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优秀5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念青松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篇一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汉语拼音教学是其基础,更是其重点。而对于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如何简单有效地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是一个难点。

关键词:一年级;拼音教学;教学方法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学首先应该抓好拼音的教学,不单因为拼音是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也因为拼音是帮助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一种方法。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长期的研究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变通,合理有效地分配课堂时间,利用多变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维,做到事半功倍。这是小学教师在拼音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一、从学生的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特点出发,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当重点考虑学生在年龄和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特点。新入学的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以及各方面的思维能力还不太完善。因此,教师在拼音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些特点。一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奇、好动,非常乐于模仿新鲜事物,在教学中,如果让他们充分地动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二、多采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

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和心理的特点,上课时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一个事物上。因此,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例如儿歌教学法的运用。儿歌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浅显易记,朗朗上口,十分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和记忆特点。将一些难懂的音节以儿歌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不仅可以快速地理解汉语拼音字母的音、形,方便学生的记忆,而且还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三、加强拼音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拼音教学的中,教师应当赋予拼音以实际生活的含义。让学生通过想象,将拼音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相联系,让学生更便于记忆。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进行实践,将儿童的无意识记忆逐渐向有意识记忆发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掌握汉语拼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注意力不易集中,加之汉语拼音作为一种抽象符号显得尤为枯燥、无趣,学生无法快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关于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旨在与广大同仁分享与共勉,共同研习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宋洪英.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方法探析[j].语文学刊,20xx(19):143,145.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篇二

除对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的基本经验的了解之外,还应对传统识字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一下。因为尽管传统识字教学有其很多优点,但也难免无任何其他缺失。下面来看一下这方面有关传统的识字教学辨析,从而使我们对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进行简略的了解。

1、有些学者认为应先进行学汉语拼音的学习后进行学汉字的学习。因为认识了拼音,就可以看拼音识字,知道这个汉字怎么读,才能知道自己写得什么字,记得更牢。

2、有些学者认为应先学习笔画少、字形简单的汉字。因为这样的汉字对小学生来说容易写,容易记。

3、有些学者认为应先从“看图识字”开始学识字。因为图要比汉字更形象,知道图上是什么,再去学习汉字应更容易些。

4、还有些学者认为应随着年级的升高,增加识字量。许多教育学者在教学中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汉字比高年级的学生学习效果好、学得快、记得牢。

前面我就其传统识字教学的基本经验,方法等进行了有关相应的叙说。下面简单的对传统识字教学的优缺点进行总结。我们知道,识字教育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研究课题,可以说汉字的历史有多久,识字方法研究就有多久。

在我国传统识字教学中,古人开蒙,很在注重朗读和背诵,而蒙书句式整齐、句句押韵,很适宜诵读、朗读和背诵,不但练习了阅读、增加了文化积累,而且还帮助了汉字记忆,起了巩固识字的作用。但是在识字的方法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极影响儿童识字的效率,因而不得不对这些问题进行辨析,从而让我们对此加以认识,以便更正。

在识字教学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仍然能看到传统识字教学所给予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识字教学怎样改革,一些识字经验还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可以说优良的传统的汉字教学的法宝。但是从现行教材体系存在的弊端中,发现“认写同步,全面要求”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近些年出现的几十种识字法中,绝大多数是采用传统的识字方法一用韵语口诀形式编写教材,注重诵读,认写分流,集中识字。其中比较优秀的已被借鉴,构建了新的体系、克服了传统经验的不足,改变了识字数量少、速度慢,制约阅读和写作的问题。

可是,这些方法和这种改革趋势,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韵语识字,至今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推广。这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呢?这是因为,虽然这些方法是在继承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几十年教育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识字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却不能被有话语权的专家和领导认可,时常会被安上“死记硬背”和“为识字而识字”的帽子打入冷宫。在一些人眼里,继承传统就是历史的倒退,就不是“与时俱进”,就是忽视语文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等。在他们的观念里,识字教学改革就是改革传统,创新就是与传统方法诀别。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在鼓励创新,其实这是在把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对立起来。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汉语是中国的语言,中华民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教育经验,解决汉语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既要吸纳一切最新的科研成果改革创新,又要继承一切优良的传统与经验。不允许有人反对。

