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

时间:2023-11-15 作者:XY字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

统计是对一定范围内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统计是一种研究和应用数据收集、整理、处理和解释的科学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和分析问题,提供决策支持。我想我们需要进行一次统计分析了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一次高效和准确的统计分析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统计分析步骤和技巧,供大家参考。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5页的例题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1、学习例2。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1、完成106页做一做。

2、完成106页做一做。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二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相关事例的调查、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忆铺垫。

2、出示表示青岛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说从图中你又能知道什么?重点引导学生对两个城市的降水量进行比较。说说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我们还学过什么统计图呢?揭题:我们已经学习过折线统计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学习例题。

1、出示中国地图,并欣赏同一时间我国南北地区气候的差异,体会我国地大物博,感受祖国的神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你能根据图中折线的整体形态,说说青岛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吗?

根据第二幅统计图,你又能知道些什么?指名口答。

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这两幅统计图确实可以合在一起而成为复式折线统计图。(在板书的“折线统计图”前添上“复式”,完成课题书)。

启发:从这幅统计图上,你能很快看出这两个城市哪个月降水量最接近?追问:哪个月降水量相差最多吗?你是怎么想的?表示七月份降水量的两个点距离最小,说明了什么?表示四月份降水量的两个点距离最大,又说明了什么?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进一步讨论: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分别从每个城市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两个城市全年降水情况的共同点和差异等方面进行观察、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完成“练一练”

1.学生分别看图,并根据图下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2.组织全班交流。

(二)、完成练习十三的第1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画出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

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引导学生看图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瓦房店市实验小学邓玲。

统计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已先于数学课程将统计推到学生的面前。新的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我们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就应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从纷繁复杂的情况中收集、处理数据,并作出适当的选择和判断的能力,本节课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中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会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我在教学本节课时,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与学习兴趣。

数学依赖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学习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书中例题只提供了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和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看上去很单调,枯燥无味。怎样激发学生情感呢?新课开始就出示中国地图,并欣赏同一时间我国南北地区气候的差异,体会我国地大物博,感受祖国的神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紧接着说:“下面,我们一起用数学的眼睛再次感受祖国的神奇。你们愿意吗?”并适时出示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设置学习悬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常麻烦的时候,我适时点拨:“对比着看较烦,有没有好方法让我们一下子就看清楚呢?”学生们先沉思了一下,紧接着都叫着举起了手,他们知道怎么办了?然后我改变教学计划(原先准备直接出示画好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请学生自己分四人小组讨论该怎样修改?课堂一下子就进入高潮,学生说的各种修改意见真的既合理有全面。我真的体会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我的内心当时真的很激动)。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旨在锻炼能力,增强统计意识。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四

说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该例题通过给定的某地区城乡人口的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该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首先给出的是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的复式统计表,要求学生在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之上学习如何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首次将“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统计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太密切相关了,生活已先于统计到了学生的面前。该部分内容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认识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并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并从统计图中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和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读图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四年级的学生实际,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了解——尝试动手制作——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要为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自学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咱们的地球上一共有多少人口吗?我们中国有多少人口?那么我们沂源县又有多少人口呢?(出示)这是某地区1985——2000年城乡人口数量的情况,并把相关数据制成了复式统计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口数。)。

2、自主探究。

(2)讨论并归纳:在学习复式统计表的时候就经常把两种人物或事务成对进行对比,例如,男生和女生、一班和二班等,那么这里我们同样可以把城镇和乡村的人口也进行对比和合并,来把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共统计图。

3、合作交流。

(1)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揭示课题:向这样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信息组成的条形统计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2)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请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后教师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一样,都要标明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并写明单位。另外复式条行统计图还要在右上角表示出每项数据用什么样的图示或者颜色来表示。每项数据所用的图示或颜色最好不同,以便于区别。

(4)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全班交流: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口总数逐年上升,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国家实行控制人口数量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因为人口众多必将带来一系列的严重问题。而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这又是因为什么呢?的确,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这也反映出,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也是越来越高。

小结:从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101页的“做一做”。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第四小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然后通过整理,再完成统计图,交流信息。)。

2、完成练习十九第一题。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3、作业纸发放,巩固练习。

某商店七、八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台数如下表。

规格。

1匹。

1.2匹。

1.5匹。

2匹。

20台。

45台。

38台。

24台。

14台。

35台。

29台。

12台。

请你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从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如果你是商店的经理,明年进货时你有何打算?

