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实用12篇)

时间:2023-12-13 作者:笔尘

教学计划要兼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学生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教学计划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路。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实用12篇)篇一

一、填空。

1、数字38中十位上的3表示()个十,个位上的8表示()个()。

2、79的前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3、10个一是(),3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100。

4、一个数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5、4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89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6、99在()和()之间。

7、填一填。

46。

()80。

()=98。

()41。

二、填一填。

71、27、42、77、24、79、84、67、54、56。

个位上是7的数()。

个位上是4的数()。

十位上是7的`数()。

三、排一排。把这些卡片上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5、46、78、71、12。

()()()()()。

四、数一数,写一写。

1、一个一个地数,从28数到33。

(),(),(),(),(),()。

2、两个两个地数,从49数到59。

(),(),(),(),(),()。

3、五个五个地数,从55数到80。

(),(),(),(),(),()。

4、十个十个地数,从50数到100。

(),(),(),(),(),()。

五、找规律。

1、77,78,(),(),(),82,()。

2、92,82,(),(),52,(),()。

3、34,36,38,(),(),(),()。

4、(),(),(),55,45,35,()。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实用12篇)篇二

一、教学设想: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5以内加法的初步认识(北师大版),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加法这种运算,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情况,设定以下目标:1、通过解决“一共有几支铅笔”的问题,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能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用加法来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5以内的加法的计算,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强化问题意识。3、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是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教学难点是加法意义的理解。

我在设计教案时侧重以下二个方面来进行展开:

1、动静结合,落实好双基。

本节课是学习加法的开始,学生虽然在生活中已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但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入学三个星期,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先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以讲解为主,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法及加法算式,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意义的理解,课堂上动、静结合,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培养了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愿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设机会,鼓励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将计算知识的学习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紧密结合。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一共有几支铅笔”的问题,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能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用加法来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5以内加法的计算,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进一步提高问题意识。

3、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难点:加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学具:苹果图片4个,小熊图片5个。

教具:5枝铅笔实物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你们看,老师手上有几枝铅笔?

老师这只手又有几枝铅笔呢?

2、师问:分别可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3)。

(反思:这里情景比较单一,可以利用课件多创设几个情景,多演示几次,让学生更直观、更充分地体验“合起来”。)。

二、探究学习,理解意义。

(一)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1、演示合并动作:老师做了什么动作?(引导学生说:合起来)。

3、引导学生说3句话:

(1)指着图: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反思:学生对“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很模糊,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预先考虑到的,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问题,答案是五花八门的。这儿可以创设个情景如拿个盒子让他们猜一猜里面粉笔的支数,让学生先明白什么是问题,才让他们提出数学问题。)。

(2)让学生伸出小手来,边做边说。

(反思:“伸出小手说一说”效果很好的,首先是动手,符合儿童爱动的年龄特点;其次是学生边说边做,加深了他们对加法含义的认识,用3句话来说,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要让学生重复地讲,讲充分。)。

4、解决问题。

一共有多少枝铅笔呢?你怎么知道的?(板书:5)。

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这个式子,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加法算式。

5、揭题,板书:加法。

6、读加法算式。

7、小结: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表示什么?5是怎么得到的?

(反思:这里还可以扩展去问,数字“2”、“3”还可以表示什么?如苹果、书本、小朋友等,让学生具体说一说,给“2+3”赋予多种意义,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加法含义。)。

(二)操作交流,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

摆一摆,说一说。

1、苹果图片。

(1)、师示范摆,引导学生说3句话和算式。

(2)、指名摆,其余生说。

2、小熊图片: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说,指名反馈。

(三)尝试练习。

p22摆一摆,试一试。

重点让学生说汽车图与小鸟图的图。

三、巩固应用。

1、完成p23第1、2、3题。

重点交流打乒乓球图,让学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反思:教学打乒乓球这幅图,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后,再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2、说一说,算一算p23第4题。

师:淘气说小朋友学得这么好,请小朋友去玩呢!看,这是他家的客厅,你能在他们家发现有趣的加法问题吗?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凳子、桌子、花、人等)。

3、小结。

(反思:练习巩固和讲解新课界线太明显,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可以用个故事把他们串联起来,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课后反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写道:“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识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标准》还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有几枝铅笔》上后静心想想,这节课失败的关键原因就是因为我没有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没有去“备”学生!