因而,我建议:我们在探讨识字教学这个问题上,应该要注重把传统识字教学的优点与现行的识字教学的研究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篇三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第一篇(1)

题目: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为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 还孩子一个轻松的童年, 自20xx年起, 上海全面推行“零起点”, 要求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无书面回家作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放学之后不用学习, 没有一点回家作业。无书面回家作业其实是针对以往简单乏味的抄写、习题训练等类型作业而言的。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习目标, 优化作业设计。

虽然小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新本领充满好奇与向往, 但是好动的天性让他们无法静下心来完成那一张张枯燥的纸笔练习。因而,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就显得举足轻重。

一、充满童趣,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一年级学生的作业反应是非常真实的。他们喜欢, 就会认真去做;他们不喜欢, 那么走神、磨蹭、拖拉是常有的事情。一年级拼音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学生来说, 这是一个个抽象的字母, 他们很容易把它们和英文字母混淆。一课结束后, 如何能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去巩固所学知识呢?一份充满“童趣”的作业, 学生一定不会拒绝。

1. 编顺口溜

2. 讲故事

部编版教材在插图设计上非常用心, 每一课的拼音都配上了精美的插画。作业布置时就可以从这些图画入手。在《ai ei ui》这一课, 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请学生看着情境图, 发挥你的想象, 给爸爸妈妈讲个故事。还可以这样提醒他们: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看看ai ei ui分别藏在了哪里?这样, 每一句话里都会涉及到本课学的拼音。比如奶奶带着红色围巾在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奶”“围”“给”里分别藏着“ai”“ei”“ui”。学生带着兴趣给爸爸妈妈讲故事, 而在讲故事的过程中, 又很自然地复习了刚学的拼音。这样既能达到完成作业的目的, 又能收获快乐, 一举两得。

3. 做游戏

儿童时代, 印象最深的大约就是曾经做过的游戏。能够在游戏中完成作业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那是再美妙不过的事了。只要巧妙设计, 拼音卡片也能成为有趣的玩具。学完声母后, 布置做声母卡片的作业, 在做卡片的过程中, 学生加深了对声母的认识。之后教学生课后玩拼音牌的游戏, 比如按正确顺序排放拼音牌, 在固定的时间找出固定的几个字母, 听音找字母等。

二、贴近生活, 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识字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大量的生字集中涌现, 让学生一下子全都记住, 真的很不现实。而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汉字, 所以学生学习、识记生字并不用局限于课堂, 作业的布置也不该拘于书本。

在《日月明》这一课, 主要学习会意字。为了让学生积累会意字, 主动学习新字, 可以让学生去寻找自己及家长甚至同学姓名中的会意字。

三、发散思维, 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语文学习除了拼音、识字, 还不可忽略语言表达。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内资源, 引导学生去学习。比如《四季》这一课, 笔者会先让小朋友在父母的帮助下, 查一查每个季节都有哪些景物、哪些动物。想一想, 这些事物能不能代表每个季节。课后, 让学生模仿《四季》的写法, 自己创作一首关于四季的小诗。然后把这首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 读给同伴听, 还可以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

在学习《青蛙写诗》这一课前, 让学生去了解一些动物的叫声, 青蛙是呱呱叫, 小猫是喵喵叫, 小狗是汪汪叫等, 这样为课上说话练习作准备。课后, 可以让学生仿照青蛙写诗的样子, 用上逗号、句号、省略号, 以及学生知道的符号来写写诗。这对学生来说, 绝对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除了写诗, 我们还可以各种形式进行阅读。部编版教材专门有“日积月累”和“和大人一起读”板块, 可见阅读的重要性。然而简单地布置回家阅读作业, 学生也许读也许不读, 老师无法检测, 学生也无甚热情。本学期, 笔者的每周阅读作业是发读书视频。书目不限, 只要自己喜欢, 但必须认真读。然后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录下来, 可以是站着朗读, 可以是坐着朗读, 可以是诵读, 可以是表演读, 还可以说说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其实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自己喜欢的书, 就是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不同。能够用表演的方式读, 说明他已经理解了, 能够端坐朗读, 说明他对阅读的认真态度。