四、总结完善。

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有什么收获?

课后请调查你们小组同学一周内爸爸妈妈每天的睡眠时间,制成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你有什么建议?根据你的调查结果写一篇数学日记。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五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复式条形图的学习。

2、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

蓝球。

【学具准备】。

表格。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

1、答话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统计知识?

你能介绍一下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吗?

4、你能解决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吗?

出示p59的练习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集体订正。

学生分组讨论,指名回答。

出示p59实践活动课题。

说清要求,分组进行。

1、需要收集什么数据?

2、如何绘制?

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回顾总结,展示个性。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2、评一评,哪一组的统计图做得最好。

通过复习旧知识,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加强理解,并能掌握其的实用性。

在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用什么统计图来描述这组数据比较合适,再思考能否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两组数据,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这样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经历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过程,并在相互的评议和交流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各自的统计图,逐步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验证猜想,体验到数据的作用。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六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学段的统计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本单元的内容之前,应对第一学段的统计知识做简单的整理。看结构图可以说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统计观念。这一教学在此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根据以上分析,我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按层次理解定位如下:

首先我注重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知识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研究小组的交流协作,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等能力。

其次我认为重知识目标:

1、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或单式统计图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图。

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作简单的分析,作简单的预测。

最后是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统计意识的培养、统计过程的经历、对统计功能的体会(预测、决策)、对统计图表、统计量的重新认识。

从教学内容来看,统计教学以探究研讨法为主。如设计中进行下个月进货的决策时,对已有的销售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外,其结果能对下一步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从教学对象来看,小学中年级多用引导发现法、尝试教学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社会问题也会越来越好奇和关心,因此素材的选择加强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如设计垃圾调查与研究等题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等社会问题任何一节数学课都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如谈话法、讲解法等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观察、猜测、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合作能力。因为是统计课,课前要去收集、整理实例,为课内互相交流积累素材。

(一)情境创设,复习旧知。

学校要购买一批体育器材,现在要调查同学们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出示402班学生的纵向单式统计图情况。之后收集、整理、绘制本班学生的统计情况。

(设计意图:1、复式统计表、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重要基础,复习已有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握教学的起点,为新课的导入做下了铺垫。2、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认识、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

1、探究制作: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引导学生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经常把两种人物或事物成对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自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合作交流。

(2)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先自己独立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研究小组的交流协作,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3、全班汇报、交流并揭题。

4、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作简单的分析,作简单的预测。(比如说学校对体育器材数量的购买等做预测)。

(三)拓展提高。

p103某超市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一、二、三月销售情况如下表。

1、完成统计图。

2、分析统计图。

3、如果你是超市的经理,下个月应该怎样进货?

(设计意图:设计了对某超市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三个月的统计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然后从统计图中得到信息,对对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决策。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四)深入研究。

垃圾的调查与研究:

1、课前通过调查、查资料,了解当今社会的人们是怎样处理垃圾的。

2、汇报调查结果。

3、出示“细心小帮贴”

4、结合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出示四年级4个班十月份的勤工俭学收入,制成统计图。

5、分析、发现信息。

6、做个小小宣传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画张宣传画、写句宣传语、写份倡议书、可以动动手变废为宝……让全校师生、让全社会的人都加入到分类处理垃圾、减少垃圾的行动中来。

