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校新课程工作计划(专业13篇)

时间:2023-12-21 作者:薇儿

学校的存在让我们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人生的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生活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

最新学校新课程工作计划(专业13篇)篇一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课改实验为中心,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宗旨,狠抓一个关键(观念的转变),突出一个重点(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力争两个突破(新的评价体系和学校课程开发),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工作,为学校教育再上新台阶和教师的更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      工作目标: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围绕教育局2005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意见和教研室2005年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实践“两个转移,突出六大任务”的目标。两个转移:中心转移:既重视教法研究,又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意识前移,教研活动突出高瞻远瞩,要有超前意识。六项任务:验证课标、教材;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评价;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探讨新课程体系下学生学习方式;探讨三级课程管理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师培养。努力培育学校教改亮点,力争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校课程建设、评价方式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教师培养与继续教育等方面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在全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三、具体工作:

1.继续认真做好新课程学科培训,提高实验教师实施新课程素养。继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并将新课程相关培训内容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精心组织好教师参加起始年级和衔接年级的新课程培训,在认真参加全市培训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校本培训,选派教师参加上一级的各类教研活动,进行深度培训。在组织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努力倡导互动、参与式培训方式,结合学科培训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内化对《课标》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开掘文本内涵,达到整个教学有一条清晰的主线索。

2、以校本研训的研究为重点,努力构建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进一步加强校本研训的研究,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又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好方法。积极倡导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科学的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课例分析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2005年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都要采用“汇集问题——确定主题(教研专题)——学习理念(组织培训)——研究课例(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课后反思等)——专题研讨(解释现象——分析原因——提出问题)——产生新问题——进行新研究”流程,使每位教师从“日常性随意问题”走向“专业性研究问题”。我们将通过对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培训,开展课堂教学、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评比和举办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提升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在关注新课程的同时,不放松“老教材、新理念”教学研究活动,让广大教师在揣摩同行的设计和教学中,汲取他人的教学智慧,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实现思与行统一,言与行一致,使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在课堂中得到普及和落实。

3、继续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关注新课程实验成效。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各科要继续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对于一、二年级学生,要在全市评价操作建议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和补充,形成富有创意、符合本校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改革举措,要认真开展好“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研究和试行工作,努力构建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笔试与口试、知识与情感、课内与课外、自评与他评、参评与互评的评价与考试体系。实现评价与考试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真正发挥评价与考试的检测、反馈、导向、激励、调控功能,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发展和新课程的实施。

4、继续加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发展个性,形成特色。继续严肃执行新课程教学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对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要做到课时、师资落实。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海宁市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结合特色学校创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校课程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开发学校课程,根据“边研究、边开发、边实践”原则,不断完善学校课程建设。

5、积极争取,努力承办好各级各类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05年上半年,我们要在齐心协力承办好嘉兴市的三个教研活动:体育活动、思品活动和美术活动的基础上,并争取更多的海宁市级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尽量多的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让更多的教师了解我校,不断提高我校的知名度。

6、开展教学评比,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继续引导教师从案例入手,在分析教学行为中反思自我;从评价中入手,在。

自我评价。

中剖析自我;从问题入手,在强化行为研究中明辨自我;从课程入手,在开发课程中提高自我。继续规范教研课的课前订构思、课后写反思的制度。广泛开展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向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杂志投寄论文、案例,以自身教育教学的成功为内在激励机制,鞭策教师持续不断地再学习与再提高,05年力争在全市的双高课、教学论文、案例评比中有新的突破。

7、抓住课改契机,促进名优教师的成长。教师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最大主力和阻力。任何教育改革仅靠政策或命令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教师有新的信念、能力、热情和动机。因此,减少或消除阻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力,必然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以《联合路小学名优工程实施规划》为指导,加快培养骨干教师的步伐,在工作中要采用以情感管理与师德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激活骨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潜意识。2005年上半年,学校将开展和平湖实验小学的教学联谊活动,通过活动达到学习经验、锻炼教师的目的。同时组织开展联合路小学第二批“名优教师”评选活动,择优推荐教师参加海宁市级“名优教师”评选,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

