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优秀16篇)

时间:2023-12-10 作者:飞雪

小学教案是教师为指导孩子学习某一知识点或技能而设计的一种教学计划,它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要素,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准备工具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教案是他们学习的指南和学习效果的保障。因此,编写一份合理、有条不紊的小学教案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一些小学教案的评议和研究,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专业的教学指导。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优秀16篇)篇一

今天上了一节失败的公开课,最起码从我的角度来说,是不成功的!

一直以来,大家谈起“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一节内容,都说难教,我不怎么认同。可今天的“打击”给我的感觉——难!问题在哪?我不得不从自己身上查找原因。

本节的目标有三:1、让学生明白百分数的意义。

2、让学生会熟练地读写百分数。

3、弄清楚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其中目标1和3的教学难度可以相比,而目标2则显得容易一些。

难点一:百分数意义的处理。

预设:学生出示搜集的信息,并简单说明其中百分数的含义,之后从中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

课堂实录:

同学们,在昨天搜集百分数的过程中,你们对百分数有了哪些认识和了解?

生1:我会读百分数。

生2:我会写百分数。

生3:我知道百分数的意义!

师(出乎意料):是吗?说说看!

生4: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生(大叫):他是看了书上的概念。

师:是吗?那我们就利用自己搜集的信息,说一说其中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接下来学生在分析信息中的百分数意义时有些不知所措,局面有些紧张。]。

反思:

其实,当生4在把“百分数的意义”从课本上“复制”到课堂上的时候,学生原有的理解已经全被冲淡。也许原来他们会从分数意义等角度来尝试理解,但当“标准”的概念出示之后,谁还能充当驳斥教材概念的“勇夫”,只好一个个作罢。正因为他们对百分数的意义只来自于生4的一句“粘贴”来的话,而没有真正的进行消化和理解,所以才会“不知所措”。可换个角度想,课堂本身就是生成的、动态的,关键是要教师要有高素质的调控能力,而自己却不能随机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难道不比学生更失败吗?所以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自己还需要加倍努力!

难点二: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百分数和分数意义上的区别学生很难区分,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预设:在学生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用百分数说一句话。师也用百分数说一句:“一根绳子长80%米。”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错误,之后再进行交流,借助判断题明白二者的区别。

课堂实录:

师:老师也用百分数说一句话:“一根绳子长80%米。”

生1:不对!应该说清楚占谁的百分之八十。

生2:我回答,它占一米的百分之八十。

生3:不对!80%是一个分率,不能带单位。

生4:分率加单位不就成数量了吗?

生3:反正我没有见过。

[此时,师重新借助概念让生体会“百分数是一个分率,不能表示具体数量。”]。

判断:分母为100的分数是百分数。()。

此时,学生的意见分歧很严重。生1:对了,比如:150/100可以写成150%。

生2:不对,把1/2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50倍,就是50/100,也就是50%,分母不一定是100。

生3:我不同意,因为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所以分母必须是100。

……。

反思:

课堂上,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不明就里,只有听的份,学生的辩解在这里显得毫无意义,此处的教学使学生陷入了混沌的状态。但细听参与辩解的几个同学的发言,也不是没有道理。分数不同于百分数的一点就是它还可以表示具体数量,而百分数却不能。但学生经验中缺少的也正是这一点,他们也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来思考和表态的,虽然把问题拉得“战线”很远,但最起码说明孩子们在思考。可不利的是大多数同学比较迷茫,到底对还是错、意义到底是什么,他们还是没有分清。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本身是换一种方法,却没想到“适得其反”,看来我应该这样设计: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说说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一根绳子长4/5米。

小明的身高是爸爸的2/5。

糖占糖水的10%。

柿槟小学九月份用水量比八月份多20%。

小红比小明矮4/5分米。

这样,直接出示正确的信息,学生理解的难度会降低一些,对于百分数和分数的意义也会更清楚一些。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把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可以跳起来摘桃子,而我的设计却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经验,使得学生“费尽周折”也不见收获,甚至使他们筋疲力尽,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优秀16篇)篇二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可以打破数学知识间的条块分割局面,使传统代数、几何、三角分家的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打通知识融合的道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按不同层次将学生必须学的数学知识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实践与综合运用四部分,然后按不同学段整合成学生的学习领域。而这些内容标准只给出具体目标,不直接对教学具体内容、教材编写体系、教学先后顺序等问题作出硬性统一的规定,使学生所学和教师所教富有弹性和力量。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扑面而来,越来越需要人们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学生动用各种知识、方法和手段来获取信息,特别是一些数据信息的处理,借用计算机来完成更加快捷方便,使得与我们不能分离的数显得更具应用价值。即使对一些烦琐的计算、方程的求解、递归、迭代,也能在计算机上实现,使得日常生活中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快捷方便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疆界。利用计算机可以更方便地寻找数与形的规律,使得观察与验证得以进行,使得数与形的结合真正从理论走向实践。正是借助于计算机,才使得一些现代数学的内容能够及时地渗透到中学数学内容体系之中,如分形、混浊问题、孤立子等非线性知识进入学生课堂。同时才有可能把原先一些费劲的烦琐计算问题简化下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如何探索获取更多的知识,使得有更多的内容以方便的形式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数学内容的弹性化、学生发展空间的扩大化;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一些有重要价值的数学知识,如高中数学中设计逻辑框图让计算机去执行、用计算机符号系统表示数学内容、用计算机语言表达数学命题、用程序和算法表示数学过程、“if…,then…”这样的语句可以在数学课程中出现等。

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得数学知识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可以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组成要素,特别是对它的一些基本属性进行重新认识,使知识更多的以过程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而从事编写教材的人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更大的思考空间,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知识呈现方式动态化、可操作化,更多的是让学生去试验。使得师生的思维方式得以不断扩展,人们更有信心和力量。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最直接的就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引起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就是对教学观的反思与课堂结构变化的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所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之一是教师作用与角色、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权威和智慧的源泉,而成为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的伙伴、援助者和指导者、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仅仅是从听与做作业中获取知识,而是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问题讨论的启动者和调整者,问题解决的参与者、经历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与权利。

信息技术对数学的学习者与教学者都将产生深远而又持久的影响,这将是革命性的一场变革。学习方式(地点、时间、环境、资源)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发展的关联性将无比接近,教学模式将更加体现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使人人都能得到发展。由于有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平台,就可以满足多样性、个性化、区别化的需求。学生可以利用的资源更加丰富,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探索与不断思索才能实现。对教师而言,原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材、教参、黑板、粉笔等载体和手段现在可以被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所营造的教学环境所代替,如多媒体学习系统、资料库等,这样教师不仅有灵活选择一些素材的余地,而且可以大胆创设一些教学环境,设计更加开放互动的学习活动,参与式、活动式、主体性教学得到实现,师生关系得以改变,成为真正的合作者。