(设计此习题注重课程的整合,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由可内延伸到课外,在社会中、在生活中形成对垃圾的分类意识、减少垃圾的意识)。

(五)、课堂总结。(改变以前只对知识的单一总结,从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结合总结)。

(六)板书设计:

一张学生体育爱好项目的复式统计表,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一张合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通过回顾复式统计表的学习方法就是合并,把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迁移到所学的新知识。而且这样的设计有助于体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便于比较同类事物的统计指标及对比关系。)。

(七)整堂课的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对统计教学明确指出: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等。所以提供了很多生活素材,有体现学生年龄特点及爱好如统计体育爱好、有体现统计的决策作用如超市进货问题,有进行环境教育的。让学生主动常识从数学的角度,运用统计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第二是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和互动,在体验中得到发展。新课程理念中对统计的核心目标定位在发展自己的“统计观念”,这决不等同与计算、画画等简单的技能,而是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感觉。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学生亲自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努力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索者。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七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能根据结果做出判断和预测。

3.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难点: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和判断。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坐车吗?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汽车?星期天,我们的学习伙伴聪聪去做社会调查,他去了两个停车场,了解了车辆的停放情况。

/

轿车。

面包车。

大客车。

货车。

28。

12。

6

4

24。

10。

7

3

师:这个表是复式统计表,从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先观察读图,后个别提问。

4.师:看来大家对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都掌握的不错。其实,我们在统计时还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合作交流,探究学习。

1.出示未完成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让生观察,后提问:这就是一副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它和我们学过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重点引导生发现数轴所代表意义的不同。

3.生小组讨论,师巡视,提问小组代表发表意见。

4.生独立完成,画前师说明要求:用直尺画,先画出横条的形状再根据图例的颜色涂色。师巡视,个别辅导。

5.展示、分析统计图:

(1)师:哪位同学愿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指名)。

生展示台展示,展示的同时说明每个横条表示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2)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展示作品,交流看法。

师:这个横条为什么画到这边?可以延长吗?看数值的时候怎么看?

(3)开放性的提问、寻找信息。

师:从这张统计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您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从这两个停车场的停放情况,你能预测其他停车场停车的数量吗?

6.师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数学信息,也提出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从这份统计图统计的车辆停放情况,我们还对其他停车场的停车情况做出了预测。这就是统计的一个重要的作用,统计者的正确统计对于决策者的决定起着引导作用。

(三)巩固新知。

1.书本p107页,练习二十第一题。

(2)结合题目进行健康教育。

2.练习二十第二题。

(1)生自读统计图。个别提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结合进行热爱生活教育。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运用课件、展示台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究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设计条例清晰,层次分明。由复式统计表、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复习导入,进而探究学习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再做读图练习巩固新知,形成了一个教完整的学习体系。但仍存在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1、在引入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时,可对比参照纵向条形统计图,让生体会我们采用横向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复习复式统计图和纵向复式统计图时的时间还可以再压缩精简;3、讨论的目的性要明确,学生讨论完后,要及时反馈讨论的结果;4、根据统计图读信息、提问题时要让学生多说,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评价。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八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难点。

3、能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分析。

4、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能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四、教具准备。

例题课件或实物投影,直尺,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知识。

生:标题、数据、横轴、竖轴、单位……。

(教师总结:单式条形统计图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标题、单位、横轴、纵轴、横轴上的年份、纵轴上的人数、直条和直条上的数值组成。)。

(二)探究新知。

问:这张图与我们学过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小组讨论。(复式统计图在有:统计图名称,图标,横轴表示的是年份,纵轴表示的是人数,单位为“万人”。单式统计图没有图标,单式统计图中每年的人口数情况只有“一条”,只表示城镇或乡村的人口情况,而复式统计图每年的人口数情况是“两条”,同时表示出城镇和乡村的人口情况。)。

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认识图例,让学生知道它的作用。

(3)能同时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那么这样一张复式统计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引导学生看课件。(第一步出示纵轴、横轴内容,统计图名称,图标。第二步对比出示1985的城镇、乡村人口情况,然后出示1990年人口情况,以此类推,并说明这样的统计图就是纵向复式统计图。)。

通过观察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在教材第100页中完成复式统计图。(实物投影展示小组内绘制得最好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看图回答问题。

(1)引导学生独立回答教材第100页的第(1)-(3)题。

哪年城镇人口数量最多?哪年最少?

