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

时间:2024-04-01 作者:BW笔侠

范文范本是学习写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这里有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一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和交流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也希望通过交流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与启发,能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在从事一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他终身受益。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特别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生性好动,喜欢乱跑乱叫,,即使在课堂上随意性也非常大,想说就说,想下座位就下座位,这是儿童本性,教师不要太着急。我们要从课堂常规要求入手,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课堂会倾听的好习惯。

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既要认真倾听老师的引导讲解,更要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一般来说,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解时表现还好,但在倾听同学发言时,很难做到专心专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加强训练:如比比谁坐得好、听得认真,比比谁能复述刚才同学的答案,比比谁还有更好的回答等等。这样经常坚持训练,学生就会逐渐养成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2、养成会自我检查,用行动告诉老师的好习惯。

整没有、是否全对、再算一算、用坐端正的方式告诉老师已经完成等办法加强训练,让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减少出错的概率,也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会说的习惯,有利于学习信息的反馈,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一年级学生,知识面狭窄、语言贫乏,尤其是数学语言的缺乏更是难以准确表达,这就需要老师加强数学语言的锻炼和引导。一年级的数学信息多以直观的图形模式呈现出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我在教学看图列式这类题型时,先引导学生说出图例的意义,问题是什么,然后在要求学生完整表述一遍,把直观形象的图形信息,用数学语言加以正确表达,循序渐进地把意思表述清楚、说完整。说出图意,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条件;能说出问题,就说明他就明白了要求什么。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体会到两个条件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为以后的解决复杂问题打下基础。

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老师充满崇拜,老师不经意的夸奖就会让他兴奋许久。这就要求我们摒弃成人对表扬不在意的思维,站在儿童的视野,在课堂上不吝惜表扬。

1、注重表扬的技巧和时机。

地望着我,被表扬的同学更是特别专心,达到一箭多雕的效果。

2、注重表扬方式,物质的奖励比口头的鼓励更有魅力。

上课前,我经常会准备一些儿童喜欢的小奖品,如五角星、小红花,一节课奖励几个表现突出或进步明显的学生,调动大家积极性。课前,我会根据学习内容提出学习要求,同时告诉大家表现突出会有奖励。怎样,有了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激励,学生的注意力就会相对集中,课堂纪律的可控性会大大提高,教师会感到稍微轻松些,教学效果也会比较让人满意。

3、注重对学生作业评价的多元化。

用直观的分数、等级、小红旗等图形、加上表扬和激励的评语、以及不定时的全班展示,都能带给学生惊喜,调动学习积极性,增进师生感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动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数学学科是是抽象的、单调的,要千方百计让学生产生兴趣,他们才会喜欢它。

1、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老师,建立起师生间的亲密关系。

课间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玩幼稚的游戏,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喜欢上你这位老师了,自然就会肯听你的话,喜欢上你的课了。

2、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在不同的比赛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的好胜心强,爱表现,不愿掉队。根据这些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课堂练习环节,多设置一些小组竞赛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潜能,减少学生的疲惫感,让学生注意力保持相对集中,情绪保持相对饱满,提高学习效率。

3、利用课堂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我在很多时候,在课堂游戏环节会挑选表现突出的学生与我一起示范游戏(这也是对学习认真的同学的一种奖励,同时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再让分组合作游戏,在游戏中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并强调,任务完成得好的同学有机会再和老师一起游戏(这也利用了孩子喜欢老师,希望得到老师注意的心理)。采取这些办法,学生会比较愿意学习,会较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相对集中,对学习保持较强的兴趣,便于教师掌控课堂秩序,提高教学效率。

“教有法而无定法”,上面的表述只是我在从事一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点经验和点滴体会,很不成熟,只是希望引起大家对于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我相信,只要我们热爱这项工作,热爱天真的孩子,只要用心去努力,大家会感受到教学的快乐,得到应有和的收获和意外的喜悦的!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二

一学期的时光转瞬即逝,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落下帷幕。一学期以来,我担任九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的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课堂三不(即课堂上不乱说话、不睡觉、不吃零食)来要求学生。为了明年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做得更出色,为了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以来,我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坚持备好每节课,上好每一堂课,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备课深入细致

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 、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九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 、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

4 、作业与练习

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5、课后辅导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三

教学反思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它为教学实践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启发教师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优秀的地方,在探索中把自己锻炼成学者型教师。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些自己的看法。

“得”的方面:重点反思这堂课的特色是什么?例如,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学习方法是否适当,教师是否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评价是否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等等。

