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

时间:2023-12-17 作者:薇儿

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条不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我们一同学习以下这份教学计划,看看它是如何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一

[学习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

2.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

3.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

[重点难点]景物描写、对主题的理解和一些疑难词句的理解。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读一读”中的字音。

2.自看并理解注释中的词语。

3.阅读课文,质疑。

4.思考:研讨与练习。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学生已学过鲁迅的作品《风筝》,可以用提问回忆的方法回顾已学过的有关鲁迅的知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2.导语。

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充满着生机和活力,里面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阅读时要细心品味;文章写景状物、叙事写人真切具体,要注意揣摩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

三、正课。

1.听课文录音。

讨论并归纳: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从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2.提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讨论并归纳:

(1)百草园:从开头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2)三味书屋:从“出门向东”到完。

(3)过渡段:第9自然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

讨论并归纳:第一段是总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没有矛盾。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

4.提问: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讨论并归纳:(老师提示引导并归纳)。

(1)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

(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

(2)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让学生分别找出相关内容)。

形:肥胖、高大、臃肿、小球。

声:长吟、弹琴。

色:碧绿、紫红、菜花和蜂的“黄”。

味:又酸又甜。

春景:桑葚、菜花。

夏景:鸣蝉。

秋景:蟋蟀的叫。

(3)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再由高到地写动物;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

(4)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有声、有色、有趣、有味,确是儿童的乐园。

5.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体会写景的妙处。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一、1.2,二、1.

2.完成第一课时补充作业。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第一部分。

1.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又写的是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可让学生简要复述和评论这个故事。

2.问: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讨论并归纳: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3.下面一段写的是什么?

写的是冬天的百草园。

4.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

5.捕鸟。

6.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讨论并归纳: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四、小结。

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五.阅读课文过渡段和三味书屋部分。

1.学生齐读过渡段。

2.问:“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讨论并归纳:不知道,从“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

讨论并归纳:运用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

4.问: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问:第二部分一开始作者对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讨论并归纳:先生很“和蔼”。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5.问: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

讨论并归纳: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不务正业”,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至于这种态度是否正确,不求一定,只要合理就行,若学生没提出也可不讨论。)。

讨论并归纳: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7.问:你认为在三味书屋的生活有那些地方写得有趣味?

学生自由发言,不求统一,合理就行。主要让学生理解把握课文内容。

8.问:从作者的记叙和描写中,你觉得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自由讨论,有理就行。

9.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讨论“研讨与练习”:一题的3小题)。

四、小结。

全文主要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表现了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乐的生活。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2.做第二课时补充作业。

第三课时。

这节课的任务是:

一、让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问题。

二、订正作业。

三、作相关的补充练习。(如课后的练习和练习册上的练习)。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二

语文教学中存在一种弊端,就是“满堂灌”。一般的语文教师象“广播员”,照本宣科,从头讲到尾,学生听得恹恹欲睡。好一点的语文教师象“相声演员”,口若悬河,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其共同点是,把一篇课文,掰碎了,嚼烂了,喂给学生,而学生却不会自己吃,吸收能力,消化能力都很差。这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根本原因。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实行“启发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启发式不等于提问式、问答式,关键在于要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逐步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分析、自己解答。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而且应该让学生知道是怎么写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

本教案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重点,深入浅出,细致分析,整体把握,一定要避免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不得要领。第一部分要详讲,第二部分可略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一定会由许多趣事,令人回味无穷。你能讲一讲你的童年趣事吗?(指名几个学生回答)下面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看看他是如何写自己的童年趣事的。《朝花夕拾》这个集子的名称就很有艺术性,“朝”本来是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早晨,童年)“夕”本来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晚上,成年或老年)。

首先,看看这个题目有没有主语?

(省略了“我”)。

其次,根据题目,可以知道“我”的活动范围在哪里?

再次,想一想,作者会从哪几个方面去写。

(找几个学生回答)。

从题目的示意中可以看出三点“可能”:第一,可能告诉我们百草园是怎样的一个园子,鲁迅先生小时候在百草园的生活是怎么样的;第二,可能告诉我们三味书屋是怎么样的,鲁迅先生小时候在那里学习情况如何;第三,还可能告诉我们,他是怎么样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

(一个是解放初,一个是清朝末年)。

1、范读。

(如有录音带就放录音带)。

2、指名几个学生分别朗读。

(重点段落要让学生反复朗读)。

(朗读完后,找几个学生回答。对第二个问题不要求答案一致。)。

一、分析“百草园”部分。

“百草园”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荒凉的园子,似乎连花也没有一株。但是,我们读了以后并不觉得荒凉,而是觉得十分有趣,这是为什么?下面我们来看看鲁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

1、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百草园”?