1、这批孩子在入学前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了,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应定位在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上,我虽然在教案中提到了这点,可课堂上我却没能很好地去贯彻这点。我应该很好的利用课件,或者创设几个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合起来”,配合小手,边做边说3句话,反复地让学生说,我想加法意义的理解应用也就能水到渠成。

2、学生对什么是数学问题不清楚,在课堂上我一上去就让小孩针对我的演示提出数学问题,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个环节是整节课费时最多的,也是我教学最吃力的一处。如果课前我能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个环节,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数学问题后,再让学生来提数学问题,那么学生就能轻松的用简练的语言提数学问题了,教师也就能更好的控制整堂课的节奏了。

3、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与生活。这节课最后还可以设计让学生在教室里、在身上找找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相连。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实用12篇)篇三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22~23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课标解读。

本学段课标指出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具体情境和数学活动中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内容分析。

《有几枝铅笔》是北大师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加法的第一节课。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就是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和应用”为主线展开数学活动,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创设大量的情境,唤醒他们已有的经验,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逐步体会加法的实际意义,列出不同算式,在说一说、算一算中发现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随处都能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善于发现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加法的含义;难点是能根据加法的含义,正确列出加法算式。

·学情认识。

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加法,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要正确理解加法的意义并一定困难,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加法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运用。所以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加以引导,在“有几枝铅笔”这一生活情境的支持下,学生能顺利建立“2+3=5”简单的数学模型。在家庭生活的背景情境中,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建立的数学模型,说出这个家庭中两样物体合并的现象。这样不仅让学生感知学习知识的必要性,从而产生学习加法的动机和兴趣。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理解加法的含义。

2、会读、写加法算式,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能力目标:

1、能根据提供的具体情境,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并进行解答,会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点。

2、让学生在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性目标:

1、在合作、交流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2、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关资源】。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情景图课件。

学具准备:学生准备小圆片、三角形、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理解加法含义。

1、师生谈话,激qing引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新教室来上课,你们紧不紧张呀!

生:紧张!

师:这节课就是同学们喜欢的……。

生:数学课!

师:同学们在数学课中已经学会用脑、动手,通过认真观察来自己寻找答案,做得很棒,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相信你们这节课会做得更好!

2、创设情境,理解加法含义。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大屏幕,看看大屏幕上有什么,又有什么变化?

生1:草地上有两只大熊猫,又来了一只大熊猫。

生2:树上有一只鸟在唱歌,又飞来了一只鸟。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它们合在一起是多少呢?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加法。

教师出示图片1:老师还把我们的好朋友带来了,是谁呀?

师:对了,是我们的好朋友笑笑,笑笑在干什么呀?

教师出示图片2:引导学生说出笑笑一只手拿了2枝铅笔,另一只手拿了3枝铅笔。(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和3)。

教师出示图片3:再看看笑笑怎么做的?(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起来)那合起来一共是几枝呀?快来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吧!看看谁说的好?(引导小朋友也来学笑笑的样子试一试,边拿边说。)。

师:像这样把2支铅笔和3支铅笔合起来,要计算一共有多少支铅笔,我们就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大屏幕动画和创设学生熟悉的动手拿铅笔的情境来导入新课,既直观又亲切。通过合并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并到一起,要用加法计算。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上课的开始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独立探究。

师:2支铅笔和3支铅笔合起来是5枝铅笔,那你能用算式写出来吗?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2+3=5)。

2、小组交流。

师:写完的小朋友,请把你写的算式给你的同桌看一看,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写的?(请一名学生板书)。

(小组交流算式写法,教师适时小结。学生争先回答所会的知识,表现欲强烈。)。

3、算式读法。

师:(指着板书)大家看他写得对不对?这个算式怎样读呢?(先指名读后齐读)。

4、认识加号。

师:谁知道这个符号叫什么?怎样写呢?(生回答师纠正)。

5、质疑解惑。

师:大家对这个算式有没有不懂的?

