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文轩

教学计划应该是灵活的,以便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一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基础训练。

(练习题卡)。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003o999325o2586124o6214832o837。

师:你能描述出整数是如何比大小的吗?

生:……。

师:(小结)整数进行比较时,首先要看它的'数位,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相同时,从高位一位一位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二、自主探究新课。

1、创设情境。

师:刚才,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回顾了一下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那么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板书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幅图,你能从这副图上得到哪些信息。

生:他们在跳高,……。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的成绩。(出示卡片)。

2.45米、1.6米、1.98米、1.45米。

师:要分别排出这四位同学的名次前后,就要将他们的成绩一一进行比较,那下面老师把他们分别分成两组来进行比较,看看谁会是优胜者。

2、比较2.45和1.6。

师:这两个成绩该怎么谁的更好?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想办法进行比较。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生:……小结:先比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这个数就大。

3、比较1.98和1.45。

师:他们的成绩,又该怎么比呢?引导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生:……。

三、扩展运用。

1、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是怎样比的。

(1)3元2.6元。

(2)6.35米()6.53米。

(3)4.723()4.79。

(4)0.458()0.54。

2、说说你是从哪位比出他们的大小的。

6.4()5.912.4()13.083.21()3.12。

4.83()4.594.364.3712.352()12.36。

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是,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略。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二

教学目标:

2、让学生体会掌握比较小数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结实了一个新朋友:小数。你们能利用自己的学具来具体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说出来。

2、学生汇报。

3、看来小数也有大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较小数的大小。

二、探究体验。

1、出示课本例题。

到底谁的成绩最好?请同学们给他们排出名次。

2、小组讨论、比较。

请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书上。

3、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小结方法。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可以用我们以前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来比较。先从小数点左边开始一位一位的比较。

大家一起来记住比较小数的方法,记录在书上。

三、实践应用。

1、看图比较各组数的大小。

p90页“做一做”。

2、p94第9题。

比较生活中三种茶叶的价格。

3、谁最高?

小组内量出身高并以米为单位进行记录,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

4、p94第10题。

结合首都人均绿地面积表,让学生提问题,感受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情境中自主探究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思想,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具学具:例题中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问:你知道三角尺和练习簿哪个贵一些吗?这就是我们今天在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探索比较方法。

根据你已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说说你是如何比较这两件物品的价格的?(小组讨论)。

2、教学试一试。

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独立填写,然后同桌说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集体交流,说出各自的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2、练习六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如何比较大小的。

指出:一个数在直线上的点的位置愈靠右,这个数就愈大,反之则愈小。

3、练习六第9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

提问:小明和小军谁高一些?从表中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

4、练习六第10题。

学生独立填写,在小组内交流。

集体交流:你有什么发现吗?

5、练习六第11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四、课堂作业。

练习六第6、8题。

五、总结提炼。

说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觉得自己在这一节课中的表现如何?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四

教学内容:

小数大小的比较,书上第50、5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熟练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4、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五

教材中,例题重点描述的是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让学生利用数数、几十多来比较相应数的大小,在“试一试”中再利用比较计数器所表示数的大小,揭示了其他两种情况: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接着在“想想做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这样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3、创新目标: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

4、德育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难点:

本节课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教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实际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教学设计上以为学生提供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为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抓住“位数”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进行比较数的大小。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谈话导入法和和引导发现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观察、思考、讨论、练习相结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辅助验证,帮助学生获取有关数比较的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指名说)。

2、刚才×××小朋友说他爸爸是36岁,爷爷是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1大吗?

3、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层次一: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1)将数按数位分类。

多媒体展示: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展示。

(2)比大小。

多媒体显示:

一位数和两位数比大小,学生口答,教师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显示:

(3)练习并小结:

课件出示题目,指明学生口答,

你发现了什么?