最新学校新课程工作计划(专业13篇)篇二

20xx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xx小学新课程小学常识骨干教师培训,在培训学习中,我聆听了县教研室钟老师的报告,认真学习了教研员朱老师、袁老师和王老师的报告,仔细观摩了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开阔了眼界,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共同探讨了网络教研、品德与生活(社会)和科学的教学,这是我备感兴奋,对于我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愉悦的学习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让我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现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专家、领导、老师的热情,感受到学员集体大家庭的亲切。在这里,四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友情。为我们进行讲座的专家钟老师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同时,这些教研员老师自身都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理解透彻,并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引领我县的教育教学,促进了我县常识课教学的发展。今后我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本次学习聆听了教研员朱老师、袁老师和王老师的报告的讲座,他们讲得十分精彩,且通俗易懂,我想这和他们高深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让我受益匪浅。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各种知识及素养,为今后的常识教学指明了方向。教研员老师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讲座折射出一种责任:国家昌盛,系于教育;教育昌盛,系于我身。在这里,我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升华。

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搞好小组文化合作探究,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教学情境中开展活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新的课程标准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同样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学习的结果不仅是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就两门课程的性质而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行为规范的养成,使他们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关照下做事。

8月2日至4日,短短的培训学习活动不知不觉就结束了,而我用“受益匪浅”难以言尽培训学习的体会,以“感受颇深”无法描述内心的充实。我想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应潜心学习原汁原味的课程理论,结合自身实践扎扎实实地探索,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短短的培训时间里,来自各位专家教研员老师的谆谆教诲,来自同行们的倾情相助汇成了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汇成了一声声催人奋进的号角,支持、激励着我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停留。展望未来的工作、学习之路,将是永无止境的,而我却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追求中去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我较认真地听了几位老师所讲的内容,再结合所阅读到的一些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教育理论或案例等,现将这几天来所听之内容与余之实际进行反思,有一些心灵触动与感受。

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师转变固有的理念。我认为最应转变的或者说最迫切转变的观念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观应重新建构。现在教育十分强调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关注人,这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把他们看作是具体的、独特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比如是兴高采烈或冷漠呆滞,其乐融融或是愁眉苦脸。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教养的、自尊自信的人。所以,我们应充分地认识到教育是指向人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应该尊重和承认人作为人超越了“资源”和“资本”的独立价值。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育主体,因为现代教育终于承认了一切教育都必须有一个受教育的主体,而不是客体,我们正进入“人与世界生存关系的自觉时代”。教育的目的应成为学生的自我追求,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其次,教师的教学观的转变也是当务之急。因为虽然你接受了上述的学生观,但若一走进课堂就又回到老路上,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你仍是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预设和封闭。那么课堂就会仍然是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的。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对自我角色的认定,不要再认为自己是权威,自己是中心。要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要变封闭为开放,特别是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要变预定为生成,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活动,要把自主权还给学生。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师,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应该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如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真实场学的创设,让学生在表演、操作、辩论、演讲、社区活动中展开学习。这有利于产于角色效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以及审美情境和道德情感的发展。这也就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它是人之生命表达一种方式,是一个生命情感的世界。人对生活的感受、人的悲欢离合、感伤怀旧,都要借助语言来展现出来的。让学生有尽量多的学习时空,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会用生命去体验和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道德表现和人格体验,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养成的过程。使我们的教学方式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生成性和选择性,也体现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实践性、生活性、体验性与情境性。

最新学校新课程工作计划(专业13篇)篇三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德育目标:

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2、理解“海燕”精神的内涵,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对比、衬托、象征等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1、诵读法。2、提问法。3、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4][5]。

最新学校新课程工作计划(专业13篇)篇四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参加新课程改革的省份逐年增加,到以前,高中新课程将全面推开。在领导学校课程改革的实验中,高中校长究竟要做些什么?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已经摆在了众多校长的面前。

换个视角看教育。

会考试只是工业化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是那么重要了。然而,中国中小学培养的多为基础扎实,能够应对各种标准化考试,并且能够取得高分的人才,但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针对中国基础教育的缺憾,这次高中新课程改革不是对现行教育的一次简单的改良,而是对中国基础教育采取的一场革命。它是由过去排斥一部分人、选拔一部分人,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其核心是通过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与以往高中课程方案相比较,本次课程方案最大的特点是从共性化教育模式向个性化教育模式的转变,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课程的空间。学生在每个学年、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学生管理实行走班制,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促进学生形成有个性的学习计划;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学业评价方面推行学分管理、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定和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等。

校长必须“专业”