四、整合学科, 丰富学生学习经历

教学不能简单地看成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教学更侧重于教学生学会。作为教学五环节之一的作业也应该体现教学生学会的作用。让作业的功能最大化, 除了利用课内课外资源, 整合学科资源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毕竟学科是相通的, 而不是割裂的。

部编版《语文》第一册《秋天》这一课, 主要对秋天的树叶、天空、大雁进行描写。而一年级教科版《科学》上册也对秋天进行了描述, 只是侧重点不一样。于是设计了这样几份作业:

1. 找找语文和科学课本中对秋天的介绍, 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 和家人说说:在秋天, 你喜欢做什么?

3. 采访身边的人:秋天到了, 他们喜欢干什么?

4. 做树叶画。

其中, 一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二、三题主要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与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题主要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除了与自然科学结合, 语文还可以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把美术学科《美丽的鱼》和《江南》这一课结合,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1.画一画:把鱼儿游到东、西、南、北的情景画出来。

2.小小售货员:想想如何把你的作品推销给家人。包括这幅画的介绍、这幅画的价钱、这幅画的作用等等。

有了这样的作业, 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有趣多了。这种实践性强、易操作的作业就是利用学科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整合了各学科资源, 让学生处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 不断增强他们的语用能力。另外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积累语料的过程, 这对他们综合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黄耘.以学生学习为导向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xx, 30 (03) .[2]曹越.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 20xx (01) .[3]高青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xx (04) .[4]卢梅芳.小学高年级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xx, 17 (08)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第一篇(2)

题目: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拓展其视野, 提高其综合素质, 文章就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进行了探究, 提出了具体的阅读教学策略, 包括激发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习惯, 提升阅读质量。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 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

兴趣是人前进的动力,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他们识字量不多, 让其独立阅读是十分困难的。这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学生对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时, 其阅读能力才会得到提升。良好的阅读氛围对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有帮助。

一、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是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善于抓住一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 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 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活泼的教学氛围, 帮助学生迅速进入作品, 更好地理解文字描述的内容, 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例如, 教师在讲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时, 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小视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一年级学生营造具有真实画面感的文章内容, 强化其语文阅读体验的同时, 还可以加深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需要合理利用语文课的教学平台, 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插图去想象课文的场景,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图片进行文章的表达和想象, 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阅读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语文教师的职能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 还要从小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了, 这时就需要让学生知道怎么阅读, 如何阅读, 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只有这样, 阅读兴趣才能一直保持下去, 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不可或缺的作用[1]。

一年级的小学生语文阅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初读, 要求学生可以认识并且在汉语拼音的帮助下能够独自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第二部分就是品读, 要求能够在无障碍朗读下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 在阅读中深入地思考文章的中心内涵, 并仔细揣摩。培养一年级语文阅读习惯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教师在拼音及生字的教学上, 要夯实学生的基础, 教会学生汉语字典的使用方式, 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品读。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品读方式, 品读方式大致分为朗读和默读,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安排, 帮助学生克服品读的障碍。例如,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清晨早起的时候, 选择朗读, 通过大声地朗读提升自己的发音能力及理解能力, 在新接触一篇感兴趣的语文读物时, 可以选择默读,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

三、提升阅读质量

提升一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质量, 可以从阅读方法及阅读量两方面入手, 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方式, 并且阅读量要适当, 坚持学生的主体性来提升其阅读的质量[3]。

一方面, 教师要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前, 提出相关问题, 这个问题的作用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方向,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将答案告诉学生, 而是让学生独自寻找答案, 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让学生自由提问, 由教师进行解答, 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另一方面, 为学生合理安排阅读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逐渐增加阅读量,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由于汉字的积累量及理解能力有限, 阅读内容以短小精悍为宜, 内容最好简单易懂, 可以插入大量图画来保证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为其制定相关的阅读计划, 定时向学生推荐符合学生的课外读物, 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等, 教师可以指导家长与学生共同阅读, 每天保证一定的阅读量,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

