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

时间:2023-12-16 作者:碧墨

教学计划的编写过程中需要参考科学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经验。若想获取更多教学计划范文,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一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8();

课桌面的面积约24();

教室地面的面积约72()。

六峰山的总面积是54()。

师:六峰山的总面积是54这里就填什么单位?

师:当土地面积较大时我们一般用公顷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公顷这个单位。教师板书课题(公顷的认识)并叫学生打开课本81页。

师:我们国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很多的旅游胜地地和文明古迹,现在老师先带同学去看看,请看大屏幕,出示例1的四幅图。

师:看了外面的现在我们来看我们家乡灵山的风景也不错,请同学们看。出示灵山六峰山、双鹤公园,灵东水库的风景。

师:你们发现刚才这些图片上的各个地方的面积都用了什么单位?(公顷)。

师:是的,当要测量和计算土地的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字母符号是:hm,教师板书。

(一)检查预习情况,认识1公顷。

师:对于公顷大家通过预习你了解了哪些关于公顷的知识?还有不懂的问题吗?现在请同学们拿出预习提纲,跟同学说说你在预习中学到了什么,也把你没有弄懂的问题跟同学说一说,看能不能在小组里解决,如果还不能的我们就大家一起探索。

出示预习题纲。

1、算一算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自学课本81页,你能说说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吗?

3、你能结合实际说说1公顷有多大吗?

4、调查一下你的家有多少平方米?

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

学生板演学生板演:100100=10000平方米。

生1:可能会说知道了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生2: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

你们都能算出来吗?能算出来的同学说明你们很认真预习了,都能获得一颗预习之星。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我们已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也初步体会到1公顷挺大的,那1公顷究竟有多大呢?下面我们就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具体感受1公顷的实际大小。

(1)从实践活动中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师:还记得昨天的数学活动课上,我们7个同学排成一排是10米,4排共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大?(面积是100平方米。)。

师:推想一下,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呢?

生: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因为1公顷=10000平方米,28个同学围成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10000÷100=100(个)。

(2)用计算器算一算要几所我们这样的学校,或教室,或家才是1公顷。

师:我们的教室长是约是9米,宽约是6米,算一算要多少个这样的教室面积才是1公顷。

任选一题来算。

请大家算一算我们学校的面积约是平方米,要几所我们这样的学校才是1公顷?

如果操场的面积是约是420平方米,要几个这样的操场合并在一起才是1公顷?(大约24个)。

我们的教室长是约是9米,宽约是7米。

算一算人你的家的面积,再算一算要多少个你这样的家才是1公顷?

学生汇报。

(3)从身边的环境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老师播放老师从学校去实验小学上面那个路口开始算,从那个路口出发一直往三小方向走到三小路口,再向平南路口方向走,再从平南路口往燕山路走回到燕山旅社再回到学校的视频让学生想像这里就是大约1公顷。

4、尝试单位换算。

完成后,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简要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师:算对的同学获得一颗探索之星。

三、巩固练习。

1、做第82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不是有1公顷。

2、练习十四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1、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那有谁知道我们祖国的领土面积约是多少吗?(板书:960000000公顷)。

你觉得我们祖国的领土面积用公顷作单位合适吗?

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84页第2、3题。

hm。

100100=1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8;

课桌面的面积约24();

教室地面的面积约72()。

六峰山的总面积是54()。

师:六峰山的总面积是54这里就填什么单位?

师:当土地面积较大时我们一般用公顷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公顷这个单位。教师板书课题(公顷的认识)并叫学生打开课本81页。

师:我们国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很多的旅游胜地地和文明古迹,现在老师先带同学去看看,请看大屏幕,出示例1的四幅图。

师:看了外面的现在我们来看我们家乡灵山的风景也不错,请同学们看。出示灵山六峰山、双鹤公园,灵东水库的风景。

师:你们发现刚才这些图片上的各个地方的面积都用了什么单位?(公顷)。

师:是的,当要测量和计算土地的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字母符号是:hm,教师板书。

(一)检查预习情况,认识1公顷。

师:对于公顷大家通过预习你了解了哪些关于公顷的知识?还有不懂的问题吗?现在请同学们拿出预习提纲,跟同学说说你在预习中学到了什么,也把你没有弄懂的问题跟同学说一说,看能不能在小组里解决,如果还不能的我们就大家一起探索。

出示预习题纲。

1、算一算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自学课本81页,你能说说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吗?

3、你能结合实际说说1公顷有多大吗?

4、调查一下你的家有多少平方米?

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

学生板演学生板演:100100=10000平方米。

生1:可能会说知道了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生2: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

你们都能算出来吗?能算出来的同学说明你们很认真预习了,都能获得一颗预习之星。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我们已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也初步体会到1公顷挺大的,那1公顷究竟有多大呢?下面我们就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具体感受1公顷的实际大小。

(1)从实践活动中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师:还记得昨天的数学活动课上,我们7个同学排成一排是10米,4排共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大?(面积是100平方米。)。

师:推想一下,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呢?

生: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因为1公顷=10000平方米,28个同学围成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10000÷100=100(个)。

(2)用计算器算一算要几所我们这样的学校,或教室,或家才是1公顷。

师:我们的教室长是约是9米,宽约是6米,算一算要多少个这样的教室面积才是1公顷。

任选一题来算。

请大家算一算我们学校的面积约是平方米,要几所我们这样的学校才是1公顷?

如果操场的面积是约是420平方米,要几个这样的操场合并在一起才是1公顷?(大约24个)。

我们的教室长是约是9米,宽约是7米。

算一算人你的家的面积,再算一算要多少个你这样的家才是1公顷?