6、加深理解算式含义。

师:(指着算式)谁知道这里的“2”表示什么?“3”呢?“5”呢?

生1:有2只蝴蝶,又飞来3只蝴蝶,一共有5只蝴蝶。用加法算式表示:2+3=5。

……。

三、实际操作,动手动脑(书第22页“摆一摆” )。

1、出示桃子图,让学生看懂图意后,边摆边说过程:先出示1个桃子,再出示3个桃子,然后合在一起。

2、让学生用圆片摆1+3=4的过程。

(同桌交流,小组互动,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孩子给予鼓励帮助。)。

生1:1+3=4。

生2:3+1=4。

3、分别出示桃子图二和图三。

让孩子们分别用三角形和小棒摆出图二和图三的情景,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个情境的设计是开放的,从一幅情境图列出一个算式到能列出多个算式,赋予同一个算式的意义愈加丰富。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并能快速写出正确的算式,有的小朋友还写出不同的算式,不仅进一步理解和体验了加法的含义,还体现了课标中提出的“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实用12篇)篇四

一、请写出1号车的行车路线。

1、从广场出发向行驶()站到电影院,再向()行驶()站到商场,再向()行驶()站到少年宫,再向()行驶()站到动物园。

2、从动物园出发向()行驶()站到(),再向()行驶()站到(),再向()行驶()站到电影院,再向()行驶()站到广场。

3、小红坐了3站到少年宫上车,她可能是从哪站上车的?()。

4、小明从商场出发坐了4站,他是从哪站下车的?(。

二、请你根据题目的叙述,在方格中填写相应的名称。

(1)医院在街心花园的'北面。

(2)街心花园的西南面是光明小学。

(3)银行在街心花园的西北面。

(4)邮局在街心花园的西面。

(5)商场在街心花园的东南面。

(6)派出所在街心花园的东北面。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实用12篇)篇五

一、学习提问题。

1、师:请小朋友认真看老师做什么,边看边讲。(师在黑板上先贴上3只小白兔磁铁,然后又在另一边贴上2只。)。

生:老师在黑板上贴3只小白兔……。

师: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草地上原来有3只小白兔,又跑来2只。谁会提一个问题?孩子茫然。

师:老师先提一个:草地上原来有3只小白兔,又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小白兔?(板书:一共有几只小白兔?)。

让学生跟着老师说。

2、老师黑板上贴上飞机磁铁,先贴上2架,再贴上一架。请小朋友提问题。

生:天上原来有2架飞机,又飞来1架,一共有几架飞机?(板书:一共有几架飞机?)。

3、老师一手拿3枝铅笔,一手拿2枝铅笔,请小朋友提问题。

生:老师左手拿着3枝铅笔,右手拿着2枝铅笔,一共有几枝铅笔?(板书:一共有几枝铅笔?)。

4、师:请小朋友们也像老师这样提问题好不好?

生:树上原来有2只小松鼠,又跑来2只小松鼠,一共有几只小松鼠?

生:水里有2条小鱼,又游来1条,一共有几条小鱼?

……。

二、学习用加法解决问题。

解决板书的3个问题。

1、一共有几只小白兔?

生:5只。师:一共有5只小白兔。你像老师这样完整地说一说。生说。

师:怎么算出5只小白兔的?

生:3+2=5。

生:把3只小白兔和2只小白兔合起来。

师:谁来写算式?

生板书:3+2=52+3=5。

(一生喊:老师,我跟他们不一样。老师让他来写。生:1+4=5)。

师:2+3=5对吗?

