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讨会发言稿 毕业班语文研讨会发言稿(精选5篇)

时间:2023-09-21 作者:文锋语文研讨会发言稿 毕业班语文研讨会发言稿(精选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语文研讨会发言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是新泰一中数学教研组任课老师杨锐,在——担任数学备课组长,取得备课组成绩和个人教学成绩双丰收。现在我介绍一些我个人和备课组在高三复习中的做法,与大家交流。

高考命题是以《高考数学考试说明》为依据的,高三数学复习要以《说明》为指导,在内容取舍上,应以考试内容为准,不随意扩充、拓宽和加深;注意各知识点的难度控制。

第一轮:注重基础.(209月初—年3月上旬).6个半月。定位是“以点带面打基础”。以课本为依托,夯实基础,以章节为单位,将零碎与散乱的知识点串起来,并将它们系统化,加强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重点在于将各知识点的网络化及融会贯通,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最熟悉,最亲切。为了对中学数学教学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高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有些是课本题目经过加工改造,组合嫁接而成,有些甚至是原题。课本是考试内容的具体化,是中、低档题目的直接来源,是解题能力的生长点。因此,数学复习要立足于课本,重基础教学。口号是:基础基础再基础。

第二轮:(2016年3月上旬—5月初).一个半月。定位是“重点专题上台阶,综合训练提能力”。要求:瞄准考点,精设专题,使所学知识与高考好好对接。

方法:突出重点,归纳迁移,加强做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口号是:提高提高再提高。题目的难度较第一轮略有上升.先是分章节的综合训练,教师主要是评讲卷,针对卷子中学生暴露的问题一一点评;然后是针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主要侧重于选择题和填空题的训练.

专题安排主要是:主干知识6大块:(1)函数、方程、不等式、导数;(2)数列;(3)三角;(4)解析几何;(5)立体几何;(6)概率与复数.主要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能力.

第三轮:(2016年5月初至高考)1个月。定位是“综合训练攀高峰,知识回扣固基础”。根据各地的高考信息编拟好冲刺训练的模拟试卷,通过规范训练,发现平时复习的薄弱点和思维的易错点,提高实践能力,走近高考.主要是做各地的模拟题,这时候是高强度的训练.训练考试技巧和学生的应试心理的调整阶段,也就是加强非智力因素的训练了.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再现知识点.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考试.口号是:规范规范再规范。

语文研讨会发言稿篇二

尊敬的xx:

我镇从1995年开始开展每两年一次的课本剧比赛,至今已经进行了六届,下学期将进行第七届,一直坚持了十几年,可以说课本剧已成为我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道独特文化风景。

从以往几届课本剧表演来看,水平一届比一届高,表演题材从最初童话剧居多,到现在历史故事剧、成语故事剧、战斗故事剧、校园情景剧等等题材丰富多样;情节上从最初完全依据课文内容的表演,到现在以课文主要内容为依托,大量增加戏剧中矛盾冲突,或喜剧色彩的情节,增强了课本剧的可观赏性和艺术性;表演上,个性的语言和动作表情设计比以前更能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且在语言表现上还融入了比较有特色快板语言,使剧中人物语言更生动,语言形式更丰富;音乐、服装、道具的配合也越来越到位。随着我镇小学生课本剧表演越来越精彩也反映出,我们的语文老师在一次次排演课本剧的过程中,在一次次不断探索磨炼的实践中,改编剧本的能力在提高,有的老师甚至自己写剧本,文学创作能力在提高,老师们的文学素养不断提升,综合艺术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我们十几年坚持课本剧比赛,不仅是因为它对语文教师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本剧表演,学生受益良多。

首先我们从观看表演的学生来看:学生对观看课本剧表演是非常有兴趣的,课本剧本身取材于语文课文,它的内容健康,富有教育意义,学生们在其中快乐地接受着思想教育。课本剧表演中融合了语言艺术、形体艺术,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学科艺术,它给学生的是这种综合艺术美的享受,这是单纯的书面文字所不能达到的。

我们再从表演课本剧的学生来看:

1、参与课本剧表演的学生普通话水平得到提高。在排练过程中,辅导老师对学生的每一个字的发音都会进行细致地纠正,直到完全标准为止。

2、参与课本剧表演的学生感悟他人心理的能力得到提高,写作水平也随之提高。

3、参与课本剧表演的学生领悟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在表演时要全身心地融入剧中的情境,深刻体验不同角色的鲜明个性,要把自己体验到的说话者的年龄、特点、心情都表达出来。比如老年人的慢斯条理、从容平和,小孩子的天真,青年的年轻气盛,正直的人、奸诈的人、勤劳的人、懒惰的人等等,不同的个性就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学生必须心中领悟透彻才能演得活灵活现。

4、学生的胆量得到锻炼,自信心大大增强。课本剧使学生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中表现得更加的大胆、大方、大气,在参与各项活动中积极表现,信心十足,充满阳光。

此外,课本剧表演对学生的朗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审美能力等等均能得到发展。多年的实践让我们感到课本剧的确是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搭建了一个平台。

其实我镇坚持开展课本剧比赛,比赛不是目的,是希望借此推动镇的各间小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力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课本剧表演面向全体学生,提倡学生自编自演,使人人都能投入到角色活动中,享受学习、体验、创造的乐趣。现在不少学校的学生都能自行将课文改编成简单剧本,再进行表演、比赛。这既能使学生根据课文的描写唤起对文中景物和情景的想象,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又可以使学生在创作中展示个体潜能,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心理自由舒畅地去演戏,不说他们演得不像,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发挥潜能,彰显个性。

语文研讨会发言稿篇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根据学校工作的安排,下面我代表教研室,将高三课堂教学调研情况向大家汇报。

我们知道,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深入了解我校20xx届高三课堂教学及备考现状,开好本届毕业班研讨会,遵照校领导要求,教研室开展了高三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活动自10月25日开始至28日结束,为期一周,由教研组长联合高三各备课组老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上课、听课和评课,及时总结了学科教学中一些好的做法,并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形成文字材料上交教研室。由于本次活动时间紧,任务重,我和汪主任无法全程听课,所以汇报的活动总结基本上都是对各位组长上交材料的理解和概括。如有曲解,敬请会后探讨。

本次调研课共有10节课,其中数学文理各1节。全部是知识梳理课,没有练习讲评课。从各组汇报的材料可以看出,老师们重视课堂教学,注重优化教学过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的老师都使用了洪荒之力。

一、课堂教学突出的亮点

1、复习目标明确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围绕考点,借助多媒体进行知识梳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知识内涵,对易错易混点进行点拨和引导。

如:生物组复习目标明确,做到“知其所以然”

这节课一开始,吴老师就点明了高考的知识点要求以及层次要求。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胞为什么发生细胞分裂,进而引出有丝分裂的过程。

政治组:立足考纲目标清晰

李老师复习时首先把本节课考纲两个考点: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展示给学生,并从识记、理解、运用和综合等方面作简要说明。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听什么,记什么,哪些应该了解,哪些应该重点掌握。

2、重视重难点突破

对于重点知识的复习,老师们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围绕核心考点构建知识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知识的贯通、迁移和运用能力。

地理组在讲解洋流分布规律时,考虑到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陈老师不惜用多张ppt加以辅助教学老师在这块教学,对教材和学生把握准确,深入浅出,重在归纳总结,可以说至此,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已基本宣告成功突破,课堂已经成功了大半。

3、注重讲与练有机结合

老师能选择符合高考要求、与复习内容相关的典型例题,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分析,巩固基础知识,探寻答题规律,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答题规范。

如化学组备教材备学情精选试题

作为高三复习课的教学,王志为老师能充分运用多媒体,对教材中的需要复习的重、难点知识加以突出和强化······选择的课堂练习难度适中,适时点拨,讲解有度,让精讲落到了实处。在元素周期律综合运用、提升能力这个教学环节中,王志为老师选择非常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

物理组例题教学强化训练

课堂互动频繁,讲解细致,亲和力强,语速适中,容量不大,学生接收快。

4、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英语组:多媒体的恰当运用

通过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动静结合、音视兼备等独特功能,能大大吸引学生眼球。更为重要的是,它突破了时空限制,给学生展示了真实的情境;再者,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清晰、明确的句式结构,使学生能把握住表达的基本框架,相应减轻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从调研课反馈的情况看,教师们能够遵循“把握学情、精心准备,明确目标、倡导探究”的复习原则,充分发挥高效课堂的优势,增强复习课效果。但是,从上交的材料中可以看出,也有一些问题急需我们思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法指导

