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优质15篇)

时间:2023-12-28 作者:雁落霞

教学计划应当遵循教育教学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自己的教学需求。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优质15篇)篇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的第4?7题,练习八的第5、6题。

教学目的:通过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

答方法;掌握数据整理及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一、整理和复习三步应用题。

1.教师在黑板上并列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4题和第5题。

教师提问:第4题和第5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为什么这两题都可以用简便算法计算?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让学生自己解答。

接着,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6题。读题后,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条件和问题,并且让学生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然后,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提问:这一题与上面一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上面一。

题是两步应用题,下面一题是三步应用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教师:我们这一册所学习的三步应用题都是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把两步应用题改编成三步应用题主要有2种方法:增加条件、改变条件的叙述方式、改变问题。第6题是从上面的两步题改变问题而变来的.。现在,大家试一试用另外两种方法把上面的两步题改编成三步题。

鼓励学生改编题,集体订正所改编的题。

3.做练习八的第5、6题。

教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做完集体订正。

二、整理和复习数据整理及求平均数。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33页,默读第7题,理解题意。(教师也可用小黑板出示这一题。)然后看图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提问:这个条形统计图中的一个格代表多少千克?

哪个年级采的最多?

五年级比三年级多采多少千克?

然后,让学生自己做第(3)、(4)小题。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在这一题里,求平均数的算式是什么?

接着,让学生自己想根统计图中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填写之前,教师提问:

下面的统计表是统计什么的?每个格里要填什么?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八的第7*题。这道题先算出每种车的数量,然后才能填表,制成条形统计图。这是一道需要综合运用知识的题目,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优质15篇)篇二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通过上节课的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成平面区域来引入,由学生板演检测学生掌握程度。在学生完成板演后,提出本节的问题:求z=2x+y的最大值,使式中的x,y满足不等式组(i),求z=2x+y的最大值,式中的x,y只能取平面区域内值,所以,只需要由z=2x+y变形为y=-2x+z就可以把不熟悉的求解转化为一个高一曾学习过的内容:y=-2x+z就是直线方程的斜截式,让学生画出y=-2x,y=-2x+1,y=-2x+2,三条学生,观察可以知道这是一系平行线,问题转化为求z=2x+y的最大值其实就是求直线y=-2x+z过平面区域某一点时在y轴上截距最大值。我先画出直线y=-2x,通过平移可以发现直线y=-2x+z过平面区域过某一点时在y轴上截距最大。求出最大值,问题得到解决。解答完成后,接着让学生阅读教材87-88页,从中找出一些相关的概念。再回到解答过程,从中提炼出解答这类问题的解答步骤。最后进行一道变式训练,改变不等式组,还是求z=2x+y的最大值。

本节课完成后,个人反思如下:

亮点:

1.教学设计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2.放手让学生多动手。

改进部分:

1.没有完成备课时确定的教学任务:教学设计中还有变式2:z改为z=6x+10y,变式3:z改为z=2x-y。小结中有解题方法:图解法(数形结合)。

2.教学基本功不扎实:教态不够从容,不够自信;语言不精炼,很多重复的语句,个别字普通话不标准;板书不工整,字体不漂亮,字体偏大,板书规划不合理。

3.在讲相关的概念时,这里应该节省时间,在学生阅读教材时,先板演在黑板上,让学生找出相应的内容,高效省时。

4.在新课引入时,可以点明: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资源利用、人力调配、生产安排等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比如本节要学习的这内容就有关这方面的。再列举一个例子,这样可以立刻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优质15篇)篇三

在人教版高中课本二册上第7章b组练习里面有一道线性规划题目,已知{2x+y-2≥0x-2y+4≥03x-y-3≤0在x2,y2取何值时取得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各是多少?我们知道上述的约束条件是线性函数,而目标函数不是线性的目标函数,因此已经不属于线性规划问题.然而问题既然出现在这里,观看题目的样子,总是我们觉得编者在暗示我们可以利用线性规划解题思想来解决之.