信息技术提供了理解、探索数学的平台,把数学变得容易理解,使得数学走向生活,走向现实,更加情境化,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真正从书本中、课堂上、考试中走出来,回到数学教学的本体上来。利用技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创设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用录像、影碟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方式呈现数学问题,以视觉形式出现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现使得数学材料更具有活动性、可视性和空间立体感,而且易于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使得数学知识与其他知识融通起来,进而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感悟数学的真谛,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共事学习收获,从中真切地感受数学的优美、力量、统一性。

[参考文献]。

[l]张奠宙.数学的今天[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

[2]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8).。

[3]张定强.当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6).。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优秀16篇)篇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一观点,顺应了信息科学发展的潮流——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即把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应用到当代教育实践之中,是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又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采取整合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这也是我国信息技术课教学将来的发展方向。

我校拥有一个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所有教室都有计算机—实物展示台组成的多媒体系统,先进的硬件建设为实验得以开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本课题将针对这些现状来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研究。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效整合实验的目标: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利用信息的技能素养,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协同合作与实践创新的学习能力;在充分尊重学习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激发学习兴趣并促成动力支持下的良性循环。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基本形成一支有现代信息素养的科研型的师资队伍。

4、通过研究,基本构建起以学校校园网为信息平台和信息载体的学科资源教育网,达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5、通过课题研究,深入探讨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内容和方法,并形成一定数量的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经验材料。

三、研究内容。

2、探究教育过程中各学科知识的融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中,充分强调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将更加重视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借助网络达到对各科学的知识的更深层次的把握。

四、研究过程和实施步骤。

(一)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1、加强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对教学经验的积累。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阅读、学习有关知识。课题组定期分发教育科研信息摘编。利用请信息技术人员对学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再培训和辅导,提高技术水平。

2、继续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目前,我校的大部分教师能使用powerpoint、word等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有的教师已经掌握了用frontpage、dreamweaver、flash等软件。我校将继续进行有关信息技术的专业基本功的.培训,力争普及与提高。

3、创设情境,为教师提供研究的平台。学校将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网页制作培训、课件制作评比等。青年教师现场制作课件与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拓展教师网上搜集信息、运用教学实践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空间,推动青年教师上网搜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开展教师“网上论坛”评比活动。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进行开放的、动态的交流方式,促进全体教师网络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以应用为目的,探索整合方式。

1、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整合。

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无疑是注入了时代活水。通过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性。在课前可将相关资源作一些整理,保存在文件夹下或学校局域网络上,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或网站去获取有用信息。随着学生信息水平的逐渐提高,可为学生提供网址,搜索引擎等,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素材。

教师充分利用各种素材编制适合自己教学的演示文稿和教学课件,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于理解的内容,或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或用外接传感器来演示一些当时当地无法看到和无条件演示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另外,我们将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深入钻研教材,选择合适的内容,精心设计整合方案,夯实整合的基础。

针对整合的跨学科特点,在实验的设计中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选定内容,做好准备工作。

由于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用信息技术来学习知识,所以要求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都要有一定的水平。我们分工合作:老师确定整合的学科内容,信息技术老师负责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来学习的基本技能与习惯养成。

我们将把研究对象分成低、中、高年级三个年级段,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的整合,各课题组成员对本年级段的教材内容,慎重筛选,确定能够整合的教学内容。内容细化到某一单元的某一特定内容的某一片段。课题组将整合内容系统整理,列出目录,制定整合方案。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优秀16篇)篇四

(上课的前一天黄老师布置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个实际应用的百分数,并带入课堂)。

师:请同学们拿出在生活中找到的实际应用的百分数,说一说是在哪儿找到的。

生1:我是在报纸上找到的。

“在摩纳哥举行的国展局第132次大会举行了4轮投票,中国上海在第四轮投票中赢得了54票,以88%的得票率胜出,成为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城市。”

(上课的当天是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第三天,2002年12月6日)。

生2:我是在在网上查到的。

“盈科护眼灯新产品比旧产品省电80%。”

生3:我是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的。

“一件上衣的布料,棉的含量是65%,涤纶的含量是35%。”

生4:我是在酒瓶上贴的标签上找到的。

“泸州老窖的酒精度是52%。”

生5:我是在牛奶盒上找到的。

“100%纯牛奶。”

生6:我是在药品的说明书上找到的。

……。

师:听到同学们的回答,你想到了什么?

生: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为什么经常要用到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什么叫做百分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板书课题:百分数)。

(二)引导探索,揭示百分数的特征。

1.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研究你找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并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师:哪位同学们愿意把你研究的成果拿出来给大家欣赏?

(赵萌同学展示并汇报如下)。

生:同意。

师:你们是怎样比较出来的呢?

(师生收集相关的数据如下)。

泸州老窖的酒精度52%。

洋河大曲的酒精度38%。

王子啤酒的酒精度3.1%。

生:从这些百分数中很容易比较出泸州老窖中纯酒精的含量比较高的。因为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只要比较这三个百分数的分子就可以了。

生:我认为百分数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们的分母都是100,便于比较。

师:这个52%的分母100表示什么,分子52又表示什么呢?

生:分母100表示100毫升。

生:不对!一瓶酒通常是500毫升。分母100表示把泸州老窖酒的总数量看成100份,分子52表示其中的纯酒精占52份,这样更容易理解。

师:我赞成这位同学的看法。我们把不同的三种酒都看成100份,来比较每种酒中纯酒精占多少份,就很容易比较哪种酒比较厉害。同学们注意观察,在生活中,每种酒的标签上都标有表示这种酒的酒精度的百分数。

师:请同学们小组学习,每位同学在小组内汇报你的研究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生:我认为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生:这句话中提到两个数,百分数表示它们之间的一种倍数关系。

师:对!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

2.小组合作学习,比较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

师:接下来我们就比较一下百分数和分数,到底有哪些不同。

师:请各小组派代表走到讲台前汇报。

生:我们小组认为,百分数和分数的意义不同,百分数的后面不带单位;

生:百分数和分数的写法不同。为了区别于分数和便于书写,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采用百分号“%”来表示。

(教师示范百分号的写法后,让学生板演,进行书写练习,并让学生比较黑板上老师和学生写的两个百分号,哪一个写得最好看。并引导学生写黑板上和上例中的百分数)。

生:百分数和分数的读法不同。百分数只读作“百分之几”,而不读成“一百分之几”,(师生齐读黑板上的百分数)。

生:百分数的可以不是最简分数,如52%、38%,分子和分母不用约分,而分数就不一样。

生: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如3.1%,也可能比分母大,如120%,和分数不同。

(三)学生反思学习的过程。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同坐的同学相互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读出百分数,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18%50%。

89%100%125%。

7.5%0.05%300%。

师:1%是最小的百分数吗?这组百分数中还有比1%小的百分数吗?(0.05%)最大的呢?(300%)。

师:请读出跟一半的意思一样的那一个百分数。(50%)。

师:100%是什么意思,能举例说明吗?

生:比如,我们全班的36位同学都戴上了红领巾,我们班戴红领巾的学生人数就占全班人数的100%。

师:300%呢?

