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论文(实用十一篇)

时间:2023-03-31 作者:储xy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论文篇一

论文摘要:在远程网络教育中,交互性(互动)是决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交互活动直接影响着远程课程的学习效果。影响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交互水平的因素主要有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同时高质量的互动对“教”与“学”都有着新的要求和影响。

论文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互动教育质量

教育的网络化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现代远程教育已经进人基于网络双向交互的电子通信技术时代。以媒体为中介的网络教学交互活动逐步取代了面对面的人际交互,成为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在远程教育中,任何一门远程课程的学习效果都需要交互的积极参与,交互越多,学习者对课程的学习效果越好。所以网络交互活动直接影响着远程课程的学习效果,是决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必要对其进行深人而广泛的研究。研究网络环境下远程教与学过程中的交互活动,对于更好剖析教师的角色、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更适宜的远程学习环境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网络教学互动的内涵与优劣性

1.网络互动的内涵

1979年,daniel和marquis将交互与独立学习作为两个对立的概念,其中交互是指学生与教师或教育机构成员之间的交。美国远程教育专家温格(wagner)将交互定义为“个体与小组间的交互作用,至少需要两方和双边的行动”,他将交互性定义为:“是对技术提供的连接点与点能力的描述。wagner认为交互是人的行为,交互性是技术系统的特性。杜威(deway)提出交互影响的概念,他认为,交互“暗示了某种情境中环境、个人与行为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网络教育中,交互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双向交流,指借助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完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交流过程,其主要目的就是使用计算机网络作为教与学的媒介,让学生能主动而有效地学习,以提升教学效果,开发学生智力。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学习者与教育者、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以及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相应地,有三种基本类型的交互形式: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者―教育者,学习者―学习者。每种类型的交互对学习者和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影响。近年来,远程教育研究者提出了第四种交互类型:学习者一界面交互。它指学习者使用界面技术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学习内容通信、探讨有效的知识内容与含义。

2.网络交互的优劣性

某干网络的第二代远程教育交互的优势卞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互的多维性。体现在网络中的交互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

(2)交互的多向性。体现在学习者获得的信息资源可以来自网络课程或网络教师的指导。

(3)交互对象的多样性。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面对的交互对象可以是教师、专家、其他学习者以及网络访问者。

(4)交互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例如电子信件、bbs、留言簿等。交互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交互,体现了自主性和灵活性的要求,使得交流能基于学习者的要求来进行,体现了建构学习理论所提倡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过程。更突出的是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得到发展,远程教育网络上进行同一学习内容的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和协作得以加强。

(5)交互内容的丰富性。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交互双方采用的学习媒体可以是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

(6)交互的主动性。网络中的教学过程坚持采用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自己喜欢或方便的方式进行学习与交互。

人机和人际的相互交流和交互作用,加强了师生间交流和集体教学活动,大大激励和促进个体化学习和学习者或小组间的协作学习,使教与学更加开放、灵活、多样性和个性化。

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不同,网络教育中师生间具有时空分离、教学分离的特点。因此,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提倡学生利用各种学习媒体进行自主学习。但是随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对网络教育的信任度、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孤独感,以及如何合理安排自主学习的进度等。根据调查显示,对于远程教育能不能提供像非远程教育环境中同样程度的交互作用,教师和学生都心存疑虑。例如,有关调查显示,在将近40。名被调查者中大约30写排斥远距离学习,因为他们认为远程教育的质量不及面对面的课堂教学。

因此,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加强师生间的各种交互。

实际上,科学的教学设计,远程教育课程实际上能提供比传统面授课程更强的交互作用、更实际的个别化教学和更及时的反馈。这就要求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对良好的交互环境做贡献:教师必须有效利用技术,科学地进行课程设计和选择教学策略,以确保最大程度的交互;学生要通过积极的提问来弄清楚问题,通过及时反馈来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二、网络交互对“教”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远程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者本身、教师、任务、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在网络互动中,虽然起主体作用的是学习者,但是其他三个方面因素对学习者个人的知识建构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核心因素是教师。网络教育教师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设计、开发和发送多媒体课程材料,二是在学生学习时通过各种双向通信机制实现师生交互作用,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通过交互教师给予学生社会―一心理支持和技术支持,从而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出良好的网上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参加网络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

因此,与传统教育相比,远程教育中教师的角色从讲授者转变成了助学者。一方面,教师在设计的课程材料中融人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教师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辅导、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维持等方面的帮助。教育者应该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来促进学习中的各种交互。

1.网络互动方式对教师对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交互技术作为远程教育的重要基础,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技术突破重建交互。新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推动远程教育的交互方式的变化和交互性的增强。交互工具为实现课程交互提供技术基础。但是,交互工具只是为课程交互提供了可能,能否发挥作用还要看使用情况。网络教育教师的功能决定了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但要熟悉交互技术,而且要根据各种交互方式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育内容、教学目标和课件开发者共同参与来进行远程教育课程教学设计。

2.创建良好的网上互动环境要注意资源配置和学习任务的设计。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努力给学生全方位的学习支持,要在网络资源的配置上下功夫,围绕本课程的内容进行建设,要有完备的教学文件作支撑。比如课程的实施方案,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大纲、课程说明、音频资源、历届试题、相关链接、教学进度及时间安排、教学手段、辅导教师联系信息、教学组织、学习任务等。让学生来到网上课堂,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氛,避免学生上网学习时无所适从、迷失方向,从而产生挫折感;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层次,年龄特征、认知结构、学习方式、心理条件、性格等多方面因素,注意做到具有针对性、难易适度、注重引导他们运用课本知识分析实际生活或工作中的问题。

课件是交互技术和交互方式的具体教育实现,其交互性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在课件的交互式设计中,要通过确定适当的交互技术,选择科学的媒体表达形式、合理组织交互方式、利用多种信息反馈等方法保证课件的交互性。例如不同的媒体表达形式对学习者反应行为的支持程度是不同的,应该给学习者提供多种响应操作,以适应不同的需要,丰富的表现手段有助于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引起其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3.网络互动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网上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但是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主动提供支持服务,使学生时时感受到网络教学的现实性,消除疏离感。

由于网络教学还是一个新事物,学生进入这个环境还有一个适应过程以及承受新学习模式给他们的学习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的问题,因此,他们特别需要情感上的支持,这时网络教师要发挥主动性,通过网上的多种交互方式,多方启发,积极诱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给他们以信心和动力,消除学生心里障碍,帮助学生渡过不适应期,积极参加网上学习。

在与学生的交互过程中,多肯定他们的优点,多鼓励他们,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的“溺爱”。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尽量用委婉的语言表达或是通过较为隐私的途径,如电子邮件、留言板、面谈给予指出,使他们有一种安全感,敢于向教师袒露心扉,减少教育中的威胁性,创造“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气氛。教师要注重运用教学艺术消除网上教学环境的疏离感与隔阂感,化虚拟的网上教学环境为现实教学环境,既有老师及时的支持服务工作,又有学生的广泛参与网上教学进行师生交互,没有学生参与的网上教学就不是真正的网上教学,这个教学环境就是一个空壳,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4.要给学生及时、正面的反馈.使学生随时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增强学习信心。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交互,是由一系列的教学对话构成的,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问题。调查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反馈不及时,会降低学习者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如果学习者得不到反馈,或者反馈延迟很长,他们可能不再继续参加交互。

