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文锋

教学计划还应该包括教学资源的准备和评价的具体指标,以提高教学质量。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2、投影:课文插图及最后一句话。

1课时。

1.(出示挂图)这是一棵橡树,你了解橡树吗?

(学生反馈课前搜集资料)。

2.你看到了怎样一棵橡树?请用一句话说说它的特点。

(这一环节,教师可出示或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描写树木的词语,要求学生说话时用上这些词语,使语句更生动。)。

3.师:(欲情故纵)多美的橡树啊,可惜它长的不是地方——长在了马路旁边。现在要在这儿修公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我决定把它砍了!

生:(都很着急)不行!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你这是破坏绿化!

师:哦!(做惊恐状)。

生:这棵树已经年纪很大了,你忍心砍吗?

师:不忍心。我有点被你说动心了。

生:如果每次修路都要砍树的话,那树不就越来越少了吗?总有一天会砍完啊!师:对啊,看来我的做法有问题啊。

生:树是人类的朋友,它能净化空气?

师:你们说得真有道理,我要向你们学习。好,我不砍了!

师:可是路是一定要修的,这棵橡树的命运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路旁的橡树》。(板书课题)。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师生一起正音。

3.齐读最后一段,提问:课文哪些语句体现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呢?画出这样的句子。

4.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这些句子能体现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说出理由。(相同的观点不重复,只说与别人不同之处)。

5.全班交流(采用甲乙双方擂台赛的形式)。

[注]汇报过程中有机穿插词语理解和感情朗读(感情朗读放在4——7自然段)。还要注意:学生每汇报完一处就将最后一个自然段感情朗读一遍。随着理解的加深,最后一段的感情朗读也要不断加强,打动人心。让学生从字里行间真切感受到说筑路人高尚决不是夸大其辞,而是名副其实的评价。

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他们或者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壮、结实、挺拨,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第二: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说明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见《教师用书》)。

第四: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证明,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没置的。因此,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需要注意重读。

6.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树立学生环保意识及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意识。避免学生说大话说空话,一定要说实话,说自己能做到的话。)。

工程师和工人们面对这棵橡树,心里在想些什么?朗读4、5、6三段后,学生说这棵树很美,砍掉了多可惜。工程师和工人们的心情学生就是一个舍不得。如果通过上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认识到橡树的作用,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

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3、学生和教师一起初读课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

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先说说,然后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有什么不懂吗?

4、讨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深的心”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7、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8、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3、你能给人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

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篇三

1、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

1、有位苏联的教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

2、学生老师齐读课文。

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

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

3、有什么不懂吗?

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统一“筑路工人有一课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

7、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三、总结升华。

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

第二课时。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摘抄好词好句到阅读笔记本上。

3、完成《一课一练》。

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篇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1、,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2、投影:课文插图及最后一句话。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根握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课文将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二、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下列词语:

公路。

宽阔。

平坦。

漂亮。

马蹄。

橡树。

粗壮。

结实。

挺拨。

高尚。

2、交流思考题。

(1)交流第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看法。

a、小组内交流。

b、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想法。

出示投影片:插图及课文景后一句话。

c、读、齐读这句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d、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

e、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他们或者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状、结实、挺拨,就像摹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第二: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

第四: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证明,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没置的。因此,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需要注意重读。

3、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抄写练习(任选一题)。

1、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

2、抄写下面词词。

宽阔。

平坦。

漂亮。

笔直。

粗壮。

结实。

沉重。

赞叹。

高尚。

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篇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理解“高尚”的意思,知道为什么这种保护橡树的行为是“高尚”的。

课件:词语、橡树图片、重点语段。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查词典,解决词语疑难。搜集橡树和描写树木的词语。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图片。仔细观赏。

2.你看到了怎样一棵橡树?请用一句话说说它的特点。(要求学生说话时用上课前搜集的词语,使语句更生动。)。

3.多美的橡树啊,可惜它长的不是地方——长在了马路旁边。现在要在这儿修公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路是一定要修的,这棵橡树的命运又应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路旁的橡树》。(板书课题)指导读好课题。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下列词语:(课件出示)。

