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

时间:2023-12-14 作者:纸韵

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可以明确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掌握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一

1、使学生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能力。

2、多方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

3、通过教学,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对学生进行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社会实践活动。

1、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

2、多阅读与数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5、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6、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7、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8、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及时给学生提醒,及时纠正,逐步提高。

(一)、比例(14课时左右)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3、比例的应用2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机动2课时。

实践活动:美丽的校园,1课时。

(二)、圆柱、圆锥和球(12课时左右)

1、圆柱,5课时左右;2、圆锥,3课时;3、球,1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机动1课时。

(三)、简单的统计(二),(8课时左右)

1、统计表,2课时;2、统计图,6课时;实践活动:节约用水,1课时。

(四)、整理和复习(25课时左右)

1、数和数的运算,6课时;2、代数初步知识,3课时;3、应用题,7课时;4、量的计算,2课时;5、几何初步知识,5课时;6、简单的统计,2课时。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二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在前一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教学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24时计时法。

一个因数是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是本册的重点内容。学生虽然学过一个因数是一位数和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开始学习一个因数是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仍然有一些困难。在学习用两位数乘时,对于乘的顺序,每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往往弄不清。在学习用两位数除时,要较快地试出准确的商,以及除的方法,也比用一位数除难掌握。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本册教材在教学用两位数乘、除的乘、除法中,分别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给学生抽象出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如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等。这些数量关系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一些数量关系,不仅加深对日常各种数量及相互关系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把学生解应用题过程中的思维水平提高了一步。

1、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积在万以内)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被除数在万以内),掌握乘、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和相应的除法,一个因数和除法是和整十数的乘、除法。

3、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4、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并会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和两步应用题。

、 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表扬先进,鼓励差生,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全班平衡发展。

3、重视形象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4、加强常规训练,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5、适当分布作业,认真批改及时订正。

6、分单元、分阶段验收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略···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三

万以内的乘法。

(一)对称。

(二)加减法。

(三)可能性。

(四)乘除法。

(五)混和运算。

(六)周长。

(七)生活中的大数。

(八)吨的认识。

(九)乘法。

本册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适当加强口算。在笔算一位数的乘除法之前教学口算,加强对笔算乘除法算理的理解。

2、笔算乘除法的编排,突出重点内容的教学,分散难点,重视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应用题的编排,一是在已学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出现反叙的一步计算应用题;二是是已学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出现数量关系较复杂一些的两步应用题(包括只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4、加强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计算它们的周长,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5、注意体现教学顺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采取多种练习形式,促进学生能力与智力的发展。

6、注意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编入有教育意义的插图和多种形式的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要求上进,上课遵守纪律,能积极动脑、举手发言,作业按时认真完成,但也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怕做作业不守纪律的坏习惯。因此,仍要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行说服教育。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还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做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法则,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乘除多位数;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和两位数(每位乘积不满10)以及相应的除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长度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计算。

3、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步解答一些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并学会解答含有5、口算乘除法的速度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做5题。

1、结合练习题进行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的好品质。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尊敬师长、互相帮助的好品质。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2、充分利用电器,教具,学具,加强直观性教学。

3、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

4、接班后,对所有学生进行成绩摸底,排好、中、差,平时课上提问就有针对性,把提优、补差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为后进生找“小老师”,做到一帮一。

5、在教学中既要加强笔算训练,又要加强口算训练,使笔算口算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题做到大面积“丰收”。

6、严格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不搞“题海战术”,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四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年级六个班共有学生320余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大部分都不错,可是还有个别学生很不理想。有的甚至还徘徊在60分的边缘,对于这样有后进生,这学期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因为我们觉得数学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因此在这学期对于学生,我们觉得自己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整个年级的数学成绩都能有所提高!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五

在新的一学期,为了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使班级工作有序展开,结合班级情景,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本班目前共有52名学生(xxx转学),男同学15人,女同学37人。从班级学生的成绩看(以16-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成绩为例),文化课九科总分共900分,其中班级最高分642分。600分以上仅有5位学生,500―599分以上仅有20位学生,总分460分以下的有18人,总分最低319分。能够看出,我班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成绩不梦想,同时学生的行为习惯欠缺,存在两级分化趋势。

本学期继续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原则,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班风学风建设。以习惯促学习,争取实现学习和做人的全面提高这一目标。

1、重视开学教育,帮忙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开学初,学生经历了一个暑假的休息,不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所以需要对学生进行开学教育,帮忙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重细节,加强常规管理。

本学期继续加强纪律、劳动卫生、安全等常规教育。

首先良好的纪律是班级工作的保证,本学期带领学生继续学习校纪校规,表扬严守纪律者,对违纪者给予批评教育,强化学生守纪意识;其次劳动卫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劳动卫生意识;再次安全方面,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安全教育尤为突出。一方面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常识教育,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注意校外安全,自觉遵守交规,警防坑蒙拐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本事。