网络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学习方式,师生的准分离状态造成的疏离与隔阂使得学生对于网络另一端的所谓“老师”产生了一种不信任感,加之情感的缺失,学生对于网络更是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鼓足勇气发个帖子、给教师发送电子邮件或者通过其他交互方式和教师沟通,如果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学生必然就对网络敬而远之,师生交互活动就无法进行下去。网络环境中的师生交互是否成功,取决于教师回复学生的问题时间及态度,如果一个学生发出的求助信息,久久得不到教师的响应,其失望程度就可想而知,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失去对于网络教学的信任,甚至动摇其学习信心。如果及时处理、认真回复学生问题,学生就会觉得老师时时在关注他,重视他的问题,就会重视网上学习,逐步养成网络学习的习惯,乐意与老师进行交流,从而培养起人气,形成师生交互的良性循环。而且教师提供的反馈,可以使学习者了解学习的结果、是否已经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以及掌握的程度,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

三、网络交互对学的影响

与传统教育相比,远程教育中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听教师讲课。在远程教育中,学生对课程的参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丰学习某门课程的内容,二是学生通过网络向教师提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自身的意义建构完成学习任务,同时,通过与教师及其他同学的交互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全面理解。

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动的一方,学生是被动的一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意义建构并不一定会完全实现,或根本就没有发生。如前面所述,在远程网络教育中,学生对课程的参与主要体现在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课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是主动的一方;同时通过与教师交互全面理解所学的内容.与传统课堂相比,学生的参与程度较高,但缺少教师的及时监管,学生参与的形式和程度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课程交互。

远程网络学习者是交互活动活动的主体其自身所具有的认知情感等特征以及其对网络教学交互活动的熟悉、适应、满意程度等都将影响网络交互活动的`质量的核心。

1.要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动机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希望受到关注、鼓励等情感因素影响其参与教学交互活动的积极性。参与教学交互活动的学习者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是产生高水平交互的前提,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不明确,或学习动机不是对学习内容意义的正确建构,直接影响教学交互质量的提高。

远程网络教育中,学习者应明确观念,增强学习主动性,真正以提高自身素质为目的,不受其它观念的干扰;树立“我要学”的主体意识,认清再学习对于适应社会、发展个人的重要性;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应以力图自己解决,改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毅力,视再学习为人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真正实施“活到老学到老”,及时补充自身的不足,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2.及时总结互动经验。由于远程教育具有时空分离的特性,学习者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体与教师及其他学生交互。以计算机为媒介交流是学生与教师交互的重要途径。因此,学生在这方面的先前经验会影响到学生与教师及其他学生的交互。

学习者对媒体的熟悉程度和远程学习经验是教学交互活动能否顺利实施的保障,对媒体运用不自如、缺乏远程学习经验导致学生参与教学交互的技术障碍,从而影响学习者参与教学交互活动的信心。

调查表明,学生以计算机媒介交流的先前经验,有助于交流的成功,因为具有较多先前经验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适应这种交流方式。有较长cmc(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经验的学生喜欢参加同步和异步在线讨论。而刚刚接触cmc的学生,参加在线同步讨论感觉不适应,他们更喜欢异步交流,因为他们能用一些时间去思考他们的想法。

3.自觉进行自我交互。在网络教育中,学习者可以比较自由地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及学习进度,学习的主动控制权掌握在学习者自己手中。但是,对于学习材料的掌握始终要靠学习者自身的消化。所以,学习者的自我交互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重要环节之一。自我交互是学习者依据学习内容、进度与自己进行对话和交互,这就要求学生要从表面层次深人到对问题的理解,对所学知识能够进行“深加工”。学生要积极进行反思,能够对学习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并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4.注重社会性联系活动。研究表明,学习者之间融洽的关系和较多的协作能引起更高水平的交互。在远程教育中,学生自学课件,通过自身的意义建构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活动激励并保持学生对课程内容学习的兴趣及动力,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一些小组活动,促进彼此之间的联系,在选修课程的学生范围内形成良好互助的氛围,帮助学习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结束语

网络教育是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交互功能是网络教育的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功能。要达到良好的网络交互,对“教”与“学”都有新的要求。教师要从传统教学中走出来,积极主动地组织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交互活动,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同时,学习者应该增强自我学习能,能够在交互式环境下利用各种交互手段主动学习,要从自身出发,根据个人的认知结构、学习方法的特点,结合现代教育的交互手段,建立适合自己的良好的自我学习方法。

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论文篇二

摘 要:网络对教学的渗透使得传统的翻译教学方式受到冲击,从而引起我们对新的翻译教学方式——网络翻译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网络教室;翻译教学;互动

在传统的翻译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指挥者、评判者,学生在翻译学习的过程中是接受者,两者关系非常单一。翻译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帮助学生培养语言传达的意识,理解作者,把自己放在与读者交流的位置上。在当今网络信息技术如此发达,更加要求我们加快外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去营造交流氛围,让学生在一种既充当译者又充当读者的环境中掌握翻译的要旨,领悟翻译实质,而不是用些机械的规则去限制他们,单纯地评判他们的译文。我们应该利用并优化网络的实时性,进一步拓展我们的教学模式。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是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的有效教学手段,也是考察学生综合性的语言技能的标尺之一,是高等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部分。但在传统翻译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社会界限仍旧明显,采用的是“一言堂”式的方式,学生只是给某一位读者翻译,那就是老师。老师的观点、评判言论非常权威。一般来说,教师先讲解翻译的技巧,然后做翻译练习,再将学生讨论的问题收集起来,由老师给予讲解或讲评,但问题在于许多疑难点是在翻译转换的过程中发现的。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翻译过程无法公开化,更难以进行充分的适时交流,教师也无法了解到学生遇到的具有典型意义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学生之间更是难以通过交谈互相学习。

二、网络翻译教学的优势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电脑的普及和使用,使得每个学生的知识源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学生的知识主要是来源于课堂、教师、书本,而网络将学生和世界信息知识库连接了起来。教师在网络教学模式中充当的是有效信息的提供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协调者、监督者、管理者、帮助者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qq群、电子邮箱、微信、微博、博客等多种网络渠道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及效果反馈。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网络翻译教学具备以下优势:(1)教师可以将学生所有作业、课外实践、论坛发表的评论等语言文字信息,收录进学习者个人语料库。(2)在线翻译工具的丰富和及时更新让网上翻译教学实践具备可行性和适时性。(3)翻译教学网站在教学中所展现的灵活性、针对性、适时性、交互性和生动性是传统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而且通过相关网站链接,使教学更具系统化和有效性。(4)网络辅助翻译教学,减少了教师的重复劳动,减轻了授课强度,有利于教师备课和业务提高。

三、如何将网络运用到翻译教学中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教室已颇具规模,尤其是在一些重点大学。什么是网络教室?这些教室是由若干台学生用的电脑、教师主机、服务器和控制台以及教学网络软件构成,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电脑上国际互联网,可以点击“网上邻居”联网。学生可以通过互发电子邮件和网络聊天的方式相互调看作业。学生是教学的中心,他们接受教师布置的翻译任务,之后可以参加同学间的译文评判和讨论,这样的学习模式是即时性的.、开放的、活跃的。教师可通过主机讲课,可以在局域网上监看学生的作业和收发、批阅作业。大家可以公开展示自己的翻译过程,用文字的方式讨论,切磋翻译技巧和所遇到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在线翻译、在线字典等工具。整个过程是交叉式、自由式的。教师更多地成为了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而不仅仅是个施教者。

丁往道先生曾经说过:“写作是一种社会行为。”所以译者不能忽视读者的存在,生搬硬套规则,而犯了翻译病。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从更高的层次去理解翻译的过程。“忠实”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合适宜呢?是不是逐字逐句地死译呢?