层次二:例题,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1)、出示多媒体主题图。

教师讲述故事:

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请你把想法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

5、指名板书后读一读。

6、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层次三: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1、多媒体显示63○68:

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3大。

2、试一试(出示计数器)。

(1)看着计数器把数写出来。(53、56;100、98)。

(2)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2、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2)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比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想想做做”第5题。

(1)看图,兔妈妈给小兔照了3张照片:

猜猜各是什么季节?各个季节的温度也不同,看了计温的温度计,老师写出了3个表示气温的数:2度、20度、35度。

(2)你能用符号表示3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4、“想想做做”第6题: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5、写数游戏:学生随意写一个数。

(1)以小组为单位从小到大排一排。

(2)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排队。

(3)个位是7的数站起来排队。

(4)大于60的数站起来排队。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六

教学内容:

小数大小的比较,书上第50、5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熟练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4、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基础训练。

(练习题卡)。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师:你能描述出整数是如何比大小的吗?

生:……。

师:(小结)整数进行比较时,首先要看它的数位,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相同时,从高位一位一位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二、自主探究新课。

1、创设情境。

师:刚才,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回顾了一下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那么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板书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幅图,你能从这副图上得到哪些信息。

生:他们在跳高,……。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的成绩。(出示卡片)。

师:要分别排出这四位同学的名次前后,就要将他们的成绩一一进行比较,那下面老师把他们分别分成两组来进行比较,看看谁会是优胜者。

2、比较2.45和1.6。

师:这两个成绩该怎么谁的更好?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想办法进行比较。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生:……小结:先比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这个数就大。

3、比较1.98和1.45。

师:他们的成绩,又该怎么比呢?引导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生:……。

三、扩展运用。

1、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是怎样比的。

2、说说你是从哪位比出他们的大小的。

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是,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略。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七

教材分析:

这节是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学生对分数的大小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分数相关知识及应用的进一步完善。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他们用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不好,理解能力欠缺,有待智力开发,学生的能力有待提高且大多不喜欢上数学课,不爱思考和积极回答问题。

2、选用一个贴近学生生活且与他们利益相关的话题导入,激发他们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参与、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索式学法为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通分的方法,会正确通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学生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理解通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设境置疑,明确任务。

生:选2/9那块!1/4那块!

(学生小组探究比较方法,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用贴近学生生活且与其息息相关的话题导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领他们开展研究)。

二、讨论汇报,释疑解惑。

师:谁来说说,2/9与1/4哪个分数小?

生可能有以下三种方法:折纸法,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体现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师:你们真行!探索出了三种方法,而且都能帮我们选出2/9那块清洁区较小。不过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第三种方法,也就是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的问题。

接下来顺势说出通分的概念,导生说出通分的依据,以及通分时要注意的问题,通分的好处。

三、即时巩固,升华提高。

让生比较5/6和7/9的大小,并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做法。

然后引导生答出:用6和9的公倍数54或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作分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两个分数通分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后再比较,同时师做相应的板书。

(这设计是想让学生亲历体验,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有三类,分子相同,分母不同;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分子分母都不同。对于前两类不用通分,可以直接用以前的方法,即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值就大,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值就大。

(这个环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的能容的总结和反思,将所学的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四、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独立完成“试一试“。

2、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1/3()5/93/4()4/35/8()11/86/7()6/13。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了解生所掌握的比较分数大小的最基础的知识技能)。

五、回顾交流,总结全课。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八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出示课件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元=()角=()分1分米=()厘米=()毫米。

3米=()分米=()厘米5元=()角=()分。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师:老师了解到商店的一把勺子的标价是3.00元,在日常生活中说是多少钱呢?(3元),3元和3.00元是什么关系呢?(3=3.00元)出示一副手套的标价是2.50元,我们把2.50元平时说成是多少钱?(2.5元)。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教学例1。让学生动手操作量出三张长0.1米0.0-1米0.001米的纸条。

你发现这三张纸条的长度是怎样的?

(1)课件出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线段图。

请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学生略加思考后马上提问,要求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即想的过程)。

演示:重合法比较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大小。

板书并演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导入例1:

你能把它们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1分米是1/10米,写成0.1米。

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0.100米。

并板书:01米0.10米0.100米。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很快回答后课件演示。并在他们之间加上等号。

我们还可以用重合法比较一下。(课件演示)。

(3)指导看黑板: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0.1=0.10=0.100。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导:想想0.30表示什么意思?0.3呢?应该涂多少格?

