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实用13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FS文字使者202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实用13篇)

学期总结是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的学术活动。推荐阅读以下学习总结范文,或许会对你的学习总结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篇一

1知人论世

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作品常常会渗透作者的经历以及思想感情。所以欣赏诗歌之前,首先要对作者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就拿赏读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来说,一个是经历盛唐的辉煌,一个是目睹了唐朝由盛而衰。这两种不同的经历,造就了富有不同情感气质的诗人:豪放飘逸、浪漫不羁的李白,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杜甫。

2了解诗歌的各种题材

古典诗词的题材,往往能或隐或现的揭示诗歌的内容,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从题材上诗歌主要可以分为:

2.1写景抒情的田园诗歌。代表人物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还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王维。这类诗歌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2.2怀古咏史诗歌。这类诗歌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如杜牧的《泊秦淮》,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3托物言志诗歌。刘熙载在《艺概》中曾说过“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这类诗歌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2.4羁旅行役诗。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都是此类诗歌。

2.5闺怨诗歌。闺怨诗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有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从创作特色上说,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有无尽之味。如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就属于此类。

3熟悉诗歌的意象,了解诗歌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强调意象和意境。意象就是出现在诗歌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在诗歌赏析中,应该首先并及时抓住诗歌的意象,品读其中的`特征以及所寄予的思想感情,从而体会诗词当中的意境。诗歌具体的意象有很多,如花草类,景观类,乐器类等等。

古典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常用含蓄,简练的语言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处就在这里。欣赏诗歌要充分而合理的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深入诗人所描摹的意境。

4答题紧扣诗歌内容解题

必须明了考查诗歌的几个角度:语言分析、形象分析、评价写作技巧、风格和思想内容。

4.1语言的考查。如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这些问题都是整首诗而言,因此可以记住一些常用的描摹术语,如:全用白描,不加修饰,返璞归真;用语清新、雅致,不落俗套;平淡质朴(朴素自然),凝练简洁,绚丽多彩;雄伟奇特,慷慨悲壮;使用叠字叠词叠句,生动形象,具有音乐美、修辞美等等。委婉含蓄,清静幽深;清新明快,如行云流水。通过结合具体诗歌,能更深刻的了解。例: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4.2形象分析考查。形象分析就是对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人物均能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进行赏析。并能将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如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此诗写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什么意境。例: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请回答“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答: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志。

4.3评价写作技巧、风格和思想内容。解答此类题型必须弄清诗歌的写作手法,首先,应该掌握修辞赏析法。常用的手法有: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反复、设问、反问等。鉴赏诗歌时,通过分析一些修辞的运用,来领会诗人含蓄的情感。其次,了解诗歌多种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用典、欲扬先抑、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有层次感)等。

二.古诗词鉴赏的诗歌类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篇二

之一:整体理解诗歌

1、从诗题入手:全国卷i:《题竹石牧牛》并引,从题目,你可以初步判断出这是一首题画诗。“竹石牧牛”是画名,也应该是画面内容的概括。

2、从诗人入手:近年来,考查“熟悉的作者陌生的诗”较普遍,解读时既要从诗人入手,也要考虑特殊情况。

3、从注释入手:借助注释,对诗歌的'理解就轻松多了。

4、从诗句入手:这是关键,前面的三项,都是为此服务的。

之二:了解手法风格诗歌常见的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等;诗歌常见的风格有含蓄委婉、清新自然、飘远闲逸、沉郁顿挫等。知道这些术语有助于在进行文字表达时达到“雅”的要求,但就高考而言,整体理解诗歌,做到“信”和“达”才是关键。

之三:掌握常见意象诗歌常见的意象,表现离别和游子情感的有杨柳、长亭、孤帆、驿路、浮云等;表现思乡之情的有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等;表现田园风光的有牧童、老牛、炊烟等;表现凄凉悲愁主题的有大风、长云、寒霜、飞雪、苦雨等。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篇三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篇四

