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优秀15篇)

时间:2023-12-06 作者:GZ才子

教学计划还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提高教学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学习优秀的教学计划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教学思路和方法。

最新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一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意思,初步培养自主意识。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正确朗读、小组合作,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自主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这是一则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对父子牵着一头驴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先后听从三种意见,结果都遭到路人的非议,最后终于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却反映了生活中一个深刻的哲理: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应当学会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否则不但不能让大家满意,还会使自己无所适从。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课堂的生动性,教学中可利用插图或影视资料为他们提供帮助。

1.我会读:骑驴、笨重、孝敬、狠心、享福、发抖。

2.照样子写词语。

3.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

一()毛驴一()老先生一()大汗。

4.我能根据词语写意思,并用词语说一句话。

1.读句子,注意带点部分之间的联系。

(1)老先生哈哈大笑说:“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笨的人,放着好了的驴了不骑,累得一头汗。”

(2)老太太忍不住说:“现在物孩子真是不孝啊!自己骑在驴背上,却让爸爸顶着大太走路。”

(3)年轻的母亲大声地说:“看哪!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狠心的父亲,让儿子走路,自己却坐在驴背上享福。”

(4)一群小孩对着父子二人指指点点地说:“看哪!这两个人真狠心,竟然一起骑在这小小的毛驴上,毛驴的腿都被压得发抖了!”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理解。

最新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六个生子,以及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

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

教学难点:

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

教学具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背诵。

《竹石》《赠花卿》,带领学生走进古文。

二、导入新课。

你知道哪些古代聪明的儿童?(引导学生走进聪明机智的儿童)。今天我们来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再认识一个聪明机智的儿童《杨氏之子》(杨修)。

学生理解课题《杨氏之子》,之是什么意思?

三、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找同学介绍《世说新语》,教师全面介绍,引导学生课下借阅。

2、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检查字词,指名朗读课文。

4、分男女读课文,齐读课文。

5、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6、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二)理解语句。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甚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为什么把这句话放在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呼是什么意思?再句中应该怎样读出感情?

这句话的'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3、为设果,果有杨梅。

设应该怎么解释?

谁为谁设果?可以看出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以示曰君各是什么意思?

从而可以看出孔君平是怎样的一个人?

应该怎么读出来?

5、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应声未闻夫子应该怎么解释?

从应声可以体会到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根据练习2回答。

这样回答有什么好处?你会怎么回答?

(三)感情朗读,试着背诵。

四、总结拓展。

1、你在这节课中收获到了什么?

2、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回答?(教师举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三

1.老师语言引入:大家都知道中国民间流传有许多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往往能用最浅显的语言告诉大家一个深刻的道理。看哪些同学能把自己以前读过的寓言说给大家听一听,如果谁还能讲讲它的寓意,那就更好了。

2.同学交流自己读的寓言故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给予评价,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并多读几遍。

三、再读课文,勾画重要句子。

1.再一次自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思考:

(1)课文中哪些人对父子俩的不同做法有评论?他们是怎么说的,父子俩又是怎么做的?

(2)怎么理解父亲最后说的那句话“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2.学生自读,用不同的符号勾出不同人物说的话以及父子俩的做法。

3.同桌相互说说你对最后父亲的话的理解。

四、精读课文,启发教育。

1.抽生读读课文中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

2.体会不同人物的话。

(2)老奶奶的话: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孝”的理解。老奶奶主张父子俩怎么做?

(3)表演读年轻母亲的话和一群小孩子的话,提醒注意说话人的身份。

3.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今天的事,左也不对,右也不对?

4.引导学生说出觉得怎么做才好呢?

