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调研报告淄博(优秀5篇)

时间:2023-10-01 作者:温柔雨人才工作调研报告淄博(优秀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淄博篇一

(2012年6月8日)

为深入实施市中长期和“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加强全市人才队伍建设,拟于近期开展全市人才资源调查统计工作。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时间安排

从6月8日-7月31日,利用一个半月左右时间。本次人才统计的调查时点截止到2012年5月31日。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所统计的人才,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初级(技术员)以上职称或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的各类人才。具体分为五种类型。

1、党政人才:公务员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工作人员。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各个企业经营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董事长、副总经理、董事等高层管理职位人员;部门负责人等中层管理人员,工会、党群组织负责人。

人才之外的所有人员,全部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统计。

4、高技能人才:指在生产或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取得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以企业为主体,包括机关事业单位中符合条件的工勤人员。

5、农村实用人才:指农村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并得到群众认可的农村劳动者,包括:

生产性人才。养殖规模是本地劳动力平均养殖规模的6倍以上,或本人人均年纯收入是本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以上。

经营型人才。包括经营人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农村经纪人。

技能带动型人才(能工巧匠)。

科技服务型人才。

社会服务型人才。主要指在农村文化、体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提供服务的各类人才。

三、统计方法

1、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不含教育、卫生系统)以及国有企业,采取全面统计调查方式进行,每年进行一次,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负责。

2、教育系统(含民营学校)、卫生系统(含民营医院)以及各类民营事务所等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采取全面统计调查方式进行,每年进行一次,由组织部门协调相关单位进行。

障局牵头负责统计,按照条线管理直接统计到县区。各县区不再安排统计。

4、非公企业(包括工业企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由统计部门牵头负责,经信、商务、发改、金融等部门协助。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全面统计,每年进行一次;其它企业采取抽样调查方式进行,每2年开展一次。

5、农村实用人才由农工办牵头负责,相关单位协助,每年进行一次。

四、统计内容

在总量统计的基础上,突出如下几个方面的重点指标:

(1)学历:全市具有博士、硕士、本科、大专学历以及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情况。

(2)职称:全市具有正高、副高、中级、初级职称人员情况。

(3)技能等级:全市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技能等级人员情况。

五、统计要求

各县(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全市人才资源统计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人才资源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各牵头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和时间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工作,及时报送统计数据。市里将专门开发人才统计软件,待调试成功后再组织进行填报。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淄博篇二

广电局人才工作现状调研报告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的高低和任务完成的好坏,是有效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新闻媒体之一的广播电视部门,更是需要一支政治性强、思想素养高和具有过硬的业务本领的广电人才队伍,才能当好党委、政府的耳目和喉舌,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进一步加强广电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县广电局结合实际,对本单位的人才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和队伍建设工作思路进行了认真调研总结,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人才队伍现状

1、总体情况

**县广播电视局是**县主管全县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职能部门。局下设办公室、新闻中心和农村广播电视维修站三个科室。目前全局有干部职工34人,其中在职在编的干部职工有21人。临时聘用的8人,临时工3人,“4050”人员3人。

2、局机关

局机关共有9人,公务员7人,临时工1人,“4050”人员1人。结构:其中局长一名、副局长2名,主任科员4人,办事人员2人。学历情况:研究生1人,本科2人,大专4人,中专2人。年龄情况:20——25岁1人,30——35岁1人,40——45岁4人,45——50岁2人,50——55岁1人。特点:办事人员较少,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偏低。

3、新闻中心

目前共有人员25,有在职在编的共计1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人,工勤人员5人,临时聘用8人,临时工2人,“4050”人员2人。学历情况:本科10人,专科13人。人员结构:编辑3人,记者12人,播音员4人,节目制作播出人员4人。年龄情况:20——30岁11人,30——35岁3人,35——40岁5人,40——45岁6人。特点:专业技术人员较少、整体业务素质偏低。

4、农村广播电视维修站

农村广播电视维修站原来有编制5人,因xx年所有人员已经上划云南广电网络公司,现有没有人员编制。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县广电局研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广电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局机关工作人员编制紧缺,办公室人员结构老化,业务素质与实际工作需要矛盾突出,办事人员较少,影响了办公室工作的高效运转。