在网络教室中,教师可以随时随意监看某个学生的翻译过程。即可以调出其译文在全班讲评,表扬学生翻译的精彩,也可以提示其他学生不要犯类似的错误。这种修改在翻译教学中极其重要,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很难做到在不影响学生兴趣的前提下观察并发现学生翻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网络环境为翻译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通过这种网络模式的学习,提高了自身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拓展了视野,有效地激发了翻译学习的积极性。

归纳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种网络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1.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构建自己的语料库。在讲授某一文的翻译时可以随时调出相关的名作、范文,让他们谈谈各自的感受和收获。

2.对待学生要以表扬为主,对待其译文精彩之处和取得进步的学生可以用网上公榜的方式及时肯定。

3.开展适量的翻译欣赏课,让学生的译文与名家的作品作比较,然后总结心得体会。

4.让学生分组合作翻译,让学生相互批改,从同学那里获得启发,有时这比教师的说教意义更大。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很多教师都感到使用电脑教学的迫切性,但面对新东西一时之间往往难以下手,甚至是难以适应,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焦虑感和畏惧感。因此在网络教学课程设置方面应或多或少考虑并结合当前学校及学生的状况。

如果学生程度比较好,一个星期四节英语课,那么可以采取隔周二节网络教学课的方式;一个星期六节英语课,可以每周二节网络教学课的方式。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一定量的翻译练习基础之上的。一般而言,每星期200~300字左右的小篇章,每学期1~2篇大文章较为合适。

事实上,通过网络进行的翻译教学为充分发挥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在这样一个网络化环境中,教师可以在面对面授课和网络授课这两种方式之间随意转换,既可以以教师为主进行授课,也可以以学生为主进行讨论。这种相互转换的方式可以给大家一种新鲜感,可以刺激学生的神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成为学生自我的需要和乐趣,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减轻教师劳动强度,更增加教学的拓展性、科学性和严谨性。所以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网络在翻译教学中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网络成为教师与学生翻译教学活动中沟通的桥梁,使课堂翻译教学再也不会枯燥无味。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英汉翻译技巧[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80-85.

[2]毛荣贵。英译汉技巧新编[m]。北京:外文出版社,:56-58.

[3]research,ers and writing theory[c]。new york: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1990:7-16.

[4]宋志平。关于翻译教学的反思[j]。上海科技翻译,(4):10-12.

[5]baston,trent. the origin of enfi[a]。bertram bruce, joy kreeft peyton & trent baston:20-25.

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论文篇三

网络对继续教育的影响论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网络技术;继续教育;成人学习

论文摘要:互联网的出现给人类的教育活动、特别是面向成人的继续教育活动带来了全新的改变。分析了网络出现给继续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并指出了网络背景下继续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人类社会发展的脚步已经迈入了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世界,正在变革着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的生存方式。互联网在给人类生存方式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人类的教育活动,特别是面向成人的继续教育活动带来了全新的改变。

一、网络对继续教育的促进作用

1.改变了继续教育的时间观。网络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运用,冲破了传统教育中的时间藩篱,使随时学习成为现实。灵活的时间安排是在职成人参加继续教育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成人学员对继续教育技术进步的理想与期盼,但是传统的继续教育难以满足这样的条件。网络的出现打破了这样的局面,全球网络化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时间观念,把时间的限制缩减到无穷小。网络的数字化不仅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使网络日益成为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而且缩小了信息储存的空间,使信息的储存变得简单、方便、易行,特别是随着各类u盘的使用,大量信息已经达到了随身可带的地步。通过网络借助计算机多媒体,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随时安排自己的学习。随时学习再也不是梦想,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2.改变了继续教育的空间观。网络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运用,冲破了传统教育中的空间限制,使随地学习成为现实。全球网络化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地域观念,把距离的限制缩减到无穷小。在传统教育下,教室是最基本的空间单位,要学习、要求知必须到教室中来,不管这个教室处于什么方位,离你有多远。网络的发展则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极大地延展了教育空间。不管你身处何地,只要身边有一台电脑,一根电话线(或安装了无限网卡),就可以通过网络选择自己喜欢或应该学习的内容,遇到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足不出户向千里之外的老师请教,向自己的同学寻求帮助。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使教育超越空间的限制和文化的隔膜,走进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成为没有国界的全人类的教育。

3.缓解了继续教育师资紧张的矛盾。由于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传统课堂教学客观上需要大量的主讲教师,而高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又往往把继续教育定位于利用校内富裕资源层面,导致继续教育的师资队伍长期处于一种紧张与不稳定状态。网络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则有效地解决了继续教育师资紧张的矛盾。一个课件制作完成后投放到网上,可供数百乃至数千名学生同时使用,这不仅规范了讲课标准,提高了讲课效率,而且在客观上节约了大量的师资。而随着所需聘用主讲教师人数的大量减少,在继续教育教学中对教师的选择就可以做到优中选优。让最优秀的教师来做主讲教师,让最优秀的主讲教师按照继续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制作出适合成人学习的课件,从而保证了继续教育的授课质量和学员的学习效果。

4.解决了继续教育中的“工学矛盾”。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是在职成人学习中由来已久的矛盾,从继续教育这种教育形式诞生的那天起,工学矛盾就出现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学习一般由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统一作出安排,由此带来的工学矛盾虽有但不突出。然而,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工学习已不再由单位安排,而是由职工个人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自行安排,由此产生的工学矛盾十分突出。在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下,不少学员常常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法按时参加面授阶段的学习,且一旦缺课很难再向老师请教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极个别学员因为多次缺课而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在网络教育模式下,学员既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点播系统学习,又可以用电子邮件向老师请教,还可以通过论坛或聊天室向同学请求帮助,从而使工学矛盾带来的学习障碍化解于无形之中,工学矛盾名存而实亡。

二、网络给继续教育带来的挑战

1.要求变革传统的继续教育思想观念。长期以来,我们秉持并加以运用的教育思想与观念,包括据此所形成的教育理论,无一不以工业文明为背景,无一不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培养目标上,总是局限于“知识主义”旧观念,不能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在教学内容上,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不能反映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体现网络时代精神,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会讲授”为重点,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在教学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强调传授知识标准化,忽视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一般采用教科书、粉笔、黑板、图表、模型等静态设备进行,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的要求。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彻底冲击现代教育的理论基石,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在工业文明背景下形成的教育理论,重新考察工业革命以来的教育观念与实践,对教师的概念和职能进行反思,并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

2.要求改变传统的继续教育形态。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其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始终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在人类的教育历史进程中,围绕着传播媒体和技术工具的变革,教育形态曾发生过两次重大的改变:其一,文字的出现改变了原始的口耳相传的教育形态,不仅使“眼看”、自学成为了现实,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加速了人才的培养;其二,印刷术的产生改变了教学内容的载体,不仅提高了印刷书籍的速度和质量,加速了文化和知识的传播,而且为近代班级授课制的诞生奠定了教材基础。如今,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体的网络的出现,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将是巨大而深远的。因此,继续教育应作如下方面的转变:一是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二是从课堂教育向网络教育转化;三是从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化;四是从学历层次教育向淡化学历层次转化。