生: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300%,就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3倍。

师:在这组百分数中,我们可以看到,百分数的分子有的是小数,有的是整数,有的大于分母,有的小于分母,这是为什么呢?(指出:百分数固定分母是100,也就是把比较的标准平均分成了100份,相比较的量就可能是这样0.05份、1份、7.5份、125份、300份等)。

2.读出下面的句子,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

(2)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22%。

师:第一、二句话中的百分数表示谁与谁比?

生:看到这两句话,你想到什么?

师: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看,我国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如果我国人口有所控制,如我国的人口只占世界的15%,甚至更少,那么,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怎样?(提高)我国的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会怎样?(更快)。

3.游戏。(先让学生写出10个百分号,学生动笔书写的过程中,教师突然叫停笔)。

生:我已经写好的个数占要写个数的70%。

师:这句话能否再精练些?

生:我完成任务的70%。

师:好!谁能猜出他写了几个?

生:他写了7个。因为我们的任务是写10个,写1个就占总数的10%,只有写了7个,才会完成任务的70%。

师: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生:还差任务的30%没有完成。

师:说的非常棒。我们继续进行游戏。

……。

(五)小结与质疑。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

生:我明白了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为什么经常要用到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什么叫做百分数。

生:我们还懂得了百分数和分数有哪些不同。

生:老师,写百分号的那道题,能不能说成“我完成任务的70%个”?

师: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生: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倍数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带单位。所以不能说成“我完成任务的70%个”。

师:学了新知识后有什么新想法?

生: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生活中有没有“十分数”或“千分数”。

生1:我认为生活中的“打折”就是“十分数”的应用。

生2:生活中有“千分数”,我好象见过。

师:既然生活中有“千分数”,千分号又“长”什么样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设计出千分号。

师:请同学们把你的设计方案,写在黑板上。能说出你为什么这样设计吗?

生:(略)。

师: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成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创造性。那么,人们通常使用的千分号是怎样的呢?请看:(投影显示)。

上海市的人口增长幅度逐年下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5.23‰。

师;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创造,实在是太棒了!同学们在这40分钟的表现,一定会给我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下课!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优秀16篇)篇五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和信息,进行计算和推理,可以提供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条件。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信息技术可以用于模拟情境,给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譬如,使用《几何画板》这个数学教学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既能创设情境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从害怕、厌恶数学并乐意学数学。让学生通过做“数学实验”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现象能力和数学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是目前数学教学中最为流行的辅助软件之一。

借助几何画板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如对“轴对称”概念的讲授,教师可以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这只蝴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让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会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就很自然地发现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第二、信息技术方便地实现数学对象的多重表示。信息技术使数学概念、理论及数学问题容易地用数字的、图形的、符号的、语言的等多种方式表达.学生可以在这些表示法之间进行自由转换,既可以用计算机或计算器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作图功能、可视性与动态显示效果,又可以通过图形的方法或数值的方法来探索数学,使得“多重表示与表示的互相转换”这一重要的学习理论的实现成为可能。

第四、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历代教育家梦寐以求的理想目标--个别化教学。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出现,计算机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处理数据的能力,实现内容的切换和选择,即可以被用来在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间切换和选择,也可以用来在同一数学对象的不同结构侧面的切换和选择,同一数学问题的不同解法思路的切换和选择。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的这种快速切换和灵活选择的功能,设计出多种授课方式,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发展,是一种国际趋势。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应该着眼于解决今天数学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时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不断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逐步设计未来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全新的教学。

我认为,为达到课堂教学的真正优化,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还须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一定要适度。我认为对待课件应主要针对某个教学难点或重点来设计,紧扣教学内容,切忌为追求视听效果而使课件内容华而不实。设计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以教学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将完美的外在形式与实用的内容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辅助教学。因此,有时,在能解决好教学难点的基础上,设计的时间短一些,反而会使学生印象更深刻,对所学的知识掌握更好。

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不能让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量大的优点成为“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信息量大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特点,而如果运用不当,课件或链接内容过于丰满,信息量超出了学生在45分钟内的接受能力范围。所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课前准备时,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遵循“适量”原则,切不可贪多求快。

运用cai这种授课方式和传统方式已经有了明显不同,它采用了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新的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手段用于课堂教学。但这种整合的方式,基本是按传统的上课程序安排的,只是在原来的使用粉笔板书、投影仪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电脑这个“新式武器”。不可否定的是,这样的课堂教学,能使初识电脑课件的学生对学习产生新鲜感,大大增强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是以数学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数学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特点,有利于教师克服目前的困难,大胆地参与整合实践。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学校的具体条件,选择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整合实践。

参考文献:

[3].袁智强,江玉军.从实验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2).

[4].胡晋宾.谈怎样用《几何画板》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4(7).

[5].王晓东.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4(3)。

二六年十二月。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优秀16篇)篇六

技术就是运用知识、工具和技能解决、探索一些实际问题,用以扩展人的能力的手段与方法体系之和。技术是一个技术性过程,它是人们在做、制造和实施的不断演化过程中提高技术水平、发挥技术功效(美国2061计划);技术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一种体现,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进步,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象征,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一种动力源。从古代的钻木取火技术、近代的蒸汽机技术,到今天的信息社会中的信息技术,从扩充人的体力的技术到如今扩充人的脑力的技术,无不体现出技术的价值和它所承载的人类智慧。综观技术的发展,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技术,它们或多或少都与数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是相生相伴。人类最初掌握的比较完善的技术之一可以说是记数技术,从几万年前的刻痕记数(以树干、骨头为物质载体,把数刻在其上记事)、结绳记数(用草绳打结记事)、石子记数、手指记数,到近代用的纸笔记数、现代的计算机计数,这些记数方法的不断改进与演化已经形成了今天相当完善的记数制与计算技术。这些计算技术也就成为数学技术的主体,而承担其实施的载体就是电子计算机。现代计算机就是神奇的0与1的组合体。要是没有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发明的二进制,也就不可能有今天计算机的出现。正是由于数学以它惊人的特性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以独特的身份介入技术的发展并融入其中,而且以它的精确性和内在美体现出它在方方面面的有效性,那么数学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关键技术的关键,成为信息技术的支撑点。

数学技术一般指实现数学运算、推理、应用的信息技术,它总是伴随着数学的进步而进步。数学的原理、思想、方法与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数学技术本质上就是一种高科技。离开了数学技术,信息技术将成为无源之水,也就谈不上发展了。

数学技术是数学与技术以灵巧方式组合而成的二者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从某种角度讲,数学上的每一次重大的发展和突破都是技术(当然包括科学)有大的发展与进步的前奏,而事实是数学的发展往往超前于重大技术的发现而走在前面。数学的追求与技术(科学)发展的目标是相一致的,都追求简单、清晰、方便、可操作、易于掌握。其实,现阶段数学总是任何计算机仿真的核心,数学通过对复杂现象的仿真建模,借助计算机对数据流进行缩成和可视化,将有助于人们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更安全、更便利。数学技术正在以不同的形态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的ct扫描技术,车辆、飞机的模拟、设计和控制技术,金融证券价值的估算技术,天气和气象的预测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以及生物工程等技术,其核心都是数学技术。数学技术正是依附于计算机来显现它的威力,而计算机正是依靠数学技术得以工作与革新换代。

