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4篇)

时间:2023-12-27 作者:纸韵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不能仅仅依赖于政府和法律的力量。和谐社会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和谐共处的社会形态,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如何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考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4篇)篇一

党的先进性有着鲜明的实践品格,保持先进性重在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主要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小康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救护车一响,半头牛白养;住上一次院,全年活白干”,这些民谣形象地道出了农民对“大病”的无奈和恐惧——因病致贫已成为当前影响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问题。

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为国有企业职工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主体部分的国有企业职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4篇)篇二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我们要科学的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整体上加以理解,和谐社会是指组成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交融、彼此适应、相辅相成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就是协调好两个关系,实现两个和谐。

一、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人能动地适应自然规律,与自然界共生共荣。一方面,在自然允许的范围之内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人必须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界平等的一员,自觉地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促进自然界按其自身规律发展。我们只有把人和自然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回报自然,达到“天人合一”,才能和谐共荣。我们要抛弃那种统治自然、主宰自然的错误价值观,确立面向未来、面向子孙后代、回归大自然的理念。遵循大自然规律、促进大自然按其自身规律向前发展的根本做法就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当今世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是发展循环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它以“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共赢”的发展模式,它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通过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延伸产业链,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增加就业岗位,为企业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

二、协调人和社会的关系,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是社会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客体,又是社会的主体,社会要靠人去创造、去推动、去实现,人的个性和谐与精神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又具体细分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和谐。

1.人与人的和谐。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其它方面“和谐”的基础和推动力量。促进人的个体之间的和谐发展是执政者最重要的工作和责任。尊重每一个人、给所有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人与人的和谐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要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办法,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宣传,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做到人情人理、耐心诚恳、潜移默化,达到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还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所以我们还要在全社会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各阶层之间、社会分工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执政者与国民之间的和谐。“和谐”的内涵不仅包括社会各类人员比例构成的合理性、社会效益的最优性,而且包括社会效率的增长性、社会地位的平等性、社会分配的公平性、行业之间的开放性和岗位之间的自由流动性等多方面。在和谐社会中,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各个行业,各利益主体之间都应是相互平等、互相尊重、相互依赖的关系,要形成这种和谐的关系,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着力点:

第一,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以及各社会力量的作用,营造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的和谐局面。我们党应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好、发挥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以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新景象。

第二,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目前,弱势群体承担了改革的大部分成本,但是弱势群体的规模依然庞大,他们对社会、对强势群体的不满情绪甚至反社会情绪构成了对社会和谐的巨大威胁。因此,必须有适当的公共政策,有必要的制度安排,为他们提供制度性保障,以维护他们的基本生活状况和基本权利。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受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进而实现全社会的有效整合和团结和谐。

第三,推进社会公平。努力推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提升社会公平程度,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社会公平,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融洽协调,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整个社会才会和谐稳定。

3.社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和谐。

社会内部环境的和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之间以及它们内部之间的和谐与发展。我国现在的“和谐”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和谐,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执政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更需要每一个公民自觉地参与并做出积极努力。

外交途径努力使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宗教之间真正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相对和谐关系,更要全面、深入地融人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与世界经济保持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这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

总之,中国共产党只要“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就一定能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4篇)篇三

[摘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因而,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来看,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甚至冲突的最根本、最普遍、最直接的原因。虽然一个富裕的社会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但贫困肯定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只有最大限度地减少、减轻贫困,才能有效医治社会诟病和消除社会裂痕,而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建成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要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视角来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只有加快发展,把经济搞上去,才能为解决各种矛盾创造条件。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真正做到统筹兼顾,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从当代社会面临问题的视角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由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所引起的空前的社会变革,既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也带来了矛盾和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方面。

这些都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无论是扩大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地区间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趋势,还是发展教育解决教育不公、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都需要以发展经济为基础。只有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才能实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正像邓小平所说的那样,现代化建设,发展经济,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

从社会历史的视角来看,稳定是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盛世”,虽然其特征不完全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社会稳定,而这都与当时的统治者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分不开。同样,这些盛世王朝的衰落,也大都从社会动荡开始。邦乱则国衰,心乱则事废。一个稳定的社会不一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但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稳定是和谐的前提,要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就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有序。

