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校园的绿化面积教学反思 校园的绿化面积(优质5篇)

时间:2023-10-04 作者:紫薇儿2023年校园的绿化面积教学反思 校园的绿化面积(优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校园的绿化面积教学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小小设计师

1.课前准备的图形,进行拼图的操作活动,设计学校草坪。(各种图形的面积是已知的)

2.草坪设计图展示

3. 看一看所拼的各种图形,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呢?

4.引出课题

二、学习方法,想想算算

1.出示题目

学校准备建一块这样的草坪(如下图),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

小组讨论:(1)这个的草坪可看作是哪些图形组合成的。

(2)计算面积

小组汇报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归纳计算方法(1)分割成几个已经学过小图形 求的是图形的面积和

(2)补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 求的是图形的面积差

2.练一练

校园里还有两块花圃(如下图),你能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三、实践方法,量量算算

1.明确任务:在校园里找出一块合适的草坪或花圃,先估计它们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再测量计算面积所需要的数据,算出结果。

2.做好准备

(1)学生分组活动,明确分工

(2)选择好地块

(3)选择好合适的测量工具

3.活动

(1)具体指导图形高的测量

(2)适当的取近似数

4.计算

四、运用方法,画画算算

五、全课总结

谈谈你的收获和体会

校园的绿化面积教学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测量、设计,进一步巩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实际测算活动中,发长灵活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

3.在创新设计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把组合图形转化成熟悉的平面图形。

难点:正确测量所需数据进行计算及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一、导入

出示一组校园的图片:前操场、篮球场、大厅、紫藤架、星光灿烂像……

师:这些照片是在哪拍到的?

生:我们的校园

师:你们喜欢我们的校园吗?

生:喜欢。

师:知道张老师最喜欢我们学校的什么地方吗?猜一猜

生猜

师:你真了解我,张老师最喜欢我们学校的后操场,(课件出示后操场照片)

因为每天下班之后,张老师都要在这里进行减肥运动——打篮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计算操场面积(板课题:操场面积)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课件出示五个图形及字母公式

师: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5个基本图形。

课件出示后操场平面图。

二、活动1:量量算算

师:这是一个多边形,它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板书:不规则图形)

师:你有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吗?

(生:将这个多边形分割成两个长方形)

师:你怎么会想到分成两个长方形的?

生: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我们是学过的

师:真是个好办法,将这个图形分割成两个我们熟悉的图形——长方形,分别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再相加。

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

生:有

师:太好了,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在上面画出你的方法。

学生练习、巡视

学生汇报,课件展示

提问:这个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1、两个长方形(竖)

2、两个长方形(横)

3、两个梯形

4、三个长方形

5、补一个长方形

师:观察黑板上这么多方法,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根据学生的分类

师:像1、2、3、5这样把他们分割成几个我们所熟悉的基本图形,分别计算再相加的方法,我们在这里用“割”表示(课件出示:割)

像5这样,先填补再减去,我们就把这类方法归类成“补”。(课件出示:补)

师: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把它画在右边的图形上。

想一想,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帮我测量了数据(课件出示学生测量时的照片)

课件出示数据

师:仔细观察,你能否找到解题的有效数据?

学生计算,巡视

指名介绍算法

(在介绍算法的时候,提醒学生,把算出的有效数据标在图上)

小结:一般情况下,利用割补法转化多边形的时候,转化成的基本图形越少,越简单,就越利于我们解题。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终于知道我们学校后操场的面积是900平方米了,非常谢谢大家。

师:你们觉得解决多边形的面积,用分割和填补的方法好不好?

好在什么地方?

生:……

师小结:利用分割和填补的方法,将原本一个不熟悉的,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规则的图形来解决(板:转化——规则的图形),这种转化的思想,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经常会用到。

过度:掌握了割补这样的方法,我们就可以来解决这一类问题了。想不想再挑战一下?

三、活动2:想想算算

这块花圃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

出示图1

启学卡1:

1、想一想,如何通过割、补,转化图形,在练习纸上画一画

2、把你最喜欢的一种方法算出来

3、算的快的同学可以再尝试另一种方法解答,看看两种解法的答案是否一致

4、同桌交流解法是否合理,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活动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各种解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种转化的方法,大家看一下(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几部分算式。中间的三角形我们无法解决。

由此可见,转化成的规则图形,必须是可求的,(板书:可求),是否可求就要看所给的有效数据是否充分。

过度:看来同学们更习惯用“割”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割这个方法一定是万能的吗?

我们再来看一题

出示图2:

师:会解决吗?独立尝试一下

生独立解答,巡视

展示学生的作业情况

师:这道题如果让你用割的方来来解决,方便吗?