5.读一读父亲的话,说说你从这个寓言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6.分角色朗读课文。

7.请学生上台来讲故事。

五、拓展学习,活跃思维。

1.齐读课文。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理解。

3.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

4.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一听。

最新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四

1学习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实际理解我们做事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教学重点。

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理解我们做事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简介毛驴,教学驴,随着老师的板书一起书空,读准音。

2板书完课题、齐读课题。

二、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把生字用横线标出来,多读几遍。

2标出段的序号。

3把难读的句子读通顺。

(二)反馈。

1学习生字。

孝和教比较,狠和很比较,抖和科比较。

读以下词语:

这么笨不孝骑驴狠心享福发抖。

2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1)老先生哈哈大笑说: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笨的人,放着好好的驴子不骑,累得一头汗。

(2)老太太忍不住说: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孝啊!自己骑在驴背上,却让爸爸顶着大太阳走路。

(3)年轻的母亲大声地说:看哪!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狠心的父亲,让自己的儿子走路,自己却坐在驴背上享福。

(4)一群小孩对着父子二人指指点点地说:看哪!这两人真狠心,竟然一起骑在这小小的毛驴上,毛驴的脚都被压得发抖了!

3抽读课文,随时纠正读音。

(三)理清课文脉络。

默读课文,想一想父子二人回家的路上都遇见了哪些人?

第二课时。

一、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父子二人回家的路上都遇见了哪些人?

二、研读文本。

(一)默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老先生、老太太、年轻的母亲、一群小孩的话。

(二)指导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不同人物的感情。

抓住不同的人说话时不同的神态来指导。如:哈哈大笑大声指指点点。

(三)父亲听了他们每个人的话,各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师生分角色朗读。

(四)理解最后父亲下决心说的话。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就照原来的做,还是牵着驴子走,谁累了就骑上去休息一下。

1主见是什么意思?(主见就是对事情确定的意见)。

3在平时生活中你碰到过这样的事吗?

4小结:是的,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自己的主见。

(五)练习复述。

附:板书设计。

最新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五

父子俩牵着驴进城走半路上有人笑他们:真笨,有驴子不骑!

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走了不久,又有人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着!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又有人说: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死!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谁知又有人说: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那瘦驴压死?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只脚绑起来,用棍子扛着。经过一座桥时,驴子因为不舒服,挣扎了下来,结果掉到河里淹死了!

当我看完这个故事之后,我觉得它们父子太没有主见了,光听别人的话,自己一点主见也没有,反而会把事情搞的越糟糕。

遇到事情要自己有主见,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别人的意见只可以供自己参考,而不是照别人的方法去做,要自己拿主意,千万别轻易听别人给你提供的意见,要有清醒的头脑,把别人的的意见和自己的意见想想,看看到底谁的意见好,就用谁的,而不要轻易的相信别人的意见。

在遇到问题是,不要总听别人的不要生活在别人的理论中,要自己有自己的意见,一个人要有主要具有判断人的事情事情好坏,事情的是非,要靠自己的脚步走路,才不会被别人的意见左右,不要活在别人的舆―论中要靠自己的脚走路,自己的你脑袋思考。

最新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六

教材简析:

《父子骑驴》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对父子牵着一头驴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先后听从了四种意见,结果都遭到了路人的非议,最后终于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故事的情节虽然简单,却反映了生活中一个深刻的哲理: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应当学会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否则不但不能让大家满意,还会使自己无所适从。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包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领会文章所包含的为人处事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那么这篇寓言故事又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7课。

二、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父子俩在回家的途中都遇到了哪些人?并用不同符号勾画出这些人说话。(出示课件)。

2、指名回答,父子俩回家途中遇到了哪些人?

3、他们对父子二人骑不骑驴有什么看法?父子二人又是怎样做的?

三、精读课文。

1、交流老先生说的话。

现在请同学们先把老先生说的话自由读一遍,哪位同学愿意把老先生说的话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父子俩牵着驴,一位老先生看见了哈哈大笑说:------)。

(1)什么样的笑才是哈哈大笑?生表演哈哈大笑。

(2)、老先生看见了父子俩牵着毛驴,为什么会哈哈大笑呢?(他笑父子二人太笨,有驴不骑,竟然牵着走)。

(3)、你认为他这种笑是一种什么笑?(嘲笑)你怎样理解“竟然”?

