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科学四季循环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时间:2023-09-30 作者:HT书生最新苏教版科学四季循环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苏教版科学四季循环教学设计篇一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 、概括文章大意

二、新授

1.文章刚开始时作者对于鸟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学生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爱鸟)

2.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的呢?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3.作者和哪些鸟儿进行交谈的?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课文的第三至十一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种鸟语呢?

4.大家听,布谷鸟在说些什么呢?(放音频)

你怎么知道,小作者听懂了?

“分明”

你能给它换一个词语吗?

确确实实、的确(学生齐读这一句)

还听懂了什么?

同学们看,在布谷鸟的语言中,作者听懂了这么多,老师都想和它对话了。

你们也想来试一试吗?

同座试一试,展示着练习

请两对。(感觉怎么样?师生点评)

你们看,布谷鸟,还在对作者说说什么呢?(想想)

5.喜鹊的语言小作者听懂了吗?

(1)指名读课文。

(3)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

学生说:中彩票、生宝宝、结婚、过节得到压岁钱等等

生活中的喜事可真多啊!齐读。

(1)师生交流

还想听一听吗?还想听谁的歌声?它在说什么呢?

师生交流

还想听谁的?它在说些什么呢?大家来猜想一下。

师生交流(生;多么美丽的早晨啊)

还想听什么?它在说什么?(啄木鸟)(抓虫子)

(我认为自己有几个点所设计的拓展训练是非常好的,不但在后面的试卷练习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习题,而且对于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这个训练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知识和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习题、和教材中例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良好的训练的目的。但在深入方面很欠缺,比如:作者为什么喜欢鸟语呢?这个问题的探讨还不够深入。)

7.作者更是鸟儿的知音,他还从鸟儿的身上得到了启示。出示:从……

(1)指名读

(2)指导读,齐读

总结拓展:刚才我们跟着读者听鸟语、对话鸟语……看看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

(4)出示: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仿照句式进行仿写。

(5)放录音(榕树片断)

(这里,我设计了大段大段的描述性的语句,学生听得很美,很入境。同时读写结合,让学生进行小练笔。)

三、课外练习

1.这么美的课文,老师发现大家都爱上鸟了,老师这里还有两个小练笔:

(1)听鸟语谈感想,找一种鸟,听听鸟鸣,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后记

当我们翻开色彩缤纷、凝结着编者智慧和汗水的教材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世界。每一篇课文都引领着孩子们去认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这个美好的世界。我们惟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不断地走进新课程,只有走进孩子,才能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

小西湖小学  侯李萍

苏教版科学四季循环教学设计篇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鸟语》(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作者与鸟儿的交谈、猜想鸟语的意思、和鸟儿结下深厚感情的故事,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

3.激发学生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鸟语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鸟的感情。

多媒体教学课件

1.鸟儿的世界是美妙的,首先我们来欣赏视频《聆听鸟语》。

2.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继续来学习第15课《鸟语》,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生书空)。

1.提出问题:在刚才的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重点说出鸟儿那悦耳的叫声。)

2.欣赏各种鸟儿。

3.进一步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鸟儿说什么吗?

4.出示燕子的呢喃软语,引出公冶长的故事。(师指导朗读,读好燕子的呢喃软语。)

1.过渡:不仅古代的公冶长能听懂鸟儿的叫声,本文的作者也能。出示“我”与布谷鸟的对话,读一读。

2.播放布谷鸟的叫声,再读对话。

3.男女合作完成对话。

4.师生互动,猜猜老师的“布谷布谷”说的是什么?

5.和布谷鸟对话你感觉怎么样?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说说从哪看出有趣?

6.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1.师: 小作者不仅和布谷鸟成为了好朋友,和喜鹊的感情也不逊色,听,“喳喳喳喳”它来了。出示:

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喜事到家,喜事到家。

2.学喜鹊叫,并说说还能听到什么?