二是新闻中心由于人员编制紧缺,部分人员结构老化,现在人才与实际工作需要矛盾突出。目前我局新闻中心只有14人的编制,由于缺少编制,无法进人,留不住人才,导致了广电人才资源匮乏,现有人才与实际工作需要的人才矛盾突出,影响了宣传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是**县农村广播电视维修站有机构没有人员编制。而农村广播电视维修站负责全县“村村通”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维护,工作任务繁重、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没有人员编制,难以确保“村村通”长期通、天天通,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村群众较好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

四是招聘人员工资待遇偏低。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县委、政府非常重视,给新闻中心招聘人员8人,待遇其中1人每月1800,4人每人每月1500,3人每人每月1300。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务员津补贴的调整,物价的不断上涨,8个招聘人员的待遇有些偏低,有的招聘人员甚至已工作四、五年,工作任务又辛苦,致使招聘人员有一些思想,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是广电人才队伍建设学习培训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尽管县广电局采取了很多措施,举办培训班,到省、市台跟班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但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只安排了短期的学习培训,没有安排三个月以上的进修学习,对有关业务工作提高不大。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和队伍建设工作思路

面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县广电局实际,就今后加强和改进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工作建议:

二是建议省市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政策,在县农村广播电视维修站增加事业编制5人。切实解决有人做事的问题,确保“村村通”工程有人管。

三是为稳定广电人才新闻队伍,招聘人员待遇要适当增加。根据目前物价上涨因素,建议每人每月增加500元的财政包干经费,以便消除招聘人员的思想情绪,稳定广电人才新闻队伍,进一步调动招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后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对特别优秀的聘用人才逐步解决身份问题。

四是需要县政府增加必要的人才培训工作经费,以便加大人才学习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广电队伍自身素质。由于广电工作的特殊性,时代的日新月异要求广电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都必须紧随时代步伐。如果经费得到保障,每年就可选送部分人员参加短期或中期广播电视采写、编辑、制作等培训班,以及其他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和设备维修的培训,不断地为广电人才队伍输入新鲜血液。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淄博篇三

加快卫生技术人才步伐

实施人才强医战略

各位领导、同志们:

科技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力,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源泉。构筑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卫生系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几年来,我市卫生系统认真实施科教兴医战略,以培养、吸引和使用好人才为主线,最大限度地开发卫生人力资源,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系统共有医疗卫生单位21家,在职职工??人,其中大学学历??人、大专学历??人、中专学历??人、高中以下学历??人;高级职称??人、中级??人、初级??人。这些人员在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新世纪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卫生系统在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和培养人才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建立多元的留才机制、探索人才的深度开发和长效开发机制上还存在一些不足。针对现状,我们将本着“小才大用、量才录用、外才我用、育才待用”的原则,为全面实施人才强医战略,加快科教兴医步伐,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一、搭好育才平台,提升人才档次

全县医药卫生人员中,大学以上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大专学历的占;副高以上职称的占卫技人员的,中级职称的占,都低于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医药卫生人才总量小,素质低是我县卫生系统面临的现状。为了提升医药卫生人才的档次,采取多种形式来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一是送出去进修培训。原来我们更多地注重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进修培训,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每年不少于5%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业务单位进修,而公共卫生与卫生监督人员的进修培训一直是个空白。今年开始我们将着重加强公共卫生与卫生监督人员的进修和培训,要求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每年选派1—2名专业人员与卫生监督员到上级业务部门进修、培训,提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卫生监督执法的能力,实现公共卫生人员与卫生监督员进修学习零的突破。二是通过函授、自考等在职学历教育,多途径多渠道使现有人员的学历上一个档次。我们对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与措施,截止到底共有15人参加了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的在职研究生班的学习。同时,以县卫生进修学校为基地,与本省几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办函授教学点,目前已有中医、护理大专与乡村医生大、中专四个函授教学点,共有学员304名。我们打算再开办一个公共卫生管理大专班,扭转我县公共卫生人才短缺、素质低下的局面。