学生汇报。

(3)从身边的环境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老师播放老师从学校去实验小学上面那个路口开始算,从那个路口出发一直往三小方向走到三小路口,再向平南路口方向走,再从平南路口往燕山路走回到燕山旅社再回到学校的视频让学生想像这里就是大约1公顷。

4、尝试单位换算。

完成后,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简要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师:算对的同学获得一颗探索之星。

三、巩固练习。

1、做第82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不是有1公顷。

2、练习十四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1、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那有谁知道我们祖国的领土面积约是多少吗?(板书:960000000公顷)。

你觉得我们祖国的领土面积用公顷作单位合适吗?

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84页第2、3题。

hm。

100100=1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三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哪你们能给这几个物体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吗?

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8();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24();

楼前花圃的面积约是72()。

再出示:宜兴市森林公园的面积为550()。

这里能用平方米作单位吗?为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公顷。(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导入,并让学生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选择合适的单位,进一步深化对旧的面积单位的认识,再出示森林公园的面积,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再引入公顷这一新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知。

1、了解公顷概念。

老师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几幅我们祖国美丽的风光图。

这里都用了同一个面积单位,是什么?(公顷)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公顷还可以用符号ha表示。

请你们猜测一下,1公顷大概有多大呢?学生自由发言。

看来猜测的1公顷的大小都不同,哪你们想不想知道1公顷究竟有多大呢?

(课件出示)象这样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公顷。

那你知道1公顷=()平方米呢?(板书)。

怎么得出来的?

(设计意图:这些景区图片都是学生熟悉且为之向往的。出示这些图片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些景点面积非常大。于是学生便迫切产生认识新土地面积单位的需要,此时引入新课学生自然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新知中。

2、结合生活实际认识1公顷的大小。

(出示手拉手图片)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手拉手围成的正方形吗?它的边长是多少米?(10米)面积呢?(100平方米)。

5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10个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如果按每班35人计算的话,几个班的学生能围成这样的一个正方形?

3、深化对公顷的认识。

学生目测后交流。

强调:目测的就讲是大约几米。

那多少个这样的多媒体教室面积约1公顷呢?(用计算器计算)(并板书:

()个多媒体教室面积约是1公顷)。

学生交流方法。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77个多媒体教室大概有多大?

那再请同学们在我们学校找一找,有没有哪块地的面积约为1公顷?

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求出各块地的面积,请学生自己进行判断。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四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媒体与资源。

1、谈话导入: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吗?(板书课题:认识公顷)你知道公顷是什么单位吗?对,公顷是个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2、在这之前啊,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谁来告诉大家它们分别是什么?(字母板书:cm2dm2m2)。

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你能比划一下吗?(大约有小朋友的大拇指甲面的大小)1平方分米呢?(手掌面那么大)。

谁来介绍1平方米?(我们教室地面一个格子的大小是一平方米)。

3、(课件)想一想: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一张银行卡的面积大约是40()。

(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2()。

(3)我们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4)我们纳雍县城有多大?

生猜测,师反问:这里还能用平方米作单位吗?为什么?(纳雍的面积很大。)。

师:同意他的观点吗?

4、小结过渡:

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公顷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是不是这样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

1、欣赏图片,初步感知公顷。

(课件逐一出示以下几个景点的照片。请一位同学来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初步感知公顷。)。

(1)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占地面积大约是170公顷。

(2)北京中华世纪坛占地面积大约是4。5公顷。

(3)美丽的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公顷。

(4)2004年,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在计量这些较大土地面积时,都用到了什么面积单位?

(课件: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齐读一遍。

(1)师:那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课前老师让大家对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新的。

面积单位“公顷”进行了预习,通过预习,你了解了哪些有关公顷的知识?学生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你知道10000是怎么来的吗?(100×100)。

由此可见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师:太大了想不出来了吧。那我们先来想象100平方米有多大吧。

3、参与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

感知一。

师:由于我们上课的地点在三楼,下去活动不方便,所以上课前十分钟,商老师带大家到操场,让28个同学,一边7个,围成一个边长约是10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00平方米)。现在请每位同学静静的回忆一下刚刚围成的那个100平方米的正方形的大小。

师:1公顷就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呢?(100个。)。

师:现在能想象得到了吗?(找学生说)。

师:你们都能在心中感受到吗?

感知二:

师:有些同学不作声,感受不到不要紧,现在我们将思绪拉到我们的操场,操场是我们每天活动玩耍的地方,同学们一定知道它有多大。

师:我们学校的操场大约长?米,宽?米,操场的面积有1公顷吗?(?平方米)那,1公顷有几个操场的面积?(大约?个)。

师:现在你能感受到1公顷有多大了吗?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介绍,想象大约?个操场的面积就是1公顷。

4、估一估。

那你来估计一下,我们整个校园的面积大约有几公顷?

1、教学“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指名读。

(2)学生计算。

(3)汇报。追问:合多少公顷,你是怎么想的?

2、教学“练一练。

师:请同学们来估计一下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有没有1公顷?说说它大概是多少公顷呢?

学生交流。

教师:你们能进行这样的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吗?

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这样几道题目,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3、练习十四1。

教师请学生读题,然后说出结果并说明是怎样换算的。

(1)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占地面积大约是400000平方米,合()公顷。

(2)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合()平方米。

(3)几公顷呢?有我们几个学校这么大?

(4)师:这是什么地方,这是被誉为江南第一庙迹的季子庙,它始建于公元323。

年,占地面积是15公顷,合多少平方米呢?