师:据说喜鹊是报喜之鸟,人们都很喜欢它,所以作者我一听到它的叫声,心里便有说不出的高兴,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给人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3.师:我们都有遇到好事的时候,这时候你觉得喜鹊会对你说什么?

用“我??,喜鹊叫了,好像在说??”的句式说完整。

4.出示第六自然段,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1.视频中还有哪些鸟?(还有画眉、黄莺、百灵??)

师:是啊,“我”一听到鸟的叫声,便以“知音”自居,天长日久,和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

词语理解:知音——知己;自居——自以为是。

句子理解:我便以“知音”自居。

生理解;师生共释(作者自己以为自己成了鸟的知音。)

褒奖:作者成了鸟的知音,你们也成了鸟的知音了!

板书:得到启示。

4.多媒体出示几组图片,如“乌鸦反哺、乌鸦喝水、啄木鸟治病、信鸽送信”等,让学生课堂练笔:“从( )那里,我知道了()。”

(1)练写(教师巡查、指导)。

(2)展示(抽查、抽读)。 (从反哺的乌鸦那里我知道了要孝顺母亲; 从催人奋进的布谷鸟那里,我知道了要奋发向上; 从聪明能干的乌鸦那里,我知道了遇事要动脑筋。 从助人为乐的啄木鸟那里,我知道了保护树木的意义。 从歌声悦耳的黄莺那里,我知道了使人快乐的方法。)

出示: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6.那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对待鸟儿呢?(生自由发表意见,畅所欲言:爱护鸟类;写文章赞美鸟;宣传爱护鸟;保护树木;为小鸟筑窝搭巢??)

再齐读最后一句话。

苏教版科学四季循环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意境。

3、欣赏作者对各种鸟语的准确描摹及形象感受。

4、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对各种鸟语的准确描摹及形象感受。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鸟鸣的录音。问:你听出了什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空山鸟语》,看看作者有哪些独特感受。板书课题。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问:作者在空山听鸟语是怎样一种心境呢?

三、理清课文脉络

文中哪些语段是写作者静心聆听鸟语的?

据此,快速给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1—3自然段),第二部分(4—7自然段),第三部分(8—9自然段)。

四、感情朗读,初步体会

1、自由读,边读边体会。

2、组内朗读比赛。

3、展示读,读后师生评议。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

2、本部分中哪些词语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3、“绝唱”是什么意思?

4、为什么把空山鸟语称之为“绝唱”?

5、齐读。

六、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感情朗读后概括本部分的主要内容。

对鸟语的描摹及感受。

2、从作者对鸟语的描摹及感受的抒写两方面对本部分的内容进行探讨。

教师巡视、点拨。

3、各组汇报交流成果。

4、美读语句。

5、学完本部分内容后,你有何体会?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全班齐读。

2、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3、齐背这两段。

四、欣赏二胡名曲《空山鸟语》

体味曲中传达出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学完本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28空山鸟语

欣赏{感受:空旷、神清气爽、刻骨铭心}鸟之绝唱

苏教版科学四季循环教学设计篇四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通晓、犒赏、呢喃、应验”等词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练习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鸟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看看画面,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爱鸟,爱看鸟儿那矫健的身姿,爱听他们的歌声和软语,于是动笔写写下了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齐读

1、轻声读课文,特别要注意这些词语的读音!想想:课文写了,“我”和哪几种鸟对话?

2、学习字词:

通晓 犒赏 呢喃 疏忽 软语 翩翩飞翔 倍感亲切 搏击风雨

(1)重点理解:犒赏呢喃软语通晓

你不理解哪些词?请工具书帮忙——课文中找找——课件演示理解“呢喃软语”

(2)了解“公冶长”

3、学习二、三小节。男生读2节,女生读第三节。

4、听到了什么,自读4—10节。用笔划划。

(一)布谷鸟:

1、预设:布谷鸟会催促块块出工。

2、听布谷鸟叫声,体会鸟语。它好象在说什么?

