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教案设计 学写书信教学设计(精选5篇)

时间:2023-09-28 作者:XY字客书信教案设计 学写书信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信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诗歌,激发学生对自然万物的关注与热爱,知道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3、理解“黄昏、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绵绵春雨”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的内容,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很聪明,特别爱动脑筋,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好吗?(好)请看屏幕(点击:出示谜语内容)

谜语内容:小小纸袋不太长,喜怒哀乐袋中藏,你我相隔千万里,传递信息他帮忙。(信)真聪明!掌声鼓励。

2、师:板书:信生:举起你们的小手跟着老师书空: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信是什么呢?信是传递信息和情感的一种方式,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

二、品读诗歌读中感悟

(一)整体感知,初识内容。

1、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漂亮的小姑娘,这位小姑娘学会了写信之后,她心里特别高兴,你想知道她有什么想法?(想)

2、请竖起你们的小耳朵,认真倾听,等下就会有很多收获。(倾听课文录音朗读磁带)师:点击课件。

3、听了小姑娘的心里话,你知道她有什么想法了吗?勇敢地举起你们的小手。

师:你是从哪个小节知道的?(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一小节

师:你的耳朵真会倾听,小眼睛真亮,多么会读书的孩子!请你把这一小节读一读。

师:能把字音准确地读真好!

师:还有谁来读读第一小节。(指名读)你读得真棒!老师听出来了,你在读“用笔和纸,用手和心”时适当的停顿。是呀,写信“用笔和纸,用手”就可以做到,而想把信写好,却还要用什么呢?(心)那么在读的时候这四个字就应读得重一点,慢一点。全班一起读。

师:小姑娘想写许多许多的信,她都想用心给谁写呢?请大家认真读2-5小节。一边读一边用笔做记号,看看小姑娘都想给谁写信。(板书:替雏鸟给妈妈写、替……)

师:你真会读书,一下子全把它们找出来了。雏鸟给妈妈写信?雏鸟是什么呀?(刚出生不久的小鸟)小姑娘会替雏鸟写些什么呢,老师可好奇了,多想知道呀,你们想知道吗?(想)那请大家读第二小节。

(三)学习第二小节。

师:小朋友读得可专心了!那你们知道她替雏鸟给妈妈写了些什么了吗?(让妈妈……)“巢”指的是什么?(鸟窝)怎么样记这个字。哪个小朋友上来用鼠标指一下,巢是在哪?对不对?谁知道“黄昏”是指什么时候?(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天还没黑之前)此时,天快要黑了。

(出示课件),是啊,天快黑了,妈妈去哪了呢?(妈妈外出找食物,还没回巢)此时,雏鸟心里怎样?(着急、害怕、担心)哪些字词最能体现小鸟此时的心情?(快,已经)。

师:谁能把小鸟这种心情给读出来?(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是啊,小鸟多着急呀,那小鸟会怎么说呢?谁来替小鸟说说。(课件)

师:是呀!多懂事的小鸟,多会关心妈妈的小鸟呀。让我们带着着急、害怕、担心的语气再来读一读。(齐)。

师:那么鸟妈妈听到孩子的呼唤有没有赶快回来了呢?(有)。(课件)对啊,你们多了解鸟妈妈的心呀,瞧,妈妈回来了,多么亲亲爱爱的一家呀,他们彼此关心,互相依恋。让我们带着母子间这种浓浓的亲情再来读一读这一小节。

三、总结方法,自学3-5小节

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充分体会了小姑娘替雏鸟给妈妈写的信,那我们现在总结一下,刚才是怎么学习的。先认真读一读,弄清楚谁给谁写信,为什么写。然后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感悟。

师: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用以上的学习方法自学3-5小节中的一个小节。

2、全班交流。

(1)喜欢第三小节的同学请举手,请你读,其他同学做小评委,看看他读得怎样。注意读好“姹紫嫣红”“姹”是翘舌音,“紫”是平舌音,齐读,连读三遍。

师:懂得了姹紫嫣红的读音,那你们知道了它的意思了吗?谁能告诉老师。

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花开得“姹紫嫣红”的情景。轻轻地睁开眼睛,小朋友,你想像的是这样的画面吗?(欣赏课件)

