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实用9篇)

时间:2023-09-28 作者:紫薇儿2023年三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实用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篇一

第四单元:智慧

生字:会认会写生字23个,认读生字34个。

积累:(一)、生字目标:会认34个字,会写23个字。

(二)、理解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

3、培养搜集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

(三)、积累目标:

1、通过朗读和交流能根据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积累词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2、学句子写句子,提高写话能力。

感受智慧的意义,体会指挥来源于创造力、知识、经验、意志品质。

续写《田忌赛马》

用冰取火

整体设计个性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支探险队到南极去考察,在一个孤岛上,他们的打火器找不到了。探险队员用冰做成“冰透镜”,点燃了火。故事表现了探险队员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聪明与智慧。

学习目标

1、读课文内容,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并了解其中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探险队员们的聪明与智慧。

3、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运用智慧和知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事例。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南极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南极的气候,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板书课题。

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用所有可能的办法认识生字。读通句子。抽读。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分小组合作学生,小组讨论。

三、细读课文讨论交流:

1、当大家绝望的时候,年轻的队员是怎么做的?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

指导朗读,学生交流,总结:自读,抽读,赛读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篇二

学习第11单元《通讯》。本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两篇自读主体课文,两篇自读课文。从古老的结绳记事,到现在先进的互联网,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人类通信的发展史和故事,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1、生字:认识19个,会写17个。

2、积累:读课文,学习浅显的说明方法。

作文:《夸夸我们班的文明学生》

简单了解信息的发展史及作用,体会马拉松运动的作用培养学生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本单元编排了3篇与通讯有关的主体课文,介绍了人类通讯的历史和故事。这些课文表现出人类的智彗及历史的发展,能使学生感受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的可学精神。

授课时间

课题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叶圣陶写的说明文,语言质朴无华结构清晰。具体介绍了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式。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正确流利地读文,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 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2.积累目标:会认生字6个、会写生字9个。

3.生字目标:形近字 历 历史 厉 厉害

学习过程 1.初读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段序。

(2)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

2. 细读感悟:

(1)指明逐段读文。

文中介绍了哪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2)自由读文,勾出词句。

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好词句?

3.能力训练点:小组讨论

结合“结绳记事”的方法,说一说用“贝壳”代替绳子是怎么记事的?

4、拓展练习:

收集人类早期和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的资料。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

课题《马拉松》

整 体 设 计 整 体 设 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马拉松比赛的来历。课文比较 浅显,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可自行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来历和意义。即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读文,知道马拉松运动的来历。

(2) 认识生字13个

(3)学习理解自然段,找出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 1.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顺序。

(2)出示生字,让生认读。

2.细读感悟: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马拉松的来历。

(2)自由读文,勾出子己喜欢的词句。找一找哪些词句写了马拉松的来历和意义。

(3)男生读第三段,女生读4―5段。说说 这些内容着重讲了什么?

3.能力训练点:

背记自己喜欢的词句。

4.拓展延伸:

查找有关马拉松比赛的相关资料。

三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篇三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查字典的方式认生字。

2.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积累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

1.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2.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读自悟、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件、生字卡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用查字典的方式认生字。

2.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交流平台。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预测有什么好处?

(1)组内交流。

(2)同学之间说一说。

2.为了更好地做出正确的预测,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二、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先用字典查“典、基”等生字。

2.同桌间相互检查、互相指正。

三、课堂小结。

预测是阅读故事时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既会充分调动大家的阅读积极性,也会让大家阅读时更加仔细认真。但是预测有时也会有误差,我们在查找资料时,要注意这种方发是否通用。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典基础阁佳盲唐

课时作业:

书写生字。

课后反思: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运用词句段。

2、从“日积月累”中积累句子。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词句段运用。

1.读准加点的字音。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四个词语中的加点字。

(2)小组交流:组内同学互相读一读。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你能举个例子吗?

2.下列成语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这样的成语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列三个成语的特点。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的发现是否和其他同学一样。

(3)指名朗读。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三列成语,都是含有数字的`成语。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你能举个例子吗?

3.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句子。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3)全班交流。

(4)教师引导小结:对于人物的语言描写,有的提示语在前,有的提示语在后,有的提示语在中间。

(5)拓展练习。

你能举个例子吗?