4、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换算的方法,现在我们来组抢答题,看看哪位同学换算的又对又快。

练习十四2。

5、你知道吗?

1、我们贵州的面积大约是4280()。

2、我们纳雍的面积大约是1047()。

用什么单位计量好呢?用公顷计量对吗?看来,我们还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还有没有更大的面积单位,关于平方千米的知识那将是我们后续探索的话题了,感兴趣的同学当然也可以向学习公顷的知识一样回去好好的进行一番预习,相信在后续的课堂中你也会有象今天一般精彩的表现!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五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7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准备。

课件,钉子板、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抽象出角的图形。

1.创设情境,直观认识角。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手工吗?星期天,小明和小红也约好在家做手工,快到3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做了些什么?(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口答。(小明剪了一个五角星、小红折了一个三角形)。

为什么叫五角星和三角形呢?(有5个角和3个角)。

桌上还有哪些东西呢?(正方形纸、剪刀等)。

在小组中相互指一指、说一说它们的角在哪里。(学生拿着实物在小组中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谁愿意来指出剪刀上的角?(教师注意指导正确的指角方法)这圆溜溜的钟面上有角吗?(让学生找出两根针组成的角)依次指出其他物体上的角。

2.电脑演示,由实物抽象出角。

谈话:像刚才小朋友说的剪刀叉开的地方,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图形,三角尺上的这些图形都是角。(课件演示角的抽象过程)。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出示课题)。

3.揭示角各部分的名称。提问: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有相同的地方吗?(有两条直直的线,而且两条线有一头是接在一起的)。

介绍: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角的边。(电脑出示名称)。

两条边接在一起的点就是角的顶点。(电脑出示名称)。

让学生找出剩下两个图形的顶点和边。

小结:角有()个顶点和()条边。

4.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是角的指出它的顶点和边,不是角的说出原因。

(2)找生活中的角。

学生观察,找角,全班交流。

二、观察比较,感悟角的大小。

1.做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谈话:小朋友说得多好啊!这么多物体上部有角,那想不想自己来做个角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想出好办法做一个角。(学生小组内动手做角,教师巡视指导)。

各组汇报交流。(可能有用纸折、用小棒搭、在钉子板上拉,还有用塑料条做等方法)。

谈话:仔细观察一下刚才做的角,你发现了什么?(有的角大,有的角小。)。

教师拿出一个活动角,你有办法把这个角变大一点吗?变小一点呢?(重叠比一比)。

那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引导学生意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比较角的大小。

(1)课件出示4个钟面。

(2)隐去第1个和第3个钟面,剩下第2个和第4个钟面。提问: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你还能一眼看出来吗?请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该怎样来比较。

交流各组的方法,可能有下面两种。

第一种:数格子。

第二种:用活动角做比较的工具,将活动角拉成与第一个钟面上的角一样大,再把它放到第二个钟面上,得出第二个钟面上的角大。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比较过程,让学生知道可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你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吗?请想一想,试一试。(学生探索讨论后组织展示交流)。

三、组织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回答。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各自在书上填写。

提问:观察每个图形中边与角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在小组内交流。

提问:你能说说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总结。

总评。

1.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找一找、指一指、做一做、比一比,在各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初步认识角。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2.巧妙运用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初步认识角时,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先在实物上闪动角,再去除实物中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出角的本质属性,引出角的图形,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了角的表象。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六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平方米和公顷的单位转换。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1.学生回忆面积单位。

2.学生比划面积单位大小。

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1平方米呢?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面积单位。

先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自己读读图片中的文字,这些文字中都用到哪个面积单位?

公顷也是我们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公顷。

关于公顷,你想知道那些问题?

5.学生自由回答。

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翻到第16页,自己到书上先去找一找答案,找到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1)对照导学单尝试学习。

(2)通过学习课本,你知道了什么?

(3)那么100米有多长呢?谁能结合实际说一说?、

(4)老师也找了一下,发现我们学校的新教学楼大约长100米,以我们的新教学楼为边长,围一个正方形,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闭上眼睛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

(5)、那么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1)学生根据导学单,快乐自学。

a.自学书上16页相关内容。

b.学完后与同桌交流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明确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3)学生自由发言。

(4)学生借助教学楼初步感知1公顷的大小。

(5)学生通过计算100100=10000平方米,明确1公顷=10000平方米。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1)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00平方米有多大。

推想:()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2)学生亲身感知1公顷的大小。

课前我请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下面,让我们到校园里去感受一下1公顷的实际大小。

多媒体出示:

(1)我们学校前操场长约95米,宽约25米,面积大约2370平方米。

大约()个前操场的面积是1公顷。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1公顷。下面,请同桌合作一起来找一找,完成在练习纸上。

(2)我们教室的长约9米,宽约7米,面积大约63平方米。

大约()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

3、自主研究,加深认识。

(1)学生合作完成练习:

1平方米里可以站约12个同学,1公顷的面积大约可以站()个同学。

2个课桌面约1平方米,1公顷约有()个课桌面拼成。

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1公顷的面积大约需()个同学手拉手围成。

一辆小轿车的停车位约10平方米,1公顷约可停小轿车()辆。

(2)学生自由描述1公顷的大小。

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述1公顷的大小了吗?

(3)完成练一练。

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巡视,学生完成后,有针对性地评讲。

1、学生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多媒体出示: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的面积。当时用亩做单位计算方法是:先用步量出长方形土地的长和宽(1步=5尺),计算它的积,然后除以240,就得到亩数,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

3、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4、拓展题。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七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面积单位?让学生比划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2、测量橡皮一个面的大小,课桌面的大小,教室地面的大小分别用哪些面积单位比较合适?把这些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导入:测量土地的面积时,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土地面积单位,它的名字叫“公顷”。

关于公顷,你有什么疑问?

