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FS文字使者

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指导课堂教学的实施。下面是一些教学计划编写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加深大家对教学计划的理解。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一

教学资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86,87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正确给乘得的积点上小数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0.7×59×0.81.2×60.23×314×31.4×3。

口算后提问:从14×3和1.4×3的口算中,你有什么发现。

2、列竖式计算。

3.26×71.36×1230.8×25。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3、引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

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电脑出示教材第4页例3的主题情境图。

观察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给宣传栏换玻璃,换多大一块玻璃,该怎样计算呢(板书:1.2×0.8=)。

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先独立思考,再在4人小组中交流,最后在练习本上写出交流过程。

全班交流时,投影展示学生作业,让学生说说他是怎样计算的。可能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1.2米=12分米0.8米=8分米。

12×8=96(平方分米)96平方分米=0.96平方米。

1.2×0.8=0.96(平方米)。

方法二:1.2×0.8=0.96(平方米)。

1.212。

×0.8×8。

0.9696。

小结优化:(根据学生解题状况灵活小结)。

这两种算法都对。方法一是把玻璃长和宽的长度单位“米”化成“分米”,把小数转成整数计算出积,再把积得单位改成“平方”。方法二是把两个因数都扩大到它的10倍,变成整数乘法算出积,这样积就扩大到它的100倍,把得的积缩小到1%。就得到原先的积。

比一比:这两种算法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计算)。

这两种算法有没有局限性通常的状况小采用什么哪种计算方法(第一种状况有局限性,受单位限制;第二种没有局限性。通常状况下采用第二种方法,板书竖式完成解题,强调小数乘法竖式的格式)。

看一看:算式中的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呢。

(两个因数中一共有2位小数。积也有2位小数)。

(1)组织学生尝试第4页“做一做”。

6.7×0.32.4×6.20.56×0.04。

(2)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演并汇报之间是怎样计算的,群众订正。

(3)教学例4。

观察黑板上各题,小组讨论。(电脑出示讨论提纲)。

讨论提纲:

1.小数乘小数,我们首先怎样想(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去掉,转化为整数乘法)。

2.要得到正确的积怎样办(因数扩大到它的几倍,积就缩小到它的几分之一)。

3.积得小数位数和两个因数位数有什么关系能举例说明吗(以竖式中的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为例,说明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4.根据上面的分析想想,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讨论后;老师组织学生交流,回答上面的问题,归纳得出计算小数乘小数就应注意: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在小数点上。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师引导学生归纳、讨论。进一步得出1.看、2.算、3.数、4.点。

3.看书第87页。理清书中看一看,想一想两个问题,划重点句子,学生质疑。

三、实践应用。

1.不计算,说一说下列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提问:怎样决定积有几位小数。

2.用竖式计算。(第5页做一做)。

3.练习一第6踢。

四、课堂总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这天学到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2.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注意什么。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二

学习目标:

1、透过旧知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基本算法。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比1大(或小)时,积和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潜力。

学习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一、自主学习:

1.出示例题。

2.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3.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4.板书:2.4×0.8=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尝试计算。

(1)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

生: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

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三、成果交流。

小组汇报展示:。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小组总结:

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教师总结:

一变、二算、三点、四去。

3.出示例题,自主学习。

(2)板书:0.56×0.04=________。

4.尝试计算。

(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状况和遇到的问题。

(2)师: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呢?

四、当堂达标。

1.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

2.师: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课时反思:

学生回顾所学,谈收获?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三

一、设计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参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感悟算理——观察比较,概括方法——巩固练习,应用提高”等环节,使学生不断焕发“思维的活力”。

2、计算方法的掌握,计算技能的提高更需要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感悟。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从整体上看是一个系统,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为小数乘小数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不同的是,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点的定位稍显复杂。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设计要重视计算教学探索过程的有效开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思维交流、体验评价,理解感悟算理。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你打算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过道:6.5×0.9;客厅:6.3×4.2;书房:5.4×3;主卧室:5.4×3.5;厨房:4.27×2.6;卫生间:4.27×1.4;小卧室:4.27×3)。

二、自主探索,掌握算法。

(1)引导谈话:根据以往我们计算小数乘法的经验,你觉得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时,是否也可以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呢?“6.5×0.9”请学生尝试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并按整数乘法进行笔算。

思考:按整数乘法计算,请你猜一猜,算出的结果跟实际的结果相比会有多大分别呢?