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来看,稳定压倒一切这一深刻道理应铭刻于心。保持社会稳定是大局,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的:“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保持社会稳定,这是我们完成各项改革和建设任务的基本保证。”这不仅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充分证明,也是广大干部群众从经验和教训中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人民的共同心声。

从国际局势的视角来看,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相当复杂,维护稳定是国际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此新形势下,我国既面临难得的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只有保持稳定,我们才能抓住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妥善解决我们面对的各种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只有确保稳定,才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美国著名学者罗尔斯在他的《正义论》一书中第一次把正义和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中的首要价值一样。”。从古到今,尽管不同时代对公平正义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人们都有一个共同而不变的追求,那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真正的“公正”必须出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理性判断和选择,应当是人类社会理性的充分体现。

社会公正包括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权利和同等发展机会,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问能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保证每个社会成员能得到与其贡献相对等的有所差别但恰如其分的回报;保证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生活质量能不断提高,等等。从社会公正的含义可以看出,社会公正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社会公正体现着“每个人所应得”,体现着“资源共享,普遍受益”的原则。

公正日益成为诸多社会价值的核心,成为人们强烈追求的目标,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和谐本身就意味着社会无矛盾或能较好地化解纠纷和矛盾。和谐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公正,没有公正作为基础实现不了和谐。因此,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关键,坚持社会公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基础性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以维护社会公正为基点,下大力气消除影响社会不和谐的因素,这样才能使社会达到和谐。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它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和伦理取向,也是人的行为取向的重要方面,构成人的行为准则。

如同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一样,文化对社会也发挥着方向导引、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的作用。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通过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来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和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境界,让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奠定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胡锦涛曾强调要“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

和谐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它对制度、法律、道德的建构发挥着灵魂和指导作用,约束和规范着社会生活的秩序,促进各种制度机制的优化,保障现实社会在愈益和谐的轨道上运行。

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

首先,它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

其次,它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指导发展实践。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还有利于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掘新的精神因子,提炼新的思想元素,进而培育新的和谐理念及和谐精神。

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促进以和谐为旨归的道德评判体系的建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非物质、非法律、非制度的因素,如道德的规范、引导、调适、融合、促进等作用十分重要。通过和谐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并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自然观、竞争观等现代观念,汲取优秀传统道德的积极成分,能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评判体系。

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和谐文化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或文化产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它不仅可以给人们美的享受,而且能用和谐之美陶冶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热情,从而形成积极、健康、包容、宽容的心态,最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4篇)篇四

(高分子学院讲稿用)。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决议。“和谐社会”一词,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现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一。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演进和升华。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同样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新时期下的我们青年大学生理所担当的历史责任。稳定是和谐的前提,稳定提压倒一切。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创建和谐社会中,更要努力做到创造安定有序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我们党之所以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和我们已经具备的各方面条件紧密相联。《决定》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相适应相协调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改革进行自我调节;决定了人民是生产资料的主人,是国家的主人;决定了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绝大多数利益矛盾可以通过民主、协商、调解等方法,在法制的范围内获得解决,这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奠定了最重要的制度基础。

其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日益巩固,我们已经具备了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精神条件。

1党委和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这是一个符合我国当前的重要判断,也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我们说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可以通过和平的法治的办法加以解决。不能否认,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发生矛盾不可避免。但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法,通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第二,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衷心拥护和充分信任,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和谐。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致力于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和深切关怀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措施中,体现到实现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并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群众从切身利益和实际生活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行动和作风。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使我国社会充满活力。我们党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得到空前发挥。我们党始终高举改革的旗帜,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各种障碍,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

《决定》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提出了“两个前所未有”的科学论断,这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和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国际环境总体稳定,和平、合作、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为我们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对我国产品的技术壁垒、生态壁垒、安全合作壁垒等呈上升之势,制约发展的外部因素更多,面临的外部风险和挑战也在增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

活水平明显提高;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势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稳定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公民民主参与意识、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一步发展,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得到巩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党的威信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给我国发展带来强大动力和巨大活力的空前社会变革,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一些长期性根本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一些新的阶段性矛盾集中凸现,此外,还会遭遇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对我们党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的新要求,同样是前所未有的。

四、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决定》指出,目前,我国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这是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概括。