作者:杨涛作者单位: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三江中学,广西,545500刊名: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英文刊名:duyuxie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优质15篇)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思路及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排列过程,感知排列的方法。

学习目标:

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涂一涂等活动,了解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出示数字乐园门子上锁图)数字乐园到了,可是门是锁着的,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门才可以自动打开。那密码可能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类型的问题――简单的排列。

2、明确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涂一涂等活动,了解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方法。

3、效果预期。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任务一:探究1和2这两个数一共能摆成几个个位和十位都不相同的两位数。

2、自主学习。

(1)想一想,可以直接写在答题卡上,也可以拿出数字卡片摆一摆、写一写。

(2)完成后,小组内交流你的思考过程。

(3)想想你们小组准备怎样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

3、展示交流。

小组展示,明确方法(调换位置法),教师相机板书。

4、任务二:探究用1、2、3能摆出多少个个位和十位都不相同的两位数。

谈话:那这个两位数到底是多少呢,你有没有好的办法找出所有能摆成的两位数,并且确保所排列出的两位数既不会重复也不会漏掉。

5、自主学习。

(1)小组内两人小合作,一个摆,一个记录。注意要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2)完成后小组交流摆法。

(3)你们小组将怎样展示本组成员的学习成果。

6、展示交流。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调换位置法。

12、21、13、31、23、32。

(2)固定十位法。

12、13、21、23、31、32。

(3)固定个位法。

21、31、12、32、13、23。

小结:只要我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就能保证既不重复又不漏掉。这种方法不仅在排列数字的时候能用到,其实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用到。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1)涂一涂,完成“做一做”。

(2)照照相,完成练习第一题。

2、效果反馈。

集体交流,订正。

3、反思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你的哪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优质15篇)篇五

1.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单位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理解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1.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有关元、角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2.1教学重点: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2.2教学难点: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2.3考点分析: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特别注意的是进行计算时要先统一单位。

多媒体,模拟人民币、商品标价签。

复习旧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今天请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师出示面值不同的人民币让学生复习。)。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元、角、分)。

2.人民币按质地分为哪两类?(纸币和硬币)。

3.1元=(10)角,1角=(10)分。

师:孩子们,你们回答太精彩了!那么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一)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例5。

1.出示例5的主题图。

师:老师是这样拿出1元2角,请看大屏幕。

1元2角=()角。(板书)。

师:你是怎样想的呢?

老师引导学生:

1元是10角,10角加上2角,就等于12角。即,1元2角=12角。

2.继续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18角=()元()角。(板书)。

想:把18角分成10角和8角,因为10角=1元,8角=8角。

所以:18角=(1)元(8)角。

3.即时练习。

1元=(10)角。

5元=(50)角。

23角=(2)元(3)角。

90角=(9)元。

4元5角=(45)角。

3元5角=(35)角。

56分=(5)角(6)分。

(二)元、角的加减法计算。

师:孩子们,你们刚才帮老师解决了问题,现在用你们所掌握的知识一起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出示例6的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学生起来说说)。

师:从图中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然后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回答可以解决,不合理之处,教师纠正。)。

师:刚才你们提出很多的数学问题,老师挑出三个问题来解决。

(1)买一个圆气球和一个爱心气球,要多少钱?

师:你们能自己列出算式吗?请在练习本上完成。列出算式后,请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汇报。)。

板书:5+8=13角。

师:在日常生活中,当满10角时就转化成“元”,所以13角=()元()角。

板书:13角=1元3角。

小结:单位名称都是“角”,可以直接计算。

(2)买一个笑脸气球比一个花朵气球贵多少钱?

师:谁能用响亮的声音读题目?

师:“贵”是什么意思?(贵是多的意思,贵多少就是多多少。)。

师:你们能自己列出算式吗?请在练习本上完成。列出算式后,请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汇报。)。

板书:1元=10角10—6=4角。

师:为什么把1元换成10角?

生:1元减6角,它们的单位不一样,只有单位一样的时候才可以计算,因此1元换成10角。

小结:单位名称不同时,要先转化相同单位名称,再计算。

(3)买一个笑脸气球和一个天鹅气球,要多少钱?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1元+3元1角=4元1角。

师:谁来用响亮的声音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生:1元加3元等于4元,再加1角,所以等于4元1角。

小结: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名称!(全班读一读)。

(三)解决问题(例7)。

课件出示主题图:

模拟购物活动。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知道了每本书的价钱。

老师提问: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哪两种杂志?

