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

时间:2023-12-13 作者:LZ文人

一年级教案是为了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而编写的一份详细计划,它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内容,有助于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一年级教案范文,希望能给教师们提供一些编写教案的思路和方法。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蜀道难》。

师:课文大家已经课前预习了,预习之后,不懂的字音字义交流一下(生没有出声交流)。

师:看来大家没什么问题那老师检测一下。

二、预习检测(10分钟)。

预习检测一读准字音。

一生说,另一生纠错,生齐读。

ppt出示:

1、不与秦塞通人烟2、猿猱欲度愁攀援3、砯崖转石万壑雷4、飞湍瀑流争喧豗。

5、胡为乎来哉?6、但见悲鸟号古木7、磨牙吮血,杀人如麻8、侧身西望长咨嗟。

预习检测二解释词语。

一生说,另一生纠错。

师提示积累方法:借助注释,圈点法师生齐读。

ppt出示:

1、危乎高哉2、畏途巉岩不可攀3、扪参历井仰胁息4、剑阁峥嵘而崔嵬。

三、出示教学目标:1、借助诵读,明确主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借助诵读,涵咏语言,体悟文本丰富的意蕴。

生齐读目标。

四、诵读(20分钟)。

1、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句读。

师评:字音准,语速稍快《蜀道难》本为乐府旧题,应用“咏叹调”,读时要“咏叹”

ppt出示:大声诵读全文,试着圈画出本诗的主旨句和能够表现蜀道之难的关键词。

生1读,师指导读:危乎高哉上青天。

生齐读,师打手势再次指导“上青天”的`诵读。

师:哪句是表现“高”的诗句?

生2读。

师提示:我喜欢:喜欢的理由是:

共5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做分析,老师指导诵读(10分钟)。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的具体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的学习方法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及约分。

教学难点: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教学流程。

一、回顾与整理。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出示讨论题:

1.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有什么联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2.约分、通分有什么区别?约分、通分的一般方法各是什么?

3.你会怎样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学生进行讨论后,进行交流。

二、练习与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1、教学第1题。

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能说出与它们相等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出与之相等的分数,看谁说得最多?

2、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应用出示:

一个分数是6/8,分子乘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要。

一个分数是6/8,分子除以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要()。

一个分数是6/8,分子增加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要()。

一个分数是6/8,分子减少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要()。

三、练习与应用:约分。

教学第3题:

先圈出最简分数,再把其余的`分数约分。

4/96/157/21。

10/1520/723/39。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补充练习:将下面的分数约成最简分数:

38/5134/5439/65。

像这些分数比较难约分,你能找出很快进行约分的方法吗?

师:将分子与分母中较小数时行分解,如38等于2乘19。再看看分解出的因数能否整除另一个数,能就可以约分了。

试一试其它的两题。

教学第4题。

用分数表示直线上的点。

先让学生观察这几个数,再问这些分数可以进行分类吗?(真分数与假分数)有的分数在0~1之间,有的分数比1大比2小。

找出小数1的分数有哪些?

这些分数在表示时,要注意什么,说说你的看法。

对,先约分,这样画出来比较简单。

如果不约分行不行,举例说明:100/150。

再让学生在自己的书上画。

要注意平均分的等分点要画清晰。

学生画完后,一个个地进行批阅,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作业:第152页的第2题和第5题。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三

通过梳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边和角的特点;能正确给三角形分类;做一些相关的判断等练习。

一、了解整个单元的内容:通过看书,了解本单元主要分几个内容:

2、画三角形的高,要注意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画,用虚线,标出直角标记和“高”

3、三角形按角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填空: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锐角。

三角形按边考虑,有两种特殊情况: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板书:等腰直角三角形。

指出: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考虑分类。这个三角形是什么形状的?(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45度、45度和90度)分别举老师的教师用和学生用的该块三角板,比一比,使学生明白:等腰直角三角形不管大小,它的三个角的度数是固定不变的。

还有一种三角形也很特殊,它的三个角的度数也是不变的,你知道它是什么三角形吗?

随学生回答板书:等边三角形。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等腰的可能是直角、锐角、钝角,所以要说清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等边三角形只能是锐角三角形,所以就没必要再强调了。)。

4、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指出:利用这点,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计算。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三:

1、先判断下面各是什么三角形,再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说说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可提问学生:是不是三个角都要量?为什么?)。

老师注意巡视画高是否规范。

补充:这题是用给定的底画高,如果我给定的是顶点,你会画高吗?

