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汇总14篇)

时间:2023-12-14 作者:飞雪

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学生特点以及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因素。欢迎大家阅读以下教学计划范文,一起分享教学设计的心得和经验。

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汇总14篇)篇一

【教学要求】:

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复习《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做动作。

二,复习《国旗国旗真美丽》。

1,教师弹旋律,学生做拍手拍腿动作。

2,边唱《国旗国旗真美丽》边拍手拍腿,用自然亲切。

3,指名学生唱,其他学生边拍手拍腿。

三,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曲子,请小朋友仔细、静静地听。

听后提问:

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在什么时候听到的?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简介《国歌》。

这首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在1935年为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

师: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要唱国歌呢?

学生自由回答。

(升旗仪式时,重大会议时,运动员夺得奖杯时,新闻联播前)。

师:每个公民都应会唱自己国家的国歌。

国歌是国家颁布的代表本国的歌,应唱得庄严、充满热爱祖国得感情。

复听,轻声跟唱。

跟着教师轻唱。

注意:不能喊唱。

师:在国际比赛中,运动员获得了奖杯,就要奏我国的国歌,为什么?

学生讨论。

师:运动员在国旗升起来时,你有没有看到表情怎样?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师的,在奏国歌时就要求小朋友眼睛看国旗,态度严肃,不许乱动,不能笑。

再听,要求学生起立,站姿正确、态度严肃。

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汇总14篇)篇二

: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

1、提高学唱歌曲的效率,能较快学会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2、对藏族民歌及其音调感到兴趣。

3、初听《红旗颂》,感受其宏伟的气势,听出其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调。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我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但是热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音乐课上,我们主要应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也最能激发起人们的某种情感。例如今天我们要欣赏的管弦乐曲《红旗颂》,听了就会使人感到精神抖擞、信心百倍,一种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怀抱中的温暖感油然而生,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这是一首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优秀作品。同学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前奏吗(学生回答)?教师在钢琴上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再用卡片出示《红旗颂》引子部分:教师在琴上奏几遍,使学生加深印象。

同学们可以听出这一音调基本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一样,但只用了原前奏的前半部分素材,并突出了三连音的进行,显得更有气势和紧迫感。

这首乐曲的主题就是“红旗主题”,同学们可以看教科书41页。

师在琴上弹奏。

播放《红旗颂》录音。

生听完后,互谈感受。

(1)听一遍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范唱录音。

(2)请学生朗读一遍歌词,并与学生装共同讨论这首歌词的含义与风格。

(3)简介藏族。

(4)再听一遍范唱录音后随录音学唱歌词。

(5)克服难点。

(6)请学生回答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

(7)随教师的琴声有感情地唱两到三遍。

:学生学习歌曲效率高,听赏音乐时非常专注。

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汇总14篇)篇三

:学唱歌曲《我的家在中国》、继续深入欣赏《红旗颂》。

2、能熟练地演唱“红旗主题”。

3、学习用课堂乐器演奏“红旗主题”。

生答。师补充。

(1)听范唱录音。

(2)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

(3)学习第二乐段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1)上节课我们初听了《红旗颂》,还记得乐曲中的“红旗主题”吗?

(2)现在我们来学唱“红旗主题”。

(3)再次欣赏《红旗颂》。

(4)再次放声歌唱“红旗主题”,鼓励学生为第一乐句填词。

教学随笔:学唱新歌效率高。

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汇总14篇)篇四

:继续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欣赏合唱《我的祖国》。

1、完成《我家在中国》的合唱部分,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2、记住《我的祖国》的主要旋律,并能分析两个乐段在音乐情绪上的对比。

3、在演唱和欣赏过程中继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气势磅礴的《红旗颂》,这节课我们要欣赏一首既优美亲切又宏伟壮丽的合唱歌曲《我的祖国》,这首歌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听来使人既感亲切又心潮澎湃,同《红旗颂》一样,能激起我们的爱国之情。

简介歌曲。

(1)初听一遍。

(2)请学生说说听赏的感受。

(3)复听。随录音哼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学生完成课本上填空。

(5)再欣赏一遍,要求学生记住歌名及主要旋律。

(1)复习第二乐段。(只唱第一声部)。

(2)共同学习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3)分两声部合唱。

(4)学习反复记号,这个记号常用在结尾部分。

(5)学习结尾句。

(6)学习第一乐段的歌谱。

(7)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学生学习两声部合唱时效果良好,对歌曲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汇总14篇)篇五

课时:2—2。

教学目标:

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连贯的有感情的演唱《愿祖国花好月圆》,体验歌中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说愿望。

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回答。

二、朗读歌词。

师:在这花好月圆的夜晚,让我们来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吧!