公路宽阔平坦漂亮马蹄。

橡树粗壮结实挺拨高尚。

2交流。文章讲一个什么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话?(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交流质疑。

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最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2.议读与质疑。

(1)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2)“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

(3)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别人的故事诱发自己保护环境的行为。

3.现在你来说一说:为什么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4.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四、结合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想。

五、布置作业。

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篇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和内心的情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读懂课文,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1、课前查找资料,准备幻灯片。

2、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预习生字词。

学生准备。

1、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2、试着朗读全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创设情境:一群筑路工人正在修建一条公路。突然,他们停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讲述的一个故事,人们为此感动。你们想听吗?谁给大家介绍一下苏霍姆林斯基?学生介绍作者。

那么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路旁的橡树(板书:路旁的橡树)谁来知道橡树?学生介绍橡树:橡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叫橡子,富含淀粉。树皮和壳都可以提单宁酸。有些种类的叶子可饲养柞蚕。

二、学习词语,梳理结构。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

3、指名读课文,纠错。

4、指名领读,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说,多找几名学生说。

三、再读课文,质疑而学。

2、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

3、作业: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进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指名说。

这节课继续学习这一课。

二、指导阅读,解决问题。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筑路----连接起两个城市。

(2)学习2、3自然段,指名读。工人们为什么停下来,找出有关句子读出来。课件出示橡树图片。

板书:停下来--一棵高高的橡树。

有关橡树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3)那么看到这样一棵橡树,筑路人有什么反应呢?学习第4、5、6自然段。指导朗读,找出有关句子,朗读的语气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显出工程师的无奈和工人们的担心、沉重。(课件出示朗读片段)。

板书:都沉默--都不知如何是好。

(4)工程师是怎么做的,学习7、8自然段。齐读。

板书:马蹄形--两全其美的办法。

(5)指导阅读第9自然段。

默读。

思考: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生:赞叹筑路人保护橡树、保护植物的爱心。

板书:都赞叹--有一颗高尚的心。

三、总结升华,学以致用(课件出示)。

1、你从筑路人的做法学到了什么?

四、作业:(课件出示作业)。

1、结合生活实际,争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

板书设计。

筑路----连接起两个城市。

停下来----一棵高高的橡树。

都沉默----都不知如何是好。

马蹄形----两全其美的办法。

都赞叹----有一颗高尚的心。

教学反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和内心的情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读懂课文,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1、课前查找资料,准备幻灯片。

2、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预习生字词。

学生准备。

1、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2、试着朗读全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创设情境:一群筑路工人正在修建一条公路。突然,他们停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讲述的一个故事,人们为此感动。你们想听吗?谁给大家介绍一下苏霍姆林斯基?学生介绍作者。

那么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路旁的橡树(板书:路旁的橡树)谁来知道橡树?学生介绍橡树:橡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叫橡子,富含淀粉。树皮和壳都可以提单宁酸。有些种类的叶子可饲养柞蚕。

二、学习词语,梳理结构。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

3、指名读课文,纠错。

4、指名领读,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说,多找几名学生说。

三、再读课文,质疑而学。

2、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

3、作业: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进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指名说。

这节课继续学习这一课。

二、指导阅读,解决问题。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筑路----连接起两个城市。

(2)学习2、3自然段,指名读。工人们为什么停下来,找出有关句子读出来。课件出示橡树图片。

板书:停下来--一棵高高的橡树。

有关橡树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3)那么看到这样一棵橡树,筑路人有什么反应呢?学习第4、5、6自然段。指导朗读,找出有关句子,朗读的语气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显出工程师的无奈和工人们的担心、沉重。(课件出示朗读片段)。

板书:都沉默--都不知如何是好。

(4)工程师是怎么做的,学习7、8自然段。齐读。

板书:马蹄形--两全其美的办法。

(5)指导阅读第9自然段。

默读。

思考: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生:赞叹筑路人保护橡树、保护植物的爱心。

板书:都赞叹--有一颗高尚的心。

三、总结升华,学以致用(课件出示)。

1、你从筑路人的做法学到了什么?

