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

时间:2023-11-07 作者:QJ墨客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制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最后,希望大家在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范文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教学服务。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一

一、导入:

小朋友,你还记得_爷爷植树的身影吗?还记得他说过“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这句话吗?今天我们又要和_爷爷见面了,他要来干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难忘的一天》。

板书课题,齐读。

说一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老师的朗读要求,自由读课文,解决问题:

出示:初读要求。

(1)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划出来,读读看。

(2)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3)争取把课文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结合书33页,“找找说说”来认记生字)。

计算机身体仔细地礼貌怦怦地加法。

来得及外面展览馆灿烂兴奋紧紧地。

3.字词关闯过了,我们来读课文,谁想试一试?

各组推举一位同学分段读,其他同学评议。

三、朗读感悟。

1.老师示范读一遍。哪一天使我难忘?为什么?

生答。应该怎样读?——高兴的心情。

谁来读一读?

2.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个故事。那天早晨,我的心情怎样?

生:“又紧张又激动!”

3.见到邓爷爷,心情又怎样?认真读3、4、5自然段,想想下面的问题:

出示导学设计:

(1)邓爷爷带着笑我走来,握着我的手,看着邓爷爷,我的心情一下子就。

(2)开始表演了,我操纵者计算机,打出各种图形,邓爷爷看了我的表演,露出了微笑。

(3)邓爷爷问了我的年龄,还说“”。

4.各小组展示,回答。

5.合作讨论:

出示问题:小作者为什么感觉到“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

6.点拨:

邓爷爷重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工作繁忙之际,还亲自来看望同学表演计算机操作。所以,我才会有这样兴奋的感受。

四、回味品读。

再回到课文中,边读边思考。

想一想:这一天让我难忘,仅仅是我为邓爷爷做了计算机表演吗?

五、课内外拓展。

1.出示:我会用词语说句子。

仔细地高兴地亲切地顺利地。

2.通过阅读课外书、向别人请教或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上网查阅等途径,搜集_爷爷的事迹、故事或他说过的一些名言,在班上展示、交流。

六、写字指导。

1.识记字形。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可能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也可以用组词竞赛识字,还可以瘵带有生字的句子板书,让学生读句子或造句识字。

2.写字指导:

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写法,自已先试着描红,然后老师示范提醒:

独体字要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

“及”字的笔顺是先写ノ。

“身”字的第六笔右边不出头,最后一笔右边要出头。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二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通过读课文,知道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学习现代技术的关心和重视。

二、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为邓爷爷做电子计算机表演,得到邓爷爷赞许的事,反映了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学习现代技术的关心和重视。

课文共六段。第一段讲1984年2月16日,“我”为邓爷爷做了电子计算机表演。第二段讲“我”见到邓爷爷之前紧张、激动的心情。第三段讲“我”和邓爷爷见面的情景。第四段讲“我”进行计算机表演。第五段讲表演后邓爷爷询问情况,并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第六段讲这一天让“我”终生难忘。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国家对青少年学习现代技术的关心和重视。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注意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如:“算、连、队、晨”和“展、览、责、任”等。

分析字形时,要尽量启发学生用学过的偏旁和部件分析记忆字形,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生字的能力。注意提示下面几个字。

算:中间是“目”,不是“日”。

业:笔顺是业。

连:先写“车”,后写走之。

各:上边是折文儿,不是反文儿。

2、写字教学。

指导写字时,要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再临写。要利用田字格帮助学生写好字。

晨:上下结构,上小下大。

爷:第三、四两笔要写长一些,舒展一些,盖住下面的“”。

算、意: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以免字体过长。

计、忙、队:要注意左窄右宽。

(三)词句教学。

“难忘”是本课的重点词语,不要以词解词。要通过读课文,了解“我”能为邓爷爷做计算机表演,邓爷爷看后很满意,并且提出了“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等内容来体会“难忘”的意思。

学习“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两个句子,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邓爷爷的和蔼可亲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从小进行现代技术教育的关心和重视。

(四)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文字浅显,语言明白流畅,可以由学生自己朗读、体会进行学习。注意读好“想到马上……跳个不停。”“邓爷爷来啦!”“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我忘不了这一天,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体会“我”见到邓爷爷时的激动心情,并从中领悟到国家对青少年的期望,青少年肩上所担负的责任。

(五)练习提示。

第三题是巩固生字词,可让学生先读一读,把自己认为难记的多读几遍,记下来再抄写。抄写时,应以词为单位,记一个词语写一个词语,不要看一个字写一个字。

第四题是搭配词语的练习,让学生先自己读读每个词,再认真读读连线的题例,然后自己口头上试着连一连,读一读,有把握了,再动笔。完成后进行集体订正。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读题设问。

“难忘的一天”会是怎样的一天?什么事会令人难忘?可以围绕这两个问题学习全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再次自读课文,从课文中圈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检查生字读音,全班订正。

4、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

5、指名轮读全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三)再读课文。

1、自己或与同学合作解答读题时提出的问题。

2、汇报各自或小组学习的情况。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六)完成课后练习。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的激动,紧张和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3、激发对计算机的兴趣,认识自已肩负责任的重大。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小作者的心情,激发对计算机的兴趣认识自已肩负责任重大。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文。

《邓小平爷爷植树》中的相片,小朋友们,你还记得这张相片吗?上面的爷爷是谁?还记得,他说过的话吗?(学生自由答)今天,我们又将见到邓小平爷爷,他仍旧是那么亲切,今天他要去参观一位小朋友的计算机表演,那位小朋友兴奋极了,这真是他难忘的一天。板书:《难忘的一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刚才的问题读课文,思考。