“失”的方面:也要从上述的各个方面去审视,去查找问题,查找哪一个环节设计不合理,哪一个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个活动组织、指导不得力、合作不到位等等。还要思考如何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如何精心设计、组织、上好每一节课,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思想同步进行。

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内容、方式也应该不一样。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目前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笔者首先在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尝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1.课堂中的个性化评价。不同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如,将“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很好!”送给外向型的学生,将“你讲得很好,声音非常洪亮。”送给内向型的学生,将“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送给创新型的学生,将“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这种方法值得学习!”送给不善言辞的学生,将“善于倾听,乐于思考,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送给思维缓慢但虚心好学的学生等。这样的评价,能激励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张扬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品质,提高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

2.作业中的个性化评价。作业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另一种方式,所以在作业批改中,笔者采用了“等级”加“短语”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一些优秀的学生,采用“优秀”、“思维敏捷”、“解法妙”等简短的激励语,肯定学生的成绩,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励他们继续奋发向上;对各方面表现都一般的学生,采用“良”、“进步很大”、“争取再努力”、“细心些好吗”等深情委婉的批语,这样可以调整其心理差距,激励其不断进步;对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采用“再努力!”、“多动脑筋好吗?”、“如果把字写得再端正些,那该多好!”、“大家都看到了你的进步,希望你继续努力!”等评语,可以起到提醒、鼓励的作用。

3.成长记录袋中的评价。在成长记录袋中,设计一个“评价”栏,在“评价”栏中有“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同学对我说”,并且还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反思,并定下发展目标。有的学生说:“我的成绩很好,但字写得不好,我要加强练字。”对暂时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教师允许他们进行延缓评价,允许他们经过努力或在他人帮助下达到目标后,再记录在成长记录袋中。

教师要经常在教学过程中找准时机,顺势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学习状况。这不仅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还能在反思中培养学生的客观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挑战自己,是个体健康成长、获得成功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过分地肯定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会导致盲目自大,经不起挫折的打击;过分地否定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则会导致自卑怯懦,消极怠惰。反思意识的形成和反思习惯的养成,能使学生勇敢地审视自我,虚心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超越自我,不断地健康成长。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四

1、理解总体与样本的关系,认识并体会统计估计的意义,实施办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理解用样本平均数、方差推断总体平均数与方差。

体会统计思想,并会用样本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方差。

一、旧知回顾:

1、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总体是xxx,个体是xxx,样本是xxx,样本容量是xxx。

2、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

3、方差的计算公式是。

二快乐自学:

阅读教材p140—144完成下列练习。

1、在总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去推断总体的情况,这就是思想。

2、用样本平均数、方差去估计总体的xxx然后再对事件发展做出决断、预测。

3、在“说一说”及“动脑筋”中,分别是可以用样本的。

去估计总体的xxx、

4、例题是通过计算零件直径的方差来得到机器两个时段的运作性能是否稳定正常的。

三、巩固练习。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五

深入研究备课、科学规范施教、认真精细批改、及时总结反思。

1.教学总原则:

降低基点,面向全体;深化内涵,追求高效;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2.教学总目标:

稳定基础,转化边缘,培养优生,促进尖子,争创第一。

本册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突出了如下特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得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得时间与空间,展现数学知识得形成与应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再每一章数学知识的引入中,都由学生熟知得生活实例引入,注重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来掌握知识,逐步学会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得方法进行推理。

(一)生活中的轴对称:本章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有关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领略轴对称现象的共同规律,认识有关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同时,在简单的图案设计、镶边与剪纸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应用价值和丰富内涵。

(二)勾股定理: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勾股定理、发展推理能力,教科书设计了在方格纸上通过计算面积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的活动,同时又安排了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内容,试图让学生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发现的过程,同时也渗透了代数运算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本章更多关注的是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而不追求计算上的复杂化。在学习了无理数之后,可以再利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设计无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

(三)实数:本章首先通过拼图活动和计算器探索活动,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入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放运算。由于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对于无理数我们常常通过估算来求它的近似值,为此,教科书安排了一节内容“方根的估算”,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通过估算来求它的近似值、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最后教科书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法则等。

(四)概率的初步认识:教科书首先呈现二楼一个转盘游戏,通过试验与分析,使学生体会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然后,通过掷硬币的游戏,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在大量做试验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概率的意义,初步体会可以通过做试验来大致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大量试验,学生对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会有初步的体验。