哪年乡村人口数量最多?哪年最少?

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

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教材第100页第(4)题,各组选代表回答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人口总数逐年上升。让学生感受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此乡村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学生通过对复式统计图中的信息分析,进一步感受到它与单式统计图的不同,从而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有着更大的作用。

4、练习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

(1)引导学生说出统计表的含义,并在书中独立完成统计图。

(2)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情况,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3)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互相交流题中的前3个问题,并在全班发表自己的意见。(回答第3个问题时,学生所提问题只要符合题意,都要给予肯定)。

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体育组男生最多,生物组女生最多,体育组的总人数最多,美术组的总人数最少。同时根据统计图可以提出体育组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美术组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4个课外小组共有女生多少人?……只要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合理,老师都应给予肯定。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4)(书中完成)。

2、教材第102页的第一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练习十九第二题。

2、写一篇数学日记。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九

预设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2、了解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难点,学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幸福小学五年级有3个组,参加课外活动的小组人数如下面的统计图。

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制出统计图,并提出以下问题:

1、哪个小组人数最多,是多少人?

2、哪个小组人数最少,是多少人?

3、体育小组的数是数学小组的多少倍?

3、平均每个班课外小组有多少人?

4、平均每个班参加课外小组的有多少人。

小组名称。

数学小组。

语文小组。

美术小组。

音乐小组。

体育小组。

人数。

16。

20。

18。

26。

40。

二、探究新知。

1、教师提出问题::根据上表的数据,如果要制成条形统计图,应怎样做?

学生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2、学生反映讨论结果。

三、小结。

制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步骤相同,但表示数据的项目不同。为了区别,要用不同颜色的直条来表示,并标明图例。

四、作业阅读教科书第99~100页上的内容。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十

1、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3、在读图的过程中,感受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点,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达和交流。

理解并能运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现代教学理论观点之一就是强调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乐在其中,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这一课中我千方百计的设法启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是他们产生学习的热情,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

1、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的实际,让他们想说、乐说,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自然复习旧知后水到渠成引出新知。新教材的应用很注重情景的创设,对旧知的复习渗透很少,而条形统计图这部分知识却是在一二三年级以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复习旧知很有必要性。

3、新授的内容是在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中进行的,知识的获取靠学生的实验、分析、推理,因此要给与学生宽松的活动、交流的时间。

4、数学知识来源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数学,又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既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又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我曾经和三小的同学有过一次愉快的合作,同学们的聪明、勇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能再次和同学们一起经历40分钟的学习与探索,老师非常高兴。在四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想你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你的班主任说吧!今天借这个机会把你最想对班主任说的一句话说给我们听好吗?(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感情)(将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抛给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便能迅速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听了同学们热情洋溢的话语,我很受感动,我想你们的班主任会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骄傲。那么你们能很快的告诉我有多少同学发言了吗?要想知道这个数据,需要用到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呢?——统计。

师出示统计表,学生汇报。(复习旧知与情境创设融为一体,使学生启动内在动力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二、新授。

我们已学会了将原始数据分类整理成统计表,那么这些数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展示?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教师出示统计图:首先观察这幅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一格表示一个单位,板书)能不能把刚才统计的发言的同学人数在这幅统计图中展示出来呢?师涂学生说,看。

学生观察汇报(两组数据的比较让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明确较大的数据为新知埋下伏笔。)。

师:你能用同一幅统计图表示出这一组数据吗?