1、算一算“公顷”。

课件演示:出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算一算,它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米?(就是1公顷。)。

2、找一找“公顷”。

课前老师准备了一些资料,一起到生活中去找一找。课件配音介绍:体育场、休闲广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在生活中,你还能在哪里找到1公顷?

3、用一用“公顷”。

尝试练习: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公顷?

1、公顷“信息发布会”

素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总面积达3500000平方米,合()公顷;敦煌莫高窟被誉为“艺术瑰宝”,石窟里的壁画为世人所惊叹,其总面积约5公顷,合约()平方米。但都已遭受帝国主义的毁坏。

读了这两题,你有什么感想?

2、开发商的广告。

某市刚刚新建了一个小区。聪聪跟爸爸一起去看房子,走到小区门口看见一则广告牌:

小区简介。

江苏省的面积约是10000000公顷,用公顷计量方便吗?用什么单位计量好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所要讨论的问题。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八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认识倒数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小数与整数求倒数的方法。

一、基本训练。

(一)口算(略)。

上面各式有什么特点?

还有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请你任意举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

(板书:乘积是1,两个数)。

二、引入新课。

刚才我们所举出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

(板书:倒数)。

三、新课教学。

(一)乘积是1的两个数存在着怎样的倒数关系呢?

和存在怎样的倒数关系呢?2和呢?

(二)深化理解。

教师提问。

1.什么是互为倒数?

2.怎样理解这句话?(举例说明)。

(的倒数是,的倒数是,不能说是倒数,要说它是谁的倒数.)。

(三)求一个数的倒数。

1.例:写出、的倒数。

学生试做讨论后,教师将过程板书如下:

所以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能不能写成,为什么?)。

总结: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2.深化。

你会求小数的倒数吗?(学生试做)。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九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81至82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引入新课。

填合适的单位名称(同桌讨论)。

1、校牌的面积大约是90(平方厘米)板书:平方厘米。

2、班牌的面积大约是10(平方分米)。

板书:平方分米。

3、教室地面的面积是大约48(平方米)。

4、整个校园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公顷)板书:公顷。

是啊,校园占地面积比较大,这时就需要认识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公顷(揭题)。

对于公顷,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回答)。

二、新授。

根据学生回答整理问题形成自学要求:

1、什么情况下用公顷做单位?

2、1公顷有多大?

带着问题自学书中例1到蓝猫以上部分。

(一)交流问题1:什么情况下用公顷作单位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作单位(板书)。

(二)交流问题2:1公顷究竟有多大呢?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板书)。

边长是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呢?

那我们这块黑板上能画出边长是100的正方形吗?在这个教室的地面上地面上呢?为什么?(都太小了),既然这样,我们就随着老师这里的屏幕到教室外去感受1公顷的大小。

(出示田径场图),这里是我们学校的哪块场地?什么形状?

这块田径场的面积已经不小了,可以有很多同学在那里同时活动,但老师测量了一下,这块田径场的面积还没有1公顷大,大约是1公顷的一半,那几块这样田径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呢?下面大家闭起眼来感受一下,先想象一下一块田径场,再来一块田径场,合起来,感觉怎么样?面积大吗?可见公顷是一个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

现在你觉得我们现在上课的这栋教学楼占地面积有1公顷吗?你来估一估我们整个校园大约有几公顷?(4公顷)。

世业是个美丽的地方,前段时间王老师还来看了“草莓”音乐节,你能为在座的各位老师介绍这里的景点吗?这个景点的面积有1公顷吗?(同学介绍的这些地方老师很想去,面积到底有多大,老师课后去了解一下。

鸟巢,占地面积约20公顷,大约能容纳6万人;

读完这句话,你感觉鸟巢的占地面积怎么样?从哪里可以感觉到?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骄傲,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二)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想一想,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呢?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呢?看来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不都是100,平方米和公顷之间是10000.学习了进率,我们就要会应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出示“填一填”),打开书到84页,完成第1题。

2、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合()平。

由此可见,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公顷可以用字母(hm的平方)表示(板书)比一比:

(3)长100米,宽60米的长方形基地(4)长150米,宽50米的长方形基地。

你们来判断一下,这些蔬菜基地的面积都有1公顷吗?

无法直接比较时,可以通过计算,让学生算出(4)的面积,与1公顷比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汇报:250×160=40000平方米=4公顷估一估。

同学们都会计算了,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的估算能力;

看来同学们的估算能力也很棒。

三、课堂小结,拓展。

同学们,看一看老师黑板上的板书,再回顾一下我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是一张我们世业洲岛的全景图,航空拍摄的,漂亮吗?那你们知道美丽世业洲岛的面积是多少吗?(生不知道的情况下,出示世业洲岛的面积大约是44(),让学生填单位,如果学生填公顷,质疑:我们的校园大约是6公顷,整个世业洲只有大约7个校园这么大吗?你觉得可能吗?开来我们还学要认识更大的面积单位,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板书设计:

认识公顷(hm的平方)。

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100米正方形,土地面积为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十

课题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二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1、帮助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换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2、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另外一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投影出示例2图片)。

3、学生看图,并读一读其中的数据和文字。

同学们,图中计量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积单位啊?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

1、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

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积都非常大。

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板书: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表示。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有多大吗?

介绍: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那请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揭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1平方千米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练习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顷呢?

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吗?