师:老师看到了小朋友看得真入迷,听到了小朋友的称赞声,你们看到了什么?(花太美啦!想想能运用学过的哪些词来形容花美。(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百花争艳,万紫千红……)

师:是呀,花园里的花美极了,蜜蜂听到了花儿的呼唤赶快来采蜜了。他们是甜甜蜜蜜的好伙伴,团结一心酿出甜甜的花蜜,造福我们人类。花朵和蜜蜂的心也贴得紧紧的。用你们的声音、用你们的表情、用你们的动作,让我们一起站起来感受它们之间的这种甜蜜吧!(全班齐读)

(2)师:读得真好,是啊,带着你的感受,用心去读书,你就会读得更好。请喜欢第四小节的同学一起读。

师: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指名读)读得稳稳当当的,感觉很安全。为什么读得那么轻?(因为风平浪静)说得好,那你告诉大家风平浪静是什么意思(没有风浪,海面上很平静)。一起来把“风平浪静”读三遍。

师:还有谁用语速要慢一些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大海与船是平安和谐的一家亲。此时,安祥的大海正敞开宽广的胸怀,邀请小船们在自己的怀抱里自由航行。(男生齐读)(女同学齐读)

师:(出示第五小节)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读得好轻轻地,真像绵绵春雨。全班一起把“绵绵春雨”齐读三遍。谁愿意来读一读。“树给树写”

(指名读)读得好,你真像一棵茁壮成长的树。全班一起把“无边的森林”齐读三遍。

师:女同学来当作一朵朵云,男同学来当一棵棵挺拔的树。边读边展示你们优美的动作。

师:当一片云收到另一片云,一棵树收到另一棵的邀请时,会怎么做呢?拉着自己同伴的手一起站起来一起读一读这小节。老师已经感受到大家集体的力量!

四、扩展延伸口语交际

五、学以致用仿写诗歌

师:一封封小小的书信,包含着浓浓的情意,这位小姑娘用自己真诚的心写了许多许多的信,此时的你是否也有许多心里话要和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需要帮助的小伙伴、处于战争中的苦难的人们说呢?让我们用自己的一双手、一颗火热的心给周围的人写一封封信吧!(全班交流)

小朋友,你们创作的一首首小诗是在用纸和笔,用手和心,来表达我们的最美好的愿望,所以才显得那样真诚,那样感人。这一封封信希望带着你的爱,带着你的心,飞到朋友身边让你的心与朋友的心贴着紧紧、紧紧。

师:她不仅替别人写信,还替自己写了一封封信。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小节。(全班齐读)一封封信指什么意思。为什么给自己也写那么多的信?(想交往好朋友、想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想提醒自己、勉励自己去关心别人)说得真好,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全班齐读)

六、总结全文。

师:一封小小的信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充满了温馨,充满了关爱,让我们一起用心来读读这封信,你们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的读,也可以边读边展示你的动作。(全班齐)

七、布置作业

书信教案设计篇二

1、懂得写信的实用意义和一般知识。

2、学习并掌握书信的正确格式,学会给同辈写信。

3、能够运用书信与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

ppt

懂得写信的意义、信的书写格式

如何把事情叙述清楚。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二、例信引路,了解格式:

1、下面咱们看一封信。[ppt出示例信全文]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2、师:好,信读完了,大家仔细看一看,书信有哪些与记叙文不一样的地方?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板书“问候、祝福语”。即:信的六要素。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了:

1)、书信的内容一般比较详细,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但要注意一件事要写成一段。

2)、正文的开头要先写问候语。问候语同辈之间可以是“你好”,如果给长辈写就要写“您好”。开头要空两格。

3)、正文结束,要另起一行写上祝福的话。也就是祝福语。

提到祝福语,老师想到了一个问题:当我们给不同的人写信的时候,祝福语能一样吗?(不能。)

出示书信格式顺口溜:

称呼顶格打冒号,先向亲友问个好。

正文每段空两格,一件一件不乱套。

事情谈完写祝福,健康快乐常说到。

署名日期别漏掉,工整写在右下角。

三、点拨题材,学写正文:

1、看来咱们对信的格式已经基本掌握,下面,我们就来练练兵,好不好。(好)

2、咱们来看这次习作的具体要求:(这次习作的内容是给同辈写信。同辈就是同学、朋友等与自己年龄相仿、辈份相同的人。写些什么内容由你自己定,一定要写你最想说的话。写完后,检查一下内容和格式,把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