(课件:《花好月圆》音乐)。

1、师配乐朗诵歌词第二段。

2、请全体同学配乐朗诵歌词第一段,体验情感。

3、分角色朗读。

第一段:大陆小朋友。

第二段:台湾小朋友。

三、学唱歌曲。

1、听琴哼曲。

师:刚才我们有感情的朗诵了歌词,现在请同学们用声音来表现心中盼望回归的情感。

2、听琴唱谱。

分男女生接龙演唱。

3、依谱唱词。

师:同学们还能用什么不同方式来演唱歌曲呢?

4、合作演唱。

分男女声对唱,一领众合,一部分哼唱、一部分演唱歌曲等。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将这美好的歌声录下来,寄给台湾的小朋友,大家共同期盼台湾早日回归到祖**亲的怀抱吧!

将师生演唱的歌曲录音。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台湾的民歌,了解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大陆和台湾血脉相连,那份感情是深深的台湾海峡割不断的!我们相信,终有一天,台湾会回到祖国的怀抱,让我们祝愿祖国早日统一,愿祖国花好月圆!

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汇总14篇)篇六

: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

1、提高学唱歌曲的效率,能较快学会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2、对藏族民歌及其音调感到兴趣。

3、初听《红旗颂》,感受其宏伟的气势,听出其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调。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我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但是热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音乐课上,我们主要应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也最能激发起人们的某种情感。例如今天我们要欣赏的管弦乐曲《红旗颂》,听了就会使人感到精神抖擞、信心百倍,一种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怀抱中的温暖感油然而生,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这是一首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优秀作品。同学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前奏吗(学生回答)?教师在钢琴上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再用卡片出示《红旗颂》引子部分:教师在琴上奏几遍,使学生加深印象。

同学们可以听出这一音调基本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一样,但只用了原前奏的前半部分素材,并突出了三连音的进行,显得更有气势和紧迫感。

这首乐曲的主题就是“红旗主题”,同学们可以看教科书41页。

师在琴上弹奏。

播放《红旗颂》录音。

生听完后,互谈感受。

(1)听一遍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范唱录音。

(2)请学生朗读一遍歌词,并与学生装共同讨论这首歌词的含义与风格。

(3)简介藏族。

(4)再听一遍范唱录音后随录音学唱歌词。

(5)克服难点。

(6)请学生回答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

(7)随教师的琴声有感情地唱两到三遍。

:学生学习歌曲效率高,听赏音乐时非常专注。

:学唱歌曲《我的家在中国》、继续深入欣赏《红旗颂》。

1、初步学会歌曲《我的家在中国》。

2、能熟练地演唱“红旗主题”。

3、学习用课堂乐器演奏“红旗主题”。

生答。师补充。

(1)听范唱录音。

(2)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

(3)学习第二乐段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1)上节课我们初听了《红旗颂》,还记得乐曲中的“红旗主题”吗?

(2)现在我们来学唱“红旗主题”。

(3)再次欣赏《红旗颂》。

(4)再次放声歌唱“红旗主题”,鼓励学生为第一乐句填词。

教学随笔:学唱新歌效率高。

:继续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欣赏合唱《我的祖国》。

1、完成《我家在中国》的合唱部分,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2、记住《我的祖国》的主要旋律,并能分析两个乐段在音乐情绪上的对比。

3、在演唱和欣赏过程中继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气势磅礴的《红旗颂》,这节课我们要欣赏一首既优美亲切又宏伟壮丽的合唱歌曲《我的祖国》,这首歌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听来使人既感亲切又心潮澎湃,同《红旗颂》一样,能激起我们的爱国之情。

简介歌曲。

(1)初听一遍。

(2)请学生说说听赏的感受。

(3)复听。随录音哼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学生完成课本上填空。

(5)再欣赏一遍,要求学生记住歌名及主要旋律。

(1)复习第二乐段。(只唱第一声部)。

(2)共同学习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3)分两声部合唱。

(4)学习反复记号,这个记号常用在结尾部分。

(5)学习结尾句。

(6)学习第一乐段的歌谱。

(7)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学生学习两声部合唱时效果良好,对歌曲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汇总14篇)篇七

1、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

2、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与同学、朋友分享《同一首歌》真挚情感,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3、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录音机。

: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生活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授新课。

1、介绍歌曲。

师:歌曲创作于1950年,作为十一届来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

(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5、教师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