二、日积月累。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2.小组朗读。

3.师生对读,齐读。

4.看谁最先背下来。

5.背诵比赛。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多音字

带数字的成语

引号的用法

团结的力量和意义

课时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练习册。

课后反思:

省略

三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篇四

关心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及作息时间,在“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把自己想说的话用一段话写下来。

了解父母的工作,列出他们的作息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亲情”这一单元,使我们感到亲人之间的关爱与亲情。那作为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对父母的工作和每天的作息时间表进行了解。今天我们就将自己了解的在班上进行交流,并写下来。

二 互相交流,感受父母的辛劳

1 同桌交流所了解的信息。

2 指名全班交流,老师点拨。

三 指导写文

1 学生思考讨论:怎样才能写出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2 师指导:充分利用手上收集到的资料,并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

要求:语句要流畅,内容要真实。

四 老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 学生打草稿。

二 师巡视并单独指导。

三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篇五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认本课的词语。

2、初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了解课文大意。

3、体会玉的珍贵和卞和忠诚之心。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和氏献璧》。理解“献”、“璧”。

引导学生看题质疑。

二、

1、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先解决。

2、检测字词。

3、同学们字词掌握的不错,那通过读课文,你们读懂了什么?

4、学生回答,了解课文大意。

再读课文,说说:

和氏献了几次璧玉,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卞和的忠诚。

讨论:卞和为什么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尽?

引导学生读读上下文,从而理解“捧”在这里的含义及如此悲伤的原因,最后体会卞和说的话,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识真诚、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

谈一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三、作业:

把和氏献璧的故事请给家长听,和家长交流交流你的感受。

三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篇六

《司马光》是一篇文言文,通过讲述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文言文离我们生活的年代较远,三年级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文言文,学起课文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个故事他们都听说过,有助于他们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课文简短,一旦读熟,理解、背诵起来就很容易了。

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古人有“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因此本课教学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小组赛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熟读背诵。

【知识与技能】

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能自己讲一讲这个故事。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等多种途径来理解词句的意思,生生、师生互动交流,理解课文,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古代传统文化形式的精美和内容的.丰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重点

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字。

2.学会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全文。

难点

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文言文的有关知识,预习课文。

1课时

一、图片导入

1.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看到大屏幕上的这幅图,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学生交流)

师:这个故事最早以文言文的形式被记录在我国元代的一本历史书——《宋史》里面。

2.板书:司马光。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教师相机提示学生,司马是姓,光是名)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介绍文言文的相关知识。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的预习完成得非常棒。现在,请打开课本,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教师先用较慢的速度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教师再用正常的速度范读课文,读出停顿,学生跟读,读流利。

3.看大屏幕,把本课生字读一读,每个生字读两遍。

4.生字解决了,谁能把这篇古文给大家读一读?(抽读)

师:请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他有什么地方读得不够好,等会儿提提意见。(学生点评)

5.现在读的感觉和刚开始读的感觉不一样了吧,古文就是要慢慢读,反复读,才能读出味道来!再试试……(齐读)

三、理解课文

1.学习“群儿戏于庭”。

(课件出示:群儿戏于庭)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司马光小时候)大家是怎么知道的?(“儿”是“小孩子”的意思)

(2)这句话还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引导翻译词句,并点击出示单字解释)

生:事情发生的地点(院子里)。

师: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庭)大家找到这个字了吗?我们把它勾出来,还可以做上笔记,我们再来写一写这个字。(教师范写“庭“字。)

师:这群孩子在做什么?哪个字能说明?(戏)“戏于庭”就是……(抽学生翻译)“于”是“在”的意思。

(3)谁能把我们刚才理解到的信息连起来,给大家说一说。(翻译全句)

(4)齐读这一句。

2.学习“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师: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课件出示: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指名读。

师:老师注意到,有的同学在阅读本句时停顿还掌握得不是特别好。(指导:范读、齐读)

(2)认识“瓮”。

师:最开始,我们看了一张图片,里面有个大家伙,那是什么?(瓮)“瓮”是什么意思呢?(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大家是从哪里了解到这个字的意思的?(文下的注释)

师:没错,借助注释理解相关内容,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3)那在本句中,还有哪些字是你们在阅读中没弄明白的?

