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模板15篇)

时间:2023-12-06 作者:灵魂曲

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在编写教学计划时提供一些启示。

五年级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模板15篇)篇一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全面概括、准确判断、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加深前面知识的理解,为新知作铺垫)。

下面各数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谁是偶数,谁是奇数、

3和154和2449和791和13(指名回答。)。

全班分两组探讨并写出1--20各数的因数。

1、观察各数因数的个数的特点。

2、填写表格。

只有一个因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3、师概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的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质数和合数)。

4、举例。

你能举一些质数的例子吗?

你能举一些合数的例子吗?

6、探究“1”是质数还是合数。

刚才我们说了还有一类就是只有一个因数的。想一想:只有一个因数的数除了1还有其它的数吗?(没有了)1是质数吗?为什么?是合数吗?为什么?(不是,因为它既不符合质数的特点,也不符合合数的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7、小练习: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吗?

1、想一想。

2、说一说。

知道了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那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关键看因数的个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如果有两个以上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

老师:除了用找因数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还可以用查质数表的方法。

1、师引导学生找出30以内的质数。

提问:这些数里有质数、合数和1,现在要保留30以内的质数,其他的数应该怎么办?(先划去1)再划去什么?(再划去2以外的偶数)最后划去什么?(最后划去3、5的倍数,但3、5本身不划去)剩下的都是什么数?(剩下的就是30以内的质数。)。

(特殊记忆20以内的质数,因为它常用。)。

2、小组探究100以内的质数。

3、汇报100以内的质数。师生共同整理100以内的质数表。

4、应用100以内质数表:

5、小练习: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吗?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

有两个质数,它们的和是小于100的奇数,并且是17的倍数,求这两个数。

五年级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模板15篇)篇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熟记20以内质数,能较快地、准确地辩识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通过探究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数学思考:

1、透过实际箱装饮料罐的排列方式,感知生活中有数学。

2、能对现实生活中箱装饮料罐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解释。

情感与态度:

1、由简单、实际的生活例子开始,减少学习时遇到太过抽象,无法理解的情况,以增加学习信心。

2、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学具:

cai、投影仪、学习单2张,学号数字卡。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

如果让你给来听课的老师分类,你想怎样分?(按性别分成男和女两组,按年龄分年青和年长两组…)也就是说按不同的标准分有不同的分法。

一、生活实例引入。

1、观察生活:

(1)师:日常生活中,一箱饮料通常都是排在长方体的纸箱中。

请你猜猜看:通常一箱饮料的总数量会是些什么数?(生猜:偶数、奇数……)。

师:真是这样的吗?

(2)老师这里拍摄了一些箱装饮料的照片,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每箱饮料共有多少瓶?是怎样排列的?用算式表示。

教师出示4张不同数量装箱的照片:板书:9=3×3。

9瓶啤酒、12瓶可乐、12=3×4。

15瓶牛奶、24瓶雪碧15=3×5。

24=4×6。

学生观察并说一说:9瓶啤酒排成3行3列,9=3×3……。

(师板书在黑板右侧)。

2、实际数量的多种排列方法,分析可行性:

这些数量装在一个长方体纸箱中,还可以怎样排?(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排列方法,老师补充前面板书。)。

板书:9=3×3=1×9。

12=3×4=2×6=1×12。

15=3×5=1×15。

24=4×6=3×8=2×12=1×24。

提问:你觉得哪种排列方式,实际生活中采用的可能性最小?(请一学生在黑板上勾一勾。)。

为什么?(不便携带……)。

3、比较质疑,引入新课:

板书:13=1×13学生思考,同桌说一说。

17=1×17(师板书在黑板左侧)。

19=1×19。

你还能举出几个这样的数吗?

据学生回答:20以内的质数。(这样的数还有很多)。

二、探究原因:

(一)、探究质数意义:

1、想一想:为什么右边的数量可以排成多行多列,而左边的数量不能排成多行多列呢?

