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

时间:2023-12-08 作者:影墨

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六年级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篇一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课从引例到生活拓展,注重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进行分析研究,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中,切实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觉得在本节课的教学前布置学生先调查六年级学生人数,再制成统计表。教师在根据学生提供的数据引出扇形统计图。能激发孩子们地学习欲望。体会到用统计图来整理数据、说明问题的优越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创设积极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初步感知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在落实知识目标的同时,能力目标也得到提升。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篇二

教学目标:1、让这生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明确收集、记录、整理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

3、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通过对教材中的三个问题的讨论,一方面能使学生对统计活动的各个一切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计活动是各个一切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价值,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整理与反思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引导学生回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提问: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

小结: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从报刊、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取。

提问:记录数据有哪些方法?举例说明。

(如选举中队长统计选票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

作图形符号的方法…)。

出示。

下面记录了某年某地区七月上旬、八月上旬的气温情况:

整理数据,填写下表。

出示填空题。

1、()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的关系。

3、()统计图能清楚地直接比较出数量的多少。

小结:我们学过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它们在描述数据时,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根据数据特点进行选择。

出示:下面是男女两组同学测得的体重。(单位:千克)。

编号12345678910。

男生36353838294037382838。

女生35324036383535272930。

(1)男生组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女生组呢?

(2)男生组体重众数是多少?女生组呢?

(3)男生组体重的中位数是多少?女生组呢?

集体讨论复习:什么是“中位数、众数与平均数”并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再举例子说说怎样求平均数。

集体交流。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指名回答。

学生根据实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数据。

集体汇报,介绍自己的方法。

指名回答。

集体小结对比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指名回答问题。

集体总结中位数、众数与平均数的意义。

练习与实践指导学生完成第1题。

1、引导观察教材提供的两张统计表,说说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2、根据两张统计表中的数据特点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描述数据。。

3、根据具体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一步讨论这两种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

学生观察统计表,指名回答。

独立制图。

小组进一步讨论结构和特点。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篇三

教学目标:1、让这生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

3、进一步体会有关“平均数、众灵敏、中位数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

4、进一步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地进行简单统计量的计算。

设计理念:通过对教材中的三个问题的讨论,一方面能使学生对统计活动的各个一切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计活动是各个一切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价值,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练习与实践出示:

龙城超市上个星期售出的甲、乙两种品牌的饮料箱数如下图。

(1)在这个星期中,两种品牌饮料的销售量在哪一天相差最大?

(2)甲饮料周日的销售量比周一多百分之几?

(3)甲饮料这个星期平均每天销售多少箱?乙饮料呢?

出示生物小组的同学每次用10粒绿豆做发芽试验,下面是他们经过整理的10次发芽情况。

发芽粒数0578910。

次数124111。

(1)这10次试验,发芽的绿豆一共有多少粒?总的发芽率是多少?

(2)这10次试验中,发芽粒数的众数是多少粒?

出示教材中115页第5题。

1、先让学生把图中每个直条所表示的人数标出来。

3、从整体上比较两个年级学生牙齿健康情况。

4、指导一年级学生龋齿颗数的众数。

一年级共有50个学生,那么就有50个反映每个人龋齿颗灵敏的数据,而这50个数据中,龋齿是1颗的共有19个,所以一年级龋齿颗数的众数是“1颗”

5、引导回答,六年级龋齿颗数的众数。

6、学生独立计算第(3)个问题。新课标第一网。

观察图表说说从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集体交流汇报。

观察统计表。

相互说说从表中获得哪些信息。

独立思考。

交流结果。

学生标出直条中的数据。

根据数据说说获取哪些信息。

学生思考,

独立观察思考。

练习与实践出示第6题,引导观察表格。

1、指导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2、指导学生计算每组数据的中位数。组织学生讨论计算中位数要注意什么?

(先把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3、表示这组男生体重的一般情况,平均数和众数哪个更合适?

回答教材的两个问题。

集体讨论交流。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篇四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

3、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能过不同的统计图形的观察。以及教材中的三条问题的讨论,一方面能使学生对统计活动的各个一切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计活动是各个一切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价值,发展统计观念。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图具体形式的丰富多彩。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整理与反思一、回忆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二、出示条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长河公司计算机销售数量统计图。

a.第()季度销售量最高,是()台;

b.全年平均每季度的销售()台;

c.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的销售量提高了()%。

右图是造纸厂四个季度的产值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填空:(4分)。

(1)第季度产值最高。

(2)平均每个月的产值是万元。

(3)第四季度的比第三季度下降了%。

(4)你从这个图中还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

观察图形。

学生回答。

集体交流。

观察统计图。

指名回答问题。

练习与实践出示教材113页的统计图指导观察统计图。

1、指名回答,这是什么统计图?