“正好”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自由发表,最后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老师总结出答案:

通过随便拿出2本来试一试的方法得出答案——画报和连环画。6+7=13(元)。

通过先选定一本,然后和其它的三本逐一试得出——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5+8=13(元)。

巩固提高。

1.57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2.57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先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教师针对每一个问题分别请学生做答。

3.练习十三的第2题。

提示学生先看清买的是什么物品,同时要注意单位。

学生完成后,由小组派代表轮流给出答案。

教师对有错误的地方进行订正。

4.练习十三的第4题。

教师提示,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讨论。

请一名同学说出答案,并说说自己做题的思路。

课后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同学们要明确:进行关于人民币计算时,只有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元和元、角和角再计算的原则。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1元2角=()角。

1元是10角,10角加上2角,就等于12角。即,1元2角=12角。

18角=()元()角。

想:把18角分成10角和8角,因为10角=1元,8角=8角。

所以:18角=(1)元(8)角。

(二)元、角的加减法计算。

单位名称都是“角”,可以直接计算。

单位名称不同时,要先转化相同单位名称,再计算。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优质15篇)篇六

本节课是山西出版社初中第二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是围绕第二个月的统计表的制作展开的,是对前一节《初探电子表格》的深入学习,对电子表格使用学习的具体充实,同时也为后面较难的电子表格操作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

知识和能力方面: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我任教的学生们都来自农村,学生家中的电脑拥有量不等,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在教学中我采取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教学,基础好的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学,基础差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在其他同学或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

生理和心理方面:八年级的学生对于电子表格应用的兴趣非常浓厚,但是青少年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我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使用“复制”、“粘贴”按钮和菜单。

2、懂得修改并清除excel表格中的数据的基本技能。

3、能灵活的在excel表格中插入或删除行/列。

4、熟练掌握复制或移动excel表格中的数据。

5、能重命名工作表,会插入新工作表,并调整其顺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互助友爱、珍惜友谊的精神。。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修改并清除excel表格中的数据。

难点:熟练掌握复制或移动excel表格中的数据。

五、说教学过程。

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学设计应从教学的重点、难点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遵照以上特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环节一:让同学们根据课本上的步骤完成《制作第二个与的统计表》的电子表格并且保存。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

(1)问老师。

(2)和邻座同学商量。

(3)小组讨论互相帮助。

在同学们操作的过程中,我针对同学们的疑点:在目标列后插入空白列时,为什么应该先选定目标列的后一列,而不是选定目标列,抓取一个错误的例子展示给大家,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出插入列、行的技巧。

环节二:展示操作过程。

请一名同学利用移动多媒体演示自己的操作过程,大家一起分析评价(给予这位同学语言丰富的奖励,并邀请其他同学鼓掌祝贺这位同学)。

(三)归纳总结,梳理知识。

我让学生回顾并说出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通过回顾,学生对自己所学与书本上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从中体验到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将前面所学的零散知识汇总,使学生所掌握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我校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内容没有进一步拓展,但课本知识都贯彻到了,时间稍微有点紧张,环节还应该更紧凑一点。

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我在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本堂课学生的兴趣非常的高,在完成相关任务时,积极主动,同学之间友好互助。学生在展示作品时,不但锻炼了语言组织及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通过交流,分享成果,拓展了思路,使认识和情感得到升华,促进了学生完整、和谐的个性发展。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优质15篇)篇七

本节课是学生对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的复习,由于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前面的复习,学生已经理解:1、有序实数对(x,y)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因此二元一次方程的解(x,y)与直线上点的坐标之间是一一对应的;2、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平面直线的某一侧。而且,学生也已经掌握了用直线定界,用特殊点定域的方法画出平面区域。同时,由于在必修二中对直线方程的系统学习,学生也已经明确了ax+by+c=0中a、b、c所表示的意义,有了将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不等式转化为直线和平面区域的意识。

鉴于以上几点,在本节课中,除了要完成教育教学知识点的讲授外,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方面,我也设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在应用图解法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在例题讲解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学会用运动的观点观察事物,了解事物之间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关系。

针对我所教的两个班(一个实验班,一个平行班)学生所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本节课我对实验班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而对平行班的学生,主要是教师引导,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式的教学方式。在此,就实验班的教学设计作出如下说明:

1、构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2、提供“观察、探索、探讨”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生动地呈现图解法求最优解的过程,既加大课堂信息量,又提高教学效率。

4、指导学生做到“四会”:会疑、会议、会思、会变。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探索经历和发现新知的体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一节好课不但要有充分的准备、好的设计、正确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不但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之前,我主要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

1、课堂气氛“度”的把握?