世间万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构成了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解决的过程中求得和谐统一。“和谐”不等于没有矛盾,“和谐”本身就包含着差异、多样性和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法则,是在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从现实的人类存在和社会发展出发,强调社会和谐状态是通过发展和矛盾运动而实现的,这就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正视矛盾、化解矛盾的方法论指导。

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也要注意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今天面对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改革初期,我们主要是要解决社会缺乏活力和效率的问题,今天我们同时要面对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分配不公的突出问题,因此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改革成果的普惠性,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改革初期,我们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实现经济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今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和不全面的,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成为更加紧迫的任务。改革初期,我们比较侧重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意发挥市场的资源基础配置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今天我们还需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坚持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研究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长期而伟大的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它的基本要求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不断完善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设和谐社会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社会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但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能够不断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的体制机制,在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中保持社会的基本和谐和快速发展。

五、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决定》指出,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不能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只是政府的事情,而是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以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之间的团结和谐,来促进社会和谐。要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共产党员要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切实履行。要在全社会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局面。

要使用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首先,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其次,要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领域,使财政税收政策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第三,要坚持执政为民,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实行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把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第四,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规范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同学们,中国要真正强大,走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也是必由之路。身为青年,我们要面对新的挑战,创建和谐社会,这不仅仅是青年的一种责任,更是青年一种肩负的使命,而且任重道远,是青年必须不懈追求的目标,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出和谐共存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4篇)篇五

不知从何时起,公交车上的让座问题成为了舆论的中心。让?还是不让?这似乎是一道世纪难题。是老年人的倚老卖老还是年轻人的不懂尊敬?我想,人们若是都以批判的角度看待,那此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如果众人都像文中的“硬核大爷”与年轻人那样,用点滴的温暖感化他人,那和谐社会终可构成。

倚老卖老是陋习,懂得体谅才是中华传统风尚。

道德绑架是错误,懂得尊重才是应当具有的品质。

网上关于年轻人不让座导致被老年人扇耳光的事件频频发生,这激起了年轻人的怒火,更有甚者说遇到这样的老人就应该还手。我并不这样认为,老人动手已成错误,为何要用另一个错误来解决?更让人惊讶的是,每当不让座的事发生,就会有一群人抨击这个不让座的年轻人,而抨击的人,恰好也都是年轻人。我想,青年一代受过良好的教育,应当懂得尊老爱幼,若条件允许,让座也未尝不可。尊重他人,体谅他人,让温暖伴随我们前行。

学会体谅,懂得尊敬,让老年人与年轻人都带着温暖前行。

人们的素质都在逐年提升,这几个月来“让座”问题也渐渐减少。年轻人懂得尊敬老人,老年人也懂得了体谅年轻人。“硬核大爷”与年轻人也成为人们的典范。公交车上,你也许会看见坐着的年轻人和站着的老年人,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懂传统风尚。

不要再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若你的心中充满光明与热爱,又怎会觉得这世界冰冷?人们都带着一颗懂得体谅的心出行,这点点滴滴的温暖,将筑建起我们和谐的社会。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4篇)篇六

【背景链接】。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标准表述】。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表现为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政治与经济和谐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对策措施]。

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

二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

三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2四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五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六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七要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一要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二要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三要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四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

五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六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

二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要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四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第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二要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

三要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四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

五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六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到基层,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七要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一要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二要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三要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四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4篇)篇七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一种执政理念,一种奋斗目标,一条推动中国社会历史不断进步的必经之路。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国的发展道路认识更加深化,党在理论上更成熟了。党要领导人民在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来自党本身的先进性。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那么,这种先进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党要构建和谐社会,叫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种社会建设的理想,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一种平等公正的互敬互爱的,和睦相处的,人人安康的社会,人类希望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当中,这种愿望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只有中国,中华民族才有的。我们今天提出来,是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以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和谐社会的这个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特征。这种社会主义新型建设的执政理念的实质,就是要形成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合理与秩序相统一,是所有社会成员共同推进社会历史进步,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向前发展,而且让人民群众能够共享这种发展成果。