2、组织讨论: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与普通复式条形图有什么不同?

(1、直条方向是横着的,也就是用横轴方向表示数量的多少,2、表示同一组两个数量的直条不是并着排列的,现时是首尾相接)。

3、独立完成统计表。

根据图中的信息将统计表填写完整。

4、小组交流讨论教材中提出的4个问题。

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进行回答。

指导完成第3题。

出示第3题统计表,说说从表中可以了解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分别在方格图中描出所对应的点,再把这些点用实线和虚线连接起来。并要求在对就的点上填上数据。

指导观察完成的折线统计图,引导发现,乙车路程和时间所对就的点连接起来有何特点?

进一步分析每辆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明确乙车所行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

在讨论中完成对两的问题的解答。

指导完成第4题。

讨论扇形统计图的有关特征?

独立完成书上3个问题的解答。

集体校对观察统计图。

学生回答。

讨论交流。

小组讨论总结。

独立填表。

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

学生画图。

观察所画图,思考。

集体交流。

学生回答。

校对订正。

总结与提高出示:

下面是小王和小李外出情况的一张折线统计图。他们分别住在一条大街的两头,相距2千米,在他们两家之间,中途恰好是一所书店。现在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小王和小李他们是()先出发的,他们先到(),在书店停留了()分钟,又走了()分钟到了()家。小王的速度一直保持在每小时()。

千米,小李的速度一开始是每小时()千米,回家时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

观察统计图讨论问题。集体交流。

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认识体会到统计图具体形式的丰富多彩。也知道要根据具体数据的特点合理地使用统计图。

小组交流。

学生小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篇五

教材第7~8页的内容。

1。巩固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2。通过练习,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件。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价归纳。

1、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看电视、打球、听音乐、看小说、其他。

80人、68人、74人、56人、23人。

a用()统计图b用()统计图c用()统计图。

2、练习一第5题。

品种、合计、黄瓜、韭菜、萝卜、番茄。

种植面积/平方米。

3、练习一第6题。

出示题目。

先观察分析上面的两个统计图,理解统计的内容与统计图的选择,接着算一算,画一画,完成下面的两个统计图。(体会扇形图和条形图既有不同,也有内在联系)。

提问:表示同一组数据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从中各能获得哪些信息?

4、练习一第7题。

先确定课题和设计调查方案;接着开展调查,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然后分析数据,评价自己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最后拓宽研究课题,重新设计调查方案,开展新的统计活动。(如时间不够可作课外完成)。

5、动手做。

4人一组进行活动,每人轮流做6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篇六

1、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相关决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并根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地预测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在小学已学过一些统计知识,并把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择一个全班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收集数据,用统计图表展示数据,并作出决策。

通过具体操作活动,使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过程有所体验,在活动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知识和方法(如统计表、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更好的指导、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这正是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从扇形统计图中获信息,并能作出决策。

1、情境导入:“我们班想在元旦购买一些大家喜欢的水果开一个联欢会,应该买一些什么样的水果,各买多少合适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们会想到做一个调查,就产生了统计的必要,然后再思考具体的统计方法(具体的问一问每一个人的喜好,具体的数一数喜欢每一种水果的人数)。然后,学生自然会对统计的结果进行表达与交流,最后作出决定,进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从学习统计的那一刻起,学生们就逐渐的接触到越来越多的需要统计才能解决的问题。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收集数据,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作出合理的决策。

人们经常利用统计图形象的表示收集到的数据,你能从以下图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吗?

2、提出问题。

出示下图,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获取信息。(让学生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种球类活动最受欢迎?

(2)哪两种球类活动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

(3)最受欢迎的两种球类活动是什么?它们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4)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

(1)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3、分析问题:让同桌交流,还要让学生观察还有没有其它的信息。(数据的来源)。

说明:

(1)和(2)可以从扇形或图中所标百分比的大小得出。

(6)目的是使学生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根据调查数据,应组织观看乒乓球比赛。

4、引出概念:提问:请你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叫扇形统计图好吗?

(应鼓励学生自己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只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即可,不要求学生背诵。)。

强调:

(1)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

(2)圆代表总体,各个扇形分别表示总体中不同的部分。

(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5、应用反思:观察右图,并回答问题。

(1)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哪一个扇形表示总体的25%?

(2)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我班的人数,那么扇形b大约代表多少人?

