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

时间:2023-12-16 作者:JQ文豪

教学计划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好奇心,提高学习效果。这些教学计划范文的编写充分考虑到课程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一

在地球上,我们仰望天空,可以看到太阳、月亮以及各式各样的星星,包括闪烁的恒星、明亮的行星和轮廓模糊的星云。有时候,还可以看到划破夜空的流星和拖着长尾的彗星。若用天文望远镜和其它空间探测手段,可以观察到更多的恒星和星云、环绕行星公转的卫星,以及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星际物质。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和星际物质等,都是宇宙间物质和存在的形式,通称天体。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宇宙之中,它与其他天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筑成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的天体学说。

本节教材侧重对地月系和月球、太阳系和太阳的概况和银河系与宇宙总星系的简单介绍,使学生能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并清楚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本节教材内容不多、文字浅显,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挂图、幻灯、投影、录像等直观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2、运用读(学生读课本、读图)、讲(教师启发式提问、板书板画、讲述讲解)、练(学生讨论发言、随堂练习)等精粗结合的三环教学法。

2、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了解月球、太阳的概况。

(二)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热爱科学的情操。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的重点:月球、地月系、太阳、太阳系的概念。

2.教学的难点:月球的运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系的成员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1.地月运动和太阳运动的挂图、投影片或教学录像。

2.月球考察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白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夜间看到明媚的月亮和满天的星斗。宇宙间奥秘有多少呢?地球其实也是宇宙中的一员,今天,航天科学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登上月球了,宇航员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就在天空之中。地球、月球、太阳和星星都是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员,每一位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家长”和“兄弟姐妹”。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形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月球与地球的关系,太阳系的成员及太阳对地球的意义。

(一)地月系和月球。

1.地月系: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由于月球距地球比其他星球距地球要近得多,所以在地球上看月球就显得又大又亮。

2.月球:

(1)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质量约为地球的1/81。

(2)月球上没有空气、水和生命。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能直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0c,夜晚温度降低到-1830c。

(3)月面形态:多环形山-坑,(指导学生读课本图5-23月面景观),月面较暗部分为平坦地域,月面较亮部分为起伏的山地。

(4)月球自身不发光,“明月”是太阳光反射的缘故。

(5)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不过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它的公转周期相同,都是27.3217日,这样的自转叫同步自转,所以,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面只有半个月面,也就是说,月球在运动中总是一面向着地球。(指导学生读课本图5-22地月系图)。

(6)1969年7月,原苏联宇宙员(加加林)首次登上了月球。1979年12月5日,联合国通过协定,宣布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二)太阳系和太阳。

1.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九大行星:按照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5-25太阳系模式图)。

3.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地球的体积约等于太阳体积的1/1300000。质量约等于太阳质量的1/330000。

4.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表面温度为55000c,上面经常出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黑子,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区域。黑子活动周期约为11年。

5.太阳给了地球光和热,由于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和适于生物呼吸的空气,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体。

五、板书设计。

(一)地月系和月球。

(1)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

1.地月系(2)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3)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1)体积约为地球的1/49,质量约为地球的1/81。

(2)月球上没有空气、水和生命,昼夜温差大。

(3)月面多环形山。

2.月球(4)自身不发光,是太阳光反射的缘故。

(5)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同步自转。

(6)1969年7月,宇宙员首次登上了月球。

(7)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二)太阳系和太阳3.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4.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

5.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体。

六、习题和解析。

1.随堂练习。

(1)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地球和月球构成,是宇宙中最小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2)月球自己不能。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皓月当空,明月的亮是由于它的缘故月球上既没有也没有,是一个静寂荒凉的世界。

(3)太阳是个炽热的,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区域。由于地球表面有、和,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体。

(4)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月球是太阳唯一的卫星。

(b)月球质量约为地球的1/2。

(c)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d)球表面昼夜温差不大。

(5)离地球最近的天体(除流星外)是()。

(a)太阳(b)月亮(c)金星(d)火星。

2.课后作业。

(6)下列星球之中不属于太阳系的是()。

(a)太阳(b)行星及其卫星。

(c)小行星(d)恒星。

(7)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体是()。

(a)太阳(b)金星(c)地球(d)火星。

(8)下列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地距离为1.5亿千米。

(b)地球的质量约等于太阳的1/33。

(c)太阳表面温度高达10000c。

(d)地球的体积约等于太阳体积的1/13。

(9)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距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是()。

(a)水星、金星(b)金星、火星。

(c)火星、木星(d)木星、土星。

(10)月球实际上比太阳小得多,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球与太阳大小相差不大?

3.参考答案:

(1)卫星地月系太阳(2)发光反射太阳光水空气(3)气体球温度较低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适于生物呼吸的空气(4)(c)(5)(b)(6)(d)(7)(c)(8)(a)(9)(b)(10)因为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比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要远得多,尽管太阳比月球大得多,地球上的人们仍然会觉得两者差不多大小。

4.简要分析:

(1)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夜晚的月光不是很亮吗?其实,它“借”的是太阳的光,月光是一种反射光。这种光照射下,人们既不感到温,更不感到热,就是这个缘故。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登上地球,也一定会看到地球是“发光”的。据探测,月球上既没有水。也没有空气,因此更没有生物存在,是一个静寂荒凉的世界。

(3)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表面温度为55000c,上面经常出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黑子,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区域。黑子活动周期约为11年。太阳给了地球光和热,由于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和适于生物呼吸的空气,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体。

(4)月球上没有空气、水和生命。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能直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0c,夜晚温度降低到-1830c。

(5)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由于月球距地球比其他星球距地球要近得多,所以在地球上看月球就显得又大又亮。

(6)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一颗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7)太阳给了地球光和热,由于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和适于生物呼吸的空气,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体。

(8)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地球的体积约等于太阳体积的1/1300000。质量约等于太阳质量的1/330000。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表面温度为55000c。

(9)按照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距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是金星和火星。

(10)人们观察一个物体的大小,除了物体自身的大小以外,还与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有密切的关系。物体距观察者越近,它在观察者眼中的视角就越大,观察者就会产生物体较大的错觉,反之则觉得小。虽然太阳的直径比月球直径大400倍,但日地距离也比月地距离大约近400倍,两者所造成的视角大小差异基本可以抵消,地球上的人们所看到的太阳与月球的视觉大小就十分接近(太阳视角平均值是32/,月球视角平均值是31/6//),大家就觉得两者的大小差不多了。

七、参考资料。

太阳活动太阳上各种变化情况。包括光球上的黑子和光斑,色球上的耀斑和日珥以及日冕形状的变化等。有高潮和低潮之别;前者为忧动太阳,后者为宁静太阳。扰动太阳的主要标志是耀斑的频繁出现,而耀斑的出现又同黑子和黑子群的出现有关。有明显的周期性,其平均周期为11年。

―摘自《地理学词典》。

(曹省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银河系、宇宙和总星系的概况。

2.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

(二)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物质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的重点:银河系和宇宙总星系的概况。

2.教学的难点:宇宙不同等级的天体系统。

三、教学准备。

银河系、河外星系的挂图、投影片、幻灯片或教学录像。

四、教学过程()。

引言: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月球和地球构成地月系,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地球和其它行星等都围绕太阳公转,它们和太阳构成比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即太阳系。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其实,在整个宇宙中,有无限多的运动着的物质存在于无边无际的空间和无始无终的时间之中。我们在夏天的夜晚,可以看到天空中有一条白茫茫的光带,好像一条流过天空的大河。我国古代称它为“银河”或“天河”,其实,它不是一条大河,而是由无数多的天体组成的星系。太阳系在更高一级天体系统中是极微小的部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银河系、宇宙和总星系。