(2)组织学生共同探究竖式计算算法和算理。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其中计算的道理。教师巡视让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板演。

请学生根据板演说一说的计算算理,并年顺势画上算理指示图。

2、独立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6.3×4.2、5.4×3.5、4.27×2.6、4.27×1.4”,根据自己的思考过程跟同桌说一说。

(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或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00(或10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用积除以100(或1000)。

三、进行比较,概括方法。

1、引导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出示:5.4×36.5×0.9。

6.3×4.2、4.27×2.6竖式组织讨论:

2、小结:小数与小数相乘,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3、交流: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应该怎样计算小数乘小数?你能不能总结一下,这类小数乘小数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概括一下方法。先怎么做的,再怎么做的。

5、出示“0.56×0.04”,你能不能按照我们刚才总结的计算方法计算一下。看一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交流后组织小结出“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在下面各题计算的积里点上小数点的正确位置。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重点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3、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议。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这堂课大家运用知识间的联系,探索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请谈谈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同学们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有许多小数乘法的问题,希望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四

1、结合具体的事物,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借助计算器和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一、问题情境

师生谈话,由介绍自己家的房间面积谈起,引出聪聪家客厅面积的问题。教师口述出示相关信息并板书。

学生发言,教师对注意观察生活的学生给予表扬。

师:我们先来算一算聪聪家客厅面积的问题。聪聪家客厅长4、8米,宽3、6米。

教师板书:

长4、8米 宽3、6米

二、解决问题

1、客厅面积。

(1)提出问题(1),师生共同列出乘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中的因数的特点。

师:要求“聪聪家客厅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4、8×3、6=

师:观察算式中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

师: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2)提出估算的要求,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方法只要合理,就予以肯定。

师: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聪聪家客厅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给学生一点思考、估算的时间。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1)把4、8看成5,把3、6看成4,5×4=20,所以客厅面积不到20平方米。

(2)把4、8看成5,把3、6看成3、5,5×3、5=17、5,所以,聪聪家客厅的面积大约是17、5平方米。

(3)把4、8看成4,把3、6看成3,4×3=12,聪聪家客厅的面积一定在12平方米以上。

(3)提出用竖式计算的要求,讨论: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怎么办?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8×36的积以后怎么办?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聪聪家客厅的面积不到20平方米。那么,到底是多少平方米呢?我们运用竖式计算一下。

教师板书竖式:

生:4、8扩大10倍是48,3、6扩大10倍是36,先算48×36。

生:把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变成48×36。

师:把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变成48和36。

教师板书:

师: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8乘36的积以后怎么办?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意见。如:

生:把积缩小100倍。

生:把积缩小10倍。

如果出现不同意见,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了解,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就等于这两个因数的积扩大100倍。

即 4、8×10×3、6×10=4、8×3、6×100

(4)先讨论怎样计算,再师生共同完成竖式计算。重点讨论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师:谁来说一说,4、8×3、6怎样用竖式计算?

生:把4、8看作48,把3、6看作36,用整数乘整数的方法算出48乘36的积,再把积缩小100倍。

师:好!请同学们说,我来写,我们共同完成竖式计算。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按整数相乘得出1728后,怎么办?

生:把1728缩小100倍。

生:从1728右边开始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

教师完成板书:

2、沙发占地面积。

(1)让学生读问题(2),并观察沙发图,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写出算式,并讨论算式中两个因数的特点。

生:沙发的长是1、8米,宽是0、85米。

生:问题是沙发占地多少平方米?

师:求沙发占地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算式,教师肯定并板书。

0、85×1、8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个算式的两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一个是一位小数,一个是两位小数。

(2)提出:“怎样用竖式计算”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师生共同完成,竖式计算。在横式中写得数时,告诉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的0可以不写。

师:这样的两个小数相乘,用竖式计算怎样算呢?

教师板书竖式:

生1:1、8扩大10倍是18,0、85扩大1000倍是85,先算出18乘85的积,再把这个积缩小1000倍。

生2:先按整数相乘的方法计算85×18,再把积缩小1000倍。

学生说的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师:好!就按大家说的方法,我们一起算一算。大家说,我来写。

学生说,教师板书。

师:按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85×18等于1530后,怎么办?