2、如何控制学生课堂讨论的范围?

3、对优等生和后进生如何合理分组?分组后后进生的积极性又如何有效调动?

5、课后练习和书面作业的布置难度的把握?

本节课在精心的准备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达成度也很高。这节课的成功教学使我深深的明白,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我们一定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我们的学生,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的优点得以展示,以此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优质15篇)篇八

《垂直》是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几何小实践”中的内容。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它是在学生认识直线与角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也将是今后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建立垂直的表象;认识垂线和垂足,理解互相垂直的含义,并会用数学语言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能正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了解垂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教学重点是:会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能正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教学难点是:理解互相垂直的含义。

整堂课分成“生活引入——自学检验——练习巩固”三个层次。垂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才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生活中垂直的现象?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强化新知识的概念。我在设计教案时努力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问题情境,用生活中的相交和垂直现象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选择了学校图片中三幅两条线段相交成直角的现象,让学生了解垂直是特殊的相交,从而引出新课。在教学互相垂直这一重点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先讲了两条线段之间的垂直关系,再引申到两条直线之间的垂直关系,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线段是看得到的,而直线是抽象的)。课的结束部分又一次感知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强化了新课的学习。

2.注重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在学习互相垂直、交点、垂足等概念时,先让学生自学,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得到更深刻地认识。

3.练习设计有层次性,有递进关系。由于本节课的概念较多,在练习的设计时,我注重讲练结合,这样有助于学生能比较好的掌握。

不足之处:

1.从毕加索画的一条鱼引入,我本意是想让学生能说出它是由4条线段构成的,每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是相交的,从而引出“相交”与“交点”的概念。同时在最后设计一个学生用数学知识作画的环节,使学生体会到应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由于对教材前后内容的不熟悉(以为学生学过),学生讲不出。如果事先全面了解一下的话,可以由老师自己讲述“相交”与“交点”的概念,就比较顺畅了。

2.在学完“垂足”的概念后,出示城区地图让学生找垂足,有点突兀,因为实际上它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垂足。如果在教学时,我适当的解释:把两条路相交的点看作交点,再让学生回答就比较好。

3.个别练习题目用词不够恰当。

4.在讲评学生练习时,由于急着赶时间,一些小错误没有及时纠正。如:同一幅图中出现两个垂足学生用同一字母表示。

5.在概念教学中不够注重学生进行说理。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优质15篇)篇九

今天学习的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简单的周期中物体排列的规律。回顾本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比较成功:

1、课始,我先创设游戏情境——贴画排列,让学生观察贴画,找到贴画排列的`规律,知道接下来的贴画应该是什么图形,然后出示主题图,开门见山。

3、整堂课能与学生多交流,增添了师生互动。

另外,在课堂上我也有很多方面的不足:

1、在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周期规律表述不是很清楚,很多同学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2、对于本科周期现象的概念体现的不是很到位。

3、对于后半堂课时间的把我不是很到位,在后面该让学生自己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没有完全放手,导致浪费了时间。

4、本课最后缺少让学生整理回顾找规律的感想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优质15篇)篇十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下册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周期的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体会列举、推理、计算等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3.通过数学活动,进一步积累活动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经历探究的过程,发现解决时间周期问题的规律,并会运用这个规律来解答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微课、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揭示周期现象的概念。

像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在数学上叫周期现象。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时间的周期问题(板书课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的日历翻到了4月16日星期四,请仔细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信息?(课件出示情境图)。

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1)4月16日到5月2日一共有多少天?

(2)5月2日这天是星期几?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评价并课件出示问题:5月2日这天是星期几?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中的时间改为现在的时间,而且运用翻动日历的动态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解决问题,探究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谈话:怎样才能知道小华的生日是星期几呢?请同学们先静静地想一想,在1号作业纸上试一试,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又多又好!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预设:

(1)查年历卡的方法。

(2)列举法:

第一种:把从4月16日到5月2日所有的日期以及对应的星期几都一一写出来。

提问:还有不同的列举方法吗?

第二种:只写一组星期一至星期日。

追问:为什么你只写了一组星期几呢?

谈话:是啊,7天为一个周期不断重复出现,所以只写一组就可以了,你可真聪明!我们把不断重复的这一组就叫做一个周期。

谈话:对于这两种列举方法,你想说点什么?