[1][2][3]。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优秀16篇)篇七

技术就是运用知识、工具和技能解决、探索一些实际问题,用以扩展人的能力的手段与方法体系之和。技术是一个技术性过程,它是人们在做、制造和实施的不断演化过程中提高技术水平、发挥技术功效(美国2061计划);技术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一种体现,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进步,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象征,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一种动力源。从古代的钻木取火技术、近代的蒸汽机技术,到今天的信息社会中的信息技术,从扩充人的体力的技术到如今扩充人的脑力的技术,无不体现出技术的价值和它所承载的人类智慧。综观技术的发展,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技术,它们或多或少都与数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是相生相伴。人类最初掌握的比较完善的技术之一可以说是记数技术,从几万年前的刻痕记数(以树干、骨头为物质载体,把数刻在其上记事)、结绳记数(用草绳打结记事)、石子记数、手指记数,到近代用的纸笔记数、现代的计算机计数,这些记数方法的不断改进与演化已经形成了今天相当完善的记数制与计算技术。这些计算技术也就成为数学技术的主体,而承担其实施的载体就是电子计算机。现代计算机就是神奇的0与1的组合体。要是没有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发明的二进制,也就不可能有今天计算机的出现。正是由于数学以它惊人的特性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以独特的身份介入技术的发展并融入其中,而且以它的精确性和内在美体现出它在方方面面的有效性,那么数学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关键技术的关键,成为信息技术的支撑点。

数学技术一般指实现数学运算、推理、应用的信息技术,它总是伴随着数学的进步而进步。数学的原理、思想、方法与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数学技术本质上就是一种高科技。离开了数学技术,信息技术将成为无源之水,也就谈不上发展了。

数学技术是数学与技术以灵巧方式组合而成的二者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从某种角度讲,数学上的每一次重大的发展和突破都是技术(当然包括科学)有大的发展与进步的前奏,而事实是数学的发展往往超前于重大技术的发现而走在前面。数学的追求与技术(科学)发展的目标是相一致的,都追求简单、清晰、方便、可操作、易于掌握。其实,现阶段数学总是任何计算机仿真的核心,数学通过对复杂现象的仿真建模,借助计算机对数据流进行缩成和可视化,将有助于人们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更安全、更便利。数学技术正在以不同的形态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的ct扫描技术,车辆、飞机的模拟、设计和控制技术,金融证券价值的估算技术,天气和气象的预测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以及生物工程等技术,其核心都是数学技术。数学技术正是依附于计算机来显现它的威力,而计算机正是依靠数学技术得以工作与革新换代。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信息技术按表现形态的不同分为硬技术与软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即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即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前者就是将人类的一切信息都以计算机语言的0或1的二进制来表达,这是人类文明在数学基础上的一次史无先例的科学整合,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科学成就,而最具代表性的计算机的设计者就是20世纪最著名的数学家冯·诺依曼;后者所指的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知识、方法、技能都是与数学技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程度上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数学技术是信息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技术支撑点。

二、信息技术——数学及数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把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快速地传送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数学对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更加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促使数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图形计算器、数学软件的功能增长,用于计算、解方程、绘图像、解微积分方程、因式分解、数据统计、数值计算、符号演算、机器证明、图形演示以及进行思维实验都能以更加简洁快捷的方式进行,而且使得计算机的验证功能、编程功能、联网功能更加强大。由于数字化经济、数字信息处理以及大量的探索性数据分析、观察、实验、模拟与计算技术密不可分,因而数学就同时具有科学和技术的双重身份,这也就从某一侧面反映了数学的实质性内涵。由于计算机的发展,使人们可以解决非常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已经超越了常规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计算机的支撑能揭示本来数学的现象,能给数学以强大的推动力,计算机不仅为数学应用提供了解答,而且赋予人们以灵感和直觉,数学实验室软件能够动态地揭示知识的构造,并形象地对数学知识进行表述,而且能动态地呈现问题产生的过程,并自动解决,相互推理。计算机的应用对数学家而言犹如望远镜对于天文学家、显微镜对生物学家,给数学家进行数学研究和创造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信息技术为数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在计算机面前由于好多知识变成动态化,可以激发人们对数学的热爱,引发人们展开想像的翅膀不断思索与追求,使得数学以与以往不同的形态——可视化、快捷化、人文化而展现在人们面前。由于计算机的影响,数学正在加速改变着它的内容、结构和方法,也加速改变着人们对数学的理解方法,这是因为几何现象的实验成为可能,从数学上看,迄今为止代数的表现形式在书写表示方面有非常有利的一面,几何不是记号,而仅仅是你头脑中的某个几何对象——图形,表现的是更为抽象和复杂的数学概念,借助计算机就可以传送出比现在更多、更丰富的几何内容,如可以展现一些分形模型、一些动态的复杂曲线等。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为基本的功能,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作出判断,形成公式,构建理论;计算机可用于作数学实验,如火箭发射、核弹爆炸、军事演示、飞机汽车桥梁设计等都是借助计算机进行实验的;计算机同时还可以进行数学证明,如四色定理在1976年被两位美国数学家用计算机予以证明,我国数学家吴文俊也在计算机上用代数方法证明了欧氏几何已知的一切定理。

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你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力量所在。计算机技术为数学这种美的展现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平台,给人们以丰富的探索与实验空间。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正是有了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认识自然与人类自身的速度与质量,基因工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题。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许多新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不断突破,数学结构与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新的学科——近代数学技术、运筹优化、工程自控、信息论、数理统计、计算机科学、模糊识别等也就应运而生。计算机与数学的结合,使得数学开拓了研究领域,成为数学探索的新平台。

数学家们总是用他们的思想眼光来审视出现于数学研究所有领域中的抽象的目标与过程。计算机技术的巨大进步已经使得把这些模糊、主观和只能在头脑中想像的抽象的对象、目标、过程外在化而变得很容易,也就是用精确、客观和其他人可以共享的可视化来表现、演示,从而使思维及过程视觉化。数学对象可以用计算机来表示、展现,从而使人们对数学对象产生新的认识,由静到动、构形、成形,进而进行操作、实验,特别是几何对象——曲线、曲面、多面体,而成为任何计算机仿真的核心。在计算机环境下,人们更多的是用渐近方法、数值方法去探究数学规律,进行建模和科学计算。如利用计算机可以对进行小数点几十亿位以后的计算,用来检验人类的智慧水平。同样好多在数学领域无法实现的一些设想在计算机环境下正在不断实现,如几千年来人们梦想的数学定理的机器证明的实现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证。由于计算机的介入使得数学的应用与普及不断深入,已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数学价值与功能的不断挖掘促使人们对数学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

三、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整台的助推器。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也迫切需要我们改变教育方式。为了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展开。正是由于数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那么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数学课程的改革就显得意义更加深远和重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数学教育的普及与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另一方面也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改革要反映信息技术所引发的变革,就必须在数学课程理念、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优秀16篇)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区分百分数和分数的异同点,并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总结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1、师:(课件出示一组画面)同学们,看到这组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的确很美,更美的还在建设中,最近政府打算投入一笔资金来植树绿化环境,消息一传出,许多植树公司都纷纷表示希望承担此项工程。如果你是政府的负责人,在选择植树公司时会考虑什么?经过调查采集回了以下信息:

甲公司负责的1号路段中,共种树苗25棵,现在成活树苗有23棵.