生:不方便,

师:通过这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

小结:在解决组合图形面积时,有时候“补“会更加的巧妙。

师:当然,这题用分割的方法,也能解决。(课件演示)

不过,在解题思路要比刚才填补法,复杂的多。

张老师把今天的学习内容编成了一首打油小诗送给大家,绝对原创,一起来读一读。

组合图形真奇妙,割割补补不可少,认清图形找准数,计算检查少不了。

师:能读懂这首诗的意思吗?

认清图形是什么意思?(转化)

找准数呢?(解题的有效数据)

可以怎样检查?(用另一种方法再算一遍,看看结果是否相等)

四、活动3:画画算算

启学卡2:

1、利用方格纸画出花圃的形状。

2、设计的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不要忘记标数据。

3、画好后,再算出它的面积。

师:这个活动很难,先要设计,再计算,有信心完成吗?

生:有!

学生活动、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计算方法。

评价学生的作品。

五、总结

同学们的设计很有特色,老师要把你们的设计图纸提供给学校做参考,谢谢你们对学校建设的参与相信你们在这样美丽的校园里学习一定会更加快乐,更加充实。

教后反思:

本课是第二单元学完后安排的一次实践与综合运用,主要让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稍复杂的面积图形,并在校园中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计算,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本节实践活动课的设计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引导探索不同途径的解题策略,使所学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只是得到了升华.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

2,通过学生动手测量,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的心理,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通过人人动手操作,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校园的绿化面积教学反思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设计,进一步巩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创新设计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把组合图形转化成熟悉的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设问质疑。

今年暑假,我们校园新增了一块草坪,同学们想知道它的形状吗?(出示课件图1。)“校园的绿化面积”

提问:这块草坪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图形?是我们所认识了的某一种单一的平面图形吗?你所认识的平面图形有哪些呢?你还能说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学生回答。老师展示课件2。)(课前复习)

二.开展活动,探索算法。

活动一:

1.提问:同学们能根据老师给出的数据计算出我们学校的这块草坪面积吗?(图1。)你准备怎样算?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图片,将自己的方法画在图片上然后将自己的意见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

2.小组交流老师巡视。

3.分组汇报,集中整理。

生a:可以看成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合成的。

生b:可以看成从一个长方形里去掉一个梯形。

生c:可以看成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合成的。

生d:可以看成由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合成的。

师:你还有什么办法?(有学生说出把图形分成三部分来计算。)

4。找出数据,计算面积。(出示收集整理好的4种分法,课件3)

以学生a的方法为例,先让学生说说长方形的长宽,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及高。然后分组练习。

小组汇报计算过程(学生口述。课件展示)

方法一:长方形的面积:12×4=48(平方米)

梯形面积:(12+15)×6÷3=81(平方米)

草坪的面积:48+81=129(平方米

5.比较方法,归纳总结。

明确:“割”和“补”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后计算复杂图形时的常用的方法。分法越简单越好。

6.如过把10m改成8m,你能找出第五种方法来吗?

活动二:想想练练。

1.校园里还有两块花圃,你能算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吗?

2.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计算过程,师生共同订正。

三:小小设计师

1.在同学们的合作下,我们计算了以上几块绿地的面积。为了让同学们能在一个更加优美的环境中学习,学校决定新建几个花坛,你想做回设计师吗?请你把书翻到27页,在下面的方格纸上设计。

2.哪位同学的设计有创意。来展示一下。

3.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草图,讨论它们的面积计算。

四、结语。

同学们的设计很有特色,老师要把你们的设计图纸提供给学校做参考,谢谢你们对学校建设的参与相信你们在这样美丽的校园里学习一定会更加快乐,更加充实。

校园的绿化面积教学反思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测量、设计,进一步巩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在创新设计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采用割补法,把它转化成几个基本图形再进行计算。

教学预案:

一、 课前导入、激情引趣

1、到现在,我们都认识了哪些图形?

2、把你最喜欢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告诉大家。

〔设计意图〕5年级的孩子,情感日趋成熟,让他们自己说出喜欢的公式并用自己的经验把这个公式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跟大家提醒,代替老师一问一答的旧知复习,充分展示课堂的开放、大气。

二、合作探索、掌握新知

(一)学测量,说解法

1.我们学习的这些计算公式,今天要在生活中派上用场了(出示课件)。这是我们校园里的一块花圃,同学说认真观察。

思考和指明回答。

(二)学会探究、挑战难题

2.同桌合作,探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把算式写出来。

3.指明汇报结果,师展示他们的结果。

4.结合课件,师小结解决这个问题的割法和补法,并说明: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会得出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就像刚才这道题。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与同学探究、交流、学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同时也学会认真听取别人建议,真正做到学生新知的获得不仅教师的告诉和训练,而更是学生的探究与交流。