(4)、老先生觉得父子二人怎么做才是在他意料之中呢?(人骑着驴走)。

小结:老先生觉得,驴就是为人服务的,人不能牵着驴走,应该骑着驴走。而现在呢?却是父子牵着驴走,出乎老先生的意料,所以老先生嘲笑他们父子俩太笨。

(5)、指导感情朗读(指名读,齐读)。

(6)、听了老先生的话,父亲怎样想,又怎样做了呢?指名读(儿子骑驴,板书)。

(7)、“便”说明什么?(父亲不假思索就听从了老先生的话)。

2、交流老奶奶说的话。

(1)、指名读老奶奶说的话。

(4)、你觉得老奶奶的话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指导感情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5)、听了老奶奶的话,父亲又怎样想怎样做了呢?(板书:父亲骑驴)。

3、交流年轻妈妈的话。

(1)、齐读年轻妈妈的话。

(父亲骑驴,儿子走路,一位年轻妈妈看见了大声说:------)。

(2)、年轻妈妈为什么这样说?(她怀里抱着孩子,她爱自己的孩子,她是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上说的)。

(3)、年轻妈妈的话,父亲觉得有道理吗?所以这次决定(父子骑驴,板书)。

4、交流孩子们说的话。

(1)、请男同学把孩子们说的话齐读一遍。

(父子骑驴,一群孩子看见了指指点点说:------)。

(2)表演读。(理解“指指点点”的意思。)。

(3)、听了这群孩子的话,父亲怎么想?(真是左右为难啊!板书)。

(4)、是啊!这么多人,这么多意见,而且觉得都有道理,父亲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如果是你和家人一起牵着毛驴回家,你会怎么做?为什么?(现在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交流汇报。

(5)、父亲最后的决定是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父亲的话。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就照原来的做,还是牵着驴子走,谁累了就骑上去休息一下。)。

薄爸骷”是什么意思?(主见就是对事情确定的意见)。

5、从这个寓言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要有主见)。

四、联系实际。

现实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让你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的事呢?最后怎样解决了?

五、总结升华。

这篇寓言故事通过讲一对父子牵着一头驴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先后听从了老先生、老太太、抱小孩的妈妈和一群孩子的四种意见,结果都遭到了路人的非议,最后终于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故事的情节虽然简单,却反映了生活中一个深刻的哲理: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应当学会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否则不但不能让大家满意,还会使自己无所适从。

六、布置作业。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一听。

板书设计:

牵着驴走左要。

父亲骑驴为主。

标签:

最新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七

《父子骑驴》这篇课文我很喜欢。里面讲了一对父子牵着一头驴子从城里回来,一位老先生看见了,哈哈大笑说:“世界上竟有这么笨的人,放着好好的驴子不骑,累得一头汗”,父亲听了,急忙让儿子骑上去自己在前面走路。过了一会儿,一位老太太看见了,说:“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孝啊!自己骑在驴背上却让父亲顶着太阳走路”,父亲听了,急忙让儿子下来,自己骑在驴背上。过了一会儿,一位年轻的母亲看见了,说:“世上竟然有这么狠心的父亲,让儿子走路,自己却坐在驴背上享福”,父亲听了,急忙让儿子也骑上驴子。又过了一会儿,一群小孩子对着父子二人指指点点地说:“看哪,这两个人真狠心,竟然一起骑在这小小的毛驴上,毛驴的腿都被压的发抖了”,父亲听了,急忙和儿子一齐跳下驴背。父亲心想:“今天的事怎么左也不对,右也不对”,最后父亲下定决心说:“要按自己的主见去解决问题”。

读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每个人出发点不同,看待问题的态度就不同,我们做事情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盲目听信别人的意见。

最新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八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六个生子,以及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

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

教学难点:

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

教学具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要是问你,你会说话吗?一定有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不需要回答。如果我再进一步问,你能把话说好吗?你怎么回答?会说和说好可不是一回事。

2、出示课题学生理解课题《杨氏之子》,之是什么意思?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字词,指名朗读课文。

3、分男女读课文,齐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二)理解语句。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甚”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为什么把这句话放在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呼”是什么意思?再句中应该怎样读出感情?