(3)如果用整个圆表示3磅重的蛋糕,那么扇形c大约代表多少蛋糕?

(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总体,即100%,而非具体的数量)。

6、拓展练习从下列的两个统计图中,你能看出哪一个学校的女生人数多吗?

(目的在于使学生体会到扇形统计图表明的是部分再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量)。

7、归纳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应掌握什么或有什么体会?

a组:习题6.3第1题。

b组:就“父母回家后,你会主动给他们倒一杯水吗?”这一问题调查你们班的同学,并用统计图表示你的调查结果,或动手试着把买水果这一活动的数据制作一个扇形统计图,或另选问题调查。

我对这一知识重视,加上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这一知识没有任何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篇七

“圆环的面积”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数学第11册《圆》这一章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以及学过几种常见直线几何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的面积,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不仅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平面几何图形的经验,知道运用转化的思想研究新的图形的面积,在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实践。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具体条件,比较灵活地计算圆的面积。

2、使学生能认识环形,掌握计算环形面积的方法。

3、能根据条件计算圆环的面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根据条件计算圆环的面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回顾:什么是圆的面积?如何计算圆的面积?

2、求圆的面积。

(1)r=5厘米(2)d=10厘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圆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1)出示例2(课件)。

(2)指名读题,获取信息。(教师解释圆环的概念)。

(3)你见过圆环吗?你能画一个(或剪一个)环形吗?学生动手操作。

(4)提出问题:环形面积怎样计算?

(5)独立或小组探究。

(6)全班交流。

环形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2、完成例2。

(1)指两名学生板演。

(2)集体订正,交流解题思路。

3、思考:环形面积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学生讨论)。

三、巩固提高。

完成第69页做一做2。

1、自主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想到什么问题?(随着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忆,教师重点强化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计算圆的面积;二是如何计算环形的面积。)。

五、作业。

1、一个圆环,大圆的直径是6米,小圆的直径是4米,这个圆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篇八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填空。

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二)口答应用题。

1、学生口答:1002=50(平方米)。

2、教师提问。

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

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3、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板书:分配)。

二、讲授新课。

(一)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二)教师提问。

1、分谁?(100平方米)。

2、怎么分?(按3∶2分)。

3、求的是什么?(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篇九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举例说明我们学过了哪些数?

教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出现了自然数,物体一个也没有时用自然数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一个场面,主持人说:“哈尔滨零下6至3摄氏度,重庆6至8摄氏度……”

为什么阿姨说的零下6摄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变成了-6℃呢?

这里有零下6℃、零上6℃,都记作6℃行吗?

你有什么简洁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的不同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国际数学界都是采用符号来区分,我们把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例如把零下6℃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零上6℃记作+6℃,读作正6摄氏度或6摄氏度。

(2)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第87页下图的练习。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齐读。

2.自主学习例2。(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引导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引导学生交流: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记录的呢?

最后教师将数字改动成:海拔+8844.43米或8844.43米;海拔-155米。

教师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面高8844.43米;-155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低155米。

(2)巩固练习:教科书第88页试一试。

3.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如有学生提出更好)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像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像+6、3、+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

通常正号可以省略不写。负号可以省略不写吗?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看书勾划,并思考两个“……”还代表那些数?(让学生对正负数的理解更全面和深刻)。

三、运用新知,课堂作业。

1.课堂活动第1题。让学生先自己读读,并举例说说是什么意思?全班订正后,同桌间自选5个互相说说。

2.课堂活动第2题。同桌先讨论,然后反馈。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负数。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1、4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二第2、3题。

板书设计:

负数的初步认识。

正数:20、22、14、+8844.4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2、-30、-10、-15、-15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3页例2及“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对策:

借助画线段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要积极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补充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列各题。

4/15+7/151/2-1/35/9×3/52÷1/21/4÷4。

18÷1/218×1/20÷2/51-3/41÷4/7。

21×3/710/7÷1521÷3/71/2×1/35/6×36。

进行口算,学生将得数写本子上,时间到后统计完成的题目数量及正确率。

2.口答。

(1)五(1)班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那么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2)一本故事书已看了2/7,还剩全书的()。

(3)一根绳子长12米,剪去了1/4,剪去了()米。

(4)一盒牛奶900毫升,喝去了1/3,喝去了()毫升。

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并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学生读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完整的线段图。

(4)提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用你想到的方法列式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计算)。

(5)探讨方法。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方法二:根据男运动员占5/9可以知道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最后求女运动员人数。列式为:45×(1-5/9)。

追问:45×5/9表示什么?1-5/9又表示什么?