二、搭好引才平台,注重人才增量

三、搭好创业平台,发挥人才作用

一是开展名医专家和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我们制定了名医专家和学科带头评选方案和管理办法,对被评为名医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的给予一定的生活待遇和科研经费,提高我县医疗卫生科研水平。二是实行竞争上岗。近年来,我们在用人制度上较早地进行了尝试,先后对人民医院与中医院的中层干部、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行政领导、局机关中层干部和中医院的行政领导实行了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上岗,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人才的最佳配置,健全了科学用人的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后我们将拿出更多的岗位实行竞争上岗,优先启用学历层次高的人才进班子,让更多的人才有登台亮相的机会,保证好中选优,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选出急需人才,发现大批人才,增加储备人才,使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建立后备人才队伍。为了保证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后继有人,全面提高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快人才培养,探索一种留住人、提高人、发展人的用人机制,通过组织推荐和民主推荐,组建了管理与业务两支后备干部梯队各50名,年龄以35-45岁为主体。四是对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实行低职高聘。我们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对在实际工作中业绩突出的卫技人员进行低职高聘。五是结对子,多听取意见和建议。今年开始,我们班子成员将每人联系5—6名医疗卫生人才,定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尽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

四、搭好服务平台,激发人才活力

一是要强化宣传树地位。对优秀人才,我们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氛围。二是要提高待遇促创业。除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还需要一定的待遇留人。在医疗单位中,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分配制度改革的尝试,奖金分配向一线医务人员倾斜,增强医务的积极性。对一些急需、紧缺的人才,除发给规定的工资、奖金外,每月可增发一定数额的技术补贴,提高待遇,做到待遇留人。三是要搞好安置暖人心。对引进的人才和本地人才要一视同仁,及时他们帮助解决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如住房、子女就学、家属安置等,做到感情留人。四是多份理解,少点责备。对工作中作出的成绩给予及时的鼓舞和肯定,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善意的引导和帮助。

二、主要做法

(一)搭好育才平台,提升人才档次

一是派出去进修。全县各级医疗机构每年都要根据本单位实际,选派素质较高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哈尔滨等地进修,有的已经进修2次以上。特别是基层卫生院,借助北京与赤峰对口支援的有利契机,选派27人到北京石景山医院进修深造。学成回来后,这些中青年骨干在促进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天地里大显身手,有的挑起了学科带头人的重担、有的成为基层卫生院的管理人才。县级医疗单位在资金紧张的前提下,拓展进修渠道,派出业务骨干到北京、上海、沈阳、长春、天津、锦州、赤峰等三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培养出了一大批用得上、留得住、作用好的学科带头人,带领宁城的卫生事业走在了科技的前沿,所开展的诊疗项目一些已经达到了三级医院的水平。近十年来全县共派出进修一年以上人员217人,短期进修培训人员400多人。

二是加强学历教育。通过函授、自考等在职学历教育,多途径多渠道使现有人员的学历上一个档次。我们对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与措施。截止到底已有80%的业务人员拿到了大专以上学历,同时与额尔多斯卫校、乌丹卫校等院校联合开办函授教学点,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努力扭转我县人才短缺、能力偏低的局面。

(二)搭好引才平台,注重人才增量

由于我县生源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回本地工作的很少,加上现有一些医学专业人员的流失,使我县医药卫生人才一度出现短缺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人才流动自主、人事关系不起重要作用的时期,如何搭建好引才平台,吸引人才加入卫生队伍,壮大我县医药卫生人才队伍,促进卫生系统人才向纵深发展,如何采取措施招聘急需人才和紧缺人才,成为我县人力资源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招人才。通过各级人才招聘交流会去招人才。五年来,我们已经引进专科、本科生80多人。引进的人才中有三分之一已经脱颖而出,成为业务骨干。

二是聘人才。对一些紧缺人才主动上门去聘请,先后在北京、沈阳、赤峰等地聘请了10余名专家到我县长期工作,用他们的学识和技术促进各学科的发展,让广大群众不出宁城就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教授的诊疗服务。

三是借人才。通过实施“对口支援”工程,借人才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县医院先后同北京同仁医院、宣武医院、友谊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三院等几家北京大医院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与锦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立了协作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在宁城县中蒙医院建立了教学医院。近十年来,北京、沈阳、锦州、赤峰等大医院共派出专家教授308人到宁城县工作,他们到来后通过学术讲座、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等形式对我县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传、帮、带,对重点科室进行技术协作与指导,使我县业务人员水平有了长足发展,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三)搭好创业平台,发挥人才作用