乙公司负责的1号路段中,共种树苗20棵,现在成活树苗有19棵.

丙公司负责的1号路段中,共种树苗100棵,现在成活树苗有47棵。

你建议政府选择哪家公司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交流。

谁愿意来汇报。

象92%、95%、47%这样的数我们叫它什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百分数的知识。(板书:百分数。)。

二、教学新授:

师:理解92%、95%、47%在复习题中表示什么意义。

师:由此可以看出:百分数是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结果。

现在你知道用百分数来比较有什么好处?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结果化成分母是一百的百分数。

师:从同学们的理解中,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什么叫百分数吗?

(板书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二)教学百分数的写法和读法。

2、教师示范百分号的写法,让学生板演,进行书写练习,师范写百分号、百分数,强调写百分数时应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

3、请学生任意写一个百分数,你会读你写的百分数吗?指名读。

师:教学读法。指出百分数只读作“百分之几”,而不读作“一百分之几”。

4、写一个你最喜欢的百分数,再用你最喜欢的百分数说一句话。

(三)教学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1、看来同学们理解体会了百分数的意义,那百分数与我们学过了分数到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先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句话,(课件),对照百分数的意义,你认为下面两个分数是不是百分数?并说说你的想法。

2、小组讨论:百分数与我们学过了分数到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小组汇报(课件出示)。

意义不同。

表示方法。

是否带单位。

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百分数后面不带单位名称。

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

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分数可以带单位名称,也可以不带单位名称。

师小结: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后面不带单位名称。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只表示倍数关系百分率百分比)。

(四)小结百分数的特征:

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它特殊在哪里呢?

1、分母相同,便于比较;

2、只表示倍数关系;

3、采用百分号“%”表示。

三、巩固练习:

1.读出下列百分数.

1%15%50%95%100%0.5%。

7.5%121.7%140%300%。

2.写出下面百分数.

百分之六百分之二百百分之三点九。

百分之八十五百分之一百五十百分之二十四点七。

3、请同学们继续练写百分数,看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4、读出下面的句子,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太湖水”啤酒的酒精度为8%,“长城牌”干红葡萄酒的酒精度为11%,“茅台牌”白酒的酒精度为52%。

(师:你认为这三种酒哪种最厉害?说说理由。如果要你选择一种酒去送给你的爸爸,你会选哪一种呢?)。

(2)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师:一次性的筷子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读了这些数据,你会联想到什么?)。

先说说成语的含义,再用百分数表示。

6、你猜我猜大家猜(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百分数)。

(1)你自己作业的优秀率为(),你希望达到()。

(2)你认为海底捞针的可能性为()。

(3)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积极主动,老师希望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同学占()。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今天这节课我们只是走进了百分数的世界,打开百分数的大门,一个更加精彩的世界必将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希望大家以此为起点,不断去探究更多有关百分数的知识,好吗?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名人名言,与大家共勉。

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3—6题。

六:板书设计: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1、分母相同,便于比较;

百分数特征2、只表示倍数关系;

3、采用百分号“%”表示。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优秀16篇)篇九

内容。

概述这是一节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课,通过学生与计算机的对话,解决在游森林公园过程中遇到的买门票、租船、为猴子选择食物等问题,从而复习“单价×数量=总价”这个类型的应用题。

重难。

点一、能够应用“单价×数量=总价”这个关系式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认识到计算机是学习的有力工具;

知识。

形成。

目标。

一、熟练的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类应用题的解法;

情感。

形成。

目标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课前。

准备多媒体教室与多媒体课件。

学生学习。

障碍资料1、是否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

2、解决问题时是否能够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游森林公园。

购买门票。

租用船只。

选择食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内容及方式学生活动内容及方式设计意图及课后随笔。

趣今天我和你们的班主任带你们去游森林公园。

(师贴艺术字:“游森林公园”)。

听到这个消息,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课件演示一辆小火车前进,放着《火车开了》的音乐。

我们到公园里面去游玩,,要先干什么呀?

师板书:购买门票。

课件显示森林公园门票价格牌:“零售:

儿童票每张10元,

成人票每张20元;

团体票(25张或25张以上):

儿童票每张8元,

成人票每张16元。

怎样买票才能算最合适呢?让我们进入到买票方案的设计界面。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下买票方案,愿意设计几个就设计几个。

大声地读这几个字。

生形容自己的心情。

生异口同声答到:“买票”

生读门票价格牌。

交流获得的信息。

生在计算机上设计买票方案。

只需在方案内输入单价和数量,就会自动出现总价。

渲染气氛,

激发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实现人机交互,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机带给学习的方便。

环节教师活动内容及方式学生活动内容及方式设计意图及课后随笔。

动将服务器切换到监看功能,看看每个小组设计的买票方案。

评选一下最优方案。

课件播放森林公园的美景。

课件显示收到的新邮件,猴山的饲养员叔叔要大家去猴山帮忙。

课件显示森林湖。

师提问:到猴山要过森林湖,我们该怎么办?

课件显示设计租船方案的界面。

将服务器切换到监看功能,看看每个小组设计的租船方案。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他们制定的方案。

生评选最优方案,并说出理由。

生欣赏森林公园的美景。

生答应去帮忙。

生积极想办法,一致认为应该乘船。

生在计算机上设计租船方案。

只需在方案内输入租金和数量,就会自动出现总租金。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他们制定的方案。

反思: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列式的根据是什么?

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们对生活的热爱。

联系生活实际。

说明:一共提供了5种船的图片,将光标放在每种图片上面,就会显示每种船的租金和座位数。

反思:教师要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列式的根据是什么?

环节教师活动内容及方式学生活动内容及方式设计意图及。

课后随笔。

采用“学易”系统评选最优方案。

通过“学易”系统查看选择情况。

课件演示猴山的全景并出现饲养员叔叔,他提出要求,让大家帮助他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为猴子购买食物的方案。

师提问饲养员叔叔要我们帮什么忙?

课件显示为猴子选择食物的设计界面。

师演示选择食物的过程。

生拿起遥控器从5个方案中选择认为最好的。

生通过“学易”系统中显示的每个选项被选择的'比例情况,选择最合理的租船方案。

生重复要求。

生在计算机上设计方案:

将光标放在每种图片上面,就会显示每种食物的单价。选择哪种,只需要单击一下这种食物的图片,方案内就会自动出这种食物的名称和单价,只需在方案内输入数量,就会自动出现总价,而且还有经费使用情况的提示信息。

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学易”系统的使用为学生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

进一步明确要求,为设计选购食物方案作准备。

使学生确实的感受到了计算机带来的方便。

环节教师活动内容及方式学生活动内容及方式设计意图及。

课后随笔。

将服务器切换到监看功能,看看每个小组设计的方案。

评价方案。

课件先播放森林公园的美景,但是最后呈现出一幅。

人们践踏草坪,破坏环境的画面。

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他们制定的方案。

生提出优点和不足。

生谈感受。

但不选最优,只要合理即可。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这次游森林公园你有什么收获和遗憾?