生:对,把又来的2只和原来的3只合起来。

师:1+4=5对吗?生:不对,图上没有一个4只,也没有一个1只。写1+4=5的学生:1+4也是等于5啊!

教学“+”。读算式。

2、解决第2、3个问题:一共有几架飞机?一共有几枝铅笔?

请学生上台板演。讲评。

3、老师在黑板上贴图,学生提问题并写出算式。完成后交流。

三、画图提问题写算式。

1、师:在黑板上画桃子图,让学生提问题,再写算式。

2、学生用彩笔画自己喜欢的图,再提问题,并写算式。

教学反思。

教学中值得肯定的地方。

一、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数学在生活中才富有灵性和活力。在学习提问题这一环节,当学生从不知道问题是什么到学生在老师的示范下模仿、学会了提问题时。老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小朋友们也像老师这样提问题好吗?在提问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激励学生:这个问题提得真棒,还有没有跟人家不一样的啊?说得好的给予贴贴纸的奖励。在提问时,不断唤醒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出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与求知欲,课堂情绪高昂,思维活跃,一个个精彩的问题从稚嫩的童声中喷发出来,我心情激动,和学生分享着学习的乐趣。学生体验到了思维之趣,成功之乐,参与之悦。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回答问题,为了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我让学生以两人为小组,在小组内提问题,让每个学生尽情地表达那不说不快的问题。心理学表明:人如果有了一次成功的体验,他就会追求更多的成功体验。这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信心都大大的有益。

二、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本节课“有几枝铅笔”学习的是5以内的加法计算,学生因之前的数学学习,对5以内的加法计算都已经比较熟练,因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把它放在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并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之前,学生对提问题还一无所知,所以我采用让学生进行模仿性的学习,先听老师说,再听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说,在这样的模仿中学会提问题。当学会了提问题时,就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提问。

在教学用加法解决问题时,当老师问:一共有几只小白兔时,学生直接就说出了加法算式:3+2=5。我本来是要在这个环节教学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没想到学生自己先说出来了。数学应是人性的数学,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让老师、教案跟着学生的思路走。我接着学生的话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把又来的2只和原来的3只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三、教学成效显著。

绝大多数学生学会了从生活当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当把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符号时,学生们也学会了提问题,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教学效率高,学生学得活,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充分地锻炼,提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实用12篇)篇六

1.圆柱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就越大。()。

2.如果两个圆柱体积相等,它们一定是等地等高。()。

3.圆柱的高不变,底面直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8倍。()。

4.底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体积相等。()。

5.圆柱的底面积扩大到原来2倍,高缩小到原来的12,它的体积不变。()。

6.如果两个圆柱体积相等,它们不一定是等地等高。()。

7.两个等高的圆柱,底面积大的那个圆柱体积一定大。()。

二、基础训练。

1.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

2.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积是6m2高是0.5m,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50.24分米,高是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提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圆柱形木桩,沿直径切开,截面是一个正方形,圆柱底面周长是6.28分米,求圆柱的体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圆柱形的蓄水池,从里面量,底面的周长是25.12米,深2.4米,池内水面距底面0.8米。蓄水池内现有水多少吨?(1立方米的水重1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实用12篇)篇七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生活中的数、 观察与测量、100以内的加与减和有趣的图形。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所教年级基本情况,本年级共有学生58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较扎实,对学习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兴趣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仍有畏难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我班有学生53名。一年级学生由于进校时间短,且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我将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一)教学重点:

1、 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 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6、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7、继续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1、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发展学生能力,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2、重视培养习惯。好的习惯使学生学习数学事半功倍。在平时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认真思考等良好习惯,形成自觉行为。

3、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步发展。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位置(4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2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八、找规律(4课时)

九、统计(3课时)

十、总复习(5课时)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实用12篇)篇八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实用12篇)篇九