3.要求变革传统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与普通高教一样,长期以来继续教育实行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或者灌输给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这种建立在主客二分、主体控制客体哲学基础上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对学生一方来说,是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可以想象,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这就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学生获取信息手段的丰富,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唯一占有者、先知者、权威者,原先那种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静”式教学模式将被彻底打破,代之以重体验、感悟、探究和创新的主动式教学模式。

4.要求革新传统的继续教育内容。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和记忆知识为主要内容,特别重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却忽视了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低下。在网络技术背景下,人类科技知识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根据有关专家统计和预测,20世纪70年代知识积累速度为二十年增长1倍,20世纪90年代减为十年,21世纪初降到三至五年,今天互联网上的数字化信息每一年就会翻一番,未来三十年人类科技知识总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00倍。而与此相反,知识的半衰期却在日益缩短,工程知识的半衰期由原来的五年缩短为二年,社会科学由十年缩短为五年,而计算机信息的半衰期仅有半年。知识总量的迅猛增加和知识半衰期的疾速下降,给更新教育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网络的继续教育,要走出传统教育中以传授陈述性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模式,要更加重视程序性知识,特别是策略性知识在教育中的传授与运用,不仅要教给学生必备的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技能,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方法。

5.对继续教育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教师就是知识的化身,就是文化的代表。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主导者,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传授者和解释者,而网络背景下,教师已不再是知识和文化的权威拥有者和为学生提供信息的唯一来源,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由教学双边活动的控制者成为教育和学习的参与者。网络背景下,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教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获取体系的建构者转变,从知识的领路人向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转变,从教材教学的执行者向教学资源的设计者转变。第二,教师应该了解和熟悉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并具备对计算机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第三,教师应该熟悉与网络相关的知识,切实掌握在网络上进行教学的方法,并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教学、通讯与查询。第四,教师应该具备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相关的知识,并能够运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课件制作与开发。第五,教师还应该具有教学设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征,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和方法,实施既定的教学方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谭萍.论网络对终身教育的影响[d].南宁:广西大学,.

[3]马松庭.论网络技术引起的教育形态进化[j].中国成人教育,,(5).

[4]孙建明.略论信息化社会的教育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01,(6).

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论文篇四

网络互动,让作文教学栩栩如生论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了许多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他们把写作当成了一件痛苦的事。其实同阅读方式一样,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之下,写作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当代信息技术丰富了人们的理解及表达方式。各种字处理系统软件的出现和日益完善,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写作效率,而且也丰富了写作内容和方式。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了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打草稿、写文章,还是插入图片,都能较为方便地在计算机上进行。

同时,在使用电子媒体工具的写作中,让学生能够使用符号、图像、声音等各种形式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多媒体作文无疑成了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和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于课堂教学:《乘着想象的翅膀》是我利用网络环境,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进行作文创作的一节想象作文课。其教学过程包括如下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进行创新训练。学生通过聆听网上音乐,网上拼图游戏,谈自己的想象,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自己喜欢的想象作文的欲望。

2、网上学习,协作探究,进行写前准备。“作文素材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作文知识和作文素材,学生通过网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新方法,学习新经验,启迪新思维,开阔新思路。

3、网上再学,群组交流,拟定作文构思。学生在自主上“作文素材网”内容的基础上,小组交流,互相帮助,确定各自的作文内容。

4、运用所得,展开想象,进行片段创作。学生在网上展开想象的翅膀,借助多媒体工具,运用所学作文知识,将想象中的人、事、物、景写成一个作文片断。

5、资源共享,集体评议,进行反馈修改。学生利用网络功能把自己的作文传送给大家共同欣赏。同学们同位合作,自由点击自己喜欢的作文,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推荐自己的作文,并及时评析,反馈建议,进行修改。 这是一堂典型的师生通过网络互动的作文课,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电脑,创作出一篇篇内容具体、形式新颖、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作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本节课利用多媒体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创造了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和丰富多采的知识,促使学生脑、眼、耳、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生的写作兴趣被真正的调动了起来。

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知识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以其信息的大容量、超强的处理能力、丰富多采的对象以及生动形象的人机交互吸引着学生,在这节作文课中,我巧妙运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采的教学资源,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学生通过网络互动,自己搜集、探究、综合信息,一切都显得那么轻松而富有活力,学到的知识更丰富,思维的训练更深刻,学习的收获更广泛,培养了他们的各种实践能力,点燃了学生心中创造的火花,而且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发现、共同探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在这里悄然形成。关于教学“资源库”:教会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和“资源库”,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必要条件。

基于这样的考虑,这节作文课,我创建了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合作、探究知识的多媒体资源库。这节课的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与学习专题相关、扩展性的学习素材资源,这里既有优美的词句,又有优秀的范文,还有写作文必不可少的`写作方法……这些内容的设计为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写好作文提供了极大地帮助。关于评价:在本节作文课中,我还重点关注了对学生的评价。《新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提出:评价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此,在课堂上,我更多的关注了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综合信息的能力,关注了学生在协作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我还注意了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三者的结合,引导学生借助于网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学生自我控制调节和多角度考虑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反思和改进。

这节作文课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人机互动,合作、探究的环境,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学习,体会到了自主建构知识的快乐;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合作交流,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创作作文,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展示成果,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必将得到大的提高。应该承认的是在这节作文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并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论文篇五

语文教学网络影响分析论文

一、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快速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在此,我们就先来讨论讨论网络发展对语文教学起到的积极的教学影响。

1.网络的丰富教学资源能为学生提供十分有价值的信息

网络知识和信息的开放性使得网络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在网络信息中就比较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或是信息。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大优点。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也就是计算机还未出现之前学生或是教师想要找寻一个汉字或是字词还需要查阅资料很长时间,而自从网络及互联网逐步普及以来,这样的事情便成为了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学生自己在查找一栏中输入电视机或是电冰箱就会出来十分全面的讲解,对于语文这门语言教育学科而言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2.网络的开放性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语文知识

汉语语言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能够较好地学习汉语言并加以利用是一件很艰难也很枯燥的事情。当网络逐渐盛行之后,开放性的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就给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重要的信息搜索平台。在网络信息时代,自由开放的信息世界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运用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并将其进行适当的应用。相对于从前的语文教育只能够局限于校园中、教材中的知识来说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素养的综合能力上具有独特的教学意义和教学效果。教学中运用网络平台、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可以丰富语文教学课堂,真正摆脱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学习的氛围,使知识和教学都更加鲜明、活泼,促进教师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在传统教学中语文写作的素材只能够局限于学生身边发生或是听到的事情,这样就会使写作内容缺少新鲜感。而现在网络逐渐盛行之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索一些比较有新意,大家又没有提及到的事件,并在自己的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起来,这样就会在内容上丰富自己的写作水平,而且可以运用最恰当最适宜的事例去论证自己的写作观点。同时在学生搜索和筛选的同时感受别人写作的特点和魅力,并且加以借鉴和利用,不断拓宽自己的语文知识面,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3.良好的网络资源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德育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思想观念。这也是现代社会对未来人才要求趋势。网络信息对民主和人文关怀的不断关注和深化,确保了在网络信息库中存在着大量的包含爱意的信息资源,当学生去关注和搜索时能够在思想感情上打动和感染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网络信息和内容传播能提高审美能力的语文内容,这要比传统教学中教师课堂中不断的讲解方式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在教学效率方面的收效就会很乐观。

