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英雄模范人物语录摘抄 英雄模范人物语录(大全5篇)

时间:2023-10-02 作者:碧墨2023年英雄模范人物语录摘抄 英雄模范人物语录(大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英雄模范人物语录摘抄篇一

赖宁,英雄少年,1974——1988。14岁(指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时,下同),四川石棉县人。他胸怀大志,品学兼优,全面发展,赖宁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赖宁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一中。

赖宁事迹

1988年3月13日一位14岁的优秀少年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牺牲了,他的名字就叫赖宁。那天下午3点左右,因八级大风,把县城附近一家工厂的电线杆吹倒,造成电线短路,引起了大火。风助火威,火越来越大、烧得越来越远。此时,森林、电视卫星接收站和附近的油库都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赖宁看见后立刻赶到火灾现场。他找到了一棵松枝奋不顾身地冲向前奋力扑火。虽然,消防队员曾劝阻大家别往火中硬闯,但赖宁不忍心看到国家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就去扑火。最后大火终于扑灭了,但赖宁却牺牲了。

赖宁壮烈牺牲

大火终于扑灭了。3500余亩森林保住了,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库都平安无事了。14日上午,人们在海子山南坡的过火林带中,发现了赖宁的遗体。他的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额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着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

小英雄赖宁事迹 赖宁3次上山灭火

赖宁的家乡石棉山区是火险区。 赖宁读小学的时候曾3次上山灭火。他做了这些事,既不写出来,更不告诉别人,直到林业部门把表扬信寄到学校,老师们才知道。1988年3月13日是个星期天。下午3点半,县城附近的山林因电线短路引起大火。火借风势,刹那间山上一片火海。大片森林、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油库,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赖宁写完作业,和有病卧床休息的妈妈说了声:“我下楼走一走。”妈妈特意嘱咐:“外面风大,别走远了!” 下了楼,赖宁一眼便瞧见了冲天的火焰。他连告诉妈妈一声都来不及,就飞快地直奔火场。 赖宁跑到山上,挥动松枝奋力灭火。高达二三十米的火焰,狂烧猛窜,赖宁和他的伙伴英勇顽强,一次次地冲向火海。 这时天色已晚,现场指挥救火的县领导,命令用汽车将参加救火的学生强行送下山。赖宁、周伟、王海等同学也被拉上了车。在车上,有个同学遗憾地说:“唉,今晚看不成电视剧《再向虎山行》了。”赖宁却风趣地说:“那我们就再向火山行!”一车人都笑了。山间的火势越来越猛,烧焦的枯枝败叶在火焰的冲腾下漫天飞舞,发出噼啪的爆响。天黑了,山陡路滑,风助火势,野火更猖獗了。“我要下去,我要下去!”赖宁跳下了车,王海和周伟也跟着跳了下去。三个人手拿松枝,又一次去迎战烈火。山上的狂风左一股,右一股,撩拨得火焰东奔西窜。9点钟左右,天全黑了。赖宁、王海和周伟三个同学被大火截住了退路。忽然一阵狂风刮来,把离他们10多米的一片大火呼地吹到他们身边。风向一变,赖宁就和同学们失散了。 赖宁独自在火中向山上攀登。他的双脚迈开弓步,他的双手紧紧地抱着一棵小树......

赖宁的精神

赖宁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生活无比热爱,他三次救火而不留姓名;他有着远大志向,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他坚持几年为家乡探险寻宝,利用节假日采集矿石标本,进行无线电实验。他求知若渴的进行学习,好追根寻底,有积极探求的进取精神。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做出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向赖宁学习。

英雄模范人物语录摘抄篇二

李____,男,19____年7月出生,20____年3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生,现任开垦庙社区四队副队长职务。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怀着对基层连队事业的执着,工作热忱,在连队平凡的岗位上,始终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塑造了新时期基层连队领导的良好形象。该同志在20____年被评为团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现将其事迹介绍如下:

一、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用先进政治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兵、师、团场的会议精神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自己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坚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为社会进步和连队建设作出自己的努力。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二、工作上强化理论与业务知识,尽职尽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该同志一贯重视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在工作中,敬业奉献,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现将其一年来的具体工作情况简述如下:

20____年3月,李____任四队副队长,主管四、五组工作,上任伊始,李____面对着如此的地理环境,边思索如何才能使职工走出大山,走向致富路,耕地少,其全部都是山旱地,人口老龄化严重,于是他便想从此处下手,返包土地,积累干群之间的信任与资金,最终能实现耕地合作社经营,职工分红,解放职工劳力,让职工放手,劳动力转移外出务工多元增收。

