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雨中梧

教学计划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整体把握教学进程和内容的工具。希望以上的教学计划范文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一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57页到第60页,认识11到20各数。

“11到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熟练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口算10加几;通过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11到20各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和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熟练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口算10加几;通过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学习方式去认识11到20各数。

2、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到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教具导入法”

师:大家看看这里,这是我给大家准备的奖品。猜猜是什么?有多少呢?大家先来摸一摸。

学生猜后,师打开袋子,展示铅笔,并和学生一起数一数。

数到10以后,还多余几根,师问:接着怎么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给予评议。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1到20各数’。”板书课题,并朗读2遍。

当学生碰到“猜一猜奖品是什么?”这种情景,心里活动是十分积极的。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明了问题,思考解决方案。

师问:“刚才我们一根一根的数铅笔3是不是很麻烦呢?”“当铅笔摆出来时,怎样让别人一眼就知道有十几根呢?你有什么办法吗?”

这两个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后,让学生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2、优化表达方法。

师:“哪种方法好一些?”来让学生理解用一捆来表示10最方便。

3、学习数位顺序表及其意义。

在这里,通过教师引导“数一数算珠有多少?”“看一看这些数如何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理解数位及数位顺序。

4、学习书写数字的时候,我现在田字格中示范,直观的让学生学习如何写好数字。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教学时我也没有把所有的数都读写完,可让学生自己在认数的基础上试着去边读边写。

整个教学环节,重视学生数概念的抽象过程,用“小棒一算珠图一计数器一读写数”这样的教学过程,体现了“直观一半抽象一抽象”的认知过程。学生不但认识了“十位”“个位”两个数位,还通过用计数器强调位置值(同一数字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的大小不一样)在计数中的重要作用,深化了对数概念的理解。

5、学习计算10加几时,我引导学生借助观察、操作等活动,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来写10加几的加法算式,并理解10加几的口算方法,在沟通知识间联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

6、在尺子上最容易看到数的大小。教师让学生观察准备好的尺子,轻松完成“大些”和“大得多”的教学。

三、巩固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数数比赛的活动、摆小棒的游戏和找朋友的数学活动。

1、分组比赛,看哪组数得。

a、从11数到20b、从7数到13。

c、19倒数到10d、从11数到18。

2、摆小棒的游戏。

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个摆一个读数和说数的组成。

3、找朋友。

下面拿数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数字相同的好朋友。

这些活动针对性强,趣味性好。

四、课堂小结。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二

一、教学内容:

p76例1例2、例3及课堂活动。

二、课时目标:

1、认识钟面,知道分针时针在钟面上如何计时理解1时=60分。

2、结合亲身实践和生活经验,体验时、分的长短,具有一定的时间观念。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理解1时=60分。

四、教学难点:

体验时、分的长短。

五、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

1、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大家来猜一个谜语,有信心吗?猜这个声音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滴答)。

2、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关于钟表的一些知识。

(二)认识钟面。

1、出示钟面。关于这个老朋友,你已经知道。

了什么?

(1)时针、分针、秒针。(你能说具体一点吗?哪根是秒针?对,又细又长的就是秒针。)。

(2)数字。(有12个数字)。

(3)大格。(从哪儿到哪儿为一个大格,还有呢?数数看,一共有12个大格)。

(4)小格。(你知道一个大格内有多少个小格吗?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对,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2、通过认识钟面,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最长最细的是秒针,还知道有12大格,60小格。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分针、时针在钟面上是如何计时的。

(三)认识分。

感受1时=60分。

1、谁知道分针在钟面上是怎样计时的?走。

2、小格呢?走5小格呢?从12走到2呢?可见,分针走几格就是几分钟。

3、那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呢(板书)。

4、下面,我们就来拔一拔,让分针走一圈。

在拔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观察,分针走一圈的时候,时针有什么变化?(老师拨钟)。

5、谁知道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时针走2个大格呢?走一圈呢?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三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根据特征拼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老师知道大家平时特别喜欢折纸,今天我们一起来折一折好吗?

二、学生自主探索有关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知识:

1、做小风车: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风车。

(2)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和一张正方形的纸根据提示要求:沿虚线折一折。

(3)汇报交流自己折后的发现,教师小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4)做小风车,使学生既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2、平面图形的关系:

(1)学生准备好学具(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

(2)教师提出要求:能不能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能不能用几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独立操作。

(3)用你手中的图形拼组,可以拼学过的图形,也可以拼没学过的图形。学生独立操作。

(4)小组互相交流: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5)全班共同交流,学生到黑板上演示。

(6)说一说你通过这些平面图形的拼组有什么收获?

三、练习:

1、完成做一做: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想各种办法。

(2)教给学生最简单的方法。

(3)让学生说一说通过用圆形纸剪成一张正方形的纸,你发现了什么?使学生看到有时圆和正方形是可以转化的,从而学习用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

2、完成练习一第3、4、5题。

3、自己想想还能用什么拼成什么?

四、小结: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

2、谈一谈你的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四

1苯岷仙活实际认识三角形和圆,能辨认三角形和圆,会三角形和圆拼组简单的图形。2痹谌鲜锻夹蔚墓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备惺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三角形和圆,能辨认三角形和圆。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圆柱的学具和钉子板。

一、复习引入。

出示。

学生辨认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辨认的。

教师:你在上节课是怎样认识这些图形的呢?

学生自由地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作以下的板书。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图形—图形分类—物体与图形的联系—说生活中的图形。

教师:这节课就小朋友们掌握的这些方法来认识新的图形—三角形和圆。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2。

教师:根据我们前一节课的学习方法,我们还是从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图形开始。

出示例2。

教师: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能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品分别是硬币、红领巾、钟面、锦旗。

教师:知道这些物品的形状是什么图形吗?如果学生能凭借生活经验说出硬币和钟面的形状是圆,红领巾和锦旗的形状是三角形,教师则追问“你怎么知道它是圆或三角形的?”促使学生说己判断的依据;如果学生不知道是什么形状,教师则引导学生这样思考。

教师:能把这些物品分成两类吗?学生可能有多种分法,教师抓住学生按形状分这种分法进行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让学生说出硬币、钟面都是圆圆的,所以把它们分到一起;红领巾、锦旗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所以把它们分到一起。

教师:像这样圆圆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圆;这种有三个角和三条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师在图形的下面板书圆、三角形。

教师:看看这些学具,你能在这些学具中找出三角形和圆吗?