4、交流反馈。

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顷,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5、试一试。

学生理解题意。这个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别是多少?

单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指出:和千米相对应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千米。

学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结果。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计算,并交流如何把平方米化换算成平方千米。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一读,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换算成公顷。

3、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4、练习十三第5题。

学生理解题意,根据江苏省的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

学生讨论并交流。

5、练习十三第6题。

学生讨论,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

6、练习十三第7题学生计算。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十一

1.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不同方法的写生画,感受多种写生的美。

2.通过自由写生,激发幼儿对写生画的兴趣和愿望。

不同方法的.写生画作品若干、夹好画纸的写生板每人一块、彩色笔。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这些画吗?”在哪里看见过?

二、向幼儿介绍写生画,进一步欣赏不同风格的写生画作品。

1.师:你喜欢哪幅画?它是用什么画的?

2.师:她是在什么地方画的?怎么看出来的?

三、幼儿自由选择地点写生,教师个别指导。

1.师:“你们看,今天老师这里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这么多的做好工具,你们自由选择一种笔去尝试一下吧!

2.师:我们和哥哥姐姐一样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画出来。

四、展示幼儿作品,共同欣赏。

你最喜欢那幅画?为什么?它什么地方画的好?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十二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像、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过程。

一、认识立体图形和长方体。

小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都是平面图形。

谈话:请同学们看老师办公桌上的一些物体,注意观察它们的形状。它们的形状和平面图形一样吗?(媒体显示)。

3、引导:下面这两个图形是长方体吗?什么物体大致是这种形状?从桌面上找出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二、探究长方体特征。

1、讨论长方体的面。

提问: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说明:长方体是由6个面围成的,这是长方体区别于其他立体图形的最明显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征很快从立体图形中分辨出长方体。

说明:在长方体中,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棱和顶点。

3、研究面、棱、顶点的特征。

提问:大家己经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一个长方体,它的面、棱、顶点还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继续展开研究,并把发现的特点整理成一份材料,准备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交流研究的成果和研究的方法。

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观察、比较、测量)。

棱: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数、观察、比较、测量、推理)。

顶点:8个。(数)。

5、再次抽象长方体。

说明:我们画长方体通常画出三个面,把看不见的几条棱用虚线表示出来。(媒体显示)。

6、应用特征判断哪几个图形是长方体。

三、认识长、宽、高。

提问:(媒体出示一个长方体)你能说一说这个长方体长、宽、高各是多少吗?

2、揭示长、宽、高的概念。(媒体显示)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提问:(媒体显示)你能依据长、宽、高分辨这两幢大楼吗?

4、引导:动手量一量你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说一说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5、拓展:知道了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还能知道长方体的什么?(媒体显示)。

四、全课总结。

1、总结:回忆一下我们通过研究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研究的?

2、谈话:谈一谈你的学习体会。

教学设想。

1、现实生活是数学学习的源泉。

数学学习内容的组织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本课中,我设计了蕴含学习内容的生活场景,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数学的普遍存在,初步体会了数学学习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列举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实物展开研究,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研究的价值。学习内容的现实性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也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2、观察、操作、想像是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而不是靠接受获得。在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视觉、触觉为大脑思维提供了直接的、丰富的素材,因此要让学生的手、眼、脑协同发挥作用。在本课中,我让学生通过看、摸、比较、描述等活动,引导学生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位置关系有正确把握,对相对的面和相对的棱的关系有正确的理解,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有效改善。

3、教学内容的呈现要有根基。

教学内容一般来说具有生成性,不过有的可以预测,有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随机生成。教学内容一旦失去生成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则有可能变为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在本课中,我仔细分析“立体图形”和“长方体的长、宽、高”这几个概念的生成基础。“立体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是“立体图形”这一概念生成的基础,让学生体会不同正是帮助学生找准了新知构建的基点。长方体长、宽、高的概念教学如果没有“为什么要有长、宽、高?”或“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对我们有什么用?”这些问题作为生成基础的话,学生则只能被动接受这一概念。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十三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4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像、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过程。

一、认识立体图形和长方体。

小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都是平面图形。

谈话:请同学们看老师办公桌上的一些物体,注意观察它们的形状。它们的形状和平面图形一样吗?(媒体显示)。

3、引导:下面这两个图形是长方体吗?什么物体大致是这种形状?从桌面上找出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二、探究长方体特征。

1、讨论长方体的面。

提问: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说明:长方体是由6个面围成的,这是长方体区别于其他立体图形的最明显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征很快从立体图形中分辨出长方体。

说明:在长方体中,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棱和顶点。

3、研究面、棱、顶点的特征。

提问:大家己经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一个长方体,它的面、棱、顶点还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继续展开研究,并把发现的特点整理成一份材料,准备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交流研究的成果和研究的方法。

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观察、比较、测量)。

棱: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数、观察、比较、测量、推理)。

顶点:8个。(数)。

5、再次抽象长方体。

说明:我们画长方体通常画出三个面,把看不见的几条棱用虚线表示出来。(媒体显示)。

6、应用特征判断哪几个图形是长方体。

三、认识长、宽、高。

提问:(媒体出示一个长方体)你能说一说这个长方体长、宽、高各是多少吗?

2、揭示长、宽、高的概念。(媒体显示)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提问:(媒体显示)你能依据长、宽、高分辨这两幢大楼吗?

4、引导:动手量一量你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说一说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5、拓展:知道了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还能知道长方体的什么?(媒体显示)。

四、全课总结。

1、总结:回忆一下我们通过研究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研究的?