一、看谁算的又快又准。(24分)。

二、数一数,涂一涂,填一填。(18分)。

1、三种图形一共有个。

2、个数最多,的个数最少,它们相差个。

3、增加4个就和同样多。

三、下表是一(1)班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17分)。

节目喜羊羊与灰太狼葫芦娃蓝猫。

人数1079。

(1)在下面的格子里涂色表示看各种动画片的人数。

(2)一共调查了()人,喜欢看()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喜欢看《西游记》和《喜洋洋与灰太狼》的一共()人。

四、根据下列算式的得数完成统计表。(涂一涂)(12分)。

五、跳绳比赛。(15分)。

姓名淘气小明欢欢。

成绩9810095。

名次。

1、把他们名次排出来,填在表格里。

2、最多的跳了()下。

3、第一名比第五名多跳了()下。

4、第五名再跳()下和第四名同样多。

六、解决问题。(14分)。

1、车上原有乘客54人,到站后下去28人,又上来17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实用12篇)篇十

1.我每天早上__________开始上课,中午__________放学。

2.帮我找朋友。

9时半2时4时7时半快3时了。

3.画表针。

1时3时半5时。

二、先想后填。

现在是时,现在是()时现在是()时。

过1小时后是()。过1小时后是()。过1小时后是()。

三、解决问题。

(1)小明生病了,小明现在吃药是几时?

(2)医生告诉他每6小时吃一次药,今天他第二次吃药应该是什么时候?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实用12篇)篇十一

1、初步感知加法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的情景活动和具体操作过程中,体会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3、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qing引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新教室来上课,你们紧不紧张呀!

生:紧张!

师:这节课就是同学们喜欢的……。

生:数学课!

生1:有两只大熊猫,又来了一只大熊猫。

生2:树上有一只鸟在唱歌,又飞来了一只鸟。

师:观察得真仔细。它们合在一起是多少呢?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生1:小红的左手拿了3支铅笔,右手拿了2支铅笔,合在一起一共有5支铅笔。

师:同学们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2:小红的右手拿了2支铅笔,左手拿了3支铅笔,合在一起共有5支铅笔。(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和3)。

生:5支铅笔。

师:这样把2支铅笔和3支铅笔合起来,要计算一共有多少支铅笔,我们就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师:把2支铅笔和3支铅笔合起来,我们就用加法符号“+”来表示。(教师范读加法算式,学生自己读。)。

师:同学们请你们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2+3=5的算式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生1:有2只蝴蝶,又飞来3只蝴蝶,一共有5只蝴蝶。用加法算式表示:2+3=5。

二、实际操作,动手动脑。

(1)出示桃子图,让学生看懂图意后,边摆边说过程:先出示1个桃子,再出示3个桃子,然后合在一起。

(2)用小圆片摆1+3=4的过程。

同桌交流,小组互动,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孩子给予鼓励帮助。

生1:1+3=4。

生2:3+1=4。

(3)分别出示桃子图二和图三。

让孩子们分别用三角形和小棒摆出图二和图本的情景,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

三、启发想象,练习表达。

师:同学们,通过动手摆卡片,已经对加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图片,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来摆加法算式的吧!(学生们观看课件,说出加法算式)。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小明的家,小明请大家支他家做客,不过小明说他喜欢聪明的小朋友,必须说出一道加法算式才可以去他家玩,谁想来试一试呀!(观看第23页第四小题,说一说,算一算)。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观察的很仔细,说的很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在你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加法算式,快认真仔细观察,回家后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吧!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实用12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自主、积级的识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能读出喜庆、欢乐的心情。

4、对祖国生日由来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感情朗读、丰富的想象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与大自然中的“果实、枫叶、鸽子、海涛”等共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教学程序: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59个国庆节。板书:国庆节。

2、你知道哪些关于国庆节的资料?