学生涂完色问:你为什么这样涂?之后演示涂色过程。

问:谁涂的面积大?0.30和.0.3的大小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直观比较法:看上去都一样大。

(在原板书下再板书:0.30=0.3)。

(5)从数位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师: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生: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

师: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要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6)判断下面的说法对吗?

(1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把小数的末尾的“0”去掉,它的计数单位就发生了变化。

三、总结。

师:什么叫小数的性质?

作业设计:

完成教科书第64页第一题。

板书。

小数的性质。

观察: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0.1=0.01=0.0010.3=0.30。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九

2、0.6是60个0.01,0.48是48个0.01,0.60.48。

3、画个圆可以知道0.60.48。

教后反思:

一、改变数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节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收集信息。然后根据两种物品的价钱这一具体事物,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出比较小数大小的多种方法,这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数学学习活动富有生动、活泼、主动,且有个性的特点,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使学生在一个宽松、自由、和谐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成功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重视课堂教学个性,实现了学生认知的自主建构。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教师充当导游的角色,学生跟在后面走。而本节课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中各抒己见,从而探索出多种不同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尤其是某学生冲破教材的局限性,提出了用直线上的点来比较出0.6与0.48的大小的方法。用这种理念指导教学就是让不同程度、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实现了思维的个性化,有利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重视学习主体的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本节课上,教师多次引导学生对他人的认识活动进行评价,如教师问:你认为他的那种比较方法对不对,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比较小数的大小?你认为你今天课上的表现怎样?这种评价与反思,其实也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是一种真情实情况的反映,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中,教师可以得到信息反馈,学生可以相互借鉴,互相启发,对知褒的理解会更丰富、更深入、更全面,而且也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调控的意识,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十

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参与数学活动中,渗透比较的相对性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难点】。

探索小数比较大小方法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体育课上,同学们进行了跳远比赛,这是这几位同学跳远成绩,同学们能不能帮助老师,对这几位同学进行排一下名次。

(二)生成新知。

提问:哪位同学跳的最远?

预设学生回答小明。

提问:为什么?(让学生思考)。

总结:预设学生回答小明跳远成绩3米多,其余同学2米多,所以小明成绩最好,带领学生一块总结出两个数在进行大小比较时,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大。

学生通过十分位表示的分别是8分米,9分米,学生得出小强成绩最好。

总结:在整数部分相同时,怎么来比较大小。引导学生得出,两个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在进行比较大小时,十分位的数比较大。

让学生自行总结出,此时比较百分位。

带领学生进行总结,两个小数进行大小比较时,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大,整数部分相同时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时,比较百分位以此类推。

(三)巩固提高。

比较5.667和5.676大小。

(四)小结作业。

小结: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知识,带领学生一块总结本节内容。

作业:课后习题1.3.5题。

四、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十一

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了解到二年级下册的书又进行了改版,我很自然地将新旧版教学内容进行了对比,发现尤其在练习局部把原来的通过数轴比较数的大小以和目测估计的练习改换掉,而更重视培养同学的数感以和应用。如书中出现“少很多、差不多、慢得多、快一些”这些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非常口语化的词汇,真正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同时对同学估计意识的培养并未忽视。真是一题多练。

由于经验的缺乏,我试图到网站上找一些公开课教案等资料,但由于是新版,而所有相关的资料都与旧版教材配套,因此我只能半参考半自我解读教材,写下如下公开课教案。

一、创设游戏情境,复习引入

1、两位数与两位数的比较

师:(手拿思品书与习字本)同学们,你能猜一猜思品书大概有多少页吗?(58)

组织比较,师:58○60,你是怎么比较的?

2、两位数与三位数的比较

师先让同学估计,再选择50、104、500,说一说为什么?

组织比较60○104,你是怎么比较的?

