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21篇)

时间:2023-12-07 作者:笔舞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体和文化背景下的写作特点和要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编辑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启发。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21篇)篇一

一、学年论文的性质与目的。

课程性质:学年论文是英语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习目的:培养学生做学问的严谨和规范,学生用所学的外语进行实际操作和研究,可使学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得到理解和强化。

语言是工具,工具的使用只有在运用过程中才能更加熟练。

学生用所学语言对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进行实际工作和研究,不仅操练了所学的语言,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概括总结的能力。

学年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学生学会独立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学年论文的撰写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学年论文一般安排第四学期和第六学期。

二、学年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选题要求。

学年论文的选题要求是一人一题,主要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也可由教师指定。

选题要新颖,具有一定的深度、难度与工作量。

选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阐明本学科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2)探讨本学科中某些观念、热点问题或研究历史进程、预测其发展趋势;。

(3)阐述本学科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问题;。

(4)对专业课程中的某一部分内容进行讨论或研究。

(二)学年论文要求。

(1)系统、完整地阐述论题所包含的问题,明确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与结论;。

(2)综合应用已学的专业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所掌握的资料;。

(3)学生通过结合几年的学习经历进行思考、选题、查阅资料最后写出论文。

4)要求学生文用英文书写不少于1500字左右论文,语言要求文理通顺,无重大语法错误,层次分明,表达较确切。

(5)参考文献要查阅5本以上。

参考书目中引用的专著和工具书应按作者/编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时间的顺序来写,英文书名用斜体表示,中文书名不用书名号。

用出版的时间,而非印刷的时间。

若封面标有第几版需注明。

引用网页文章、杂志文章、编著作品和译本的写法见范例。

参考书目部分与正文间隔一行,五号字体。

(三)学生要求。

(1)上交的文章应为打印稿。

用a4纸小四号timesnewroman打印,以便教师修改。

(2)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学年论文题。

内容可涉及语言学、翻译、文学、商务英语等。

(3)选题确定后,如欲变更选题,应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

(4)指导教师应在研究方法与写作方法上给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包括参考书目的推荐,并负责论文的审阅与评分。

(5)在研究与写作的过程中应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与建议。

(6)学年论文的字数不少于1500英语单词。

(7)学年论文要符合英语论文的写作规范。

在形式上应包括:title,abstract,keywords,body,notes,bibliography等部分。

正文(body)部分包括introduction与conclusion。

(8)参考文献要查阅5本以上。

参考书目中引用的'专著和工具书应按作者/编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时间的顺序来写,英文书名用斜体表示,中文书名不用书名号。

用出版的时间,而非印刷的时间。

若封面标有第几版需注明。

引用网页文章、杂志文章、编著作品和译本的写法见范例。

参考书目部分与正文间隔一行,五号字体。

(9)英语学年论文应在第四学期和第六学期十六周的以前完成。

(10)供教师批阅的学年论文应为打印稿,用a4纸小四号隔行打印,以便教师修改。

完成稿不再隔行打印。

(四)指导教师的要求。

(1)学年论文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具有一定科研、实践与教学经验的教师指导,每位指导教师的学生原则上不超过15人。

(2)指导教师负责向学生布置学年论文任务提出写作要求。

指导学生进行选题、如何收集资料和怎样正确排列参考文献等。

(3)教师要在论文定稿后在论文下写评语,指出论文的优缺点并按要求评定成绩。

(4)成绩评定请参考英语毕业论文评分标准。

发现抄袭者,成绩以不及格记。

学年论文格式参考【2】。

一、第一页:封面:

论文题目。

系别管理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第二页:摘要和关键词。

要求:统一用小四号字,要有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具体如下:

论文题目(用小二号字)。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三、第三页:目录。

具体如下: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1.1。

1.2。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第四页:正文。

要求:一级标题用四号字加粗,其余用小四号字,且不加粗。

五、正文后是“结束语”