老师画题,学生画高。说说怎么想的。

注意最后一个角,要让学生说说理由,或者也可请学生画出不同的结果。

小结:有钝角的就是钝角三角形,有直角的就是直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才是锐角三角形。

3、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一拼:

(1)拼成图形的内角和是180&rd;。

(2)拼成图形的内角和是360&rd;继续合作,请不同拼法的同学站在讲台前展示。分别算一算。交流的时候可先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再选一般的四边形。

指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rd;。

4、下面是3块三角形玻璃打碎后分别留下的碎片,你知道它们原来各是什么三角形吗?

注意:第二个三角形可能会有学生说成锐角三角形,可引导学生认识,“等边三角形”更适合它。

5、你会用下面的9根小棒,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吗?

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三种规格的小棒,分别摆一摆。老师加强巡视和指导。

摆完后问:如果用一红两绿的小棒来摆等腰三角形,行吗?为什么?

再看书上小棒的数据,说说哪种情况是不可以的。为什么?

问题一,可让学生说说理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问题二。可让学生算一算,分别都得到了120米,那就是相等。

7、在小组里说说下面的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8、思考题:先画一画,再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

三、介绍“你知道吗?”,学生自己阅读,并算算金字塔每个侧面的底角大约是多少度?

关于金字塔有很多的秘密,同学们如果感兴趣的话,可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来看看。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做整理复习。

3、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整理复习。

教学难点:

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冬天会下大雪,你们喜欢这样的下雪天儿吗?为什么?(下雪天儿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还可以拍照把美丽的雪景留下来……)。

师:大雪天儿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乐趣,那你想去雪山乐园里亲自体验这种乐趣吗?(老师出示挂图)。

二、回顾整理。

1、初步观察,弄清图意。

师:(指图)好看吗?你都看到了什吗?

生:在雪山乐园中有许多的小朋友,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比赛滑雪,还有的在看冰雕。他们玩儿得十分高兴。雪上乐园里的大树也都披上了一层白雪,小鸟也在树上唱歌。

师:从你的描述中我们好像真的听到小朋友在欢笑,小鸟在唱歌。

2、深入观察,搜集信息;归纳整理,解决问题。

师:请小朋友再仔细观察,在不同的位置上(手势)你还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1)、引入对“数与计算”知识的整理。

生:在图的左面有7个小朋友在打雪仗,5个小朋友在堆雪人。(板书:7个、5个)。

生:右边还有2个小朋友在看冰雕。

生:远处有1座小房子。

生:天山有4只小鸟。

师:你们数得很对,能把你数出的这些数字在本子上写一写吗?

生:指明1—2名学生在田字格中板演,其他学生独立书写。

(老师在巡视过程中纠正数字的书写格式,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如有较多学生书写错误,需要全班交流个别数字在田字格中的格式。)。

师:刚才×××第一个写完坐好了(板书:第一),那么你知道这些比赛滑雪的小朋友谁是第一名?(指名生指出)。

师:你能接着往后数吗?(生边指边数)你是按什么顺序数得?(从前往后)。

师:请小朋友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数一数你排在第几位?

生:从前往后数我排在第一位。

从前往后数我排在第五位。

师: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来数?(从后往前、从左往右、从右往左)。

生:边说边拨——现在各位上拨2个算珠表示2个一,再在十位上拨1个算珠表示一个十,合起来是12。

师:你们为什么要用加法解决刚才的问题?

生:求一共有多少人,要把打雪仗和堆雪人的人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师:你说得很正确,那么什么时候列减法算式解决数学问题呢?

生:从一些东西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个部分是多少的时候用减法计算。

师:你能根据雪山乐园提供的信息中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

生:原来树上有13只小鸟,飞走了4只,树上还剩几只?

[13-4=9(只)][板书:13-4=9(只)]师:在生活当中遇到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引入对“分类与比较”知识的整理。

生:在图的右面有6棵松树。

生:梧桐树比松树多。

松树和冬青树同样多。(在板贴的图标中板书比较多少)。

师:你还有别的分法吗?(还可以按颜色分)。

(3)、引入对“图形和位置”知识的整理。

生:我发现中间那个小雪人的头和身子的形状都是球形的。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还后那些物体的形状是球形的?

生:右边小雪人是3个球形的雪球堆成的。

有的小朋友帽子顶的小球儿是球形的。

师:你还能找到别的形状的物体吗?