3、强化学生体育锻炼,突出班级艺术特色。

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仅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同时随着教育改革,体育越来越重要。本学期继续结合达标测试要求,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对体育健康的重视程度。

本班作为美术艺术班,艺术自然是本班的特色,本学期继续加强对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为自我艺术梦奋斗的'坚定信念。

4、认真利用好班会课。

班会是班级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班会课必须用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坚决杜绝挪作它用,所以本学期要继续利用班会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梦想教育、安全教育等等。

5、加强中下等生的辅导转化工作,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这是提高全班成绩的关键所在,所以这个学期必须要抓好对中下等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制定好计划,在班中全面铺开,平时尽量多下班,了解中下等生的学习困难,尽可地提高中下等生的学习成绩,从而进一步提高全班总体成绩。我还计划加强与各任课教师的联系,利用导师制对学习困难者联手帮忙。针对各科的特点,我要经常性地与各任课教师讨论各科的学习方法,并及时地向学生介绍,以完善其学习方法。

6、培养班级干部。

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我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本事。

7、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

平时,把学生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对孩子在校情景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问题、行为习惯和学习情景与家长一齐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法。

8、搞好住校事宜。

本学期学校首次进行住宿管理,情景复杂、职责重大,班级积极配合学校落实住宿事宜,探索寄宿制下的班级管理,确保将工作做实做细。

本学期针对我班的实际情景,我必须要保证投入足额的时间,同时在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一方面自我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另一方面要向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们请教。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六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从学生熟悉的游乐园场景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首先,主题图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园”为背景,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同时,从图中还可以得到其他信息,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每个例题的情境或是主题图的一个局部,或是主题图中某一情节的发展,使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习不同的内容,感受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第三,对于每一例题中的问题,教材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解决。使学生感受到不只是单纯的计算题有不同的算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容易理解或比较喜欢的方法。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师生共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中设计的场景均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教师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表述中去采集数学信息,寻找数学问题,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七

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虽然继续保持着学习的兴趣,可是有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不是很好。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1、内容的选择方面。

(1)数与代数领域。

本册教材在学生完成了表内乘法、除法的学习,对乘、除的含义也已有了较为丰富的感知。在此基础上,首先安排了有余数除法的教学,利用学生熟悉的“平均分物体”的操作,引出余数的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进而引导学生讨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试着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前面已经完成了百以内数的认识和有关四则计算的学习,本册安排了千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相应的加法、减法和乘法计算的教学,连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构成了数与计算知识系统中一次相对完整的循环,有利于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书所表示的现实意义,建立良好的数感,同时,也有利于降低认数的难度,便于学生进一步积累认数学习的方法和经验,逐步加深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

结合千以内的加、减法,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先后安排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以及一些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认识,加深对相关运算意义的理解,也能使学生初步感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组合和处理相关信息,逐步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空间与图形领域。

本册教材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比较丰富,一共安排了三个单元。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是在二年级上册已经认识米和厘米,初步学会用米和厘米测量物体和线段长度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帮助学生探索并掌握分米、毫米与米和厘米的关系,并学会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常见长度单位的认识,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用数学知识和观念。第五单元《认识方向》是在二年级上册认识东、南、西、北,初步学会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和简单的行走路线。

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知识的兴趣。第七单元《认识角》,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一些常见多边形的基础上,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学习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直观地辨别直角、锐角、钝角。其目的是为学生在三年级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做准备,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认识角、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积累感性经验。

(3)统计与概率领域。

学生已经先后学习过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用符号记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了简单统计表(只含有一类数量)和方块统计图(一个方块表示一个数量)。在此基础上,本册教材继续教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相关的数据,进一步感受标准对于分类的意义、增强数据意识,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4)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教材注意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有关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结合第五单元《认识方向》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安排《测定方向》,让学生在熟悉的校园场景中,应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认识到由于测定方向的地点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尽相同,从而体会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发展空间观念。结合第九单元《统计》的教学,安排《你能跳多远》,先利用学生熟悉的体育运动项目,围绕立定跳远时怎样跳得远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假设;再引导学生围绕这些假设开展实验,并收集试验中的数据;最后启发学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获得结论;突出了分析和研究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突出了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对于决策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培养探索意识,锻炼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2、教学内容安排方面。

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注意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努力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把便教利学落到实处。

第一,根据学生的认数经验,合理安排千以内数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认识千以内的数,而且有助于学生把认数、简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和数的大小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数感。

第二,结合笔算,灵活安排相应的估算。这里的估算可以与笔算互相支撑、互相验证,而且估算本身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客观需要,具有独立的数学价值。

