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

时间:2023-11-10 作者:笔尘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

党课是培养党员干部的基本功课,是提高党性修养和教育素质的关键路径。通过阅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这些党课学习范文和心得体会,相信大家会对党课学习有更深刻的理解。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一

党课有利于科学总结我们党开展党课教育的经验,把握党课教育的规律。我们党走过了90多年的光辉历程,党课教育同步进行了90多年。我们党开展党课教育的思想,既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丰富的资源。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论述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定了位。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十九大修改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我党新时代七项战略之一。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大判断。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中国的乡村治理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上华村村容村貌焕新颜,村集体收入提高三倍多,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陈村庄头村去年试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升了土地价值。庄头村党委书记叶国辉表示,连日来,他们在关注十九大报告,其中提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政策,让他们备受鼓舞,为他们下一步扎实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注入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报告中看,乡村振兴战略有六大内涵: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强调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三是把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四是致力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给农民吃上“定心丸”,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探索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五是致力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拓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六是致力于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建立和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

从乡镇振兴战略的内涵来看,未来农村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流,那么不远的将来,则有望形成滚滚洪流。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成为资源流向乡村区域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没有提“新型城镇化”,但“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部署,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必将让夹杂在城镇之间的乡村受益,这些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乡村也必将“协调发展”,从而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资源向乡村的流动,特别是城市人才资源向乡村的流动。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也应当制定实施城市居民进入乡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城市人口有序落户农村的政策措施,乃至上升为法律,从而也“加快城市转移人口农民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条件下,形成城乡之间人才、人力资源双向流动,是历史的必然。

三是农业和非农产业都将加快发展。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应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点和前提。十九大进一步要求“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展示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坚定的决心。即使还有深度贫困的人口仍然处于贫困的边缘,他们也必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进程中最终走进共同富裕的行列。但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可能只发展农业,还将发展其他产业并且达到现代化的水平。十九大报告也已经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就必然要求大量农业专业人才和非农专业人才进入农村。仅凭现有农村中被城乡二元体制抽选剩下的人口,不仅难以承担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不可能承担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国家将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引导农村以外各方面人才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是污染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味着。

一些已经造成农村污染的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同时必须坚决禁止任何可能带来污染的各种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进入农业和农村。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也是国家战略任务。在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措施时,必须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划出明确红线。农业发展中的污染问题,包括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将加快获得解决。

通过对乡镇整形战略内涵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公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

一、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需求(一)路网连通的需求。产业的兴旺,人口的增加,与城市的对接离不开公路建设。在大的方向上,要求农村公路之间、与国省干线之间互相连通,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以形成良好的公路运输及出行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修建通村路,打通断头路,完善通组路,连接公路网。

(二)农村公路等级提高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农村公路交通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以四级公路为主的农村公路路窄、弯多等不利因素将被放大,降低运输效率,提升运输成本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农村公路等级提升是未来农村公路建设中年的重要任务。

(三)新施工技术的需求。农村公路施工要尽可能实现“绿色”建设,降低扬尘、噪音等污染,美化施工环境。这就对农村公路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同步实施,以最少、最合理的资金发挥出农村公路的最大功用。

二、我区农村公路发展现状我区现有农村公路公里,其中已经硬化公里,未硬化公里。目前全区行政村通畅率,农村公路建设基本适应了当地经济发展。我区在推进农村个公路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积极争取项目。为适应我区经济发展,近几年,我区每年在厅下达的计划外,在考虑各乡镇发展及需求的实际情况下,均积极实施计划外项目,提前1年完成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对拉动地方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促进了大棚、养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府投入。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投入。地方政府积极筹措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此外,我区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根本上保障了养护资金来源,为提高养护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养护质量。我区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实施农村公路路基养护、保洁等工作。通过引进机械、家庭承包等形式,有效降低了养护成本,提高了额养护质量,使公路的使用寿命有了明显的保障。

尽管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农村公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通组路、断头路、联网路仍急需修建,以实现公路建设适度超前的目标。

三、长期发展目标至2035年,我区努力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实施县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公里,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

目标分为2步走,至2022年为第一阶段,基本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

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县乡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村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乡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争取至年,农村公路实现等级提升,路网连通,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水平提高,形成无污染、安全绿色的施工环境。

四、建议(一)加大上级投入力度。我区是老少边穷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随着政府不能借贷等一系列新法规的实施,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能力进一步削弱,难以形成公路建设资金的有效投入。

(二)进一步做好统筹规划。在项目规划之初,统筹考虑设计、建设、运营、养护等一些列问题,力争发挥农村公路的最大效能。

(三)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等级。目前看,农村公路已经有些滞后于经济发展,急需进行等级的提升。

同志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今天,我围绕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为大家作个辅导报告,也是一次党课,更是与大家共同交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那么我们如何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呢?我想,针对我们同富村而言,当前重要的是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要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目的就在种出好的产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要使种植结构科学化、现代化。首先,要顺应市场规律。今后种什么品种,农民朋友要先考虑市场需求,市场急需什么,大家就种什么。要研究市场经济,研究市场规律,改变靠天吃饭的境遇。其次,要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要推进“三减”进程,也就是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要带领群众按照市场需求,多种植无公害、高质量的农产品,转变靠农药化肥砸产量的观念。这几年的粮食市场证明,产量高农民的收入不一定高,重要的还是看品质,要鼓励大家精耕细作,多种植绿色无污染的农作物,提高市场竞争力,卖上好价钱,鼓起钱袋子。要让消费者放心购买我们的产品,引导农民群众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要途径。比如,xx。第三,要用好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一定要重视品牌效应,真正认识到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就卖不出让人满意的好价格,农民增加收入就有难度。品牌意识必须树立,这种思想不能断,要致力于培树品牌。比如,xx。二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给广大农民群众吃了“定心丸”。农民最关心的土地,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金饭碗。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告诉农民朋友,土地这个饭碗还是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那我们就要认真做好土地文章。要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转变观念,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把剩余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虽然我们是农民,但是不一定非得自己去种地,咱们可以把土地流转给种田能手和种田大户,流转给真正懂经营,懂技术的农村“土专家”“田秀才”,这样才能不断增加覆盖在土地上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种植的科学化水平,提高产量,保证土地高效率利用。那么土地流转了我们农民做些什么呢?可以搞其他产业,这样把地承包出去,我们可以获取土地承包红利,还能通过外出务工创业增加收入,再加上国家好的政策,“两免一补”这些补贴,咱们就富了,增收的途径就宽了。通过土地流转,搞合作经营,让村民加入到合作社中,获取分红,如果是村集体带头干、领着干,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这是个一举多得的事情。比如,xx。三要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十九大报告将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要求概括凝练为二十个字,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其中“生态宜居”是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已经写入了党章,说明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成山青水绿、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村才更有吸引力、农民才更有归属感、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要认清,现阶段主要的优势,xxxxxx。

十九大报告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关于精准扶贫工作,大家都很辛苦,同富村驻村工作队是省派工作队,大家都克服很多困难,能够呆得住、沉得下、接地气,能够在村里和老百姓经常在一起,打成一片,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都付出了很多辛苦,可以说只要群众有需求,大家就都能及时把党的政策宣传到位,也能及时进行沟通,解决问题,成效很明显。前段时间我们抓精准扶贫主要是精准识别、宣传政策、完善档案,应该说做的很到位,该纳入的纳入,该退出的退出。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不能单纯的从生产生活方面进行帮助,不能够单纯的“输血”,帮钱帮物确实解决了问题,但是根上问题还没能解决,我们还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要求,积极地谋划产业,让贫困户都能够依附在产业上,都能够有固定的收入。一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可以说,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在扶志方面,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帮联干部和乡村党员作用,加大农村致富典型的培养,通过典型引路,找准脱贫产业路径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打消顾虑,树观念、开思路、增信心,实现从“他扶”到“自立”的转变;在扶智方面,要对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免费培训全覆盖,彻底改变缺技能而脱不了贫的困窘。同时,针对现在有的贫困户出现了攀比逐利心理,大家要带着感情、耐住性子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和政策宣传工作,让群众理解支持,让政策顺利实施。二要抓实产业扶贫落地见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现在看靠政策兜底是兜不住的,仅有政策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在产业方面多做功课,从增强“造血”功能入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比如,xxxxx。在此基础之上,要建立好扶贫产业和贫困群众利益分配机制,让贫困群众利益有保障。同时,也要利用扶贫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要抓好分类施策扶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此,我们要针对贫困户的实际分类施策,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多关心贫困群众的冷暖,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生活质量确实有提升。就拿咱们同富村来说,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的群众,在保证他们能够享受各级政策基础上,还要为他们研究一些帮扶措施,让他们更有保障。耕地少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咱们就要积极帮助他们找工作,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尽快脱贫。四要抓强驻村扶贫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可以说,驻村工作队是扶贫工作大格局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比如,xxxx。驻村工作队还要做好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驻村工作队队长是村里的第一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工作。要注意从农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建强基层党组织,当好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带头组织村党支部定期开展组织生活,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真正让村党支部强起来,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以前,咱们村xxxx。现在来看,党支部这个班子实现了脱胎换骨,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在老百姓当中威信也比较高,这是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只做到这些还不够,下一步,一要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当前村“两委”马上要换届了,要大力的宣传换届的精神,村“两委”班子要放下思想包袱,配合镇党委,采取多种形式,把换届政策和纪律要求及时传达给党员和群众,做到人人皆知。要注重培育好的致富带头人,支持鼓励有学识、年轻的、懂经营、会技术、有爱心的农村优秀人才,参与村“两委”班子选举,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真正把老百姓认可、拥护的党员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村“两委”核心领导、服务群众的能力。对于村“两委”换届,大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一说选举就“他是我亲属、我得选他”,首先大家还是出以公心,考虑到全村的发展,认真思考这个人当了村干部以后,能把咱们村带到一个什么方向去,能不能让村里发展,能不能带领老百姓致富,这些才是大家需要考虑的。今天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基层党员干部,在建强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要切实负起责任、勇于担当尽责,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二要抓好党员队伍管理。要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党内各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多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活动,把村里党员都组织起来,每年还要发展新党员,增加新的血液。要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主动研究破解农村“猫冬”问题,多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外出务工增收,聘请党校教师、农业专家、科技学者到村里讲解技术、讲政策,研究致富门路,切实变冬闲为冬忙、变冬冷为冬暖,解决村民精神空虚问题,实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目标,为农村发展致富奠定基础。在党员管理方面,已经算是比较与时俱进的了。比如,xxxx。三要切实发挥带头表率作用。这方面,上级研究了很多有效的载体,比如,xxxx等,还得持续坚持住,把它用好。你们也有一些好做法,值得推广。比如,xxxx,充分调动了党员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再比如xxxx,这些都为我们发挥党员作用提供了平台,咱们基层党组织一定要用活用好,广大党员一定要积极参与,为打造我们美好幸福的同富村不懈奋斗。

同志们:

今天是我们xxx村的党员同志们欢聚一堂的日子,我们一同共商xx村发展大计。在座的各位是xx村的关键少数,作为这一关键少数群体,我们是不是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来推动我们村的大力发展?今天我与各位交流的题目是:《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推动乡村振兴》。

在此我想与大家交流二个方面的意思。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时间节点。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即三个重要的目标任务:

(1).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这些重要进展包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等。

(2).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决定性进展包括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等。

(3).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二)中央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习总书记在2017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2018年中央发出的一号文件中都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原因,一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基本特征。

1、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乡村不能衰败。

城镇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动力,这是已被各国实践证明了的规律。但是,世界各国的资源禀赋、人口规模、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等各不相同,在现代化过程中人口城乡分布的格局和变化必然有很大差别,因此不能简单对别国的经验照抄照搬。提出振兴乡村,绝不是不要城镇化,也不是要把城乡发展对立起来,而是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科学引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格局及其变化。

我国的实际是什么?一是人口众多。2020年年底世界上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有13个,其中亚洲7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日本、菲律宾;非洲2个: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北美洲2个:美国、墨西哥;南美洲1个:巴西;欧洲1个:俄国。这13个国家中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只有美国和日本两个。但是,美国总人口4.2亿,不足我国的零头;日本总人口2.2亿,不足我国的十分之一。世界上所有经济发达体的人口都加在一起,大概是10亿人,远远少于我们国家的总人口。二是我国农村人口比重过大,绝对数量也大。按常宁的比例估算,我市约xxx万人口,城镇人口不足xx万,那么我国农村人口近10亿,接近甚至超过80%。三是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在经济上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城市发展得快,农村发展得慢;城市发展得好,农村发展得没那么好。更为严重的是,农村的经济虽然发展了,但很多好的东西正在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比如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比如淳朴的乡风。40年前,我国的农村虽然穷,但村容是整洁的,村貌是绿色的,夫妻是在一起的,邻里之间是融洽的;夏天可以看到萤火虫,冬天准时会下雪;孩子是父母带大的,父母是孩子在赡养。现在呢?房子建好了,常年闲置;山里是黄色的,房前屋后却长满了青苔;孩子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甚至是自然成长起来的;老人更是自成一体。

因此,我国是人口超过14亿的国家,要如何实现现代化,这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当然也没有现成的经验。路怎么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必然逐步减少,有些村庄也会因各种原因而逐步消失,但这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更由于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功能,城乡之间只有形成不同功能的互补,才能使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健康推进。因此不管城镇化发展到什么程度,乡村都不可能被消灭。我国的特殊性则在于人口总规模巨大,即使乡村人口的比重降到30%以下,但总量仍将达到几亿人。有着几亿人生活的地方怎么能不把它建设好?如果城乡差距过大,怎么能建成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因此,实现乡村振兴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必然要求。

2、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求乡村必须振兴。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意味着经济的增速会适当放缓,但对发展的质量要求会更高。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也必须跳出在高增长时期形成的思维惯性,主动适应这种变化。2017年我国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为42.35%,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约16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有2.3亿农业户籍的人口虽已在城镇居住和生活,但尚未落户城镇。按“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1年年底,将有1亿已经在城镇定居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落户城镇。但这同时也表明,现已进城的农业人口中,多数人到2021年年底还不能在城镇落户,何况今后还会有农业人口陆续进入城镇。因此解决好这个问题,正如总书记讲的那样: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

我国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突出反映在农业和乡村发展的滞后上。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总的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相比较。“生产发展”变为“产业兴旺”,“生活宽裕”变为“生活富裕”,“村容整洁”变为“生态宜居”,“民主管理”变为“治理有效”,其内容更加全面丰富,目标也更加宏远,可谓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这当然不是简单的字面变更,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一场全面变革。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是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起点。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灵魂。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生活富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所在。

一要强化党员意识。意识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反应,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东西。它的奇特之处在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不刻影响着人的行为。党员意识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一种角色意识、身份意识。什么角色、什么身份应该树立什么意识。家庭角色如此、社会角色如此、政治角色更是如此。老师要有老师的样子、干部要有干部的样子、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我们村里的党员非常不错,大部分有强烈的党员意识。时时处处表现出党员的样子,发挥着党员的作用。值得我学习和尊重,在此我向各位致敬!但少数党员角色识不强。对入党誓词、入党初衷忘得干二净。不带头发展经济、不帮助周围群众、不按时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支持村两委工作。

二要适应时代要求。新时代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象战争年代要出生入死,不象纯农业年代需要“晴天一身泥,雨天一身水”,不象物质溃泛的年代,要你口中不吃去接济周围的群众。但新时代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了,渠道更广了。提供资金、信息、平台,关心别人,调解矛盾,积极参与组织生活,带头服务村级中心工作,支持村两委工作等等都是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要准确把握内涵。对照乡村振兴的内涵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们发现党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大有作为。拜请各位党员结合各自的实际和特长,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我相信有在座的少数关键的先锋作用,有村两委的正确领导,有xx村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xx村的xxxx年注定是不平凡的,xx村的明天注定是美好的。

谢谢大家!

同志们: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提振精神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心剂。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二、基层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定心丸。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速度,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村党组织书记“官职”虽小但责任不轻,一个村有了一名好书记,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打开视野、拓宽渠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贤中,把优秀人才访出来、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

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党员作用发挥好。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现新生力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弱化的局面。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办公益事业的岗位,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

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在具体工作中,健全“三项机制”落实党建责任。即年初目标承诺制。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明确年度目标;季度督查谈心制。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每季度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推进缓慢的及时约谈支部书记;年末述职评议制。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民主测评。

三、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点。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我乡*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四、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能人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首先,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绩效考核压担子、定任务,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其次,要调动返乡能人、种植大户、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村庄人才,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六、文化繁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旋律。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要想繁荣乡村文化,首先,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其次,要重塑乡村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七、社会稳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压舱石。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稳定,发展就不会稳固,也不会持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八、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而精准扶贫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看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今天,有幸与x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关问题,我主要按照“**”工作要求,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次党课。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重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因此,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

首先,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其次,要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农村党员身处基层乡村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紧密、关系最亲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绝不能离开广大农村党员的参与和奉献。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悉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带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第三,要以乡风文明为重点,促进乡风“美”起来。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要积极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第四,要以人才为支撑,让基层队伍“壮”起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的人才,坚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推动形成“头雁”效应;要从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村“两委”,把好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作用,着力培养好本土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最后,要以产业融合为目标,推动乡村经济“活”起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融合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要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总之,就是要将党建引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推动乡村走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一、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的重大意义。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因此,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一)“有效衔接”是重要历史交汇期的重大战略性对接。

脱贫攻坚目标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乡村振兴目标是通过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更好发展。实现“有效衔接”,既是脱贫地区精准扶贫方略向乡村振兴战略的转变,又是脱贫地区走向幸福生活的新起点。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因素。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根基,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相衔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应清醒看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虽然已经实现脱贫,但有些地方仍然存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公共服务短板突出、社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等问题,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任务仍然非常重。此外,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意味着我们彻底消灭了贫困,事实上,在消除绝对贫困后,相对贫困现象将长期存在。缩小农村低收入群体同其他群体收入差距,科学应对相对贫困问题,是“十四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新征程上,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中,继续支持和加快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党务必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举全党全国之力,统筹安排、强力推进,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彰显党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二、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会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做好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体要求。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有序调整、平稳过渡,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市场协同发力等主要原则。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二)系统总结和梳理脱贫攻坚中的经验并应用于乡村振兴。

在脱贫攻坚中,各地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如财政扶贫资金的整合机制、土地跨区域交易机制、选派第一书记、派驻驻村帮扶队、对口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必须注重总结和梳理脱贫攻坚中形成的实践成果和经验做法,把那些好政策、好制度、好办法借鉴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把过渡期内需要延续的倾斜支持政策明确下来,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对脱贫攻坚期内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重点举措,要在乡村振兴阶段安排好后续工作。同时,在乡村振兴中,要对脱贫攻坚中出现和遗留的问题给予解决。如:过度输血导致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对政策的福利依赖严重、产业扶贫“短平快”导致缺乏竞争力、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后续生计和社会融入问题、为脱贫花费的高昂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以及贫困村与非贫困村或贫困户与贫困边缘户之间因政策不均产生的矛盾等。针对这些问题,在乡村振兴阶段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进行解决。

(三)推进减贫战略由解决绝对贫困向解决相对贫困转型。

脱贫摘帽后,只是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阶段仍存在大量的相对贫困问题,因此贫困治理的任务必须转移到以治理相对贫困为重心的轨道上来。脱贫攻坚时期以解决绝对贫困为主要任务、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瞄准对象,以大规模投入、超常规帮扶、特惠性政策支持为标志的减贫战略,在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必须实现有效转换。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减贫战略,应该转向更加注重宏观性的经济社会制度调整,更加注重把减贫融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来实现,更加注重减贫治理的区域性和整体性,更加注重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更加注重贫困边缘人口、低收入人口、农民工等贫困治理问题,更加注重病、残群体的社会保障兜底,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对相对贫困的低收入群体精准施策、综合施策,从教育培训、就业创业、医疗、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予以扶持。

(四)以重大项目作为有效衔接的重要支撑和手段。

项目认真梳理、归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有的项目要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项目继续实施,有的项目要提档升级纳入乡村振兴的项目,有的项目则要根据情况安排退出。应将脱贫攻坚项目库与乡村振兴项目库进行有机整合,实行统一管理、调度,做好衔接承续。

(五)加强领导体制及工作机制的衔接。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时期可借鉴脱贫攻坚时期形成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并不断加以完善,激发市场、主体、要素的活力。在领导体制上,乡村振兴中应明确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在工作机制上,应继续实施脱贫攻坚中形成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求下一级党委和政府向上一级报告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进展情况,并进一步探索研究解决相对贫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同时,应总结完善省、市、县领导定点包干脱贫攻坚的工作机制,建立省、市、县领导定点联系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应不断研究出台和完善组织保障、资金投入、人才支撑、工作推进、责任落实、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制度,落实考核评价机制,借鉴脱贫攻坚实践中形成的较为成熟完善的考核机制,将其科学灵活地运用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考核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阶段性考核指标体系。

三、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的路径与方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准确把握“巩固”、“拓展”、“有效衔接”的内涵要求,以产业、生态、人才、文化、组织、生活等为重点,推动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互动互融的良性循环,真正增强乡村发展动力,实现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一)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起来是“有效衔接”的关键。