生:左下角有个小桶是圆柱形的。

右边两个雪人下面的底座是长方体的。

最左边雪人的底座是正方体的。

(老师随着学生所说板贴4种形状的图标)。

(4)、引入对“统计”知识的整理。

生:在图的右边看到的冰雕有4只小兔子的、3只小猴子的、1只梅花鹿和2只小松鼠的。

师:你说得很完整,我们可以借助统计图和统计表把刚才数的结果记下来。

(板贴出示统计图和统计表,学生数老师来操作完成)。

师:除了这些你们还想统计哪些事物的数量?

生:有几只小鸟。

有几棵大树。

师:我们这样在统计图和统计表里整理数据,你认为有什么好处吗?

生:可以把数过的记下来,不容易忘。

看看统计图里涂颜色的格子的高矮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

师: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提出和解决很多问题。

教师总结:刚才我们小朋友根据雪山乐园里的信息解决了很多问题,(老师指向板书)它们都是我们本学期学过的“20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板贴)、“分类与比较”(板贴)、“图形与位置”(板贴)、“统计”(板贴)中的知识。下面我们轻松一下。

三、联系生活,小组互助,解决问题,巩固知识。

师:每个小组派代表选择不同小标志数(按题目难易程度分为:1枚小标志、2枚小标志、3枚小标志)的题目,答对获得相应数量的小标志,答错就扣除相应数量的小标志。还没有赶上来的小组加油了!

(出示电脑课件)。

生:小组派代表选择题目并说出解决问题是用到了本学期学到的哪些知识。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巩固你都有哪些收获?

生:以前有些知识已经记不太清了,通过这节课,我对这些知识及得更清楚了。

生:我有不会的问题请小组里的小朋友帮助我,我们可以在小组里互相学习。

师:你们谈得都很好,老师希望本学期学的这些数学知识能帮助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五

【教学内容】:猜数游戏(6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棋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小游戏?看谁最聪明。(板书课题:猜数游戏)。

生:一只手有4颗棋子,另一只手有2颗棋子。

师:现在老师把两只手握在一起了,你说一共有多少颗棋子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会说:

1、2、3、4、5、6,一共有6颗棋子。

4之后是5、6,一共有6颗棋子。

4+2=6,可以画图形数出来。

的减法)。

二探究新知。

1、猜一猜。

握着几颗棋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会说:

先摆6颗棋子,再拿走其中的3颗棋子,就还剩3颗棋子。

先画6个圆表示这6颗棋子,划掉其中的3个圆表示拿走了3颗,就还剩下3颗。

可以列式算出来:6。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六

1、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和不进家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计算加减法。

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课件。

一、复习。

举例子复习不进位加法与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思考过程)。

二、基本练习。

指导完成第3题。

(1)、独立完成。

(2)、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

三、变式练习。

1、指导完成第1题。

(1)、指导看懂题意。

(2)、学生完成后交流结果。

2、指导第2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完成后校对结果。

3、指导第7题。

(1)、明确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

4、指导第6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完成后校对结果。

四、提高练习。

1、指导第5题。

(1)、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开火车,说答案。

五、开放性练习。(指导第9题)。

1、先独立解题。

2、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把算式更好地写出来?

3、交流。

六、总结。

本节课你解决了那些问题?

练习三。

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七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

2、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进一步理解、巩固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4、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巩固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

一、导入。

大家喜欢玩雪吗?让我们一起走进雪山乐园看一看吧。课本111页。(板贴课题:雪山乐园)。

二、复习。

(一)图形的复习。

1、复习立体图形(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

师:仔细观察一下,图中有没有我们学过的图形,在哪?(学生一一说明,教师随机板贴。)。

师:你们的桌子上就有这些形状的物体,小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他们的样子。(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相应物体摸一摸、说一说,感受物体的特点。教师随机指导。)。

师:谁愿意上来和大家说说这些物体的样子。(生自己选择,拿的是什么体,它是什么样的。)。

师:教室里也有这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朋友,你能找到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纠正。)。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图形”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板贴:图形)。

2、复习位置。

游乐场里的冰雕真美啊,你能说说小猴和小兔的冰雕,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小鸟,小松鼠,小白兔也来凑热闹。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吗?房子和大树,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板贴:前后、上下、左右)。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位置”的知识还真不少呢!(板贴:位置)。

(二)比较和统计的复习。

1、复习比较。

这么多的冰雕小动物,你能给小鹿和小松鼠比比高矮吗?(板贴:高矮)它们还能比什么?(板贴:多少、大小、轻重)。

师:猴子和兔子冰雕比什么呢?谁比谁少,谁比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小猴3只,小兔4只,34。所以,小猴比兔子少。)。