(1~8)。

2、从哪些方面写的“百草园”?有什么变化?

(按四季变化来写,先写春、夏、秋季,后写冬季)。

3、第一自然段写了些什么?

开门见山点题。

为什么用“相传”二字?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三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期两个相邻的两个人生驿站,是鲁迅在历经人生沧桑后对童年生活的温馨回忆。而传统的教学往往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说作品表现和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色束缚和损害”,那位先生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我认为这种解读存在着教条化、程式化、上纲上线化的倾向。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刻意地将两者进行比较,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只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自然地写下来,三味书屋里淋漓痛快的读书、无拘无束的溜玩、兴味盎然地偷画、严而不厉的先生在作者笔下也充满亲切温馨。所以教学中没有设计中心主旨的理解,只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自主表达,在个性化体验中完成对文章的解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设计着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从形象到语言进行感知、感受、感悟、理解、品味、探究,让学法在感受中明确,让语文素养在感悟中形成,让思维品质在探究中提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经历,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3.、理解对比和过渡的作用。

4、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同学们,我们听到的歌曲《童年的小摇车》中唱到“那一天,妈妈问我,童年最难忘的是什么?在朦胧的记忆中,难忘那小小的摇车”。歌曲向我们展现了难忘的童年生活,是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体验,也会有小小的烦恼。无论怎样,只要我们打开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灿烂的春光中有无限的童趣,无味的寒冬中有亮丽的风景,自由的嬉戏中有烂漫的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缺乏快乐,让我们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板书课题,简介作品(《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1、检查预习。

常用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畦敛髓罕蜕鼎拗。

辨析读音(要求掌握):确凿攒成长妈妈系一条长绳宿儒。

非常用字(要求会读、会理解):葚蛉蝥珊瑚窦厥倜傥叵盔。

出示词语(要求会解释):确凿轻捷鉴赏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2、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依题目所示,将课文划分为两部分,并找出这两个部分起止句中的过渡段。

3、听配乐课文朗诵,思考:一个……的童年,并阐述理由。

有趣、乐……。

(园中美景、美女蛇传奇、雪地捕鸟)。

(未脱孩童稚气的鲁迅对三味书屋简陋而蕴含深意的陈设、简单而庄重的礼仪充满了新奇,对方正、质朴、博学的先生充满了恭敬,对先生开明、宽容的教育流露出感激,甚至他迂腐的神态、陶醉的吟诵也令作者极为欢心(诵读摇摆),更不用说与众多伙伴在一起“偷乐"的时光,三味书屋后园里无声的游玩,课堂上有口无心的唱读,老师入神时我们的“相宜"而乐(偷偷描画)。

1、比较三味书屋之乐与百草园之乐的异同。

(说“同":都是儿童之乐,都表现有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感受、对有本事的人单纯崇拜、对自由欢乐的追求、对成人世界的无知等等。

说“异":百草园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厚赐,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与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里只能暂借片刻逍遥;百草园里有朴素自然的情趣,三味书屋里有于平淡中开掘的美好情调等等。)。

2、正因为童年是如此有趣、快乐,作者才对这段经历产生依恋之情,请找出有关段落,并朗读,体会其当时心情。(过渡段)。

3、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课后练习一3)。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4、学生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交流解决。

你的童年又是怎样的?谈谈自己的童年趣事。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节课我们主要掌握写景、写人的方法,进一步体会词句作用。

(详略、顺序、感觉器官、多角度)。

教师小结:第一部分描写百草园景色(写在大黑板上)和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章处处表现出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生再读第二段,进一步体会佳句妙词。

(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一连串动词,清晰准确地记下捕鸟的全过程,可见“我”的童年时代,对捕鸟十分爱好,这也反映了鲁迅小时的广泛兴趣。一是写人的动作,二是写鸟雀的动作,三是写竹筛的动作)。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境”。先生态度“和蔼”,且又听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要求严格,教学认真,因此,“我”对先生的态度“很恭敬”。)。