老师做小结,明确今天复习的知识,小结这节课学生的表现,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生畅所欲言地谈自己的感受。

使学生养成总结和反思的习惯。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优秀16篇)篇十

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与结果。整合的最高境界就是融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成效。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独立、深刻、灵活的思维、突破难点。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学生往往不易掌握。此外,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如果不丰富多彩、趣味横生,很难抓住他们的心。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我利用小学生爱新鲜、好胜、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这里就信息技术中的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交流。

一、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的导入环节生动而有趣。

“导入”是一节课的起始环节,也是最影响一节课成功的环节。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嘛,因此,教师要抓住儿童的好奇心理,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导入也是众多方法的一种。

例如:一年级上册中比较单元中的“动物乐园”一节,我用计算机技术显示了“动物乐园”的场面,屏幕上出现了声情并茂的彩色图面:今天是动物乐园第一天营业,瞧,一大早小动物们都开开心心地赶来了。计算机技术中发出了小鸟欢快的叫声、小熊、小猴愉快的叫声。小动物们一蹦一跳、笑容满面的让观看的同学非常兴奋,这时我说:“小动物们来的太多了,瞧,小熊、小鹿、小猴、小兔他们几个淘气包在比较谁的伙伴来的多呢?”这节课我们就和他们一起去比较比较(揭示课题)。

这样导入新课,为学习新的知识做了良好的准备,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学生很自然、积极地动脑筋,寻找解答方法及答案,教师在教学中就显得轻松多了!

二、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独立、深刻、灵活的思维、突破难点。

利用计算机播放课件,化静为动,化难为易,能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例如在教材第一册“9”的认识中的“图画应用题”时,用计算机显示出冰块上站着9只企鹅摇摇摆摆的问:图上告诉什么了?学生回答后,计算机显示“{9}”及右上部的3只企鹅跳进海里,溅起一个问题:图上又告诉你什么了?学生做答后,在没有企鹅的冰块上出现了“?只”并闪动几次,这时我问:“问号表示什么?”你能完整的说说图中你知道些什么?要求什么?怎样列式?这里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优势,化静为动,把企鹅图进行动态演示并配以声音,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原来只数―去掉只数―剩下只数”的过程,可以有效的突破难点。与原始的“左边减右边”这样的生硬教学模式相比,有了更大的趣味性、直观性、易接受性。

再如,小学生在解答“比…多,比…少”的求差、求和应用题时混淆的非常厉害,常常出现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错误做法,这样的难点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

如:一年级下册教材的在同一张powerpoint上,左边运用动画出现9只鸭子,右边出现12只小鸡,然后提问:小鸭比小鸡少几只?小鸡比小鸭多几只?这样看图显示就很清楚的弄清“小鸭比小鸡少3只”和“小鸡比小鸭多3只”是一回事,3是大数减小数得到的差。通过分析,学生会体会到比谁多时,“比”前面是大数,比谁少时,“比”前面是小数。

三、     在练习设计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训练。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题设计的形式,练习题分析的过程都会影响学生好的思维训练,在练习中适时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一年级下册总复习中的第20题,将六个模型设计成可以动的画面,学生在说出两个数字后,相应的两个模型就会一前一后动一下,如果符合题意,就会发出一阵掌声,如果错了,就会出现一个鼓励声音:再试一次。这样学生就会重新调整思维方向,再做选择。

再如,一年级下册29页的练习题:森林医生,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些错例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正确方法,这里可以计算机技术采集一些树的图片,然后再出现树由绿变黄的过程。这时啄木鸟医生出现说:“快和我去看看大树有了什么病吧!”在树上出现四种错例,学生一一进行评析。每评析对了一个,树木变恢复了原来的葱郁,这样生动又丰富,在玩中学到了计算的正确方法。

信息技术的运用,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开辟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帮助学生弥补已有的认识结构的不足,又能帮助学生联系新旧知识的内容,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优秀16篇)篇十一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最直接的就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引起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就是对教学观的反思与课堂结构变化的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所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之一是教师作用与角色、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权威和智慧的源泉,而成为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的伙伴、援助者和指导者、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仅仅是从听与做作业中获取知识,而是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问题讨论的启动者和调整者,问题解决的参与者、经历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与权利。

信息技术对数学的学习者与教学者都将产生深远而又持久的影响,这将是革命性的一场变革。学习方式(地点、时间、环境、资源)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发展的关联性将无比接近,教学模式将更加体现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使人人都能得到发展。由于有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平台,就可以满足多样性、个性化、区别化的需求。学生可以利用的资源更加丰富,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探索与不断思索才能实现。对教师而言,原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材、教参、黑板、粉笔等载体和手段现在可以被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所营造的教学环境所代替,如多媒体学习系统、资料库等,这样教师不仅有灵活选择一些素材的余地,而且可以大胆创设一些教学环境,设计更加开放互动的学习活动,参与式、活动式、主体性教学得到实现,师生关系得以改变,成为真正的合作者。

信息技术提供了理解、探索数学的平台,把数学变得容易理解,使得数学走向生活,走向现实,更加情境化,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真正从书本中、课堂上、考试中走出来,回到数学教学的本体上来。利用技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创设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用录像、影碟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方式呈现数学问题,以视觉形式出现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现使得数学材料更具有活动性、可视性和空间立体感,而且易于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使得数学知识与其他知识融通起来,进而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感悟数学的真谛,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共事学习收获,从中真切地感受数学的优美、力量、统一性。

[参考文献]。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优秀16篇)篇十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耗低效,缺乏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成为小学数学教与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运用新颖、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新的生长点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然而,目前相当多的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误区,“以媒代书,以机代师”的现象凸现。如何利用好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成为一大难题。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在把信息技术、资源、方法和数学课程内容有效结合,共同完成数学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方式。两者有效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和认知工具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看作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是在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有效、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努力使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形式都发生变革,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不是学科知识的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和叠加,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整合”的主要含义是结合、融合、成为一体、一体化等。强调在使用信息技术前,要加强针对性,了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数学学科教学的需求,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到使用其它方法无法做到或做不好的地方,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任务,更好地提高数学教与学的效果。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下,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成为了大家共同研究在课题,那么到底整合后有哪些优势,结合实际教学,我觉得只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文档为doc格式。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优秀16篇)篇十三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了小学课堂,并成为辅助小学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成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把学生从枯燥的课堂中解脱出来,借助声音、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针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优秀16篇)篇十四