2、谈话:谈一谈你的学习体会。

教学设想。

1、现实生活是数学学习的源泉。

数学学习内容的组织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本课中,我设计了蕴含学习内容的生活场景,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数学的普遍存在,初步体会了数学学习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列举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实物展开研究,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研究的价值。学习内容的现实性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也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2、观察、操作、想像是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而不是靠接受获得。在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视觉、触觉为大脑思维提供了直接的、丰富的素材,因此要让学生的手、眼、脑协同发挥作用。在本课中,我让学生通过看、摸、比较、描述等活动,引导学生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位置关系有正确把握,对相对的面和相对的棱的关系有正确的理解,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有效改善。

3、教学内容的呈现要有根基。

教学内容一般来说具有生成性,不过有的可以预测,有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随机生成。教学内容一旦失去生成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则有可能变为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在本课中,我仔细分析“立体图形”和“长方体的长、宽、高”这几个概念的生成基础。“立体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是“立体图形”这一概念生成的基础,让学生体会不同正是帮助学生找准了新知构建的基点。长方体长、宽、高的概念教学如果没有“为什么要有长、宽、高?”或“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对我们有什么用?”这些问题作为生成基础的话,学生则只能被动接受这一概念。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十四

人教实验版第七册课本第41页例2例3及相应的练习。

使学生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课件、三角板、量角器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

(1)什么叫做角?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分辨不同类型的的角,研究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平角和周角。

师:我们已经知道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就能形成不同的角。(同时演示),同学们用活动角代替扇子也把活动角旋转,看看形成的角。(1)认识平角(学生分组讨论)。

电脑展示,全班同学观察讨论:这种情况是角吗?为什么?它有多少度?这样的角叫什么角?(平角)它的边有什么特点?找一找身边的'平角。

(2)认识周角(教法同上)引导学生分别说出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

(设计意图:有意识的让学生在旋转活动角的过程中出现的两个特殊角自己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了质疑的空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把这几种角进行分类课件展示:

问:看着这么多的角,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三)认识五种角的内在联系。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根据度数,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将这五类角排列顺序。

三、应用拓展,发展思维。

1、随堂练习(略)。

2、巩固练习(略)。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略)。

本节课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角的分类》是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角的知识,有了度量角的简单基础。直角、锐角、钝角是学生经常见到的角,关于它们的定义应通过学生在分类后进行比较、想象、推理后正确的叙述出来。在学生对角已经认识的基础上,呈现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等图形。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三个特殊角同时出现,形成一个问题的模块,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时间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素材,教师尽量提供学习空间,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第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第三、适时组织小组讨论。

不足之处,在教学周角时,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周角的形成过程,及这个360度怎么得出的,没有和学生好好探讨。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每桌准备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盒子,四面体、六面体形状的盒子,白纸,吸管,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

1.出示一组实物图片。(教学楼、卷柜、长方体形状的盒子、装墨水瓶的盒子等)。

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体。

师:板书“长方体”

2.找出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师:老师在每张课桌上都放了长方体形状的物品,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生:找出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3、说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师:你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可以近似的看作长方体呢?

生:说一说。

4.抽象长方体形状。

师:如果我们只考虑墨水瓶或盒子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

课件演示:墨水瓶上的图案和颜色飞走,只剩下长方体的透视图。

师:为什么这么多物体的形状都可以叫做长方体呢?长方体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就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板书:“的认识”

二、探索发现,归纳特点。

师:相信同学们对长方体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以小盒子为例,说一说关于长方体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可以一边比画一边说。

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有6个面,有12条边,8个角。长方体的面都是长方形。长方体对面相等。等等。)。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内容依次写在黑板上。此时不做任何评价。

2.了解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师:你们说的面,指的是盒子的哪部分?摸一摸,指一指。

生:一名学生摸,其他学生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样。

师:板书“面”

师:你们说的边指的是盒子的哪一部分?摸一摸,指一指。

生:一名学生摸,其他学生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样。

师:你们说的边在数学里叫做棱。板书:“棱”

师:你们说的角,指的是盒子的哪部分?摸一摸,指一指。

生:一名学生摸,其他学生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样。

师:你们说的角在数学里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师:课件演示长方体透视图上的面、棱、顶点。然后指出,我们认识长方体的特点,就可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来研究。

3.进一步探究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点。

(1)从面、棱、顶点的数量的角度来认识长方体的特点。

师:这位同学说“长方体有六个面”,这是不是长方体的特点呢?那就要看一看我们的盒子上是不是都有六个面。

生:先独立数,再由一名学生数给大家看。

师:(学生数前强调)大家看看他是怎样数的,一会我们来点评他的数法。

生:点评那名学生的数法。

师:评价学生的点评。注意数法的有序性,特别是按面的相对关系数的方法。板书“6个”

(用如上方法引领学生认识“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的特点)。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十六

教材分析:

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基本特点。学生在学习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知识中,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会有所形成。本节课学习长方体的特征,为后面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等知识做准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立体图形的认识,达到发展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目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低年级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等立体图形,在前面几册又逐步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由于学生是初次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空间观念比较差,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

学习内容: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

学习目标:

1.认识立体图形,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含义。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

学习重点: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学习准备:课件长方体模型直尺。

导学流程。

一、创设想象,导入新知。

师:前面我们学习哪些平面图形?举例说说。

师:出示长方形纸,这张长方形的纸的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如果我把100张这样的白纸整齐的摞起来,那将会是什么形状呢?(板书:长方体)。

师:它是一个平面图形吗?生;它是立体图形。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长方体。(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再由一张纸变成一摞纸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从面到体的转变,并自然地导入课题。

二、自主实践,探究新知。

(一)、游戏中掌握特征。

(1)出示“魔袋”,你能从中摸出一个长方体物体吗?