说干就干,他在连队承包了64亩土地,种上了小麦、鹰嘴豆、土豆。经营方式采用了公司制市场化运作,雇佣2人,以收入分红的方式让他们管理,秋后结账,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承包的土地收入了一万多元,李____为了改善干群关系,他决定把承包土地所挣的钱,拿出一部分来对60岁以上45名老年职工进行慰问,每人一袋面粉,一袋大米,价值:193元,45人共计:8685元,给17名贫困学生进行补助每人____0元。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关心弱势群体,了解群众困难,改善了干群关系,重塑了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在他的感召下,20____年年初,有职工主动把自己土地流转给连队,还有职工承诺今年的土地合同期满后也要把土地也流转给连队,照这样发展,离合作社经营,共同致富的目标,马上就会实现。

总之,一年多来,李【人名】同志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敬业奉献,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实践“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依照上级法规及相关政策,上传下达,从实际出发,灵活掌握解决各种问题。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为基层连队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英雄模范人物语录摘抄篇三

x_是xx县国税局北周庄分局副局长,他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廉洁奉公,无怨无悔,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奋踏实的工作、清廉简朴的作风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曾多次受到市局嘉奖,两次被评为全市国税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20xx、20xx年度获得xx县国税局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一、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多年以来,他从最基层干起,工作中,他无论做什么工作,担任何种角色,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别人认为无事可干的岗位,他总是觉得有干不完的工作,而且干得有声有色。每天,他总是把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为的是给税务人员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为的是给纳税人留下好的印象。生活中的他注意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比如说收集一些因打印或复印有问题的纸张,用于打印临时性的不需存档的各类资料,全年累计收集的这类纸张就达三百张。近年以来的税收征管改革对税收业务的要求都较高,面对繁琐复杂的税务知识,x_没有畏惧、后退,他勤奋刻苦,谦虚谨慎,抓紧一切时间,一切机会学习。严于律己,积极主动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学习任务,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觉悟。在学习中对于不懂的问题或者遇到难题时,他便主动去向其他同志寻找帮助。一次不懂再问,第三次,第四次……直到彻底清楚为止。他从不懈怠,始终怀着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提高对风险企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他经常废寝忘食地钻研税收业务问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还利用网络下载相关税收政策和有关的操作规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日常管理中遇到政策业务问题时,及时翻阅有关的文件,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二、廉洁自律的“清税官“。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廉政则灵--x_深谙这个道理。由于与纳税人长期打交道,靠他诚信的服务,与大家建立起朴素的感情,一些纳税人为了表达心愿,主动提供一些好处,被他一次次地谢绝了。在日常工作中,他也经常遇到同学、朋友打招呼的情况,在任何情况下,他总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去帮忙解决,并不因为是同学和朋友而忘记原则。特别是在处理一些朋友吃请的问题上,如果自己知道与工作有关系的饭桌,总是婉言相拒。对一些确实不符合政策规定与工作要求的涉税事项,都能够主动与同学、朋友取得联系,解释税法规定要求,说明不能办理的原因。工作中,他经常用“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这句话告诫自己,拒绝吃请已无计其数,用实际行动维护了国税干部在人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三、换位思考的“服务官“。

工作中,x_经常深入纳税户调查研究,宣传政策,义务辅导纳税人进行帐务处理,努力融洽征纳关系。在日常税收管理中,他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将办税人员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切实做好税收服务工作。他认为,当前企业财务人员工作量大,需要应用的各种税务、财务软件较多,另外还要对口财政部门、地税部门等。在与财务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主要采取以下服务方式:一是提醒服务,提醒新纳税户按时申报 ,提醒税负偏低的企业自查自纠。二是对企业做好辅导服务,辅导企业按规定期限、规定要求上报纳税资料,避免因工作繁忙给纳税人增加不必要的往返麻烦。为掌握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他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料,综合分析行业总体税收状况,具体分析企业相关纳税情况与其销售收入实现利润等指标的对应关系,做到三对比。一是将纳税人当期涉税指标与历史指标比;二是与同行业的涉税指标比;三是将实物库存与帐面记录比,分析测算纳税人实际纳税与应纳税额的差距,找出问题,严格遵照“应征不漏,应免不征“的原则,做到依法征收,确保了征管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四、充满真情的“爱心人“。

多年以来,x_始终把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奉献之本,在爱心活动中体现税务干部的质朴和文明,彰显税务干部的素质和风格。事情虽小,但就是在这平凡的小事中,却透视出一个普通税官的高尚情操,他勤勉朴实,宽厚善良的拳拳爱心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每年考核他都会获得高分,每次测评他都被人们称颂。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看到一名当代优秀税官的风范。