(五)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力图以现实的题材呈现有关内容,以有趣的、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呈现“由点找坐标、由坐标确定点的位置、建立简单的平面直角左边系”等内容,力图反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呈现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图形变换,如电视屏幕上的各种画面处理等。对于确定位置的各种方式,本章通过形式多样的题材,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在每个学生面前,其中既有反映极坐标思想的定位方法,也有反映直角坐标思想的定位方法。

(六)一次函数:由于已经有了六年级下册的铺垫,本章教材在设计上进一步体现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而探索出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像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改革了传统教材中先研究特殊的正比例函数,再研究一般的一次函数的教学顺序,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

(七)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教材弱化了概念,强调二楼建模思想。为了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本章首先通过丰富的实例建立二元一次方程,展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同时介绍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概念;接着,顺理成章地给出有关现实问题的解答,进而介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俩种基本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然后,通过几个现实问题情境,经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最后,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与一次函数图像的关系的讨论,建立方程与函数的联系,并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

初二x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女生xx人,男xx人。由于xxxx,对于理性思维缺少优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多采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她们能够理解。有些概念,学生会感动很陌生,因此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兴趣,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结合初一的期末水平测试,细致分类,重点突出,抓好三类生和边缘生的辅导,争取教育教学有新的突破。

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探索角的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质。初步掌握尺规作图。

2、经历探索勾股定理及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掌握勾股定理,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能运用判断直角三角形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3、让学生经历数系的扩张、探求实数性质及其运算规律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了解方根及其相关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并会求数的方根。

4、经历“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发展随机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5、经历探索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形状变化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6、经历函数、一次函数等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一次函数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理解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有关性质;初步体会方程和函数的关系。能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会做一次函数的图像,并利用他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发展学生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会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能根据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从而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1.教材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教学的基础设施。在教学中必须依纲靠本,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钻研教材抓好重点。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3、加强知识的拓展与联系,把握好知识的开放度。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向优秀教师取经,以先进的理念进行教学。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

5.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利用小组合作,实施分层教学,力求使尖子生吃饱、优秀生吃好、上线生吃得下。优化作业设计,及时批改辅导。

6.精心设计单元复习测试题,全批全改,查漏补缺,认真上好习题讲评课。注重教授知识的基础性、灵活性和综合性,积极探究所授知识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的联系。

7.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数学来源于生活,学数学服务社会”的思想教育。

章节、周数安排。

(一)生活中的轴对称、第1至3周。

(二)勾股定理、第4至5周。

(三)实数、第5至6周。

(四)概率的初步认识、第7至8周。

期中考试、第9周。

(五)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0至12周。

(六)一次函数、第13至15周。

(七)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6至17周。

复习第第五至第七章、第18至20周。

期末考试、第21周。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六

本节课,我着眼于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重在培养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在进行了《数据的分段整理》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力争在设计中体现以下几点:

“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因此,我在引入新课时,创设了一个学生比较生活中常见的话题——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较好地激发学习兴趣。虽然在此以前,学生不知道如何分段整理。但借助这一情景,学生感受到了分段的必要,并尝试分段,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统计活动中来。让同学们感到非常亲切,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之中。

统计的基本过程即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成表格、分析数据。在课中,我让学生在读一读、分一分、填一填、想一想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体验知识的形式过程,才能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识结构中,才能成为有效知识。活动中,我还根据同学们的已有经验整理信息,组织同学们讨论并确定较好的统计方法,变教师的“教”为“引”,学生的“学”为“探”。

在整节课,我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思维:如你能一眼看出污染指数最高的是多少?最少呢?按照这个标准,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怎样知道统计的对不对等等。组织学生共同交流想办法,让学生按照想出来的办法去统计。这样,办法是学生自己想的,统计的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对统计结果的分析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我针对学生的意见适时加以引导,他们在这些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发展了思维。

本节课中,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认识水平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括实际出发,丰富统计的内容,强化统计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初步统计知识、方法和思想,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教给学生如何正确地对待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教师的教学状态不佳;教师对学生整理的方法示范不到位;课堂上的评价激励语言不够;新知告知的较多,引和导不够,学生探究的空间太少。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七

会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的数的排列顺序。

探究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研讨。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学生回答:接受。

激发兴趣:好多的数字朋友想考考我们,咱们接不接受他们的考验呢?

