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优质14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笔尘

教学计划是指教师根据学科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一份详细规划。它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方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优质14篇)篇一

1、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松树)教“松”领读。

2、板书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指出“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3、从“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题目上,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啊?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练读生字词。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并纠正。

(3)让学生提醒生字的读音。

(4)开火车读(品议)。

(5)齐读两遍词语。

3、再读课文。

(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并标自然段)。

4、指名逐段读。

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a、介绍两棵松树的大小和位置。

b、小松树对大松树夸自己长得高、看得远。

c、风伯伯教育小松树。

d、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

(5)逐段指名朗读。

5、听录音范读,初步体会课文内容。

小朋友们,你们课文读得非常认真,现在我们一起学习本课生字,看谁学得最棒?

三、学习生字。

松朋呢回答伯。

1、认读并口头组词。

2、选择想学的汉字,说说结构。

3、师范写并讲解结构。

4、生描红。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优质14篇)篇二

一、谜语导入,巧妙激趣。

师:小朋友们爱猜谜语吗?老师今天带来一个谜语,想猜吗?猜一种植物。

“一年四季穿绿衣,风雪再大全不怕。”

“头上青丝如针刺,皮肤厚裂像龟甲。”(谜底:松树)。

【评价:真聪明,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棵松树,比比看这两棵松树有什么不同?(出示松树贴图,一棵为大松树,一棵为小松树,大小对比明显。)。

师:让我们来亲切地叫叫它们的名字。瞧,这一大一小的松树该怎么读?指名读。

[评价:你心中的小松树真小,你心中的大松树真大!]。

二、对比朗读,巧揭课题。

1、师:

你们把它们的名字叫的这么亲切,它们一定爱和你们交朋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第八课。板书:8小松树和大松树,来读读课题。“松”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怎么记住它?看老师把松字送回田字格,认真观察。

2、指导书写。我们在写松的时候,木字旁写的小一些,捺要变成点,不和右边打架。右边写得宽一点,左窄右宽,松字才漂亮。

过渡:小松树和大松树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想不想知道呢?

三、初读课文,检查自学。

1、打开课文46面,自由读课文。注意听好老师的要求: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次,把字音读准。

2、看,生字宝宝自己从课文中跑出来了,还认识吗?动脑筋记住它。开火车读。

师:“松”是平舌后鼻音要读好它。“爷爷”是轻声音节。“呢”是轻声词。

3、你们已经和生字新词交上朋友了,长句子会读吗?想来挑战一下吗?课件出示长句子“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师指导朗读,指名读。这句话很长,我们要注意停顿才能读好它,看这些斜线就是吸气符号,要稍稍停顿。(课件长句子加斜线表示停顿)。

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师:再来试一试,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一教就会,真了不起!

四、演练结合,体验生成。

(一)贴图找位置,学习第一段。

师:生字新词,长句子都会读了。读起课文来一定更有信心!自己再读读,看能不能把课文读的更流利通顺。

师:孩子们都会读了吗?会读了,相信你们一定能帮它们找到家。出示大山的贴画。瞧,这是一座高山,谁来摆一摆,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家在哪里呢?指名上台来摆两棵松树的位置。

师引读:瞧,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你们是从课文哪里知道的?(第一自然段)。

师:一起捧起书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二)尊重朗读体验,注重生成,学习第二段。

过渡:小朋友读书可认真了!老师这儿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有一个导演要把《小松树和大松树》拍成一部电影。他们要招聘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演员,想参加吗?想参加可要听好了,要演好电影先要读好剧本,剧本就是我们的课文。先报名演小松树,要演好它,先找一找小松树这个角色都说了那些话?拿出笔读读课文找一找,画下来。

师:找到请举手。把你画的读给大家听,你们和他一样吗?

课件出示小松树说的话在第二自然段中。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师:谁来当小松树,来演一演。要演好它可要读好小松树的话,想一想小松树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和表情怎样?自己先试一试吧!

【设计朗读指导方案,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

a、方案:请朗读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朗读。

1.师:你觉得这个小演员把台词说的怎样?

2.师:我也觉得她读的特别好,再听听她那些地方读的特别好?

4.师:“现在你就是小松树,站在这高高的山上感觉怎么样?站在山上朝别人说话,可以加上什么动作,来再演一演。”

站在这么高的山上,你感觉自己怎样?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讲体验,抒发感受。】。

(孩子们回答不一,有的说:“我觉得自己好得意,站这么高。”有的说:“我觉得自己特别舒服站得高看的远。”还有的孩子说:“自己觉得很骄傲,原来我这么高!”)。

5.师:带上自己的体验来读小松树的话,请表情动作来帮忙。

b、方案:请朗读能力不是很强的孩子朗读。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1.师:指名读。你读的比较通顺流利,你还愿意更努力的读好吗?老师来帮助你,朗读指导。

2.师:小松树你站在那儿?你觉得自己高吗?恩,你长得真高啊!现在你就是长得很高的小松树,来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再读一读这句话。