校长大部分都是教书出身,因为书教得好,才被提为中层干部,提为副校长、校长。按说校长整天就在学校里摸爬滚打,对学校里教育教学这点儿事应该很熟悉。但是细想想,当了校长之后,整天忙里忙外,忙的都是琐事,都是可以让别人做的事,而自己该做的事反而没有时间去做。作为校长应该做什么?我认为,校长应该经常多想想对学校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问题。这就逼着校长必须要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和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政策。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理论功底和政策基础支撑的校长,能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做出一些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思考,他只能够模仿别人做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现今的校长最缺少的就是理论功底,如果我们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了,理念和观念发生了变化,我们就会敏锐地发现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就会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我们说,校长发现问题的过程,并非只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更多的是一个理论学习和理性思考的过程。校长的理论思维水平提高了,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有时候,我们有一种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感觉,什么时候才有这种感觉?就是当你的观念、理念发生了变化,这时候一通百通,感觉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面对高中新课改,校长对专业化问题需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所谓专业化就是指专业性很强,其他人不能替代的,如医生、律师、教师都属于专业性很强的职业。过去中小学校的课程都是由国家统一设置的,校长没有权力增加或减少课程。所以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派一个不懂教育的行政官员去中学当校长,似乎也能过得去。而这次高中新课改之后,课程设置与管理实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校长不懂教育教学,就不可能对本校的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课程领导。

高中新课改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为学校提供了选择课程发展,构建学校特色的空间。过去的课程设置完全是国家行为,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基本面对的是“一本大纲”、“一套教材”、“一份试卷”,政府评价学校也是使用“一把尺子”。各学校之间除了在生源、师资、场地、经费、硬件设施及考高考成绩存在着差异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不同。而这次课程改革,对课程开发与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这就为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为一些学校在某一领域优于别人,处于领先地位,塑造一种品牌、一种特色创造了机会。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利用、使用好课程设置的“自主权”,关键是要制定出一个能够体现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能够适应学生发展需要、能够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课程方案。

校长必须回到课堂。

在中国当校长很不容易,校长承担了许多不应该承担的东西,进课堂的时间和机会也就越来越少。课程改革中绝大多数的问题都出现在课堂,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还是在课堂。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细胞”,课改理念的“内化”,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校长必须沉下身子,深入课堂与老师们一起来研究教学、研究课改。

中小学的教育研究应该是以校为本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的研究;二是在学校中研究;三是基于学校的研究。“为了学校的研究”就是校长和教师的研究要以改进本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解决本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研究。“在学校中研究”就是对自己学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研究的方式使问题得以解决。“基于学校的研究”就是从本学校目前面临的实际状况出发,充分依靠本学校的干部教师,挖掘学校内部现有的具备研究能力的人力资源,使问题得以解决。

在新课改的环境下,任何一所学校内部都蕴藏着一线干部教师教育教学的丰富经验,这是新课改促进干部教师专业发展最宝贵、最鲜活、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但是对于多数学校来说,这一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合理地利用。

每个干部和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经验,这是干部教师学习和提高最便利、最独特、最具活力的教育资源。高中新课改绝不是一个简单地执行课改方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全体干部教师统一理念、理解标准、互动调适、主动创新的过程。

新课改实施的关键是教学,改革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课程改革如果没有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没有教师积极而有创造性地工作,新课改就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更不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校长要作一个有研究视角和有研究能力的校长;教师要作一个具有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教师。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在给本校发展永久性的“造血”,而不是临时性的“输血”。新课改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校长必须主动研究课堂教学,深刻理解课堂教学,积极引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是时代赋予校长的历史使命。

高中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只有通过新课改的实践,才能把课改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自觉和行为,校长对新课程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就成了“必然”和“必须”。校长必须站在课程改革的最前沿,去影响和引领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作者北京一五六中学校长朱建民)。

最新学校新课程工作计划(专业13篇)篇五

1、把年轻的教学能手、教学骨干作为实践新课程的领头兵,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新课程的学习实践和研究,为他们创造展现才能的时空。

2、有重点的培养。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让他们参加大型的或较高层次的理论学习和研讨会,增强课程改革意识和改革能力。

3、充分发挥能动作用,鼓励教师从教学中发现问题,主动研究,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4、压担子。

每学期给教师定目标、定任务:学校规定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实验课题,对实验课题要有计划、有实施方案、有实验记录、有阶段性总结,每位教师都要结合教研教改实际,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和精心设计一篇教案,每人上好一堂公开课或示范课。

最新学校新课程工作计划(专业13篇)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课改实验为中心,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宗旨,狠抓一个关键(观念的转变),突出一个重点(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力争两个突破(新的评价体系和学校课程开发),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工作,为学校教育再上新台阶和教师的更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围绕教育局2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意见和教研室年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实践“两个转移,突出六大任务”的目标。两个转移:中心转移:既重视教法研究,又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意识前移,教研活动突出高瞻远瞩,要有超前意识。六项任务:验证课标、教材;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评价;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探讨新课程体系下学生学习方式;探讨三级课程管理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师培养。努力培育学校教改亮点,力争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校课程建设、评价方式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教师培养与继续教育等方面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在全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三、具体工作:

1.继续认真做好新课程学科培训,提高实验教师实施新课程素养。继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并将新课程相关培训内容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精心组织好教师参加起始年级和衔接年级的新课程培训,在认真参加全市培训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校本培训,选派教师参加上一级的各类教研活动,进行深度培训。在组织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努力倡导互动、参与式培训方式,结合学科培训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内化对《课标》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开掘文本内涵,达到整个教学有一条清晰的主线索。

2、以校本研训的研究为重点,努力构建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进一步加强校本研训的研究,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又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好方法。积极倡导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科学的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课例分析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2005年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都要采用“汇集问题――确定主题(教研专题)――学习理念(组织培训)――研究课例(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课后反思等)――专题研讨(解释现象――分析原因――提出问题)――产生新问题――进行新研究”流程,使每位教师从“日常性随意问题”走向“专业性研究问题”。我们将通过对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培训,开展课堂教学、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评比和举办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提升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在关注新课程的同时,不放松“老教材、新理念”教学研究活动,让广大教师在揣摩同行的`设计和教学中,汲取他人的教学智慧,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实现思与行统一,言与行一致,使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在课堂中得到普及和落实。

3、继续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关注新课程实验成效。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各科要继续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对于一、二年级学生,要在全市评价操作建议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和补充,形成富有创意、符合本校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改革举措,要认真开展好“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研究和试行工作,努力构建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笔试与口试、知识与情感、课内与课外、自评与他评、参评与互评的评价与考试体系。实现评价与考试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真正发挥评价与考试的检测、反愧导向、激励、调控功能,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发展和新课程的实施。

4、继续加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发展个性,形成特色。继续严肃执行新课程教学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对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要做到课时、师资落实。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海宁市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结合特色学校创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校课程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开发学校课程,根据“边研究、边开发、边实践”原则,不断完善学校课程建设。

5、积极争取,努力承办好各级各类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05年上半年,我们要在齐心协力承办好嘉兴市的三个教研活动:体育活动、思品活动和美术活动的基础上,并争取更多的海宁市级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尽量多的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让更多的教师了解我校,不断提高我校的知名度。

6、开展教学评比,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继续引导教师从案例入手,在分析教学行为中反思自我;从评价中入手,在自我评价中剖析自我;从问题入手,在强化行为研究中明辨自我;从课程入手,在开发课程中提高自我。继续规范教研课的课前订构思、课后写反思的制度。广泛开展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向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杂志投寄论文、案例,以自身教育教学的成功为内在激励机制,鞭策教师持续不断地再学习与再提高,05年力争在全市的双高课、教学论文、案例评比中有新的突破。

7、抓住课改契机,促进名优教师的成长。教师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最大主力和阻力。任何教育改革仅靠政策或命令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教师有新的信念、能力、热情和动机。因此,减少或消除阻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力,必然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以《联合路小学名优工程实施规划》为指导,加快培养骨干教师的步伐,在工作中要采用以情感管理与师德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激活骨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潜意识。2005年上半年,学校将开展和平湖实验小学的教学联谊活动,通过活动达到学习经验、锻炼教师的目的。同时组织开展联合路小学第二批“名优教师”评选活动,择优推荐教师参加海宁市级“名优教师”评选,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

最新学校新课程工作计划(专业13篇)篇七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教育越来越成为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推动科技迅猛进步,进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成为我国从人口大国逐步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因素。我国的教师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直接关系到千百万教师的成长,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关系到一代新人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最终关系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在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中,首先要有先进的理念。要自觉地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把教师教育放在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改革发展的大系统中加以考虑;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出思想,出思路,出措施,注重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其次,要有明确的思路。中国教师教育100多年来,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成功的经验,也有过曲折。要很好地总结教育发展规律、教师教育发展规律,总结我国教师教育的基本经验,研究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科学的、体现教育规律、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思路。第三,要有得力的措施。按照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以改革促发展,注重制度创新,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途径,渠道和载体,确保教师教育优先发展落到实处,为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坚实的、高质量、专业化的师资保证。