2、说说读了这个故事你了解了什么?学生汇报。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3、自读课文,圈出难读和不认识的生字。然后拼读课文下边小礼物里的生字,认真读一读。

三、识字写字。

1、读准字音:指名读,领读,比赛读,重点指导读准:“算、怦、容、灿”几个生字。

2、识记字形。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可能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也可以用组词竞赛识字,还可以瘵带有生字的句子板书,让学生读句子或造句识字。

3、写字指导。

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写法,自已先试着描红,然后老师示范提醒。

a、独体字要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

b、“及”字的笔顺是先写ノ。

c、“身”字的第六笔右边不出头,最后一笔右边要出头。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师恩难忘》。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2、能力目标:能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一、导入课题:

2、揭题:下面,我们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3、播放课文录音。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再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条理。

1、自由读读。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2《师恩难忘《。概括段意。

四、略读第一段。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a:抄写词语。

b: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意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一、回顾复习。

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二、深入学习,再现情景。

1、速读课文第二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2、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3、你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再指名朗读。

4、小组研读:开学第一天,田老师上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反复阅读第五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并交流一下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1、读一读,想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说说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对教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3、自由读,再指名读。

4、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四、总结全文。

1、跟着录音轻读课文。

2、纵观全文,说说田教师是一位怎样的教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五、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的一件事写下来。

六、布置作业:

a:准备名人故事交流与尊师名言交流活动。

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送给你的教师表达自己的祝福。

b:预习下文。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五

教学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将“第一次”的经过具体有条理地写出来,让人感受到第一次带来的启示。

3.让学生分享彼此成长的故事,记录生活中难忘的瞬间。

教学理念:

1.激发学习的习作欲望,让学生产生“我要写”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语入题,引起交流:

有关成功的:《第一次得奖》、《第一次发表作文》、《第一次当三好学生》……。

有关学本领的:《第一次学做饭》、《第一次学骑车》……。

有关孝敬长辈的:《第一次为妈妈做饭》、《第一次为妈妈洗脚》……。

有关意外惊喜的:《第一次得到礼物》、《第一次见到远方的亲人》……。

有关磨炼意志的:《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参加军训》。

有关增长见识的:《第一次去北戴河》、《第一次看月食》。

有关成长的:《第一次踏进校门》、《第一次写作业》……。

说了那么多的“第一次”,有些第一次可能如过往云烟,被我们渐渐淡忘,而有些“第一次”却至今深印在我们的脑海,因为这些“第一次”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一些感悟,让我们变得更明理、懂事,使我们走向了成熟。这样的“第一次”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为什么它会让你至今还难忘的。

我们已经找到了第一次的经历,但怎样把这件事情的经过说清楚,说具体说明白,让别人也感受到了这样的经历是难忘的呢?你觉得说时要注意些什么?(事情的来笼去脉要说清楚)。

出示“说‘第一次’”的要求。还要注意的是,启示要在文中一点点地渗透。

先让生以小组为单位,说给四人小组同学听,小学生作文《作文教案《难忘的第一次》(人教六下)》。

再让生推荐同学说给大家听,边听边想,他的经过说得怎样,启示与经过是否相匹配。哪些地方说得须要改进一下。

4、小结:其实我们的作文课就是用你手里的笔写出你的生活经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俗话说“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离开生活,我们的作文也就成了一滩绝望的死水。

二、例文引路,举三选一,体现选材独特。

1.同学们刚才讲了好多“第一次”,现在请将你能想起来的“第一次”,选择最难忘的三个写在本上。(拓宽学生的习作范围,降低学生习作取材的难度。)。

2.老师也有难忘的经历。(出示例文,范读。)。

第一次“受骗”

千不该万不该,不该一时“心软”听了妈妈的话,和她一起来到了口腔医院。看到消毒柜里的各种钳子,想到它们将会在我的嘴里“鼓捣”,我连舌头都僵硬了。

眼看着医生的手指向了我,我只能咬咬牙,以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勇气躺到了台子上。医生看了看我的牙齿,对妈妈说:“这孩子的牙齿需要矫正,只是现在还没有换完,得过一段时间再来。”妈妈说:“可他的大牙疼得厉害。”妈妈真是的,这话怎么能告诉医生呢?他一听,还不拔掉我的牙啊?我赶紧补充:“不对,是大牙快掉了!”谁知我的补充起了反作用,医生笑呵呵地说:“那我就给你拔掉吧。”我吓得浑身发抖,战战兢兢地抗议:“不……”医生依旧笑眯眯地说:“不拔就不拔,让我看看牙齿是不是松动得厉害,行吗?”我见他这么和蔼,就乖乖地张大了嘴。医生用钳子夹住那颗松动的牙齿,左右摇晃了几下,忽然一用劲,把它拔了出来!我惊呆了,连鲜血从嘴里溢了出来也没发觉。等我明白自己被医生“骗”了之后,差点儿哭出来。我的牙啊!妈妈不但不同情我,还和医生一起哈哈大笑。就连旁边的一位阿姨也插了一句:“小朋友,你真是遇到拔牙‘高手’了。”

好不容易结束了,我站了起来,正想指责医生为什么骗我,医生说:“小心哦,说太多的话,血又会流个不停的。”吓得我赶紧捂住了嘴,直到晚上上床睡觉,也没敢开口说话。

后来我才知道,我又被医生“骗”了!