3.师:有进步,高多了。站得那么高,所以你能看到(学生回答“很远很远的地方”)来,小松树你站在这么高的山上往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有的说看到公路上汽车和蚂蚁一样,有的说看到行人也像蚂蚁一样。山脚的房子树木都变的很小了……)。

4.师:小松树你站得高看得可真远啊!来读一读“很远很远”(出示词语)评价:这才叫读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5.师:小松树你站在这么高的山上感觉怎样?(指导方法同方案a)。

师范读:老师也想来当一回小松树可以吗?老师为什么能读得好?因为老师把自己当成了在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6.师:谁还想来演一演小松树。指名演。全班演。大家都来当回小松树。注意看这两句话“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一个是感叹号,一个是问号。要读出感叹的语气和疑问的语气。我们知道朗读要读好还要请谁来帮忙?(表情和动作来帮忙)。

(三)自学品悟,学习第三段。

过渡:小松树演得这么好,大家都有资格当小松树。大松树该怎样表演呢?大松树(学生回答“没有回答”)它会想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孩子明白大松树没有回答是因为心胸宽阔不和小松树斤斤计较。)。

(课件出示小松树得意洋洋的表情。)。

师:小松树刚才还很得意,可现在惭愧的低下了头,为什么它有这么大的转变呢?(因为风伯伯教育了它)。

师:孩子你们读懂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说。理解“托”的意思,加动作理解。

师:哦,老师也明白了,原来小松树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呀!你还想对小松树说什么?学生自由畅谈。

延伸:风伯伯的话说得这么有道理,难怪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知错就改就是个好孩子,老师这儿也有一句话送给你们。

(课件“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师:来演一演风伯伯。风伯伯说这些话是教育小松树,注意加上动作“摸”(联系生活实际,长辈们对你们说话时候很亲切,和蔼可亲,边说边抚摸着你们的头,找感觉,边读边演。)。

五、回归整体,朗读全文。

师:下面我们来给这个童话故事配音。(出示flash动画)孩子朗读全文。分角色朗读,男生当风伯伯,女生当小松树。

师:真棒!你们都是小小配音师。

延伸:小松树惭愧的低下头,接下来会怎么做呢?咱们下节课还得接着往下编故事,演课本剧呢!

六、观察结构,指导书写。

“松、托、孩、呢”

1,出示生字,观察结构,比较异同。(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自己想办法识记:“松”字可以编故事:一个老公公靠在木头上。“托”字提手旁加毛字少一横;“孩”字换偏旁识记;“呢”换偏旁识记。

3,师范写,生输空,再描红。

七、板书设计。

大松树贴图山顶小松树贴图。

得意。

惭愧。

大松树大山贴图。

【教学反思】:

一、注重“以学生为本”。针对低年级孩子好表演,对直观事物兴趣浓厚的特点。巧妙的设计了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松树大山贴图等,调动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化难为易。

二、注重“尊重个性化朗读体验”。针对不同朗读能力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朗读指导方案(ab)方案。体现朗读指导的差异性,层次性。因材施教,把握住不同孩子的阅读感受进行朗读的指导。将阅读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三、注重“老师激励性评价”。在课堂上老师始终应该以饱满的热情激励孩子,充分的肯定孩子的所思所想。让思维在老师激励下插上飞翔的翅膀。

四、注重“语文与课内外知识的联系,”注重语文与品德之间的联系。寓教于学中,潜移默化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方式调动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语文生活化。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优质14篇)篇三

教学过程:

一、直观演示,激趣导入。

1.板书“比”

今天上课我们来比动脑,比读书,比表演。

2.昨天,我们认识了一大一小两位朋友,多媒体出示图片小松树和大松树。

今天啊,小松树也想和大松树比一比,它想和大松树比什么呢?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松树和大松树》。

二、深入角色,自主感悟。

(一)第一段。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松树和大松树分别长在哪里吗?老师这儿有座山,大家快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帮她们找找家。

2.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出示大、小松树的位置。

(二)第二段。

1.过渡:一天,小松树低下头一看,看到山下有一棵大松树。她说了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读读第二自然段,你从小松树的话中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第2节)。

2.指导交流: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松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板书:骄傲。

3.小朋友,你能通过读把当时小松树的得意、骄傲、看不起别人的样子表演出来吗?(指导表演读)。

(三)第三段。

1.过渡:大松树很宽厚,没有说话,可是,风伯伯听到了小松树的话,他说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

2.交流:风伯伯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1)引导学生从“摸”字入手,生活中谁会摸你的头?你能感觉到什么?

2)指导朗读:是啊,风伯伯多爱护小松树啊,谁来学着风伯伯的样子来教育教育小松树?

3)我们一起来告诉小松树好吗?

4)听了风伯伯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

小松树能看得远,不是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

大松树看不远,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第四段。

1.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有什么表现呢?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

2.你能学学小松树的样子吗?

采访小松树:你为什么低着头?你的心里想些什么?