四、作业:(课件出示作业)。

1、结合生活实际,争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

板书设计。

筑路----连接起两个城市。

停下来----一棵高高的橡树。

都沉默----都不知如何是好。

马蹄形----两全其美的办法。

都赞叹----有一颗高尚的心。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是最近我讲授的两节语文课,由于和学生不太熟悉,效果不是很好,同时也发现学生的朗读很好,回答问题积极思考,整体不错,由于我讲课的节奏有些快,学生一下子不能接受,组织课堂听课效果不佳。因为语文注重的是朗读,在这节课中,我着重从朗读出发,自由读,齐读,默读,分角色读,领读,反复读,在读中感悟筑路人高尚的心,在读中理解、体验、积累、内化受到熏陶和感染。在解决词语中,我以为没有什么不容易理解,结果在课堂中有个男生提出“沥青”、“排水管”、“楔子”是什么时,我当时愣了一下。“楔子”课前我查了是指“木钉子”,没有准备“沥青”、“排水管”之类的知识,幸好有个学生发言说“沥青”就是我们每天上学在公路上看到铺的黑色的东西,形象而且可以想象出来,比我照参考书说的还容易理解。“排水管”我就根据生活中实际排水用的管子,有铁制和塑料制品和大家简单解释一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不多,回答如保护橡树,保护植物,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自然,比较空洞,也许与平时接触观察有关,对环境保护理解不够深刻,认识不高。但是,以后如果能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植树,给花浇水等,就是有效果了。总之,都应该记住一句耳熟能详标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篇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1、,理解高尚、楔子、沥青等生词的意思。

2、查资料了解橡树特点,积累描写树木的好词佳句。

3.课文插图及最后一句话。

1课时

1.(出示挂图)这是一棵橡树,你了解橡树吗?

(学生反馈课前搜集资料)

2.你看到了怎样一棵橡树?请用一句话说说它的特点。

(这一环节,教师可出示或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描写树木的词语,要求学生说话时用上这些词语,使语句更生动。)

3.师:(欲情故纵)多美的橡树啊,可惜它长的不是地方长在了马路旁边。现在要在这儿修公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我决定把它砍了!

生:(都很着急)不行!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你这是破坏绿化!

师:哦!(做惊恐状)

生:这棵树已经年纪很大了,你忍心砍吗?

师:不忍心。我有点被你说动心了。

生:如果每次修路都要砍树的话,那树不就越来越少了吗?总有一天会砍完啊!

师:对啊,看来我的做法有问题啊。

生:树是人类的朋友,它能净化空气。

师:你们说得真有道理,我要向你们学习。好,我不砍了!

师:可是路是一定要修的,这棵橡树的命运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路旁的橡树》。(板书课题)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师生一起正音。

3.齐读最后一段,提问:课文哪些语句体现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呢?画出这样的句子。

4.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这些句子能体现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说出理由。(相同的观点不重复,只说与别人不同之处)

5.全班交流(采用甲乙双方擂台赛的形式)。

分;反驳不成功,两方都不加分。还可互相补充理由,理由正确,各加5分

[注]汇报过程中有机穿插词语理解和感情朗读(感情朗读放在47自然段)。还要注意:学生每汇报完一处就将最后一个自然段感情朗读一遍。随着理解的加深,最后一段的感情朗读也要不断加强,打动人心。让学生从字里行间真切感受到说筑路人高尚决不是夸大其辞,而是名副其实的评价。

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他们或者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壮、结实、挺拨,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第二: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说明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见《教师用书》)

第四: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证明,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没置的。因此,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需要注意重读。

6.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7.拓展:橡树就这样被保住了,如果你是橡树,会对筑路人说些什么?