1.这个故事怎么样?你有过同样的经历吗?因为这篇作文写的是大家没经历过,而是作者的独特经历,所以大家才感到新鲜。

2.现在将你写在本子上的三个“第一次”进行筛选,找出一个比较独特、新鲜的、也许别人不知道的材料。这个过程叫选材,你的作文能否吸引人,关键看你所选的材料是否新颖。

(这个过程,对学生习作过程中的取材进行了指导,并有效的避免学生习作的千篇一律,为学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提供保障。)。

三、统一命题,个性作文:

1、有了事例,要开始动笔写这个第一次了,看书本要求,这是作文的题目已经规定了,这样的命题方式叫――命题作文。题目是《难忘的第一次》。

2、刚刚已经说过事情的经过和启示我们现在要把它们转化为文字了。我们还要给文章加上一个开头。你打算怎么开头?让生回忆已学过的或自己喜欢的开头。

出示几种开头的方式:

(1)、交待四要素开头法即开头简单交代时间、地占、人物和事件。例“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

――《课间十分钟》。

师让生总结这种开头的好处:直接点出文章时代背景,为下文展开故事情节作准备,它适合于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2)、开门见山开头法即文章一开头不拐弯抹角,不兜圈子,而是把要描述的主要人、事或物直截了当地摆出来,引入正文。直接表述作者的观点,点明中心,统帅全文。

这种方法给人一种直截了当、简洁明了的感觉。使读者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一目了然,它是我们写简短记叙文(写人,记事、状物)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3)、描写景物开头法即文章的开头先描写人、物、景,渲染气氛,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为烘托人物,触景生情作了铺垫。

例:“一天夜里,山洪暴发了,河水不断上涨,快要漫到了堤上来了。风很大,拥着浪花不断地向河堤上猛扑,刚退去,又猛扑上来,忽然天崩地裂,堤决口了。”

――《抢险》。

这种方法对写文、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都适用。如《少年闰土》、《草原》、《跳水》等课文均采用这种方法。运用时要注意几点:

a、不能为写景而写景,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衬托人物思想,渲染气氛,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b、注意描写的顺序,描写要抓住特征,还要注意遣词造句。

(4)、提出问题开头法即文章的开头先提出问题让人思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六

一、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计,算等13个字,会写5个字。

2正确,较流利的朗读课文。

3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二、学习重点:识字。

学习难点:书写美观。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四、学习准备:小黑板。

五、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有谁知道邓爷爷的故事?(指名说一说)。

2概括介绍邓小平的生平。

3揭题。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看拼音或问问同学认一认。

2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是否读通顺,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或表现读。

读后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三)自读自悟。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一段知道的。

(1)知道朗读第三自然段,你从这一段看出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从这一段你看出邓爷爷是怎样的人?邓爷爷的话该怎样读?

(3)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我的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我会想些什么?怎样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你们对邓爷爷有种怎样的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书写指导。

方法同上。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巩固13个生字,会写其余5个字。

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能想想自己肩负的责任。

二、学习重点:朗读。

学习难点:识字。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为主。

四、学习准备:田字格小黑板。

五、学习过程:

(一)复习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自由选择读的内容,同学评议。

2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想法?

(二)复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

计算机展览馆紧张怦怦的握手笑语普及兴奋灿烂。

a学生自读。

b读词语中的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2巩固生字词。

a卡片抽读,开火车轮流读。

b给生字组词。

c开火车读出生字,并组词。

(三)书写指导。

方法同上。

(四)积累运用。

读课后词语,并选择词语说话。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七

1、会认“凤”等12个生字,会写“龙”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1、学生查阅有关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资料及了解一些周总理的故事。

2、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录象。

看录象,谈话道导入新课。

放一段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盛况的录象。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好朋友去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教教他)。

1、再次自读课文,边想边读,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学生讨论交流。(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3、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

2)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

3)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又说明了什么?

4)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闹的场面读出来吗?

4、看图,理解第四段。

2)读第四段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3)看看图上除了周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的?

5、体会第五段。

1)老师扮演总理,拿着银碗和柏枝向人们泼酒,为人们祝福。

2)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3)正因为这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另人难忘的”,有感情的朗读6----8段。

1、用开火车、抽读等方式复习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向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另人难忘的。

2、学生介绍。(估计只有少数学生知道)。

3、老师发补充资料,让学生阅读。

4、交流阅读体会。

1、识字。

1)、出示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自形。

2)指名学生向大家介绍记字方法。

3)用组词的方法,帮助理解字义。

2、写字。

1)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2)老师有重点的进行范写指导。

3)学生书写,老师巡回指导。

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首先要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其次要注意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让他们从实际中感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因素,逐步养成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如要求学生独立发现识字的难点,并解决难点;提倡求异思维,不强求全班学生按同一方法识记生字,允许并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让学生自己设计识字的练习和复习的练习等等。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八

受到申斥(严)。

仇恨敌人。

翻译官宽容(宽)。

教学反思。

我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用一教时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是恰当的。然后顺应学生的思路,先阅读难忘的三件事,再阅读总起全文的第一段话,在教学设计上是有创意的。而且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自己难忘的启蒙老师,有效地进行阅读的迁移,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九

1、认识“计、算”等13个生字。会写“及、身”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3、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能想想自己肩负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2、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时间:

课本第-页。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搜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令人尊敬的伟人)。

是和我们一样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自由读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一)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二)识记字形,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举例:1、熟字带生字的方法:十——计目——冒官——馆平——怦。

2、组词竞赛识字:紧——紧张紧急紧要 普——普通普及普通话。

3、造句识字:展览馆——我冒着严寒,快步走到工业展览馆。

(三)选择喜欢的一节读一读,重点指导读正确、读通顺。

三、指导写字。

(一) 看书观察,分析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二) 重点示范“及”、身”。

(三) 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一、 巩固生字。

(一) 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

(二) 听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互相订正。

二、朗读感悟。

(一)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边听边体会:老师朗读中的语气有什么变化?(紧张——平静)。

(二) 联系上下文,重点围绕下面问题进行理解和感悟。

1、“我”为什么一开始比较紧张,后来一下子就平静下来?

