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时间:2023-12-08 作者:雁落霞

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参考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如果您正在编写教学计划,希望下面的范文能为您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2、学会本课14各省字,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

3、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会看单幅图,造问题的提示下写几句话。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最后两节。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使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

教学难点:

懂得应保护青蛙,并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前在教师的生物角养些蝌蚪,引导学生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讲读第1段,能说说蝌蚪的形态特点,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

3、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前些日子,我们一起在生物角里养了好些小蝌蚪,谁能说说小蝌蚪是怎么样的?(出示图一)。

(1)学习生子“蝌、蚪”

(2)从课题中你知道课文是讲什么的?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写什么?(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了妈妈了吗?)。

二、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听录音范读。

思考:小蝌蚪再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用“0”圈出)小蝌蚪的妈妈到第是谁?(用“口”框出)。

2、汇报。

(1)小蝌蚪再找妈妈的过程终于到了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出示图2、图3)。

学习生子“鲤”“龟”

(2)小蝌蚪的妈妈是大青蛙。(见图四)。

3、跟录音轻声读课文,给每幅图找出相应的课文。

口头完成:(师点拨图四)。

图一--第()自然段。

图二--第()自然段。

图三--第()自然段。

图四--第()自然段。

三、看图讲读课文第1自然段。

1、看第一幅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一群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2、课文是怎么介绍这幅图的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讨论。

(1)知道小蝌蚪生活在池塘里。

你从课文的哪句话看出?

(2)知道了小蝌蚪长着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

a.学习生子“脑”“袋”

b.自由读读写蝌蚪样子的句子,想想“大、黑、长”三个词分别写出了什么?(大小、颜色、长短。)。

c.你能看着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吗?出示:小蝌蚪长着()的脑袋,()的身子,()的尾巴。

(3)朗读指导,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读出对小蝌蚪的喜欢和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4)再次看图说话。

学习了第1自然段,我们在来说说第一幅图的内容,要求比刚才说得更好。

提示。

小蝌蚪在(在哪里)游来游去?

小蝌蚪在(在哪里)(怎么样地)游来游去?

自由扩散说。

四、巩固练习。

指导书写。

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篇二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生长阶段的挂图打乱次序,请学生辨析,依次排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在课下可到池塘边细致观察小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变化的,也可将小蝌蚪带进课堂。也可用录像进行直观教学。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切,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课上配合教学进行小组讨论来解决重点难点。

2.在学习生字词时请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指导学习、认识。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戴好头饰来讲台前表演。

4.将打乱顺序的小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卡片排列好并进行说话训练。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将本课应掌握的字、应理解的词、句训练到位。

2.进行朗读训练及指导。

3.结合挂图,学习课文内容。解决重、难、疑点。

4.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整幅的跨页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图画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解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投影出示,认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投影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用“”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

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注意认真听,读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鼻韵母,要读准。

群:读q*n,不要错读成q0n。

捕:读b(,不能读成p(。

裳:读轻声shang,衣裳(shang)。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建筑群”。

对“甩着”、“快活”、“。

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篇三

此活动故事内容,蕴含多领域的教育价值,故事中不仅有科学领域的“认识青蛙的特征,了解蝌蚪与青蛙的关系”,还有语言领域领域“感知故事结构,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学讲故事”,鉴于上面,我制定了教学重点为“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青蛙的特征,学习观察并比较”。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故事展开的顺序,这是开展活动的基础,也是这个活动的重点。