第三,围绕重点内容,务实的安排练习和复习。把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整理作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填空、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反思学习有关内容时的收获与困惑,明晰相关知识和方法发生、发展和延伸的线索,从而足部完善认知结构,丰富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依托基础知识的教学,相机安排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考虑学生已经大体完成基本数量关系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材的重点。

千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相应的加法、减法和乘法。

4、教材的难点。

掌握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简单的路线图。

1、知识技能。

(1)使学生练习对数的已有认识,探索并理解千以内数的意义,进一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法的计数特点;练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联系对乘、除法的已有认识和计算表内乘、除法的经验,探索并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以及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式题;练习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感知分米和毫米的含义,丰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进一步认识表示方向的词语,能正确运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和简单的行走路线;初步认识角和直角,进一步积累认识平面图形的经验。

(3)使学生经历从简单实际生活情境中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相关的数据,进一步感受标准对于分类的意义,体会数据的价值。

2、数学思考。

(1)使学生在认识1000以内数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以及数的大小的理解,提高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2)使学生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等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不断提高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以及一些需要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不断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数量关系、选择解题思路的经验,进一步正确有根据、有条理进行思考的意识,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使学生在认识分米和毫米,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认识角和直角,以及相关的测量、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进一步体会现实空间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进一步感受平面图形与相应物体的联系,不断正确直观思考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5)使学生在手机、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按统一标准分类的结果是确定的、按不同标准分类的结果是多样的,进一步积累开展统计活动的方法和经验,增强数据意识,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3、解决问题。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的认识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从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使学生在用学习的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借助摆学具或画图等方式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在运用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根据已知条件分步推出所求问题,或根据所求问题合理选择已知条件;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画图和口头描述相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案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测量长度、描述物体位置和简单行走路线、直观比较角的大小、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手机、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中,进一步学会与同学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断正确合作交流的意识。

(4)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会在表达钱整理、在倾听后思考,逐步正确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与态度。

(1)使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和验算方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3)使学生在进行四则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认真、细心的学习陶都,培养发现错误以及订正的良好习惯。

(4)使学生在测量物体长度、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从典型物体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分类整理数据,以及解决其他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5)使学生通过参与有关的数学实践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合作交流的价值和乐趣,增进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1、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紧紧抓住学生已有生活和知识经验,为学生提供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尝试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3、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经历从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活动,学生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初步体会“学以致用”的思想,从而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5、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思维水平,设置分层练习,让思维活跃的`学生有更深层次的发展,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也能紧跟其后,争取一个也不落下。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八

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1.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内容,吃透教材的前后联系,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做到对学生基础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优生优培,做好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

2.不断学习业务理论,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直观教学,通过教具、挂图、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从实物中认识并掌握数学概念知识。

3.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继续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4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活动,使学生在40分钟学好内容。

5.制作必要的数学教具,为有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而准备。

6.认真写好每节课后的反思。

(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

3、质数和合数…………………………………2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3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探索图形(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2课时。

2.分数与除法……………………………………2课时。

3.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

4.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5.约分……………………………………………4课时。

6.通分……………………………………………4课时。

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

(九)总复习(8课时)。

1.学完一单元进行检测一次,以便有针对性进行查漏补缺。

2.期中、期末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检测,并写好试卷分析。

3.每期期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计算能力、慨念、应用能力及综合测试进行综合评价、定出等级。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九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四年级的数学教学,由于本学期时间仅仅有三个月,授课的时间非常短,教学任务又很重,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认真落实学校本学期教学计划,做好“一师一优课’及初、中级教师的展示课活动,以“三五五”教学模式为课堂主要形式,抓好课堂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级和四年级各有一个班,都有15人,在经过了上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期末测试中个别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因此本学期应更多的关注这些学生每节课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情况。

人教版二(下)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有余数的除法,表内除法(一),万以内数的认识,图形的运动(一),克和千克,表内除法(二),数学广角,混合运算,总复习。

人教版三(下)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式统计表,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制作活动日历,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总复习。

1、借助直观手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继续采用“三五五”教学模式,让学生课下充分预习,课上有准备的听课。

3、注重数量关系分析,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十

通过一学期的写字教学,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写字能力,掌握了基本的笔顺规则,能够分辨正确的写字姿势、坐姿和握笔姿势。但是,有部分学生在自己写字时不按笔顺规则写,有的学生由于学前已经养成不正确的握笔姿势,现在纠正起来很难。大多学生在刚写字时有比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坐姿,但时间一长就不能保持,需要老师不断提醒,纠正。同时,学生将字写好还需要加强指导和训练。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即“头直、身正、肩平、足稳,一拳、一尺、一寸”,防止握拳式和搭扣式的错误握笔姿势,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将基本笔画和平时所学生字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初步感受基本笔画构成生字的方法和变化,使学生将字写正确的同时,尽量把字写好。

3、让学生在写字中感受到写字的快乐,初步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4、通过平时作业评价、写字竞赛和优秀作业展评等形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和积极性。