四、结语

随着国家教育的不断完善, 人们对阅读也越来越重视起来, 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小学阶段正是人生起步期,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 但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阅读这件事情, 此时, 需要学校和家庭进行有效的引导, 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而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篇四

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课标》规定,第一学段(1一2年级)对识字量的要求是1600一1800个,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50%,和以往的教材比,增加了识字量。同时,新课程标准还要求儿童“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面对繁重的识字任务,怎样才能让学生既减轻负担又能轻松快乐识字,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对一年级识字教学采用“巧妙引导自主识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阐述如下:

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的。为提高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效率,在上课前,我引导学生预习生字。首先,布置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初读课文。一年级课文内容简单,学生容易掌握,很快就能熟练地阅读课文。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能熟练地阅读课文,并不等于就能认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一年级的学生往往表现为:课文读得很熟甚至能背诵,但是课文中的生字单个指出来却不认识。所以,我让学生在预习生字时先看文中后面有几个生字,并要求他们从课文中找出生字的位置,再结合课文的句子认读生字。比如:预习《我家住在大海边》一课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过的生字及利用汉语拼音先自读课文,再注意找找“住、边、亮……”的位置。然后再反复朗读带有生字的句子、词语,从而达到会读生字的目的。通过这项实践活动,学生感到自己能读书,自信心增强,认字的兴趣大增,还逐渐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通过课前预习,加上在生活中口语的积累,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汉字的读音,识记生字的字形也就成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识字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把识记字形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

1、用哪种方法识记字形,“我会想”。在识字教学中,我设计了几种常用的识字方法,如:想象识记法、形体识记法、大部件识记法、联系实际法、新旧字对照法、熟字加减法、画画法等,引导学生自主识记字形。具体做法是: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拼字音,看看字形,猜猜字义,然后想一想,自己选用哪种方法既快又准的记住字形。学生对此兴趣浓郁,都在学习小组里积极主动的学习,或独立地思考,或小声地交谈。一会儿,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用这种方法记住了这个字,有的说用那种方法记住了哪个字。有的字还说出几种识记方法,如“早”字:有的说把“草”字去掉就是“早”,有的说这个是由“日”和“十”组成。又如“秋”字,有个学生采用画画法,他在左边画了一棵禾苗,右边画了一堆火。有的字甚至还说出许多的识记方法,如“闪”字:学生甲:“闪”字是由“门”和“人”组成的。学生乙:把“问”字里面的“口”换成“人”就是“闪”。学生丙:“闪”字是“门”字里面加个“人”。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实践中,教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他们想出许多形象、巧妙、有趣、甚至是创造性的识记方法。他们经历了艰辛的创新过程,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识字的兴趣更浓,他们还会在以后的实践中,不依赖于任何帮助,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主动识字。

2、评价识记字形的方法,“我会谈”。像刚才的“闪”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既说出自己的方法,也听取了别人的识记方法,有的学生思维特别活跃,一个人能对多个字想出多个办法。对于这些,学生内心一定会产生想法,这时,我不是自己去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评,如:哪种方法最好呢?好在哪里?谁想出的办法最多?让学生畅所欲言。为了激发兴趣,还举行“识记大王”的评选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往往在相互切磋、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学会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识记字形的方法。

3、先识记哪个字形,“我会选”。中国汉字历史悠久,每个字形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有的喜欢识记这个字的字形,有的喜欢识记那个字的字形,还有的特别喜欢挑战困难,专门去想办法识记那些比较难的字,还有的学生对有些字可能已经会写了。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要求,课堂上,我一般都是这样问学生:“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识记字形。