回忆这欢庆的场面,真是激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欢庆国庆的小诗--出示课题:欢庆。

3、指名读。

4、我们除了说欢庆国庆,大家结合自己过节的感受,还可以说欢庆什么?(说话练习)。

5、现在,我们来写好“欢庆”两字,伸出手,与老师一起写(生书空,师板演)。

7、交流评讲学生写的字。(注意田字格的位置及间架结构)。

二、初读课文。

1、下面我们先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不认识的字查看一下生字表。(放出声音读,小朋友们读书的声音最好听了)2、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教学,估计是多音字“乐”及旗帜。(根据学情进行生字教学)。

3、再次读课文,肯定比上一次好,

3、读好了,就读给同桌听,读正确了,你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你的同桌,或者冲他笑一笑。

三、研读前四行。

过渡:读书不但要读通,读顺课文,而且还要学会思考。

1、快速的自读课文,拿起笔,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讨论看能不能自己解决。其实呀,既能提出问题,又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人应该是最能干的,看谁最能干。

2、交流:汇报一下刚才在小组里解决问题的情况,你们组解决了哪些问题。

3、哪些问题是小组内解决不了的。

4、同学们,课文的前面4句,每一句话都是欢庆国庆节的一幅图,同桌再研究研究,怎么读才能读的更好,自己练练,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多练几遍。

如:5、交流(以下环节不分顺序,按学情出发进行教学)。

自己去读读诗的前四行,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呢,给自己打上一个小问号。

预设:燃烧的火把,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扶一把,结合图片做巧妙地引导,图文结合,使理解,悟情有机融合。

四、研读后四行。

1、在节日里,欢庆的场面、庆祝的形式肯定还有很多很多,把你看到的或者是你想庆祝的,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你所描绘的欢庆场面。

2、如:天安们广场焕然一心、城市的夜景真美丽、天空亮起五彩的礼花、……小结:看到祖国大地美如画,到处都是欢乐,都是一片喜庆,同学们,我们的祖国59年来,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作为祖国妈妈的孩子,你们自不自豪,骄不骄傲,那一起来读读后面的四行,把你的自豪骄傲的语气,把对祖国妈妈的崇敬之情读出来。

总结:同学们,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十月一日,是个闪闪发光的日子,让我们怀着对祖国妈妈的爱戴之情,把全文连起来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背诵课文,书写生字。

2、交流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开一个小小的朗诵会)。

3、做随堂练习。

相关范文推荐

    英语教师个人简单教学工作计划(通用20篇)

    教学工作计划不仅是教师的工作依据,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文件。现在,请大家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欣赏一份成功的教学工作计划。“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

    全友家具活动促销方案(汇总20篇)

    活动方案的制定还要考虑活动的长期影响和可持续性,以确保活动的效果能够延续和发展。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了解到一些创新和实用的活动方案。“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个成

    今年的寒假(汇总14篇)

    优秀的作文需要具备良好的结构和条理性,能够清晰地表达思想和观点。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一些优秀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明天又要去食堂工作

    成长压力的高中(专业17篇)

    作文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努力写好优秀的作文。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例子,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草原上有一条河,河的两岸各有一群羊。人们惊奇

    开学风波初一(实用13篇)

    优秀作文是对自我情感和生命体验的诠释,它能够唤起读者共鸣并引发深入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这些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优秀作品,包

    园博园小学生六年级范文(24篇)

    优秀作文给人以思考和反思,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了思想上的启发和提升。下面是一篇获奖的作文范文,可以说是近年来较为优秀的作文之一。青春带着我们的忧伤,被岁月的车轮碾

    朋友有那样一双眼睛(优秀15篇)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优秀作文可以传递作者的情感与思想,我们需要学会用文字表达内心的世界。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写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镌刻在心里的记忆范文(19篇)

    作文中的观点要有深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优秀作文是在某一领域内表现出色的文学作品,它具有深刻的思想、精巧的结构和优美的语言。优

    法学社会实践报告(汇总23篇)

    社会实践报告是对实践活动进行回顾和评价的重要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己。这里是小编整理的几篇社会实践报告,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下文。因为家庭的原因我在寒假期间

    讲述爱国人物的故事范文(18篇)

    爱国是我们对自己祖国的尊重和敬意,是我们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阅读一些优秀的爱国文章,能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与美好。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工人成了国家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