学完课文,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树立学生环保意识及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意识。避免学生说大话说空话,一定要说实话,说自己能做到的话。)

联系第七课《小村庄的故事》,假想有三人逃生到此,看到这棵路旁的橡树,他们会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写在练笔本上。

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篇八

生平简介:(1918—1970),苏联最有名望的教育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参加过伟大的卫国战争,1942年负重伤后,胸部带着两块残留弹片,回到战争爆发前就热爱的教育岗位,从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曾获两枚列宁勋章和一枚红星勋章。

主要作品:《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著。

2相关背景。

橡树。

落叶乔木,壳斗科栎属,原产于美国。树形优美,树冠塔形,高可达24米,生长中速。冠幅10米,叶形独特,新叶亮红色,成熟叶片深绿色,有光泽,9月变成橙红色,落叶期晚,果实叫橡子,呈子弹头形,富含淀粉。它抗逆性强,耐干燥、高温和水湿,抗霜冻和城市环境污染,抗风性强,喜排水良好的土壤,但在粘重土壤中也能生长。在世界园林中,沼生栎是所有栎树种类中适生范围最广的树种之一,该品种不仅是良好的城市园林及工业区绿化树种,也是优美的观赏树种,因其耐水湿而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3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的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

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篇九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

1、有位苏联的教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

2、学生老师齐读课文。

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

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

3、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

7、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三、总结升华。

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

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积累词句,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

【教学反思】。

自习、预读课文以后,议论到工程师在树旁100米的地方,打了一个桩时,我让学生到黑板上在橡树和公路旁,画一画“桩”的位置。竟然有许多种,讨论出正确的位置以后,再让学生画好公路在树旁边的走向及完整的样子,很好的解决了对课文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了人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保护文物的良苦用心。

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篇十

1.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爱护花草树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平坦、灌木、延伸、楔子”等词语。

3.读懂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要赞扬的精神。

一、板书:路旁的橡树。

1.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这棵橡树什么样?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人们是怎样对待它的?作者写这棵橡树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是谁?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等等。)

2.听老师简单介绍作者的情况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四十多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而且影响极大的一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十七岁初中毕业后就当农村小学教师,二十五岁起担任一个农村中学的校长,直到五十二岁逝世,始终没有脱离学校的实际工作。在并不算长的一生中,这位有心人立志改革教育,潜心科学研究,写出了四十多本书和六百多篇论文,理论上自成体系。

过渡:这样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写了《路旁的橡树》,内容是什么呢?

二、打开书,自由读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字、词义查字典。

理解词语仅供参考。

平坦:没有高低凹凸(多指地势)。

灌木: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未来:现在以后的时间;将来的光景。

延伸:延长;伸展。

哨兵:执行警戒任务的士兵的统称。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楔子:插在木器缝里的木片,这里指可以打进地里的木片。

责备:批评指责。

沥青: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黑色成胶状,有天然产物,也有分馏石油或煤焦油得到的。用来铺路面,也用做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等。通称柏油。

不约而同:事先没有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三、默读课文,思考。

1.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人们赞叹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句子用“--”画下来。

四、小组学习,交流上述两个问题,同学间互相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五、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1、因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看到了路旁那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都产生了怜爱之心,他们认为这棵橡树非同一般,应该受到保护。于是他们修改了筑路计划,既要修路,又要保住这棵可爱的橡树,因此本应该是一条笔直阔阔的大路,中间却出现了一个马蹄形。从这点可以看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2、坐车过往这里的人根据弯曲的路及路边的树,都能判断出筑路人为了保护这棵树而使道路弯曲,他们体会到了筑路人为树让路的一颗高尚的心。

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篇十一

好词:

宽阔、平坦又漂亮;挺立、粗壮、结实、挺拔,高尚的心。

好句:

这条公路将会宽阔、平坦又漂亮。

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篇十二

1.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1.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课件、蒲公英的实物、图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3、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板书设计:

蒲公英。

(早晨)(中午)(傍晚)。

绿金色的草地绿。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板书: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指名读,评读。

(3)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

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5)练习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5)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

(6)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八、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2、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早晨中午傍晚。

绿色金色绿色。

合张合。

蒲公英会合拢。

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篇十三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课件。

