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XY字客

教学计划是教师的教学活动的指导方针,它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编写教学计划。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一

设计理念: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阅读课文,它围绕“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灾难、摇篮、原因和治理。是教育人们要保护好大自然环境。在设计中,我运用默读,朗读等读书方法,让他们自主学习,质疑探究,促进其思考和理解。这是培养自学能力,语感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学习兴趣的激励者。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教学的难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

教具准备: 图片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她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河,她的名字叫黄河。

2、你能背诵哪些关于黄河的诗句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千里黄河此一弯,寒风激浪射潼关。     ——唐太宗。

过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亿万中华儿女成长的摇篮,但它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那么黄河又是怎样由“摇篮”变成“祸河”的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黄河,去看看她是怎么变化的。(板书课题:黄河是怎么变化的)。

二、自读质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质疑)。

三、探究交流。

(一)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谁能用文中的词来说说。

(1)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

(2)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板书:原来——摇篮 后来——忧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河沙。

(二)全班交流。

1、谁能找到文中描写黄河原来样子的句子?愿意读读吗?

a:(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读了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说说你在文字的背后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温暖适宜的气候,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看到了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看到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  明……)。

b:生:学习了这部分知识后我觉得课文中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发源地。

c:生:我感受到原来的黄河就象一位美丽温柔的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自己的孩子。

师:说的真好那就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爱,深情的读这一段。齐读。

(气候温暖,森林茂密;河水清澈,土地肥沃)。

师:美吗?(美)。

a:课文第一自然段列出了黄河泛滥的具体数字(2000年、1500多次、26次)列数字是常见的说明方法,这不仅仅是一些数字,从这些数字中我仿佛看到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挣扎,看到了他们家破人亡,听到了孩子的哭号)。

b:这些数字的背后分明是黄河泛滥地区人民的血泪。

3、师:2000年1500多次,改道26次,多么惊人的数字,黄河每次决口改道都会给两岸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深重的灾难,在这里,作者用了“2000年、1500次,改道26次”这种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带给人们的灾难,这些可怕的数字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再来读这段话“黄河在近2000年……深重的苦难。”

师:不到两千年就泛滥了一千五百多次,不到两年就是一次灾难。人们还没有从第一年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又面临新的灾难,人们怎能不叫苦不迭呢?母亲河成了祸河,摇篮成了忧患。(板书:祸河)。

4、师: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坏了?

(预设:“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

师:找得很准确,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16亿吨、12亿吨、4亿吨,说明了什么?(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泥沙大)。

师: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请男同学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5、师:黄河还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

师:也就是说黄河变成了悬河,那么,什么是悬河呢?(解释:河床高于地面,远远看去就像悬在地上一样,故称悬河。)。

6、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

(板书:自然社会)。

a:生:我认为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人们“无限制”的开垦,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自然气候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造自然环境,使它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人祸是不能饶恕的。

b:这种人为的破坏太严重了,4亿吨泥沙,一辆大卡车装4吨。要一亿辆这样的卡车,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c:因为穷。(指名读第六段最后两句)。

师:你觉得这些人是些什么样的人?

d:愚昧的人,正是这些人为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再加上天灾造成的水土流失,现在的黄河满目创伤已经无力哺育她的儿女。

师:最后这一句用什么语气读,(伤心、愤怒)谁再读读。指名读。

8、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们为治理黄河设计了那些方案?

师: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方案吗?

(这么多方法“数管齐下”“管住泥沙”,相信治理黄河的希望和梦想终将实现)。

师: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

四、环保拓展:争做环保小卫士。

同学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发展前景,才能为子孙后代造福,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但仅仅靠我们保护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社会上人人都行动起来,那我们的环境就会焕然一新了,今天我们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就让我们为环保出一份力,向社会个各人士发出我们的呼吁。

将自己的呼吁写在卡片上,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板书设计:

黄河(母亲河)。

过去----摇篮(自然环境好)。

后来----忧患(变化----含沙量,大水灾,改道)。

人为:人口增多,砍伐)                    保护环境。

规划用地,修筑水利)    。

教学反思: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启示”。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和默读与自学能力。

本篇文章的教学,虽然有成功之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在教学中,虽然给学生了自主学习的时间,但仍然不敢放手,不能随机应变,老是想把学生拉到自己设计好的线路上来。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是让人难以预料的,所以课堂上会出现教学思路混乱,一个问题重复讲的现象。课文内容的学习始终离不开词句,只有抓住了关键的词语,深入体会,才能更深层次的理解文章内涵,本节课的教学中虽然也注意了,但只是“蜻蜓点水”,如在教学黄河是一条祸河时,只抓住了一些数字,而没有抓住“决口”“改道”等词语,在讲解悬河时,虽然用了课件,但没给学生讲清楚,学生自然也就体会不到它的危害性。语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内容,还要让学生弄清作者用什么方法写的,本节课教学忽略了这一问题。

语文教学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语文就在生活当中。本节课的教学不足之处很多,成功之处甚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多像别人请教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语文课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恰当地运用媒体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二

这是一篇说明文体裁的独立阅读课文,也是中年级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新的写作体裁。

课初,我让学生读课题,围绕课题提问。学生说出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变化”:变化前是什么样的?变化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而变化?带着这三个问题我让学生自读课文。给学生充分地阅读时间后学生马上找到变化前被称作是“摇篮”,变化后是祸河,引起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泥沙地大量流失。课文理解到这已经很好了,但我没有就此停止,而是让学生再去细细读文:课文中例举了很多的数目字,请同学们关注到这些数目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读书,学生发现:黄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真是让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如果不治理,它的危险性极大——4亿吨泥沙沉积在下游河道里,河床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土壤被严重的侵蚀——每年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又利用课件,观看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黄河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一系列的数字,图片资料都表明:治理黄河势在必行。在讲“治理措施”时,除了专家的治理方案,还让学生说说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本篇文章的教学,虽然有成功之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在教学中,虽然给学生了自主学习的时间,但仍然不敢放手,不能随机应变,老是想把学生拉到自己设计好的线路上来。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是让人难以预料的,所以课堂上会出现教学思路混乱,一个问题重复讲的现象。课文内容的学习始终离不开词句,只有抓住了关键的词语,深入体会,才能更深层次的理解文章内涵,本节课的教学中虽然也注意了,但只是“蜻蜓点水”,如在教学黄河是一条祸河时,只抓住了一些数字,而没有抓住“决口”“改道”等词语,在讲解悬河时,虽然用了课件,但没给学生讲清楚,学生自然也就体会不到它的危害性。语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内容,还要让学生弄清作者用什么方法写的,本节课教学忽略了这一问题。

语文教学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语文就在生活当中。本节课的教学不足之处很多,成功之处甚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多像别人请教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语文课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恰当地运用媒体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三

课时。

1课时。

授课教师。

雷蓉。

设计理念。

学习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略读能力,并且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培养环保意识,激发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字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何原因,从中受启示。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说明方法。

3、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何原因,从中受启示。

教法设计。

讲解法、朗读法。

课前准备。

课件、有关黄河的资料。

课 。

一、激趣导入。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对于黄河你有哪些了解?能不能把你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说资料,

对了,黄河是我国第一大河,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很多年以后,黄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今天,我们学习这篇与黄河有关的说明文。

板书课题。

找到课题中的关键词语,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2、黄河原来是什么样子?后来有哪些变化?     。

3、想象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自悟,圈点批画。

三、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1、我们读完课文后,先看看你认识课内的这些词语吗?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吧!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把她选为生息繁衍的地方?赶快从课文中找出词语吧!