板书:惭愧。

3.谁能读出小松树此时的心情?

4.请你代表小松树,向大松树说句话好吗?

5.小结:现在小松树不再看不起别人,变成了一个又谦虚又懂礼貌的孩子了。

三、分角色朗读表演。

1.每人挑选一个你最喜爱的角色练习朗读。

2.挑选四名同学上台表演。

学生评价,说说表演者值得学习和不足的地方。

3.挑选一组同学表演。

4.全班齐读课文。

四、升华体验,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了不起,我们比了读书,比了表演,比了动脑,个个都很棒!老师奖励你们两句名言:

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理解小松树和风伯伯的话。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风伯伯的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优质14篇)篇四

教学目的: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3、学会三个生字:爷、松、呢。

一、导入  :

1、课前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大小两棵松树,小松树在大山上,大松树在山下。

2、提问: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这儿有两棵松树,它们有什么不同?

(大小、位置不同)。

师:山上的这棵小一点,我们称它为——小松树;山下的这棵大一点,我们称它为——大松树。

3、这两棵松树,一上一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好好地来学习第8棵。

4、指读、齐读课题。

(读出松树的大小之分)。

二、精读体味:

(一)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话(引出第一段)。

请小朋友看着黑板上的这幅图,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这两棵松树分别长在什么地方?

2、指名读(读出两棵松树大小、位置的不同)。

书上是怎么写的呢,谁愿意为我们读一下?

3、齐读。

过渡:它们两个,一个长在山上,一个长在山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第二自然段。

(小松树骄傲自大、自我炫耀。)。

2、出示句子: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1)自己读读,你觉得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小松树非常骄傲、得意?

(2)指导读好词语:多高、很远很远、你呢。

(3)谁能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里面,把句子读好了,读出小松树非常骄傲、得意。

(4)“你呢?”是什么意思?——你有我长得高,看得远吗?

(5)自己带上动作、表情练读。

(6)多种形式表演读:

个别读、挑战读、男女生赛读。

(三)第三自然段。

1、自读。

2、看插图:谁来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风伯伯?(笑眯眯、和蔼可亲)。

3、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风伯伯非常和蔼可亲?

(1)摸着——动作。

(2)风伯伯称呼小松树为为什么呀?(孩子)。

读好“孩子”,十分亲切、和蔼。

(4)你是怎么理解风伯伯的话的?

(5)是啊,其实大松树比小松树高多了。

出示:小松树看得远不是,而是;大松树看不远,不是,而是。

(6)出示句子:大松树比小松树高多了。

引导学生用“比”说一句话。

(7)指导朗读风伯伯的话,读出语重心肠的话、宽厚、慈爱。

(四)第四自然段。

1、如果你是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这番话,你会有什么想法呢?你会感到什么?

2、小松树终于知道自己错了,他惭愧地——低下了头。

3、给“惭愧”换个词,从而加以理解。

小朋友,当我们犯了错,你会觉得怎么样?

4、小松树感到很惭愧,那会对大松树或风伯伯说些什么呢?

三、创造表演。

1、这个故事里一共有几个角色?(3个)。

2、以小组为单位,一个读叙述、一个演小松树、一个演大松树、一个演风伯伯。

3、分角色表演读,选出最佳表演组。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爷、松、呢。

2、齐读。

3、给生字找朋友。

4、选2个你喜欢的字,自学。

5、指名做小老师,并说说注意点。

6、师范写。

7、描红,师巡视。

五、作业 。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优质14篇)篇五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1、板书课题。

2、读准“松”的平舌音、翘舌音。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放多媒体动画,听故事。

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

5、正音。

听:是后鼻音。

呢:读轻声。

惭:读平舌音。

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

(1)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5)以下几个词作重点指导:

“地方”、“孩子”、“爷爷”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三、初步理解课文。

1、再次指名朗读课文。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刚开始学课文时,你们提的问题已经弄懂了哪些?

(2)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弄懂它们。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字音,巩固字音。

2、教学新偏旁。

孩:“孩子”所以就是子字旁,与“子”有什么区别?

3、自学课后的生字笔顺表,并试着描红。

4、反馈检查:“孩”、“比”的笔顺。

你们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还有什么值得注意地方呢?师作重点指导:

低;不能忘记最后一笔点。

孩:子字旁要分三笔写成,第三笔是提。

5、指导写字。

6、怎样把这些生字写美观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7、师在学生说的同时,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答:中间的“人”要写得舒展一点,能包住下面的部分。

孩、低、听、伯: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多:第二个“夕”横撇要写长些。

8、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骄傲自满的道理。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这两棵一大一小的松树长在哪里呢?

齐读第1自然段。

2、细读第2自然段。

(1)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小松树很看不起大松树呢?

(3)生一边找出相应的词语,师一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

(4)你能一边读一边把小松树说这话时的神态表演出来吗?

(5)自己练读,指名读,评议。

(6)有感情朗读小松树的话。

(7)这时大松树没有回答,它会想些什么呢?