(三)银河系。

1.银河系:是由多亿颗像太阳那样的恒星和其他天体所组成的恒星集团。

2.银河系的恒星都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旋转,太阳系以每秒250千米的速度环绕着银河系中心旋转,大约需要2.5亿年旋转一圈。

3.太阳在银河系中只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普通恒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5-26银河系图,查找太阳在银河系的位置。

(四)宇宙和总星系。

宇宙中的天体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流星及行星际物质等;另一类是人造天体,如人造成地球卫星、航空飞机、宇宙飞船、空中实验室等。

1.河外星系:天文学家把已经观测到的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天体系统统称河外星系,简称星系。

2.总星系:天文学上把银河系和现在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

3.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是银河系里太阳系中的一个普通的天体。

4.总星系是目前人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至于宇宙有多大?总星系之外是什么?是否只有地球上有智慧生命?人们正在探索。

(五)阅读材料。

人造卫星。

1.人们用火箭等运载工具发射到高空,并沿一定的轨道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天体叫人造卫星。

2.分类:按用途分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通讯卫星和军事卫星等。

3.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4.1990年4月7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用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为国外用户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通讯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已走向世界。

钱学森。

世界著名的火箭专家,空气动力学家。浙江杭州人。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五、板书设计。

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球。

太阳系。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二

这节课的教学中,既“放手”让学生做题、讲题、评价、归纳,又及时地给予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规律,培养运用和解题能力,但过程中一些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应该高度重视并尽快加以解决。

1、少部分学生一轮复习的效果不够明显,且对基础知识梳理有轻视现象,在接受提问检查时,又完成的不到位。对于这部分学生,复习的起点不能一下子拔高,应根据其基础状况,既设定合适的目标,又布置适合的.学习任务,突出分层要求。平时要多问,多检查,而且检查的方式要多样化。

2、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应用规律和解题方法有所生疏——尽快帮助学生进行适应性恢复,并通过精选的针对性习题加以“唤醒”和巩固。

3、评讲过程中要求学生勤动脑、动口、动笔,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讨论中来,自己说出需求,由学生相互解答、补充,老师适当加以点拨和引导,从而尽可能帮助有问题的同学解决问题,让有能力的同学得到展示和提高。

4、由于课后学习时间的紧张,学生学案的提前完成状况不好,影响了课堂的节奏(略显缓慢)。学案的设计要精炼、精细,让学生尽量提前完成,并及时批阅,发现共性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加以点评,提高课堂效率。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三

高中地理必修i属于自然地理部分,尤其有两大块(地球的运动和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是地理必修i的重点也是难点,它们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关键,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此,对于后面的知识掌握的多少都与学好这两大块有关。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学生的掌握程度是很低的。这部分内容结合了数学、物理、化学以及文科知识,知识的综合性很强,而学生却对这部分其它学科了解得不够。因此,在这部分知识的处理上,尤其是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根据我的教学实际,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际操作,课堂反映出的问题,我总结出以下处理难题的办法:

在《地球在宇宙中》中,如果直接用语言来描述地球在宇宙当中的位置,这样教师觉得太空洞学生也很乏味。体验不到宇宙的广阔性,也无法体会地球的神圣。因此我就选择了大量的宇宙图片,以及各种天体图片,尤其是太阳系九大行星近观图和它们的关系图(强调20xx。8。26颁布的"冥王星被降级"的消息)。并逐一做了详细的介绍,学生的兴趣很高,边看边想,并将自己知道的天文知识告诉其他同学,使一堂很乏味的地理课变的津津有味,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速度加快,并很有兴趣地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天文知识,使得刚从初中升入高一的学生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是高中地理非常关键的一堂开头课,为《地球的运动》的学习打下基础。

巧妙复习巩固就是巧妙地结合所要学习的知识,将初中地理知识中的《地球与地图》知识进行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新内容、复习旧知识、全面的巩固,加强训练,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达到学习目的。比如我在讲解《地球的运动》时,《地球基础知识》学生掌握的很差甚至"经纬度、经纬线"都很模糊,往往混为一谈。要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必须要知道这部分的内容。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而且时间很紧迫。经过思考之后,我决定在讲授新课时穿插渗透复习初中相关知识,让他们将原来的疑惑解决了,也为后面的学习有了坚实的基础而兴奋。

对于宇宙和地球这部分内容来讲,只靠简单的讲解,简单的看书,是无法真正的掌握地球运动真正的内涵。因此,在讲解的过程中,结合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给学生最典型的例题,如连江的太阳能热水器如何安装、楼间距应该是多少、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利用时区如何计算区时、飞机应飞行在地球大气层的哪一层为什么?而且我发现对于基础知识训练,不能训练得太多,而要训练得精,需要给学生留出大量的时间自己思考,效果才更好。

根据我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主要的,尤其是结合了多学科的知识更如此。对于在我的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要感谢学生提出许多的意见和建议,是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我得到反思。目前我总结出了以上几条,可能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这也给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会使我不断地学习总结,不断地进步。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四

课标要求:

课标解读: 。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一学过很少的宇宙知识,对这部分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匮乏。初中学生获取知识以形象思维为主,而高中获取知识以抽象思维为主。学生正处在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变阶段,应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抽象想象思维。

教材分析: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必然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天体,地理环境必然深受自身所处的宇宙环境的深刻影响。本节内容放在本模块的第一节,旨在使学生一进入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就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一初步认识,从而在宏观上把握地理环境的大背景。

教材采用图片、表格、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分析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自主探究分析得出地球既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教学目标:

事实性知识:

1、了解天体及其基本类型。

2、掌握天体系统的形成和级别。

3、掌握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二)方法、技能:

1、运用图表等感性材料,分析、比较、归纳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较而具有  的共性和个性。

2、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训练地理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欣赏星空无限、变化又具有秩序、和谐之美。

2、领略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联系的,而且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有其内在和谐秩序,形成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2、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

教学难点: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

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

学时:

一学时。

教学过程。

课标要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让学生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引入:夜晚我们站在空旷的田野中仰望天空,同学们会有什么的感想或疑问呢?大屏幕投影晴朗夜晚的彩色星空图。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1、 天体                    。

让学生看大屏幕投影晴朗夜晚的彩色星空图,提问学生图中的星星等都是以什么为背景?观察点在哪里?是物质存在还是意念?学生回答后,老师点评、归纳天体是什么?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

2、天体类型。

让学生自学书图1-1,分组讨论各类天体的区别。让学生分别说出一些常见天体的名称并分类。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天体的主要类型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

3、掌握天体系统的形成、级别(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先让学生自学图1-2,然后分组讨论并填写图1-3,展示各组填图结果。最后教师总结。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 太阳系的组成:

投影打出太阳系模式图,让学生读图说出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教师总结:                     太阳系组成:太阳、行星、小行星带、彗星、流星、卫星、星际物质等。                         八大行星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

让学生看图1-4和表1-1,分组讨论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并说出依据展示结果。教师总结: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八大星行分类:

投影课本p5活动栏目中的图1.5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质量和体积比,并投影太阳与地球质量和体积比,要求学生读图,先提问行星下的数字是什么含义?再提问地球的质量、体积与太阳相差大含义?还是与其他行星相差大?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总结:

教师小节: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在太阳系中运动也和其他行星一样。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学生看图、看书、讨论、回答问题:1、宇宙 2、地球 3、物质存在。