(评:这个问题抓住了实质,它是本节课的核心和关键,非常具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四人小组讨论(相机提示:跟这些数的约数有关。仔细观察左边这些数的约数,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整理揭示:象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叫“质数”。

(cai辅助逐步演示。)。

2:1、2。

3:1、3。

5:1、5。

7:1、7。

11:1、11。

13:1、13。

17:1、17。

19:1、19。

……。

2、再举几个质数,并说明理由。

(评:适时巩固应用,加深理解概念。)。

(二)、探究合数。

1、用质数判断合数:右边这些数也是质数吗?(不是)为什么?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

揭示:象这样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数,叫“合数”。

(cai辅助逐步演示)。

五年级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模板15篇)篇三

(1)一个两位质数,交换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所得的两位数仍是质数,这个数是()。

(2)用10以内的质数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能同时被3、5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2.下面的数中,哪些是合数,哪些是质数。

1、13、24、29、41、57、63、79、87。

合数有:

质数有:

3.根据要求写数。

(1)写出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

(2)写出两个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

4.判断:

(1)任何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偶数都是合数,奇数都是质数。()。

(3)7的倍数都是合数。()。

(4)20以内最大的质数乘以10以内最大的奇数,积是171。()。

(5)只有两个约数的数,一定是质数。()。

(6)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质数。()。

(7)2是偶数也是合数。()。

(8)1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最小的.质数。()。

(9)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10)最小的自然数,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合数的和是7。()。

5.在()内填入适当的质数。

10=()+()。

10=()()。

20=()+()+()。

8=()()()。

6.分解质因数。

655694761351058793。

7.两个质数的和是18,积是65,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多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五年级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模板15篇)篇四

上课伊始,我先和学生们一起回顾了因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学生基本上都能说出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入今天的新知,我马上组织了一次写因数的比赛,即让学生写出1_20以内任意选5个数写出它的所有的因数,由比赛的输赢引发学生对因数个数的关注,写得慢的同学不服输,因为因数的个数是有多有少的,那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会有怎样的规律呢?由这个问题切入到新知的探究。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表现与我的预设基本上是一致的,学生的兴趣有了,课堂气氛是活跃的,轻松的。

为了引导学生观察到(1-20)因数的特点,我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如果再组织一次比赛,你会选哪几个数字?学生异口同声说:“1。”这就突显了1的特殊性,它只有一个因数。如果没有“1”,你会选择哪些数字呢?学生纷纷说到2、3、5、7等等只有两个因数的数,也达到了我预设的目标:突显出了质数的特征(只有两个因数)。接下来,我让孩子们按因数的个数给这些数进行分类,在师生、生生的交流对话中,逐步优化出了分成三类的分法。我用课件将这些数分类展现,然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这几类数的特点,由学生自己得出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以及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部分的教学自我感觉是水到渠成的。

接下来是教学判断质数和合数的方法。用找因数的`办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学生们觉得很简单,于是,我出示了2-100各数,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质数,这时,如果学生再一个一个地找下去,就比较麻烦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讨论,孩子们想到了把合数淘汰的方法,依次去掉2、3、5、7的倍数(2、3、5、7本身不划掉),这样剩下的就是质数了,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我很欣慰,思维的碰撞擦出的火花是美丽的,生生、师生之间积极的对话交流让我们的课堂真实而生动。

但2.3.5这三个数的倍数学生找的很容易.因为学生在书上接触了这方面的知识,而7的倍数书中没有介绍,因此学生把91给忽略了,于是我又用争当"小发明家"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终于又发现了91这个7的倍数,从而划去91这个合数。

五年级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模板15篇)篇五

核心提示:在《合数与质数》的教学中,我跳出了教材的束缚,体现以“以人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操作、讨...