教育家第思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呼唤、激发。”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创设数字朋友考学生的问题情境,既新鲜又有挑战性,符合争强好胜的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与体验。

学生打开书48页,自己在空格处填数。

全班订正。

学生先自己认真的观察,然后小组研讨,发现规律。

全班交流。

可能有:

竖着看,上一个数都比下一个数少10,下一个数都比上一个数多时10;

横着看,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少1,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1;

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字相同;

每一竖行个位上的数都相同,(除第一行外),每一横行十位上的数都相同等。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汇报。

1、师:好,我们看看他们给出的第一关。

实物投影出示表格,说题目要求。

第一关我们已经顺利闯过。

2、咱们来看看第二关。

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学生发现的规律少,教师可进行引导。

三关:

1、师说生答。

教师和学生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完成说一说。

2、我说你答。

同桌互问互答。

注意:一般六十几不包括六十。

3试一试。

引导学生思考竖行有什么规律,横行有什么规律。

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自己找到了很多规律,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及时体验、巩固练习,有利于学生内化所学知识,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实践与应用。

学生做题。全班订正。

让学生将1题独立写在书上。

将2题写在书上。

先观察,再交流,最后将答案写在书上。

四关:

完成练一练的1、2题和数学冲浪。

1、游戏:将苹果放到合适的筐里。

2、看谁分得清。

学生口述66的个位、十位各表示什么。34、88、62呢?(以竞赛的形式进行)。

3、看谁脑筋转得快。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采用学生喜爱的游戏进行巩固练习,使原本枯燥的数学练习充满了生机,学生在亢奋的思维状态下进一步巩固新知,也促使学生乐学、善学。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八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时、分、秒(4课时)

1、秒的认识……………………………………1课时

2、时间的计算…………………………………1课时

3、练习一………………………………………1课时

4、复习…………………………………………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5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 1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3、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4、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5、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测量(8课时)

1、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2、千米的认识………………………………………………2课时

3、吨的认识…………………………………………………1课时

4、解决问题…………………………………………………1课时

5、复习………………………………………………………1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1、倍的认识…………………………………………1课时

2、解决问题…………………………………………2课时

3、复习………………………………………………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4、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

1、四边形……………………………………………1课时

2、周长………………………………………………1课时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4、复习………………………………………………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6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2课时

复习………………………………………………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九

4月中旬,我有幸参与了县上的送教下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会场在中心小学举行,而看课活动的主要形式——同课异构,更是让我们基层教师从中获益匪浅。经过我镇的教师和县上的名师同上一节课,让我们看到了名师的风采,从她们身上学到了备课、上课的技能,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了我们和名师之间的差距。

看课中,自我的感受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我们的课堂为什么效率低”“我们的课堂能不能到达较高的层次”一向萦绕这我,而这些思考,也一向伴随我回到了单位。可能是第一节看的是数学吧,所以县上王教师和我镇的张教师同上的数学三年级下册《比一比》给我留下的印象较深,感悟也叫颇多。为了更好的说明上头的两个问题,以及今后我们的课堂应当怎样去做,接下来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谈一谈自我不成熟的见解。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我们的备课上课本事呢?

即: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

解决策略。

1、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课前调研。

2、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抓准切入点。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资料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所以这个学习情境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

解决策略:

1、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情境。

2、美丽的童话情境。

3、思维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4、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情境。

5、源于数学知识本身的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所以,应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

解决策略:

1、想办法让学生对探究合作学习产生需要。

2、营造探究、合作学习的人际氛围,鼓励独立思考、交流、质疑、共同讨论,激发探究合作学习的热情。

3、探究学习良好情境,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有具有挑战性、具有价值的探究合作学习的问题。

4、在“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分组原则基础上,实行动态编排小组,打破组内长期构成的——有的人起控制作用,有的人则处于从属地位状况,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树立形象,给每个人供给发展提高、改变自我的机会。

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教学是数学教育永恒的话题。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无疑要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给予重视。数学概念是支撑数学大厦的根基,数学基本本事是建好大厦的保证。所以,知识必须到位,本事必须训练。抓好双基义不容辞。当然,“数学双基的要求应当与时俱进地调整和丰富,不能盲目地打基础,构成“花岗石的基础上盖茅草房”的局面。没有基础的创新是空想,没有创新的基础是盲目的。我们应把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的培养融合于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数学思维训练的过程之中。”

解决策略:

1、给数学基本概念以核心地位,数学基础知识定好位,打好桩。

2、根据数学知识的纵向发展,帮忙学生将它连成“知识链”;经过横向沟通,帮忙学生将它连成“知识网络”;再经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构成立体的知识模块。

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的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智力活动过程。提高它的实效性必须有教师课前的周密策划,即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教学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