学生回想、看图、看书、思考、讨论、回答:星云、行星、流行、彗星。

学生思考、读图、看书、讨论、填写图1-3,陈述自己观点。听讲。

学生读投影回答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学生读图,读表1.1的标题,读p4页末注释,读表中数据,比较九大行星轨道倾角、偏心率,归纳运动特征。

学生读图中数据、读图例、比较数据的差异,以此说出地球与太阳的差异大反衬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差异小。

学生读书p6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课堂引入情景,从学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培养学生自学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看书图培养解决问题,并通过生活常识举例培养学生动脑能力。

通过看图填表,培养学读图、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读图总结,培养学神圣分析归纳能力。

让学生看图表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培养学生了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板书设计:

1.天体的概念。              1、太阳系的组成。

2.、天体的特点。            2、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3、天体系统。                3、八大行星分类。

学习评价:

1、 绘图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xx年6月8日,我国大部分地区能看到一个小黑点从太阳表面移过,人们把这一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请回答(1)--(2)题:

(1) 金星是。

a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b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一颗。

c位于水星与地球之间的行星  d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2) “金星凌日”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a金星的亮度超过太阳         b金星从太阳与地球之间穿过。

c地球从太阳与金星之间穿过   d太阳活动强烈爆发阿。

3、说出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原因。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五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图片资料丰富,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具有较强的探索性,是一节非常有意思的课,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是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却比较的陌生,他们从初中的区域地理一下子跳到自然地理,让他们对地球有个宏观的认识似乎又让学生有点望而生畏。而第一节上得好不好,又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后面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所以在上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个人认为应该用较多的图片去弱化知识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比如“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物质的存在”?“地外文明真的存在吗?请你为它找证据。”等等。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将知识点落实。

同时布置一些课外资料的查找,让学生对宇宙中的地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样在教学时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有较大的转变。

总体来讲,第一节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基本达到自己的设计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提出了一些较深的问题,有关天文知识的,我个人的感觉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野外观测效果会更好,但是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所以较难实现。也是现阶段教学的一个困惑之一。

高中地理必修i属于自然地理部分,尤其有两大块(地球的运动和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是地理必修i的重点也是难点,它们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关键,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此,对于后面的知识掌握的多少都与学好这两大块有关。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学生的掌握程度是很低的。这部分内容结合了数学、物理、化学以及文科知识,知识的综合性很强,而学生却对这部分其它学科了解得不够。因此,在这部分知识的处理上,尤其是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根据我的教学实际,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际操作,课堂反映出的问题,我总结出以下处理难题的办法:

在《地球在宇宙中》中,如果直接用语言来描述地球在宇宙当中的位置,这样教师觉得太空洞学生也很乏味。体验不到宇宙的广阔性,也无法体会地球的神圣。因此我就选择了大量的宇宙图片,以及各种天体图片,尤其是太阳系九大行星近观图和它们的关系图(强调.8.26颁布的“冥王星被降级”的消息)。并逐一做了详细的介绍,学生的兴趣很高,边看边想,并将自己知道的天文知识告诉其他同学,使一堂很乏味的地理课变的津津有味,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速度加快,并很有兴趣地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天文知识,使得刚从初中升入高一的学生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是高中地理非常关键的一堂开头课,为《地球的运动》的学习打下基础。

巧妙复习巩固就是巧妙地结合所要学习的知识,将初中地理知识中的《地球与地图》知识进行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新内容、复习旧知识、全面的巩固,加强训练,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达到学习目的。比如我在讲解《地球的运动》时,《地球基础知识》学生掌握的很差甚至“经纬度、经纬线”都很模糊,往往混为一谈。要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必须要知道这部分的内容。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而且时间很紧迫。经过思考之后,我决定在讲授新课时穿插渗透复习初中相关知识,让他们将原来的疑惑解决了,也为后面的学习有了坚实的基础而兴奋。

对于宇宙和地球这部分内容来讲,只靠简单的讲解,简单的看书,是无法真正的掌握地球运动真正的内涵。因此,在讲解的过程中,结合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给学生最典型的例题,如连江的太阳能热水器如何安装、楼间距应该是多少、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利用时区如何计算区时、飞机应飞行在地球大气层的哪一层为什么?……而且我发现对于基础知识训练,不能训练得太多,而要训练得精,需要给学生留出大量的时间自己思考,效果才更好。

根据我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主要的,尤其是结合了多学科的知识更如此。对于在我的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要感谢学生提出许多的意见和建议,是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我得到反思。目前我总结出了以上几条,可能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这也给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会使我不断地学习总结,不断地进步。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六

据科学家分析地球在宇宙的西边。地球从大小到质量都只能算是太阳系里极普通的一颗行星.但是,地球又极为的不普通——那是因为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的有“生命”的星球!

银河系-猎户座旋臂(离中心远,离边缘近)-太阳系第三环总体位置,离银棒(中心)较远,离边缘近,离左边界三分,离中心七分的位置就是地球。

地球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又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本星系,本星系属于总星系。

天体系统的层次可用下列表示: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宇宙。

曾经有一个很长的时期,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切天体都绕着地球运行。直到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发表,“日心学说”创立,这个错误观念才逐渐被抛弃。但是,无限广大的宇宙根本不存在中心。

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在银河系中,又只不过是旋涡臂上的一个小点,一颗普通的恒星罢了。地球则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宇宙是由总星系组成的,组成总星系的是星系团.在其中的一个星系团(该星系团叫作本星系团)中有一个叫银河系的星系,在银河系中大约有亿颗恒星.太阳是其中的一颗.处在距银河系中心大约7万光年的位置.地球是太阳系里的第三颗行星(按距太阳的距离由近而远排列)。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要。

(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产生和存在生命的条件与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使学生意识到宇宙是物质的、以及时科学的宇宙观。用全面、发展、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一些宇宙现象,并能作出正确的解释。

(四)说重点和难点。

1.重点:天体系统的层次,它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2.依据:从教材方面:宇宙空间物质是比较复杂的、甚至设涉及到一些物质结构问题,较为抽象。从学生方面:虽然学生有了一定的只是储备,但是学习专业的地理知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由此将之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本节课我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导学法、归纳法、讨论法等,针对不同的知识点我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将结合有关的材料和图来完成“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这一问题;采用综合分析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宇宙中的地球”,着重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本节课涉及的天文知识较多,而且一些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对一些内容作适当的补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学法:建议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三)教学评价:我主要运用表扬性评价、鼓励性评价和测试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回答和相互讨论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表现欠佳的学生进行引导与鼓励。如在新课学习完后,我将在黑板上画出天体系统的层次图,留出部分空格,随机的抽一些学生来填写,并请另外一些学生来评价,用这种方法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会先用一句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导入本堂课。

(二)引导讲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我着重从空间和时间上来叙述。我将简单的向学生回顾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天圆地方——地心说——日心说——星系——宇宙,让学生概括的了解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的确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给学生一个发展的观点,即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得到修正,不断地接近真理。

让学生浏览书本第6页的阅读,让学生互相讨论下,他们熟悉的天体以及他们所知道的关于天体神话故事。之后引出“可见宇宙“的概念,提出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单位—光年。让学生阅读书本6页的活动,引出光年的概念,让学生动笔计算人类已经观测到得半径有多少千米?以及互相讨论对它的感慨。通过计算与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宇宙无边无际,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三)配合插图,讲述讲解——天体及天体系统层次。