马上要见到——邓爷爷是国家领导人——原以为国家领导人是尊严的。

握手。

2、文题对照,说说“我”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

抓住“高兴地仔细地亲切地紧紧地顺利地兴奋地 赞许地沉着地”等词进行品读。

3、理解句子“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

4、朗读比赛。

5、背背自己愿意背的句子和段落。

三、练习。

(一) 指导完成课堂作业。

(二) 补充练习:

1填写拼音:高兴(    )兴奋(   )背包(   )背人(  )首都( )都是( )。

四、实践活动: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五、拓展活动:回家了解计算机的知识。

六、板书。

紧张———————— 平静。

高兴地仔细地亲切地紧紧地顺利地兴奋地 赞许地沉着地。

教学反思:

就班地往下上,感觉平淡突不出重点。我抓住了两个大问题:

1、 为什么我的心情一开始比较紧张,后来就平静下来?

2、 为什么说“我”忘不了这一天?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

一、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计,算”等13个字,会写5个字。

2、正确,较流利的朗读课文。

3、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二、学习重点:识字。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四、学习准备:小黑板。

五、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有谁知道邓爷爷的故事?(指名说一说)。

2、概括介绍邓小平的生平。

3、揭题。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看拼音或问问同学认一认。

2、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是否读通顺,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或表现读。

读后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三)自读自悟。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一段知道的。

(1)知道朗读第三自然段,你从这一段看出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从这一段你看出邓爷爷是怎样的人?邓爷爷的话该怎样读?

(3)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我的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我会想些什么?怎样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你们对邓爷爷有种怎样的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书写指导。

方法同上。

一、学习目标:

1、巩固13个生字,会写其余5个字。

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能想想自己肩负的责任。

二、学习重点:朗读。

学习难点:识字。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为主。

四、学习准备:田字格小黑板。

五、学习过程:

(一)复习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自由选择读的内容,同学评议。

2、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想法?

(二)复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

计算机、展览馆、紧张、怦怦的、握手、笑语、普及、兴奋、灿烂。

a、学生自读。

b、读词语中的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2、巩固生字词。

a、卡片抽读,开火车轮流读。

b、给生字组词。

c、开火车读出生字,并组词。

(三)书写指导。

方法同上。

(四)积累运用。

读课后词语,并选择词语说话。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一

《难忘的一天》主要写了"我"为邓小平爷爷做电子计算机表演,得到邓爷爷赞许的事。文章通过"我"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的心情变化及邓爷爷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邓爷爷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与期望。课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1984年2月16日,"我"为邓小平爷爷做了电子计算机表演。第二自然段讲"我"见到邓爷爷之前紧张,激动的心情。第三自然段讲"我"和邓爷爷见面的情景。第四自然段讲"我"进行计算机表演。第五自然段讲表演后邓爷爷询问情况,并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第六自然段讲这一天让"我"终生难忘。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二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风、凰、傣、特、咖、啡、端、寿”8个字。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引导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讲读课文,想象当时的快乐场面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7个字。

2、结合课文观察图画。

3、理解泼水节和傣族人民热爱周总理的语句。

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并通过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字词卡片、放大插图或幻灯投影。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泼水节时候的情景。

40年过去了,傣族人民永远忘不了这个幸福、难忘的时刻。板书“难忘的”。

1、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尤其是长句子)要多读几遍。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学习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

(2)认读要求认识的生字新词。

凤凰花傣族咖啡色端着。

3、指导正音。

“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花瓣儿”。

“因为”的“为”读wei,不读wei。

“那天”,“那么”的“那”读na。

4、教师范读课文。

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6、带着问题自己小声读课文。

(1)哪—段讲的是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2)哪—段讲的足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读全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在什么时候过泼水节?(风凰花开了的时候,泼水节就到了。)。

“火红火红”是什么颜色?什么是“一年—度”?(是像火一样红,很红。一年一度就是一年一次。)。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傣历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2)指导朗读。

练习读。指名读。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一年—次的盛大节日——泼水节,所以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瓣,铺上“地毯”,江面上划过龙船,天空中放着花炮,人们热情地欢呼着。)。

理解“四面八方”“赶来”“地毯”“驶过”“一条条”“—串串”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快场面和人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用自己的活,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投影图片(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的特写)。

(1)提问:周总理怎样来到人群中的,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下身穿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理解“对襟白褂”“咖啡色”“水红色”“笑容满面”等词语。

从什么地方看出周总理特别高兴?先找出书上的句子读读,再说说。(他接过象角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瓣铺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理解“象脚鼓”“地毯”“—起跳舞”等词语。

(2)指导朗读。

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接过象脚鼓,敲着鼓点,踩着“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总理爱人民。要读出周总理的高兴心情。

小声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穿着什么服装,怎样来到人群中的。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投影图片(泼水节盛况)。

(1)提问: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理解:“银碗”“祝福”“健康长寿”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真挚的祝福,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真诚祝愿,仿佛泼水节就在我们跟前呈现。读“健康长寿”要慢些。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6.指名读第六至八自然段。

(1)提问: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为什么那么开心?(因为今年过节与往年不同,是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节,心里也特别高兴。)。

“多么幸福”“令人难忘”是什么意思?

(指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感到亲切,非常幸福。令人难忘是使人忘不了。)。

(2)指导朗读。

读的时候,注意语气词“呀、哇、啊”及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小声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1.指名分段读全文。

2.齐读全文。

读的时候,注意读好长句子,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课题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

1.熟读课文。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三

第一课时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窦桂梅执教)。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哎呀,真愿意听呀,不光对我,包括台上台下的老师都愿意听。你愿意向谁问好,就向谁问好。(生向窦老师问好)。

师:不要都对我说,也对台下的老师说。现在是下午两点多钟,该怎么说?