为了突破重点,可以改进的是:制作特有的图片。图片采用以“特征”和“代表动物”为重点的图片设计。图片设计成为两排,上面一排是以“特征”为重点的图片,主要是“宽又大的嘴巴”“四条腿”“白肚皮”“绿衣裳”,上面一排,横着看主要通过一幅幅图片串联起来,帮助孩子理清青蛙的特征,这也是其中的一个活动目标,通过观看具体形象的图片及倾听生动有趣的故事达到目标;对应上面一排图片的下面一排图片则是上面每个图片特征对应的动物图片,如“宽又大的嘴巴”对应的是“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宽又大的大鱼”;“四条腿”对应的是“有四条腿的乌龟”;“白肚皮”对应的是“大白鹅”;“绿衣裳”对应的是“青蛙”,这些按顺序摆放的图片上下结合单幅看,主要帮助孩子了解故事中小动物的特点,上下对应连贯的看,则是帮助孩子理清故事讲解的顺序,理清故事的内容,为理解、讲述故事奠定基础。

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篇四

本课是一篇没有注音的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以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懂得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2、教学难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大概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直接揭题、读题。

学习生字“蝌蚪”。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把它读正确。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有趣在哪呢?自己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2、检查初读情况。

生字词出示:蝌蚪池塘脑袋甩着鲤鱼乌龟披着短了蹲着碧绿肚皮鼓着。

(1)按照课文读一读,即带拼音。

(2)看着黑板读一读,不带拼音。

(5)送生字回家。

过渡:大家已经能够把生字很正确地念下来了,那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吗?全体起立,如果有错了,你就坐下来读。

(6)反馈读错的情况,集体纠正。

(7)你能把这些生字按照课文内容组成一段简单的文字吗?

生说,也就是故事的大概内容。

(三)完成课后作业:

第1题,写出同偏旁的字。师按照学情做进一步的指导。

第二课时。

要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一)小蝌蚪的样子。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

找出: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2、读一读句子。

3、画一画小蝌蚪的样子(为了画面的美观你可以加进一些事物)。

4、说一说你自己所画的图。

5、练一练。

小蝌蚪游来游去。

(1)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

(二)小蝌蚪的形态变化。

1、过渡。

师:小蝌蚪游啊游,身体发生了变化。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来,用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1)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随机认识“短”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2、仿造春蚕的不同时期图画一画青蛙的生长过程。

3、交流,既评一评。

4、改一改。

5、说一说。

参照课后五:

选词填空,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又先最后接着。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6、读一读。

(三)青蛙的样子。

1、读一读,找一找。

师:小蝌蚪变成了青蛙,青蛙长什么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用不同于小蝌蚪的记号标出。

生:四条腿,宽嘴巴。

生: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生: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

2、说一说。

师:能把青蛙的特征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青蛙有四条腿,嘴巴是宽宽的,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背一背青蛙的形态句。

(四)作业布置:课堂作业本2、5、6。

第三课时。

要点:指导分角色朗读全问,再次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完成课堂作业本。

(一)巩固练习:

1、复习新词,听写词语。

2、排列顺序:

()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

()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游来游去。

()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3、填空完成。

青蛙四条腿、()嘴巴、披着(),露着(),鼓着()。

(二)分角色朗读全文。

1、分组读。

2、抽组读,评议。

3、选择喜欢的'角色读。

(三)读了课文,你来猜一猜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到我们的课文里来?

教育意义:要保护青蛙,知道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看待事物要正确,不要听到一点就判断事物。

(四)随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作业。

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篇五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六幅图分别与第1—6自然段对应。课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本课有三幅图,与五段话中的三个重点段落相对应:第一、二幅图画的是没有长腿和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在询问鲤鱼妈妈。第三幅图画的是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错将乌龟认做妈妈。第四、五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已经长成青蛙,找到了青蛙妈妈。课文对每幅图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特点,懂得要保护青蛙和小蝌蚪。

二、教学目标分析。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河、姐”等6个字。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朗读训练及打写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课外,可让学生到池塘边细致观察小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变化的,也可将小蝌蚪带进课堂,甚至可用录像进行直观教学。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难点:

1、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2、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的心情,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四、学生特征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具有好奇心、善表现、思维活跃的特点。能借助课件自主学习,对趣味性、生活化、直观形象的图文的教学资源非常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五、教学策略的选用。