3.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为什么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呢?

是啊,我们的黄河变了,无数次的洪涝灾害已经折腾的两岸百姓不断地叫苦,我们的母亲河成了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板书:祸河)。

课 。

4、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理解悬河。

小结:自然条件的变化导致水土流失,使得农作物减产,而农作物的减产人类就要多开垦荒地,开荒越多,水土流失就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板书:水土流失 恶性循环)。

四、畅谈启示。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读懂了课文,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如今却成为一条祸河,让我们把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愿望融入到课文中,从中得到启示,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五、拓展延伸。

六、作业。

摇篮         。

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

管住泥沙                恶性循环         。

祸河。

保护母亲河,保护大自然。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找出关键词句,提出问题,然后大家一起探讨,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自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说说怎样才能保护好大自然。

教研组长签字。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四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出示黄河流域示意图。

    二课时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

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变成什么样子?

1.板书课题。板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第一段:讲近2000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

(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近2000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

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

4.小结: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1.抄写新词。

2.预习课后作业第1、2题。

1.这一段讲了什么?

(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1.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么样的教训?

2.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决口

变化:含沙量大大水灾

改道

大自然变化造成

原因

人为造成

治理 牧、林为主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修筑水利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五

(一)创设情境导入  ,提出读写要求。

1、播放影像资料,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观看影像资料后,指名回答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板书:灾难摇篮原因治理。

2、复习电子文稿制作方法,提出读写要求。

指名回答电子文稿的制作方法,教师相机投影:

一、筛选、下载资料;

二、整理、编辑资料;

三、完成并存盘;

四、展示、介绍电子文稿。

然后教师提出读写要求,要求学生选定主题后,在与电子资料库的对话中阅读、筛选有关资料,进行资料重组,制作出一个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电子文稿,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二)检索阅读资料,协商制作文稿。

1、分组选择主题,自主查阅,筛选资料;

2、分组协商讨论,进行探究学习;

3、教师监控学习过程,开展个别化教学;

4、分组完成电子文稿的制作。

(三)分组汇报展示,指导评议修改。

1、学生分组汇报,展示电子文稿;

(四)引导学生总结,升华学习体会。

总结本课的收获,并希望学生对电脑的学习,为读写一体化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教学设计思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已不可回避地面临着挑战与变革,就我们的阅读与写作而言,其变革更为巨大。当代信息技术所导致的阅读方式变革突出表现在: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的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在同电子资料对话中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

对传统写作方式和写作教育的挑战突出表现为: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鼠标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从教学模式到师生关系到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都必然进行一系列的变革。为此,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些大胆的探索。《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的活动课教学就是我们这种实验探索中的一次尝试。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阅读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原因,教育人们要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处罚。课文围绕“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灾难、摇篮、原因和治理。课文就黄河变化的前因、后果及相关知识点到即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犹未尽。因此,我们抓住学生余兴未了这一时机,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向课外、向校外、向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延伸、拓展,同时为了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时代阅读写作方式的开放、灵活、高效等特点,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制作了一个存有黄河视点、防汛、水文源头、治理黄河和黄河风情等内容的,包括文本、音频、视频、静画等多种形式的电子资料库,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水平,我主要选用“自学探究”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从中学会方法、获取信息资料,在与电子资料库的对话过程中,通过快速检索资料,学习面对未来信息社会中大量的信息,能够迅速检索、筛选处理信息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使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学习兴趣的激励者。

开课时,我就提出了读写一体要求——自主检索阅读资料,完成一个图文并茂的有声有色的电子文稿。有了这个富于创造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激发出来了,我抓住时机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框架,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自主构建读写框架,再打开资料库,逐段进入学习资源、小学部、语文、四年级、黄河,然后通过“关键字检索”窗口输入关键词语,如“黄河”、“泥沙”等,几秒种后,电脑就在通读资料库中所有信息的基础上,筛选出相关资料,供你阅读。各小组再根据各自的选题,抓住联系,利用键盘、鼠标输入等方法协作完成一个图文并茂的电子文稿,虽然文稿内容主要是由资料库中下载的文字,图片或者是影音资料组合成的,但其文本结构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属于学生们的“创作”成果,这种读者与资料库之间的人机对话,显然是信息社会中一种极其重要的阅读——写作能力。

各组再选派代表介绍并展示各自的电子文稿,每组介绍、演示完毕,其他同学提出修改、完善意见,修改完,再把各小组的电子文稿组合成一篇完整的图文并茂的文稿。

这样的教学设计,实质上就是在尝试将信息技术课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六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8个生字。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搜集黄河资料,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1、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原因及治理黄河的办法。

2、懂得黄河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教训,树立环保意识。

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2、教师准备课件。

一课时

一、分享资料,导入新课。

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了有关黄河的资料,谁来分享一下。

2、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资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黄河的图片。看,在中国地图上这条像“几”一样的河流就是黄河。黄河是多么的蜿蜒曲折,气势磅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黄河,看看它是怎样变化的。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指名汇报。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变化原因治理启示

四、自读自悟

接下来,请孩子们带着阅读提示里提出的这四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拿出笔来在书上画一画,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写写自己的体会。开始吧!(小组交流)

五、反馈交流

(一)、感悟黄河的变化过程

1、哪些自然段写黄河的变化过程,黄河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是怎样的?

2、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孩子们看,这就是昔日的黄河向往吗?谁来试着读读这段话?难怪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板书:摇篮)作者把黄河比喻成摇篮,可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我们的民族就像小孩一样在黄河这个温馨、舒适的摇篮里逐渐壮大起来的。

4、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5、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变得怎样了?

6、你觉得此时的黄河像什么?他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孩子们,从这些数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8、【课件】你们看,黄河发大水了,洪水冲毁了人们的房屋,使得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想象一下,此时此刻的人们会怎样诉说心中的苦楚?像这样人们不停地诉说心中的苦楚,就叫叫苦不迭。

9、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灾难不仅令我们震惊更令我们心痛。此时的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板书:忧患)。

10、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了?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

师:你读懂了什么?

师: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

(二)、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

1、学生汇报(这两个原因我们可以归纳为什么?)(板书:自然原因社会原因)

2、对这两个原因,你怎么看?谁是主要原因?

3、这样不断的恶性循环,就像课文里说的(最后一句)。你的心情如何?

(三)、畅谈体会

【课件】黄河,曾经是摇篮,如今是忧患。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孩子们,你们意识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们也都意识到了,保护黄河迫在眉睫,需要我们行动起来。(板书:保护环境)

(四)、知黄河的治理方案

1、请大家看看课本41页的资料袋,还有课文的第七自然段都是写治理黄河的办法。要想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什么?(板书:管住泥沙)

2、小结。

六、拓展延伸

1、小练笔: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我们的学校、小区、木兰溪等。请你选择一处,写写它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两三点建议。

2、小结:这节课,我们读懂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也懂得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作业:

1、继续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

2、搜集描写黄河的诗句,读读背背。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七

1、多媒体课件播放黄河录像,让学生猜猜是我国的哪一条河。

2、你能背诵哪些关于黄河的诗句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千里黄河此一弯,寒风激浪射潼关。     ——唐太宗。

3、黄河知识知多少?你对黄河还有哪些了解?简单汇报课前惧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4、提示课题。从课题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二、到底是谁惹的祸——自学课文,自读自悟。

1、浏览课文,总体感知。

(1)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文章大概介绍了什么?

2、默读课文,提出疑问。问题可以围绕题目与课文内容提出来,

教师要关于引导学生疏理问题,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如:

(1)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2)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隐患?