生1:把1530缩小1000倍,在1的后面点上小数点。

生2:从1530的右边开始数出三位,在前面点上小数点。

教师在竖式中点上小数点。

师:大家看今天算出的这个小数积比较特殊,小数的末位是0,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横式写得数时,小数末尾的0可以不写。

完成横式:

0、85×1、8=1、53(平方米)

(3)让学生用计算器检验,得到确定答案。

师:用竖式算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检验一下。

学生计算交流。

三、归纳总结

让学生观察两个竖式,说一说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使学生了解: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再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师:观察两个竖式中的因数和积,你发现它们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生:小数乘小数,两个小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生:积的小数位数就是两个因数小数位数的和。

生1: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

生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最后,教师完整的口述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

师: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尝试应用

1、提出问题(3),让学生自己读题并观察茶几图,了解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列出算式,先估计积有几位小数,再用竖式计算。

生:茶几的长是0、9米,宽是0、45米,要求茶几的面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师:怎么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

0、45×0、9=

师:估计一下,0、45×0、9的积有几位小数?为什么?

生:三位。因为两个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它们的积也一定是三位小数。

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

学生自主笔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请一名好学生板演。

2、订正学生计算的结果,重点说一说怎样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师:谁和板演的结果不一样?

如果学生出现小数点点错的,就结合错题进行指导。如果没有,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确定小数点时是怎样想的。如:

生:先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5×9等于405。因为两个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也要从405的右边开始数出三位,405正好是三位,就在4的前面点上小数点,整数部分写0。

3、“试一试”,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再自己试写。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生: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的第1题。让学生先判断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最后全班交流。

师:请看“练一练”第1题,判断一下,积有几位小数。

指名回答。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计算。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练一练”的第2题,先引导学生弄懂题意,再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题,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说出“大门和侧门的宽度和高度”的信息。

师:学校大门和侧门的面积各是多少?请同学们算一算。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五

p66页例8,“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3、4、5题。

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推理能力。

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确定积里小数点的位置。

课件、展台。

一、复习:出示练习十二第4题。

根据第一栏的积,写出其他各栏的积(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教学例8。

出示例8。

(1)花架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师板书算式。

(2)学生试做。

0.28。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六

五年级之前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整数”,最近几天我们又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今天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研究“小数乘小数”。看着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猜想吗?预设:

生4:小数乘小数与整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大家心里充满着问题和猜想,那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和猜想一起走入今天的数学课堂。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生: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计算出黑板的面积。

我们先用估算的方法估计一下黑板面积的取值范围是多少?(4平方米)黑板的面积实际是多少平方米呢?课前时老师已经给同学们下发了导学案,让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下面就请同桌两个互相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接下来,请这几位同学把他们的计算方法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a.3.9米=39分米。

1.2米=12分米。

39×12=468平方分米=4.68平方米(利用以前学过的单位之间的换算,解决了问题)。

b.39×12=468468÷100=4.68。

生:都是想办法把小数乘小数的问题转化成整数乘整数,最后利用积的变化规律,点上小数点。

师:是的,都是想办法把新问题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旧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策略。刚才老师发现有好多同学都选择了笔算的方法,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

不看板书,你能说说一说吗?

老师这里还有2道小数乘小数,要不要试一试?出示:5.8×6.4=。

3.2×1.15=全班试做,2人板书。

板书的两人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第二题的交流:(1)为什么把乘数的位置交换了?(2)为什么把积末尾的0划去?(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出示错例:老师手里有份作业,我们看看问题出在哪?中间的计算过程也对,就是最后的结果不对,应该先怎么样,再怎么样,(先点小数点,再把0划去)我们把最后的积重新写一遍。

现在黑板上有3道小数乘小数的算式,我们来观察一下每个算式中乘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出示: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利用这一规律,对于我们计算有什么帮助?(可以很快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真的吗?我们来检测一下:出示练一练(你能给下面的积点上小数点吗?)。

完成“想一想”、“比一比”、“填一填”

三、交流收获。

是的,许多数学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要善于找到这种联系。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七

一、设计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参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感悟算理——观察比较,概括方法——巩固练习,应用提高”等环节,使学生不断焕发“思维的活力”。

2、计算方法的掌握,计算技能的提高更需要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感悟。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从整体上看是一个系统,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为小数乘小数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不同的是,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点的定位稍显复杂。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设计要重视计算教学探索过程的有效开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思维交流、体验评价,理解感悟算理。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潜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透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下面一幢宽敞漂亮的住房的平面图。