1.看背景

了解了诗人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

2.看体裁

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3.看技法

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

4.看意象

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够迅速地把握主题。

5.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二)诗歌技法的快速把握

1.要牢固、准确地掌握古代诗歌常用的技法。比如,词法,句法,修辞手段,表现手法。

2.通过强化训练,提高把握诗歌技法的准确性与熟练程度。

3.鉴赏技法时,如果没有规定角度,应选择作品最为突出的、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切入。

采取此项解题策略,既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三)答题的要求

1.符合题目的要求

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

2.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

诗歌鉴赏虽说是开放型试题,但也要求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

(四)答题的角度

1.题目开口面小的,按规定的角度切入。

2.题目开口面大,可自选角度切入。

(五)答题的格式

1.先观点后理由

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

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

3.先总后分式

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

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篇五

古诗题经常会考某个字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是什么意思?在回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要肯定这个字用的好,然后再回答好在哪里,具体说这个字妙在什么地方,比用哪个字更好,更传神、更形象,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抒发作者的情感,同时还可以翻译一下原句,还原一下场景。

古诗鉴赏意境题怎么答

当遇到要求回答这首诗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营造了何种意境时,最常用的回答方式就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这也是套话,然后再背一些诗歌鉴赏术语,并结合古诗的意思,展开想象,去具体分析一下。在回答这类题目时,最好是在读懂全诗的前提下,否在可能会离题万里。

某两句诗好在哪里如何答

面对这类问题,一般是要求对这首古诗比较了解,最起码是能翻译的通古诗的意思,知道主要讲的是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旨,然后再去具体了解某句话的意思以及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

在读诗时,可以先看作者、诗下注释,这样能帮助我们了解大概的背景,同时读诗还要学会抓住诗眼,快速了解主题。读懂大意后,就要分析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分别有什么作用,再去根据写景或者抒情去区分好在哪里。

高考诗歌语言特色及技巧

语言主要就是简练、对仗工整、诙谐幽默、哲理性强等等,不同诗人的语言风格是不同的,这个要看具体诗歌,因情况而定。而技巧则主要是针对表达方式说的,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虚实结合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篇六

2017成人高考语文考试快到了,大家准备好了吗?下面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成考语文古诗歌鉴赏题答题模式及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

(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

(3)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问方式: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本诗中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用某个字替代行吗?为什么?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诗歌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歌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篇七

高考语文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作品的感受、分析、评价,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认识活动,也是阅读能力的最高表现。下面是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答题技巧:文学鉴赏四步骤,供参考。

高考语文文学鉴赏是以理解为基础,由形象感知到情感体验,再到理性升华的深化过程,是一种包括认知在内的审美享受活动。文学鉴赏主要是把握各类文学体裁的特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发现并概括作品中的美感因素,理解、判断、鉴赏其作品内容;赏析、评价语言特色、表达技巧等。文学鉴赏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去进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的:

一、注重语感

阅读作品,离不开的语言媒介,只有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个却缺乏语感的人,是很难进行审美意义上的鉴赏活动的。任何作品,首先是以语言的直观表达,通过人的大脑而形成的意境的迹象,产生一定的联想和个人的感触体会,它往往没有上升到理性的分析的思考,而只是一个初步的概念,但同时会形成强烈的明显的“感觉”印象,比如语言的流畅,语词的新颖,描绘的生动,议论的精辟,演说的精彩等都会形成一个初步的而又非常重要的印象---------语感的印象。

二、展开想象

想象,是指读者的形象思维活动,它是进行了鉴赏性阅读的必要途径。文学作品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往往具有概括性。读者在赏读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想象,去不断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即从有限的描写中推测、联想,对原作品进行补充、扩展、联系、对比的想象,在作者的头脑中形成更加丰富、鲜明、丰满的的人物的形象。

三、深入体验

体验,是指读者的`情感反应活动,他是进行鉴赏性的阅读的重要环节。文学作品的鉴赏,必须真正深入到作品的生活场景去,同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体会作者感情爱憎,感受作品所描写的人物幸福与痛苦等。更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强烈的情感反应,从而领会各种人物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