二、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的消极作用

网络的发展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教学的便利和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语文知识教学进入了更加现代化的教学形式。但是我们看待问题不能够太片面,一定要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在包罗万象的网络时代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新鲜的教学资源之外,也使得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网络制式的随意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文教育的顺利开展。

1.过于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网络就像是一个很大的知识框架,里面包含着很多我们教学需要的或是不需要的知识和事物。在现代网络逐渐深入人心的网络时代中,人类出现了过于依赖网络的心里倾向,大多数人嘴里和心里都在喊着“不会、不懂就找百度”的思想。这样在很多学生看来,百度便是他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思考问题的“大脑”。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遇到一些问题或是知识上的理解出现问题后,第一想到的不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分析来寻找到正确有效的解决办法,而是“百度一下”。但是对于网络中的知识来说,它的编写过程并没有我们的教材和一些参考书籍编写的严谨并遵守法律法规。在百度百科中只要编写者发出的信息词条没有明显的违法,我们的法律法规就会在网上呈现很长的时间,如果编写者不注意出现了语文表达上的失误,也会被学生和其他人士广泛流出。

2.语文语言的规范性也逐渐受到网络流行语的威胁

网络时代中最重要的就是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盛行。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它靠着庞大的网络系统进行传播,就会不断地快速地流传到实际生活之中。对于正在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来说,对这种新鲜事物的追捧和高度的兴趣就会促使这些网络流行语的快速传播,并在学生群体中得到流传和应用。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冲击到我们规范的语文表达,和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例如,网络中流行的“有木有、亲~、东东”等语言,如果学生过分地接受并利用这些语句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用语的规范性,也会逐渐地在语文学习中丧失语文规范表达的能力。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对中学语文教学既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又有比较消极的负面影响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应对消极作用的教学措施,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和平台,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教学影响,确保网络时代能够真正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所服务。

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论文篇六

一、空间向量的引入增加了立体几何教学的内容

空间向量的引入丰富了立体几何教学的内容,这主要体现在课程理念变化以及课程内容改变两个方面。

1.在课程理念方面

新课程注重学习方式的改革,要求学生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实现学生自我的“再创造”。在立体几何中引入空间向量正是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表现,空间向量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融合了计算机技术与数学知识,直接利用向量的方式提出问题为学生解答立体几何题目提供了新的解题方法。这就密切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同时,空间向量的引入,促进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在教学内容方面

空间向量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纳入教材当中,涵盖了空间向量的定义和原理、线性运算、直角坐标运算、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的应用等方面,这丰富了立体几何的教学内容。

二、空间向量的引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空间向量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体现在向量的.特征上。一方面,向量是代数的,因此可以对它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这就丰富了运算形式,也使抽象的概念有了具体的形式。以运算为载体,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就可以对问题进行实际的运算、证明以及演绎。另一方面,向量又是几何的,因此可以直接描述、想象、替代向量中点、线、面等对象,并可观察到各研究对象之间的基本关系。这就为一些计算能力比较强但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解题提供了新的出路,降低了其学习的难度。例如,证明以⊙o的直径ab为一边的圆内接△abc是直角三角形。(图略,也就是求证∠bac是直角)

因此ab⊥ac,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三、空间向量的引入降低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空间向量的引入,为学生解答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空间向量的引入削弱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降低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向量的引入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密切了代数与几何的关系,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但是容易造成空间向量就是“万能”的思想,很多学生完全放弃了传统的综合法,试图通过空间向量的方法来解决一切立体几何问题。运用空间向量来解决数学问题这一思路的推广还需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兴趣和好奇心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内在动力。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出发,筛选出与该模式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在空间向量的学习中,可采取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当然,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复习,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建立知识的网络化,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如,在学习“空间向量”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知识复习近平面向量和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如,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相交、异面,空间两个向量的关系?(2)空间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空间中两个平行向量确定一个平面?(3)空间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空间中两个不平行向量确定一个平面?再如这一例题,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b1b=2,求异面直线bc1和a1c所成的角(图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作出bc和b1c1的中点m和n,然后利用底面三角形的高ma、侧棱mn以及底面三角形的边对mc这三条互相垂直的直线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设置

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将空间向量运用于具体的数学习题中。

2.在学习空间向量的同时不可忽视综合法

虽然空间向量确实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综合法的运用也至关重要,综合法对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空间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使用空间向量时,首先要注重一题多解。要教授学生不能一味地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培养一题多解的思维方式,举一反三,灵活多变。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空间向量法与综合法教学的平衡性,要精心

编制和选择恰当的例题和习题,特别是挑选一些利用综合法解答

更为便利的立体几何习题,增强学生运用综合法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使用综合法来解决立体几何问题,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实现训练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立体几何中引入空间向量这一内容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空间向量引入立体几何教学中,对于摆脱“形到形”这一传统综合法,丰富解题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是在运用空间向量时,也不能一味地突出其优势,要重视其缺点,与综合法并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长春。利用空间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的问题[j]。数学学习与研究,.

[2]刘福亮。向量法在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妙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

(作者单位 山西省大同大学朔州师范分校)

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论文篇七

马克思曾将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在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普遍依附于血缘共同体和地域共同体,是人的依赖性占主导地位的阶段;而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进入以物质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人的发展的第三阶段——共产主义时期,随着生产力的空前发达,人的自由个性将真正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国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共同目标。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可以概括为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因而要分析网络对人的发展的影响,需从上述三个方面开展。网络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利有弊,但以往的研究对于网络对于人的发展的利弊分析中不乏伪命题,特别是对于网络对于人的发展的负面影响过于夸大、有失偏颇。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们应对网络对人的发展有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   当前,网络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人们的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无不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这使得网络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讨论从未间断。

一、网络对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影响

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体力实现充分、统一的发展,在劳动过程中实现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运用和完整结合。

(一)网络对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积极影响

网络的便捷性与即时性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时间、降低了沟通成本,减少了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消耗,促进了劳动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了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运用更加充分和高效。目前,大量互联网企业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量大、资讯更新快、网络沟通迅速及时、网络平台受众广的特点,通过搭建和拓展网络平台,采用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等运营模式,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从而直接促进了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而网络超强的信息传播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劳动者学习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劳动技能,还能随时帮助劳动者通过网络搜索和网络求助解决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劳动者还可以通过网络办公、网络会议等形式,实现网络管理,从而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间接促进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

(二)网络对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消极影响

以往的研究认为,网络社会中人的发展受制、受控于网络社会而不能自由和自觉的发展,使得网络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构成了阻碍。网络社会中人的`发展的不自觉性,即在网络中陷入不自觉状态,如网络沉迷、网络谣言等现象的出现,影响甚至阻碍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主要应归咎于个人自控能力和对于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的缺失。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一样纷繁复杂,只不过由于网络将各种社会现象更加集中的展现于人们眼前,因而对人们对于信息的甄别能力和面对各种诱惑的自控能力要求更高。归根到底,并非网络操控和阻碍了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不能将由于自控能力差、缺乏甄别判断能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完全归咎于网络本身。此外,黑入网络、网络诈骗等行为也由于目前无法可依、技术有限等原因而大量存在,这些现象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更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从而阻碍了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然而,上述情形的出现只是少数不法分子借助网络这一平台开展了违法犯罪活动,早已偏离了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其产生原因同样不能归咎于网络本身,加强监管、违法必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论文篇八