1、巩固握笔方法与写字姿势,重点纠正几个姿势欠端正学生。

2、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和运笔方法,把握合适的书写力度,提高书写的速度。

3、学习竖提、竖弯、撇折、撇点、横撇、横钩、卧钩、斜钩、

4、综合练习课时。用含有所学笔画的字组成的词语练习写字,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字新词。

5、学生习作欣赏。

6、写字水平评价。期中、期末各一次,采用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写字水平做出阶段性的评价。

1、2——3月,进行基本笔画训练的同时,反复强化训练学生的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交给学生读帖、描红的方法。

2、4月,进行基本笔画与熟字相结合的训练,让学生认识基本笔画构成汉字、会读帖、会描红的同时,尽量把基本笔画写好。继续进行正确写字姿势的训练。

3、5月,继续进行4月的教学重点。

4、6月,教将基本笔画与常见偏旁结合训练,逐渐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汉字结构、读帖、描红的能力,在写正确的基础上写好,并逐渐养成在写字中自觉保持正确写字姿势的习惯。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2、结合写字课,研究汉字,重点指导规范。

3、鼓励课外书写,培养学生天天写字的习惯,鼓励学生“提笔就是练字时”。

4、制定评价方案,建立每月一过关制度,通过评议找出自己的优点及不足。

5、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平台,把好的字及时粘贴在墙上,要鼓励优秀的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使他们更优秀,鼓励他们多练多写多展示。

6、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平台,把好的字及时粘贴在墙上,要鼓励优秀的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使他们更优秀,鼓励他们多练多写多展示。

略。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十一

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2、深入课堂教学研究,确保课堂教学学生知识巩固率100%。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4、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5、全校学生数学期末考查及格率达一、二年级95%以上,三、四年级90%以上,五、六年级90%以上,全校优生率高于40%。

1、开展以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为课程的教学研究。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常规课的教学质量。

3、切实作好“培优补差”工作,建立优秀生与后进生的档案。

4、通过城区“小教办”和学校教研等活动,促进数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本学期主要任务:以会“理解新教材、处理新教材、教好新教材”为研究目标,落实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加强新老教师的合作,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转换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信息交流面要达100%,培养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本学期继续推行备出优质课,实用课。教师共同探讨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的教学模式。严格杜绝“只带一本书进教室”,重视个人的二次备课,完善教案的各环节。组织定期检查教案。

2、上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及时检测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符号要规范,并有批改记录。

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班教师要有组织地搞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注重“情商”的教育,做到措施得力,成果显著。

5、考核:改进评估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以新标准规定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为依据,评估的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除笔试外,还要通过课堂提问、观摩、谈话、学生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6、听课:本学期各教师每学期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10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

(三)加强质量监测,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1、单元检测。抓好单元知识检测,严格考核,及时做好检测分析、查漏补缺工作。

2、数学竞赛。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数学知识单项竞赛,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

3、期末检测。组织期末考试,期中考试,严格把好教学质量关。

(四)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本学期,结合各级教研活动,35周岁以下老师至少上一节优质公开教学。

2、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并作好反馈工作。

3、加强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提升学校知名度。

九月份:

1、制订数学教学计划及教研计划。

2、学习新课程标准。

3、期初工作检查。(重点:备课)

4、开展教师帮扶结对子。

5、第一阶段教学检测。

十月份:

1、教学常规检查。

2、视频课堂教学学习。

3、毕业班教学工作座谈。

十一月份:

1、与灯塔小学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2、教学效果检测。

3、教学开放周。

4、座谈开放周课堂教学实例。

5、常规教学检查。

十二月份:

1、中高年级数学竞赛。

2、视频课堂教学学习。

3、迎接教学常规考评检查。

4、教学效果检测。

元月份:

1、期末教学工作检查。

2、期末考试、阅卷工作。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十二

分析全班学生刚进校门,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天真烂漫,喜欢玩耍,对于学校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处于初步形成期。

能力学生的程度不一,有的孩子提前上学前班,对于点数、数字的书写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经验;而有的学生,没有上过学前班,对于数字和数学语言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认识,学生的程度深浅不一。

及习惯每个学生都抱着美好的愿望来上学,开始他们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来接受正规的教育。但是谈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培养目标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养成喜欢数学,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本学期我要狠抓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读写姿势,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数学的能力。并且,注意学生各方面的安全,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了解自然。使学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