引导学生在学具中找出三角形和圆。

教师:把这些学具放在桌面上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什么?

让学生说一说三角形和圆都有平平的面。

教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引导学生说三角形有直直的边,而圆的边是弯弯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让学生意识到圆和一年级上期学习的圆柱的联系,圆柱的上面和下面就是圆;没有学过与三角形有联系的物体。

教师:拿出你们的圆柱看一看,它的上面和圆吗?你能够圆柱来画圆吗?

上展示,全班集体。

出示下图。

教师:你能判断左边的物体能画出右边哪个图形吗?

学生判断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引导学生说出围长方形和正方形时要围四条边,而围三角形只围三条边。

教师:围一围试试,看你们围出来的三角形是一样的吗?

学生围三角形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然后抽出不同的三角形,如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展示出来。

教师:看看你们围的三角形,它们的大小、样子都完全一样吗?

让学生意识到这些图形的大小和样子是有区别的。

教师:但是它们为什么都叫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形都是由三条直直的边围成的图形,都有三个角。

教师:对了,虽然这些图形的样子有些不同,但它们都是由三条直直的边围成的图形呀,所以它们都叫三角形。

让学生看着板书说出下一步是说生活中的图形。

出示第50页最下面的“议一议”。

教师:除了有的交通标志牌的面是三角形,圆桌的面是圆形外,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说几个例子来大家听听。

学生自由地说。

让学生理解圆桌的面是指上面的一个图形,而整个圆桌不是一个平面图形,而是一个物体了。

教师:这样一来,小朋友对三角形和圆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一些了。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第52页第3题、第4题、第6题,其中第4题和第6题只要求学生完成三角形和圆的作业内容,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导学生完成第51页第4题“拼一拼”的活动,拼好后学生相互参观,相互。

(3)指导学生思考第53页思考题中的第2小题,完成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看的。要求学生这样看,单独的三角形有3个,两个三角形合成一个三角形的有2个,三个三角形合成一个三角形的有1个,一共是“3+2+1=6个”三角形。

四、课堂。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第53页第7题。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五

教学内容:

p59主题图及例1,p60课堂活动第1题的第1小题,练习十二第1题的第2、3小题,p63数学文化――计时工具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能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3、了解计时工具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

一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

1、猜谜引入。教师:请小朋友们先来猜一个谜语:没脚能行走,说话不口,它说是几点,人人都遵守。学生猜出是钟表后,教师告诉学生,钟表在生活中处非常大,下面我们看看这样一幅图。

2、出示主题图。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教师:这个小朋友要按时起床,就需要知道时间。在生活中我们主要靠什么知道时间的?(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学生按p59主题图及例1的要求独立思考,通过动手操作钟面的形式,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认读这些时间。

3、学生自学p63数学文化――计时工具的变化。了解计时工具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并完成主题图下面的“议一议”。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计时工具的变化。归纳起来就是: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六、检:

1、师出示钟面模型,让学生分别指出那个时针、分针、秒针。

2、师将时针拨在整时,让学生说出是几时。

3、师说几时,让学生在钟面上拨出几时。

七、练:

1、p60课堂活动第1题的第1小题。

2、练习十二第1题的第2、3小题。

板书设计。

认识钟面、整时。

主题图例1。

(略)(略)。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课后反思。

认识几时半。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六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6~27页的有关内容及相关练习。

1.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经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等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了解它们的外部特征。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比较、抽象、概括、语言表达等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媒体选用:(1)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图形卡片,多媒体课件。(2)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师:小朋友们,昨天的周末你们玩得快乐吗?(生:快乐),可昨天,我们快乐王国的小精灵们过得并不快乐!你们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快乐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精灵山上的情景图)。

师: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谁说的好?我们来比一比好吗!

(1)学生观察,师着引导。

(2)学生汇报自己说观察到的。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很四组(春、夏、秋、冬)来帮助小精灵们,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和半山腰长相差不多的礼物,喜欢哪个季节就坐在自己喜欢的季节的组去吧!(师发礼物,每组一袋),现在动手、动脑帮他们想一想办法,分一分吧!(师强调: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在分的过程中,比一比那组分的好,动手吧!)。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物体。

(1)小组活动(师在巡视中参与学生的活动)。

(2)学生汇报。

学生介绍自己的分法。

生:我们生:我们小组是按形状分的,分了四类。

生:我们小组是按大小分的,分了两类。

生:我们小组是按颜色分的,分了三类。

师:我们现在按它们的形状分成四类,动手吧!

1、刚才同学们把这些物体按形状的不同分成了四类,分得又快又好,真了不起!这四类形状不同的物体在数学中都有属于自已的名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这四个新朋友吧!(出示课题)现在,听老师提要求,当我说开始的时候你们才能动。等一下,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找出一个你最想和它交朋友的物体,先仔细的看一看,它长的什么样,接着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还可以玩一玩,最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明白吗?开始!学生开始动手。

2、汇报。

师:谁愿意把他最喜欢的朋友向我们介绍一下,看谁组能把自己的朋友的样子介绍得很好,开始!

(1)介绍圆柱:。

师:你们组最喜欢的朋友是谁,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生1:我交的朋友是茶叶筒。它长的有点长,有点胖,上下一样粗,它的两头是圆圆的、平平的。如果躺在桌子上,它就能够滚动,但是如果立在桌子上,它就不能滚动了,摸起来滑滑的。(让学生也尝试一下圆柱的感觉)。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像这样的物体,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

个别学生汇报(圆柱)。

师:像这样的物体,不管是长的、短的、粗的还是细的,都叫做圆柱。同时板书名称。(圆柱)。

(2)介绍长方体:。

师:你的朋友是谁?

生:我的朋友是这个牙膏盒。它长的长长的,方方的,摸起来平平的,放在桌子上一动不动。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认真观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做一会个认真观察的孩子。还有谁的朋友和他的是一类的,请举起来。

师:同学们,你知道这样的物体叫什么名字吗?它叫长方体。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也是无法自己滚动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但这些面的大小不是一样的,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学生在台面翻转不同的面体会长方体的特点,动手摸摸感受它的面与棱)同时板书名称。(长方体)。

(3)介绍正方体:。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同学交的朋友不是长方体这一类的,谁还愿意向大家介绍。

生:我交的朋友是一个魔方。长的四四方方的,摸起来平平的。

师:这位同学非常了不起,只用了一个词就把它的样子描述的这么准确,掌声表扬一下。

师:谁和他喜欢的是一类的,也把它举起来。

师:像这样的物体,猜猜看,它的名字叫什么?

