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阅读计划3篇(汇总)

时间:2023-04-07 作者:储xy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二年级下册阅读计划篇一

具体方法:

我们本学期的共度书目是曹文轩的《金茅草》。这本书是注音版的,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们每天让学生读三页,并划出好词好句。在每周的阅读课中进行回顾总结。另外在家长会上讲清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的.事例的讲解,使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引起高度的重视,能在经济上和精神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具体的支持和帮助。

1、建立、更新班级图书角。新学期伊始,充实图书角内的书籍。二一班的文学书类有102本,绘本类有76本,充分保证孩子的阅读量。

2、规范借阅制度。选出两名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和维护。每人发借书卡一张,作为借阅凭据。由老师起草一份图书借阅制度,贴在图书角旁边,人人遵守,文明借阅。

3、规定借阅时间。

同学之间可以建立起图书借阅传换的关系,一周之内,同学之间的书可以相互转借,这样可以使图书的利用率得到更大的发挥,也是开阔眼界、节约金钱的一个好办法。

及时地鼓励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及时地指导,更要及时地鼓励。我要每天抽查各小组的阅读记录,每周评选出读书小明星,数额不限,只要做得好,有进步的都有参评资格。在每周一的早读时间进行读书活动交流,引导学生从读书的内容、读书的趣事、读书的感受等方面来谈,激起其他学生的共鸣,这样形成了喜读乐读的班级舆论,这对于我们顺利开展课外阅读是十分关键的。

小学二年级下册阅读计划篇二

我读书、我快乐。

让学生本着“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的思想,使整个班级体成为传承优秀文化的阵地,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配合以各种奖励机制,让优秀经典读本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让学生在读书中快乐,在快乐中读书,在读书中成长。让他们那美丽的童年因为读书而放射出更加动人的光彩。

1、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把学生阅读的激情唤醒。

2、开设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以活动引领阅读,以活动激发阅读,以活动促进阅读,把学生容纳于丰富的阅读活动之中。

3、从小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从小爱读书、多读书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完善学生的“精神发育”,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及终身学习提供文化底蕴和发展后劲。

5、通过活动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促进学生知识的更新、思维的活跃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6、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发出“亲子阅读”倡议书动员家长,做到家校互动。

2、规范班级文明建设,打造书香班级氛围,散发文化气息。

3、给学生推荐丰富的图书。

4、利用“班级图书角”,学生可以借阅班级图书角图书进行阅读。

5、充分利用早读背诵古诗等;在家30分钟的精品阅读。

6、每周背2首古诗。

7、每周定期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利用阅读课的时间,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8、在班上举行选拔赛,评选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班级“故事大王”。

9、每月末评出“读书之星”,并给予奖励。

1、“亲子读书”活动

要求父母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平时能关心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开展父母与孩子“同读一本书”活动。要求定期(每月一次)带孩子到有关图书馆、图书室、新华书店等开展读书活动。

2、实行“三读”──早读、午间读、阅读课读。

早读诵读课本内外的经典篇章;午间读鼓励兴趣自由读;阅读课读就是专题读,老师有指导的读。

3、通过奖励、评价激发读书热情。

充分利用早读和午读时间,让学生形成习惯在这些时间段里我们就是要读书,比比谁在读好书,谁很会读书。根据学生的读书内容及时间,评选“读书之星”。积极引导,人人争取拿到“小书迷”的奖状,力争拿到“博览之星”的荣誉证书。

4、开展活动,整理好有关资料,汇报阅读体验。

利用班级读书会,让学生交流最喜欢的故事,最令人回味的情景等,或收集有关读书的格言谚语,名人读书的小故事,或画一幅画、制作书签、唱一段小儿歌、表演一段故事等。

通过开展本学期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风气,一种氛围。让好书伴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二年级下册阅读计划篇三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做到“喜欢读书,享受读书的乐趣”。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小学阶段,有效指导其进行读书,将对孩子终生学习起着关键作用。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科学体系,为营造“书香校园”,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增长见识,发挥潜能,提高素质,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二年级定了以下阅读内容:

1、《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在中华文化传承中,指后学。“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2、市教育局下发的《阅读工程小学段任务》文件中阅读篇目

(1)古诗文诵读篇目(10首)

《春夜喜雨》(杜甫)《春晓》(孟浩然)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游子吟》(孟郊)

《咏柳》(贺知章)《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

《独坐敬亭山》(李白)《竹里馆》(王维)

《泊船瓜洲》(王安石)《三衢道中》(曾几)

(2)课外阅读书目

重点推荐:《格林童话》《三毛流浪记》《蝴蝶豌豆花》《弟子规》

自主选读:《小哥儿俩探险记》《我是一棵树》《寓言故事三百篇》

《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系列可选)《儿童百问百答》

《洋葱头历险记》《鼹鼠博士的地震探险》《鸭子骑车记》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跑猪噜噜》《调皮的日子》

3、由于低年级年龄阶段的孩子依然对故事和图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能在阅读故事、欣赏图画中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提高学习的兴趣;在交流、讨论中学会交往,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因此,本期的阅读课还选择一些绘本阅读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各班老师推荐和学生自荐的篇目。

5、教学重难点:《弟子规》;本学期必背古诗文。

1、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感受语言的优美,培养语感。

2、通过欣赏各种绘本,引导孩子展开想象和联想,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从中获得知识,获得生活和学习经验,懂得做人的道理。

4、通过《弟子规》的诵读,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继续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

6、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大方地交流自己的观察和阅读所得。

7、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1.与学校阅读计划一致起来,强化阅读指导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路,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2、发动学生,充实班级书橱;创设浓郁的班级阅读氛围;利用好班内空间,建好班级文化等。

3、师生同读一本书,尽力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书籍记载着人类成长的历程,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读中形成“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实现‘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目标。

4、培养阅读兴趣

组织“书香班级”、“亲子共读书香家庭”、“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评比,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每学期最后评选出“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亲子共读书香家庭”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自主读书。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