4、三味书屋中的鲁迅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词。

请学生当场进行写作片断练习,可选取游戏、活动或劳动的过程。

1、背诵课文第二段。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四

横街中学许鹏浩。

设计创意: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期两个相邻的两个人生驿站,是鲁迅在历经人生沧桑后对童年生活的温馨回忆。而传统的教学往往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说作品表现和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色束缚和损害”,那位先生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我认为这种解读存在着教条化、程式化、上纲上线化的倾向。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刻意地将两者进行比较,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只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自然地写下来,三味书屋里淋漓痛快的读书、无拘无束的溜玩、兴味盎然地偷画、严而不厉的先生在作者笔下也充满亲切温馨。所以教学中没有设计中心主旨的理解,只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自主表达,在个性化体验中完成对文章的解读。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设计着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从形象到语言进行感知、感受、感悟、理解、品味、探究,让学法在感受中明确,让语文素养在感悟中形成,让思维品质在探究中提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经历,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3.、理解对比和过渡的作用。

4、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放一段音乐《童年的小摇车》)。

同学们,我们听到的歌曲《童年的小摇车》中唱到“那一天,妈妈问我,童年最难忘的.是什么?在朦胧的记忆中,难忘那小小的摇车”。歌曲向我们展现了难忘的童年生活,是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体验,也会有小小的烦恼。无论怎样,只要我们打开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灿烂的春光中有无限的童趣,无味的寒冬中有亮丽的风景,自由的嬉戏中有烂漫的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缺乏快乐,让我们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板书课题,简介作品(《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常用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畦敛髓罕蜕鼎拗。

辨析读音(要。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五

(一)本课反映的是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宜从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经历与体验入手,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正确的认识生活,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二)紧扣教材,运用联系比较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意旨;运用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领悟学习和生活的真谛。

(三)自主探究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听说读写与实践模仿相结合,以增强全员参与的兴趣,促进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

(二)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

(三)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四)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一)重点: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二)难点:主题的理解及对学习、对生活的正确认识。

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材料:(1)范读录音;(2)有关图片。

(二)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反映童年生活的材料。

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百草园生活是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生动体现。

(二)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手法。

(三)掌握“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他46岁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

(三)释题: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关于《朝花夕拾》。

明确:本文有两部分内容:

1、百草园生活。

(四)听范读录音(或默读)。要求:听后分别概括两种生活的特点。

(五)整体感知:

1、概括特点(参考: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丰富多彩、有无限趣味;三味书屋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受束缚)。

2、找出两部分的起止句及过渡段。

3、体味:最喜欢哪部分,简述理由。

(六)细读百草园部分,划出中心句。

1、小组讨论:乐园中使鲁迅感到有无限趣味,包括哪几方面?(提示:从不同角度概括。参考:从看的听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动物角度或季节等)。

2、延伸:利用多媒体展示:

(1)有关百草园图片;

(2)为下列描述对象加上能突出其特点的词语:

——的菜畦鸣蝉在树叶里————的黄蜂。

——的桑葚色彩油蛉在这里——声音——的叫天子形态。

——的石井拦形状蟋蟀在这里——。

——的皂荚树。

3、齐读第二节,思考:重点写的是百草园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句式来体现?

运用: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

4、拓展:(1)划出表现哺鸟动作的动词,推荐两小组分别上台表演。(提示:一人口述原文,一人演鲁迅,两人演小鸟;要求模拟出以下动作,鲁迅:扫开、支起、撒、系、牵、看、拉、捉拿;小鸟:飞翔、落下、啄食、飞走、罩住。)。

(2)观察表演者动作,要求用上系列动词描述。

其实很普通,而且作者在文章中也讲了: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是荒园。

明确:作者很怀念在百草园的生活,这是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回忆是美好的,

2、从中也可以看出童年的鲁迅是怎样一个孩子?好奇,热爱自然。

这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有没有影响?

3、作者把平凡的事物写得如此生动,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呢?

生动的语言。

清楚的层次。

观察地仔细。

真挚的感情。

(八)、作业:

1、抄录课后所列字词并用两个成语造句;

2、比较所搜集的童年生活材料。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一)理解主题。

(二)运用联系比较法,加深对生活对学习的认识。

(三)比较对照手法的仿写。

二、教学步骤:

(一)检查:

1、听写并用画线词造句:菜畦鉴赏确凿臃肿轻捷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2、为多音字注音并组词:攒(x)——拗(x)。

3、口答有关鲁迅知识。

(二)指名读过渡段。

1、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2、思考:练习二。

(1)推测原因之多,说明了什么?

明确:衬托对百草园的难舍之情。

(三)细读写三味书屋生活的部分。

1、讨论:哪些内容形成了对比,说明了什么?