课堂教学活动是应对着不一样个性的生命体,它又该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精彩的生成正是源于这高质量的精心预设。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宽容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机智筛选课堂生成,从而到达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1、精心预设——准确把握教全面了解学生。

有效开发资源适时准确评价。

2、关注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智地认识生成。

机智地筛选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

以上是我对如何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的笨拙见解,我想,如果教师在备课和上课中如果能够做到“教学风格朴实一点;基训练扎实一点;教学容量厚实一点;学生思维活跃一点;教学方式灵活一点”那么我们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会“高”!而我们的教师也会“名”!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十

全年级学生共有15人,其中男7人,女生8人,大部分学生思维还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数学生反应较慢,思维迟钝,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7.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1.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互化。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3.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4.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5.约分和通分。

6.分数大小的比较。

7.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1、加强对比训练和迁移能力的培养。

2、加大研究型学习的力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知识经验和能力。

3、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4、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课时安排:

一、简单的统计(10节)。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5节。

2、求平均数2节。

整理和复习1节。

实践活动: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1节。

机动2节。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17节)。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节。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节。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节。

整理和复习2节。

机动2节。

三、约数和倍数(19节)。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2节。

2、能被2、5、3整除的数3节。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3节。

4、最大公约数2节。

5、最小公倍数5节。

整理和复习2节。

机动2节。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2节)。

1、分数的意义6节。

2、真分数和假分数4节。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节。

4、约分和通分6节。

整理和复习2节。

实践活动:1节。

机动2节。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节。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节。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节。

整理和复习2节。

机动2节。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十一

1、学习6以内的序数,能看懂座位表和入场券,找到相应的座位。

2、形成与座位相列相关的空间知觉。

1、《快乐的早操》图片1张;箭头、数字若干。

2、红绿两张座位表(用长方形表示座位,共4排,每排6个)。

3、入场券两套,椅子48张。

(一)快乐的早操。

(1)认识小女孩玲玲。

(2)依次出示《快乐的早操》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序数的含义。

师:瞧!玲玲在干嘛呢?你们发现了么,玲玲排在哪里?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哪边开始数?(引导从左往右数,并出示箭头)。

师:玲玲站的位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这个数字4平时我们可以表示4个苹果,4个小朋友,这里的4表示什么意思?(帮助幼儿理解“第几”的含义)。

小结:玲玲站在第1排第4个位置做操。

师:好,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再来找找第2排中玲玲在哪里?

幼:在第2个。

师:恩,对的。但我们要把话说完整,玲玲在第2排的第2个。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找找看,第3排中玲玲排在哪里啊?

幼:玲玲在第3排的第5个。

师:第四排玲玲在哪儿呢?我们来找找看。

(二)看座位表。

师:幼儿园请小朋友去看电影,到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能拿到一张入场券,我们要根据入场券上的号码找到自己的座位。

师:谁能告诉我红色的座位有几排?每1排有几个座位呢?(从左往右数)。

师:谁能告诉我绿色的座位有几排?每1排有几个座位呢?

(三)看入场券。

师:看,这是我们的入场券,(如红色2排3座)这张入场券上有几的数字?数字2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表示第2排)数字3又表示什么意思?(第3个)。

小结:“2排3座”表示的是在第2排第3个座位。

师:再看这张的入场券,(如红色3排2座)这张入场券上有几的数字?数字3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表示第3排)数字2又表示什么意思?(第2个)。

小结:“3排2座”表示的是在第3排第2个座位。

师:为什么“2排3座”的入场券有两张?它们有什么不同?(请幼儿看看自己的入场券是红色的还是绿色的,知道红色和绿色有相同的入场券,只是颜色不同)。

(四)排座位。

师:我想跟小朋友们先玩个游戏,小朋友睁大眼睛仔细看,我手里的这张入场券是几排几座的?(请个别幼儿说说,并操作)。

幼儿一起检查是否排得正确,如有错误互相说说调整的方法。

(五)找座位。

(1)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入场券,互相说说自己的入场券是红色还是绿色的几排几座?