1、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研讨突破教学难点。

2、通过运用教学媒体为突破重、难点服务。

六、教学资源和工具。

1、本节课是在学生人手一机的教室内实施的。

2、跨越式教学资源、共翔课件。

3、教师ppt。

4、课文相关挂图、生字卡、文中动物的头饰。

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圆圆脑袋黑黝黝,长长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蝌蚪)你们看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怎样长大的?(学生猜谜,开展讨论)。

2、课件出示第一幅和第六幅的内容,认识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目的:通过猜谜和展示直观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简述梗概。

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篇六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年级下册最后一篇课文,是篇脱离拼音的的看图学文,是一篇搞笑的童话故事,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忙妈妈一齐捉害虫,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课文以对话为主,我以朗读为主。本课文没有注音,学生朗读有必须难度,我以教师范读形式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资料。设计问题:小蝌蚪有什么特征它们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小蝌蚪找妈妈分别遇到了谁它们的妈妈是谁有什么特征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让学生围绕问题图文对照展开多种形式朗读。如:自由读、指名分段读、男女生读、小组内分主角朗读等。并要求学生拿起手中的笔找找、划划做记号,养成读书留下记号的好习惯。学生在读中了解资料梗概,获得整体感知,提高了读的质量。课文第二、三小节写的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我先指名读这两小节,让学生思考小蝌蚪先碰到了谁,又碰到了谁,在这个过程中小蝌蚪有了哪些变化,理清了文章脉络。然后指导学生朗读,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乌龟之间的对话,体会小蝌蚪找妈妈时的心急。最后,我让学生分主角朗读并表演,进一步体会。朗读不仅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也使学生的情感在读中得到升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透过朗读自主学习,同桌或小组内共同完成老师设计的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篇七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写好“有、在”两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贴图、朗读视频。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两只小动物,你们认识它们吗?

生:小蝌蚪、青蛙(师贴小蝌蚪、青蛙图)。

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

齐读课题。

初读课,认识生字。

1.看视频范读。

师:这篇课文没有注音,我们来听听范读。

自由读。

师:听完范读同学们也试着自己的把课文读一遍,读完以后再把生字用笔圈起来。和同桌一起拼读生字。

师:和你的同桌,“你指我拼”。

闯关拼读(小老师带着闯关拼读)。

师:同学们生字拼得怎样能不能闯过三关。谁愿意当小老师带读闯关?(通过追和迎的动作来教这两个生字,“姨”是和什么有关?)。

第一关:摘一个生字带大家读准。

第二关:摘三个生字带大家读准。

第三关:摘四个生字带大家读准。

师:恭喜你们闯关成功。

开火车比比读。

师:小火车哪组来开……。

指导书写“有”“在”

过渡:接下来我们要静静的写字了。

读要写的生字。

师:我们来读读这两个我们要写的生字。

用生字宝宝来组词并说一句话。

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师:谁最会记。

观察生字,看看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谁最会观察。

书空生字笔顺。

师:小手举起来。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再自己写两个。师巡视指导。

生上台书写。

师生评价。

轻松一刻。

12点点头;34伸伸手;56扭扭腰;78就坐好。

读课文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指名分段读。

3.学生评价。

4.指导正确、流利的读长句。

5.齐读课文。

课文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图图。

小蝌蚪----————找到了----————青蛙妈妈。

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篇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8个二类字,指导美观书写“变”“披”两个一类字;。

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表演、想像、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

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

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小蝌蚪。

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板书: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

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板书:找。

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

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边看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回答:

(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过程。

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

(3)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强调撇点的方向要往外)。

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

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3、出示课件:认读二类字。(先认读,再组词读)。

灰迎阿姨顶披鼓。

4、指导写“披”字(强调右边的皮,横勾别丢掉)。

5、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看课件演示青蛙的生长过程)。

板书:长后退长前腿尾巴变短。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那蝌蚪长什么样呢?(出示课件)学习第一段。

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快活的语气。

2、长成后的青蛙又是什么样呢?学习第四段:

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如——。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

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过渡句:哦,小青蛙多可爱啊,我们也来当当可爱的小青蛙,跳起来吧!