生观察。

师:格不够,怎么办?

生分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汇报(统一一个格表示5个单位最合适)。

学生讨论并解决问题(给学生宽松的交流讨论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感受学习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

教师明确:当不能涂满格时,看一个格代表几个单位,然后把一个格平均分成几,取其中的几份。教师演示把一个个格平均分成5分,涂其中得3份。

师:我们一起扫清了障碍,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把统计图涂的既整洁又美观。

全班交流展示老师、学生各给与评价或一句鼓励的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的同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师:1、通过刚才我们完成统计图相信你从中一定获得了更多的数学信息,能说说吗?

师明确:条形统计图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简洁的告诉我们信息,当数据比较大时,我们可以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来表示。

2、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谁来帮他解决?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三、巩固练习,发展新知。

(一)试一试。

1、出示老年活动中心老人活动统计表,问:看后你有什么感受?

2、观察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明确后独立完成,教师要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进行统计时往往有很多比较大的数据,而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来展示因此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你还知道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事物还可以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吗?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加以补充并出示相关的统计图。(这个环节的安排是让学生挖掘身边的数学,便于学生理解,藉以取得学习数学所必须的感受和生活经验,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四、全课总结。

我们会看统计图,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统计图获得了很多知识。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了什么,而是我们如何知道,孩子们运用我们的智慧去感受、去发现、去探索,你就能从数学中得到无穷的知识,无穷的乐趣,希望大家都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作业:

你对今天的这节课是否满意?(选择:满意、不满意、还可以)通过调查制成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十一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110~111页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统计图,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或解释。

2.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培养数据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自主探究、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小明家准备利用假期外出旅游。出发前,小明查阅了很多资料,还把收集到的一些数据制成了统计图。

出示:北京和桂林各个季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提问: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二、设置疑问,激发需求。

谈话:爸爸看了小明制作的这两幅统计图,夸奖小明很爱动脑筋,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是爸爸又说,像这样把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画在两幅统计图上,不便于比较。请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能把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情况画在一幅统计图上,就便于比较了。)。

谈话:这真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能不能把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情况画在一幅统计图上呢?自己先在下面试一试,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如图1所示,把原来的两幅统计图直接合并在一起。 。

(2)如图2所示,把原来的两幅统计图合并成一幅图,但没有用颜色进行区分。

(3)如图3所示,把原来的两幅统计图合并成一幅图,但没有标明图例。

按上面的顺序指名汇报自己制作的统计图,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和制图过程。其他同学可以对所展示的统计图进行评价,也可以提出质疑。

明确:图1虽然合并了两幅统计图,但实际上还是两幅统计图,且横轴上的项目重复,比较的时候也比较麻烦;图2虽然把表示北京和桂林两个城市各季度平均气温的直条合并在了一起,但颜色相同,不容易区分;图3虽然用不同颜色区分了表示北京和桂林的平均气温,但没有说明哪种颜色表示的是北京市的平均气温,哪种颜色表示的是桂林市的平均气温。

讨论:怎样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北京和桂林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呢?(在图上标清楚哪种颜色表示北京市的平均气温,哪种颜色表示桂林市的平均气温)。

讲述:在图3上标明每种颜色或条纹分别代表哪个城市,像这样的标识叫做图例。

讲述:像这样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直条表示数量的条形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

三、动态演示,掌握方法。

要求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统计图的制作。

四、分析数据,感受特点。

分别提出教科书书第110页下面的三个问题,让学生逐一回答。

提问:你认为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能直观、形象地反映两组数据的多少,更便于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五、经历过程,深化认识。

1.完成“练一练”。

出示题目。

提问:看了这幅统计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再问:你怎样评价上海市和海口市2004年国庆期间空气质量情况?