生:正方体!

师:看看正方体有几个面,能不能自己滚动(让学生拿一个正方体摸一摸、看一看、滚一滚)同时板书名称(正方体)。

生: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是无法自由滚动的,它有6个平平的面而且每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4)汇报球:。

师:下面还有谁交的朋友和他们的都不一样的,来说一说。

生1:我交的朋友是这个皮球。它长的胖胖的,摸起来滑滑的。我刚才把它在桌上滚来滚去。

师:真了不起,我们在玩一玩中也能获得知识。

师:像这样的物体,我们就把它叫做球。球是圆乎乎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地到处滚动。(让学生滚动一下桌上的球,体验一下球的特性)同时板书名称。(球)。

你们真是一群能够用心观察生活的孩子!连老师也要向你们学习了!

3、认识平面上的物体:。

4、揭示课题:。

介绍完后,讲明今天的课题,认识物体,主要是认识哪些物体。

四、运用模型、巩固新知。

1、抢答:。

老师出示一些具体的实物和一些实物的图片,每出一个,学生马上抢答是什么物体。

2、找物体:。

老师说出物体名称时,学生马上找出相应的物体。

3、搭一搭。

请小朋友将将今天所选的四种材料,给森林公主搭一座美丽的城堡?看看谁组搭的最漂亮,怎样搭?先商量一下,商量好后就用你们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搭好后学生汇报,评出最好的给予奖励)。

五、总结与迁移。

1、总结。

(1)、想一想:。

今天认识了什么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每个人都再次感受几种物体的特点)。

(2)、找一找:。

这几种物体在我们身边有吗?看看我们的教室里有吗?想一想生活中哪里还有?看看老师手里的这几样,你们见过吗?当你用完这些物品时你怎么处理他们?怎样分类处理这些垃圾、废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3)、师:这节课,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认识了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朋友,希望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做一个留心观察、积极动脑、善于发现的孩子。

2、迁移。

师:小朋友们都搭得很好,现在来看看小精灵梦搭得怎么样(课件出示情景图)小精灵们得到你们的帮助也想出一个好办法把材料运山上,看这是他们搭的城堡,漂亮吧!他们用人们丢弃的废材料搭成一座美丽的城堡,变废为宝。这时山上的环境也变好了!他们今天可高兴,你们看小精灵们在向你们说:谢谢!

跟他们说再见吧!

板书设计:。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七

1、在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感受所拼图形的数学美。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一、看图激趣,认七巧板。

二、操作讨论,积累经验。

1、观察想象,初步操作。

在动手操作之前,请你先想一想怎么拼,然后再按照你的想法动手拼一拼,看谁拼的三角形最多。

2、交流方法,对比启思。

你使用了几块板?怎样拼的?

反馈典型情况:(1)只用2个三角形拼摆;(2)用3块图形拼摆。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在拼的时候,既可以全部使用三角形的板去拼,还可以加入其他形状的板去拼。拼的时候,从用2块板拼开始,拼出了所有2块板的,再增加板的数量,就能拼出更多的三角形了。

3、操作交流,拓展创新。

现在,老师请大家再次用一套七巧板拼摆三角形,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拼摆的。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根据学生使用七巧板的块数分类汇报。

三、回顾过程,总结方法。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般都是先理解问题,然后通过观察、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验证、完善我们的想法,找到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的方法。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利用七巧板做一些探索。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课后请大家试着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完成教科书第4页“做一做”的内容,看看用一套七巧板能拼出几个长方形。

《七巧板》一课是一节数学活动课,课一开始,我并没有给学生规定内容,而是让学生充分的解放天性,自己动手拼一拼、摆一摆,创造出美丽的图案,在同学们真的活跃起来,兴趣高涨时,我再出示拼摆任务,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的`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是一节快乐的数学课。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八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整时;

2、能够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

3、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指导语:

今天是我们一一班全体学生第一次来多媒体教室上课,你们高兴吗?老师非常高兴,有这么多的老师在后面看着我们一一班小朋友,看看谁表现的最好。

总结:你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钟表,钟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家真聪明!钟表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上课、放学、吃饭、睡觉),它的作用多大呀!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新授。

1、看,老师带来了一个钟表,你们仔细观察这个钟表,钟面上都有什么呢?

2、拿出你们手中的钟表,同桌互相指一指,那个是时针、那个是分针。

总结:我们生活中通常说的7点,在教学上把7点说成7时,大家仔细观察7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都分别指着几呢?说得很好,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这就是7时。

4、那你们知道这个钟表几时么?分针和时针都指着几?

5、仔细观察这几个钟面分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总结:分针都是指向12,时针指向(6、4、8),那么,我们就说: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6、既然大家都认识了整时,老师就来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么?

(1时、5时、7时、8时)回答的真好,老师说时间,你们自己动手拨一拨;同桌互相说时间,动手拨一拨。

三、练习。

我们认识了时间,就要合理的安排好时间,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小明是怎样安排时间的。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收获可真不小!那么我们就要像小明那样合理安排好时间,做一个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九

1.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探究每种图形的特点,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4种立体图形。

找到每种图形的特点并用语言描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导入:小朋友们都搭过积木吗?喜欢搭积木吗?老师这儿有几个小朋友用特殊的积木拼搭的作品,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用一句完整、好听的话来说一说。(学生汇报)。

二、小组活动,操作感知。

师:他们搭的好不好啊?你们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物体也来拼一拼、搭一搭?但是,在拼搭前老师有几个要求:

1.请小组4个人把积木放在一起拼搭,先商量好拼搭什么,再动手拼搭,拼搭完成后为你们小组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2.在拼搭的过程中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听清楚要求了吗?请小组4个人开始动手吧!(学生交流、拼搭)小朋友们拼的都非常好的棒,老师选了两件最漂亮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现在请作品的小设计师来介绍一下吧!(学生介绍,你作品的名字叫什么?你们是怎么拼搭的?有什么发现?)。