3、细读第3自然段。

(1)小松树的这番话被风伯伯听见了,师范读第3自然段。

(2)通过风伯伯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3)风伯伯对小松树怎样?你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

(4)有感情练读风伯伯的话。

(5)齐读第3自然段。

4、细读第4自然段。

(1)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生齐读第4自然段)。

(2)你能学学小松树的样子吗?

(3)这时他会想些什么呢?

(4)请你代表小松树,再向大松树说句话好吗?

5、现在,小松树不再看不起别人,变成了一个又谦虚又懂礼貌的孩子了。

(1)分角色朗读、表演。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

(3)发头饰,自由组合表演。

(4)指名上来表演。

(5)评选最佳演员。

板书设计。

谦懂。

虚礼。

貌看不起。

风伯伯。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优质14篇)篇六

本节课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歌唱并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演唱和表演的自信心及表演力。

2、通过音乐律动和音乐游戏引导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

3、通过对音、画、舞的欣赏,了解舞蹈来源于生活,并能够结合自己的感受运用于课堂实践中。

4、培养学生创新和团体荣誉精神及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感受民歌特色.

教学准备:小方巾、录音机、风琴。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去郊游吧!(听二拍舞曲)。

二、基训部分:

1)单手位:注意眼随手动,姿势正确。

2)勾绷脚:脚背用力,脚趾去找地板,两腿绷直。

3)前踢腿:向上踢腿有力,学会快速踢,轻轻放,跟着音乐有节奏的作变化转身。

三、导入。

2、初听音乐。

师:听!还有谁也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播放音乐)。

3、教师提问:你听到了些什么?

4、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5、跟风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6、学生质疑。

歌曲里,毛泽东是谁?

教师进行革命教育,并演示陕北延安一带的画面。

四、拓展部分。

1、师:画面里的人们在干什么?是哪个地方的舞蹈?你怎么知道?

2、板书:舞蹈来源于生活。舞蹈的含义:是人们常见并乐于参加的艺术活动。

3、播放东北的秧歌以及了解风土人情,民俗。

4、引入舞蹈《东北秧歌》。

1)教师示范舞蹈动作(播放小松树音乐。

2)讲述每一个动作的要求。

3)学生跟老师一起跳并分清左右。

五、结束部分。

生:我们能不能用这个舞蹈来做游戏(全班同学一起舞蹈)。

师生总结:我国是一个舞蹈种类最多的国家,你们以后想不想学更多的民族舞蹈?好,下次舞蹈课请同学把你所看到的舞蹈类型带过来好吗?听音乐出教室,下课。

教学反思:在前面的教学环节,通过大小松树贴图的对比,学生已明显看出小松树与大松树高度相差很多,都笑它自不量力,没有自知之明。其实,已经明白了风伯伯话的意思。此处的反复朗读,不如换成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风伯伯的话的理解,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目标层次高一些,也更有意义和作用。

写在最后:反思是一种回顾,一种成长,有思考,才会有更多收获。感谢骨干班的要求,让我们一同思考,一同成长吧!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优质14篇)篇七

城南小学 李波涛。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寓言。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高,因而看不起山下的大松树,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骄傲自大的行为。全文共的四个自然段。

本节课上的是第二教时,主要的教学任务一方面是学习第一教时余下的几个生字,另一方面是在深入理解感情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就教师所提供的话题,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研读,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二者的结合点在哪里?本节课的设计,就试图用教师所提供的话题来体现二者的结合点。

为什么这样说从课文中找出理由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一步深入自主探究课文。教师在学生已有的对课文的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加以点拨,使学生通过朗读对小松树的骄傲自大有进一步的体会。

在总结阶段,我让学生还用“小松树-------”的句式来说学习课文后的感受,来强化对课文的认识。

在教材的处理方面,本节课对风伯伯的话有意进行淡化处理。主要的原因和理由是:1、风伯伯的话可谓语重心长,完全是一个长者口吻,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体会到这一层,我觉得实在太困难;2、风伯伯的话只要大致了解了意思,并不妨碍学生理解全文。3、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很明显是小松树。对风伯伯的话进行淡化处理所节省的时间和精力可用在反复研读体味小松树这一形象上。即所谓“宁掘一口井,不开一条沟”。这一设想和做法是否可行,还要请各位点评。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优质14篇)篇八

1.板书“比”

今天上课我们来比动脑,比读书,比表演。

2.昨天,我们认识了一大一小两位朋友,多媒体出示图片小松树和大松树。

今天啊,小松树也想和大松树比一比,它想和大松树比什么呢?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松树和大松树》。

(一)第一段。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松树和大松树分别长在哪里吗?老师这儿有座山,大家快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帮她们找找家。

2.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出示大、小松树的位置。

(二)第二段。

1.过渡:一天,小松树低下头一看,看到山下有一棵大松树。她说了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读读第二自然段,你从小松树的话中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第2节)。

2.指导交流: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松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板书:骄傲。

3.小朋友,你能通过读把当时小松树的得意、骄傲、看不起别人的样子表演出来吗?(指导表演读)。

(三)第三段。

1.过渡:大松树很宽厚,没有说话,可是,风伯伯听到了小松树的话,他说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

2.交流:风伯伯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1)引导学生从“摸”字入手,生活中谁会摸你的头?你能感觉到什么?