三、联系巩固,强化方法

1.校园里还有两块花圃,都是像我们刚才研究的不规则图形。同学们,不管你们喜欢割法还是补法,用你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求出它们的面积,现在就动手吧。

2.展示学习成果,优化解题方法。

3.总结提升:通过刚才的探究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这两道习题,既有利于优化解题策略,更有利于让学生的知识从操作到语言的飞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升华。

四、拓展练习,争当小小设计师

为了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美好,校长决定在建一做教学楼,教学楼前的花圃让我们来帮忙设计,看谁的花圃设计的美丽又大方,校长就采用谁的设计。那样,你就真正成了一个设计师了。拿出我们的格子图,动手设计吧!

2.展示设计成果。

3.利用课间时间思考:我还可以怎么设计使花圃更合理更美丽。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当小小设计师,既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已学的知识,更有助于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校园的绿化面积教学反思篇五

教学目标 昨天,我教了《校园的绿化面积》第一个例题“求校园草坪的面积”时,我用投影投出平面图形后,让学生去想求面积的方法,结果学生想出了五种方法:

第一种是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梯形的面积。

第二种是用长方形的面积加上梯形的面积。

第三种是用长方形的面积加小三角形的面积。

第四种是用梯形的面积加三角形的面积。

第五种也是用梯形的面积加小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有一个条件不知道

我告诉学生还有别的方法后,学生一个个很是兴奋,特别是看到别人想出好方法受到大家表扬,个个都想表现一把,到今天上课时,还有人不断地来问q我他想的方法对不对。

学生真是潜力无穷啊!

教《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有感

其实,这节课也不难,从昨天就开始灌输转化思想了,通过今天的三个例题,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只是感觉只要放手让学生动手,就会浪费时间,就会容易失控,有时就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但不让学生动手也不行啊,这是一对矛盾,看今后怎样解决好。

教《面积是多少》一课有感

原以为很轻松的一节课,结果教得并不轻松。

首先,是《分一分 数一数》,学生分得方法很多,让学生一一介绍是费时费力,不介绍吧,又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分组数又浪费了不少时间。

《移一移 数一数》,学生由于事先预习过了,方法讲得很好,我用课件作了演示,学生基本能懂,这一环节没浪费什么时间。

《数一数 算一算》,这一环节浪费了不少时间,学生数半格和整格时,老是数不准确,我不得不带大家一格一格地数。求树叶的面积还是这个问题,学生数得慢,而且数得不准确。

《估一估 算一算》更是浪费了不少时间,不过,我觉得这一环节浪费点时间值,为什么呢?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树叶拿出来描在方格纸上,学生很感兴趣,就是怕数方格,说老实话,我也怕数。

总的来说,这节课上得有点乱。

回复:向你学习来了!刚上完这节课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看到上面的课题很是惊奇,所以打开看了看.同时在办公室让同事也来学习了,他们都很佩服你。我感觉还好,《数一数 算一算》这一环节我首先强调怎么界定半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数,引导划出规则的部分,集体评奖时我带着学生数了一下。银杏叶引导说出是轴对称图形再说出它的特征,这样整格乘2后直接加半格的个数就可以了。

教《比较小数大小》有感!

今天教《比较小数大小》一课。事先没有让学生预习,上课时,出示课题和例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大组交流,,第一个发言的学生是一个男生,很有表现欲,也很聪明(他是周天然),我就让他发了言,可是他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一下子把我的最后最重要的家底掏出来了,让我无所适从。

他说:“三角尺贵一点,因为0.6和0.48整数部分都是零,0.6的十分位是6比0.48的十分位4大,所以0.6大于0.48。”

经他这一回答,我一下子知道下面怎么教了,我说:“你说的太好了,太有才了,真聪明,下面还有谁能说说别的方法。”

还不错,学生配合很好,没有伤我的心,一一说出了其它三种方法,而且一个比一个说的好,让我很是高兴,因此,这节课上的很顺,学生把书上的作业和补充习题的作业全按时完成了,更让我出乎意料。

教《求近似数》时的奇想

今天教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讲到四舍五入法时,我问学生:“四舍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就是是4比4小要舍去”,我说:“就是不听话的数字要甩掉”,我又问:“五入呢?”学生说:“就是是5比5大要向前一位进一”,我说:“就是学习好的同学名次就能向前前进了”;我说:“用万作单位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应看哪一位上的数字?”,学生说:“看千位上的数字”,我说:“对,是看陈杰头上的数字吗?”同学们都笑了,因为我这时看到陈杰同学没有听讲,所以,一边走到他身边,一边点了他名。

有时课堂上临时发挥一下,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