3、读完后,指名回答:归纳出三点:1、给谁写2、写什么3、修改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想写的内容。

既然这次习作是给同辈写信,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给谁写信,你最想对他说什么?(给同学们适当思考时间)

师:谁想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方案二:(谈想法的人很少)看来,同学们思路不是很丰富,老师猜想:是不是因为第一次写信,很难确定写信对象呢?没关系,老师可以给你一些提示:你看能不能给我们班转走的同学写呢?(能)内容可以是最近学校开展的活动;自己或和小伙伴做的趣事;班级、马路上的新闻;家里的变化;校园春天的美景……那么,谈到学校开展的活动,谁来说说我们学校都开展了哪些活动呀?(朗读比赛,手抄报比赛)师追问:1、你获奖了吗?2、心情如何。3、为什么不把它写下来告诉你的同伴呢?(如此,引导同学们多说。既开阔了自己的思路,又启发了别人。)

师:好,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要给谁写信以及写什么内容了,那就动笔写吧。不过,在写之前,老师提醒大家一点,那就是:一定要注意写信的格式,能做到吗?(能)开始写吧。(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写信

称呼

问候语

信的格式正文

祝福语

署名

日期

书信教案设计篇三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写信的基本格式,从而学会写信。

2、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写信的欲望。

3、让学生明白写信有手机、网络不可替代的作用。

掌握写信的基本格式,学会写信。

:课件、范文

2、你知道信的格式吗?

3、你们为什么要写信呢?你知道信有哪些重要性吗?

3、既然信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信。板书课题:学写书信。在写信之前我们应该先来看看别人的信是怎么写的,了解写信的一般格式。

1、以小组为单位阅读信件,了解信件的内容,重点观察信件的格式,把所观察到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代表汇报

3、教师总结书信的格式。

1、构思:

对象(亲人、朋友、老师、同学,偶像、小英雄等)和内容

2、下面我们就要动笔写这封信了,一定要先想好你最想给谁写,信上都写些什么内容,写好之后我们要把它亲自邮寄出去。想好之后就可以写你人生当中的第一封信了。

(让学生参与进来,从格式、内容和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来评价)

书信教案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了解书信的种类,掌握一般书信和常用专用书信的基本格式和写法,能规范写作一般书信和常用专用书信。

【教学重点】一般书信和常用专用书信的基本格式和写法

【教学难点】专用书信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我们大家都写过信吗?

书信在古代作用是非常大的。

一封书信可以制止一场战争。(例见教材p167,《左传·郑子家告赵子宣》) 一封书信可抵万金。(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腾飞猛进,电话、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疏于写信了。然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书信,它不仅起到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作用,而且有不少书信尤其是作为传情达意的书信,通过它进行心灵的对话,其人文关怀是其他通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请大家欣赏一篇散文随笔《怀念书信》。

怀念书信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人们为生计奔波着忙碌着。旧的观念、情趣和联络方式,逐渐地淡化消融。无论家居何地,人在何方,随时随地可以互通电话,问长问短,联络感情,方便极了。电话固然方便,遗憾的是几分钟一过,留下的却只有那冰冷冰冷的电话机,呆呆地躺在一角,使人感到漠然。此时此刻,不由得使我怀念起那被称之为鸿雁往来的 “两地书”了。

字里行间渗透着关心、爱护和希望。字字句句的情感,绝非是在电话中所能领悟到的。信寄出去了,两个星期后,回来的还是一个电话。我不时地在想,这年月,信的作用是不是渐渐地被淡忘被忽视了?前些年,谁出远门工作或学习,送行的人少不了说一句,到了那边别忘了回封信。那用爱心滤洗过的语言,那蕴含着心香墨香的一片深情,那跳动着的激动和火的情感一页页信笺是多么的使人怀念啊!