2)指导朗读:是啊,风伯伯多爱护小松树啊,谁来学着风伯伯的样子来教育教育小松树?

3)我们一起来告诉小松树好吗?

4)听了风伯伯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

小松树能看得远,不是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

大松树看不远,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第四段。

1.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有什么表现呢?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

2.你能学学小松树的样子吗?

采访小松树:你为什么低着头?你的心里想些什么?

板书:惭愧。

3.谁能读出小松树此时的心情?

5.小结:现在小松树不再看不起别人,变成了一个又谦虚又懂礼貌的孩子了。

1.每人挑选一个你最喜爱的角色练习朗读。

2.挑选四名同学上台表演。

学生评价,说说表演者值得学习和不足的.地方。

3.挑选一组同学表演。

4.全班齐读课文。

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了不起,我们比了读书,比了表演,比了动脑,个个都很棒!老师奖励你们两句名言:

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理解小松树和风伯伯的话。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风伯伯的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优质14篇)篇九

1、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松树)教“松”领读。

2、板书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指出“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啊?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

1、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练读生字词。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并纠正。

(3)让学生提醒生字的读音。

(4)开火车读(品议)。

(5)齐读两遍词语。

3、再读课文。

(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并标自然段)。

4、指名逐段读。

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a、介绍两棵松树的大小和位置。

c、风伯伯教育小松树。

(5)逐段指名朗读。

5、听录音范读,初步体会课文内容。

小朋友们,你们课文读得非常认真,现在我们一起学习本课生字,看谁学得最棒?

松朋呢回答伯。

1、认读并口头组词。

2、选择想学的汉字,说说结构。

3、师范写并讲解结构。

4、生描红。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优质14篇)篇十

:正确地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学习第一小节及本小节中“松、多、呢、回、答”五个生字。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用简单的线条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座大山。)。

生:是一座大山。

师:在这座大山里呀,一棵小松树和一棵大松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事。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会它。

2、听一遍课文的录音,学习这位叔叔是怎样读课文的。要认真看书、仔细听!

3、同学们自己再试着读读课文,争取读准每一个字。

songduonehuidabohaiyetuo。

松多呢回答伯还爷托。

4、请同学们把刚才画出的生字、生词,以及含有生字的句子再重点读读,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学生认读自己画出生字、生词及句子。)。

(教师出示写有生字的小黑板。)。

5、生字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自己读读,动脑筋记住它。

(学生自读,指生读,齐读。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生词。对易错的生字订正、齐读。)。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松:左右结构木字旁,右边是个公。

多:第四笔撇在第二笔横撇的中间起笔,呈上下排列。

呢:与“泥”作比较。

回:全包围结构大口框,书写时注意先里头后封口。

答:“答”字中间的人要写得舒展一点,能包住下面的'部分。

四、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五、作业。

1、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写、临摹。

2、朗读课文。

1、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寓意,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书写“伯”“孩”“爷”“托”。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生字。

二、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1、让我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看书上的插图,自己试着读懂课文,不懂的地方一会儿提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2、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弄清小松树和大松树长在什么地方。

3、(出示小松树和大松树图片)它们长在山的什么地方,谁来帮它们找找家?

4、咱们再齐声朗读一遍。

5、看来,小松树和大松树是邻居,那它们一定经常在一起聊天。这一天,小松树对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你们觉得小松树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那我们读课文时就要把小松树的这种傲气、不礼貌读出来。自己试着读读。

大松树听后生气了吗?看看课文中的插图。

可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见了,它是怎么说的?

风伯伯的话你们听懂了吗?

怎样才能读好风伯伯的话呢?想想当你犯了错误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批评教育你的。

(学生自读,指生读,师范读,生练读,指生读。)。

小松树听懂风伯伯的话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同学们有懂“惭愧”这个词的意思的吗?小松树做错了事,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它这时的心情就是“惭愧”心情。同学们低下头,做一下“惭愧”的样子。

这时,他会想些什么?

假如你是小松树,这时,你想对大松树说些什么?

是大山爷爷把小松树托起来的,小松树想明白了,小朋友,你们是怎么想的?