六、结束语后是“参考文献”

要求:用小四号字楷体。

(1)书: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

(2)期刊:作者、文章名、期刊名、期号、页码。

七、考文献后是“致谢”

八、1、“页眉页脚”要求:

页眉用“四川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正文页脚要加页码,且要居中。

2、页面统一用16k纸,每页字数900——1000字。

字数要求为5000——6000字。

十、学年论文评定原则。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评定不合格:

1、未参加或未完成本次学年论文的。

2、相互抄袭的。

3、剽窃已经公开发表的作品。

4、不按要求的。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21篇)篇二

所谓高效课堂,指的是在相对少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充分发挥本身的潜能,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精力,获取最多的知识。也就是用最短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对如何打造高效职高化学教学课堂与大家作详细的交流和探讨。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化学家卢嘉锡曾说过一句话:“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活力的学科,在现代社会任何时候或者任何一个场所都能运用到化学成果。比如电子学、原子能等,都离不开化学。”但是现在由于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采用的教学方法不能将职业高中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的学习也提不起兴趣,自然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要想实现高效化学课堂这一教学目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化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学习第六章“烃的含氧衍生物”中乙醇苯酚这一节时,我们可跟学生说:“你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洗涤剂、黏合剂、消毒剂甚至女生用的化妆品中都含有乙醇这种物质,而苯酚则在防腐剂、杀虫剂中普遍存在。除了这些,你们还想知道这两种物质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吗?”学生一听,马上就对这两种物质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以此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高效化学课堂的建立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化学课堂结构。

如今,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多媒体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粉笔和黑板作为传统的教学工具,因为其需要教师长时间地写板书,既浪费上课时间又不环保,而多媒体技术则省掉了教师写板书的时间,教师只要轻点鼠标,就能把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完全展现出来,而且它可以把声音、图像、图文等结合在一起,把课本内容以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而且这种教学效果更加具有趣味性。如,讲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及变化”中的第二节“氧化反应”时,我们就可利用多媒体把电子转移的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学生理解氧化还原中的电子得失能更容易一些。多媒体技术做到了把教学内容化难为易,把抽象变具体等,一来降低了学习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二来优化了课堂结构,为高效化学课堂的建立创造有利的条件。当然,并非所有的化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地选用多媒体,否则既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浪费了教学资源。

三、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曾经有人说:“中职学生就跟筛子筛出的小石子一样,是一个永远被忽视的群体。”而且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在课堂上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从不与学生进行任何交流和互动,只是让学生一直做笔记,即使与学生有教学互动,也从不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任何形式的评价。但是,职业高中的学生更应该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因为他们本身学习基础较差,如果从教师那里还得不到肯定,更没有学好这门课的信心。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并且重视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比如可以在学生回答完我们提出的问题之后,说一些赞美的话:“很好,答案符合我心目中的理想答案。”“你真聪明,这种独特的想法老师都没想到。”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在学生心里却能起到不一样的作用,他们会觉得自己在老师那里得到了肯定和重视,从而树立学好化学这门课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打造高效的职业高中化学课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程,这项教学任务任重而道远。作为化学课堂引导者的我们,必须不断地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一切从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出发,总结出更多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使学生的化学这门课都能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并且使我国职业高中化学教育能够顺利、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颜鹤。浅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化学课堂教学[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2)。

[2]王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职业中学)。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21篇)篇三

(二)文献回顾及相关概念提出。

h2。

h2b。

h1。

第三方担保。

消费者信任。

提升策略。

信誉反馈系统。

安全承诺。

隐私承诺。

服务承诺。

……。

策略的.内容。

绩效。

信任倾向。

购买倾向。

策略的特征。

客观。

公正。

可靠。

……。

图1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及假设命题。

?xml:namespaceprefix=w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word”/