网络对电视文化的影响论文参考

摘要:中国的网民数量正在快速增长,网络世界对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互联网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难以估量的,这种影响将超过任何人的想象力。我将从网络电视文化这一概念入手结合身边的事例来谈谈对网络电视文化现象的看法。

关键词:文化;电视文化;网络电视文化

地球越转越热、越转越“小”,原来偌大的地球,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竟小成了“村”,互联网的触角已触及到了地球村的各个角落。

(1)我们来看看兴起较早的电视文化的情况以及随之而来的互联网的影响。

在工业社会里,文化是多元的,所有多元大致可以说成三种文化鼎立的局面,一种是大众文化,一种是精英文化,一种是官方意识形态。对一个健康的社会来说,这三种文化是既有区别又有相互联系,共生一体的。电视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大众文化媒介,但是它也吸收了部分精英意识形态。80年代中后期,电视在珠江三角洲这地方普及,使得电视节目成为大众接触最广泛的文化媒体,电视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等电视文化占据了整个社会文化的大部分,我们不妨把它称为电视文化,(我们把这一时期出现的卡拉ok、电子游戏等需要荧屏辅助的视频产物也归纳到里面),这一年代我们称之为电视文化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电视文化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党的政策方针得以在电视媒体上迅速广泛地传播,广大的人民群众(当中包括青少年学生)能较快地接收到世界各地的新信息、吸收新的知识。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聪明多了,小小年纪知道的东西便很多,这是事实。电视文化的主流是通俗文化,我们作为受众可以完全放松的拿着手中的遥控器,轻轻活动一下食指,便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或是变幻莫测的国际时事,亦或是轻松休闲的娱乐节目,没有顾及,为所欲为。近几年,人们可能关注的更多是与自己忙碌紧张生活不相干的名人娱乐,这被看作是释放压力的最佳方式,笑笑闹闹也就过去了。但同时无休止的广告插播以及连续剧的无限等待,人们似乎开始厌倦了这种慢节奏获取信息的方式,现代人类更需要直接的了解与接触,随心所欲的选择与替换。这时网络文化也就随之诞生。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据报道,美国去年因特网的经济增长达62%,估计今年因特网经济的产值将达到8500亿美元,从而超过汽车业的7280亿美元,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美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互联网络文化是指以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在传递信息过程中在网络人群中形成的文化氛围、观念。和电视节目比较,它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形式多样、互动等特点。互联网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将是翻天覆地的,从经济领域到文化领域,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internet是无国界的,互联网络的信息浩如烟海。意识形态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法律法规的不同使得不同意识形态的言论、文化产物在信息的高速公路上漫游,构成复杂纷繁的网络文化。在internet里,地球是一个村庄,只要键入一个网址或者通过搜索引擎键入关键字眼,一眨眼就能到达世界各地的网站,这些都似乎实现了人们长久以来的愿望——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全球一手资讯。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又一大特点在于它的信息无限丰富性。网络是一个大容量信息汇聚场,它的容量无限的,没有版面和时段限制。它有巨大的存储、再现和搜索功能。而报纸则是过期作废,广播电视稍纵即逝。正是网络的容量巨大,才给人们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把人们对传统媒介,媒介工作者、媒介作品、媒介现象的不理想的方面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是以往任何媒体所不具备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形成了网络对电视的强大冲击。(2)具体就网络电视和传统电视的对比谈谈对网络电视文化的看法。

今年8月份在地方电视台文艺部实习,文艺部在没有大型直播的时候基本是闲散的,在一个偌大的办公室里,仅仅只有一个小的可怜的老式“王牌”电视机,而其余的空间则全让给了现在高新技术的产物——电脑。一共三台,每天周围都涌满了它的.忠实受众,那么电视台这些做电视媒体的人们究竟在电脑堆里看什么呢?其实,不难发现,没一台电脑上都安装了pp-live或者pp-stream。的确,网络电视魅力独特。在网络电视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在电视上看不到的东西,例如台湾媒体的新闻和娱乐节目以及从来不在电视上播出的经典电影,电视剧。或许我们在其中找到的最大的乐趣不是自己选择了而是自己消费了,而且消费的开心,消费的值得。我们在也不需要花时间来应付索然无味的电视广告了,再也不需要为选择节目而懊恼了。所以这种网络电视文化形式来势凶猛。

①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很大程度的掌握着一个节目的命运,或者是手中的一个小小的遥控器,或者是荧光屏幕上的可爱小鼠标,只需要花上半秒中的时间,轻轻的弹动你的手指,受众就可以了解他们想要了解的信息,选择他们所喜欢的频道。的确,这是一个消费者的时代,窥探事物的秘密是自古以来人类特有的心态。在闲暇之余你还会拿起手中的遥控器选择每天都萦绕耳边的国际时事的纷繁变化吗?会留恋枯燥无味的科教节目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会。人们更愿意去看一些搞笑,无聊的娱乐节目来松弛自己一天的生活。然而,网络这个第四媒体充分抓住了消费者的心态,不断的推出港台的娱乐综艺节目来获得利益。他们成功了,而电视消费的主体,消费者们也因此而登上了这条的贼船。

②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究竟是否在构建着一种所谓的文化消费。通常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分为有形消费和无形消费。而电视文化消费是属于后者,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潜在的消费,或许当问及某一观众这一问题时,他的回答可能是肤浅的,只是从经济学的某一角度来阐述他们所认为的潜在消费,然而他们并没有考虑到我们消费的其实是节目本身的某些值得挖掘的因素。

③观众究竟消费了什么?就网络电视中《康熙来了》这个娱乐节目来说,很简单,消费的是明星的隐私,是人类最初的窥探心理在作怪。当屏幕上出现很时尚的栏目背景时,当屏幕上闪现两个能言善语的喜剧人物时,当屏幕上晃动这一些帅男美女时……我们被彻底征服了。轻松恶搞的气氛,极其隐秘的问题,这都是刺激受众在消费该节目的主要因素。明星的隐私被我们理所当然的消费着,被我们欢乐开怀的接受着,后来我们才发现原来他们也和我们一样,过着平常人的生活。这时,消费结束,却又意味着新的消费的开始。

④当人们开始沉溺与对网络的喜好的时候,当人们开始发现网络能给人们带来更多便利的时候,为什么不静下心来想想它带来的这种新时代的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我们不能否认,网络电视的确速度很慢,有时一通讯就很长时间,我们似乎已经再不能悠然自得的全身放松,在电视声音的伴随下进入睡眠了,因为我们开始生活在一个连休闲都快节奏的时代了。当我们选择了去看一个网络电视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暗暗告诉自己,这种快节奏的文化理念究竟还能维持多久,网络电视不断快节奏的更新着,播放着,重复的次数相当之高,在重复的空隙之间都是如此的简单明了,方便,丰富的确是网络文化的优势所在,但是,当你在这个世界中畅游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回到现实中来,你会发现生活原来那么美好。

参考文献

[1]梁衡.新闻学原理的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

[2]陈绚.数字化时代的新闻理论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

[3]中华传媒网.

[4]刘毅.“入世”在即的中国传媒业[j].商业时代,,(11).