密切主题素材之间的联系,构成情景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几个主题情境。主题情境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划分为几个情节,编排成“故事串”,从而引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问题;也可以把一个现实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整地反映出来,从而引出一系列有逻辑联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本教材多构建的“板块”编排方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一个单元里,减少例题,强化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扩大教与学的空间,如“20以内的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单元;二是减少栏目设置,构建了简单明了的结构。教材在综合情境图之后,安排了“你说我讲”板块。这个板块分两个层次,标有红色圆点的一般是需要学生合作探索、非常规性问题,标有绿色圆点的是让学生独立常识解决的问题。“自主练习”板块,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技能,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意识。“回顾整理”板块,是让学生自主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与深化。“我学会了吗”和“丰收园”板块是在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与评价。本教材打破过去过于严格的知识体系的束缚,由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共有九个单元:快乐的校园、妈妈的小帮手、走进花果山、谁的手儿巧、海鸥回来了、有趣的游戏、小小运动会、我换牙了、雪山乐园。

教材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教材难点:体会2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教学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练习题要精选,不搞机械重复;练习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吸引学生;练习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和个体差异,如就同一问题情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等,总之要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使全体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另外练习一定要强调高效率。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十三

遵照“骨干教师高端研修工作坊的`实施方案”,立足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学研修工作,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服务于教研教学工作。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力争在本次研究中成为专业型小学数学教师。

1、积极实践课改下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有效性高效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培训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修养;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把握一些学科的前沿知识,不断地自我“充电”,做到与时俱进,力求达到专业化。

3、特别提高自己的科学实验技能和自己的专业技能。

1、积极参加工作坊开展的网上破冰、课例研修、培训与工作坊主持能力提升、工作坊研修总结四项活动,以课例研修为主体。

2、扎实做好日常工作,有目的的创新日常工作方式,为研修打好实践中的基础,同时也把研修的成果不断应用到实践中,作为实践检验和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1、在线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2、主题研修与自主选学相结合。

3、专家引领与协作研修相结合。4、问题解决与行动研究相结合。

5、案例研讨与成果分享相结合。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看教育教学专著,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2、通过教师个人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自己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3 、虚心向同行教师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学习、反思、成长,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4、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加强教师口语、粉笔字、普通话等的训练。做到学到老做到老。

总之,我要为作一名合格并优秀的小学教师而奋斗。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十四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x)班共有学生xx人。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习习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习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结合当时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替换材料内容,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约61课时)。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十五

认真贯彻教育局和学校的工作要点,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认真搞好教学研究,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本学期继续加强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

1、备课:

备教材、备学生。教案内容,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研组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2、上课:

围绕目标组织教学。讲授要精当、精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要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

作业布置要适量,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书写格式要规范。

4、辅导:

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5、检测:

改进检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形式和手段可以多样化。

1、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学习质量评价标准》。

1、我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经验交流。

2、组织学生参加华罗庚杯数学竞赛。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说课比赛。

2、青年教师有效课堂教学展示及自我反思。

1、专业引领: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

2、制定双向细目表及试卷。

3、教研组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十六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们数学组所有老师都按照教学工作计划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教学工作,大部分班级的学生成绩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这是与学生的努力离不开的',当然还有我们的老师辛勤教学的因素,两者都有吧。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们数学组多有老师都总结出一个经验,就是完整的按照我们之前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因此在新的学期,我们根据上个学期的经验,又制定了一份最新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具体内容有下:

一、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内涵,掌握新课改对学生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到课改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勤于研究、勤于研究、勤于总结,确保课改实验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教研组规定单周三进行教研活动,时间安排在下午两节课后。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

2、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把课改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思想上要趋于以学生为本,能力为中心、活动为重点;过程上趋于开放和灵活;组织形式上要趋于宽松民主;评价上要趋于多元。课堂教学目标要重新定位,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除关注学生的一般能力外,更要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意志、毅力等。要认识到数学是一种文化,是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教学方法的表现形式要有所突破,课堂上学生自主表现的时间和空间要充足一些,教学的环境要宽松一些。要上好课改实践课,分析研究,提高课改实施水平。

3、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优化课程实施。要通过比较,研究新老教材的变化,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让全体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开展实践,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法和学法。新一年级教师要用好上好新教材,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是有趣的、快乐的,真切地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余年级老师也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以发展为根本,关注落实过程性目标;以生活为依托,着力构建鲜活性的课堂;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建立探究性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

4、积极探索评价改革,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开展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要注重学习能力的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面向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评价;注重对认知领域和情意领域的综合评价。可尝试开展成长记录等多种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评价,促进评价的内化。

5、以课程为抓手开展课题协作活动,以“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为主课题,创设合适的外部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过程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为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独特而富有个性地学习。

6、加强课改过程管理,制定好课改实施计划,明确课改目标、内容、方法和研究课题,加强集体备课,针对课改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说课、评课、馔写教学随笔等多种形式的反思,及时总结研究成果。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切实做好“五认真”工作。

“五认真”的每一环节,都要讲究实效,要把备课作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作为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点子库”,变备“课”为备“人”,变备“形”为备“神”。要精心备课,扩大学生课堂实践的空间,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整体结构的设计,注重设计学生的学,注重形成个性化的设计方案,使学习过程成为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