(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

6、学生跟琴演唱并纠错。

7、跟着伴奏演唱一遍。

生:(学生回答)。

9、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并实践。

10、最后请同学们欣赏由毛阿敏演唱的《同一首歌》。

(四)、总结:

现在这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唱同一首歌,回忆往事,共叙友情,相信这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这节课学习了同一首歌,这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学习,来回忆往事,共叙友情,这首这满怀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汇总14篇)篇八

2.学会搭建脚本弹奏乐曲。

3.学会利用变量实现自主变换角色运行速度的功能。

4.学会利用变量实现自主变换乐器的功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搭建“音乐线”的脚本。

难点:搭建“音乐线”的脚本。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你也会唱吧。可你能用scratch软件来设计制作一个小动画来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乐器演奏它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可以做到!让我们一起进入音乐的殿堂吧!

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任务驱动。

1.设置舞台背景并创建角色。

1)设置舞台背景。

学生通过阅读书上内容,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找生上前演示操作。

对于学习慢的同学,采取小组帮带,共同进步。

学生练习。

2)创建角色。

学生通过阅读书上内容,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找生上前演示操作。

对于学习慢的同学,采取小组帮带,共同进步。

学生练习。

3)绘制“音乐线”

学生通过阅读书上内容,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找生上前演示操作。

对于学习慢的同学,采取小组帮带,共同进步。

学生练习。

2.搭建脚本。

1)搭建小动物的脚本。

(1)小动物左右转动。

教师给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自己练习。

小动物左右转动的脚本。

(2)音符与数值。

音符用什么数字表示?

学生通过阅读书上内容,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找生上前演示操作。对于学习慢的同学,采取小组帮带,共同进步。

练习:将《我是一个粉刷匠》曲谱编写完整。

(3)设定乐器。

(4)搭建小动物碰到“音乐线”的脚本。

教师给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自己练习。

小动物碰到“音乐线”的脚本。

(5)新建变量。

学生自己新建一个变量。

教师讲解演示小动物脚本,学生练习。

小动物脚本。

2)搭建“音乐线”的脚本。

(1)“音乐线”碰到小动物。

教师给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自己练习。

“音乐线”初步的脚本。

(2)新建变量。

学生新建变量,完成“音乐线”的脚本。

舞台上的变量。

3.演示成果。

(三)学习检测。

完成“我的收获”中是说一说。

(四)教师总结。

第六课音乐变奏曲。

1.绘制舞台背景并创建角色。

2.搭建脚本。

七、课后反思:

通过学习成果的及时反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老师要经常通过网络教室教学演示功能,多多展示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点评指导,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汇总14篇)篇九

教学内容:继续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欣赏合唱《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完成《我家在中国》的合唱部分,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2、记住《我的祖国》的主要旋律,并能分析两个乐段在音乐情绪上的对比。

3、在演唱和欣赏过程中继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气势磅礴的《红旗颂》,这节课我们要欣赏一首既优美亲切又宏伟壮丽的合唱歌曲《我的祖国》,这首歌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听来使人既感亲切又心潮澎湃,同《红旗颂》一样,能激起我们的爱国之情。

简介歌曲。

2、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1)初听一遍。

(2)请学生说说听赏的感受。

(3)复听。随录音哼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学生完成课本上填空。

(5)再欣赏一遍,要求学生记住歌名及主要旋律。

3、继续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

(1)复习第二乐段。(只唱第一声部)。

(2)共同学习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3)分两声部合唱。

(4)学习反复记号,这个记号常用在结尾部分。

(5)学习结尾句。

(6)学习第一乐段的歌谱。

(7)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4、小结。

学生学习两声部合唱时效果良好,对歌曲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汇总14篇)篇十

从浩瀚的书籍里,我认识了祖国五千年的礼貌;从瓦砾上,我在把历史的回声聆听;那时,我我认识了祖国,开始把祖国装进我小笑的心理。祖国走进我的心她是我信心倍增,她使我热血沸腾,祖国啊!你是家乡流淌的小溪,你是门前葱绿的山岭;你是孩子天天的乳名;你是祖母古老的纺车。

祖国啊,在我心中你具体,形象幼而又生动!

你是长城上的一块方砖,你是荒山上的一棵迎客松,你是云南的石林,你是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你是北海九龙闭上腾飞的九龙。

你是唐诗宋词,你是《诗经》、《史记》、《红楼梦》;你是明清小说杂剧,你是五千年灿灿文化集大成!