课堂上只有一个声音,“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随处可见。教师在自己讲解是“滔滔不绝”、“大手大脚”,而学生思考和回到问题时”惜时如金”。课堂上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偏少,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不够。结果教师感觉很累,学生感觉很疲倦和压抑,高三的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的主动性未能激发出来。

如:生物组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不够充足

高三复习的学生对象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大量学生的基础不太牢固,如果一味采取简单重复式的讲解方法,是很难达到明显的效果的,高考中那些简单的基础考题的得分率,是我们尤其要拿住的。因此在复习课的练习题讲解中要留下充分思考的时间。

数学组: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复习课要让知识在师生对话中感悟和体验形成。老师能大胆放手,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能更加积极一点。

2、关于重难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复习课教学必须牢牢把握住教学重难点,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师“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均衡用力。有些考点讲得过深过细,有的考点则简单带过;有的考点属于理解、运用的能级要求,却以背诵、记忆的方式进行处理;有的考点复习则以新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不能准确地把握考纲和考试说明,二是对重难点的教学缺乏有效的策略。

如:英语组这堂课是复习课,但是姚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过多,部分学生学起来有吃力感。通过集体讨论,我们认为这堂课我们可以删掉语法填空部分。一节课2—3个知识点,1—2个为重点,1个难点。虽然内容缩减,但是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更易于接受。

政治组:自我感觉容量过小,可能是讲解过于详细。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新知,加上复习内容多,时间紧,因而一轮复习应该直击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和模糊点。课堂上要把握好三个“度”,即深度、广度和密度,根据全国卷特点适当加深和拓展教学的深度、广度,要坚持快节奏、大容量、高密度的原则,大容量不仅是指教学内容的大容量,更重要是指学生思维含量的大容量。

3、考纲考题研究不够考点知识落实不到位

部分教师对《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试题研究不深入,复习还停留在安徽高考的模式和要求上。对知识层次的要求不明确,课堂教学目的、任务不明确,不具体。学生练习选择的题目针对性不强,难度比较大,不符合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的要求。有的高三教师没有备课本,没有课堂教学设计,备课不充分,不合理,课堂效率不高。

历史组:

历史教学最基本的要素是注重传授历史知识的时空观念。本课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就时间来说,界定为“新中国初期”,指的是哪一段时间,这一点必须要交代明确,本课教学忽视了这个最基本的要素。另一个不足是教学日内瓦会议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时,此处的“解决了”的内涵没有阐述清楚,“印度支那”的概念也没有交代清楚。如果历史课在传授历史概念时,没有说清历史概念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就不会真正懂得历史概念所容纳的历史知识。

在高三的教学中,教学的有效性,课堂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制约着教学质量提高的大问题。

三、具体建议

1、发挥团队作用加强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需要再务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备课组缺乏深入研究的氛围,老师备课时各自为政,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未能形成整体的合力。因此希望高三个备课组老师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研究问题,研究学生,尤其是研究教法,研究如何突破重点、难点;加强对高考全国卷的研究,收集各学科最新的高考信息,把握最新的命题方向。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取长补短。防止单兵作战、我行我素的现象。

2、依纲据本夯实基础利用真题提高能力

课本是制定考纲的依据,是最有权威的复习资料。高考中所涉及的知识都来自课本,高考中的有些考题以课本中的习题例题变形而来。在一轮复习课堂教学中,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要带领学生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网络,并能准确、科学、全面地理解、使用。教师上课时,千万不能用复习资料代替了教材。

考纲是高三学科复习的航标。教师课堂教学中,要吃透考纲,不能随意拔高或降低考纲规定的能力要求,也不能随意的扩大或缩小复习范围,尤其是变动的内容。

高考试题是经过命题专家反复论证过的,折射出高考命题的基本走向和考查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近几年高考试卷中出现的新型试题,展示了不同的思考策略和解题方法,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范例。运用这些真题进行课堂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构成网络、形成系统,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基本技能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树立目标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研究教材、考纲、课题,我们教学最终的目标是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学生掌握了,我们的教学就有效;学生没有掌握,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是无用功。教得好就这么简单,这么直白。

所以毕业班老师的脑海里,要牢固树立课堂教学目标意识。每堂课都要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并运用各种手段未达成教学目标。如果一堂课目标不清,就相当于女士逛街,没有明确目标,结果,东西买了不少,但真正想买的却没买一件。我们的课堂应像男士逛街,从家里出去的时候就想清楚了要买什么,甚至什么牌子都想清楚了,直奔那个店,买了就回家。