3、抢答复习旧知

师:你能用已学过的知识比较下列数的大小吗?

出示小黑板,6○20、66○62、100○89、75○57

边回答边说说比较的方法

4、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继续用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十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66页的例5,“练一练”和练习十二的第5-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通分的意义,

2、掌握通分的方法。能熟练的.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它们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3、能灵活的运用通分的方法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什么是通分?怎样通分?

2、我们可以在什么时候应用通分?

3、互动:相互出题练习相互评价交流(3分钟)。

二、教学例5。

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答。

师:谁看的页数多?这个问题实质是什么?

生: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师:小组研究,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方法一:画图比较。

方法二:通分比较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

方法三:化成小数再比较学生汇报,分类领悟比较的方法。注意方法的规范。

3/5=27/454/9=20/45。

因为27/4520/45。

所以3/54/9小芳看的书多。

你还有什么别的比较方法吗?

三、巩固练习。

1.先通分,再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66页练一练。

2、练习十二第五题先明确题目的要求有两个。

3、自由练习。

分小组编拟交换练习。

四、课堂小结。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十三

这节是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学生对分数的大小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分数相关知识及应用的进一步完善。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他们用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基础不好,理解能力欠缺,有待智力开发,学生的能力有待提高且大多不喜欢上数学课,不爱思考和积极回答问题。

2、选用一个贴近学生生活且与他们利益相关的话题导入,激发他们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参与、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索式学法为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知识目标:让学生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通分的方法,会正确通分。

1、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学生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理解通分的含义。

生:选2/9那块!1/4那块!

(学生小组探究比较方法,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用贴近学生生活且与其息息相关的话题导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领他们开展研究)。

师:谁来说说,2/9与1/4哪个分数小?

生可能有以下三种方法:折纸法,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体现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师:你们真行!探索出了三种方法,而且都能帮我们选出2/9那块清洁区较小。不过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第三种方法,也就是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的问题。

接下来顺势说出通分的概念,导生说出通分的依据,以及通分时要注意的问题,通分的好处。

让生比较5/6和7/9的大小,并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做法。

然后引导生答出:用6和9的公倍数54或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作分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两个分数通分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后再比较,同时师做相应的板书。

(这设计是想让学生亲历体验,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有三类,分子相同,分母不同;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分子分母都不同。对于前两类不用通分,可以直接用以前的方法,即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值就大,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值就大。

(这个环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的能容的总结和反思,将所学的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1、独立完成“试一试“。

2、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了解生所掌握的比较分数大小的最基础的知识技能)。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地对万以内的'数进行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324()432324()342。

2.一件衣服87元,一条裤子218元,裤子和衣服哪个更贵?你怎么知道的?

二、学习新知。

2.小组进行讨论。

3.进行交流。(方法可能有两种,一是2530不到3000,3680已超过3000。所以,2530比3680小。二是千位上2比3小,2530就比3680小)。

4.你会比电视机(2530元)和冰箱(2350元)的价格吗?自己先把你的方法与同桌说一说,再组织班级交流。(电视机和冰箱价格的千位上都是2,该怎样比呢?)。

5.任意选择两种商品,比一比它们的价格,再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6.练习:比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380()32802380()2360。

2380()82302380()3820。

三、练习。

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进行交流。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火箭每秒能飞行4500米,人造卫星每秒能飞行8000米。谁飞行得快?

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3.城关小学有学生1036名,林庄小学有学生890名,哪个学校的学生多?