四、力求领悟

领悟,是指读者的理智认识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高级层次。鉴赏作品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如果深入体味作品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的话,那么,领悟无疑则是理智认识的要求与结果。只有达到情感与理智的高度结合境界,才能真正鉴赏出作品艺术描写的深长意味。

当然,文学作品的鉴赏,因体裁的不同而必有所偏重,但无论哪种体裁,只要按照以上几个步骤去进行品读,无疑会使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篇八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答题示例2 :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问: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的两个虚词“岂”“应”使用的妙处。

[参考答案]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誉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扬呢?(我的)官位也真该因年老多病而罢退”。(步骤二)诗人本是以诗文自负的,而一个“岂”字说,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之情。诗人本是想建功立业的,而一个“应”字反其意而用,表达了受排挤被罢官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岂”“应”二字,将一个不得志者的心理表现得颇为准确、精炼、传神。(步骤三)

答题示例3: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分)

[参考答案]驿站秋夜难眠图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答题示例4: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参考答案]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参考答案]“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篇九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

(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篇十

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想象、象征、渲染烘托(衬托)白描对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欲扬先抑等。

三、修辞手法:对比、拟人、夸张修辞手法:对比、拟人、比喻(比兴)夸张借代铺垫(伏笔)

四、行文结构:过渡铺垫(伏笔)行文结构: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一、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五、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

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其中抒情表现得尤其突出,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其中抒情表现得尤其突出,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篇十一

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古代诗歌的形象主要指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带有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人物、事物、景物等,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结合而产生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l、古诗中的形象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豪放洒脱型:如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多表现出豪放不拘、馘岸不羁、豁达大度的风格。(2)忧国忧民型:如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大多表现其对人民苦难生活深深的忧虑和同情。(3)归隐田园型:如东晋诗人陶渊明诗中描写的多是悠闲自在、安贫乐道的摩居生活。

(4)寄情山水型:如唐代诗人王维诗中描写的山村风光和朋友聚会的场面,俨然是一幅山水画。(5)儿女情长型:如李商隐的诗表现的离别忧思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6)保家卫国型: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塑造了一个精益报国的.英雄形象。(7)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型:如岑参、高适的诗大多表现边塞的风光和戍边将士的思乡之苦。

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3、鉴赏形象的技巧。对诗歌形象的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借助诗歌的形象,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借助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意境。(3)借助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中的哲理。

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方面的艺术效果以及语言风格。

1、诗歌的语言分为以下几种:(1)意象语言:如松、竹、梅、菊等被人们赋予特定象征意义,象征人坚强、高洁、清高等品格。(2)情感语言:如悲、喜、孤等直接表露出诗人的情感。(3)象征语言:有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4)特定称谓语言:如杨柳喻指分别;秋水指眼睛;盗泉指不义之财;鸿雁指书信等等。

2、语言特点:(1)风格特点:主要包括平淡、工丽、直率、委婉、自然、清幽、雄奇、奔放、洗练、沉郁等。(2)结构特点:主要包括叠词、倒装、意象词语罗列等。

三、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比兴、直抒胸臆等表达方式方法的运用。

l、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歌中,经常运用各种修辞,以加强表达效果。如:比喻除了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生动形象外,还可以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腺语、双关等修辞能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排比、反复等修辞能表达诗人强烈的情感等等。

2、表现手法(1)象征: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等等。(2)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3)注重写景:诗歌贵在含蓄,因此常用借景抒情手法,写景方式主要有侧面烘托、以景衬情、静动结合、虚实结合、卒章显志等。

3、结构:诗歌的结构安排常见的有层层渲染铺垫、首尾照应、结构对比等。

四、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作品的内容与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态度,作品的意义(包括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审美趣味与感情基调。要准确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是把握诗歌的思想主题。古诗中常见的主题包括以下几种:

l、思乡主题:如赞颂壮丽河山;抒发羁旅愁思;思念家乡等。

2、咏人主题:如同情劳动人民;反映离乱痛苦生活;思念亲友;依依惜别、情深意长等。

3、慰己主题:如抒发凌云壮志、施展才华抱负;悲叹年华早逝、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仕途失意:告慰生平的喜悦等。