本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来界定有关研究对象。本研究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概念:信任提升策略及其绩效。本研究所选取的典型信任提升策略有两种:第三方担保和声誉反馈系统。本项目拟从策略的内容及特征两个方面将两种策略的内涵加以区分(如图1所示)。另外,本研究将绩效界定为消费者信任、购买倾向的积极改善。因此,本研究后续部分除特别说明外,信任提升策略的绩效即是指消费者信任和购买倾向两个方面。

(三)研究模型及假设命题的提出。

在明确研究对象内涵的基础上,本部分根据研究的目的,提炼出研究对象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并提出以下假设:

h1:两种信任提升策略的绩效是有显著差异的;

h2:信任提升策略内容和特征与绩效显著相关;

h

2a。

:信誉反馈系统策略的内容与特征对消费者信任、购买倾向具有显著影响;

h2b:第三方担保策略的内容与特征对消费者信任、购买倾向具有显著影响;

(四)数据分析。

两步来进行。首先,运用spss12.0对两个小组消费者的信任倾向和购买倾向进行配对样本均值的显著性检验,以此检验h1;其次,运用结构方程(sem)分别检验两种信任提升策略的内容和特征分别与消费者信任倾向、购买倾向之间的潜在关系,以此验证h2(h2a、h2b)。

(五)结论及展望。

本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证实,实证结果所隐含的管理意义。同时总结研究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研究指名方向。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21篇)篇四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过程生活化对提高课堂效率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又从三个方面具体探讨了如何将化学课堂生活化,包括教学方式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与生活相互融合;实验教学与生活高度结合。

很多学生觉得化学难学,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处。但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身影,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有所关联。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就是拉近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教学方式与生活紧密相连。

一门学科,教师是否能教好、学生是否能学好,与教学方式有很重要的关系。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也有助于教师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传统、陈旧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型的化学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化学知识。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当中要做的不仅是传授学生化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并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学习化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化学服务于生活。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此为切入点,运用生活区情境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化学教师要寻找合适的生活情境,并借助生活化的语言、现实生活当中的具体事物、多媒体等合理手段为学生营造出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教学氛围。如进行“磷”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鬼火产生的环境,让学生观察鬼火产生的.地方,燃烧时的颜色、燃点等,再向学生介绍人体的元素构成。让学生根据这些情况来考虑产生鬼火的条件环境因素,然后教师引出磷的概念[1]。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学习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相互融合。

课本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要想真正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就需要将课本内容与生活紧密连接起来,让学生不再有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感觉。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教学内容,将空泛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事物相融合,用有形的事物来支撑化学理论。

实际生活当中有很多化学现象容易被学生忽略,学生从课堂内容中找不到共鸣,这样就很难将化学学好。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多让学生分享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发现生活当中发现的化学现象。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度”这节课时,教师会让学生去回忆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有哪些化学反应现象是特别快的,哪些化学反应现象是特别慢的,这样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让抽象的化学知识具体化,也使课堂环节更具可操作性,更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将化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学生能够感受到实物,也就不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并且还会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实验教学与生活高度结合。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拉近化学与实际生活距离的桥梁。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化的素材或元素融入课堂,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化学实验有了生活化的气息。与此同时,生活气息浓郁的化学实验能够有效缓解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铁元素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如是实验:首先,拿出榨汁机将一个青绿色的苹果榨成果汁,这时苹果汁是浅绿色的;其次,将苹果汁倒在烧杯中静置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原本呈浅绿色的果汁变成了黄色;最后,往已经变色的果汁中加入几片维生素c,并进行搅拌,果汁又慢慢地由黄色逐渐变回了原来的浅绿色。在完成这一实验操作之后,学生根据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做出了解答:“苹果汁由浅绿色变成黄色是因为苹果汁中的二价铁离子被氧化成了三价铁离子,而由黄色变成浅绿色是因为维生素c将氧化生成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了二价铁离子。”显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添加了苹果汁颜色变化这一生活现象使得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铁元素的相关知识点,并提高了化学实验的探索乐趣。