我读过很多人的信札,周总理的、鲁迅的以及革命志士秋瑾的、赵一曼的。他们的书信无不使人感慨万千。著名文史作家郑逸梅,收藏古代和现代名人信札数千件,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许多可信的依据。由此可见,信件之重要是电话所不能代替的。笔者是一个爱写信的人,和我通信的人可以说三教九流,既有画家、作家、教授、也有笔友、亲友和同学。每次收到他们的书信,不仅感官得到了享受,精神上也得到了鼓舞。写信和保存信是我人生的一大乐趣。我以为:书信确实能把人引到感情微醺的境界。

怀念书信,既怀念写信时那种微妙的心灵悸动,更怀念读信时那种情感撞击的火花。(文/双清)

[点评]

本文作者现身说法,道出了自己心中的郁闷与怅惘,也给我们读者以深刻的启发。正如作者信中所说:“那用爱心滤洗过的语言,那蕴含着心香墨香的一片深情,那跳动着的激动和火的情感一页页信笺是多么的使人怀念啊!”所以,作者以“怀念书信”为题,意在告诉读者:“怀念书信,既怀念写信时那种微妙的心灵悸动,更怀念读信时那种情感撞击的火花。”让我们在与师长、亲人、朋友交心时,更多的用书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与爱戴。因此,学写书信应该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在训练书信写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我们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文素养。

书信,是按照习惯格式把要说的话写下来,邮寄或发送给指定对象阅读的一种应用文。它是人际交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书面交流工具。它把友情、亲情、爱情连在了一起,把家事、国家、天下事连在了一起,具有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作用。

【书信小知识:古代书信的别名】

书信,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简称书信为“信”,那是近代才有的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书写材料演变等原因,书信又有许多别名、美称,下面略举数端。

尺牍——古时书函长约一尺,故名尺牍,亦称“尺素”、“尺翰”、“尺简”、“尺纸”、“尺书”,皆泛指书信。

书信又有了雁足、雁帛、雁书等代名词。再如,宋时蜀地善制十色彩笺,笺上隐然有花木麟弯图案,这样,书信又多了一个别称:鸾笺。(鸿雁传书)

八行书——旧时竖式信笺,多用红线划分八行,书信也别称八行书。

简: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用于写信的竹片便称为竹简。

牍:古代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称为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诏书律令宽不超过三尺,一般书信宽不过一尺,所以将书信称为尺牍。

柬: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帖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

素:古代称白绢为素。用白绢( 或绸 )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笺: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邮递,这种匣子叫函。后来就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札原意为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现仍通用“信札”一词。

鲤鱼: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 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以鲤鱼代称书信有几种说法,有“双鱼”、“双鲤”、“鱼书”等。而且古代人还常常把书信结成鲤鱼形状。

书简:书简原指盛书信的邮筒,古代书信写好后常找一个竹筒或木筒装好再捎寄。后来书筒也成了书信的代称。

书信通常包括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两种。

一般书信

1、它适用于父子、兄弟、夫妻、同学、亲友、邻里和同志之间——私人事务。

2、凡与私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交往等一切活动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写入书信——内容广泛。

3、它的阅读对象是书信指定的个人。不经同意,其他任何人都无权拆阅——阅读对象指定。

4、可叙述、描写,可说明、议论,也可抒情——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5、通常不用标题——不用标题。

【教学方法】请阅读《陶行知给母校的信》,并在书上相应位置标出书信的六个组

成部分(称呼、问候语、正文、致敬语、署名和日期)。

母亲:

家中从前寄来的信,如今都收齐了,并未遗失,只是来得慢些。

儿从母亲寿辰立志,决定要在这一年当中,于中国教育上做一件不可磨灭的事业,……

试验乡村师范开办费要一万五千元,经常费要一万二千元,朋友们都已答应捐助,只要款项领到,就可开办。

昨日会见冬弟,知道金弟在西安尚好,可以告慰。冬弟亦较前强壮。

桃红小桃三桃蜜桃给我的拜年片子都是很有意思很有价值,儿已经好好地保存了。 敬祝健乐。

行 知

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日

以下是一封信的格式示意图,其中也包括内容片段。根据题目作答:

1、在图中用序号(1)—(6)标出六个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名称。

(1)称谓 (2)问候语 (3)正文 (4)结束语(5)署名 (6)日期

1、讲究格式

书信的格式是特定的,要严格地依据格式去写,而不可随意改变格式,给人不够庄重和礼貌之感。

2、叙述清楚

书信是交际的工具,内容要写得清楚明白,以免造成对方的误会或疑问,耽误事情。 用词要热情、自然、贴切、有礼貌。

3、语言得体

书信中的称呼和措辞要倍加注意,称呼要根据双方的亲疏程度,由个人来定,但求恰当,不失礼貌,以免引起收信人的不满,影响彼此的关系。

4、书写正确

信件不能用铅笔书写,以防模糊不清,也不要用红笔书写,这会认为是绝交信。一般用毛笔、兰水笔或圆珠笔书写。信纸一般用专用信纸或稿纸,切不可随便捡一片纸就写信。信件书写务求字迹工整,一般也不要出现错字、别字,写过信后通常应检查一遍,看看所写内容是否全已写出,同时检查语句是否存在不通的现象或有错别字出现。信件一定要保持清晰整洁,不可涂抹太多。