4、报国主题: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感叹:山河沦丧的感叹;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等。

5、伤世主题: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等。

了解了诗歌的主题思想。就能把握诗人的观点态度和所寄托的情感,进而深刻理解作品的意义,为更深一层地鉴赏古诗奠定坚实基础。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篇十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黄楼

林语堂

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而且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而今日,徐州仍位于京沪、陇海两条铁路的交会之处。徐州位于黄河故道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

当年,苏东坡被派往徐州任职。苏东坡到任没多久,洪水到了徐州。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很多银钱,工程竟归失败,而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这次,黄河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决口,淹没了方圆几百里。洪水到徐州城边时,为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水势继续往上涨,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人们加固外圈的城墙。有钱的人纷纷逃难,而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苏东坡亲自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在凶猛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固城基和增加城高。整个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而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苏东坡扑哧扑哧在泥里跋涉,他亲自到军营去见指挥官。因为驻守徐州的禁卫军直接受皇帝指挥,所以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说:“大人都亲自监工了,我们自然应当尽力。”同时苏东坡在徐州北方派人挖开渠道,试图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水道。这次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最终,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开始撤退。

百姓们欢天喜地,庆幸全城得救,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意,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空等好久之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实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石米粮,七千二百个人,在城东南建造了一条木坝。在外围城墙上,由于喜爱建筑,苏东坡兴工建造了一座楼,命名为黄楼。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

神宗元丰元年九月初九,黄楼举行盛大的落成典礼。落成典礼举行时,全城百姓全部前来参加。黄楼耸立于东门之上,高一百尺,楼的形状犹如一个宽广的佛塔。大家一齐登楼,一览四周的景物。那天早晨,偏偏浓雾笼罩。他们往窗外出去,可以看见远处错落的渔村。往近处看,在南方有一个高台,以往用为赛马之地,今已建成一座寺庙。由那座寺庙起,一道一里长的新堤防,顺着东城墙向北伸展。站在黄楼上,可以听到远处波涛澎湃之声,与下面的鹅鸭之声相错杂。最后,苏东坡摆设盛大的筵席,款待来宾。苏东坡写了一篇文章记此盛事,刻之于石,以垂久远。

苏东坡名气甚大,受人欢迎,不仅因为治河成功,也因为他十分关心囚犯的健康,这是当时为太守者所绝无仅有的。苏东坡亲自视察监狱,并指定医生为囚犯治病,因此犯人的家属对苏东坡非常感激。有些小事,人们只要想到去做,就很容易做,关键是很少有人想去做,而苏东坡就肯去做。比如说,他看见很多官兵沦落为盗匪,因为有一条荒谬的法令,凡是低级军士因公出差,官家不发旅费,而低级军士为了凑够旅费,想各种办法,有的便沦为盗匪。他自己改革了这项陋规。他认为每年节省下一些钱,就可以够低级军士因公出差所用。

苏东坡以中土鸿儒之冠为远近所知,而文人儒生皆以“夫子”呼之。后来成为宋代有名的诗人、词人,江西诗派的鼻祖的黄庭坚,沉默寡言,有学者风。他没去拜访苏东坡,但是写了两首诗,以万分谦逊的语气毛遂自荐,请求列于苏东坡的门下。他将苏东坡比为高崖的青松,将自己比为深谷里的小草,希望将来能和青松比高。

那时,苏东坡为整个学术界所景仰。那年九月底,在黄楼有一个盛大的集会,苏东坡坦然谈笑,轻松愉快,极为众人所喜爱。

5.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开篇介绍了徐州“一向为军事要冲”的地理形势,自然引出了下文对苏东坡的介绍。

b.王安石花了很多银钱没有治理好黄河水道,致使徐州段的黄河决口,给百姓带来了灾难。

c.《黄楼集》是苏东坡的诗歌作品集,如此命名,和苏东坡修建的楼台名称有关。

d.苏东坡在徐州卓有政绩,为了记下自己的这些政绩,苏东坡在黄楼落成之时写下了一篇文章。

e.林语堂一贯崇尚“闲淡”的创作风格,语言素朴,但他的这篇传记却一反这种风格,语言比较华丽。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徐州段的黄河决口和王安石没有治理好黄河水道没有直接关系;d项“为了记下自己的这些政绩”错,苏东坡写文章的目的是记黄楼落成典礼的盛况;e项“但他的……语言比较华丽”错,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依然是素朴。