如果我们看历史,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就会发现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以来,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但是如果再回头来看,推动历史进步的各个时期之所以会出现矛盾激化,之所以会出现激烈的阶级斗争,是因为都有一种理想,一种理念在那里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也就是说,人们都希望过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生活。都希望能够处在一种平静、安稳、没有压迫、没有欺诈、没有战乱,没有争夺的生活环境中。所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部追求和谐社会的历史。但是,在封建社会,人们这种美好的愿望被统治阶级扭曲了,变成了为统治阶级的利益和他们的统治服务的一种工具。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同样存在这种善良的愿望,由于社会历史的进步在某些方面向前推进和其基本矛盾的存在,决定了它根本不可能实现,直到今天虽然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世界上那些存在着乱动的地方,存在着动荡的地方,在不断燃烧着战火的地方,人们希望生活在和谐社会的愿望依然没有实现。而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所走的道路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追求和谐社会的过程。

追求和谐社会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永恒主题,历史的航船载着光荣和梦想驶入了21世纪,在新的世纪里,我们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以吃穿用为主体的基本生活消费阶段以成历史,以住房、教育、文化、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享受生活消费阶段正在开始。在这一时期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化,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准确地把握住这一时期的特点,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使其真正成为“黄金发展期”而不是“矛盾凸显期”,能够实现持续快速而不是陷入动荡和停滞,就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提出了新要求,自然也对丰富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新要求。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都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通过全党的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并特别提出了“坚持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要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重任,而作为学生党员来说,坚持党员的先进性就成为重中之重。在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坚持党的先进性,而且坚持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加强党员自身的先进性。

首先,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党章开宗明义的指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本色。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掉党性精髓,就没有先进性可言。实践党的先进性要求要靠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保证。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目标。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员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为挽救处于危亡之中的中华民族,不惜抛头卢洒热血,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展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执政以后,党始终坚持用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武装党员,指引方向,凝聚人心,为党的事业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广大党员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作风和传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践证明,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思想基础,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根本。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4篇)篇八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深刻揭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深刻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深刻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凸显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任何理论都有体现其本质的突出特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

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人民,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提出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的根本标准;等等。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人民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鲜明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系统论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进一步凸显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以人民为中心,生动诠释了我们党的根本立场,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它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无论处在什么历史方位,都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都不会忘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发展到什么历史阶段,都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不变的初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以人民为中心,既是理论命题,又是基本方略;既是政治立场,又是根本要求。它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标准,强调把人民摆在心中最高位置,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深刻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我们党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这深刻揭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间的紧密关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力量所在。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一定能够劈波斩浪驶向光辉的彼岸。

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希望中国人民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都过得好。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赞同,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作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正在造福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

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基础。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新时代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根本要求,而且是新时代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筑牢我们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我们党具有自我革命的巨大勇气和魄力。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才能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承认并纠正错误。应当认识到,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敢于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直面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连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并加强经常性教育。在自我革命过程中,始终坚持真开门、开大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诚恳让人民群众评判工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曾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顽瘴痼疾,党风政风不断好转,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密切。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4篇)篇九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一般来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人类社会实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也是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种发展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在西方,自近代以来,有不少学者也先后提出过一些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思想和理论,蕴涵着许多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一些西方国家还提出和实施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政策。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这严重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包含“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这一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现实的重大任务。

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要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党和政府应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设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到实处。广大人民群众应以积极的热情,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作出贡献。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12-3班(19)李松旺。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4篇)篇十

公平是人类构建理想社会的一个古老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在理念和制度上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地方,主要就是体现公平。但由于我们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了以利益差别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等方面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群体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变动加剧,形成了欠发达地区、“三农”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社会稳定,潜伏着很大的社会风险。因此,体现公平,从利益协调入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社会风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社会、行政等手段,抑制收入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重点解决好合理税负、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缩小城乡受益差距、增加就业等直接关系利益协调的各种问题。当然,公平是相对的,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相适应,但体现不出公平,就没有正义,就绝对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4篇)篇十一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探究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选择和必然结果。当前,我们必须把握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真正按客观规律办事,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总体规划和部署。那么,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我们认为,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只有把握人类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所谓规律,即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可改变也不能违背,但我们可以认识、把握和运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和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有规律的,人们的社会实践必须是合规律性的活动。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握人类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进程。翻开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和谐与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始终是人类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本取向。在中国,从孔子的“和为贵”、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到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无一不具有和谐的特性,至于儒家理想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则反映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和谐。在世界,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主张和谐即美;柏拉图阐述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撰写了《和谐经济论》,认为“一切正当的利益彼此和谐”。他们不仅追求和赞颂和谐,而且力图解答何为和谐的问题。可以认为,人类社会由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阶段的演进,就是一段不断走向和谐和新的更高和谐的历史行程。

