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研究性学习计划(优质5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雅蕊2023年研究性学习计划(优质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研究性学习计划篇一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管理

1、学校课程改革办公室负责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总体规划和协调课改办: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主要承担者,负责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策划与管理;负责对教师的培训;负责为组织成果展示提供资源保障;组织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进行评价;协调与校外有关方面的联系。

2、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教务处:负责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时间安排、教师调配、学校教学资源的组织、学分登录,负责对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和其它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政教处:负责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提供安全教育与安全保障,负责对班主任指导研究性学习和其它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

总务处:负责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提供后勤保障。

3、教师职责

(1)班主任职责:

对全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负责。协助课改办进行培训,负责各个实践环节组织协调,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文档和评价材料整理归档,组织班内展示与评价。

(2)指导教师职责:

指导教师由各科任课教师兼任。任务是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同学一起研讨提出课题、选定课题、指导开题报告、准备开题答辩、指导课题实施方案、记录整理材料、指导结题报告和参加结题答辩等。每学期指导任课班级的研究小组不少于2组,指导总数不超过6组。每位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老师在学期结束时要写出工作总结,其指导情况和成果将作为学期的考核依据之一。教师不得随意拒绝担任课题组的导师,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充当,必须向学生清楚地说明原因。教师一旦成为课题组的导师,就要全面担负起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职责。导师要作好指导学生的原始记录。学校将组织班级研究性学习课程情况作为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工作业绩的指标之一,学校将指导研究性学习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评优和职称评聘及绩效工资评定条件之一。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分安排

研究性学习课程为高中生的必修课,共15个学分。

学生参加一个课题的研究,符合规定的要求,完成一个课题可获得5个学分;每个学生高一、高二两个学年中必须参加三个课题的研究,才可获得15个学分。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程序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1)研究前的知识准备

学生要接受学校提供的培训,自主学习并掌握研究性学习方面的知识。

(2)课题的选择和课题组的形成

课题的确定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客观条件,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二是各备课组根据我校和学生的实际,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研究确定3—5个课题。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在我校,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允许但不提倡个人独立承担课题研究。

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组,聘请任课教师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实行分工合作制,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课题组的形成和课题的选择过程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进行协调,通过沟通和合并,将有共同志趣的人聚合在一起,组成课题组。

(3)课题的论证

课题论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a、对课题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等进行阐述和分析;

b、课题的`意义分析、预设的结果;

c、分析自己小组的研究能力(各个组员的特长)、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课题论证主要是学生自主论证,对于那些范围过大、没有具备研究条件或没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指导教师要加以劝阻。如果学生坚持,准予立项。

课题论证要在课题开题报告中反映出来。

(4)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

课题经过论证,要共同讨论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研究的具体范围,课题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工具和器材,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以及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等。

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分工,制订个人的研究计划。个人研究计划的内容包括目标、条件、进程、方法设计、预期的贡献等。

2、实践体验阶段

(1)相关理论研究与文字信息资料搜集

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2)调查研究

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采访专家等。学生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

(3)实验

为了验证某种关系,为了获取某种数据,学生要进行各种实验。学生要在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认真实施实验操作,并有完整、准确的实验记录。

学校也将为学生实验积极创造条件。

(4)分析、归纳与整理资料

这是培养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步骤。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或者实验,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料,下一步便是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形成课题成果。这将是组员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流和切磋的过程。

(5)设计或初步制作

这是就项目(活动)设计型研究性学习而言的。对于活动设计,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可完成活动方案的设计。对于项目设计型研究性学习,也要获取全面的数据、确定需要购买器材,并完成项目设计方案。

本阶段学生应准备提交的文档和电子稿:每次课题研究活动的记录;研究者各人在研究过程中经历的一些故事以及研究者各人在研究过程中的感受、心得和体会等。

3、表达和交流阶段

(1)研究成果的表达

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可以是文字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实物的;更多的是多种表达形式的结合。

文字表达包括:论文、研究报告,有一些课题组也可能没有形成最后的结论,写不出研究论文,但必须有结题报告。文字表达还包括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各成员的个人总结。