(1)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

问题1,客厅有多少平方米。

问题2,厨房有多大。

问题3,主卧室有多少平方米。

问题4,书房多少平方米。

问题5,房间内过道多少平方米。

……。

2、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你打算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过道:6.5×0.9;客厅:6.3×4.2;书房:5.4×3;主卧室:5.4×3.5;厨房:4.27×2.6;卫生间:4.27×1.4;小卧室:4.27×3)。

二、自主探索,掌握算法。

1、教学新知,初步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引导谈话:根据以往我们计算小数乘法的经验,你觉得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时,是否也能够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呢?“6.5×0.9”请学生尝试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并按整数乘法进行笔算。

思考:按整数乘法计算,请你猜一猜,算出的结果跟实际的结果相比会有多大分别呢?

(2)组织学生共同探究竖式计算算法和算理。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其中计算的道理。教师巡视让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板演。

请学生根据板演说一说的计算算理,并年顺势画上算理指示图。

2、独立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请你想一想能够怎样计算“6.3×4.2、5.4×3.5、4.27×2.6、4.27×1.4”,根据自己的思考过程跟同桌说一说。

(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或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等于原先的积乘100(或1000)。要求原先的积,就要用积除以100(或1000)。

三、进行比较,概括方法。

1、引导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出示:5.4×36.5×0.96.3×4.2、4.27×2.6竖式。

组织讨论:

(1)小数乘法算式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2)透过比较,你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2、小结:小数与小数相乘,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3、交流: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就应怎样计算小数乘小数?你能不能总结一下,这类小数乘小数的题就应怎样计算?在小组里概括一下方法。先怎样做的,再怎样做的。

4、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5、出示“0.56×0.04”,你能不能按照我们刚才总结的计算方法计算一下。看一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交流后组织小结出“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在下面各题计算的积里点上小数点的正确位置。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重点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群众评议。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八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86~87页例。

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3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初步的迁移、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一、基本训练。

1.口算练习。

二、进入新课。

1.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谈话:上面的几题,都是我们学过的小数乘整数的学习内容,今天这一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中的“小数乘小数”有关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自我探索,学会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计算小数乘小数。

改题:将56×1.2中的56改成5.6,这就是一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题,会做吗?

2.自学尝试,自主探究。

学生尝试练习,如果有困难的可以先看书p86,看看书本老师是如何指导我们计算小数乘小数的。做好的同学也仔细的看书p86,不仅要会计算,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完善好课本空白的内容。

3.汇报交流,点拨解惑。

预设一:只要在积中点上两位小数就能得到原来的积。预设二:只要把积除以100就可以了。

继续追问:为什么积是两位小数(积要除以100),你是怎样想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竖式图示。追问: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谈话:像这样的计算题今后在计算时,为了提高正确率,我们应该先估算一下。看看“5.6×1.2”的积大约是多少?谁能估算的?(6左右)。

4.再次尝试,解决难点。

谈话:刚才我们探索了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那么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该如何计算呢?请大家打开课本p87,仔细阅读,同时完善好空白的地方,完成好后同桌交流。

交流:(课件出示)计算2.8×1.15时,在积里是怎样点小数点的?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吗?(列竖式时把数位多的小数写在上面;点上小数点后,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划去小数末尾的0)。

再次尝试:1.6×2.25(指名一生扮演)。

提问:在用竖式计算1.6×2.25时,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5.完善认知,得出结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2.完成“练一练”第2题。

请三个学生进行板演,其余学生自主练习。反馈时重点说说后面两题要先点小数点,再划去小数末尾的0。3.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学生口答错误原因,并说说怎样改正。4.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一种西服面料,每米售价58.5元。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四、总结提高。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九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初步的迁移、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检查、勤于验算的好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铺垫引新。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小数乘法。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用卡片出示口答题:

3.4×1256×1.480.078×32。

提问:下面各题的积中有几位小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小明房间和阳台的平面图。

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求出哪些问题?