一是评选“名医”。我们制定了宁城名医和学科带头评选方案和管理办法,对被评为宁城名医和学科带头人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是竞争上岗。近年来,我们在用人制度上较早地进行了尝试,先后对县医院与中蒙医院的中层干部实行了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上岗,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人才的最佳配置,健全了科学用人的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后我们将拿出更多的岗位实行竞争上岗,优先启用学历层次高的人才进班子,让更多的人才有登台亮相的机会,保证好中选优,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发现优秀人才,选出急需人才,增加储备人才,为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建设队伍。为了保证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后继有人,全面提高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快人才培养,探索一种留住人、提高人、发展人的用人机制,通过民主推荐和组织考核,组建了基层卫生院管理后备干部梯队,年龄以25-35岁为主体,目前后备干部中已有十几人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带头人。

四是低职高聘。对在实际工作中业绩突出的卫技人员进行低职高聘,让那些业务能力强,职称低的人挑起大梁,成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搭好服务平台,激发人才活力

一是要强化宣传树地位。我们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评选出的62名“宁城名医”和学科带头人,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氛围,树立起他们在宁城卫生系统的地位。

二是提高待遇留人才。除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还需要一定的待遇留人。在医疗单位中,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分配制度改革的尝试,奖金分配向一线医务人员倾斜,以增强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对一些急需、紧缺的人才,除发给规定的工资、奖金外,为了保证培养的人能安心工作,在政治上给予更高的待遇。如:县医院的刘起、李平、刘显良、刘全不但让他们深入一线从事临床工作、而且将他们提到领导岗位进行行政管理。

三、一是人才开发是关键。只有确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才能用好现有人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优势才能转化为科技优势和效益优势。

二是人才培养是长远。增加人才数量,提高人才素质和改善人才结构,才能为卫生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建设、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三是领导重视是基础。这不是一个部门的事,各级党政部门和各单位的领导都务必要从战略的高度,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周密方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系统工程抓紧抓好。

四是用人制度是核心。创新人才配置管理和使用体制和机制,营造开放有序充满活力的人才市场环境,加快人才优化步伐。

五是实现奖惩是动力。在分配制度方面,各单位应该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受聘岗位,将工资待遇与所从事的专业挂钩,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合理拉开分配档次。

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全方位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紧紧抓住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大卫生人才建设力度,促进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淄博篇四

近年来,我区人才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人才强区”战略,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突出重点,加强领导,着力开发人才资源,提升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人才现状

(一)人才队伍资源现状

截止20xx年底,全区有各类人才424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894人,经营管理人才37人,高技能人才28人,社会工作人才285人。

(二)人才队伍结构特点

1、人才总量不足。全区各类人才4244人,仅占全区同期人口总数的1.58%,低于全省、全市水平,人才增长幅度较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人才量不协调,同时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造成的人才闲置与基层紧缺人才的问题依然突出。

2、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内部结构不均衡,在四支人才队伍中,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极度缺乏,仅占人才总量的0.87%和0.66%,大专及以上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学校的专业技术人才中;人才分布不均衡,行业分布不均匀,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卫生行业,占到了人才总量的90.9%。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理念。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根本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在人才管理体制、人才选拔培养和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完善,人才工作得到了一定的促进。

(二)健全机制。按照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有力的要求,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我区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建立健全人才工作办事机构,成立副科级的'人才管理机构,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增加了行政编制、充实了精干力量,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的工作格局。建立完善全区人才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年初将人才工作列入全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量化考核目标,年底进行目标考核,并根据落实情况,实行重奖重罚。

(三)转变职能。转变观念,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实行人才走访制度。不定期到人才的工作单位进行调查走访,通过座谈、实地考察,了解单位对在人才培养使用方面的问题和经验,及人才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问题等。

(四)积极宣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注重在竞争中选拔人才、在实战中培养人才、在事业中凝聚人才、在生活中关心人才,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营造鼓励人才创业的社会氛围。