[1][2]。

最新学校新课程工作计划(专业13篇)篇八

20xx年9月,辽阳县各乡镇25所中学(现24所)参加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选用人教版教材作为实验教科书。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就是要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新理念。为了落实新的教育理念,使新课改一开始就步入正轨,早在20xx年10月末,教师学校中学部栗丙林主任就深入各中学对各校一线教师进行有关实施新课程的培训。

我当时作为一名普通的历史教师参加了培训,之后还进行了交流、讨论。让我们受益非浅。之前,只是知道课程改革是必然,是趋势,却不知怎么改、改什么,培训后犹如在教学的道路上点燃了一盏明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之后,历史学科教研员徐恩元老师多次到校组织听课、讲课等研讨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关键是交流,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积极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教师的角色必须由传统教学中的权威转向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传统教学观念的更新,为课程标准的实施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二、发挥教研导向作用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

为使新课改真正落到实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们历史学科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教学导向作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首先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我们作为研训人员,都有自己负责研训的学校。走下去,走进教师之间,亲自参与集体备课,具体做法是一人主讲一课,众人共同参与。对教材分析、教材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教学全过程进行研讨、分析,这样即使个人的业务能力得到了锻炼,又使集体智慧发挥了作用。

其次是通过开展大大小小的历史教学观摩,在讲课、听课、评课过程中体验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检验备课效果的得失,从中找出差距,提出改进方法,这是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观念转变的有效途径。4月在首山镇一中搞的一次大规模全县历史教师参与的教学观摩,课题是《三国鼎立》,效果就特别好。再次是通过撰写教学心得体会,积累教学案例,重视案例的导向功能和教学设计等教学资料。这个途径我们主要是由一些骨干教师来完成,进而带动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交流、总结、提高,从而逐步实现观念的转变。

三、时刻关注教师的发展是关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首先,教师能否经受住了职业道德的考验。

在刚开始课改时,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教了十几、二十几年的历史,可谓倒背如流,一味固守自己原有的上课模式。他们或是“填鸭式”、“一言堂”,不顾下边学生的反应如何,一骨脑地把课“讲”完,或是,讲的少之又少,用题海战术“狂练”,把原本教材中的大字小字面面俱到,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样做了,还会振振有词:“我都累死了,讲得嘴丫子冒沫,你还不会,那怪谁呢?”“所有题型,我们都练到了,‘修行’就在个人了!”殊不知,新的时代需要真正意义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背几个人物、几个年代、几个事件等的读死书,死读书的“人才”,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你的学生将如何适应现在乃至未来的社会这一层面,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并真正地热爱教育事业,与些同时,就要考虑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需要教师在掌握课程标准、驾驶教材内容的前提下,设置问题,设计思考讨论题目,并指导学生搜集、查阅、整理有关新课程内容,而这无形当中就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花费教师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精力,倘若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很难担负这一教育任务的。

其次,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课程标准的主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并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指出: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而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也确实如此。

那些灵活的创造性使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学方法、手段的教师,他的学生也被带到了当时的历史氛围中,兴致盎然地学习着。比如同样是讲夏商西周的文化时,涉及到日食、月食的发生、记载,有的教师依照教材或是自己描述或由学生讲解,一带而过,而有的教师此时启发几位学生走到讲台,分角色扮演太阳、月亮、地球,其他学生饰演此天象出现时当时的老百姓的状态,并及时提出问题:出现这种惊恐现象的原因?这样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学生精彩(教师一定要坚信学生所具备的能力)的表演,这样创新的教学,打开了学生想象的心扉,也就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反之,那种千篇一律的泛讲空讲,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再次,教师要博览群书,形成厚积薄发的文化底蕴。

当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走进新课程,参与课堂活动时,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另外教科书的一些隐性问题含而不露也需要研究。开放性的教学使历史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哲学、心理、科技、文化、自然、地理等学科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教师如果没有广泛的各领域的知识是很难师生交流、讨论合作的。比如在讲到《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课中,为什么首先在意大利出现文艺复兴?涉及手工工场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理论;经济决定政治、文化的政治理念;新航路的开辟涉及地理中的空间知识;殖民地建立后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军事侵略等等,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各领域的知识是很难上好本课的。所以教师,尤其是做为一名历史教师,一定要多看书、勤思考。授以滴水,应有滴泉。

第四,要有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能。

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其积极思维,强化其记忆效果,提高学习效率。虽然我们只是县内各乡镇学校,条件有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县教体局本年度加大远程教育的投入,运用电视、录像、课件制作等电化手段辅助历史教学已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因此,现代教学手段是新课程标实施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之一。