“坚持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市场协同发力”是引导“有效衔接”的主要原则。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这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由之路。要建立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和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脱贫攻坚通过整合各种涉农、扶贫财政资金和引入社会资金为农村注入资金要素,乡村振兴则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下乡,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脱贫攻坚结束后,应将原投入脱贫攻坚的财政资金和新整合的涉农资金,统筹用于乡村振兴,设立乡村振兴专门的“资金池”,确保农业投入总量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把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在乡村振兴阶段,要坚持“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理念,继续走“涉农投入统筹整合、金融投入财政撬动、社会投入政府激励”的路子,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实行资金投入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匹配。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就是为乡村振兴打下基础。

《意见》明确指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脱贫地区要根据形势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现有帮扶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兜底救助类政策要继续保持稳定。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对脱贫地区继续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内交易政策,调整完善跨省域交易政策。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推进大型搬迁安置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开创高质量发展新路。

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意见》明确指出,要“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要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集中支持,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的能力。要建立跟踪监测机制,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进行定期监测评估。要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调整优化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方式,强化产业合作和劳务协作。继续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定期对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成效进行考核评价。在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做文章。在贫困地区,必须转变传统产业发展的陈旧观念,从过去单一的种养产业扶贫转化到产业融合的路径上来,通过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等方式实现产业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重点谋划建设一批高速公路、客货共线铁路、水利、电力、机场、通信网络等区域性和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对农村污水处理、厕所改造、垃圾清运等问题进行综合整治,统筹推进畜禽养殖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减少农药化肥农膜等滥用,治理农村资源污染,在新农村聚居点、农民集中居住区实施清洁行动,改善村容村貌。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通过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文化引领,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繁荣。

(四)以党建为引领,加强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

要充分发挥党建促扶贫的“溢出效应”,加快“党建促扶贫”向“党建促振兴”转变,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迈向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在脱贫攻坚期内派驻各地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包村帮扶干部等,为贫困村退出和贫困户脱贫发挥了积极的帮扶作用,同时也积累了大量乡村治理的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阶段实现组织振兴和有效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鉴。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治理等内生驱动力,必须以党建为引领加强“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村民自治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继续发挥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软约束”作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五)人才衔接是“有效衔接”的根本。

脱贫攻坚完成以后,原来派到乡村去的人才和工作队伍,可考虑适当留下一些就地转化,直接转换成乡村振兴工作队。通过落实好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政策措施,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岗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银龄讲学计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政策,优先满足脱贫地区对高素质教师的补充需求。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继续实施重点高校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全科医生特岗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优先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探索“县管乡用、下沉到村”的新机制。继续支持脱贫户“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资助。鼓励和引导各方面人才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基层流动。整合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开展农村人才培养培训。实施乡村本土人才培育计划,着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加快培育新农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不断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引导农技人员到乡村基层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服务。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二

同志们:

按照县委工作要求,今天,由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来跟大家作一次交流。我的交流主题是: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实现后,我们农村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呢,就是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一系列新举措。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青海代表团审议时都谈到乡村振兴问题。省委、市委先后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对推动乡村振兴作出了具体安排。可以说,自上而下这一系列的举措,都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也是统领我们农村发展的总抓手。

作为农村党员,我们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应该怎么干、干什么?是当前需要大家认真思考的新课题。今天,我就结合今年以来党史学习教育收获、及我个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学习体会,从学党史牢记初心使命、学党史坚定信念信心、学党史投身乡村振兴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第一个方面,学党史牢记初心使命。

早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就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宗旨。在漫长的奋斗历程中,面临血与火的考验,共产党人一直用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行动,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数革命先烈怀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追求,不惧生命安危,赴汤蹈火,慷慨赴死。毛泽东同志全家有六位革命先烈先后英勇献身,他们所追求的“无非一念救苍生”,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那种“不为一己私利,而为天下苍生”干革命的胸襟和格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仅把“为人民服务”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镌刻于中南海新华门的红墙上;更从内心深处把“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初衷,永远播种在每个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中。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一以贯之地秉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精神道统,接续“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强调“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共产党最盼望的事情,百年奋斗史更是一部消除贫困的斗争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历史性提高。进入新时期,我们党更是许下“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宣言。如今,我们欣喜的看到,经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努力,农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如何去巩固这一成果?为民的初心始终不能改变,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以“实干”的姿态笃行,农村事业才会建的更好。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干部服务群众的思想、责任、能力等各方面必须呈现出提升状态,这样才能与时俱进,确保“三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奠定良好基础。乡村振兴同脱贫攻坚一样要保持不变初心,这样才能实现振兴目标。

一要坚定为民服务思想不动摇。只有树立为民服务之心才能不断提升自己,以便更好的状态应对各种复杂变化的实际情况。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积极的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接地气”,不断吸收基层氧气,增加处理基层问题的办法,增强干群鱼水情。

二要撑起为民服务责任不松劲。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迈上新台阶,领导干部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脚踏实地、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了解民情,知晓民意,怀着真诚的心真正体恤群众的疾苦,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用使命呼唤担当,将责任扛在肩上,始终扎根基层,通过与群众真心实意、情真意切的交流,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真实愿望,真正的接近基层。

三要高歌为民服务情怀不懈怠。到基层去,那是为民服务的阵地,党员干部到基层一线,要和群众拉近关系、建立感情,只有情才能拉近距离,只有情才会让群众一心一意跟党走,以人民满意为工作出发点,千方百计地解决群众所遇之困难,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着手,想其所想,顾其所需,解其所难,真正做到为人民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让干群情、党群情在乡村振兴中永远高歌。

第二个方面,学党史坚定信念信心。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面积广大,农业人口基数大,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长期存在,“三农”问题成为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党中央一直将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从《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开始,党中央持续发布了23个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持续推进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纵观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消解城乡二元结构,突破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推动农村农业改革,不断释放农村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做了一系列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农业发展改革之路,奠定了农村现代化的丰厚基础。持续推进农村农业改革的实践证明,党领导的每一次农村农业改革都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极大提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历史和实践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是接续奋斗开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

一要做到信仰如山。从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自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充分展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的发展中大国成功找到一条现代化新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人的政治灵魂。因此,我们要带着信仰去学习党史,在学习党史中坚守信仰,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要进一步厚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指导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

二要做到信念如铁。“根本固而枝叶茂,泉源壮而流派长。”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的百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实践智慧,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厚养分和重要支撑。“革命理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我们对党的历史把握得越科学越透彻,就越能以坚强的政治定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越走越宽广。所以,我们要在党史学习中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不断开创xx乡村振兴新局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增添新的光彩。

三要做到信心如磐。“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放眼当下,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和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变局中的历史逆流与时代湍流不断涌现。形势越是复杂,越是要坚定信心,努力办好自己的事情。要坚决贯彻落实的决策部署,把学习党史落脚到解决问题、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上来,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当好善作善成的实干家,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第三个方面,学党史投身乡村振兴。

在全党全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作为党员干部,应立足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奋力投身乡村振兴。当前,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要根据形势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重点做好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规划和落实,实现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一要明确乡村振兴的目标。首先,就乡村发展而言,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达到农业振兴、农村兴旺、农民富乐的目标,还要实现协调配合,更要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让乡村发展生产力和调整完善生产关系同步进行,乡村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齐头并进,顾此顾彼,达到全面兼顾。其次,就乡村文明建设而言,乡村振兴战略不单单满足于建设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而是要上升至建设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高度。可以这么形容,“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就等于要建设物质文明,“乡风文明”就等于建设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生态宜居”就和建设生态文明同等,“治理有效”即是建设政治文明。总的来说,乡村振兴就是要实现“五位一体”总布局、总目标。最后,就乡村现代化建设而言,乡村振兴战略是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以及人的素质现代化都要实现。也就是说“产业兴旺”就是农村各类产业经济蓬勃发展,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富裕”就是农村产业发展后备资金充裕,农民用于消费享受的物质资源充足,农民无需为“吃了上顿没下顿”而担忧;“乡风文明”就是乡村风俗习惯和农民信仰均符合社会主流精神文化要求,农村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生态宜居”就是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也要紧跟其后,追求各种精神生活,思想觉悟高,居住环境优美舒适,公共设施齐全便利,生态环境绿色和谐;“治理有效”就是乡村各方面均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社会秩序井然,安定和谐,无不良社会因素干扰,农民安居乐业。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伟大的战略,它将在中国乡村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面对不同地域,不同村情,经济、政治发展水平、文化习俗各有差异的现实,如何将这一战略具体实施,从而融入我们乡村日常的方方面面中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乡村在探寻发展道路上从未止步,也出现了小岗村、华西村、韩村河、裴寨、官桥八组、海龙村、得利斯村、鲁家村、南庄村、前进村这样的“明星村”,但这些只是个例,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让我国所有的乡村都能腾飞。

二要明确乡村振兴的方法路径。乡村振兴要加强党建工作。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我们认识到,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重视农村的基层党建工作,要把提升基层组织力作为重中之重,要打造一支能办事、不怕苦的基层铁军。在村社换届时期,我们就要把好关口,为基层选好“头羊”,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吸引一批有能力、爱奉献的青年人回乡创新创业。

乡村振兴要做好脱贫工作。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人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共产党最盼望的事情,百年奋斗史更是一部消除贫困的斗争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历史性提高。进入新时期,我们党更是许下“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宣言。如今,我们欣喜的看到,经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努力,农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如何去巩固这一成果?为民的初心始终不能改变,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以“实干”的姿态笃行,农村事业才会建的更好。

乡村振兴要重视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日益受到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更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因此,要制定合适的农村环境整治方案,把环境提升和基层治理相结合,通过开展一些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村民保护环境,组织党员开展环保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

同志们,党史学习教育对全面乡村振兴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学习,让我们的党员干部,进一步牢记初心使命,更加坚定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信念信心,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全面投入乡村振兴战略。我的分享交流完毕,谢谢大家!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三

各级党组织定期通过党课向党员和积极分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性、纪律和党的基本知识都要教育。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按照区委的要求,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讲党课。这堂课的题目是: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干者。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陕西1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榆林市委、市人民政府发布1号文件《关于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榆阳区编制了《榆阳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通过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之年,我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上级现有相关政策文件和小纪汗镇实际情况,分条细述我对小纪汗镇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些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体质导向,增强我镇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围绕产业兴旺,我镇应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

1.全力改善基础设施。布局上,根据各村庄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在投入上,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从路水电气房网和亮化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入手,提升全镇基础设施水平。

2.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结合特色农产品优势创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广设施农业,以发展基础较好的大纪汗村为试点,本年度计划建设250个拱形大棚,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芝麻香瓜和无公害有机蔬菜。利用产改成果,整合土地推广绿色高效益的种草产业发展。持续支持苗木、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发展。

3.加快推进牛、羊、猪养殖现代化。发展养殖业,我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组织、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引入以白绒山羊、西蒙特尔牛、“杜八黑”为主的优良品种,倡导无污染、规模化、节约型的分区集中养殖模式,发展壮大养殖业。

4.打造以“小纪汗”冠名的知名品牌,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若干,打造以“小纪汗”冠名的地区知名品牌。

5.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沙漠公园、农业观光、矿区体验”自驾一日游路线。小纪汗位于榆林城西北23公里,榆乌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是感受大漠风光,领略蒙汉文化,体验矿区生活的绝佳之地。通过举办“沙漠音乐节”、蒙古木华黎墓地活动等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着力提升游客体验质量,打造乡村旅游强镇。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1.持续改善我镇人居环境,大力实施重点道路两侧人居环境整治尾留项目。以美丽农居建设为抓手,持续改善我镇人居环境。按照宜改则改、宜建则建、统一设计、综合配套的原则进行改建。

2.统筹协调各相关涉农部门,聚焦农村圈舍改造、厕所革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争取资金支持,梯次推动农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3.打赢环境卫生攻坚战。通过开展“环境政治我带头”主题党日、“守护美丽家园,我承诺”等活动,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取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进行全覆盖无盲区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通过道德讲堂传承发扬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群众走进道德讲堂,感受道德力量,打造“崇德向善,助人为乐”风清气正的乡风。

2.通过举办评选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卫生示范户等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时代新风尚。

3.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落实有标准、有设施、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发挥乡村舞台、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作用,提升服务效能。

4.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引导群众大力弘扬时代新风,自觉抵制封建迷信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深化“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将小纪汗镇打造为文明村镇。

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

1.抓党建夯实根基,促发展凝心聚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2.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向行政村一级延伸,实现村一级“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探索将能够下沉的办理事项尽可能地纳入行政村政务服务中心,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办事”。未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严格实行便民服务带办制度,要求各村干部每月至少无条件为群众办理一件事务。镇政府为积极探索高效便捷的为民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设置民政、扶贫、城建、食药、农机、计生、养老、合疗、村财九个窗口办理各类审批服务项目,实现“一站式办理、一体化操作、一站式服务”的目标。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1.大力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以土地股份合作为方向,促进土地流转为重点,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基础的现代产业联合体,完善参股分红,信用合作、利益共享机制,增加农民收入。

2.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确保农村低保标准动态,稳定高于扶贫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3.进一步推进规范小纪汗敬老院、10个行政村老年幸福院的运营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解决本镇无人赡养老人的后顾之忧,实现让全部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目标。

同志们,乡村振兴是我镇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们要齐心协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深入学习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总体部署、工作重点和主要举措,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我镇乡村振兴凝聚起全镇上下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同志们!做乡村振兴的实干者,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同志们:

按照县委工作要求,今天,由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来跟大家作一次交流。我的交流主题是: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实现后,我们农村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呢,就是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一系列新举措。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青海代表团审议时都谈到乡村振兴问题。省委、市委先后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对推动乡村振兴作出了具体安排。可以说,自上而下这一系列的举措,都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也是统领我们农村发展的总抓手。

作为农村党员,我们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应该怎么干、干什么?是当前需要大家认真思考的新课题。今天,我就结合今年以来党史学习教育收获、及我个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学习体会,从学党史牢记初心使命、学党史坚定信念信心、学党史投身乡村振兴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第一个方面,学党史牢记初心使命。

早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就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宗旨。在漫长的奋斗历程中,面临血与火的考验,共产党人一直用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行动,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数革命先烈怀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追求,不惧生命安危,赴汤蹈火,慷慨赴死。毛泽东同志全家有六位革命先烈先后英勇献身,他们所追求的“无非一念救苍生”,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那种“不为一己私利,而为天下苍生”干革命的胸襟和格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仅把“为人民服务”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镌刻于中南海新华门的红墙上;更从内心深处把“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初衷,永远播种在每个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中。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一以贯之地秉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精神道统,接续“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强调“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共产党最盼望的事情,百年奋斗史更是一部消除贫困的斗争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历史性提高。进入新时期,我们党更是许下“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宣言。如今,我们欣喜的看到,经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努力,农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如何去巩固这一成果?为民的初心始终不能改变,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以“实干”的姿态笃行,农村事业才会建的更好。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干部服务群众的思想、责任、能力等各方面必须呈现出提升状态,这样才能与时俱进,确保“三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奠定良好基础。乡村振兴同脱贫攻坚一样要保持不变初心,这样才能实现振兴目标。

一要坚定为民服务思想不动摇。只有树立为民服务之心才能不断提升自己,以便更好的状态应对各种复杂变化的实际情况。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积极的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接地气”,不断吸收基层氧气,增加处理基层问题的办法,增强干群鱼水情。

二要撑起为民服务责任不松劲。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迈上新台阶,领导干部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脚踏实地、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了解民情,知晓民意,怀着真诚的心真正体恤群众的疾苦,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用使命呼唤担当,将责任扛在肩上,始终扎根基层,通过与群众真心实意、情真意切的交流,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真实愿望,真正的接近基层。

三要高歌为民服务情怀不懈怠。到基层去,那是为民服务的阵地,党员干部到基层一线,要和群众拉近关系、建立感情,只有情才能拉近距离,只有情才会让群众一心一意跟党走,以人民满意为工作出发点,千方百计地解决群众所遇之困难,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着手,想其所想,顾其所需,解其所难,真正做到为人民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让干群情、党群情在乡村振兴中永远高歌。

第二个方面,学党史坚定信念信心。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面积广大,农业人口基数大,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长期存在,“三农”问题成为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党中央一直将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从《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开始,党中央持续发布了23个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持续推进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纵观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消解城乡二元结构,突破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推动农村农业改革,不断释放农村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做了一系列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农业发展改革之路,奠定了农村现代化的丰厚基础。持续推进农村农业改革的实践证明,党领导的每一次农村农业改革都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极大提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历史和实践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是接续奋斗开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

一要做到信仰如山。从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自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充分展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的发展中大国成功找到一条现代化新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人的政治灵魂。因此,我们要带着信仰去学习党史,在学习党史中坚守信仰,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要进一步厚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指导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

二要做到信念如铁。“根本固而枝叶茂,泉源壮而流派长。”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的百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实践智慧,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厚养分和重要支撑。“革命理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我们对党的历史把握得越科学越透彻,就越能以坚强的政治定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越走越宽广。所以,我们要在党史学习中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不断开创xx乡村振兴新局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增添新的光彩。

三要做到信心如磐。“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放眼当下,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和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变局中的历史逆流与时代湍流不断涌现。形势越是复杂,越是要坚定信心,努力办好自己的事情。要坚决贯彻落实的决策部署,把学习党史落脚到解决问题、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上来,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当好善作善成的实干家,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第三个方面,学党史投身乡村振兴。

在全党全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作为党员干部,应立足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奋力投身乡村振兴。当前,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要根据形势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重点做好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规划和落实,实现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一要明确乡村振兴的目标。首先,就乡村发展而言,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达到农业振兴、农村兴旺、农民富乐的目标,还要实现协调配合,更要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让乡村发展生产力和调整完善生产关系同步进行,乡村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齐头并进,顾此顾彼,达到全面兼顾。其次,就乡村文明建设而言,乡村振兴战略不单单满足于建设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而是要上升至建设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高度。可以这么形容,“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就等于要建设物质文明,“乡风文明”就等于建设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生态宜居”就和建设生态文明同等,“治理有效”即是建设政治文明。总的来说,乡村振兴就是要实现“五位一体”总布局、总目标。最后,就乡村现代化建设而言,乡村振兴战略是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以及人的素质现代化都要实现。也就是说“产业兴旺”就是农村各类产业经济蓬勃发展,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富裕”就是农村产业发展后备资金充裕,农民用于消费享受的物质资源充足,农民无需为“吃了上顿没下顿”而担忧;“乡风文明”就是乡村风俗习惯和农民信仰均符合社会主流精神文化要求,农村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生态宜居”就是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也要紧跟其后,追求各种精神生活,思想觉悟高,居住环境优美舒适,公共设施齐全便利,生态环境绿色和谐;“治理有效”就是乡村各方面均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社会秩序井然,安定和谐,无不良社会因素干扰,农民安居乐业。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伟大的战略,它将在中国乡村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面对不同地域,不同村情,经济、政治发展水平、文化习俗各有差异的现实,如何将这一战略具体实施,从而融入我们乡村日常的方方面面中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乡村在探寻发展道路上从未止步,也出现了小岗村、华西村、韩村河、裴寨、官桥八组、海龙村、得利斯村、鲁家村、南庄村、前进村这样的“明星村”,但这些只是个例,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让我国所有的乡村都能腾飞。

二要明确乡村振兴的方法路径。乡村振兴要加强党建工作。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我们认识到,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重视农村的基层党建工作,要把提升基层组织力作为重中之重,要打造一支能办事、不怕苦的基层铁军。在村社换届时期,我们就要把好关口,为基层选好“头羊”,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吸引一批有能力、爱奉献的青年人回乡创新创业。

乡村振兴要做好脱贫工作。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人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共产党最盼望的事情,百年奋斗史更是一部消除贫困的斗争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历史性提高。进入新时期,我们党更是许下“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宣言。如今,我们欣喜的看到,经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努力,农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如何去巩固这一成果?为民的初心始终不能改变,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以“实干”的姿态笃行,农村事业才会建的更好。

乡村振兴要重视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日益受到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更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因此,要制定合适的农村环境整治方案,把环境提升和基层治理相结合,通过开展一些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村民保护环境,组织党员开展环保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

同志们,党史学习教育对全面乡村振兴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学习,让我们的党员干部,进一步牢记初心使命,更加坚定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信念信心,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全面投入乡村振兴战略。我的分享交流完毕,谢谢大家!