进行项目设计类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组,要完成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方案或某一活动方案设计,还应包括为何这样设计的说明等等。

口头形式的表达包括报告会、辩论会和研讨会等。

实物形式的表达指完成科技作品(或模型)的设计和制作等。

(2)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有如下几种交流的形式:

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交流。

组织班级内部各课题组之间的交流。在班级内展示课题研究成果、过程和体会。

组织全校性交流。学校提供展台,先进课题组要对展示的东西进行陈述;陈述时要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质询。

展示和交流结束后,学生进行组间互评;指导教师和课改办要对课题组和研究者个人进行终结评价,并对研究者个人进行学分认定和学分登记,还要对表现突出的课题组和研究者个人进行表彰。

本阶段学生应准备提交的文档和电子稿:以课题组为单位完成研究报告一份或设计方案一个;课题组的自评材料;每个学生交一份个人研究小结;各人的自评材料。

五、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系统评价

1、评价的过程

评价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操作时重点从三个环节,即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着手。

开题评价应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中期评价应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资料的积累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等。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在研究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寻求校内外帮助等方式予以解决。

结题评价应包括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2、评价的方法

采取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法。

学生根据评价表自评,并呈交个人研究工作的所有文本材料和电子稿(包括:课题组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总体计划、每次课题研究活动的记录、研究者个人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课题组为单位完成的研究报告或设计方案一份、课题组的自评材料、个人研究小结、个人自评材料等)。

学生小组展开互评,依据参与课题研究中的贡献评出每个学生的分数等级。

班主任老师负责,与指导教师一起,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情况,将开题论证的成绩、学生平时成绩和答辩成绩统一汇总,根据学校规定的不同权重,对每个学生作最后的成绩评价。班主任老师学年末对本班学生课题研究进行评价总结。

3、评价的内容

(1)指导教师的评价要点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重点在于学习经历与参与态度,或者说基于过程的表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但不能琐碎、过于具体、过于复杂。

指导教师评价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课题开题阶段的可行性分析,课题研究阶段的科学性指导与激励性帮助,课题结题阶段的评价性分析与建议性指导。字数不必太多,点到就行;内容不可太空,要言之有物。

(2)学生个人评价的相关内容和材料

一份不少于500字的小结;一份完整的个人活动实录;在小组内交流个人小结。

(3)课题组评价的相关内容和材料

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报告并交电子文本;归类收集的相关资料、实验数据或调查记录;在班级内展示研究成果、过程和体会。展示、交流至少要用powerpoint,或网页演示,或其他辅助手段。

六、研究性学习各阶段教师任务分解

高一备课组长:

各备课组长带领全组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研究确定3—5个课题。写出每个课题说明(500字左右),包括课题的研究方向、方法、要求等内容,以便学生了解与选择。此项工作务必在3月20日前完成,将课题说明的电子稿汇总至课改办(刘嫚主任处)。

高一班主任:

第4周(3月22--26日)各班主任组织学生根据课题说明选择课题,组建课题小组(每组3-6人)。

第5周-第6周(3月29-4月9日)组织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并将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存档并上网。

第7周-第15周(4月12日—6月11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

第16周-第17周(6月14日-25日)组织学生做好结题工作,撰写研究报告,制作ppt。

第18周-第20周(6月28-7月16日)组织班级展示交流,组织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并将每个学生的评价材料存档并上网。

高一全体教师:

第4周(3月22--26日)协助班主任组织学生根据课题说明选择课题,组建课题小组(每组3-6人)。

第5周-第6周(3月29-4月9日)协助班主任组织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将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存档及网上指导评价。

第7周-第15周(4月12日—6月11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及网上指导与评价。

第16周-第17周(6月14日-25日)协助班主任指导学生做好结题工作,撰写研究报告,网上指导与评价。

第18周-第20周(6月28-7月16日)与班主任一起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网上指导与评价及书面评价。

研究性学习计划篇二

根据我校初中教学的实际,现拟定以下研究性学习的计划: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途径和措施的学习

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了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上,我们建立以激发学习科学兴趣为基础,以培养科研方法为重点,以锤炼科学精神为根本的三级目标体系。