小结:刚才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中,都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第一种方法先求出男运动员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男运动员人数求出女运动员人数;而第二种方法先求出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求出女运动员的人数。不管哪种方法都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题目比以前复杂一些,所以今天我们研究的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2.“练一练”。

(1)学生读题后可以先找出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

(2)先同桌之间说说解题思路,再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三、巩固练习。

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列各题。

1.某粮库原来有大米1500袋,运走3/5,还剩多少袋?

学生认真读题后独立列式解答,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4.(1)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用去多少千克/。

(2)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还剩多少千克?

(3)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讲评时将这三小题进行比较,比较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以及解题思路。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

教材分析:

本课知识强调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沟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间的联系,使学生自主建构数学关系,发展应用意识。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认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在逐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理财方案和方法。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理财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理财的重要性,培养科学、合理理财的观念。

教学重点:

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

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帮助聪聪理财吧!让我们也学会理财,回家也能帮助爸爸妈妈。

出示课题:学会理财。

二、新授。

(一)存钱计划。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图和文字,了解有关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提出帮聪聪计算每月收入是多少元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计算交流计算的结果。

3.让学生读支出项目表,了解聪聪家每月支出的项目和大约钱数,提出帮聪聪家做存钱计划的要求,启发学生从实际出发,合理提出存钱建议,并算一算到期能回收多少钱。

4.交流学生做的计划,一方面要求学生说明怎样做计划的理由,另一方面,关注计算是否正确。

(二)存钱方案。

1.教师口述聪聪爸爸获得奖金并计划存钱的事情,提出小组合作做三个存钱方案的要求,鼓励学生小组内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2.交流各小组做的方案,重点说一说是怎样考虑的,这样存钱有什么好处等。

3.提出计算每种存钱方案获得的利息的要求,学生计算后交流计算的结果。

(三)议一议。

教师提出:哪种存钱方式好,为什么?

重点关注学生是如何阐述理由的。能否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说服力的说明。

三、总结。

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都具备了一定的理财能力,回家后把你做的理财计划给爸爸妈妈看,请他们做出评价。

教学内容:

学会购物。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教学重点:

运用百分数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样的促销活动?那如何学会合理购物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第12页的例5。

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说想到了什么?

着重理解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

3、分别计算出在a商场和b商场所花的实际费用,进行比较。

a商场:230×50%=115(元)。

4、从而得出在a商场购物更省钱,所以在购物时我们要根据促销方法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就是“合理购物”。

三、课堂练习。

第12页做一做。

四、作业。

第15页第13、14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篇十

1.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有关平面图形的面积。

2.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和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及计算能力。

3.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面积公式及各种图形的内在联系。

(一)基本概念

1.我们都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

2.用字母公式表示出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3.填空。(复习平面图形公式推导过程)

因为s长=___________,而正方形是和相等的长方形,所以s正=________;平行四边形可以割补成长方形,它的底相当于,高相当于,所以s平=___________;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所以s三=___________;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所以s梯=____________;圆可以割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所以s圆=___________,最后推出s圆=___________。

4.填表。

(二)动手操作

请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再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面积是已知三角形面积的2倍。

(三)综合练习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把一个长方形的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比长方形小。

(2)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边也相等。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2倍。

(3)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但面积一定相等。

(5)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大于长方形的面积。

2.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

(1)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增加4cm,它增加的面积________cm2。

a.等于16

b.小于16

c.大于16

(2)一个梯形的面积是32m2,上底与下底的和是8m,那么高是_______m。

a.2

b.4

c.8

(3)小学阶段学过的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都可以用______的面积公式来表示。

a.长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三角形

d.梯形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篇十一

运用比解决问题。(教材第54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发展分析、概括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难点: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比的意义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比是什么。

2、一盒糖果有50颗,平均分给甲、乙两人,甲、乙两人各得多少颗糖果?他们所得糖果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

点名学生回答,回顾平均分的特点。

3、引出新课。

师:这是一道平均分的问题,生活中,很多问题运用到了平均分,但有时为了分配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分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的应用。(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54页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例2)。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篇十二

活动目的:

1、巩固已掌握的小数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2、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购物,使学生学会购物,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想出多种不同的付钱方法或多种找钱方法,寻求多种解法,发散和拓展学生思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活动重点: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解决问题。

活动用具: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超市购物情景图。

提问:你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出示:超市购物。

提问:你去超市购过物吗?说说你的购物经历。

教具:超市购物情景图。

形式:指名、同座互说。

二、提出思考。

师:罗列部分文化用品、部分食品和部分儿童玩具的单价。

投影出示问题:

1、任选三样物品,算一算应付多少元?