这句话的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从应声可以体会到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三)精思熟读: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课件出示对话: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样回答有什么好处?你会怎么回答?

提示:杨氏之子的言外之意:

(语言风趣机智)。

设想: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会是什么反应?

(四)感情朗读,试着背诵。

三、总结拓展。

1、你在这节课中收获到了什么?

2、世说新语小故事。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在一个下雪的冬日里,谢太傅召集孩子们谈论有关做文章的事。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很高兴,就问孩子们:“纷纷飘落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说:“用空中撒盐勉强可以比方。”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用柳絮因风飞舞来比方。”谢太傅大笑,非常高兴。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徐家有个小孩,年方九岁,曾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有人对他说:“若是让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应该更加明亮呀?”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对。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

四、板书设计。

最新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九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理解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1、认识生字,会写这6个生字。

2、理解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

3、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人物贴画。

2课时。

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勾画出文中的生字。

1、学生利用字典学习生字。

2、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三、初读课文,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1、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

2、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2、轻声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主,感知课文大意。

2、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勾画重要句子。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中哪些人对父子俩的不同做法有评论?

2、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这几种人物说的话。

四、精读课文,启发教育。

1、小组讨论:他们对父子二人骑不骑驴有什么看法?父子二人又是怎样做的。

2、小组互相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发言。

3、教师小结。

4、学生默读并体会不同人物的话。

5、指导感情读这四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四句话,教师引读。

7、这么多人,这么多意见,如果是你,你该听谁的呢?

8、读一读父亲的话,说说你从这则寓言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9、总结:是呀,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主见,还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再困难的事情都会办成,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千万不要人云亦云。

五、拓展学习,活跃思维。

1、生活中,你有没有拿不定主义的事?说一说。

2、指导学生表演课本剧。

3、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最新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十

父子俩牵着驴进城走半路上有人笑他们:真笨,有驴子不骑!

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走了不久,又有人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着!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又有人说: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死!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谁知又有人说: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那瘦驴压死?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只脚绑起来,用棍子扛着。经过一座桥时,驴子因为不舒服,挣扎了下来,结果掉到河里淹死了!

最新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十一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课文,理解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1、认识生字,会写这6个生字。

2、理解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

3、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人物贴画。

2课时

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一、 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勾画出文中的生字。

1、学生利用字典学习生字。

2、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三、初读课文,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1、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

2、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一、 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2、 轻声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主,感知课文大意。

2、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勾画重要句子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中哪些人对父子俩的不同做法有评论?

2、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这几种人物说的话。

四、精读课文,启发教育

1、小组讨论:他们对父子二人骑不骑驴有什么看法?父子二人又是怎样做的。

2、小组互相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发言。

3、教师小结。

4、学生默读并体会不同人物的话。

5、指导感情读这四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四句话,教师引读。

7、这么多人,这么多意见,如果是你,你该听谁的呢?