指明了通向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毫无疑问,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构件。

必须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更新类型和更高层次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发展为基本要求、人民利益为核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整合社会的方方面面,调节社会的各种关系,实现一种整体的、全方位的、科学的、人文的、长期的、根本的、稳定的、有利于发展的和谐。一般而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

规律内存于纷繁复杂的事物之中,隐藏于许许多多的偶然性之后,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我们共产党人最讲认真二字,越是如此,我们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要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勇于实践,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敏于发现,最终到达认识的自由王国。

之中,运用规律大有可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坚持科学态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尊重规律,重在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句话,真正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

认识事物,重在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重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其实就是要不断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的实践过程。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实际,着眼时代,面向未来,重在实践,努力认识、把握、尊重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真正按客观规律办事,科学、高效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一切忽视规律的倾向和违反规律的做法,则是应该坚决反对的。

[1]胡锦涛,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2006.[5]胡锦涛,中共十七大报告.2007,北京:人民出版社.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4篇)篇十二

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我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地位。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关键词:社会发展规律和谐社会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开始形成,为了适应这个布局,我们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

(一)中国传统和谐思想。

致,增大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的理想,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小康社会”指一种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和讲究礼仪的社会,而更高级的社会则是一种公有共享、其乐融融的“大同社会”。

(二)西方和谐思想。

而在西方,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蕴含社会和谐的思想。西方的和谐思想也源远流长。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把“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对立和谐观”,认为自然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从苏格拉底开始,“和谐”被引入政治和社会领域。柏拉图阐述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提出统治者、军人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应各司其职、互不干扰、都有节制,这就是“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权应该由中等阶层来掌握,这样就能很好地协调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16世纪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出现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突出、政治秩序混乱和社会生活极不和谐等现象。这种混乱的社会状态使一些思想家提出反对资本主义、向往理想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和傅立叶把他们设计的理想制度称为“和谐制度”。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全世界都知道》提出过“和谐制度”必将取代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空想社会学者也曾提出过“新和谐”一词。而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美好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思想的正确途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人类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都一直追求的一种社会的平等、安定、和谐,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狭义的。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则是广义的。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

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同时,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属性。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既然社会和谐是一种属性,它会渗透或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胡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活力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社会主体的活力,表现为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二是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直接构成要素和资源的活力,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改善,新的知识、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创造等;三是社会生产、生活的方式和机制所具有的活力,能够实现社会系统的自我延续、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并发挥其功能。这三个层面不可分割、互为前提,统一构成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二、一些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把发展放在首位,打破旧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出现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应当把这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尤其要消除产生分配不公的不合理的甚至是非法的因素。一方面,应当继续鼓励人们走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的路子;另一方面,应当坚决防止那些利用种种非法手段搞歪门邪道的人。同时,还要加强社会调控,让那些能力和条件较差的群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公民平等地享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和谐社会问题的关键。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我们能有今天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得益于改革开放;创造中国更美好的未来,仍然要靠改革开放。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中实现和谐。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关系以及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稳定就没有和谐。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总之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在党的带领下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前进,党和政府应该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到实处。广大人民群众应以积极热情,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作出贡献。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4篇)篇十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影响到社会和谐程度。如何按照要求加强组织建设,尤其是基层组织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从我县近年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看:基层组织建设既是一项固基强本工程,也是一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系统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保证。要切实抓好此项工作并使之抓出成效,必须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包括基层政权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其它组织的建设三个方面,是一项包容党的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它直接影响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基层组织建设以村级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实现“五个好”村党支部为目标,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来创造一个稳定、发展的农村社会环境。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来引导群众致富、带动群众致富、帮助群众致富。