2、给你20元人民币。开学前买文化用品,你想买哪几样,

共用多少钱?

3、你最喜欢的玩具是几种?买回家一共要多少元?

4、购方便面8包、饼于1包、锦菜5瓶、铅笔10枝,带50元够不够?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具:物品的单价。

形式:小组学习、集体讨论。

三、实践活动:

1、谈话导入:如果你到商店买东西。如果你是售货员,应该怎样付钱、找钱呢?

2、模拟:两人在讲台前演示付钱和找钱情况的。

3、说明:假设只有5元、10元、20元的整钱。

4、记录:将交易情况模拟超市小票简单记录。如:物品名称、价格、支付多少钱、找多少钱。

教具:学生准备实物。

形式:小组内学生互相模拟付钱和找钱。

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我们学习超市购物,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乱购物,要根据生活需要节约用钱。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篇十三

统计表。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

【重点难点】。

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揭示课题。

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

2、引入课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在进行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如何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查统计。

【整理归纳】。

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学生可能回答:

(1)身高、体重。

(2)姓名、性别。

(3)兴趣爱好。

为了清楚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个个人情况调查表。

课件展示:

为了帮助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六(2)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

组织学生完善调查表,怎样调查?怎样记录数据?调查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再集体评议。

组织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形式展开调查,先由每个小组整理数据,再由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

填好统计表。

【课堂作业】。

教材第96页例3。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统计与概率(1)。

(1)统计表。

(2)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进一步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信息。

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出的扇形统计图分析数据所反映的一些简单事实,能作出一些简单的推理与判断,进一步认识统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

1、复习旧知。

提问: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

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议一议。

出示例1的扇形统计图。问:这个统计图上都有什么特点?

出示讨论提纲:

(1)圆代表();

(2)扇形代表();

(3)扇形的大小反映();

(4)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算一算。

出示信息: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请算出,并填入中。

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

比一比。(练一练)。

我国的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进行国情教育。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练习一第1题。

提问:每个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各个扇形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2、练习一第2题。

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估计各扇形区域与花生米果盘区域的大小关系,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哪些认识?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4、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的特征。

出示三种统计图,你一眼就能看出什么?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初步理解。

出示例2。

引发学生思考。

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

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进一步提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结合刚才的分析,巩固理解根据要统计的特点和统计图的特点两者结合来选择。)。

2、分析问题。

学生讨论例2下面的3个问题。

全班汇报交流,并适时的总结。

3、巩固应用。

出示第4页的练一练。

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统计图,并说出分别要统计的内容和统计的特点。再一次的归纳总结出三种统计图的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4个问题。

明确:统计图的选择可以不唯一,选择的关键是要根据我们想了解的内容和统计图各自的特征,作出适当选择,以达到清晰、直观地描述数据的目的。

三、巩固新知。

做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先观察1、2两小题中统计表的内容和特征,再根据数据成下面的两幅统计图。(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观察和辅导)。

根据刚才的统计,分析下面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1、你知道怎样选择统计图吗?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谈谈你的体会吗?

五、布置作业。

做基础训练。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2、通过练习,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价归纳。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看电视打球听音乐看小说其他。

人数8068745623。

c.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2、练习一第5题。

出示题目。

3、练习一第6题。

先观察分析上面的两个统计图,理解统计的内容与统计图的选择,接着算一算,画一画,完成下面的两个统计图。(体会扇形图和条形图既有不同,也有内在联系)。

提问:表示同一组数据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从中各能获得哪些信息?

4、练习一第7题。

先确定课题和设计调查方案;接着开展调查,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然后分析数据,评价自己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最后拓宽研究课题,重新设计调查方案,开展新的统计活动。(如时间不够可作课外完成)。

5、动手做。

4人一组进行活动,每人轮流做6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举例说明我们学过了哪些数?

教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出现了自然数,物体一个也没有时用自然数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一个场面,主持人说:“哈尔滨零下6至3摄氏度,重庆6至8摄氏度……”

为什么阿姨说的零下6摄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变成了-6℃呢?

这里有零下6℃、零上6℃,都记作6℃行吗?

你有什么简洁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的不同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国际数学界都是采用符号来区分,我们把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例如把零下6℃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零上6℃记作+6℃,读作正6摄氏度或6摄氏度。

(2)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第87页下图的练习。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齐读。

2.自主学习例2。(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引导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引导学生交流: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记录的呢?