三、形成表象,建立观念。

师:小朋友们真是爱动脑、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在我们的作品中用到的物体的形状相同吗?刚才我们的发现就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系。

现在请同位两个人把你们的物体放在一起,按形状把他们分分类吧!开始动手。(学生分类,教师巡视指导。)。

师:小朋友们已经分完了,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你们分成了几类?你们是怎样分的?找小组上前展示)。

师: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都可以成为小数学家了,按形状我们可以把这些物体分成4类。让我们认识一下每一类形状的名字吧!师:(手拿模型)像这样的形状我们叫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像这4种不同的形状,画出来就是4种不同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4种立体图形吧!(板书:认识图形)。

四、游戏活动,体验特征。

师:在小朋友们的发言中老师发现大家都是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孩子。你们想不想成为小数学家呢?要想成为小数学家得先认识每种图形长的什么样子才可以。要想知道每种图形的特点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我们仔细看、动脑想、认真说,咱们比一比谁发现的特点最多、谁说的最好。

1.认识长方体: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长方体的物体,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拿对了吗?请你轻轻的把它放到桌子上。下面请你动手摸一摸、看一看长方体长什么样子的呀!然后同位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同位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来说一说长方体长的什么样子的呀?(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师带生一起感受长方体的特点)用手摸一摸面是平平的、滑滑的,角摸上去有点扎手,样子是长长方方的。

师:现在请把手中长方体的物体放到一边,请动脑筋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呢?(学生汇报:xx的形状是长方体)。

2.认识正方体:

师:小朋友们说的非常的好,离小数学家更进一步了,我们再来看看正方体吧!现在请大家拿出正方体的物体,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拿对了吗?请你轻轻的把它放到桌子上。下面请你动手摸一摸、看一看正方体长什么样子的呀!然后同位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同位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来说一说正方体长的什么样子的呀?说给大家听听你的发现。(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师带生一起感受正方体的特点)用手摸一摸面是平平的、滑滑的,角摸上去有点扎手,样子是正正方方的。

师:迅速把你手中的物体放到一边,看谁的坐姿最美丽。请动脑筋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的呢?(学生汇报:xx的形状是正方体)。

3.认识特殊长方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积木请你仔细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呢?(学生汇报交流)。

(分别让两种说法的孩子,说一说为什么?)。

师拿特殊的长方体与正方体模型让学生找不同。

小结:你说它是什么形状的啊?

4.认识圆柱和球: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再过最后一关就要成为小数学家了,现在请你拿出圆柱再拿出球,看看你都拿对了吗?请你轻轻地、慢慢地把它们放到桌子上,请同位两个人一起摸一摸、看一看圆柱长的什么样子?球长的什么样子?看谁发现的又多,说的又好。

师:谁能来说一说圆柱长的什么样子的呀?说给大家听听你的发现。(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师带生一起感受圆柱的特点)用手摸一摸面是滑滑的,立起来像个柱子,躺倒会滚动。

师:谁能来说一说球长的什么样子的呀?(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师带生一起感受球的特点)球是圆圆的,可以来回滚动。

师:既然圆柱和球那么好玩,可以滚动,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学生汇报:xx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球?(学生汇报:xx的形状是球)。

五、全课总结,拓展升华。

这节课啊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看看是谁吧!(课件展示机器人)谁呀?这个机器人是用我们刚刚学的立体图形拼成的,现在请你数一数他们分别用了几个?说给你的同位听一听。(同位讨论)。

师:谁能来说一说你发现了几个?

(小朋友们你们的眼睛真是太亮了。)。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十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0的读写和组成及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使学生学会10的`读写和组成及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使学生掌握10的写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

(2)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办法。

(学生可能会说:让1和0做朋友比9大;让2和0做朋友比9大……)。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10)。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和认数。

1、生活中哪有10呢?我们一起去广场看一看。(出示主题图。)。

2、老师和同学们在做什么呢?生:喂鸽子。

3、你能找出图中藏着的10吗?

生1:有10个人,其中9个小朋友,1位老师。

生2:10只鸽子。

4、谁愿意到前面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一起来数一数。(指名2个人)。

5、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按顺序数,这么快就找到了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10。

6、学生动手摆学具:如果按照图上的鸽子只数摆小圆片,一只小鸽子摆一个,你们能不能用小圆片来表示小鸽子只数呢?(学生摆)。

7、同桌互相检查一下摆的对不对,如果摆的很正确,边数边把圆片收起来,并坐好。

8、同学们动作真快,老师非常喜欢数字10,我可以用拍手的方式来表示它,来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数一数。(师生共同边拍边数)。

9、你们喜欢10吗?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数字10,看谁的想法最有创意,想好了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指名5个人(拍手10下,跺脚10下,拍肩膀10下)。

生:(再贴一颗五角星)。

12、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一起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一数。

师小结:看来9增加1个就是10,我们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数一数。

13、同学们看看手中题卡有几颗星星一起来数一数(10颗),题卡中有几个问题,看看谁是小博士能独立完成智慧卡。

生:这是3(这颗星星送给你)。

(2)比大小。

2、你发现了什么?生:在直尺上,排在后面数字比排在前面数字大。

(3)数的组成。

1、看这是什么?(苹果树)有几个果子(10个)谁能把这10个果子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指名3个人)。

2、这么多同学都想说,那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把所有分的情况都说出来?试着在题卡上写一写,写完后,读给你的同桌听。

3、好,我们拍手齐说一遍数的组成。

4、下面我们玩对口令游戏:

师:我说2生:我说82和8组成10(拍手3组~4组)。

5、关于10的组成老师编了一个小儿歌,试着来读一读。(儿歌在题卡上)。

(4)10的写法。

我们认识了10,而且在生活中找到了10,看谁能把10写的最漂亮。

1、观察10跟以前学的数字有什么不同?(它是由2个数字1和0组成的。)。

2、教师边讲解边书写:

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

3、学生练习写:请同学们在p65描写10。

4、老师这有一张智慧卡,要请同学们利用今天的知识填好它。填好后,作为礼物送给家长。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十一

(1)学会10的读写和组成及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使学生学会10的读写和组成及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使学生掌握10的写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

(2)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办法。

(学生可能会说:让1和0做朋友比9大;让2和0做朋友比9大……)。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10)。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和认数。

1生活中哪有10呢?我们一起去广场看一看。(出示主题图。)。

2老师和同学们在做什么呢?生:喂鸽子。

3你能找出图中藏着的10吗?