一年级学生学习生字,经常出现遗忘现象。上节课学习的生字,下节课就忘记了,因此,复习巩固生字很重要。在学习生字时,我尝试多种复习巩固的方法,并让学生学会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找”。开展“寻找我的好朋友”的认字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让学生从路牌、宣传栏、广告语、黑板报等地方寻找自己在课堂上学过的生字,反复认读,加深印象。如下面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的部分词语、句子,下划线为再认读的生字:小学生守则 大家请讲普通话 儿童公园……通过这项实践活动,学生感到书本上的字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到处可见,这样不但使学生认字的兴趣大增,还会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课外阅读中,“我会认”。再认字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课外阅读。因此,我要求学生晚上或双休日去书店看适合低年级的儿童读物,报章杂志,遇到认识的字就大声朗读,在读中巩固生字。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对生字的巩固日益加深,学习新字的欲望愈加强烈。

3、在语文实践中,“我会写”。新课标要求“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实际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平时学到的点滴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实践语文。例如:在学了《我的家》后,我把学生感兴趣的几个字教给学生,(包括:爸爸、妈妈、我、幸福、爱、家、快乐等)然后,让学生给爸爸妈妈“写信”。“信”的内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两句话,可以是自己想的,也可以是课文中的。比如:我爱爸爸妈妈。我有一个温暖的家等。写好后,再拿给爸爸妈妈看。因为一年级新生入学还不到一个月,第一次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学生感到特别新鲜有趣,而且得到了家长的表扬和鼓励结果,学生都兴奋不已,这样做不但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激发识字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在学习过程中设法打开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说会读;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求异创新;解放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大胆运用、勇于实践。教师巧妙的引导,学生获得识字的主动权,我相信,所有的学生不仅能完成识字任务,还会产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的欲望,从而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篇五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施有效的课外阅读必须了解和遵循小学生阅读心理;激发和驱动小学生阅读需要;引导和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和优化小学生阅读习惯。

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读书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以完善与发展。因此,笔者以为,必须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学会阅读,成为学习的主人。现结合笔者多年来开展阅读教学和阅读指导的工作经历、成效及个人感悟等,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试做如下探析。

一、语文阅读的意义及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告诉我们:阅读的重要意义在于:不学会阅读,我们如何在信息量急剧膨胀的信息时代去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没有阅读,从古至今一切科学的论断、经典的美文、精辟的思想如何被我们吸收并发扬光大?不重视阅读的教学,一切该具备的阅读能力又如何被学生掌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具体来讲就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能力绝不是一、两节语文课的教学就能实现的,必须要结合大量的课外阅读。这种阅读要求事实上已经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文学素养的培养,绝不是简单的只要读懂就行了。阅读过程是一种智力技能的体现,所以还要求学生能准确而迅速地从书面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阅读技巧的掌握。因此,要有效的阅读,就必须提高阅读者阅读的速度、方法,选择、筛选阅读材料的能力,以及提高阅读者在阅读中所需要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一切均有赖于实施科学的阅读指导。

二、提高阅读有效性的途径

(一)了解和遵循小学生阅读心理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的输出要以“学”的回馈为依据,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动用和协调学生的各种心理机制以提高其学习效率。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7岁到12岁),该年龄期的学生一般说来很乐意并很有兴趣去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他们渴望学会阅读,他们在认识中的特点,表现在感知上有较强的情感性,有插图的书,教师的描绘性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反应。他们最先识记的并不是最本质的'东西,而是对他们产生最深刻印象的东西。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逐渐形成一些正确的社会情感(如爱国、崇尚勇敢、乐于助人等),并以此来评价作品、评价人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注意到这一点是十分有益的。如何遵循着“感性——理性——再感性——再理性”的阅读心理程序来发展学生的认知,使之对阅读材料有较深的理解,这是教师首先要研究的问题。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只能按照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来组织阅读教学和开展阅读指导。