这部分内容包括了两个知识点。第一个是天体,我将列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类型,比如说彗星、流星等。然后给出天体的概念,并充分的利用教材上的图13,让学生结合旁边的小字进行阅读,让他们对各种天体有一定的了解,加强对他们的科学教育。由于教材受篇幅限制,没有举例说明,我在讲课时会结合有关的资料作些补充。第二个知识点是天体系统,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我将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一句话着手:“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这样就很容易引出了天体系统的概念:是指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然后我在分别从组成和尺度两方面简单的说明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星系等不同天体系统。并指出不同天体之间的关系,我将板书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让学生能有一个清晰的条理性。

(四)识图讲解——八大行星。

我将让学生在太阳系的示意图中找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并提醒学生注意小行星带的位置,然后我再把八大行星作一个简单的介绍。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让学生来谈谈他们对八大行星有哪些了解?让同学阅读11页的表格。让学生从行星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等数据中,看出地球与其他行星相比,尤其是类地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为以下内容作一个铺垫。

根据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心理特征,以及教学任务和内容,本节的新课讲授大概在35分钟左右。之后,我将利用剩下的时间让学生做课堂练习,同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进行师生交流,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促进教学相长。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八

可能是第一节的聊天课起了作用,学生对这第一节正式的地理课还是比较期待的,再加上是与宇宙相关的知识,学生也很感兴趣。所以这一节的设计趣味性和科学性都很重要!

我用温总理的一段演讲为导入,"xx年的5月14日,温总理在同济大学报告厅向全体师生作了一段即席演讲,其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如果只关心脚下的事,那是没有未来的。在座的各位都是我们民族的希望,那么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关注下天空,到浩瀚的宇宙深处去看看我们的地球!"可能是我的语调特别的激昂,我刚讲完,学生就鼓起掌来,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情绪立马就被带动了。

我基本是按照"什么是宇宙——宇宙的特性(物质性、运动性)——天体——天体系统"的顺序来讲解第一部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在介绍天体的过程中,讲了一些书本上没介绍但学生很感兴趣的天体,比如流星和彗星等,用时一分钟左右。用设问的'方式引出人造天体,当我问到"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算不算天体?",几乎大部分同学都不假思索的回答不是天体,我不否定亦不肯定,而是请他们说出理由,学生的理由是它们不是自然形成的,于是我让他们把天体的定义读了一遍,问他们定义中有没有提到天体必须是自然形成的,学生开始疑惑,此时再讲解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并简单讲解了一下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天体。讲到天体系统,因为班里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立志学理,所以我简单说了下万有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学生的互动就变得很积极。为了让学生感受宇宙是有一定层次和结构的有序的物质世界,我突发奇想地使用了一种类似催眠法的教学,我请学生安静地闭上双眼,只去感受我说的话,大致说的是:"此时,我们在地球上的某个教室中,约38。4万千米处月亮正在绕着地球转,而同时地球也在绕着太阳转,镜头拉长,太阳也在运动,它在绕着银河系转,镜头继续拉长,整个宇宙都在有序地运转着……"语调要柔和清晰,语速别太快,本来只是想试试这种方法,结果学生很配合,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聚焦太阳系,论证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过渡比较花心思的想了下,尽可能简洁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第二部分内容。这部分的教学我基本上全是通过学生活动来完成的。讲解八大行星的名称及顺序,地球和小行星带的位置时,插入了很多顺口溜和脑筋急转弯,所以课堂气氛很活跃。关于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我采用的是,我给论点,他们利用书本上的图表信息来找论据证明的方法进行学生活动。为了最大限度的让每一个学生参与互动,我用了比赛的形式,比什么呢?我特别强调:我们比的是谁获取信息的能力强!高一新生的好胜心是很强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同学们都变的紧张而积极!

最后一部分"存在生命的星球",我首先强调了一下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意义,我的切入点是我们自身。"我们都是鲜活的生命,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存在,难道大家一点都不好奇么?生命为什么很吝啬地只选择了地球?"让学生感受到这部分内容与自己的关系原来如此密切,也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结尾,我引用了教参上的一段话:"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的确具有巧妙性和小概率性,但是仅就银河系而言就有1000多亿颗恒星,假如每百万颗恒星周围就有一颗行星存在生命条件的话,那我们可以说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具有生命的星球么?"引出外星人的话题,让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搜集相关资料。

总体来说,这节课我设计的内容比较多,但45分钟正好可以讲完,节奏可能有点快,有些部分用时有点长了,但重点还是有突出,比如天体系统及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等,学生活动比较顺利,整堂课下来,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挺高的,可能因为是第一节课吧。语速还是要再慢点,总之,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希望第二节的教学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加油,陈老师!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九

1、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2、太阳系和地月系。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地球的简介。

1.普遍性:在太阳系中,外观和所处的位置普通。

2.特殊性:

1)表现:所知道的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体。

2)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

充足的水分。

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十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图片资料丰富,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具有较强的探索性,是一节非常有意思的课,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是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却比较的陌生,他们从初中的区域地理一下子跳到自然地理,让他们对地球有个宏观的认识似乎又让学生有点望而生畏。而第一节上得好不好,又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后面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所以在上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个人认为应该用较多的图片去弱化知识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比如“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物质的存在”?“地外文明真的存在吗?请你为它找证据。”等等。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将知识点落实。

同时布置一些课外资料的查找,让学生对宇宙中的地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样在教学时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有较大的转变。

总体来讲,第一节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基本达到自己的设计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提出了一些较深的问题,有关天文知识的,我个人的.感觉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野外观测效果会更好,但是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所以较难实现。也是现阶段教学的一个困惑之一。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十一

课标要求: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

课标解读: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一学过很少的宇宙知识,对这部分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匮乏。初中学生获取知识以形象思维为主,而高中获取知识以抽象思维为主。学生正处在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变阶段,应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抽象想象思维。

教材分析: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必然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天体,地理环境必然深受自身所处的宇宙环境的深刻影响。本节内容放在本模块的第一节,旨在使学生一进入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就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一初步认识,从而在宏观上把握地理环境的大背景。

教材采用图片、表格、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分析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自主探究分析得出地球既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教学目标:

事实性知识:

1、了解天体及其基本类型。

2、掌握天体系统的形成和级别。

3、掌握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二)方法、技能:

1、运用图表等感性材料,分析、比较、归纳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较而具有的共性和个性。

2、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训练地理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欣赏星空无限、变化又具有秩序、和谐之美。

2、领略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联系的,而且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有其内在和谐秩序,形成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2、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

教学难点: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

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

学时:

一学时。

教学过程。

课标要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学生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让学生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引入:夜晚我们站在空旷的田野中仰望天空,同学们会有什么的感想或疑问呢?大屏幕投影晴朗夜晚的彩色星空图。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1、天体。

让学生看大屏幕投影晴朗夜晚的彩色星空图,提问学生图中的星星等都是以什么为背景?观察点在哪里?是物质存在还是意念?学生回答后,老师点评、归纳天体是什么?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

2、天体类型。

让学生自学书图1-1,分组讨论各类天体的区别。让学生分别说出一些常见天体的名称并分类。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天体的主要类型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

3、掌握天体系统的形成、级别(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先让学生自学图1-2,然后分组讨论并填写图1-3,展示各组填图结果。最后教师总结。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太阳系的组成:

投影打出太阳系模式图,让学生读图说出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教师总结:太阳系组成:太阳、行星、小行星带、彗星、流星、卫星、星际物质等。八大行星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让学生看图1-4和表1-1,分组讨论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并说出依据展示结果。教师总结: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八大星行分类:

投影课本p5活动栏目中的图1.5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质量和体积比,并投影太阳与地球质量和体积比,要求学生读图,先提问行星下的数字是什么含义?再提问地球的质量、体积与太阳相差大含义?还是与其他行星相差大?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总结:

教师小节: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在太阳系中运动也和其他行星一样。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学生看图、看书、讨论、回答问题:1、宇宙2、地球3、物质存在。

学生回想、看图、看书、思考、讨论、回答:星云、行星、流行、彗星。

学生思考、读图、看书、讨论、填写图1-3,陈述自己观点。听讲。

学生读投影回答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学生读图,读表1.1的标题,读p4页末注释,读表中数据,比较九大行星轨道倾角、偏心率,归纳运动特征。

学生读图中数据、读图例、比较数据的差异,以此说出地球与太阳的差异大反衬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差异小。

学生读书p6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课堂引入情景,从学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培养学生自学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看书图培养解决问题,并通过生活常识举例培养学生动脑能力。

通过看图填表,培养学读图、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读图总结,培养学神圣分析归纳能力。

让学生看图表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培养学生了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板书设计: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1.天体的概念。1、太阳系的组成。

2.、天体的特点。2、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3、天体系统。3、八大行星分类。

学习评价:

1、绘图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xx年6月8日,我国大部分地区能看到一个小黑点从太阳表面移过,人们把这一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请回答(1)--(2)题:

(1)金星是。

a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b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一颗。

c位于水星与地球之间的行星d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2)“金星凌日”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a金星的亮度超过太阳b金星从太阳与地球之间穿过。

c地球从太阳与金星之间穿过d太阳活动强烈爆发阿。

3、说出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原因。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十二

在地球上,我们仰望天空,可以看到太阳、月亮以及各式各样的星星,包括闪烁的恒星、明亮的行星和轮廓模糊的星云。有时候,还可以看到划破夜空的流星和拖着长尾的彗星。若用天文望远镜和其它空间探测手段,可以观察到更多的恒星和星云、环绕行星公转的卫星,以及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星际物质。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和星际物质等,都是宇宙间物质和存在的形式,通称天体。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宇宙之中,它与其他天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筑成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的天体学说。

本节教材侧重对地月系和月球、太阳系和太阳的概况和银河系与宇宙总星系的简单介绍,使学生能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并清楚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本节教材内容不多、文字浅显,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挂图、幻灯、投影、录像等直观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2、运用读(学生读课本、读图)、讲(教师启发式提问、板书板画、讲述讲解)、练(学生讨论发言、随堂练习)等精粗结合的三环教学法。

2、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了解月球、太阳的概况。

(二)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热爱科学的情操。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的重点:月球、地月系、太阳、太阳系的概念。

2.教学的难点:月球的运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系的成员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1.地月运动和太阳运动的挂图、投影片或教学录像。

2.月球考察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白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夜间看到明媚的月亮和满天的星斗。宇宙间奥秘有多少呢?地球其实也是宇宙中的一员,今天,航天科学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登上月球了,宇航员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就在天空之中。地球、月球、太阳和星星都是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员,每一位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家长”和“兄弟姐妹”。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形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月球与地球的关系,太阳系的成员及太阳对地球的意义。

(一)地月系和月球。

1.地月系: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由于月球距地球比其他星球距地球要近得多,所以在地球上看月球就显得又大又亮。

2.月球:

(1)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质量约为地球的1/81。

(2)月球上没有空气、水和生命。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能直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0c,夜晚温度降低到-1830c。

(3)月面形态:多环形山-坑,(指导学生读课本图5-23月面景观),月面较暗部分为平坦地域,月面较亮部分为起伏的山地。

(4)月球自身不发光,“明月”是太阳光反射的缘故。

(5)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不过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它的公转周期相同,都是27.3217日,这样的自转叫同步自转,所以,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面只有半个月面,也就是说,月球在运动中总是一面向着地球。(指导学生读课本图5-22地月系图)。

(6)1969年7月,原苏联宇宙员(加加林)首次登上了月球。1979年12月5日,联合国通过协定,宣布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二)太阳系和太阳。

1.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九大行星:按照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5-25太阳系模式图)。

3.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地球的体积约等于太阳体积的1/1300000。质量约等于太阳质量的1/330000。

4.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表面温度为55000c,上面经常出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黑子,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区域。黑子活动周期约为。

5.太阳给了地球光和热,由于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和适于生物呼吸的空气,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体。

五、板书设计。

(一)地月系和月球。

(1)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

1.地月系(2)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3)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1)体积约为地球的1/49,质量约为地球的1/81。

(2)月球上没有空气、水和生命,昼夜温差大。

(3)月面多环形山。

2.月球(4)自身不发光,是太阳光反射的缘故。

(5)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同步自转。

(6)1969年7月,宇宙员首次登上了月球。

(7)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二)太阳系和太阳3.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4.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

5.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体。

六、习题和解析。

1.随堂练习。

(1)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地球和月球构成,是宇宙中最小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2)月球自己不能。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皓月当空,明月的亮是由于它的缘故月球上既没有也没有,是一个静寂荒凉的世界。

(3)太阳是个炽热的,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区域。由于地球表面有、和,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体。

(4)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月球是太阳唯一的卫星。

(b)月球质量约为地球的1/2。

(c)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d)球表面昼夜温差不大。

(5)离地球最近的天体(除流星外)是()。

(a)太阳(b)月亮(c)金星(d)火星。

2.课后作业。

(6)下列星球之中不属于太阳系的是()。

(a)太阳(b)行星及其卫星。

(c)小行星(d)恒星。

(7)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体是()。

(a)太阳(b)金星(c)地球(d)火星。

(8)下列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地距离为1.5亿千米。

(b)地球的质量约等于太阳的1/33。

(c)太阳表面温度高达10000c。

(d)地球的体积约等于太阳体积的1/13。

(9)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距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是()。

(a)水星、金星(b)金星、火星。

(c)火星、木星(d)木星、土星。

(10)月球实际上比太阳小得多,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球与太阳大小相差不大?

3.参考答案:

(1)卫星地月系太阳(2)发光反射太阳光水空气(3)气体球温度较低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适于生物呼吸的空气(4)(c)(5)(b)(6)(d)(7)(c)(8)(a)(9)(b)(10)因为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比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要远得多,尽管太阳比月球大得多,地球上的人们仍然会觉得两者差不多大小。

4.简要分析:

(1)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夜晚的月光不是很亮吗?其实,它“借”的是太阳的光,月光是一种反射光。这种光照射下,人们既不感到温,更不感到热,就是这个缘故。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登上地球,也一定会看到地球是“发光”的。据探测,月球上既没有水。也没有空气,因此更没有生物存在,是一个静寂荒凉的世界。

(3)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表面温度为55000c,上面经常出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黑子,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区域。黑子活动周期约为11年。太阳给了地球光和热,由于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和适于生物呼吸的空气,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体。

(4)月球上没有空气、水和生命。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能直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0c,夜晚温度降低到-1830c。

(5)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由于月球距地球比其他星球距地球要近得多,所以在地球上看月球就显得又大又亮。

(6)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一颗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7)太阳给了地球光和热,由于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和适于生物呼吸的空气,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体。

(8)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地球的体积约等于太阳体积的1/1300000。质量约等于太阳质量的1/330000。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表面温度为55000c。

(9)按照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距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是金星和火星。