除此之外,课后化学小实验、调查研究等活动都能够很好地将生活与化学内容相结合[2]。学生利用课后时间也能够从生活中了解更多的化学知识,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

四、结语。

高中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抽象的化学知识能够从生活当中找到具体的实例。在教学过程中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当中寻找素材,将生活当作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课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运用,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展君梅.试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32):107.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21篇)篇五

摘要: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富有活力的学科。它是人类用以认识物质世界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之一,所以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同时也与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互相渗透,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职业高中因为受生源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他们读职业高中的目的就是想掌握一门可以谋生的技能,所以对文化课等方面的学习都没有多大的兴趣。从教职业高中化学多年,认为如果现在职业高中教师在教学时依然照本宣科,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观念,职业高中化学教学就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职高教育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打造高效的职业高中化学课堂也就成为众多化学教师热切关注和必须解决的课题。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21篇)篇六

摘要: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可以帮助高中生快速成长,提升综合实力。本文先阐述了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然后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性素养。[1]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不断变化,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教育理论体系。它对学生的发展有明确的指向,即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能力与品格,来适应社会发展。核心素养指向过程,而非结果,它具有稳定性、开放性和发展性,是一个动态优化过程。[2]它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结合生活实践来塑造,通过树立价值观来维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要求学生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认识物质以及化学反应。比如说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从宏观角度,实验现象是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瓶口出现白雾。但是从微观的角度去思考,这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氢气的h-h断裂成氢原子,氯气的cl-cl断裂成氯原子,结合形成新的h-cl。化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认识世界。变化观念比如:化学反应一定会有新物质生成,并伴随能量变化。但是,反应前后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中包括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运用平衡思想去理解化学反应是必备技能。证据推理表现在实验方面,通过实验获得具体的数据来验证假设。学习总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模型上,新证据的收集可以建立新模型,来完善已有的模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最后将复杂模型提炼成精简模型,构建知识体系。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是指化学通过实验探究物质规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探究能力。

(一)缺乏学习激情。

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化学兼顾文理科的特征,有一定难度。学生认为化学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公式、定理和方程式,不想花时间和精力去攻克困难,问题堆积越久,化学越难学,最终对化学失去兴趣。高中生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学习就是走过场,浪费光阴和青春。高中生正是爱玩的年纪,花在学习上的心思很少,又没有奋斗目标,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缺少创新思维。

高中生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禁锢了思想的活跃性,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每天学习任务非常多,如果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走,学习效率不高,都是机械记忆,并没有吸收消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创新意识,不会利用所学知识,思考新方法去解决问题。学习中存在思维定式,很难消除定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许多学校仍旧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负责传授知识,重点讲解书本的知识点,很少联系生活实际,抽象知识不能很好地传授给学生。虽然短期可以让学生积累大量的知识,但并没有深刻的理解,最终很容易遗忘。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学生会审美疲劳,教学效果不佳。

(四)抽象思维薄弱。

化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需要利用抽象思维去认识微观世界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宏观世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只能通过肉眼去分辨宏观世界,不能将微观世界抽象成具体的知识框架。抽象思维的薄弱使学生很难透彻地理解其内在本质,失去了学习化学最关键的技能。

三、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中,通过化学家的科研历程,将学生引入真实的历史情境,感受化学发展的每个环节。化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曲折而又丰富多彩,从猜测到实践,最后得到结论,这也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化学史让学生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去体验科学精神,在心灵上得到启发,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设置合理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学习氯气时,通过科学史话,让学生了解氯气的发现和确认过程。化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是我们学习氯气时,更好地把握氯气性质的一个切入点,在感受科学精神的同时,还能加深对氯气的理解,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更有激情。