2、搜集有关人类破坏或保护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比较导入,揭示课题。

看看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你们见过橡树吗?(出示橡树图,橡树就是栎树,结有果实。)。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初读全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写筑路工人为了保住橡树而绕开树铺路的故事。)。

三、思考讨论、深入理解。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平坦”(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

2、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1)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

(因为筑路工人发现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结实挺拔,就像哨兵一样,所以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

(2)挺拔的橡树是什么样?(直立而高耸)。

(3)为什么工程师不说话,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因为他们都看到长得这么粗壮的橡树,舍不得砍掉。但如果按工程计划筑路,保证公路直,就必须砍掉橡树,所以他们都沉默不语。)。

3、学习五——七自然段。

(1)你能把“责备”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工程师的话陈述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因此他的语气比较平静。工人们的话则是出于对橡树的爱护,因此他们的语气比较激动。)。

4、学习八——九自然段。

(这一对词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讲,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

(2)“在一个地方”指的哪里?(指橡树生长的地方)。

(3)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不约而同地赞叹”,这句话表明了什么?(人们都很认同、赞赏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决定、行动,因此,他们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4)“高尚的心”指什么?(是对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非常准确,也是最好的评价。)。

三、总结:

筑路工人绕树修路,保护环境,给人们一个美好的家园,所以说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

四、扩展练习。

1、同学们请看这几幅图,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红色污染、粉尘污染给大自然带来灾害,破坏了环境,我们谁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清洁、美丽、舒适的环境里,所以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做一名像工程师一样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只要大家都努力,在大家的保护下,我们的环境风景如画、景色宜人,请看这美好的风景。

五、小练笔。

你想对工程师说些什么?写下来读给同学们听!

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篇十四

《路旁的橡树》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工程师和工人的心理变化。学生之所以难理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工程师和工人在筑路时有哪些权利,什么又是不可以做的。学生很天真,他们认为改设计方案很简单,这样就无法理解工程师和工人们的沉默不语和那沉重的叹气声。所以接下来我就为他们讲解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工作及权利,以及违反规定之后可能会有的后果。学生听了老师的讲解后,理解起课文内容更容易了,这时我又和学生一起将整个故事重现,用老师的述说、动作、语言,将学生带到施工现场,进一步体会。并让学生将工程师和工人的想法说出来,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也许学生说的和教参中的标准答案不一致,但只要是合理的都应该肯定。

我们经常说读中悟,但只有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读,连最基本的意思都不明白,读再多也是徒劳。其实现在很多课文中都出现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不符的情况。这时更重要的就不是朗读,而是了解时代背景、那时人们生活习惯等有助于感悟课文的细节。比如:《燕子专列》中政府包车之举为什么让人钦佩?那就要向学生介绍当时的生活环境,以及包一列火车政府所要付出的物资多少,适当的了解这些对理解文章是非常有效的。

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篇十五

1.基于识字写字。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会复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基于口语交际。

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基于写作。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教材分析。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本组课文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主题,课文讲述的是与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有关的故事。这篇课文通过故事的讲述,表现了人们对于一件寻常小事不寻常处理方式的描写,从而突出了人们对于保护橡树的行为完全是自发自觉的,换句话说,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

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写字。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识字写字能力基本形成,能通过自学读准字音,识字写字速度需要提高,书写上有一定速度,但在美观上需要指导。

2.基于阅读。

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课生字不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可在检查学生朗读时纠正读音。

3.基于口语交际。

三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较低,在表述一段话的时候有语句不流畅的现象。在与大家交流中,质疑和补充发言的习惯没有完全养成,需要教师及时地引导和鼓励。

4.基于习作。

三年级学生在与人交流后,能把自己表达出来的内容和感受写下来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通过学习课文,说说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评价任务。

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自由读,达到理解课文的能力。

2.通过读文理解句子意思,会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内容。

3.通过读课文,体会人们在保护橡树的过程中的努力。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方式中,通过此评价看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检测对记忆理解及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检测。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教学环节学习活动评价要点及标准教师活动。