生1:有10个人,其中9个小朋友,1位老师。

生2:10只鸽子。

4谁愿意到前面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一起来数一数。(指名2个人)。

5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按顺序数,这么快就找到了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10。

6学生动手摆学具:如果按照图上的鸽子只数摆小圆片,一只小鸽子摆一个,你们能不能用小圆片来表示小鸽子只数呢?(学生摆)。

7同桌互相检查一下摆的对不对,如果摆的很正确,边数边把圆片收起来,并坐好。

8同学们动作真快,老师非常喜欢数字10,我可以用拍手的方式来表示它,来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数一数。(师生共同边拍边数)。

9你们喜欢10吗?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数字10,看谁的想法最有创意,想好了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指名5个人(拍手10下,跺脚10下,拍肩膀10下)。

生:(再贴一颗五角星)。

12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一起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一数。

师小结:看来9增加1个就是10,我们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数一数。

13同学们看看手中题卡有几颗星星一起来数一数(10颗),题卡中有几个问题,看看谁是小博士能独立完成智慧卡。

生:这是3(这颗星星送给你)。

(2)比大小。

8﹤99﹤1010﹥7。

2你发现了什么?生:在直尺上,排在后面数字比排在前面数字大。

(3)数的组成。

1看这是什么?(苹果树)有几个果子(10个)谁能把这10个果子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指名3个人)。

2这么多同学都想说,那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把所有分的情况都说出来?试着在题卡上写一写,写完后,读给你的同桌听。

3好,我们拍手齐说一遍数的组成。

4下面我们玩对口令游戏:

师:我说2生:我说82和8组成10(拍手3组~4组)。

5关于10的组成老师编了一个小儿歌,试着来读一读。(儿歌在题卡上)。

(4)10的写法。

我们认识了10,而且在生活中找到了10,看谁能把10写的最漂亮。

1观察10跟以前学的数字有什么不同?(它是由2个数字1和0组成的。)。

2教师边讲解边书写:

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

3学生练习写:请同学们在p65描写10。

4老师这有一张智慧卡,要请同学们利用今天的知识填好它。填好后,作为礼物送给家长。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十二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1、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3、学习钟表不仅是静止的图片,也要会认识真实生活中的钟表,这就需要平时生活中的多观察,多练习了。想让孩子真正掌握,还需课后的大量实践。在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十三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概念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电脑演示)数字娃娃0—9在一起时发生的一段小故事。

师:你对刚才这个故事有什么看法?

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课题:10的认识,并板书。

(一)、数数与认数。

1、教师出示课件(不同民族的小朋友10名,天空中10个彩色气球)。

指导学生先看图后提问:“小朋友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个小朋友?空中有多少个彩色气球?”

学生回答“都是10个”后,教师提问“刚才你是怎样数的?”

讨论交流,得:按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两个两个地数等。

(教师可作适当提示:我们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有10个手指……)。

(二)、10以内数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

课件出示尺子,演示从0到10逐渐出现的.过程。

师:看到现在这把尺子,请你说说0到10各个数的位置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小结: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后面。

(三)、10的组成。

1、教师出示两个笔筒和10支铅笔。

师:现在老师要把这10支铅笔放到两个笔筒里,你认为老师会怎么放?根据学生的叙述板演10的组成。

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摆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全班学生齐读10的组成。

2、师:10的组成有那么多,你有什么办法把它记住?

引导学生主要记住前面五种组成,其余几种组成不必死记,完全可以由前面几种组成推想出来。

3、拍手游戏:教师先拍,学生接着拍,合起来10下。(先和一个小朋友练,再一起练。)。

(四)、10的写法。

1、师:刚才我们已经和10交了朋友,你会写10吗?说说应该怎样写10?

2、电脑演示:边写边讲解: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

3、学生练习。写在书65页,写后抽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演示评价。

1、数橘子。出示一个橘子,学生猜里面有几瓣?再剥开验证,分开来数。(用实物投影仪演示这个过程)。

2、数棋子。出示叠在一起的10个棋子,学生数。出示8个,放在10的旁边,说说怎样数最快。

3、请11个同学上来,每人拿一张卡片:0—10,高举头上。先打乱顺序。

师:哪位同学指挥他们排队?为什么这样排?还可以怎样排?

请学生把卡片藏身后,按个子高低排列。请排第一个的同学举起卡片,大家说出这个数和几组成10,并回忆谁拿着这个号码?找到好朋友,两个小朋友握握手,回到课桌。依次类推。

师:这堂课,老师感到很高兴,不知大家觉得怎样?

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十四

1、认知目标:提供一定的学习情景和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经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的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能力目标:在经历认识图形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初步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结合具体实物和直观操作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初步分辨他们。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体会到“体”的三维特征。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三棱柱的模型、易拉罐、乒乓球魔方、药盒等日常生活用品。猜物箱,内放规则立体图形。课件。

学具:各种形体的日常生活物品。学具盒。

(一)感知“体”

教师出示袋子(内装铅笔、苹果、书、魔方等)。

师:里面装的什么?想知道吗?怎样才能知道?

师:谁来摸一摸?要求:摸到一个物体,先描述一下它的形状,再说出你摸的是什么。

师:我发现他们都要先摸一摸物体的形状,再判断它是什么,可见物体的形状很值得研究,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些物体的形状。

出示课题:认识物体。

(二)建立模型。

1、分一分。

师:(学生将自己带来的物品堆放在桌上)同学们的桌上有许多物品,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还要请它们帮助我们学习呢!首先我们把它们整理一下分分类。(小组合作)。

2、反馈分类结果。

学生把这些物品进行分类,汇报分类结果。

3、命名。

师:我们已经把它们分类,再给每类形状起个名字好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请小组派一名同学选择一种形状,说出它的名称,教师板书名称。

4、抽象直观图。

教师说名称,再出示相应的立体图形的正视图,贴在名称下面。

1、师:我们知道了每种形状的名称,现在来感受一下每种形状的不同。组长组织组员各选一个物体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玩一玩,说一说你的感受。(如:长、正方体有平平的面、尖尖的角,球可以任意滚动等等。)。

2、游戏。

硬板传送物品,让学生体会各种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特征。(如:球易滚动,圆柱的底接触硬板易传送等。)。

3、反馈体会。

师:谁愿意讲一讲你的感受?(学生自由选择形状来讲)。

1、完成书p36页第二题,说出每个图形共有几个。

2、小组合作,蒙眼摸物。

一学生发指令,另一生蒙眼摸物,其中可以掺放方一些三棱柱、梯形台等未学过的立体图形。

3、猜物体。

一学生从猜物箱里摸物体说特征,其它学生说名称。

1、找出学具盒中所学的立体图形。

2、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立体图形。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十五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4~26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整十数的产生与发展。

2.使学生能一十一十地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整十数,会读、会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个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朋友,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好吗?