(3)黄河变坏的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把黄河治理好?

(5)黄河的变化给人类什么启示?

3、浏览、默读、朗读、自学、自查、自悟。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查字典理解:摇篮、悬河、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

(3)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两方面原因的关系怎样?

(4)科学家设计的治理方案是什么?

(5)缓和变化给人类的教训是什么?

(6)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4、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上面的问题,圈点勾画,批注感受,

再在小范围内交流。

三、黄河,想说爱你真的好难——围绕重点,全班交流。

1、分节读课文,概括每小节的意思,再把每小节的意思连起来,

就可整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2、全班交流,读中点拨,解决问题。围绕重点问题组织全班交流问题、朗读重点句段、点拨理解难点,结合资料袋畅谈阅读感受和体会。

3、联系周围生活实际,提出解决方案。

四、黄河,你牵动着我的心——总结课文,感情朗读。

1、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写的时候对黄河是带着一种什么的感情来写的?

2、指导朗读,引导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别说你的眼泪无所谓——拓展延伸,课外探究。

1、联系课后“资料袋”,你觉得如何能治理好黄河?请你为“保护母亲河”出谋划策。

第二课时。

一、爱你没商量——复习检查交流]。

1、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你觉得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你学到了哪些。

3、交流课外对黄河的探究情况。汇报一下,当前我国对治理黄河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还存在哪些问题。通过研究,你还有什么好的点子。

二、“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读写结合,习作训练。

1、学了课本你有什么启示?

可以让学生畅谈从文中受到的启示,如: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大自然;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发展前景,才能为子孙后代造福;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等等。

2、学了课本,你有什么样的冲动?

3、布置习作《两道题目供选》。

(1)参照范文《别再向我泼脏水——母亲河的自述》,

把课文用第一人称改写一下,题目为《黄河的自述》。

(2)“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是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的号召结合课后对黄河的研究,作为炎黄子孙,当我们知道母亲河的如此厄运,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拿起手中的笔,为黄河的明天绘制一幅蓝图。续写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点写黄河是如何被治理好以及治理好之后又是什么样的景观。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八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她。下面由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提供小学四年级《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略读能力;二是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培养环保意识,激发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四年级的学生对河流的只是有简单了解,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大部分学生有查阅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了预习课文的一般方法,对说明文也不是很陌生。但学生对黄河的历史以及现状不是很了解,环保意识仍然有待提高,还没意识到其实保卫黄河自己也可以出一份力。在词汇量上,说明文的表达方式上仍有待提高。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阅读课文,它围绕“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灾难、摇篮、原因和治理。是教育人们要保护好大自然环境。在设计中,我运用默读,朗读等读书方法,让他们自主学习,质疑探究,促进其思考和理解。这是培养自学能力,语感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学习兴趣的激励者。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和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师:咱们上节课学习了哪篇课文?生:自然之道。

师:从这篇课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联系你们的生活实际来谈一下。

生1: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生2: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生1:我国的第二长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

生2:黄河上游躲在峡谷中流动,水力资源丰富,可供发电。

生3:中游绝大部分流经黄土高原,年平均流入黄河的泥沙约16亿吨,水色浑黄,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师:这个图片是什么?生:中国地图。师:这两条线代表什么?生:长江黄河。引出“几”字形,加深理解。

师:老师相信你们在课下一定是对黄河做了一番了解,才可以回答的这么棒,来为自己鼓下掌吧。

师总结对,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可是很多年以后,黄河变了,成了一条祸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那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呢?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同学们默读下课文导入,看看本课学习目标有几个。

预设:生: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有什么启示。

师评:你真会读书,相信你已经对课文知识有了一个很好地理解了。

师:接下来快速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读通句子。概括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接下来咱们看一下字词,老师相信字词也一定掌握的很好了。哪个同学读一下。

字词:经营 限制 乃至 媲美 侵蚀 开垦 折腾 忧患生息 繁衍河床

频繁 悬河 流域 苦难 六亩 祸河 不折不扣 叫苦不迭

生读,领读,同位相互读一下。 师:读的声音真洪亮,关键是非常准确。

师:谁来说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黄河有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了祸河,人们正在治理它,黄河变好的美梦一定可以实现。

师:黄河曾经是一条“好河”,那里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后来由于黄土高原气候转寒,人们无限制地开垦,致使黄河凶猛暴烈起来,变成了一条“祸河”,现在有了治理黄河的方案,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可以实现。

师:接下来,把时间交给你们,通过自读课文,来解决刚才课文导入里的学习目标。ppt呈现三个问题。

师:不过在读之前老师有两个小要求,1.自读自悟圈点勾画相关词句,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2.小组合作交流,选出代表汇报。生开始读,师在课堂走动,提示,解决学生的疑问。此环节3分钟。

1. 黄河发生了变化,变化前是什么样的呢?

师:大家讨论完了吧,好,咱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好吗?哪个同学想说一下?

生:黄河过去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而后来却成了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师:什么是摇篮?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生:摇篮是小孩子睡觉的地方,现在是指发源地。

师:“摇篮”是小孩在很小的时候休息、睡觉的地方。我感觉“摇篮”应该是温馨、舒适的,就像是美美甜甜地躺在妈妈的怀抱中睡觉,让人看了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这里把黄河比喻成摇篮,我想是为了告诉人们黄河是人类的发源地,我们的民族就像小孩一样在黄河这个温馨、舒适的摇篮里逐渐壮大起来的。

生:说来话长,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媲美”就是比美的意思,就是说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良好,就像现在的江淮流域一样美丽富足,是个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居住地。

生: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代自然条件更好。”

师:你从这句话里体会到什么?

生:这句话说明这里很适合动植物的生长活动,也一定会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发展。“气候温暖,土地肥沃”,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耕种,老天爷照顾,还有良好的土地,人们的日子一定过得很快乐。

生:这句“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因此”表示的是因果关系,正是有了前面这些条件,这些的祖先才会选择这里生息繁衍,生活养育后代。

师:刚才听了×××的话,我的眼前就好像出现了人们在气候温暖,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生活、耕作的景象,你们有没有出现这样的`场景呢,向大家描述一下。

生:在气候温暖,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农民在田地里自由耕种,渔民在船只里满载着捕鱼的收获,妇女们在家里纺织,老人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谈,孩子们快乐的玩耍,嬉戏。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人们是那么幸福,无忧无虑。

生:应带着美好的感情读。生:读的时候好像眼前就有这样的景象。

生:“媲美”应该读的重一些。师:你们能读出来么?生:能。师:谁试一试?

师:×××读出了美好的黄河流域,让我们感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后来它却发生了变化,怎样变化的呢?

生:课文中这样写的“人们都说……苦难”从这一段说明了黄河虽然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它在近2000年来却给人们带来了苦难。

生:课文中列举了数字,“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这些数字说明黄河发生了变化,给人们带来了苦难。

生:这里用“深重”来描写苦难,再加上前面的决口、改道,让人感到心里沉甸甸的,好像要透不过气来了。

师:那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呢?生读文。师:你是怎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的?生:“竟决口……26次”读得稍快一些。“深重的苦难”读的低、慢,表示我的心情很沉重。

生:老师,我不明白这里“表现”这个词为什么要加引号?

师:谁能帮帮他?

生:这里把黄河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情感,说明黄河虽然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但是人民并没有忘记她是中华人民的摇篮,是中华人民的骄傲,作为黄河的儿女将永远把它视为神圣的母亲河。

师:谁还想说?