课前导入环节一。

通过谈话。

导入新课。

(5分钟)活动一(5分钟)。

联系单元导读,通过对本单元前三篇的课文的总结。板书课题,理解题目意思。通过读课题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评价目标一)。

指导读文。

能读准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说出文章的大概内容。

通过读课文,体会人们在保护橡树是的努力。

环节二。

初读课文。

简述内容。

(12分钟)活动一(10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2.会读“橡树、平坦、灌木丛”等词语。

(完成目标一)。

1.通过自读,能读准生字字音。

(评价目标一)。

评价标准:能够准确说出。95%的学生能够会读。读准词语自读课文,提醒孩子认真读文,并注意文中加点字的读音。

活动二(5分钟)。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完成目标一)(评价目标一)。

通过交流,简单概括课文的大意,概述比较准确,叙述流畅,吐字清晰,表述有条理。

评价标准:指导学生交流课文内容,并教会学生概括大意的方法。

环节三。

通读课文。

谈谈感受。

(15分钟)活动一(4分钟)。

1.根据学法提示,默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些什么。

2.把自己所了解到的内容说出来,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橡树。

3.全班交流。1.通过默读、交流、了解课文的内容。(评价目标二)。

评价标准:能够在全面读文后,不看书说出自己所了解的内容。

指导学生理解字词的方法,组织小组交流,巡视课堂。

活动二(8分钟)。

1.对于这棵高大的橡树工程师和工人们是怎么做的。(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2、汇报展示,其他人进行补充完善。2.通过读课,从文中找出人们怎么做的话。

(评价目标二)。

评价标准:把握主要内容,讲述流畅,大方。巡视课堂看学生讲故事的情况,并适时进行点拨。

活动三(3分钟)。

1.再次默读课文,从这些动作和语言表现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什么样的品格。

(完成目标二)3.通过回答,并找学生进行意见补充。

(评价目标二)。

评价标准:

能表达出自己的意见。

指导学生注意语言条理清楚。

通过课文的学习,说说自己的感受。

环节四。

拓展延伸(8分钟)。

活动一(3分钟)。

在路修好后人们对修路人的评价是什么。1.通过读文,读出人们的修路人的赞美。

(评价目标三)。

评价标准:

读出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5分钟)。

1.说说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有哪些行为是不环保的行为,应该怎样改正。

(完成目标三)。

2.通过平时的所见所感,谈谈自己的感受,在谈感受的时候要有条理。

评价目标三)。

评价标准:

1.流利、条理清楚。

布置作业课外链接:

1设计几条环保的标语。

附:板书设计。

工程师。

高尚的心公路:笔直弯曲。

工人们。

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理解高尚、楔子、沥青等生词的意思。

2、查资料了解橡树特点,积累描写树木的好词佳句。

3.课文插图及最后一句话。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这是一棵橡树,你了解橡树吗?

(学生反馈课前搜集资料)。

2.你看到了怎样一棵橡树?请用一句话说说它的特点。

(这一环节,教师可出示或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描写树木的词语,要求学生说话时用上这些词语,使语句更生动。)。

3.师:(欲情故纵)多美的橡树啊,可惜它长的不是地方长在了马路旁边。现在要在这儿修公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我决定把它砍了!

生:(都很着急)不行!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你这是破坏绿化!

师:哦!(做惊恐状)。

生:这棵树已经年纪很大了,你忍心砍吗?

师:不忍心。我有点被你说动心了。

生:如果每次修路都要砍树的话,那树不就越来越少了吗?总有一天会砍完啊!

师:对啊,看来我的做法有问题啊。

生:树是人类的朋友,它能净化空气。

师:你们说得真有道理,我要向你们学习。好,我不砍了!