师:请你们先排好队来买票。记住进去以后要对号入座哦。

(2)幼儿根据入场券找到相应的位置。

师:好了,我们的小观众们都坐好了,现在我是检票员,我要来检查你们有没有坐错位置。(有错误的幼儿帮助他找到正确的位置)。

(3)现在我们都找到正确的位置,真不错!老师这还有多余的入场券,我们把它分享给其他朋友吧!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十二

本班共有学生65人,男生:43人;女生22人。大多数学生上课大胆发言,学习效率较高;一小部分学生贪玩,上课经常不能注意听讲。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二要对少数差生注意个别指导。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判断平年、闰年,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换算。

(2)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觉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善。

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发展数感,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1、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

一 除法 10课时

二 年、月、日 3课时

三 平移和旋转 2课时

四 乘法 9课时

五 观察物体 2课时

六 千米和吨 5课时

七 轴对称图形 2课时

八 认识分数 6课时

九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9课时

十 统计 4课时

十一 认识小数 4课时

十二 整理与复习 4课时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十三

初三第一轮复习已经步入正轨,经过一周多的实践与体验,针对当下学生的实际情况谈下自己的几点建议:

1.教师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对中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若指掌,要想取得较佳的效果,教师必须钻研中考题,研究出题规律。

2.培养学生兴趣。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教会学生掌握复习策略(如做题,看书,独立思考,反思的好习惯),提高复习效果,让学生参与解题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一些具体的做法:

1、每天表扬一个学生;

2、在试卷上与学生谈心;

3、练时难,考时易。

3.重视复习课中的典型的例题的讲解。例题不是习题。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例、习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变条件、变结论、变图形、变式子、变表达方式等。

4.不能让学生过早地做综合练习题及中考模拟题,而应以课本的编排体系为主线进行系统复习。选题要难度适宜,举一反三,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5、课堂容量:提倡增大课堂复习容量,不是追求面面俱到,而是重点内容得用多时间,非重点内容敢于取舍,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少做无用功,重点突出,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十四

师:你们看谁来了?(小熊)小熊是森林里的邮递员,最近森林里造了一批新房子,小动物们都搬进了新家,邮递员小熊不知道小动物们的新家地址了,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我们来看看这座新房子一共有几间房?每间房里有一只小动物让我们来告诉小熊:

小兔住在第几间房?

小羊住在第几间房?

小猪,小狗,小马,小刺猬,小青蛙,小猫,小鸡,小老鼠

(出示信,请个别幼儿上前来送信,要求边送边说:“**的信送到第几扇门里”)

(2).“好了,小熊口袋里的信全都送完了,让我们来看看第几扇门里的小动物没收到信?”

(3).“好,让我来考考小朋友,刚才你们在送信路上发现石子路是通向第几扇门的?”

让小熊来看看,小朋友有没有帮它把水果和蔬菜送到了小动物的家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十五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年轻教师只看“教案”,不研究教学大纲,教材,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教案代替备课笔记,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脱离数学实际,教学没有针对性,其实两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教案”只是来帮助教师分析教材难点,把握教材上的深度,提供处理教材的方法。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理论水平,学生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教案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具体落实到课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忽视概念教学,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概念,从而不能灵活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以数学研究表明,人对第一次接触的事物最敏感。也就是印象最深刻的。教学成功与否重要的一条是首先接触问题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而概念是学生开始学习一个新知识的起步,因此,作为年轻教师进行概念教学应该格外的准备,切勿草草结束教学,欲速则不达。

2、把教学看成思维结果教学。

在解题过程中,有时“巧解”掩盖了对解决某一个问题运用基本概念方法渗透,思路越来越好,方法越来越巧,教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巧妙构思,以期产生数学学习上的捷径。或过分强调“框题型,对套路”企图强化思维定势,结果是学生陷入思维呆板的单一状态中去,而我们年轻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基本方法已熟练的基础上再向学生适当的运用巧解的特殊思路。

3、不以“精讲精练”为主而以“少讲少练”代替题海战术。

年轻教师在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不加以深入分析讲解,照本宣读,无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重点题型多次再现,学生只知道机械式的练习,从而忽视教学的最终目的。

4、现代化教学仪器使用上。

不恰当地追求现代化教学手段,忽视了他们对教学的效果,现代教学技术使数学变得生动,在现代化技术运用中,莫名其妙的音乐或生动的动画制作,反而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只注意动画的运行、声音的悦耳,从而淡化了课堂的教学,削弱课堂教学效果。

5、认为效率越高讲授时间就必须越长。

教育学中提到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教师讲得多,学生未必听得懂,学生在被动地接受,毫无思考理解佘地,这样学生同样只是机械性的听课,因此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分清难点,在课堂的黄金时间,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去发现知识、领悟所学,同时要及时反馈学生,加强效果回授,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真正体现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