4、通过对比我们知道,青蛙小时候和长大后,样子有这么大的变化啊!课文中讲,小蝌蚪在变成青蛙的过程中,遇到了鲤鱼和乌龟,最后才见到了青蛙妈妈,它们都说了些什么,让我们读一读,演一演吧!(用情景模拟和看课件演练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并板书:迎追游)。

(1)学习第二段:(鲤鱼)(突出礼貌教育):

学习小蝌蚪的礼貌板书——迎。

(2)学习第三段:(乌龟)(培养想像和写作能力)。

读出乌龟慢吞吞的语气板书——追。

培养想像能力:小蝌蚪们看到乌龟,会怎样说?——咦?前边那只动物就是四条腿、宽嘴巴,它可能就是我们的妈妈吧!快,追上它!

培养写作能力:为什么小蝌蚪把乌龟当成它们的妈妈呢?(因为乌龟也有个大嘴巴)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是因为鲤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写清楚,才造成这样的误会。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写全面和具体,把特征说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对,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3)学习第五段:(青蛙)(培养表演能力)。

读出青蛙的慈祥和疼爱的语气小蝌蚪欣喜的语气板书——游师生共演这一段。

五、板书总结,回顾全文:

1、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2、师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师:作者一组:小蝌蚪二组:鲤鱼三组:乌龟四组:青蛙)。

3、课堂练习:

小蝌蚪先长出,过了几天,又长出(),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的,()已经不见了,变成了()。

六、资料汇报,知识拓展。

1、你喜欢青蛙吗?为什么?(资料汇报)。

2、你打算怎样保护青蛙?

3、他们这样做对吗?看课件明辨是非。

4、出示宰杀青蛙和做成菜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

5、师总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青蛙。出示课件:保护青蛙保护动物保护环境(学生大声齐读)。

七、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养几只小蝌蚪,观察它们的发育过程,然后放归到大自然中去。

长后腿长前腿尾巴变短。

小蝌蚪————————————————————————青蛙。

鲤鱼(迎)乌龟(追)妈妈(游)。

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篇九

青蛙妈妈来到小河边,发现河边的大树不知被谁砍了,只留下了一截树桩,青蛙妈妈跳上树桩,往前一看,它惊呆了!

原来,小河边新建了一家工厂,两个巨大的烟囱正在冒着浓浓的黑烟,两个巨大的排污管里流出了像墨汁一样的污水,污水直接排到河里,把河水都污染了。

看到这些情景,青蛙妈妈眼睛瞪得大大的,张大了嘴巴,它焦急地想:我的孩子们呢?他们还活着吗?这时,河面上浮上来一条死鱼。它想:孩子们肯定也被毒死了,它伤心极了!

我们要保护环境,给动物们一个温馨的家园吧!

(指导教师丁铭军)。

相关专题:尚无数据

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篇十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懂得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2、教学难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3课时

教学要点: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大概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直接揭题、读题。

学习生字“蝌蚪”。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把它读正确。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有趣在哪呢?自己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2、检查初读情况。

生字词出示:蝌蚪池塘脑袋甩着鲤鱼乌龟披着短了蹲着碧绿肚皮鼓着

(1)按照课文读一读,即带拼音。

(2)看着黑板读一读,不带拼音。

(5)送生字回家。

过渡:大家已经能够把生字很正确地念下来了,那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吗?全体起立,如果有错了,你就坐下来读。

(6)反馈读错的情况,集体纠正。

(7)你能把这些生字按照课文内容组成一段简单的文字吗?