(二)利用科学实验,提高创新能力。

高中化学知识量多,为了更好地学习物质的性质,教材中有许多实验。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物质的性质。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会大大提升他们对化学的兴趣,纸上谈兵容易,亲自动手才能知道问题所在。实验包括实验用品、实验原理、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每个环节都考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探究氯水的漂白作用,先让学生设计实验,利用现象和结论推导性质。学生亲手编织彩色花朵,将其放在干燥的氯气中,观察它是否褪色,最终得出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在实验过程当中,学生会产生新的想法,激发创新能力,设计更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来探究氯水的漂白性。

(三)采取合理方法,丰富教学模式。

最常规的教学方法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占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对于基础较好,自觉性高的学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把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学习知识,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翻转课堂也适用于这样水平的学生。教学中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学习金属钠的性质,学生动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小组讨论,最后总结出性质。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果是实验,可以让学生做探究实验,亲自发现真理;如果是概念和原理,老师可以例举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化学反应会伴随能量变化。教师例举燃烧反应、爆炸,可以让学生们马上明白其概念。教师要学会根据实际教学,采取不同的模式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知识和技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善用教学资源,培养抽象思维。

化学要求学生具有宏观和微观的视野。从宏观现象去分析微观原理,利用微观现象能反推宏观现象。微观是肉眼不可见的,而大多数学生抽象思维很薄弱。教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用具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比如:学习化学键的时候,可以利用模拟动画将原子和离子展现出来,这样直观地表现出电子得失和电子对偏移,能够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化学键。随着互动白板的普及,教师将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培养抽象思维。在离子反应或者原电池教学中,也可以引入模拟动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解释化学现象,让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提升,加强理解能力。

四、结语。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技能和品质的培养。对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在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21篇)篇七

如何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化学课

摘要:高效课堂一个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讨论的话题,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水平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获得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化学的价值,要坚持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优化教学目标,做好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工作。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教学目标的优化是教师进行授课的前提,也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有人曾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不能将三者分割开来,否则将不利于学生获得健全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生命的基础――蛋白质》时,为了充分发挥化学教材的价值,也为了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在授课的时候,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设计:

知识与技能:说明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掌握氨基酸的组成和性质,会写出三种基本氨基酸的结构简式;理解蛋白质的组成和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而且,对化学教学价值的体现和学生健全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做好实现高效课堂的.中心工作。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高效课堂实现的中心工作,也是关键的一项内容,更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科学社会观,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在授课的时候,我选择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与硅有关的应用,如,高纯的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金属陶瓷、宇宙航行的重要材料;光导纤维通信,最新的现代通信手段等。这些都是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且,多媒体形象的展示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提高化学的应用意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又如,在教学有关“氨”的相关知识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授课的时候,我选择了自主讨论的教学方法,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1)在一些卫生不好的厕所里,我们经常会闻到一些气味特别刺鼻,请问这种气体是什么气体?(2)为什么液氨会感觉寒气逼人?(3)你都知道氨的哪些性质?……简单的几个问题的思考不仅可以将学生迅速地引入到课堂活动当中,而且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轻松地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价值,进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教学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模式,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完善评价模式,做好实现高效课堂的基本工作。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所以,在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完善评价模式,将师生评价与生生评价相结合,以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重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还以上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教学为例,除了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硅的实际应用之外,我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硅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进行了简单介绍。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说出来的例子不是很贴切,但我还是在肯定的基础上给予了引导,这样的评价不仅可以保持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进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做好基本工作。

四、及时进行反思,做好实现高效课堂的后续工作。

反思过后才可以说是一堂课真正的结束,否则,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学生拿到试卷之后,看看分数,随手放在书包里一样,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练习都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学会反思,以确保课堂的高效进行。

作为教师,在一节课40分钟结束之后,首先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学生是否真正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课堂价值是否得到了体现等,这些都是作为教师需要明确的,这也为下一节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学生,要反思每节课自己哪些知识点掌握了,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哪些需要做些练习进行巩固等,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反思的。

所以,在反思过程中,只有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反思,才能做好教与学的后续工作,才能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优化化学课堂结构,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促使高效课堂实现的同时,学生的综合水平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白谢p。对于打造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中,(03)。