你是张衡的地动仪和祖冲的圆周率,那是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祖国啊,在我心中,你愈来愈重。

你是东海的旭日;你是东方腾飞的巨龙;你是炎黄子孙的蓝图。

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汇总14篇)篇十一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提高学唱歌曲的效率,能较快学会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2、对藏族民歌及其音调感到兴趣。

3、初听《红旗颂》,感受其宏伟的气势,听出其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调。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我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但是热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音乐课上,我们主要应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也最能激发起人们的某种情感。例如今天我们要欣赏的管弦乐曲《红旗颂》,听了就会使人感到精神抖擞、信心百倍,一种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怀抱中的温暖感油然而生,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2、欣赏乐曲《红旗颂》。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这是一首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优秀作品。同学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奏吗(学生回答)?教师在钢琴上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再用卡片出示《红旗颂》引子部分:教师在琴上奏几遍,使学生加深印象。

同学们可以听出这一音调基本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一样,但只用了原前奏的前半部分素材,并突出了三连音的进行,显得更有气势和紧迫感。

这首乐曲的主题就是“红旗主题”,同学们可以看教科书41页。

师在琴上弹奏。

播放《红旗颂》录音。

生听完后,互谈感受。

3、学唱歌曲。

(1)听一遍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范唱录音。

(2)请学生朗读一遍歌词,并与学生装共同讨论这首歌词的含义与风格。

(3)简介藏族。

(4)再听一遍范唱录音后随录音学唱歌词。

(5)克服难点。

(6)请学生回答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

(7)随教师的琴声有感情地唱两到三遍。

4、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学习歌曲效率高,听赏音乐时非常专注。

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汇总14篇)篇十二

2.学会搭建脚本弹奏乐曲。

3.学会利用变量实现自主变换角色运行速度的功能。

4.学会利用变量实现自主变换乐器的功能。

重点:搭建“音乐线”的脚本。

难点:搭建“音乐线”的脚本。

教学课件。

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你也会唱吧。可你能用scratch软件来设计制作一个小动画来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乐器演奏它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可以做到!让我们一起进入音乐的殿堂吧!

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任务驱动。

1.设置舞台背景并创建角色。

1)设置舞台背景。

学生通过阅读书上内容,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找生上前演示操作。

对于学习慢的同学,采取小组帮带,共同进步。

学生练习。

2)创建角色。

学生通过阅读书上内容,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找生上前演示操作。

对于学习慢的同学,采取小组帮带,共同进步。

学生练习。

3)绘制“音乐线”

学生通过阅读书上内容,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找生上前演示操作。

对于学习慢的同学,采取小组帮带,共同进步。

学生练习。

2.搭建脚本。

1)搭建小动物的脚本。

(1)小动物左右转动。

教师给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自己练习。

小动物左右转动的脚本。

(2)音符与数值。

音符用什么数字表示?

学生通过阅读书上内容,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找生上前演示操作。对于学习慢的同学,采取小组帮带,共同进步。

练习:将《我是一个粉刷匠》曲谱编写完整。

(3)设定乐器。

(4)搭建小动物碰到“音乐线”的脚本。

教师给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自己练习。

小动物碰到“音乐线”的脚本。

(5)新建变量。

学生自己新建一个变量。

教师讲解演示小动物脚本,学生练习。

小动物脚本。

2)搭建“音乐线”的脚本。

(1)“音乐线”碰到小动物。

教师给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自己练习。

“音乐线”初步的脚本。

(2)新建变量。

学生新建变量,完成“音乐线”的脚本。

舞台上的变量。

3.演示成果。

(三)学习检测。

完成“我的收获”中是说一说。

(四)教师总结。

第六课音乐变奏曲。

1.绘制舞台背景并创建角色。

2.搭建脚本。

通过学习成果的及时反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老师要经常通过网络教室教学演示功能,多多展示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点评指导,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汇总14篇)篇十三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是一首合唱曲。

由教师介绍“抗美援朝”

三、欣赏歌曲。

听歌曲的录音,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讨论:歌曲可以分几局部?

两局部的情绪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第一局部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二局部为什么和第一局部有所不同?

试着让同学唱一唱,以加以体会。

让同学根据歌曲的速度、情绪、不同的力度演唱。

10、让同学仔细辩味各段歌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在里面?