同志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今天,我围绕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为大家作个辅导报告,也是一次党课,更是与大家共同交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那么我们如何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呢?我想,针对我们同富村而言,当前重要的是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要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目的就在种出好的产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要使种植结构科学化、现代化。首先,要顺应市场规律。今后种什么品种,农民朋友要先考虑市场需求,市场急需什么,大家就种什么。要研究市场经济,研究市场规律,改变靠天吃饭的境遇。其次,要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要推进“三减”进程,也就是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要带领群众按照市场需求,多种植无公害、高质量的农产品,转变靠农药化肥砸产量的观念。这几年的粮食市场证明,产量高农民的收入不一定高,重要的还是看品质,要鼓励大家精耕细作,多种植绿色无污染的农作物,提高市场竞争力,卖上好价钱,鼓起钱袋子。要让消费者放心购买我们的产品,引导农民群众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要途径。比如,xx。第三,要用好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一定要重视品牌效应,真正认识到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就卖不出让人满意的好价格,农民增加收入就有难度。品牌意识必须树立,这种思想不能断,要致力于培树品牌。比如,xx。二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给广大农民群众吃了“定心丸”。农民最关心的土地,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金饭碗。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告诉农民朋友,土地这个饭碗还是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那我们就要认真做好土地文章。要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转变观念,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把剩余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虽然我们是农民,但是不一定非得自己去种地,咱们可以把土地流转给种田能手和种田大户,流转给真正懂经营,懂技术的农村“土专家”“田秀才”,这样才能不断增加覆盖在土地上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种植的科学化水平,提高产量,保证土地高效率利用。那么土地流转了我们农民做些什么呢?可以搞其他产业,这样把地承包出去,我们可以获取土地承包红利,还能通过外出务工创业增加收入,再加上国家好的政策,“两免一补”这些补贴,咱们就富了,增收的途径就宽了。通过土地流转,搞合作经营,让村民加入到合作社中,获取分红,如果是村集体带头干、领着干,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这是个一举多得的事情。比如,xx。三要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十九大报告将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要求概括凝练为二十个字,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其中“生态宜居”是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已经写入了党章,说明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成山青水绿、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村才更有吸引力、农民才更有归属感、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要认清,现阶段主要的优势,xxxxxx。

十九大报告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关于精准扶贫工作,大家都很辛苦,同富村驻村工作队是省派工作队,大家都克服很多困难,能够呆得住、沉得下、接地气,能够在村里和老百姓经常在一起,打成一片,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都付出了很多辛苦,可以说只要群众有需求,大家就都能及时把党的政策宣传到位,也能及时进行沟通,解决问题,成效很明显。前段时间我们抓精准扶贫主要是精准识别、宣传政策、完善档案,应该说做的很到位,该纳入的纳入,该退出的退出。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不能单纯的从生产生活方面进行帮助,不能够单纯的“输血”,帮钱帮物确实解决了问题,但是根上问题还没能解决,我们还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要求,积极地谋划产业,让贫困户都能够依附在产业上,都能够有固定的收入。一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可以说,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在扶志方面,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帮联干部和乡村党员作用,加大农村致富典型的培养,通过典型引路,找准脱贫产业路径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打消顾虑,树观念、开思路、增信心,实现从“他扶”到“自立”的转变;在扶智方面,要对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免费培训全覆盖,彻底改变缺技能而脱不了贫的困窘。同时,针对现在有的贫困户出现了攀比逐利心理,大家要带着感情、耐住性子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和政策宣传工作,让群众理解支持,让政策顺利实施。二要抓实产业扶贫落地见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现在看靠政策兜底是兜不住的,仅有政策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在产业方面多做功课,从增强“造血”功能入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比如,xxxxx。在此基础之上,要建立好扶贫产业和贫困群众利益分配机制,让贫困群众利益有保障。同时,也要利用扶贫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要抓好分类施策扶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此,我们要针对贫困户的实际分类施策,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多关心贫困群众的冷暖,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生活质量确实有提升。就拿咱们同富村来说,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的群众,在保证他们能够享受各级政策基础上,还要为他们研究一些帮扶措施,让他们更有保障。耕地少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咱们就要积极帮助他们找工作,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尽快脱贫。四要抓强驻村扶贫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可以说,驻村工作队是扶贫工作大格局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比如,xxxx。驻村工作队还要做好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驻村工作队队长是村里的第一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工作。要注意从农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建强基层党组织,当好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带头组织村党支部定期开展组织生活,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真正让村党支部强起来,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以前,咱们村xxxx。现在来看,党支部这个班子实现了脱胎换骨,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在老百姓当中威信也比较高,这是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只做到这些还不够,下一步,一要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当前村“两委”马上要换届了,要大力的宣传换届的精神,村“两委”班子要放下思想包袱,配合镇党委,采取多种形式,把换届政策和纪律要求及时传达给党员和群众,做到人人皆知。要注重培育好的致富带头人,支持鼓励有学识、年轻的、懂经营、会技术、有爱心的农村优秀人才,参与村“两委”班子选举,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真正把老百姓认可、拥护的党员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村“两委”核心领导、服务群众的能力。对于村“两委”换届,大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一说选举就“他是我亲属、我得选他”,首先大家还是出以公心,考虑到全村的发展,认真思考这个人当了村干部以后,能把咱们村带到一个什么方向去,能不能让村里发展,能不能带领老百姓致富,这些才是大家需要考虑的。今天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基层党员干部,在建强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要切实负起责任、勇于担当尽责,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二要抓好党员队伍管理。要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党内各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多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活动,把村里党员都组织起来,每年还要发展新党员,增加新的血液。要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主动研究破解农村“猫冬”问题,多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外出务工增收,聘请党校教师、农业专家、科技学者到村里讲解技术、讲政策,研究致富门路,切实变冬闲为冬忙、变冬冷为冬暖,解决村民精神空虚问题,实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目标,为农村发展致富奠定基础。在党员管理方面,已经算是比较与时俱进的了。比如,xxxx。三要切实发挥带头表率作用。这方面,上级研究了很多有效的载体,比如,xxxx等,还得持续坚持住,把它用好。你们也有一些好做法,值得推广。比如,xxxx,充分调动了党员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再比如xxxx,这些都为我们发挥党员作用提供了平台,咱们基层党组织一定要用活用好,广大党员一定要积极参与,为打造我们美好幸福的同富村不懈奋斗。

同志们: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

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速度,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

村党组织书记“官职”虽小但责任不轻,一个村有了一名好书记,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

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打开视野、拓宽渠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贤中,把优秀人才访出来、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党员作用发挥好。

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现新生力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弱化的局面。

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办公益事业的岗位,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

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

在具体工作中,健全“三项机制”落实党建责任。即年初目标承诺制。

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明确年度目标;季度督查谈心制。

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每季度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推进缓慢的及时约谈支部书记;年末述职评议制。

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民主测评。

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

我乡*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

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

首先,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绩效考核压担子、定任务,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

其次,要调动返乡能人、种植大户、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作为村庄人才,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要想繁荣乡村文化,首先,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

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

其次,要重塑乡村社会规范。

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没有稳定,发展就不会稳固,也不会持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

而精准扶贫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看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四

村民们,大家好!时隔三个月再次回到我们xx村,一是来看望大家,二是根据市委的工作安排,围绕乡村振兴与大家交流。为什么选择乡村振兴这个主题?一是因为国家战略安排。众所周知,今年是消除贫困的坚决胜利之年,包括中央、省委、市委在内,我们各级党组织都在努力消除贫困。决战消除贫困的目标实现后,我们农村工作的重点是什么,乡村振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定消除贫困的座谈会上指出消除贫困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求继续推进全面消除贫困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联系。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结合实际先做,积累经验。xx村的基础条件很好。我认为我们应该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实际上先做,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在前列。二是乡村振兴关系到平民的切身利益,大众关心。党的政策具体落地如何,效果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今天,就这个问题和大家交流也是征求基层干部大众意见的形式,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和问题,欢迎提出。如果能当场回答解决,当场回答解决,当场无法解决,我们要带回问题,通过相关程序解决,维持大众利益。三是我们xx村的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新的更高要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与其他兄弟公司相比有学习参考的地方,今天我们一起计划下一个发展。

今天的党课我说了三个内容。一是增强自信,主要认识到现在的形势,把握发展机会,激发干事创业的精神,二是党建的领导,推动发展,主要讲述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中应发挥什么作用,三是基层党建本身应如何加强,实现打铁还需要自己硬。

正确的时和国家的政策。刚才,乡村振兴是我们的国家战略,也就是下一步党和国家要集中精力抓住的大事,这是我们最大的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我们国家,只要党决心带领人民集中力量做什么,就没有办法做到。这是党领导的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在党的指导下,在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内初步抑制疫情的蔓延势头,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将当地每天的新病例控制在一位数以内,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取得武汉防卫战、湖北防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并且连续几次局部地区的集体疫情消灭战,在夺取了全国疫情对策的重大战略成果的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国内生产总值从第一季度的同下降了6.8%,第三季度增加了4.9%。环顾世界,风景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与超大国美国相比,截至10月25日,全美。

报告。

了新冠肺炎确诊862万例,死亡22万例。相比之下,谁的制度更能集中资源为人民谋福利,结果显而易见。因此,我们说四个自信是有充分依据的。

在乡村振兴方面,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成为新时代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乡村振兴是战略定位、目标任务、重大时间节点,与实现两百年的历史使命高度一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战略安排。具体来说,省里不仅制定了战略计划,还制定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绩效评价方法。什么意思,干部的表现如何,要看为乡村、村庄做了多少实事,优先晋升。不仅如此,还从人才、金融等方面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政策。我们xx的支持政策进一步细分,大致分为财政支持方式(把国家的钱花在刀刃上)、统一利用农村土地(解决发展用地问题)、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让我们的老百姓有自己的营业生涯)、支持农村产权要素的流动(帮助大家把资源变成钱)、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让我们的农民使用高科技)、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利用我们的自然环境)、支持农村电器商(卖掉我们的产品)、发挥国企的领导作用作用因此,请相信有党中央的决心和决策配置,有从上到下的优惠政策。只要我们做得好,乡村振兴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地利是xx的优势,xxx的优势。关于xx的地利,我们必须跳出xx看xx。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优势和方向。我们不能不知道庐山的真面目,只在这座山里。总书记说: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xx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成本。我们xx村是国家级的美丽的传统村庄,必须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到目前为止,也有发展民宿产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的村民,具体如何操作,前景非常广阔。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乡下旅行,如何吸引人是你这个村子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他地方可能会吸引周边市县和省内的游客,xx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市场在全国乃至世界。在xx省内,xx村在省会主城区周边,不仅交通便利,而且易于利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吸引城市中高收入人群利用周末等短假休闲度假。因此,我们有发展旅游业的好条件。在其他产业中,也可以使用xxx、xxxx这种东风。目前已有81个开工项目,未来将有更多、更优秀的项目落地。如何利用这些项目,发挥我们地区的优势,在不同的生产环节、产业链的不同阶段分汤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退一步,即使不参加产业项目,做相关服务也是个好选择。年轻的时候,美国加州发现了金矿,很多人去淘金热,最终并不是每个淘金热的人都很有钱,但是当地提供食品和水的人、住宿的人、挖金矿的铁锹等各种生活和生产服务的人,需求大幅度增加赚了很多钱。大家要有这种意识,不能保护金山,还过着痛苦的生活。

人和是我们干部的大众。干事创业,关键在于人。我们共产党人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庆油田、红旗渠、98抗洪,都是干部大众与恶劣的自然条件、自然灾害斗争取得胜利的生动典范。刚才分析了我们xx村的天日地利,其馀的只要我们干部的大众思考,用力,一定能取得成绩。实践证明,xx村干部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而且在大众中有威信,村党支部连续3年被海口市委组织部评为四星基层党支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xxx同志连续15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等称号的xx村大众有意识、素质、追求进步、追求。以前,工作队相继与省、市、区63家公司合作开展党建共同建设和共同管理,累计筹集各种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和资金251.8万元,为xx村做了35件好事,都是真的。我们经常谈论政治,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样的好事以后要多做。因此,我对我们的干部大众有信心,你们自己也有信心。

今天是主题党课,刚才宣传了党的政策,分析了现在的形势,通过党的建设发展,实现了乡村的振兴。

必须解决和谁一起去的问题。毛主席对政治有减少敌人,减少自己的人的简单说明。因此,村里的党建工作是否开展,要看平民是否跟进。首先,必须占领意识形态阵地,解决思想根源问题。人的精神总是需要归宿,意识形态的阵地不占领就会占领别的东西,不想在田地里种野草,最好的办法是种植自己的作物。党的领导人首先是政治领导人、思想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加强党员、大众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大众自觉抵抗腐烂落后的文化侵蚀。只有大众相信党的理论,才能认同党的主张,在行动上自觉地和党一起去。因此,我们的宣传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不仅要宣传党的渠道、方针、政策,还要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推广。宣传不能以形式流动。要接近人们的生活,使大众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防疫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普及机会,学习危机,选择宣传载体。同时,巩固意识形态阵地不仅要灌输,还要坚实,使平民实惠是很重要的。为什么相对落后地区的信教大众很多,有些原因是农村的基础医疗保障跟不上,老百姓怕生病,寻求各路仙人。革命战争时代,为什么人们支持红军和解放军,重要的因素是分配土地。因此,只有保护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才相信你,跟着走。让老百姓直观地感受到党为老百姓做了什么好事和事实,拉近党群的距离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其次,必须以明确的目标、路线领导。只扛着乡村振兴这个词的旗帜,不能让老百姓自愿和你一起去。具体的目标是吸引人,具体的路线、方法是可行的,明确的时间表是可以相信的,这是考验领导水平的。因此,可以考虑制定发展计划,像安民通知一样让大众知道我们打算做什么。发展计划一方面可以与上级战略计划对接,一方面可以用具体的项目、事项承担上级政策红利,在我们xx村开花结果,另一方面统一村本级资源和事项,实现象棋布局,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制定发展计划也要坚持群众路线,发扬民主,只有群众真正参与制定,意见有效吸收,推广时才能积极配合。(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乡村振兴的微观规划制定,当地居民参与规划制定,成为农村地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模式。例如,英国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如何安排下水道,如何安排公共交通等事项,需要与当地居民充分沟通的日本地方政府通过建立会员单位联合会议机制,广泛协调各方面的诉求,合作社负责人等不同主体参与农业农村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这些都值得参考。)最后,要用生动的语言打动人。如果大众想跟进,就必须说大众能理解的话。毛主席说:我们是革命党,为大众工作。如果不学大众的语言,就做不到。他在实际工作中也这样做,把难以理解的语言变成了容易理解的大众语言。例如,把废除结婚金,反对买卖结婚变成妻子不需要钱,把反对虐待孩子变成大人不能打孩子,把废除债务变成不能借土豪的钱还钱等。这样改变的话,大众一听就知道了。现在干部宣传党的政策也不能上下。用公文语言、人民日报语言应对大众,必须学会翻译。乡村振兴战略,xxx建设中有这么多名词,我们干部首先要彻底理解内容,加深理解,把党的惠民政策翻译成为大众容易理解的语言,大众具体去哪里,想跟进。

第二,要解决带干的问题。心动不如行动,只有实干才能把计划图变成实景图。我们xx村有x多人口,x名党员,建设xx只靠党员是不行的,必须全村共同努力。党员必须先领先,努力工作,努力工作,有风险的事情也不能让大众冒险,这是共产党员先驱队的性质决定的。年初疫情严重时,上海张文宏医生在网上印刷了屏幕。他把所有职场的医生都换了,换成了谁?换成科室里所有的共产党员,因为共产党员在宣誓时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面对困难。张医生的做法之所以印刷屏幕,是因为大众对党员有期待,党员面对困难,大众继续工作。其次,我们必须把它拿走。

众发动起来,这是我们党重要的工作方法。今年是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中美军事实力相差悬殊,而且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为什么能够战胜敌人,除了志愿军作战英勇外,还因为我们的党把全国人民动员起来了,把方方面面团结起来了。相反,9.18事变前,关东军才1万多人,而东北军将近20万人,日本人为什么敢动手,主要策划者之一板垣征四郎看透了当时的中国只是分散部落的集合,根本不具有现代国家的组织动员能力。大到一个国家是这样,小到一个村也是这样,要想干好工作,就不能仅靠党组织或党员单打独斗,而要点燃群众热情,把大家聚集到周围,带着大家一起干。

三要解决好“怎么干”的问题。首先,要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发展地方经济,少不了“啃硬骨头”的精神和勇气,但在具体实施层面,还要“捡软柿子捏”。xx村要谋划发展,首先要考虑我们对比其它村落有什么优势,哪些赛道竞争对手比较少,然后再整合优势资源、抢占发展先机。这项工作不是哪个个人或企业能承担的,必须靠我们的党组织。比如,我们有万人xxx的民俗,能不能依托文化节融入商演、小吃、观光等商业元素?相对内地而言,xx历史文化资源较少,但我们xx却有xxx和吴xxx这个稀缺的文化元素,能不能挖掘一下xx的功绩设立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吸引党政军民学各单位前来参观?类似这些都可以思考。其次,要稳妥推进,防范风险。怎么搞旅游、做生意,可能村里面大多数人都是外行,项目付诸实施前,要充分论证,谋定后动。刚才汇报时提到,工作队先后携手省、市、区63家单位开展党建联手共建和齐抓共管,我们的项目要怎么搞,可以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必要时也可以到科研院所登门拜访,村里面很多外出打工的人都有服务行业经验,也可以搞个座谈集思广益。实施时也尽量不要搞大面积上马,可以先搞个试点看看。先期试点可以采取合伙的形式,因为大家投的都是血汗钱,搞合伙可以分散风险,成功了大家都高兴,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至于伤了元气。这方面党员可以带头,增强大家的信心。最后,要广拓销路,把投入变现。这个问题虽然放在最后讲,但却是在谋划项目之初就应当充分考虑的,大家的一番忙活最终要落实在收入的增长上。酒香也怕巷子深,近来有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为了助力乡村经济搞起了直播带货,我们虽然不一定要照着样做,但可以借鉴思路。当前互联网经济正盛,以前我们旅游都是到一些传统景点,现在年轻人到外地习惯先打开手机,看看网上的排名。因此也导致了两极分化,“网红”景点、饭店人气爆满,排大长队,默默无名的地方更加无人问津。因此,我们要有互联网思维。此外,现在消费升级是潮流,我们可以在品质上稍微提高一点、超前一点,这样既可以摆脱低端的价格竞争,也可以加附加值,提高利润率。当然,以上都是我关于“怎么干”的思考,仅供大家参考,同志们身处一线,对于具体怎么干更有发言权。

一要抓好班子建设。xx村的班子是一个光荣的集体,取得过很多荣誉。有关班子建设的具体要求,我在这里不多讲了,建议同志们认真读读毛主席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这篇文章历久弥新,堪称经典,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此外,还要严格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的相关要求,把班子建好。这里我仅就集体领导谈一点理解。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之一,目的是促成群策群力。支部委员仅仅较好地完成了承担的具体任务,这只算做到了“群力”,如果局限于此,就是把自己等同于了普通党员。一个村子3000多人,村子的发展千头万绪,仅靠书记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支部委员要把自己的职责和身份更多体现在“群策”上,要在党建的方法、思路上贡献更多智慧,在乡村建设上多出主意。(一个好汉三个帮,不仅是我们共产党,古代开国帝王成就事业其实也是集体智慧。比如汉高祖刘邦的几次关键决策都是听了别人出的主意:一是郦食其建议夺取陈留县;二是张良劝说封韩信为齐王;三是楚汉划界鸿沟后,张良、陈平劝说趁机追击引兵东向的项羽;四是刘邦称帝后,欲建都洛阳,齐人刘敬建议,入都关中长安。)。

二要增强服务意识。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村干部和党员来说,就是要把群众的事放心上,把群众的利益当自家的利益维护好,大家思想上要绷紧这根弦。比如,乡村振兴战略、xxx建设有很多优惠政策,我们党员干部心里都要有本帐,哪家哪户什么情况、可以享受什么红利,哪个村民符合什么条件、可以争取下什么扶持政策,这些都要明明白白。群众可能对政策了解得不及时、理解得不深不透,我们党员干部都要主动上门讲解,帮助进行申报。什么叫“打通最后一公里”,就是说上级的惠民政策到了群众跟前不能戛然而止,要让符合条件的群众真正享受到。这是“脑勤”,此外,对于群众的事还要“腿勤”。村干部官很小,但在本村就是大的官。没什么事情,群众可能不找你,但一有事情,在群众心里,你就是他们的主心骨。邻里矛盾、生产生活遇到困难等大事小情都要来找你,上级方方面面的工作也要找你,只有经常跑东家到西家,接待上边,安排下边,磨破嘴跑细腿,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因此,作为村干部,要把自己当成村里事务的“大管家”,当成村民的“贴心人”,这才是正确的角色定位。三要坚持廉洁自律。农村基层干部直接与农民群众打交道,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农民群众的思想和情绪,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作为一名村干部,要自觉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评价袁绍时说过一句话叫: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能太贪婪,太注重物质方面的东西,否则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在座的各位虽然身处农村一线,手里权力不大,但干的事业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xxx建设,一个也不小。当干部最大的收获不是物质利益,而是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后的成就感,这一点大家必须清醒。因此,必须做到洁身自爱,不被物役,廉以养德,坚守做人的情操不动摇,才能用好权,掌好权,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服务。许多反面典型警示我们,任何形式的权钱交易,只能葬送自己,葬送我们的事业。古人讲得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大丈夫。我们是共产党的干部,以为人民谋利益为己任,民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廉可以使我们明志,可以使我们气壮,廉是一个班子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断增强的前提和保证。所以,我们都应当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争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五

乡村振兴一般是指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同志们: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提振精神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心剂。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二、基层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定心丸。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速度,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村党组织书记“官职”虽小但责任不轻,一个村有了一名好书记,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打开视野、拓宽渠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贤中,把优秀人才访出来、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

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党员作用发挥好。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现新生力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弱化的局面。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办公益事业的岗位,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

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在具体工作中,健全“三项机制”落实党建责任。即年初目标承诺制。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明确年度目标;季度督查谈心制。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每季度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推进缓慢的及时约谈支部书记;年末述职评议制。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民主测评。