生说,也就是故事的大概内容。

(三)完成课后作业:

第1题,写出同偏旁的字。师按照学情做进一步的指导。

要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一)小蝌蚪的样子。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

找出: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2、读一读句子。

3、画一画小蝌蚪的样子(为了画面的美观你可以加进一些事物)。

4、说一说你自己所画的图。

5、练一练。

小蝌蚪游来游去。

(1)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

(二)小蝌蚪的形态变化。

1、过渡。

师:小蝌蚪游啊游,身体发生了变化。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来,用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1)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随机认识“短”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2、仿造春蚕的不同时期图画一画青蛙的生长过程。

3、交流,既评一评。

4、改一改。

5、说一说。

参照课后五:

选词填空,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又先最后接着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6、读一读。

(三)青蛙的样子。

1、读一读,找一找。

师:小蝌蚪变成了青蛙,青蛙长什么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用不同于小蝌蚪的记号标出。

生:四条腿,宽嘴巴。

生: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生: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

2、说一说。

师:能把青蛙的特征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青蛙有四条腿,嘴巴是宽宽的,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背一背青蛙的形态句。

(四)作业布置:课堂作业本2、5、6

要点:指导分角色朗读全问,再次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完成课堂作业本。

(一)巩固练习:

1、复习新词,听写词语。

2、排列顺序:

)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

)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游来游去。

)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3、填空完成。

青蛙四条腿、()嘴巴、披着(),露着(),鼓着()。

(二)分角色朗读全文。

1、分组读。

2、抽组读,评议。

3、选择喜欢的角色读。

(三)读了课文,你来猜一猜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到我们的课文里来?

教育意义:要保护青蛙,知道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看待事物要正确,不要听到一点就判断事物。

(四)随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作业。

在教学中之所以确立这个为难点,因为文章的绝大多数篇幅都是写的这个内容,而且同学们对动物的了解不多,容易混淆一些常识性的内容。在以前教学中只是抓住一些文中的句子进行读、说,觉得学生的掌握情况很好。在这一次,无意间让学生画一画,没想到一画问题就画出来了,在画中检查出学生在青蛙的生长过程中只注意到四肢的变化,没有注意到颜色、花纹的变化,而这就不能正确地反应出生长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经过这样的教学相信学生对这一认识会由不正确到正确。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一条线贯穿到底,从检查环节来看,效果是明显的,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能准确无误地说出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九附反思,小蝌蚪找妈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篇十一

在充分研读教材和了解学情,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就是对上课的教学设计了,一般包括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深入品读、总结全文等环节,《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我这样设计,这样上: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昨天看到一张“寻人启示”,我们来帮一帮他好吗?出示启示内容,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方法动机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学生才能对本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从“寻人启示”入手,创新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很快把孩子们引进课文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自主识字,组内交流;汇报成果,全班交流,师反馈指导字词读音和书写。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以识字为主,多种形式(男女生读、小组读、开火车等)读字词。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首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自主识字,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情况,重视老师的范写,再让学生临写,最后在班级内交流汇报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不同形式的读书方法,抓住关键字词快速提取文中有用的信息。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文章内容。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特点是什么,边读边画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词语,重点指导学生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等词语的理解,对照画面,启发想象,练习仿说,同时体会词语的精妙之处。

2.课件出示小蝌蚪与鲤鱼对话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对应段落,画出对话内容,分角色读对话;思考:小蝌蚪为什么想找妈妈?在看到鲤鱼妈妈叫小鲤鱼捕食时,小蝌蚪心里在想什么?品析词语“迎上去”,分角色表演,体会词语意思;课件出示前一幅图对比小蝌蚪有哪些变化。

3.课件出示小蝌蚪与乌龟对话图片,找出对应段落,画出对话内容组内自由分角色读对话;思考:小蝌蚪为什么把乌龟当成了妈妈?乌龟是什么样子的?品析词语“追上去”,进行角色表演,体会词语意思;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对话,体会人物心情和读准语气;课件出示前一幅图对比小蝌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4.出示课件,总结前两段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汇报成果;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小蝌蚪又遇到了谁,画出对话内容,带着感情读一读。思考:小蝌蚪这次是如何确定青蛙是它们的妈妈的?青蛙的样子如何?画出相关词句;品析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词语“蹲”“披”“露”“鼓”,通过替换词语感受原文中这些字词的精妙。