2、加强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要特别关爱他们,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歧视责骂他们,不打击他们,让他们也有完成某项任务后产生的自我满足感,让这些学生也在一种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结合本校特色,进一步加强网络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大胆尝试“创新教育”,努力提高利用网络获取教学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推动教学手段的改革。本学期教科研组成员要结合本校运用现代媒体的特色,进一步开展在《网络环境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围绕“学习资源的开发”、“情境氛围的创设”、“学习评价的改革”、“学习方式的建立”等子课题扎实规范地开展研究,深化课改的理性思考,增强投身课改的自觉性。

三、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开展五年以下教龄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竞技比赛,择优参加下学期市级课改评优活动。关心培养新上岗的教师,新老教师之间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同科之间要加强协作活动,青年教师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断实践,善于总结。青年教师一学期要求制作2只有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备课,搜集一个有一定质量的教学资料,完成2篇教学论文,上好1堂实践课,每周促进完成电子备课2节。选送优秀教学案例、论文、多媒体可见参加苏州市级评比,促进教师现代信息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十七

从上学期的期末学习检测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经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课堂学习方式,有小部分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认真练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倾听他人发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时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会通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小组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独立思考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数与代数这部分知识:90%学生都掌握了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除计算,初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整体上的估算意识较薄弱,同时个别学困生计算速度较慢,出错率也比较高。对于空间与图形的这一大部分知识掌握的比较好,而统计方面的知识,学生已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会收集数据、简单处理数据,会看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对统计活动具有较浓的兴趣。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第二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3、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4、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第八单元《加与减(二)》。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第五单元《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3、第七单元《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另外本学期的学习,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家长进行适时沟通,让家长用正确、适当的方法指导孩子学习。

6、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各种网上教学资源,用好各种教学媒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首先从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内在品质。

7、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时安排。

一、除法

课题:分苹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苹果实物、盘子、小圆片

教学过程:

你们来帮幼儿园的老师算一算,如果每5个放一盘,20个可以放几盘?

1、想一想、算一算。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20个苹果,每盘放5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

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20÷5=4可以列竖式计算,试着算一算。给同桌讲一讲竖式中每一步所表达的含义。

3、试一试。

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完成第2页试一试中的8道题。

教学反思:本课是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用竖式计算没有余数的除法。由于学生口诀掌握的不错,所以学习起来没有多大的障碍,只是学生对竖式中每一个数意义的理解上有一些困难,以后在学生理解能力方面要多加训练。

课题:分橘子

教学目标:

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

1、用你手中的学具分一分,可以小组合作。

2、小组汇报。(我们组分给每位客人3个橘子,还剩2个。)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之后还要剩余的情况,谁能给大家举个例子?(可以找两个同学说一说。)

把14个橘子平均分给4位客人,每人分到3个,还剩2个,我们可以用算式14÷4=3(个)??2(个)来表示。

(学生独立尝试,动手写一写,然后小组内交流。)

每人分3个,4人共分到12个,再加上剩下的2个,正好是14个,算对了。

逐一检查学生的书写格式。

1、4页第1题。2、5页第2题。3.用竖式计算

9÷421÷514÷319÷6

4.钉一件上衣需要5个扣子,现有23个扣子,能钉几件上衣,还剩几个扣子?

板书设计

14÷4=3(个)??2(个)

余数

答:每人分到3个,还剩下2个。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由于上学期我们加强乘法算式中填最大的数的练习,所以学习起来没有多大的障碍,只是学生对竖式中每一个数意义的理解上有一些困难,特别是对余数的理解,所以我运用实物操作分一分,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白余数的意义,效果显著。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十八

这两个班大部分学生喜欢数学,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上进心很强。学生能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上能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积极表现自我的欲望和努力提高数学成绩的愿望。但也有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能力较差,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估算方面的能力较弱。所以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的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后进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优等生的指导。力求使他们乐学,愿学,整体学习成绩有一个新的提高。

1、数与代数领域(第1、3、4、5、7、9单元)。

本册教材在一至四年级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的四则计算,并能应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册教科书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这些内容涉及学生认识数范围的扩展。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学过的整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为系统地学习分数只是做好准备。

此外,安排探索和应用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对于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思维水平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空间与图形领域(第2、8单元)。

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面积概念,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奠定了基础。通过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能进一步深化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促进对几种基本图形特征的认识。以前教学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只能计量相对较小的平面图形和物体表面的面积,用来计量土地面积就显得很不方便。为此,本册教材安排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既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面积单位,也有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领域(第10单元)。

本册教科书安排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图相比,复式统计表、图的容量大,能同时呈现更多的数据信息。教学复式统计表、图以后,学生就能对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现象与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这对于学生统计能力的提高以及统计意识的增强是极有益处的。