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列竖式解答,并各由一个学生进行板演。

要求:对照黑板上的竖式,说一说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二、自主探索。

改变问题:如果把小明房间的宽度3米缩短为2.8米(在平面图上即时修改),你还能求出小明房间和阳台的面积各是多少吗?先估一估,再列式解答。

学生尝试练习,如果有困难的可以看书自学。

小组分享自学成果,组内达成共识。

全班交流:谁来说说3.6×2.8是怎样估算的?又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展示学生尝试的竖式并追问:把这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

预设一:只要在积中点上两位小数就能得到原来的积。

预设二:只要把积除以100就可以了。

继续追问:为什么积是两位小数(积要除以100),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教师根据学生的说理进行板书。(如学生有困难可适当进行引导性提问:两个因数看成整数后,等于把原来的两个因数分别乘多少?)。

提问:在用竖式计算2.8×1.15时,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列竖式时把数位多的小数写在上面;点上小数点后,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划去小数末尾的0。)。

提问:比较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把小数看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的。不同点:第1题是一位小数和一位小数相乘,第2题是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相乘;第1题的积是两位小数,第2题的积是三位小数。)。

提问:通过刚才的尝试、交流,你现在能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小组交流汇报后,教师小结: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请三个学生进行板演,其余学生自主练习。反馈时重点说说后面两题要先点小数点,再划去小数末尾的0。

3、完成下题。

一种西服面料,每米售价58.5元。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集体校对后,追问: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为什么积中只有一位小数?

四、全课总结。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十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数学第86——87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五1——3题。

1、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计算。

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规律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例1小明房间的平面图。

提问: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以下问题:

(1)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3.6×2.8。

(2)阳台的面积有多大?

2.8×1.15。

提问:这两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二、合作探究,掌握算法。

(1)估算初步探索:

师:请你先估计一下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

小组合作:先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

把3.6和2.8都看作3,3×3=9,面积在9平方米左右。

把3.6看作4,2.8看作3,4×3=12,面积应该比12平方米小一点。

……。

(2)笔算进行探索。

师:通过刚才的估算,我们已经知道了3.62.8的积大概在9的左右。那么实际的结果是多少呢?我们还应该学会计算的方法。通常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

让学生先把这两个小数都看作整数来计算。

讨论:这样后,得到的积是不是原来的积?为什么不是?那主要的变化在哪里?

4人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再阅读课本86页,进一步弄清课本的竖式图示的意思:

原来两个小数都当作整数相当于都乘了10,积是原来的100倍,只要把现在得到的积除以100,就能得到正确的积。

问:正确的结果与我们估算的结果接近吗?能正确估算结果的同学真棒。

教学“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与同桌交流想法。

(2)全班交流。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相当于这两个因数乘了1000,得到的积就是原来积的1000倍。要使现在的积等于原来的积,只要用3220除于1000。

问:现在的积可以化简吗?结果是多少?

三、概括推理,总结方法。

1、引导学生比较例题与“试一试”的计算过程。

观察例1中的因数和积,你发现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再观察“试一试”中的因数和积,你发现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你能说一说因数与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小结:小数乘小数,两个小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师:现在你能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了吗?

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在全班里交流你的想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

(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四、实际练习,内化理解。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练习,小组交流校对。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独立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五、反思总结,深化提高。

今天我们应用了以前原有的知识,

六、完成书面作业:练习十五1、2、3题。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十一

1、让学生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理解其中的算理。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以学校宣传栏需要刷油漆为例,引入课题。

(1)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是解决校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主要体现了“计算教学同解决问题紧密联系”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呈现的数据独立提出能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这样不仅引起了新知和旧知的认知冲突,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比较所列的乘法算式。(揭示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1、教学新知,初步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引导谈话:根据以往我们计算小数乘法的经验,你觉得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时,是否也可以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呢?“2.4×0.8”请学生尝试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并按整数乘法进行笔算。

(2)组织学生共同探究竖式计算算法和算理。

请学生根据板演说一说的计算算理,并年顺势画上算理指示图。

(3)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或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00(或10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用积除以100(或1000)。

(4)小结:小数与小数相乘,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5)交流: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应该怎样计算小数乘小数?你能不能总结一下,这类小数乘小数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概括一下方法。先怎么做的,再怎么做的。

(6)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1、引导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出示例4:0.56x0.04=。

2、学生独立计算,组织讨论:

小数数位不够怎么办?