3、指导朗读,练习对话。

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男女生对话

4、引读第8节: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

(过渡:人们把布谷鸟的语言当作一种激励啊!孩子们——

5、理解句子:

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懈怠!

(1)指名读

(2)说话训练:声声催促仿佛在说——

(二)喜鹊

1、学生交流。“喳喳喳喳……喜事到家,喜事到家”

3、引读

4、理解句子:

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1)齐读。

(2)联系前文理解:虽然……但……

(3)指导朗读。

(4)引读第10节(听鸟叫,编对话。)

你听!画眉在叫,黄莺在叫,百灵在叫,还有这写鸟儿也在叫。发挥你的想象,听听鸟语,编编对话!

5、语言训练,自编对话.

1、引读11节。

2、说话训练:从————那里,我————————。

鸟语让你遐想,鸟语让你快乐;感谢大自然,让我们找到了又一个“知音”,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满怀深情地再读最后一节: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布谷鸟

喜鹊 催人奋进

画眉 增添乐趣

鸟语 黄莺

百灵

苏教版科学四季循环教学设计篇五

《鸟语》是一篇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文章写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独特感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体会深深的人鸟情,我做了如下尝试:

在设计时主要以文中的一个感叹句“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为主线来设疑:“小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如此的感叹”。然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布谷对话,感悟鸟语的催人奋进,与喜鹊对话,体会鸟语可以为生活增添乐趣,再与群鸟对话,明白从鸟儿身上可以获得启示。最后,再反复读“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读中升华。

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鸟的世界,体会作者的这种感受。我引领学生融入小作者的角色,一起进入文本,去和孩子们与喜欢的鸟类聊天、对话。教学与布谷鸟、喜鹊对话的自然段,我抓住“疏忽、倍感亲切”两个词语,通过这两个词语的联系上下文解释引入到和布谷鸟及喜鹊谈话的内容中去。与布谷鸟的对话,让学生想象小作者和布谷鸟还会聊些什么,与喜鹊对话,让学生报喜,感受人鸟相望的情趣。此外,我又安排了“听鸟语,猜鸟音”这一环节,让孩子们也尝试着做鸟儿的知音,做一做猜想,编一编故事。而教学“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一句时,我主要让学生进行句式的训练“从____那里,我___”让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对文本的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并把感受真实地表达了出来,既锻炼了学生思维,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上述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已默默地渗透到他们的心中,我又结合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破坏鸟儿的生存环境、捕鸟、杀鸟等现象,让学生来谈谈他们的看法,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将爱鸟之情转化为护鸟的实际行动,做保护鸟儿的“小卫士”。这时我再让学生写一写保护鸟儿的宣传语,让爱鸟之情化为实际行动,升华了情感。

但上完课,自己感觉还有很多遗憾:

(1)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还不够到位。

(2)朗读的指导还欠缺,对于一些句子,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但未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苏教版科学四季循环教学设计篇六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春天,布谷鸟飞来了。听!(播放布谷鸟叫声)好听吗?想不想也像作者和布谷鸟那样来对话?现在,你们就是那一只只可爱的布谷鸟,咱们来对话啦!

3.师生对话:你做什么?(唱歌跳舞、翩翩起舞、敲锣打鼓)你喜欢什么?(不怕辛苦、无拘无束、认真读书)

4.同学们,像咱们这样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想怎么答就怎么答,这就叫——“无拘无束”。

5.(出示: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疏忽”是什么意思?听了布谷鸟的话,在学习上也不敢怠慢了。可见布谷鸟的叫声催人奋进啊!(板书:催人奋进)

6.从喜鹊的声声啼叫声中,作者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8.谁愿意做一做喜鹊来报报喜?(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10.现在,让我们再次静心地走进鸟语世界,也来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一编有趣的故事吧!(生练说并展示)