4、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面积是多少??校园的绿化面积??了解周围的家庭)。

(1)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的“分一分?数一数”与“移一移?数一数”渗透了初步的等积变形思想,为进一步探究多变性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校园的绿化面积》中的“想想算算”重点安排了“割补”的方法把稍复杂的平面图形转化成常见的基本图形的内容。

(2)更加重视实际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估计树叶、手掌等物体表面的面积;《校园的绿化面积》中测量、计算草坪的面积、设计花圃;《了解周围的家庭》分别为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设计的便于操作的调查活动等,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引导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数学活动。

本册教材还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十几则“你知道吗”和8道思考题,目的在于增加数学内容的弹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多的发展。

小数的初步认识、多边形的面积是重点,小数乘法和除法是重点也是难点。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的概念的扩展,逐步形成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法则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活动,提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通过对平面图形的观察和简单变换等活动,经历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形成相应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体会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信息,并能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通过开展实际调查活动,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统计观念。

2、数学思考:

(1)结合认数进一步发展数感。

(2)结合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面积公式和简单周期现象中规律的教学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4)结合统计表(图)的认识发展统计观念。

(5)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发展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1)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面积计算的问题、简单统计的问题、小数四则运算的问题以及简单周期现象的问题。

(2)能在现实情境中主动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4)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有正确的合作态度。

(5)能回顾反思学习过程,解释或评价学习的结果。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经历探索数学知识与规律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

(3)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联系现实素材学数学,联系现实生活用数学,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等内容,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不断拓展视野、增强创新意识。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2、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掌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

3、重视练习的设计,每节课的练习都要进行整合和筛选,尽量避免书本上题目完全照搬照用,机械重复的现象,特别避免做一题讲一题低效率的做法。

4、每节课的练习都尽量设计一道思维含量略高的练习,旨在扩大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拓展学生的解题策略,增强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

5、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好一本自主学习本,专门用于纪录自主学习的提纲,或可用于记录学生自己学习的情况,可以写我自己学会了什么,我有什么经验,也可以写我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的,也可以尝试做一些练习等等。

6、自主学习提纲的设计遵循灵活性原则、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原则、分层性原则、方法指导性原则。

7、加强学生作业的批改,尤其注意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训练和培养。

8、注意加强学困生的工作。采用教师集中补差和学生互助等形式进行。注意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9、在教学中要结合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10、教学中要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11、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密切注意学生在家的表现,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12、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加以弥补知识缺陷。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十九

二年级的小朋友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图形的运动,数据收集整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

(1)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2)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级数的读、写法则,再学习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了。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认数的重要基础知识。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三、教学目标:

2.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4.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5.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7.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数据收集整理(3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0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图形的运动(一)(4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5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混合运算(7课时)。

两步式题4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有余数的除法(8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12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左右。

10000以内数的认识7课时左右。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2课时左右。

八、克和千克(2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二十

生活化教学是结合生活来进行的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必须认识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性。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单纯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学习比较枯燥,教材中也较少有有趣的内容,练习题也比较单一,生活化教学更加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另外,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也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以实现教学的顺利开展。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统计》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有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经验,因此,完全可以进行复杂一点的统计研究。在课堂教学例题后,教师可以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来设置统计练习题。比如,让学生统计全班同学的年龄、体重、生日,制成复式统计表并分析表中数据,还可以进行些简单的推断,对全班同学提一些可行的建议,从而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另外,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再对教学形式进行改善。

合作探究教学方式通常是以小组合作为基础所进行的探究式教学,即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形成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模式。小学数学中也应重视合作探究教学的应用意义。在进行合作探究教学前,教师应提前做好相应的详细规划,以确保课堂秩序、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学习效率;应给学生提供有探究兴趣的问题和任务,加强相关的引导,让学生把兴趣点集中在数学知识上,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实现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一般在进行相对复杂的问题研究时,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讨,学生在合作中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遇到困难时一起解决,一方面可以综合提高个人能力,一方面也促进学生形成团队精神。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数对》一课的教学为例,特别适合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可以进行相互的位置提问和回答练习,并在一人回答时,其他人检查其答案是否正确。

小学数学可以采取游戏教学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游戏教学如果找准了学生的兴趣点,能够将学生充分的带动起来,让学生形成自发性的积极参与,增强了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构成了教学的有效互动。一般来说,游戏教学形式是游戏,但是内容必须是围绕数学知识的。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的设计非常重要,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相应的游戏,一方面突出趣味性,一方面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设计了几种常用的数学游戏:

1.分类游戏:数学中逐渐会学习到多种图形,每当多学习一类图形,就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图形分类游戏,巩固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