在《合数与质数》的教学中,我跳出了教材的束缚,体现以“以人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操作、讨论、归纳,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从中体验了解决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一、学生参与面广,学习兴趣浓。

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让学生利用学具去摆拼,用“2、3、4……12个小正方形分别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的方法去体验质数与合数的不同之处,以操作代替教师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堂气氛愉快热烈,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牢固,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配角”,教学中应把大量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讨论、观察,思考的机会。在教学中我除了给学生动手拼摆的机会,还让学生把几个数(如2、3、4、5、6、7、8、9、10、11、12等)进行分类。尽管学生可能分类标准不一样,但他们都能把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分在一类,把含有2个以上的因数的数放在一起。这样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说出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合数与质数。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本节课的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你还想研究质数、合数有关哪些方面的知识。这个学习任务既是给学生在课堂上一个探究的任务,也是给学生在课外留下一个拓展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不同的水平去探究属于自己的数学空间,从而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五年级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模板15篇)篇六

考点:合数与质数.

分析:根据周长先求出长与宽的和,再把和写成两个质数的和,两个质数的积最大者即为答案.

解答::由于长+宽是36÷2=18,

将18表示为两个质数和18=5+13=7+11,

所以长方形的面积是5×13=65或7×11=77,

故长方形的面积至多是77平方单位.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以及质数的知识.

五年级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模板15篇)篇七

2、教材分析及学生特点:

相遇问题是和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数学的知识。本课研究两个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在这之前,学生已掌握的是关于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了解了速度、时间、路程的相关概念,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欠缺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3、设计思想及理念。

设计思想:

(1)注重生活资源与课堂资源的整合,为学生创新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

(2)注重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的整合,为学生创新提供另一条思考的路径。

理念:

(1)注重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师通过书本、网络所提供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分析、概括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形成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培养人人参与学习和自觉把数学知识应用实际生活的意识。

b: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5、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方法。

难点:掌握相遇问题的出发时间、出发地点、运动方向、运动结果的知识要点及相互关系。

6、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复习旧知,引发联想。

画面演示,画外音叙述:

这是一列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这是一列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请学生谈谈对这两道题的想法。

2、学生表演,理解概念。

刚才,大家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就要在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基础上,研究稍复杂的行程问题(师板书课题)。在学习新课之前,有四个词,请同学们理解一下。可以一人单独思考,用双手演示进行理解,也可以两人配合表演。

屏幕上依次闪动出现:相对、同时、相遇、相距。

(1)请学生用动作和语言把这四个词的意思表演出来。注意:相遇与相距的区分。

(2)老师叙述,学生表演。

两个小朋友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5分钟时,两人相遇了。

提问:问这两位同学,每人走几分钟,再问大家,他们同时走了几分钟。

(二)尝试探索。

1、出示例题。

2、提出问题。

看到例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师生对问题进行筛选,重点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他们两1分钟走了多少路?2分钟呢?3分钟呢?

(2)4分钟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

(3)他们相遇时,小强和小丽所走的路程与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有什么关系?(让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思考)。

3、列式讨论。

(1)请同学用算式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要能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主要有两种思路:

第一种:65×4+70×4。

第二种:(65+70)×4。

4、认识速度和。

5、质疑。

“对这道题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或问题吗”

(三)巩固发展。

1、基本练习。

2、看图说题,列出综合算式。小组讨论,一人说题,其他人列式。

3、游戏。

再请两位同学表演,并提问两人相对而行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1)两人相遇;

(2)行走一段未相遇;

(3)相遇后继续行走。

给两位同学带上不同的头饰。头饰上标有65米、70米字样,分别表示速度。

教师一边叙述,一边出示5分钟时间的牌子。

五年级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模板15篇)篇八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经过探索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质数合数。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把你的学号看成一个数,这个数是几,你手里就有多少个这样小正方形。(摆上正方形)就用他们拼出新的长正方形。因为拼起来很烦琐,所以把你想到的拼的结果画到方格纸上(摆方格纸)在图形中写上这个数,还要标上长宽或边长(举例)。

(2)在3分钟内,我们比一比看谁拼得最多,谁就是冠军。

(3)学生反馈汇报:谁拼得多?还有更多的吗?

