。

(3)可与同桌商讨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同学质疑,师生共同商讨解决。

3.根据思考题,组织学生互议解答。(投影。)

(通过此题整体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体会“我”在营造人与鸟的信赖关系中所起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完成教学目标一。) 。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爱的情感。完成教学目标二。)

三、品读课文,体味情感

1.分组自学,品读课文。

(1)朗读课文,商讨本组赏析的语段和句子。

(2)反复研读,从语言和情感两方面,讨论喜欢的原因,作好赏析文字记录。

2.交流讨论,推选代表读语段,合作完成品读赏析任务。

3.教师小结。

这篇散文通过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表现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展示了人与动物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语言精美,感染力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者营造了一个绿色、自由、宽松的环境。(1—5自然段。)

(2)对小鸟进行了人性化的描写,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注其中。(8、11、14等自然段。)

(3)于诗意的描写中蕴含耐人寻味的哲理。如结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4.听配音朗读。(放录音。)

1.请同学看一个画面。(出示幻灯片。)

《惊弓之鸟》——顽劣的弹弓,狰狞的枪口对着鸟的世界……

2.围绕论题展开讨论。

论题:联系现实生活、人类处境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谈谈体会。

(拓宽思路,引思引议,让学生在冷静的思考和热烈的争论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修正,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

五、课后作业,仿写练笔

1.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两遍,摘抄文中优美的、富有哲理的句段。

2.模仿课文,写状物片段。

要求:

(1)将自己的喜爱之情融注在对小动物的描写之中,把人的灵性赋予无知的动物。

(2)也可联系现实生活、人类处境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谈谈体会。

珍珠鸟教学随笔篇七

挨近蹦到喝瞧

活动:啄笔尖啄手指

飞到扭动挤开钻进

落到趴睡咂嘴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鸟语》这一课,懂得了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人和鸟儿友好相处的乐趣。

2、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后说说珍珠鸟的样子。

(2)师小结:珍珠鸟体形小,因它后背有珍珠似的白点而得名,是一种观赏鸟。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读顺句子和课文

(3)给课文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

(1)抽读生字,读准下列字句的字音。

撞傍蹦腻扭蔓雏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拨开雏儿细腻淘气扭动

不由自主信赖索性居然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

四、指导学字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住处:舒适温暖安全

3、引导学生体会:

(1)开头用“真好”反映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我”喜欢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

(4)齐读第2自然段

4、指导朗读(用喜欢、亲切的语气读)

5、师小结: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我”给珍珠鸟安排了一个舒适、温暖和安全的住处。

三、学习第3――6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圈出有关词句。

(1)出示句子;

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背后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a学生自由读,体会并找出描写鸟特点的词语。

b学生交流,师板书:雏儿外形:红嘴红脚

毛灰蓝色蓬松球儿

(2)齐读第3自然段

(3)师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按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写了雏儿的外形特点。

2、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生交流(板书:活动)

(3)同桌讨论,课文是怎样描写珍珠鸟雏儿的活动的?圈出有关词语

(4)根据学生交流,板书:飞落站撞

挨近蹦到喝瞧

啄笔尖啄手指

(5)“渐渐地它胆子大了”“它完全放心了”这是用什么手法写雏儿的?这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学习5、6自然段

(1)师引读,第5自然段,用一句话来写雏儿的活动情况。

白天,生接读………

傍晚………

(2)板书:飞到扭动挤开钻进

(3)指名读第6自然段

a出示图,观察图上“我”“雏儿”在干什么?展开想象

b指名看图说说(板书:落到趴睡咂嘴)

c这一自然段里哪些句子写到了“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d指导朗读第5、6自然段

4、师小结:第3―6自然段讲了珍珠鸟雏儿的外形特点。

活动范围以及与“我”的亲密相处,想想该用什么语气读?

5、指导朗读

6、齐读第3―6自然段

四、作业

五、1、试背4、5、6自然段

2、想想珍珠鸟是怎样信赖“我”的。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第七节,理解反问句的意思。

2、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一、复习检查

齐读课文

二、学习第7自然段

1、指名读,想想这一自然段共几句话?

作者称珍珠鸟是可爱的小家伙,这些概括了上文的哪些方面的内容?

2、指名回答

3、“不由自主”是什么意思?

4、课文最后一句是什么句式?能不能换种口气来说?

5、为什么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板书)

6、指名朗读

7、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四、指名背诵第4―7自然段

1、分段指导

(1)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看着板书引背

(2)第5自然段,出示:

白天,它____________;信晚,它_____________。

(3)第6自然段,出示: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________,我手中的笔__________。不一会儿,_____________它睡得好熟呀!_________。

(4)第7自然段,出示:

看着___________我不由自主地_______________;信赖,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名四人试着完成填空,练背。

3、连起来背诵。

四、再读课文

1、生默读,想想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2、同桌互讲

五、指导造句

居然―――――――

不由自主―――――――――

六、布置作业

1、组词。

拨淘()换()纽()

拔()掏()唤()钮()

2、造句。

居然――

不由自主――

3、解释字义。

1)、雏儿在我肩上睡得好熟啊!()

秋天,果实成熟了。()

米饭煮熟了,香喷喷的。()

2)、珍珠鸟在里面,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这个问题他讲得深入浅出。()

夜已经很深了,王老师还在备课。()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