计算机的发展并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人们对数学本身及其数学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根本的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体系,强调证明、逻辑、抽象等一系列的演绎推理方式,而随着计算机提供的辅助教学手段和方式,数学实验的重要性及其表现形式体现得更加具体生动,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提供的数据、图像或动态的演示,进行更多的观察、探索和模拟,可以产生直觉,进而做出猜测,再通过检验假设,证明自己的猜想。由此可见,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术进入数学课堂就是数学教师走进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发现和挖掘计算机在数学教学的潜力的过程,信息技术进入数学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必需考虑数学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学科特点,满足数学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特殊要求。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特殊要求。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有效工具,在数学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存在深藏的潜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软件平台上把计算机的数学技术、按钮技术、窗口菜单技术等多种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要求结合并用于教学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时,先在屏幕上放映一组直观形象的动态画面: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求,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可以转化为矩形的面积来求。在观察画面以后,让学生讨论并明确: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化陌生为熟悉,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方法,然后提出:要求梯形的面积设想用什么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联想、类比,去猜测结论;在这之后,在屏幕上放映梯形可以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矩形来求的割补过程。这一动态过程与极大多数学生自己猜测的思维过程完全吻合,学生都为自己的类比成功喜不自禁。这说明,如何利用生动的画面,适时发问,引导学生自己去类比,去探求,是活跃学生思维的关键。

[1][2][3]。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优秀16篇)篇十五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信息技术作为一个丰富的、与时俱进的学习创造的工具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作为其它学科教育的学习和探索的工具与环境逐渐得到认同。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犹如架在学生和课本之间的一座桥梁。下面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认识。

1、最小的质数和最小合数积的倒数是。

由于部分教学内容枯燥及学生年龄和认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能有效地营造学生研究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

比如,在教学《多位数的写法》一节时,设计以下几个画面:画面一:南江县地图、南江城镇新貌,然后标示出南江县总面积及全县人均收入、城镇居民收入等数据,让学生写数,并说出写数方法;画面二:录像介绍南江县农业发展情况,接着显示出全县耕地面积、全县农业收入等数据,再让学生尝试写数,教学新知;画面三:展示南江特产之一--核桃的栽种、收获画面,再显示出全县种植面积、总产值等数据,学生练习。伴随着乡村音乐展现的一幅幅画面,把写数与介绍家乡密切联系,由于唤起了学生实际生活的环境,同学们一下子被吸引了,很轻松地将学生带入数学领域,达到趣味性与知识性的高度统一,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2、有利于分化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之所以会成为难点,是因为这些知识要么太“陡”,要么太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整合和优化各种媒体,有效地分化教学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一年级教材“学看钟表”这一节中,学生认识“快到几点”与“刚过几点”是本节的难点。为此,运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时针、分针从7:00开始运动,到7:55停下,并同时闪烁两次,突出时间,强化学生的无意注意。然后从7:55至8:00之间每一分钟都可任意停顿,便于学生感知这一运动过程。同时,让时针和分针从12:00至12:05每分钟都能停下,到12:05时,时针、分针都停下,闪烁两次,突出此时刻。通过以上演示,就如电影中的慢镜头,非常清晰地反映了时针、分针的变化规律,强化了“快到”和“刚到”这两个时间状态,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3、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主动学习。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多媒体技术以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学习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比如,在进行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认知能力,以网站的形式设计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同时通过网络进行问题的讨论、答疑,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状况,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学习。由此,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个重要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

4、有利于培养学生潜教育,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潜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学生充分感受到现代化的气息,同时,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学生开放式的思维方式与自主性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增强,最终提高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1、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际效用。

多媒体技术应有一定的目标性、科学性、艺术性,应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要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责任目标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如果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多样化,只会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

2、掌握好应用多媒体手段的时机。

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集中了语言(包括语言、文字、图像)与非语言(指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感受到的姿态、外貌、语言语调、气味等)的感知材料,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感知特点。可运用于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和学习方法的时刻,还适用于学生个别学习的场合。在使用时,我们要做到当用则用,有用则用,真正让辅助教学手段适时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3、正确处理形象化与抽象性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能够使静态变为动态,抽象变为形象,但是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又不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切都形象化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就可能下降,而数学又是一门特别需要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抽象思维能力的削弱不利于数学的再学习。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生命力就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既训练使用右脑,又注重开发左脑,一定要注意如何恰到好处地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4、正确处理程序化与创造性的关系。

由于多媒体课件所控制的教学过程过于严密和紧凑,往往限制了教师的临场发挥和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气氛显得拘谨、不灵活。而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如果教师被自己事先设计好的课件所缚,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在实践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我们的教学课件,让多媒体课件的严密程序与学生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有机结合,形成人机的优势合力,在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中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独特作用。

【参考书目】。

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第2期《人民教育》。

第六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优秀16篇)篇十六

内容提要: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也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学校,都应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那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本文从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入手,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作了初步探讨,对信息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等作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学科整合。

前言: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所以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作为一门学科、一种工具引入教育,信息技术带动了教育从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它与各学科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关键和核心。信息技术教育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课题,为落实教育的“三个面向”注入了活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举措。它的迅猛发展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作有效地探索与实践,努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成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就是以数学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把它作为获取知识的工具,改变传统的数学模式,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问题的提出:

在信息化进程迅猛推进的今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形势已刻不容缓,在学校教学中所占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信息技术数学学科的家学教学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研究。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应该整合什么?怎样整合?这些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课标》中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课本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参考书。但长期以来被广大教师视为教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源泉,教学内容被定固于课本上,不敢越课本半步。教科书由于受编写、排版印刷等多方面的影响,内容明显偏旧,经常出现90年代甚至更远年代的统计信息和一些远离学生生活的情境和问题,一些具有时代特征,联系实际充满生机活力的数学教学素材和内容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从而造成学生厌学、怕学数学的情绪。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因此,现实的生活材料和生活事例应该是学习数学的载体,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老师改变了传统观念,给教学内容赋予了新的内涵,使教学内容活起来。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无疑是为数学教学内容注入了时代活水,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极大限度的突破书本是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最大限度的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性,从而开阔视野,发散思维。它能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带入课堂,创设虚拟的真实情境,体现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能将漫长的数学发展史,最新的现代科学成果带入课堂,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机;能将书本上没有介绍的最新信息呈现给学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其变成学生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由于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尚处于初级阶段,学生的信息水平低,计算机操作不够熟练,学生对所需信息获取分析能力差。基于此,在课前教师可将相关资源作一些整理,保存在文件夹下或学校局域网络上,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或网站去获取有用信息。随着学生信息水平的逐渐提高,可为学生提供网址,搜索引擎等,让学生通过internet到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如,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节约用水”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测量、绘制等知识,还从网上了解到了有关我国水资源的概况,了解到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进展,真正体会到一滴水的价值,受到了良好的养成习惯教育和国情教育,可谓受益匪浅。又如在四年级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安排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途径,如上网、翻工具书,询问等方式收集一组自己喜欢的数据,课上请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他们汇报的数据:有小到头发的直径(学生说是宽),大到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也有中国土地面积的大小;有中国人的多少,也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学生动手动脑查出的一组生动、富有意义的数据,不仅超越了课本上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不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在生活中感受了数学的魅力。