基层党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只有把这个“龙头”搞好了,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才能真正把握住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在县委,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乡镇。只有搞好乡镇党委建设,把乡镇党委建设成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坚强领导集体,才能真正把村级组织建设好。可以说,只抓村,不抓乡,是“事倍功半”,抓乡带村,才能“事半功倍”。整顿基层组织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乡村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整顿方式和方法。对于条件较好,群众经济意识强的乡、村,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转变领导方式,改变工作作风,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上来,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对于农民群众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文化素质偏低,经济意识不强的乡、村,则应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乡村组织建设上来,将有文化、有知识、有经济头脑、懂经营、会管理的人选拔到班子中来,加强对农民和乡村干部的科技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加经济和商品意识,树立民主和法制意识。对于经济落后,自然条件差的乡村应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选拔能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寻找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的路子上来,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和科学种植技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农村经济,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脱贫致富意识,尽快找到适合当地的脱贫致富路子。

二、正确处理基层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

党的建设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工作,是我们搞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所在: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为衡量和检验党建成果的标准是我们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建工作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于是否形成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决克服搞花架子,走形式,走过场,又要克服整天跑资金,抓项目,谈起经济工作头头是道,谈起党建工作一片空白的现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文明,其目的在于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经济同时,还要注意解决防止两者之间的分裂现象。防止出现那种认为抓党建是党委的事,搞经济工作是政府的事的错误认识,只有注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农民树立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形成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促使党建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是把乡村两级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好。目前开展的县、乡、村三级联创活动,中央强调的村党支部“五个好”目标,乡镇党委“六个好”目标,首要的一条就是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尤其是一个好书记。实践证明,凡是经济发展较快,乡村文明、工作变化大、政绩突出的地方,就必定有一个团结、协调、进取的领导班子,尤其是有一个好的书记。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配强配好一把手。在选拔任用干部中,选贤任能,从德才兼备的原则出发,大胆选拔那些有较高素质,勤政廉洁,有魄力,有胆识,既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善于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又能积极为群众办实事,时刻把群众的疾苦、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盼群众所盼的干部选拔到领导班子之中担当重任,让他们体现“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团结和带领群众共同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格局。

四、正确处理基层组织建设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系。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群众寻求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寻求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把农民增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让农民能够真正从农业生产中得到财富,以“农”富农。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种植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格局,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走向市场,让农村和农民进入市场经济的主战场,迎接新挑战,打好主动仗。把农村党建工作与增加农民收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每个党员都能扶贫帮困,向贫困户送温暖,党支部要积极寻求致富路子,乡镇党委要找到发展本地经济的新举措,不断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团结引导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

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抓班子,建制度,带队伍,找路子。抓班子是关键,建制度是保证,带队伍是基础,找路子是根本,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是目标,只有使村党支部实现“五个好”目标,乡镇党委实现“六个好”目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有基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才有可靠的保证。

五、正确处理基层组织建设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建设,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课题。农村党支部作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担负着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保持农村稳定,带领农民群众加快奔小康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常言说得好,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只要把村级两委班子选好了,在农村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拓宽选人视野,广辟知人渠道,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使农村的矛盾和问题减少。目前在农村中推行的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党员承诺和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一大进步,但是要想更好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农村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党内民主,在党内选举前,充分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吸收群众积极参与对党支部候选人的评判,使群众的意愿充分表达出来,通过党内选举把群众的意愿变为现实,实现党员意愿和群众意愿、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相结合,同时,通过动员广大群众的参与,选举出强有力的村党支部班子,使村级组织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村民的自治创造良好条件。

六、正确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党支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的章程充分行使职权。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任务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支持和组织村民发展经济。要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及村民理事会的关系,健全和完善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领导体系,党支部要支持和帮助村委会及村民理事会搞好各项工作,放手让农民自我组织、自主管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务,让他们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村委会及村民理事会要自觉服从党支部的领导,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共同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4篇)篇十四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实现这一伟大的战略目标,社会主义经济法律体系在其中必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经济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部门,主要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经济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其核心是经济利益关系,或称物质利益关系。由经济活动形成的各种具体经济关系,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秩序和整个社会秩序,与社会的正常维持、发展和安危密切相关。一般认为,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主要包括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规制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相应地经济法一般也认为由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所组成。

1.在市场主体法中,重塑和完善经济体制的基础――企业制度。经济法认为,现代公司、企业法人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包含着内部意志外部化、外部意志内部化,企业法人没有自己的意志,企业法人的意志是而且应当是投资该企业的产权人的共同意志。要使市场主体中最重要的部分――企业能规范运作,通过合理的权利配置来实现激励兼容,促进企业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的形成,同时承担其对社会的责任,需要经济法不仅从实体上合理确定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而且从形式上要保证利益主体间维护自己权益的程序科学合理规范透明。现代社会特别强调市场主体承担公共责任:企业除了要满足利润最大化要求外,还要体现出对社会公共政策过程的参与,这些公共政策可以包括公平的就业机会、劳动者的安全保障与健康、环境的保护等等。