最后教师将数字改动成:海拔+8844.43米或8844.43米;海拔-155米。

教师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面高8844.43米;-155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低155米。

(2)巩固练习:教科书第88页试一试。

3.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如有学生提出更好)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像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像+6、3、+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

通常正号可以省略不写。负号可以省略不写吗?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看书勾划,并思考两个“……”还代表那些数?(让学生对正负数的理解更全面和深刻)。

三、运用新知,课堂作业。

1.课堂活动第1题。让学生先自己读读,并举例说说是什么意思?全班订正后,同桌间自选5个互相说说。

2.课堂活动第2题。同桌先讨论,然后反馈。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负数。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1、4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二第2、3题。

板书设计:

负数的初步认识。

正数:20、22、14、+8844.4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2、-30、-10、-15、-155…。

教材分析:

本课知识强调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沟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间的联系,使学生自主建构数学关系,发展应用意识。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认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在逐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理财方案和方法。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理财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理财的重要性,培养科学、合理理财的观念。

教学重点:

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

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帮助聪聪理财吧!让我们也学会理财,回家也能帮助爸爸妈妈。

出示课题:学会理财。

二、新授。

(一)存钱计划。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图和文字,了解有关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提出帮聪聪计算每月收入是多少元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计算交流计算的结果。

3.让学生读支出项目表,了解聪聪家每月支出的项目和大约钱数,提出帮聪聪家做存钱计划的要求,启发学生从实际出发,合理提出存钱建议,并算一算到期能回收多少钱。

4.交流学生做的计划,一方面要求学生说明怎样做计划的理由,另一方面,关注计算是否正确。

(二)存钱方案。

1.教师口述聪聪爸爸获得奖金并计划存钱的事情,提出小组合作做三个存钱方案的要求,鼓励学生小组内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2.交流各小组做的方案,重点说一说是怎样考虑的,这样存钱有什么好处等。

3.提出计算每种存钱方案获得的利息的要求,学生计算后交流计算的结果。

(三)议一议。

教师提出:哪种存钱方式好,为什么?

重点关注学生是如何阐述理由的。能否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说服力的说明。

三、总结。

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都具备了一定的理财能力,回家后把你做的理财计划给爸爸妈妈看,请他们做出评价。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3页例2及“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对策:

借助画线段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要积极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补充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列各题。

4/15+7/151/2-1/35/9×3/52÷1/21/4÷4。

18÷1/218×1/20÷2/51-3/41÷4/7。

21×3/710/7÷1521÷3/71/2×1/35/6×36。

进行口算,学生将得数写本子上,时间到后统计完成的题目数量及正确率。

2.口答。

(1)五(1)班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那么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2)一本故事书已看了2/7,还剩全书的()。

(3)一根绳子长12米,剪去了1/4,剪去了()米。

(4)一盒牛奶900毫升,喝去了1/3,喝去了()毫升。

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并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学生读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完整的线段图。

(4)提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用你想到的方法列式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计算)。

(5)探讨方法。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方法二:根据男运动员占5/9可以知道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最后求女运动员人数。列式为:45×(1-5/9)。

追问:45×5/9表示什么?1-5/9又表示什么?

小结:刚才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中,都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第一种方法先求出男运动员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男运动员人数求出女运动员人数;而第二种方法先求出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求出女运动员的人数。不管哪种方法都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题目比以前复杂一些,所以今天我们研究的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2.“练一练”。

(1)学生读题后可以先找出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

(2)先同桌之间说说解题思路,再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三、巩固练习。

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列各题。

1.某粮库原来有大米1500袋,运走3/5,还剩多少袋?

学生认真读题后独立列式解答,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4.(1)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用去多少千克/。

(2)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还剩多少千克?

(3)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讲评时将这三小题进行比较,比较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以及解题思路。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内容:

学会购物。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教学重点:

运用百分数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样的促销活动?那如何学会合理购物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第12页的例5。

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说想到了什么?

着重理解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

3、分别计算出在a商场和b商场所花的实际费用,进行比较。

a商场:230×50%=115(元)。

4、从而得出在a商场购物更省钱,所以在购物时我们要根据促销方法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就是“合理购物”。

三、课堂练习。

第12页做一做。

四、作业。

第15页第13、14题。

教学内容:

冀教版六年级72、7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了解税收的意义、解决有关税收实际问题的过程。

2、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3、体会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

重点难点:

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学生课前去进行各种税种的调查,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对,这个餐厅知法、守法,开发票对谁有好处?