2.奥运奖牌。

谈话:2008年8月,我国成功主办了第29届奥动会。这是小冬收集的第23~28届奥动会上我国和美国体育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统计。

届 数。

23。

24。

25。

26。

27。

28。

29。

中国/枚。

15。

5

16。

16。

28。

32。

51。

美国/枚。

83。

36。

37。

44。

39。

35。

36。

谈话:请把上面的数据制成统计图,并和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后,指名展示自己的作品。

提问: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条形统计图的作用,知道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能把一个不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会根据条形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解答有关的问题。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一、复习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小结。

五、作业。

1、投影展示上节课的作业,复习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画垂线;(2)定刻度;(3)画直条。

2、指导学生看例2中的统计表。

让学生注意到:各车间的人数是分男女统计的。

2、学生反映讨论结果。

3、动手制作。

师:在这个统计图上,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师指出根据统计图、统计表回答问题可以根据其中的数据来回答,不要模糊不清。

师:认真观察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6、师生共同小结: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步骤相同,但复式条形统计图要用直条分别表示两个不同项目的数据,要用不同颜色来表示,并标明图例。

7、看书质疑。

练习十二第5题。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同桌合作把近四个月家里的用水量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下节课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表扬家里用水较少的同学。

生回忆制作过程,并说一说,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反馈讨论结果。

小组讨论。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分组制作。

学生交流`。

分组讨论交流。

学生口答。

生看书质疑。

学生独立完成。

生谈学习体会。

运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索与学习。

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索,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又培养学生的评价、表达能力,落实“把评价权还给学生”的教育理念。

自主思考,分析统计图,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使之开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分析统计结果,从中了解多种信息,提出各种问题,作出一定的推断与预测。

布置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十三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上)第110—111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观察、动手制作、展示交流评价等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学习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用途,掌握其绘制的方法。

3、在探索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作出简单判断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1、联系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体育课中的投球游戏,让学生说说单手投得远一些,还是双手投得远一些?

3、比较中引发学生对复式统计图的需求。

(1)看这两幅统计图,比较两种投球方式投球的距离,说说怎么比的?

(1)先独立思考:你准备怎么合并这两幅图?

(2)同桌合作,尝试在方格纸中画统计图。

(1)(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统计图。

交流中完善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预设:1、教师介绍并在图上添加图例;2、学生提出图例,随机在图上添加图例)。

(3)学生修改完善刚才的统计图。

这样的统计图和刚才的统计图(显示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

4、揭示课题:

(2)为什么叫复式条形统计图呢?(学生交流,总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5、根据统计图,填写统计表(统计表略)。

学生独立填写后,和屏幕对照。

6、分析统计结果,感知看图比较的方法。

(1)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统计结果,思考:

a、单手投球,哪两位同学相差的距离最大?双手投球呢?

b、两种投球方式的距离,哪个同学相差最大?

刚才大家回答问题的时候,是看统计图方便,还是看统计表方便?(体会统计图比较的直观,方便)。

8、渗透科学的统计思想。

这只是五年级几个同学投球距离情况的统计,其他小组是否也这样,活动课大家可以实际投一投,将数据收集起来再比较。

三、综合应用。

1、根据某学校各年级学生近视人数的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图,表略)。

(1)思考:画统计图要注意些什么?

(3)(实物投影展示)说说你是怎么画得又快有好的?

(4)分析: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看了这个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

思考:

(1)这个班至少有多少人?哪一项体育达标的人数最多?

(2)你会比较男、女生每项体育达标合格的情况吗?