4、激发学生主动性注重方法总结

教师课堂教学中,不仅“腹有诗书”,还应该“目中有人”。课堂教学教师不能唱独角戏,自导自演,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教学缺少互动,气氛沉闷,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常常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学生成为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学习被动、消极,了无情趣。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学生系统归纳知识体系的方法、落实基本知识的记忆方法、回归教材的目标学习方法、解答习题的基本思维方法的指导。课堂教学的最高追求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为每一个孩子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一堂好课,只有既教得好,又学得好才是真的好。教师教得好,如果学生没学,就等于无效教学。所以,就一节课而言,我们要关注学生有没有明白,不是教师有没有讲完。

各位老师,高考是学生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影响着千家万户人们的心情,影响着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我坚信:凭借二中人的勤奋与努力,凭借二中人的聪明与智慧,凭借二中人的进取与精神,20xx年高考一定会取得新的辉煌。

语文研讨会发言稿篇四

2008年初识这个课题,心情就很激动,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研讨会上的讲话。也许是这个课题与自己以前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不谋而合的缘故。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培养计划”语文课改实验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由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主持。目前全国已有1800多所学校参与了此项实验。也是我在两年前就给大家推介的课题。

这个课题为什么有这么多学校参与,这个课题为什么好?为什么要稿这个实验?我的理解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

这个实验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

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语文学习强调多读,要诵读,广泛的阅读。强调积累,积累语言、积累情感、积累写法。强调感悟,语文的习得是靠学生自身的感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感悟,悟其意,悟其情,悟其法,这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

而我们过去的语文学习常常犯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用理科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语文。我们理科的学习方式是举一反三,通过一个例子的学习,学生能解决与这个例子相类的问题。而语文的学习是是反三归一的,大量的阅读、大量的感悟之后有所得。举个例子:我们过去最典型的做法,比如学了插叙,马上就练习如何用插叙写文章。其实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让学生多读含有插叙的文章,当学生悟出了插叙的妙用,自然在写作时,从自己的大脑里将插叙提取出来,跃然纸上了。

语文是“习得”的,必须以学生自己的读书、练习为主才有收效。说到底不外乎多读、多背、多写。语文学习不能走“先明理,后应用”的途径,恰恰相反它只能“先使用,后明理”。语文教学不能指望教一得一、一步到位,可能教十才得一,练十才会一。而且语文知识和能力是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过语文的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的语文能力从初一至初三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在这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中,有些能力和知识是需要不断重复的,需要反复的历练。最终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

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耗费了学生最多的学习时间,却培养也一批又一批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同时,也造就了一批不读书的老师,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调查显示: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我们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人均阅读不到别国的九分之一。与美国小学生比较,美国一年级儿童平均每年读3万字,我国一年级儿童只有4900字。这样的阅读量是很难促成人形成感悟的,只有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才能形成质的飞跃。语文主题实验就是要让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达到100万字。而且这100万字的阅读量要在课内实现。

我之所以推介这个实验,因为我觉得它是我们语文老师减负提质的最好办法。过去我们费了很大的劲,结果却令人尴尬:学生讨厌语文,甚至讨厌语文教师,讨厌读书,害怕表达,恐惧写作,考试结果也总是不如人意。我们也因此遭到诟病说我们“误尽苍生”“祸国殃民”。仔细反思一下,我们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多少是我们课堂上教出来的?有多少是通过我们课堂上对课文的“肢解”得来的`?有多少是学生在母语环境下自然生长的?有多少是在特定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学生自身获得的?我不是在否定语文教师的作用。有一年我带初三语文,刚开学不久我就病倒了。当时由于没有人接就临时把一个教劳技的老老师推了上去,当时很多人担心。我也不放心,因为那个老师连课文都读得错字连篇,实在是教不了语文。

而过去我们的语文之所以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就是因为我们把一篇好端端的课文肢解的七零八落,使一个鲜活的艺术作品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每一句话都要挖地三尺,每一个词都挖得火冒金星。甚至学生的每一个回答都要与标准答案与我们预设的答案吻合,有时那种概率不亚于彩卷中奖。这样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深不可测,不得要领,望而却步。

语文主题学习就简单了,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读读,悟悟,品品。学生弄明白了,就学下篇了。让学生在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的基础上,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自由阅读。这项实验,不仅说得简单,做起来也简单。而且没有繁琐的模式与流程,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语文老师解放自己的一条出路。