(一)书信趣话:

1、书信谜语

古时候,有个远走他乡的负心郎接到一封妻子的来信,信中只写了十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看着书信百思不得其解,便去问一个书生,书生想了想却念出一首诗来:

上长街去卜卦,问青天我的人何在?玉人儿无一点在心怀,欲罢又不能,吾今无口去问他,论交情也不差,你是一件漂不白的皂罗纱,若分开刀儿难下,抛得我财穷力尽,望君不日早回家。

这不仅是一首深情的爱情诗,而且还是一则巧妙的谜语。

2、书信传情(打一外语电影名)(谜底:《简爱》)

(二)歌曲欣赏:

李春波《一封家书》

书信教案设计篇五

聊聊书信的格式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话题开发》

沙坪镇志城小学

1、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与训练,引导学生归纳出书信的基本格式。

2、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

3、培育学生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的能力,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最终掌握书信的格式。

4、帮助初步学生养成乐于参与讨论、善于倾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口语交际习惯。

1、培育学生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的能力,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最终掌握书信的格式。

2、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写信和口语交际的欲望。

帮助初步学生养成乐于参与讨论、善于倾听、敢于发表自己

的意见的.口语交际习惯。

1课时

多媒体课件

1、引导学生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组内、班上纠正不规范方言和生造词出现。

(一) 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一封家书》

2、小结: 同学们,歌曲好听吗?你们听出这首歌的歌词和咱们昨天学习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什么共同点了吗?(其实,这首歌的歌词就是一封信。)

3、出示:第四单元知识树图。

指导学生看到15课的枝叶。你看到了什么?(抽生汇报) (引导学生关注书信的格式)

4、出示谜语: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1、回顾上期《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那是张国强同学给柯岩老师的信和柯岩老师的回信。

2、你还了解些什么关于信的资料呢?

(引导学生学生从信的别称,有关信的诗句来回答)

3、现在,你知道信的作用了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书信这种交换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换信息。 它的普遍使用,使我们之间的亲情、友谊等紧紧连在一起,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 (引导学生说出作用)

4、信的优势。

(虽然很多人现在对书信的作用不以为然,但是作为传统的交流方式,信有它的优势)

(引导学生看课件后交流)

写信一点儿也不难,想跟对方说什么就说什么,一一内容写明确、格式写正确就行了。请同学们快速地看看15课,看它跟平常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只看格式)

(1)同桌交换。

(2)指名说说。

(3)老师在学生交换的基础上归纳书信的书写格式。

1、称呼。

称呼。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文中的:“敬爱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

(引导学生归纳:称呼顶格打冒号)

2、问候语。

问候语。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问候语。运用礼貌语言,使收信人感到亲切,受到尊敬。文中的:“您好!”“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我和妈妈却接到过您的问候。......对此,我和妈妈向您表示深深的谢意 。”

(引导学生归纳:先向亲友问个好。)

3、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这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确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文中;从:“您好”一直到“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这部分讲了中国孩子雷利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和平卫士,并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引导学生归纳:正文每段空两格,一件一件不乱套。)

4、结尾(祝福语)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文中:“祝加利先生身体健康。”

(引导学生归纳:事情谈完写祝福,健康快乐常说到。)

5、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的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文中:“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和“1996年11月8日”

(引导学生归纳:署名日期别漏掉,工整写在右下角。)

引导学生按照以上方式找出书信的格式。(组内找出并汇报)一组回报一处,最后一组善意提醒容易出错的地方。

1、 学生合上书本汇报书信格式。

2、抽生依次汇报每一项格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3、全班综合汇报书信的格式以及注意事项。

但是大家得把这只和平鸽的各部分和信的格式联系起来哟! 出示和平鸽。(抽生说出对应部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