如:(1)玩耍时与读书时不同气氛;(2)师生读书时不同态度。

2、质疑问难:为何写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先生读的加了标点?

明确:学生没读懂,说明所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3、延伸:有无独到发现或新的感悟?

(四)总结:归纳中心,完成练习一,交流有哪些收获。

(五)拓展:

1、比较所掌握的不同人的童年生活,说说有何感触。

2、对照自身的学习、生活,有何新的认识?

提示:

(1)与百草园比照: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2)与三味书屋比照: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寻找并体验学习中的乐趣。

(3)结合自身经历与体验,仿照本文结构,用“从——到——”作题,写两个生活片段。

提示:可从空间或时间的变化上选材,以场景描述为主,体现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第一课时。

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无限趣味乐园:色彩形状声音趣事。

写景:抓特点、多角度、按顺序。

第二课时。

对比:1、百草园:自由丰富有趣——热爱。

三味书屋:束缚单调乏味——不满。

2、玩耍时:静悄悄。

读书时:人声鼎沸。

仿写:从——到——。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六

延吉第二初级中学谢爱丽2005、10、18。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了解和学习写景的基本顺序和常用修辞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他46岁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

二、背景知识。

1、作者介绍。

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

(文学创作,家庭背景,名言,获得的评价)。

2、关于《朝花夕拾》。

为什么叫《朝花夕拾》?谁来介绍一下。

3、解题。

鲁迅的童年有哪些珍贵的回忆呢?

[4][5]。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七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百草园生活是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生动体现。

2.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手法。

3.掌握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

(一)导入:第一单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学过后会勾起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还会有新的感触和更深的认识。

启发: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点?

(二)板书课题,作者。回顾有关鲁迅的知识,口答明确:原名及籍贯、地位、主要作品及学过的作品、本文的出处。

(三)释题: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本文有两部分内容:

1.百草园生活。

2.三味书屋生活。

(四)听范读录音(或默读)。要求:听后分别概括两种生活的特点。

(五)整体感知。

1.概括特点(参考: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丰富多彩、有无限趣味;三味书屋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受束缚)。

2.找出两部分的起止句及过渡段。

3.体味:最喜欢哪部分,简述理由。

(六)细读百草园部分,划出中心句。

1.小组讨论:乐园中使鲁迅感到有无限趣味,包括哪几方面?(提示:从不同角度概括。参考:从看的听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动物角度或季节等)。

2.延伸:利用多媒体展示:

(1)有关百草园图片;

(2)为下列描述对象加上能突出其特点的词语:

3.齐读第二节,思考:重点写的是百草园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句式来体现?

运用: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

4.拓展:

(1)划出表现哺鸟动作的动词,推荐两小组分别上台表演。(提示:一人口述原文,一人演鲁迅,两人演小鸟;要求模拟出以下动作,鲁迅:扫开、支起、撒、系、牵、看、拉、捉拿;小鸟:飞翔、落下、啄食、飞走、罩住。)。

(2)观察表演者动作,要求用上系列动词描述。

(七)作业:

1.抄录课后所列字词并用两个成语造句;

2.比较所搜集的童年生活材料。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八

通过老师恰当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去感知、领悟课文,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实现“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四位一体的对话。

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熟悉课文——解读课文——感受课文——形成观点(后三步在教学中同时进行)。

活动一:板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意的把“园”字和“屋”留出大面积空白,以便学生发挥填写)。

1、问:这个题目哪个词让你最感兴趣?

2、让学生上黑板来板书他对两个地方的感受,并说说是从书中哪些内容读出这种感受的。(学生可能会写是从快乐走到了痛苦,或从自由走到了束缚等)。

3、学生写的词语所代表的'认识和感受,不一定被认同,学生之间可能对彼此的认识有争议,老师要鼓励大家质疑,不求意见的统一,只求言之成理即可。(在这一主要活动中集中体现“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四位一体的对话。)。

课后练习:与鲁迅比一比童年,看一看有无快乐值得收藏?