11.同学们想象真丰富!是啊,鸟儿的语言丰富极了!现在我们也成了鸟儿们的“知音”了。

[设计意图在这部分教学中,无论是让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编故事,还是练习仿写句子,都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语言,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1.有声的鸟语给人以美好的遐想无声的语言更能启迪我们深思。

2.(出示: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从这些鸟儿身上,你学到了什么?能用下面的句式来说一说吗?从()那里,我()。

3.现在再读上面这段话,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体会和感受的。这就是鸟儿们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板书:带来启示)(生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从……那里,我……”的句式进行说话,既内化了语言,又领悟了美德,可谓一举两得。

1.鸟语催人奋进,鸟语给人希望,鸟语带来启示,所以我们说——(指板书)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多可爱的大自然的精灵啊,让我们和鸟儿和谐共处吧。

2.本文写了多种鸟,作者都能抓住它们独特的地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仔细观察一种你最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要求语言准确、通顺。

[设计意图《鸟语》一文的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这也是作者内心的呼喊!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我”的行列,像“我”一样关注鸟、观察鸟、欣赏鸟、喜爱鸟、赞美鸟呢?通过上面的拓展练笔,让学生把文中“我”对鸟儿的.喜爱,迁移到自己对鸟儿的喜爱上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苏教版科学四季循环教学设计篇七

课前,我读这篇文章,觉得这篇文章给予学生有两点:

本着这样的解读,我设计了教学:

1、扣住主线——“朋友”

2、提炼升华。

明确人能与鸟成为朋友是人的勤于研究才与鸟的距离更近。

听取了同事们的建议,再次解读文本,我细化了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季循环教学设计篇八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重点: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难点:紧扣关键词句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初步学习观察和描写事物外形、动作的方法。

第五单元是个特殊的单元,叫作习作单元。学习本单元,我们要从精读课文中体会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而习作例文则为我们提供了习作的范例,便于我们来借鉴和仿写。我们要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一些习作的知识和技巧。导读中有这样一句话: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学会留心观察。围绕这个主题,在这个单元我们要注意两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2、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1、读题激趣,初读课文

题目中的“搭”是本课的一个生字,我们可以借助“塔”字来记住这个“搭”字。这到底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它为什么来到我们的船头,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它的呢?让我们放声读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体会文字的美妙与鸟儿的可爱吧!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读准“啦”字。

2、范读课文,引起思考

下面,听老师读一遍课文。边听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读了课文,同学们对全文有了大概的了解。来看课后第一个问题: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试着找找看。(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

1、出示老鹰、燕子、翠鸟图片,感受鸟类的不同特点。

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并描写翠鸟的?

作者通过对翠鸟外貌的描写,写出了它羽毛颜色的亮丽;再把翠鸟和鹦鹉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翠鸟的美丽。引导感悟,在介绍一种小动物的时候,一定也要像这样抓住它最与众不同的'地方,细致的描写。这样才能写出它的特点。

3、走进课文,看看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只美丽的翠鸟,作者的内心又会产生怎样的波澜呢?自由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注意读出作者疑惑的心情。

1、播放翠鸟捕鱼视频。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翠鸟捕鱼的过程,你会选择什么词语呢?

2、作者是如何描述的呢?画出描写翠鸟捕鱼、吃鱼的动作(冲、飞、衔、站、吞)引导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感知写法。

我们身边的事物很多都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的,如何把这样复杂多变而又转瞬即逝的连续动作描述清楚呢?作者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是细致观察,然后可以用“动作分解法”来描述,就是把连续的几个动作一一分解开,把每一个动作写清楚,然后再将分解的动作连接起来。平时我们自己也应该像这样留心观察,积累习作的素材,同时也可以试着用“动作分解法”来记录观察所得。

4、迁移运用。

在68页的“初试身手”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雨停了,我和妈妈去买菜,在路上看到好几只小蜗牛正慢悠悠地过马路……请大家以这个场景为题材,试着把观察到的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写好后,可以和同学们交流。