5.齐读最后一段,思考:小蝌蚪变成青蛙之后跟着妈妈干什么去了。播放青蛙捕捉害虫的科普录像,通过真切可感的情境,让学生了解青蛙是益虫以及捕捉害虫的本领。再次出示文中插图,简要复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到文中语言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心情。号召少先队员要保护青蛙,从而把保护青蛙这一认识水平深化为高尚的道德品质,升华感情。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谈收获。

让学生先说收获,师再总结升华,点明主题:课文通过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小青蛙的长成过程。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知识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多读课外书,就一定能了解到大自然更多的密码知识。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1.朗读课文,有条件的和家人分角色朗读课文。

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篇十二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插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3、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哪几个自然段讲小蝌蚪在找妈妈。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蝌蚪)。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2、复习生字词。

二、自由读课文:

1、标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用横线画出来)青蛙是什么样的?(用双横线画出来)。

2、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找出相关语句读读。

3、小蝌蚪为了找妈妈,一路上都遇到了谁?用圆圈圈出来。

4、.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三、讲读课文。

第一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指点: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快活地”的句式)。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练习)。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4、齐读第一段。

第二段。

1、叙述: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课件显示),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引导观察进行比较)。

(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小蝌蚪怎么问的?理解“迎上去”意思。鲤鱼妈妈怎么回答的?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鲤鱼妈妈的话,大家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课件显示,让学生比较。)。

6、小蝌蚪是怎么对着乌龟喊妈妈的?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乌龟又怎么说的?现在请女同学读小蝌蚪的话,男同学读乌龟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7、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学生回答后加以指点:青蛙是四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

8、现在,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引导学生做出判断)小组讨论。

第三段。

复习读: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

(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4、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

分角色朗读。

5、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让学生比较。

课文上描写的: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换一个说法:

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齐读这一段话。

6、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我们看,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

(板书:蹲披露鼓)。

(板书:碧绿的雪白的)。

9、比较:

青蛙披着绿的衣裳,露着白的肚皮。

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10、指导朗读。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

11、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12、讲述:因为青蛙是益虫。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13、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自学课文最后一节)。

14、出示卡片:蹲蹬。

让学生认读,并区别其含义。

三、朗读全文。

四、简要复述。

学生默读,准备复述。

〔板书设计〕。

大脑披衣。

灰身露肚。

长尾鼓眼。

长出两条后腿尾巴变短、不见。

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篇十三

活动准备:毛笔、墨、宣纸、范例。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

二、示范讲解。

1、先请上小蝌蚪,今天我们用什么笔来画呢?(毛笔)。

3、画小尾巴:用刚才画的毛笔在身体的后面添上一条小尾巴。

4、请幼儿用同样的方法画上小蝌蚪。(幼儿示范)。

6、把上次折的青蛙妈妈黏贴在画面上就行了。

三、幼儿操作。

1、引导幼儿正确地握笔。

2、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尝试,毛笔一定要喝足水。

3、毛笔留在纸上不要很长时间,否则宣纸要烂掉。

4、用淡墨时一定要在水里洗很长时间,毛笔上的墨要很淡,才能画水波。

5、黏贴青蛙时尽量找干的地方。

四、展示讲评。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大家一起观察讨论:看看你的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篇十四

课时目标:

1、讲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过程,能按课文内容天空。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习“短、蹲、碧、肚、鼓”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生读生字卡片。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小蝌蚪,大(),黑(),甩着长长的(),快活地()。

3、齐读第1自然段(贴出“长尾巴的蝌蚪”图)。

二、讲读第二段。

2、讨论: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四|a小蝌蚪的形态有什么变化?(贴出后腿的蝌蚪图)。

句|b小蝌蚪看见谁在干什么?