英雄模范人物语录摘抄篇四

xx虽然没有做过像林海燕那样拒接私吞大款彩票,也没做过拾到巨款再去寻找施主的大事件,但他却时刻要求自己应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做诚实守信的一个人。

xx1991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本来可以找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但是他却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个工作。很多人都劝他说:“你一个老师整天这么繁忙,就没想换个工作?”他总是说:“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他要对学生、学校负责,要讲求诚信。”在xx教学的这里,哪里有需要他就调到哪里,从来没有提出过意见,总是服从领导的安排,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工作。

参加工作之初,他在条件十分艰苦的谢湾村小学工作,亲戚朋友都劝他离开那里,调回镇小,但他却没有那样做。他总是反劝大家说:“领导派我来这里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不讲原则,不讲诚信,既来之则安之。”

在xx二十一年教育生涯中,时刻对学生报以诚信。只要是说过的话一定会向学生兑现。周波的转变就是我众多诚信教育案例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周波,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因在老家交通肇事外逃到异地与他的妈妈重组了新家后,有了周波。十年后案发,爸爸入狱。当时他才十岁,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亲眼看到自己的爸爸拷上冰冷的手铐,对他的内心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否能够站稳,并一路走好呢?时间证明了xx的担心是有必要的。周波由原来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变成了偷拿妈妈和同学钱的孩子,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这样一个可怜的孩子,他决定用诚信来打动周波。答应周波作业写好就为他贴一颗红星,他奖给了周波;要求周波在室外不打闹就为他讲一个故事,xx送给了他;教育他说话算数,就和他一起做游戏,他满足了周波。在用自己亲身做法感染周波的同时,告诉周波也要像老师一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学期下来,xx看到了他的转变,但xx觉得还不够。浇树浇根,育人育心。于是,他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在周波生日那天,给他买一个小生日蛋糕,中午放学后,xx和同学们一起给周波过了一个快乐的生日。在蜡烛点燃的那一刻,生日歌响起的瞬间,xx看到了,周波的眼睛湿润了。许个愿吧,周波哽咽着说,“我明年还想过生日。”对于一个缺少父爱,家庭残缺的他,xx知道这是他发自内心深处的想法。此时xx己经感受到诚信给周波带来的快乐,友情给周波带来的决心。xx悄悄的对周波说:“如果你能从心里彻底的改掉拿钱的毛病,老师就请你到家中做客,为你过一个更加难以忘怀的生日。”周波不做声,只是一个劲的点头。在诚信的呵护下,周波也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健康的成长。

朴实光可鉴,诚信亮人生。xx说,他愿意像灯泡一样,毫无保留的发光,给人照亮!他虽然过着知足者常乐的朴实生活,但是却用“尽本分、守信用”的人生信念照亮着自己人生的道路,也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英雄模范人物语录摘抄篇五

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时代在发展,孝子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但孝子身上彰显的美德却是恒古不变的,东峡煤矿机电队职工刘佩德,几年如一日照顾偏瘫卧床的父母如一日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刘佩德也身患残疾,双髋股骨头坏死,行动困难,却是这样一个不良于行的人,却把大孝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段“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佳话。

刘佩德,男,今年48岁,现为华煤集团东峡煤矿机电队的职工,在他得病前,刘佩德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父母身体健康,妻子勤劳温柔,儿子上中学,刘佩德为人勤劳肯干,拥有一颗热心肠,不仅通过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对同事邻居也是有啥忙能帮就帮,在矿区拥有良好的口碑,随着矿区重组合并,效益越来越好,这个和美的家庭更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浓浓亲情。