12、第一局部是在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充溢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第二局部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自豪感。

四、学唱歌曲。

指导同学根据用赞美的情感和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

分领唱和合唱。

五、你欣赏了这首《我的祖国》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

第一局部: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热爱。

第二局部:赞美祖国的强大自豪。

六、课后小结。

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汇总14篇)篇十四

1、认知目标:熟悉《大起板》曲调。

2、情感目标:聆听河南板胡独奏《大起板》,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3、能力发展目标: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大起板》是根据“河南曲子”中的《小调大起板》改编而成的板胡独奏曲。

河南曲子的早期演出形式是:“围地堆”及“高跷”。即:演出正式开场前,先把演出场地围好。随后便由乐队演奏一曲热闹非凡的乐曲——小调大起板,演员们则跟随音乐在场内舞蹈(俗称“踩场”)。这就是《大起板》最原始的曲调。

《大起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将河南人民那种热情奔放、豪爽粗犷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乐曲的引子采用了同音进行的形式。它由角音(mi)开始,延伸至商音(re),造成一种粗犷、泼辣的宏大气势。

乐曲的第一个段落带有河南曲子的典型特征,使用了常用的典型音调),具有敲锣打鼓的节奏特点;采用对答呼应及句幅逐步增大的方式。从音乐情绪上看,它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奔放的。

乐曲的第二个段落与第一段落形成明显的对比。它频繁地变换节拍,采用跳动的节奏,在调性上进行对比,从而造成一种欢快、跳跃的音乐情绪。

乐曲的第三个段落音区移高、速度加快,重现了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尔后,采用民间音乐中“螺蛳结顶”(即:音型由大到小、逐步递减)的手法将乐曲向前发展,直至一连串的下行滑音,形成一种诙谐、幽默的音乐情绪。随着一个八度上翻,音乐又回到热烈奔放的情绪之中。

乐曲的第四个段落速度更快、力度更强,并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最后,以一个短小干脆的乐句结束全曲。

熟悉《小放驴》曲调。

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大起板》。

1、导入: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板胡独奏曲《大起板》。

2、简介体裁内容:《大起板》是根据“河南曲子”中的《小调大起板》改编而成的板胡独奏曲,《大起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将河南人民那种热情奔放、豪爽粗旷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3、初听,边听边想: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4、分段欣赏:

分析:乐曲的第一个段落带有河南曲子的典型特征:使用了常用的典型音调,具有敲锣打鼓的节奏特点,采用对答呼应及句幅逐步增大的方式。从音乐情绪上看,它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奔放的。

乐曲的第二段落与第一个段落形成明显的对比。它频繁地变换节奏,采用跳动的节奏,在调性上进行对比,从而造成一种欢快、跳跃的音乐情绪。

乐曲的第三段落音区移高、速度加快,重现了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

5、复听,完整体会。

三、小结下课。

相关范文推荐

    市场营销学实训报告(优质14篇)

    报告范文通常包含问题描述、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可读性。如果你正在为报告的写作发愁,那么不妨阅读下面的范文,相信会给你带来灵感和启示。

    三年级第八单元假如我是一名(模板20篇)

    优秀作文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出色,还需要在语言运用上有独到之处。接下来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文,它们在思想深度和表达方式上都有一定的独特之处。假如我是一名教师,我

    防溺水领导的讲话稿(优秀14篇)

    无论是政治宣讲、企业汇报还是学术讲座,讲话稿都是演讲者思考和准备的重要内容。这些讲话稿范文涵盖了不同主题和场合,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讲话的艺术。

    雨中的小兔二年级(通用15篇)

    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具备良好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总结三个部分,以使内容更加有条理和完整。在阅读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时,可以思考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小学控辍保学责任书范文(20篇)

    它体现了岗位的特征和要求,是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指南。以下是一些成功岗位职责范文的精选,通过分析和总结,找出其中的共性和特点。一、责任目标:1、建立目标管理责

    开学第一课讨论的发言稿(优质17篇)

    发言稿的结尾部分应该具有总结性质,简洁明了地回顾演讲的要点,并提出鼓励或呼吁等行动性的建议。希望大家在阅读以下范文时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独特的发言风格和写作方式,展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教案(实用17篇)

    教学反馈是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的评价和回馈。下面是一些针对一年级学生的教案设计,供教师们参考和借鉴。1、培养欣赏漫画的兴趣,体会幽默带来的愉悦。2、

    离任审计的述职报告(精选16篇)

    写述职报告是对自己工作的梳理和整理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充分认识自己的工作情况和能力水平,为今后的发展制定更加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高质

    初中家长会的学生主持稿(实用22篇)

    家长会是学校和家长之间的重要沟通方式,有助于促进双方的合作与理解。以下是一些家长会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家长会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写低保申请书(模板15篇)

    低保申请书可以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和家庭状况,帮助政府部门全面评估申请人的经济困难程度。低保申请书的作用是向有关部门申请经济救助,解决个人或家庭因生活困难而无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