答案ac

6.这篇传记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苏东坡?请简要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先要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然后按照要求组织答案。文章第二段写苏东坡治理黄河决口,第三、四段写苏东坡修建木坝和黄楼,第五段写苏东坡关心民间疾苦,最后两段写苏东坡的文学成就。明确了这些,据此概括即可。

答案成功治理黄河决口。修建木坝和黄楼。

关心底层人们的疾苦。文学成就大,为人们所景仰。

7.文章第二段写苏东坡治理黄河决口时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在第二段中,作者写了王安石花了很多银钱没有治理好黄河水道,这和下文写苏东坡成功治理黄河决口形成了对比。同时,文中写了禁卫军指挥官对苏东坡的恳求欣然应允,这从侧面写出了苏东坡的行为感人。

答案(1)对比。王安石治理黄河水道和苏东坡治理黄河决口形成对比,有钱的人纷纷逃难和苏东坡坚决留在徐州形成对比。通过这些对比,突出了苏东坡的才华和决心。(2)侧面描写。驻守徐州的禁卫军本来是直接受皇帝指挥的,但指挥官欣然应允苏东坡的恳求,协助他治理黄河决口。这从侧面写出了苏东坡治理黄河行为的感人。

8.文中写黄庭坚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仔细阅读文本可知,黄庭坚成就卓著,但他却毛遂自荐,请求列于苏东坡的门下,并且自比“小草”,这起到了衬托苏东坡的作用。

答案衬托苏东坡在学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黄庭坚在学术方面也成就卓著,但他却毛遂自荐,请求列于苏东坡的门下,这就更加突出了苏东坡的成就之巨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篇十三

1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2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3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4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相关范文推荐

    忘年会主持人台词 公司忘年会主持稿精彩(精选8篇)

    编辑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对细节进行精益求精的梳理和改善。首先,我们需要对文章的结构和层次进行梳理,确保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

    医院控烟检查存在问题及整改 医院工作自查自纠报告(精选12篇)

    公司宣传语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和优化,才能真正达到吸引潜在客户和消费者的效果。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形象打造出有力的宣传口号和标语。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公司宣传语案例,让我

    最新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小学(大全8篇)

    民族团结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艰难困苦的奋斗和探索,取得了众多辉煌的成就。维护民族团结需要加强民族地区的治理和管理,确保各族人民的权益和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以下是一些

    最新人员年度考核个人总结报告(大全19篇)

    实践报告是一种反思自我、完善自我、进步自我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以下是一些优秀辞职报告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的离职决策

    最新昆虫记读书笔记(汇总14篇)

    在竞聘中,我们要注重展示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成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写竞聘个人陈述时,求职者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使其更具有说服力。竞聘范文的写作,

    安启创造万物读后感 万物皆数读后感(模板19篇)

    环保标语可以在短短几句话中传递出强烈的环保信息,引导人们行动起来。结合当下热点问题,紧贴生活实际。创作环保标语不易,以下这些范例可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

    社区残联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优质8篇)

    学校总结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总结,同时也是对老师辛勤教导的肯定和回馈。随后是一些半年总结的范本,供大家参考,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社区残联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篇一社区

    细节决定成败演讲(通用14篇)

    请允许我在开场白的时间里,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今天的话题。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为您的写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细节决定成败演讲篇一在人生中,怎样才可

    2023年产科护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最美护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优秀18篇)

    文明礼仪是社会交往中应遵守的一套规范,它有助于提升人们的修养和社会形象,我们应该时刻注重文明礼仪的实践和培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培养和展示良好的文明礼

    最新给老师发的中秋节祝福语祝人团圆(汇总10篇)

    在就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并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掌握好简历和求职信的写作技巧,清晰而又有吸引力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经历。掌握了一些就职总结的写作技巧后,我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