[5]李学凌.互联网冲击下的传统新闻业,何苏六.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论文篇九

关于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论文

一、前言

今天我们正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融合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整个世界的变化。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网络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同时,网络也在影响人们的人际关系的形式,拓宽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和渠道。

二、网络传播与人际交往

(1)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2)网络传播与人际交往密切相关。我们每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和他人的交往,人际交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际交往可分为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交流。

三、网络传播中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

(1)传统传播环境与网络传播环境下的人际关系。现实社会中,人们的人际关系建立往往是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语言和身体交流的方式,这种传统的传播环境存在着诸多限制,人的相貌、穿着、仪态就会影响人们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建立人际关系,往往要考虑这个人的性格、年级、日常生活习惯等,人际关系的圈子就会限于周围的人。

(2)网络传播中建立人际关系的形式。网络中人际关系的建立主要是通过两种人际交往的形式:e-mail和网上聊天。e-mail是一种类似传统通信手段的人际传播方式,是互联网应用最广的服务,它有着自己最鲜明的特点。第一,电子邮件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第二,e-mail的传播速度不同于传统的通信传播速度,比传统通信快得多。第三,e-mail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即使相距万里的人,也能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实现交流。

(3)网络传播中人际关系的特点。

1)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是虚拟化的。人们在网络中的身份可能只是一个代号,其中形成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虚拟的情境中的,这种虚拟的空间,使人们可以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尤其是合当代大学生张扬个性、崇尚自由的本性,符合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需求。

2)自由、平等、开放是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的鲜明特色。现实社会中人们建立人际关系往往要基于自己的身份、地位或者是背景,这种人际交往存在很多的顾虑,使人们不能自由平等的选择朋友。

3)网络人际关系是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发展,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社会的现实性,使得人际交往不能尽如人意,网络给人们提供了更多更便利的人际交往途径。

四、网络传播给人际关系发展带来的影响

(1)网络传播给人际关系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扩大交往范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我们也往往对自己喜爱的人开口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但只能将我们的感情融入生活之中。网络传播环境,改变了这一现状,给我们提供了表达情感的渠道。

2)有利于宣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由于传统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很多人在遇到各种烦恼和心理问题时,没有勇气向别人倾诉,长时间不良情绪的积累,很容易让人的心理变畸形。网络的鲜明特性,尤其是匿名性,让人们不必再担心自己的某些心理问题被别人窥探。

3)有利于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网络社会中每个人的身份都可以得到隐藏,网络世界让他们的追求得以实现,每个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是基于平等的关系,不存在身份、地位的差距。你有什么苦恼,都可以向你的网友表露,可以开心做真实的自己。

(2)网络传播给人际关系发展带来的弊端。

1)沉迷网络不可自拔,阻碍身心的健康发展。由于网络的优势,很多人沉迷于网络世界中不可自拔。网络世界中存在很多暴力情节或是其他不良行为,这种不良行为会逐渐影响一个人的身心,最终阻碍身心的健康发展。

2)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冷漠。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是社会交往的基本特性。随着网络的发展,远程教育、在家办公、电子商务等的出现,使人们面对面的机会大大减少,导致人际关系疏远、道德冷漠、亲情隐退。

3)弱化了人际关系中的伦理道德意识。在网络中,人际关系的建立是比较随意的,没有现实社会中那么多的顾虑。网络传播环境中,信息是比较冗杂的,在带给人们有价值的信息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垃圾信息,这些垃圾信息中,存在着黄色、暴力信息。

五、完善网络人际关系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网络观,重视网络心理教育。对待网络,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网络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交流工具,不是我们生活的主体。每个人都应当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科学合理地认识和使用网络。

(2)加强交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网络世界毕竟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无论网络世界多么的完美,都无法和真正的现实世界相比拟。通过冷冰冰的网络建立的人际关系,存在诸多的问题,很容易使人际关系更加的冷漠。要不断加强与别人的交流,来缓解人际关系冷漠。

(3)提高对信息的辨别能力。网络世界是信息的海洋,在给人们传递有价值的信息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虚假信息、黄色信息等。面对网络中如此多的信息的时候,无形之中就会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影响人际关系。要重点培养大学生辨别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六、结论

快速发展的网络,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网络传播环境下的人际关系与传统的人际关系有着明显的差别,也存在着诸多弊端,但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和交往方式,网络传播以其鲜明的特色,加速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拓宽了人际交往的范围,给人们提供了更多人际交往的选择,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

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论文篇十

一般认为,网络对人的发展影响最为重大的方面无疑是人的社会关系方面。网络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和平台,其便捷性超越了以往任何一种社会交往形式。

(一)网络对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积极影响

与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带来了人们之间的地理距离的拉近、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和活动范围相似,网络的出现最大程度的拉近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距离,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即时交流,也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在熟人社会,网络对人的社会关系的促进作用,在于拉近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距离,使得熟人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能够通过网络实现联络和交流;而这种交流不仅突破了空间的阻碍,还最大程度的缩短了交往时间,实现了即时交流。网络对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促进作用最重要的体现,是网络实现了陌生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扩大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交往范围。此外,网络对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网络避免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往的顾虑,使交往双方更容易实现交往的深入。总之,网络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够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即时性。

(二)网络对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消极影响

当前,对于网络交往最强烈的诟病在于,认为网络交往导致现实社会关系与虚拟社会关系发展的不平衡,即人们过分沉溺于虚拟社会关系而忽视了现实社会关系。人们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网络交流,而忽视了现实的面对面的沟通。这种声音的出现有一定的合理性,个别极端沉溺于网络社会的事例体现出部分网民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忽视,但从整体上看,这种情况并非主流。一方面,一部分虚拟社会关系往往以现实社会关系为基础,如亲缘关系、朋友同学关系等,网络交往无非是这些现实社会关系在网络上的延伸。另一方面,纯粹的虚拟社会关系作为新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的一种,不能被排除在社会关系之外,即我们应该认识到,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虚拟社会关系已经成为人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这种虚拟社会关系同样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甚至可能生发出现实的社会关系。另外,认为网络交往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和人际交往的表层化的观点也有失偏颇。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和社会成员的普遍道德水平等。而网络交往作为一种交往的形式和手段,并不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的根源。因为只要社会之中存在导致信任危机出现的因素,那么这种危机则无论在现实社会还是虚拟社会都会有所体现。对于认为网络交往造成了人际交往的表层化的看法,则更值得商榷。人际交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表层到深层的过程,即无论是现实社会的交往还是虚拟社会的交往,都需要由浅入深,这也决定了当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时,无论是现实社会的交往还是虚拟社会的交往都有浅有深。网络交往无疑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使人们拥有了更多的交往对象可供选择,容易出现网络人际交往多而不深的情况,但随着网络交往的深入,交往程度也将逐渐深入,而不只停留于人际交往的表层。

三、网络对人的个性的影响

人的个性与主体性相一致,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就是要全面发展人的主体性。学界普遍认为,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网络对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在这些方面均有体现。

(一)网络对人的个性发展的积极影响

网络的便捷性和开放性使得人们在网络社会中更加自主的选择自己的身份标签,在虚拟生活中实现自主发展。现实社会中,由于家庭、工作、环境的局限,人们的自主发展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桎梏。但在网络社会中,一方面人们可以自主的向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人们还可以选择完全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身份标签,实现自主发展。网络激发了人的能动性。网络带来的超大信息量和最自由的选择权共同激发了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欲望。网络创造出大量的相关产业、企业和岗位,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正在借助网络的力量发展自身。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方式正是人们能动的改造世界的体现。网络更使人的创造性得以彰显。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显著体现,使人的主体性得到最高程度的实现,反过来又强化了人的主体身份,使人成为真正的主体。人的创造性体现在不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为固有的习惯所左右,标新立异地去思考和行动,能够举一反三,对信息保持必要的批判力。创造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也是人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传统社会,人们苦于得不到信息而焦虑,而在网络社会,人们通过网络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和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前所未有,人的创造性也得以最大程度的彰显。