8、读一读父亲的话,说说你从这则寓言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9、总结:是呀,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主见,还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再困难的事情都会办成,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千万不要人云亦云。

五、拓展学习,活跃思维

1、生活中,你有没有拿不定主义的事?说一说。

2、指导学生表演课本剧。

3、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最新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十二

1.学习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实际理解我们做事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感情。

联系实际理解我们做事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1~2课时。

1.简介毛驴,教学驴,随着老师的板书一起书空,读准音。

2.板书完课题、齐读课题。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把生字用横线标出来,多读几遍。

2.标出段的序号。

3.把难读的句子读通顺。

(二)反馈。

1.学习生字。

孝和教比较,狠和很比较,抖和科比较。

读以下词语:

这么笨不孝骑驴狠心享福发抖

2.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1)老先生哈哈大笑说: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笨的人,放着好好的驴子不骑,累得一头汗。

(2)老太太忍不住说: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孝啊!自己骑在驴背上,却让爸爸顶着大太阳走路。

(3)年轻的母亲大声地说:看哪!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狠心的父亲,让自己的儿子走路,自己却坐在驴背上享福。

(4)一群小孩对着父子二人指指点点地说:看哪!这两人真狠心,竟然一起骑在这小小的毛驴上,毛驴的脚都被压得发抖了!

3.抽读课文,随时纠正读音。

(三)理清课文脉络。

默读课文,想一想父子二人回家的路上都遇见了哪些人?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父子二人回家的路上都遇见了哪些人?

(一)默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老先生、老太太、年轻的母亲、一群小孩的话。

(二)指导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不同人物的感情。

抓住不同的人说话时不同的神态来指导。如:哈哈大笑大声指指点点。

(三)父亲听了他们每个人的话,各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师生分角色朗读。

(四)理解最后父亲下决心说的话。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就照原来的做,还是牵着驴子走,谁累了就骑上去休息一下。

1.主见是什么意思?(主见就是对事情确定的意见)

3.在平时生活中你碰到过这样的事吗?

4.小结:是的`,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自己的主见。

(五)练习复述。

27.父子骑驴

牵着毛驴

儿子骑驴

父亲骑驴

父子骑驴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下决心

有主见

快快乐乐

最新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十三

骑驴是中国传统的交通方式,而“父子骑驴”这一词汇更是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个词汇的含义是父亲和儿子骑着同一头驴子穿过田野与山林。在旧时代,这是普遍的交通方式之一且很实用,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很多人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或许我们需要怀念这种简单而美好的父与子的合作与互助。

其实,这种传统的方式也并不是一定只是旧有的向度。现在有很多旅游景点,骑驴成了其中的一大特色。而在骑驴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关注着与孩子之间的师生关系,和谐与坚固的父子亲情,只有在这种共同体验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掘父亲对孩子的实质帮助。

第三段:亲子沟通的机会。

在父子骑驴的过程中,亲子之间的沟通是不可避免的。父亲不仅会讲述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孩子也会更快乐地和父亲分享自己的心理体验。如此一来,孩子得到了更多的关心和问题的解答,更主动地更加了解父亲,成为更好的智慧之子。

第四段:认识大自然的机会。

骑驴让父子有机会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并爱护大自然。同时,也能提升儿童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他们会从大自然得到更多的感悟,因此父子在骑驴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生态环保意识,让这种意识扎根孩子的心中并得到发扬光大。

第五段:父子间的互助和合作。

在骑驴过程中,父亲会带领孩子学会认真观察,沉着应对,将困难变成挑战,让孩子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相互合作和跨越困难的过程中,让孩子成为更好更坚强的人,并从中体会到来自父亲的爱和关心。

结束语:

总之,父子骑驴固然是一种传统的方式,但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很强的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孩子能从中得到父亲的关爱,也能认识到大自然,并养成生态意识,从而培养成为更好更担当的人类。

最新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十四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理解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1、认识生字,会写这6个生字。

2、理解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

3、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人物贴画。

2课时。

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利用字典学习生字。

2、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1、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

2、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2、轻声朗读课题。

1、自由读课文主,感知课文大意。

2、认读生字。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中哪些人对父子俩的不同做法有评论?

2、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这几种人物说的话。

1、小组讨论:他们对父子二人骑不骑驴有什么看法?父子二人又是怎样做的。

2、小组互相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发言。

3、教师小结。

4、学生默读并体会不同人物的话。

5、指导感情读这四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四句话,教师引读。

7、这么多人,这么多意见,如果是你,你该听谁的呢?