三、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点。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我乡*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四、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能人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首先,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绩效考核压担子、定任务,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其次,要调动返乡能人、种植大户、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村庄人才,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六、文化繁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旋律。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要想繁荣乡村文化,首先,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其次,要重塑乡村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七、社会稳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压舱石。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稳定,发展就不会稳固,也不会持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八、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而精准扶贫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看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今天,有幸与x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关问题,我主要按照“xx”工作要求,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次党课。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重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因此,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

首先,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其次,要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农村党员身处基层乡村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紧密、关系最亲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绝不能离开广大农村党员的参与和奉献。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悉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带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第三,要以乡风文明为重点,促进乡风“美”起来。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要积极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第四,要以人才为支撑,让基层队伍“壮”起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的人才,坚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推动形成“头雁”效应;要从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村“两委”,把好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作用,着力培养好本土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最后,要以产业融合为目标,推动乡村经济“活”起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融合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要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总之,就是要将党建引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推动乡村走向振兴。

十九大报告里讲到了七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指南。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十九大报告对“三农”地位的总判断,既有“重中之重”地位的再强调,又有“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新定调。这表明,“三农”作为国之根本,“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依然没有变,特别是在新时期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决胜全面小康的大头、重点和难度都在“三农”,“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仅不能削弱,而且更要加强,起到了澄清认识、统一思想、精准聚力的作用。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准确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新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提出了精确的任务着力点。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落实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乡村仍然面临着发展滞后的严峻形势,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就此问题提出来的。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乡村的富庶是盛世历史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较长时期内,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都是城市和工业,而乡村和农业则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对乡村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城镇化水平不高、农村人口总量庞大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现实国情农情,深刻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和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的问题导向,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必将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乃至现代化进程中写下划时代的一笔。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要求有三个方面的新意。

1.报告全文共提到“三个优先发展”,其中将“三农”工作作为三个优先发展之一(其余两个是就业和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于国家现代化的所谓“普遍规律”,制定了以优先发展工业化、促进农民城市化的现代化战略,其战略目标是在基本完成工业化时农村户籍人口要减少到15%以下。从目前来看农村人口基数大、整体文化程度相对低的现实国情决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因此,各级党政要高度重视,坚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人才配备上优先考虑,在科技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在政策扶持上优先倾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优先加强。只要这几个优先做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就有了可靠的保障,让农村成为天蓝、地绿、水净、气洁的美好家园的中国梦就会早日实现。

2.新“二十字”方针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实的要求。与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始在全国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活宽裕”相比,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除了沿用“乡风文明”外,其余四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提档升级,“生产发展”升级为“产业兴旺”,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更高、更实,农村产业不仅要发展,还要达到兴旺的更高要求,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村容整洁”升级为“生态宜居”,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要求更高,需要建设的内容更丰富;“管理民主”升级为“治理有效”,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社会治理的要求更高、更全,更注重结果导向;“生活宽裕”升级为“生活富裕”,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的要求更高,农民生活水平要从过去的宽裕上升到富裕。

值得注意的是,在报告中乡风文明传统提法得以保留,既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对过去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继承性,又表明加强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仍是新时期农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顺序也作了相应调整,体现了贯彻新发展理念。

3.把实现农业现代化拓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十九大报告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主要指的是生产领域的现代化,它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流通过程的现代化,还包括消费过程的现代化。而农业农村现代化它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是农业生产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单一过程的现代化,而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现代化。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路径,即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七个方面,对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进行了纲要式部署,言简意赅,但系统全面,脉络清晰。在此结合工作实际谈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是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农民和土地经营者都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在分的层面更加深入,又明确了“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问题,这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统的层面破除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表现出“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激发农民群众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形成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保护和实现进城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促使有条件的农业人口放心落户城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同时,这也意味着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的30年内,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会改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基本权利不会改变,土地延包政策将坚持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尊重农民意愿和主体地位的原则,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是强调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切合农业发展实际。报告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的思维,提出让农民获得财产权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最具实力和创新力的主体,带动农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参与产业链建设,已成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引领力量。对于x地区来说,最紧要的工作就是畜牧业转型发展问题,要紧紧抓住农业产业化这个“牛鼻子”,也就抓住了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带动力。这是在不增加现有生产资料,让农牧民获得经营性收入潜力最大的一个方面,也为下一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牧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当前地区提出的以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发展格局,坚持“千里画廊、百村增收、万户就业”的思路,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与此要求高度契合。只有抓住农业产业化这条主线,推动“接二连三”,才能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地委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任务。今后,x一产上水平方面:坚持“农区畜牧业和庭院经济规模大幅增长”的路子,坚持草原畜牧业打品牌、控规模、提纯复壮,农区畜牧业上规模、增效益;二产抓重点方面:加快与工业的融合,狠抓农畜产品加工转化,提升加工科技含量、拓宽农产品加工领域,特别是在蔬菜、小杂果、牛羊鸡肉等农畜产品加工方面取得新突破,培育一批知名龙头加工企业,推进农畜加工转型升级;三产大发展方面: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上水平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好千里交通、千里绿廊、千里边防、千里花海、千里河道五大工程,打造全域旅游。加快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融合,使更多种养业转变为乡村旅游的服务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冰雪旅游产业,打造全季旅游。

今后,我们将按照地委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认真研究、精心谋划“三农”工作,让新“二十字”方针在x落地生根,为建设更加平安美丽幸福的新x,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六

    这次我主要讲讲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论述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定了位。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十九大修改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我党新时代七项战略之一。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大判断。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中国的乡村治理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上华村村容村貌焕新颜,村集体收入提高三倍多,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陈村庄头村去年试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升了土地价值。庄头村党委书记叶国辉表示,连日来,他们在关注十九大报告,其中提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政策,让他们备受鼓舞,为他们下一步扎实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注入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报告中看,乡村振兴战略有六大内涵: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强调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三是把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四是致力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给农民吃上“定心丸”,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探索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五是致力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拓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六是致力于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建立和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

从乡镇振兴战略的内涵来看,未来农村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各方面资源将回流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将推动城市和工业反哺、回馈“三农”,根本改变城乡二元体制下资源几乎是单向流向城市的状况,形成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如果说现阶段资源从城市流向农村还是涓涓细流,那么不远的将来,则有望形成滚滚洪流。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成为资源流向乡村区域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没有提“新型城镇化”,但“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部署,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必将让夹杂在城镇之间的乡村受益,这些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乡村也必将“协调发展”,从而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资源向乡村的流动,特别是城市人才资源向乡村的流动。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也应当制定实施城市居民进入乡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城市人口有序落户农村的政策措施,乃至上升为法律,从而也“加快城市转移人口农民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条件下,形成城乡之间人才、人力资源双向流动,是历史的必然。

三是农业和非农产业都将加快发展。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应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点和前提。十九大进一步要求“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展示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坚定的决心。即使还有深度贫困的人口仍然处于贫困的边缘,他们也必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进程中最终走进共同富裕的行列。但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可能只发展农业,还将发展其他产业并且达到现代化的水平。十九大报告也已经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就必然要求大量农业专业人才和非农专业人才进入农村。仅凭现有农村中被城乡二元体制抽选剩下的人口,不仅难以承担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不可能承担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国家将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引导农村以外各方面人才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是污染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味着。

一些已经造成农村污染的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同时必须坚决禁止任何可能带来污染的各种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进入农业和农村。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也是国家战略任务。在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措施时,必须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划出明确红线。农业发展中的污染问题,包括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将加快获得解决。

通过对乡镇整形战略内涵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公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

一、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需求(一)路网连通的需求。产业的兴旺,人口的增加,与城市的对接离不开公路建设。在大的方向上,要求农村公路之间、与国省干线之间互相连通,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以形成良好的公路运输及出行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修建通村路,打通断头路,完善通组路,连接公路网。

(二)农村公路等级提高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农村公路交通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以四级公路为主的农村公路路窄、弯多等不利因素将被放大,降低运输效率,提升运输成本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农村公路等级提升是未来农村公路建设中年的重要任务。

(三)新施工技术的需求。农村公路施工要尽可能实现“绿色”建设,降低扬尘、噪音等污染,美化施工环境。这就对农村公路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同步实施,以最少、最合理的资金发挥出农村公路的最大功用。

二、我区农村公路发展现状我区现有农村公路公里,其中已经硬化公里,未硬化公里。目前全区行政村通畅率,农村公路建设基本适应了当地经济发展。我区在推进农村个公路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积极争取项目。为适应我区经济发展,近几年,我区每年在厅下达的计划外,在考虑各乡镇发展及需求的实际情况下,均积极实施计划外项目,提前1年完成通村公路建建设记划,对拉动地方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促进了大棚、养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府投入。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投入。地方政府积极筹措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此外,我区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根本上保障了养护资金来源,为提高养护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养护质量。我区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实施农村公路路基养护、保洁等工作。通过引进机械、家庭承包等形式,有效降低了养护成本,提高了额养护质量,使公路的使用寿命有了明显的保障。

尽管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农村公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通组路、断头路、联网路仍急需修建,以实现公路建设适度超前的目标。

三、长期发展目标至2035年,我区努力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实施县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公里,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

目标分为2步走,至2022年为第一阶段,基本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

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县乡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村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乡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争取至年,农村公路实现等级提升,路网连通,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水平提高,形成无污染、安全绿色的施工环境。

四、建议(一)加大上级投入力度。我区是老少边穷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随着政府不能借贷等一系列新法规的实施,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能力进一步削弱,难以形成公路建设资金的有效投入。

(二)进一步做好统筹规划。在项目规划之初,统筹考虑设计、建设、运营、养护等一些列问题,力争发挥农村公路的最大效能。

(三)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等级。目前看,农村公路已经有些滞后于经济发展,急需进行等级的提升。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七

按照区委的要求,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讲党课。这堂课的题目是: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干者。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陕西1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榆林市委、市人民政府发布1号文件《关于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榆阳区编制了《榆阳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通过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之年,我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上级现有相关政策文件和小纪汗镇实际情况,分条细述我对小纪汗镇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些思考。

一、产业兴旺是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体质导向,增强我镇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围绕产业兴旺,我镇应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

1.全力改善基础设施。布局上,根据各村庄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在投入上,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从路水电气房网和亮化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入手,提升全镇基础设施水平。

2.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结合特色农产品优势创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广设施农业,以发展基础较好的大纪汗村为试点,本年度计划建设250个拱形大棚,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芝麻香瓜和无公害有机蔬菜。利用产改成果,整合土地推广绿色高效益的种草产业发展。持续支持苗木、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发展。

3.加快推进牛、羊、猪养殖现代化。发展养殖业,我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组织、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引入以白绒山羊、西蒙特尔牛、“杜八黑”为主的优良品种,倡导无污染、规模化、节约型的分区集中养殖模式,发展壮大养殖业。

4.打造以“小纪汗”冠名的知名品牌,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若干,打造以“小纪汗”冠名的地区知名品牌。

5.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沙漠公园、农业观光、矿区体验”自驾一日游路线。小纪汗位于榆林城西北23公里,榆乌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是感受大漠风光,领略蒙汉文化,体验矿区生活的绝佳之地。通过举办“沙漠音乐节”、蒙古木华黎墓地活动等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着力提升游客体验质量,打造乡村旅游强镇。

二、生态宜居是关键,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1.持续改善我镇人居环境,大力实施重点道路两侧人居环境整治尾留项目。以美丽农居建设为抓手,持续改善我镇人居环境。按照宜改则改、宜建则建、统一设计、综合配套的原则进行改建。

2.统筹协调各相关涉农部门,聚焦农村圈舍改造、厕所革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争取资金支持,梯次推动农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3.打赢环境卫生攻坚战。通过开展“环境政治我带头”主题党日、“守护美丽家园,我承诺”等活动,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取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进行全覆盖无盲区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三、乡风文明是保障,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通过道德讲堂传承发扬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群众走进道德讲堂,感受道德力量,打造“崇德向善,助人为乐”风清气正的乡风。

2.通过举办评选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卫生示范户等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时代新风尚。

3.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落实有标准、有设施、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发挥乡村舞台、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作用,提升服务效能。

4.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引导群众大力弘扬时代新风,自觉抵制封建迷信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深化“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将小纪汗镇打造为文明村镇。

四、治理有效是基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现代体系。

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

1.抓党建夯实根基,促发展凝心聚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2.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向行政村一级延伸,实现村一级“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探索将能够下沉的办理事项尽可能地纳入行政村政务服务中心,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办事”。未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严格实行便民服务带办制度,要求各村干部每月至少无条件为群众办理一件事务。镇政府为积极探索高效便捷的为民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设置民政、扶贫、城建、食药、农机、计生、养老、合疗、村财九个窗口办理各类审批服务项目,实现“一站式办理、一体化操作、一站式服务”的目标。

五、生活富裕是根本,提高乡村农民民生保障水平。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1.大力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以土地股份合作为方向,促进土地流转为重点,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基础的现代产业联合体,完善参股分红,信用合作、利益共享机制,增加农民收入。

2.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确保农村低保标准动态,稳定高于扶贫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3.进一步推进规范小纪汗敬老院、10个行政村老年幸福院的运营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解决本镇无人赡养老人的后顾之忧,实现让全部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目标。

同志们,乡村振兴是我镇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们要齐心协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深入学习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总体部署、工作重点和主要举措,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我镇乡村振兴凝聚起全镇上下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同志们!做乡村振兴的实干者,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这次我主要讲讲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论述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定了位。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十九大修改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我党新时代七项战略之一。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大判断。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中国的乡村治理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上华村村容村貌焕新颜,村集体收入提高三倍多,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陈村庄头村去年试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升了土地价值。庄头村党委书记叶国辉表示,连日来,他们在关注十九大报告,其中提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政策,让他们备受鼓舞,为他们下一步扎实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注入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报告中看,乡村振兴战略有六大内涵: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强调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三是把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四是致力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给农民吃上“定心丸”,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探索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五是致力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拓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六是致力于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建立和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

从乡镇振兴战略的内涵来看,未来农村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各方面资源将回流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将推动城市和工业反哺、回馈“三农”,根本改变城乡二元体制下资源几乎是单向流向城市的状况,形成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如果说现阶段资源从城市流向农村还是涓涓细流,那么不远的将来,则有望形成滚滚洪流。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成为资源流向乡村区域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没有提“新型城镇化”,但“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部署,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必将让夹杂在城镇之间的乡村受益,这些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乡村也必将“协调发展”,从而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资源向乡村的流动,特别是城市人才资源向乡村的流动。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也应当制定实施城市居民进入乡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城市人口有序落户农村的政策措施,乃至上升为法律,从而也“加快城市转移人口农民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条件下,形成城乡之间人才、人力资源双向流动,是历史的必然。

三是农业和非农产业都将加快发展。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应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点和前提。十九大进一步要求“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展示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坚定的决心。即使还有深度贫困的人口仍然处于贫困的边缘,他们也必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进程中最终走进共同富裕的行列。但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可能只发展农业,还将发展其他产业并且达到现代化的水平。十九大报告也已经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就必然要求大量农业专业人才和非农专业人才进入农村。仅凭现有农村中被城乡二元体制抽选剩下的人口,不仅难以承担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不可能承担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国家将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引导农村以外各方面人才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是污染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味着。

一些已经造成农村污染的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同时必须坚决禁止任何可能带来污染的各种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进入农业和农村。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也是国家战略任务。在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措施时,必须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划出明确红线。农业发展中的污染问题,包括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将加快获得解决。

通过对乡镇整形战略内涵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公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

一、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需求(一)路网连通的需求。产业的兴旺,人口的增加,与城市的对接离不开公路建设。在大的方向上,要求农村公路之间、与国省干线之间互相连通,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以形成良好的公路运输及出行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修建通村路,打通断头路,完善通组路,连接公路网。

(二)农村公路等级提高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农村公路交通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以四级公路为主的农村公路路窄、弯多等不利因素将被放大,降低运输效率,提升运输成本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农村公路等级提升是未来农村公路建设中年的重要任务。

(三)新施工技术的需求。农村公路施工要尽可能实现“绿色”建设,降低扬尘、噪音等污染,美化施工环境。这就对农村公路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同步实施,以最少、最合理的资金发挥出农村公路的最大功用。

二、我区农村公路发展现状我区现有农村公路公里,其中已经硬化公里,未硬化公里。目前全区行政村通畅率,农村公路建设基本适应了当地经济发展。我区在推进农村个公路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积极争取项目。为适应我区经济发展,近几年,我区每年在厅下达的计划外,在考虑各乡镇发展及需求的实际情况下,均积极实施计划外项目,提前1年完成通村公路建建设记划,对拉动地方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促进了大棚、养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府投入。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投入。地方政府积极筹措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此外,我区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根本上保障了养护资金来源,为提高养护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养护质量。我区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实施农村公路路基养护、保洁等工作。通过引进机械、家庭承包等形式,有效降低了养护成本,提高了额养护质量,使公路的使用寿命有了明显的保障。

尽管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农村公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通组路、断头路、联网路仍急需修建,以实现公路建设适度超前的目标。

三、长期发展目标至2035年,我区努力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实施县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公里,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

目标分为2步走,至2022年为第一阶段,基本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

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县乡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村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乡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争取至年,农村公路实现等级提升,路网连通,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水平提高,形成无污染、安全绿色的施工环境。

四、建议(一)加大上级投入力度。我区是老少边穷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随着政府不能借贷等一系列新法规的实施,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能力进一步削弱,难以形成公路建设资金的有效投入。

(二)进一步做好统筹规划。在项目规划之初,统筹考虑设计、建设、运营、养护等一些列问题,力争发挥农村公路的最大效能。

(三)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等级。目前看,农村公路已经有些滞后于经济发展,急需进行等级的提升。

同志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今天,我围绕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为大家作个辅导报告,也是一次党课,更是与大家共同交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在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那么我们如何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呢?我想,针对我们同富村而言,当前重要的是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要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目的就在种出好的产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要使种植结构科学化、现代化。首先,要顺应市场规律。今后种什么品种,农民朋友要先考虑市场需求,市场急需什么,大家就种什么。要研究市场经济,研究市场规律,改变靠天吃饭的境遇。其次,要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要推进“三减”进程,也就是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要带领群众按照市场需求,多种植无公害、高质量的农产品,转变靠农药化肥砸产量的观念。这几年的粮食市场证明,产量高农民的收入不一定高,重要的还是看品质,要鼓励大家精耕细作,多种植绿色无污染的农作物,提高市场竞争力,卖上好价钱,鼓起钱袋子。要让消费者放心购买我们的产品,引导农民群众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要途径。比如,xx。第三,要用好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一定要重视品牌效应,真正认识到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就卖不出让人满意的好价格,农民增加收入就有难度。品牌意识必须树立,这种思想不能断,要致力于培树品牌。比如,xx。二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给广大农民群众吃了“定心丸”。农民最关心的土地,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金饭碗。总书记的一席话,告诉农民朋友,土地这个饭碗还是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那我们就要认真做好土地文章。要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转变观念,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把剩余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虽然我们是农民,但是不一定非得自己去种地,咱们可以把土地流转给种田能手和种田大户,流转给真正懂经营,懂技术的农村“土专家”“田秀才”,这样才能不断增加覆盖在土地上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种植的科学化水平,提高产量,保证土地高效率利用。那么土地流转了我们农民做些什么呢?可以搞其他产业,这样把地承包出去,我们可以获取土地承包红利,还能通过外出务工创业增加收入,再加上国家好的政策,“两免一补”这些补贴,咱们就富了,增收的途径就宽了。通过土地流转,搞合作经营,让村民加入到合作社中,获取分红,如果是村集体带头干、领着干,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这是个一举多得的事情。比如,xx。三要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十九大报告将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要求概括凝练为二十个字,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其中“生态宜居”是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已经写入了党章,说明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成山青水绿、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村才更有吸引力、农民才更有归属感、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要认清,现阶段主要的优势,xxxxxx。