话|c小蝌蚪怎么说?

|d“谁”怎么回答?

3、指导朗读。

(1)练读小蝌蚪的话,问“迎”上去是什么意思?(正面的,面对面的主动上去问。)。

小蝌蚪迎上去问:“……。。?”

对比:

小蝌蚪游上去问:“……。。?”

(2)谁来读鲤鱼妈妈的话?从鲤鱼妈妈的话中小蝌蚪知道了自己妈妈的怎么样的?(四条腿、宽嘴巴。)。

(3)分角色朗读(鲤鱼:热情;蝌蚪:急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三、小结学法。

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们先找出这段有几句话,(板书:找找),再说说每句讲什么,(板书:说说)。最后有感情地读读。(板书:读读。)。

四、讨论学习第3自然段。

1、按“找找——说说——读读”的`学法,四人小组讨论学习第3段。

2、引读,进一步理清层次。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生读)。

“他们看见”——(生读)。

“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生读)。

“小乌龟笑着说”——(生读)。

3、练习,突破重点。

口头填空:小蝌蚪游啊游,长出了()。他们看见()的乌龟在水里游,就把()当作自己的妈妈,乌龟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头顶上有(),披着(),捉起虫来()。

结合填空师贴出“长着前腿的蝌蚪”图,理解“披着、顶呱呱。”

4、指名分角色朗读。

理解为什么用“追”“连忙追”说明什么?

五、讲读第4—5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谁是小蝌蚪的妈妈?把有关青蛙样子的句子用“——”划下来。

2、出示句子,朗读理解。(出示青蛙图)。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1)看图理解“蹲着、露着、鼓着”等词。

学习生子“蹲”共几笔?书空右半部分。

学习生子“鼓”共几笔?部首是什么?书空左半部分。

(2)找一找写出青蛙颜色的词。(碧绿碧绿)、雪白的肚皮)。

学习生子“碧”,什么结构?第三笔是什么?

学习生子“肚”怎么记?

(3)朗读这段话。

(4)你能看着图和板书向大家介绍青蛙吗?

3、这是小蝌蚪外形上又有了什么变化?(贴出“尾巴变短的蝌蚪”图;“尾巴不见的青蛙”图)。

学习生子“短”怎么记?

4、从哪个句子看出小蝌蚪已经变成小青蛙了?出示: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对比理解“蹬、跳、蹦”)。

5、朗读第4、5自然段。

六、巩固总结。

(1)看着黑板上的五张青蛙生长变化的图片,说说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完成《课堂作业》。

(2)指导书写“蹲”“鼓”“碧”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总结课文,巩固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2、会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3、知道青蛙是捉虫的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4、会看单幅图在问题的提示下写几句话。

教学过程:

一、再学全文,借助图片,理清过程。

1、出示课文的四幅图,观察图片,指名说说图的内容。

2、默读全文,用“———”划出表示小蝌蚪生长的句子。

出示:

(1)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a读一读,议议第二次变化是为什么加上一个“又”。

b看图填空。

小蝌蚪先长出(),再长出(),()变短了,最后变成()。

3、小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并在它们的指点下,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大青蛙,这时小蝌蚪也变成了小青蛙。

4、分角色朗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4、5两个自然段。

1、读读课文中描写青蛙的句子。师描述: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鼓鼓的大眼睛。为什么作者要把青蛙写得这么可爱?(青蛙能捉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人类的好帮手。)。

2、我们把描写青蛙外形的这段话背下来好吗?(蹲着……披着……露着……鼓着……)。

自由背、知名背。

3、课文的第4自然段是写小蝌蚪找到青蛙妈妈的,它的结构上和第2、3自然段一样吗?