教师单一地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就掌握了,从而造成学生课后练习一做就错,或认为教师觉得简单,学生就学得容易。仅就习题教学而言,如果不能很好的发挥例题的榜样及培养功能,教师只注意娴熟地解题,不重视充分体现教学的难点,殊不知教师与学生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反差,绝不能用教师的水平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况且有时年轻教师走进一个教学准备误区时,对该教材的难点不清楚,习题讲解得就不够透彻,也会导致简单问题变成学生的难点,这样学生就悟不通解题思路及技巧,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年轻教师就要努力地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精心备课,安排教学结构,全面展示学生发展过程,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来,这样才有利于像我们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的发展。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十六

本学期担任了九年级(四)班数学课、体育课,七年级、八年级信息技术课,每周21节日课,还有多节晚自习和中午自习课,工作量相对较大,具体情景总结如下:

根据教学大纲,提前备课、认真上课、布置作业,课后认真批改作业、试卷,经过各项考试的检验,发现学生成绩总体较好,为增强学生体质,坚持每一天早晨和上午大课间时带领学生跑步锻炼身体,每节体育课认真教学生一些体育知识,使得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有一项体育特长,有些学生喜欢跳绳,有些学生喜欢打乒乓球,有些学生喜欢踢足球,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后,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让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七年级、八年级总共十一个班,每班每周一节信息课,上课之前先将计算机教室大门、电脑电源打开,再提前几分钟来到上课班级教室门口,将学生排好队带到计算机教室,下课后,整理好计算机教室才离开。完成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教学任务,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本事得到了较大提高。

学生学习较踏实,考试成绩在平行班级中处于中等,有些学生经过努力,取得了较大提高,后进生的转化情景较好。学生们在暑期读一本好书、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板报评比、迎元旦书法比赛等各类校内外比赛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些学生还获得了市级、县级奖。

1、成绩拔尖的学生较少,以后要配合各学科教师,仔细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薄弱学科,在学生学习的薄弱之处加强,具体到数学学科,在难题和解题方法上要做更多的讲解和引导。力争有学生能实现成绩的飞跃。

2、计算机教室有些软件缺失,缺少上课素材,使得上课时有些实验未能开展,下一学期要向学校反映相应问题,自我也要在网上搜索相关素材,让学生们更好、更快的上好每一次信息技术课,提高信息技术本事。

总之,教师的岗位性质决定了应无私的付出和辛勤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我相信付出总有收获,需要我继续努力下去,将以后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十七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xx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明德学校潘跃霞。

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六年级共有4个教学班,280多名学生。经过三年半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八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六个单元。由28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生物的变异现象;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小学阶段学习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介绍能量;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介绍能源。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3、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2)、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3)、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五、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十八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知识与技能领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二)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十九

本学期进入中段的教学,采用北师大版教材。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材中所揭示的数学知识的难度在逐步加深。教学内容有万以上大数的认识,线与角,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图形的变换,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方向与位置(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生活中的负数,统计(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及单式折线统计图)。

本册教材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为此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学生可以开展探索活动的题材。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了解生体会重要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

本班学生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课外活动,但抽象概括能力方面较薄弱,学习基础较差。

1、掌握万以上大数的读法、写法,改变计数单位和认识近似数的作用,感受这些数在生活中所表示的意义。

2、认识直线、射线、线段,认识平行线及垂线,认识圆角、周角,学会使用量角器画角。通过活动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认识并学会使用计算器。

4、能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简单的图案。

5、能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能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会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6、能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7、初步认识负数,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8、理解条形统计图上所表示的意义,能根据数据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四、教学措施

1、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开展讨论等课堂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及数学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

3、对学生严格要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每周介绍一些数学知识、数学趣题、数学小故事,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每周以数学挑战的形式出一些难度稍高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班里形成谈论数学的氛围。

6、抓紧后进生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平均水平。

数一数2、人口普查2

国土面积1、近似数1、从结绳记数说起1

教师节

练习一1、机动3

线的认识1、平移与平行1、相交与垂直1

国庆节

旋转与角、角的度量、画角4

练习二1、走进大自然2、

卫星运行时间、体育场2、练习三1、神奇的计算工具1

探索与发现(一)1、计算工具的演变1、探索与发现(二)1

你知道吗1、探索与发现(三)1、练习四1、机动1

整理与复习(一)2、图形的旋转2

练习五1、买文具2

路程、时间与速度2、参观苗圃、秋游3

练习六2、国家体育场1、探索与发现(四)2

中括号1、练习七1、确定位置1

确定位置2、练习八1

温度、正负数3、机动1

整理与复习(二)2、栽蒜苗2

栽蒜苗2、数据告诉我2

总复习、期末考试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二十

我服从学校的工作分工,本学期担任了六(2)班的数学科。这个班学生基础差,为了提高全班的数学整体成绩,我从各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其他教师请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对于村小合并过来的学生,还有个别不习惯过住宿生活。为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环境,我多次找他们谈心,到饭堂了解吃饭问题,到宿舍问寒问暖。对于双差生,我不但没有歧视,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跟他们谈话,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在我的指导之下,许多中下生逐渐改掉了不良行为,学习态度有了非常大的转变。