生反馈24号4种,并验证。

(4)看来24号同学是这次比赛的冠军。是最聪明的,你们同意吗?找个代表说说理由。

(5)验证刚才总结出的结论。

(1)为什么这些数只能拼出一种来,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

(3)投影概念读一读。

(4)研究数字1。

揭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板书)读一读。

(5)小练习:现在我可以说自然数中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对吗?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出示学生表。

1、抢答练习:一些数快速判断质数合数。

2.判断。

3.猜学号认同学。

4.自我介绍。

2、出示哥德巴赫猜想。

四、小结收获。

板书设计:

只有1和它本身没有其他约数叫质数。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约数叫合数。

五年级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模板15篇)篇九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1创设情境,让学生经过探索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质数合数。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一、课前谈话。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通过这些个数还可以拼长正方形呢!师边说边展示:

(1)把你的学号看成一个数,这个数是几,你手里就有多少个这样小正方形。(摆上正方形)就用他们拼出新的长正方形。因为拼起来很烦琐,所以把你想到的拼的结果画到方格纸上(摆方格纸)在图形中写上这个数,还要标上长宽或边长(举例)。

(2)在3分钟内,我们比一比看谁拼得最多,谁就是冠军。

(3)学生反馈汇报:谁拼得多?还有更多的吗?

生反馈36号5种,并验证。

(4)看来36号同学是这次比赛的冠军。是最聪明的,你们同意吗?有多少人谁不同意,找个代表说说理由。

(5)你们的意思是说你们的数决定了你们只能拼出种类少,而不是你们不聪明,是吗?还有谁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我发现愣了半天只拼出一种的,你们没好好想吧。(学生说)那好,只拼出一种的同学先把你们的数贴到黑板上再把你们的方格纸拿上来,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不是没动脑子。

收集质数和1的情况并展示,学生贴数。

(二)揭示质数、合数。

(1)(为了看着方便,从小到大给它们排下序,其他同学帮着检查)。

挑出1:你用一个小方格跟谁拼了,拼新的吗你(把号牌拿回去)。

(2)为什么这些数只能拼出一种来,结合拼出的情况想一想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

师:约数只有1和本身。

板书:1和本身。

只有2个约数。

师板书“质数、素数”

出示“概念“投影读一读。

(3)拼出不只一种的都有谁,把你们的数也贴上去,谁愿意把你的情况展示一下(挑出4和任意一个展示)。

(4)为什么这些数拼出的不止一种呢?这些数又有什么共同点呢?

板书:除了1和本身,还有。

师:那你们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吗?

板书:合数。

投影“概念“读一读。

(5)有没有落下没研究的?数字“1”你觉得你应该把数贴在那一块?为什么?

揭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板书)读一读。

(6)小练习:a现在我可以说自然数中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对吗?

b抢答练习:一些数快速判断质数合数。你怎么这么快判断出来的?有什么窍门?

补充板书:至少有3个谁正好有3个约数?4还是最小的合数。

奇合质奇。

40485497。

反馈:为什么不选97和54?可以看出拼出种类的多少跟什么有关,跟什么无关?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出示“学生表“。

1、猜学号认同学(小卷子)。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

最小的合数最小的偶数+最小的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数45。

两位数中最小的质数11。

10以内最大的质数+1320。

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和为最小合数1322314。

这两个同学学号中的数字相成等于91。137。

2、出示哥德巴赫猜想。

四、小结收获。

五年级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模板15篇)篇十

教师:怎样按约数的多少分类呢?先请同学们找出下面这些数的所有的约数.(视频展示台展示例1.)。

1的约数。

1

1个。

7的约数。

17。

2个。

2的约数。

12。

2个。

8的约数。

1248。

4个。

3的约数。

13。

2个。

9的约数。

139。

3个。

4的约数。

124。

3个。

10的约数。

12510。

4个。

5的约数。

15。

2个。

11的约数。

111。

2个。

6的约数。

1236。

4个。

12的约数。

1234612。

6个。

教师:请同学们按约数的多少,把你们手里的数字卡片分别摆放在作业纸上相应的圈里:

只有一个约数有两个约数有两个以上约数。

学生分完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纸展示在视频展示台上,让学生判断这样分对不对,直到学生全部都能按题中的要求正确分类.这时教师明确地指出:只有两个约数的数是质数,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数是合数,而只有一个约数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并完善以下板书:

只有一个约数只有两个约数有两个以上约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是质数是合数。

教师:质数和合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教师:在13至20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呢?