说明:这一活动优点有三方面:

(1)、可以有效的激励学生自己去熟悉,解读文本,并形成自己的认识,避免了老师按文本大量的去灌输式教学。

(2)、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创造能力,

(3)、让学生在彼此质疑中学会自己独立的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一活动意在完全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中,以学生为主体,去自由的领悟课文内容,特别是学生所概括的这两个词,就是他对课文主题的一种理解,只要言之成理,都应予以肯定,特别要指出的是,不必按照教参,一定要把学生拉入封建私塾教育的框架中。学生所探究的主题,可以站在现代的角度,与教参不同。

活动的亮点是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来理解、探究课文,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强参与欲望,扩广参与面,而老师只是穿针引线,那么,在活动中,学生到底有哪些新的感受,有哪些争议,是事先无法预知的。就由于这种不可预知性,恰恰让这堂语文课别开生面、轻松自由、魅力无穷。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九

2.运用联系比较法,加深对生活对学习的认识。

3.比较对照手法的仿写。

(一)检查:

1.听写并用画线词造句:菜畦鉴赏确凿臃肿轻捷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2.为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3.口答有关鲁迅知识。

(二)指名读过渡段。

1.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2.思考:练习二(2)推测原因之多,说明了什么?(明确:衬托对百草园的难舍之情。)。

(三)细读写三味书屋生活的部分。

1.讨论:哪些内容形成了对比,说明了什么?如:

(1)玩耍时与读书时不同气氛;

(2)师生读书时不同态度。

2.质疑问难:为何写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先生读的加了标点?(明确:学生没读懂,说明所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3.延伸:有无独到发现或新的感悟?

(四)总结:归纳中心,完成练习一,交流有哪些收获。

(五)拓展:

1.比较所掌握的不同人的童年生活,说说有何感触。

2.对照自身的学习、生活,有何新的认识?

提示:

(1)与百草园比照: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2)与三味书屋比照: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寻找并体验学习中的乐趣。

(3)结合自身经历与体验,仿照本文结构,用从到作题,写两个生活片段。

提示:可从空间或时间的变化上选材,以场景描述为主,体现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

横街中学许鹏浩。

设计创意: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期两个相邻的两个人生驿站,是鲁迅在历经人生沧桑后对童年生活的温馨回忆。而传统的教学往往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说作品表现和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色束缚和损害”,那位先生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我认为这种解读存在着教条化、程式化、上纲上线化的倾向。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刻意地将两者进行比较,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只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自然地写下来,三味书屋里淋漓痛快的读书、无拘无束的溜玩、兴味盎然地偷画、严而不厉的先生在作者笔下也充满亲切温馨。所以教学中没有设计中心主旨的理解,只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自主表达,在个性化体验中完成对文章的解读。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设计着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从形象到语言进行感知、感受、感悟、理解、品味、探究,让学法在感受中明确,让语文素养在感悟中形成,让思维品质在探究中提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经历,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3.、理解对比和过渡的作用。

4、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放一段音乐《童年的小摇车》)。

同学们,我们听到的歌曲《童年的小摇车》中唱到“那一天,妈妈问我,童年最难忘的是什么?在朦胧的记忆中,难忘那小小的摇车”。歌曲向我们展现了难忘的童年生活,是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体验,也会有小小的烦恼。无论怎样,只要我们打开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灿烂的春光中有无限的童趣,无味的寒冬中有亮丽的风景,自由的嬉戏中有烂漫的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缺乏快乐,让我们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板书课题,简介作品(《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常用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畦敛髓罕蜕鼎拗。

辨析读音(要求掌握):确凿攒成长妈妈系一条长绳宿儒。

非常用字(要求会读、会理解):葚蛉蝥珊瑚窦厥倜傥叵盔。

出示词语(要求会解释):确凿轻捷鉴赏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2、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依题目所示,将课文划分为两部分,并找出这两个部分起止句中的过渡段。

3、听配乐课文朗诵,思考:一个……的童年,并阐述理由。

有趣、乐……。

(园中美景、美女蛇传奇、雪地捕鸟)。

(未脱孩童稚气的鲁迅对三味书屋简陋而蕴含深意的陈设、简单而庄重的礼仪充满了新奇,对方正、质朴、博学的先生充满了恭敬,对先生开明、宽容的教育流露出感激,甚至他迂腐的神态、陶醉的吟诵也令作者极为欢心(诵读摇摆),更不用说与众多伙伴在一起“偷乐“的时光,三味书屋后园里无声的游玩,课堂上有口无心的唱读,老师入神时我们的“相宜”而乐(偷偷描画)。

三、质疑问难:

1、比较三味书屋之乐与百草园之乐的异同。

(说“同“:都是儿童之乐,都表现有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感受、对有本事的人单纯崇拜、对自由欢乐的追求、对成人世界的无知等等。