生:“足”“跌”“没”……

(4)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字并指导书写生字:登、跌。

(5)现在谁能够看着大屏幕,把事情的起因给同学们说一说?(翻译本句)

(6)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这一句。

3.学习“众皆弃去”。

师:在这危急的关头,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众皆弃去)

(1)抽读。

(2)师范读。

(3)自读。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方法再读读,多读几遍,而义自见,试一试。

(4)通过阅读,大家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5)指导书写:众、弃。

(6)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众皆弃去”,想象一下孩子们当时的表情、心理、动作,进一步理解体会。

翻译:其他的孩子都放弃而离开。

4.学习“光持石击瓮破之”。

(课件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

师:在这危急关头,只有司马光没有离开,在想办法救人。

板书:光持石击瓮

(1)指导书写“持”,理解“持、击、破”的意思。

(2)抽生完整翻译全句。

(3)司马光与其他孩子一比较,就让人觉得司马光真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评价,谈品质)

5.学习“水迸,儿得活”。

(课件出示:水迸,儿得活)

(1)齐读。

(2)“水迸”是什么意思?(水向外溅出或喷射)

(3)结果怎样?(儿得活)

(4)板书:儿得活

师:孩子得救了,真是让人松了一口气,让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令人欣慰的结局吧!(齐读)

6.比较异同,复述全文。

师:《司马光》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你发现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的不同了吗?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文言文不同于课文,它篇幅极短,语言简练,需要借助注释理解意思。

(3)师:现在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讲。

四、指导背诵

1.教师领读。

师:“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成诵有收获。”这节课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初步领略到了文言文的魅力。现在,就请大家熟读成诵,把它放进自己的知识宝库里吧!

2.指导背诵方法。

师:老师刚才看了一下,同学们都背得很认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到了合适的方法。老师背类似的古文,一般会先想想故事内容,再背,想一句,背一句,就容易许多。不信,我们来试试。

3.教师说句意,学生背对应句子。

4.同桌互背。

5.教师抽背。

五、布置作业

1.推荐读《掩耳盗铃》。

2.书写本课生字。

司马光

这篇文言文的内容和道理比较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选编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时,我把“读通”文章作为一大任务,先范读,然后让学生自读,互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及韵律,再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的大概意思,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三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篇七

一、读拼音写词语。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   )不(   )  (   )蛇(   )足    无(   )无(   )

三、选字填空。

漂  飘  稳  隐

(   )扬   (   )舞   (   )浮  (   )居

(   )泊   (   )定   (   )藏   安(   )

沉(   )   (   )约   (   )当   (   )动

四、把不是同类的一个词画掉。

1.炎热  寒冷  天气  清凉  酷热

2.颜色  红色  黄色  天蓝  白色

3.司机  演员  医生  邻居  教师

4.一休  花仙子  大脸猫  大头儿子  动画人物

五、读句子,把括号中用错的字画掉。

1.他明明知道,那个(零 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 铃)丁(零 铃)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

2.走到(尽近)处,我才看清那花开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辨 瓣)上还滚动着露珠。

六、仿照例子,写句子。

1.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2.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七、修改下面的?

四、1.天气 2.颜色  3.邻居  4.动画人物

五、1.零  铃  铃  2.尽  辨

六、1.只要他答应,我们就开始行动。2.一翻开相册,就想起我的好朋友姜秋宇来。

七、1.把“语文”和“我”调换  2.在前面加上“邮递员”或“他”一类的.词。

八、1.扌八 摘   2.竟然,惊奇,艰难  3.小杏树的成长  4.不管什么困难都阻挡不了杏树的希望和坚定的信念。  5.掐尖  斧砍  锯杈等多种原因  6.靠希望和信念。

三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篇八

师:相传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交换赵王手里的一块美玉。这块美玉就是和氏璧。那么,这个绝世珍宝是怎样被人发现的呢?这里边蕴含着一个凄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和氏献璧》吧!板书课题齐读。

过渡:那第一次献璧的情形是怎样的?

1、学习第一次献璧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想想卞和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献璧的?(高兴、信心,满心欢喜)指导朗读。

卞和满心欢喜地去献璧,结果却被鉴定为(这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

师:此时的卞和,心情又是怎样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急切)请你用急切的心情来读一读卞和说的话。(指名读,男女生读)

过渡:虽然失去了左脚的卞和伤心、失望、难受,但是他没有改变献璧的决心。

2、学习第二次献璧。

师:于是在武王登上王位后他又去献璧,玉匠又是怎么说的.?谁来读一读。

(出示:玉匠不屑地说:“这不过是块普通的石头。”)

师:“不屑”是什么意思?谁能带着不屑的语气再读读这句话?