8、读一读父亲的话,说说你从这则寓言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9、总结:是呀,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主见,还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再困难的事情都会办成,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千万不要人云亦云。

1、生活中,你有没有拿不定主义的事?说一说。

2、指导学生表演课本剧。

3、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父子骑驴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十五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敢说、乐说、会说,能用普通话表达完整的意思。

2、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激发学生有主动交流的兴趣和愿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

3、在交际活动中,引导学生说清自己的观点,并能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1、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主动交流的兴趣。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联系故事,感悟生活,懂得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做个有主见的人。

aa类学生:能够有主动交流的兴趣和愿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能感受交际的乐趣。在交际活动中,能说清自己的观点,并能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cc类学生:能够有交流的兴趣和愿望,能按老师的要求参与课堂交流活动。学习使用普通话,能用完整的句子来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1、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敢说、会说、乐说完整的话。

2、培养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激发主动交流的兴趣和愿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

引导学生乐于交流,说清观点,并能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音频资料课题的`ppt。

一、歌曲激趣,准备交流。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想听吗?

2、播放歌曲《我有一只小毛驴》。

3、你从歌曲中都听到了些什么?(一个小朋友骑着毛驴去赶集)。

二.故事导入,引导交流。

1、同学们,老师这儿啊,还有一个和毛驴有关的故事,愿意听吗?

3、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些什么?

4、自己想读读这个故事吗?赶快打开语文书43页读读吧!

7、这么多种说法,老爷爷到底。

该听谁的呢?我们快来给老爷爷出出主意吧!

三、搭建平台,指导交流。

1、同学们,你认为老爷爷该听谁的呢?为什么?先自己想一想(自主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让五个孩子在一起讨论交流)全班汇报交流。(同学们,老师刚才看到你们都交流得很认真,谁愿意站起来,大声地说给我们大家听一听?)指导学生用“我认为……因为……”这样的句式说完整的话。

2、孩子们,老师认为你们都说得很有道理,那么老爷爷到底该听谁的呢?如果老师就是故事中的老爷爷,此时,就站在你们的面前,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师相机引导。)。

3、孩子们,你们说得太好了,谢谢你们!以后遇到问题,我会认真动脑筋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做个有主见的人。

四、联系实际,拓展交流。

1、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种让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事情。比如昨天晚上,我在备今天这堂课的时候,我们几个同事在一起讨论该怎么导入新课时,有的同事说:“应该用故事导入,因为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有的说:“应该用设疑的方式导入,因为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的说:“应该用欢快的歌曲导入,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孩子们一上课,就有一种特别兴奋的状态。”我觉得大家说得都有道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在那儿纠结了半天呢!

2、孩子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不知该听谁的才好的事情呢?说出来让我们大家积极举手交流自主认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全班汇报交流按老师的要求用“我认为因为”这样的句式说完整的话。

积极发言畅所欲言聆听,暗下决心,做个有主见的人聆听主动交流自己遇到不知该听谁的才好的事情。

听故事《小马过河》积极发言:小马该听谁的?聆听精神振奋拓展交流激发读书的兴趣感悟道理总结升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找出老爷爷听了大家的话是怎么做的。通过“立刻、连忙、赶紧”这些词语,体会老爷爷听了别人说,没加思索。为后面揭示道理做好铺垫。

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能比较清楚的说明自己的观点。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指导学生用“我认为……因为……”这样的句式,说完整的话,培养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创设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以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散思维,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从文本拓展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来。

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感悟道理总结升华一起帮你出出主意吧!

3、机动环节:拓展《小马过河》的故事,帮小马出出主意。(引导交流)小马后来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下来以后找来《小马过河》故事读一读吧!