(3)推算法:

重点提问:“为什么要加7呢?”

(4)根据周期进行计算。

预设:16天里有2个周,还余下2天,4月16日是星期四,两周后还是星期四,余下2天,就要从星期四往后推算2天,所以是星期六。

2.借助课件,进一步梳理解题方法。

谈话:刚才交流的几位同学方法都很好,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方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请看大屏幕:

第一种查一查:

第二种列举法:

第三种推算法:

第四种计算法,并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16天里。

有2个周,还余下2天,所以答案是星期六。

【设计意图】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畅所。

欲言,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然后借助课件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形象直观的课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时间的周期问题的解答方法,充分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比较总结,提升方法。

1.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这些方法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梳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小结: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根据周期是7天的规律进行解答的。做题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

2.借助微课,梳理方法。

谈话:同学们,其实我们今天学习的周期问题并不陌生,二年级我们已经接触过了,下面通过一段微视频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相同点都是利用周期的规律进行解答,解答方法基本一致,就是先找周期,再列算式,最后看余数确定问题的答案。不同点:今天学习的需要先算出经过的天数。

小结:看,刚才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出了周期问题的基本解题步骤:一找周期,二列算式,三看余数。(板书3个步骤)。

【设计意图】在学生得到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后,适时进行比较总结,沟通了知识。

间的内在联系。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会了图形的周期问题的解答方法,今天又学习了时。

间的周期问题的解答方法,它是周期问题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所以在这里借助微课,将这些方法进行有效梳理,给学生形成一个知识串,帮助学生有效建模,从而使学生对周期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巩固算法,形成技能。

1.20xx年5月2日是星期六,6月1日是星期几?

重点交流: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2.李老师要把写着。

小丽、小军、小青四个人。已知13号发给小红,28号发给谁?131号发给谁呢?学生独立完成后,重点交流:这也是周期问题,周期是4。

【设计意图】顺延主题情境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承载练习,构成一个完整的情境串,不仅便于学生理解题意,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过程的轻松和快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自觉、熟练地运用周期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内化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课堂延伸。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周期现象,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课堂总结,深化体验。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赶紧和老师同学分享一下吧!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三方面谈收获。

预设:生1:这节课我认识了周期现象。

生2:我学会了周期问题的解答方法,能解决生活中的周期问题。

生3:这节课我又掌握新本领了,我真高兴!

【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谈收获,进行知识整理与自我评价,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优质15篇)篇十一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

公开课的目的不应只关注教师素质的检阅,还应成为学情研究的真实素材。

过多地关注教师素质,只会促使“作秀”、“表演”,而关注学情,课后共同研究学情,则能使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增强。比如这节课中,学生不能提出“‘由学讲到教没有过渡,缺乏逻辑性’的说法正确吗?”这个问题,教师值得研究;学生看投影的目的就是为了抄笔记值得研究;平日里学生发言积极,大型活动就胆量小了,值得研究;成绩最差的张文迪同学大胆发言,正确地回答出问题值得研究。

完不成既定任务又何妨。

绝大多数执教公开课的老师坦承:“这课还得‘回火’,不然孩子没法吃透”,我也是,明天肯定得讲深讲透文意,否则学生月考就要“愁断肠”了。何不上成常态课?何不实实在在地完成前几个环节?我警醒自己。下次,咱就在教室上课,就尽情地读,敞开了说,热烈地讨论,不见得不精彩。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会发觉自己课堂中缺漏甚多,惟求循着“人的教育”的初衷不变,惟愿学生们能快乐地驰骋!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优质15篇)篇十二

齐老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无可挑剔,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1、教材简析。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2、教材处理。

(1)坚持以本为本的原则。

(2)把总结式教学为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的探究性学习。

(3)以教师的主导地位转化为学生为主体的学生探究性学习。

3、教学过程。

这节课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以例题引入,通过一组道应用题轻松引入,体现出数学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且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授过程中,齐老师没有单一地把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把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一种让学生在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现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整个课堂中他用朴实的语言,精准的点拨,适时的启发,大胆的放手,甚至还有一点点放纵......无不体现出追求教学实效的`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每个学生的个性也充分得到了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总体印象。

优点:

1、整体感觉是学习过程逻辑清晰,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充分,学生配合好,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充分小老师角色非常到位,有讲有问,学生回答积极配合;

3、教师穿插点评、补充、总结、讲解,少好精;