生:老师下午好!

师:知道我姓什么吗?加上我的姓再向我问好。

生:窦老师下午好!

师:你们声音真大,老师真喜欢你们!

(问候语平时很多见,极普遍的语言,却被窦老师在交流中运用得恰当好处。亲切平和的语言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窦老师还带着所有小朋友很热情地向在场所有老师问好,让其他的老师也融入了课堂中,使大家备感温馨。)。

师:你们这么热情,让我想起我以前的故事,那是6年前的事了,你们想听吗?

(学生小眼亮起来,小脸红起来,小手举起来。师讲述一个难忘的故事。)。

师:那么长的时间都忘不了,用一个词来说,那就是——。

生:难忘。

(师板书“难忘”并指导“难”字的写法,生书写)。

师:老师有难忘的事,你们有吗?

(学生依次发言)。

师:看来难忘的事有快乐的,有悲伤的,有给人启迪的,有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有一位和你们差不多年龄的孩子也有一件难忘的事,我们一起去看看他那难忘的一天。(师板书课题)。

(窦老师熟知学生的心理,她讲述了一件自己最难忘的事,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引出学生最难忘的事。接着,窦老师用“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年龄的孩子的难忘的一天”,引起学生与课文主人公的共鸣,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师:谁愿意读第一节?

(生读,读得像唱歌)。

师:哎哟,像唱歌一样,谁能重新读一遍?

(生读,读得很好)。

师:节奏感多强啊,来,掌声!不过有几个音要正一正。

(正音,齐读)。

师:继续往下读。

(生读,读得不错)。

(生读,师正音)。

(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读完全文)。

师:想听老师的评价吗?你们读得很正确、流利,(竖起大拇指)不过有几个句子还要再读几遍。

(窦老师不仅是位会说教的老师,更是一位充满爱心的老师。她在教学的过程中,用她那朴实而中肯的评价将她对学生的关爱和鼓励倾注到了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信心、点燃学生的激情。正如她自己所说:“课堂要有温度,要像一条流动的小河……老师时时有温度,堂堂见温度才能让孩子有温度。”)。

(读“我”心情变化的3个句子)。

师:下面我们就重点研究这几句话。齐读第一句。

(出示句子:我又紧张又激动,心怦怦地跳个不停。)。

师:谁想读,请举手。(生读)。

师:“紧张”的反义词是什么?

生:放松。

生:轻松。

师:对,就像你这样的放松、轻松。为什么文中的“我”这样紧张,不放松,不轻松呢?请联系前文想想看。

生:他想见邓爷爷。

师:为什么见邓爷爷就紧张呢?

生:邓爷爷是国家领导人。

生:邓爷爷是军事家。

……。

师:邓爷爷的的全名是什么?

(生齐说:邓小平)。

师:再说他为什么激动?

生:他想马上能见邓爷爷了。

师:你理解作者此时的心情了吗?因为又紧张又激动,所以心怦怦地跳个不停。把手放在胸口,来读一读。

(怎样体会“我”又紧张又激动的心情,进而读好这句话是本课中的一个难点。窦老师没有让学生的理解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而是通过慢慢地提问,慢慢地引导,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将自己置身于课文情境中,去体会这种心情,使这种体会有血有肉。)。

(生读)。

师:你们的心理感受都一样,但窦老师的感受不一样,老师这样读,行吗?假如我是一个很外向的人,我这么读。

(师读)。

生:不行!

师:假如我是一个很内向而富有诗意的人,我这么读。(师读)。

生:不行!

师:那好,我保留意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生自由读句子)。

师:在大家又紧张又激动的时候,邓爷爷来了(出示邓小平图片),快向邓爷爷问好!

(生纷纷说:“邓爷爷好!”)。

师:能不能语言丰富些?

生:邓爷爷,见到您很高兴。

生:邓爷爷,您辛苦了!

生:邓爷爷,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

生:邓爷爷,您是国家领导人,我们欢迎您。

师:快摆起手来,向邓爷爷问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生问好)。

师:邓爷爷高兴了,你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欢乐。

生:带着慈祥的微笑。

生:笑容满面。

生:和蔼可亲。

师:我们看第二个句子,“我”的心情怎么样了?

生:“我”的心情一下子平静了。

师:再摸摸胸口,谁想读?

(生读)。

师:“紧张”的反义词在这句话中藏着呢,是什么?

生:平静。

师:再读读这句话。

(生再读)。

师:我会这样读。(师读,分别强调“我”,强调“一下子”)这样读行吗?

生:不行。

师:我这样读。(师读,强调“平静”)行吗?

生:行!

师:来,读出自己的感受,(生读)再读读,读出自己的感受。(生再读)。

(课标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文本对话中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这里,我们看到窦老师不止一次地引导学生读,而又要读出自己的感受,她放飞了学生被传统教学禁锢的心灵,让他们成为对话的主体,用鼓励和信任让学生学会独立而富有个性的学习。)。

生:为什么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师:很好,兴奋就是——。

生:高兴,快乐,开心,愉快。

师:为什么我兴奋走在回家的路上?现在大家读课文,待会儿老师让你们扮演文中的“我”,老师来采访一下。

(生自由读)。

第二课时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师:采访开始,你好!

生:窦老师好!

师:你为什么这么兴奋?

(生答不上来)。

师:你太兴奋了,兴奋得都答不上问题来了。再请个人。

生:邓爷爷表扬了我。

师:你怎么给他表演的?