生:读了这一段“可是……忧患”我知道黄河由“摇篮”变成了“忧患”。

生:从“凶猛暴烈”这个词能看出来她就像一个脾气暴躁的老人一样在发着脾气,还有从“叫苦不迭”这个词说明人们在不停的叫苦,也就是黄河一直折腾,不让人们得到安逸。

3.师:黄河有好河变成了祸河,原因是什么?

生:我从课文中“黄河……大水灾“这一段知道了是由于泥沙多使黄河形成了悬河。而悬河的决口是使人们受到灾难的直接原因。

生:读了这句“据……原因”我知道黄河变化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二是……。

此处师呈现ppt,自然和人为原因。

生:人们越开垦,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肥力就要下降,农作物就要减产,人们就更要开垦耕地,水土流失就更严重。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长此以往,人为地造成了恶性循环,给母亲河增加了负担,使她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师:这里用了这么多的越字,有什么含义吗?

生:连续用了12个越字,强调了人为因素造成了黄河泥沙的增加,以事实为例分析透彻,点明了人类的肆意破坏才是黄河变化的罪魁祸首。

老师板书: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土地-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大量减产-无限制地开垦放牧。

师:考虑一下是单个原因造成的,还是两方面呢?哪个又是主要原因呢

生:两个方面,人为原因是主要的原因。

生:“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他随心所欲流进黄河”。

师:奥,治理黄河的核心问题,就是治理泥沙。

师:此处用了个词不折不扣,不折不扣什么意思啊?造个句子。

生:不打折,表示完全,十足,彻底。

师:你们以前还学过不-不-的词语吗?

生:不知不觉,不伦不类,不上不下,不依不饶,不见不散。

生: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师:为什么是自杀行为呢?

生:破坏森林是导致水土流失加快的直接原因,而破坏森林的又是人类自己,这不是自己毁掉自己的自杀行为吗?同时点明治理黄河的办法。

师:科学家亲自为治理黄河设计治理方案,一定要,尽快等词表明科学家治理黄河的决心和信心。那你们谁来读读,得用什么语气来读?(坚定有力)

师:读的真有力。大家课下都搜集资料了,黄河从一条好河,变成了祸河,但是经过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黄河正在慢慢的变好,结合你们搜集的资料,同学们来说一下现在的黄河又有那些变化呢。

生:从破坏森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得出,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要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师:她能从文中的一句话,总结出一个道理,懂得了怎么做,真会读书,从书中找到了答案。

师:现在人们已经收到了惩罚,是不是啊?

师总结感受: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如今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心头的利剑。让我们关心黄河母亲,关注环境保护,充分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行动起来,拯救黄河,拯救我们身边所有被破坏的自然环境。

6.点明写作方法

师总结:本文通过列举调查数据,科学研究结果等大量事实,描写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有好变坏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使我们清楚的了解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那么咱们以后在写作中用事实来讲道理的时候也要借鉴这篇课文的写法。呈现ppt。

(师:无数的科学家为母亲河的健康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那么,当这中华民族的骄傲,华夏儿女的母亲河遇到困难,无法自拔时,我们作为黄河的儿女应该怎么做呢?开动一下脑筋想一想治理黄河的办法。

生:老师,我长大了之后,培植出一种粮食作物,让它在黄土高原安家落户,既能给人们提供生命的粮食又能够起到固定泥沙的作用,使它不再进入黄河。

生:我要在船下安一种装置,把泥沙重新带回中上游。

生:我会培养一种藻类植物,形成网状结构,起到做过滤泥沙的作用,不再让泥沙流到黄河中下游。

生:我想发明一种药水,每当连降暴雨,黄河咆哮时,把它投入水中,使它遇到水产生化学反应,变得温顺、平缓、不给人们带来灾难。

生:我以后要发明一种仪器,能够控制天气,不让他连降暴雨,不至于水量增大,水面升高,造成决口,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师:同学们的注意都很棒,相信在咱们的共同努力下,黄河一定会再次成为摇篮。此处呈现ppt。)黄河的诗句吧,世界地球日。

此处绿色字体的内容,如果时间够用就讲,不够,就略过。

这节课,我们读懂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了解了许多关于黄河的知识,也懂得了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让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的爱护大自然,为保护、改善、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1、摘录好词句

2、同学们,在我们的家乡,也有一些河流,我们应该怎么保护他们,让他们永远美丽动人呢?请大家在课下设计一条保护家乡河流的环保标语,比一比谁写的最有号召力,最能打动人心。(自选)

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土地---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大量减产----无限制地开垦放牧。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九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以下是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更多教学设计请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

1、(板书“河”)生齐读。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类。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条大河。(板书:“黄河”)请同学们充分有感情的朗读这个词。

(生答,师板书:前、后、原因)

2、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

生答: 原来——摇篮

后来——忧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和课文,看一看还有哪些问题你不能解决?(学生默读)

师:谁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原来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预设: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预设:引起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师:你也很会学习,能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提问,还有吗?

(预设:怎样才能治理黄河?)

师: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知道保护环境,希望你能为治理黄河提出一点合理化的建议。

师:(出示幻灯片3)下面我们就以课文中这四方面的内容为主题,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来学习研究。大家可以先从你感兴趣的角度确定研究的主题。

(1)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

(2)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1、第几自然段写了变化前的黄河的样子?【板书:前】

a:(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读了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说说你在文字的背后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温暖适宜的气候,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看到了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看到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b:生:学习了这部分知识后我觉得课文中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发源地。

c:生:我感受到原来的黄河就象一位美丽温柔的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自己的孩子。

师:说的真好那就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爱,深情的读这一段。齐读。

(气候温暖,森林茂密;河水清澈,土地肥沃)

师:美吗?(美)(出示幻灯片11)原来的黄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板书:摇篮)

(预设:“黄河在近2000年……苦难”) 【板书:后】

a:课文第一自然段列出了黄河泛滥的具体数字(2000年、1500多次、26次)列数字是常见的说明方法,这不仅仅是一些数字,从这些数字中我仿佛看到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挣扎,看到了他们家破人亡,听到了孩子的哭号)

b:这些数字的背后分明是黄河泛滥地区人民的`血泪。

3、师:2000年1500多次,改道26次,多么惊人的数字,黄河每次决口改道都会给两岸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深重的灾难,在这里,作者用了“2000年、1500次,改道26次”这种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带给人们的灾难,这些可怕的数字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出示幻灯片12)再来读这段话 “黄河在近2000年……深重的苦难。”

师:不到两千年就泛滥了一千五百多次,不到两年就是一次灾难。人们还没有从第一年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又面临新的灾难,人们怎能不叫苦不迭呢?母亲河成了祸河,摇篮成了忧患。(板书:祸河)

4、师: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坏了?