师:就是玉匠这不屑的一句话让卞和失去了右脚。

师:失去了双脚的卞和,(生接读:捧着那块石头泪流满面)

他想:(生接读:这无价之宝难道真的要永远被埋没吗?)

师:如果献璧的人是你,你还会继续献璧吗?为什么?(指名回答)

过渡:卞和仍然继续献璧,不过这一次献璧与前两次不同,有什么不同呢?

3、学习第三次献璧。

师:请你默读课文5、6、7自然段,思考:第三次献璧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句子: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

指名读这句话,找出表示卞和动作的词。

师:请你做一做“捧”的动作。将“捧”换成“拿”可以吗?为什么?师: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该怎么读呢?请你来读一读。

师:描写卞和神态的词语是哪个呢?(痛哭)“痛哭”说明卞和哭得怎样?(哭得十分伤心、伤心到了极点)那哪些词句表现了他伤心到了极点?(一连、直、三天三夜)

师:是啊,他是多么地伤心啊!直哭得(生接读: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那你能不能试着读一读这个句子呢?(指名读句子)

过渡:读到这,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卞和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吧。

课件出示: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师:谁会读这个句子?(指名读,齐读)你能告诉我这一句话的意思吗?没关系,老师给一点提示,你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谁找到了?(生读)这是卞和说的话。

课件出示: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

师:现在你知道卞和悲伤的原因了吗?(生答)那坚贞之士指的是谁呢?(卞和)

师:孩子们,你们认为,这句话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伤心)请你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引读:是啊,事实被扭曲,是比砍去双脚更令人痛心的事啊!卞和悲伤地说:(生读)

师引读:忠贞被诬蔑,受到侮辱和残害,内心的痛苦无人诉说,卞和无比悲怆地回答:(生读)

师引读:双脚被砍,内心早已被割碎,心痛不已的卞和,泣不成声地回答:(生读)

师:(课件出示)文王听到了回报,便叫玉匠整治那块石头。经过仔细打磨,玉匠把一块温润澄净的美玉呈献上来,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于是,文王下令将这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命名为“和氏璧”。

师:卞和冒着生命危险三次献璧,他的故事确实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赞扬卞和这种可贵的精神吗?(永不放弃、坚持不懈、忠心耿耿、坚贞)

师:卞和献出的仅仅是一块玉吗?还有什么?(忠贞)这也是人最宝贵的品质啊!

课件出示:

卞和献出的不只是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他献出是更是自己的_______。

师:学到这儿,课文中的那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有话想对他说吗?指名同学说一说。

1、收集带有“玉”的成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2、同学间互相推荐有关和氏璧的故事读一读。

三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篇九

由于整个四年级的音乐课都是我教,所以班级之间有横向的比较。有的班级能把歌曲唱的非常流畅,基本无太大节奏问题,而且声音也不错,但是会有一点内容来不及完成;而有的班级虽然全部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歌曲却唱的`并不理想。于是这就陷入了两难。根据现在常州的音乐教学精神,是要求完满地达到歌曲演唱要求,而且要求有优美的声音。然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这个班级的学生要具备比较良好的音乐素质和功底,其次课堂纪律一定要好,人人都乐于参与,再一个,老师也要具备比较好的教授能力,要善于运用对比法、听唱法来让学生圆满完成任务。根据我前几个班级上完之后的情况,我发现鱼和熊掌无法兼得,除非课堂上孩子们的纪律相当好,才有可能做到歌曲唱的很棒,别的律动或者创编等环节也能顺利完成。

所以这就给我带来了难题,如何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如何做到效率高又质量好的课堂?我想这就要在不断地实践中去摸索。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三年级学生寒假计划范例(精选5篇)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提高效率和质

    最新初中时间演讲稿 中学生掌握时间的演讲稿(模板5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好的演讲稿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

    2023年赞美春天的朗诵稿到分钟(优秀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2023年专职安全员个人工作总结(汇总9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

    2023年音乐活动心得体会幼儿园(优秀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

    2023年乡村矛盾调解年度工作总结 社区矛盾调解中心年度工作总结(大全5篇)

    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

    职工安全会议(优质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最新部队个人半年度工作总结(优质9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2023年漂流书手抄报幼儿园 鲁滨逊漂流记初中读后感(实用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

    2023年正风肃纪心得体会笔记(优质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