[2]刘红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高效课堂构建方法探讨[j]。新课程研究:下旬,(11)。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21篇)篇八

生活化探究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化学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两者基础上的教学,以源于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化学的魅力。

二、生活化探究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一些生活化素材,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对生活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掌握书本知识,实现学科知识的落实。如学习化学电源时,让学生到社会上调查生活中常见化学电源,研究电池的材料、原理、类型;学习金属腐蚀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护栏、铝合金生锈等,进行调查分析,做到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提升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化学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去。如在学习化学平衡这一内容时,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防龋齿选用加氟牙膏;学习氧化还原这一内容时,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淀粉碘化钾和食用醋来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等。

三、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原则。

(一)生活化原则。

在问题情境设置时,首先要体现生活化原则。如“物质的量”教学是个难点,笔者上课时,就教室里的纯净水创设情景,请学生想方法计算一下这些纯净水所含的分子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考,使学生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学习乙醇的性质时,用生活中人们所熟知的“酒为什么是陈的香?”和“炖鱼的时候为什么要加少量的料酒和醋?”等。

(二)开放性原则。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也具有开放性。

(三)协作原则。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程中,一方面,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学生共同协作,探究问题,形成对知识的体验;另一方面,师生协作,由教师设置生活化情境,学生在探究形成初步知识后,教师对所探究结论进行点评、补充和升华。在学生和学生、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协作中,师生共同进步,进一步提高教学与学习的效率。

(四)创新原则。

在生活化问题的设置和探究过程中,不仅要体现“生活”要素,而且还要提炼生活素材,注重所提问题、学生探究方式和思维方式、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有所创新。

四、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基本流程。

(一)唤醒生活体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搭起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对生活与知识的密切联系有所感知,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去理解书本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如比较na2co3溶液中各种粒子浓度的大小时,学生对电荷守恒中co32-前边的“2”感到难以理解,如果把电荷守恒比喻为“用人数表示胳膊数”,学生便会豁然开朗。如用“弹簧现象”比喻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

(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问题情境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创设的问题情境一般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如在进行原电池的教学时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轮船在海中航行时,为什么要在船底焊接锌板;实验室在制取氢气时,为什么选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而不选用纯锌等。

(三)进行科学探究。

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体验其中的乐趣。如:“吹气生火实验”。取适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放入疏松的棉花中,用导管向棉花中吹气,棉花会燃烧起来。原因分析: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产生氧气,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棉花燃烧起来。

(四)学会参与生活。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化探究教学,对源于生活的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后,最终要回归生活,运用于生活,提高参与生活的能力。如学习了胶体,学生就知道为什么钢笔不能混用不同的墨水;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后,学生就知道“雷雨发庄稼”的原理;学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后,学生就知道菜刀如何防锈。如学习完二氧化硫有关性质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我国为什么以硫酸型酸雨为主,自然界硫酸型是如何形成的。

五、总结。

总之,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是向未知方面挺进的旅程;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将逐步走向深入和完善。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21篇)篇九

摘要: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老师本身的素质,还要依靠外界环境的帮助。随着新课改时代的到来,老师们开始优化教学手段和方式,也在逐渐改变教学理念,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的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化学新课改实践教学。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全新的发展,已经从传统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老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鼓励学生接受各种挑战,让学生能逐渐形成活跃的思维,同时在学习中不断探究,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在新课改中,老师要从根本上让学生改变落后的学习方式,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有效性教学。

1、正确理解新课标,用心体验新教材。

新课改在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教学目标、内容增删与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的改革,突出表现化学课程与社会生活、科技信息的关系;新教材更多地与现代信息相结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还添加了科学探究、学与问、资料卡片、科学视野、实践活动、思考与交流、归纳与整理、科学史话等8个小栏目,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见,我们应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新教材,发挥它最大的功能。