2、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1)从开展时间上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确保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是开展好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条件。为了落实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我们采取了课内集中与课外拓展相结合的办法,即:每周保证一定量的时间用于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络和研究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题的进一步研究。这一方面是由课题研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学校教学工作统筹安排的考虑。

(2)从开展阶段上看,采取方法辅导与专题研究相结合

传授研究方法和开展课题研究是相互相成,密切联系的。前者是后者的研究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实践和运用。考虑到当前学生自身科研方法的局限性,我们在开展阶段上采取了“先进行方法辅导,再进行专题研究”的原则。首先,在初中年段集中安排两个专题的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基本科研方法的辅导,通过辅导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和程序,另一方面也为以后的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以小组为单位、以课题研究为形式的专题研究性学习。

(3)从选题方式上看,采取双向选题与自主选题相结合

为了体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也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优势,在研究性学习的初级阶段,我校在选题方式上采取了教师、学生双向选题两种方式。以本学期为例,建议“教师开菜单”的研究性课题供学生参考,内容尽量涉及社会、生活等领域。鼓励“学生开菜单”的研究性课题。

对研究性选题方式的探索我们的设想是:在课题选择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此,从本学期开始,我们计划全面推开学生自主选题的研究性学习选题形式。

(4)从研究的内容上看,体现多样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首先,研究内容允许多种多样。这一方面基于对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特点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上的自主性和发挥学生在生活经验上的个性优势。其次,研究内容力求体现实用价值。这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科研活动的价值观的认识。第三,研究内容注重实践性,即:注重调查研究。这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现有认知基础和科研能力对于开展理论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实践研究可促使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生活,从而更容易在研究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初中研究性学习重点内容:

主要从5个方面材料着手去做:

1、开题报告和学习方案;

2、每次课题研究学习活动的纪录(不少于4学时);

3、课题研究中所收集的材料、处理过的资料、参考文献;

4、具体反映每一成员参与研究的感受、体会小结;

5、课题研究学习成果。

三、课程活动安排(初三周四下午)

周次及实施安排

第2-3周

教务处、教研室与年段长主持

对象:初三全体教师座谈会

内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途径和措施学习

第4周

教务处、教研室与年段长主持,各班由班主任组织内容:初三全体学生研究性方法辅导讲座

专题一:课题的确定

专题二:制定研究方案

第5周

教务处、教研室与年段长主持,各班由班主任组织内容:初三全体学生研究性方法辅导讲座

专题一:开题报告书写

专题二: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

第6、7周

学生申报课题并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各班组织)制定方案

第8、9周

年段课题名称汇总与学生开题报告汇总教务处

第12-15周

课题实施阶段

第16、17周

课题总结(结题小论文或学习心得)

研究性学习计划篇三

根据我校初中教学的实际,现拟定以下研究性学习的计划:

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了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上,我们建立以激发学习科学兴趣为基础,以培养科研方法为重点,以锤炼科学精神为根本的三级目标体系。

2、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1)从开展时间上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确保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是开展好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条件。为了落实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我们采取了课内集中与课外拓展相结合的办法,即:每周保证一定量的时间用于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络和研究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题的进一步研究。这一方面是由课题研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学校教学工作统筹安排的考虑。

(2)从开展阶段上看,采取方法辅导与专题研究相结合

传授研究方法和开展课题研究是相互相成,密切联系的。前者是后者的研究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实践和运用。考虑到当前学生自身科研方法的局限性,我们在开展阶段上采取了"先进行方法辅导,再进行专题研究"的原则。首先,在初中年段集中安排两个专题的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基本科研方法的辅导,通过辅导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和程序,另一方面也为以后的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以小组为单位、以课题研究为形式的专题研究性学习。

(3)从选题方式上看,采取双向选题与自主选题相结合

为了体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也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优势,在研究性学习的初级阶段,我校在选题方式上采取了教师、学生双向选题两种方式。以本学期为例,建议“教师开菜单”的研究性课题供学生参考,内容尽量涉及社会、生活等领域。鼓励“学生开菜单”的研究性课题。