2.在市场规制法中,经济法致力于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及其活力,采取相关措施维护竞争秩序,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市场规制法是国家干预这只“有形之手”纠正市场调节“无形之手”所导致的'弊端,同时又力求使“无形之手”在最大范围内、最高程度上发挥作用的产物。不管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是产品质量法、会计审计法,无不是从促进市场交易,协调市场主体利益关系,保证各方经济利益平衡角度出发,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特别要看到,要更好地发挥经济法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应该尽快制定《反垄断法》。发达国家把反垄断法作为经济宪法,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在市场交易中出现许多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市场封锁、行业及公用事业垄断等现象,垄断现象的存在造成消费者利益受到侵害,而且使行业之间获取利益的机会不均等,拉大不同行业之间人员收入的差距,不利于社会安定,因此需要反垄断法来进行规制。

3.在宏观调控法中,经济法致力于确保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科学制定、有效实施,以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健康、快速、稳定增长。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日益重视运用法律手段来完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法包括产业政策法律制度、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银行法律制度、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等内容,这些法律规范的基础是市场和责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宏观调控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让市场能够发挥或者更好地发挥作用。经济法意识到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政府并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因此,宏观调控法在允许国家基于经济社会化要求,广泛深入地介入经济生活,干预、调控市场主体行为的同时,从法律上明确政府的权限和责任,以保证经济生活的健康有序运行。

4.在社会保障法中,经济法重点调整以国家和社会为主体,保障有困难的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以及特殊社会群体成员的基本生活并逐步提高其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的目的是满足公民维持一定生活水平或质量的需要,以保障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有两个层次的目的,其表层目的是保障公民在生活发生困难时仍能获得一定生活水平或质量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其深层目的是通过满足公民维持一定生活水平或质量的需要,进而为实现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当前我国还存在着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困难群体,即使社会能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其中的一部分人由于身体状况、个人能力差别等种种原因在实际的竞争中也会处于不利地位,如果国家对之放任不管,是很难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社会保障法确保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为主要内容,多渠道筹集保障资金、管理服务逐步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顺利运行,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经济法对于整个经济生活的调整作用不容忽视。它在对经济生活进行法律调整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平衡协调原则,从整个国家的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这些本质特征决定了经济法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必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关范文推荐

    最伤心的一件事儿(模板21篇)

    优秀作文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不同于他人的观点。小编为大家精选的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表达的方式,都充满了创造性和独特性。

    弟子规活动方案(汇总18篇)

    制定活动方案是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活动。希望以下范文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帮助您编制出成功的活动方案。“弟子规,圣人训。首孝

    小学生我的奇遇记(通用17篇)

    优秀作文是有条理和逻辑性的,它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并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的机会。

    写得失之间(专业15篇)

    优秀作文体现了作者的思维深度和独到的见解,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经典段落,让我们一起品味文字的魅力和力量。

    一次怎样的经历(专业19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优秀作文更是能够给人以启迪和感动。请大家看一看以下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启示和指导。

    爸爸的朋友聚餐(专业20篇)

    优秀作文能够引发读者共鸣,传递情感,对读者的心灵产生积极的影响。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阅读的愉悦与启发。他,一头短发中夹杂着几根银光闪烁的

    小学六年级水果拼盘(优秀24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有观点鲜明,还需要有论证充分和支撑细节,让读者信服。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优秀作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嘻——真好,今天妈妈买了许多水果,有苹果、

    不一样的假期生活优选(汇总17篇)

    优秀作文是对人生、社会、自然等多个领域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晶,能够让人受益匪浅。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实例,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您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优秀的作文。

    某人的陪伴(汇总13篇)

    优秀作文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储备,能够驾驭各种表达技巧,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在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精选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

    我懂得了为谁学习(热门12篇)

    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它让我们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和追求新的东西。下面是一些学习的经验总结,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妈妈曾经给我讲过《凿壁借光》的故事,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