2、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调整教学难度。

从近年的高考化学题来看,其难度有所降低,但高中的扩招却造成了高中生整体素质较低的问题,这让老师在日常教学和作业布置中不得不降低难度,但又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训练,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老师必须调整教学战略,多开展培优辅差工作,组建兴趣小组,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将学习内容制定得浅显一些,教学中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作为老师,要时刻以学生为本,要照顾到学生的情绪,根据学生的实际课业情况不断去改革教学模式,保证师生在教学中实现双赢。

3、“激励、民主、开放、探究”要成为每堂课的主旋律。

对于新教材,它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理念上焕然一新,老师将现代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重点总结出来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开始不再只对知识点进行记忆,而是不断去探究、分析,提高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4、计算机辅助教学。

现代计算机对图片的处理能力很高,它可以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对微观事物处理得更宏观,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将枯燥化为生动。比如,在课件《离子键与共价键》中,通过计算机模拟核外电子运动和化学键的方式就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重视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经过不断的实验和分析,而很多化学规律也是在实验中总结出来的。首先,老师要多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并亲自观察实验反应,享受实验现象给他们带来的喜悦与激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化学现象,老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分析现象的本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获得知识的能力。探究性实验就是以问题为核心,探索问题的答案,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机会,集中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激励学生更好地独立地完成作业。通过学生做实验题,老师还能及时获取学生学习的情况,对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有所了解,并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好查漏补缺,优化课堂教学。

6、引导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增强学习的热情。

体验学习就是学生亲自参与社会生活学习,通过实践接触,增强感知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多动手动脑,而亲身体验学习就是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新型学习方式,有了体验,那知识就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要扩展到人生、价值观的范畴,将学习过程转变为健全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的过程。

二、总结。

新课改的进行让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不管是哪一学科的教师,对新课改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但我们也不排除还存在的问题,为此,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实施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发展都是现阶段教学工作的重点,都是在课程改革实验中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浏成坤谈新课程下化学教学方式的变革[j].中小学教材教学,20xx,2。

[2]章淳立高中研究型课程及其开发与实施[j].上海教学研究,20xx。

[3]王凯静对高中化学新课改的体会[j].探索·新课程研究,20xx,4。

[4]吴丽华浅论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xx,1。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21篇)篇十

摘要: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富有活力的学科。它是人类用以认识物质世界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之一,所以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同时也与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互相渗透,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职业高中因为受生源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他们读职业高中的目的就是想掌握一门可以谋生的技能,所以对文化课等方面的学习都没有多大的兴趣。从教职业高中化学多年,认为如果现在职业高中教师在教学时依然照本宣科,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观念,职业高中化学教学就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职高教育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打造高效的职业高中化学课堂也就成为众多化学教师热切关注和必须解决的课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21篇)篇十一

关键词:新学概念、认知结构中。

在化学概念教学实践中,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并采用多种方法,提供各种直观的、具体的范例,为新学的概念找到固定点;帮助学生将新学概念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之相互作用,构建新的完善的认知体系。

一、提供适当的范例,促进上位概念的形成。

高中化学在教材中存在许多概括性强,范围广的上位概念。上位概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前提,这类概念能否正确形成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对这类概念的形成,需对同类事物中若干不同例子进行反复感知、分析和比较,以归纳的方法概括出这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对这一概念的掌握的过程。这种概念的学习的内部条件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促进新概念形成的相应的下位概念;其外部条件是教师或者教材所呈现的正、反例或反馈信息能促进下位概念向上位概念转化。上位概念学习形式的思维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发现新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过程。物质的分散系、烷烃、酯、醇等概念的获得就是典型的上位概念形成方式。

在对上述概念的教学时,可提供适当的范例,丰富学生的表象。提供范例的方式可有多种,如实物、模型、实验、课件等。如在形成胶体的概念时,为了促进学生意义学习,可以这样组织教学:

1.提出问题“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那么,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吗?”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到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问题,从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积极的寻找证据。

2.组织学生分组实验:用激光笔照射nacl溶液、fecl3溶液、cus04溶液、fe(0h),胶体、豆浆、墨水等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仔细观察,记录现象,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根据实验现象的对比,引出概念;并且促使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光通过溶液、胶体和浊液时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呢?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

3.利用课件(flash动画演示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理并配上解说词)展示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实践表明,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提供的材料,在层次上是逐渐深入的,具有逻辑结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内容是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觉得抽象的概念学习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枯燥;从而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既使学生理解了概念的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还能消除头脑中原本存在的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形成清晰的、稳定的、概括的新概念。

另外,在教学时也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要一步到位,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一些核心知识的编排也是多次出现,循序渐进的。比如,在开始讲授氧化还原反应“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时,不要急于讲清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只说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明白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即可。

二、找准恰当的上位概念,促进下位概念的同化。

概念的同化是学生在新概念学习中,以原有的化学认知结构为依据,将新概念进行加工,使新知识与原有的化学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观念相联系,通过新旧概念的相互作用,将新概念纳入原有的化学认知结构中。高中化学中的大部分概念的学习,都属于下位概念的同化。如,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分散系和溶液、胶体、浊液,物理量和长度、质量、物质的量,单位和米、千克、摩尔等,前者均为后者的上位概念,这种学习方式所需的内部条件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相关的上位概念,外部条件是教学内容的呈现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上位概念,思维过程主要是区分新概念和同化它的原有概念之间的异同。在概念同化中,概念的本质属性已在上位概念中揭示出来了,无须再进行发现新概念的本质属性的活动,学生的主要思维是辨别与原有概念的异同。区分了新旧概念的异同,新的概念也就被学生获得。一般地说,下位概念的获得比起上位概念的获得要容易些。

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尽量找到将要学习的概念的上位概念,使新概念变成下位概念。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物质的量”及“摩尔”对高一学生而言,是以前从未听到过的抽象概念,理解和掌握它有一定的难度。但若列出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这样,“物质的量”就变成了“物理量”的下位概念,也成了其他物理量如温度、长度等的相关概念。“物质的量”也就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找到了支撑点,从而消除了陌生感,学生理解和掌握该概念也就容易多了。

另外,还要帮助学生在已有的概念之间建立本质联系。概念关系图、概念系统图等,这些可以简洁、突出、形象地表示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有利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重建,加速概念的同化。

三、消除混淆,促进组合关系概念的整合协调。

化学组合关系概念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关键属性。学生学习这类概念最容易混淆。这类概念的学习方式不能从以往的知识中归纳、总括出来,也不属于哪一个上位概念,需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组合。所需的内部条件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有相关的同位概念,以及能进行比较、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外部条件是教学内容或教师能提供消除混淆的途径,促进相关概念整合协调的正、反例子或反馈信息。在高中化学中,属于这种关系的概念有:金属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电解质、非电解质和不是电解质;氯气、液氯和氯水,醇与酚等等。

在教学时,要使这些概念有效地整合协调,关键是要消除学生头脑中存在的混淆。我们可以通过“精细化”教学策略,消除易混淆的概念。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教学,是高一“离子反应”内容中较难掌握的概念,也是学生在整个高中学习中比较难掌握的概念之一。我们在教学时,首先,给出下列物质(硫酸、盐酸、氯化钠晶体、氢氧化钠溶液、蔗糖、二氧化碳、碳酸钙、铜、氧气)。请同学们判断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是强电解质,哪些是弱电解质?其二,让学生解释自身判断的理由;其三,让学生说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定义内容。其四,再次要求学生对上述问题做出判断。其五,由老师与学生一同对上述问题做出判断。教师主要是引导式的,诱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时刻对学生的解释做出补充和必要的修正,从而使学生的易混淆要领得到精细化,达到与科学概念一致的要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