课件出示商店卖东西的情境。

1.小鸭买1捆铅笔:你知道小鸭买了多少枝铅笔吗?

怎么知道这一捆铅笔是十枝的呢?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投影出示十枝铅笔图)。

2.小山羊买2捆铅笔:你知道小羊买了几捆?是多少枝铅笔呢?

3.小兔买4捆铅笔:猜一猜这样的4捆铅笔是几十枝?

小朋友猜得真准!当物体的数量比较多时,就要用比较大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这样的数,好吗?(揭示课题:认识整十数)。

1.小朋友桌上的篮子里都有许多小棒,我们来做一个捆小棒的比赛,好不好?

请小朋友每数出10根小棒就捆成一捆,比一比在1分钟时间内谁捆的捆数多。小朋友准备好了没有?现在开始!

2.教师计时,学生活动。

3.反馈:时间到!请放下手中的小棒。

(1)请一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捆了几捆,是多少根。

(2)还有比他捆得多的吗?给大家看一看。(学生上台前展示)。

(3)请跟他捆得一样多的小朋友举手。你们都是刚才捆小棒比赛的优胜者,请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自己庆祝一下。

4.(1)现在请同桌小朋友把两人捆的小棒合在一起,数一数、说一说,你们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几十根。

(2)学生活动。

(3)反馈:请两个小朋友到台前来说一说,你和你的同桌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多少根。

5.(1)像刚才那样,请靠在一起的三位小朋友将你们的小棒合起来,说一说你们三个人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多少根。

(2)学生活动。

(3)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实物投影展示结果。

青椒提问:我们三人捆了9捆是90根,再添上一捆是多少根?

你能从十起,十根十根地数,数到一百吗?

请小朋友想一想,多少个十是一百?(板书:10个十是一百)。

7.刚才小朋友们三个人一共捆多少根小棒?三个人在一起商量一下,你们捆的小棒再添几捆就是100根?想办法把你们三个人的小棒变成100根。

小朋友真爱动脑筋,老师真想买点礼品奖励给大家。我们再到刚才的商店去看看。(再现商店场景,货架上放着珠子、方块、玻璃球)瞧,商店里真的有好多的东西呢!

1.“想想做做”第1题。

(1)小朋友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颗珠子?(让学生自由数)。

(2)交流:怎么数出来的?(每串10颗,一共4串,一共40颗,强调10个10个地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猜猜有几十颗。

(2)提出要求,学生圈、数。

(3)组织交流。

出示计数器。

1.小朋友认识这是什么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教师归纳,并在屏幕上出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3.你会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数吗?请小朋友在计数器上拨出四十。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

4.再请小朋友在计数器上拨出80,互相说一说,这是几个十,是几十。再把拨出来的数写出来。

5.还想在计数器上拨数吗?自己在计数器上拨出几十的数,再说一说、写一写。

6.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并写一写。

小朋友真是棒极了!这里还有一些题想让小朋友试一试,你们愿意吗?

1.“想想做做”第5题。

指名口答,及时进行评点。

2.“想想做做”第6题。

(1)一个一个从0数到10,再十个十个从0数到100。

(2)学生独立填写后交流:80是接近100,还是接近30?

3.“想想做做”第7题。

先在小组里说说参加赛跑的各是几号运动员,再在全班交流。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1.下面我想和小朋友做一个猜数游戏。我在这张纸上写了一个整十数,请小朋友来猜一猜,我写的是几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提示:大了或小了)。

2.刚才是我写数让小朋友猜的,下面请一位小朋友写一个整十数让我来猜猜看。

3.小朋友,你们想玩这个游戏吗?那好,请同桌的小朋友来玩这个猜数游戏,看谁猜得快,而且猜的次数少。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十六

(一)知识与技能。

学会观察会看钟面的结构,认识电子表和钟表表达的整时,会读、会写整时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操作钟表认识钟面的结构,获得看整时刻的方法,并能用语言比较清晰的说明看时间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时间,感受时间的宝贵,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按时作息。

二、目标分析。

学生不仅要会看钟面和电子表认整时,还会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有所感觉。知道什么时间该做怎么,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本册只认识“整时”,将来会在二年级上册“认识半时”。因此,本单元对学生的后继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在钟面上认识整时、书写整时,并总结出看整时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几时过了一点”和“快到几时”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小钟表、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钟面。

1.课件出示谜语。

我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我这个好朋友是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揭示课题。

2.自主介绍钟面。

(1)认识钟面。

要求学生观察钟面,把看到的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钟面上有12个数。

有表针:时针与分针。分针又细又长、时针又短又粗。

(2)由学生介绍大的钟表(教具)。

学生从大钟表上找出时针、分针。发现钟面上的指针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发现表针旋转的方向。并用手势表示转动的方向。

(3)认识分针、时针。

有学生介绍又细又长的针叫作分针;又粗又短的针叫作时针。分针、时针转得快慢不同,但是转动的.方向一样。

【设计意图】利用动静结合的课件,再次强化认识时针和分针。学生在指一指、转一转的活动中感受动态的时间。为认识半时,理解时针在两个数的中间,表示过了几时没到几时做好铺垫。

(二)认识整时。

1.读写整时。

教师逐一出示钟表(课件)。

师:看钟表请思考,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你们认识吗?

随着学生的发言教师指导学生读时间和写出时间。

7:00读作:7时。

10:00读作:10时。

1:00读作:1时。

4:00读作:4时。

师:结合钟面表示的时间,想想你们在做什么?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十七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朋友(教师出示钟表模型)--钟表(学生纷纷说出)。钟表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说说你都在什么地方见过钟表?(学生回答略)。

(说明:让学生说说在哪儿见过钟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我们要学习的是生活中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师:钟表作用可大了!它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好时间,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很有帮助。先让我们观察一下,它上面都有什么呢?(用手示意钟面)。

生1:上面有1、2、3……这些数字。

生2:上面还有时针、分针。

师:谁能上来指一指哪个是分针?哪个是时针?