对研究性选题方式的探索我们的设想是:在课题选择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此,从本学期开始,我们计划全面推开学生自主选题的研究性学习选题形式。

(4)从研究的内容上看,体现多样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首先,研究内容允许多种多样。这一方面基于对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特点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上的自主性和发挥学生在生活经验上的个性优势。其次,研究内容力求体现实用价值。这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科研活动的价值观的认识。第三,研究内容注重实践性,即:注重调查研究。这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现有认知基础和科研能力对于开展理论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实践研究可促使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生活,从而更容易在研究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主要从5个方面材料着手去做:

1、开题报告和学习方案;

2、每次课题研究学习活动的纪录(不少于4学时);

3、课题研究中所收集的材料、处理过的资料、参考文献;

4、具体反映每一成员参与研究的感受、体会小结;

5、课题研究学习成果。

周次及实施安排

第2-3周

教务处、教研室与年段长主持

对象:初三全体教师座谈会

内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途径和措施学习

第4周

教务处、教研室与年段长主持,各班由班主任组织内容:初三全体学生研究性方法辅导讲座

专题一:课题的确定

专题二:制定研究方案

第5周

教务处、教研室与年段长主持,各班由班主任组织内容:初三全体学生研究性方法辅导讲座

专题一:开题报告书写

专题二: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

第6、7周

学生申报课题并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各班组织)制定方案

第8、9周

年段课题名称汇总与学生开题报告汇总教务处

第12-15周

课题实施阶段

第16、17周

课题总结(结题小论文或学习心得)

研究性学习计划篇四

(一)总目标

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分阶段目标

高一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和体验提出研究的问题,尝试研究性学习方式,体验自己学习的乐趣。

高二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初步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实验设计方案),构建知识模型来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为学生研究的发展方向奠定初步的基础。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原则

1、开放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的态势。

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

学习空间是开放的。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的作用。学习地点不再限于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而是要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实地勘察取证、走访专家、通过网络搜集信息等。

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是开放的。学生可针对不同目标,选择与之适应的学习形式,如问题探讨、课题设计、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方式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多元,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被动发展到主动,从封闭发展到开放。

收集信息的渠道是开放的。学生不再单纯从课本和参考书获取信息,而是从讲座、因特网、媒体、人际交流等各种渠道收集信息。

师生关系是开放的。学生在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教师扮演着知道者、合作者、服务者的角色。提倡师生的辩论,鼓励学生敢于否定。

2、主体性原则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要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予指导和帮助。要给予学生较多地选择活动和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机会,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使学生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增长才干。

3、过程性原则

与学科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可量化、可操作性的预期结果目标不同,研究性学习将整个学习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可能他们最后的研究结果稚嫩可笑,不足称道。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学生通过诸如设计课题、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可以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方法,尝试着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知道除了教材以外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等。能够让学生获得上述感受和体验,正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学习过程本身恰恰是它要追求的结果。

研究性学习计划篇五

各教研组在学习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选修课开设情况完成课题名称上报工作(指导老师不局限于高二年级任课教师,高一老师也可以参加)。

二、选题、汇总确认评审阶段(20xx.9.21—11.19):教务处负责

教务处汇总上报推荐课题并分发到班主任处(开班长会议),由班主任组织全体学生选题(每人独立完成一个课题,课题指导老师尽可能选本班级任课老师,可以自选课题与指导老师),完成班级汇总表交教务处。教务处在确认、评审后印发《20xx-20xx学年高二研究性学习课题一览表》。

三、实施阶段(20xx.11.20---20xx.4.8):班主任、指导老师负责

各班按《20xx-20xx学年高二研究性学习课题一览表》

实施与学科教学拓展紧密联系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一人一课题)。

四、结题成果汇总阶段(20xx.4.10—5.10):班主任负责

班主任汇总结题成果(学生每人独立完成一篇课题论文,成绩由学生找指导老师审定)

五、学生成绩评定阶段(20xx.5.12-6.10):班主任、指导老师负责,完成同学给予学分。

请各位同学按照以上计划及时完成个人课题成果经指导老师审定后送班主任老师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