这个实验没有起点。一般的学校、一般的师资、一般的条件,一般的生源都能够实现。核心就是围绕主题,拓展阅读。退一万步讲,我们就是不挂名搞这个实验,甚至我们就不搞这个实验,但我让学生把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材料都读了,都读懂了。我们也肯定会取得一个好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参与了实验,在别人的引领下前行,我们更容易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这个问题之所以说得多一点是因为取得这个认同,这我们启动实验的重要前提。没有这样的认同,你就不会去做,做起来也没有动力。而且这个实验的意见远非语文一科的改变,学生一旦走进书的世界,那么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的做人与修行的问题、而且一切教育的难题都可迎刃而解了。所以我们搞这个实验是一个利己利他的积德工程。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思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我们要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因为我也没有亲自搞过这个实验,只是早就对这个课题感兴趣,去年在北京校长培训上,有幸与课题组的一位专家在酒桌上有过一点交流。所以也只是点化一下。

这个实验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怎么样才能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对教材的阅读?

对于字词的处理,大家都觉得有必要。其实按课程标准要求,识字认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初中阶段的要求是随文识词,随文解义。强调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字词的含义。我们之所以把字词单提出来教授,其实是在给小学补课。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遇到后,随机查字典就可以解决了。完全没有必要做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来处理。我想语文主题实验,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这些。

文学常识及文体知识,新课标强调要淡化文体教学,淡化并不等于不要,但也不适宜在学生还没有理解文本之前就抽出来事先讲解,你比如《海燕》一文用到“象征写法,教学中就有人在课前先大讲特讲“象征”手法。因为学生对文体和写法的把握,也得靠感悟。过去由于我们淡化文体教学,所以我们发现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四不象,像散文、又像论说文、又象诗歌(象散文诗)。过分强调文体知识教学,单纯抽离出来讲,也不可取。我想,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上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这些东西。

要想把学生学习教材的时间压缩在三分之一以内,最关关键的是:问题的设计。因为问题的预构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同一篇文章,我们在解读时,可以设计很多问题,每个问题需要思考、解答、更正、强调,这样就会浪费很多课堂时间,如何找准文本的切入点,直捣中心,不蔓不枝,设计出既能刺激学生深层思考,又能破解文本的问题,是课堂上节省时间的武器。所以在问题设计时一定要优选。比如前两天在天津听课,有一位老师讲《钱塘湖春行》,在导读时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文中所写的内容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作者都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景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应当说这些问题哪一个也没毛病,哪一个都紧扣诗意。但有没有更优化的问题设计?当时我就在想:钱塘湖春行,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 “春”,这也正是这首诗要表达的主旨,所以就在这个“春”字上做文章,从哪里看出是“春行”?进而追出是“早春”,让学生体会“早春”的特点“几处”“谁家”“新燕”“浅草”,完成对字词的品味和对诗的主旨的理解。其实,如果每一篇文章我们如果静下心来研究:都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切入点,设计一个最优的问题。只是需要我们动脑子。

语文主题学习要求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学生自主、自由阅读。我想这种自主自由阅读,并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的干扰和强制,组织学生围主题展开阅读,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交流。

因为只是通过外出学习和一些材料,了解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也很片面,不尽正确。大家辩证地去听。

任何一项实验,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不外出三个方面的原因:方向正确,方法科学,再加上辛勤的汗水。语文主题学习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在起步阶段,也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诸如学生原有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问题,课上时间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教材的整合与主题的把握问题等等。我们要有充分的估计。有问题我们共同思考探究,问题都解决了,我们的实验也就成功了。

我们期待着这项实验能带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新的面貌、新的变化。除初一语文老师必须参加实验外,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加入实验行列。

语文研讨会发言稿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

上午好!