开发票减少了餐厅的利润,但却增加了国家的税收,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了纳税意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

板书:纳税。

二、了解纳税及其作用。

1.你知道哪些纳税的知识?

2.那今天这节课你还想学习哪些纳税方面的知识?

(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怎样纳税?……)。

3.要想更多更准确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或途径来学习呢?

(看书、查资料、上网、去税务局或向税务局的亲戚朋友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4、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纳税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只要人人都有纳税意识,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5、说得很好,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什么是纳税,为什么纳税,可作为小学生,光了解这些还不够,还应争当小纳税人,学会怎样纳税!

教师介绍上网查询内容,纳税有哪几个步骤?()。

在这几个步骤中,哪个与数学密切相关?要运用到哪部分数学知识?

(百分数、百分数的计算)。

究竟怎样运用这部分知识呢?谁知道如何纳税?怎样计算税款?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板书公式: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简单的说就是指什么?(应交的税款)。

各种收入呢?是一定的吗?税率是一定的吗?你了解哪些税率(不同的税率)。

那我选这个3%的来还!为什么不行?(根据税种选择税率来还。)。

那你会哪种税种的计算方法?(消费税、营业税……)。

都会算了吗?看这道题会算吗?(例1)。

板书:230×5%=11.5(万元)。

230是什么?5%是什么?230×5%表示什么?

可能说,什么是应纳税所得额。

师:谁能帮助他?个人所得税怎样计算?

师:对,只要有工资收入的公民都有可能要交个人所得税!

(出示:个人所得税图表)。

能看懂吗?什么意思?

帮我算算好吗?(猜猜我的工资收入?)。

480×5%=24(元)。

谢谢大家,我一定会依法纳税的!

三、练一练。

练一练1—4题。

四、总结。

如果没有,那老师这有几个话题想和同学们一起探讨!

主题。

1.你能为自觉纳税设计一句广告语吗?

2.如果我是税务稽查员,如何防止偷税、漏税行为?

3.我们能为纳税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纳税。

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

230×5%=11.5(万元)。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篇十六

比的应用的练习课。(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二第3~7题)。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会灵活运用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师: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什么?(点名学生回答)。

2、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5、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师:按比分配问题有几种解题方法?是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

引导学生回顾按比分配的两种解题方法。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3题。

(1)组织学生观察图画,理解题意,了解信息。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并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员和7名游客,也就是救生员和游客的人数比是1∶7。

(3)交流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大全(17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举例说明我们学过了哪些数?

教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出现了自然数,物体一个也没有时用自然数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一个场面,主持人说:“哈尔滨零下6至3摄氏度,重庆6至8摄氏度……”

为什么阿姨说的零下6摄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变成了-6℃呢?

这里有零下6℃、零上6℃,都记作6℃行吗?

你有什么简洁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的不同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国际数学界都是采用符号来区分,我们把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例如把零下6℃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零上6℃记作+6℃,读作正6摄氏度或6摄氏度。

(2)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第87页下图的练习。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齐读。

2.自主学习例2。(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引导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引导学生交流: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记录的呢?

最后教师将数字改动成:海拔+8844.43米或8844.43米;海拔-155米。

教师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面高8844.43米;-155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低155米。

(2)巩固练习:教科书第88页试一试。

3.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如有学生提出更好)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像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像+6、3、+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

通常正号可以省略不写。负号可以省略不写吗?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看书勾划,并思考两个“……”还代表那些数?(让学生对正负数的理解更全面和深刻)。

三、运用新知,课堂作业。

1.课堂活动第1题。让学生先自己读读,并举例说说是什么意思?全班订正后,同桌间自选5个互相说说。

2.课堂活动第2题。同桌先讨论,然后反馈。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负数。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1、4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二第2、3题。

板书设计:

负数的初步认识。

正数:20、22、14、+8844.4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2、-30、-10、-15、-155…。

教学内容:

学会购物。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教学重点:

运用百分数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样的促销活动?那如何学会合理购物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第12页的例5。

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说想到了什么?