备课时,做到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探索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他们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学期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较大的进步。

七上数学教学(模板21篇)篇二十一

新的`学期新的希望,新的学期新的挑战。由于刚接手本班,对于有些情况还不是很了解,相信在我的不断努力下我会很快的和我的孩子们融为一体,相信我们在《纲要》的精神和《园务计划》的引领下,根据本班实际情况以及家长的建议,经过讨论我们拟定了本学期的班级计划,我们将提供多元整合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开放的态度,陪伴幼儿一起经历这有意义的一学期。

本学期本班幼儿 35名;旧生34名;新生 1名。经过小班上学期的学习,分析学期末班级幼儿检核情况,总的来看: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非常是在体能、语言表达、社会交往、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但是班级幼儿因为年龄相差较大,男女比率不均匀,造成了幼儿间能力相差较大、班级常规有待继续培养的局面。鉴于以上不足,本学期,我们把幼儿入学预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加强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练习,将学前的预备工作与主题探究活动、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学前班打好基础。

(1)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2)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du**立意识,增强du**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学前班的小朋友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碰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拟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重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知识经验的积累:

a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b数学方面的渗透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du**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班级日常工作: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爱好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小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配合教研组开展音乐、体育学科的研究。我们将从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入手,提高活动组织的艺术性,通过与同事间的互相学习与反思,我们将使这两门学科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3)在活动区组织设置中积极向蒙班学习,做到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更换区域工作材料,做到与主题相结合。

4)在显现班级教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新学期新操排练与评选;音乐、体育学科的观摩及评选;“三.八妇女节”以年级为单位的亲子活动;组织班级幼儿参与“小博士知识竞赛”;积极预备“庆五.一”诗歌、故事展示会;做好庆“六.一”英语周汇演工作;小班毕业典礼。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把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个别体弱易病的幼儿的照顾。

1)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务工作计划,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加强平时电话联系,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3)要求家长配合教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通过上学期的合作,我班已初步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合作的氛围,在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这种好的团队精神,在工作学习中互相学习、及时反思,在专业方面,进一步加强教师的音乐素养,不断创新,努力做到超越自我。

总之,我们希望本学期的工作能给孩子能留下对幼儿园的美好回忆,我们将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为先进班级而努力。

相关范文推荐

    冰雪运动宣传语和活动(实用22篇)

    范文范本中的优秀篇章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请大家注意,这些范文仅供参考,写作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为推动中小学生

    教育工作者的兔年元旦主持词(热门16篇)

    大家好,感谢各位莅临本次重要活动,我将全力以赴为大家呈现精彩的节目。在这里,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精彩纷呈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甲/乙:尊敬的各位领导

    幼儿教育师分享心得体会(精选19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思维的深入剖析,是一种思考和分析自身经验的方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师的重阳节活动策划(汇总16篇)

    活动策划是为了满足人们特定需求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可以是商业、文化、社交等各种类型。这些活动策划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策划师在不同场景中的巧思和才能,让我们一起来品味

    社会工作者心得体会大全(20篇)

    工作心得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这里有一些工作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中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我

    科研合作项目协议书(专业23篇)

    合作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沟通,只有充分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合作越来越重要,下面是一些相关的趋势和观点,供大家参考。甲方:代表:地

    教师培训经验分享(模板19篇)

    阅读范文范本可以开阔我们的写作视野,拓展我们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具个性和魅力。为了更好地展示范文范本的特点和优势,小编特别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

    教师辞职申请书的正确格式范文(17篇)

    辞职申请书的内容要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个人对公司的感激和遗憾之情。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写一封辞职申请书,可以参考下面这些写作范例。尊敬的领导:您好!首先向你说声对不起,

    蛋糕店策划书(专业24篇)

    在编写策划书时,要全面考虑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和目标受众等因素。这些策划书范文可以作为参考,但请注意不要直接复制其中的内容,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定制。

    设计师的工作计划范文(15篇)

    工作计划范文有助于改善时间管理能力,避免工作冲突和时间压力。如果您对工作计划范文的结构和内容还有一些疑问,不妨先看一下下面的范例,或许会解答您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