(二)网络对人的个性发展的消极影响

有观点认为,正是网络中充斥着大量未经筛选过滤、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信息,使得网络对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均产生了消极的阻碍作用。由于网络之中人们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身份标签,从而认为网络容易导致自我认同的混乱、丧失发展的自主性,是对网络对人的自主性的影响的歪曲。不同的身份标签并不必然导致自我认同的混乱,而只是人们在网络社会中对于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身份的体验和感受,因而极端沉溺于网络身份而丧失了自我的案例并不具有典型性。还有观点认为,面对网络之中海量的各种信息,人们往往被网络裹挟、无力招架,从而丧失了能动性与创造性。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夸大了信息对人们的压力和影响,低估了人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可否认,面对远远超过现实社会的信息量,人们确实容易被这样那样的观点所影响,但这与现实社会中人们被他人的观点所影响别无二致;面对海量的信息,人们在满足于精神快餐的感性享受时,同样追求想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不会因信息量的扩大而丧失能动性与创造性。网络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从整体上来看,无疑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网络促进了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不可否认,网络出现和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就像每一个新生事物都为人类社会带来机遇和挑战一样,网络作为一种沟通、交往的手段,其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更多地取决于人们对其利用的方式和对风险的规避,因而不能将网络时代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归咎于网络本身。综上,网络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无疑利大于弊、具有正面和积极的意义。

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论文篇十一

网络影响人际关系论文

随着电脑网络的迅速扩张和强力渗透,上网就像看电视、打手机一样成为普通人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内容之一。电脑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工具,正在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就目前情况来看,电脑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涉及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情感宣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援助和提高正常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某些由电脑网络引发的心理障碍、情感冲突和安全焦虑等方面。

一、电脑网络对人际交往人群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扩大了人际交往圈子,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相关实证研究也表明,人际关系与个体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沙力文认为精神病包括人际关系中不适宜的整个领域,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童年人际关系被破坏,从而产生严重的焦虑感,导致精神的分裂。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者那里,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二者的关系问题更是被看作心理健康和治疗研究的中心问题。他们认为,自我实现者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认知心理学倾向的学者们则主要从人际问题解决方面对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人际关系冷漠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日趋严重的一种社会病。人们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孤独地出没,急切需要快捷便利而又自由的交际方式。网络社会的人们却可以跨越千山万水,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让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村落,真正实现“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它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在数秒之间找到多年挚友般的倾心感受,而免去了彼此的客套、试探、戒备和情感道义责任。例如学生在家中利用网络学习、交往、聊天谈心;一位行动不便者可能囿于一隅无法让自己走入他人的生活圈子;边防哨卡的士兵可能因为交通不便和职责原因,无法与外界沟通……,电脑网络为这些特殊的人们提供了人际交往的全新天地。

(二) 为个体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良好途径

现代心理治疗理论非常重视宣泄在心理健康维护和治疗中的作用。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受到压抑的心理症结提供宣泄和释放的渠道。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很多国人在遇到各种烦恼和心理问题时, 往往没有勇气或不习惯找心理医生,也不愿意向身边熟悉的人倾诉。这种忌“心病”现象和“家丑不外扬”的普遍心态显然不利于个体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也不利于个体心理健康。电脑网络的匿名性特点为普通人群不良情绪的及时释放和网民之间的情感帮助、心理支持提供了新渠道。

提高网民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低层次的心理健康指的是没有心理疾病症状,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或“自我实现”。因此,即使是正常人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往往意味着个体各种心理素质和谐发展。网络生活有助于提高网民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性,不断提升网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电脑网络对正常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由电脑网络所引发的人际关系障碍主要表现为网络孤独症、人际信任危机和各种交际冲突。网络孤独症与网络成瘾症非常类似,只是前者更多表现出生理和认识方面的障碍, 后者侧重于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网络成瘾症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障碍,网络孤独症患者则不一定表现出明显的`生理障碍。网络孤独症多发生在性格内向者身上,其典型症状是:沉溺于网络,脱离现实,寡言少语,情绪抑郁,社交面狭窄,人际关系冷漠。由于个体将注意力和个人兴趣专注于网络,不仅不利于自己的心理,而且导致身体素质的下降,影响人的健康。

我觉得,网络在生活中,正如一株美丽而邪恶的“罂栗花”,他可以治病,但也可丧失一个人的劳动力,使人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这正表现处事物的两面性。其实关于网络与人际关系,这二者到底是促进关系还是阻碍关系,关键是看你如何看待网络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不能把网络当作逃避现实的一个途径,而是把他当作为现实服务的一个工具,网络就会充分发挥出对人际关系的有利作用。网络不但能在更广范围内,帮我们找到思想相同志趣相投的朋友,还能大大帮我们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网络还能帮不善人际交往的人重塑信心。

其次,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把握虚拟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比例;要学会正确把握上网的度;要学会敢于面对生活,因为网上交际不能代替现实生活的社交活动,所以必须保持与周围人员的正常交往。

最后,将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便捷来扩从我们的知识面,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我们于乐的工具。甚至沉浸在虚拟的空间里不能自拔!在太多的选择与诱惑面前,只有有了适当的鉴别力,你才有可能占有她,否则你永远是他的奴隶!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为人们带来便捷、高质量的社会生活,也会造成巨大的负面效应。

网络是一种新型媒体,它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始料不及,但我们仍不能否认他带给我们的众多方便与快捷的生活,他让我们的生活更畅通无阻。

正是因为有了网络,我们可以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去和朋友聊聊天,和亲人叙叙旧。

有了网络,我们可以和久不见面的朋友网上视频、聊天、联络联络感情。

综上所述,网络既可以促进促进人际关系交往,又可以阻碍人际关系的交往,关键是看你如何看待网络在这其中的作用,如何用它来构造自己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高丽华《虚拟世界的道德》、《计算机世界》

2.孙军《高校应为首善之区——访全国人大代表管华诗》、《中国教育报》

3.李家清.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对策研究.图书情报知识,(1)

4.王建仑.网络科研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图书情报工作,2000(2)

5.严耕,陆俊.网络悖论[m].长沙:国防科技出版社,.

6.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m].海口:海南出版社,.

7.[美]理察德.a.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汇总五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2023年学校捐赠仪式主持词开场白优质(11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

    竞选班委的自荐信150字(12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

    爱心小达人竞选稿(汇总十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

    最新爱心小达人竞选稿三年级十篇(实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香槟塔的主持词十二篇(模板)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

    2023年香槟环节主持词简洁(六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

    优秀学校工作亮点和特色汇报材料大全

    决议的成功与否,不仅与决策结果相关,还与决策过程中的方法和流程有关。如何评估和调整我们的决议,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决策和决议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未来发展和趋势,

    走心的高考祝福语四篇(模板)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浙江省东阳市实施大学生创业创新扶持计划方案 东阳市创业创新大赛8篇(优秀)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