生:我沉着地操纵着计算机,熟练地打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师:(向另一学生)你好,祝贺你!邓爷爷问你什么了?

(生答)。

师:邓爷爷听了后怎么说?(生答)大家一齐大声地读读这句话。(生读,师板书: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师:这句话你理解了吗?

(生答不上来)。

师:你们现在马上到台下去交流,采访一下现场的老师,请他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赶紧问。

(生离位,问在座的老师)。

师1:就是小时候开始学计算机。

师2:小时候就要开始学,长大就会了。

师3:大家从小就会打电脑,幼儿园小朋友也要会。

(“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是课文的难点,在学生对这句话不甚理解的情况下,窦老师鼓励学生去采访一下现场的老师,请他们未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这一举动,不仅将课堂变成了一个解疑答惑的大讲堂,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面,让他们明白,要想获得知识,他们可以有更多的途径和方法。)。

师:邓爷爷这话是1984年说的,都过去多少年了。我们来看看当年这位电教老师18年之后的感受。

师:(满面深情地讲述)就是这样一位老人,说了这样的话,现在我们就像使用钢笔一样地使用电脑;就是这样一位老人,说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我们的教育才走向素质化;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深圳画了一个圈,那里就奇迹般地崛起一座座城,一座座金山;就是这样一位老人,提出“一国两制”的设想,香港、澳门才顺利回归;此时此刻,让我们静下心来,再来看看邓爷爷,让我们来表达对邓爷爷的爱。

(音乐《春天的故事》响起,投影出示图片)。

生:想哭,因为邓爷爷领导我们国家走向富强。

师:想哭就哭吧!

生:感动,因为邓爷爷……。

师:一句话,邓爷爷,我们爱您!所以,我们看第一段,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文章的作者现在已经28岁了,但他忘不了1984年2月16日的这一天,因此,他特别兴奋。

(引读第六节)。

师:我忘不了1984年2月16日,忘不了我为邓爷爷作计算机表演,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让我们一起来写写“责任”。

(师板书,生书写)。

师:你们现在的责任是什么?

生:读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师:把邓爷爷对你们的爱化作一种责任,我们忘不了邓爷爷对我们的——(生齐说“爱”)。

师:难忘的一天还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说,那就是“刻骨铭心”。(师板书)我们一起来读。

(读课题)。

师:老师加了感叹号以后,又该怎么读?

(生再读课题)。

师:下课了,后会有期。让我们为孩子们的表现喝彩,让他们带着这份责任走下台吧。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认为:“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这种激情产生于教师把知识和情感再次燃烧,燃烧的过程既是感染自己,也是感染学生。窦老师的激情是源自其心底的自然流露,她的富有激情的语言,她的澎湃的情感点燃了学生心中的那团火,激发了学生心灵深处最真切的情感。)。

窦老师的这节课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堂激情四溢的课,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堂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主体,着眼于学生自我发展的课,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课。新课标要求教师“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我们给予了学生他们应该有的一切,我们可能收获更多的意想不到,收获累累硕果。课堂是静态的物质存在,因为有了儿童——这一活生生的生命,才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才充满着成长的气息。而教师就应是激发他们活力的、陪伴他们成长的人。窦老师正是这样的人。她曾说:“……你都应学会以真挚、强烈的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时时将自己置于生命的原野,用真情去催发生命,为生命中的平凡而欢欣鼓动,让生命中的习以为常感动自己,再用你的率真、坦诚、热情感染学生,打动学生……”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四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通过读课文,知道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学习现代技术的关心和重视。

二、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为邓爷爷做电子计算机表演,得到邓爷爷赞许的事,反映了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学习现代技术的关心和重视。

课文共六段。第一段讲1984年2月16日,“我”为邓爷爷做了电子计算机表演。第二段讲“我”见到邓爷爷之前紧张、激动的心情。第三段讲“我”和邓爷爷见面的情景。第四段讲“我”进行计算机表演。第五段讲表演后邓爷爷询问情况,并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第六段讲这一天让“我”终生难忘。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国家对青少年学习现代技术的关心和重视。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注意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如:“算、连、队、晨”和“展、览、责、任”等。

分析字形时,要尽量启发学生用学过的偏旁和部件分析记忆字形,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生字的能力。注意提示下面几个字。

算:中间是“目”,不是“日”。

业:笔顺是业。

连:先写“车”,后写走之。

各:上边是折文儿,不是反文儿。

2、写字教学。

指导写字时,要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再临写。要利用田字格帮助学生写好字。

晨:上下结构,上小下大。

爷:第三、四两笔要写长一些,舒展一些,盖住下面的“”。

算、意: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以免字体过长。

计、忙、队:要注意左窄右宽。

(三)词句教学。

“难忘”是本课的重点词语,不要以词解词。要通过读课文,了解“我”能为邓爷爷做计算机表演,邓爷爷看后很满意,并且提出了“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等内容来体会“难忘”的意思。

学习“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两个句子,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邓爷爷的和蔼可亲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从小进行现代技术教育的关心和重视。

(四)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文字浅显,语言明白流畅,可以由学生自己朗读、体会进行学习。注意读好“想到马上……跳个不停。”“邓爷爷来啦!”“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我忘不了这一天,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体会“我”见到邓爷爷时的激动心情,并从中领悟到国家对青少年的期望,青少年肩上所担负的责任。

(五)练习提示。

第三题是巩固生字词,可让学生先读一读,把自己认为难记的多读几遍,记下来再抄写。抄写时,应以词为单位,记一个词语写一个词语,不要看一个字写一个字。

第四题是搭配词语的练习,让学生先自己读读每个词,再认真读读连线的题例,然后自己口头上试着连一连,读一读,有把握了,再动笔。完成后进行集体订正。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读题设问。