(预设:“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出示幻灯片13)

师:找得很准确,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16亿吨、12亿吨、4亿吨,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泥沙大,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

师: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请男同学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5、师:黄河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预设: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

师:也就是说黄河变成了悬河,那么,什么是悬河呢?(出示幻灯片14)解释:河床高于地面,远远看去就像悬在地上一样,故称悬河。

6、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

(生读出课文中两方面的原因。)(出示幻灯片15女生齐读、16男生齐读)(板书:自然 社会)。

a:生:我认为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人们“无限制”的开垦,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自然气候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造自然环境,使它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人祸是不能饶恕的。

b:这种人为的破坏太严重了,4亿吨泥沙,一辆大卡车装4吨。要一亿辆这样的卡车,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c:因为穷。(指名读第六段最后两句)

师:你觉得这些人是些什么样的人?

d:愚昧的人,正是这些人为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再加上天灾造成的水土流失,现在的黄河满目创伤已经无力哺育她的儿女。

师:最后这一句用什么语气读,(伤心、愤怒)谁再读读。指名读(2、3名)

8、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们为治理黄河设计了那些方案?(生回答、板书:治理方案 出示幻灯片17)这些方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这么多方法,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数管齐下”其中都围绕着治黄的关键“管住泥沙”。治理黄河的希望和梦想终将实现(出示幻灯片18)。

师: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

一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让我们看到了黄河的过去和现在,我们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让我们再静静的看看壮丽的黄河,让我们和母亲河一起跳动。(播放链接3)

摇篮 祸河

(前)  (后)

原因

自然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2、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1、学生提前搜集有关于黄河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扣题质疑。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2、(出示课件)简介黄河,观看黄河图片。

二、以读为导,揭示主题。

(一)检查学生的小组自学情况。

1、生词部分。(出示课件,认读、理解解词。)。

2、由“摇篮”一词引申到句子“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由“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一问引导出段落“说来有趣,……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过渡语:时至今日,这条曾给予中华民族希望与生命的河流却变成了一条令人生畏的祸河,原因何在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答案吧!

(二)确定目标,集中突破。

1、如何有效的学习这篇自读课文?(征集学生的意见。)。

2、根据课前提示,师生共同制定需要突破的问题。(课件)。

3、明确学习要求:a、通过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可在书上勾画并写出体会。b、小组交流问题的答案与体会。

4、交流。

a、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汇报,课件“黄河是含沙量最大的河……,造成可怕的大水灾。”指导朗读,明确举数字说明方法的好处,理解“地上河——悬河”的意思,知道治黄的关键是泥沙问题。)。

b、引起黄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汇报总结:自然与人为的原因,学生就黄河污染情况谈感受。)。

c、如何治理黄河?(交流办法,课件汇总)。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写一条保护母亲河的公益广告。(课件)。

2、一分钟演讲:结合当地的污染情况,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可出示关键词)。

四、作业:为治理自己身边的污染状况,写一份倡议书。

教后感:《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节课是以环保为主题的内容,课前,基于孩子们对黄河的有关情况还不是太了解的原因,我就提前几天布置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孩子们很聪明,他们选择了最为快捷、全面的的网络资源。在微机课上他们查到了大量的有关黄河的知识,不仅做了笔记,还保存了不少很有价值的网站资源。我课上所用的课件中就借用了很多。另外,在自习课上,我安排了各小组的组长带领大家自学课文,生词方面由他们自己解决。因为课前孩子们准备的比较充分,因此,在课堂上大家发言积极,表现的非常自信,这也是我在课堂听讲方面对他们所最为期望和推崇的。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不是太难,我就想在这堂课中给孩子们展示更多的拓展知识,通过各个环节,学生既读懂了课文的意思,又能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眼界。有了各类直观的材料展示在他们面前,即使不太爱讲话的孩子也可以不费劲的说上几句了。当然,还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情绪没有调动起来,还没有将自己充分的融入到情境中来,而我还是有意无意的将更多的机会给了表现积极主动的孩子,忽略了他们。将课堂充分给孩子们,让他们尽情的挥洒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会在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一

一、根据黄河的变化情形,请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词语。

()的黄河   ()的黄河。

()的黄河   ()的黄河。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我们的祖先选择黄河下游一带生息繁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黄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

作为炎黄子孙为了保护黄河,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

内心的力量。

于是,我感到一种宁静的幸福被破坏了,粗暴和残忍引起了我的愤怒。

过了几天,我又来到了这树林里,特意来看望那棵被伤害的松恕。我发现那早先被砍伤的地方,溢出了一层透明的油脂,像给伤痕贴上了一层药膏,开裂的树皮在慢慢愈合。

又过了几天,我几乎是快步跑进树林,一口气冲到那棵被砍伤的松树身边,我忽然发现,在慢慢干枯的油脂下面,原来被斧子砍伤的地方,已经全部愈合了松树用它自身的抵抗(或者叫反抗),战胜了罪恶的破坏、不可饶恕的摧残。

1、用文中的词语填写“我”内心变化的过程。

( )( )( )。

2、松树内心的力量指的是( )。

a.在被砍伤的地方涌出透明的松脂 b.开裂的树皮慢慢愈合。

c.被砍伤的地方全部愈合         d.抵抗外界伤害,自我保护的力量。

3、我内心的力量指的是( )。

a.找到残害松树的人         b.看到树被砍伤就愤怒。

c.想办法给松树治疗         d.与破坏自然环境的力量做斗争。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二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与语言感悟能力,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并且初步具备了与他人合作识字的能力,但也有个别学困生,学习能力弱,需进一步加强。

3.教学内容分析。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

4.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及假想的依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假想部分。

3训练学生思维想象能力。

5.教学难点分析。

课文第二段,积累语言,体会语言,复述课文。

6.教学课时2课时。

7.教学过程。

打出投影:谁能看着投影再结合书上内容向大家描述一下黄河象怎样高大完整?

生:说或读第一自然段。

生:从它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另外当地农民保护文物的意识很强,发现后马上报告,在上级的指挥下进行挖掘。

师:课文还讲了些什么?

生:还讲了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成为化石的情景。

师:那么科学家的假想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发掘时我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生: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第看到一头大象……情景。

师:看看投影片听老师把这段话读一遍,体会老师重读的词语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斜斜踩着想象推想)。

生:使句子的意思更准确,更符合实际。

师:科学家根据发现发掘的样子,假想它成为化石的情景,这个故事发生在二百多万年前的一天,读读这个故事,感受一下故事最生动的一幕是什么?你认为描写生动的是哪一节,读给大家听。

注:以上是熟读,第五节描写具体,写出了大家失足落水的一举一动,抓住这些词语再读读。

师:我们刚才通过有语气的读,体会了科学家的假想是多么生动,那你认为这种想象合理吗?哪些地方合情合理?为什么合理?举例说说。分小组交流,选择汇报形式。

以上是体会语气、思维和语言训练。

师:科学家的假想是合理、严谨、完整,同时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能象讲故事一样把它讲出来吗?还可以加上体态语言,自己试着说说,自己练习。

师:我给你开个头,请几位同学讲:(1)天气环境;(2)老象失足;(3)成为化石。

以上是指导复述。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资料读读,也可以推荐给老师和同学。在课下王俊就极力向我推荐了一本书,我觉得的确是一本好书,现在请他把书推荐给大家。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三

教学目的。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教具准备。

幻灯片、投影仪、录像。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检查预习。

1、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指名朗读课文,别的同学当“小老师”,指出字音及句子方面的问题。

3、投影出示2000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师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4、放实景录像,黄河流域的近况。

5、体会“摇篮”与祸河的含义,产生“大吃一惊‘的切身体会。

二、学习第二部分。

1、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什么关系。

(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

2、导读第6自然段。

3、学生交流学完第6自然段后理解的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

4、同桌协作,完成下表。

黄河变化的原因两大原因的关系严重后果治理方案。

自然原因。

人类的破坏。

5、流所填表格。

三、品读:揭示中心,试谈体会。

1、品读回顾全文,理出文章脉络:变化原因治理。

2、根据文章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环保小队”上台汇报:西安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

4、师: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应在小组中就西安环保问题提出建议。

5、在班中集体交流自己小组拟订的环保建议。

四、作业 。

请同学们将自己调查的西安地区环境问题及建议写下来,寄给省政府有关部门。

板书设计 。

2000年中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数据。

数千年前气候温暖森林茂密。

后来含沙最大是长江68倍查资料。

原因气候变寒暴雨集中。

开垦放牧森林草原。

治理保护森林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四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土高原的课件。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