十九大报告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关于精准扶贫工作,大家都很辛苦,同富村驻村工作队是省派工作队,大家都克服很多困难,能够呆得住、沉得下、接地气,能够在村里和老百姓经常在一起,打成一片,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都付出了很多辛苦,可以说只要群众有需求,大家就都能及时把党的政策宣传到位,也能及时进行沟通,解决问题,成效很明显。前段时间我们抓精准扶贫主要是精准识别、宣传政策、完善档案,应该说做的很到位,该纳入的纳入,该退出的退出。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不能单纯的从生产生活方面进行帮助,不能够单纯的“输血”,帮钱帮物确实解决了问题,但是根上问题还没能解决,我们还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要求,积极地谋划产业,让贫困户都能够依附在产业上,都能够有固定的收入。一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可以说,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在扶志方面,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帮联干部和乡村党员作用,加大农村致富典型的培养,通过典型引路,找准脱贫产业路径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打消顾虑,树观念、开思路、增信心,实现从“他扶”到“自立”的转变;在扶智方面,要对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免费培训全覆盖,彻底改变缺技能而脱不了贫的困窘。同时,针对现在有的贫困户出现了攀比逐利心理,大家要带着感情、耐住性子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和政策宣传工作,让群众理解支持,让政策顺利实施。二要抓实产业扶贫落地见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现在看靠政策兜底是兜不住的,仅有政策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在产业方面多做功课,从增强“造血”功能入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比如,xxxxx。在此基础之上,要建立好扶贫产业和贫困群众利益分配机制,让贫困群众利益有保障。同时,也要利用扶贫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要抓好分类施策扶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此,我们要针对贫困户的实际分类施策,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多关心贫困群众的冷暖,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生活质量确实有提升。就拿咱们同富村来说,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的群众,在保证他们能够享受各级政策基础上,还要为他们研究一些帮扶措施,让他们更有保障。耕地少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咱们就要积极帮助他们找工作,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尽快脱贫。四要抓强驻村扶贫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可以说,驻村工作队是扶贫工作大格局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比如,xxxx。驻村工作队还要做好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驻村工作队队长是村里的第一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工作。要注意从农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建强基层党组织,当好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带头组织村党支部定期开展组织生活,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真正让村党支部强起来,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以前,咱们村xxxx。现在来看,党支部这个班子实现了脱胎换骨,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在老百姓当中威信也比较高,这是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只做到这些还不够,下一步,一要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当前村“两委”马上要换届了,要大力的宣传换届的精神,村“两委”班子要放下思想包袱,配合镇党委,采取多种形式,把换届政策和纪律要求及时传达给党员和群众,做到人人皆知。要注重培育好的致富带头人,支持鼓励有学识、年轻的、懂经营、会技术、有爱心的农村优秀人才,参与村“两委”班子选举,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真正把老百姓认可、拥护的党员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村“两委”核心领导、服务群众的能力。对于村“两委”换届,大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一说选举就“他是我亲属、我得选他”,首先大家还是出以公心,考虑到全村的发展,认真思考这个人当了村干部以后,能把咱们村带到一个什么方向去,能不能让村里发展,能不能带领老百姓致富,这些才是大家需要考虑的。今天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基层党员干部,在建强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要切实负起责任、勇于担当尽责,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二要抓好党员队伍管理。要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党内各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多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活动,把村里党员都组织起来,每年还要发展新党员,增加新的血液。要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主动研究破解农村“猫冬”问题,多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外出务工增收,聘请党校教师、农业专家、科技学者到村里讲解技术、讲政策,研究致富门路,切实变冬闲为冬忙、变冬冷为冬暖,解决村民精神空虚问题,实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目标,为农村发展致富奠定基础。在党员管理方面,已经算是比较与时俱进的了。比如,xxxx。三要切实发挥带头表率作用。这方面,上级研究了很多有效的载体,比如,xxxx等,还得持续坚持住,把它用好。你们也有一些好做法,值得推广。比如,xxxx,充分调动了党员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再比如xxxx,这些都为我们发挥党员作用提供了平台,咱们基层党组织一定要用活用好,广大党员一定要积极参与,为打造我们美好幸福的同富村不懈奋斗。

今天,有幸与下楼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关问题,我主要按照“**”工作要求,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次党课。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重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因此,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

首先,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其次,要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农村党员身处基层乡村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紧密、关系最亲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绝不能离开广大农村党员的参与和奉献。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悉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带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第三,要以乡风文明为重点,促进乡风“美”起来。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要积极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第四,要以人才为支撑,让基层队伍“壮”起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的人才,坚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推动形成“头雁”效应;要从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村“两委”,把好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作用,着力培养好本土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最后,要以产业融合为目标,推动乡村经济“活”起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融合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要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总之,就是要将党建引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推动乡村走向振兴。

这次我主要讲讲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论述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定了位。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十九大修改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我党新时代七项战略之一。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大判断。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中国的乡村治理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上华村村容村貌焕新颜,村集体收入提高三倍多,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陈村庄头村去年试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升了土地价值。庄头村党委书记叶国辉表示,连日来,他们在关注十九大报告,其中提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政策,让他们备受鼓舞,为他们下一步扎实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注入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报告中看,乡村振兴战略有六大内涵: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强调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三是把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四是致力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给农民吃上“定心丸”,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探索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五是致力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拓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六是致力于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建立和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

从乡镇振兴战略的内涵来看,未来农村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流,那么不远的将来,则有望形成滚滚洪流。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成为资源流向乡村区域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没有提“新型城镇化”,但“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部署,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必将让夹杂在城镇之间的乡村受益,这些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乡村也必将“协调发展”,从而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资源向乡村的流动,特别是城市人才资源向乡村的流动。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也应当制定实施城市居民进入乡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城市人口有序落户农村的政策措施,乃至上升为法律,从而也“加快城市转移人口农民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条件下,形成城乡之间人才、人力资源双向流动,是历史的必然。

三是农业和非农产业都将加快发展。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应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点和前提。十九大进一步要求“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展示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坚定的决心。即使还有深度贫困的人口仍然处于贫困的边缘,他们也必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进程中最终走进共同富裕的行列。但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可能只发展农业,还将发展其他产业并且达到现代化的水平。十九大报告也已经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就必然要求大量农业专业人才和非农专业人才进入农村。仅凭现有农村中被城乡二元体制抽选剩下的人口,不仅难以承担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不可能承担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国家将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引导农村以外各方面人才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是污染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味着。

一些已经造成农村污染的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同时必须坚决禁止任何可能带来污染的各种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进入农业和农村。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也是国家战略任务。在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措施时,必须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划出明确红线。农业发展中的污染问题,包括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将加快获得解决。

通过对乡镇整形战略内涵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公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

一、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需求(一)路网连通的需求。产业的兴旺,人口的增加,与城市的对接离不开公路建设。在大的方向上,要求农村公路之间、与国省干线之间互相连通,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以形成良好的公路运输及出行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修建通村路,打通断头路,完善通组路,连接公路网。

(二)农村公路等级提高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农村公路交通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以四级公路为主的农村公路路窄、弯多等不利因素将被放大,降低运输效率,提升运输成本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农村公路等级提升是未来农村公路建设中年的重要任务。

(三)新施工技术的需求。农村公路施工要尽可能实现“绿色”建设,降低扬尘、噪音等污染,美化施工环境。这就对农村公路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同步实施,以最少、最合理的资金发挥出农村公路的最大功用。

二、我区农村公路发展现状我区现有农村公路公里,其中已经硬化公里,未硬化公里。目前全区行政村通畅率,农村公路建设基本适应了当地经济发展。我区在推进农村个公路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积极争取项目。为适应我区经济发展,近几年,我区每年在厅下达的计划外,在考虑各乡镇发展及需求的实际情况下,均积极实施计划外项目,提前1年完成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对拉动地方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促进了大棚、养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府投入。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投入。地方政府积极筹措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此外,我区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根本上保障了养护资金来源,为提高养护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养护质量。我区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实施农村公路路基养护、保洁等工作。通过引进机械、家庭承包等形式,有效降低了养护成本,提高了额养护质量,使公路的使用寿命有了明显的保障。

尽管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农村公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通组路、断头路、联网路仍急需修建,以实现公路建设适度超前的目标。

三、长期发展目标至2035年,我区努力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实施县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公里,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

目标分为2步走,至2022年为第一阶段,基本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

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县乡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村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乡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争取至年,农村公路实现等级提升,路网连通,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水平提高,形成无污染、安全绿色的施工环境。

四、建议(一)加大上级投入力度。我区是老少边穷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随着政府不能借贷等一系列新法规的实施,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能力进一步削弱,难以形成公路建设资金的有效投入。

(二)进一步做好统筹规划。在项目规划之初,统筹考虑设计、建设、运营、养护等一些列问题,力争发挥农村公路的最大效能。

(三)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等级。目前看,农村公路已经有些滞后于经济发展,急需进行等级的提升。

同志们: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提振精神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心剂。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二、基层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定心丸。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速度,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村党组织书记“官职”虽小但责任不轻,一个村有了一名好书记,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打开视野、拓宽渠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贤中,把优秀人才访出来、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

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党员作用发挥好。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现新生力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弱化的局面。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办公益事业的岗位,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

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在具体工作中,健全“三项机制”落实党建责任。即年初目标承诺制。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明确年度目标;季度督查谈心制。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每季度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推进缓慢的及时约谈支部书记;年末述职评议制。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民主测评。

三、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点。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我乡*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四、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能人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首先,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绩效考核压担子、定任务,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其次,要调动返乡能人、种植大户、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村庄人才,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六、文化繁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旋律。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要想繁荣乡村文化,首先,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其次,要重塑乡村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七、社会稳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压舱石。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稳定,发展就不会稳固,也不会持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八、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而精准扶贫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看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同志们:

从现在到20xx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

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速度,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

村党组织书记“官职”虽小但责任不轻,一个村有了一名好书记,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

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打开视野、拓宽渠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贤中,把优秀人才访出来、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党员作用发挥好。

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现新生力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弱化的局面。

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办公益事业的岗位,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

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

在具体工作中,健全“三项机制”落实党建责任。

即年初目标承诺制。

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明确年度目标;

季度督查谈心制。

年末述职评议制。

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民主测评。

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

我乡*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

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

首先,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绩效考核压担子、定任务,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

其次,要调动返乡能人、种植大户、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作为村庄人才,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要想繁荣乡村文化,首先,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

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

其次,要重塑乡村社会规范。

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没有稳定,发展就不会稳固,也不会持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八

    今天,有幸与下楼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关问题,我主要按照“**”工作要求,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次党课。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重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因此,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

首先,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其次,要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农村党员身处基层乡村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紧密、关系最亲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绝不能离开广大农村党员的参与和奉献。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悉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带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第三,要以乡风文明为重点,促进乡风“美”起来。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要积极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第四,要以人才为支撑,让基层队伍“壮”起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的人才,坚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推动形成“头雁”效应;要从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村“两委”,把好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作用,着力培养好本土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最后,要以产业融合为目标,推动乡村经济“活”起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融合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要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总之,就是要将党建引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推动乡村走向振兴。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九

同志们: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以解决好“三农”问题为根本重点,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原则,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基本任务,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统筹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为途径对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拟定的战略发展思路和做出的重大工作部署。

具体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二是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三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四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五是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建设生态化的宜居家园。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一是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丰富内涵实施好万村景区化的“新千万工程”,努力实现从局部美到全域美、一时美到持久美、外在美到内在美、环境美到人文美、形象美到制度美的转型升级,工作重心要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和共享美丽乡村转变。二是致力于建设一批高标准、高颜值、高普惠、可推广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全面提升区域村庄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污水治理、“三改一拆”等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打造一批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美丽庄园、美丽乡道、美丽水道等美美与共的美丽乡村风景线。

(二)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复兴工程,促进农村文化繁荣。

一是从农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乡愁记忆最丰富区域的实际出发,把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作为乡村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农村文化礼堂等为抓手,构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三是以村落历史文化陈列馆、乡村非遗文化传艺馆和思想道德教育馆等“三馆”功能和农村文化大舞台为重点,挖掘农村文化礼堂对乡村文化复兴的多重功能,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和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三)大力推进乡村社会和兴工程,推动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是以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合一”为目标,按照乡风文明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移风易俗活动,努力消除农村的陈规陋习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打击农村违法乱纪现象,促进农村社会公平正义。二是大力推广新时期的“枫桥经验”和花园村乡村治理现代化等经验,按照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探索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和治理办法。三是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核心作用,大力发挥农村******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发挥妇联、共青团、社会志愿者和新乡贤的作用,形成共建共享农村文明新秩序、文明新风尚和文明新生活的良好氛围。

(四)大力推进乡村生态绿兴工程,力促绿色可持续发展。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加快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和生产生活污染,大力推进绿化造林和退耕还林,保护好生态公益林和水源涵养地,努力把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生态涵养基础,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绿色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

(五)大力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增强乡村振兴新动能。

一是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切实保障广大农民能够平等地享受财产权利和发展权利,形成城乡地位平等、城乡开放互通、城乡互惠互利、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二是积极推动城市的资本、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与农村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结合,引导城市消费向农村延伸,使“一城一乡”的投资、创业和消费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内需扩大的强大动能,努力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协调推进。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十

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活动安排,今天我来到这里与xx村的各位党员同志学习交流,我很荣幸,也十分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准确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优势,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好黄桥乡村振兴的时代篇章。

一要深刻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更加注重促进乡村整体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内涵更加丰富,标准进一步提高,部署也更为明确。应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乡村振兴的战略地位,以乡村振兴战略统揽“三农”工作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工作要求和安排部署,持续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要深刻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去年年底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标志着乡村发展从问题导向转向目标导向,乡村不再被视为发展的短板,而是发展的要素之一。同时,将乡村发展目标和国家发展战略安排相对接,进一步凸显了乡村发展的重要地位。各级党委、政府也一直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地位,扎实推进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得到持续加强,为我们谋划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赢得了主动。但从发展大局来看,目前我们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在新的发展时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黄桥,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我们要从发展最迫切的环节突破,切实将“三农”工作中的短板拉长、缺项补齐、弱点做强,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三要深刻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需求。党在新时代的重要执政使命就是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黄桥而言,2017年,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40元,仍比泰兴市低630元,比全省低318元,贫困人口占全市的比重也达到了20%,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一块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十九大报告更是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作为革命老区乡镇基层干部,我们要深刻认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把脱贫攻坚作为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任务、作为必须抓好的大事,敢于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做好扶贫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放在事关党的执政使命和初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去谋划和推动,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推进乡村振兴,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既要登高望远,又要脚踏实地;既要整体设计,又要分类推进。前不久,中央已经审议通过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细化实化了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了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形成了今后5年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框架。镇党委、政府也将研究制定《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和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主要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我们要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坚持长短结合,加强系统谋划的同时,以群众认同为标准,立足当前,突出重点,一个一个地解决具体问题,一年一年地完成既定任务,一步一步地实现阶段目标。

1.打造有品牌更有品质的新农业。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要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始终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先,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升农业整体创新力、竞争力和综合效率,推进全镇农业高质量发展。一要打响品牌,抓好特色发展。扩大组培实验室培育的品种,在多肉植物组培的基础上,培育草莓、火龙果等种植户需要的新品种。积极推进万亩林果基地的提档升级和“三化”树种种苗圃基地建设。努力把“润蜜葡萄”“祁巷香荷芋”“润黄蔬菜”“小龙河油桃”打造成省内知名果蔬品牌。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用好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镇的平台,建好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增加农特产品电商销售。要积极引导经营者解放思想,要善于找“需求点”,认真策划高端果蔬礼品开发;要乐于找“创新点”,嫁接互联网,通过二维码,实现过程追溯管理,提升用户体验;要热衷于找“诉求点”,激励黄桥烧饼企业加强研发,开发新品种、创新冷链物流、探索即开即食包装等,更大范围走进超市。二要做强品质,抓牢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巩固省级菜篮子基地创建成果,积极发展合心、浩堡、勤丰、南垈、新洋、南沙、陈桥等设施蔬菜基地和翁庄、陈桥、南垈水产养殖基地。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继续推进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等,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建立快速检测站,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逐步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三要提升品位,抓实融合发展。树立“大农业”的概念,做好“接二连三”的文章,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综合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要稳定粮食生产供需链,加速农业全程机械化进程,全面推广水稻机插秧,提升粮食优质品率,拉长农副产品加工链,推进农产品产地加工和精深加工,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排头兵”企业,重点发展面粉、挂面、精米等加工产品,争创省级、泰州市级龙头企业。要挖掘生态旅游价值链,依托祁巷和果园场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全力加快农业旅游开发建设进度。

2.建设有风貌更有韵味的新农村。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我们要顺应广大农民的美好生活期盼,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打造农村优美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一要立足整治,改善村庄面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一项民生工作。我们要始终把环境整治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迅速行动起来,大搞环境卫生清洁活动,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按照“五整治、三提升、一建设”的要求,治理农村生活垃圾、镇村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农村水环境、国省干线公路环境,提升村容村貌、村庄规划设计水平、集镇和副中心管理水平,建设美丽乡村。二要着眼宜居,提升生态质量。要把绿化、亮化、美化作为优化农村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得力措施,建设文明靓丽、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要紧扣新农村建设,加强村庄整体设计规划,实施“厕所革命”,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杜绝乱建乱占现象,着力打造布局合理、规范有序、统一和谐的农村庄院建设新格局。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在道路两旁和房前屋后栽花种树,加快农村道路亮化力度,形成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田园风光。特别要落实好河长制,实行“一河一策”,注重生态治理,推动河道水质持续好转。要认真抓好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工作。三要彰显特色,打造靓丽风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手段,管理是重点,机制是关键。要注重总结、培植典型,大力宣传推广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好的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确保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要坚持连片推进、抓重点、出亮点,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避免千篇一律、千村一面,做到典型引路、示范扩面,以点连线、连线成面,实现“点”上精彩、“线”上风景、“面”上靓丽。

3.培育有前途更有作为的新农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在发展中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一要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培育新型农民。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发展培育,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处理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生产的关系,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推进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适度扩大规模经营。要用宽松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引导返乡农民工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等人才到农村创业,充分发挥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二要坚持促改革与惠民生并重,提升幸福指数。要在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同时,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将集体资产转化为股份,固化到户,量化到人。鼓励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为股份加入合作社,实行“定产定量、盈余分成”。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形成打工就业拿“薪金”、土地流转得“租金”、股份合作分“股金”、自主创业挣“现金”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福利等公共设施网络体系,提高农村便民服务、养老、医疗、幼教等服务水平,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对于养老服务,大家可以搞些探索,由村统一配建食堂,免费为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午饭。三要坚持大多数与极少数并重,深化脱贫攻坚。围绕“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抓好“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应用,完善基本信息,规范动态调整,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要精准落实帮扶措施,通过产业项目扶、扶贫基金助、合作组织带、机关党员联、培训就业促、公益岗位帮等多种形式,加快推动贫困户发展经济、上岗就业、改善生活。开展健康扶贫补充保险,提升保障水平,着力解决因病致贫低收入农户支出性贫困问题。确保新一轮建档立卡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累计脱贫率90%以上。

4.塑造既有外在美又有内在美的新秩序。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一起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硬,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乡村社会治理体制,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育文明乡风,加强农村治理,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一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突出政治功能,推动广大基层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持续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强化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进一步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合理设置产业发展型、民生服务型、促进和谐型等“功能型”党组织,推动基层党组织由“组织覆盖”向“功能提升”发展,引导党员在推进共同致富和改善民生中发挥作用。二要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法治为保障,实现乡村治理有序;以德治为引领,实现乡村治理有魂;以自治为核心,实现乡村治理有力。要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深入开展村民自治试点,充分发挥新乡贤作用,不断提高基层自治水平。要牢固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广大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着力提升农民法治素养。城市社区要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提升社会治理质量的意见》,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继续巩固“三资”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成果,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三要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分利用村部现有资源,加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好农村文化阵地。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十个一”文明创建细胞工程,选树先进道德典型,培育乡土文艺人才,开展新乡贤评选,切实加强农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坚持党员带头,干部引领,积极推动移风易俗,不断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核心在人。要充分认识乡村振兴的长期性、艰巨性,真正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1、要在组织领导上下“真功夫”。党员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要加强学习思考,切实提高领导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要围绕全镇总体部署,结合各自实际制定规划计划,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关键举措。要切实履职尽责,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服务好“三农”工作,确保乡村振兴工作有力推进,取得预期成效。要迅速调查,深入摸底,有针对性地研究措施、推进工作。

2、要在宣传发动上“求实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既是执行者,又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要认真贯彻市委要求,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落实新风行动,既抓好整治措施的落实,着力美化农村环境,又主动参与、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村民共建美好家园。要充分调动基层村组和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每个片区都要注重培植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引路人、带头人。广大干群要广泛开展宣传引导,集中群众智慧,发动群众参与,真正激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调动各方面力量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汇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3、要在综合保障上“真到位”。把投入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制定激励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撬动社会资本更多投入到农村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等各个方面。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促进金融资源下沉,服务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切实做到有力有序。尤其是在投入上,既要优先保障、重点倾斜,也要科学谋划,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有阶段性的效果,也要有可持续的能力,真正把资金用在发展最迫切的地方、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农村工作局、财政局、纪委要切实强化对村(社区)投入行为的审核把关、督查管理,不能不顾一切盲目投入,不能借乡村振兴之名增加债务。

4、要在督查考核上“动真格”。大家要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意识,强化大家的大局意识,认真研究考核意见,对照全年各项任务,在全体村干部中实行严格的岗位目标责任制。镇效能监察领导小组要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和各个层面岗位目标责任制的完成情况进行不间断效能监察,并定期通报,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十一

目录。

根据厅机关党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今天我们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开展干部宣讲和解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相关专题关于《全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内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举世瞩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中心党员要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的重大政治意义、时代意义、历史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五个具体路径中,人才振兴占据着重要地位。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始终把人才振兴工作放在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位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振兴工作重要论述,以人才振兴推动了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人才的需求现状。

(一)需求具有专业技术的乡村人才。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新技术、新形态持续涌现,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传统农业。引入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对农民日常生产进行指导,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农业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为他们带来新的农业发展理念,通过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二)需求具有专业技能的乡村人才。目前技能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很难扎根农村,大部分都流向了城市。对乡村技能人才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是保持乡村技能人才队伍、缓解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举措,是提高乡村劳动者素质和建设技能强省的主要抓手。

(三)需求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才。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有政治头脑、有创业思路、有工作能力、懂科学技术、懂经营管理的返乡农民工、种养能手、致富能人、农民经纪人、岗位能手、复员军人、回乡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把他们发展成致富能手,提高他们创业带富的能力,通过他们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村的全面进步。