(10)人们观察一个物体的大小,除了物体自身的大小以外,还与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有密切的关系。物体距观察者越近,它在观察者眼中的视角就越大,观察者就会产生物体较大的错觉,反之则觉得小。虽然太阳的直径比月球直径大400倍,但日地距离也比月地距离大约近400倍,两者所造成的视角大小差异基本可以抵消,地球上的人们所看到的太阳与月球的视觉大小就十分接近(太阳视角平均值是32,月球视角平均值是31/6),大家就觉得两者的大小差不多了。

七、参考资料。

太阳活动。

太阳上各种变化情况。包括光球上的黑子和光斑,色球上的耀斑和日珥以及日冕形状的变化等。有高潮和低潮之别;前者为忧动太阳,后者为宁静太阳。扰动太阳的主要标志是耀斑的频繁出现,而耀斑的出现又同黑子和黑子群的出现有关。有明显的周期性,其平均周期为11年。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十三

1、了解日本的轮廓图。

2、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矿产,并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3、了解日本的农业发展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及出口的农产品,并能运用高中地理知识与原理进行解释。

4、分析归纳日本的工业与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分布的特点等。譬如以日本临海型工业布局为例。

5、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分析日本的人口分布、民族构成、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特点。

重点:日本的地理特征。

难点:

1、日本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的条件。

2、日本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家地理中的新加坡,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的呢?(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资源等;工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日本(板书)。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国家地理中的日本,还是跟上节课一样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

自然地理特征(板书)。

1、地形(板书)。

读图请大家把地图册翻到日本这一页,找到分层设色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提问根据地形图,来总结一下日本的地形状况?(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高,四周低,沿海地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由四个小岛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由此总结出其地形构成:)。

2、气候(板书)。

提问根据它的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4°n—46°n))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温和,降水较多;夏季凉爽,降水丰富,原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沿岸有强大的日本暖流)。

3、河流(板书)。

提问继续看图,看河流的数量,流向及其长短并分析其原因(短小且水流湍急,原因:降水多,山地多,国土狭小)。

4、资源分布(板书)。

林—多山地,降水丰富;地热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板块的消亡边界,火山地震活动频繁;风能—处于季风气候区)。

二、农业(板书)。

提问通过前面农业区位因素的学习,大家应该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分析一个国家的农业状况(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基础,劳动力,地价水平)引导学生利用之前所学知识分析具体实例,便提问边进行补充,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然后得出如下结论。板书:

种植业:平原狭小,人多地少,稻米单产高,可自给。

措施:小型农机具;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培育良种等。

渔业发达:远洋、近海捕捞和近海养殖发达。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于此,形成著名的北海道渔场。

其他:丘陵种果蔬,但仍需大量进口。

主要农作物:水稻。

进口农产品:小麦、玉米、蔬菜和水果等。

三、工业。

读图指导学生阅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并思考一下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状况(板书)。

科技等;其他社会因素)。

2、日本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板书)。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3、日本发展工业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有哪些?(板书)。

(优势:国土狭小,国内市场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劣势:劳动力充足,文化素质高,科技雄厚,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4、日本的工业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板书)。

(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原因: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引导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后,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呢?

5、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板书)。

(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然后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缺陷:工业产品依赖国际市场销售;工业原料严重缺乏;依靠国际市场进口)。

引导读课本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

人口多,密度大。

原因:日本国土面积狭小。

2、人口问题。

老龄化严重。

原因:

(2)日本的人口出。

生率一直在下降。

3、人口分布。

太平洋沿岸平原。

原因:地形多山地,平原n面积狭小,多集中在沿海地区,所以人口和工业也多集中在这一地区。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十四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

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板书1、几种常见的天体。

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3图1.2及相关材料,举出一些天体系统的例子,并完成p4的上面的活动题。

学生回答略。

引导好,像同学们举出的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等都是天体系统。那么,这些系统内的天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形式的关系呢?(互相吸引;围绕旋转)。

板书2、天体系统。

启发讨论天体系统有大有小,大的天体系统又可包含许多小的天体系统。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三个天体系统之间是如何包含的呢?(银河系含太阳系,太阳系含地月系)。

学生回答略。

讲解(备注:投影课本p3图1.2讲解)地月系只有两个天体,地球和月球,它们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太阳系则包括太阳、九大行星、卫星及其它天体,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距离为1.5亿千米;而银河系是由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象太阳这样的恒星就有20xx多亿颗,太阳就处于距银河系中心2.7万光年的位置上。

讲解银河系已如此庞大,是否就是的天体系统呢?是否就是我们的宇宙呢?还远远不是。利用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观测到在银河系之外,还有约10亿个类似的天体系统,它们被统称为河外星系。

多媒体放映河外星系(仙女座星云,大、小麦哲伦云等)。

人类目前所认识到的整个宇宙,科学家称之为总星系,是一级的天体系统。当然,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必然还会进一步扩展。

讲解同学们刚才关于活动的回答很好,这里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多媒体投影)。

复习提问天体系统的概念及其层次结构?

新课导入我们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那么太阳系中还有哪些行星哪?他们又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在众多的行星中惟有地球存在生命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主要问题。

板书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目前已知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火星、木星之间夹有小行星带。

板书1、九大行星。

板书2.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1(1)九大行星在公转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转,我们称为同向性。

(2)各大行星的轨道倾角都很小,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的大一些,也不过17°,说明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近似在同一个平面上,我们称之为共面性。

(3)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即焦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偏心率越小,越趋向于圆,当偏心率为0时,轨道就是圆。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都很小,说明它们的公转轨道都是接近于圆的椭圆,我们称之为近圆性。

(4)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2(1)(启发引导)九大行星的质量、大小、化学组成等结构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此,可以将九大行星划分为三类——与地球类似的称之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和质量都大的称之为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第三类是距离太阳远的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称之为远日行星。现在,黑板投影一个表格,看看你能否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出:

边启发,边指导学生填上表。

(2)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没有特殊的地方。

过渡通过以上我们对九大行星的了解,我们知道目前只有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这就是我们要讲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三、存在生命的星球。

启发讨论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存在生命繁衍的行星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地球为生命物质的存在提供了三个越的条件,这也是其它行星不具备的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1.496亿km),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地球上的温度,还有利于水的液态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又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海洋的形成: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及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等形成了原始大洋,地球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备注:此部分可以模拟演示或讲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假设地球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地球生命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地球大气、温度与地球水的关系)。

板书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液态水的存在。

启发提问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上存在有生命物质?