三、存在问题

(一)人才发展环境较差。矿区是典型的城市工矿区。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一产,三产不足,二产畸大,gdp占到全市gdp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区域内工业企业主要属于阳煤集团。矿区区级财力较弱,税源结构不合理,税域范围仅限于阳煤集团多营系统内部分企业,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区政府没有农业相关部门,辖区内的矿区公安分局、西城公安分局均属于市公安局的派出机构,区规划办、国土所等都是市直部门的内设机构。矿区辖区地域狭小,且与郊区、城区、开发区等相邻区交错接壤,发展空间不足,社会管理难度大。因此,矿区缺乏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不强,人才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较多,主要集中于教育和卫生系统。

(二)人才机制活力较弱。在人才的使用、管理上还较大程度地沿袭计划经济体制模式,重使用,轻培养开发,分配和激励机制不合理,管理形式单一,还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完善的人才投入、培训、竞争、评价、激励和管理机制,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机制欠缺,人才紧缺与人才闲置同时并存现象得不到解决。

(三)人才开发投入不足。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区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严重不足,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滞后。

(四)政策措施不够有力、不够有效、不够配套。对人才队伍发展变化和人才竞争等方面的新情况研究不够充分,某些环节缺乏必要的应对之策。

四、措施办法

矿区作为城市工矿区,区位优势虽不明显,但驻区企业阳煤集团拥有较丰富的人才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结合自身实际,推进矿区科学发展,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我们结合矿区的实际,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培育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同时,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也进行了思考。

(一)出台指导性文件。研究出台《阳泉市矿区贯彻阳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我区人才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建立一系列符合人才开发与建设的政策框架体系和激励引导机制,逐步构建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推动我区人才加快发展。

(二)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工作。要加强人才教育的针对性,实施分类培训,着重强化知识的更新和创造能力的提高。突出抓好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优秀人才服务管理措施,做好各类优秀人才定期走访慰问等服务工作,努力营造重视人才、关心人才、服务人才的环境和氛围。

(三)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结合矿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需要,破除各种不利于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按照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努力构建充满生机活力、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有助于人才良性流动,与矿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相促进的人才服务、管理、运行体制。进一步营造宽松的人文、人际环境,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在我区进一步形成。

(四)不断创优人才发展环境。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要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人才资源开发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的整体发展,营造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

1、总部经济成效初显。深入挖掘矿区比较优势,积极推进总部经济发展。政企合作加强,出台《矿区发展总部经济实施意见》、《阳煤集团与矿区加强合作,共同繁荣矿区经济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软硬件完善配套,财政专项投资改造的总部商务大楼全面启用,对阳煤集团供应商注册我区制定了优惠政策,万达物资公司等46户阳煤集团原材料供应商从原注册地转移入驻矿区总部商务大楼,新引入的晋逢祥贸易公司等11户企业也已全部落户矿区。银企良性互动,同信证券、长安信托、博亿通典当公司等金融机构挂牌运营,立博线缆、江东科技等企业借助“政、银、企”对接平台实现融资。总部效益显现,新落户矿区企业的注册资金达2.6亿元,比翻了一番,纳税385.8万元。此外,还有50户阳煤集团供应商正在洽谈之中,华骏减速机项目已先期落地投产。《山西日报》、《山西工作》等对我区总部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报道。

2、第三产业日趋繁荣。出台了《加快三产发展意见》、《加快家庭服务业发展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卓凡大酒店即将开业,亚荣广场正式启用,四矿小区5000平方米的商业服务区建成,分别带动赛鱼、桥头、沙坪地区商贸业实现新发展。积极发展“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业态,家庭服务业迈出新步伐。全年三产增加值完成19.31亿元,增长11.9%,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较20xx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3、文化产业逐步壮大。特色文化初具规模,煤雕、剪纸等一批挖掘培育的特色产业规模扩大,葫芦画《中华旗袍》系列在“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上获金奖,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文化产业平台初步搭建,成立博艺文化传播公司,积极推进洪城河文化一条街建设。

4、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争取到国家老工业基地建设政策以及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万元、贴息补贴350万元。对28项科技发展项目支持605万元,比增长47.56%。全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全区民营经济总收入实现16亿元,增长9.6%。

《市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淄博篇五

为加强全市粮食系统人才建设,促进粮食经济发展,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日前,我局对全市粮食行业人才工作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调查情况及有关建议总结如下:

至20xx年底,全市粮食行业现有机构总数142个,其中行政单位5个,事业单位8个,粮食企业129个。全市粮食系统人员总数3294人,其中中共党员人数641人,占19。46%,女性职工824人,占25。0%,少数民族职工78人,占2。37%。

(一)从职位分类看:公务员71人,占2。16%;企业管理人员361人,占10。96%;专业技术人员342人,占10。38%;工人2520人,占76。5%,其中技术工人663人(其中,中级工以上人员为398人),占26。31%,普通工人1857人占73。69%。

(二)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人员1003人,占30。45%;36—45岁人员1375人,占41。74%;46—54岁人员863人,占26。20%;55岁及以上人员53人,占1。61%。

(三)从知识层次看:研究生学历2人,占0。06%;大学本科学历80人,占2。43%;大学专科学历250人,占7。59%;中专、高中学历2354人,占71。46%;初中及以下学历608人,占18。46%。

(四)从人才培训情况看:粮食购销市场化以来,各级粮食部门通过大力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精简了企业人员,加大了企业人才管理的力度,并克服资金困难,在人才培训方面进一步加大了投入。20xx年,全市粮食系统组织参加培训371人次。培训知识类型,主要为企事业管理人员培训,特殊工种职业技能培训等;培训渠道,主要是通过粮食系统教育培训机构(353人次,占95。15%),其他渠道为党校和行政院校。

(一)知识层次偏低。全系统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比例仅为10。08%,而在系统主体单位粮食经营企业中,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比例仅为8。94%,且有相当比例的学历不是第一学历,为从业后通过函授或其他途径取得,所学专业中,真正系统的学习经济管理、粮食工程等专业的偏少,学习信息技术、工商管理、法律等专业的更是少之又少。

(二)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目前全市粮食系统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以36—54岁人员为主,占81。69%,而45岁以上人员47人,占63。38%,35岁以下人员明显偏少。

(三)人才使用环境亟需改善。由于当前粮食系统处于比较困难阶段,人才管理和使用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1是引进人才难。多数粮食企业的处境是求生存阶段,在市场竞争中如履薄冰,真正的人才不愿到粮食企业工作。2是留住人才难。企业内部各项机制不完善,也难以为人才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即使引进人才,由于待遇及企业环境等原因,也难以留住人才。3是培养人才难。企业历史负担沉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经济效益差,近2年虽略有好转,但企业难以在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投入到位,培养自有人才存在困难。

(一)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鼓励人才走进企业。xx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要实现向农业强市的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提升农副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目前xx市粮食加工业已成为皖西北粮食加工集散地,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企业亟需引进人才开展自主研发,实现产品升级。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树立以工作业绩用人的导向,出台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引进人才,人才走进企业。如可结合全民创业,进一步出台干部到企业挂职,帮助企业发展的措施;对应届毕业大学生,可参照大学生到农村任“村官”的优惠政策,出台应届毕业大学生到民营粮食加工企业(包括其他类型民营企业)工作的,可享受同等优惠待遇等。

(二)企业应为人才发挥作用,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企业应进一步深化内部人事政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为人才提供好的企业环境。首先要为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使人才能够人尽其才;其次要建立能上能下的机制,使真正有能力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人才,能够通过工作实绩,走上管理岗位,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要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对为企业做出贡献的人才,要给以一定的物质激励。企业只有积极创造条件,做到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适当的待遇留人,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才能促进企业发展。

(三)要加大人才队伍的培训力度。要在全行业,尤其是各级粮食企业负责人中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推进人才兴粮战略,逐步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积极提高广大职工队伍素质,尤其要重点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法人的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也要加大特殊工种技术培训力度,使之不断更新、充实知识,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四)要进一步优化机关公务员队伍。要通过交流、公开招考等办法,补充年轻公务员,切实改变当前公务员队伍中人员年龄偏大的矛盾;要通过轮岗、挂职等措施,积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行政管理人才;要结合效能建设,完善公务员考核机制,增强机关干部的压力感、责任感,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形成人人干事业,人人谋发展的氛围,从而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扎实、业务过硬、充满生机的公务员队伍。

相关范文推荐