“难忘的一天”会是怎样的一天?什么事会令人难忘?可以围绕这两个问题学习全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再次自读课文,从课文中圈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检查生字读音,全班订正。

4、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

5、指名轮读全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三)再读课文。

1、自己或与同学合作解答读题时提出的问题。

2、汇报各自或小组学习的情况。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六)完成课后练习。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五

一、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计,算等13个字,会写5个字。

2正确,较流利的朗读课文。

3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二、学习重点:识字。

学习难点:书写美观。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四、学习准备:小黑板。

五、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有谁知道邓爷爷的故事?(指名说一说)。

2概括介绍邓小平的生平。

3揭题。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看拼音或问问同学认一认。

2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是否读通顺,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或表现读。

读后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三)自读自悟。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一段知道的。

(1)知道朗读第三自然段,你从这一段看出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从这一段你看出邓爷爷是怎样的人?邓爷爷的话该怎样读?

(3)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我的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我会想些什么?怎样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你们对邓爷爷有种怎样的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书写指导。

方法同上。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巩固13个生字,会写其余5个字。

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能想想自己肩负的责任。

二、学习重点:朗读。

学习难点:识字。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为主。

四、学习准备:田字格小黑板。

五、学习过程:

(一)复习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自由选择读的内容,同学评议。

2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想法?

(二)复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

计算机展览馆紧张怦怦的握手笑语普及兴奋灿烂。

a学生自读。

b读词语中的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2巩固生字词。

a卡片抽读,开火车轮流读。

b给生字组词。

c开火车读出生字,并组词。

(三)书写指导。

方法同上。

(四)积累运用。

读课后词语,并选择词语说话。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六

一、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计,算等13个字,会写5个字。

2正确,较流利的朗读课文。

3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二、学习重点:识字。

学习难点:书写美观。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四、学习准备:小黑板。

五、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有谁知道邓爷爷的故事?(指名说一说)。

2概括介绍邓小平的生平。

3揭题。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看拼音或问问同学认一认。

2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是否读通顺,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或表现读。

读后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三)自读自悟。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一段知道的。

(1)知道朗读第三自然段,你从这一段看出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从这一段你看出邓爷爷是怎样的人?邓爷爷的话该怎样读?

(3)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我的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我会想些什么?怎样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你们对邓爷爷有种怎样的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书写指导。

方法同上。

一、学习目标:

1巩固13个生字,会写其余5个字。

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能想想自己肩负的责任。

二、学习重点:朗读。

学习难点:识字。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为主。

四、学习准备:田字格小黑板。

五、学习过程:

(一)复习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自由选择读的内容,同学评议。

2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想法?

(二)复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

计算机展览馆紧张怦怦的握手笑语普及兴奋灿烂。

a学生自读。

b读词语中的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2巩固生字词。

a卡片抽读,开火车轮流读。

b给生字组词。

c开火车读出生字,并组词。

(三)书写指导。

方法同上。

(四)积累运用。

读课后词语,并选择词语说话。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哪一天最令人难忘?这一天为什么最令人难忘?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2、根据同学们发言情况教师小结。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难忘的一天》。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读一读生字,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义,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难忘爷爷计算早晨工业连忙满意紧张沉着计算机各种各样。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的是1984年2月16日,我给邓小平爷爷做计算机表演的事。)。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礼:注意偏旁。

3、让学生在生字本上抄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生字。(领读,开火车读)。

2、结合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难忘爷爷计算早晨工业连忙满意紧张沉着计算机各种各样。

二、学习课文。

1、教师和学生一起结合有关资料介绍邓小平爷爷。

2、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3、逐段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教师强调两点:

a.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一上来就交待了难忘的一天,“我”做了什么。

b.让学生比较“难忘”与“最难忘”的意思,体会“我”的心情。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我”激动与自豪的心情。

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第二自然段:

(1)教师和学生分别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谁读得有语气?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谈体会。

(2)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

(3)让学生们结合一些生活实际谈自己对“又紧张又激动”这个词语的认识。

(4)让学生练习读,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5)说一说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就要见到邓小平爷爷了。)。

第三自然段:

(1)自己进行默读,边读边在书中标出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而后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交流:读懂了哪些内容?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3)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4)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第四、五自然段:

(1)让学生按照前几段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读书,然后结合重点词语谈自己的体会。

(2)小组内开展交流。

(3)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画面理解课文:“我沉着地操纵着计算机,顺利地打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来。”说明“我”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邓爷爷仔细地看了我的表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并亲切地询问“我”的年龄。这说明邓爷爷对青少年的关心和内心的喜悦。“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一句体现了邓爷爷对青少年的关心。

(4)指名读这两个自然段,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评议,读出相应的语气。

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

(3)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

2、读一读有关邓小平关心青少年成长方面的故事。

附: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

2、打开书,按照田字格规范书写汉字,教师检查,及时进行板演。

3、照样子,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1)让学生先读一读词语。

(2)自己练习搭配。

(3)订正。

(4)指名读一读。

4、用“连忙”、“难忘”、“各种各样”练习说句子。

(1)了解词语意思。

(2)明确适用范围。

(3)练习说句子。

二、朗读练习。

1、自己练习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3、想一想通过读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三、扩展所学内容。

请学生讲一讲邓小平关心青少年成长方面的故事。

1、自己先准备。

2、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由各小组选出优胜者参与班级展示。

3、进行班级展示,评选“故事大王”。

四、教师总结。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要牢记邓爷爷的话,

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五、布置作业。

1、读书。

2、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后面底个生字。

2、学习课文3-8段,体会周总理和蔼可亲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更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鱼水情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行,那就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个--。

2、齐读课题。

3、复习生字。

二、自主探究,会文悟情。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过泼水节的?