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具有上述两项条件就可以存在的生命物质,而在宇宙中,在其他的恒星系统中,是否也会存在像地球这样的天体?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正在不断地探索。

总结全课。

课后习题。

巩固练习题(投__,当堂完成)。

1.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分析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课后探究阅读有关哥白尼、布鲁诺等的书籍,开一次班级天文学演讲会,讨论学习前人科学探索的精神,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感想。

板书。

板书设计。

1、几种常见的天体。

2、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九大行星。

2.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

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液态水的存在。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十五

1.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行星的运动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八大行星基本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教学难点]。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八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

【板书】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十六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学会搜集地理资料和阅读、分析地理图表,从图表、资料中获取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教材,分析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通过分析“太阳系示意图”和八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归纳出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3.学会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上收集近年来重大天象奇观和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培养自己热爱科学的精神和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光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主要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小行星、彗星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十七

1、了解日本的轮廓图。

2、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矿产,并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3、了解日本的农业发展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及出口的农产品,并能运用高中地理知识与原理进行解释。

4、分析归纳日本的工业与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分布的特点等。譬如以日本临海型工业布局为例。

5、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分析日本的人口分布、民族构成、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特点。

重点:日本的地理特征。

难点:

1、日本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的条件。

2、日本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家地理中的新加坡,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的呢?(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资源等;工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日本(板书)。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国家地理中的日本,还是跟上节课一样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

【读图】请大家把地图册翻到日本这一页,找到分层设色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提问】根据地形图,来总结一下日本的地形状况?(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高,四周低,沿海地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由四个小岛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由此总结出其地形构成:)。

2、气候(板书)。

【提问】根据它的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4°n—46°n))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温和,降水较多;夏季凉爽,降水丰富,原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沿岸有强大的日本暖流)。

3、河流(板书)。

【提问】继续看图,看河流的数量,流向及其长短并分析其原因(短小且水流湍急,原因:降水多,山地多,国土狭小)。

4、资源分布(板书)。

林—多山地,降水丰富;地热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板块的消亡边界,火山地震活动频繁;风能—处于季风气候区)。

【提问】通过前面农业区位因素的学习,大家应该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分析一个国家的农业状况(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基础,劳动力,地价水平)引导学生利用之前所学知识分析具体实例,便提问边进行补充,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然后得出如下结论。板书:

种植业:平原狭小,人多地少,稻米单产高,可自给。

措施:小型农机具;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培育良种等。

渔业发达:远洋、近海捕捞和近海养殖发达。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于此,形成著名的北海道渔场。

其他:丘陵种果蔬,但仍需大量进口。

主要农作物:水稻。

进口农产品:小麦、玉米、蔬菜和水果等。

【读图】指导学生阅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并思考一下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状况(板书)。

科技等;其他社会因素)。

2、日本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板书)。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3、日本发展工业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有哪些?(板书)。

(优势:国土狭小,国内市场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劣势:劳动力充足,文化素质高,科技雄厚,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4、日本的工业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板书)。

(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原因: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引导】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后,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呢?

5、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板书)。

(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然后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缺陷:工业产品依赖国际市场销售;工业原料严重缺乏;依靠国际市场进口)。

【引导】读课本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

人口多,密度大。

原因:日本国土面积狭小。

2、人口问题。

老龄化严重。

原因:

(1)随着生活环境、饮食和营养状况改善与医疗技术的进步,老年人死亡率在不断降低。

(2)日本的人口出。

生率一直在下降。

3、人口分布。

太平洋沿岸平原。

原因:地形多山地,平原baihuawen.cn面积狭小,多集中在沿海地区,所以人口和工业也多集中在这一地区。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方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学设计】。

1.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组成。

(提问)宇宙的含义和特点?

——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

(提问)什么是天体?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提问)就你所知,宇宙中有哪些天体?

——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自然天体和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人造天体。(例如,著名的太空垃圾:1965年在美国首次太空行走过程中宇航员爱德华华特遗失的一只手套,该手套正在以每小时2.8万公里的速度飞行。)。

宇宙中天体的类型及其特征:

天体概念其他。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自己能发射可见光的球状天体。其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温度高,自己能发光,距离地球非常远。

行星沿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转的球状天体本身不发光,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卫星绕行星运转的质量很小的球状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流星体行星际空间数量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大小不一。

(讲述)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来了解和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概念。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宇宙中的主要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组成其他。

地月系地球和月球地月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河外星系银河系之外与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简称星系。

总星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目前所知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讲述)天体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其范围大小不同,通过分析天体系统的级别可以明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目前,已知太阳系中有九大行星。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阅读此图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找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说出地球的左邻右舍,明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了解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3)认识九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的特征。

(4)认识哈雷彗星轨道具有扁长形的特点。

(5)认识九大行星的大小、有无光环、温度高低等基本情况。

(讲述)总结及推倒太阳系中九大行星之最:

(1)距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最远的是冥王星。

(2)距地球最近的是金星,最远的是冥王星。

(3)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地球,最小的是冥王星。

(4)平均密度最大的是地球,最小的是土星。

(5)九大行星中唯一逆向自转(自东向西)的是金星。

(6)自转周期最长的是金星,最短的是木星。

(7)九大行星中,距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公转周期越短。公转周期最长的是冥王星,最短的是水星。

(8)轨道倾角和偏心率均最大的是冥王星,其次是水星。

(9)卫星数目最多的是土星,没有卫星的是水星和金星。

(补充)九大行星分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地球上之所以会出现生命,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地球自身的条件由密切的关系。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1)地球和太阳的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2)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保存地球大气。

(3)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地内水汽逸出,产生降水,形成原始的海洋。

(总结)所以,我们的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十九

可能是第一节的聊天课起了作用,学生对这第一节正式的地理课还是比较期待的,再加上是与宇宙相关的知识,学生也很感兴趣。所以这一节的设计趣味性和科学性都很重要!

我用温的一段演讲为导入,“的5月14日,温在同济大学报告厅向全体师生作了一段即席演讲,其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如果只关心脚下的事,那是没有未来的。在座的各位都是我们民族的希望,那么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关注下天空,到浩瀚的宇宙深处去看看我们的地球!”可能是我的语调特别的激昂,我刚讲完,学生就鼓起掌来,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情绪立马就被带动了。

我基本是按照“什么是宇宙——宇宙的特性(物质性、运动性)——天体——天体系统”的顺序来讲解第一部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在介绍天体的过程中,讲了一些书本上没介绍但学生很感兴趣的天体,比如流星和彗星等,用时一分钟左右。用设问的方式引出人造天体,当我问到“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算不算天体?”,几乎大部分同学都不假思索的回答不是天体,我不否定亦不肯定,而是请他们说出理由,学生的理由是它们不是自然形成的,于是我让他们把天体的定义读了一遍,问他们定义中有没有提到天体必须是自然形成的,学生开始疑惑,此时再讲解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并简单讲解了一下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天体。讲到天体系统,因为班里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立志学理,所以我简单说了下万有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学生的互动就变得很积极。为了让学生感受宇宙是有一定层次和结构的有序的物质世界,我突发奇想地使用了一种类似催眠法的教学,我请学生安静地闭上双眼,只去感受我说的话,大致说的是:“此时,我们在地球上的某个教室中,约38.4万千米处月亮正在绕着地球转,而同时地球也在绕着太阳转,镜头拉长,太阳也在运动,它在绕着银河系转,镜头继续拉长,整个宇宙都在有序地运转着。。。。。。”语调要柔和清晰,语速别太快,本来只是想试试这种方法,结果学生很配合,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聚焦太阳系,论证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过渡比较花心思的想了下,尽可能简洁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第二部分内容。这部分的教学我基本上全是通过学生活动来完成的。讲解八大行星的名称及顺序,地球和小行星带的位置时,插入了很多顺口溜和脑筋急转弯,所以课堂气氛很活跃。关于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我采用的是,我给论点,他们利用书本上的图表信息来找论据证明的方法进行学生活动。为了最大限度的让每一个学生参与互动,我用了比赛的形式,比什么呢?我特别强调:我们比的是谁获取信息的能力强!高一新生的好胜心是很强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同学们都变的紧张而积极!