五、感悟道理,总结升华同学们,这节课大家都学得很认真,我们的收获也真不小,我们不但帮老爷爷和同学出了主意,还会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老师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仅要做一个积极发表自己观点的人,更要做个有主见的人。最后祝愿大家在今后与别人交流中有更多的收获。

《骑驴》是全日制盲校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语文园地四的口语交际内容,短文主要写了爷孙俩骑驴的故事。对于究竟该让谁来骑驴,文中的人一共有四种说法。那么老爷爷到底该听谁的呢?其实啊,这个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去说清楚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这样想的理由。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我的本课设计中想体现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思想:

设计理念:。

在本堂课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引导学生大胆的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口语交际课而言,当我们已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令其敢说、乐说时,显然我们已经成功一大半了。

教学思想:。

一、歌曲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因为盲生先天对音乐比较感兴趣,歌曲的导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小毛驴》这首歌也能自然的引出新课《骑驴》的故事。进而让孩子们都喜欢的听故事是形式饶有兴趣地投入新课的学习。让孩子听后回答:你听懂了些什么?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故事内容,也锻炼了其倾听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课应培养学生的倾听和交流能力。”

二、自主学习,合作创新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于是,我努力将这一理念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在教学中,以“这么多种说法,老爷爷到底该听谁的呢?”这个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说清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三、学生真正"读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发展语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我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

1、读书指导具有层次性。教学中我让学生自读,感情朗读来推。

进教学。而且每次读的要求不一样,层次也不一样。

2、抓住重点句子,指导感情朗读,教于读书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我让学生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画出路人所说的话,让学生默读,并体会用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表情来读。当指导学生读老先生哈哈大笑时说的话时,我亲切地问:“你们谁能来大笑两声”,学生一下情绪高涨,哈哈大笑起来,我趁机说“对,你们就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老先生说的话”。一下子,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老先生那种嘲笑、讽刺的语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节课结束了,可是留给我的是深深的反思。但我认为在指导读书方面还应加强。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度企业员工培训心得体会(实用15篇)

    培训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有了更明确的未来规划。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可以帮助大家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在参加了公司组织的由胡翠艳教授

    最新读活着小说心得体会(优秀18篇)

    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延伸,也是对过去经历的一种回顾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能够激发大家

    2023年妇产科医生年度工作述职报告(专业16篇)

    通过写述职报告,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个人职业发展制定更明确的目标。这是一份具有创意和独特思考的述职报告,展示了作者的创新思维和领导力。

    最新心得体会政绩观专题教育心得体会(实用17篇)

    1.心得体会是对所学知识、经历或感悟的总结与归纳,能够更好地反思与巩固学习成果。下面是一些写得非常好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写作上的指导和帮助。

    2023年幼儿园大班沙尘暴教案(专业17篇)

    在幼儿园大班,孩子们将逐渐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务,例如上厕所、穿衣服、整理书包等,培养自理能力。大家可以参考以下的幼儿园大班总结范文,了解一下别人对孩子们的评价

    最新秘书转正述职报告大全(20篇)

    述职报告是一个机会,可以向领导汇报自己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进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撰写述职报告有所借鉴和启发。自从xx年xx月xx

    2023年龙井市政府工作报告五年(优质22篇)

    工作报告不仅要关注结果,更需要关注过程,通过记录和总结过程中的种种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指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能有所启发

    最新公司内部股权的协议书(优质13篇)

    公司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满足顾客需求和社会责任。以下是一些公司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转让方(甲方):身份证号码:受让方(乙方):身份证

    2023年度共产党员同志事迹材料(精选16篇)

    事迹材料的编写应该遵循事实真实、客观公正、言之有物、言之有味的原则。**事迹材料范文1:**某某人是一位勇敢而坚韧的战士,他在战斗中毫不畏惧,英勇奋战,最终取得

    最新展开绿色环保活动工作总结(汇总15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状态进行梳理和检视的必要步骤。观看以下月工作总结范文,你会发现写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能学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活动内容:1、召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