二、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全面升级的需要。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数量减少,青壮年劳动力留乡务农的内在动力总体不足,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还任重道远。必须大力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二)农村全面进步的需要。缺人才、缺干部、缺能人是当前农村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和短板。破解“谁来振兴”问题,需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吸引各方人才到乡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以人才发展引领支撑农村全面进步。

(三)农民全面发展的需要。只有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才能厚植乡村振兴的主体根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农业农村人才的引领、支撑服务作用,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乡村建设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实现农民全面发展。

(一)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是农业农村人才的主体,是加快推进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要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目标,统筹抓好人才培育、优化人才服务、强化人才引进、创新人才评价等作为主要工作。

(二)突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对科技创新的重大需求,加大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建立科研人才服务乡村的激励机制,推动科研人才扎根乡村建功立业。

(三)引导人才返乡入乡。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配置作用,建立健全人才向乡村健康、自由流动的机制,吸引鼓励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返乡入乡干事创业。鼓励社会上各类资本、资源和创业项目参与乡村振兴发展,全力为广大人才在农村创业创新搭建服务平台。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年x月x日—x日,在去年脱贫攻坚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农村未来的殷切期望,也为我们下一步工作开展作出了明确指示。近年来,x村能紧紧抓住乡村振兴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同步合拍、同向共进,x村党支部组织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尤其是支部书记x同志在线上直播,为吊瓜代言,向全国推介x镇的特色农副产品,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切实做到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下面,按照活动安排,我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大家作个辅导,也是一次微党课,更是与x村的各位党员同志共同交流。

一、强基固本,提升村级组织“组织力”

“给钱给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开展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关键是落实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村党组织书记选的好不好、班子配的强不强,决定了我们这个村能不能发展的好。大家都知道,年底我们即将启动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这次换届首次与县乡党委换届衔接进行,并且“两委”班子的任期也改为x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也大。作为现任的班子,一定要注重从党员致富带头人、选调生、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优秀群体中培育村党组织书记人选。要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把政治上靠得住、与群众贴得近、工作中过得硬的最优秀的党员群众选拔为村“两委”干部人选或者作为村级后备人才持续培养。对于换届后备人选,我们村上要抓紧摸底培养,做到心中有数、眼中有人,为“用”而“备”。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希望大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各类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二、寓教于乐,增强乡村治理“思想力”

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上门“送学习送关怀”。同时,还要开展农村产业带头人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业实用技术线上培训“三个行动”,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三、产业带动,铸造乡村振兴“驱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引领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近些年,x村积极探索,用心推进,有效利用本村环境优美、村居整洁、城郊毗邻、产业丰富、文化底蕴浓厚等优势,整合x村农耕文化园、文化大院、广场舞队及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有利资源,探索实施了“公益助学+亲子互动+文化体验+观光采摘+休闲饮食”一条龙式的新型产业模式,并通过支部、合作社及社会企业的共同参与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同志们一定不能骄傲,要在前一阶段基础上继续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认真审核把关、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算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和保值增值。还要积极对接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以农业强促进乡村美、带动农民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四、乡风引领,激发基层治理“原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还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满足精神需求。特别是在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已经接近全面小康、衣食住行已经不成问题的现阶段,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更为迫切。要大力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最美庭院”、“脱贫示范户”等评选活动,在全村上下推行孝老爱亲、团结邻里、抵制高额彩礼、简办宴席和红白事、脱贫致富、讲究卫生的良好村风。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十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论述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定了位。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十九大修改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我党新时代七项战略之一。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大判断。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中国的乡村治理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上华村村容村貌焕新颜,村集体收入提高三倍多,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陈村庄头村去年试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升了土地价值。庄头村党委书记叶国辉表示,连日来,他们在关注十九大报告,其中提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政策,让他们备受鼓舞,为他们下一步扎实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注入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报告中看,乡村振兴战略有六大内涵: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强调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三是把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四是致力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给农民吃上“定心丸”,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探索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五是致力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拓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六是致力于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建立和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

从乡镇振兴战略的内涵来看,未来农村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流,那么不远的将来,则有望形成滚滚洪流。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成为资源流向乡村区域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没有提“新型城镇化”,但“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部署,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必将让夹杂在城镇之间的乡村受益,这些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乡村也必将“协调发展”,从而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资源向乡村的流动,特别是城市人才资源向乡村的流动。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也应当制定实施城市居民进入乡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城市人口有序落户农村的政策措施,乃至上升为法律,从而也“加快城市转移人口农民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条件下,形成城乡之间人才、人力资源双向流动,是历史的必然。

三是农业和非农产业都将加快发展。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应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点和前提。十九大进一步要求“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展示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坚定的决心。即使还有深度贫困的人口仍然处于贫困的边缘,他们也必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进程中最终走进共同富裕的行列。但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可能只发展农业,还将发展其他产业并且达到现代化的水平。十九大报告也已经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就必然要求大量农业专业人才和非农专业人才进入农村。仅凭现有农村中被城乡二元体制抽选剩下的人口,不仅难以承担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不可能承担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国家将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引导农村以外各方面人才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是污染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味着。

一些已经造成农村污染的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同时必须坚决禁止任何可能带来污染的各种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进入农业和农村。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也是国家战略任务。在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措施时,必须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划出明确红线。农业发展中的污染问题,包括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将加快获得解决。

通过对乡镇整形战略内涵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公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

一、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需求(一)路网连通的需求。产业的兴旺,人口的增加,与城市的对接离不开公路建设。在大的方向上,要求农村公路之间、与国省干线之间互相连通,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以形成良好的公路运输及出行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修建通村路,打通断头路,完善通组路,连接公路网。

(二)农村公路等级提高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农村公路交通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以四级公路为主的农村公路路窄、弯多等不利因素将被放大,降低运输效率,提升运输成本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农村公路等级提升是未来农村公路建设中年的重要任务。

(三)新施工技术的需求。农村公路施工要尽可能实现“绿色”建设,降低扬尘、噪音等污染,美化施工环境。这就对农村公路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同步实施,以最少、最合理的资金发挥出农村公路的最大功用。

二、我区农村公路发展现状我区现有农村公路公里,其中已经硬化公里,未硬化公里。目前全区行政村通畅率,农村公路建设基本适应了当地经济发展。我区在推进农村个公路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积极争取项目。为适应我区经济发展,近几年,我区每年在厅下达的计划外,在考虑各乡镇发展及需求的实际情况下,均积极实施计划外项目,提前1年完成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对拉动地方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促进了大棚、养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府投入。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投入。地方政府积极筹措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此外,我区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根本上保障了养护资金来源,为提高养护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养护质量。我区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实施农村公路路基养护、保洁等工作。通过引进机械、家庭承包等形式,有效降低了养护成本,提高了额养护质量,使公路的使用寿命有了明显的保障。

尽管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农村公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通组路、断头路、联网路仍急需修建,以实现公路建设适度超前的目标。

三、长期发展目标至2035年,我区努力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实施县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公里,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

目标分为2步走,至2022年为第一阶段,基本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

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县乡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村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乡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争取至年,农村公路实现等级提升,路网连通,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水平提高,形成无污染、安全绿色的施工环境。

四、建议(一)加大上级投入力度。我区是老少边穷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随着政府不能借贷等一系列新法规的实施,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能力进一步削弱,难以形成公路建设资金的有效投入。

(二)进一步做好统筹规划。在项目规划之初,统筹考虑设计、建设、运营、养护等一些列问题,力争发挥农村公路的最大效能。

(三)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等级。目前看,农村公路已经有些滞后于经济发展,急需进行等级的提升。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十三

最新报告里讲到了七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指南。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十九大报告对“三农”地位的总判断,既有“重中之重”地位的再强调,又有“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新定调。这表明,“三农”作为国之根本,“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依然没有变,特别是在新时期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决胜全面小康的大头、重点和难度都在“三农”,“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仅不能削弱,而且更要加强,起到了澄清认识、统一思想、精准聚力的作用。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准确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新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提出了精确的任务着力点。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落实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乡村仍然面临着发展滞后的严峻形势,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就此问题提出来的。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乡村的富庶是盛世历史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较长时期内,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都是城市和工业,而乡村和农业则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对乡村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城镇化水平不高、农村人口总量庞大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现实国情农情,深刻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和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的问题导向,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必将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乃至现代化进程中写下划时代的一笔。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要求有三个方面的新意。

1.报告全文共提到“三个优先发展”,其中将“三农”工作作为三个优先发展之一(其余两个是就业和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于国家现代化的所谓“普遍规律”,制定了以优先发展工业化、促进农民城市化的现代化战略,其战略目标是在基本完成工业化时农村户籍人口要减少到15%以下。从目前来看农村人口基数大、整体文化程度相对低的现实国情决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因此,各级党政要高度重视,坚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人才配备上优先考虑,在科技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在政策扶持上优先倾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优先加强。只要这几个优先做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就有了可靠的保障,让农村成为天蓝、地绿、水净、气洁的美好家园的中国梦就会早日实现。

2.新“二十字”方针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实的要求。与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始在全国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活宽裕”相比,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除了沿用“乡风文明”外,其余四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提档升级,“生产发展”升级为“产业兴旺”,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更高、更实,农村产业不仅要发展,还要达到兴旺的更高要求,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村容整洁”升级为“生态宜居”,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要求更高,需要建设的内容更丰富;“管理民主”升级为“治理有效”,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社会治理的要求更高、更全,更注重结果导向;“生活宽裕”升级为“生活富裕”,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的要求更高,农民生活水平要从过去的宽裕上升到富裕。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十四

进入新时代,国家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人才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乡村振兴,没有人才带头不行。需要挖掘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让人才引领和推动乡村的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其他关于农村发展的论述中也多次强调,要造就懂农业、爱农村和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一要求对乡村振兴人才也同样适用,人才支撑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素。基层干部只有懂农业,才能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农村发展才有保障,这也是“三农”队伍的必备素养。“三农”队伍作为农村基层业务的实际开展者,必须了解农村农业状况、领悟和熟悉国家政策、熟悉农业有关业务、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熟悉农业农村市场规律,这是农村基层干部做好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基本要求。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和关键性产业,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事关国家安全稳定和人民生活的保障。“三农”队伍必须结合当地农业特色、农村现状、农民基础,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对当地的发展建设作出合理且科学的规划设计并大力推动,充分整合各项有利资源,努力实现建设目标。爱农村,体现的是使命担当,是“三农”队伍的首要特征,也是顺利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必备的思想依据。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各类人才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必然可以有更大的作为。“三农”队伍要做产业兴旺的推动者、生态宜居的爱护者、乡风文明的引领者、治理有效的贡献者、生活富裕的促进者。要立足于农村实际状况,深刻领会政策,坚定发展农村信念,坚持从地方特点出发,克服自然条件的不足,不畏艰难带领群众走致富道路;爱农民,即为农民谋幸福,是“三农”队伍的基本要求。此外,农村干部还要要深入群众之中,听群众的“心里话”、拨群众的“心头雾”、做群众的“奔康事”。与农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为质量兴农、绿色富农、品牌强农建设建言献策,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见效,造福广大农民群众。要与农民群众交朋友,把农民群众视为亲人朋友,作农民群众农务耕作的勤务员、农业产品的推销员、品牌建设的培育员、乡村振兴的引领员、脱贫攻坚的工作员、农民困惑的化解员。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农村基层队伍,关键在农村基层组织引领。

(一)政治素养不过硬影响了基层组织的领导力政治素养是每一个基层干部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一定要把政治领导放在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最首要的位置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在各方面、各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效果。但在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村组织上,政治素养不够硬的问题依旧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别在一些农村基层尤为突出。这些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政治意识淡漠、理想信念不坚定、不守党纪国法、为政不廉、为政不为等问题市场表现在实际的工作中。个别农村基层干部无视自身责任,罔顾党纪国法,肆意侵吞国家资源、集体利益和群众财产,对农村的宗族力量没有很好地引导,甚至加以放任,使得宗族力量成了乡村的一种势力,控制着一个村的资源,影响了农村农业的和谐有序发展。更有甚者,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不仅纵容黑恶势力,有的则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或本身就是黑恶势力的代表,与黑恶势力为伍,截取大量非法利益,将农村基层作为党纪国法的真空地带。在工作表现方面,有的农村基层干部不敢担当、不会担当、不愿作为,怀着无为而治的理念,浪费和错失了发展的大好时机;有的基层干部则是置法律法规于脑后,利用职权乱作为,将权利作为替少部分人截取利益的工具;有的则是缺乏引领能力,面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缺乏进取动力和开拓创新意识,工作推进缓慢;有的基层干部群众意识和法治观念淡薄,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主观的理解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敷衍了事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化解矛盾和纠纷不是运用法律和政策去调解,而是以势压人,以权欺人,失去群众的信任,导致工作推进愈发艰难。上述种种问题的存在,造成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政治不够过硬,难以有效贯彻落实党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治领导。

(二)思想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引领力乡村振兴需要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创新能力顽强、敢担当、勇进取、协作好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引领群众共同推进。但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没有把乡村振兴战略与“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联系起来,没有认识到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梦”重要的一环。当然也有一些基层干部缺乏主动学习精神,对国家政策了解不多、参悟不透,政策水平不高,使得依法依规开展说服教育不到位,而且影响凝聚民心作用,进而失去群众信任与拥护;面对村庄现状、资源状况、产业特色、发展优势和短板没有很好地去了解把握,全凭个人主观臆断和猜想;服务群众意识薄弱,对群众的诉求无动于衷,对群众子女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问题关心帮助不够;对与群众利益的有关的事项不能实行有效和合理的监督,村务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没有维护好群众的正当权益;个别视野狭窄、盲目自大、保守自负,工作方法守旧单一,对引领推进乡村振兴没有新方法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不强,习惯于沿用老经验、老办法、想当然的解决新问题;在面对乡村振兴中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多样化的需求把握不准,引领文明乡风建设、特色乡土文化建设的成效不显著,使得群众心无所寄、没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队伍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品质优秀、结构合理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当前在农村基层干部中出现了一些结构不合理、品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干部年龄结构上,目前二、三产业高度聚集于城市和城市集群化发展的背景下,大批中青年农民长期在外经商务工,农村普遍缺乏新生力量,大批青壮年移民导致农村基层组织普遍存在党员老化、干部年龄偏大的现象正在逐步加剧。后备力量青黄不接,参差不齐人,基层农村组织亟须有效补充年富力强又敢于担当的干部;在学历结构上,经过多次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结构逐步得到了优化,总体水平有所提升,但总体结构还不够理想。据报道,截至2017年底,我国有54.4万名村党组织书记,但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17.4%;抽样数据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农村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仅有13.9%。显然,村党组织书记这一特定群体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的比例与全国人口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的平均水平相比也高不了多少,人才水平的结构和层次明显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不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在干部类型结构上,乡村人才持续流失的情况也有日趋严重化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大量迁徙,导致乡村出现人才“荒芜化”的现象,既懂农业、懂经营、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这严重削弱了基层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

(四)后备力量不充足影响了组织带头人的选拔根据人口统计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为813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了2049万人,城镇人口占比为58.52%。城镇常住人口的提高,显然是乡村人口流入所致,这导致了乡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效劳动力缺失。据统计,目前中国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只有1690多万人,仅占农村劳动力的3.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人才总量不足,农村人才总量和结构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也导致了农村基层组织普遍呈现党员老化、干部年龄偏大的现象,后备力量青黄不接,参差不齐,选人难和选优秀的人才更难现象的产生。目前农村人才的不足难以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服务、支撑与引领带动作用。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维护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纯洁性;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认真开展党内组织生活。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下的各项组织生活制度提高党员党性和积极性。三是强化党组织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伟大事业融合起来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明确农村“两委”职责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程序农村“两委”共同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把村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强战斗组织。

(二)组织学习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把其纳入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夯实基础,使其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更好地引领乡村的全面振兴。培训中,一要完善培训内容,针对地方特点设计培训课程。根据地方实际,积极开展理想信念、群众观念、群众工作方法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学习教育,增强政治觉悟,筑牢农村基层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分级分类培训与乡村振兴工作实际相结合,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专题培训,为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添砖加瓦。二要改进培训方法,针对学员特点设计培训方式。培训中要注重能力的提高,积极探索干部培训的新方法,使农村基层干部的能力在学习中提高,素质在学习中增强,观念在学习中更新,技能在学习中掌握。通过形式方法多样的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引领和处理事务的能力与水平。三要加强实践体验锻炼,开拓学员视野。学习培训中注重先进典型的借鉴和引领作用,通过安排农村基层干部到先进示范村参观学习、培训交流、帮扶挂职,让他们在交流学习中借鉴成功的先进经验开拓视野,找到本村的优势、特色和与先进典型的差距,切实提升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能力。

(三)改善队伍结构,提升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科学、合理、完整的干部队伍,是农村工作能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更是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得以落实和推动的客观需求。改善队伍结构,一要持续优化干部年龄结构。破除唯年龄、唯资历倾向,鼓励不拘一格,大力选拔优秀年轻人才。对表现突出、业绩优秀的年轻干部,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要勇于打破条条框框,敢于善于提拔任用。把年轻干部选出来,培养出来,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在设定干部队伍各年龄段组成比例时,要合理且科学地安排使用各年龄段的优秀干部,不仅注重干部“年轻化”,而且体现干部队伍“老中青”模式的合理搭配,发挥各年龄段干部的最佳效能,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二要持续优化干部学历结构。开展干部学历提升工程,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学历提升,有助于他们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贡献者、科技兴农的带头人、先进文化的领航员,从而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工作。学历提升,提高他们综合素质。通过正规化学习,让他们学习农村实用科学技术,增强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统领和指导农村工作的本领。学历提升,促使他们进一步增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清形势,查清问题,明确方向,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同时,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三要持续优化干部类型结构。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优化农村基层干部的人才类型结构,坚持依事择人,多渠道、多领域选拔使用不同类别干部。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突破地域、行业、身份等界限,坚持内选与外引结合,积极探索不同地域、行业、身份优秀人员的交流任职模式,吸引社会优秀人才加入农村基层组织,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四)注重人才培育,充实后备人才库的储备人才作为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注重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必须探索和建立对农村干部的长期培养机制,充实乡村振兴人才储备,为乡村振兴的更好实施做好充足准备。做好人才的长期培养机制,要持续完善、优化和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后备人才库,对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培养,加大从后备人才中选拔培养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的力度。做好人才培养,一是要坚持科学选拔,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吸收各路优秀人才。对内要拓宽人才准入门槛、广纳贤士、转变观念、革除旧弊,要善于把政治思想素质强,事业心强,具有责任感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和有一定群众基础的人员吸收到后备干部队伍。对外可以从农村致富能人、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中积极选拔和培养农村基层组织后备干部,从而打破地域、区位的限制,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二是要强化培养锻炼人才机制,通过人才机制的优化,积极有效的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提升学历、岗位培训、强化锻炼等方式,不断提升后备干部的学历,提高后备干部农业经济、乡村治理、党纪国法、政策措施、乡村振兴、廉政建设等方面知识的认识,帮助其早日适应农村工作环境,为今后工作打好夯实的基础。三是要做好科学合理考核,建立健全干部激励机制。不仅要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动态管理,常态化做好后备干部储、备干部的日常管理和跟踪培养工作,还要实行动态化管理,坚持优胜劣汰,保持人才合理高效的流动,始终保持后备干部队伍数量充足、素质较好、结构合理,对优秀的后备干部按程序及时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班子队伍中,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为后备干部的成长搭建好舞台,做到真正让后备干部有盼头、有望头、有劲头。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十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xxxx,今天很高兴来到与党员同志们一起学习交流。根据要求,我与大家学习交流农村党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一些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的***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即三个重要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这些重要进展包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等。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决定性进展包括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等。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全面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党的十九大上作出的战略决策。在我看来,要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力量来自党员”。这为农村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先天的优势。农村党员身处农村基层第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密切、关系最亲近,是农村群众最可靠、最亲密的贴心人。所以,农村党员要坚定贯彻***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注重实践实干实效的要求,从严抓好落实,将自己的“微能量”汇聚成作用发挥的“强气场”。

党员是乡村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改革开放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到市场经济驱利性的影响,一些党员的先进性有所下降,身份意识弱化,混同于普通群众,“平常的时候看不出来,关键的时候站不出来,危难的时候豁不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支力量在一些地方被忽视,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在考察河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指出:有的县退出了贫困县序列,贫困帽子摘了,攻坚精神不能放松。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增强致富内生动力,防止返贫。要发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要脱贫,而且要致富,继续在致富路上奔跑,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脱贫攻坚是一项深得人民拥护的民心工程。党的政策再好,也靠大家去落实。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党***提出的重大任务转化为基层的具体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为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我认为我们村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农村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活动,通过在农村党员家外悬挂“员户”标识牌,村“两委”干部在上班以及外出工作期间统一佩戴党徽等,亮出党员身份,激发党员干部荣誉感、责任感。