1、白由读第3-6自然段,勾画有关句子。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1)先来看看傣族人民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

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后,课件相机出示句子,顺序不限。

a、“一大早,人们敲起象脚鼓。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从中你体会出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抓住“一大早、兴高采烈、四面八方、赶来”等词体会人们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指名读、评议、齐读。

b、“为了欢迎周总理……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毽。”从中你体会出什么?(傣族人民用撒花瓣这种独特方式隆重迎接尊贵的客人,他们多么开心呀!)。

c、一条龙船驶过江而,一串花炮升上天空。从“一条条”“一串申”更能体现当时场面热闹非凡,人们激动万分。引读,表演:人们搬动地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

师生赛读。

d、配乐读第3自然段:

课件配乐(葫芦丝乐曲〈月光下的风尾们〉),伴着这婉转动听的乐曲。让我们也加入欢迎的人群,迎接周总理的到来!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a、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后,相机出示句子o。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同傣族人民一起载歌载舞。”

a.说出表示动作的词:接过、敲着、踩着、载歌载舞。

b.谈体会:从周总理的衣着、神态、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平易近人)周总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样,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有感情地朗读。

b、“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一手拿着的树枝蘸水向人们泼洒。”

a、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b、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说。

c、演一演:配乐师生表演,交际互动,互相祝福。

c“他还乐呵呵地舀了一碗水……幸福的热泪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

a、指名读,

b、说一说:说说姑娘和小伙为什么留下幸福的热泪?他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c、周总理是多么的可敬可亲.姑娘、小伙的脸上已分不清哪是清凉的泉水,哪是幸福的热泪,他们已陶醉在这深深的祝福与关怀之中。此时,什么语言也无法表达他们的激动、兴奋、快乐、幸福!

教师范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赛读。

引读“清清的水,祝福的水……是那么开心!”

分组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3-6自然段。

三、释疑小结,激情升华。

1、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幸福、难忘?

总理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傣族人民,与人民心连心.那么可亲可敬。

2、傣族人民沉浸在这幸福的回忆之中,让我们深情地读读第7-8自然段!

四、课外延伸,激趣探究。

1、查找、收集周总理的有关故事、图片。

2、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风俗。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分析结构。

2、教师范写“祝”。

3、学生描红1个、写2个,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专业难忘的一天课文教案(汇总19篇)篇十九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学习作者选择典型事例凸显中心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2.齐读课题。

(一)直奔重点,对比理解。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为文中的“我”最难忘田老师的是什么?(故事教学法)

(3)品读重点句: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二)“春雨点点”——悟“教诲”之质

1.田老师的故事启蒙让年幼的“我”有哪些收获?请学生回读故事教学法这一部分,讨论交流。(学生联系故事,明白可以学到知识,体会到快乐,明白做人的道理,爱美护美懂得保护环境等等)

2.品读重点句 “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1)从“上千个故事”中,我们懂得了什么?

(三)“恭恭敬敬”——感“教诲”之恩

1.品读重点句: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1)回读全文,搜索田老师对“我”的文学上的启蒙是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

2.联系课文体会:

(1)他口才、文笔都很好——像田老师那样有丰厚的文化积累。

(2)编写故事中体现出来的想象力、遣词造句、做人到里的渗透等诸多功能——像田老师那样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表达水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像“我”那样用心、专心,才能学有所成。

3.体会“恭恭敬敬、行礼”以及文章题目《师恩难忘》《教师引进门》等表达出来的对田老师的敬意。

4.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点题的作用)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同学们,我们的心中此时此刻也一定勾起了对曾经教育培养自己的.一位位老师的回忆,那就借大作家来表达我们心中共同的这份难忘师恩。

2.我们这篇课文作者选取了田老师爱讲故事的事例,平常,普通,但却典型,具体。文章要选择典型事例凸显中心。刘绍棠难忘的是“插柳之恩”,是田老师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所以在学习的四年里,有很多课,很多事,也有很多故事可以写,作者唯独选择了“小诗故事教学”这一课。小诗是一种古典文学的熏陶,故事是现代文学的影响,更让“我”感受到了神奇的文学想象力。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注意事例与中心的一致性。

1.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的一件事写下来。

2.推荐阅读:

魏巍《我的老师》,鲁迅《藤野先生》。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成人高考心得感想范文(17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表现。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总结,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发和思考。

    热门大学生审计实训课总结(模板23篇)

    审计工作需要全面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经营策略,以便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审计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周的实训时间已经结束,通过这一

    最新党史专题教育心得体会大全(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把零散的经验和感悟整理起来,形成系统性的思考。参考他人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进。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党史教育

    最优银行年终工作总结报告大全(20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一种梳理和提升,也是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在工作总结中,我们集中分析了各项工作的投入与产出,找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

    最优团课心得体会题目(汇总17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回顾自己学习或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依据。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不同学习和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感悟,值得我们借鉴

    最优党员半年度思想汇报(案例17篇)

    汇报需要注重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突出亮点和亮点,切实突出党员的表现和贡献。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党员思想汇报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新的视角。

    最新小学时政大赛心得体会(案例24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反思和总结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思路和拓宽视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时政,

    最优初中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实际工作中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关于个人成长的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启发。现在使用的初中英语教材的目的在于

    2023年化工生产心得大全(19篇)

    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对于国家和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产是社会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它是指通过劳动和技术手段将原材料和资源加工转化为可供消费和使用的产

    热门幼儿园课程建构心得体会(模板19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是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的记录。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幼儿园课程建设是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