(3)你还能想到什么问题?在小组里交流。

四、全课总结。

五、拓展延伸。

欣赏不同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课后同学有兴趣去搜集这样的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十四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认识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自主探索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讨论和交流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地联系和区别。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统计图,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四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段(1-3年级)学习了较多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经历了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表的过程。再加上上节课刚学习了制作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因此本节课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知识储备。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以及《新课标》的精神,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能够发现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基于以上目标,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难点是:根据从统计图中发现的信息,说明自己的看法或想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我主要采用:

1、自学.展示.点拨指导教学法:此方法贯穿整节课的始终,通过让学生自学可以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展示交流可以锻炼学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点拨指导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2、合作交流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练习促进法: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

以教法促学法,本节课学生的学法应是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停车场如何给各种车辆设计车位呢?出示105页例2的复式统计表,这是甲乙两停车场的管理人员,对停车场的各种车辆进行统计,画出的统计表。下面我们一起对他们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从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观察,甲乙两停车场都是轿车最多,面包车比轿车的少很多,大客车的数量排第三,货车最少)。如何才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更好的分析,让人一目了然呢?制成统计图。让学生回忆昨天学习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画法?一边回忆,一边用课件演示纵向统计图的画法,最好能让学生产生并说出,数量太多,纵向条形统计图画得太高,能不能横着画呢?这时引出新课。(板书: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学尝试。

出示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1、观察屏幕上的纵向统计图、横轴上表示的是什么?纵轴上表示的是什么?而横着画条形统计图,横轴上表示的是什么?(数量)纵轴的上表示的是什么?(车的种类)2、你能试着自己画出横向条形统计图吗?试试看出示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目的是指导学生如何自学,对学生的学习给与方法的指导。

三、展示交流。

(1)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交流学生绘制的横向复式条形统图。小组内评选出优秀的作业参加全班交流。(2)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画复式横向条形统计图的注意事项。这时应组织大家互相提问,形成争问抢答的局面。

四、点拔指导:

1、根据学生的交流,组织学生说一说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对两种统计图的对比,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得到提升。)。

老师归纳总结: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其他地方是相同的。当数据的种类不多但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统计图比较方便。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第106页的“做一做”

组织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体会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通过整理,再完成统计图,交流信息。

2、完成教材107页练习二十第3、4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十五

教学内容:书106页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习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提高学生根据图中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复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点,从而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课件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xx年北京市各季度的气温情况统计图。

2、谈话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设计,引导学生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为复式条形图的学习做好铺垫。)。

1、课件出示例2。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同桌交流你观察到得信息。

(先观察,然后同桌自由说,在指名说说获得的信息,不需要完整)。

(2)师:这幅统计图和以前学习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能同时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条形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

(3)师:从这幅统计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如北京市第一季度的平均气温是1℃……桂林市的平均气温始终比北京市高……浅蓝色直条表示北京市的气温,深蓝色的直条表示桂林市的气温……)。

(4)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度相差最小?

(5)北京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桂林市呢?

(6)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

2、根据统计图填写统计表,并汇报填写结果。

季度。

平均气温。

城市。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北京市。

桂林市。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

(1)先让学生说一说统计表中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说一说统计图中电脑组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把数据填写在统计图中。

(2)说说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一、 确定直条高度。

二、 画边框。

三、天色。

四、 标数据。

2、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观察统计图中上海市和海口市空气质量的情况,让学生说一说每日各城市的污染指数是多少。

师:污染指数是指用数值来反映环境污染程度的一种方法。而环境污染又包括大气污染、液体污染、固体污染和噪声污染几个方面。

师: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呢?

3、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校了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给同学们说说。

五、作业布置。

练习二十一第2、3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十六

1、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表格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2、让学生经历把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比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能比较积极地评价和反思学习的结果。

4、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幻灯片出示学校里开展的一些活动,有醒狮,眼保健操、广播体操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电视上知道的。

师:那你知道中山市有多少人吗?

师:看来,这些数据同学们都从不同的途径收集,这里老师也收集了某地区的城镇和乡村的人口情况。

师:从表里我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这些信息除了用统计表来整理外,还可以用什么来整理呢?

二、探究新知。

师: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口数”。纵轴的每一格代表多少人?

生:10万人。

(演示课件,出示1985年和1990年城镇人口的直条。)。

师:我们画完直条后,还要标上数据,这样更便于比较。(板书数据)。

师:你会画吗?