说“异”:百草园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厚赐,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与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里只能暂借片刻逍遥;百草园里有朴素自然的情趣,三味书屋里有于平淡中开掘的美好情调等等。)。

2、正因为童年是如此有趣、快乐,作者才对这段经历产生依恋之情,请找出有关段落,并朗读,体会其当时心情。(过渡段)。

3、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课后练习一3)。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4、学生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交流解决。

三、体验反思:

你的童年又是怎样的?谈谈自己的童年趣事。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节课我们主要掌握写景、写人的方法,进一步体会词句作用。

二、研读赏析: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一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

3、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名人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大约3500字)

提问: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

2、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

3、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

板书:乐园

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

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1、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带,捕鸟)

2、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

(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

小结:“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命力。”

“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整天飞行在嬉笑中。”……

百草园是我用回忆美化了的乐园,三味书屋却是我生活了七年的学堂。

板书:学堂

1、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对于生活的热爱,大自然的热爱,对于知识的追求,天真幼稚,欢乐,细致的观察生活,好奇心)

2、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的“我”和“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活比较枯燥,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原来的贪玩到现在的用心学习,有趣的故事到听不懂的文章。对长妈妈的依恋到对老师的尊敬)

板书:成长。

4、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是年龄的增大?是体重的增加,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

下面我们再一次认真看课文,请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学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鲁迅的童年与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活泼、天真、好奇、求知欲强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乐园学堂

成长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二

1、本课反映的是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宜从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经历与体验入手,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正确的认识生活,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2、紧扣教材,运用联系比较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意旨;运用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领悟学习和生活的真谛。

3、自主探究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听说读写与实践模仿相结合,以增强全员参与的兴趣,促进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学习目标。

1、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

2、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

3、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4、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三、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2、难点:主题的理解及对学习、对生活的正确认识。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材料:(1)范读录音;(2)有关图片。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反映童年生活的材料。

五、科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百草园生活是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生动体现。

2、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手法。

3、掌握“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第一单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学过后会勾起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还会有新的感触和更深的认识。

启发: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点?

(二)板书课题,作者。回顾有关鲁迅的知识,口答明确:原名及籍贯、地位、主要作品及学过的作品、本文的出处。

(三)释题: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本文有两部分内容:1.百草园生活。2.三味书屋生活。)。

(四)听范读录音(或默读)。要求:听后分别概括两种生活的特点。

(五)整体感知。

1、概括特点(参考: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丰富多彩、有无限趣味;三味书屋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受束缚)。

2、找出两部分的起止句及过渡段。

3、体味:最喜欢哪部分,简述理由。

(六)细读百草园部分,划出中心句。

1、小组讨论:乐园中使鲁迅感到有无限趣味,包括哪几方面?(提示:从不同角度概括。参考:从看的听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动物角度或季节等)。

2、延伸:利用多媒体展示:

(1)有关百草园图片;

(2)为下列描述对象加上能突出其特点的词语:

3、齐读第二节,思考:重点写的是百草园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句式来体现?

运用: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

4、拓展:

(1)划出表现哺鸟动作的动词,推荐两小组分别上台表演。(提示:一人口述原文,一人演鲁迅,两人演小鸟;要求模拟出以下动作,鲁迅:扫开、支起、撒、系、牵、看、拉、捉拿;小鸟:飞翔、落下、啄食、飞走、罩住。)。

(2)观察表演者动作,要求用上系列动词描述。

(七)作业:

1、抄录课后所列字词并用两个成语造句;

2、比较所搜集的童年生活材料。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三

教学目的:

通过老师恰当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去感知、领悟课文,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实现“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四位一体的对话。

主要教学形式: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教学过程:熟悉课文——解读课文——感受课文——形成观点(后三步在教学中同时进行)。

活动一:板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意的把“园”字和“屋”留出大面积空白,以便学生发挥填写)。

1、问:这个题目哪个词让你最感兴趣?

2、让学生上黑板来板书他对两个地方的感受,并说说是从书中哪些内容读出这种感受的。(学生可能会写是从快乐走到了痛苦,或从自由走到了束缚等)。

3、学生写的词语所代表的认识和感受,不一定被认同,学生之间可能对彼此的认识有争议,老师要鼓励大家质疑,不求意见的统一,只求言之成理即可。(在这一主要活动中集中体现“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四位一体的对话。)。

课后练习:与鲁迅比一比童年,看一看有无快乐值得收藏?