学生讨论解答.。

教师:仔细观察黑板上表中的5个质数的约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每个质数仅有的两个约数都是1和这个数本身.。

教师:谁来试着给质数下个定义呢?

学生:除了1和它本身这两个约数外,还有其它约数.。

教师:谁来试着给合数下个定义?

教师:你觉得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关键词是什么?

教师:请同学们写出2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59页,看书上还说了些什么?

学生看书后自由发言.如还知道质数又叫素数;知道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等.。

2.教学例2.。

出示例2.。

教师:怎样判断呢?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们的意见.。

教师:怎样检查一个数的约数呢?是不是要把这个数的所有约数都查完?

3.教学100以内的质数表.。

生:用查表法快.。

四、巩固练习。

1.把下面表中的质数用小圆圈起来,把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数划去.。

奇数。

135791113151719。

偶数。

2468101214161820。

从这个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2347523371859798。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以下内容: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质数和合数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3.可以用哪些方法判断质数和合数?

4.你还知道些什么?从中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

六、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三的第2、3、4题.。

板书设计。

五年级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模板15篇)篇十一

(1)一个两位质数,交换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所得的两位数仍是质数,这个数是()。

(2)用10以内的质数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能同时被3、5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2.下面的数中,哪些是合数,哪些是质数。

1、13、24、29、41、57、63、79、87。

合数有:

质数有:

3.根据要求写数。

(1)写出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

(2)写出两个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

4.判断:

(1)任何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偶数都是合数,奇数都是质数。()。

(3)7的倍数都是合数。()。

(4)20以内最大的质数乘以10以内最大的奇数,积是171。()。

(5)只有两个约数的数,一定是质数。()。

(6)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质数。()。

(7)2是偶数也是合数。()。

(8)1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最小的.质数。()。

(9)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10)最小的自然数,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合数的和是7。()。

5.在()内填入适当的质数。

10=()+()。

10=()()。

20=()+()+()。

8=()()()。

6.分解质因数。

655694761351058793。

7.两个质数的和是18,积是65,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多少?

五年级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模板15篇)篇十二

课件。

2.学具准备: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小组合作表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数的知识。

(出示数字卡片:把2、13、9、12、7、16、15贴在黑板上。)。

师:看到这些数,你想到了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质数与合数的知识。(板书课题:质数与合数)。

[通过复习,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操作,感悟。

师:请两个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研究哪个数。

(学生商量研究的数。)。

师(出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今天,我们就借助这些小正方形帮助我们理解。

我来提出活动要求:

(1)你们研究哪个数,就从学具袋中取出几个正方形。

(2)用你们选好的正方形来拼摆长方形或正方形。能摆几种,就要摆出几种。

(3)将你摆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同时请你思考问题:

(1)你用几个小正方形拼出了你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2)你是怎样拼的?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或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两个学生利用学具独立操作、拼摆。)。

(学生依次汇报自己拼摆的结果,教师用电脑演示学生汇报的结果,并展示图形。)。

(二)发现图形与算式的关系。

师:你们看,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与正方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图形消失,出示乘法算式:7=7×1。)。

生:长与宽相乘就得到了正方形的个数。

师:用××个小正方形,可以拼出几个长方形?所以写出了几个乘法算式?