3、交流后组织小结出“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4、计算下面各题。

3.7×4.60.48×1.50.29×0.070.056×0.15(强化所学)。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在下面各题计算的积里点上小数点的正确位置。

2、完成“练习一”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重点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3、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议。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谈谈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十二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一、激发学生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十三

1、让学生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理解其中的算理。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以学校宣传栏需要刷油漆为例,引入课题。

(1)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是解决校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主要体现了“计算教学同解决问题紧密联系”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呈现的数据独立提出能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这样不仅引起了新知和旧知的认知冲突,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比较所列的乘法算式。(揭示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1、教学新知,初步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引导谈话:根据以往我们计算小数乘法的经验,你觉得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时,是否也可以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呢?“2.4×0.8”请学生尝试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并按整数乘法进行笔算。

(2)组织学生共同探究竖式计算算法和算理。

请学生根据板演说一说的计算算理,并年顺势画上算理指示图。

(3)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或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00(或10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用积除以100(或1000)。

(4)小结:小数与小数相乘,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5)交流: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应该怎样计算小数乘小数?你能不能总结一下,这类小数乘小数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概括一下方法。先怎么做的,再怎么做的。

(6)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1、引导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出示例4:0.56x0.04=。

2、学生独立计算,

组织讨论:

小数数位不够怎么办?

3、交流后组织小结出“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4、计算下面各题。

3.7×4.60.48×1.50.29×0.070.056×0.15(强化所学)。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在下面各题计算的积里点上小数点的正确位置。

2、完成“练习一”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重点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3、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议。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谈谈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文档为doc格式。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十四

教学内容:

p27、28例8、例9、课文,p30练习五第1、2题。

教学目的: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活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说:……这个故事讲得完吗?为什么讲不完呢?(板书:重复出现)。

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有些同学算着算着就停下了,发现了什么问题吗?(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师板书)。

其他除法算式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请同学们算一算:

28÷18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能除尽吗?(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观察例8、例9的三道题,你们发现他们的异同吗?(不同点:一个是小数“3”的循环,另一个是小数“4”和“5”的循环。相同点: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板书:

(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

(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并说一说理由。

0.999……52.52525……4.1677……。

3.212121……3.1415926……。

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

除了用省略号来表示循环小数外,还可以用简便记法来表示。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52.52552.52,师生共同辨析)。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两种情况:1、商的小数部分位数是有限的,叫做有限小数;2、商的小数部分倍数是无限的,叫作无限小数。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为什么?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二、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些概念的吗?

三、巩固练习。

用计算器算出商后,说出商是什么小数,依据是什么?是循环小数的要求用简便方法写出来。

19÷111.08÷3.313.25÷10.6。

四、作业:p30第1、2题。

(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

(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

5.333……=5.37.14545……=7.145。

教学内容:

p30练习五第3―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区分。

2、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相关概念并建立联系。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顾,知识再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如何判断的?

0.666……3.27676……301415926……。

40.03666……100.78780.06262……。

3.203203……70.26410.2142857142857……。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十五

教学内容:

教材p15例8及练习第1~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用所学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从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过程,及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正确地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启发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列各式:

教师找三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稿纸上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师:刚才同学们完成得都很好!这三题都是有关小数的乘法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15页例8的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并说说从情境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1:图中的这位妈妈买了2袋大米和0.8kg肉,每千克肉26.5元。

生2:鸡蛋有10元一盒的和20元一盒的。

生3:图片中的这位妈妈只带了100元。

师:很好!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如下表所示:(教材第15页表格)。

单价。

数量。

总价。

大米。

30.6。

2

26.5。

0.8。

鸡蛋。

10。

1

师:同学们能将上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吗?

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教材第15页表格。

师:题中的问题是什么呢?

师:那么怎么解决第一个问题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方法。

生1:我是用计算器算的。买2袋大米和0.8kg肉所花去的钱是61.2+21.2=82.4(元),1够买10元一盒的鸡蛋。

生2:我是估算的。1袋大米不到31元,2袋大米不到62元;肉的价钱不到27元;再买一盒10元的鸡蛋,总共不超过62+27+10=99(元),所以用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师:剩下的.钱够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呢?