着重理解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

3、分别计算出在a商场和b商场所花的实际费用,进行比较。

a商场:230×50%=115(元)。

4、从而得出在a商场购物更省钱,所以在购物时我们要根据促销方法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就是“合理购物”。

三、课堂练习。

第12页做一做。

四、作业。

第15页第13、14题。

教材分析:

本课知识强调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沟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间的联系,使学生自主建构数学关系,发展应用意识。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认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在逐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理财方案和方法。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理财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理财的重要性,培养科学、合理理财的观念。

教学重点:

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

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帮助聪聪理财吧!让我们也学会理财,回家也能帮助爸爸妈妈。

出示课题:学会理财。

二、新授。

(一)存钱计划。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图和文字,了解有关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提出帮聪聪计算每月收入是多少元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计算交流计算的结果。

3.让学生读支出项目表,了解聪聪家每月支出的项目和大约钱数,提出帮聪聪家做存钱计划的要求,启发学生从实际出发,合理提出存钱建议,并算一算到期能回收多少钱。

4.交流学生做的计划,一方面要求学生说明怎样做计划的理由,另一方面,关注计算是否正确。

(二)存钱方案。

1.教师口述聪聪爸爸获得奖金并计划存钱的事情,提出小组合作做三个存钱方案的要求,鼓励学生小组内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2.交流各小组做的方案,重点说一说是怎样考虑的,这样存钱有什么好处等。

3.提出计算每种存钱方案获得的利息的要求,学生计算后交流计算的结果。

(三)议一议。

教师提出:哪种存钱方式好,为什么?

重点关注学生是如何阐述理由的。能否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说服力的说明。

三、总结。

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都具备了一定的理财能力,回家后把你做的理财计划给爸爸妈妈看,请他们做出评价。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3页例2及“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对策:

借助画线段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要积极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补充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列各题。

4/15+7/151/2-1/35/9×3/52÷1/21/4÷4。

18÷1/218×1/20÷2/51-3/41÷4/7。

21×3/710/7÷1521÷3/71/2×1/35/6×36。

进行口算,学生将得数写本子上,时间到后统计完成的题目数量及正确率。

2.口答。

(1)五(1)班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那么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2)一本故事书已看了2/7,还剩全书的()。

(3)一根绳子长12米,剪去了1/4,剪去了()米。

(4)一盒牛奶900毫升,喝去了1/3,喝去了()毫升。

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并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学生读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完整的线段图。

(4)提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用你想到的方法列式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计算)。

(5)探讨方法。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方法二:根据男运动员占5/9可以知道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最后求女运动员人数。列式为:45×(1-5/9)。

追问:45×5/9表示什么?1-5/9又表示什么?

小结:刚才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中,都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第一种方法先求出男运动员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男运动员人数求出女运动员人数;而第二种方法先求出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求出女运动员的人数。不管哪种方法都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题目比以前复杂一些,所以今天我们研究的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2.“练一练”。

(1)学生读题后可以先找出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

(2)先同桌之间说说解题思路,再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三、巩固练习。

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列各题。

1.某粮库原来有大米1500袋,运走3/5,还剩多少袋?

学生认真读题后独立列式解答,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4.(1)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用去多少千克/。

(2)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还剩多少千克?

(3)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讲评时将这三小题进行比较,比较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以及解题思路。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

相关范文推荐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英语(模板21篇)

    读后感既是对书籍的一种回应,也是对自己思想的一种检验和拓展。借用以下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作品的共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评论。

    努力收获成功范文(17篇)

    优秀作文饱含着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是一种值得珍藏的文化瑰宝。如果你对如何写一篇优秀作文感到迷茫,可以先阅读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以下是一些建议。。各位老师、同学:大家

    大学生骨干个人简历(热门17篇)

    一份精心撰写的个人简历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求职成功的机会。在个人简历的撰写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下面是一些为大家整理

    汽修面试自我评价(专业14篇)

    自我评价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自我评价范文,或许能够对大家的自我评价有所启发。热情随和,工作细心认真负

    冬天风光景物(实用18篇)

    优秀作文不仅仅是写作技巧的展示,更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抒发。下面是一些被评为优秀作文的范文,它们在题材、观点、语言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

    家长学校教师发言稿(通用19篇)

    发言稿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在公众面前表达思想和情感。如果你对发言稿的写作感到困惑,不妨参考下面这些成功的案例,细心分析它们的优点。尊敬的各位老师,

    设计变更通知单设计变更通知单大全(20篇)

    通知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正文、署名、日期等要素,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最后,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希望我们的通知范本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质量改进决策是建立在

    车间工人年终个人工作总结(模板18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工作表现的总结和概括,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并提高工作效率。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和借鉴。紧张的20xx年

    校园读书日活动总结(模板23篇)

    活动总结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活动中的问题和挑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思路和建议。以下是一些成功活动的总结经验,希望对大家的活动有所帮助。活动内容简要:。1.前期宣传

    组工干部的竞争上岗演讲稿(热门15篇)

    竞争上岗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现象,它要求个人在工作岗位上与他人竞争,以争取获得更好的机会和待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竞争上岗总结的典型范文,了解一下成功者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