5、充分体现了新课改教学理念、学生为主体原则、分作协作原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课。

另外,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等等方面教师都比较注重,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优质15篇)篇十三

授课之前,我翻查了旧版的周期规律的教学,发现新版比旧版的要求降低,主要使学生探索并发现简单的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旧版还要求学生解决许多周期问题。所以设计的时候我主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索发现排列规律。原本以为学生对这种周期问题理解起来很是晦涩苦难。可是,教学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还挺快。有些学生还没等老师教授简便的方法,就已经跃跃欲试了。这让我感到高兴,说明学生善于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在教学盆花的规律时,以“红、蓝”的顺序排列(画出了8盆)先让学生观察,通过画、圈、说来表述它们的排列规律,接着问第8盆是什么颜色?学生一眼就看出来,我又问第8个是红球,它在什么位置,是第几组的第几个。让学生圈一圈,发现第8个是第四组的最后一个。又问第九个是什么颜色?它是第几组的第几个?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了这个环节,我接着问第65盆是什么颜色?这下举手的人明显少了,我注意到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也就表现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有的学生尝试着画出后面的球,我问这么多你画的完吗?还有别的办法吗?就有同学马上意识到了:“如果数量多了,就不好画了”。先让一些想出来的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但是还有一小部分不理解,我又借着前面第8和第9盆的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来表示,对算式中数字表示意义多说、多理解。那么遇到更大的'数字就不怕了。

这节课,我基本把探究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完善、修正自己的认知想法。每当学生因为自己的理性认识、经验技能有所欠缺而发生疑惑时,我还是给了及时的引导,让他们不光会按照模式解决问题,更重要是知其所以然。周期问题,生活常见,但是让学生进行抽象规律的确存在困难。哪怕就是在身边的很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周期问题的探究学习,也是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直观而深入、感性而理性的逐渐深化的过程。周期问题中,也存在一个验算证明的过程。那就是运用算式计算方法与画一画方法之间的相互验算证明。所以,我在学生们得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研究,进行验算。这样,他们自己得出的抽象认识,可以得到及时的直观论证,可使他们更加信服子自己的能力,增强信心,更重要地在内心深处开始主动地接受了这种原本很是抽象的周期问题。之后,他们就可以自信大胆地运用计算方法了。

本节课我最遗憾的是,时间的把握还不够好,以至于没有时间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周期现象,这个环节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感觉,能更加激烈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优质15篇)篇十四

我将教材上的例题做了一定的改变,把盆花,彩旗,彩灯的情境换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笑脸,五角星,苹果。授课之前,我还翻查了旧版的周期规律的教学,发现新版比旧版的要求降低,主要使学生探索并发现简单的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旧版还要求学生解决许多周期问题。所以设计的时候我主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索发现排列规律。原本以为学生对这种周期问题理解起来很是晦涩苦难。可是,教学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还挺快。有些学生还没等老师教授简便的方法,就已经跃跃欲试了。这让我感到高兴,说明学生善于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在教学笑脸、五角星、苹果的规律时,我组织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每几个为一组,分别以什么规律排列的,发现每组的规律是一样的,我在这一环节花的时候过多,学生已经发现了规律,还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说,其实学生已经掌握了。根据周期定位置,找颜色。根据周期算个数。是本节课解决难点的关键环节。首先,本环节教学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是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以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练一练等环节的`学习,体会画图、排列、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我注意了加强合作交往,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其次,在已有学习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议一议,集体反馈交流,再次配合利用多媒体手段,考虑周期数和不完整周期中的个数,理解乘加的方法计算某一图形或颜色的总个数。在用除法解决规律的问题时,以笑脸为例,照这样摆下去,第19个笑脸是什么颜色?用喜欢的方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学生有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的方法,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索,其实用除法计算是本节课的难点,我没有花很多时间,是我忽略的问题,我应该将19个笑脸呈现出来,每三个为一组,圈一圈,发现第19个是蓝色,用除法计算,说说每个数的含义,并且提问第19个是第几组的第几个?在教授五角星这题时,第24个五角星是什么颜色?没有余数的时候是难点,我没有让学生画一画,或者圈一圈,这样能看出第24个是第几组的第几个?接着我应该提问第65盆是什么颜色?发现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比较简便。在巩固练习时,十二生肖的问题,今年你几岁?属什么?多少岁的人与你的属相相同?这道题比较难,前面发现规律花了时间够长,导致这道难题没来得及处理,比较遗憾。