生:会。

师:现在我们把男女分成两组,男同学画城镇人口的统计图,女同学画乡村人口的统计图。

(展示几个同学的作业)。

生:我觉得麻烦了……。

师:你有什么好建议?

师:那两张图能合成一张图吗?

生:可以,因为两个图的横轴和纵轴是一样的。

师:你打算怎么样把两张统计图合成一张呢?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四人小组讨论)。

师:同学们非常积极地讨论,你们想不想一起分享一下?谁来说说。

(指名回答)。

(有人把直条加起来,有人把直条叠起来,还有人把直条紧挨着)。

师:哪一种更便于比较?

生:两条直条紧挨着便于比较。

师:这样能不能区分哪一个是城镇哪一个是乡村?你有什么办法。

生:城镇用一种颜色,乡村用另一种颜色。

生:我们还要标明那种颜色表示城镇,那种颜色表示乡村的。

师:说得真好,我们是知道,那别人怎么看得懂呢,因此我们进行注明,在生活当中,大家也遇到了跟你们一样的问题,因此他们在图的右上角进行说明。

师:蓝色的小方块表示“城镇”,红色的小方块表示“乡村”。(点击幻灯片)。

师:这些小方块我们叫做“图例”——(板书  图例)。

师:通过我们集体讨论,我们得到了一个新的统计图,这个统计图既表示了城镇人口的统计图,也表示了乡村人口的统计图,因此它有一个新的名字,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  复式)。

(学生画图)。

3、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通过比较分析,相信你们一定能发现更多的信息。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点名回答,一个人读题另一个回答)。

师: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每年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而且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乡村人口不断减少。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习的统计有什么不同呢?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生: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图例,它统计了两组数据,有两种颜色。

三、 巩固练习。

(学生观察)。

生:不能,因为横轴的年份不同,纵轴每一格的数量也不同。

2、课本101页“做一做”

师:在生活当中,除了统计城镇和乡村人口可能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外,还有好多情况也可以用到,比如统计男生女生参加课外小组的情况。请看下面的复式统计表,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注意看清图例的颜色)。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课外小组?请同学们课后统计本班男生女生课外小组的情况,并完成第4小题。

3、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师: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统计男生和女生参加课外小组的情况画在同一统计图中,便于我们比较分析,还有像下面的情况,(饮料销售)。

师:这个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生个人生涯规划书(优秀17篇)

    不久前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普通高中新增地方课程课时学分安排的通知(以下称通知),此次新增地方课程涉及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艺术,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其中,语言与

    勇于突破心得体会大全(18篇)

    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改进和提升提供指导。下面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范文,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

    叉车火灾事故心得体会(精选20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让我们更加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与感悟。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带来一些生动、有趣的心得体会案例,欢迎大家一起欣赏和学习。

    学生餐费补助申请书(实用20篇)

    更多申请书是评估求职者能力和适应性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招聘方选择合适人才的参考。这些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申请书,包括奖学金申请、就业申请、项目申请等。

    学校教师工作情况的个人总结(通用21篇)

    在个人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并思考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和方法。对于个人总结的写作,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范文,通过阅读和分析,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写作的启发

    申请领养孩子的申请书(汇总15篇)

    申请书的核心是突出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并同时展示对目标的认知和热忱。小编整理的以下申请书范文涵盖了多个领域,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xx市公安局领导:本人现用名“

    年度总结工作展望(汇总18篇)

    年度总结也是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一个分析和思考过程。在这里,我们分享一些成功的年度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忙忙碌碌间,我们将走过

    领导授课心得体会及感悟(模板16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和问题。希望以下这些心得体会范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观点和思路。近年来,党史教育成为了一

    幼儿园调研心得范文(24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经历,并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们在写心得体会时运用了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希

    物价上涨的两会心得体会(优秀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回顾和回想过去的经历,梳理思路,发现自己的成长与不足之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时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写出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