师:同学们回答真积极,看来谁比谁很重要,不能单独的说谁多或者是谁少,必须进行。

“比较”(板贴:比较)。

2、复习统计。

师:如果想知道这些冰雕小动物各有多少只该怎么办?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统计一下)。

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分一分、数一数、排一排”的过程就是“统计”。(板贴:统计)。

(课件出示)看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口头提问并口头解答。)。

三、练习。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了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组里交流一下。

2、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索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8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

(2)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第9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思考,独立完成练习。

(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3、引导学生完成第10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画面,确定要先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练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扩大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完题后让学生交流解题思路,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成功。

三、拓展应用。

1、补充拓展性练习。

(略)。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九

教学目标:

1.认识七巧板,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平形四边形。

2.利用七巧板拼摆平面图形并创造性地拼其他图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来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多问,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兴趣。他们表现欲强,好胜心也强,但自制力不强,且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过程往往依靠具体的表象,还带有很大的依赖性和模仿性。最新研究成果也表明,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空间想象这类程序性比较弱的内容”比学习“计算这类程序性比较强的内容”更难,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时间,不同的人空间想象力差异巨大,而发展想象力的最好方法是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引导学生亲自去做。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七巧板”,能利用七巧板拼摆平面图形并创造性地拼摆其他图案。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活动1。

【导入】课前5分钟。

【设计意图】。

故事中的种田人、兔子、树利用七巧板拼图制作,让学生初步接触利用学过的平面图形拼图案,并在故事中懂得妄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

活动2。

【讲授】认识七巧板。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玩具“七巧板”。守株待兔这个故事中的种田人、兔子、树就是利用七巧板拼成的。(利用课间演示七巧板拼出种田人、兔子、树的过程)。

1.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说一说,认一认。

师:七巧板真神奇,可以拼出这么有趣的图案。请观察七巧板,你有什么发现?它里面有哪些是学过的图形?藏着哪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取出七巧板里的平行四边形,看一看,摸一摸,它是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但是不像正方形正正方方。)。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真是善于动脑思考的孩子,那你能动动你的小手把七巧板里的图形分分类吗同桌之间互相看一看,有没有分法不一样的,学生大面反馈,师评价。

小结:七巧板里有7个图形,3种图形,正方形有1个,是5号;三角形有5个,分别是1、2、4、6、7号;平行四边形有1个,是3号。

【设计意图】: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来发现七巧板中图形的组成和每种图形的块数,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摆一摆,比一比。

师:“七巧板里面哪种图形的数量最多?”“三角形。”“我们一起把三角形从七巧板中请出来。摆一摆,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结论:。

1号和2号三角形一样大,它俩最大。(验证,跟他一样的请举起来,它俩可以重叠。)。

4号和6号一样大,它俩最小。(验证不同方法,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三角形。)。

7号是中等的。

师:我们已经发现了七巧板的很多秘密,谁来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现在把你的收获说给同桌听一听。

【设计意图】: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七巧板的特点,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并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不仅使旧知识得到复习,还使学生意识到知识是互相联系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师:你们找到了七巧板的这么多秘密,真棒!那你们知道七巧板是谁发明的吗?我们一起来了解。(利用课件向学生介绍七巧板的来历:七巧板又称“智慧板”、“东方魔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工具,它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发明的一种桌子,可以根据吃饭的人数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4人拼成四边形,6人拼成六边形……有意思吧!后来,这种桌子演变成一种玩具,它十分好玩,人们叫它“七巧板”。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国外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设计意图】:

数学具有人文性,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来历,既实现了书本知识与人类文化历史沟通,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3。

【活动】拼摆七巧板。

师:我们中国人太了不起了,发明了这么好玩的七巧板。你们想不想玩七巧板?我们一起动手吧。

1.拼平面图形。

(1)拼正方形。

说说你是怎样拼的?都用到了那几块图形?还有不同的拼法吗?展示不同的拼法。

(2)拼三角形。

独立完成,展示不同的拼法。

(3)拼其他平行四边形。

你还能拼出其它我们学过的图行吗?展示不同的拼法。

【设计意图】:

利用七巧板拼摆平面图形是本课难点,我鼓励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在交流中学习不同的拼法,并尝试模仿别人的方法进行拼摆。这样的安排适合一年级孩子,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又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模仿拼图。

师:大家动手又动脑,用七巧板里的图形拼成了这么多我们学过的图形,真厉害!其实,七巧板除了可以拼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还能拼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呢。大家请看:

(1)欣赏用七巧板拼出的各种图案。

(2)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图案,照样子拼一拼。

(3)向同桌介绍你拼的图案,用了哪些图形拼成的。

【设计意图】:

由拼一拼学过的基本图形到模仿拼出美丽的图案,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再一次提高。

3.创意拼图。

(1)创造拼图。

要求:同桌合作,发挥你俩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一幅或两幅七巧板,拼摆出一幅作品。记得给你们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2)作品欣赏。

两位作者一同上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

学生积极参与到拼摆活动中,不仅可以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而且可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的目的。将学生的各种拼法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活动4。

【活动】欣赏七巧板在生活中的应用(伴音乐)。

师:其实呀,七巧板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拼出这么多有趣的图形,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事物是用七巧板的原理设计出来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设计意图】: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坚持到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实属不易。在学生大脑最疲劳、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我利用精美的课件,带他们欣赏七巧板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图片,再次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活动5【活动】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活动五: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你开心吗?你想对七巧板说些什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们还想玩七巧板吗?我也想,七巧板真神奇,只要你大胆尝试、动手创造,七巧板可以千变万化,带给我们一个奇妙的世界。最后,我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小组四人合作,一起拼一个有趣的故事,下次上课接着展示。下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是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进一步体会到七巧板的神奇。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具准备:

计数器1个小棒100根铅笔24枝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

(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1.教学例3。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教学例4。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l”,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课本第37页)。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做游戏:接通电话。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大部分学生都掌握的很好只有个别学生老是在读数写的时候把汉字写成数字。还需加强辅导。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比100多1的数是99。()。

53和35一样大。()。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99大于100。()。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39和41的中间是40。()。

40+5比50+4小。()。

二、创设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同桌说一说。(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后面的数叫和。

5.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并说出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6.请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四、巩固提高。

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游戏)出示课本练一练第3题,快速口答。

2.三只母鸡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你快速的找出每个小鸡的妈妈是谁?

3.出示果园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一)学前准备。

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谁?(出示一个青蛙手偶)我们来听听青蛙说什么?(让青蛙做个自我介绍。)。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吃害虫。(揭题板书)。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小组汇报交流。

生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是86根。生2:从计数器上拨珠,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再加3个十,合起来是8个十6个一,就是86。(师边听边整理计算过程。)。

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3.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2)汇报交流。(3)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4.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四)实践运用,内化新知。

1.趣味游戏,练一练第3题。

2.同学们,刚刚在做游戏的时候,小青蛙好像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了,是怎么回事?大家瞧!(出示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适时告诉学生啄木鸟也是益鸟,我们应该保护它。)。

3.练一练第2题。

师:同学们,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青蛙爸爸为慰劳它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跳水比赛。看,多热闹呀!(课件)。

师: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生:有38只青蛙。

师:忙了一天,青蛙该回家了,看荷叶上最后还剩下几只青蛙?(5只)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比看谁最先算出来。(算式不要求统一。)。

(五)总结评价,知识延伸。

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40分,对它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它有兴趣的,回家查一查: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虫呢?现在请听一首关于青蛙的儿歌(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新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带我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气有个要求,这节课你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到了吗?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淘气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他说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体其中一个面,并说一说你摸的感觉。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小组合作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2)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张,下面就请大家动手选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结。

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这些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师也将这些平平的面请到了电脑上,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课件演示,出示图形名称,板书。)。

5、想一想,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记住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细观察哪两个图形长的比较像呀。怎么区分它们呢?(课件演示)。

7、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下面就用小棒来摆一摆,看一看你能摆出哪些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演示)。

师:有没有摆出圆的?现在能不能快速的将这些图形分一分呢?

8、间休:幸福拍手歌。

小结:正是这些交通标志牌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注意交通安全。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猜一猜。

2、完成练习一1、2题。

3、欣赏图形。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再应用公式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应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体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

提问: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应用公式计算体积。

(1)一个长方体,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求体积是多少?

(2)一个正方体,棱长是9厘米,体积是多少?

1、第5题要求学生认真读题,注意最后的问题是需要多少升水?计算出来的体积单位是立方分米,要换算成升。

2、第6题要求独立思考练习,与同伴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第7题教师指导练习,结合书上的图想一想,再说一说,最后算一算。提示,正方体的每一条棱长都相等,先确定棱长。

4、第9题。

实践活动(见教材)。

三、作业练习。

完成配套练习。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十二

这课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整理”,完成第74-75也“练习与应用”第1-5题。回顾与整理时要组织学生交流本单元的学习体会,交流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以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

2、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与同伴合作并分享学习成果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与难点加深对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以及数学规律的'认识。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整理与练习。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机板书。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一、回顾与整理。

这一单元,你了解了什么规律?学会了哪些计算?