按“形态上的变化——看见谁在干什么——小蝌蚪怎么说——‘谁’怎么回答”的顺序背第4自然段。

4、第5自然段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按照“形态上的变化——小青蛙怎么做——青蛙妈妈怎么说的顺序背第5自然段。

5、把4、5自然段连起来背一下。

三、指导看图说话。

1、我们已经知道了青蛙是庄稼得好朋友,你从课文的哪几句话看出青蛙会捉害虫?(用”——“划出,读读。)。

老师向学生介绍有关青蛙捉害虫的知识。

2、完成课堂作业:看图写几句话。

(1)想想青蛙在干什么?

要求模仿课文第4段青蛙外形的这段话来说一说。(农田里蹲着一只大青蛙,它披着碧绿的衣服,鼓着大大的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蛙?

(3)连起来写一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篇十五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还记得吗?(开火车,齐读)。

3、上节课我们还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它吧(齐读)。

二、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1、小朋友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2、小蝌蚪成长为青蛙要经过很多次的演变,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2-5段,用“——”划出小蝌蚪的变化。

3、上面有一段话,谁能帮老师把它填完整。

4、这儿有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各阶段的图片,你能把它按生长过程排列起来吗?

5、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演变过程。

三、学习课文2-5段。

1、学习第2段。

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见鲤鱼妈妈,这时,他们会想:——。

于是,他们就——迎上去,问道……(注意语气)。

分角色朗读对话。

小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得有什么特点?

过渡:于是,小蝌蚪告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继续上路去寻找自己的妈妈。

2、学习第3段。

它们游哇游,看见了一只……连忙……叫……。

可见当时小蝌蚪们是多么的心急。把你着急的心情读给同桌听。

于是,他们充满了信心,继续找妈妈,相信这一次一定能找着自己的妈妈。

3、学习第4段。

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

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

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

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

这句话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哪些?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学到这儿,小蝌蚪们,你们对自己妈妈的特点了解了吗?你能介绍下自己的妈妈吗?

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

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这句话中描写青蛙动作的词语有哪些,请把他们圈出来。(蹬,跳,蹦)。

这三个动词你有什么发现?(跟脚有关,表示非常有力)。

可见,作者用词准确,我们在写话的时候也要向他学习,这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准确既形象又生动。

四、总结全文。

1、小青蛙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呢?(读最后一段)他们可真能干!我们一起读读。

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适更安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保护)。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都懂得了什么?

你从这一群可爱的小蝌蚪身上学到了什么呢?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健康跑工作计划(专业18篇)

    学校是一个集体,一个大家庭,我们在这里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我校是一所综合性的特殊教育学校,自建校以来

    幼儿秋季中班工作计划(精选22篇)

    工作计划书是一种对个人或团队工作进行管理和协调的有效方式,能够提高团队的整体工作效能。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书示范,希望对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工作计划书

    市场部月度新工作计划大全(17篇)

    通过编写工作计划书,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工作计划书的模板和示例,供大家参考和使用。伴随着__购物广场的落成,市

    初中写景梧桐树的大全(18篇)

    优秀作文能够以独特的观点、新颖的角度展现人们熟悉的事物,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生活有各种各样的味道:清新的

    中班游戏角色游戏教案(模板15篇)

    中班教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进度。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中班教案的样本,希望能够给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娃娃家,公共汽车

    血液透析透实习总结(优秀20篇)

    实习总结是对自己成长历程的记录,可以留给未来回忆和参考。实习总结范文三:"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我主动向老师和同事请教,积极

    银行信用卡部经理述职报告述职报告(实用17篇)

    通过撰写述职报告,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职业道路进行思考和规划,以实现个人和职业的成长。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心准备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述职报告提

    中班理发店教案(优秀20篇)

    中班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和幼儿的学习成果。以下是一些中班教案实例,希望能给教师们提供一些教学的启发和决策。游戏目标:1.明确理发师的工

    浙江语文高考(热门21篇)

    浙江的教育水平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这里有一些浙江与其他省份合作交流的成功案例,希望能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西湖四季景色(优质22篇)

    阅读优秀作文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拓展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