年年岁岁的高三高考研讨会如期而至。我谨代表湘潭县一中介绍我校语文组在高三复习备考中的一些做法及反思与大家交流。不妥之处,还望领导和同行们指正。

20xx届语文在备课组长赵彩霞老师带领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过,这种成绩属于我们校内的兄弟备课组,我们正在向他们学习。下面我主要介绍我们这一届备课组在高三复习时做了些什么,又计划做些什么。

1、关于已经做了的

即从九月份开始的第一轮复习,我们计划是三月左右结束,现在开始诗歌鉴赏考点的复习。

关于第一轮复习,我用16个字概括,就是:宏观规划、夯实基础、知己知彼、心里有底。

有句名言:“观念就是生产力。”宏观规划放在首位,自然最为重要。宏观规划既指在高三伊始,我们制定的备课组成员人手一份的、详尽的复习计划;也指响应年级部每个阶段的不同课型研究课的安排部署;还指针对每个高考考点,每个备课组分工合作的自编补充练习。

夯实基础指以所订《创新方案》为主体,梳理高考考点,进行地毯式复习;同时不断联系教材,温故而知新。

知己知彼既指我们已经和双峰一中、澧陵一中、石门一中、宜章一中等市外兄弟学校的交流、互访和联考,也指我们和市内兄弟学校这次11月份的联考,通过互动和联考,我们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我们也找到了差距,明白了自身的不足。

有了前12字,我们心里算是有一点点底了。

2、关于将来我们的计划

关于接下来100多将近200天的复习,我们将怎么做?我想用两句话概括:分析高考信息与变化,针对学生问题查漏补缺。

第一句话——“分析高考信息与变化”。可以说,捕捉准了高考信息,分析好了高考变化,事半功倍;否则,费力不讨好。所以我们计划等明年《考试说明》一出来,就紧紧抓住它的要求,特别是抓住其中的新变化,寻找一些新题型,设计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这可能是我们所有语文老师在二轮复习中最要把握的一点。

第二句话——“针对学生问题查漏补缺。”比如在第一轮复习中,发现学生选择题出了问题,就加强选择题的小题训练;发现学生作文素材缺乏,就加强了作文素材的整理发放;发现学生作文构思不迅速,就加强作文的结构训练;发现学生书写不佳,就加强对书写的督促;发现学生阅读能力不强,就分析原因,对症练习。

以上两句话,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做好却很难,因为它需要我们12位备课组成员的集体讨论,然后艰难地选题、编题,最后还要在高三学生集体无意识漠视语文的情况下,在有限的时间里、在有限的资料内,让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弥补,对于压力山大,教学负担很重的我们来说,怎一个“苦”字了得?不过,每年每届我们的语文组都是这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挺过来的。我校语文组的40几位老师都是能吃苦,能战斗的大集体。用教研员杨智辉老师在上次10月30号高三教学视导时评价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一中语文组的传统是六字诀:严谨、务实、扎实。”

这么说来,我们语文老师是不是命中注定的苦命人?非也!或许是赵辉老师一次又一次

“诗意地教语文,”“教出语文味来”等话语的教导,又或许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我们辛苦并诗意地教语文、教高三。细想一下,当学生咬文嚼字地跟你争辩词语的含义时;当学生对新闻作出你意想不到的精彩理解时;当学生拿出作文恭恭敬敬地来请你面批时;当学生表现出恨不能高三重来、与时间赛跑的勤奋劲时;你是不是觉得教语文,尤其教高三语文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诗意的职业?这种感觉,我们语文组凡年满30岁的老师全都感觉到了。在此,我代表我校语文备课组感谢县市教研员对我们教学的指导和支持,教会了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让我们可以累并快乐着!

1、“众人拾材火焰高”,集体备课一直是我们的制度,但如何具体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智慧,这还有待探讨。

2、如何从高一起,就培养学生积累作文素养及素材,如何形成读——写——练的三环机制,如何在高中三年对作文进行宏观有效的训练,也有待思考,有待整合各种资料和自我创新。

3、书写重视偏晚。

4、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考的重点,决非高三复习的几日之寒,如何真正提升,还是个难题。

5、选修课,比如文化经典的研读,我们想,应该可以提前在高一高二开设。

至此,我的发言到此结束。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身体健康!预祝我们20xx届全县、全市的语文成绩名列全省前茅!

相关范文推荐

    总经理年终总结致辞(通用5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

    小学冬季散学典礼校长发言稿 小学校长在寒假散学典礼上的发言稿(实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2023年小学升旗仪式安全发言稿 小学升旗仪式发言稿(模板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

    最新家长会主持人稿完整版高中个人(优秀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家长会主持人稿完整

    小学寒假散学典礼主持人台词(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最新课代表总结发言稿期末(大全6篇)

    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

    小学六年级教师座谈会发言稿(汇总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

    2023年家长会发言稿家长小学二年级(通用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

    最新领导班子副职任职表态发言(实用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

    高考动员教师发言稿(模板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