5870401249007104。

5003289560448002。

学生先相互说给对方听,再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十五

活动意图:

对于中班孩子来说,从生活和游戏当中感受大小的差别将是非常有效果和帮助的。小朋友都喜欢吃饼干,饼干形状和大小不一,味道也非常丰富,这次活动旨在让小朋友通过自主的比较,掌握大小的差别。

活动目的:

1、区别大小。

2、知道物体的形状可以通过外部力量而改变。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的.圆形饼干。

2、投影仪和电视机。

3、让宝宝将手洗干净。

活动过程:

1、观察饼干,让孩子说出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让孩子来吃饼干,通过吃饼干的时间来进行大小的比较。

3、孩子们咬掉饼干之后,会发现饼干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十六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看图形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和分数是1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较的分数范围扩大到相同的分子的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比较大些的方法,是比较大小的最基本方法基本方法,必须牢固、准确的掌握。

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考虑到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更注重让学生从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上来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比”的算理,所以教学过程中安排了直观图形,动手折叠等,使学生对算理的理性认识有充分的感知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同时理解通分,并学会通分的方法。

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是化难为易较好的方法,在教学中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小组汇报进行学习。比如:先在小组内探究2/7和1/6的大小,然后在班上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再如:先独立比较1/6和3/10,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展示不同通分的方法,然后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通分方法,从而突破重难点。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十七

教学内容:

p。34―35的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六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中,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

2、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下面里填适当的小数。

0。40里面有()个0。01。

3角=()元。

30分=()元。

二、体验发现,理解性质。

1、出示例5:指名读题,分组讨论。

思考: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完成试一试:

(1)学生自主填空。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2)汇报自己的结果。

(3)观察板书: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三、理解内涵,学会应用。

1、课件出示例6: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学生自主填空。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设计(汇总18篇)篇十八

一、设疑激趣.

教师提问:这两个小朋友到底谁高谁重呢?你是怎么想的?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板书课题)。

2.大胆猜测: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

3.比较下面整数的大小:

教师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二、尝试探索.

(1)9.7元和5.9元。

(2)6.79米和6.85米。

2.学生汇报:

3.教师提问:这两组小数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的?

(比较时是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

4.比较下面各小数的大小,你又有什么发现?

(即例5、例6)。

2.35元和2.41元0.07米和0.059米。

学生汇报:

(2)0.07米表示7个0.01米,0.059米里有5个0.01米,所以0.07米0.059米.(可以引导学生用直尺找出相应的长度验证比较结果.)。

(整数部分都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也相同,再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5.教师归纳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6.教师: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试一试.

1.重放动画“小数大小的比较”,帮助这两个同学比出身高和体重.

2.两个同学一组,一人任意说出两个小数,另一人比较小数的大小.要求小数的'位数不超过四位.

四、巩固练习.

1.比较下面小数的大小.

7.9○8.2。

0.51○0.509。

1.374○1.3。

5.7○5.8。

0.6○0.60。

1.23○1.32。

2.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0.80.8070.0780.870.780.087。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3.判断:

(1)6.8096.799()。

(2)5.15.1002()。

(3)38.74838.75(0.009=“”0.010。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的方法,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相关范文推荐

    回味课程改革论文大全(14篇)

    范文范本是写作比赛的参考资料,通过研究和借鉴范文,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竞争力。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范本,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借鉴。新一轮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

    于中秋节的活动方案(汇总16篇)

    制定活动方案还需要预估和合理分配活动所需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阅读这些活动方案范文,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活动方案制定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其对活动效果的重要性。

    我是小小书法家(精选18篇)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欣赏吧。课间操的时候,校园广播站突然说:“现在给书法

    个人参加党校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个人学习和成长的见证,也是展现态度和能力的重要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期党校的培训与辅

    开展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总结(优秀19篇)

    月工作总结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审视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调整方向并制定新的工作计划。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总结有所帮助。

    医院科室感染年度工作总结(专业17篇)

    在忙碌的医院工作中,我们需要及时进行医院工作总结,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和提升医疗质量。通过阅读下面的医院工作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医院在工作总结中所关注的重

    开门红银行工作总结(热门16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反思过去一个月工作的机会,通过总结和概括过去的工作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工作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开展父亲节活动总结大全(19篇)

    在活动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活动的目标和计划,评估实际完成情况,并进行比较和分析。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活动总结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急诊科护士工作总结参考大全(15篇)

    通过写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为未来的工作规划做好准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关于月工作总结的参考范文,希望能给大

    泵站工作总结(热门18篇)

    通过对上个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提高工作效率。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整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2019年站在和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