(学生根据自己拼摆的结果作出相应的回答。)。

(三)发现算式与因数的关系。

五年级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模板15篇)篇十三

有两个以上的数的。

1的约数1。

2的约数1、2。

3的约数1、3。

5的约数1、5。

7的约数l、7。

11的约数1、11。

4的约数1、2、4。

6的约数1、2、3、6。

8的约数1、2、4、8。

9的约数1、3、9。

10的约数l、2、5、10。

12的约数1、2、3、4、6、12。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五年级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模板15篇)篇十四

合数与质数。

根据周长先求出长与宽的和,再把和写成两个质数的和,两个质数的积最大者即为答案。

:由于长+宽是36÷2=18,

将18表示为两个质数和18=5+13=7+11,

所以长方形的'面积是5×13=65或7×11=77,

故长方形的面积至多是77平方单位。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以及质数的知识。

五年级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模板15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重难点: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根据概念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互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简单回顾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2、让学生列出1—20各数的因数,小组比一比,看谁列得快。

3、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列出的这些数的因数,看看它们因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汇报)。

4、让学生按照汇报情况把这些数进行分类。

5、引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叫质数(也叫素数);除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合数。(同时板书)。

明确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刚才的分类进行初步理解。

1、在刚才的分类中,1好象没有被分到哪一类,那么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概念判断,踊跃汇报。

3、组织学生做“我说你判断”的游戏,同桌之间互相说出一个数,请对方根据概念判断其为质数还是合数。

4、我们已经找出了10以内的质数,那么,大家能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吗?

小组讨论找100以内的质数的方法,根据找10以内的质数的方法找,发现用这种方法找太慢。

5、对,逐个判断比较麻烦,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快地找出来?用排除法可以吗?

6、下面同学们就用排除法来找一找100以内的质数。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商讨寻找质数的方案。

7、同学们的方案真是严密呀,一个都不漏掉。现在同学们把课本24页表格中的自然数用排除法找出质数吧。

按照小组讨论的方案依次划掉不是质数的数,完整划出100以内自然数中的质数。

三、阅读材料,知识拓展,进行课堂练习。

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24页阅读材料“分解质因数”,了解如何对一个数分解质因数。

学生阅读材料,明确质因数的概念,知道如何对一个数进行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的积。

2、说出几个合数,让学生对这几个数进行分解质因数:36、42、144、228。

3、让学生做练习四第1、2、3、题。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个别指导。)。

四、总结。

组织学生说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以及有些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叫质数(也叫素数)。

除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合数。

规定: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0以内的自然数:2、3、5、7是质数;4、6、8、9、10是合数。

相关范文推荐

    培优补差工作计划措施(优秀20篇)

    工作计划书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即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修改。如果你对撰写工作计划书还不够熟悉,可以参考下面的范文,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以教师特别的.爱奉献

    机电工程监理工作总结(通用19篇)

    写月工作总结可以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与团队成员和上级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闪耀着智慧和才能,对我们提升工作写作能力和思考

    课文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大全(24篇)

    教学计划的编制需要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教学计划范文中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是根据学科的学习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的。1、学会本课12

    冀教版科学五上教学计划大全(19篇)

    教学计划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进行系统性安排和组织的一份书面材料。不同学科、不同阶段的教学计划都有其独特之处,以下是一些值得学习的范

    那一刻我被感动了那一次(实用21篇)

    优秀作文是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的。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双手搂着胳膊,上下搓动着,双脚双手冻得通

    建筑工程施工劳务清包工合同(精选14篇)

    施工合同的合理安排和执行可以避免工程进度延误和费用超支的问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施工合同样本。根据《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

    师德演讲校长讲话稿(实用16篇)

    通过一篇精彩的讲话稿,我们可以有效地表达我们的观点,传达我们的想法。讲话稿的语言要符合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保持真实和真诚的表达。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芦河中

    六年级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优秀21篇)

    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与学校和学科的教学要求相结合,做到目标一致。在以下是一些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请大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借鉴。六年级(1)班共有学生

    聚能量演讲稿(优质19篇)

    演讲稿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庞杂的句子和专业术语,确保听众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无论是学术演讲、企业演讲还是公众演讲,这些范文都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暑假里一件高兴的事(专业15篇)

    优秀作文在语法和拼写方面应该准确无误,体现了作者的严谨态度。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上的启发和指导。今天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一个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