三、角色表演,升华体验。

1、自读课文,要求读好小松树和风伯伯的对话。

2、四人小组分角色练习读课文。

3、小组戴头饰朗读、表演。

四、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伯:左右结构单人旁,右边是个白。

孩:左右结构子字旁。

托:左右结构提手旁。

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宽。

爷:上下结构父字头。

师范写,生描红。

五、作业。

1、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写、临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则语言故事,讲的是山上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行为。全文共有4段,第一自然段讲山上有棵小松树,山下有棵大松树。第二自然段讲小松树想大松树夸耀自己长得高,看得远。第三自然段讲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盲目自大的行为。第四自然段讲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很惭愧,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6个二类字,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生字卡片。

教时安排:2教时。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优质14篇)篇十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不能瞧不起别人。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体会小松树的思想变化。

2、结合实际感悟风伯伯所说的话。

[教学难点]理解风伯伯所说的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小松树的贴图。

[设计思路]。

以朗读为主,结合想象,让学生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弄懂课文的意思,明白文章所揭示的深刻寓意,同时练习听、说、读、演的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二课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不能瞧不起别人。同时练习听、说、读、演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导入语: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新交了许多词语朋友,大家还能叫出他们吗?

2、出示词语。

3、开火车读,评出最快的火车“快车组”.

小朋友真是眼儿亮,心儿明,坐姿又端正,老师都愿意和你交朋友呢,来,带上你的词语朋友一起走进今天的故事中吧。

二、细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2、你是怎么知道这样贴的?

3、齐读第1自然段。

(二)第二自然段。

1、小松树和大松树常常在一起聊天,听听,它们又说了些什么?

2、指名读。

(1)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

(2)个别读。

(3)其他同学对读书的人进行简单评价:

l       我觉得某某读的好,以为他扮演的小松树可得意了。

l       我认为他好,因为他读的很骄傲,不把大松树放在眼里。

(4)我们就一起像他那样,把小松树的自以为了不起,非常得意的语气都读出来。

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发言。

a大松树会想:你有什么了不起,才那么点大就自以为是了。

b大松树会想:要是你到山下来,还有我高大吗?还能看的比我远吗?

c大松树会想:没有大山爷爷的帮助,你能有那么高吗?

(三)第三自然段。

2、你读的真好,把风伯伯的宽厚慈爱,和蔼可亲都读出来了,我们一起跟他读好吗?

3、你们懂风伯伯的话吗?风伯伯想告诉小松树什么道理?

学生用自己的话解说风伯伯的话。

a风伯伯想告诉小松树不能骄傲,不能瞧不起别人。

b风伯伯想告诉小松树要多看看自己,不能自以为了不起。

c风伯伯想告诉小松树要谦虚,不能随便夸耀自己。

(四)第四自然段。

2、你能读好这个词并读好这一段吗?

学生展开想象回答。

a谢谢风伯伯,不然,我还真的以为自己很高呢?

b大松树,刚才是我不好,对不起。

c大松树,对不起,如果你长在山上,一定会看的更远更远的。

d谢谢风伯伯,是你让我知道了我能看的远是大山爷爷的功劳。

(五)分角色朗读。

(1)分角色朗读、表演。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

(3)发头饰,自由组合表演。

(4)指名上来表演。

(5)评选最佳演员。

三、作业。

1、小朋友们嘴上的工夫看来还行,不知道手上工夫如何,我们一起来写写字。

2、(学生翻开写字本)下面我们来写字:垫好垫板坐端正,一寸一尺一拳头。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优质14篇)篇十二

丹阳实小 王芬。

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品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二、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            教学难点:

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四、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五、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8《小松树和大松树》,老规矩,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

多高 你呢  回答 伯伯 孩子 爷爷  托 松树。

(二)贴图导入。

1、昨天我们还认识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两位新朋友,谁来叫叫它们!

2、谁能把他们送回家?(贴图)。

你能用书上的语言来说说它们各自的家吗?

3、是啊!他俩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天天见面,这天小松树对大松树说话了!打开课本,去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划出小松树说的话,再读一读!

4、交流。谁先来读读你划出的句子。

5、屏幕出示划线的句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9、看屏幕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读——说——再读[关心小松树、讲道理(读出关心的语气)]。

“托”?你来做个托的动作!我们一起来试试。

12、课文中这三个人物,你们最喜欢谁?为什么?

大松树——大度,不斤斤计较。

风伯伯——关心别人。

13、师小结。

既然大家都喜欢他们,让我们把这个故事再练着读读好后来表演表演好吗?

(三)读课文,学表演。

(四)拓展。

1、想象练说:

”?

2、课外阅读补充材料《红花和绿叶》。

转载自。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优质14篇)篇十三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2.学习生字词。读准音,记住形。指导书写“松、多、呢、回、答”。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品读词句,了解小松树的骄傲,为下文的学习铺垫。

一、以松导入,揭题激趣。

1.小朋友,谁认识这个字?(教师出示“松”。指名读。读时强调:松是平舌音)嗯,我们学校的校树——小青松的“松”。仔细看看这个字,谁能指导老师来写写它。(生指导教师写字,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进行书写,并且结合学生的“指导”强调:

1)这个字,左右结构,木字旁。(写)因为做偏旁,木字最后一撇变成点。

2)右边是个公:撇要短、捺要长。

3)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书空:左边——横-竖-撇-点,右边——撇-捺-撇折-点。(教师引读:松)。