学生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1、口算练习。

学生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2、第2题。

引导学生将后面六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与第一栏进行比较,明确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那么积也随着乘或除以几,从而初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

3、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师计时,并巡视指导,集体交流,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4、第4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判断哪几题的商小于1,再通过计算验证开始的判断是否正确。

5、第5题。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改写方法,弄清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再决定小数点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整理与复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在计。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算小数乘、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四、作业。

课后小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2、情感、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发表意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估计的思想,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铺堑导入。

二、引导交流,理解新知。

(一)观察。师:这就是动物王国里的养殖场,多美丽呀!大家仔细瞧瞧,图上有什么?跟同桌的同学说一说。

(二)反馈。学生自由发言,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并板书:

鸡85只鸭42只鹅34只。

(三)说一说。师:请你们用刚才的“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在小组里说一说,谁多谁少?(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学习困难的小组。)。

(四)想一想。课件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观察“想一想”的内容,羊可能有多少只?通过看图,你还知道了什么?(由学生自由回答,师再板书,读题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反馈交流时,让学生自我评价或评价他人。)。

三、练习巩固,扎实新知。

师:小朋友!闯关游戏开始了,今天要闯三关,大家可要努力哦,比一比,看谁得的红旗多!

1、p31第1题。引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生独立解答,最后集中交流,进行评价。

2、p31第2题。帮助理解题意,让生认真思考后做答,交流评价。

3、p31第3题。指名生说明题意,再独立思考做答。(反馈时,可能会出现两个答案,只要理由正确,可以加以肯定。)。

4、游戏。

(1)师:恭喜小朋友闯完这三关,现在我们来玩个数学游戏,好不好呀?嗯,请大家注意了:

老师在纸上写了一个两位数,你们猜一猜,是多少?(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加以提示。)。

(2)30页,兔子有多少只?

三、总结。

师:今天玩得开心吗?你学会了什么?

调查家里成员的年龄,并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说一说。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十四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认识人币。

简单的计算。

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第46页的第例1——————例2(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cai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学生活动)。

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4)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cai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分吗?

(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3、分类:按单位分:元、角、分。

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看书上人民币与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有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

三、换线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个1角。

小朋友动手换一换。

四、活动。

1、拿一件玩具,这件玩具是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找出哪种方法最简单。

2、选四名售货员,开始下位购买。

五、小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

分类:按单位分:元、角、分。

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1元=10角。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复习、整理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通过输理、比较,建立相关概念的关系。

3、在实践应用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基本教学过程:

一、一、基本练习。

1、分数的意义。

练习第一、二题。

学生填写后,说说思考方法。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其中第二题的`2/3,可以让学生说说还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2、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说一说比较分数大小时是怎样思考的?注意,本题是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没有涂色的部分。

3、假分数、带分数的互化:

第5题。

说一说假分数、带分数互化的方法:

4、填符号:

第6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运用知识模型:

1、第7题。

按要求在圈内填上适当的分数。

2、第4题。

先引导学生解决第1问题,学生根据题意收集有关信息,再根据分数的意义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还能用分数表示什么?”如站着的人数占这群学生数的几分之几,男生的人数占这群学生数的几分之几等。第3个问题,主要用分数进行交流,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充分交流。

3、第8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年历卡片,可以让学生根据年历自己数一数,再得出结论,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在完成教材的前两个问题后,教师要充分利用年历卡片这个学习材料引导学生用分数进行交流。

三、实践活动:

课前可以组织学生简要设计一张数学报,自己想一想各栏目所占篇幅约占这张报的几分之几,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分数的应用。

四、总结: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十六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元、角、分简单换算和应用

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课件

1、做练习十第3题

2、做练习十第4题

3、做练习十第5题

4、做练习十第6题

5、做练习十第7题

1、回顾旧知

提问:这单一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那些知识?请吧你的认识和大家说说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认识。

2、引入课题

小朋友真棒!为了巩固和应用小朋友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板书课题)

1、再现就知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

2、口答

提问:1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

(板书:1元=10角)

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板书: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个钱多?

3、做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

4、做练习十第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在集体交流。

让学生说说怎样比的。

提问: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回答什么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想法。

指出: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

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提问: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集体交流。

提问: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口头列式,教室板书。

提问:小宁买了什么?就要多少钱?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介绍你知道吗?

3、布置课后实践

练习十第8题。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特征,能熟练地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回顾圆的特征。

经过昨天的学习,你对圆有了哪些认识呢?