1、重点提醒三个字的读音:鹦鹉、悄。这三个生字都是形声字。

2、重点写好羽和翠。要特别注意:羽字在单独成字时,下面有钩,而当它在翠字上面时,是没有钩的,请同学们注意不要写错。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不仅感受到了翠鸟的美丽与可爱,更学习到了作者细致观察、准确表达的方法,希望大家课后认真体会,并在自己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苏教版科学四季循环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6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4、摘抄优美词语,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想象美好境界,从字里行间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趣导入

播放课件,深山鸟鸣

二、初读感知

1、读读通顺流利

2、读理清条理

3、读感悟仙境

4、读你对哪段最感兴趣,为什么?有感受情的读一读

三、理解升华

小组交流

读出你最感兴趣的场面,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在故事情节和写作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然后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全班讨论:为什么会有空山鸟语这样的胜景?人与自然有着怎样的关系?

四、教学字词

1、小组内自学本课词语

2、小组自学本课生字。

积累内化:摘抄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五、拓展升华。

感情朗诵你最喜欢的段落

背诵你最喜欢的段落。

写一篇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苏教版科学四季循环教学设计篇十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生动而又细致地描述了“我”从小就爱鸟、经常与鸟儿交谈、与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的情景,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课文第四至九自然段具体地描写了“我”跟布谷鸟对话的情况,表现了“我”对鸟儿的痴迷程度,也写出了“我”与鸟儿之间的关系是何等的自然融洽。教学中采取创设情境——启发想象——迁移写作。

教材分析:

《鸟语》一文主要写了“我”从小爱鸟,经常与鸟儿交谈,与它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从中得到许多启示,从而揭示了“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的主题。文章的结构详略得当,语言极富儿童情趣。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3、观察一种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从布谷鸟和喜鹊的叫声中听懂了什么、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导人新课

(课件出示百鸟图)看过图之后有什么感受?用语言表达一下吧!

二、教学新知

1、通过预习,知道文中的“我”生活在哪里?最爱做什么?

2、教师说关于公冶长的故事。

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4—9自然段

(课件)自由读第4—9自然段,把“我”喜爱布谷鸟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

读后讨论,相机指导朗读。

(1)(课件)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从哪些词看出“我”对布谷鸟的喜爱?(亲切、分明)

指导朗读。

(2)(课件)这样无拘无束的——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只翩翩飞翔的鸟儿。

a、联系上下文,体会“我”与布谷鸟对话的有趣。

b、指导朗读“我”与布谷鸟的对话。

同桌互读,指名分角色读。

(3)文中哪些词语看出“我”沉浸在与布谷鸟的倾心交流之中?

(4)(课件)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我”与布谷鸟之间充满了感情。布谷鸟仿佛成厂“我”的好朋友、时时提醒“我”好好学习,不断催“我”奋进)

指导朗读。

(5)练习朗读第4—9自然段。从布谷鸟的叫声我懂得了——(课件)

4、学习第10自然段

(1)(课件)喜鹊的语言作者听懂了吗?请一位学生读课文的第十自然段。

(2)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

(3)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

5、学习11第自然段

在与布谷鸟、喜鹊的交谈中,我还懂得了很多鸟类的语言,还听懂了什么鸟的语言?(课件)

(1)师生交流

还想听一听吗?还想听谁的歌声?它在说什么呢?

师生交流

还想听谁的?它在说些什么呢?大家来猜想一下。

教师相机进行板书(倾听猜想)

(4)作者更是鸟儿的知音,他还从鸟儿的身上得到了启示。(课件)

这段文字写得非常整齐,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课件)学生仿写

6、学习第12自然段

(1)“我”与鸟儿之门建守了深厚的感情,鸟儿成了“我’’学习的榜样,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课件)

(2)讨沦:为什么说“鸟儿的确是人类的好朋友?

三、布置作业

听鸟语谈感想,找一种鸟,听听鸟鸣,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接近交谈

鸟语倾听猜想

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