谁再来当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这个词。(出示:松树。出示:小松树。你领大家读。出示大松树:你领大家读。)。

2.过渡: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故事。(板书完整课题)谁来响亮的读课题?(指名1生)我们一起读。

3.(出示图片)瞧:老师把它俩请来了。这是——小松树,这是——大松树(分别贴在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旁边)。

二、拼读生字,初步识记。

过渡:它俩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小朋友们一定很想了解吧,那我们赶紧去读读课文吧。

请小朋友打开书本,翻到48页先借助拼音把每个生字拼读2遍。(生自由拼读生字)盖住拼音再读读。

师:生字有信心读准了吗?那老师来考考大家。三人火车开起来。

出示折叠生字词卡:

1.松/松树。

2.多(这个字容易记,上下两个“夕”)/多高哇。

3.呢(这是一个表示语气的词,它读轻声,我们读得轻而短)/你呢。

4.回/答(小朋友回答问题用什么?嘴巴。瞧,回是大口包小口。答,竹子头,人下一张口。)。

5.孩/孩子爷/爷爷伯/伯伯(教师贴词指着:这三个词,连起来第二个读音就要念轻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里谁的年纪最大?(爷爷。是啊瞧,爷爷是爸爸的爸爸,所以是个“父”字头。下面长了胡须了。接着是谁呢?伯伯多大年纪知道吗?伯伯比爸爸稍微大一点。最小的就是“孩子”了。)按照新的排列顺序读。老师一边拿掉词语。

6.托(谁来做做动作)怪不得用“提手旁”。读读词语——托起来。

小结:小朋友真厉害,生字词都能读准了。

绿色通道上的词语,我们也要读准,自己拼拼读读。(生自由拼读绿色通道上的字)。

三、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师: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啊?(4节)那老师想请4位小朋友来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谁来?(指名4位学生)其他小朋友,我们一起做评委,用小耳朵仔细挺好,看看他们谁读得最正确。

师生发表评比意见:读得一字不差的是××。读得声音响亮的是××。(难读的句子和读错的地方,老师领着学生再读一遍。)。

2)还有小朋友想挑战他们吗?这次老师点名每一组出代表一名,参加比赛。在我点名之前,人人都有可能,为了小组的荣誉,自己再准备一遍吧。(生自由读课文一遍。)。

老师四大组分别点名1生。参加比赛。

师:小组里的要对这位同学说些什么啊?(学生可以鼓励、提醒)。

四位学生进行朗读。(朗读后师生评议)。

四、精读课文,学习1、2自然段。

过渡:看来把课文读正确小朋友没有问题了。不过,我们还要学会动脑筋的读书,那就是要一边读一边想。现在,谁再来给大家读读第一段。老师有问题要考考大家的。

1)指名读第一段。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课件点击“山上,小”“山下,大”)。

教师简笔画山。(拿出课始出示的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图片。)谁能摆放一下黑板上这两棵松树的位置?指明学生上台摆。

评价:摆得对不对?奖励你给大家读读第一段。(贴图的学生朗读第一节)。

2)我们一起来介绍介绍这两棵松树的位置。(齐读)。

2.学习第二段。

过渡:有一天,山上的小松树对着山下的大松树说起话来。它在说什么呢?谁来给我们读一读。(指名1生朗读)小朋友,你们听明白它说的话了吗?它说了几句话?(两句。分句出示)我们一句一句地来听听。

1)出示句子1: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指名一生朗读)。

师:听懂了吗?(小松树是说自己长得很高。)它是怎么夸自己的?(出示:多高哇)谁来读读这个词。想想这时的小松树心里怎么样?(很得意。)。

谁能当回小松树,得意的说一说。(指名1生朗读,指导表情。)。

强调:看看,小松树在夸自己长得高的时候,还用上了感叹号。(教师打开词语折叠的感叹号)谁有本领把感叹号表现的语气也读出来。(评价:真是很得意。)。

2)出示句子2: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师:我们再来读读第二句(齐读)你又读明白了什么?(生自由说)。

4)假如你是大松树,会回答它呢?(教师贴出词卡“回答”)学生自由交流。

然而,文中的大松树是怎么做的?(教师板书:没有)。

我们再看书上的插图,大松树什么表情啊?你觉得大松树怎么样?(谦虚)。

5)小结:小松树和大松树多么不同啊。我们来分角色演演吧。(同桌分角色练习。指名演读。评价。)。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将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复习词语,游戏巩固。

过渡:(教师指着黑板)小朋友,黑板上有好几个我们学习的生字,你们都记住了吗?跟老师再一起来读一读。

多-多高哇。

呢-你呢。

回/答-回答。

1.下面,我们来猜字的游戏,请听题:

1)两个部件,木字旁,公字边,什么字?(松)。

竹字头,合字底,什么字?(答)。

2)有土能种花,有口叫什么?(呢)。

3)大口包小口。(回)。

4)大夕背小夕。(多)两个夕字。仔细瞧一瞧,有什么不同?下面的夕比上面的夕稍微大一点点。夕对夕,点对点,下撇长一点。

2、指导书写:

最后还有一个“呢”。看看,什么偏旁?口字旁。指导右半边的笔顺。请小朋友看看右边的笔顺,谁来说。(强调:撇,竖弯勾。)追问:呢字第七笔,是什么?(撇)指导书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描红。(教师巡视评讲)。

3、复习剩下的四个生字和二类字。

1)孩子、伯伯、爷爷、托起来。

2)出示二类字:棵、摸、惭、愧、低、喂。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优质14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 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松树)教“松”(song)。领读。

2. 板书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    指出“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指名读课题,领读课题。

3. 从“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题目上,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

(2)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啊?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

二、 初读指导。

1. 自由读课文。

要求:

(1) 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各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读,互相交流。

2. 检查自读情况。

(1) 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认读,结合实际正音,齐读生字词。

(2) 课文中的词语,估计学生都能理解,可采取下列办法解决有关词语:

指名回答:低头(动作表示)  听(动作)  摸(动作)  回答(联系课堂提问与学生的回答)。

《蘑菇该奖给谁》一课中,哪个词的意思和“惭愧”一样?(难为情)。

(3) 观察生字特点,想出记住生字的方法。小组内交流。

(4) 朗读课文,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a介绍两棵松树的大小和位置。

c风伯伯教育小松树。

(5) 逐段指名朗读。

三、 作业。

1. 认读、练写生字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松树的思想感情。 。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听写词语:松树  比多少  回答  孩子  听  低头。

2. 说出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 精读训练。

1. 指名口头填空:--------有一课---------松树,--------有一棵----------松树。

2. (板书:惭愧)指名拼读后,问:“惭愧”是什么意思?

3. 问:小松树为什么感到惭愧?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4. 起初,小松树怎么样?(板书:长得多高  看到很远)。

谁能把小松树说的话读一读,读出它那种自以为了不起的语气来?

练习朗读,同座对读,互相学习、指正。

指名当众朗读、评议。教者示范,学生再读。

5. 后来,小松树的想法怎么会发生变化的?

指名读风伯伯的话。(板书:比你高  大山托)。

讨论:风伯伯的话是什么意思?

6. 讨论:小松树会怎么想呢?

(谢谢风伯伯,不然,还真的以为自己最高呢)。

(刚才太不礼貌了,要向大松树说声对不起)。

(要是我也在山下,和大松树站在一起,他肯定比我高好多好多呢)。

(谢谢风伯伯,是你让我知道了,我能看得远,是大山的功劳)。

(如果大松树也长在山上,他会看得更远更远)。

7. 教者小结:小松树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他以后一定会改正错误,变得谦虚起来。

8.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 写字指导。

1. 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多  你呢  回答  风伯伯  听  孩  比  低。

2. 自主学习,提出书写时的注意点。

根据学生发言,知道写字。

四、 作业。

1. 按笔顺描红。

2. 朗读课文。 。

板书:

长得多高   比你高 。

看到很远   大山托。

大松树(风伯伯)。

(没有回答)。

小松树和大松树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欢乐颂(专业18篇)

    在幼儿园大班,孩子们开始逐渐接触更加系统的教学内容。这里有一份幼儿园大班的综合评价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运用音乐语言再现对蔬菜探究的体验,体会参加"蔬菜

    深圳第一周工作总结(汇总20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改进和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如果说要我用一个词来概括第一周的生活,我会

    机关节能减排活动方案(汇总18篇)

    活动方案的编写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在下面,我们将为大家展示一些活动方案的实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二手房买卖合同条款范文(15篇)

    买卖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关于买卖的成功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为了更好的完成销售迎驾

    轮岗实习总结(实用14篇)

    实习总结是一种对自己实习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和自我提升的机会。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实习总结范文,用于启发大家写实习总结时的思路和表达方式。近三周来在济公家酒坊

    我的田园情节范文(18篇)

    优秀作文通常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独特的文学品位,引人入胜。欣赏一下下面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灵感和创作的启示。婚前的我像许许多多的女孩子一样,

    竞聘教务处主任的演讲稿(实用16篇)

    竞聘可能涉及到技能测试、面试、考核等环节,我们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小编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值得参考的竞聘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尊敬的领导、评委、老

    海伦·凯勒读后感个人范文(15篇)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者文章后,对其中内容和思想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作品,提高阅读水平。我最近读了一本很好的书,觉得有必要写一

    小小新闻发布会四年级(专业20篇)

    优秀作文是在语文教学中被认可的一种写作形式,它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水平。如果你正在苦恼于写作,不妨看看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或许能给你一

    于秋游演讲稿(通用21篇)

    演讲稿是演讲者与听众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媒介,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演讲中传递正确的信息和理念。这些演讲稿范文不仅有精彩的开头和结尾,还有中间的亮点和重点,适合不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