这节课,我基本把探究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完善、修正自己的认知想法。每当学生因为自己的理性认识、经验技能有所欠缺而发生疑惑时,我还是给了及时的引导,让他们不光会按照模式解决问题,更重要是知其所以然。周期问题,生活常见,但是让学生进行抽象规律的确存在困难。哪怕就是在身边的很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周期问题的探究学习,也是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直观而深入、感性而理性的逐渐深化的过程。周期问题中,也存在一个验算证明的过程。当他们自己得出的抽象认识,这时我没有及时的直观论证,这本节课我忽略的。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优质15篇)篇十五

这一单元以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为途径,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历程,并以养蚕的直接经历为基础,去认识各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可是,由于我市处于北方,没有办法可以像南方老师那样领学生一起探究着养蚕,没有办法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亲自去实践,所以教学本单元初期我改变了一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标》中制定的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这一标准,我采用让学生通过画图和文字表达,交流观察结果,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体会到蚕的生长过程,以及把蚕丝制成丝绸的过程。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教学心得。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引领式“问题”出现,纵观整单元教材,把内容分成了三大部分:

(一)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二)可爱的蚕宝宝;

(三)蚕宝宝变了新模样。

本来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认识蚕的生活习性,知道蚕的生长变化,激发学生养蚕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养好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做中学”以达到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身经历蚕的生长过程,由于条件限制,我保留了这三大部分,但教学时我有了一些较大的改动。

(一)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首先,我出示蚕蛾的图片,学生们都对蚕蛾产生了兴趣,他们认为这就是平时见到的蛾子。这时我指出,这不是普通的蛾子,它是蚕蛾,你想了解它吗?你都想知道它的哪些问题呢?学生们都踊跃举手,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我从中选出重点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和学生们通过图片或录像进行一一解答。

(二)可爱的蚕宝宝是指蚕脱皮、做茧的过程,而这些内容学生已经通过学习评议课文得到了一些经验,我就把评议课和科学课相结合,学生既通过文字了解到了蚕有脱皮的经历,又在录像和我的讲解中知道蚕脱皮的次数,怎样脱皮的脱皮和吐丝前蚕的状态等。

(三)蚕宝宝变了新模样时,我真实的感受到千万不能小看学生。整个活动学生是主人,我是一名组织者,服务者。他们的问题,他们的知识面之宽出乎我的意料,许多同学从网上下载图片和资料为其他同学讲解,分享。我认为这一单元不注重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应注重在学生通过活动把已有的经验和所获得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的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的个性品质。

相关范文推荐

    私企的劳动合同(优秀20篇)

    劳动合同的签订不仅是双方义务的约束,更是双方权益的保障,为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奠定了基础。以下是一些关于劳动合同书写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借鉴。在查看这些范例时,请

    幼儿小班下学期个人总结(实用16篇)

    个人总结不仅是对工作和学习的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更是对个人心情、态度和价值观的反思和审视。为了方便大家写作,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个人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13篇)

    教学计划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时间和资源。此处提供一些教学计划案例,供广大教师查看和参考,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目标:2、

    客户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21篇)

    工作计划范文中的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工作方式和提高工作质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成功人士的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一去二三里课文教学设计(汇总21篇)

    教学计划还可以提供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的基础。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教学计划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思维方式。学生唱单韵母歌。(生:这

    中班活动新年的鞭炮教案(优质18篇)

    中班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对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有一定的积累和研究,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想要提升中班教案的质量?不妨参考一下以下精选的范文。

    思想学习生活工作计划大全(17篇)

    思想是我们内心的力量,它可以鼓舞我们克服困难和挑战。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与思想相关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个人总结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反省,不断提升自己,今

    天天刷牙好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汇总18篇)

    幼儿园小班的学生常常会面临分离焦虑的问题,教师需要用自己的关爱和耐心来安抚他们的情绪。下面是一些幼儿园小班的教育实践案例,供教师们参考借鉴。1、初步养成良好的卫

    历史教师工作履职总结(汇总23篇)

    教师总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在写教师总结时,可以阅读一些教师总结范文,帮助思路的拓展和提升写作水平。大家好!我是__x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总结(实用19篇)

    教学工作总结有助于加深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教学效果。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多篇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