对于当时的生活刘佩德已经很满足了,他最大的 心愿就是能让两位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为了让两位老人过 的舒心,在平时生活中,刘佩德确实做到了百善孝为先,侍 奉父母体贴入微,精心照顾父亲母亲的饮食起居,并每天抽 时间陪老人聊天、散步。矿区里有什么活动,只要老人愿意 去看,刘佩德就会想方设法满足老人的心愿。刘佩德知道二 老喜爱戏曲,只要有买的他都会买回家,早些年用的录音机,家里的戏曲磁带放了一抽屉,现在是随身听,dvd播放机给父母欣赏解闷。闲暇时,一家人会聚在老人的身旁拉家常、聊天,听老人唠叨,逗老人开心。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 正月  -- 这个本来喜庆 的日子, 刘佩德 73岁的老母亲却半夜 突发脑梗塞,连夜紧急送往了县医院。在他母亲住院的 20多天里,他是夜以继日地守在老人的病床前,为老人喂药、喂饭、洗衣擦身、接屎倒尿,毫无怨言。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刘佩德的母亲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留下了严重的后 遗症,半边身体无法移动,大小便无知觉,瘫痪在床。刘佩德的父亲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紧接着也病倒了。 两位身体本来还算硬朗的老人,现在是一个偏瘫在床, 一个住院接受治疗,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刘佩德硬是忍 住泪水,挺起臂膀,义不容辞地扛起侍候两位老人的重担。 自从把母亲接回家后, 刘佩德就开始了两头奔走的日子。 他白天照顾住院的父亲, 老婆照顾母亲; 晚上联系家门亲戚帮忙看护父亲,又马不停蹄的赶回家陪护母亲。这样的来回奔波,短短时间内,刘佩德瘦了十几斤,大腿根也越来越疼,每天奔走让他腿部的疼痛越来越严重,有时走路都困难,刘佩德以为是最近太劳累的缘故,也就没往心去, 父亲看着日渐消瘦的儿子,想起自己和老伴给家庭带来这么多不便,情绪低落,总是自我埋怨:“老了,给你们添麻烦了……怎么不早点死呢?”。刘佩德听了这话,心里难受极了,一边忍受着疼痛的身体,却还要耐心地安慰老人,说“爸,没事,等你和妈的病好了以后,咱家会和以前一样,到时候我带着您二老去**山逛逛。” 为了给两位老人治病,刘佩德瞒着老人买了昂贵的药品,怕老人心疼钱,总说药便宜,说是打折买的。刘佩德父母和他自己的巨额药费常常让他们入不敷出,刘佩德的爱人甚至把她结婚时买的金项链和金戒指卖了支付药费,并安慰刘佩德:“只要我们都好,让老人在有生之年幸福快乐的度过有生之年。”刘佩德每每说起眼中都有泛着泪花,暗暗下定决心,就算花完他所有的积蓄哪怕借款、贷款,也要治好父母的病。

,刘佩德的父亲前后住了三次医院,为了方便照顾,刘佩德晚上直接睡在父母家,这样父母有什么事,也好叫醒自己。早上起床后,刘佩德给母亲翻身、穿衣、喂饭、喂药,待安排好老人后,他又赶去上班。天热了,他给老人勤擦身;天冷了,他就给老人加衣服,晴天时还抱母亲到外边晒太阳。刘佩德本身也患有疾病,坐股骨头坏死让他行动也不方便,寒冷的冬夜起来抱母亲解大小便很 艰难,但无论多冷,只要母亲叫唤,他都会起床。老人因为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经常拉撒在床上或衣服上,但他不嫌脏、不怕累,替老人擦洗身体,重新给 老人更换床单和干净的衣服。为了使老人始终保持干净无异味,有时一天要洗换好几次。最难的是冬天,老人晚上尿湿 的.小褥子和尿布每天早上就泡两盆子,因为经常清洗衣物, 刘佩德的两只手都是皴裂的口子。 老人因长时间不活动及年龄大等原因,经常出现便秘现象,这时刘佩德也不嫌弃,他直接用手指帮老人掏出大便,然后再用温水清洗干净。由于对老人照顾得好,老人虽然长 期瘫痪在床,但老人的床铺总是干干净净,房间没有任何异味,身上也从来没有生过褥疮,周围的街坊邻居无不夸奖,称刘佩德的确是个孝子。“我病了这么久,佩德从来都不嫌弃,叫他干啥就干啥,从不惹我生气,伺候我不嫌脏、不叫累,我是真有福气啊!,老母亲在谈起自己的儿子时也是一脸的 ”幸福和骄傲。

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刘佩德的母亲从瘫痪在床至今已 8年多了,他每天提早起来,很晚休息。周围的邻居有了闲时间不是去休闲广场活动,就是围成一堆下棋、打牌,而刘佩德一年四季总要陪在父母亲身边照顾。有人对他说:“你日夜侍候老人,难道不累不烦吗?”他说: “我应该 感到庆幸,我们子女几个都是吃高价粮长大的,父母亲为了供养打我们吃了不少苦,现在生活刚好写了,虽然他们有病了,至少我还可以去孝顺父母!我父母亲都已年过 七旬,还有多长时间,现在才是 报答他们恩情的时候,不能让自己以后感到遗憾。”这些质朴感人的话历历在耳,笔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知道刘佩德母亲因病久治无效,不幸逝世。

刘佩德十年如一日的将两位重病老人的起居饮食安排得井井有条。现在母亲走了,父亲身体状况比较好的时候,刘佩德还经常把父亲推出来和人聊聊天,掀一会“牛角”。刘佩德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我很庆幸能陪伴在父母身边,苦也是甜。”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