最后一部分“存在生命的星球”,我首先强调了一下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意义,我的切入点是我们自身。“我们都是鲜活的生命,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存在,难道大家一点都不好奇么?生命为什么很吝啬地只选择了地球?”让学生感受到这部分内容与自己的关系原来如此密切,也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结尾,我引用了教参上的一段话:“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的确具有巧妙性和小概率性,但是仅就银河系而言就有1000多亿颗恒星,假如每百万颗恒星周围就有一颗行星存在生命条件的话,那我们可以说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具有生命的星球么?”引出外星人的话题,让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搜集相关资料。

总体来说,这节课我设计的内容比较多,但45分钟正好可以讲完,节奏可能有点快,有些部分用时有点长了,但重点还是有突出,比如天体系统及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等,学生活动比较顺利,整堂课下来,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挺高的,可能因为是第一节课吧。语速还是要再慢点,总之,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希望第二节的教学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二十

第一、课堂的有趣性。我为了课堂的生动,在麦哲伦环球航行这一块,增加了趣味性,给同学们讲解麦哲伦海峡和太平洋的来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记住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事实证明可行性很高,而且学生很容易接受。课后我听一位家长说他孩子在家拿着篮球问他爸爸知道不知道麦哲伦环球航行经过了那些地方,时间什么的,最主要的是孩子还主动去找历史书,看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时候我们的中国所处的朝代,听到这些自己感到很高兴,这正是我所追求的目标,提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自己主动学习。这一阶段的孩子们的接受能力还是有限的,过多的专业的东西是不太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我力求把课上的有趣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知识,调动他们对地理的热爱。

抓住学生学习的动情点,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新课程要求把“师生情感的和谐”作为课堂教学应努力追求的一种心理环境。因此,如何科学地运用情感的功能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中的认知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作为地理老师,同样需要在生活中提取学生喜欢的素材,用相关的地理理论与这些素材建立联系,学生就会为自己的所学而骄傲,自然就会喜欢地理和地理老师。只要抓住了这个“情感点”,要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就不在话下了,教学就会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也能把课堂当成一种享受。

第二、暴露的问题:对知识的掌握上还是不够丰富,有时候解决不了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比如,让学生举出一些地球是球形的证据时,大部分同学都能说出一个来,其中“登高望远”解释地球是球形的一个证据,同学们对此理解不了,我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找同学回答,之后发现同学对此争议很大,我在解决这个问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有些同学的思想我解释不了,这也是对我的一个很大的考验。

第三、学生在这堂课上学生表现出了很大的积极性,为了让学生记住地球大小的一些数据,我找了一个顺口溜,其中有一句是“庐山起义是半径”为了让学生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就有四班的一个同学提议把“庐”换成“刘”,之后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决定改成“刘三起义是半径”。学生们还一看改的结果乐了,通过大家的参与,这么一来相信他们都记住了。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二十一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1)太阳系图: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带的位置彗星中心天体:太阳(质量最大)。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环境的原因: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

3、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

4、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周期:1个恒星日。

5、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

(1)昼夜更替。

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

6、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

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通用22篇)篇二十二

重点内容分析: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太阳系图: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带的位置。

彗星。

中心天体:太阳(质量最大)。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环境的原因: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

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类型太阳活动比较对地球影响。

色球层耀斑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显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

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周期:1个恒星日。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二。

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含义、位置。

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

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

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

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周期:1个恒星年。

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重视黄赤交角的立体图和平面图:

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

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

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

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

“二分二至图”

10、四季与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

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

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

春秋是其中的过渡。

三种四季;24节气。

五带的划分: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状况——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五带形成。

五带界线及各自现象;五带是气候划分和自然带划分的基础。

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热——夏季/暧湿——冬季)因为受(副高/西风)控制。

非洲北部的热带草原呈现(一片葱绿/一片枯黄)景观,因为受(赤道低压/信风)控制。

北京此时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寒冷干燥),主要因为(东南季风/西北季风)的影响。

亚欧大陆上(亚洲低压/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东亚刮(东南风/西北风),原因是(海陆热力差)。

南亚刮(西南风/东北风),原因是(东南季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风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刮东北风的原因是海陆热力差)。

北印度洋环流呈(顺时针—海水东流—因为刮西南风/逆时针—海水向西流—因为刮东北风)。

当地球公转到(a/c)点时,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最(低/高)。

当地球运行到d到a的过程中:珠江、长江处于汛期(因为雨季雨水补给)。

从a到b的过程中:黄河(雨季到来)、塔里木河处于汛期(夏季冰川融水最多)。

高一新生怎样学好地理。

1.初中地理会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初中地理学得不错,那么你学高中地理一般也不会差了。因为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尤其是学习初中地理的方法在学高中地理时同样用得上,它会助你一臂之力,使你学起来轻松自如。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初中地理学得不好,那也不要紧,但你肯定要费劲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喜欢它,照样会学好。兴趣的培养有时是因为他有用非学好不可,有时是靠一次次努力而取得进步,有时是靠“亲其师,信其道”。

3.死记硬背再也行不通了。

如果说在初中死记硬背还可以的话,但是在高中这是万万行不通的。一是高中课程从内容上讲比初中多了许多,背是背不过的。二是现在无论哪一科在高考中命题都以能力立意为主,死记住的知识不会应用是没用的。对记忆来讲,一是要理解,二是记知识框架,三是靠积累。当然死记硬背也比不背强,记忆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基础,地理更需要记忆。

4.题海是苦海,但绝不是死海。

在学习时,我们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课本上的内容我都背过了也理解了,但一做题还是不会。这是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问题。要对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这主要靠做题来实现。做适量的题目甚至大量的题目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做题须注意归纳总结,做有针对性的专题性题目更好一些。

5.用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地理。

地理是不同于历史、政治等其他学科的,它有自己的方法论。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寻找其不同,并用在学习中。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往往把地理事物与其所处地理位置联系起来说话,另一特点它就是往往借地理图表来说话。大家应该努力提高识读地理图表的能力。

6.不懂就问是个很好习惯。

不懂就问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它需要任课教师的培养和学生的努力,它有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特别有助于同学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大家可千万不可因为问了不懂而气馁,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相关范文推荐

    做家务初中范文(19篇)

    优秀作文是经过反复斟酌和精心雕琢的成果,凝聚了作者的智慧和情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这些优秀作文涉及

    正规房屋租赁合同正规房屋租赁合同(通用14篇)

    租赁合同能够明确规定租金支付方式和租赁期限,避免争议产生。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租赁合同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出租方(甲方):电话:地址:承租方(乙方):电话

    两人三足游戏教案(精选18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重要文件。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了解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

    新员工的培训工作总结(优秀18篇)

    在培训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整个培训过程,分析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培训师总结的培训工作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在炮兵连军训的时间共为7天

    阴天五年级大全(19篇)

    优秀作文需要在语言运用上做到准确无误,避免出现歧义和错误,让读者沉浸其中。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篇优秀作文,希望能够激发你们的写作灵感。记忆的潮水冲淡了以往的事迹,却

    食堂六t自检自查报告范文(14篇)

    自查报告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找出不足之处,为自己的进步指明方向。快来看看下面这些优秀的自查报告范文,或许能给你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我校为贯彻落实《__

    人事局年度考核工作总结(模板18篇)

    在月工作总结中,可以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目标和计划进行评估和调整。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中的经验和做法。根据_文件精神,结合我地区的

    平面设计师的年终工作总结(实用14篇)

    每个月的结束都是回首自己工作的时刻,是时候给自己做个月工作总结了。请大家一起来阅读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让

    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小学大全(18篇)

    我在这次活动中学到了如何处理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活动总结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古老的

    文明课间国旗下讲话(精选18篇)

    国旗下是每个国家都有的一面象征,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尊严、荣誉和民族情怀,它承载着一个国家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在国旗下,我们可以感受到自豪和归属感,它是我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