2、教师准备小黑板,上面写有“资料袋”内容。

3、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1、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

2、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

4、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读思结合,圈点勾画。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教师适当检查。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巾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3、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力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无限制地开垦放牧农作物大量减产。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肥力显著下降。

水土流失。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可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联系“资料袋”,畅叙感受。

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感受。

小结学法,延伸拓展。

1、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与收获。如学习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的。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台”进行交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师生,可结合本文的学习和国家、地方的有关政策、措施(如“退耕还林”“计划生育”、为治黄移民等),开展向家长、亲友、邻居进行宣传的课外实践活动。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教学的难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河”)生齐读。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类。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条大河。(板书:“黄河”)请同学们充分有感情的朗读这个词。

(生答,师板书:前、后、原因)。

二、速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2、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

生答:原来——摇篮。

后来——忧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

三、再次读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和课文,看一看还有哪些问题你不能解决?(学生默读)。

师:谁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原来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也很有价值,能够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提问,还有问题吗?

师:你也很会学习,能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提问,还有吗?

师: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知道保护环境,希望你能为治理黄河提出一点合理化的建议。

师:(出示幻灯片)下面我们就以课文中这四方面的内容为主题,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来学习研究。大家可以先从你感兴趣的角度确定研究的主题。

(1)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

(2)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四、全班交流:

1、第几自然段写了变化前的黄河的样子?【板书:前】。

a:(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读了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说说你在文字的背后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温暖适宜的气候,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看到了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看到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师:说的真好那就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爱,深情的读这一段。齐读。

(气候温暖,森林茂密;河水清澈,土地肥沃)。

师:美吗?(美)(出示幻灯片11)原来的黄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板书:摇篮)。

(预设:“黄河在近2000年……苦难”)【板书:后】。

a:课文第一自然段列出了黄河泛滥的具体数字(2000年、1500多次、26次)列数字是常见的说明方法,这不仅仅是一些数字,从这些数字中我仿佛看到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挣扎,看到了他们家破人亡,听到了孩子的哭号)。

b:这些数字的背后分明是黄河泛滥地区人民的血泪。

3、师:2000年1500多次,改道26次,多么惊人的数字,黄河每次决口改道都会给两岸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深重的灾难,在这里,作者用了“2000年、1500次,改道26次”这种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带给人们的灾难,这些可怕的数字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出示幻灯片12)再来读这段话“黄河在近2000年……深重的苦难。”

师:不到两千年就泛滥了一千五百多次,不到两年就是一次灾难。人们还没有从第一年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又面临新的灾难,人们怎能不叫苦不迭呢?母亲河成了祸河,摇篮成了忧患。(板书:祸河)。

4、师: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坏了?

(预设:“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的河……下游河道中。”(出示幻灯片13)。

师:找得很准确,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16亿吨、12亿吨、4亿吨,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泥沙大,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

师: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请男同学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5、师:黄河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预设: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

师:也就是说黄河变成了悬河,那么,什么是悬河呢?(出示幻灯片14)解释:河床高于地面,远远看去就像悬在地上一样,故称悬河。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怎能不让我们心痛。我们不禁要大声问:黄河变成这样,这是为什么?

6、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

(生读出课文中两方面的原因。)(出示幻灯片15女生齐读、16男生齐读)(板书:自然社会)。

a:生:我认为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人们“无限制”的开垦,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自然气候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造自然环境,使它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人祸是不能饶恕的。

b:这种人为的破坏太严重了,4亿吨泥沙,一辆大卡车装4吨。要一亿辆这样的卡车,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c:因为穷。(指名读第六段最后两句)。

师:你觉得这些人是些什么样的人?

d:愚昧的人,正是这些人为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再加上天灾造成的水土流失,现在的黄河满目创伤已经无力哺育她的儿女。

师:最后这一句用什么语气读,(伤心、愤怒)谁再读读。指名读(2、3名)。

8、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们为治理黄河设计了那些方案?(生回答、板书:治理方案出示幻灯片17)这些方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这么多方法,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数管齐下”其中都围绕着治黄的关键“管住泥沙”。治理黄河的希望和梦想终将实现(出示幻灯片18)。

师: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

五:总结:

一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让我们看到了黄河的过去和现在,我们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让我们再静静的看看壮丽的黄河,让我们和母亲河一起跳动。(播放视频)。

六、板书设计。

摇篮祸河。

(前)(后)。

原因。

自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六

《黄河》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了我国河湖概况之后,教材着重介绍了我国两条重要的河流:黄河和长江,但是两条河流学习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黄河侧重于水患的治理而长江侧重于水利的开发,但两节课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并应当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定的了解,鉴于此,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如下几点:

1.知识目标:了解黄河源流概况;知道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并提出基本的治理方案。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的成就,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意义。

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当是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教学难点为使学生能够分析出黄河自古多忧患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二、学生能力分析与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在前两节地形、气候的学习中也已了解地形及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并且对我国的母亲河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先请学生谈谈关于黄河已了解多少,学生已知的内容就无需重复讲解,对于部分内容只要教师再强调或练习巩固即可。而对于学生不熟悉或不了解的内容,教师应当提供资料、合理置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学习、最后达到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为目的,要使每一位学生不论成绩好坏,通过积极动脑,或多或少都能说出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就行了。

故以本节课以图片电影欣赏和分组讨论学习为主。

三、教学媒体准备。

多媒体平台(计算机、实物投影仪),vcd《畅游黄河》,黄河源、黄河壶口瀑布、黄河中游三门峡等景观图片及“中国地形图等。

四、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先播放黄河的图片,配以朗诵《话说黄河》使学生对黄河有一感性认识,然后引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黄河,了解黄河。

[讲授新课]: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的框架进行教学,面是对教材进行了重组,给自己和学生留下了更大的空间来探究问题,所以,在教学上我设计了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黄河知识知多少?

首先请学生请学生说说对于黄河已经了解了哪些方面,然后给出黄河水系图,通过学生活动,.读图了解黄河的源地、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的河源概况。

第二板块: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

首先给出图片:黄河源、龙羊峡、壶口瀑布、秦始皇兵马俑、宁夏平原和郑州黄河风景区等,请学生谈谈为什么黄河有“中华民族母亲河”之称?然后请学生阅读黄河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在黄河上已建或正在建设的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有哪些?什么河段梯级开发最密集?最后小结黄河的种种奉献。然后转折: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有没有产生什么灾难呢?引入下一板块的学习。

第三板块:黄河灾难多沉重?

首先看电影《黄河自古多忧患》,请学生观察黄河为什么易泛滥成灾?黄河泛滥主要出现在哪一河段?为什么?然后给出黄河产生的各种问题的图片,请学生思考讨论:这些忧患是怎样产生的?它们主要出现在哪些河段?接着播放视频文件,使学生了解地上河的成因和危害。最后展示图片及电影,请学生观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凌汛产生的原因等。

第四板块:关注母亲河。

首先请学生思考讨论:a针对黄河所存在的种种忧患,请学生谈谈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什么?b在上、中、下游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黄河水患、开发黄河水利?c如果你是黄土高原的一位县长,你将带领大家如何在保持水土的同时并促进经济的发展?然后播放视频文件,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课后拓展练习]。

收集资料,写一小作文,题目为《黄河留给我的思考》,这一练习不要求全体同学都要完成,只要有兴趣或者有能力的学生自愿完成即可。

五、板书设计。

河段。

问题。

开发治理措施。

上游。

凌汛、荒漠化。

水能开发、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疏通河道、南水北调。

中游。

水土流失、含沙量大。

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兴修水利。

下游。

地上河、易泛滥、断流、凌汛。

加固堤坝、水量调配、

疏通河道、南水北调。

表格式的板书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黄河各河段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正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七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2、初步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赏梅:播放梅花图片。

二、品梅:了解前人对梅的喜爱和赞誉。

三、读梅。

1、初读,扫清文字障碍。

2、再读,梳理文章脉络。

(1)请5位学生分别读五件事。

(2)思考: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感情?