师:可是路是一定要修的,这棵橡树的命运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路旁的橡树》。(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师生一起正音。

3.齐读最后一段,提问:课文哪些语句体现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呢?画出这样的句子。

4.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这些句子能体现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说出理由。(相同的观点不重复,只说与别人不同之处)。

5.全班交流(采用甲乙双方擂台赛的形式)。

分;反驳不成功,两方都不加分。还可互相补充理由,理由正确,各加5分。

[注]汇报过程中有机穿插词语理解和感情朗读(感情朗读放在47自然段)。还要注意:学生每汇报完一处就将最后一个自然段感情朗读一遍。随着理解的加深,最后一段的感情朗读也要不断加强,打动人心。让学生从字里行间真切感受到说筑路人高尚决不是夸大其辞,而是名副其实的评价。

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他们或者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壮、结实、挺拨,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第二: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说明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见《教师用书》)。

第四: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证明,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没置的。因此,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需要注意重读。

6.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7.拓展:橡树就这样被保住了,如果你是橡树,会对筑路人说些什么?

学完课文,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树立学生环保意识及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意识。避免学生说大话说空话,一定要说实话,说自己能做到的话。)。

三、作业。

联系第七课《小村庄的故事》,假想有三人逃生到此,看到这棵路旁的橡树,他们会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写在练笔本上。

2023年三年级语文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模板17篇)篇十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理解“高尚”的意思,知道为什么这种保护橡树的行为是“高尚”的。

教具准备:词语、橡树图片、重点语段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查词典,解决词语疑难。搜集橡树和描写树木的词语。

1.出示图片。仔细观赏。

2.你看到了怎样一棵橡树?请用一句话说说它的特点。(要求学生说话时用上课前搜集的词语,使语句更生动。)

3.多美的橡树啊,可惜它长的不是地方——长在了马路旁边。现在要在这儿修公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路是一定要修的,这棵橡树的命运又应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篇令人感动的《路旁的橡树》。(板书课题)指导读好课题。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下列词语:(出示)

公路 宽阔 平坦 漂亮 马蹄

橡树 粗壮 结实 挺拨 高尚

2交流。讲一个什么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话?(整体感知)

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最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2.议读与质疑

(1)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 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2)“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

(3)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 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别人的故事诱发自己保护环境的行为。

3.现在你来说一说:为什么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4.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想。

联系第七课《小村庄的故事》,假想有三人逃生到此,看到这棵路旁的橡树,他们会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写在练笔本上。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论文写作的研究方法(实用16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用来指导写作的模板,它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路和结构的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一些总结佳作,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第一节社会科学

    最新小学生感恩为的演讲稿(通用21篇)

    小学生演讲稿可以提升孩子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面对人群,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小学生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最新企业家培训班开班仪式讲话稿(专业16篇)

    讲话稿的构建应当注重开头、主体和结尾的完整性,既要引入话题,又要总结发言要点。以下是一些成功的讲话稿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尊敬的领导,各位企业

    最新增加人员申请书范例(专业23篇)

    当你对当前专业不满意或发现自己对其他专业有浓厚兴趣时,转专业申请书就成为了你改变道路的工具。转专业申请书范文是对其他申请者成功之路的借鉴和启示。为确保公司财产不

    2023年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小花鸭(专业16篇)

    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小组活动、游戏教学等,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大班教案的编写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技能的过程,以下范文供大

    最新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精选20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安排和规划的重要文件,它是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依据。每个学期开始之前,教师都需要认真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以

    2023年包装认识实习报告(汇总22篇)

    实习报告是在实习期间对所学知识及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有助于提升自身能力。以下是一些实习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实习目的.将所学的

    2023年写快乐的元旦初中范文(19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对于某个主题或者事件深入思考后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学表达形式。这些优秀作文范文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和写作的参考。元旦就快到了,2016年也即将开始

    最新青年入团申请书(专业14篇)

    转专业申请书需要在表达自己对新专业的兴趣和理解上下功夫。以下是一些转专业申请书的写作示例,希望可以激发大家的泉源力量。敬爱的团支部:我是一名初二的中学生,同每一

    最新大学入团的申请书(专业14篇)

    转专业申请书需要明确说明个人对目标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并且表达自己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和奋斗的决心。这些转专业申请书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专业,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