四、实施新课程标准,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如何理解继续与创新的'关系。

历史是发展的,历史发展本身具有继承性,任何教学改革都是在吸收原有教学方式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我们课程改革的原则。

因此,必须正确理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主要转变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但不能因为要以学生为主体就谈“讲”色变,似乎一“讲”就背离了课改精神。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

教师自己讲,关键在于怎样讲,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有利于学生产生想象,有利于学生理想情操的熏陶,那么这样的讲述也主是无可厚非的。因此,在改变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中,要注意在批判中继承,在创新中发展,要避免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二)如何认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有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理论: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但在具体操作时却不知从何处着手,或者做得还不够。奎里特说:“在课堂上,一名教师应该告诉他的学生应该怎样看世界,教师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还要和他们并肩学习。”

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在理解课标精神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宏观调控,适时创设情境,点击学生灵感火花,质疑设问,激发学生发散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最佳状态之中。而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则要求教师在微观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他们对书本的怀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有创意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使他们积极思维、大胆发问、勤于思考、乐于探究,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三)如何处理个别与群体的差异关系。

课程改革的灵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课程标准的实施,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多姿多彩,使那些天资聪慧,勤勉好学的学生有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新感觉。他们在课堂上情绪活跃,思维敏捷,积极发问,抢答问题,个人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发挥,而大多数的学生却因受社区环境、家庭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局限了他们的接触资料、图片、信息等教学资料的视野,限制了他们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因此,教师应如何面对这大多数的学生,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呢?这也是我们正在研究的问题。

(四)如何衡量教学过程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改成败与否,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给予评价。而现在应试考试的评价机制,一张卷纸定成败仍然成为束缚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的主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有一种更为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来应用,才能更好的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最新学校新课程工作计划(专业13篇)篇九

新课程改革已经风风雨雨的整整走过了三年,三年来的新课改是怎样走过来的,给我们的学校教师、学生带来了什么,在此进行总结回顾,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有利于新课改的进一步扎实开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三年来的课改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我们学校于xx年7月组建后,7月份进行了南北二区一年来课改工作的回顾摸底,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课改实施方案。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理念先行、机制保障、校本研训、改革评价、设备投入、反思改进的工作思路。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教材的`修改,而是对我国的教育进行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它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上的革命性改革。新课程秉持的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是课改的灵魂,它包涵了三层意思:

1、倡导全面和谐的发展的教育;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过程与方法及实践体验。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我校利用xx年暑期师德培训和每周一的教师工作学习例会进行学习、宣传、谈体会、写心得、小组交流、大会交流,并利用周六下午多次召开专题会、报告会,先后两次邀请嘉兴教育研究院书记朱建人来校作报告,今年暑期结合师德培训在全校开展了校园文化和教育思想大讨论,使全校教师明确上述理念,内化成教师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从而指导新课改实验工作。

做好课改工作,需要组建相应的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制订和改革原有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1、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组员的课改领导小组。领导全校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

2、制订了课改实验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各学科组也分别制订了学科课改实施方案。科学组还申报了市课改实验基地学校。

3、制订了学生的评价细则,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设计了学生发展性评价和家长联系卡。

4、制订了教师的考核与奖励细则,并在细则中注重教师的发展性评价。

5、制订了学生评教办法。

6、制订了校本研训制度。

7、制订了教导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和奖励办法。

新课程改革需要新的理念引导,有了新的理念,课改就有了源动力,但教师驾驭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能力是课改能否顺利开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的最基础最根本性的问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当务之急,那会使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来个脱胎换骨的改变。,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狠抓校本研训重视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培训。

最新学校新课程工作计划(专业13篇)篇十

四、开展教研员培训活动,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的音乐教研员队伍。

教研员是音乐教师的专业“引领人”,为提高各级音乐教研员的教科研能力,使他们更好服务一线教师,xx年我学科计划开展教研员培训活动,计划培训到县、区及音乐专职音乐教研员。

五、建立省级“音乐名师工作室”,推动地方教研工作的开展。

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建立5-10个“音乐名师工作室”,通过帮、带、扶等措施、通过公开课、论文撰写、网络教研等活动,培养、打造一批名师,推动地方教研工作的开展。

xx年行事历:

3月,组织部分市开展音乐学科课题选题研讨会。

4月,全省音乐教研员培训会。

5月,省“音乐名师工作室”挂牌仪式。

7月,全省普通高中教学模块培训及研讨会。

9月,开展2-3个市“送教上门”活动。

最新学校新课程工作计划(专业13篇)篇十一

工作计划网发布学校音乐新课程的教学计划,更多学校音乐新课程的教学计划相关信息请访问工作计划网工作计划频道。

为巩固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开拓音乐课程改革的领域,以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师遇到的困惑为研究对象,努力帮助基层音乐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一、重视高中音乐教研,提高我省教师《音乐鉴赏》之外的五个教学模块的教学能力。

音乐新课程的教学在经历数年之后,《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已经基本成熟,并已形成以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但《音乐与戏剧》、《音乐与舞蹈》、《演奏》、《创作》、《歌唱》等五个模块开设极少。为提高高中教学模块的开课率,xx年我学科将把教研的重点转向了这五个模块的教学研究。

二、深入基层服务一线教师,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

为巩固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开拓音乐课程改革的领域,以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师遇到的困惑为研究对象,努力帮助基层音乐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xx年音乐学科将深入教学一线,开展“送教上门”、“送培到门”等活动,与教师们共同探讨、研究和解答新课程实施至今依然存在的疑惑,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做到在实践中收获,校正中前行。

三、深入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在新一轮音乐课改中,教师们比较困惑的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唱歌课教学、如何使学生通过课堂乐器的学习、演奏,有效参与音乐活动等此类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老师们的困惑,计划由我学科牵头组织部分市进行此类课题研究,申报省级课题。

四、开展教研员培训活动,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的音乐教研员队伍。

教研员是音乐教师的专业“引领人”,为提高各级音乐教研员的教科研能力,使他们更好服务一线教师,xx年我学科计划开展教研员培训活动,计划培训到县、区及音乐专职音乐教研员。

五、建立省级“音乐名师工作室”,推动地方教研工作的开展。

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建立5-10个“音乐名师工作室”,通过帮、带、扶等措施、通过公开课、论文撰写、网络教研等活动,培养、打造一批名师,推动地方教研工作的开展。

xx年行事历:

3月,组织部分市开展音乐学科课题选题研讨会。

4月,全省音乐教研员培训会。

5月,省“音乐名师工作室”挂牌仪式。

7月,全省普通高中教学模块培训及研讨会。

9月,开展2-3个市“送教上门”活动。

最新学校新课程工作计划(专业13篇)篇十二

在价值变革的引领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典范、课程理念、课程体制、课程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1、课程典范的重构。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

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

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

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改变了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业智力”,而对其他诸如“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生存智力”均有所忽视的现象,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五是推崇“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质性评价手段,体现了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入生命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坚持“学科本位”,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各个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深刻分析了以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

2、课程理念的创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离不开课程理念的创新。

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正是这些理念的创新,推动了课程研究,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唤起了课程改革的生机和活力。

(1)创新的学校观。

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监狱,不是附属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过去的官僚本位、国家本位等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

(2)创新的课程观。

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多是文本的,这种文本的课程知识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单向性,课程知识早已安排好,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统一进程进行讲授;课程知识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侧面来进行论述和描写的。而新的课程观则强调课程知识要尽量体现超文本的特点。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3)创新的教材观。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坚持“教材是范例”的观点,认为教材要由控制和规范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

(4)创新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新的教学观则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知识。

(5)创新的教师观。

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建构者等转变。首先,教师要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6)创新的学生观。

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3、课程体制的发展与上述理念层面的创新相伴随的往往是体制层面的发展,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必然是二者的同步变革。

在课程管理方面,需要继续研究课程体制的统一性、灵活性以及有效性等问题,科学地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以有效提高课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适应性。

4、课程文化的再生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营建了一种生活、对话、探究与合作的课程文化模式,实现了课程文化的再生。

虽然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发展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也还有许多“艰难险阻”需要大家克服,但只要大家共同来呵护这棵小树,用爱来浇灌,用心来关爱,用汗水来培植,这个创新与发展的春天就一定会来临。

最新学校新课程工作计划(专业13篇)篇十三

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为目标,顺利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和日常后勤保障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积极开展扶贫及残疾人献爱心活动。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要求,深入了解塔头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情况,20xx年xx月xx日,副校长xx带队到塔头村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工作,我处xx处长等随行,并向塔头村捐赠了x万元扶贫资金;同时,积极号召并组织员工开展捐赠活动,共捐款xxx元,为学校定点帮扶贫困村等奉献一点爱心。