党员细胞有生机,党的肌体才有活力,农村党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最了解基层的莫过于基层工作者,而基层党员作为基层干部的“标杆”,应该抢先发现当地发展阻力、农民生活需求,及时思考制定解决方案,发挥创新能力,敢想敢做敢担当,不做“晒太阳”的党员,做一名“敢为人先”的合格党员。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前线,如何“克服前线阻力,为后方建设扫清障碍”是我们基层党员不可推却的责任。这就需要我们基层党员发挥吃苦耐劳精神,扎根一线,不畏困难,尽己所能,不隐瞒问题,不逃避问题,不懈怠问题,不怕麻烦,积极寻找解决问题出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农村工作,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掌握政策方向,明确目标路线,理清工作清单,抓住问题主要矛盾,做好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加快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大部分群众由于条件限制,思想素质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往往给相关政策落实带来阻力。作为基层党员,应该发挥教育宣传作用,积极为基层群众宣传新政策、新规定,积极为基层群众答疑解惑,解放农村固化思想,让“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人心,调动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于新时期新农村建设中来。

首先,农村党员必须带头执行村“两委”的决议。基层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都要走相应的程序(例如“四议两公开”)。一般来说,经过这样的程序,作出的决议、决定符合全村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农村党员理应带头执行。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员执行决议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决议在全村的实施成效。

其次,农村党员必须时刻注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包括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环境整治、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村域扶贫帮困、村务财务监督等等,农村党员必须积极参与其中并发挥相应作用。农村党员还要深入群众,向群众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带动群众共同执行决议,实现全村党员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农村党员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时刻注意言行,在村庄环境整治、良好风尚引导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例如带头不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带头节俭操办婚丧事宜,带头抵制赌博、酒驾、不孝顺父母等歪风邪气,并同这些歪风邪气进行坚决斗争,切实做到“平常的时候看得出来,关键的时候站得出来,危难的时候豁得出来”。

再次,农村党员必须紧密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中,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切实践行好群众路线。要深入联系群众,除了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村两委的决定,还要经常了解民情民意,掌握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全村党员会议、党员代表会议,为村两委在经济社会方面作出正确决策提供有益的信息咨询。农村党员要关心村民群众的疾苦,在帮扶困难群众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农村党员要自觉接受全村群众的监督,在现行的先锋指数测评基础上,主动征求群众的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自我,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员。

时代是出题人,我们党员干部是答卷人,而广大人民群众是阅卷人,社会主义建设试卷答得好不好还得人民群众说了算。基层党员作为农村建设的“领头人”,更应该发挥“先锋作用”,尽心尽力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经济、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等方面的变革,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为如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我今天的交流发言的内容就是这些,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十六

同志们: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提振精神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心剂。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二、基层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定心丸。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速度,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村党组织书记“官职”虽小但责任不轻,一个村有了一名好书记,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打开视野、拓宽渠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贤中,把优秀人才访出来、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

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党员作用发挥好。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现新生力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弱化的局面。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办公益事业的岗位,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

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在具体工作中,健全“三项机制”落实党建责任。即年初目标承诺制。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明确年度目标;季度督查谈心制。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每季度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推进缓慢的及时约谈支部书记;年末述职评议制。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民主测评。

三、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点。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我乡*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四、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能人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首先,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绩效考核压担子、定任务,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其次,要调动返乡能人、种植大户、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村庄人才,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六、文化繁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旋律。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要想繁荣乡村文化,首先,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其次,要重塑乡村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七、社会稳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压舱石。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稳定,发展就不会稳固,也不会持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八、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而精准扶贫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看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十七

农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加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基础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下面是查字典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振兴乡村专题党课讲稿。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同志们: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

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速度,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

村党组织书记“官职”虽小但责任不轻,一个村有了一名好书记,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

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打开视野、拓宽渠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贤中,把优秀人才访出来、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党员作用发挥好。

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现新生力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弱化的局面。

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办公益事业的岗位,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

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

在具体工作中,健全“三项机制”落实党建责任。即年初目标承诺制。

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明确年度目标;季度督查谈心制。

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每季度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推进缓慢的及时约谈支部书记;年末述职评议制。

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民主测评。

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

我乡*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

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

首先,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绩效考核压担子、定任务,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

其次,要调动返乡能人、种植大户、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作为村庄人才,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要想繁荣乡村文化,首先,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

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

其次,要重塑乡村社会规范。

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没有稳定,发展就不会稳固,也不会持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

而精准扶贫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看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同志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今天,我围绕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为大家作个辅导报告,也是一次党课,更是与大家共同交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那么我们如何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呢?我想,针对我们同富村而言,当前重要的是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要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目的就在种出好的产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要使种植结构科学化、现代化。首先,要顺应市场规律。今后种什么品种,农民朋友要先考虑市场需求,市场急需什么,大家就种什么。要研究市场经济,研究市场规律,改变靠天吃饭的境遇。其次,要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要推进“三减”进程,也就是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要带领群众按照市场需求,多种植无公害、高质量的农产品,转变靠农药化肥砸产量的观念。这几年的粮食市场证明,产量高农民的收入不一定高,重要的还是看品质,要鼓励大家精耕细作,多种植绿色无污染的农作物,提高市场竞争力,卖上好价钱,鼓起钱袋子。要让消费者放心购买我们的产品,引导农民群众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要途径。比如,xx。第三,要用好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一定要重视品牌效应,真正认识到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就卖不出让人满意的好价格,农民增加收入就有难度。品牌意识必须树立,这种思想不能断,要致力于培树品牌。比如,xx。二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给广大农民群众吃了“定心丸”。农民最关心的土地,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金饭碗。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告诉农民朋友,土地这个饭碗还是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那我们就要认真做好土地文章。要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转变观念,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把剩余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虽然我们是农民,但是不一定非得自己去种地,咱们可以把土地流转给种田能手和种田大户,流转给真正懂经营,懂技术的农村“土专家”“田秀才”,这样才能不断增加覆盖在土地上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种植的科学化水平,提高产量,保证土地高效率利用。那么土地流转了我们农民做些什么呢?可以搞其他产业,这样把地承包出去,我们可以获取土地承包红利,还能通过外出务工创业增加收入,再加上国家好的政策,“两免一补”这些补贴,咱们就富了,增收的途径就宽了。通过土地流转,搞合作经营,让村民加入到合作社中,获取分红,如果是村集体带头干、领着干,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这是个一举多得的事情。比如,xx。三要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十九大报告将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要求概括凝练为二十个字,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其中“生态宜居”是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已经写入了党章,说明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成山青水绿、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村才更有吸引力、农民才更有归属感、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要认清,现阶段主要的优势,xxxxxx。

十九大报告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关于精准扶贫工作,大家都很辛苦,同富村驻村工作队是省派工作队,大家都克服很多困难,能够呆得住、沉得下、接地气,能够在村里和老百姓经常在一起,打成一片,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都付出了很多辛苦,可以说只要群众有需求,大家就都能及时把党的政策宣传到位,也能及时进行沟通,解决问题,成效很明显。前段时间我们抓精准扶贫主要是精准识别、宣传政策、完善档案,应该说做的很到位,该纳入的纳入,该退出的退出。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不能单纯的从生产生活方面进行帮助,不能够单纯的“输血”,帮钱帮物确实解决了问题,但是根上问题还没能解决,我们还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要求,积极地谋划产业,让贫困户都能够依附在产业上,都能够有固定的收入。一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可以说,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在扶志方面,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帮联干部和乡村党员作用,加大农村致富典型的培养,通过典型引路,找准脱贫产业路径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打消顾虑,树观念、开思路、增信心,实现从“他扶”到“自立”的转变;在扶智方面,要对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免费培训全覆盖,彻底改变缺技能而脱不了贫的困窘。同时,针对现在有的贫困户出现了攀比逐利心理,大家要带着感情、耐住性子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和政策宣传工作,让群众理解支持,让政策顺利实施。二要抓实产业扶贫落地见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现在看靠政策兜底是兜不住的,仅有政策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在产业方面多做功课,从增强“造血”功能入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比如,xxxxx。在此基础之上,要建立好扶贫产业和贫困群众利益分配机制,让贫困群众利益有保障。同时,也要利用扶贫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要抓好分类施策扶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此,我们要针对贫困户的实际分类施策,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多关心贫困群众的冷暖,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生活质量确实有提升。就拿咱们同富村来说,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的群众,在保证他们能够享受各级政策基础上,还要为他们研究一些帮扶措施,让他们更有保障。耕地少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咱们就要积极帮助他们找工作,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尽快脱贫。四要抓强驻村扶贫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可以说,驻村工作队是扶贫工作大格局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比如,xxxx。驻村工作队还要做好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驻村工作队队长是村里的第一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工作。要注意从农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建强基层党组织,当好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带头组织村党支部定期开展组织生活,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真正让村党支部强起来,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以前,咱们村xxxx。现在来看,党支部这个班子实现了脱胎换骨,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在老百姓当中威信也比较高,这是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只做到这些还不够,下一步,一要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当前村“两委”马上要换届了,要大力的宣传换届的精神,村“两委”班子要放下思想包袱,配合镇党委,采取多种形式,把换届政策和纪律要求及时传达给党员和群众,做到人人皆知。要注重培育好的致富带头人,支持鼓励有学识、年轻的、懂经营、会技术、有爱心的农村优秀人才,参与村“两委”班子选举,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真正把老百姓认可、拥护的党员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村“两委”核心领导、服务群众的能力。对于村“两委”换届,大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一说选举就“他是我亲属、我得选他”,首先大家还是出以公心,考虑到全村的发展,认真思考这个人当了村干部以后,能把咱们村带到一个什么方向去,能不能让村里发展,能不能带领老百姓致富,这些才是大家需要考虑的。今天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基层党员干部,在建强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要切实负起责任、勇于担当尽责,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二要抓好党员队伍管理。要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党内各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多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活动,把村里党员都组织起来,每年还要发展新党员,增加新的血液。要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主动研究破解农村“猫冬”问题,多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外出务工增收,聘请党校教师、农业专家、科技学者到村里讲解技术、讲政策,研究致富门路,切实变冬闲为冬忙、变冬冷为冬暖,解决村民精神空虚问题,实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目标,为农村发展致富奠定基础。在党员管理方面,已经算是比较与时俱进的了。比如,xxxx。三要切实发挥带头表率作用。这方面,上级研究了很多有效的载体,比如,xxxx等,还得持续坚持住,把它用好。你们也有一些好做法,值得推广。比如,xxxx,充分调动了党员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再比如xxxx,这些都为我们发挥党员作用提供了平台,咱们基层党组织一定要用活用好,广大党员一定要积极参与,为打造我们美好幸福的同富村不懈奋斗。

同志们: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提振精神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心剂。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二、基层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定心丸。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速度,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村党组织书记“官职”虽小但责任不轻,一个村有了一名好书记,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打开视野、拓宽渠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贤中,把优秀人才访出来、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

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党员作用发挥好。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现新生力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弱化的局面。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办公益事业的岗位,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

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在具体工作中,健全“三项机制”落实党建责任。即年初目标承诺制。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明确年度目标;季度督查谈心制。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每季度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推进缓慢的及时约谈支部书记;年末述职评议制。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民主测评。

三、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点。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我乡*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四、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能人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首先,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绩效考核压担子、定任务,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其次,要调动返乡能人、种植大户、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村庄人才,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六、文化繁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旋律。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要想繁荣乡村文化,首先,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其次,要重塑乡村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七、社会稳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压舱石。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稳定,发展就不会稳固,也不会持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八、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而精准扶贫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看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乡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

实现乡村振兴,保护和保持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条件。乡村文化是熟人社会的文化,崇尚邻里互助、关系和谐、诚实取信,它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但有乡村的青山绿水,更有乡村社会的睦邻关系、祭祀活动、乡风民俗和宗族姻亲关系等,这些关系、仪式和活动将乡村生活的居民凝聚在一起,构成了乡村社会。这其中不但包含着丰富的物资文化资源,还潜藏着深沉的精神文化资源,它们在稳定农村社会、凝聚百姓民心、维系乡村和谐方面起侧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乡村文化包括物资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就物资层面而言,乡村的青山绿水,山环水绕,鸟语花香,古老建筑,阡陌农田,既是农民生活的安居之所,也是一种自然生活状态,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形。就精神层面而言,乡村承载着本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道德气力,乡村文化通过当地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社交礼仪、传统衣饰等展现出农民的精神信仰、社会生活、交往方式等具有独特个性的价值观念,是农村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进行情感交换的纽带,具有凝聚人心、集中民智、共谋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

乡村文化是农民精神的伊甸园。

乡村的核心是人,乡村振兴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实现乡村振兴,关键也在于“人”。乡村文化赋予农村生活以价值与意义,乡村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出了个体,是乡村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当农民对自己的故乡非常眷恋、对生擅长斯的乡村文化心有所系、魂有所牵,他们才能对乡村从内心里生发一份酷爱、对乡村的振兴发展有一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一、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的重大意义。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因此,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一)“有效衔接”是重要历史交汇期的重大战略性对接。

脱贫攻坚目标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乡村振兴目标是通过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更好发展。实现“有效衔接”,既是脱贫地区精准扶贫方略向乡村振兴战略的转变,又是脱贫地区走向幸福生活的新起点。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因素。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根基,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相衔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应清醒看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虽然已经实现脱贫,但有些地方仍然存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公共服务短板突出、社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等问题,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任务仍然非常重。此外,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意味着我们彻底消灭了贫困,事实上,在消除绝对贫困后,相对贫困现象将长期存在。缩小农村低收入群体同其他群体收入差距,科学应对相对贫困问题,是“十四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新征程上,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中,继续支持和加快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党务必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举全党全国之力,统筹安排、强力推进,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彰显党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二、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会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做好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体要求。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有序调整、平稳过渡,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市场协同发力等主要原则。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二)系统总结和梳理脱贫攻坚中的经验并应用于乡村振兴。

在脱贫攻坚中,各地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如财政扶贫资金的整合机制、土地跨区域交易机制、选派第一书记、派驻驻村帮扶队、对口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必须注重总结和梳理脱贫攻坚中形成的实践成果和经验做法,把那些好政策、好制度、好办法借鉴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把过渡期内需要延续的倾斜支持政策明确下来,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对脱贫攻坚期内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重点举措,要在乡村振兴阶段安排好后续工作。同时,在乡村振兴中,要对脱贫攻坚中出现和遗留的问题给予解决。如:过度输血导致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对政策的福利依赖严重、产业扶贫“短平快”导致缺乏竞争力、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后续生计和社会融入问题、为脱贫花费的高昂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以及贫困村与非贫困村或贫困户与贫困边缘户之间因政策不均产生的矛盾等。针对这些问题,在乡村振兴阶段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进行解决。

(三)推进减贫战略由解决绝对贫困向解决相对贫困转型。

脱贫摘帽后,只是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阶段仍存在大量的相对贫困问题,因此贫困治理的任务必须转移到以治理相对贫困为重心的轨道上来。脱贫攻坚时期以解决绝对贫困为主要任务、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瞄准对象,以大规模投入、超常规帮扶、特惠性政策支持为标志的减贫战略,在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必须实现有效转换。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减贫战略,应该转向更加注重宏观性的经济社会制度调整,更加注重把减贫融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来实现,更加注重减贫治理的区域性和整体性,更加注重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更加注重贫困边缘人口、低收入人口、农民工等贫困治理问题,更加注重病、残群体的社会保障兜底,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对相对贫困的低收入群体精准施策、综合施策,从教育培训、就业创业、医疗、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予以扶持。

(四)以重大项目作为有效衔接的重要支撑和手段。

项目认真梳理、归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有的项目要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项目继续实施,有的项目要提档升级纳入乡村振兴的项目,有的项目则要根据情况安排退出。应将脱贫攻坚项目库与乡村振兴项目库进行有机整合,实行统一管理、调度,做好衔接承续。

(五)加强领导体制及工作机制的衔接。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时期可借鉴脱贫攻坚时期形成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并不断加以完善,激发市场、主体、要素的活力。在领导体制上,乡村振兴中应明确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在工作机制上,应继续实施脱贫攻坚中形成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求下一级党委和政府向上一级报告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进展情况,并进一步探索研究解决相对贫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同时,应总结完善省、市、县领导定点包干脱贫攻坚的工作机制,建立省、市、县领导定点联系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应不断研究出台和完善组织保障、资金投入、人才支撑、工作推进、责任落实、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制度,落实考核评价机制,借鉴脱贫攻坚实践中形成的较为成熟完善的考核机制,将其科学灵活地运用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考核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阶段性考核指标体系。

三、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的路径与方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准确把握“巩固”、“拓展”、“有效衔接”的内涵要求,以产业、生态、人才、文化、组织、生活等为重点,推动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互动互融的良性循环,真正增强乡村发展动力,实现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一)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起来是“有效衔接”的关键。

“坚持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市场协同发力”是引导“有效衔接”的主要原则。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这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由之路。要建立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和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脱贫攻坚通过整合各种涉农、扶贫财政资金和引入社会资金为农村注入资金要素,乡村振兴则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下乡,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脱贫攻坚结束后,应将原投入脱贫攻坚的财政资金和新整合的涉农资金,统筹用于乡村振兴,设立乡村振兴专门的“资金池”,确保农业投入总量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把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在乡村振兴阶段,要坚持“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理念,继续走“涉农投入统筹整合、金融投入财政撬动、社会投入政府激励”的路子,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实行资金投入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匹配。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就是为乡村振兴打下基础。

《意见》明确指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脱贫地区要根据形势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现有帮扶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兜底救助类政策要继续保持稳定。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对脱贫地区继续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内交易政策,调整完善跨省域交易政策。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推进大型搬迁安置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开创高质量发展新路。

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意见》明确指出,要“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要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集中支持,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的能力。要建立跟踪监测机制,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进行定期监测评估。要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调整优化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方式,强化产业合作和劳务协作。继续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定期对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成效进行考核评价。在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做文章。在贫困地区,必须转变传统产业发展的陈旧观念,从过去单一的种养产业扶贫转化到产业融合的路径上来,通过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等方式实现产业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重点谋划建设一批高速公路、客货共线铁路、水利、电力、机场、通信网络等区域性和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对农村污水处理、厕所改造、垃圾清运等问题进行综合整治,统筹推进畜禽养殖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减少农药化肥农膜等滥用,治理农村资源污染,在新农村聚居点、农民集中居住区实施清洁行动,改善村容村貌。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通过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文化引领,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繁荣。

(四)以党建为引领,加强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

要充分发挥党建促扶贫的“溢出效应”,加快“党建促扶贫”向“党建促振兴”转变,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迈向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在脱贫攻坚期内派驻各地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包村帮扶干部等,为贫困村退出和贫困户脱贫发挥了积极的帮扶作用,同时也积累了大量乡村治理的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阶段实现组织振兴和有效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鉴。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治理等内生驱动力,必须以党建为引领加强“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村民自治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继续发挥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软约束”作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五)人才衔接是“有效衔接”的根本。

脱贫攻坚完成以后,原来派到乡村去的人才和工作队伍,可考虑适当留下一些就地转化,直接转换成乡村振兴工作队。通过落实好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政策措施,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岗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银龄讲学计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政策,优先满足脱贫地区对高素质教师的补充需求。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继续实施重点高校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全科医生特岗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优先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探索“县管乡用、下沉到村”的新机制。继续支持脱贫户“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资助。鼓励和引导各方面人才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基层流动。整合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开展农村人才培养培训。实施乡村本土人才培育计划,着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加快培育新农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不断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引导农技人员到乡村基层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论述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定了位。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十九大修改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我党新时代七项战略之一。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大判断。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中国的乡村治理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上华村村容村貌焕新颜,村集体收入提高三倍多,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陈村庄头村去年试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升了土地价值。庄头村党委书记叶国辉表示,连日来,他们在关注十九大报告,其中提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政策,让他们备受鼓舞,为他们下一步扎实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注入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报告中看,乡村振兴战略有六大内涵: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强调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三是把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四是致力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给农民吃上“定心丸”,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探索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五是致力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拓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六是致力于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建立和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

从乡镇振兴战略的内涵来看,未来农村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流,那么不远的将来,则有望形成滚滚洪流。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成为资源流向乡村区域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没有提“新型城镇化”,但“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部署,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必将让夹杂在城镇之间的乡村受益,这些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乡村也必将“协调发展”,从而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资源向乡村的流动,特别是城市人才资源向乡村的流动。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也应当制定实施城市居民进入乡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城市人口有序落户农村的政策措施,乃至上升为法律,从而也“加快城市转移人口农民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条件下,形成城乡之间人才、人力资源双向流动,是历史的必然。

三是农业和非农产业都将加快发展。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应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点和前提。十九大进一步要求“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展示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坚定的决心。即使还有深度贫困的人口仍然处于贫困的边缘,他们也必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进程中最终走进共同富裕的行列。但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可能只发展农业,还将发展其他产业并且达到现代化的水平。十九大报告也已经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就必然要求大量农业专业人才和非农专业人才进入农村。仅凭现有农村中被城乡二元体制抽选剩下的人口,不仅难以承担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不可能承担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国家将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引导农村以外各方面人才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是污染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味着。

一些已经造成农村污染的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同时必须坚决禁止任何可能带来污染的各种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进入农业和农村。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也是国家战略任务。在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措施时,必须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划出明确红线。农业发展中的污染问题,包括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将加快获得解决。

通过对乡镇整形战略内涵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公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