你能画一个直径5厘米的圆吗?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二、巩固延伸。

1、练习十七第3题。

(1)学生读题。并量出半径是多少毫米。

(2)理解题目意思:在这个圆内以o点为圆心画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明确:所画的圆要满足以下条件:以o点为圆心,在原来的圆内,且大小不同。

(3)量一量所画圆的半径是多少?

(4)交流:三个圆的有什么联系?它们的半径有什么不同?

(5)小结:这三个圆是同心圆。这样的同心圆可以画无数个。

2、练习十七第4题。

(1)读题,出示图形,并以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o为圆心在正方形内画一个圆。

(2)小组讨论:谁画的圆大?说说是怎样比的?

(3)你能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吗?试试看。

(4)交流:画的最大的圆和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它的半径是多少?

(5)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6)小结:圆的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

3、练习十七第5题。

(1)读题。学生尝试做。

(2)交流:你是怎么比较两个圆的大小的?

(3)小结:要比较两圆的大小,就是比较两个圆的比较直径或比半径。

4、练习十七第6题。

(1)用数对表示每个圆圆心的位置。

(2)完成第二个填空题,并交流比较o1和o2的圆心位置。

(3)平移圆o3,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标出圆心。说说是怎样操作的。

(4)圆的位置于什么有关?

(5)小结:圆的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5、练习十七第7题。

(1)指出图中圆里的线段哪一条是直径。

(2)量一量这几条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3)按照图中要求动手做一做,怎样可以量出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怎样确定圆的圆心?

(4)选一种方法,测量1元硬币的直径。

6、练习十七第8题。小组讨论,说说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元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可以借助实物或图形做进一步说明。

三、欣赏:你知道吗?

小结: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教学后记。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十八

1、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及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巩固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把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点。

利用小青蛙比赛的有趣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自然地回忆起旧知识。

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合作交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进行有效的探索,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谈话: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小青蛙游泳比赛,看谁最先到达终点,好吗?

出示课件:练习三第1题。

当出示48—40=48—4=

指名口答后让学生说说算法。

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先到达终点。对先到达终点的小组给予表扬,对最后到达的小组要鼓励他们不要灰心,争取下次比赛获胜。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第2题。

先出示:94—60=

37—6=

同桌说说计算这两道题有什么异同?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第3题。

复习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先出示:53+2025+4得数是几十多?

指名估算,并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再出示:86—30

37—3

4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小组汇报。

3、完成第4题。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看清图意。

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图意你还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另一个条件。

让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指名说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4、完成第5题。

课件出示苹果和梨图

出示思考题

(1)、谁和谁比?谁多谁少?

(2)、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4人小组讨论,把讨论结果填在括号里。

小组派代表汇报。

三、全课小结。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十九

教科书40、41页练习六1~6。

1.能按某一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儿童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而不是由教师提出分类依据。

投影片、图片、学具盒、纸带。

一、复习回忆。

1.小朋友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还记得吗?

2.揭题:今天我们要进行比赛继续来给物品分分类,看看哪一组分得对,分得快?

二、基本练习:

1.同类的圈起来。

3顶草帽和一双袜子3种水果和一支笔。

说说你是怎么圈的?依据是什么?

圈对的.得一颗五角星。

2.这儿有许多交通工具,你能分分类吗?

分成汽车、飞机、轮船,你为什么这样分?(地上、天上、水上)请把汽车涂上颜色?

3.独立完成练习六第三题。

反馈,为什么?

对的得一颗五角星。

1.想一想:怎么分?

练习六第4题。

说说为什么怎么分,依据?

一束一束分、颜色分、种类分。

小结:分类的依据不同,分得结果也不同。

2.练习六第5题。

小组讨论交流――组内小结记录――派代表全班交流――小结方法。

(大人小孩、男女、家人、爸妈孩子)。

对得多的小组得一颗五角星。

3.练习六第6题。

独立练习(可以同桌进行)。

小组讨论(分类方法汇总)。

全班交流(各组反馈)。

小结(平面几何、滚动、各种形状等等)。

4.请把教室内的物品分类。

蔬菜、水果、文具、餐具等物品的卡片放在纸带里请学生分一分。

说说你为什么怎么分?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应如何分类?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二十

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这样就需要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把学生带回生活中,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介绍同学,通过不同方向的介绍,明确前后的确定与面对的方向有关,为分清左右突破难点,学习左右时采用介绍同学、作游戏解决生活问题等,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学习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与后、左与右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初步培养学生首先确立参照物,再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体会前后,左右的相对性,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准确的区分左和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猜一猜同学的位置。

教师说位置,学生做一做,找一找。

二、新授:

(一)学习左右。

1、你能不能不转身,把你周围的同学介绍一下?