(二)激发和驱动小学生阅读需要

阅读需要是人进行阅读活动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信息传递频繁,语文的交际功能日益明显,所以社会生活需要小学生从小就强化自己的知识、智力与精神素质,这就是外部的驱动力;作为教师,更应该促进小学生阅读的内部驱动力,使之产生自身的阅读需要,即进一层的阅读动机。教师要对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以诱发其阅读的欲望,激发他的阅读兴趣,驱动阅读学习。但这还是一种短期的、易受影响的阅读动机。教师更重要的是抓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小学生初步形成理想、求知欲、审美趣味等深层的长远的阅读动机,使之发挥更大的动力作用。

(三)引导和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仍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的思考、行动都带着许多非理性的成分,排除家长与老师的压力,兴趣往往是维系他们持续不间断地从事某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提供阅读能力的关键。

要想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当然,要选择合适的书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对于他们年龄和学习都适合的,同时也是让他们感兴趣的书来读。古话说的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在选择课外阅读物的同时,也要衡量一下,对自己有没有益处,是不是自己当下最需要的。现今出版物多的数不胜数,稍有不慎,就会选择错误。所以在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同时,我们还要指导他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不能盲目的阅读。

第二,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开展诗歌朗诵,辩论赛,交流会等,让学生能亲临活动中,参与到活动中,如知识竞赛这样的活动就能完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参与的同学肯定是在课下做足了准备的,观看的同学也能从中获益。如在美国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校方经常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到学校与学生一起阅读书籍,这样可以带着崇拜的心理去阅读,从心里就产生了这种兴趣。另外,还可以以黑板报的形式把一些课外小常识记上,每天都要更新,要让不同的学生对其修改、编辑,学生们会以好奇的心理去看、去记、去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四)培养和优化小学生阅读习惯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是由多次重复而达到的带有稳定特点的自动化的思维或行动方式。因此,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阅读从培养朗读习惯开始。绝大部分学生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都会受到方言的影响,要注意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诵读的好习惯。无论是读课文,还是读课外书都自觉地使用普通话,这样有利于将来的交流。朗读应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大方;要字字入目,句句过心。朗读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有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朗读。

第二、注重默读习惯的逐步养成。生活中人们阅读的常见形式是默读,默读比朗读更便于集中精力思考,过去所说的“一边读一边想”,主要指的是默读。默读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如果能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就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少小如天成,习惯成自然”。在美国的一些中小学校里,一直推行着持续默读的阅读教学方式。其大致的做法是:每天抽取10—15分钟的时间,在教室里由学生自行挑选想看的书籍、杂志或报纸阅读,老师不提问,不要求写读书笔记,也不做分数纪录,其目的是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

第三、养成“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的习惯。“喜欢图书、爱护图书”不仅仅只是一种阅读习惯,它还可以理解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种勤俭的作风,一种美好的情操和健康人格的体现。就阅读习惯而言,这里的“喜爱”包括收集到、购买到自己喜爱的图书,还包括使用好、保管好图书。这里的“爱护”包括给图书包书皮,阅读时小心翻阅,将损害的图书装订好、整理好,不丢失图书,不在图书上乱涂乱画等。尊重作者、编者的劳动。阅读是个反复的过程,有些课文、有些图书要读好多遍。读过的图书还可作为一种资料保存以供今后查阅;有些图书还可以作为一种收藏或种纪念。

总之,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人的一生。学之有道,则能事半功倍。合理地阅读,正确地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其探索精神以及创新精神。让我们通过阅读,畅游书海;让我们的语文阅读闪动灵光,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李夕建.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素质[j].大舞台,2009(4)

[2]陈淑贞.关注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福建论坛,2007(3)

[3]卢凤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企业家天地,2007(6)

相关范文推荐

    新郎舅舅婚礼致辞(大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2023年电工工作心得体会(实用6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

    撤销鉴定申请书 撤销医疗鉴定申请书(汇总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

    最新与书的成语名言名句(优质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

    2023年幼儿园开学预案 幼儿园开学工作应急预案(汇总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

    2023年大学老师师德总结(汇总5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什么样的总结才

    煤矿安全监管专员工作总结(汇总5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

    最新银行客服总结(优质7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

    公司季度总结会议领导发言稿(通用9篇)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

    家乡的路初中 家乡忆事散文(汇总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