说明:这一活动优点有三方面:

(1)、可以有效的激励学生自己去熟悉,解读文本,并形成自己的认识,避免了老师按文本大量的去灌输式教学。

(2)、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创造能力,

(3)、让学生在彼此质疑中学会自己独立的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一活动意在完全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中,以学生为主体,去自由的领悟课文内容,特别是学生所概括的这两个词,就是他对课文主题的一种理解,只要言之成理,都应予以肯定,特别要指出的是,不必按照教参,一定要把学生拉入封建私塾教育的框架中。学生所探究的主题,可以站在现代的角度,与教参不同。

活动的亮点是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来理解、探究课文,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强参与欲望,扩广参与面,而老师只是穿针引线,那么,在活动中,学生到底有哪些新的感受,有哪些争议,是事先无法预知的。就由于这种不可预知性,恰恰让这堂语文课别开生面、轻松自由、魅力无穷。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认识鲁迅。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2、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和生动、具体的描写。(写景)。

教学难点: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

学习要点:应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园”。即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这一部分。只有深刻体味到在“百草园”这个自由广阔的天地里能够享受到无穷乐趣这一点,才能进一步理解“三味书屋”单调、沉闷、枯燥的生活是怎样束缚和摧残着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的。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展示相关图片)。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当时我国正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时期。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顺利北伐,冲击着北洋军阀的统治。另一方面,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加紧迫害革命力量,斗争很尖锐。

鲁迅先生始终坚定地站在爱国青年学生一边,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写下了《纪念。

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初到达厦门,经林语堂推荐,在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在厦大仅一百三十多天的日子里,鲁迅一方面为革命风暴在南方的兴起而欢欣鼓舞,可是,另一方面,鲁迅不久就发现,厦门也骨子里和北京没有什么两样,“沉沉如死”。厦大校长兼国学院院长林文庆,是个顽固守旧分子,他使厦大弥散着尊孔复古的空气,令人窒息。林文庆与跟踪鲁迅而来的“现代评论派”分子串通起来,以种种卑劣手段排挤鲁迅。鲁迅此时又陷入渴望战斗而不可得的新的孤寂与苦闷之中,于是,对于往事的回忆便开始在他心中酝酿了,“朝花”,即清晨带露珠、色香“自然要好得多”的鲜花,指鲁迅青少年时的事;“夕拾”,是说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它们写出来,借以慰藉“夕时”“离奇和芜杂”的心情。《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 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 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 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 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 运动的伟大 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 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

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五

一、基础知识题。

1、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geming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2、“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

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

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

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

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

3、文章在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选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

a.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使鲁迅懂得做人之险。

b.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它表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c.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也给这个儿童乐园增添了情趣。

d.这是一个迷信故事,鲁迅有力地批判了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二、阅读第2自然段做下面的题目。

不必说_____的菜畦,______的石井栏,______的皂荚树,__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只______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______,蟋蟀们在这里______,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______,还有______,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______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______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更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根据原文将划线处补充完整:

2、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来看,这段文字采用的写景顺序是:()。

a.由高到低b.由静到动c.由近及远d.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

3、百草园的自然丰富多彩,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写的。

4、这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方法有abcd。

5、文中写“我拔何首乌”表现什么?()。

a.表现“我”小时候很淘气,毁坏东西。

b.表现“我”小时候有想吃何首乌成仙的幻想。

c.表现百草园的生活充满无穷乐趣。

d.表现“我”小时候很好奇,勇于实践。

6、这段文字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做题。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一块雪,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将适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

2、用原文回答:

捕鸟的条件。

捕鸟的结果。

3、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4、“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

5、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

四、阅读第9自然段做题。

1、按照顺序写出本段使用的修辞方法:

2、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3、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用到了一个排比句“也许……也许……也许……”,它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表达了“我”因为要告别百草园而产生的痛苦、愤怒的感情。

b.表达了“我”后悔当初不应该那么淘气,做了种种错事,如今只好甘心受罚的思想。

c.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我”告别百草园时在心里引起的震荡、依恋和无奈的感情。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六

3、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一、导入课文:

二、快速阅读课文,限时7分钟(大约3500字)。

三、合上书,快速回想课文内容,限时6分钟。

提问:

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

2、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

3、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

板书:乐园。

四、分组讨论:

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2分钟。

五、用自己的话来总结。3分钟。

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六、提问: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带,捕鸟。

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

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

小结:

“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命力。”