生3:我也是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1袋大米超过30元,2袋大米超过60元;lkg肉超过25元,0.8kg肉也就超过25×0.8=20(元)。如果再买20元一盒的鸡蛋,总共就超过了60+20+30=110(元),110100,所以用剩下的钱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2.回顾与反思。

对比用计算器和估算两种方法,我们很容易发现,有时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较简单。

比较估算的两种方法,我们发现,第一种方法是把数往大了估,还没有超过100元,说明带100元钱够买这些东西了,第二种方法是把数往小了估,正好等于或大于100元,说明带100元钱不够。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四的第3题。

这个房间地面的面积为:

8.1×5.2=42.12(平方米)。

一块地砖的面积为:0.6×0.6=0.36(平方米),

所以100块这样的地砖不够铺这个房间的地面。

2.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四的第4题。

0.25×15=3.75(千米),所以王老师家离学校3.75千米。

5×0.8=4(千米),43.75,所以王老师步行0.8小时能到学校。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作业: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四的第1、2、5题。

解决问题。

单价。

数量。

总价。

大米。

30.6。

2

61.2。

26.5。

0.8。

21.2。

鸡蛋。

10。

1

10。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十六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1.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会读写小数。

3、通过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教师出示ppt课件:小数的初步认识。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选代表说明自己的分法和理由。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师:我们将这些标价(物品的价格,即多少钱)分成两类。

左边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象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出示课题: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

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出示课件)。

介绍小数的读法——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代表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右边代表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读时,先读整数部分,再读“点”最后读小数部分。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标价牌上的小数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

2.完成表格中的填空。

(出示课件)。

要求学生轻声读出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填写它们分别表示____元____角____分。

3.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三、例1教学。

师:(出示课件)看看这些学生都在做什么?同学们。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

1.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

2.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介绍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再在右下角写点,最后写小数部分。

想一想:

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4.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想一想:

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5.小组讨论。

出示: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同桌交流后汇报。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四、巩固应用。

1、练习二十一第1题。

2、练习二十一第2题。

五、拓展。

小数的历史。

六、小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十七

三、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哪几个数是循环小数,为什么?(课件显示)。

0.999……3.1415926……0.547745……3.212121。

5.02727……6.416416……。

这些循环小数能不能简便写法,请自学课本,了解循环节和简便写法。只写出一个循环节,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点上小圆点。

(2)将上面的循环小数用简便写法记录下来。

(3)式计算下面各题,哪些是循环小数?将循环小数表示出来。(课本29页第1题。)。

5.7÷95÷86.64÷3.3。

(4)跳起来摘葡萄。

四、从质疑问难中,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什么疑问?

一、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学生架起知识迁移的桥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新课开始,我用动作游戏的形式的循环现象为导入点,让学生体验“循环”的意思,从而说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循环”含义,从而为进一步探究“循环小数”的意义及写法架起桥梁。

二关注学生发展――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学习不应是简单个体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主体对自己感兴趣的且是现实的生活性主题的探究与发展的过程。在新课中,我首先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计算王鹏每秒速度,使主动探究数学中的问题,通过让学生笔算、不断地观察、分析、比较、讨论等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做数学的价值。

(三)关注学生实际应用――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内化。

从认识的过程来说,形成概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个别的事例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巩固概念则是识记概念和保持概念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概念的过程,即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好的练习设计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进而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完新知后,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力求做到人人学有必须的数学,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学有所获。第一题是基本题,是通过从数字乐园中,找循环小数。第二题综合题,通过根据实际情况,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最后一道是发展题,一方面让学生研究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所可以精进的空间还很大,在闲暇时间还会进一步使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更加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体现自身的教学风格。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十八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86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练习十五的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式题。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他们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交流。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究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得到的积回归小数乘法积的推理过程。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例1呈现的是“小明”房间连同阳台的平面图。教材在引导学生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列出乘法算式后,要求先估算再计算。这里的估算既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更是为了给接下来探索笔算方法提供一种支持----学生可以通过对笔算结果与估算结果的比较,判断笔算结果是否合理,从而确认相应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在让学生初步估算乘积以后,教材重点组织学生探索笔算方法。先告诉学生可以把算式的的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来计算,再结合直观图示讨论:按整数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启发学生理解:把两个因素看成整数,等于把原来的两个因素分别乘10,得到的积也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再乘10,即乘100。由此,要得到原来的乘积,应该用整数相乘的积反过来除以100。

随后的“试一试”让学生继续利用利用例题的情境,求平面图中的阳台面积。教材通过直观的图示继续呈现了计算的思考过程,但把其中的关键步骤留给了学生填空,并在填空的基础上完成了计算,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计算过程,发现两个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初步抽象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练一练”第1题针对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关键环节,让学生根据因数中的小数位数直接在乘积中点上小数点。第2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巩固刚刚学习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在情境中引发问题。

1、出示小明房间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我们就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房间的面积有多大?谁会列式?你为什么这样列式?2、揭示课题:

师:这里的计算结果与我们开始估计的结果可符合?说明同学们估计得准不准?