2.角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结合情境的设置来设计不同的角色游戏,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可以安排学生成为存钱者和银行柜员,扮演银行柜员角色的学生必须准确报出存钱人要存的钱数。又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扮演成不同的小动物,每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小动物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比如夜晚12点,猫头鹰在抓老鼠;白天12点,考拉在睡觉等等,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出不同的钟表时间,学生必须做出所扮演动物应有的动作表现。

3.速算游戏:小学加减乘除的学习是基础,因此,教师应多通过速算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心算、笔算能力。总体而言,学生们在游戏教学中体会了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了数学知识应用的成就感,能够促进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给学生新的学习感受,因此,在教学前先拓展自己的思维,不要总囿于教学参考书中所提供的一些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有条件的情况下就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新的学习思路,比如经常变换一下教学形式,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感受,时刻保持对数学学习的新鲜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三教学计划(实用21篇)篇二十一

本学段期末考试刚刚结束,从总体来看,试卷并不难。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让孩子在考试的过程中将知识又经历了一次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梳理的过程。

今年9月份我接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全班共34人,男生15人,女生19人,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我对我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班学生总的说来,班上同学成绩较为平衡,只有几个不合格现象。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孩子们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尤其是本次期末测试,成绩相当不理想,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像我们班的丁鹏程、李东阳、李志鑫、樊高雨、樊奥涵、樊思诺等头脑灵活的孩子是班级中学习数学的领头兵,我应该更多关注的在他们已有的比较扎实的基础上思维再开阔,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提高;像李晓亮、樊梦微、樊延磊头脑反应慢、学习基础差,计算能力较差,计算速度慢,是学习数学的学困生,下学期我会把重点放在对他们学习方法的引导上,使他们在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上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让他们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2、学习情况分析。

(1)整体基础较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不大,但是偏科却是非常严重的,不过经过这些天的努力,还是有进步的。

(2)部分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

(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会分析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甚至不明白自己求的是什么。

(4)粗心大意,审题失误,没看清题目就急于动笔做题。

(5)班级凝聚力较差,缺乏学习积极性。受社会、家庭环境等的影响,部分学生有不良的学习习惯(拖欠作业、不专心听讲、不记笔记、作业抄袭、作业不规范、不懂得学习方法等)和组织纪律差、心理素质(承受挫折)较差。

1、加强基础训练,提高教学质量。多关注学生,找准学生的“弱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训练,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2、一如既往抓学风。要做到勤说(每天每时常提醒)、勤问(每天能够与个别学生进行交流)、勤查(每天检查各科作业的完成情况),加大管理力度,让学生能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

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阐明各校之间竞争的严峻形势,让学生有忧患意识,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4、多与各科教师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接受科任老师的建议。多与家长交流,形成合力,共同督促学生学习,使其进步。

5、让优生带动差生学习,共同取得进步。

6、学生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提出具体的要求。7、做好与家长的联系工作,争取家长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保证学生在家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质量。

总之,今后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平时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思考,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进行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练习设计要加强研究,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发展性、综合性的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公司主管转正申请书两篇(优秀17篇)

    公司的经营目标通常包括提高市场份额、增加盈利能力、降低成本等。公司总结范文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交流和学习,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公司的发展问题。尊敬的领导:本人,

    中班幼儿食品安全教案(优秀21篇)

    中班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注重活动性和趣味性。以下是一些中班教案的范文,供教师们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让教学更加科学和有效。活动目标:1.

    语文课前演讲话题(优质17篇)

    演讲稿是一种特殊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用来表达观点和情感。想要写一篇优秀的演讲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下是一些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老李是一位农民,离开家

    大学生暑期工厂的实习报告(模板16篇)

    实习报告是对实习期间所接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归纳和总结,对于知识的巩固和提升至关重要。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实习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

    爱的故事读后感(热门15篇)

    读后感是一种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与书中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让思想从书本上升华到生活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几篇读后感,或许能够给我们更多启示。一个平凡的爸爸

    集体婚礼庆典策划方案(优质20篇)

    策划方案是在开展某项任务时,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和效果而事先制定的一份详细计划。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经典的策划方案范文,一起来看看吧。进几年来,随着中国人们的

    蚂蚁和蜜读后感(模板19篇)

    读后感是我们对于文学作品、故事等所获得的知识和情感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一种方式。接下来是一些有关读后感的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在写作中提供一些新的观点和思路。

    被污染的小河(模板15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对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考察,它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洞察力。赶快来看看下面这些优秀作文范文,相信会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在我们村庄有一

    大学生暑期粮油公司社会实践报告(模板21篇)

    社会实践报告是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式,能够促进我们的综合发展。接下来是一份精选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通过社会实践,增加我们大学生接

    大班幼儿园家长会老师发言稿大全(24篇)

    在幼儿园大班,小朋友们将接触更多的绘画、手工和音乐等创造性活动。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幼儿园大班总结写作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尊敬的各位爸爸妈妈:你们好!首先对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