(1)出现两种情况:

说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介绍吗?)。

说不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怎么介绍?)。

(2)比较,两种说法哪种更好?

(4)我们刚才用了哪两个词介绍我们两边的同学的?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板书:左右。

你的哪边是左边?右边呢?

指指你左边是谁?右边呢?

2、做游戏。

跟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指右眼、左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腿、(起立)伸右腿、左脚向前一步……。

3、练习。

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都在左边走呀?

组织学生讨论,像前后那样得到结果:面对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二)学习前后。

向你的朋友介绍你的前后都是谁?

(三)观察课件,请你向大家介绍你看到景物。

学生认识上、下。

三、巩固练习。

46页试一试。

1、看参照物。

2、说出相对应的前后左右的车。

47页练一练。

1、左右的练习。

2、相对性的靠右行走(公共道德)。

3、思考题:上下左右的相对位置综合练习。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

前上。

左右。

后下。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平面内前、后掌握较快,对于左右掌握会很慢,在介绍自己的前后左右的同学时,先让他找到自己的右手(写字的手一直举着),学生很快分清左和右。上下是立体的通过楼上与楼下就分清。练习中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就会了。

一年级数学练习三教案设计(精选21篇)篇二十一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组织学生整理知识要点,体验自己学习的'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问:这一单元,你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分小组交流3、集体交流、整理。

1、第51页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2、第51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评讲,可指导在直线上表示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方法。

3、第3题,口答。

4、第4题。

让学生结合情境解释分数的意义。

重点讲解第3小题:小明从家到学校,1/6小时正好走了全程的2/3。

1/6小时是把1小时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6份,小明的时间相当于其中的一份。

5、独立完成第5、6题。

评讲总结方法。

6、做第7题。

让学生运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进行填写。

指导1.7的填法:一、可以把1.7看成1和0.7的和。0.7是7/10;二、把1.7直接看成是17/10,从而得出结果。

7、做第8题。

引导:前两题可直接根据小数意义,改写成小数,后两题要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计算改写成小数。

8、做第9题。

(1)试做。

(2)分析小结:要将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

(3)讨论怎么样将带分数化成小数。

三、课堂总结。

相关范文推荐

    普通职员个人离职申请书(优秀17篇)

    更多申请书可以提供一个机会,让申请者展示自己的独特才能和所取得的成就。以下是小编为您准备的更多申请书范文,供您参考和借鉴。尊敬的公司领导:在xx公司整整4年半的

    诚信经营倡议书(精选18篇)

    诚信是建立在诚实、公正和负责任的基础上的一种行为准则。以下是一些行业大咖对于诚信的看法和建议,值得我们深思。近年来,我国增值电信业务发展迅速,增值电信业务在推动

    学生会竞选的自我介绍演讲稿大全(18篇)

    学生会竞选对于培养学生的民主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亲爱的同学们,我将候选学生会学术科技部长一职,我将组织学术科技活动,提高大家的学术水平,培养创

    党员一年工作汇报(模板17篇)

    工作汇报应该遵循客观、真实、全面的原则,不夸大也不掩饰自己的工作情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精彩纷呈的工作汇报范文,感受不同优秀汇报的魅力吧。敬爱的党组织:您好!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餐饮浪费倡议书(模板22篇)

    范文范本通常来自于优秀的作家或经典名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掌握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亲爱的同学:一、积极营造“厉行

    幼儿心理健康的论文(精选18篇)

    范文范本的选取应当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和不同类型的作文进行分类。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参考,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技巧。摘要: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

    九九重阳节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优秀12篇)

    演讲稿范文是根据演讲主题和目的撰写的,目的是为了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演讲者的观点。范文中的论点和论证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自己的观点和证据。各位领导、各位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学校活动总结大全(14篇)

    活动总结是对于某个活动的回顾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活动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20xx年,我校开展了安全

    小学校长庆祝六一讲话稿(实用15篇)

    讲话稿的撰写需要充分考虑听众的背景和特点,使得演讲更具针对性。讲话稿的写作要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使演讲内容更有针对性和感染力。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

    小溪旅行记(优质17篇)

    优秀作文不仅需要语言流畅,还要有独特的观点和深刻的思考。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典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思考。“这里怎么这么黑呀!”两只小鱼过来说,“春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