所谓“与教学方式的整合”,其核心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技术手段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整合,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想叠加,不是仅仅使用几张幻灯片,用一用实物投影,而是将信息技术真正的为教学服务,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交互化。

班级授课制是目前被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宰者。由于受教学时间统一的限制,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学生的个性特长难于发挥,因材施教难于落实,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则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是对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在整合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习的空间。

1.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演示工具便是一种最基本的形式整合。教师可利用现成的教学课件用于自己的讲解,也可用powerpoint或其它制作工具充分利用各种素材编制适合自己教学的教学课件,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于理解的`内容,或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或用外接传感器来演示一些当时当地无法看到和无条件演示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这样通过精心设计与合理选择,通过多媒体计算机代替了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等传统媒体,达到了低耗、高效的目的。如我在教学数学实践活动课中有这样一个情境:佳明有3个数码宝贝,请你帮他排一排,有几种排法。如果老师在讲解演示时采用实物将几种方法同时展示出来,最少要18个数码宝贝,而采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则可简化程序,省时高效,达到了传统形式达不到的效果。当然,随着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信息技术还可作为探索研究工具。

2.教师在教师用机上浏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适时的个别或小组指导;学生可以把在机上做的作业上交到教师用机上,教师以最快的速度查阅到并给学生以反馈评价……这些都使课堂管理效率显著提高。学生的作品通过网络可以得到及时共享,学生可以在独立完成以后,打开其他同学的作业,从中得到启发,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方法,体现课堂管理的开放性。

3.网络具有民主、平等的特点。网络上可以匿名,不怕被别人嘲笑,这使每一位学生都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个别指导,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课堂上不再只是几名学生唱主角,营造起共同参与的氛围。由此,构建出开放、民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校园网的建成,学生在教室里不仅能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样打破常规教学形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实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三)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工具的整合。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师、学生、多媒体三者之间双向互动的的环境。同时,“互动”要动在“过程思维”中,要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探索,这样才是在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常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工具只有课本、作业本、笔和尺,再好一点就是增加剪刀、胶水和纸。这时学生在学习中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建构知识造成了极大的局限性,学生的创造性也因工具的缺乏而难以得到发挥。我们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有效培养以上能力的认知工具和更能展示学生个性的互动平台。如作为信息获取工具的“搜索引擎”;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实践工具的“几何画板”“画图”等等。

有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展示知识间的联系,引起兴趣,利于很好的理解知识。多媒体课件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在视觉、听觉等感观上受到冲击,使学生有新鲜感、好奇感、独特感与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激情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多媒体课件还可以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多媒体环境下,我们应从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配合课件帮助其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生动形象、轻松愉悦的学习情景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现成的优秀课件,也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自己编制课件。

(三)注意教学中的对比与总结评价。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最终为教学的改进、完善与下一步的教学决策提供依据。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不同及时地作出评价是提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评价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还应针对教师自己。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通常体现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任务的大小,让学生单独完成或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查看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并进行记录,记录的情况可以包括:哪些学生完成较快、哪些学生采用方法较好、哪些学生具有独创性等等。这些原始记录除了能及时地反馈和激励学生外,在帮助我们了解学生掌握程度的同时,还可以作为评价本节课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为我们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帮助。

另一方面,每节课后对自己的教学作出评价也是提高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环节。每节课的效果都会有所不同,教师也会因教学效果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感受,及时地将这些感受记录下来并进行自我总结与评价,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汲取经验,扬长避短。

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必须注意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材的贴近。需与教材的科学性相结合,切忌粗造滥制,牵强附会。只有钻研教材,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的重点难点,了解传统的教学缺少什么(或者说要补充什么),设身处地地从教学实际出发,表现手法和形式上也要严谨周密,紧扣教学目标,避免让学生产生错误理解。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必须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如果在次要的内容上运用信息媒体,那只能是费时费力。

3.用多媒体教学,不要丢了课堂板书。板书不是无情物,学生通过老师的板书了解老师的情感,把握教材内容。并且,板书比较的直观,且能传递板书本身以外的较多信息。还可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4.实效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考虑它的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属于“画蛇添足”,效果不明显的就干脆不用或少用。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可灵活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一节课,讲台上摆满各种教具,收录机、投影机、电视机等都用上了,教师讲课热闹得很,就像变法戏、玩耍杂,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失去了提高课堂效果的作用,最后成为教改的点缀和累赘。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不是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过多过滥就变成了玩耍杂,费时费力,又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课程整合”的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但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尤其是小学生,往往因相关同步知识不具备而使辅助教学本身遇到障碍。

2.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要强调教师的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基础,要在充分了解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发挥计算机的长处,而不是抛开一切只要用计算机就行。关键还是教学设计。

3.合适的网络课件或工具平台缺乏,使“课程整合”本身难以系统化,显得零敲碎打。若教师自制,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耽误本身的教学任务。

4.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缺乏专家和相关理论的指导和支持。

5.在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污染与网络安全。

6.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课程整合的实施。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需要我们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应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受益。只有培养学生能够驾御信息技术工具,才能够享有信息时代和数字化世界所带来的机遇;只有培养学生具备自身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够理解信息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更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我们最大程度地为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整合,顺利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尽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

2.孟照彬:《当代课程设计与管理》,云南科技术出版社版。

3.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论文。

4.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础[]35号。

6.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2000(2。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个人工作心得范文(23篇)

    工作心得是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方式,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类似的问题。下面是一些写作工作心得的示例,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党课讲稿(通用21篇)

    党课是加强党员意识形态教育,巩固党员的思想基础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党课教学案例,供大家参考学习。同志们: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银行实习个人工作计划(模板16篇)

    实习计划可以帮助实习生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阅读一些实习计划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实习计划的重要性和制定方法。工作计划网工作计划频道为您推荐

    学校运动会致辞(通用22篇)

    运动会是学校生活中的一大亮点,同学们都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运动会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各位运动员、裁判员;各位老师、同学

    学生家长会上的演讲稿(热门21篇)

    学生演讲稿是学生在特定场合通过演讲形式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建议或讲述经验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展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参与演讲活动,提

    军训阶段新生感受及心得(模板20篇)

    军训心得是对军事训练中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的总结,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塑造良好形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军训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这一周,我们全校军训

    英语工作个人总结(优质14篇)

    个人总结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学习和工作效率,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个人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带来一些启示和灵

    我的身体教案(精选19篇)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制定教学计划的工具和资料,供大家参考使用。2.边念歌词,边做出相应的动作。3.在

    学会谦让的高二范文(19篇)

    优秀作文需要有一定的主题和立意,能够给人以启示和思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谦让,是人生前行的一张通行证;谦

    暑假医学院实习报告(实用18篇)

    实习报告是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总结和回顾的一种方式,从而帮助我们改进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对写实习报告还有疑问,不妨先看看以下范文和写作技巧,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