(学生上来指一指。)。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说说分针、时针什么样?

生:又细又长的是分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分针什么样?时针什么样?(说得慢一些,给学生留有想象的时间。)。

(说明: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探索事物的兴趣。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接着交流,再指一指,初步认识钟面。)。

2、认识整时、半时。

师:钟表作用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

(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你能读出上面的哪个时间呢?

生1:我能读出小明起床的时间是六点。

师强调:这个时间读作六时,你是怎么读的?

生1:因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所以是六时。

生2:小明上课的时间是8点。(有学生纠正:8时。)。

生3:小明吃午饭的时间是12时。

生4:小明踢球的时间是4时。

师:我们知道了: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小明出了两个时间考考大家,你能又快又准地读出来么?(出示钟面1)。

生:3时。(师贴钟面,板书:3时)。

师:这个呢?(出示钟面2)。

生:5时。(师贴钟面,板书:5时)。

生1:小明上学的时间是7时半。

师:你又是怎样读的呢?

生1: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7和8之间,所以是7时半。

师:你更厉害了!不仅会读整时,还会读半时呢!谁能用它的方法读读这个时间?

生2:8时半。

师:你说说你是怎样读的?

生2:因为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8和9之间,所以是8时半。

师:小明又出了两道考题想考考大家,试试吧!(出示钟面3)。

生:3时半。(师贴钟面,板书:3时半)。

师:最后一个。(出示钟面4)。

生:6时半。(师贴钟面,板书:6时半)。

师:刚才大家认时间认得很准。现在老师说几个时间,请你在学具钟面上拨出来。2时。说说你是怎样拨的?(找一个学生说,其他学生评。)再拨一个:2时半。谁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用展示台展示,其他学生观察,评价。)。

(说明: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小明一天的生活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让他们在熟悉、亲切的生活情景中主动探索新知。在教学形式上,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有机地结合。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不仅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3、小结。

过了几,就是几时半。现在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呢?

生1:我学会了认识时间。

生2:我们要爱惜时间。

……。

师:说得真好!

三、巩固练习。

1、91页第2题。给钟面和时间“找朋友”。(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小调查。

师:再过几天,也就是11月7日这天是我们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了,请同学们做一个小调查:看看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你可以做个观察记录,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可以把时间记录下来,也可以用画钟面的形式表示出来。

(说明: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练习知识,发展思维,做到练中有乐,乐中见效。把所学知识向生活延伸,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反思:

“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这一新课程理念。首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让学生说一说在哪儿见过钟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我们要学习的是生活中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创设“小明的一天”的情景等,这些环节都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探究去发现。其次,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说一说:你早上大约几时起床?晚上大约几时睡觉?你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做“小调查”等,这样,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十八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第64至65页,练习九1至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10的分与合,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0的分解和组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圆片若干、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要带大家去广场走一走。那我们就赶紧出发吧!(出示p64页的主题图,并引导学生观察。)。

二、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10的含义。

师: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呢?

师:请大家打开书p64,数一数,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师:好了,停下来。画面上有多少个人呢?你是怎样数的呢?(让一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师:大家数了9以后数10。10是9后面的一个数。一共有多少只鸽子?哪位小朋友来数一数,(让一位学生出来数一数)。

师:你数得真准,能告诉大家从哪数到哪吗?还有谁根他是不一样的吗?

小结:看来无论从哪开始数,只要我们不重复,不漏数,就能把它数正确。

设计理念: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所提供的资源,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认真观察,让学生从不同的起点数鸽子的只数和师生人数,并从中抽象出数10。

师:刚才同学们数到了10个人,10只鸽子,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用小珠来表示10?(让几个摆的不一样的同学到黑板上摆一摆)。

师:咱们来看一看这几个同学摆的,他们摆的都是10个,他们摆得怎样呀!

小结:10个人,10只鸽子,和刚才摆的10颗小珠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师: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数量可以用10来表示,看看我们的身体,哪一部分的个数也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呢?小朋友以后数到数量是10的物体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平台,通过学生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知道了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10以内数的顺序。

师:老师把计数器也请来了,看这有几颗小珠,可以用数字几数表示,有办法让他们变成10颗吗?现在是几颗?也就是9添上1是10,10怎样变成9。

师:哪10前面一个数是几?9的后面一个数字是几?

师:找得真准,请小朋友把尺子放在桌面上,老师也找来一把尺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上面的数字,倒着来读,这样读是从小到大排,倒过来读是从大到小排。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10比9大,9比10小。

师:能把第10颗找出来吗?

设计理念:利用计数器上9颗珠子再增加1颗的演示过程和从直尺上找10,让学生明白9个再加上1个就是10个,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后面。让在学生充分认识了6和7,8和9的基础上,放开让学生全方位地认识9与10,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知数的顺序;紧接着让学生指出这一排中有10颗珠和第10颗,体验“几”和“第几”的区别,这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一种策略,更是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发展数学意识,建立数感。

(三)、比大小。

师:9和10谁大谁小呢?请同学们打开书p65页,跟他们比比大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如果不看点子图,10除了大于9外,还可以大于几?师:10大于9,10大小8,谁能把它全部说出来呢?也就是10比排在它前面的数大。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10了,我们还发现了9小于10,10大于9。

设计理念:通过让学生观察点子图,直观地比较出数10与相邻数的大小,再放手让学生说出10比排在它前面的数都大,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也经历了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四)、10的组成。

1、游戏激趣。

师:今天大家学得真认真,现在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想玩吗?那就快点坐好吧!瞧,这里有一些漂亮的小球,请一位小朋友随便抓一把,我只要看还剩几个就能马上猜出他抓了几个,谁愿意来试一试,还有谁想试。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吗?那就快点拿出十颗珠子,看谁拿得最快。先听清楚要求,老师说开始才开始,分一分,想一想10可以分成几和几,比比谁摆得又快,想的方法多。

设计理念:通过游戏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分成作好铺垫,同时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也有一个课堂调节的作用。