“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整天飞行在嬉笑中。、”……。

所以当鲁迅一天天的长大,他不得不同他的乐园告别上学去了。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小孩子被押解着,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上学的情形。他能适应得了学校生活吗?(3分钟)。

七、快速阅读“我”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2分钟)。

百草园是我用回忆美化了的乐园,三味书屋却是我生活了七年的学堂。板书:学堂。

八、小组讨论:

1、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的“我”和“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活比较枯燥,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原来的贪玩到现在的用心学习,有趣的故事到听不懂的文章。对长妈妈的依恋到对老师的尊敬。

板书:成长。

4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是年龄的增大?是体重的增加,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3分钟)。

九、下面我们再一次认真看课文,请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10分钟)。

十、下面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文章写得非常美,我们大家找一个值得你学习的句子,模仿它写一段话。(3分钟)。

十一、学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鲁迅的童年与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活泼、天真、好奇、求知欲强等)。

在我们学过的《风筝》一课中,在我们看到的鲁迅的照片中,他却是一个很严肃的,甚至有点不近人情的感觉。那么鲁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作业就是搜集关于鲁迅的文章、作品与资料,然后写一篇《我眼中的鲁迅》,时间是两周。

乐园学堂。

成长。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七

1、衬托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衬托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2、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3、统一关系。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由于课文内容复杂,初一学生难于理解得很深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根据,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都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理由可参见“有关资料”。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及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八

知识与能力: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朗读、品析、讨论,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作者写景时抓住景物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2.难点:理解百草园生活是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生动体现。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第一单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学过后会勾起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还会有新的感触和更深的认识。

启发: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点?

(二)板书课题,作者。

回顾有关鲁迅的知识,口答明确:鲁迅原名及籍贯、地位、主要作品及学过的作品、本文的出处。

(三)释题。

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本文有两部分内容:百草园生活、.三味书屋生活。

(四)听范读录音(或默读)。要求:听后分别概括两种生活的特点。

(五)整体感知。

1.概括两种生活的特点。

1-8段:叙述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自由快乐、丰富多彩、有无限趣味;

9-24段:叙述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受束缚。

2.你最喜欢哪部分,简述理由。

(六)细读百草园部分,划出中心句。

1.小组讨论:鲁迅为什么说百草园是他的乐园?

从优美的景物(乐景)、美女蛇故事(乐闻)和雪地里捕鸟(乐事)三方面表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2.延伸。

(1)利用多媒体展示百草园的图片。

色彩——()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荚树()的桑葚。

形态——()的黄蜂()的叫天子。

声音——蚰蛉在这里()蟋蟀在这里()鸣蝉在树叶里()。

(3)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

3.思考: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增加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

“扫开...,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而生动地记叙了捕鸟的全过程。写出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以此表现百草园确实是“我”的乐园。

(七)作业。

全国各地qq交流群(点击进入加群)。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难忘那句话记事(专业23篇)

    优秀作文是思想与行文的完美结合,它能够引导读者思考,激发共鸣和共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评点,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指导。我讨厌我妈妈,不想搭理她,甚至

    最新农民负担工作会议讲话(汇总18篇)

    农民是对土地最热爱的人,他们以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取着土地的丰饶和丰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民劳动竞赛获奖范文,希望能够给各位农民同胞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3年小班科学教案球宝宝真神奇(专业18篇)

    小班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需求,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小班教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2023年小学雷锋精神学习总结(精选18篇)

    通过学习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学习总结例句,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启示和启发。

    2023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球宝宝真神奇范文(20篇)

    幼儿园小班的教学内容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幼儿园小班总结是对孩子们近期学习和成长的概括和总结,以下是一些参考材料。一、谈话,激发活动兴趣。(1分

    2023年城建年度工作参考总结(精选18篇)

    年度总结是对过去工作过程和结果的一个全面梳理和回顾,为未来的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下面是一些精心挑选的年度总结样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自己的年度总结。

    最新施工安全协议书专业版(优质18篇)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最后是一些施工项目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总结,希望对正在进行施工的同行们有所启示。为加强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落

    最新水浒传读后感文档(实用17篇)

    读后感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个人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并展示出个人的思考能力和文学素养。这是一些读者们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作品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

    最新转发文件通知例文(优秀22篇)

    收到通知后,接收者应及时阅读并按照要求采取相应行动。在阅读以下通知范文之后,相信大家能在写作通知时更加得心应手。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现将

    最新函授大专药学自我鉴定(通用18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使文章更具逻辑性和条理性。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本人自入校以来思想上进,努力学习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