4、品读: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练习感情朗读,并在文中简单作注解。交流。

第二课时。

一、引入:(3分钟)。

1、读课题;

2、思考从疑问开始。读了课题,你能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吗?

(预设:魂是什么意思?梅花魂是什么?)。

3、小结: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围绕梅花魂提出自己的疑问,但是,文章仅仅是写梅花吗?作者要通过梅花魂表达什么感情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能表现梅花特点的段落,认真读一读,看能不能发现些什么。

二、直奔主题,感悟“梅花魂”

1、学生自主学习。(3分钟)。

2、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注意发现学生观点的独特之处)(3分钟)。

3、引导分析:(这梅花,是我们……秉性才好。)(8分钟)。

(1)文章说,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谁能告诉我,“秉性”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说得很好,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2)梅花的秉性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四个“愈”“三个”最“的排比句式,充分突出了梅花的品性。这就是梅花的灵魂所在。让我们把梅花这种坚强不屈的灵魂读出来。)。

(3)中国人的秉性是什么?(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就象梅花的灵魂一样。)你知道中华民族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让我们通过读把中华民族的气节表现出来。)。

引导:祖父的一段话,道出了梅花的秉性,道出了中华民族的秉性,这秉性是不肯低头折节,这秉性是顶天立地(板书:顶天立地),来,让我们把这个词读一遍,再读一遍,读出中华民族的气势来。(带读两遍)。真棒,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4)外祖父说这段话仅仅是为了向我介绍梅花和中国人的秉性吗?

4、小结: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是因为梅花有着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品格,寄托着祖父对祖国无尽的思念,同时也表现他拳拳爱国之心。我们把这一段齐读一遍,好好感受感受外祖父的这种心情。

三、拓展迁移。

1、借梅花寄托思乡之情,这叫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情到深处,一草一物都能沟起人的相思。请同学们阅读拓展三里面的文章,想想这几篇文章和《梅花魂》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通过一些事物或事情表达作者的感情。)(读8分钟,交流2分钟)。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梅花,还了解了借物抒情的写法。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花,你觉得它代表了什么品格,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写8分钟,展示2分钟)。

板书设计:借物抒情。

梅花魂————思乡情爱国心。

顶天立地。

反思:这节课就课文教学来说,条理是比较清晰的,教学环节还算紧凑。从课题入手,抓住“什么是魂”“什么是梅花魂”“想通过梅花魂表达什么感情呢?”三个问题,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的一段话。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梅花特点的一段话,认真品读,看有什么发现。接着以“秉性”为切入口,通过理解秉性,进而理解什么是梅花的秉性,什么是中国人的秉性,理解外祖父说这段话的深意——表达思乡之情,爱国之心,教诲之意。最后回归课题,让学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水到渠成,前后呼应。

但从课堂情况来看,显得过于平淡。原因在于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够准确,对梅花魂的把握不够深入,由此也就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思维,而仅停留在泛泛的表象思考中。具体说来,用“顶天立地”概括梅花的品格并不十分准确,梅花品格更主要的是愈压愈强,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那为什么要用梅花比喻中华民族呢?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应该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在梅花与中华民族秉性的结合上,应该引导得更细一些。如课前做好充分铺垫,课堂拓展阅读一些有梅花秉性的人的事迹等。

第二课时(修改)。

四、引入:(3分钟)。

1、读课题;

2、思考从疑问开始。读了课题,你能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吗?

(预设:魂是什么意思?梅花魂是什么?)。

3、小结: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围绕梅花魂提出自己的疑问,但是,文章仅仅是写梅花吗?作者要通过梅花魂表达什么感情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能表现梅花特点的.段落,认真读一读,看能不能发现些什么。

五、直奔主题,感悟“梅花魂”

1、学生自主学习。(3分钟)。

2、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注意发现学生观点的独特之处)(3分钟)。

3、引导分析:(这梅花,是我们……秉性才好。)(4分钟)。

(5)秉性是什么意思?

(6)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

(7)从中能知道“魂”“梅花魂”指什么了吗?

4、重点探究“为什么要用梅花来比喻中华民族?”(10分钟)。

(2)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不肯低头折节”,说说你对“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理解,举例子说明。

(3)能发现两者的相通之处吗?

(5)小结:由此可见,只有梅花那种愈压愈强的品格,才能代表中华民族在逆境中绝不低头,越是在困境中越勇敢坚决顽强的精神。

5、那么,外祖父讲这段话仅仅是为了向我介绍梅花和中国人的秉性吗?(2分钟)。

六、拓展迁移。

1、借梅花寄托思乡之情,这叫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情到深处,一草一物都能沟起人的相思。请同学们阅读拓展三里面的文章,想想这几篇文章和《梅花魂》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通过一些事物或事情表达作者的感情。)(读8分钟,交流2分钟)。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梅花,还了解了借物抒情的写法。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花,你觉得它代表了什么品格,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5分钟)。

板书设计:

借物抒情。

梅花魂。

梅花中华民族。

愈压愈强顶天立地。

越是困境越顽强坚定。

思乡情爱国心。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演示黄河变化的过程,学生从中有所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黄河近20xx年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教育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具准备:黄河图片、有关黄河的视频。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

1、导入: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的位置在哪里呢?课件出示地图,让学生看看黄河在哪?(学生对黄河有个初步的认识)。

2、检查预习情况。

(1)看看有哪些同学收集了关于黄河的资料。(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读一读)。

(2)预习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指生回答。(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

二、各自读文,感知课文大意。

1、各自读文,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2、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读后进行评价。

3、投影出示20xx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再请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教师给与朗读上的指导。

4、出示视频,黄河流域的近况。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你周围的同学说说,师巡视指导。

三、围绕几个主要问题组织学生学习。

1、学生自主学习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联系吗?