一、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需求(一)路网连通的需求。产业的兴旺,人口的增加,与城市的对接离不开公路建设。在大的方向上,要求农村公路之间、与国省干线之间互相连通,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以形成良好的公路运输及出行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修建通村路,打通断头路,完善通组路,连接公路网。

(二)农村公路等级提高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农村公路交通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以四级公路为主的农村公路路窄、弯多等不利因素将被放大,降低运输效率,提升运输成本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农村公路等级提升是未来农村公路建设中年的重要任务。

(三)新施工技术的需求。农村公路施工要尽可能实现“绿色”建设,降低扬尘、噪音等污染,美化施工环境。这就对农村公路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同步实施,以最少、最合理的资金发挥出农村公路的最大功用。

二、我区农村公路发展现状我区现有农村公路公里,其中已经硬化公里,未硬化公里。目前全区行政村通畅率,农村公路建设基本适应了当地经济发展。我区在推进农村个公路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积极争取项目。为适应我区经济发展,近几年,我区每年在厅下达的计划外,在考虑各乡镇发展及需求的实际情况下,均积极实施计划外项目,提前1年完成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对拉动地方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促进了大棚、养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府投入。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投入。地方政府积极筹措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此外,我区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根本上保障了养护资金来源,为提高养护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养护质量。我区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实施农村公路路基养护、保洁等工作。通过引进机械、家庭承包等形式,有效降低了养护成本,提高了额养护质量,使公路的使用寿命有了明显的保障。

尽管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农村公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通组路、断头路、联网路仍急需修建,以实现公路建设适度超前的目标。

三、长期发展目标至2035年,我区努力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实施县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公里,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

目标分为2步走,至2022年为第一阶段,基本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

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县乡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村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乡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争取至年,农村公路实现等级提升,路网连通,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水平提高,形成无污染、安全绿色的施工环境。

四、建议(一)加大上级投入力度。我区是老少边穷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随着政府不能借贷等一系列新法规的实施,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能力进一步削弱,难以形成公路建设资金的有效投入。

(二)进一步做好统筹规划。在项目规划之初,统筹考虑设计、建设、运营、养护等一些列问题,力争发挥农村公路的最大效能。

(三)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等级。目前看,农村公路已经有些滞后于经济发展,急需进行等级的提升。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十八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在全面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之际,县委要求以乡村振兴为主题讲专题党课,是县委全面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序衔接的前头战。下面,我就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功乡村振兴”为主题,结合自己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学习理解和体会感悟,主要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2018年,***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公布。文件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去年全国“两会”期间,************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做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振兴”,尤其是在提到推动组织振兴时,要求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些都表明,今后乡村振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后,党***、国务院重点推动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三农”工作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要实施好这项战略,加快乡村振兴推进步伐,首先我们要清楚明白什么是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报告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18年底,***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对于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我们要重点理解和把握好5个关系,也就是要统筹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5个方面的关系。产业发展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础所在,乡村振兴,不仅要农业兴,更要百业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深度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实现美丽宜居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现在,不少地方也包括我乡在内,存在一些传统乡村文化被忽视、被破坏、被取代的现象。我们振兴乡村,就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让农民生活得更美好,这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五个方面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希望大家牢牢把握,熟记心中。

我国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乡村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乡村的富庶也是盛世历史的重要标志。40年前,农村改革打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枪,从此大地换新颜。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又一次站在了改革最前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自然村通硬化路、通电、自来水、宽带网络等便利的生活设施已全面进入农村,一座座小楼拔地而起,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进展,农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乡村发展成就前所未有。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原来的乡土社会在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逐渐迷失,涌现出很多新问题。比如,基层组织涣散,干群之间不信任;村民在聊到各类补贴时,挂在嘴上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被村里、乡上的干部贪污了”,对乡上干部和村干部表现出极大不信任,以及对抗心态;集体经济薄弱,公共建设举步维艰;精神文化缺失,思想认识有退步,虽然村民的物质生活进入到了现代社会,但精神生活却停留在农业社会。前几年,村民之间红白事攀比成风,随着扶贫攻坚战的深入,出现了大家抢当贫困户、不愿脱贫、甚至羡慕贫困户的现象。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认识,这些问题也说明,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的短板。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去年“两会”期间,习******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我们要时刻牢记******的教诲,不辜负******的重托。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发展不平衡,最突出的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最突出的是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因此,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顺应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期盼,必须抓紧补齐“三农”这个短板,促进乡村全面发展。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重要执政使命。在新时代,党的这一使命就是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几年,我乡虽然发展的很快,但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还有一部分群众仍然生活在贫困中。所以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扎扎实实把乡村建设好,不断提高全乡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重点做到“五个促进”乡村振兴没有老路可走,没有经验可循,我们推动乡村振兴,就要立足我乡实际,发挥资源优势,抢先一步抓机遇,快人一招见行动,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做到“五个促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产业薄弱一直是广大农村的“软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突出产业振兴。产业兴,则百业兴。解决乡村所面临的问题必须靠发展,而没有产业的振兴就谈不上发展。目前的农业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种植和养殖,随着经济发展,农业越来越多地被赋予了生态、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和期待。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一产打基础、二产做加工、三产增收入”的思路,大力培育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延伸农产品价值链,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4月11日至13日,************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之后考察海南,到了一个乡村振兴“样板村”——施茶村。施茶村位于海南最高的火山口脚下,受火山地貌的影响,千百年来,村民只能在石头缝里种庄稼,望着石头发愁。2013年,施茶村村支书洪义乾组织干部去海口另一个村子考察,发现火山石块中和村民院墙上都种上了一种长势喜人的植物。经打听,他得知这种植物名叫石斛(h),一斤至少能卖200元。回村后,洪义乾带头种石斛,从深层地下抽出火山矿泉水早晚喷灌,原本的荒地变成了石斛生长的乐土。如今,全村种植火山石斛达500多亩,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4500元。施茶村的发展启发我们,乡村振兴必须要靠产业,产业发展必须要有特色。每个村有每个村的特点,每个村有每个村的优势,农村要想实现大发展,就要立足不同特点发挥各自优势。

这些年,我们乡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治理上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对照生态宜居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步,要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目标,抓好乡村环境整治,实现“村村是美景、处处留乡愁”。比如,要按照省市县统一要求,积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稳步有序推进农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要全面加强农村生态污水收集处理、畜禽粪便污染物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示范建设。再比如,要大力推进“七净一规范”活动,我乡一些村这项活动开展的确实很好,村子里非常干净整洁,老百姓院子里、房子里也非常干净,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良好基础,在这方面应该再想些办法,出些点子,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切实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出来,共同向规划乡情化、产业特色化、城乡一体化、乡风文明化、治理有效化的目标挺进。

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还是文化的振兴和农民素质的提升。目前,我乡农村陋习盛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巧立名目摆设宴席,人情消费让农民苦不堪言;部分农村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部分农村群众不爱劳动爱赌博。在个别扶贫重点村,帮扶干部忙脱贫,贫困户却袖手旁观。面对这些积弊和问题,村党支部要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农村群众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重点做好乡风、家风、民风三篇文章。乡风,就是切实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农村、深入人心,同时通过定期举办文艺活动等形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文明之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家风,就是切实加强农村家庭文明建设,围绕勤劳致富、崇德向善、遵纪守法等内容,大力开展文明户创建活动,激励农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以良好的家风带动乡风民风。民风,就是下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等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农村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的约束引导作用,坚决遏制厚葬薄养、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行为,努力把不良风气压下去,把新风正气树起来,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和精神之源。

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是“指挥所”,更是“先锋队”,既要将党和国家关于乡村发展的政策传达给村民,让他们了解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和战略,又要成为具体的行动者和实践者,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比如,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一直以来都是贫困村。2014年夏,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席卷了塘约,洪水所到之处,庄稼被毁,一片狼藉,村里的生产生活都出现了困难,塘约人痛心疾首。这时,塘约村党总支坚定地站了出来,带领全村群众众志成城,战天斗地。村党支部对党员干部实行“积分制”和“驾照式”管理,对拉帮结派、作风不良、党性原则不强的党员,劝退出党组织,切实提升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同时,鼓励有大局意识、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致富能力强的有志青年加入党组织,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培养“接班人”。通过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制定了规范村民行为的“红九条”,实行村民自治。对违规操办酒席、不孝敬赡养父母、不关。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心未成年子女、不参加公益性义务劳动等行为的村民一律纳入“黑名单”进行管理,三个月为期限,考验期间,不享受村里的任何服务和党的惠民政策,期满考评合格后,“黑名单”自动解除;通过村民选举产生监督委员会,代表村民对村集体资金的使用、集体土地的用途与流转、合作社股份收益、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进行监督,确保村集体经济收支来得清、用得明。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短短3年,塘约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示范村。可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打造一个强有力、能战斗的基层党组织十分关键。

2013年4月9日,************在调研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富裕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农民增收致富要靠多种方式推动,比如,聊城茌平乡的耿店村,被习******称赞为“鲁西小寿光”。这个村178户、760人,大棚蔬菜是村民一直为之奋斗的产业。十几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的带领下,耿店村创建了茌平乡绿冠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绿源蔬菜批发市场,建设了高标准育苗基地,还制定了绿色蔬菜生产操作规程及产品质量追溯等制度,蔬菜产业发展越来越兴旺,目前全村建有第四代高标准卷帘机大棚600多个,户均3.4个棚,人均年纯收入2.7万元。蔬菜产业做大了,村里基础设施提升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村民耿付建,2006年中专毕业后去深圳打工,2011年回村投资28万元建了5个大棚,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今年市场行情好,收入20万元不成问题!”所以,希望大家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不放松,千方百计做好富民、强村文章,特别是要发展好、壮大好村级集体经济。

三、村支部书记要注重提升能力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终的重任,最直接最具体的执行者、推进者、组织者,就是农村党组织书记。村一级是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单位,农村党组织是农村基层的领导核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村可以说就是一个小社会,村支书就是这个社会里的“领头雁”。一群大雁向南飞,靠的就是“领头雁”。所以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党组织书记的能力和水平。作为一个村的“灵魂”和“掌舵人”,村党组织书记要下大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带领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本领,成为带领群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头雁”。

乡村振兴涉及方方面面,政策性比较强,大家要想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干出一番事业来,必须加强学习、提升眼界、开阔视野。要善于向文件学,今年,***和省市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乡村振兴的,这些政策文件,看着枯燥,其实里面含金量非常高,都有真金白银。不要觉得我只是个村支书,学了也没用。只要学通了、看准了,一句话就可能得到启示,就可能有一个好项目。大家不要觉得学习没用,前两年,全市从优秀村干部中选任乡镇事业干部,就需要考试。如果不学习,知识更新慢,选拔也考不上,个人就会失去很多机会。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个村的带头人,不抓发展,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在解决发展问题上,必须解放思想,转换脑筋,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从实际出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要结合本村实际做好发展规划。这几年你准备干些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完成、达要到什么效果?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并逐项分解到每个年度,细化到每个季度,落实到每个环节,确保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制定规划一定要切合实际,不能搞花里胡哨中看不中用的东西,不能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不能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要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点实事、好事。一个村发展的怎么样,我觉得至少看三条:一看有没有形成新的主导产业,二看有没有增加农民收入,三看有没有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对村级的发展,大家都要用心研究,主动作为,不能过了一年又一年,干了一届又一届,“山还是那座山、路还是那条路”,“面貌不改、山河依旧”,不能让大家指脊梁骨,说这班人白占了几年位,啥事都没干;得让群众说这几年这一班人领着大家干得不错、真正为群众办了几件实事。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些村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纠纷,这就需要村支部书记从中协调。我觉得在这方面,大家要注意三点:过去的农村干部“一靠辈份高,二靠嗓门大,三靠脾气大”,致使群众不欢迎,工作推不动。作为我们这一届新时代的村支书,必须学会用法律约束人,用制度管人,依法依章办事。要依据党章、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广泛发动党员、群众讨论制定村里的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村务公开和村民议事等制度规范,并严格按法律法规和制度规章办事,特别对村级财务收支、宅基地划分、扶贫政策落实、惠农资金发放、低保对象认定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要重点解释、专项公开,决不能“跑冒滴漏”、优亲厚友。要认真研究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变化,努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不断创新做好群众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变直接指挥为出谋划策,变行政命令为服务引导,用情感交流的方法贴近群众,用平等协商的方法组织群众,用权衡利弊的方法说服群众。党支部是村上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

近年来,***和省市县深入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向基层延伸,个别基层党员干部包括村支部书记由于经济不清、自身不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教训非常深刻,大家一定要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涉及到的资金项目等,千万手莫伸,要分清公与私,双手干净,两袖清风,不该拿的钱,一分不收,一文不取,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甚至以身试法,一旦出了问题,群众可能就要新新账、老账一块算。我给大家算三笔账:近几年上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支部书记的补贴待遇不断提高,并且也在着力解决离职后生活保障的问题,如果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贪小便宜就一定会吃大亏,严重的还要受到法律惩处。大家都是家庭的“顶梁柱”,出了事家里天就塌了,家人提心吊胆、牵肠挂肚,出门见人也不能理直气壮,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糊涂,给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大家在村里位置重要,地位“显赫”,是村里的名望人,如果不注意洁身自好,贪污腐败,就会让老百姓戳脊梁骨。对于这三笔账,大家一定要算清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两袖清风,为自己和家人赢得一个好名声,为将来赢得一个好归宿。

同志们,农村是个大舞台,村支部书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可为。希望大家以这次党课为新的起点,把责任担子压在肩上,把群众冷暖记在心上,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放手干,努力在农村这片热土上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模板19篇)篇十九

同志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xx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今天,我围绕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为大家作个辅导报告,也是一次党课,更是与大家共同交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那么我们如何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呢?我想,针对我们同富村而言,当前重要的是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要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目的就在种出好的产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要使种植结构科学化、现代化。首先,要顺应市场规律。今后种什么品种,农民朋友要先考虑市场需求,市场急需什么,大家就种什么。要研究市场经济,研究市场规律,改变靠天吃饭的境遇。其次,要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要推进“三减”进程,也就是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要带领群众按照市场需求,多种植无公害、高质量的农产品,转变靠农药化肥砸产量的观念。这几年的粮食市场证明,产量高农民的收入不一定高,重要的还是看品质,要鼓励大家精耕细作,多种植绿色无污染的农作物,提高市场竞争力,卖上好价钱,鼓起钱袋子。要让消费者放心购买我们的产品,引导农民群众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要途径。比如,xx。第三,要用好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一定要重视品牌效应,真正认识到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就卖不出让人满意的好价格,农民增加收入就有难度。品牌意识必须树立,这种思想不能断,要致力于培树品牌。比如,xx。二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给广大农民群众吃了“定心丸”。农民最关心的土地,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金饭碗。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告诉农民朋友,土地这个饭碗还是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那我们就要认真做好土地文章。要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转变观念,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把剩余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虽然我们是农民,但是不一定非得自己去种地,咱们可以把土地流转给种田能手和种田大户,流转给真正懂经营,懂技术的农村“土专家”“田秀才”,这样才能不断增加覆盖在土地上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种植的科学化水平,提高产量,保证土地高效率利用。那么土地流转了我们农民做些什么呢?可以搞其他产业,这样把地承包出去,我们可以获取土地承包红利,还能通过外出务工创业增加收入,再加上国家好的政策,“两免一补”这些补贴,咱们就富了,增收的途径就宽了。通过土地流转,搞合作经营,让村民加入到合作社中,获取分红,如果是村集体带头干、领着干,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这是个一举多得的事情。比如,xx。三要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十九大报告将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要求概括凝练为二十个字,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其中“生态宜居”是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已经写入了党章,说明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成山青水绿、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村才更有吸引力、农民才更有归属感、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要认清,现阶段主要的优势,xxxxxx。

十九大报告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关于精准扶贫工作,大家都很辛苦,同富村驻村工作队是省派工作队,大家都克服很多困难,能够呆得住、沉得下、接地气,能够在村里和老百姓经常在一起,打成一片,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都付出了很多辛苦,可以说只要群众有需求,大家就都能及时把党的政策宣传到位,也能及时进行沟通,解决问题,成效很明显。前段时间我们抓精准扶贫主要是精准识别、宣传政策、完善档案,应该说做的很到位,该纳入的纳入,该退出的退出。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不能单纯的从生产生活方面进行帮助,不能够单纯的“输血”,帮钱帮物确实解决了问题,但是根上问题还没能解决,我们还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要求,积极地谋划产业,让贫困户都能够依附在产业上,都能够有固定的收入。一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可以说,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在扶志方面,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帮联干部和乡村党员作用,加大农村致富典型的培养,通过典型引路,找准脱贫产业路径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打消顾虑,树观念、开思路、增信心,实现从“他扶”到“自立”的转变;在扶智方面,要对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免费培训全覆盖,彻底改变缺技能而脱不了贫的困窘。同时,针对现在有的贫困户出现了攀比逐利心理,大家要带着感情、耐住性子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和政策宣传工作,让群众理解支持,让政策顺利实施。二要抓实产业扶贫落地见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现在看靠政策兜底是兜不住的,仅有政策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在产业方面多做功课,从增强“造血”功能入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比如,xxxxx。在此基础之上,要建立好扶贫产业和贫困群众利益分配机制,让贫困群众利益有保障。同时,也要利用扶贫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要抓好分类施策扶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此,我们要针对贫困户的实际分类施策,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多关心贫困群众的冷暖,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生活质量确实有提升。就拿咱们同富村来说,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的群众,在保证他们能够享受各级政策基础上,还要为他们研究一些帮扶措施,让他们更有保障。耕地少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咱们就要积极帮助他们找工作,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尽快脱贫。四要抓强驻村扶贫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可以说,驻村工作队是扶贫工作大格局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比如,xxxx。驻村工作队还要做好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驻村工作队队长是村里的第一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工作。要注意从农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建强基层党组织,当好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带头组织村党支部定期开展组织生活,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真正让村党支部强起来,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以前,咱们村xxxx。现在来看,党支部这个班子实现了脱胎换骨,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在老百姓当中威信也比较高,这是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只做到这些还不够,下一步,一要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当前村“两委”马上要换届了,要大力的宣传换届的精神,村“两委”班子要放下思想包袱,配合镇党委,采取多种形式,把换届政策和纪律要求及时传达给党员和群众,做到人人皆知。要注重培育好的致富带头人,支持鼓励有学识、年轻的、懂经营、会技术、有爱心的农村优秀人才,参与村“两委”班子选举,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真正把老百姓认可、拥护的党员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村“两委”核心领导、服务群众的能力。对于村“两委”换届,大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一说选举就“他是我亲属、我得选他”,首先大家还是出以公心,考虑到全村的发展,认真思考这个人当了村干部以后,能把咱们村带到一个什么方向去,能不能让村里发展,能不能带领老百姓致富,这些才是大家需要考虑的。今天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基层党员干部,在建强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要切实负起责任、勇于担当尽责,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二要抓好党员队伍管理。要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党内各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多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活动,把村里党员都组织起来,每年还要发展新党员,增加新的血液。要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主动研究破解农村“猫冬”问题,多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外出务工增收,聘请党校教师、农业专家、科技学者到村里讲解技术、讲政策,研究致富门路,切实变冬闲为冬忙、变冬冷为冬暖,解决村民精神空虚问题,实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目标,为农村发展致富奠定基础。在党员管理方面,已经算是比较与时俱进的了。比如,xxxx。三要切实发挥带头表率作用。这方面,上级研究了很多有效的载体,比如,xxxx等,还得持续坚持住,把它用好。你们也有一些好做法,值得推广。比如,xxxx,充分调动了党员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再比如xxxx,这些都为我们发挥党员作用提供了平台,咱们基层党组织一定要用活用好,广大党员一定要积极参与,为打造我们美好幸福的同富村不懈奋斗。

相关范文推荐

    借款合同起诉状大全(23篇)

    借款合同对于经济活动中的借贷行为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大家可以阅读一下下面的这些借款合同范文,了解一下相关规定和要求。法定代表人:b。诉讼请求:1、依法撤销××

    一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优质20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是指班主任在一学期或一个学年内对自己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进行明确规划和安排的书面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保安班长每月工作计划(精选21篇)

    通过编写工作计划书,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资源,提前预估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阅读这些工作计划书范文,你可以了解到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具体目标、分解任务

    项目策划书团队介绍(汇总19篇)

    项目策划的成功与否对整个项目的实施和结果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以下是一些成功项目策划的要点和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高中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总结(热门21篇)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自己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小编精心收集了一些优秀的个人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

    批发商供货合同(优秀18篇)

    供货方应该不断提升供货效率和服务质量,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来自供货专家的建议,帮助你提升供货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签约地点:_______________。签约时

    书香机关活动总结(热门14篇)

    写活动总结时,要围绕活动的目标、过程和成果展开,不仅总结整体效果,还要注意细节方面的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活动总结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参考

    贫困生补助申请书表(热门16篇)

    贫困申请书是一种书面材料,用于向相关机构或个人申请贫困救助。下面是一些贫困申请书的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和创造力。尊敬的学校领导:您好!我来自中国xx省

    招聘会策划书活动(汇总16篇)

    在策划书中,我们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背景和相关资源,以及具体的执行步骤和时间安排。最后,祝愿大家在编写策划书的过程中取得好的成果,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团队意识的演讲稿范文(20篇)

    在撰写演讲稿时,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和目的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以增强演讲的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