请两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注意纠正错误。3、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在书上改正,谁愿意上来展示,展台展示。四、在回顾与反思中提升经验,渗透转化的策略。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在计算小数乘小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6×2.8=10.08(平方米)2.8×1.15=3.22(平方米)3.61.15×2.8×2.82889207223010.083.220答:房间的面积有10.08平方米。答:阳台的面积是3.22平方米。[作业布置]练习十五第1、3题。

第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通用19篇)篇十九

循环小数的学习,我依然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模式,但是在用时上,还是很长时间,但在学习过程中,我却有了新的发现,当孩子们在小组展示交流时,孩子们有了一种自我交流的意识,须得把自己的想法、把同伴的想法都交流后,才让老师说话,无疑这也是我们课堂要追求的一种状态,只有这种良好的状态持续下去,才能真正地让孩子们养成思考与交流的习惯,才能让孩子们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我这个教师看来真的是作为一个配角了,甚至我想参与时,孩子们把我挡了回来“老师,还有交流的同学呢?”我只好把我想说的放下,当同学们终于给我机会时,我蓦然间发现自己想说的话忘记了,看来,我的功力修炼地还不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循环小数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通过第二节课中的拓展练习,让孩子们对循环小数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更深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概念,同时,也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案例,那就是我们老师在上课时,虽然,我们要精心上课,需要完成学校要求的一些东西,但想要真的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想要让孩子们学习的知识活起来,既具有灵活性,有具有应用性。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做好第一手的准备,那就是充分的备课,让孩子们得到的是老师游刃有余的教诲,而非教师准备不足的尴尬,只有老师在备课时,既关注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本身,同时,又关注到了,本节课知识的应用与拓展,才能真正地让每一节课学习的知识活起来,灵动起来,让自己的课堂和所学习的知识具有了生命力,也只有有生命力的知识才能变得真正的有意义,也只有如此,我们的课堂孩子们才能真正地参与其中爱学乐学!

每节课中,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而教师首先做到充分的准备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如果没有教师的提前做好的一切准备,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就已经失败了,何必什么事都怨到孩子们身上呢?只有内容充实的课堂才会吸引孩子们的学习。

另外,在这节课中,我也感受到了对于孩子常规的重视对于孩子数学基本能力的重要性,比如相关内容的口算,相关内容的各种题型的训练,都应该让孩子们不间断地进行培养与训练,否则,孩子们的学习就会顾此失彼,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孩子们学习的好坏,更多的在于教师是否拥有正确的把握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教师节赞美老师(模板18篇)

    学习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都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作文片段,它们以文字的力量传递出了真实而深刻的思考和感

    随笔心得体会(模板17篇)

    写心得体会是对自身成长和提高的一种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手段。10.以下是一些独特而有个性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创意和灵感。“随笔写心得体会”,是一

    人生花朵高二(热门17篇)

    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变化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以下是一些人生总结的经典名言,希望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我们相遇是在还没有被学业负荷的岁月,可以很开心很自

    岁月蹉跎感悟人生(实用24篇)

    人生是一次马拉松,需要坚持不懈地奔跑,才能到达终点。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人生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1.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

    教师的舍与得读书心得大全(15篇)

    10.写读书心得是对自己知识储备和学习成果的呈现和展示,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术造诣和进步。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读书心得的范文,它们涉及了不同的话题和观点,希望

    大班音乐教案蝴蝶花(优质15篇)

    大班教案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能够灵活运用教学资源。下面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有效的大班教案范文,供教师参考。活动目标:1、学习用秧歌步跳绸带舞,表

    普通员工辞职报告信范文(16篇)

    辞职报告是个人离职手续的一部分,它是向组织解释离职原因和交代工作交接事宜的重要文件。以下是一些辞职报告的典型案例,它们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使你们在写作

    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热门17篇)

    教学反思是一种自我检查和自我激励的过程,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给大家在教学反思方面提供一些灵感

    九年级蒹葭教案范文(15篇)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接下来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注意事项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领会并赏析这两首词,达到熟读

    写秋景高中文章大全(17篇)

    优秀作文能够展现学生的思维深度和观察力,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下面是一些广受好评的优秀作文的摘录,让我们一同欣赏并思考如何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