(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

2、小组合作学习,填在括号里。(师参与学生小组学习给与指导)。

黄河变化的原因两大原因的联系所造成的后果治理方案。

()()()()。

3、交流所填内容。(结合学生说的,师完成部分板书)。

4、请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多读几遍。(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文章中所用修辞等等)。

5、师:从这篇课文中,你懂得了什么?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6、拓展延伸:

(2)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想想看你们还知道哪些课文也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只有一个地球》……)。

7、作业。

(1)读课文,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子。

(2)小组合作办一期以保护环境为内容的手抄报,看看哪组同学做得。

板书设计:

以前——“摇篮”

现在——祸河原因(自然原因、人类破坏)。

治理。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十九

一、根据黄河的变化情形,请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词语。

()的黄河()的黄河。

()的黄河()的黄河。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我们的祖先选择黄河下游一带生息繁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黄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

作为炎黄子孙为了保护黄河,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

内心的力量。

于是,我感到一种宁静的幸福被破坏了,粗暴和残忍引起了我的愤怒。

过了几天,我又来到了这树林里,特意来看望那棵被伤害的松恕。我发现那早先被砍伤的地方,溢出了一层透明的油脂,像给伤痕贴上了一层药膏,开裂的树皮在慢慢愈合。

又过了几天,我几乎是快步跑进树林,一口气冲到那棵被砍伤的松树身边,我忽然发现,在慢慢干枯的油脂下面,原来被斧子砍伤的地方,已经全部愈合了松树用它自身的抵抗(或者叫反抗),战胜了罪恶的破坏、不可饶恕的摧残。

1、用文中的词语填写“我”内心变化的过程。

()()()。

2、松树内心的力量指的是()。

a.在被砍伤的地方涌出透明的松脂b.开裂的树皮慢慢愈合。

c.被砍伤的地方全部愈合d.抵抗外界伤害,自我保护的力量。

3、我内心的力量指的是()。

a.找到残害松树的人b.看到树被砍伤就愤怒。

c.想办法给松树治疗d.与破坏自然环境的力量做斗争。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二十

一、说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治理的方案,从而告诉人们要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1、教学目标。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并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2、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作为一名老师,除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授予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本节课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目标教学法2、自读自悟法3、合作探究法。

这几种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主体的原则。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调动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激情导入,共享资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的激情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很快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汇报搜集的资料,既培养了他们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2、读题目提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勤于解决问题的习惯,因为有时候提出问题甚至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3、初读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学生学习了上篇课文《自然之道》,已初步学会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本节课,当学生初读课文后,我再次落实这一单元训练重点。

4、自读自悟,全班研讨。

教学本课一定要体现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虽是略读课文,但也要在读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圈点勾画,并围绕重点问题全班交流。

1)构建以读为主的语文课堂。读是语文课堂的生命,学生通过朗读、对比,感悟黄河的变化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忧患。

2)突破重难点。

学生在“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议一议”中明白了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并通过直观的图示明白了人为的破坏形成的恶性循环。

3)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袋”,教师适时补充“大禹治水”、“毛泽东主席的号召”等内容,让学生明白:治理黄河刻不容缓,而且任重道远。

5、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既对黄河的变化及原因有所了解,又通过多媒体观看环境恶化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的效果离不开直观形象的优秀板书。因此,我精心设计板书,让它既可以概括全文,又能突出重点,使学生赏心悦目,加深记忆。

回顾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渗透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标理念。从问题的提出到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点拨。这里面饱含着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学生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2023年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21篇)篇二十一

邮编:636150。

教材位置。

《黄河魂》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第23课,课文在教材中的位置是第118--122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材联系。

在本组课文里,我们可以领略到黄河的雄伟气魄。在学习时,要继续复习、巩固前面学到的读书方法。要多读、多想、多体会,获得真切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反复诵读课文,想象瀑布动人心魄的场面,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黄河的胸怀、精神和气概,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体会壶口瀑布惊天动地的场面,从黄河身上汲取营养。

教学难点、关键。

1、通过学习,了解壶口瀑布的雄伟壮观,感受祖**亲河--黄河的伟大。

2、通过朗读,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

3、反复体会课文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目?

教、学用具。

教师:第四套五十元面额的人民币、图片、挂图、幻灯片、mp3、powerpoin课件、flash课件。

学生: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图片及有关中华民族抗击外敌的历史资料和英雄事迹。

教学思路。

激趣导入新课。

朗读识瀑布壮美。

品读悟题目深意。

课文分析。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第三部分学法分析。

本课语言文字优美,特别适合朗读。教学中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感悟文意,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并从中真切领悟题目的深意。

第四部分教法。

1、课前做好较充分的准备。

2、重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壶口瀑布的壮美。

3、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想象能力,并正确领悟题目深意。

第五部分学法。

1、以读为主,在读中释词,在读中释句。

2、在读中感受壮观,在读中领悟题目深意。

第六部分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壶口瀑布又是万里黄河最壮观的景象。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而来,咆哮而去。你们想了解那动人心魄的壮观场面吗?那我们就随着文中的作者到壶口去看一看吧!

[以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带着好奇心,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8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将课文读准、读通。

2、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壶口瀑布的?

三、反复诵读,想象情景(8分钟)。

1、播放《黄河魂》课件让学生看画面,听声音,感受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

2、要求学生小声跟读,边读边找描写壶口瀑布壮观景象的自然段。

四、研读、赛读,找壮观(8分钟)。

l、找自己最感兴趣的句子、段落朗读。

2、推荐选手赛读。

3、播放《壶口瀑布风景》课件。

4、在读中深切感悟哪几自然段是描绘壶口瀑布的。(第3-5自然段。)。

五、品读,悟题目(7分钟)。

1、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边听边想:作者为什么长时间伫立在壶口瀑布前?

2、齐读第七自然段。(引导学生领悟这不只是写壶口瀑布的气势,而是写黄河的精神、黄河人的精神、黄河的灵魂、中华民族的灵魂。)。

3、讨论课文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目?

六、小结(2分钟)。

黄河--伟大祖国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象征。她那奔腾向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咱们的民族精神。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为了民族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在历史的长河中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他们的豪情千秋万代、流芳百世,他们的精神就像黄河精神一样:如瀑布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七、延伸拓展(2分钟)。

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精神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中华民族像长流不息的滔滔黄河,奔向美好的未来,但黄河治理势在必行,你对未来的黄河有何设想?人们又将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黄河造福子孙后代呢?请同学们查阅资料,融入自己合理的想象,写一篇以《未来的黄河》为题的想象作文。

[课内与课外结合,教材与生活结合,也体现了语文综合课的趋势。]。

八、布置作业(3分钟)。

1.展示交流所收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2.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

[这一环节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九、板书设计。

23、黄河魂。

目睹奇观震撼、折服。

令人赞美。

耳闻轰鸣感染、激动。

十、教学反思。

1、要进一步强调读,做到读--悟--再读--再悟--升华。

2、悟的程度一切由学生读来决定,决不能由教师包办。

作者邮箱:hugekey@。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爱鸟的倡议书(模板13篇)

    范文范本的目的是鼓励读者深入思考和反思,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1.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旨在为大家提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

    最新文明班会主持稿(优秀23篇)

    很高兴能够担任今天的主持人,我将竭尽全力为大家呈现一场精彩的活动。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主持词范例,他们的独特风格和语言魅力令人印象深刻。(合):“讲文明,懂礼貌“主

    最新保护长城的建议书(模板18篇)

    优秀作文要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细腻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体验文章所传达的情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通过学习这些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教学计划应该具备可操作性,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完成课程目标。下面是一些教学计划编写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生

    2023年幼儿园教师实习个人心得体会(优质17篇)

    实习期间,我不断思考和反思,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待提升之处。接下来是一些同学的实习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精灵般的小姑娘小雨,每天都是第一个

    最新幼儿园运动会教师代表的讲话稿(模板21篇)

    运动会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加强青少年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以下是一些运动会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大家上午好!我是xx班xx小朋友的妈

    最新动态清零体现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心得启迪(热门18篇)

    心得体会是从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并形成对策的有效途径。以下是一些别人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写出更出色的心得体会。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

    2023年声音初三的半命题(汇总19篇)

    6.优秀的作文往往能够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启发,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力。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小编为大家挑选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它们有不同的主题和风格,但都很出色。

    最新项目文员工作总结(优质16篇)

    写月工作总结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在过去一个月的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所面临的挑战。小编梳理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提升大家的写作水平。

    2023年我的好朋友四年级(优质13篇)

    优秀作文应该具备独特的创新精神,有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能够给人以新鲜感和冲击力。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写作大赛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