(学生动手分一分)。

2、动手分一分。

师:分好了吗?老师这也有10个回片,我请一个同学来分一分。(请一个学生上台分,一边分老师一边记录)。

师:10的分成有这么多,有没有好的办法记住呢?(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3、游戏巩固。

(2)对口令。

师:我们再玩个对口令的游戏,你也要把手指伸出来好吧!。(师生对口令)。

设计理念:先让学生玩一玩、猜一猜的游戏,再让学生用手中的小珠代替老师的小球,充分动手分一分进行验证,最后还通过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这不仅将原本枯燥的分合练习形象化、趣味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对数的直觉不断增强,强化了数感。

(五).学习10的写法。

1、师:这么快就记住了,那10该怎样写呢?首先观察10它是由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左边是“1”,右边是“0”,因此在写10时要占两个“日”字格,在左边格子里先写1,右边格子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请大家打开书p65也来写一写。

2、展示几个同学生写的本子,集体再次强调在写10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九的第1题。

先让学生自己在数轴上独立地填好数再交流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巩固学生10以内数的顺序。

2.练习九的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在电视上看到的神七发射时的情景,然后模拟从10数到1发布发射命令,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学生先独立完成第3题,然后完整地说一说10的组成。

4、补充练习。

圈一圈。

(1)圈出左边的10个图形。

(2)从右边数起给第10个图上颜色。

通过圈一圈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基数与序数的意义区别。

四、小结。

今天大家学得开心吗?学到了什么呢?让学生回忆这一节课所学到了一些内容后老师作小结。

文档为doc格式。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十九

教科书第6页得例题,第7~8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输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书,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多媒体出示有非整十数的场景,告诉学生几十几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几十几”的两位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十几)。

谈话:请小朋友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好在那里。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谈话: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讨论: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再班内交流。

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学听。

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十位上拨2颗珠,个位上拨4颗珠。

提问:你知道现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吗?谁能对照这计数器把这个数写出来?

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提问: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组内拨34和43,完成第21页例题的天空,然后进行“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同学,看谁数得又快又对,并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这么多星星,怎样数呢?学生数过后,指名说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出图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几十几的数,先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在告诉全班同学。

5、“想想做做”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检查。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下课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发现“几十几”的数,把它告诉老师或同学。

教学后记:学生的合作能力不够强,时间安排不够。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二十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产生和发展。

2、会正确地十个十个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在教师的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整十数,培养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认识整十和一百,初步了解数位以及计记数单位。

培养学生的数感,增强应用意识。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一、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1.小朋友,认识它吗?喜羊羊的商店今天在森林里开张了,很多小动物去它的商店买小棒,想不想去看一看。(多媒体出示)。

2.小鹿来买了一些小棒(出示图)有多少根?你有什么办法让人一眼看出有多少根?

(多媒体展示)强调:1捆就是几个十?是多少根?引出一个十是十。

二、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1.出示3捆小棒,有几捆?是多少根?指名说(3个十是三十)。

出示6捆小棒,有几捆?是多少根?指名说(6个十是六十)。

2.如果你去商店,你想买几捆小棒?请用桌上的小棒摆一摆。摆好的同学请你的同桌说一说摆了多少根小棒,他是怎么知道的。

像这样的30.60.70.80都是整十数,揭题:今天我们就认识这些整十数。

4.(出示10捆小棒)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数的?(指名)齐数10.20.30……100.请你边数边摆出100根小棒,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生拿100根小棒体验感觉。

这一大捆有多少根?有几个十?指名完整说一说。齐说10个十是一百。或者100里面有10个十.

学生自己记忆。

5.出示想想做做1.数数一共有多少颗珠子。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数的?

6.想想做做2.(出示小猴图)找找哪是1个十?数数,2个十呢?学生填。

小鹿堆了()个十是()学生独立完成。

三、写数。

4.刚才老师拨了4个十是40,你想拨几个十是几十?请你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说一说。看看你的同桌说说他拨了几个十是几十。师相机板书(还有比他大一些的整十数吗?小一些的呢?)。

四、巩固练习。

1.生独立完成第5题,校对。

2..想想做做6生独立完成读题,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提问:80是接近100,还是接近30?

3.读一读。

4.猜数师生猜数,生生猜数。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认识(实用21篇)篇二十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2.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教具、学具。

准备多媒体课件、大钟面、小钟面、钟面头饰。

相关范文推荐

    快乐的儿童节小学三年级(优秀18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艺术创作,通过字句的精炼和情感的表达,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每到春节,是我最快乐也就是最

    老师申请离职申请书(优质18篇)

    通过撰写一份精心准备的申请书,我们能够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提高被录取的机会。借助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何为一份优秀的更多申请书,为自己的撰写提供指导。

    幼儿园新班主任工作计划第一个月范文(16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是指导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处理班级事务的指南。【范文】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7: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解决他们的困惑和问题。这一学期,我担任了大班的班主

    经典毕业调查报告(优秀23篇)

    调查报告的写作不仅需要丰富的调查方法和技巧,还需要准确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调查报告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春节之后,为了积极响应学校

    张万祥的给班主任的建议读后感(热门14篇)

    读后感是对于阅读材料进行思考和回顾的重要方式,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赶快来看看下面这些读后感范文吧,或许会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本书为我们班主任进一步改

    劳模精神宣传心得大全(22篇)

    心得体会是人们在某个领域学习或经历后所得出的经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找到的一些心得体会经典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通过近期我集团举办的向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和先进

    假如不曾失去你(优秀17篇)

    优秀作文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大家可以在下面的范文中找到一些优秀作文的写作特点和亮点。我绝不做腐烂的淤泥,平庸于沉寂的沼泽;我绝不

    环保的倡议书精绿色环保的倡议书(通用17篇)

    环保不仅是为了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更是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写作环保总结的好文章,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指导和思路。

    上小学面试的自我介绍(优秀16篇)

    自我介绍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幽默风趣的,取决于场合和需求。希望以下的自我介绍范文能够对大家写作自我介绍有所帮助。我叫小婷,今年11岁,读三年级。我的个子高高的

    口腔助理简历(汇总13篇)

    在撰写个人简历时,应该从雇主的角度出发,突出自己与职位要求的匹配度,从而提高获得面试的机会。这些个人简历样本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如何写一份出色简洁的简历而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