说一说:把你的感觉或是成功的经验,和大家说一说。

预设:学生能说出棱、顶点、面即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依托生活中的长方体,使学生经历从实物到图形的认识的第一次抽象过程,在对比中认识长方体,初步感知长方体特征,并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学课本18页内容,并借助你手中的学具完成学案中的第1题。

2.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不能解答的有小组长记录下来)。

(1)长方体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2)长方体这些棱可以分成几组?每组棱有什么特点?

3、展示交流。

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追问、点拨并用课件验证(学生拿自己的长方体展示给同学,边说边数)。

(1)面:板书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棱:板书12条相对棱的长度相等。

(3)顶点:板书(8个)。

(4)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导入电子白板演示)。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形的长、宽、高。一般来说,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小练习:

说一说: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辨一辩:一张a4纸是长方形还是长方体?为什么?

认一认:课件出示:学生指出旋转之前与旋转之后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小结:实际上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想一想: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发生了变化,这个长方体的形状有没有变化?(导入电子白板演示)。

师小结:长方体的长、宽、高决定了长方体的大小。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观察、讨论、记录等不同方式,让学生更系统深刻地体会长方体特征,突出了重点。

三、巩固提升。

1、填一填。

(1)长方体有()个面,有()条棱,;有()个顶点。

(2)长方体相对的面(),相对的棱长度()。

(3)一个长方体最多可能有()个面是正方形。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填空,让学生巩固长方体特征。

2、说一说(纸巾盒长24厘米,宽12厘米,高9厘米)。

(1)这个纸巾盒的正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3)哪几个面的长是24厘米,宽是12厘米?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从观察物体的角度出发,更够清晰地辨认长方体哪些面是相对的,进一步巩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这一特征。

2、辨一辩.。

(2)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3)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棱,共四六二十四条棱。()。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辨一辨,再次巩固强化长方体特征。

四、思维拓展.。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的练习,总结出长方体的棱长和公式,即: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是对长方体特性的应用。

五、总结评价。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说一说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小结:处处留心皆学问,其实只要你平常留心观察,努力学好知识,打好基础,不久的明天,同学们也能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发挥自己聪明的才智,让数学真正为我们服务。

六、教学设计:

面:6个相对的面完全相对。

棱:12个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十七

1.通过“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回忆、认识任课老师,激发对老师的亲近感。

2.通过观看图片、微课等,认识其他教职工,了解他们的工作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产生亲近感,形成积极愉快的校园生活情绪。

学会与师长交往是一年级学生入学交往适应的重要内容。本课教学要打破学生认为小学老师是很严厉的初始印象,指导学生乐于与师长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老师、校工的工作与自己的校园生活的关系,培养对师长的亲近感。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帮助学生获得安定、愉悦的学校生活情绪,尽快入学适应。

进入小学,学生离开了父母、幼儿园老师形影不离的呵护,面对新环境产生胆怯、慌张心理,对新环境未知困难的担忧,需要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校园,获得安定、愉快的校园生活情绪。教学本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两周,由于活动范围有限,接触到的师长多为任课老师。学生对自己的任课老师比较熟悉,但对其他教职工缺少了解。

重点:通过认识任课老师、其他教职工,了解他们的工作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激发对老师的亲近感。

难点:主动去认识校园里更多的教职员工,并形成积极愉快的校园生活情绪。

任课教师以及部分其他老师的照片,体育老师颠球视频,音乐老师的弹琴视频,认识校工的.微课,签名活动视频。

儿歌欣赏《老师老师》。

设计意图:课前,用歌唱老师的音乐快速地带领孩子进入课堂。

一、认识任课老师。

设计意图:通过“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老师,唤起他们生活的已有经验,回忆进入小学以来自己接触过的老师,激发对老师的亲近感。

(一)老师描述某一任课老师的特点,让学生猜是哪一位老师。

1.猜音乐老师。

师:这是一位女老师,她留着长长的头发,在你的脑海里出现的是哪位老师呢?

预设:停顿,让学生猜想。

师:到底是谁呢?我们接着往下听。这位老师还戴眼镜呢!她是谁啊?

师:谁来跟音乐老师打个招呼。向老师问好时,说“您好!”(板贴)。

喜欢任老师吗?你们跟着任老师学会唱哪首歌了?我们一起唱唱。

2.猜体育老师。

师:这是一位男老师,经常带着小朋友们在操场上运动。

出示体育老师颠球视频。

出示体育老师教孩子排队、做操的照片。

师:郑老师教会同学们学会这么多本领,你想对郑老师说声什么?(板贴:谢谢您)。

(二)学生描述某一任课老师的特点,让其他学生猜是哪一位老师。

预设:美术老师、语文老师……。

师:美术老师为了给小朋友们上课,在认真地准备教具呢!准备教具会花费沈老师很多时间,她经常忙到下班都没休息呢,真是辛苦啊!你想对沈老师说什么?(板贴:您辛苦了)。

回忆班主任老师与孩子共度的美好时光。

(三)反馈和小结。

白板课件,拖动老师照片到相应学科上的小游戏。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大家应该都认识了我们的任课老师,对着课程表我们一起再来大声地和老师打招呼吧!

设计意图:通过拖动小游戏,再次让学生认识相应学科的老师。

小结:不论在哪里见到他们,大家一定要亲切地与老师打招呼哦!

二、认识其他老师。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周围还有很多师长,由于不教孩子,平时接触得少,孩子们比较陌生,利用图片、谈话带领他们认识。

(一)交流:除任课老师外,你还认识哪些老师?