为解决从xx村农民因台风“xx”而面临烂在地里的萝卜的困难,采购8800斤萝卜,在自营的4个食堂打造“萝卜宴”,获得了我校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引来了xxx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20xx年修订和新制定《xxxx》和《xx》;完成了《xx》、《后勤处饮食服务中心饭菜售价管理规定》、《后勤处饮食中心师生投诉处理办法》、《后勤处饮食服务中心食堂合作经营项目管理规定》、《xx财经大学后勤处饮食服务中心食堂安全管理规定》、《饮食服务中心工作职责》等6份内控制度的制定,做到工作有章可循。

20xx年上半年,完善了多项规章制度,修订了《xx财经大学小额工程管理办法》和《后勤处采购实施办法》、制定了《小额工程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推进校园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制定《xx财经大学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进行xx省高校省级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基地的申报工作。

1.做好本科教学评估的各项工作。成立后勤处“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小组,制定《后勤处“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后勤安全工作机制,将学校后勤安全各项工作细化细化再细化,落实落实再落实,做到责任到岗,岗位到人,人尽其责。组织相关人员对校园进行每天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为必访单位,完成《后勤处本科教学评估自评报告》的编写和支撑材料的收集、整理;做好专家进校期间交通车辆的安排,为了节约经费,在学校车辆不足的情况下,安排4位后勤处工作人员使用私车作为专家用车;对校园路面进行高压冲洗及打磨;补种花草树木约1500平方米;为消除安全隐患、美化校园,安排物业公司对学校约8万平方米的废弃工地进行平整后撒播花种,在评估期间开成一片格桑花海,受到评估组专家和师生的好评。

2.完成xx省寓专会各项工作。作为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完成全国学生公寓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梳理调整工作;圆满完成xx省学生公寓管理专业委员会20xx年会暨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干部培训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会议的各项安排受到了各参会高校的一致好评。

根据省教育厅及后勤协会工作安排,成立了专家组起草和讨论《xx省高校学生公寓(宿舍)管理办法》;完成省高校后勤协会寓专会组织的20xx学生公寓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单位工作会议。

3.落实台风“xx防御工作,确保校园安全。为加强学校防台风安全管理工作,最大程度保证广大师生人身及财产安全,在“山竹”来临前,后勤处提前做好了防控措施,对学校所有教室及公共区域的门窗、水电、各食堂食材备料等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立即进行了整改,并备足各项应急装备,成立应急小组,确保台风期间校园安全稳定;“山竹”过后,后勤处快速组织人员进行各项安全排查和清理工作,杜绝安全隐患。

4.做好登革热的预防工作。制作《灭蚊除病、预防登革热》宣传画报,组织学生多次统一进行灭蚊,并安排员工多次进到宿舍分发灭蚊片共计55000片。

5.做好绿化工作,美化校园环境。完成校友捐赠树木种植63棵,进行绿化改种补种约450平米,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高中语文教学翻转课堂应用论文(汇总17篇)

    范文范本是对于某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后得出的典型案例,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这里有一些精心挑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和

    城市道路与交通论文(优秀17篇)

    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拓展我们的写作思维和创新能力。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在本科安全专业的学习中,《道路交通安全》是

    建筑施工员工年终工作总结(汇总22篇)

    这个月工作的收获是可观的,我要写一篇总结,铭记下来。为了给大家提供写月工作总结的参考,小编整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参考。x年里,我工区x广场站已经相继完成连

    高中生端午节的习俗(精选18篇)

    通过读一篇优秀作文,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它们不仅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思考,还展示了出色的语言组织能力。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

    2023年积极面对困难(专业23篇)

    优秀作文不仅能够反映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还能够展现出作者的人格魅力和价值观。这里收集了一些备受赞誉的优秀作文,它们无疑是写作的典范和值得学习的范例。4)只有在苦难

    飞行员培训协议书(优秀18篇)

    在商业交易中,合同协议是确保交易安全和保障权益的重要文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编写合同协议,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范本供大家参考。甲方:法定代理人:乙方:联系方式:甲方

    周值周教师的讲话稿(热门12篇)

    讲话稿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写作形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欢迎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这些讲话稿范文,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演讲水平。

    最新婚礼主持词拜父母范文(19篇)

    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专家,相信今天的交流会非常有收获。主持人的魅力在于能够引导和控制全场的气氛,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主持词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引发灵感。

    2023年假如我是一朵云级(优秀20篇)

    优秀作文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不同于他人的观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作文的范例,相信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灵感和启发。我便能够走遍世界各地.飞过

    最骄傲的事(通用19篇)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作文的作者,只要你有诚意、有耐心,相信你一定能够写出动人心弦的好文章。小编特意找来了一些优秀作文的摘抄,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