(二)出示学校教师集体照。

师:学校里还有很多很多老师,你们看,我们学校一共有六十五位老师呢!

(三)认识校长,出示图片。

师:你在哪里见过她?

(四)认识大队辅导员,出示图片。

三、认识校工。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视频播放,引导学生走近工作人员,了解校工的工作与自己学校生活的关系,感受美好的校园生活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增加对校工的亲近感,培养积极愉悦的校园生活情绪。

(一)交流:学校里除了老师以外还有哪些工作人员?

(二)观看微课《校工的工作》。

微课内容:门卫、清洁工、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情景。

四、课外拓展活动:我请老师签个名。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指导学生有正确地、文明礼貌地参加“我请老师签个名”的活动。

(一)讨论:学校里还有那么多老师和工作人员,可以怎么去认识他们?

(二)学习微课:我请老师签个名。

(三)交流:视频中的小朋友在活动中怎么做呀?

(四)出示活动卡,布置课外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卡,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去认识校园里更多的老师。

您好。

谢谢您。

您辛苦了。

最新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18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

1、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建立1公顷有多大的空间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积极参与、观察、推算、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公顷的空间观念,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单位换算。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课前体验10米、100米、100平方米的大小、学生每人准备边长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形纸各一张。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认识了哪些面积单位?(生讲,师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拿出你课前准备的正方形纸并描述: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分别有多大。

3、师:你能从中选择合适的单位将下面的这段话补充完整吗?

早晨7:30,夏润玉离开了面积是90()的家来到头小,上楼走进教室,按下了面积是2()的日光灯开关按钮后,坐到自己的座位前把铅笔盒放到了面积是24()的课桌上,手捧起语文书和同学们一起早读。

师:大家想想,如果在90后面填平方厘米会有什么感觉?如果在2后面填入平方米有什么感觉?所以我们在填写面积单位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很好,继续往下看。

下午4:40,伴着放学铃声,夏润玉欢快的迈着大步离开了占地面积约2()的学校向家里走去。这里该填什么单位呢?你会选择这三个面积单位吗?为什么?谁来说说应该填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公顷),你是怎么知道公顷这个单位的?(生发言)。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比平方米还大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让我们来看大屏幕。

二、认识公顷、感知1公顷的大小。

1、课件出示例1的4幅图片。

师: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感觉?(公顷是很大的面积单位)那1公顷到底有多大,你想不想知道?就请大家打开书到81页自学这部分内容。

2、交流自学体会:谁来用语言描述一下1公顷是多大的正方形?你能形象地比划一下吗?(不能)。

【师:昨天我们在操场上体验了四个小朋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课件出示:用线画出正方形,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32个小朋友围成的正方形,每条边长是10米,面积是100平方米。】。

3、现在请你想象一下: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他的面积有多大?如果请小朋友来手拉手围每条边大约需要多少个?师:想看看这10000平方米有多大吗?有什么方法来看?(生猜、说)师演示课件并概括: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平方米(100*100),也可以说是100个100平方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总和,这么大的面积就是1公顷。

4、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1公顷的大小。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1公顷有多大吗?(生先同桌互讲,指名回答)。

四、解决问题。

5、再来看几条单位换算的题目:练习十四第2题,打开书在书上写。

五、总结延伸: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把已学过的知识和今天新知识一起判断一下,填一填。学校阅览室的地面面积约是80()。

一个电脑屏幕的面积约是800()。

扬州瘦西湖的占地面积约103.7()我们江苏省的总面积达10000000()。

看了最后这一条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吗?{公顷这个面积单位还嫌小,还可能有更大的面积单位吗?}让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吧!

3、回家后了解你家的住房面积是多少?多少个你家的面积是1公顷?(用计算器计算)。

六、布置作业:练习十四。

2、3、4题。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追加被告申请书卓越的被告申请书(精选16篇)

    更多申请书是在申请学校、奖学金或职位时常常需要提交的一种书面材料。范文中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把握申请书的核心要点和逻辑结构。申请人:______,性别:男,年龄:

    2023年安全工作计划小学汇编(汇总19篇)

    制定安全工作计划时,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安全工作计划的编制需要参考一些成功企业的管理实践和经验,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典型案例,供大家学

    最新怪老头儿的读后感范文(15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进一步消化和思考读到的内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下面是一些精选读后感,希望可以给各位读者带来一些启示和思索的机会。在小天马夏令营期间,我读了

    最新写高贵的小学生(汇总17篇)

    优秀的作文,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阅读优秀的作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才思的培养方法,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作文范文。

    最新部门半年工作总结(模板14篇)

    月工作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规划和目标进行评估和调整,为下一个工作周期的设定提供基础和依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月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

    2023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演讲稿美篇(汇总24篇)

    学生演讲稿的内容可以是关于学校生活、社会热点、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话题,选择自己感兴趣和熟悉的主题更容易表达出思想和情感。这是一些广受欢迎的学生演讲稿的集结,希望能

    2023年社会实践心得精彩分享 (实用20篇)

    社会实践有助于学生培养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追求,而我个人一直对各种讲

    2023年帮奶奶捶背(汇总19篇)

    优秀作文是对作者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深度和文学素养的全面检验。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星期天,我来到大伯家看望奶奶,只

    2023年傅雷家书中学生读书心得(通用13篇)

    读书心得是对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领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心得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傅雷家书》是我国

    员工参加公司培训心得体会(专业17篇)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和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请大家阅读下面的培训心得范文,从中品味不同作者的写作技巧和风格,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